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03:31:09

事务所审计论文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企业融资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股权融资,另一种是债权融资,也可以称为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股东同意出让部分企业所有权,并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和增长。债券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向个人或者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票据等方式筹集营运资金或资本开支。个人或者机构投资者借出资金,成为公司的债权人,并且获得该公司还本付息的承诺。融资成本是指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融资费用是企业在资金筹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资金使用费是指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报酬,如股票融资向股东支付股息、红利,发行债券和借款支付的利息,借用资产支付的租金等等。股权融资成本的研究方法,一般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股利折现模型、股利增长模型等。股利增长模型是基于一固定的股利增长率,并不十分符合实际,现阶段应用也比较少。股利折现模型虽然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相应的合理性。但是,多数研究者利用此模型计算出的股权融资成本,明显低于银行贷款利率,有时甚至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这样的计算结果显然不符合常理。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经典的计算模型,相比来看简单易懂、操作方便,数据获取较容易一些,在整个估算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小,客观性较强,测算结果的可比性相对较好。因此,本文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估计股权融资成本。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探讨资产风险与资产收益的关系,是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的基础并且具有一系列的严格基础假设。它集合了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即选取选择国债的收益率以及所有股票或者所有债权的平均收益率等变量,整理出的较为全面的研究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认为,投资者面临两种风险,即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而现资的组合理论指出,非系统风险可以采用分散投资的方法来消除。就是因为投资者面临着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就包括无风险报酬和风险溢价,股权融资成本则为无风险报酬率与其股票的风险溢价率之和。国内关于事务所审计质量在债务市场作用的研究较少,并且目前仅有的研究也没有一致性的定论,本文采用利息费用占比这一指标来衡量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利息费用占比,即利息支出占公司总负债的比例,利息费用占总负债的比例越高,说明债务融资成本也就越高,相反就越低。由于西方的经济起步较早,因此西方对于市场的经济学研究也就比较早,同时西方的研究学者对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声誉的研究过程也较为全面,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类经典理论:“声誉机制”理论(DeAngelo,1981)与“深口袋”理论(Dye,1993)。DeAngelo(1981)认为,当客户公司决定聘请审计师时,由于不同的客户公司。

二、事务所审计质量对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影响的实

有了不同的市场竞争优势,而事务所的每次审计都能够增加其对客户公司的了解及业务熟悉度,从而能够为其自身带来专有优势,但同时审计师也随着熟悉的加深而面临丧失独立性的问题。DeAngelo认为这一问题可以依靠审计师声誉(审计师规模)使事务所独立于客户公司从而得到解决。因为,如果享有市场声誉的大型事务所,为其自某一客户公司牺牲了审计的独立性,其行为又恰恰被市场参与者观察到,那么该事务所相比于小型事务所来说,由于自自身处于大型事务在客户公司资产专用性投资更高的现状中,从而面临着更大的、其他的潜在准租金的损失。最终DeAngelo得出结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即越有市场声誉,则越能够持审计独立性,并具有更为准确的审计报告动机。与“声誉机制”理论相对应的另一个著名理论是“深口袋”理论,Dye(1993)提出该理论认为,维持高质量审计可以减少法律诉讼,审计师规模越大,越有市场声誉,越有可能遭遇法律诉讼,因此得出与DeAngelo相似的推论依据,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越有市场声誉,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准确的审计报告的动机越强烈。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广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包括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狭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业务工作即审计项目质量,包括选项、立项、准备、实施、报告、归档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效果和实现审计目标的程度。到目前为止,西方学者大部分关于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声誉的结论均支持两者存在正相关,并认为国际四大确实代表了高质量审计服务。而对于我国的事务所审计情况而言,国内研究学者认为,国内优秀的审计师集中于国内“十大”所中,并且排名前十位的事务所具有相对较大的规模,因此认为国内“十大”所代表了较高质量的审计。综上所述,本文选择国内“十大”所为高质量的审计的替代指标,并且将数据控制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基础之上,以避免干扰。对于股权融资成本的样本选取2009到2010年的深沪股票,剔除奇异值和缺失数据后,保留了88个数据样本,并采用几何平均法进行计算而得出,其中大所审计21个观测量,非大所审计67个观测量,配比较为均衡。债务融资成本的样本选取2010—2012年深沪股票,并选择其剔除数据缺失值和奇异数据后的3年里5个时间点即1月、3月、6月、9月、12月的共131个观测量进行计算,其中包括大所审计46个观测量,非大所审计85个观测量,做到均衡的配比。本文对于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的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新浪资讯。本文将排在前十位的国内事务所定义为高质量事务所,在spss分析工具中取值为1,非前十位所取值为0,为了排除其他审计因素干扰,数据选择中,均选择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数据。Myers和Majluf(1984)指出,在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对外融资成本较高,借鉴“声誉机制”理论和“深口袋”理论的结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则越能够持审计独立性,并具有更为准确的审计报告动机,而我们普遍认为,较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够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强投资信息,这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获得准确的高质量的信息,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最终影响融资成本,即审计质量先通过影响信息的对称性,从而信息情况影响了公司的融资成本。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假设1: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假设2: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将名次排在前十位的国内事务所即高质量事务所与非高质量事务所的股权融资成本与债务融资成本均值分别进行对比。高质量事务所对应的股权融资成本均值为0.090808421,而非高质量事务所对应的股权融资成本均值为0.100546377。可以看出,高质量的事务所可以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即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同样,高质量事务所对应的债务融资成本均值为0.000196936,非高质量事务所对应的债务融资成本均值为0.002283012。高质量的事务所同样可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即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为负相关关系。通过均值初步分析,得出的结论同假设1和假设2相吻合。第一步,运用spss分析工具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大所审计和非大所审计对股权融资成本影响的方差显著性差异,得到高质量事务所与非高质量所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的两组数据,分析结果如下所示:独立样本T检验中,显著性概率为0.705,大于5%,意思为在95%的概率下接受两者方差相等的原假设;方差相等时的T检验的结。

