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1 09:11:53

供应室工作计划

供应室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 供应室;人员特点;培训;专业化技能提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28-02

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简称供应室)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1]。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供应室的质量管理中,抓好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尤其重要。因此,自2010年11月手供一体化试运行后,为了保证供应室的工作质量,针对科室人员特点有计划性、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人员资料 我院实际开放床位500张,供应室人员12人,均为女性,年龄23-53(36、28)岁。护理专业人员6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1人,护士3人。其中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1人;非护理专业人员6人:其中中专学历2人,高中学历2人(含职高),初中学历2人。

1.2 特点 护理专业人员和非护理专业人员各占50%,最高学历本科,最低学历初中毕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专业人员能迅速适应供应室的工作环境,培训计划易于实施,技能提升快,职业操守强,有较好的协调能力。非护理人员适应工作环境能力差,培训计划见效慢,机械性完成指定操作动作,需专人带教。

1.3 培训方法 我院从2010年11月手供一体化试运行,供应室人员由原来的5人迅速增至12人,为使工作顺利开展,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岗前培训、制度培训、岗位培训。

1.3.1 岗前培训 讲解科室环境、三区划分、工作流程及科室规章制度,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用时一周。

1.3.2 制度培训 掌握供应室工作制度、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制度、查对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多项供应室核心制度。采取每周一学习讲解一个制度,周五周六检查考核,人人过关。

1.3.3 岗位培训 根据人员特点设置岗位:护士长1名、消毒员2名(高中毕业)、卫生员2名(初中毕业)、手术室组3名(2名手术室人员,1名供应室人员),每天消毒员和卫生员岗位在岗1人,另1人参加下收下送、清洗、包装分组。由专人带教。岗位设置后进行岗位培训,每周一次集中业务学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消毒供应中心知识问答”[2]为教材,护士长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高年资护士培训工人,每月一次理论考试,由易到难,不及格者补考,直至过关为止。

1.3.4 专业化技能提升 手供一体化实施后,针对手术室器械的特殊性,制定培训计划。由手术室护士结合器械图谱现场识别器械的名称,讲解其功能检查及保养方法,同时包装示范,手把手教学等。

为了保证急诊植入物及其器材的正常使用,2名消毒员工作量较大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人员内部条件和自愿报名选定7名工作人员参加“压力容器操作工”[3]培训,其中有6名是技术工人,除按计划实施培训外,结合网上练习,每周一张试卷等形式控制学习进度。

1.4 效果 手术室组经过5个月的培训,2011年5月手术室护士撤走,有手术室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均由供应室独立完成其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2012年共有7人一次性通过江苏省特种设备使用考试并取得压力容器证和消毒员证。采取夜班轮值,保证了急诊手术的物品供应。2名护理人员参加徐州市2012年“5・12”护士节打包比赛双双获得三等奖。

2 体 会

根据分析科室人员的内部因素(智商、情商、年龄)、主观努力(乐趣、成长需要)[4]设置岗位,因材施教。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5]。有效实施培训计划,带教者和学习者均提升了内涵质量,进一步提高了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岗前培训使上岗者对供应室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使其尽快适应工作;岗前培训可以明确职责保证各岗位的工作质量;制度培训可以提高职业操守、慎独精神。集中授课示范教学是提高专业技能的主要形式;卫生行业标准、消毒供应中心知识问答是培训的主要内容;集中授课使大家可以共同探讨,互相学习;示范教学、手把手教学针对性强,可以有效地提高个人的专业化机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S].2009-4-01.

[2] 霍孝蓉,宋瑾主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知识问答[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03.

[3]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扬州分院编.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与管理[Z].第八段.

[4] 赵志刚,张玲玲.提高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方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76-877.

供应室工作计划篇2

采供血机构的各项工作的完成依靠相应的人力资源,因此建立相关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体系,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各项技能和专业的不断培训,是保障采供血机构在献血服务、血液检测、成分制备、血液保存等环节提高血液质量的基础,是采供血机构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是采供血机构不断发展的推进剂,更是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一、目的

确保采供血机构的各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管理制度和程序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水平、专业水平,通过培训使全体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范围

适用于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的相关培训管理和在职员工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三、职责

第一,采供血机构法人总体负责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配置。

第二,分管领导负责批准负责部门职工的岗位培训工作及任职要求、职责和权限。

第三,办公室负责建立和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培训的技术档案。

第四,质管科负责组织和实施上岗基础教育等培训计划的落实,组织实施培训考核及验证培训效果,指导监督科室内开展培训;负责编制培训相关的《签字备案表》对签字进行备案和及时更新;制定采供血机构年度继续教育培训计划。

第五,各业务相关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职工的岗位培训及任职要求、职责和权限,本部门职工岗位技能培训,负责本部门岗位技能培训的考核与评价。

四、培训管理程序

第一,人力资源培训管理配置的规划,由办公室按照采供血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制度要求,对岗位人员相关培训进行总体规划。首先,保障培训人员具有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与采供血机构功能与其血液检测业务相适应。具备检验技术人员资格者方可从事血液检测的技术工作。其次,保障新增加人员按照培训体系要求,相关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掌握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基本原理,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胜任所分配的职责。

第二,培训所需人员能力的确定,承担培训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相应能力,办公室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对相关人员的能力做出评价;各业务科室编制本部门职工的各岗位任职要求、职责和权限的相关培训;根据采供血机构人员的能力及培训要求,由办公室进行资格确认,建立人员技术档案。

第三,血液检测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岗位考核,经采供血机构法定代表人核准后方可上岗。

第四,监督管理:对采供血机构人员培训工作应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这些人员能胜任相应工作。

