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29 07:27:22

药用植物调查报告

药用植物调查报告篇1

    一、精品实验项目的建设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西南地区是我国药用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2],充分利用我国西南地区,尤其四川药用植物物种丰富的优势和华西药用植物园丰富多样的药用植物种类,将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实验教材内容与西南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特色相结合,在学院成立523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编写实验教材《现代药学实验教程》,制定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建设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药用植物学精品实验项目。在传统的药用植物学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进行实验课程体系和内容微调,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整合、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制订精品实验项目教学方案、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建设四川省特色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定精品实验项目,学生学习了药用植物形态解剖学知识后,在实验前查阅文献,如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等分类学工具书,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实验预习报告,明确对药用植物进行分类与鉴定的方法和意义,在实验中对四川省特色药用植物,如木本曼陀罗、打破碗花花、腺毛马蓝、夜香树、朱槿、金铃花、白背黄花稔、显脉香茶菜、龙牙花、蓝雪花、大丽菊、一串红、百合等进行仔细解剖观察,写出其花程式、药用植物形态特征的文字描述、植物基源、入药部位和功效等,再运用分科检索表进行查阅,写出其查科路线,并订出科名,学生再借助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药用植物学教材等工具书评价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科药用植物间的形态特征异同,并进行讨论和总结,撰写详细的实验报告。学生实验完成后交实验报告,教师按实验评分标准批阅,期末综合评定实验成绩。通过药用植物学精品实验项目的教学与实践,创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专业实验课程精品实验项目新模式,培养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学基本概念、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与鉴别依据、科的主要特征、药用植物花程式和文字描述的表达方法等,使学生掌握并具有较为熟练的药用植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别、鉴定药用植物种类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考试改革项目的建设与实践,建立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加强课程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紧密结合药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特点,实施药用植物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建立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构建药用植物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过程考核和命题的科学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课程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过程考核实施方案,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把知识传授、教学考核、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贯穿于药用植物学教学的全过程,考试总成绩由课堂成绩和实践成绩组成,以课程教学过程考核与评价为主,其中课堂成绩占总成绩90%,实践成绩占总成绩10%。课堂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其中教学过程考核的平时成绩由课前预习、平时作业、小测验、课堂讨论与讨论报告组成,平时成绩占课堂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10%提高到60%;期末成绩占课堂成绩的40%。实践成绩由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与实习报告成绩组成,占总成绩10%。并根据药学专业和课程特点,实施考试命题改革,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命题紧密围绕药用植物学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加强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知识点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期末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问答题多种形式的题目,并与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密切相关,尽量反映药用植物学教材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植物分类学的原理和规律,识别和鉴定药用植物的能力。

    三、重视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国际课程周的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校在每学年春季学期末专门开设实践和国际课程周,安排实践教学与训练、短期课程、学术前沿和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培训课程、国内外短期访学交流等内容。目前,药用植物学课程的野外实习教学安排在实践和国际课程周进行,并以夹金山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之旅、本科生参观药用植物园等内容进行报道,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另外,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师每年均立项接收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括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科学探索实验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内容,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充分利用实践和国际课程周、暑期开展丰富多样的药用植物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科研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药用植物鉴别等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使学生充分了解学科国内外研究和进展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进行课程中心药用植物学课程网络的建设与实践,探索多渠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药用植物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109-03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现状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涵盖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的内容,为学习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及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而且生药品质评价所采用的四大鉴定方法,有3种即分类学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所用到的理论及实践基础知识均渗透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同时,“药用植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学科,其中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药用植物学》教材比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导致实验课所占课时较少。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安排在理论课学习之后,学生主要是根据实验教材提供的内容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种实验课学生往往是“按方抓药”,是缺乏自主性的被动接收,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药用植物学”实验改革目标

一是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有效激发学生对“药用植物学”的学习兴趣和对实验课的重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强化技能训练,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二是通过植物解剖学实验,掌握植物细胞后含物特征,掌握典型根茎类药材、皮类药材、叶类药材、花类药材的显微鉴定特点,能为辨别药材真伪及品质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三是通过植物分类学、形态学实验以及野外实习,使学生了解中药材原植物的特征及中药材原植物生长环境,能够科学地描述近似种的特征,澄清同名异物的混乱现象。学生通过掌握植物分类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掌握中药材原植物鉴定的基本技能,对将来从事中药研究、生产、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均有重要意义。

“药用植物学”实验改革探索

实用型技术人才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应本着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打破壁垒,将理论课与实验课有机的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实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药用植物学》教材注重系统性、理论性,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做出必要的增减,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如“植物细胞”一节,教材对植物细胞的显微构造、亚显微构造以及细胞分裂做了大量描述,而细胞后含物内容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在生药显微鉴定的实际操作中,经常用到细胞后含物。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调整,相应减少了细胞亚显微构造和细胞分裂的内容,在教学中重点介绍了淀粉粒、草酸钙晶体的形成、特征及类型,并结合实际对不同药材粉末中淀粉粒、草酸钙晶体的鉴别特点等进行了详尽介绍。

(二)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将实物引进课堂

植物形态学术语的掌握是描述、鉴定药用植物的基础,常用术语有百余个,难记忆、易混淆。传统教学仅在课堂上轻描淡写地带过,学生印象不深,到实习鉴定药用植物时,学生往往记忆模糊、一脸茫然。我们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把实物带入课堂,加深学生印象。如在介绍叶片形态时,要求学生课前采集各种不同植物的叶片,课堂上,把叶形描述的原则告诉学生后,让学生对实验材料(多种植物的叶片)分小组讨论,判断叶片形状、叶片分裂、叶脉类型、单叶、复叶、叶序等。然后,小组间对不同结果再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讲解、评价。在学习花的形态时,让学生协助教师找到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花,由于花的类型特点比较突出,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全班交流,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各类型花的基本特征。

