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0-07 12:00:34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篇1

  立德树人老师心得体会1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今天认真看了一下,有几个体会:

  第一、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课程改革要进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课程改革有问题,我们不回避,而是用全面深化进一步坚持和发展。

  第二、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核心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第三、明确了五个统筹的工作任务。这是一种顶层设计。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第四、明确了十个重点措施。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2.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3.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

  4.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5.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

  6.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7.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

  8.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9.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10.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结合实际工作我认为:立德树人,先树班风,学风: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貌又称班级的风气。是班级中形成的在情绪言论、行为、道德面貌等方面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稳定的倾向。是一个班级建立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集体的新生基础上得到集体舆论支持的集体成员的自觉行为。它通过班级成员的言行、风格、习惯、态度等表现出来。班风一经形成,便会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班风对外是班级的形象,对内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

  抓好学风建设。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班风建设的成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文明守纪之风,让每位同学都成为班风、学风建设的主人。班风、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抓好整体班风、学风建设,才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立德树人老师心得体会2   

  领导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可见,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不是教师的专属名词,亦不是教育行业的专属名词。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须重视的思想与理念。只要是社会的人便是有资格作为教育者的。只有当引起全社会重视时立德树人才可以长久地生存下去,才可以成为教育舞台的主角。

  第二,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作为一名教师,首要即是具备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教育工作当作事业来对待,把自己的事业融入于自己的爱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会当作是一次精神的娱乐。当教育工作成为教师的精神娱乐时,教师会便会无怨无悔地投入。当教师每一次面对学生,每一次面对家长,每一次面对社会,才会心无挂碍。

  第三,具备独特的魅力素养。其一,作为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不经意间感染他的学生,使其在耳濡目染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农村学生不比城里学生,可以生活在一个素质相对较高的学习环境,他们大部分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接受着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思想,唯有靠教师来影响他们。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品德、才学、风度三方面。然而教师人格魅力的完善又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磨练练就,这对年轻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其二,个性魅力是德育的关键。独特的魅力是需要思考需要时间来培养,作为教师不但要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还应该因地制宜,灵活的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切不可锋芒太露而使家长对教师产生反感心理。其三,教师的形象魅力极其重要。培根曾经说过:良好的形象是一封‘介绍信’,如果要自己的学生以自己作为学习的榜样,除了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以外,还需要良好的形象气质,我能想象到,一群小学生是绝不喜欢自己的教。

  第四,立德树人需要践行,而非纸上谈兵。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更重要的是身教不是言传。空洞的说教一是小学生无法也无能力接受,二是作为农村小学生接触的事情少,如何塑造他们独立的人格,如何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无论你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无论你是文人学科的教师还是理科教师抑或是艺体类教师,都应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如一的践行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第五,立德树人是一个系统,不是教师的个人标签。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单凭一线的教师是完全不够的立德树人需要环境,需要一个完善的系统。教师的孩子成长在校园中,那么学校就应为立德树人做各方面努力,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校职工,哪怕是校长、书记抑或是一位扫地的阿姨或是看门的叔叔,都应具备起码的品行,使孩子生活在一个素质较好的环境中。立德树人还需要地方政府一起努力,需要配合学校为广大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立德树人,是教师的使命,尤其是教师小学教师。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立德树人老师心得体会3

  我们不妨重温一下20_年9月9日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内容有删减),看看对“好老师”有哪些期望和要求: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好老师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老师始终要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作为教师时刻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耕耘、播种、收获。正因为有他们这样一群鞠躬尽瘁、默默奉献的教师,莘莘学子才得以茁壮成长。

  关怀呵护青少年儿童,坚守乡村学校传道授业,义务教学培优补差,走近社区免费导学,他们做着这世间最寻常最平凡的小事,也感动着一颗颗稚嫩鲜活的心灵。

  我们虽是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却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篇2

  立德树人老师心得体会1

  在讲座中,成老师从历史维度、世界大变局的时代维度和课程改革三个纬度介绍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根是本。

  虽然当今应试教育会对我们的课程改革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我们始终得明白: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核心,我们应该始终不渝的坚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发展。

  如何做好立德树人这个伟大工程?分步理清三点:①培养什么样的人?②怎么样培养人?③为谁培养人?

