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合同范文

时间:2023-09-17 01:48:41

公证合同

公证合同篇1

(××)字第××号

兹证明××××(单位全称)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人)××××与××××(单位全称)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人)×××与××××年××月××日,在××××(签约地点或本公证处),在我的面前,签订了前面的《××合同》。

经查,上述双方当事人的签约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合同上双方当事人的签字、印章属实;合同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ХХ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县)公证处

公证合同篇2

合同中的印章问题

合同中的印章问题一般分为印章种类问题、印章刻制问题和印章使用问题。但笔者以为印章刻制问题应归于行政管理的范畴,与本文的主旨无关,故暂此略去。

(一)印章种类问题

印章种类问题是指因印章种类的效力不同所引起的合同纠纷问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如在法人签署处加盖法人职能部门章、在抵押合同中加盖财务专用章等实例。如果此时,合同当事人没有敏感性,将对此种合同的成立与否及效力如何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此,笔者对在公证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印章种类及效力进行简单概括:(1)法人印章,即刻有法人法定名称(与工商登记一致)且代表法人的印章。不论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机关法人或社团法人都拥有一枚法人印章(大多为圆形)。在正常情形下,法人印章的出现,无疑代表着相应法人的出现,也就是说,法人印章全方位代表法人。(2)法人分支机构章,即刻有法定名称且刻明分支机构名称的印章。这类印章不能代表法人,它仅代表法人分支机构,当然此类印章仍需经管理机关的登记。即使在以后合同里出现需法人承担责任的情况也仅是因管理不严承担过错责任而与印章问题没有任何关系。(3)法人专用章,即刻有法人法定名称且刻明某项事项专用的印章,如合同专用章。它只能在特定的方面或特定的范围内代表法人而不能全方位地代表法人。#!$法人职能部门印章,即刻有法人法定名称并刻明职能部门名称的印章。值得指出的是,该印章与法人分支机构的印章并非同一概念,对于这点,公证人员尤其要提高警惕。(4)法定代表人印章(私人印章)。一般情况下,某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的印章出现在该法人所订立的合同上,它就代表着该法人,但若出现在与法人无关的场合,则该印章仅代表自然人自己。

(二)印章使用问题

笔者在进行合同文本公证时,经常遇见关于印章使用的各种问题。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印章使用应注意如下几种问题:(1)当盖不盖。几乎所有的合同都必须有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上进行签名、盖章,而没有加盖印章则极易产生合同纠纷。例如笔者在进行某银行贷款抵押合同公证业务时,发现抵押人所持有的原抵押物的出售合同没有加盖出卖方的印章,这将直接导致银行贷款抵押合同公证很难进行下去。(2)盖而不当,即虽然合同上加盖印章,但种类并不符合要求。对此种情况,笔者以为,虽然盖错了印章,但合同各方当事人也算作了一定的意思表示,只要各方当事人没有异议,合同仍应该依法履行。(3)当而不全,即合同上存在必须盖章确认的特殊条款,但并没有所有的当事人都盖章确认。(4)全而无权,即合同上加盖的印章是齐全的,但加盖印章的人却是无权加盖者。这种情形是公证人员重点审查的范围,要杜绝无权、越权或权终止后仍进行等类行为。

公证应重点审查的印章问题

上一部分,笔者仅是静态地归纳概括了部分有关合同中的印章问题,而没有揭示印章和整个合同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公证人员在这个关联过程中的审查内容。所以,下一部分,笔者将重点地介绍印章对合同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公证人员应重点审查的范围。

(一)合同签订前的印章问题

在公证合同实践中,绝大多数法定代表人并不是自己签订合同而主要委托人进行签署。此时公证人员必须要求法定代表人亲自到场,并在委托书上亲自加盖法人章以及法定代表人章,从而保证委托人拥有完全的合同签订的权利能力。而此时公证人员审查此印章一般有两种途径:即去法人场所专人保管处进行印章核实,或去法人的登记管理机关查阅档案,对预留的印鉴进行核实。

但在公证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即使公证人员进行了上述印章的核实,仍会出现法人对合同文本上印章的否认,从而对合同签约主体资格提出异议,造成合同涉诉时合同效力的争议。

