饮茶礼仪范文

时间:2023-11-11 15:57:50

饮茶礼仪

饮茶礼仪篇1

@中国茶:中国的饮茶礼仪,请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茶道礼仪流程:1嗅茶;2湿壶;3装茶;4润茶;5冲泡;6浇壶;7温杯;8运壶;9倒茶;10敬茶。

微访问:请问铁观音有几种香型?

@中国茶多网:铁观音有四种香型,铁观音按照香型一般分为清香型、鲜香型、浓香型、炭焙型等香型,清香型属轻发酵茶,而浓香型属半发酵铁观音,碳焙型则在半发酵基础上以木炭进行了碳焙,陈年铁观音正是在碳焙的基础上年年加工而成。在保存方面,清香型的铁观音建议冷藏,而碳焙铁观音则无需冷藏,保持干燥无异味即可。

微访问:什么是茶宠?

@普洱茶早报:所谓茶宠,就是用茶水滋养把玩的小物件,通常我们会看到泡工夫茶时,第一泡茶汤都是往茶宠身上冲淋,这个过程就是滋养茶宠的的过程,可使茶宠变得光亮。茶宠有紫砂、陶瓷制品和澄泥烧制品。茶宠,在很多爱茶人的茶桌上都能看见“他”的身影,茶宠不仅为人们增添了生趣,而且还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作为茶桌上小物件,茶宠如何摆放是有讲究的。

微访问:茶宠怎么养?

@老茶客:茶汤冲淋过后,也应该像养紫砂那种,可用茶布擦拭,并用茶笔沾着茶水涂润,这样养出来的“茶宠”才会变得温润可人。茶宠不是普洱茶的专属宠物,其它茶汤也可以用来养茶宠,每种茶的内含微矿物质会有所不同,只不过相对来说,普洱茶汤是最佳养出好“茶宠”的茶。茶宠不宜用茶汤浸泡或长时间淋养,养茶宠是一件漫长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它让茶人在玩乐中静养身心,自得其乐!如果把茶宠放在茶汤中长时浸泡和冲淋,这样养出来的茶宠光泽被称为‘和尚光’,没有灵性。养茶宠,需要日积月累的呵护,茶宠颜色才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有光泽。茶汤冲淋过后,也应该像养紫砂那种,可用茶布擦拭,并用茶笔沾着茶水涂润,这样养出来的“茶宠”才会变得温润可人。

微访问:茶宠的分类有哪些?

@茶香香:茶宠主要有:仿生茶宠、风水茶宠、趣味茶宠、实用茶宠。1.仿生茶宠,制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生物体,匠人用精湛的技艺,还原生活,看上去都跟真实物品一样,用肉眼几乎很难分辨出来。2.风水茶宠,主要有招财茶宠、辟邪茶宠、平安茶宠之分。这些茶宠都用不同形态塑造赋予中国传统文化寓意,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3.趣味茶宠,主要是取乐把玩。活跃氛围,多见于喷水茶宠。也有发声茶宠和变色茶宠。他们主要还是在于趣味性,比较重娱乐性。4.实用茶宠,除了观赏取乐外,它还带有一定的实用性,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出不同的造形特点,用艺术的手段表达其内涵,贯穿于茶宠的精气神态中,这些茶宠多用包浆处理,方便倾倒茶水,一般设计得比较圆润。

微话题:大家来聊聊你们认为的茶和咖啡。

@茶仙僧:咖啡派认为茶应该像咖啡那样卖,并认定这是一种创新!纯茶派坚持茶和咖啡种类和品饮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争论不休时我说不建议像咖啡那样卖,就好似巨肌在短跑运动员身上是强健,放到长跑运动员身上是肿块一样。目前对茶饮环境和形式太缺体贴优质的商业设计,还没穿上得体的衣服之前,不要太追求潮流。

@鄢缘穆砜耍褐泄人研究咖啡,再怎么牛也不可能达到老外的高度,这里有文化自然传承的问题,除非你生下来第一口饮料喝的就是咖啡;同理,老外再怎么研究茶,也不可能达到我们的高度,除非他爹妈给他喝的第一口饮料是茶。过去100多年,我们在茶领域非常缺乏创新。

@Cel_WUJIEWEN:地铁上的电视挺有意思的。节目说到咖啡馆的文化,英国的咖啡馆是文化革命的摇篮。我转念一想,咖啡越喝越精神,茶喝多了只想辞官退隐找个地方飞升吧。