第五,人员安排及培训工作的控制。其一,采供血机构原有岗位空缺和需要增设岗位时,由相关职能科室提出,办公室根据采供血机构编制要求审核,提出相关补充员工计划。其二,补充员工及培训计划,经采供血机构办公会讨论,经法人批准后,由办公室根据人员任职条件在内部进行调剂和选聘,人员确定后必须先培训后上岗。

五、继教及岗位培训

第一,培训要求:根据采供血机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培训体系要求对各岗位职责的整体和专业要求,采取集中培训和业务岗位自身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对新员工、在岗职工、特殊工作人员(体检医生、护士等)、各类专业人员、转岗员工等进行培训。每次培训后要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人员是否具备所需的能力。

第二,培训内容:其一,总体内容要求:国家、行业所要求的培训;适合本采供血机构采供血业务需要的业务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及安全与卫生要求的教育;适合本采供血机构管理和发展需要的各类培训。其二,采供血机构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保证其所从事的采供血相关活动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保密性。根据职工岗位资格要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特殊工作人员(体检医生、护士等)、各类专业人员、转岗员工等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培训需求。

第三,培训的形式:根据培训内容和师资情况有内部培训或外部培训的方式。内部培训是在本采供血机构内组织的培训。外部培训主要是指参加外部机构组织的专业知识与采供血技能培训等。

第四,采供血机构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纳入培训管理,每年根据采供血机构的培训计划,制订年度继续医学教育计划。

第五,培训计划制订:每年底质管科根据各科室的培训需求及采供血机构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制订采供血机构下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对象、时间、考核方式等),经采供血机构法人批准后实施;质管科以采供血机构年度培训计划和继续医学教育计划为指导,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采供血机构层面的培训项目,并组织相关培训,共计不少于40学时;各业务科室以采供血机构年度培训计划和继续医学教育计划为指导,结合质管科组织的采供血机构层面培训内容,设计科室内部的培训项目,并组织相关培训,共计不少于35学时;非年度计划的培训项目,如资质取证和复审、转岗培训等,相关科室应根据需求提出申请,经分管领导审核,报质管科并由相关科室组织实施;因现实状况,取消或变更采供血机构层面的培训项目时,由质管科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和人员。

第六,培训的实施:质管科和办公室负责采供血机构全面培训项目的管理;各业务科室负责本科室自行培训项目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培训前教具准备、教材印发及讲师的联系与接待;学员考勤管理;协助教师进行学员考核;由采供血机构承办的各类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由办公室按照相关规定负责执行。

第七,培训效果评估:每次培训相关组织部门应填写《职工岗位培训记录表》(包括培训内容、对象、时间、考核方式和考核成绩等),培训后将有关记录试卷等存档。内部培训后一般应组织考试(考核),以检查培训效果;理论培训,采用笔试或考核的形式检查培训效果;技能培训,采用实际操作和答辩的形式检查培训效果;参加外训人员以相关证书或培训总结作为培训有效的依据。

第八,培训师资和培训评估员管理:建立培训者和培训评估者的评估标准,用标准来评估培训者和培训评估者的能力。符合标准的人员填写《培训评估者能力评估表》和《培训者能力评估表》,并经采供血机构继教领导小组批准可以承担培训和评估工作。培训者能力的评估标准,主要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相关岗位工作经历五年以上;熟悉相关岗位操作规程;经过省级质量管理培训;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培训评估者评估标准,主要有中级以上职称;从事采供血机构工作经历五年以上;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有质量管理经历和经验;中层以上管理者。

第九,学时的统计口径:用于学习培训的时间,规范要求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培训时间不应少于75学时,每学时为40分钟;按《国家卫计委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计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20学分,两类学分不可相互替代。

第十,培训记录管理:质管科对培训项目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相关记录存档;记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包括项目的计划;实施情况;评估结果;考核记录/培训证书/继教学分;教材和讲义。

六、培训相关文件

《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规范》、《采供血机构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采供血机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资质要求》(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规范附件)、《国家卫计委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七、培训相关记录

相应编码和排序的《签字备案表》、《职工岗位培训记录表》、《继教培训人员签到表》、《培训评估者能力评估表》、《培训者能力评估表》、《继续教育培训个人登记一览表》、《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登记目录》、《培训需求调查表》记录表格。

八、结束语

总之,通过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在培训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全面提升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的全面素质,切实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S].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S].2006.

供应室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供应室实习生带教体会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38-01

随着医院的发展,消毒供应室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承担医院内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那么,实习生带教也是非常重要的,从近几年带教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1实习生带教存在的问题

1.1实习生普通对供应室工作认识不足,很多实习生未来供应室实习前,都觉得供应室比较清闲,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洗洗涮涮,来这儿实习可以放松放松,工作态度和思想上都处于一种懒散状态,对供应室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

1.2供应室人员结构分配不均,年龄偏大,很多年龄大的老师工作热情不高,说话很随意,很容易影响学生情绪。

1.3带教教师不学习新技术、新业务,有些老师觉得自己年龄大了,不想学,觉得学了也没用,带教采取经验式带教:“我说你做,我讲你听”致使学生不感兴趣,觉得枯燥,不想学,上课没精打采,想睡觉,工作不积极主动。

2采取措施

2.1制定带教计划,按照学生实习时间一个月,制定周计划每周学习什么,掌握什么,第一周熟悉环境,进行供应室环境介绍,供应室分区与布局。第二周感染知识培训,培训与供应室相关的感染知识如:消毒、灭菌、标准预防定义,特点等等。第三周操作培训,戴无菌手套和洗手六步法。第四周理论测试和操作考试,并上交一份心得体会。

2.2实习生到科室后,先自我介绍,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先活跃一下气氛,减少陌生感,告知带教计划,实习要求,介绍带教老师,强调组织纪律。