由于植物分类学知识中涉及的植物科较多,课时又少,应选取典型药用植物较多的科进行重点讲述。针对“科的特征”内容难记忆的特点,要求学生抓住这些科的最独特的特征再配合典型植物加深记忆。教师把典型药用植物标本带入课堂,这些标本有的是刚采集的新鲜药用植物,有的是腊叶标本,利用这些典型药用植物标本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边听教师讲解边对照观察,深刻理解植物科的特征。如要求学生掌握菊科的关键特征:“舌状花、管状花组成的头状花序,具冠毛,聚药雄蕊,瘦果”。配以典型药用植物:向日葵的头状花序是由舌状花、中央管状花组成;蒲公英的头状花序全部由舌状花组成;红花的头状花序全部由管状花组成。十字花科的特征是“十字花冠,四强雄蕊,角果”。配以常见药用植物独行菜和萝卜来加强记忆。唇形科的科特征是“茎四棱,叶对生,轮伞花序,唇形花冠,二强雄蕊,小坚果”。配以常见药用植物薄荷、益母草等。在学生掌握了分类学知识要领以后,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野外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中药用植物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草药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激发学生深入了解植物分类学知识的兴趣。

(三)植物解剖学实验与理论同堂进行

植物解剖构造的理解历来是“药用植物学”的教学难点,由于实验课是安排在理论课之后,导致在理论课上,学生感觉很抽象、理解困难,在实验课上,学生不能果断、准确地分辨出植物各部分解剖构造。在讲授植物营养器官显微构造时,应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同步进行。例如,根、茎、叶的解剖构造,根据教学内容和人的认知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尖的构造、根的初生及次生结构,采用教师先讲细胞特征然后学生对照观察永久切片的方法。由于植物根与茎的内部构造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根尖、茎尖的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细胞特征基本相似,只是茎尖没有根冠样结构、没有根毛,但具有叶原基和腋芽原基的小突起。茎的初生、次生结构则采用边看边讲,按照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表皮、厚角组织、皮层细胞、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观察。植物叶片的内部构造比较简单,采用先看后讲,先由学生仔细观察叶的内部构造,判断出各部结构,然后教师再做详细讲解。植物解剖构造理论与实验同时进行的教学既可以解决教师单纯介绍植物显微结构时不直观,学生难理解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实验课学生为实验报告得高分照搬书上原图不能真实反映镜下观察内容的问题。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可以达到准确、直观、省时的教学效果。

以往开展植物解剖学实验时,教师只能通过显微镜指针对学生逐个进行指导,教学语言与显微镜下图像无法实现大家共享。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把镜下观察的组织细胞反映到大屏幕让全体学生一起观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植物细胞后含物”一节的实验中,运用显微照相技术,把显微镜下的淀粉粒和草酸钙晶体拍摄下来,让学生观看,数字成像技术可以更加真实反映出细胞后含物的特征。如淀粉粒的层纹结构是由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子吸水性不同,两者遇水膨胀不一,显出折光的差异,从而在脐点周围形成许多亮暗相间的层纹,还有大黄草酸钙簇晶的立体结构,这些结构在教材上的插图与显微镜下观察的图像差距较大,造成学生识别困难,通过多媒体技术这些困难迎刃而解。根茎次生构造的形成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利用动画技术制作根、茎生长的课件,使学生直观看到形成层的产生和变化以及次生结构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对知识难点的掌握。

植物分类学实验多利用失真的浸泡标本和呆板的蜡叶标本作为教具,学生缺乏兴趣。制作影像资料反映植物真实生长情景,选取典型药用植物利用照片、录像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能使学生看到自然状态下的植物形态以及其不同时期的生长变化。学生反映多媒体配合传统的标本可以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植物形态及科、属的特征。

建立科学的实验课考核体系

实验考核将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情况,掌握实验操作流程的情况,对实验的科学性进行评价的能力,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对实验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考核体系,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认真严谨的实验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改变以往实验课考试形式单一,仅以实验报告作为实验考核依据的状况,建立多元化的综合考核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标准考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课程学习,自觉强化训练实践操作能力。多元化考核标准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实验考试和野外实习。

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出勤、卫生等方面。在预习报告中增加“预计困难”一项,教师讲解实验的时候,对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重点介绍,比如粉末透化技术,学生对水合氯醛加热时间的长短没有把握,教师在实验演示的时候,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加热时水合氯醛的变化来控制加热时间。实验前,学生主动思考实验过程并提出问题,避免实验讲解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效果。考核学生实验成绩不仅要看实验报告,更要看实验操作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要主动记录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样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更加合理。“药用植物学”实践操作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主要检查操作规范,尤其是高倍镜的使用能力,能否快速找到所要观察的组织。(2)临时装片及根茎叶等器官徒手切片的能力,主要检查制作的临时装片质量是否适宜观察。(3)读片识片能力,对所观察玻片能否迅速画出简图,并指明关键结构如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的位置。(4)用植物形态学术语对植物进行描述的能力。

实验报告是学生对所观察的药用植物宏观或微观结构的客观真实的反映,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和理解实验内容的主要手段。所以,在实验报告考察中真实性和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考察标准,应严格要求学生,杜绝抄袭和编造实验报告的现象。

实验考试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的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以往实验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根据“药用植物学”课程进度,将实验考核分三个阶段进行。(1)在植物细胞与组织实验之后,进行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制作技能的考核。(2)在植物营养与生殖器官解剖实验结束后,进行识片、读片能力及画图能力的考核。(3)在分类学实验结束后,进行粉末药材及生药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分阶段考核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的不足,及时修正,同时避免学期末一次性考试造成的学生只对考试内容感兴趣,不注重平时实验训练的现象。

野外实习是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内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野外实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野外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种子植物形态描述与标本鉴定、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等方面的考核。

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一系列的改革尝试,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尝试,为社会培养优质的药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秀珍.谈强化学生药用植物学技能的“练”[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5):96-97.

[2]晁志,梁镇彪,等.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0):778-781.

[3]王利国,潘超美,等.药用植物学实验考核体系初探[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31-2632.

[4]林泽燕,林美珍,巫庆珍.高职高专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3):88-89.