  培养德育学生,从六方面着手,培养爱国主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不断奋斗进取、全面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培育自己的道德,做到“身体力行”,我们也要尽自身之力,在学科教学上渗透国家荣誉感与归属感,让学生知道,我是谁,我们深爱着我们的国家。

  在这个讲座过程中,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国家对于教育的指导作用,多看时事!此外,尚老师语文功力身后,知识渊博,我要不断的学习!

  立德树人老师心得体会2

  我的十几年教学生涯,我不敢说自己具有很高尚的师德,但我深深意识到,师德规范的主旨,简单概括就是“责任”与“爱”。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对教育、教学工作热爱,也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

  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20XX年,我接手的是三年级,这个班数学基础较差,很多学生连乘法口诀都不会背,别说应用题,计算题都成问题,孩子们厌学情绪严重。于是,我每节课前都让学生背诵一遍乘法口诀,对学生的作业,精心批改,在课本的每个知识点上,注明未熟练掌握的学生,在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对于调皮生更是注意教育方法,不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而是鼓励、安慰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并利用周末时间到他们家里去谈心、辅导功课,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良好的回报,期末考试时,我所教数学获得了全学区第一名。我付出了努力,也收获了一份回报。

  作为一名教师,是否能影响和感染学生,无非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思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有效教学,也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充满关爱,尽到自己最大能力去培养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实际上明确了“育人”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强调了教师“育人”的职责。我们教师要确切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薄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以高尚师德影响学生,以风范学识感染学生,作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指路人。

  立德树人老师心得体会3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在感受到孩子天真、可爱、活泼的同时,也发现了孩子身上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的孩子性格十分内向,自卑、懦弱、倔强;有的爱动、喜欢打闹、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听了吴金林老师“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大型教育演讲《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之后,我深深地领悟到了,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一位家长,都应该关心、关注孩子的成长,尤其是精神上的喂养,注重环境的熏陶教育。

  目前儿童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儿童读物的内容令人堪忧,暴力,色情充斥其中,与儿童的纯净的心灵相悖,与我国宣扬的优秀传统观念相悖。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一些高尚的教育,应当深入挖掘我国的经典国学,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用优秀的精神主食熏陶和影响孩子,当孩子喜欢国学和古典音乐的时候,孩子就会远离低俗和肤浅了。

  学习国学经典16字方针——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身受益,对我的触动很大,当吴金林老师问“是先理解再背诵,还是先背诵再理解”时,我还很坚定地认为是前者对。经过吴老师的提点,我才意识到我错了。其实我们是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真理的,只有我们掌握了真理,才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应当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国学经典,让孩子们茁壮地成长。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篇3

   立德树人教育心得体会1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在感受到孩子天真、可爱、活泼的同时,也发现了孩子身上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的孩子性格十分内向,自卑、懦弱、倔强;有的爱动、喜欢打闹、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听了吴金林老师“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大型教育演讲《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之后,我深深地领悟到了,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一位家长,都应该关心、关注孩子的成长,尤其是精神上的喂养,注重环境的熏陶教育。

   目前儿童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儿童读物的内容令人堪忧,暴力,色情充斥其中,与儿童的纯净的心灵相悖,与我国宣扬的优秀传统观念相悖。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一些高尚的教育,应当深入挖掘我国的经典国学,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用优秀的精神主食熏陶和影响孩子,当孩子喜欢国学和古典音乐的时候,孩子就会远离低俗和肤浅了。

   学习国学经典16字方针——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身受益,对我的触动很大,当吴金林老师问“是先理解再背诵,还是先背诵再理解”时,我还很坚定地认为是前者对。经过吴老师的提点,我才意识到我错了。其实我们是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真理的,只有我们掌握了真理,才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应当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国学经典,让孩子们茁壮地成长。

   在此我真诚地向吴金林老师以及为本次讲座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真心希望这样好的经典教育方法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立德树人教育心得体会2    近期,学校组织学习了教师节前夕致全国广大教师慰问信,学习后深感振奋,倍受鼓舞。确实,每一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有所不同,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方法,但是终归是有一个共同的,必不可少的标尺。即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做一名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

   第一,要有理想信念。

   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学生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第二,要有道德情操。

   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执着于教书育人,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干一行爱一行,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

   第三,要有扎实学识。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第四,要有仁爱之心。

   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将来要无愧于这一光荣的称号。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心须努力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对学生,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的同时,要坚决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处处为人师表,做一名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