2.3要使实习生与老师一起交班,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参与讨论。

2.4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

2.5每周讲课时,尝试用PBL教学,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向导的教学方法。尝试采用课堂提问,将重点、难点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识汇编成各种问题,穿插在讲课过程中,如:消毒供应中心定义,下收下送工作主要做些什么等先让学生讨论后再回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的兴奋状态,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发言都很能踊跃还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工作也变得积极主动了。

2.6加强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鼓励带教老师不断充电,自觉参加医院各种理论知识培训,把学到的知识传播给学生。

2.7组织一次实习生座谈会,让每个学生谈谈近一个月实习体会,对带教老师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收集起来进行总结改进。

3效果与体会

通过以上的带教措施,学生改变很大,工作非常积极主动。对供应室工作有了新的认识,PBL教学法也得到学生一致好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创新性,学生在实践工作中也能理论联系实践,动手能力加强,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圆满地完成工作,学生在自己的心得体会中写到:“我以前认为在供应室实习肯定学不到什么知识,没想到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学习到了很多感染知识。增强我们的无菌观念,还学到老师们的认真负责的精神。使我们认识到供应室工作的重要性。”

供应室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

一、目前煤炭企业材料成本现状

煤炭企业自2002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发展很快,煤炭价格从一百多元一路飙升到六百多元,煤炭成本也是水涨船高,从几十元攀升到四五百元,一方面是职工薪酬的大幅度增涨,另一方面也有成本费用的增加,日子好过了,开始大手大脚,只要矿井需要,不在乎成本,要多少领多少,地面达标工程、井下巷道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虽然把矿井建设的风景如画是件好事,但是材料成本也就高高在上了;对于回收复用、修旧利废更是远离企业的视线,吨煤材料费成本也从十几元上升到七八十元,材料费占吨煤成本的比例有些煤炭企业高达40%以上,而国外同行业材料费成本大概在10%左右,如何降低材料费成本也成了煤炭企业摆脱困境的一根救命稻草。

二、完善材料成本管控机制

(一)加强计划管理。材料需求计划是源头,生产区队要根据工作量、采面特点如实上报材料需求计划,审核部门要深入现场,要根据矿井特点、生产工艺核实每一笔材料的用途,确保材料费的真实准确。

(二)强化采购管理。发挥批量采购的优势,通过招标比价、谈判议价等方式降低材料成本,要了解市场行情,关注价格走势,适时采购,充分发挥经济定货量作用来降低采购成本。

(三)加强质量管理。材料物资的质量直接关乎煤炭企业的安全,关乎煤矿职工的安全,物资质量是材料管控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物资验收管理,配备专职质检人员,质检人员要独立于计划、采购、保管、付款等部门,要提升质检人员素质,配备专业的质检工具,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库,减少质量损失成本。

(四)加强供应商管理。公开、公平、公正的实行供应商的准入程序,确保准入供应商的质量与服务。建立优胜劣汰、进退有序的动态运行机制,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保证供应商队伍的质量。

(五)强化仓储管理。合理确定库存,扩大代储代销范围,通过存货控制的ABC分类法,是将企业的全部存货按照数量及金额所占的比例,把全部存货分为A、B、C三类,并且分别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控制,降低仓储成本。

(六)实行集中配送。根据各生产矿的路程远近、所需物资特点,由物资购销部门集中配送、统一配送,降低配送成本。

(七)突出现场管理。材料物资到生产矿以后,要对材料进行跟踪管理,从领用、审批、发放、使用都要有记录,材料到了哪个区队、哪个采面,由哪个矿工领用,都要有相关人员签字,保证每一笔材料用于矿井生产。

(八)加强回收复用管理。凡是可以回收的物资,必须回收到位,要有专人负责,要建立回收物资台账,详细登记每一项回收复用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回收人等;还要鼓励修旧复用,回收的物资不能仅仅是作为废品出售,在不影响矿井安全的情况下,要加大复用力度,减少新品投入。

(九)强化材料费考核。要建立一整套的考核体系,从不同方面对材料费进行考核和监督,从现场管理、计划准确率、价格下降率、定额控制、回收复用、修旧利废、供应总额等各方面都要进行考核,不仅要考核生产矿,还要考核采购和供应部门,要通过考核来达到实实在在降低材料费成本的目的。

三、具体做法

(一)理顺管供体制。建立生产矿―物资供应分公司―集团三级材料管供体系,集团层面有经济运行部负责政策的制订和考核监督工作;下属物资供应分公司作为“三集中”管理体系的实施者,负责采购、验收、储运、配送和发放,并对价格下降、供应额控制等指标负责;各生产矿负责计划上报、消耗定额指标管控。每月末物资供应分公司对各生产矿领用材料的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将结果报经济运行部,由经济运行部负责考核。

(二)加强材料的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控制。物资供应分公司成立各业务科室具体负责“三集中”管理工作,从计划的审核、材料的采购、供应商的选择、价格的控制、材料的领用、回收复用的管理、材料定额的考核等都有相关科室负责,前一个节点审核不通过,无法进入下一流程。

1.把好物资需求计划关。驻矿供应站负责生产矿计划的初审,以当月材料费额度和消耗定额来控制,将生产矿合理的需求计划规范分类、分科室整理汇总,剔除与生产无关的材料后上报公司专业科室。各专业科室要从专业角度审核计划的正确性,从生产进度、消耗定额控制的角度审核计划的真实性,实现控制材料投入、编制切合实际的材料需求计划。