究其法人存在否认印章的依据主要是因为实务中印章管理、使用的混乱。相关法规、规章仅规定企业、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必须拥有一枚经登记管理机关登记并刻制的印章#且应由专人保管$但并没有作唯一性的规定,从而产生了实践中大量法人或由于业务繁忙或为了使用方便或其他原因刻制了多枚没有经过登记的法人印章。如某房产开发公司在对外签订大量售楼合同时使用的印章是自己私刻的,与登记管理机关预留的印章并不一致,公证人员该如何认定此印章就存在一定的争议。有的公证人员认为合同上的印章应该和登记管理机关预留的印章完全一致才可,否则应认定该合同上的印章并不能代表该法人。而有的公证人员认为只要该合同上的印章经过了法人的认可或在法人场所通过正常途径得到了肯定的核实,应认定该印章代表了该法人。由于第一种观点太过于苛刻且实务案例中有过相反的判例,故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下面笔者对此从公证的效力层面上进行粗浅的剖析。

许多人提出合同文本公证与否并不能改变合同本身的性质,合同本身若有效,其不经过公证效力仍存在;若合同本身就无效,通过公证并不能赋予其效力(除去强制执行等效力,公证确实不能直接赋予合同有效)。故从深层面上

讲,公证的目的又何在呢?但笔者以为公证虽不能直接赋予合同多少效力,但它却能够凭借公证的公信力直接赋予认定合同有效的证据上的效力,如本文中的印章的认定,从而在合同本身效力的认定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基于此,笔者以为有关合同上的印章效力的认定,若公证人员通过法定代表人认可印章的谈话笔录或亲自在其法人场所核实印章的工作记录等就可认定合同上的印章就代表该法人从而为法院认定该合同的有效性提供了稳妥的依据。 (二)合同签订的印章问题

一般合同签订成立后就宣告生效(但如果法律有特别要求时,合同签订成立后,还需经满足特别要件,该合同才正式生效。),而合同各方当事人加盖印章当然就成为签订的标准。由此推出,合同当事人的盖章不仅成为合同成立的必备条件,而且还是证明合同成立与否的证据要素。并且,现在房产交易合同、银行贷款合同内容大都是格式条款,合同当事人各自都另有约定或补充。而对另有约定或补充条款合同方当事人也有必要分别加盖印章予以确认。可见,公证人员对合同上的印章要认真地审查,才能确保合同的成立(生效) ,保障合同中约定条款的有效。笔者以为,公证人员审查合同签订时印章问题主要有如下情形:(1)如果合同上有关当事人是法人或其它社会组织时,该方当事人不仅应由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委托人盖章(或签名),而且还必须加盖单位印章或合同专用章。如果缺少一方的印章,该合同的司法安全系数将大为降低。(2)必须经政府职能部门批准的合同必须依法加盖审批机关的印章,否则该合同是不生效的。(3)合同中各方当事人特别约定的条款,只能加盖法人的骑缝印章、合同章而不能是法人职能部门章,否则必须重新加盖印章予以确认。(4)若合同文本没有装订成册,还必须对合同整本以骑缝盖章的方式对每页进行确认。(5)确保按照不同合同种类、不同的使用方法的印章的正确使用(如前文所述)最为重要,此处不再赘述。

结 尾

我国现有对印章问题的规定并不多见,而合同中印章的作用却举足轻重。这不得不使我们每个公证人员在审查合同文本时,对印章如何正确使用有充分的了解。笔者有个粗浅的想法,即以后每个法人在工商登记注册时(或年检时)都把自己印章预留在当地公证机构,从而为公证更好地为合同各方当事人提供服务创造便利的条件。

公证合同篇3

××字第××号

兹证明××××(单位全称)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人)×××与××××(单位全称)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人)×××于××××年×月×日,在××(签约地点或本公证处),在我的面前,签订了前面的《××××合同》。

经查,上述双方当事人的签约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合同上双方当事人签字、印章属实;合同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县)公证处

公证员(签名)

××××年×月×日

注:

1.此格式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各类国内和涉外经济合同、技术合同;

2.内容符合《××××法》援引上述三个法及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

3.有担保人的,担保人应在证词中列明;

4.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写明其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住址;