药用植物调查报告篇3

摘要:文章根据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对温莪术基地建设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规范实施GAP认证检查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温莪术;认证;因素;GAP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511-02

温郁金(Curcuma wengyujin Y.H. Chert.et C.Ling.)是多年生草本姜科植物,它的地下茎习称温莪术,块根习称温郁金,是浙八味之一。因生产成本提高,前几年种植面积大幅缩小。由于温莪术挥发油含量较其他莪术高,目前主要用作原料供提取挥发油。莪术油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随着莪术油制剂市场持续扩大,笔者在2005年年初在瑞安陶山建立了温莪术GAP种植基地,现就其GAP实施及认证的问题进行探讨。

1 理解GAP实质是实施GAP的前提

GAP是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生产质量的各种因素,规范药材生产的各环节及全过程。其核心是药材质量要求的八字方针,真实(具有地道性,种质鉴定清楚),优质(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要达到药用标准),可控(生产过程环境因素的可控制性),稳定(有效成分达到药典要求,且含量波动在一定范围内),实质是用科学的、合理的、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的中药材。

现行GAP有10章共57条。GAP的条款仅仅指明所要达到的目标,并没有罗列出实现具体目标的具体办法和途径。因此GAP的实施,必须强调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农业种植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原则,笔者应根据温莪术这一品种制定出自己的实施方案,确保在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以科技为动力,促进和保证中药材生产的现代化、规范化,切不能急功近利,一哄而起和“一刀切”,防止坑农、害农、违背科学规律的事件发生。

2 GAP实施中不确定因素的分析

中药材GAP与药品GMP、GSP相比起步较晚,涉及面广,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大大增多。

2.1 GAP基地建设模式的多样性中药材GAP基地,是中药产业化的基础。“定单农业”的方式促使GAP基地的组织机构呈现多样性。如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研+基地+农户、农场建基地、科研+农户联组等。而笔者采取的方式正是公司+科研+基地+农户,因此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风云莫测的环境生态,千千万万分散的农户,复杂、多变的因素直接影响着GAP的有效实施。

2.2 GAP实施过程的系统性温莪术GAP实施是一个复杂系统,由温莪术生物系统、环境系统和管理系统组成,涉及到医药、农林、科技、技术监督、环保等部门;从种子-生长-发育-收获-形成商品的过程中要素众多,关系交错,要做到温莪术质量的稳定、可靠,就必须控制生产全过程及其环境条件。中药材正是通过植物或动物本身(种质和自身生长发育)、人类调控(栽培技术)和环境(空气、水、土壤、肥料等)的综合而得到的产品。种质选育的成败、田间管理的好坏、生产科研投入的多少等因素,对GAP的实施影响极大。

2.3 文件管理和SOP制定的可操作性为稳定和提高温莪术产量和质量,GAP实施中必须实行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栽培技术、统一施肥除草、统一灌溉排水、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采收加工的“六统一”管理。必须结合实际,制定达到GAP要求的文件和标准操作规程(SOP)。SOP的制定是企业的行为,其文件的编制应内容准确,具有可操作性,防止照搬照抄和模棱两可,语言应确切、易懂、条理清楚,对具体操作能做出指示性说明,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4 GAP实施对知识和人才要求的复合性温莪术CAP内容广泛,专业性强,涉及中药学、农学、畜牧学、法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遗传育种学、植物化学及药用植物栽培学等专业知识,而目前非常缺乏知识结构多样化的复合性人才,存在学药学的不太懂田间质量控制、学农业的不太懂药用植物学和中药鉴定学的现象,面对CAP实施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专业人员难以应对自如,不利于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和关键性难题。

3 以规范操作应对CAP认证现场检查

药品认证,是药监部门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施相应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检查、评价并决定是否发给相应认证证书的过程。为做好GAP认证工作,国家制定了《中药材GAP检查评定标准》,共104.条,其中植物药材检查项目78项,即产地生态环境0301-0505:种质和繁殖材料0701-1001;药用植物栽培管理1101-1602;采收与初加工2601-3301;包装、运输与贮藏3401-3905;质量管理4001-4401;人员和设备4501-5102;文件管理5201-5402。由于GAP实施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在认证准备和迎接检查过程中,必须统筹安排,最大程度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GAP实施向着正确、规范的轨道发展。

3.1 关于申报材料的准备 申请认证所有资料应用A4纸打印并标明资料的目录及页码;《中药材CAP认证申请表》填写应内容准确、完整,并与申报资料相符,字迹清晰,不得涂改、复印;单独分开不能装订在申报资料内;所有图纸均不用施工图,仅用平面布局图,图纸最好彩打。色泽鲜明,并标明功能间名称;所有资料收集整理好后按目录装订成册。企业在认证检查组到达前,须将应检资料集中管理,并按检查项目相对应的部分进行分类归口,做到线条清晰。应对自如。主要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剔除与认证范围无关的其它资料,按照申报的认证范围是什么,就准备什么相关资料的要求准备资料。要有专人对资料进行分类、审查,特别要注意各种记录前后、左右一致性。要按照认证检查条款进行归档并编制资料目录,资料与条款对应,检查组要哪一条,保证能提供相对应的文档资料。认证资料总负责人,不仅要熟知资料构成,主要内容,与检查项目对应的各项资料的分布,还要能与检查组进行及时交流、沟通和配合。

3.2 关于现场检查的准备,GAP认证现场检查一般为3天时间,习惯上常按照先硬件后软件的程序检查。即先检查种植区现场周围环境、初加工现场设施、设备、仓储设施、质量控制实验室等硬件;后检查机构与人员培训、检验、文件管理等软件及与有关人员面谈。现场检查情况是CAP认证检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104项认证现场检查评定标准中规定,对现场条件做出评判的就有53项。在认证检查中,企业应精心做好:一是真实全面反映生产基地的基本面貌,对质量控制点应设置状态标志和指示牌。集中并合理布局核心示范区。二是加工、包装及仓储条件要与生产规模相适应。药材加工应分区,包装符合《中国药典》对品种的规定,仓储按GAP管理,满足温湿度、养护条件要求。三是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人员职责明确,运行规范。仪器与设备、试品储存、药材指标、留样观察、微生物限度检定等场所均按GAP规范布局和管理。