证分析果,T统计量的概率为0.015,在95%的概率下,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T检验的认为两者的均值想等的原假设,也就是说,由大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同非大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的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从样本的均值差的95%置信区间看,区间不跨0,这也说明两个成本间的平均值具有显著差异。第二步,对审计质量和股权融资成本进行相关性分析。由spss分析工具的相关性检验可以看出,股权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0.254,即股权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并且相关系数为0的假设成立的概率为0.017,0.017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定认为两者不相关的假设,即认为在5%的显著性检验上认为两个变量是负相关的。第一步,我们依然采用spss分析工具做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是否大所对债务融资成本即利息费用占比的影响,观察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得到高质量事务所与非高质量所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的两组数据,结果如下:独立样本T检验中,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5%,意思为在95%的概率下拒绝方差相等的原假设,可以认为由大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和非大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的方差存在显著差异;接着看方差不相等时的T检验的结果,T统计量的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T检验的认为两者的均值想等的原假设,也就是说,由大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同非大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的平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此外,从样本的均值差的95%置信区间看,区间并不跨0,这也说明两个成本间的平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第二步,将对债务融资成本和审计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由spss分析工具的相关性检验可以看出,债务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0.409,即债务融资成本与审计质量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并且相关系数为0的假设成立的概率为0.000,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定认为两者不相关的假设,即认为在5%的显著性检验上认为两个变量是负相关的。以上的研究证实了假设1和假设2,即审计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债务融资成本具有负相关关系,即审计质量越高,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更低。较高的审计质量能够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帮助市场参与者获得准确的高质量的信息,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最终影响融资成本。即审计质量先是通过影响信息的对称性,从而信息情况影响了公司的融资成本。因此,如果企业想要降低本公司的融资成本,聘用高质量的事务所,可以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增强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信心,对于公司的融资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进而利于企业积累资金,开拓市场,较快发展。本文在选取股权融资成本的数据上,选用了2009—2010年的深沪地区的股票,但在随后为了证实时间序列上合理性,本文将研究推广到了2011年和2012年,这几年都通过了5%显著性检验,得到与本文同样地结论。但是本文在数据选择的地区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研究方法上选择相对简单,可在日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完善。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审计准则属于“原则”导向而且理论界对审计质量的本质尚未达成共识,因此在实务中人们测度审计质量缺乏规范的、统一的权威标准,不同个体对审计质量的把控尺度差异很大,尤其当会计师事务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时,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导向下,普遍存在机会主义心态,“滥用”审计执业判断,加之长期奉行规模扩张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并由此带来了过度“规模偏好”和“速度情结”,这种片面追求业务发展速度、对审计质量缺乏必要的理性控制会使审计质量失去必要的保障。在某些竞争激烈的地区已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孙永军,2011)。目前,对于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大多属于事后控制非事前干预,事后控制的结果是一旦审计质量失控,爆发舞弊丑闻,事务所多以承担有限责任为由倒闭歇业,最终财务信息使用者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如何能规避事务所的恶性竞争、控制审计风险、将事后控制转向事前防范、发挥声誉效应对事务所承接业务的选择机制、保障事务所可持续发展和建立报表使用者保护机制,是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