饮茶礼仪篇2

“礼”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标志,唐代茶诗中即凸显出儒家的礼文化旨趣。唐代茶诗的出现,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对茶文化的情有独钟。诗以言志,唐代文人墨客在品茶、饮茶之时,将自己的品饮感受寄寓于诗歌中,将自己的旨趣、爱好以诗歌的形式予以表达,从而使儒家的礼仪在茶诗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唐代茶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僧人曾起到了很大作用。文人与高僧大德在交往过程中结下不解之缘,他们彼此以诗会友、以诗言志,创作出大量诗歌。诗中有礼,以礼彰显出儒家之礼仪文化。众所周知,儒家文化一直讲求仁、义、礼,并试图将之推广开来。“礼之用,和为贵”[1],此言精当地说明了儒家文化的价值旨归。儒家所追求的文化发展目标,其终极价值指向是因礼而和。中国历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儒家文化讲求礼,唐诗中的茶文化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礼仪性、和谐性。如张籍的诗歌《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幽室独焚香,清晨下未央。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床。收拾新琴谱,封题旧药方。逍遥无别事,不似在班行。”[2]4328此诗即表明了儒家礼仪文化之价值旨归:唐代茶文化尤其发达,因之,唐代以茶待客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喝茶的过程中,敬茶为客,待客以茶,其间彰显了儒家的礼仪文化。诗人以茶待客,体现的是敬茶人的热情、大方。同时,在诗人敬茶的过程中,彬彬有礼,凸显了敬茶之人(施礼)与饮茶之人(受礼)的和谐之美,并由茶礼到茶诗构成了完美的茶文化。再如白居易《曲生访宿》诗云“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2]4326,亦凸显了儒家的礼仪文化。其一,由白居易之诗可以管窥唐代待人以礼的茶文化的兴盛,在唐代不仅以茶待客,同时还配有茶果,凸显出唐代茶礼;其二,对来访客人敬之以茶,是一至高的礼仪,凸显了儒家礼仪文化的规约性,即茶文化凸显了儒家的礼文化,茶文化中蕴含着儒家之礼,由茶诗可以管窥儒家茶文化之礼事。在唐代,客人来了,小孩要以茶敬之,孩童均知茶事中所蕴含的礼文化。有唐以来,主人即使生病卧床,如若客人来访,亦要起床提供茶饮,以示对来客的尊重与敬意。如张籍的诗歌《赠姚合少府》:“病来辞赤县,案上有丹经。为客烧茶灶,教儿扫竹亭。诗成添旧卷,酒尽卧空瓶。阙下今遗逸,谁瞻隐士星。”[2]4326这首诗反映了主人卧病在床,客人来访之情形。虽是卧病在床,但是有客人来拜访,依然会起床泡茶敬客,以示主人的热情,体现出儒家文化以礼待人的特质。诗人在病重之时仍然要为访客“添炉烹雀舌”(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为客烧茶灶”,儒家的礼仪文化在烧茶、品茶的茶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既有唐诗宋词之美誉,同时也有隋唐佛学之佳谈,诗歌与佛学是隋唐时期的显著特征。唐以降,文士与僧人的交往,以及以茶交友之风盛行,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因为“佛教的寺庙往往建筑在山水俱佳的名胜之地,这些地方是唐代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的隐逸之所和心灵向往之地。也正因如此,唐代诗人就和僧徒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僧徒交往的诗歌、题咏佛寺的作品,在唐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3]。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尤其在文士和僧人之间。以茶待客,凸显了敬茶之人的热情,同时也彰显了文士和僧人之间的礼仪文明。如刘禹锡的《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2]4026同样,陆龟蒙的《谢山泉》亦体现出了这样的礼仪文化:“决决春泉出洞霞,石坛封寄野人家。草堂尽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2]4026在陆龟蒙的这首诗中,反映了作者待客以礼,亲自为客人煎茶的全过程,彰显了儒家的礼仪文化。唐代文人通过诗歌抒情,以表达儒家内在的道德文化底蕴,即表现出儒家文化的礼仪特色。在唐代茶诗中,除了体现儒家的礼仪旨归外,还凸显出佛教文化的禅悦旨归。