   立德树人教育心得体会3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的、穿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适应潜力较差,任性,怕苦等问题。从开学初教师的上门家访及调查问卷中发现,小班大都幼儿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或不予以纠正,在幼儿发展中存在着认知潜力和行为潜力不和谐性、不一样步性。不少幼儿在表演节目时还很自信,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儿尚未构成用餐、入厕、倾听、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为习惯,如果任由这一状况发展下去,幼儿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幼儿的不良发展将不可避免,对今后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篇4

家校公育、立德树人公开课心得体会

按照中学的安排,利用工作之余全程收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九期。该期围绕“为成长做规划”这个核心命题,采取家长提问、专家解答的方式,针对性的进行延展讲解,加上期间主持人的总结提炼,使得整个课程讲解言语朴实、贴近实际,同时又立存高远,提纲挈领,作为家长,全程听完深受教育,对于以后孩子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目前,孩子正处于小升初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手机、电脑等媒体频繁的介入到了孩子日常的学习中,由于算法的应用,多数信息对孩子都会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媒体上的信息繁杂多样、良莠不齐,作为儿童无法进行有效辨别,这些都大大的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在这个关键节点,公开课的出现为我们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指明了方向。面对新的问题,家长不能一味地堵塞,禁止、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首先,要做到对孩子的全面认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并且孩子也会长大,她的状态也是会变化的,因此,作为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变化,在有问题苗头的时候就积极介入,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树立正确的榜样意味着有了明确的目标,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最后,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使得自己充分的认识到,在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教育好孩子、,离不开家长的全身心的配合,离不开家长持续性的学习,离不开家校的高效互动。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篇5

心得体会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做好教育脱贫工作也是尤为重要的,今年教师节的主题就是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

我也是一名教师,我们的教学环境和林老师的差距这么大,可他却用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态度和一种坚守,默默奉献着。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虽然不能像林声进老师那么伟大,但我可以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一、榜样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今后工作中首先应该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

学习他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以教育为快乐,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我们学校的学生们。

二、坚持学习:要教给孩子一滴水那么多知识,教师就要具有一桶水那么多的知识。

所以,白天,我们不仅在学校上课,批改作业,处理一些班务,搞教研活动,还要抓紧业余时间外出听课学习,晚上回家还得备课,看书学习,查阅资料等,享受工作之余的悠闲的时候,我们还在为明天的的上课做准备,还在为某个学生的个体行为伤脑筋。是呀,可当我们看到学生的一丁点进步时,自己课堂教学闪现出一丁点火花时,工作得到同事、领导的肯定时,那种兴奋与激动是难以言表的,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记忆力和精力最黄金的时期却是有限的,现在的我倍感岁月的不饶人,眼看人生的黄金时间匆匆从脚下流过,如果还不努力学习,不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淀下一些经验的话,可能确实就要来不及了,所以,我想:现在辛苦点,累点,虽然会失去一些娱乐时间,但我会得到一笔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解惑授业的经验。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会收获丰硕的成果,哪怕一颗青涩的小果,我也要为之努力奋斗,心里也觉得很甜。

三、用心爱学生:“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

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的心愿。

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事迹”为榜样,他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

心得体会2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身体力行,紧密结合组织工作的实际,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具体实践,争做“四有”好教师。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理想信念。

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职责,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学生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第二,要有道德情操。

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第三,要有扎实学识。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第四,要有仁爱之心。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篇6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的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在些。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简单点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践行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学有良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核心任务。

一、如何理解“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核心所在。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而合格的人有几个特点:一是要有自己的信仰,如: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等;二要讲诚信,对社会、对他人乃至在工作生活中都要讲诚信;三是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社会公德;四要有法律意识。我们办学校、推进课改的核心在哪里?如果不是为了“立德树人”,发展教育事业,还有什么意义呢?“立德树人”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教育方针规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接班人?只有按社会主义的要求“立德树人”,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否则,我们培养的人怎么能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

立德树人固然要重视学校德育。在德育教育领域有一个话题我们已经讨论了很久了,那就是“我们的道德是在滑坡呢还是在提升呢?透视现今教育中一些现象,似乎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南辕北辙。如:屡禁不止的补课班、减不下来的大书包、堆积如山的各科作业、各种追逐名利的办学机构......等等。种种现象似乎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结果孩子的考试分数不见得上来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不见得上来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平却在滑坡。否则,扶起摔倒的老人还需要大讨论吗?树人的途径很多,但德育是树人非常重要的途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加强德育,这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立德树人”就是要通过加强德育来树人。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立德树人”既是德育模式,也是我们国家今后的育人模式。