2.规范采购,降低价格。专业科室负责编制采购计划,采购计划一要依据当期需求计划,避免盲目采购;二要考虑采购批量,减少采购频率;三要考虑储备定额,控制超量采购。

3.实行供应商准入制度。由供应商管理办公室负责供应商的管理。所有供应商必须按程序经过严格审批,办理准入手续,确定准入物资范围。

4.加强验收和仓储管理,提高物资质量。验收中心负责入库物资数量质量的验收工作,必须严格执行验收管理制度,坚持现场实物验收,所有物资入库必须经验收中心人员验收,对不合格物资必须拒收,并通知专业科室退货。

5.加强定额管理,降低材料消耗。成立物资消耗管理办公室,负责材料定额标准的制订和考核。根据各生产矿不同的地质条件、采掘工艺制订符合各生产矿物点的材料消耗定额和供应总额指标,分解到各生产矿和驻矿供应站,各驻矿供应站准确把握使用单位的生产进度,全面掌握各种物资的消耗定额或合理消耗量,建立消耗统计台账,超定额领用材料要经过审批流程才给发放。

6.积极开展物资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工作一直随着物资供应的发展而发展,从2005年第一套物资管理系统到2011年第三套物资管理系统,软件功能不断加强,从单一的物资收发统计到与管理接轨、与财务接轨,通过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了物资的全过程、全方面控制。

7.充分发挥监督考核作用。成立经济运行秩序办公室,对材料物资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依据集团经济运行部下达的文件强化考核,月末将考核结果报集团经济运行部,由经济运行部对各生产矿奖罚兑现,以考核来督促各生产矿加强材料消耗的控制,降低材料成本。

(三)取得的经济效益。2012年,在日益严重的经济形势面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大力压减采购价格,与供应商逐家进行谈判,物资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3.4%,节约采购成本9000余万元。加强物资消耗管理,实施吨煤材料费总额和物资消耗定额“双控制”,全年通过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减少新品投入4.2亿元,吨煤物耗明显降低,有效控制了原煤成本,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应对经济困境,在新一轮产业洗牌中站稳脚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翟浩红.煤炭企业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2007(08).

供应室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国家土地供应和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规定,坚持总量适中、内部均衡、统筹兼顾、重点保障的原则,合理调配各类用地供应指标,指导性与指令性相结合,全力保障年度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促进节约集约高效用地。

二、编制计划目的、意义和依据

为切实加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科学调控土地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积极发挥计划引导作用,依据《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试行)》,结合双城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双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参考上年度供地情况和本年度用地需求,制定本年度计划实施方案。

三、成立组织机构

为扎实有效的开展好此项工作,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双城市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毛臣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副组长:杜珉市政府党组副书记、经开区管委会主任

任延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文立恒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单位:市国土局、规划局、住建局、发改局、交通局、水务局、经开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土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副市长文立恒兼任,市国土局、规划局、住建局、经开区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供应计划编制的任务分工

双城市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由市国土局会同市规划局、住建局、发改局、交通局、水务局、经开区等单位共同编制。

市国土局负责供应计划的编制工作;对近年来已供应的国有建设用地总量、用途、方式、分布、时序、价格及开发利用情况等进行分析,掌握地产发展状况和运行规律;对经市政府批准收回的土地进行调查。

市规划局负责对市规划区计划期内重点发展区域、供地结构进行分析,对特殊用地需求提出意见。

市住建局负责对市规划区计划期内保障性住房用地以及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需求进行分析,对城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提出意见。

市发改局负责对规划区内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进行调查,对计划期内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取向进行分析。

市交通局对市规划区计划期内交通运输用地需求提出意见。

市水务局对市规划区计划期内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需求提出意见。

经开区负责对辖区计划期内土地供应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重点是工业项目用地。

四、供应计划编制的阶段安排和时间要求

(一)准备阶段

1、市国土局为计划编制的主体;

2、市政府下发编制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通知;

3、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提供供应计划编制所需资料,并提出意见。

(二)调查分析阶段

1、通过对依法办理农用地或未利用地转用和征收的建设用地、政府收购储备的土地、政府收回的土地、增减挂钩的建设用地等来源,进行建设用地供应潜力分析;

2、依据土地前期开发程度、土地权属状况、土地利用计划及转用征收审批手续办理情况、宗地规划手续办理情况等,综合确定可实施供应的国有建设用地;

3、国有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包括需求总量和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用地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特殊用地等;

4、开展相关调查和分析。

(三)拟定计划阶段

1、确定供应计划指标;

2、拟定供应计划草案;

3、征询各相关单位对供应计划草案的意见,修改完善;

4、报市政府批准;

5、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公布和实施阶段

1、在3月31日前公布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2、国土局依据供应计划,编制供应方案,实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

(五)计划调整阶段

计划实施中因调控政策变化等确需调整供应计划的,由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编制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后,报原批准机关同意,并重新。

五、计划实施保障

(一)积极强化措施,确保供地服务效率质量。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全面、突出重点、强化服务、保障供应,对年度重点大项目用地、政策性住房用地要采取超前介入,跟踪服务,全程保障,切实满足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供应室工作计划篇6

消毒供应中心(室)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的物品处理系统。它在医疗工作中承担着消毒灭菌和无菌物品供应的工作,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具备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部门,也是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的物流中心。

近年来,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关注,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就是在一些中小城市,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一座座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拔地而起,对于每个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来讲可谓是前景如画,同时也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建消毒供应中心(室)选址、设计、布局、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和管理每个环节都应慎重构思。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和流程设计必然要与医院的现代化要求相适应,尽可能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科学规范,必须符合我国卫生部颁发的相关验收标准和技术要求,还能够满足本单位和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持久地为人们的健康提供高质量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笔者着重将新建消毒供应中心在流程设计及管理的一些心得与各位老师一同探讨如下。

1 流程设计

建立安全屏障,实行隔离措施,是消毒供应中心(室)的消毒隔离设计原则,为了自始至终地贯彻这一原则,流程设计必须考虑五种要素:区域划分、屏障设置、人流划分、物流设计、空气净化及气流的设计。