唐代茶诗中佛家的禅悦旨归

唐茶诗中之所以能够体现出佛家的禅悦旨归,是茶本身的功能使然:茶清淡甘甜,常饮茶可以提神、益思以及消除疲劳,让人之精力专注于本心,获得本心之旨归,这其中暗含着禅悦之趣。禅本身的意思为禅定,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外物所动,即般若学所倡导的不执着于有,也不执著于无,倡导对待任何事物均要采取一种不即不离的态度。不执著于外物,如此才能获得禅机真谛,为此,禅宗提出了“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个基本命题,教化众生不要拘泥于外界事物,因为“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4]。这即是我们所说的超然于外物的一种释然情怀。这种情怀为文人墨客所吸纳,并通过茶诗来表达他们“随缘自适”的禅悦旨趣。“禅”本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禅之原初系“禅那”之简称,佛教经典中对禅是这样阐释的:“禅也者,妙万物而为言,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缘法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5]禅之心性之思即蕴含着“寂”,即通过内心世界的寂静,达到内心世界的谐和。禅宗讲求“悟”,“悟”有渐悟、顿悟之争。在中国化佛家中,无论是渐悟还是顿悟,其宗旨均是为了达到直指本心、见性成佛。唐代茶诗也体现了这种直指本心之悟,而悟性的获得即是因饮茶而起。茶的基本功能在于提神、益思、消除疲劳,让人之力量专注于本心,以获得本心之旨归。僧人可借茶消除疲劳,借茶来明心见性,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获得人生之理,通过茶的恬淡而达到对万物的超然,从而提升“色即是空”的人生境界。佛教讲究“悟”,而饮茶能促使人有所妙悟,这种妙悟即在于悟人生之真谛,去人生之苦谛,达到最高境界。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6],揭示了禅道与茶诗在“悟”方面的异曲同工之妙。另一位茶诗大家吴海在《藏海诗话》中亦表明了这一态度:“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茶诗与禅文化具有可通约性,在唐代,一些有识之士常用茶诗来表达自己的那种安闲自然、淡泊宁静的心境。通过对茶诗的体悟,了解到人之生命与宇宙之谐和一致,使人获得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外物所迁,进而获得禅悦旨趣。在中国哲学史上,隋唐时期主要是佛学之时代,也正因为如此,文人与僧人的交往在人之心性修养层面有着共同的话语体系。文人墨客与僧人在交往中,或多或少受到僧人的影响,他们在僧人身上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文人墨客向往僧人的悠闲自在、清心寡欲和无牵无挂,艳羡僧人“共水将山过一生”(杜荀鹤《题道林寺》)的虚静生活,并由此获得人生的乐趣。唐代诸多茶诗均反映了诗人这种对禅悦生活的向往。如刘禹锡的诗歌《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2]4028刘禹锡这首诗作于被贬之后,本来心情郁闷,又逢身体有恙,心情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此时有远方禅客来探望他,受宠若惊中又感到极大安慰,于是煮茶待客,以上等茶招待客人,以表敬谢之意。作者在诗歌中盛赞这些禅客身心俱空,无忧无虑,手持筇竹,美若芭蕉,云游天下,真是神仙福气。此诗充分展示了唐代茶诗中的禅悦旨趣。再如唐代诗人李中的诗歌《寄庐山白大师》:“一秋同看月,无夜不论诗。泉美茶香异,堂深磬韵迟。”[2]4027诗人与僧人之间的那种和谐溢于诗中,展现了诗人和僧人以茶论诗、吟诗品茶,并在幽静的环境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最终达至天人合一的至高、至美境界。在品茶吟诗、吟诗品茶之时,诗人、僧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境界在茶饮中得到升华,双方都在彼此的交流与沟通中获得人生的禅悦,所谓“世途烦嚣,诗人士大夫久处期间,则又不耐其扰,遂亦不得不往游禅林,借茶求静,暂解尘网”[7]。由品茶、喝茶而获得人生乐趣,称之为茶文化之禅悦,这即是唐代茶诗中所彰显的禅悦之旨趣。李泽厚说:“禅宗渲染的宗教神秘感受,更少具有刺激性的狂热,更少激动昂扬的欢乐,而毋宁更为平宁安静。它不是追求在急剧的情感冲突中,在严重的罪感痛苦中获得解脱和超升,而毋宁更着重在平静如常的一般世俗生活中,特别是在与大自然的交往欣赏中,获得这种感受。比起那强烈刺激的痛苦与欢乐的交响乐,它更能似乎长久地保持某种诗意的温柔、牧歌的韵味。而它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的愉悦也是一种似乎包括愉悦本身在内都消失融化了的那种异常淡远的心境。”[8]饮茶谈诗,以诗寄情,禅茶一味,唐代茶诗凸显了此种禅悦旨趣。诗人与僧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僧人对诗人的影响,这使得诗人在饮茶、品茶的过程中所创作的诗歌具有禅的属性与特征,使唐代诗人体会、享受到了禅悦的乐趣;另一方面,僧人也颇受诗人和诗歌意境的影响,使唐代僧人身上也有着诗人的气质与情操,因而更增添了唐代茶诗中的禅悦旨趣。

唐代茶诗中的道家隐逸旨趣

唐代茶诗不但尽显儒释的礼仪与禅悦旨趣,还彰显道家的隐逸旨趣。唐代茶诗中的道家隐逸旨趣也别有韵味。如果对中唐以后的诗歌进行发掘与整理,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部分唐诗彰显了文人的隐逸旨趣,这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息息相关。中唐以后,唐朝由盛转衰,各种矛盾与冲突日渐凸显,朝廷内部纷争不断,争权夺利,党羽斗争,弑父、弑君现象日益严重,这种社会现实使一些有识之士的入世情怀遭受打击,“遁世”之念不时涌现。诗以言志,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寄托于茶诗中。整体看来,中唐以后饮茶之风盛行,反衬出当时文人墨客消极遁世的思想。中唐以后的诗人,在茶诗中明确提出“中隐”这个概念,如白居易的《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2]4032白居易的这首诗,明确表达了文人的隐遁情怀。这首诗歌虽然不是茶诗,却表明了文人墨客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感伤,以致想要隐遁起来,逃避现实之难。显然,在当时环境下,文人还不能完全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表达出来,只能以诗言志,茶诗正反映了文人墨客的这一思想情怀。“中隐”是介于“大隐”与“小隐”之间的一种归隐,中隐能有效逃避现实间的混战与纷争,逃避对现实的不满。与儒家的入世情怀相反,“中隐”更多的是一种出世隐逸情怀。“中隐”之价值功用,可从茶叶本身获得,因为茶本身的诸多特点与“隐”息息相关。首先从茶之色来看。茶之色为绿色,与自然之色一样,动物也常以绿色逃避天敌。由茶之色,唐代文人墨客浮想联翩,创作了不少诗歌,因为绿色能让人放松身心,平复心情,抛下烦恼,怡心养情,并让人进入到逍遥自在的境界之中。如诗人卢仝《玉川茶歌》中的“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云凝碗面”[2]4066,即凸显了茶之色。此诗中,作者对茶的颜色、形状作了生动的描绘。诗人面对碧绿的茶园,回想起现实生活中的喧嚣,不禁产生暂时逃离现实、躲避现实之念头,渴望彼岸世界的幽静与安宁。再从茶之生长地域来看。茶树一般生活在幽静的高山坡地之中,且喜温好湿。文人墨客一般喜欢游山玩水,享受山水所带来的宁静与逍遥,如此才能激发自己的创作激情和灵感。文人的这一喜好与茶树的生长环境正好契合,同时也符合道家遁世的超然情怀。最后从茶之香来看。茶有淡淡的清香,甘甜中略带苦。一些文人在品味茶之“疏香”之时,能体会到君子之间淡如水的感觉,从而祛除自身张扬、狂躁之性情,在淡淡的人情中体悟出超然忘机和高雅脱俗,使人达到“疏”之境地。另外,茶之香甜中还带微苦,使人在成功之时不忘奋斗之苦,在享受之时不忘劳碌之苦。唐代诗人在品茶之时创作的一些茶诗,常常借茶之喻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幽静、清雅、恬淡,超然于世。如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2]4132韦应物系隐逸诗人,此诗通过描绘茶的习性反映了他隐逸田园的情怀和不染尘俗的、恬静的生活态度。白居易在其诗歌《题施山人野居》中也借茶表达了自己隐遁的思想:“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2]4029在这首茶诗中,作者描绘了道家闲适的隐遁生活:白天插秧种田,晚上品味茶香,并借茶以明志,表明了文人墨客在乱世时所向往的生活,反映了道家的隐逸旨归。再如白居易的茶诗《食后》“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2]4037这是一首典型的茶诗。在诗中,作者借茶描绘了他所向往的隐逸生活:吃完饭后,小睡起床,手持茶碗,悠然自得。再如唐代诗僧皎然的诗歌《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2]4033作者皎然既是僧人,同时也是诗人。诗中,好友送来了剡溪名茶,白色瓷盏里的茶汤如琼浆玉液,清香四溢,作者一饮二饮再饮后,仿佛进入了道家物我两忘的仙境,妙不可言。茶后仙境正是作者所说的仙人丹丘所追求的那种境界,在此神仙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心灵的超脱。唐代像白居易、皎然等借诗以言志的茶园诗人较多,通过茶诗,反映了这些文人恬静、淡雅的生活方式,以及道家的隐逸旨归。