二、立什么“德”

要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就必须先“立德”,因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不“立德”就不能“树人”。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核心价值观的价值问题,目前已经遇到了挑战,也就是说道德遇到了挑战。目前的现实社会包括媒体及网络就反映出很多价值混乱的现象,社会价值观的偏颇与错乱,势必影响我们的孩子。

提出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也更应该是我们中国孩子的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中国梦“的引领下,让我们的孩子永远有理想的追求。但是对孩子的理解总是不够,研究不深。事实证明,我们如果离开对孩子价值观的理解和研究,离开对孩子的发现与培养,我们的改革注定是失败的。现在的孩子基本生活在由读书、考试、分数、成绩、升学所组成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生活,他们是痛苦的,表现在如他们把流行歌曲改成 “早晨起的最早的是我,晚上睡的最晚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负担最重的是我是我还是我......”。

三、树什么“人”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观点和论述,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归结到德育,则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调整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里所说的“树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我想我们现在所树的人,应该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自己信仰、讲诚信、有良好行为习惯、遵守社会公德且有法律意识的人,即国家与社会的优秀公民。一个优秀的公民,就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说到创新、实践,我们自然会想起三只苹果改变世界。第一只苹果被亚当夏娃吃了,于是才有了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人;第二只苹果砸在牛顿的头上,于是我们跨入了一个科技化的时代;第三只苹果掌握在乔布斯手中,苹果因此成为了创新的代名词。苹果改变了世界,就是创新改变了世界。那么,有第四只苹果吗?如果有,它能掌握在我们手中吗?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树有创新的人,只有创新,才能改变中国。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质就是一种创新的力量。

四、“立德树人”教师的担当

教师如何才能担当起“立德树人’这一新的命题,答案是唯一的――只有使自己成为道德教师。

首先,我们教师本身必须是有道德的。时代已经为我们教师划出了三条不可逾越的道德线:一是道德底线,二是道德红线,三是道德高压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道德应体现在对学生充满无限的爱上。全国模范教师桂贤娣老师说过,她晚上回家后,总是问自己三个问题:我今天爱孩子了吗?今天我以怎样的方式爱的孩子?孩子感受到我的爱了吗?真是吾日三省吾身。所以,爱不是我们自己认为给孩子们爱了,真正的爱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体验到。

其次,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道德的方式来有效开展。所谓道德方式,其实质就是尊重人的方式,尊重人性的起点,是道德的起点,也更是教育的起点。没有尊重哪来的人性,没有尊重何来的道德,没有尊重又何来的教育。尊重是一道阳光,用尊重的阳光照耀孩子们的心灵,照耀每一个孩子发展的可能性,照亮他们人生前进的道路。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篇7

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同志曾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任务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并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首次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立德树人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

2.立德树人是师德的最高宗旨。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事业正处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阶段,这对高校立德树人的宗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成才健康成长,关系到教师群体的职业道德和声誉,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为此,教师要以“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为座右铭来要求自己,按照立德树人的需要和标准,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只有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觉悟,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才能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才培养。

3.立德树人是师生共同体的最佳写照。

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是指一个由多人组成的群体,群体成员之间共同讨论、共同决定、共同影响。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正是基于教育的主客体都是生命个体、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师和学生皆是处在成长状态的个体。打造师生共同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能够深化立德树人的效果。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师生教育活动中的互动和交流,是教师和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行为与态度的总和。教师与学生在对教育问题及现象进行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出教育的公共性,具备了立德树人的先决条件。

二、师生共同体模式的构建

师生共同体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高校学生和导师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学术共同体的形式而存在的。由于受专业化发展、不健全竞争机制、功利性学习目标以及师生关系淡化等因素的影响,师生共同体日渐衰落,而大学的和谐发展又内在地要求师生共同体进行新构。

新构师生共同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就要进行对话,守护学术自由,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完善教师与学生评价机制。导师将立德树人视为在社会性学习生活共同体中逐渐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价值在于能为师生共同体做出个人的贡献,同时,激发并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归属感以及满足学生合群特性的深层需求,激发师生之间的信任、合作和友情,共同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师生教学相长,达到师生关系的融洽。可以说,师生共同体是学生个性发挥和导师成长两者互促发展、互携进步的有效单元。