3.3 关于各项记录报告文件的准备,CAP实施的要求是达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有案可查。生产全过程的记录是全部操作行为及其取得结果的真实反映。CAP基地的水质、土壤、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资料,种质与繁殖、采收与加工、包装与运输、人员培训与质量管理等控制点的行为都应有真实的记录。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报告,种子、菌种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检验检疫报告及产地、环境对中药有效成分影响评价报告等必须分类登记。尤其是SOP的执行是自我质量审评的依据,是一个可靠的追溯系统,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文件的管理及归档保管制度,做到记录齐全,报告真实。文件规范,账、卡、物相吻合。以便查找和利用有关资料。

3.4 关于认真做好自查准备自查是企业以CAP规范为标准,系统全面审查企业自身的达标情况。从中找出差距.不断完善的过程。是自觉管理的一个标志。申请认证前。应制定自查计划,根据CAP认证相关要点,认真执行开展全员自查自纠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GAP要求成为企业自觉的规范行为。

药用植物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中药资源;药用植物;遗传;育种;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03-02

一、前言

遗传学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一门基础课,而遗传学实验又是遗传学课程教学的必要的组成部分[1]。遗传学实验不仅是验证遗传学理论的重要一环,而且是推动遗传学向前发展的动力[2]。而中医院校所开设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又具其自身的许多特点,第一,知识体系较复杂:《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知识分为了两个大的部分,首先是遗传学基础理论的讲解,这一部分就是普通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其次就是关于育种学的知识体系[3],而药用植物的育种学研究的还比较少,这方面的实例也很少。第二,《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中药资源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的基础课,中药资源专业的教学任务中要求一学期讲授完成,相应的实验课只有18个学时。因此,为了在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参考了一些学校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实验课开设情况,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改进,以期能够较好地完成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二、《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课开设情况调查

中药资源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许多中医药院校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开设该专业。我校在开设中药资源专业之初曾经前往我国北方某所知名的中医药大学学习,结果却发现该校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只开设理论课,不开设实验课。因此通过对一些中医药院校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课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许多学校实验课程的建设比较滞后,实验课的开设只是遵循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模式,缺乏创新[4]。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许多实验的内容都可以从更新的角度、更简便的方法入手,总是裹足不前的试验方法是无法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的。第二,教学方式也比较僵化,几乎所有的实验都遵循一个模式,即教师设计好各种实验的步骤,然后详细讲解给学生,最后学生按照这个方法步骤完成实验,整个过程堪称完美,但是学生却收获不多。这种实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动手和动脑脱节,学生常常被动地完成一些设计好的实验,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不合理。学生实验课的评价主要依据就是实验报告,有的同学辛苦完成的实验报告与抄袭完成实验报告的同学分数相当,使一些同学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另外这种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无法发掘学生的科研能力,造成人才的浪费。

鉴于以上的这些情况,我们在制定本校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课程时进行了一些改进,力图避免一些弊端,争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改革方向以及改革的策略

(一)实验设计的改革

1.由统一的实验向开放性实验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以教师的安排为主,几乎是教师怎样安排,学生怎样完成。而我们的实验学时只有18个,时间上就无法保证,因此统一的大规模的实验教学是无法进行的,只能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由此我们认为不能只盯着课上的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南”中提出的“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实施原则为指导[5],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查阅资料,完成实验过程的设计,教师可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论证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让学生自动的从课本中去寻找理论的依据从而完成自己的实验题目。例如有的学生对于药材的基因表达与药效成分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但是这个实验做起来是很复杂的,因此,我先要求学生去查资料,寻找可以检测的药材和可能检测的途径。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超出我的想象,他们根据文献报道确定了要研究的药材是柴胡,而且确定了研究的方法是荧光定量PCR,并且明确了柴胡皂苷是次生代谢产物,基因检测只能检测其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的基因。在我看来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一步就已经很不错了。同学们决定将这个实验进行下去,并申报了当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2.由验证实验到综合性的研究型实验的转变。实验教学是一种理论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手段[6],验证性、演示型实验虽然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习兴趣,但是无法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在保留一部分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大力发展综合性的研究型的实验,不再局限于遗传实验课,而是多门课程知识、仪器以及各种实验资源的整合。例如同学们准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研究课题是“不同采收期柴胡中柴胡皂苷含量和柴胡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表达之间的关系”,这个课题在准备初期是打算一个学年完成的,但是同学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总是有新的想法,而且很多想法非常可行,因此,在完成他们本人的科研任务的同时,他们把实验的思路方法传给了下一届的同学,使得实验有了延续性,同时也带动了一批选择不同学科方向的同学加入进来,不断的进行新的尝试,几乎成为了同学们毕业设计的提前演练。而我作为大家的教师,根据大家的思路和想法进行了完善、补充并申请了省一级的科研课题。

综合性的研究型的实验在最初也许很简单,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新的研究火花的迸出,这个最初简单的设想就会越来越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科研课题。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由于实验设计的改革,教学方法也会相应的进行改革。我们的18个学时的实验课不再用来进行有限的验证性实验,而是进行科研Seminar(讨论会),让大家把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已经得到的结果全部都展示出来,从而集思广益,把自己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做到完美。最后一次课进行实验结果的展示和实验预想,把结果讲出来,把预想也讲出来,留给下一届的同学再来继续完善这个课题。这种PBL教学模式[7],伴随着开放式综合性实验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热情。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实验报告是验证性实验的最终成果,对于学生的评价基本上也是以实验报告作为最重要的依据,从而造成学生上课与不上课的成绩差别不大,影响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而进行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学生必须从头努力,实验报告上的每一个字都是自己努力的见证。教师对于开放性综合性实验的打分并不在于关注他们的实验结果如何,而是关注实验报告整体的完整性,是否真正查找了文献资料,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完整等。只要学生努力了,即使他的实验方向有一些错误,没有完美的结果也不会影响他的分数。

四、改革后的效果

(一)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实验课是学生进行学习探索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如果一切都给学生设计好了,学生反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开放性的综合性的实验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同时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科研主动性,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在实验探索的同时,学生们也非常积极地进行各项科研课题的申报,即使是大一的同学不要求申报,很多同学都已写好了课题申请书,准备大二就申报。这种科研的热情也使得教师的科研思路开阔起来,形成了一个师生共同进步的积极的氛围。

(二)发现科研人才,培养科研人才

开放性综合型的实验课题的进行,使得很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他们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五、结语

虽然《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在中医药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是一个较小的科目,但是对于实验课的改革尝试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信开放性综合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将是未来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蔡梅红,刘天磊,王云,段玉清.基于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310-311.