结语

饮茶礼仪篇3

文明接待礼仪知识之让座与介绍

如果是长者、上级或平辈,应请其坐上座,主人坐在一旁陪同;如果是晚辈或下属则请随便坐。

如果客人是第一次来访,应该给家人介绍一下,并互致问候。然后沏茶、递烟或拿出水果、小吃等招待客人。如果请客人吃东西,应问客人是否要洗手;如果请客人吃西瓜,应准备好放瓜子、瓜皮的盘子和毛巾。

文明接待礼仪知识之谈话

谈话是待客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关系到接待礼仪是否成功的重要一环。首先,谈话要紧扣主题。拜访者和接待礼仪者双方的会谈是有目的的,因此谈话要围绕主题,不要偏离主题。如果是朋友之间的交流,要找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谈,不要只谈自己的事情或自己关心的问题,不顾对方是否愿听或冷落对方。其次,要注意谈话的态度和语气。

谈话时要尊重他人,不要恶语伤人,不要强词夺理,语气要温和适中,不要以势压人。第一:会谈时要认真听别人讲话;第二:不要东张西望地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应适时地以点头或微笑做出反应,不要随便插话;第三:要等别人谈完后再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可只听不谈,否则,也是对别人不尊重的一种表现。第四:谈话时要注意坐的姿势。第五:不要低头玩手机和频繁看表、打呵欠,以免对方误解你在逐客。

文明接待礼仪知识之敬茶和敬烟

在家庭待客中,为客人敬茶是待客的重要内容。待客坐定,应尽量在客人视线之内把茶杯洗净。即使是平时备用的洁净茶杯,也要再用开水烫洗一下,使客人觉得你很注意讲卫生,避免因茶杯不洁而不愿饮用的尴尬局面。

要用开水泡茶,如没有开水,应立即烧煮少量以应急需,并要对客人打声招呼,请稍等片刻。开水沏茶,有利溢出茶香,同时茶叶沉底后有利饮用。切忌用温开水泡茶,使茶叶浮集杯口,而妨碍交谈,也会使客人不愿饮用。

茶杯要轻放,不要莽撞,以免茶水泼洒出来,弄得茶几上湿漉漉的,即使是连抹带揩,也会影响敬客气氛;如果泼在客人身上,就更加难堪。

端茶也是应注意的礼节,应双手给客人端茶。对有杯耳的杯子,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水送给客人,随之说声“请您用茶”或“请喝茶”。切忌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往客人面前送,这样敬茶既不卫生,也不礼貌。

斟茶动作要轻,要缓和。同时注意不要一次性斟得太满,而形成一冲四溢。如凉茶较多,应倒去一些再斟上。斟茶应适时,客人谈兴正浓时,莫频频斟茶。客人停留时间较长时,茶水过淡,要重新添加茶叶冲泡,重泡时最好用同一种茶叶,不要随意更换品种。

敬烟如果前来你处拜访的客人,有吸烟的嗜好,应以烟敬之。敬烟时,把烟盒打开,用手弹出几支,再请客人抽烟。客人不吸烟不可勉强。

文明接待礼仪知识之陪访

陪访是接待礼仪过程中一种常见的一种。在陪同客人参观、访问、游览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在接待礼仪计划中事先安排,提前熟悉情况,以便向客人做详细的介绍。其次,要遵守时间,衣冠整洁,安排好交通事宜。再次,陪同时要热情、主动,掌握分寸。

 

文明接待礼仪知识有哪些相关文章:

1.接待礼仪有哪些

2.日常接待礼仪有哪些

3.公务接待礼仪有哪些

4.接待礼仪知识

5.职场新人的基本接待礼仪常识有哪些

饮茶礼仪篇4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中国餐桌礼仪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

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惊讶的是,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骨头和壳类放在个别盘中。不干净的盘子必须经常用清洁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会提供刀*,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了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确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顾到。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用餐对于家居生活是头等大事,体现个人素质和品味

眼睛看准食物才能动筷子

斟茶的顺序很讲究,先长后幼,先女后男

设宴原因有喜有悲

中国人向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习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设宴的原因可以是庆贺,也可以是哀痛。每逢农历新年、结婚、中国节日如中秋节等,中国人便会一家老少聚首饭桌前共贺佳节;但另方面,若有人离世,丧家会在葬礼完成后设解慰酒,宴请出席葬礼的亲戚朋友,向他们表示谢意,可见中国人十分重视聚首饭桌前分享喜乐与悲哀。

灶君

中国人不单止十分尊重吃的艺术及礼仪,甚至会敬拜由火神衍生而来的灶君,他们认为灶君能保佑厨房避开火灾及各种不幸事件之发生,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都准备一顿美味佳肴祀奉灶君,包括一只完整的鸡、烧猪、多样蔬菜、饭等,以多谢灶君对他们过去一年的保佑。他们通常会把餐桌放置在灶居的面前,把佳肴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数个小时后才拿走食物。

吃的礼仪与迷信有何关系?

饮茶礼仪篇5

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自古传下来的纯良礼俗。敦煌古藏文文南中,在记述吐蕃历史上第一代赞普从天而降作天下之主时这样描绘了藏地和民风:“在天之中央,大地之中心,世界之心脏,雪山一切河流之源头,山高土洁,地域美好,人知为善,心生英勇,风俗纯良……以弯腰表致敬,以顶足为礼,对上等人用敬语说话……”。敦煌古藏文文献中,有一份专门论述待上接物、处事修养的长篇伦理学文献《礼仪问答写卷》,提出了为人之道、为政之道、为友之道、为子之道的广泛伦理关系。如在阐述为人之道时,《写卷》云:

“弟问:何为做人之道?何为非做人之道?

兄云:做人之道为公证、孝敬、和蔼、温顺、怜悯、不怒报恩、知耻、谨慎勤奋。

虽不聪慧机智,如有这些,一切人皆能中意,亲属亦安泰。非做人之道是偏袒、暴戾、轻浮、、忘恩、无同情心、易怒、骄傲、懒惰。身上若有这些毛病,一切人皆不会中意。”

松赞干布制定的《十六净法》中,把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长敬老、诚爱亲友、正直无欺等作为重要内容,对藏族的伦理礼仪习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藏族的饮食礼仪深刻地反映着藏族的伦理精神。平时,家人和邻里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诚信待人。家中酿了好酒,头道酒“羌批”(酒新chang--phud)敬献神灵后,首先由老人品尝。每年收割新粮食,尝新也是老人们的“专利”。日常家庭就餐,由主妇掌勺分发食物时,首先是为长者盛,然后全家围聚火塘旁进餐,其乐融融。藏族人十分好客,待客热情周道,若有宾朋登门,定会倾其所有,拿出好酒好茶好菜盛情款待。

藏族饮茶和饮酒礼俗很多。平时在家喝茶各自用自己的茶碗,不能随便用他人的碗。喝茶时,碗中的茶不能随便喝干,而是喝一半或一大半,斟满后再喝,最后结束喝茶时也不能全部喝干,而要留下少许,表示茶永远喝不完,财富充足,寓意颇深。若客人到来,女主人会取出珍藏的擦拭得光亮照人的瓷碗摆放于客人面前,端起茶壶轻轻摇晃数次(壶底须低于桌面),斟满酥油茶后双手端碗躬身献给客人。客人接茶后不能急匆匆张口就饮,而是缓缓吹开浮油,饮啜数次后碗内留下约一半,将茶碗放于桌上,女主人会续满,客人不能立刻端起就饮,而是在主人一次次敦请下边同主人拉话边慢慢啜饮。客人每次饮茶后主人会很快添满,使茶碗保持盈满状态。客人至,一般需饮茶3碗,只喝一碗就不吉利,藏谚道:“一碗成仇!”喝茶时不能必出“唏、唏”的声音,更不能将碗里的茶部喝光,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

藏族饮酒的礼仪和习俗极为丰富。每酿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后依循“长幼有序”的古训首先向家中的长才敬酒,其后家人才能畅饮。在节日婚庆或众多人聚会场合,饮酒一般是先向德高望重的长者敬献,然后按顺时外方向依次敬酒。敬酒者一般应用双手捧酒杯举过头顶,敬献给受酒者,特别对长者更是如此。而受酒者先双手接过酒杯,然后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无名指轻轻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弹一下,如此反复三次,有的人口中还要轻声念出“扎西德勒平松措……”等吉样的祝词,然后再饮。弹酒三次是对天、地、神的敬奉和对佛法僧三宝的祈祝。

饮酒时不能一饮而尽,而要遵循“松珍夏达”(gsum--sgron--zhobs--dag)的“三口一杯”制。在弹酒敬神后,受酒者应先饮一口,敬酒者续满酒杯,受酒者第三次饮一口斟满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滴酒不剩者,才是最有诚意的。聚会饮酒时酒器是大家共用的,能在一起饮酒者,其关第可视为一家人,亲同手足,因此饮酒时不能分用酒具,否则被视为外或瞧不起。在过去,屠夫、铁匠、天葬师等所谓从事“下层职业”者一般不与大家共用酒杯,他们总是自带碗杯,各自单独饮用。