师生共同体中,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师和学生,在团体情境中通过有效互动促进共同成长,在立德树人的理念引领下促进全面成长,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资源及人生经验,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感化。在教育活动中建立师生共同体,通过师生资源共享、积极互动等行为,促进立德树人的实现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有效学习。

传统关系理论囿于认识论的哲学基础,始终无法真正体现师生的主体性,而构建师生共同体蕴含着民主平等、对话交往、互惠发展等内涵特征,符合现代教育人本化发展趋势,顺应我国高等教育长远发展与立德树人的要求。因此,要尊重师生间的交互主体性,通过组建多类型的师生共同体,保持多层面的交互分享、人格影响等,规范导师立德树人过程的组织管理,来建立学生和导师之间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保证教书育人的质量和立德树人的效果。

三、对高校立德树人实现途径的思考

1.坚持德育为先。

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青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应把学生日常表现纳入考核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工作。其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后,高校德育格局要从校内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多元的价值观,日新月异的社会,海量信息的包围,使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照本宣科式的德育已经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是立德树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因此,要借助新媒体平台,不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要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全面加强和改进专业教育、文体活动、美学教育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在大学的课堂内外,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之外,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道德养成,我国现阶段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规范道德情操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新型知识分子。

3.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树人,即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使学生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向善向美的心灵。加强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的覆盖面,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疾患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和帮助。发掘专业学科中所蕴含的健全人格教育的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把学生的人格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的层次。

4.坚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种培养和造就人的崇高事业,以人为本、满足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党的十报告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是对教育界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科学阐释。这就要求教育者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使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5.坚持“身正为范”的教育准则。

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有职业道德的意识和责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作为学生学业和人生的导师,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也要通过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育人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了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才会把崇高的道德信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促使学生全面成才和健康成长,为党和国家培养优质人才。

6.优化体制机制。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立德树人;班主任;管理工作;德育工作

党的十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并首次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德育的进一步强化,更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入诠释;这对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赋予了中小学班主任新的历史使命。育人之道,德字为先。爱因斯坦曾经在名篇《培育独立思考的教育》中谆谆告诫:“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树立;“德”,德业;“立德”,即指树立德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树”,培植、培养;“人”,“人才”;“树人”,则是培养人才的意思。《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所谓“立德树人”,则指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

“立德树人”,语境宏阔、语意深远。结合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我们该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笔者认为:“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因此,“立德树人”,应该是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之根本,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之天职。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更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学生的终极目标。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我们更有责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用爱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努力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发展能力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二、班主任的基本素养

班主任是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工作复杂而具体,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劳动。一方面,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班主任才能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做到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从学校和谐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出发,不计个人得失,积极主动地开展好班主任日常工作,才能正确引导、教育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胸怀大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另一方面,班主任还应注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为21世纪的人才竞争是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综合竞争,人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学生发展基础的重要教育活动。作为班主任,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其德育工作质量。首先,班主任要管理好班集体和教育好学生,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以身示范,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的导师和榜样。其次,班主任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如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和美学知识等来丰富自己,使自己在德育工作中能依靠专业知识、人文素养等来赢得学生的认同、效仿、尊重和威信,要积极建立为学生服务,学生是主体的师生关系,平等、宽容、激励和善待学生。

作为班主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才能始终站在对家庭和民族负责的高度,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德育理念,履行好“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

三、抓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班主任们不分昼夜的付出,但班主任工作也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因此,只要我们讲究班级管理的策略,渗透爱的教育,就一定能事半功倍,让班级井然有序,生机勃勃,我们也会为自己的付出有了收获而感到欣慰和丰收的喜悦。因为家长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紧紧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切实加强班级建设管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各方面综合素质,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才能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才能树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任用在同学心目中有威望和凝聚力的学生干部,既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又减轻自己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总结,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我们要想将班级管好、理顺,还需要用光辉的思想引导学生,教学生明辨是非,崇尚真理,追求真善美,学会做人;要用相信的眼光看待学生,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做班级管理的主人;要宽严相济,恩威并施,让师爱的阳光普找到每一位学生,做到春风化雨,教育无痕。

四、抓好学生德育工作

立德树人,关键在于德育,在于以人为本,着力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我们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所以立德树人应从做好班主任工作开始,做好班主任工作应从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开始。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就要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就要切实担负起德育工作的重任,从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学生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全面成长、健康成长。同时,作为班主任,我们还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上一篇:窗口服务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餐饮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