[2]于志军,柏峰,周春江,刘书广,杜铭硕,李岢,刘敬泽.深化遗传学实验改革,提升学生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01).

[3]任跃英.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4]程罗根.遗传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242-243.

[5]何凤华,黎杰强,朱碧岩,高峰.“三自”教学模式提高遗传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J].遗传Hereditas(Beijing),2015,37(4):396-401.

[6]牛雅琼,谢国梅,那冬晨,闫桂琴,王t玲,王华峰,李琪.遗传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J].生物学通报,2012,47(1):35-37.

药用植物调查报告篇5

一个月前,尿毒症患者小张接受了亲属肾移植手术,从此结束了天天做透析的痛苦日子。前几天,他去医院复诊。当他拿着肾功能正常的报告去找医生时,医生却建议他做一次肾穿刺检查。他很吃惊,不明白为何肾功能正常还要做穿刺,更担心做穿刺会把“来之不易”的肾脏弄坏了……

医生的话: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而言,肾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可以正常学习和工作。近年来,随着肾移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抗排异药物的不断更新换代,肾移植术后一年的存活率达90%以上,但遗憾的是,肾移植术后10年的存活率并没有显著提高。究其原因,可能与排斥反应、免疫抑制药物的毒性等因素有关。基于此,欧美各肾移植中心实施了“程序化肾活检”,以便及时了解移植肾的免疫状态(是否有排斥反应、免疫抑制药物不良反应等),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提高肾移植的人/肾的长期存活率。如今,这个理念已经逐渐被我国各大移植中心所接受,移植肾穿刺活检已成为除免疫抑制药物外,影响受者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

肾移植术后,为何要做肾活检?

过去,移植肾穿刺活检并非常规检查,只有在移植肾功能异常且临床难以判断病因时,才需要做。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受者不愿意接受穿刺活检,主要原因是担心穿刺活检风险大,可能影响移植肾的功能。实际上,仅仅根据临床表现,很难准确判断移植肾功能异常的原因。移植肾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排斥反应、药物毒性、移植肾感染的“金标准”。

移植肾功能正常者,过去几乎不可能做移植肾穿刺活检,但实际上,肾功能正常、无任何不适症状者,也有可能存在排斥反应。我中心曾经接诊过一位亲属肾移植受者,无任何临床症状,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术后3个月做肾穿刺活检,被诊断为急性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Ⅲ级。经调整免疫抑制剂等积极治疗,现情况稳定。由此可见,肾移植术后定期行肾穿刺检查,可以帮助了解移植肾的免疫状态,有助于及早发现各种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移植肾穿刺活检怎么做?

受者首先登记入院,查凝血功能无异常后,行B超引导下移植肾穿刺活检。活检时,医生在超声引导下,用穿刺活检针在移植肾的上、中、下三个不同部位取肾组织三条(长1.5~2厘米)。穿刺结束后,穿刺部位用沙袋加压包扎,患者绝对卧床6小时,常规口服止血药1天、抗生素3天。若无特殊情况,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

移植肾穿刺活检安全吗?

肾穿刺活检是一项很成熟的检查技术,并发症主要有血尿、出血、漏尿等。我院采取B超引导下移植肾穿刺活检术,至今穿刺活检近200例受者,均未出现血尿、漏尿等并发症。同时,活检也基本不会影响移植肾功能,因为肾脏有100万个肾小球,每次穿刺活检仅取10个左右的肾小球,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甚小。

移植肾穿刺活检报告怎么看?

目前,移植肾穿刺病理结果主要采用Banff诊断标准,大致分为正常、超急性排斥反应、临界性改变、急性排斥反应(Ⅰ级、Ⅱ级和Ⅲ级)、慢性排斥反应(Ⅰ级、Ⅱ级和Ⅲ级),以及其他改变(与排斥无关的病变)。

若移植肾穿刺病理结果无异常,随访观察即可;若发现排斥反应,则需要采取激素冲击治疗、全身淋巴照射、调整免疫抑制剂等措施。

移植肾穿刺活检需要做几次?

药用植物调查报告篇6

一、为了了解本县年桔生产情况,以第一旁观者的目光,为本县的经济发展做出合理的支持,使得年桔生产的结构更加的合理化,规模化,现代化,增加农民的收益,打出本县的特色,以品牌带动县的经济发展!我们准备了200份的调查报告,到达各农户的农场进行与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其中回收份额为186份。从调查报告的结果来看,年桔种植已经成为了该县的一种主要的经济作物,为该县的经济发展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打响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但其中也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与不足,农户的年桔种植的理论严重的缺乏,制约着年桔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有的农户存在着使用农药化肥的量越多,年桔产量与质量越好的错误理念。

调查内容

二、我们从调查报告中得知,80%的农户年桔种植理论知识不足,仅是从农药化肥经销商中获取相关的基本知识,仅有5%的农户具有充分的了理论知识。年桔种植业为i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但也因为农户着理论知识的不足,相关部门的引导工作做的不够完善,农户的逐利心态使得年桔的产业结构不完善,不稳定,容易因为气候和外在市场的变化,而导致波幅起跌,甚至产业崩溃,人心惶惶,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现在这一问题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苗头,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也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农业生产力外流,出现局部地区的打工潮。

三、从报告上看,现在的年桔种植已经占了改县总农业种植量的70%以上,对于该县的来讲,年桔种植已经可以影响了全县的经济动态,所以一定要引起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不可以放任自由了,要提高相关部门的领导能力和规划能力,更重要的是宣传能力,以第一者的身份去为该县的年桔种植业打响品牌,打开新的销售渠道,使得该县的年桔种植业可以更加的合理化,拥有更加合理的产业分布,,年桔销售的渠道可以更加的多,销售的更远。

调查报告中也显示了,90%的农户已经觉得年桔种植业的发展速度已经放缓,45%的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打击,10%的农户已经面临了种植其他作物,或外出打工的选择性问题,如果不采取积极有力的政策与措施,长久下去,甚至该县的年桔种植业将不复存在。