二、资本对审计质量的控制机制

1.理论基础

⑴审计保险论。审计保险论于1987年Wallace提出,该理论认为审计师通过审计报告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发表意见,报表使用者信任审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并据此进行投资决策,审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并承担合理保证责任,若审计师违背职业道德和准则的要求执业,出具不当的审计意见致使投资人在决策中发生损失,审计师应当与被投资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对报表使用者承担赔偿责任。⑵信号传递论。Ross(1977)认为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存在着广泛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的资本结构比率就是一种把内部真实信息向外传递和披露的工具。总的来说,资本较多的事务所能够向外传递自身赚取收益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强,而资本的雄厚又间接向外传递自身声誉较好,筹资能力强。所以,事务所通过资本规模可以向外界传递出该事务所规模大、实力强、声誉好的信号。

2.制度基础

依据相关规定,事务所的资本在经营中起的作用主要有营业功能、保护功能和管理功能。目前,我国事务所资本主要发挥了营业功能,对于保护和管理功能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构筑风险防线,资本“责无旁贷”。通过建立资本对事务所业务扩张的约束机制,一方面可以起到事前防患、事后补偿风险损失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资本积累的数量向市场传递积极的声誉信号。3.事务所资本对事务所业务扩张约束机制的理论分析由于目前我国事务所极少采用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本金的方式,因此本文假定事务所主要采用内源性融资模式,即增加资本金主要是通过留存收益转增资本的方式,参照戴维•贝勒的银行资产持续增长模型,将事务所留存收益转增资本所支持的资产年增长率称为持续增长率。公式中C/TA表示事务所“资本充足率”,即一单位风险资产所需要的资本数量,该比值间接测度事务所对风险资产的承受能力。式③表明在构建资本对资产扩张约束的“防火墙”后,事务所资产扩张规模TA和扩张速度SG要受到ROA,R,C/TA的限制,随着资产规模TA/TA0的扩大,必然要求资本的增长率C/C0与其保持一致,这一举措将事务所以往的风险事后控制转向事前评估、事后补救,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对盲目展业进行了限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在R和C/TA保持不变时,事务所要进行资产扩张就必须提高资产收益率ROA,这就要求事务所在竞争激烈的审计市场中,审慎选择客户,将有限的资本匹配最佳的审计业务,从源头杜绝事务所肆意压低价格、不顾事务所和审计师声誉效应承接与自身风险承受力、执业能力不相符的业务,最大限度降低审计风险。在C/TA和ROA保持不变时,事务所要实现资产扩张就必须降低分红比率R,进而提高(1—R)这一内部留存比率,即要求事务所重视内部积累进而扩充资本金数量以保证执业对资本的需求。同时,将事务所经营与资本数量进行挂钩后,能构建“高质量审计—业务盈利水平高—资本积累多—事务所扩大经营—提高盈利水平”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同时资本还可以作为事务所良好声誉的体现,资本实力雄厚的事务所在增强报表使用者信心的同时,便于日后事务所的外源性融资和执业。