5.如合同并非在公证员面前签订,证词中“在我的面前”一句不写。

颁布单位:国家工商管理局

公证合同篇4

    关键词:电子合同;电文;公证;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我国合同制度中首次将数据电文确立为合同书面形式之一,适应了社会信息化与信息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无疑为合同双方缔约活动的经济性、快捷性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网络化大潮中,电子数据交换(EDI)与电子邮件(EMAIL)逐渐成为数据电文应用中的主流。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立法的进步促使采用电子合同形式进行缔约活动的民商事主体越来越多,但由于电子合同形式存在着一些与普通书面合同形式不同的特殊风险,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电子合同在合同行为中的广泛运用。本文就公证制度引入电子合同作一粗略的探讨和研究,以求教于大家。

    一、电子合同形式所存在的特殊风险

    所谓电子合同,是指通过数据电文等方式所达成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电子合同的主要载体为电子数据交换(EDI)与电子邮件(EMAIL)。根据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范本的定义,前者是指依据协定的信息结构标准,以实现信息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化传递。后者是指通过互联网络服务商将信息在电脑终端之间进行传递。由此可见,两者都是将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只不过EDI的编制要依据事先协商设立并规范化的电文形式,而电子邮件并无规范的形式。

    显而易见,由于电子合同订立双方身处异地一方在采用电子合同方式做出合同行为的同时无法自动得到对方的接收确认,因此与普通合同形式相比,容易形成更大的商业风险。在此我们将因网络技术故障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风险暂先搁置不谈,而仅着重谈论由于非技术因素所形成的风险这类风险主要有:

    1.主体欺诈风险。由于网上空间的虚拟状态商业信誉、个人信用对网络交易各方约束力不大因而存在交易主体资格确认问题,也存在如何防止网上交易主体资格的假冒或虚构的问题。目前从技术角度主要通过电子签名来确认主体资格,但需要一个中介机构(认证系统)对电子签名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认证。

    2.放弃风险。放弃是指数据电文发送人否认已发送电文,或接收人否认已接收电文的行为。这一行为可能出于错误,也可能出于恶意。根据我国合同法的有关条款规定,[1]对当事人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行为均实行到达生效主义,即该数据电文需到达相对人方生效。如果对方以未收到或未发送数据电文为由来逃避责任,会形成对自己的单方合同行为如何举证的潜在风险。我们可称之为放弃风险。例如,要约人发出要约后,希望撤销要约并且在受要约人做出承诺之前发出有效撤销通知,但受要约人希望缔约而否认收到有效撤销通知因而继续做出承诺,在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下,要约人如何证明其已发出通知?因为在目前的网络技术条件下,由于网络故障等原因造成邮件无法正常传送的可能性的确存在,即相对人确实没有收到电文。在此种可能性下,举证人如何证明对方确已收到电文,在法律角度来看,难度是很大的。

    3.内容异议风险。所谓内容异议,是指数据电文发送人对接收人所收到电文的内容提出异议,认为其内容与自己所发原件相比发生了变化;或者接收人对发送者所持的发送原件存本内容提出异议,认为与自己所收电文内容不符。在目前网络技术条件下,信息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可以因多种因素造成数据电文损坏或丢失,如网络中断或不运作,运行程序失灵,传送安全系统失灵,系统遭受非法攻击等,都可能造成电文不完整传送,即完全或部分丢失电文或电文分拣出错。目前从技术上角度主要通过“公共密匙”等加密方法来防止电文被改。但同样加密程序也存在法律效力不明问题,并且其无法解决由于线路而造成的不完整传送问题。因此一旦对方提出异议,当事人举证也非常困难。

    4.举证风险。电子证据举证问题非常突出,这是由于电文只能以数据形式储存于计算机内,很难确定其通过输出设备打印出来的哪一份是“原件”,也很难证明其打印件与原始数据相符而未经改动。也就是说其书面打印件无法作为证明其内容的直接证据。一方面,网络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如网络故障、黑客攻击等常造成用户邮件丢失。一旦在诉讼发生之前邮件丢失或毁损,当事人如何证明其邮件内容就成为一个难题;另一方面,即使邮件仍储存于计算机中,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相对人可以随时删除邮件,因此举证人能在法庭上提供的仅能是邮件的打印件,显然这种打印件需要权威机构的认证真伪后方能作为证据使用。据报道,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在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首次将电子邮件的打印件作为定案证据。但对在该案中电子邮件的真伪鉴定机构为浦东新区公安局计算机监管部门引起专家颇多争议。究竟哪个机构最适于对电子邮件的鉴定也是一个电子证据取证中的争议问题。