在本次调查中,95%的农户属于农场户口,是一种小农户的生产模式,没有引入农村以外的更多资金和技术进入,这就已经决定了该模式无法长期存在,无法进入年桔大规模种植的生产模式。所以有关部门的作用就更加的明显了,其引导的职能必不可缺。同时,也看到了一种现象,年桔联盟的出现,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可以更好的打开销售渠道和增加效益。

调查结果:

一、此次调查表明,年桔种植业的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界了,其种植模式必须大规模化发展。事实表明,每一钟经济模式到了最后的发展阶段都需要面临改革,改革成功则是可以发展的更加的繁荣,但也不需要太过于的惶恐,只需要有关部门做好其职能,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或者更多的举办有关的下乡活动,开办农民课程,调高农户的年桔种植理论水平,同时,增加农户的信心,提高本县年桔的知名度,引进农村外的资金和技术,年桔产业就一定可以打出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药用植物调查报告篇7

第一条为加强品和的管理,保证品和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根据药品管理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品和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品和的进出口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品和,是指列入品目录、目录(以下称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上市销售但尚未列入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或者第二类发生滥用,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该药品和该物质列入目录或者将该第二类调整为第一类。

第四条国家对品药用原植物以及品和实行管制。除本条例另有规定的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进行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以及品和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

第五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品和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会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对品药用原植物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对造成品药用原植物、品和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国务院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品和有关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品和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造成品和流入非法渠道的行为进行查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品和有关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品和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可以依法参加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第二章种植、实验研究和生产

第七条国家根据品和的医疗、国家储备和企业生产所需原料的需要确定需求总量,对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品和的生产实行总量控制。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品和的需求总量制定年度生产计划。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品年度生产计划,制定品药用原植物年度种植计划。

第八条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应当根据年度种植计划,种植品药用原植物。

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应当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定期报告种植情况。

第九条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共同确定,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种植品药用原植物。

第十条开展品和实验研究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一)以医疗、科学研究或者教学为目的;

(二)有保证实验所需品和安全的措施和管理制度;

(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2年内没有违反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十一条品和的实验研究单位申请相关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办理;需要转让研究成果的,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药品研究单位在普通药品的实验研究过程中,产生本条例规定的管制品种的,应当立即停止实验研究活动,并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情况,及时作出是否同意其继续实验研究的决定。

第十三条品和第一类的临床试验,不得以健康人为受试对象。

第十四条国家对品和实行定点生产制度。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品和的需求总量,确定品和定点生产企业的数量和布局,并根据年度需求总量对数量和布局进行调整、公布。

第十五条品和的定点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药品生产许可证;

(二)有品和实验研究批准文件;

(三)有符合规定的品和生产设施、储存条件和相应的安全管理设施;

(四)有通过网络实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生产信息的能力;

(五)有保证品和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六)有与品和安全生产要求相适应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规模;

(七)品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应当熟悉品和管理以及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

(八)没有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或者违反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为;

(九)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品和定点生产企业数量和布局的要求。

第十六条从事品、第一类生产以及第二类原料药生产的企业,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初步审查,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从事第二类制剂生产的企业,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定点生产企业生产品和,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取得药品批准文号。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医学、药学、社会学、伦理学和禁毒等方面的专家成立专家组,由专家组对申请首次上市的品和的社会危害性和被滥用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是否批准的建议。

未取得药品批准文号的,不得生产品和。

第十八条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定点生产企业无法正常生产或者不能保证供应品和时,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决定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品和。

重大突发事件结束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决定前款规定的企业停止品和的生产。

第十九条定点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品和年度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并依照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生产情况。

第二十条定点生产企业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将品和销售给具有品和经营资格的企业或者依照本条例规定批准的其他单位。

第二十一条品和的标签应当印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标志。

第三章经营

第二十二条国家对品和实行定点经营制度。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品和第一类的需求总量,确定品和第一类的定点批发企业布局,并应当根据年度需求总量对布局进行调整、公布。

药品经营企业不得经营品原料药和第一类原料药。但是,供医疗、科学研究、教学使用的小包装的上述药品可以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药品批发企业经营。

第二十三条品和定点批发企业除应当具备药品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的药品经营企业的开办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品和储存条件;

(二)有通过网络实施企业安全管理和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经营信息的能力;

(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2年内没有违反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为;

(四)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定点批发企业布局。

品和第一类的定点批发企业,还应当具有保证供应责任区域内医疗机构所需品和第一类的能力,并具有保证品和第一类安全经营的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事品和第一类批发业务的企业(以下称全国性批发企业),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品和第一类批发业务的企业(以下称区域性批发企业),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专门从事第二类批发业务的企业,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可以从事第二类批发业务。

第二十五条全国性批发企业可以向区域性批发企业,或者经批准可以向取得品和第一类使用资格的医疗机构以及依照本条例规定批准的其他单位销售品和第一类。

全国性批发企业向取得品和第一类使用资格的医疗机构销售品和第一类,应当经医疗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批准全国性批发企业时,应当明确其所承担供药责任的区域。

第二十六条区域性批发企业可以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取得品和第一类使用资格的医疗机构销售品和第一类;由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原因,需要就近向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取得品和第一类使用资格的医疗机构销售的,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批准区域性批发企业时,应当明确其所承担供药责任的区域。

区域性批发企业之间因医疗急需、运输困难等特殊情况需要调剂品和第一类的,应当在调剂后2日内将调剂情况分别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全国性批发企业应当从定点生产企业购进品和第一类。

区域性批发企业可以从全国性批发企业购进品和第一类;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也可以从定点生产企业购进品和第一类。

第二十八条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向医疗机构销售品和第一类,应当将药品送至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不得自行提货。

第二十九条第二类定点批发企业可以向医疗机构、定点批发企业和符合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药品零售企业以及依照本条例规定批准的其他单位销售第二类。

第三十条品和第一类不得零售。

禁止使用现金进行品和交易,但是个人合法购买品和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可以从事第二类零售业务。

第三十二条第二类零售企业应当凭执业医师出具的处方,按规定剂量销售第二类,并将处方保存2年备查;禁止超剂量或者无处方销售第二类;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第二类。