饮茶礼仪篇6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琛瓯洗尘

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人名叫若琛瓯,乃景德镇人,以制茶具而闻名,他制的茶具美观、耐用。可是一个恶毒的巫师知道后,念了一道毒咒,毁坏了茶具。要解开这道咒语,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茶具的炉火。于是,琛瓯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咒语解开了,茶具恢复原样。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第一次茶水称为“琛瓯洗尘”。

饮茶礼仪篇7

字同义异

追根溯源,“茶道”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人封演的笔记《封氏见闻记》,其中:“楚人陆鸿渐为茶论……有常伯熊者,又饮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说的是陆羽所著的《茶经》在780年问世时,书中记载了煮茶饮茶的二十四种器具,遂闻名退迩。许多人家中都收藏有一套。又有个叫常伯熊的人润色了《茶经》。使其更好地传播,使“茶道大行”。另外,陆羽的忘年交――诗僧皎然的诗《饮茶歌诮崔使君》也曾提出“茶道”:“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茶道”源于中唐,源于中国,这是确凿无疑的。但是。封演、皎然所说的“茶道”虽与日本“茶道”是源流关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相互等同。“唐人所谓的‘茶道’主要指茶的烹煮品饮方式及饮茶的风俗习惯,这更倾向于感官感受,它追求的主要不是精神上的‘道’,而是茶;而日本的‘茶道’则相反。它更倾向于宗教意味,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之‘道’,而不是茶。”范增平说。由是观之,此“茶道”非彼“茶道”,中日文汉字字同却义异,不可望文生义。“这样的差异在许多方面也都有体现。”范增平进一步举例说:“比如‘佗’字,这个字在日语中是静寂、幽寂的意思,即日本茶道‘四谛’(和、敬、清、寂)的‘寂’,而它在汉语中是‘负荷’之意,又如古代名医‘华佗’。”

历史背景之异

若将“茶道”放到大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中日“茶道”之异是有着深刻的根源的。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著名茶文化专家丁以寿耙梳了中国茶道的发展轨迹,他认为:中国茶道有着自身的发展路向,有着不同于日本茶道的特征。“中国茶道成于唐,继于宋,盛于明。明代是中国茶道的鼎盛时期,明代茶人还创立了茶道专门的活动场所――茶寮(茶室、茶所)。进入清代,中国茶道走向衰落。晚清、民国以迄‘’。中国茶道幽而不明。可以说。近二三百年中。中国茶道极其衰落,影响低迷。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茶道才开始复兴,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他说,“唐、宋、明三代,先后形成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因而中国茶道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相较之中国茶道,日本茶道要固定得多。考察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日本茶道受中国茶道的影响很深。早在中国隋唐时期,日本就向当时的隋唐政府派出遣隋使、遣唐使、留学生与留学僧。学习中国的制度、文化,尤其是中唐时期,在陆羽《茶经》面世后,如《封氏见闻记》所言。曾在举国上下掀起饮茶风,而此时在中国研习佛法的僧人最澄、空海和永忠也相继归国复命,带回了茶籽、茶饼和煮茶法,使本就倾心于中国文化的嵯峨天皇龙颜大悦,并躬身推广,很快就在弘仁年间形成了一股“弘仁茶风”。然而,这几乎是纹丝不动地照搬中国茶道,而日本茶道真正开始形成自身民族特色是在唐以后,其中以日高僧荣西《吃茶养生记》(1214年)的所著最终定稿为里程碑。此后,历400多年,在17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之间。日本茶道分别形成了以中国两宋时期盛行的“点茶”为表现形式,以宋元时期禅宗文化为精神背景的抹茶道和以明清时期盛行的“煎茶”为表现形式。以明清文人精神为背景的煎茶道,从而慢慢固定下来,流传至今。思想内核之异

饮茶礼仪篇8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茶文化;文学;社会;影响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爱情故事。小说生动反映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创作内涵,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以真情流露为手法,深刻再现了英国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保守闭塞的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充满了浪漫情调和感伤色彩。当时,诸多男性作家都将视角集中在对革命的关注和对不满情绪的抒发上,该小说则以女性视角评析当时显著的女性问题,展示出一位女性作家所特有的情怀。作品问世后引起巨大轰动,成为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为瑰丽的篇章之一。同时,小说内容发生的时代正是英国茶文化兴起的时期,那时,下午茶文化悄然兴起,特别是在上流社会,人们普遍要在下午四点左右喝茶、吃茶点,男士要着燕尾服,女士则要穿洋装,在正式的下午茶会中,人们还要戴高帽、拿雨伞,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满了绅士韵味与淑女气质。《傲慢与偏见》取材于现实,其中不乏各种优雅、精致的茶文化场景,特别是最为正统的维多利亚下午茶会,其描述之细致令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能够嗅到茶叶的淡淡清香和茶点的丝丝甜蜜,集中体现了英国下午茶文化的民族气韵与时代特征,为后人领略与研究英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文本要素。