1.1 区域划分:消毒供应中心严格划分为三个区域,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在三区划分的基础上,再划分出工作人员生活区,工作人员生活区属于清洁区的范畴,但应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操作区域分开设计。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区域划分,是依据物品在工作流程中微生物负荷状态的三个级别――污染物品、清洁(消毒)物品、无菌物品,而界定的。三类物品在三个对应的区域内进行消毒处理。

1.1.1 污染区。这是进行污染物品接收和清洗消毒的工作区域。这个区域中的器械物品上存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因而对消毒隔离措施的要求最为严格。

1.1.2 清洁区。已经并且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处理的物品才能进入清洁区域。清洁区域是进行器械包装、敷料整理、灭菌、物品储存、检测等工作的区域。清洁的物品不应存在致病微生物。在清洁区的工作流程中,要防止因人员、温度、湿度等因素而造成消毒后的器械再次被污染。要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这些相关因素,并完善设计方案。

1.1.3 无菌区。这是无菌物品存放和发放的区域。这里存放的物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达到无菌状态。环境条件应符合《医院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环境分类和标准。消毒供应室无菌区为Ⅱ类环境,其细菌菌落标准为:空气≤200cfu/m3,物品表面≤5cfu/m2,医务人员手≤5cfu/m2。

1.2 屏障设置:区域划分和隔离,是依靠屏障设置来实现的。

1.2.1 以双门清洗机和灭菌设备作为区域之间的隔离屏障。在污染操作区和清洁操作区之间,以双门消毒清洗设备为隔离屏障,在清洁操作区和无菌储存区之间,以灭菌设备作为隔离屏障。这样可以使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的划分简洁清楚。

1.2.2 建立独立的工作区域、房间作为屏障。可以在操作区和工作人员活动区,分开设立隔离屏障。比如:建立独立的手套包装间,以控制粉尘污染,建立清洁区独立的敷料包装间,以控制棉絮的污染,建立独立的洗车间,在各区建立独立的无菌储存区,建立独立的工作人员活动区等。

1.2.3 设传递窗。通过传递窗进行物品运送,是限制人员流动的屏障方法。

1.3 人流划分

1.3.1 建立工作人员活动区。工作人员活动区属于清洁区,主要用房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浴室、卫生处理间等。

这个区域的设计重点,主要体现在各种用房占有面积的合理性方面。工作人员活动区虽然不是生产用房,但在消毒供应中心(室),是对控制交叉污染,防止工作人员受到致病微生物侵害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的区域。

1.3.2 设缓冲间(区)。在2004年修订的《综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规范》中,要求出入污染区、无菌区应具备卫生通过条件,宜设计缓冲间。

人员是控制感染的主要对象,消毒供应中心在消毒灭菌工作中不能只见物不见人。人员是造成污染传播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存在被感染的危险。在实际工作中,人员并不是完全固定在一个专门的区域中活动。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不仅需要对不同区域工作的人员活动范围加以限制和界定,以便控制人员流动造成的污染扩散,还应在区域之间建立缓冲区。工作人员进入不同区域时,必须在缓冲间洗手、更鞋、更衣、通过卫生处理,使缓冲间起到隔离污染的屏障隔作用,以达到控制和预防感染发生的目的。

1.3.3 建立合理的专用出入口。出入口可以起到引导和限制人员流动的作用。有条件时,工作人员出入口最好专门设计,以保证活动区域与操作区的隔离划分,减少人流、物流的交叉。

1.4 物流设计: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物流中心。病房使用后的污染器械、外购的卫生材料、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洗衣房送回的清洁敷料、代为科室灭菌的物品等不同的物品,都有着不同的流动路线和存放地点。各类物品的流动必须符合单向流程的原则,实行物品的分类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所有物资可以分为三大类: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在工作管理中,这三类物品单项流动过程如下:

1.4.1 污染物品。由专用污染口进入在污染区清洗消毒进入清洁区包装灭菌灭菌后的物品在无菌区储存发放。污染布类包装通过污染通路送往洗衣房。

1.4.2 科室送到中心灭菌的清洁物品。通过清洁专用入口或专用传递窗送到供应室清洁区进行高温或低温灭菌传递到无菌室储存发放。

1.4.3 由洗衣房送回的清洁布类。从清洁入口或专用入口进入在缓冲区接收进行初步分类送清洁区敷料间整理,包装进行灭菌处理无菌储存发放。

1.4.4 其他。外购物品、清洁卫生用品进入清洁区设置的库房发放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进入专用库房发放使用。

1.5 空气净化及气流设计:环境洁净度对提高无菌物品生产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消毒隔离管理中,对空气和环境洁净度的控制愈加严格。消毒供应中心(室)对环境洁净的管理以控制生物微粒为主要目标,故应以空气细菌菌落数为空气洁净度的分级和控制的参数指标。管理标准应符合《医院卫生标准》规定的环境分类和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室)必须有空气调节与净化的设计和设备、空气消毒的措施和设备。空气消毒宜采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通过静电吸附原理和过滤系统,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开机30min便可达到消毒要求,可用于有人在房间时的空气消毒。

所用消毒器的循环风量(m3/h)必须是房间的8倍。可采用正压送风,在各区之间的空气形成压差,空气由洁净度高的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方向。无菌区压力10~15Pa,清洁区5~10Pa,污染区-5~0Pa,敷料间0~5Pa。