第三十三条品和实行政府定价,在制定出厂和批发价格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全国统一零售价格。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章使用

第三十四条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以品和第一类为原料生产普通药品的,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年度需求计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汇总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向定点生产企业购买。

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以第二类为原料生产普通药品的,应当将年度需求计划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向定点批发企业或者定点生产企业购买。

第三十五条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油漆等非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使用咖啡因作为原料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向定点批发企业或者定点生产企业购买。

科学研究、教学单位需要使用品和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向定点批发企业或者定点生产企业购买。

需要使用品和的标准品、对照品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单位购买。

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需要使用品和第一类的,应当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品、第一类购用印鉴卡(以下称印鉴卡)。医疗机构应当凭印鉴卡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品和第一类。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发给医疗机构印鉴卡时,应当将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情况抄送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将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的定点批发企业通报。

第三十七条医疗机构取得印鉴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专职的品和第一类管理人员;

(二)有获得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

(三)有保证品和第一类安全储存的设施和管理制度。

第三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本单位执业医师进行有关品和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执业医师取得品和第一类的处方资格后,方可在本医疗机构开具品和第一类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

医疗机构应当将具有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名单及其变更情况,定期报送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并抄送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品和。

第三十九条具有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根据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确需使用品或者第一类的患者,应当满足其合理用药需求。在医疗机构就诊的癌症疼痛患者和其他危重患者得不到品或者第一类时,患者或者其亲属可以向执业医师提出申请。具有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认为要求合理的,应当及时为患者提供所需品或者第一类。

第四十条执业医师应当使用专用处方开具品和,单张处方的最大用量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

对品和第一类处方,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签署姓名,并予以登记;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拒绝发药。

品和专用处方的格式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

第四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品和处方进行专册登记,加强管理。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处方至少保存2年。

第四十二条医疗机构抢救病人急需品和第一类而本医疗机构无法提供时,可以从其他医疗机构或者定点批发企业紧急借用;抢救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将借用情况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三条对临床需要而市场无供应的品和,持有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和印鉴卡的医疗机构需要配制制剂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配制的品和制剂只能在本医疗机构使用,不得对外销售。

第四十四条因治疗疾病需要,个人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诊断书、本人身份证明,可以携带单张处方最大用量以内的品和第一类;携带品和第一类出入境的,由海关根据自用、合理的原则放行。

医务人员为了医疗需要携带少量品和出入境的,应当持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携带品和证明。海关凭携带品和证明放行。

第四十五条医疗机构、戒毒机构以开展戒毒治疗为目的,可以使用美沙酮或者国家确定的其他用于戒毒治疗的品和。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公安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章储存

第四十六条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定点生产企业、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以及国家设立的品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储存品和第一类的专库。该专库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安装专用防盗门,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二)具有相应的防火设施;

(三)具有监控设施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应当与公安机关报警系统联网。

全国性批发企业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药品储存点应当符合前款的规定。

品定点生产企业应当将品原料药和制剂分别存放。

第四十七条品和第一类的使用单位应当设立专库或者专柜储存品和第一类。专库应当设有防盗设施并安装报警装置;专柜应当使用保险柜。专库和专柜应当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第四十八条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定点生产企业、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国家设立的品储存单位以及品和第一类的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人负责管理工作,并建立储存品和第一类的专用账册。药品入库双人验收,出库双人复核,做到账物相符。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第四十九条第二类经营企业应当在药品库房中设立独立的专库或者专柜储存第二类,并建立专用账册,实行专人管理。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第六章运输

第五十条托运、承运和自行运输品和的,应当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品和在运输过程中被盗、被抢、丢失。

第五十一条通过铁路运输品和第一类的,应当使用集装箱或者铁路行李车运输,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制定。

没有铁路需要通过公路或者水路运输品和第一类的,应当由专人负责押运。

第五十二条托运或者自行运输品和第一类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运输证明。运输证明有效期为1年。

运输证明应当由专人保管,不得涂改、转让、转借。

第五十三条托运人办理品和第一类运输手续,应当将运输证明副本交付承运人。承运人应当查验、收存运输证明副本,并检查货物包装。没有运输证明或者货物包装不符合规定的,承运人不得承运。

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携带运输证明副本,以备查验。

第五十四条邮寄品和,寄件人应当提交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准予邮寄证明。邮政营业机构应当查验、收存准予邮寄证明;没有准予邮寄证明的,邮政营业机构不得收寄。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主管部门指定符合安全保障条件的邮政营业机构负责收寄品和。邮政营业机构收寄品和,应当依法对收寄的品和予以查验。

邮寄品和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十五条定点生产企业、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区域性批发企业之间运输品、第一类,发货人在发货前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本次运输的相关信息。属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的,收到信息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收货人所在地的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属于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的,收到信息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收货人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第七章审批程序和监督管理

第五十六条申请人提出本条例规定的审批事项申请,应当提交能够证明其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相关资料。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作出批准决定的,发给许可证明文件或者在相关许可证明文件上加注许可事项;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确定定点生产企业和定点批发企业,审批部门应当在经审查符合条件的企业中,根据布局的要求,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初步确定定点生产企业和定点批发企业,并予公布。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向审批部门提出异议。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对异议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调整的决定。

第五十七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职责权限,对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以及品和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八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监控信息网络,对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使用单位的品和生产、进货、销售、库存、使用的数量以及流向实行实时监控,并与同级公安机关做到信息共享。

第五十九条尚未连接监控信息网络的品和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每月通过电子信息、传真、书面等方式,将本单位品和生产、进货、销售、库存、使用的数量以及流向,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医疗机构还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

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3个月向上一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本地区品和的相关情况。

第六十条对已经发生滥用,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品和品种,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取在一定期限内中止生产、经营、使用或者限定其使用范围和用途等措施。对不再作为药品使用的品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撤销其药品批准文号和药品标准,并予以公布。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发现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品和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其立即排除或者限期排除;对有证据证明可能流入非法渠道的,应当及时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在7日内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并通报同级公安机关。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未依照规定购买品和第一类时,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接到通报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必要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定点批发企业中止向该医疗机构销售品和第一类。