    正是由于电子合同中存在上述种种特殊风险,因而在实践中对于标的额较大的合同,当事人通常极少纯粹采用电文形式,而即使采用电文形式,也是需要最后签订确认书或合同书来确保当事人之间契约的缔结,从而无法充分利用电文的快速性来节约合同双方异地轮回谈判的费用和时间。

    二、公证是控制电子合同特殊风险的有效手段

    由于电子合同中存在上述特殊风险,故而必须寻找一种能够降低风险的方法和措施。在现有网络技术条件下,公证无疑是控制电子合同特殊风险,促使更广泛采用电子合同作为合同形式的有效法律手段。

    事实上在实践中,公证作为一种法律证明手段,其突出特点在于能通过出具公证文书将一些当事人难以固定的法律事实固定下来并通过其法定证明力加以证明。例如对一些当事人难以书面化的事实或行为,如工程进度或质量,侵权的网页内容,侵权的信息服务内容等,[2]对于这些难以固定而同时相对人可以随时隐匿或更改的证据事实,公证是对其加以固定和控制的最有效手段。

    公证应用于电子合同中的风险控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事实上公证可运用现时先进的可操作性技术,对一切以电子合同形式做出的重要合同行为,即只要是存在难以固定的信息、以通知方式做出的行为或是因合同一方单独行使代位权、解除权、抵消权等形成权所成就的事实,都可以以出具公证文书的形式来加以保全与控制。这一方面能防范和化解商业风险,另一方面也能为可能的诉争提供有力证据。

    1.对接收、发送电文的行为进行现场公证。这可以起到确认主体资格、确认文件内容、确认发送或接收时间等方面的作用。当然这需要公证机关的异地合作以对发送/接收行为双重公证。

    2.建立“电子公证人”系统。公证机关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措施,建立网络服务器系统,充当“电子公证人”,[3]其主要功能在于发送者可将电文发送给“电子公证人”,而由其转发给收件人。电子公证人在接收电文的同时即可证明电文已传递,并且其不仅可以证明电文是否发送,还可证明是否接收,证明文件的内容:接收人可以要求“电子公证人”寄给他一份所收电文的拷贝,以进行内容核实;两份电文如完全相符则证明内容真实。(当然,在“电子公证人”自身对电文的接收或转传过程中同样也会存在主体欺诈、放弃或内容异议的问题,因此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加以保障。)“电子公证人”并非是运用比其他人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来防范风险,而是通过现时先进技术与法律程序的结合来实现防范风险的目的。

    3.建立“电子认证”系统。我国电子网络的电子认证系统,从事对电子签名及其签署者的真实性、数据文件的完整性、事实的时效性等方面进行验证并保存相关数据备查的服务,这对防范主体或内容异议风险非常重要。作为一种第三方认证机构,电子认证机构应该是受信赖的中立机构,应是独立的法律实体,并且保持中立性并具有很高的公信力。目前我国可将已有电子认证中心分为行业性、区域性或企业性认证中心三类。[4]而他们均或多或少受各自部门、地区利益影响,不能充分保障其中立性。以我国目前现状而言,以公证机关作为认证机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开展电子商务主体资格的认证业务。

    4.作为电子证据取证手段。如前所述,电子证据是一种介于物证与书证之间独立的证据,其书面化载体如打印件等不能直接充分地证明其原件内容。若能考虑到公证所独具的法律赋予的证据力与证明力,通过其对电子文件进行证据保全,就可使电子文件得以固定和保护。以公证机关所存的文本作为原件进行封存,能很好地解决电子证据的原件问题和保存问题。另一方面,对电子邮件的打印件的真实性的鉴定,公证机关完全可以其法律所赋予的证明权介入该领域。当然这还需要相应的立法规定加以支持。

    从应用实践上看,公证步入互联网络已有一定基础。1999年北京公证处在其网页开办“电子公证公告牌”,[5]进行网络交易主体资格确认服务;2000年4月1日,上海公证处创办的“上海公证”网站开通,[6]成为第一个能受理在互联网上提出公证申请的网站,主要受理网上拍卖公证及网页证据保全申请。但显而易见,公证在电子合同领域的应用还需要大力的开拓。

    三、电子合同中运用公证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公证应用于电子合同中的操作性非常强,但由于目前法律环境以及公证机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在公证大规模应用于电子合同前需解决一些障碍。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问题:

    1.立法滞后问题。一方面电子商务立法的滞后使得电子合同以及电子证据的效力得不到真正保障。另一方面,如果在未来的公证法或其它相关法律中赋予公证机关对电子签名等的认证资格,才能进一步促进公证证据的法律效力。

    2.公证证据虽具有很强证明力,但并非是无可辩驳的证据。因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但存在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7]这一但书内容的操作缺乏细则,实践中人民法院与公证机关有时达不成共识,加之救济渠道不畅,往往削弱公证书的证明力。因此在立法中需进一步明确公证证据的效力优先性。

    3.目前我国公证错证赔偿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公证机关出具瑕疵公证,在当事人诉请赔偿时,几乎都是以司法部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为由而拒绝承担责任。对于不确定因素更多的电子合同,公证机关出具瑕疵公证的机率更大,因而对当事人来说风险更大。因此,尽快建立公证错证赔偿机制是促使公证广泛应用于电子合同中的前提条件。

    电子合同的安全保障系统的完备程度,是实现我国合同法将数据电文列入书面合同形式之一的立法目的的重要前提。而公证作为一种法律应用手段,即使在立法无法及时适应网络化大潮的情形下,仍可通过其所独具的法律证明力与公证技术,加上现时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有能力为电子合同砌筑安全的屏障,因此应该促进公正在电子合同中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6,17,18,26条等。

    [2]如寻呼台的气象服务等。

    [3](法)埃马纽埃米米修。法国与欧洲信息技术法律实务指南[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04页。

    [4]东传。网络公证概述[J].中国司法,2001年第3期。

    [5]王京。《电子商务———公证无法回避的话题》[M].中国司法,2000年第9期。

    [6]梅影。互联网上办公证[J].中国司法,2000年第8期。

公证合同篇5

    1、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利害关系;

    2、申请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

    3、申请公证事项符合公证业务规定的范围;

    4、申请公证事项符合公证机构执业区域。

    申报材料

    (一)当事人为自然人:提交有效的身份证明。如委托他人办理,还须提供经公证机构证明的授权委托书。

    (二)当事人为中国内地法人:

    1、公司的营业执照;

    2、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3、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

    4、公司董事会决议或股东会决议。(注册地在深圳之外的公司,董事会决议或股东会决议须办理公证)。

    (三)当事人为境外法人:

    1、当事人为香港公司,所提交的材料(商业登记证或注册证书、董事会决议、授权委托书等)需经中国司法部委托的香港律师(公证人)办理公证,并经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办理转递;转让方、受让方为澳门公司,其材料经中国法律服务(澳门)公司办理公证;转让方、受让方为台湾公司,经台湾地区公证人办理公证并经由台湾海基会寄送。

    2、当事人为外国公司,所提交的材料(商业登记证或注册证书、董事会决议、授权委托书等)需经当地国家公证人公证,并经中国驻该国大使馆或领事馆办理认证。

    (四)房地产权证书。

    (五)房产信息单(现可在我处现场申请查询)。

    (六)抵押合同(如有主合同即借款合同的,提交主合同原件或复印件备案)

公证合同篇6

)××字第××号

兹证明出让方(或转让方)××××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人)×××与受让方××××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人)×××于××××年×月×日,在××(签约地点或本公证处),在我的面前,签订了前面的《××××合同》。

经查,上述双方当事人的签约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合同上双方当事人的签字、印章属实;合同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暂行条例》及《××××》(相应的法规、规章)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县)公证处

公证员

(签名)

××××年×月×日

注: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写明其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住址;

公证合同篇7

论文摘要 公证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一种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强制执行效力是重要的支撑部分之一,在借款合同中的应用非常突出,论文将以借款合同中借款人和贷款人为出发点,其中的公证问题研究已经成为了热门课题,相关研究值得深入,而论文将做简要的论述,其中观点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待指出。

论文关键词 借款合同 强制执行效力 公证

一、引言

强制执行力是法律赋予的权力,当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合同文书时,另一方有权力向辖区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人民法院在受到申请后应当予以执行,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借款在私人或企业中非常常见,而借款合同的执行需要相关的法律加以保障。民诉法和公证法确定了公证机关依法被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是法律赋予的一项职能,不但可以敦促债务人按时、按合同完成规定的内容,而且还可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体现法律的公正性。当前的市场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借款协议与合同,存在着大小不同的矛盾纠纷,而要如何减少其中的纠纷,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研究和完善借款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方面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也能确保以完善的机制来促进法律的公正公平,维护市场和社会的秩序。