三、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模式正处于探索、完善的关键时期(齐飞,2014),结合前文分析,作者现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对审计质量规范制定者来说,本模型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它一方面实现了事务所内部风险控制和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为监管者有效监管事务所执业情况和执业风险控制提供了监管指标。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建立资本对事务所资产业务扩张的制约机制,这样可以避免事务所因“盲目”扩张、“过度”竞争而带来的“独立性”不高、审计质量低下的问题;2.对事务所外部监管者而言,建议将事务所“资本充足率”达标与否与否作为执业质量检查的核心内容,督促事务所健全内部“资本”约束机制,并为其建立以“资本”充足为基础、“资本”与“风险”资产匹配的展业模式;3.对事务所管理而言,要从事务所发展战略的高度切实建立以资本对事务所资产业务扩张的约束机制,将资本的配置内嵌于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日常业务流程中,并不断在审计事前、事中、事后运行中不断完善、优化资本管理模型,落实事务所“资本充足率”达标领导负责机制,从源头建立以“资本”“风险”联动为导向的内部文化。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分析

(一)我国审计市场现状分析在一个公平、有效的市场中,交易双方均有自由选择交易对象的主动权,交易的价格取决于卖方的产品质量与买方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如果买卖双方的力量不对等,就可能造成不公平交易的出现。我国的审计市场正是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管理当局选择注册会计师和决定审计收费的力量强大。由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较小且数量较多,执业范围又相对集中在审计、资产评估等传统领域,而委托人对事务所服务的需求并未同步有效扩大,必然造成审计市场中供需失衡的局面。在这种买方市场的审计环境下,管理当局掌握着决定审计收费的主动权。即使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业务约定书完成了服务,审计费往往也难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收费标准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承受的来自管理当局的压力大,会有注册会计师屈从压力而未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的情况发生。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分析很多研究者提出通过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来保证审计独立性,但在现实中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加以理解。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通常应用于研究组织激励问题,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由此可将会计师事务所作人格化的理解。作为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有生命周期,也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满足各种需要,首先应该是生存的需要,然后才是发展壮大的需要。由于我国的审计市场是买方市场,造成目前我国很多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首先考虑的问题当然是如何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资金。会计师事务所会面对要么受客户牵制、要么放弃业务从而影响事务所生存的两难选择。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即会计师事务所只有获取了足够维持正常运作的资金后,才有更大的动机去追求诸如声誉等高层次的需求。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壮大最终是离不开声誉等长效因素的。目前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停留在满足生存需要的阶段,因而表现出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弊端。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分析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特殊的中介机构,其收入来源于向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注册会计师法》将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规定为两大部分,即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审计业务包括就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般目的的审计业务,以及就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以外的其他特定事项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的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包括资产评估、记账、税务、投资咨询、管理咨询、设计财务制度、制定会计政策、培训会计人员等。从法律角度看,允许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从事的业务范围相当广泛,给事务所的业务发展留出了足够的空间。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年度会计报表审计、验资和资产评估。这种业务范围狭窄是造成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根本原因。首先,业务范围狭窄容易造成无序竞争,导致事务所受制于被审计客户。在审计市场上,所有会计师事务所都可以提供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这必然造成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获得客户,部分事务所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采取诸如低价竞争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些做法既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利益,也给被审计客户对审计活动施加更多的影响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业务范围狭窄造成收入来源单一,导致事务所在经济上对客户过分依赖。如果来自委托人的审计报酬构成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合伙人总收入,注册会计师有可能屈从管理当局的压力而不会保持独立性。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的途径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主要局限于审计业务,咨询业务虽有所发展但业务范围狭窄,收入规模偏小,平均仅占事务所收入的30%左右,而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收入达到其总收入的70%。据统计,我国2000年咨询业营业额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11%,其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业务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大力发展咨询业务有助于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收入分为生存所需收益和发展所需收益两部分。生存需要的收益是用于保证会计师事务所正常运行的收益,是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必要物质条件之一。发展需要的收益是会计师事务所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用于扩大规模、培训员工、拓展业务等的收益。会计师事务所要不受被审计客户的钳制,非常重要的是在经济上不受对方的制约,即某项审计业务或某个客户所支付的费用均只占该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的比例很小,不足以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收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至少不会影响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常经营。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趋势,要达到上述要求其重要的途径就是拓宽业务范围,大力发展咨询业务,逐步形成以咨询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收入结构形式。实现这种转变的意义在于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生存需要收益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咨询服务而非传统的审计服务。这样在满足了这部分收入需求后,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受制于被审计客户的可能性就会相对小很多。因为,此时会计师事务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维持生存,而是如何谋求持续发展,因此会更加重视自身的声誉等影响会计师事务所长期发展的因素。三、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咨询业务的现实可行性