第六十一条品和的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对过期、损坏的品和应当登记造册,并向所在地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销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到场监督销毁。医疗机构对存放在本单位的过期、损坏品和,应当按照本条规定的程序向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卫生主管部门负责监督销毁。

对依法收缴的品和,除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批准用于科学研究外,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销毁。

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对执业医师开具品和处方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十三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互相通报品和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名单以及其他管理信息。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在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以及品和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各环节的管理中的审批、撤销等事项通报同级公安机关。

品和的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报送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备案事项,应当同时报送同级公安机关。

第六十四条发生品和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流入非法渠道的情形的,案发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同时报告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发生上述情形的,还应当报告其主管部门。

公安机关接到报告、举报,或者有证据证明品和可能流入非法渠道时,应当及时开展调查,并可以对相关单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未到场监督销毁过期、损坏的品和的;

(三)未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发现而未发现违法行为、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或者未依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实施监督检查的;

(四)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失职、渎职行为。

第六十六条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种植资格:

(一)未依照品药用原植物年度种植计划进行种植的;

(二)未依照规定报告种植情况的;

(三)未依照规定储存品的。

第六十七条定点生产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

(一)未按照品和年度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的;

(二)未依照规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生产情况的;

(三)未依照规定储存品和,或者未依照规定建立、保存专用账册的;

(四)未依照规定销售品和的;

(五)未依照规定销毁品和的。

第六十八条定点批发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销售品和,或者违反本条例的规定经营品原料药和第一类原料药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

第六十九条定点批发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

(一)未依照规定购进品和第一类的;

(二)未保证供药责任区域内的品和第一类的供应的;

(三)未对医疗机构履行送货义务的;

(四)未依照规定报告品和的进货、销售、库存数量以及流向的;

(五)未依照规定储存品和,或者未依照规定建立、保存专用账册的;

(六)未依照规定销毁品和的;

(七)区域性批发企业之间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调剂品和第一类,或者因特殊情况调剂品和第一类后未依照规定备案的。

第七十条第二类零售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储存、销售或者销毁第二类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第二类零售资格。

第七十一条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购买品和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购买的品和,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或者停止相关活动,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二条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印鉴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一)未依照规定购买、储存品和第一类的;

(二)未依照规定保存品和专用处方,或者未依照规定进行处方专册登记的;

(三)未依照规定报告品和的进货、库存、使用数量的;

(四)紧急借用品和第一类后未备案的;

(五)未依照规定销毁品和的。

第七十三条具有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开具品和第一类处方,或者未按照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使用品和第一类的,由其所在医疗机构取消其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执业医师未按照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使用第二类或者未使用专用处方开具第二类,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未取得品和第一类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擅自开具品和第一类处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暂停其执业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对品和第一类处方进行核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运输品和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运输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收寄品、的邮政营业机构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邮寄手续的,由邮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品、邮件丢失的,依照邮政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七十五条提供虚假材料、隐瞒有关情况,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品和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资格的,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5年内不得提出有关品和的申请;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法吊销其许可证明文件。

第七十六条药品研究单位在普通药品的实验研究和研制过程中,产生本条例规定管制的品和,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报告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药品;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实验研究和研制活动。

第七十七条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健康人为品和第一类临床试验的受试对象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受试对象造成损害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依法承担治疗和赔偿责任。

第七十八条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第二类零售企业生产、销售假劣品和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定点批发资格或者第二类零售资格,并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十九条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其他单位使用现金进行品和交易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交易的药品,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条发生品和被盗、被抢、丢失案件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或者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报告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

第八十一条依法取得品药用原植物种植或者品和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运输等资格的单位,倒卖、转让、出租、出借、涂改其品和许可证明文件的,由原审批部门吊销相应许可证明文件,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致使品和流入非法渠道造成危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许可证明文件。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立即通报所在地同级公安机关,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案件以及相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第八十三条本章规定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职责分工决定。

第九章附则

第八十四条本条例所称实验研究是指以医疗、科学研究或者教学为目的的临床前药物研究。

经批准可以开展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需要使用品和的,依照本条例有关医疗机构使用品和的规定执行。

第八十五条品目录中的罂粟壳只能用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生产以及医疗配方使用。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八十六条生产含品的复方制剂,需要购进、储存、使用品原料药的,应当遵守本条例有关品管理的规定。

第八十七条军队医疗机构品和的供应、使用,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中国人民总后勤部依据本条例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第八十八条对动物用品和的管理,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药用植物调查报告篇8

据了解,桑植县地处湖南西北部,全县总人口47万多人。1986年,桑植县就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之一。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部级贫困县,却实现了农民“全程免费医疗”的梦想。

首先,确保乡镇医疗机构公益性。据悉,桑植县斥资887万元,将“全报销”的医疗定点机构医务人员纳入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同时采取绩效考核机制,绩效工资比照公务员津补贴标准执行。同时,桑植县成立了专门的乡镇卫生院财务核算中心,“全报销”医疗机构采取收支两条线制度,固定两个账号,所有收入须进入卫生局指定账号,而支出必须经卫生局审核。

其次,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桑植是全省最后一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在桑植实施“全报销”46所乡镇医疗机构里,只能使用505种国家、省规定的基本药物。而这些药物,从出厂到老百姓的手上价格是完全一致的,否则将被严肃查处,使卫生行业的“以药养医”再没有空子可钻。此外,对于医务人员不按规定开药、擅自提高收费标准、重复检查等,也将受到严厉处罚,患者的投诉也将列入对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之列。

最后,全面筹措新农合资金。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新农合),是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一项保障事业,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而落实到桑植县,因筹资水平已达230元,其参合的34.2万农民,已让主管新农合的卫生局有了7 873万元的巨额资金。根据调查,2010年,桑植县乡镇医疗机构住院人数共计15 600人,人均住院金额花费为1 040元,总额约为1 600万元。因此,在实地调查之后,桑植县在实施乡镇医院住院“全报销”之前,将7 873万新农合资金大致做了3部分的划分:即乡镇医院、县级医院、县外医院就医报销各占1份。这就意味着实施乡镇医院住院“全报销”后,其至少有2 600万的新农合资金保障。

上一篇:创新创业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展示设计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