消毒供应(中心)室选用的是中央空调送风系统,新风量应为总风量的10%~30%,换气频率10~15/h次。清洁区和污染区工作人员较多,应加大新风量供应。

环境的洁净度还与室内的温度、湿度条件相关联。温度和湿度高的环境不利于无菌物品的生产,细菌容易繁殖。消毒供应(中心)室温度应在20~26℃之间。美国供应室的标准规定是温度在19~23℃之间,相对湿度在45%~60%之间。灭菌室和污染清洗室由于使用蒸汽较多,应注意温度和湿度调节的设计。

另外,设备夹层温度不应高于45℃,无菌室相对湿度应在55%以下,才利于无菌物品的储存。

2 流程管理

在现代化的医院中,消毒灭菌系统通常采用集中的管理模式,并建立消毒供应中心来负责医院门诊、病房、各科诊室和手术室器械的消毒灭菌和供应工作。全院消毒灭菌工作的专业化管理,有利于作业方式的标准化,也有利于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合理使用。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工作流程由七个基本环节组成:污染回收污染分类清洗消毒制备包装灭菌及监测储存发放。

2.1 污染器械和物品的回收:使用科室应及时清除用后污染器械上明显的污物,避免干燥、封闭暂存,尽快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特殊感染性疾病污染的器械和物品应放在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第二十二条)。

消毒供应中心(室)对污染器械的回收工作,是进入病区进行的,回收后的污染器械装放在密封车内,通过专门通道和入口,传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室)。收回的污染器械,物品应及时进行清点、检查和记录,尽快进行去污处理,避免在使用科室清点,减少交叉感染几率。手术室使用后的器械,应从专用入口直接送入消毒供中心(室)。

2.2 污染器械分类:污染区人员专门对回收物品进行分类处理。根据材质、污染状态、科室不同、污染器械在清洗消毒之前需要做一系列的分类,并记录物品的归属科室、物品名称、数量、工号、日期等,最后采用相应的不同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2.3 清洗消毒: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工方法,即消毒剂浸泡消毒或酶洗,然后在流动水中刷洗器械;另一种是机械方法,即使用清洗消毒设备进行作业,主要程序包括:预清洗主洗消毒漂洗最终漂洗上油、烘干处理。

清洗设备的用水分为软化水和纯净水两种,通过输水管线连接在设备上。一些特殊器械需要配合使用手工清洗、超声清洗机清洗或压力水枪清洗。使用过的送物车、包装的容器,也都要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我院采用瑞士进口长尤清洗机和一台单机清洗。

2.4 检查包装:经过清洗消毒的器械,要擦干上面的水迹,进行器械维修和上油保养,再按照临床的使用要求进行装配包装。手术器械还需要再次清点分类,然后逐一摆放到器械筐内进行包装。敷料物品在独立的辅料包装间进行折叠整理。在检查器械时,需要借助放大镜和辅助灯光。使用纸塑包装材料时,则需要使用剪裁刀、热风机进行包装封口。

最后,把所有包装好的物品放入标准篮筐,用装载车送进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并记录所有灭菌物品的名称、物品量、工号、日期等。

器械包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预真空和脉动压力蒸气灭菌器的物品包装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第二十九条)。

2.5 灭菌:灭菌是无菌物品生产的重要环节,一般医院中采用的灭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压力蒸汽灭菌,也称为高温灭菌,另一种是低温灭菌,即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甲醛低温灭菌、等离子灭菌等方法。灭菌设备在使用中要有良好的水、电、蒸汽、气体、排风系统等辅助设施来支持。所有灭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物品、名称、物品量、工号、日期等的清楚记录也很重要。需保存。

2.6 无菌储存:灭菌后的物品,经过检查并确认质量合格后,就可以送入无菌物品储存间存放。接收无菌物品时,工作人员需要记录所有物品名称、物品量、工号、日期等。

灭菌物品应存放于洁净的橱柜或存放架上,必须离地20~25cm,离墙5~50cm,距天花板50cm。

2.7 物品发送:无菌物品的发放,是指由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员用封闭车,将无菌物品送往各个使用科室的过程。在物品的发送中,需要记录所有物品名称、物品量、工作号、日期以及发放科室等。

从灭菌物品存放区发出的物品不能再退回存放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第三十二条)。

以上七个工作程序是物品的一个循环周期,也是消毒供应中心(室)主要的工作流程。每个程序都紧密连接,环环相扣,医疗器械在这个流程中循环往复处理和使用。

医院物品的消毒灭菌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我院医院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正在逐步地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事实上,也只有将医院物品消毒灭菌的全过程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才可能使这一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供应室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煤炭企业;企业效益;材料管控

煤炭企业近十几年在发展速度方面实现了突飞猛进,尤其是从2002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之后,在某段时间内煤炭的价格从最初的一百多元飞速上升至六百多元,煤炭成本也是水涨船高,从几十元攀升到四五百元,一方面是职工薪酬的大幅度增涨,另一方面也有成本费用的增加,日子好过了,开始大手大脚,只要矿井需要,不在乎成本,要多少领多少,地面达标工程、井下巷道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虽然把矿井建设的风景如画是件好事,但是材料成本也就高高在上了;对于回收复用、修旧利废更是远离企业的视线,吨煤材料费成本也从十几元上升到七八十元,材料费占吨煤成本的比例有些煤炭企业高达40%以上,而国外同行业材料费成本大概在10%左右,如何降低材料费成本也成了煤炭企业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实现煤炭企业有效材料管控的关键点

为了能够实现煤炭行业有效的材料管控,首先要明确材料管控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落实全面的管控措施。

1.1 强化材料申请的审批

材料申请的审批环节是材料管控的源头,首先在生产区队进行材料申请时候,必须要求生产区队不仅要写明材料的申请数,同时还要注明生产区队自身实际的工作量以及施工工况。同时审批部门给予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所申请的材料是贴合生产区队实际工作、生产需要,负责审批的部门要切实的深入到申请区队的施工现场,根据生产区队的实际现场生产情况进行核实,从而保证每一笔材料申请费都能够切合实际、真实有效。