(一)咨询业务的发展前景从咨询业务本身的特点看,能成为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的主要来源。因为咨询业务是为其他个人或组织提供信息使用建议的专业服务,以信息的使用为主要目标,并不涉及信息质量,也不赋予咨询业务所使用的信息任何保证。咨询业务一般是咨询人与客户之间的契约,咨询人即咨询服务的提供者,针对客户需求给予其决策有关建议,包括建议客户决策时应考虑哪些信息、如何使用信息,甚至可以为客户实施该项建议。本质上咨询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客户,而不涉及第三人。因此,咨询服务不须具有独立性。与审计业务相比,企业选择购买咨询服务的动机要比选择购买审计服务的动机更强。因为这种购买行为能给企业管理当局带来有效的建议,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购买审计服务对于那些想粉饰自身的经营业绩,所以即使购买审计服务也是别有用心,肯定会迫使注册会计师无法坚持审计独立性。

(二)规避审计风险的需要传统审计鉴证业务是高风险业务,面临诉讼的可能性极大。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诉讼爆炸”就是例证。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仅局限于审计业务,无论对扩大事务所规模还是对分散经营风险都是不利的。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承担的风险较大、发展较慢,需要借助审计与非审计业务的互动关系来推进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发展。

(三)企业降低费用的需要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规模较大的企业业务重心发生了转移,企业着重发展诸如研究与开发、企业战略设计等核心业务,而将其他部分业务分包给专业公司,以便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从企业的角度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管理咨询及其他服务也是企业重要的外部资源。许多企业甚至政府部门将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甚至资本运作等业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办理,以削减企业的经营费用。

四、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非审计业务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一)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一般而言通过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服务来提高注册会计师保持审计独立性的能力是需要一定条件约束的,从西方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中可以看出,非审计业务如果运用不当,反而会不利于注册会计师保持审计独立性。尤其是以“安达信”事件为代表的会计师事务所舞弊案件的事实告诉人们,非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影响是存在的。从理论上讲,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审计人员和非审计人员的不同职责影响审计独立性。审计人员和非审计人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审计人员以经济警察的身份履行经济鉴证的职责,其不仅向管理层负责,而且向会计报表使用者负责,工作是实施审计程序对会计报表合法性及公允性提供合理的保证,并通过审计收费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非审计人员则是作为客户的支持者履行保护客户利益的职责,是对管理层负责,同样通过服务收费寻求经济利益。两者的业务性质不同决定了履行的社会责任不同,如果注册会计师同时提供这两项业务,这两项工作职能的冲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另一方面,非审计业务对被审计单位决策的影响力威胁审计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在履行与管理层签定的非审计服务契约时,需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提供各种与经营决策相关的信息及专家建议。这些信息和建议在管理层的潜意识中具有权威性,渗透到企业管理决策中的概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注册会计师并未替公司作出最终决策,但是当其意见被采纳后,就容易造成注册会计师的自我评价等问题,从而威胁审计独立性。此外,非审计业务收入的提高甚至超过审计业务收入的情况,很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因为担心失去高额的非审计服务收入,而在审计工作中屈从于被审计客户,提供不真实的审计报告,使审计独立性丧失。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由于我国的事务所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应有的重视。因此,当前国内虽然很多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会计审计专业,但是由于学生思想观念的落后,选择该类专业的人数十分的少。从而导致了事务所的审计部门的从业人员不仅学历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在审计过程中没有采取合理的审计方法,由于工作人员素质的限制,导致了事务所的内部审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只具有会计审计的相关技能,此导致审计工作只能做一下表面工作,并不能真正的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不但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二、审计同行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

会计审计风险偏大,经常因审计人员审计方法的失误以及舞弊行为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计同行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与举报,由于企业的盈利性,设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片面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对真实信息的追求,对同业者舞弊行为司空见惯,审计行业行风偏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降低。