二、赋予借款合同强制执行力公证的作用

1.规范借贷行为:当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借款合同时,公证机构将对合同中的内容和条款进行审查,并指导当事人完善合同,使之更加合理合法,从而规范借贷行为,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2.强化证据效力:由于在市场或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比较复杂,在订立借条、借据或借款协议时,虽然可以作为证据,但是这些合同文件并不规范和完整,缺乏完全明确的法律效力,造成在执行中存在纠纷,尤其是在借贷金额、利息、担保责任等方面容易造成问题。而这就需要公证力量介入,经过公证的借款合同大于一半其他书证、证言或视听资料等,有很强的证明效力,也为强制执行效力大小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极大的减少和预防借贷中的纠纷。

3.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由于借款合同经过公证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但合同必须具有证据的效力,借款人到了期限没有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债权人就有权力向法院进行申请,法院具有强制执行的义务。

4.增强借款人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主张执行借款合同的债权人在申办公证的时候是为了避免今后可能存在的纠纷,以免借款人赖账或延时还账,而公证文书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可以敦促借款人按照合同履行自身的义务,从而保证借款人的权益。

三、借贷合同赋予强制执行力的条件

赋予借贷合同强制执行力的公证性具有很好的优势,可以有效的确保债权人的效益,但必须具备足够的法律条件才能赋予其强制的执行效力,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和借款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明确双方之间的借贷关系,本金、利息和还款时间等内容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出借人和借款人对偿还借款没有分歧,公证机构要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等进行调节,调节不成还要经过法院来强制执行,如借款人主张已经偿还部分借款,而债权人表示全部没有偿还,这些都是因为缺乏明确的债权关系导致的。

2.债权文书以货币、物品和证券等为给付形式:借款合同中偿还的形式要做出规定,如借款人主张以债权和物品等非货币的形式偿还,而债权人主张货币的形式,因而二者出现了纠纷,需要借款合同中的对给付的形式做详细的规定才能减少纠纷。

3.债权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债务人需要接受当借款合同没有完成的情况下,自愿接受强制执行的条件,必须在借款合同中明确载明,因为如果在借款合同中没有载明强制执行的条款,则法院在执行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容易引起纠纷。

四、赋予借款合同强制执行力公证问题分析

(一)关于借款合同的借款人和贷款人的问题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个人或法人的存款逐渐增加,就是形成了所谓的多余闲钱,许多中小型企业对针对个人的借款越来越常见,个人出资成为了借贷市场中的重要形式。在借款合同的借款人和贷款人的研究中,借款人主要是公民个人、法人和经济组织,而贷款人主要有金融机构和自然个人,公民个人财产的积累和贷款主体形成了相互的吸引力,此时问题就随之产生了。由于企业之间是禁止拆借资金的,而需要经过委托银行来进行贷款,并且就银行收取的收益签订相关的合同,随着个人和小型的借贷业务逐渐增多,但如果不能符合借款合同中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条件,就容易出现问题,其中办理公证时对于主体资格的审查问题随之凸显,需要得到重视。减小风险,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以便其后的操作在法律约束的范围之内,而杜绝债权不明、款项不清等问题,维护市场的稳定健康。

(二)担保合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问题

借款合同当涉及到较大金额,或者是双方在订立合同签需要完整的法律文件加以保证的时候,需要担保合同进行保障。借款合同本身是作为一种担保的形式,而其合同的形式比较多样,借款合同作为主合同,需要保证合同和抵押合同的从属合同进行确保。但是担保合同的强制执行力的效力赋予问题受到较大的争议。当担保合同中出现债务人、债权人和担保人共同签名,约定担保和借款的事宜,但是担保合同就表面上理解并不包含在债权文书中因而出现了担保合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问题。当债务人和债权人在借款合同中存在争议时,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担保人,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由于担保人在借款合同中签署担保责任,人民法院就可以向担保人执行借款合同的强制执行效力问题与合同的争议有很大的关系。此类情况是基于债权文书公正合法的前提下的,但当公证债权文书有争议错误时,而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当事人和相关利害关系的人员和利益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也有一部分观点认为,担保合同并不属于债权文书,而是属于担保物权,属于物权合同,不能通过公证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