1.2 优化采购环节

通常煤炭企业都有着较大的生产规模,在进行采购的时候要充分的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批量采购的方式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并且通过批量采购模式的使用,也就能够方便煤炭企业使用招标的方式直接吸引到材料的成产厂家,在进一步降低费用的同时,也能够使材料的质量的以保证。甚至在如果采购材料的数量比较巨大,其实需要长期供应的,可以和厂家协商为煤炭企业生产更加贴合煤矿和生产的专供材料。

1.3 强化材料的质量检查

材料物资直接作用于煤炭企业施工生产的一线,对于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材料的检验工作是保证材料质量的重要手段,需要材料检验部门能够给予高度的重视。

1.4 加强供应商管理

公开、公平、公正的实行供应商的准入程序,确保准入供应商的质量与服务。建立优胜劣汰、进退有序的动态运行机制,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保证供应商队伍的质量。

1.5 强化仓储管理

合理确定库存,扩大代储代销范围,通过存货控制的ABC分类法,是将企业的全部存货按照数量及金额所占的比例,把全部存货分为A、B、C三类,并且分别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控制,降低仓储成本。

1.6 实行集中配送

根据各生产矿的路程远近、所需物资特点,由物资购销部门集中配送、统一配送,降低配送成本。

2 煤炭企业进行材料管控的具体措施

2.1 完善材料管理体制

建立生产矿D物资供应分公司D集团三级材料管供体系,集团层面有经济运行部负责政策的制订和考核监督工作;下属物资供应分公司作为“三集中”管理体系的实施者,负责采购、验收、储运、配送和发放,并对价格下降、供应额控制等指标负责;各生产矿负责计划上报、消耗定额指标管控。每月末物资供应分公司对各生产矿领用材料的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将结果报经济运行部,由经济运行部负责考核。

2.2 全面落实材料管控措施

加强材料的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控制。物资供应分公司成立各业务科室具体负责“三集中”管理工作,从计划的审核、材料的采购、供应商的选择、价格的控制、材料的领用、回收复用的管理、材料定额的考核等都有相关科室负责,前一个节点审核不通过,无法进入下一流程。

2.2.1 落实严格材料计划审批措施

为了将材料申请审批的工作落实到位,要做到审批工作的细节分化,在生产区队进行材料申请的时候,首先要由各系统科室根据本系统生产情况核算材料费用,上报企管科,企管科根据各区队生产情况进行平衡,下达全矿生产计划,对生产区队和科室当月的总费用进行管控,使总生产费用稳定在一个区间之内。在企管科完成了初步的统计、核查之后再将相关文件递交给上级的管理部门。通过这种全面的管控机制不仅能够保证材料需求的真实性,同时也能够保证煤炭企业在材料方面的总支出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2.2 落实材料的采购管控

采购部门要避免随时有需求随时采购的采购方式,要建立全面的采购计划化,并且在建立采购计划的过程中要对往年的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比对,在结合当年煤矿企业的运营计划、生产计划制定出贴合实际的采购计划书。通过计划采购书的制定,避免盲目采购情况出现;通过批量采购的方式,控制采购成本。

2.2.3 落实材料质量管控

首先要注意材料生产制作厂商的生产资质、技术水平是达到要求,并且是材料运送至煤炭单位的时候也要对生产材料进行抽z。为了保证材料检验工作的有效、快捷,需要煤炭单位能够安排专人进行材料的检查工作。还要提升质检人员素质,配备专业的质检工具,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库,减少质量损失成本。

2.2.4 实行供应商准入制度

由供应商管理办公室负责供应商的管理。所有供应商必须按程序经过严格审批,办理准入手续,确定准入物资范围。

2.2.5 加强验收和仓储管理,提高物资质量

验收中心负责入库物资数量质量的验收工作,必须严格执行验收管理制度,坚持现场实物验收,所有物资入库必须经验收中心人员验收,对不合格物资必须拒收,并通知专业科室退货。

2.2.6 加强定额管理,降低材料消耗

在对材料进行管控的过程中,充分利用EPR系统,合理进行定额管理。一般情况下,要先由各系统科室上报材料使用计划,并交由材料审批人员进行审批,之后由企管科统一下发生产计划。各区队和各系统的科室根据企管科统一下发的生产计划领用相应的材料费。任何一个科室都不能超计划领取。所有的材料费领取都需要提供企管科统一审批的料单。所有的工作都应遵循EPR系统的要求,确保材料费用到位,降低材料消耗。

结束语

我国煤炭行业目前发展较快,但煤炭成本中的材料成本费用所占比例过高不利于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煤炭行业也要注意到现阶段国家对于环境的重视,使得很多的环保技术随之而生,社会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这也就更需要煤炭企业能够通过有效的改革完善自身的材料管控,降低煤炭成本,促进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浩红.煤炭企业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2007(08).