三、我国事务所注册会计师风险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充分的保证注册会计师机构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因此,事务所必须进行有效的事务所内部管理机构的改革和调整,充分的保证注册会计师机构的独立性,使得其能够不受干预和影响,顺利的进行注册会计师工作,不但可以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还能进一步推动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开展,提高审计结果的实用性。注册会计师机构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可以对事务所的任何人、任何事进行数据的审计调查,但是,不被上级领导以及同事进行事后报复”。因此,要保证注册会计师工作的独立性,事务所的上级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好相应的监督机制以及权力保障机制,从而尽可能的保障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人员的利益不受侵犯,维护事务所内部的公平、公正。

(二)建立完善的事务所会计注册规范。(1)实现科学的注册会计师的分工及管理。为了解决注册会计师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优化了注册会计师的结构,通过工作人员的增加以及分组,实现科学的分工和管理,进一步协调了工作人员彼此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财务风险的规避。另外,国内事务所正在积极的购进先进的财务审计管理系统,努力通过高科技实现自动化较高的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开展,为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提供一些科学的指导意见。(2)以事务所文化为链条构建注册会计师体系。事务所文化是一个事务所的灵魂,而且事务所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能够把员工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发挥团体的力量。因此通过事务所文化的宣传和影响,从而推动注册会计师文化的建立,以链条的形式,构建一个统一的注册会计师体系。

(三)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和道德素质。逐步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以及道德素质是促进审计风险降低的一个主要措施,通过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能够有效的提高审计人员运用审计方法的准确性,减少在审计过程中工作的失误,从而降低给企业造成经营损失的风险。通过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减少在审计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并不断提高审计的风险意识,逐步提高其责任意识,从而更为负责的进行审计工作,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

(四)建立、健全同业互查制度。所谓同业互查就是由另一家会计事务所或者独立审计组指定相关的检察人员对一家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以及审计制度进行调查以及评估,从而有效地减少会计审计人员的舞弊行为,从而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注册会计师监管体系,不断提高会计注册师审计行业的整体审计力量。利用同行之间的竞争意识,不断促进同业之间的监督,减少审计失误的现象发生,从而促进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

四、结语

本文从当前我国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现阶段会计师注册审计问题的现状,并对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下是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风险评价能够对审计工作作出系统的评估,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产统的设计风险模型,具有较大的主观性、随意性。因此要采用模糊分析法对影响审计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关键性的因素,进行重点的分析与审查,从而有效地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2)我国注册会计师风险的防范措施应该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方面入手,从宏观上应该不断完善以及强化行业管理,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从微观上要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事务所的内部管理,采取合理的设计程序,从而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改进设计方法,从而最有效的防范审计风险。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一)外部因素.1、政治环境因素.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背景,诸如国家之间特殊地区的冲突等。此外,对审计行业产生各种影响的不同制度安排,也能够看作是一个政治环境。例如,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才产生的,之前是不存在的。2、市场环境因素.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审计质量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在不同结构的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业绩不同。一般来说,企业要获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就应该提高审计服务的质量。然而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其实不是这样,为了抢夺客户,互相压价,处心积虑,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这其实也是审计市场结构不同导致的结果。

(二)内部因素.1、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组织形式.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拥有更多的专业能力和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他们重视发展和努力保持其审计质量的信誉品牌。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大,越容易形成行业化优势,从而对其加强专业能力判断、收集和综合审计证据都会有一定的帮助。2、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一般来说,声誉高的事务所可以提供具有较高安全性的审计服务,它们会向外部发出一种信号,即审计质量比较高,人们也会认为它的执业质量也是相当可靠的。此外,鉴于声誉赋予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的动机,如果公众发现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比预期的更糟糕,审计人员的声誉就会受到损坏,审计业务的质量也会降低,这就促使审计人员加倍地维护自己的声誉,从而为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3、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执业的经验、专业胜任能力、所采用的审计方法等方面。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审计人员职业特征并反映自身特殊要求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要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控制风险,就需要有业务素质高和道德水平高的审计人员。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行业间恶性竞争.现有的审计市场结构使审计行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恶性竞争,以同业压价、廉价收费、笼络他人、给予回扣等方式招揽客户和保持客源已经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利润,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采取缩短审计时间、省略审计流程等降低成本的方法,审计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不能有效地进行;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师事务所过度依赖客户,使注册会计师逐渐失去了独立性,加剧了审计质量的下滑。