1《傲慢与偏见》中的茶文化

在《傲慢与偏见》中,最为常见的饮茶方式就是维多利亚下午茶形式,在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人们聚在一起,在优雅的氛围之中共同饮用香醇的茶水,品味精致的茶点,与亲朋好友嘘寒问暖,言语之中充满了友善与温暖,内心世界趋于平和,一天的疲惫消散殆尽。那时,人们普遍认为下午茶是一天当中最为美妙的时光,小说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也是如此。她出生于优渥的家庭环境之中,不必为生计奔波,每天沉浸在书籍的海洋,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在闲暇的午后时光,她最为喜爱的就是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尽情讨论各自的生活和梦想,久而久之,这种轻松愉悦的下午茶就成为了伊丽莎白的精神寄托,她可以暂时摆脱传统理念对于女性的种种束缚,在这里进行有趣的社交活动,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英国对于下午茶礼仪有着严格的规定。哲学家迈克尔•诺瓦克曾经指出,“茶礼仪是宗教传统、文学故事、圣人以及整个历史上具有普遍理性的人物所确认的那些美德的协调统一体”,揭示出人的茶礼仪修养与这个人的性格与命运之间的相互关系。“礼”是人们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耳濡目染习得的,而“仪”则侧重于对人的天性的表露。英国的茶礼仪主要包含尊重、责任、公平、关爱、信赖、权利和义务等核心价值观,要求人们要尊重他人,将心比心,自控自律,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到底,按规则行事,倾听他人心声,富有同情心,学会关心、宽恕、仁慈和感恩,要诚实无欺,遵守法律与道德,等等。可见,英国的茶文化、茶礼仪已经深深地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人们检验行为品行的一大依据。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布置了很多茶文化场景,捕捉了许多茶礼仪细节,让人们对英国社会和茶文化的密切关联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作为乡绅之女,伊丽莎白无疑是上流社会的一份子,因而她在下午茶会这种公共场合,就要特别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和礼仪,举手投足之间要展现出高贵优雅的气质,捍卫家族乃至阶层的荣耀。在每天的下午茶会中,伊丽莎白会穿戴上专门的服饰和配件,昂首挺胸,举止优雅,满满的贵族气质,而出席的男性宾客则彬彬有礼、谦和礼让,谈吐风趣,诙谐幽默,尽可能地展现出自己的绅士气度,以博得在场人士的好评与关注,扩展社交人脉。下午茶的招待事宜往往是由女主人张罗的,如若不便则要请女佣协助,以体现对在场宾客的尊重。不过,由于下午茶是一种礼仪与社交相互结合的正式场合,人们在喝茶时的态度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严谨与庄重的一面,特别是初次参加茶会的人士或者极力想要表现自我的人士,就会因为过度在意自身的礼仪形态而拘束或是紧张。另外,当时茶叶贸易已经十分流行,但是运到欧洲的上好的茶叶仍极其稀少,所以有些女主人会把上好的茶叶锁在茶柜之中,唯有在下午茶时间才会取出供宾客享用,以展示家庭身份的尊贵以及对宾客的敬意。与伊丽莎白家族高贵优雅的下午茶会相对,男主人公达西在饮茶方面则透露出平民阶层的思想韵味。当时,茶在英国社会中已不是罕见之物,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可以买到适合自己需求的不同价位的茶叶。在上流社会的带动之下,平民社会的人们也开始饮用下午茶,不过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氛围等方面,都远不及贵族下午茶,人们对于言行举止的要求也远远低于贵族下午茶。尽管达西风度翩翩,但在饮茶方面的不同习惯则深刻折射出他与伊丽莎白之间阶级地位的巨大鸿沟,让他们意识到两者身份地位之间的巨大悬殊,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傲慢与偏见,既反映出小说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又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与演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下午茶文化是《傲慢与偏见》的故事线索与情节动力,每个人都要恪守各自阶层所拥有的礼仪形式,要以饮茶展现自身魅力,但也是因为饮茶而呈现出阶级差异,让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跌宕起伏,让冲破阶层与传统的束缚而走在一起的爱情更加坚定而牢固。

2《傲慢与偏见》中的茶文化对于英国文学的影响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以女性视角书写的女性问题的作品,它刻绘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女性人物,展现出温柔善良的女性美德。在这部小说中,除了描述伊丽莎白在面临社会压抑和自身理想而难以抉择的困境以外,还描写了艾尔宛夫人和瑟南热小姐这两位勇敢追求爱情与理想的正面女性人物,并且后者的追求还在自身的努力下成为了现实,为文学中的女性英雄主义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也让英国的文学艺术领域开始接受并关注女性问题,并渐渐衍生出了女性文学这一历史性课题。简•奥斯汀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女性主义的先河,《傲慢与偏见》则是女性意识觉醒的先声,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表达了女性对于个人价值和理想世界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于自由恋爱与真爱婚姻的执着渴望。从宏观的女性视角来看,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形象基本上可以说是完美无瑕,她美丽迷人、举止优雅、谈吐得体、知书达理,同时家庭条件优渥、社会地位显赫,是很多女性羡慕的对象,也是很多男性追求的目标。在传统婚姻和社会制度对年轻人特别是对年轻女性的严重束缚下,当时的女性无力追求爱情与事业,终其一生就在勤俭持家和相夫教子中度过,根本没有“为理想而奋斗”可言,伊丽莎白则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打破了传统婚姻观念的禁锢,实现了婚姻自主和个体幸福。