供应室工作计划篇8

Abstract: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master studio is organized by a master in the field of character studio. I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stablishment significance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master studio, and puts forward the study of relevant systems and mechanisms.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大师工作室;体制机制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master studio;system and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179-02

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是基于对行业领域的发展需要,行业内的大师级人物组成具有影响力的工作室来推动行业发展,为后续的人才提供专业的培养和引导,大师工作室建立有助于形成教学领导机构,指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对领域内人才的挖掘力度,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另外,大师工作室可以实现学校和社会企业的联合,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为行业人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建立的作用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有领头羊,通过他们来带动这个行业的高水平、高层次发展。对于环境技术设计专业来说,它的专业性是比较强的,通过建立该行业的大师工作室,可以更好地发挥工作室的领先性作用。首先,工作室的成员都是该领域的大师,因此整体工作室的水平是比较强的。

因为水平和实力雄厚,因此他们的研究和设计情况代表了该行业的较高水平,可以为其它工作室提供参考。例如,湖南某职业院校集结了该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面较强、较权威的师资力量成立了大师工作室,通过这个工作室一方面促进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另一方面这个工作室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到工作室进行见习或者实习,从而促进自己的提高。再者工作室因为实力雄厚,常常会受到客户的青睐,因此工作室可以以这些客户的订单为基础,加强和其它普通工作室的沟通,进行订单的合作,带动了其它工作室和整个行业的更好发展,这也是发挥高校职能的一个有效手段。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有无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普通工作室和行业的发展是有区别的。有大师工作室的地方,由于引领式榜样照应的存在。整体的发展会呈现出竞争性强的特点,彼此之间会形成一良性的竞争。缺乏了大师工作室的榜样效应影响,很难更好地刺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容易使得该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和社会。

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体制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成员都是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人员,其遵循的宗旨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造良好发展前景,通过影响力来领导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秩序。

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建立需要有完善的工作体制和机制,通过体制和机制来促进工作室的良好运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促进工作室的更好发展,从而推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如果体制机制不完善,那么工作室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下面对工作室体制机制进行了研究。

3.1 会议章程机制

大师工作室要定期开展会议,针对行业内学术动态进行研讨,并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大师工作室会议制度分为两种:

①月度会议,时间定为每月中旬15号左右定期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侧重于对工作室专题进行研讨,对于制定的计划进行分层解析,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回报行业进展和工作进展,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内的教育问题进行研讨,发现并解决存在的行业难题;

②季度总结和会议,会议时间定为每季度月的5号左右,其内容是对季度工作进行回顾,逐层分析各项工作进展状况,以及科研项目的进展状况,针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要对下季度的工作进行规划,确定科研题目和专题讲座等工作开展内容。

3.2 工作制度分析

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员要参与工作制度的制定,通过和成员签订协议的方式来维系工作室制度进行,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专业化成长方面制定周期性的发展目标,确定参与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再者要制定完善的行业培训计划,挖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工作室人员要确定带教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研究任务,确定目标工作内容,实现工作室的教育目标。大师工作室的参与人员要秉承科研与教学共同发展的原则,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开展教学工作,对于科研工作要确定研究方案,制定可操作的实施计划,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整个课题计划要做到有课题来源、实施项目书、实施人员结构、阶段性总结、成果分析等,每一个成员都应当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事项目研究工作。对于教学工作,要完善教学目标,把课堂教学和项目内容衔接在一起,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考核制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应当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由领办人员参与人力资源部门的对工作室工作进行监督考核,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工作室考核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理论知识、行业影响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技能水平等各个方面,同时针对工作室的参与资格进行详细的规定,列出入室的硬性标准和软性标准,定期进行人员的考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人员要调整出大师工作室,同时要畅通工作室的准入通道,为优秀的素质过硬、发展潜力巨大的人才提供进入的通道,逐步实现工作室的更新换代。

3.4 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大师工作室应当建立档案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促进工作室各类档案的良好管理,为人事工作的调动和工作室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材料的依据。档案制度主要由统一的档案室来进行档案的保管和工作的开展。除了档案的管理职位,也要加强对资料的管理,要对工作室成员的项目计划、经费账目、科研内容、会议内容等资料进行记录整理,形成统一的记录资料。再者要针对大师工作室的设备仪器、实验工具、测量仪器等进行记录入库,保证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正常运行,提高工作室仪器使用符合规章制度,避免造成工作室工作混乱,为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不利于工作室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工作效果的突出。

4 环境技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机制分析

4.1 实现工作室工作机制的一体化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要秉承专业教学、项目开展、工作室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针对专业内的教育工作开展社会调研,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的一致性,尤其是是强化教学和企业的联系,引导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需求,基于广泛深入的职业分析,在此对环境艺术课程体系进行建议性改革,归纳职业体系性工作任务为行动方针,根据人才成长规律,以能力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为行业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大师工作室要优化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工作室在行业内的领导力,因此工作室要从会议章程、工作制度、考核制度、资料管理工作和教学引导工作入手,从制度的建设开始着手进行工作室的完善,从而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程序化,使其开展更加规范,更加有效,提高大师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形成工作的记录,为后续工作的检查和矫正提供帮助。

4.2 践行工作室工作职能

大师工作室成立初衷是调整人才培B模式,为人才培养制定可行的教学策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秉承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从设计教学发展规律和艺术设计人才成长规律入手,实现对市场人才培养的引导。

再者大师工作室要承担起行业内媒介的作用,推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校内开展,大师工作室人员要发挥其人脉资源,为学校和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并参与到人才的市场化培养中,和学校、企业构建三方合作关系,共同打造科学化的培养的人才模式。

5 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由于是该领域内的大师级人物组织的工作室,因此凝聚力行业的较高水平和力量,可以更好地推动行业的发展,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专业的帮助。

同时,大师工作室的建立形成了较好的教学机制,也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平台,促进了人才的更好培养。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师工作室的体制和机制就行研究,可以为工作室的规划化、有效化运行提供帮助,促进工作室的正常运转和良好发展,最终带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高水平发展。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一个行业的良好发展不仅仅是一线的工作行业在发展,同时,也应该是人才的培养也处于良好的状态,而大师工作室的构建可以满足这样的条件,并且在良好体制机制的影响下,可以使得它的发展更好更良性。

参考文献:

[1]黄耀成.针对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的思考[J].探索研究,2013(03).

[2]陈湘.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发展策略研究[J].美术观察,2014(01).

上一篇:教师师德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班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