而当担保人签署了借款合同,一旦债务人没有按时履行债务的承诺,而担保人就负有代为清偿债务的责任,同时也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利,债权文书使担保人连带在债务关系中。为了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在确保主合同的强制执行力的同时,也要确保从合同的强制执行力,是公证智能发挥应有的要义。

(三)强制执行效力随债权转移而转让的问题

由于在现实中经常出现债权人不能得到债务人及时的偿还款项,债权人可以将债务关系转移到某单位或组织,进而由资产公司向债务人主张债权。由于在借款合同中,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务关系是经过了公证并赋予了强制的执行效力,因而当债权人向资产公司转移债权关系后,资产公司是否具有强制执行的权利,成为了债转让中的一个问题。而根据司法部在关于〔2006〕13 号《司法部关于经公证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合同的债权依法转让后,受让人能否持原公证书向公证机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问题的批复》的文件规定,当债权人向第三方转让债权关系时,受让的第三方在持有债权转让协议、公证书和债权人同意转让的文件等资料时,第三方受让资产公司或单位有权力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效力,因而新的债权人可以向元公证处申请签发《执行证书》。

(四)执行证书问题

但是在现实债务处理的关系中,要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流程比较漫长,审核和确认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认证的问题,耗时较长,给债权人带来了较大的困扰,而要节省时间,提高处置的效率,债权人可以不经过诉讼程序直接向法院申请执行,通过向原公证机关申请签发《执行证书》。而原公证机关在签发《执行证书》之前,需要对债务关系进行审核与核实,如果当事双方是有核实约定的,在原公证机关要按照核实的约定进行。如果当事双方是没有核实约定的,则原公证机关可以依据指导意见自行决定核实的方式和程序,而原公证机关的核实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保证核实程序的说服力和合理合法性以免造成债务双方的纠纷和扯皮。但是原公证机关在签发《执行证书》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如果债务人拒绝履行借款合同之日起的两年内,公证机关是有义务进行签发工作的,但超过了这个期限,原则上是不再受理的,除了法律规定和中止的情况除外。

(五)利息问题

依照规定,借贷利息不能超过同期银行利息的4倍,对于超过这个限值的部分利息是不给予法律保护的,要注意几个问题:其一,高利贷问题,当利息超过了同期银行利息的4倍的情况下,被视作高利贷问题,超出的利息部分不予保护;其二,复利问题,复利也称为利滚利,在我国的规定中有明确的说明,出借人不能将利息计入本金来获取利益,如果发现此类情况,其复利部分不予保护,但是如果双方采取自愿原则,也不超出法定的限值,则应当加以保护;其三,预先扣除利息问题,也被称作抽头,而合同法中规定借款的利息不能在本金中预先扣除,对于有此类违反国家规定的现象的合同则被视为无效合同,法律不予保护;其四,逾期利息问题,当债务人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及时还款,则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支付逾期的利息,但是逾期的利息不能超过同期银行利息的4倍,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六)其他问题

其他问题还包括强制执行问题和虚假借贷等,强制执行问题的几个方面的事项,如公证机关的审查事项、出具执行证书的内容、出具执行证书和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期限问题、执行证书是否出具的情况等。而虚假借贷中常有借款人是在多债主的情况下,而实际的个人资产被重复用来抵押,导致在偿债中资不抵债,多债权人所要补偿的情况下出现纠纷。不仅侵害了多债权人的利益,而且破坏市场秩序,应当加以严格约束。

五、结语

公证合同篇8

关键词 土地承包 经营权 流转合同 主体资格 实体内容

作者简介:骆红,河北省昌黎县公证处。

为了保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科学论断的实现,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农村土地改革,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实行“一权变两权”,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又将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实施“两权变三权”,并赋予土地经营权以抵押担保权能。这一改革促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加速,为实现农村生产现代化和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情况特殊复杂,其加速同时也会加剧矛盾冲突。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将公证这种具有引导、服务、预防、监督保障功能的司法证明制度运用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中,能够有效剔除纠纷隐患和不真实、不合法的因素,维护可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从而预防纠纷、减少诉讼。

一、对合同主体的审查

(一)合同主体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1.转让方的主体资格。根据我国《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 也即转让方主体应该是已经与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签订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的承包方。