在小说中,伊丽莎白是一位追求自由自在、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爱情及婚姻观念的贵族先进女性,她拥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遇事果敢,处事果断。当她遇到达西并对他产生好感以后,她并没有因为两者身份地位的巨大悬殊而将达西拒之门外,而是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坚定地站到了真爱这边,两者的感情不断深入。当达西被中伤诬陷而无法澄清事实真相之时,伊丽莎白则迅速放弃了对这段感情的追求,坚决不做达西的情妇,恪守自己对于人格和人性的要求。最后,当达西终于找到机会向伊丽莎白诉说事情的原委,陈述了他对伊丽莎白真真切切的爱恋以后,真相大白于天下,伊丽莎白也谅解了达西,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这部小说中,伊丽莎白是一位个性鲜明、追求自由、意识独立的女性形象,她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也能够为了坚持人格的底线而放弃既得利益,毋庸置疑是当代女性文学主人公形象的先驱。此外,为了突出女性对于独立人格的追求,小说还刻画了伊丽莎白的姐妹、终身未婚的阿尔贝玛小节、凡尔农夫人等女性形象,透露出女性之间应当相互鼓励、相互安慰,并且每一位女性都应当是具有明确主体意识的新时代个体等思想,绽放出灿烂的女性主义光辉。同时,这部小说出版以后,其中的茶文化引起了很多历史文学家的共鸣,并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由此催生出一系列以茶为主体的文学艺术作品,比如诗歌《咏茶诗》、《茶诗三章》、《可爱的茶》,戏剧《一滴茶》、《序中之茶》,小说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等,极大地丰富了英国的文学艺术领域,让英国的文学艺术史蒙上了一层淡雅的茶色。

3《傲慢与偏见》中的茶文化对于英国社会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则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傲慢与偏见》中的茶文化场景源自于现实生活,当时正是英国茶文化在社会各个阶层风靡流行的年代,尤其是对于上流社会而言,饮用下午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形式,人们通过各式各样的茶会来展现自我魅力,打造个人品牌,以期巩固固有关系、拓展社交脉络。与此同时,小说中的茶文化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对于美妙茶会、精致茶点、香醇红茶的描绘丝丝入扣,让人们仿佛置身其中,沉醉在淡淡的茶香之中不能自拔,由此对茶产生了愈加浓厚的兴趣,读者之中饮茶之人越来越多,下午茶文化进一步流传开来。小说出版以后,人们愈发地把下午茶视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饮食革命。受传统饮食习惯影响,英国人的午餐通常比较简单,晚餐较为丰盛,两者之间的间隔长达七八个小时之久,导致许多人在晚餐来临之前早已饥肠辘辘,下午茶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尴尬的局面,人们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的某个特定时段品饮红茶、绿茶,享用茶点、肉脯、水果,在茶汤中加入牛奶、蜂蜜、坚果等,与同事、好友聚在一起休闲片刻,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改善了传统饮食营养结构的不足,也让人们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得到身心的放松,由此能够在余下的工作与生活中继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充分的效率。茶文化的进一步发扬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饮食结构的革新。在饮茶兴起之前,英国人在饮食方面往往是冷饮和热食相互搭配,长此以往对肠胃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气候湿冷的海洋性气候区域内,长期冷饮会导致人们体内湿气加重,有损身体健康。茶文化盛行以后,人们把热茶视为日常饮品,特别是红茶温润滋补,能够帮助排除体内的寒湿之气,在茶叶中加入牛奶、坚果等辅料,则进一步丰富了茶饮的营养性和实用性,很快便赢得了广大平民的喜爱与拥护,于是,英国传统的饮食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傲慢与偏见》为英国社会所带来的又一个重要影响在于,女性地位的提升和社会交往的繁荣。这部小说以女性主义为视角,展现出女主人公对于自由的追求和个性的解放,冲破了传统理念中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以及女性只为家庭服务的封建观念。在小说中,参加下午茶会的女性个个举止端庄、谈吐优雅、温柔大方,她们的着装、行为、言谈等无一不是“淑女”的典型代表,她们是饮茶节奏的绝对控制者,她们发明并完善了下午茶文化,促成并推进了茶室的社会化,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她们对于知识的信仰和人格的追求甚至远远超过绝大多数男性,她们是诸多故事情节的架构者,在家庭、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些核心论点都在小说中逐一展现,女性的社会地位在茶文化的渲染中不断提高。此外,与讲究在安静悠闲的环境中独自品茗以获得心境提升的中国茶文化不同,英国的茶文化是积极的、活泼的群体性活动,在社交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英国社会中遍布着各种各样的茶室、茶社、茶园等,每天下午的固定时间都会举行盛大的茶会,人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畅谈理想,不仅丰富了生活、舒缓了压力,也为自己积攒起一系列颇有价值的人脉关系,是人们“无压力社交”的核心渠道。

4结语

《傲慢与偏见》中的英国茶文化是对英国现实生活的提炼,真实再现了英国的饮食结构、饮茶习惯、社会风貌、民风民情等要素,也进一步推动了下午茶在英国社会的普及。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爱情故事的描写,几近完美地勾画出女性的独特魅力,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女性文学的先河,奠定了女性形象转型的根基,促进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对社会各界的影响深刻而悠远。

参考文献

[1]潘其军.《傲慢与偏见》人物心理浅析[J].作家,2010(22):63-65.

[2]张琳.《傲慢与偏见》之女性困境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李英.《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评析[J].时代文学,2010(18):143-144.

[4]宋建华.《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J].大连大学学报,2001(5):77-79.

上一篇:茶艺礼仪范文 下一篇:中学生文明礼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