2.受让方的主体资格。我国《土地承包法》并未对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合同的受让方作出具体规定。鉴于此,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合同的受让方是仅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还是可以包括本集体经济组织外的其他成员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根据我国《土地承包法》第33条第五款的规定,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该条款确立了本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的优先受让权,同时可以确定法律并不禁止向本集体经济组织外的成员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曾公开表示不提倡 ,但也并非禁止,江苏省就曾进行了放开承包经营权的受让方主体资格的探索 ,为调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开创了新模式。随着“两权变三权”的农村土地政策改革,承包经营权的灵活性更是需要放宽土地承包经营权受让方的主体范围。即在保障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权的前提下,受让方可以是本集体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

法律虽未对受让方的主体资格作出明确规定,但却对其实质条件做出了要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受让方应当具有农业经营能力 。为了保护农用地的用途,保障耕地“红线”,法律不提倡不具有农业经营能力的工商企业和个人进行土地承包经营。因此,在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公证时,受让方是否具有农业经营能力应当是重点审查事项,尤其当受让方为单位时,应当通过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文件判断其是否具有农业经营能力。

3.保障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优先承包权。我国《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当承包方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成员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优先承包权。但没有具体保障优先权的程序,在办理公证过程中,为了保证流转合同的合法有效,应当确认承包方是否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履行了告知义务。在缺失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况下,公证机构可以建议合同双方当事人采用相应的公示办法,以保障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优先承包权不会影响合同的效力。

(二)合同主体是否意思表示真实

平等协商、自愿、有偿是所有相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规范都明确的原则,并再三重申任何组织和个人强迫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流转无效。这一方面是遵循合同法意思自治精神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是要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有效性。

二、对流转合同实体内容是否符合法定规范的审查

(一)文本的形式审查

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流转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流转土地的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违约责任。 由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公证机构对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合同文本的形式审查对于明确合同双方的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和对合同所载内容的实质性审查具有重要意义。

(二)流转方式的审查

对流转用途的合法性审查,要充分理解“农业用途范围”。农业用途的范围一般意义上既包括种植业、养殖业,还包括农副产品加工业。尤其是在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影响下,不少工商企业和城市居民受让承包地挖塘发展水产养殖业、果园花木业。针对这些现象,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农用地的基本情况,以保证全国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红线”为标准,有条件的实行“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承包耕地不得流转用于养植、加工业和发展果园、花木基地,其余承包地流转用作养植、加工业和发展果园、花木基地的属于合法行为”的方案。

(三)流转期限的审查

土地承包期限是《物权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用益物权的特殊规定。公证机构在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进行公证时应当严格按照《物权法》对期限的特别规定,只允许承包方在剩余的承包经营期限内形式流转权。

三、对流转合同是否履行法定程序的审查

(一)经发包方同意或向发包方备案

发包方同意这一前置性条件是《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对采用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要求。公证机构对以转让方式实行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合同进行公证时,应当审查所要公证的合同是否已经向发包方递交申请,取得了发包方同意转让的明确表示。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还规定对以转包、出租、互换方式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向发包方备案。但备不备案,不应影响合同效力。因此,在审查时,公证机构尽到谨慎合理的告知义务即可。

(二)依法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的法律效力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8条规定:“以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当事人申请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我国借鉴德国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区分性的特征,对无权转让行为和无权合同行为进行了区分。登记行为作为一种公示方法,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合同,当事人是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登记不影响该合同的效力,但是不登记,在物权与债权择一保护时,未登记的债权不能对抗善意不知情的第三人。公证机构在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时,如果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部门进行了登记备案,自然是更为明确的确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当事人因不了解法律规定或者害怕手续繁琐不予登记,那么公证机构在办理公证时应当向合同双方的当事人说明其存在的履行风险及不利的法律后果和危害。

四、结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是目前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法律形式,是确定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依据。公证机构依法履行公证职能在当前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平稳有序流转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公证机构只有切实履行上述要点,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在保护农村土地健康流转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注释:

《土地承包经营法》第34条.

2002年1月19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马忠臣在答《人民日报》记者问时表示:“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和经营农户承包地,地方也不要动员和组织城镇居民到农村租赁农户承包地。”

江苏省2004年出台了《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受让方主要是农户,也可以是境内农业企业、事业法人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可以是境外农业生产、加工企业或者农业科研推广单位。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9条.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37条.

《土地承包经营法》第8条、第17条.

上一篇:管理合同范文 下一篇:私人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