(二)外部监督力度不足.我国政府全方位的对审计行业进行监管,证监会、审计署等各个机构都可以对审计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结果造成了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堆叠交织,无法起到全面而有力地监督,削弱了监督效率与效果。

(三)组织结构不合理.在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一直是合伙制。但当前,有限责任制主要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推行的组织形式。此时,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审计失败所承担的成本是很低的,但可能产生的收益却是很高的,就会失去对审计质量和职业道德的保障和制约。

(四)审计质量的激励约束机制失效.在现代体制下,激励约束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项目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人员及审计助理人员的薪金、晋升和审计质量的控制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也没有实施相应的措施来激励员工积极控制审计质量,这就导致了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激励约束体制失效。

三、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对市场运作机制的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大大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控制,要构建良好的审计市场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可以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自由选取重组合并对象造就若干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加强市场集中度,增强其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实力。

(二)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当前,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的主要有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证监会等部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依靠某一机构就能有效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是很难做到的,必须要建立各部门既能协作分工又能有效进行信息沟通的机制,通过信息和资源共享,对有关案件进行联合调查处理,严格执行相应的奖惩机制。

(三)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在有限责任制度下,可参照外国优越的方法,逐渐推动从有限责任制度向普通合伙制度的转型,从而改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存在着的局限性。由于实行普通合伙制度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着的无限连带责任是建立在自身的财产上的,合伙人的利益与会计师事务所的业绩紧密相连,更多的动力和压力增强了责任、风险、品牌和质量意识,自然而然,也越来越自觉地抵御来自公司管理层的不恰当意愿。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6篇

1.1被解释变量的选择。如本文上文所述,在回归模型中使用|DAi|,即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被解释变量。

1.2解释变量的选择。本文拟选择虚拟变量Year为解释变量,表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合并中、合并后的年度,Year为-1时,代表合并前一年;Year为0时,代表合并当年;Year为1时,代表合并后一年。通过对比该变量取不同值时,被解释变量。|DAi|的变化情况,以此检验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1.3控制变量的选择。影响公司的审计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国内外已经有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总结,本文选取了LnA、Lev、Roa、Cfo、Rec/Ta五个对审计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作为回归模型的控制变量。

2.样本数据的选择。

2.1合并事务所样本的选择。2009年5月8日财政部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中指出要重点培育五到十家年收入规模在三十亿元且在国际上具备良好的声誉和竞争力、能够为我国的企业在境外上市以及走入国际市场提供跨国经营综合服务的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此之后,伴随着各大会计师事务所纷纷进行的大规模的合并重组,我国的审计市场掀起了自上世纪末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的合并重组的浪潮,从而彻底颠覆了以前年度的会计师事务所排名情况。直至2010年12月15日,财政部、证监会与香港有关部门就落实内地与香港在对方上市的公司可选择以本地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并由本地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本地审计准则进行审计的事宜达成共识。内地的会计师事务所有资格承接并对H股进行审计的资格正是财政部对我国内地的会计师事务所未来发展要求的一个重要领域。此次获准从事H股企业审计资格业务的内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共有12家,其中有四家是“国际四大”在本土的分所,其余八家为土生土长的具有较大规模且达到一定标准的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也是本文所选的研究样本,本文选择2010年起具有H股审计资格的8家内地所为研究样本。他们分别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2.2合并事务所客户样本的选择。(1)本文选取的合并事务所样本为2006年到2010年之间进行过合并重组的8家具有H股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该样本在合并前一期、合并当期及合并后一期的审计质量进行检验,则这些样本的上市公司客户的研究区间可能为2005年到2011年。(2)剔除金融保险行业及ST、*ST、PT类公司。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和其他行业相比有一定的独特性,而T类公司往往有强烈的盈余操作动机使得数据常出现异常的情况,该指标不具有可靠性,所以本文在确定事务所客户样本时,剔除了金融保险行业及T类公司。(3)在选取的这八家“合并事务所”的客户中,会出现少数的上市公司客户重合的现象,如在合并前一年的各“合并事务所”客户样本中可能同时存在同一家上市公司。这是由这八家样本事务所的合并年度不同造成的,在这个时间间隔中客户有更换审计师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不属于本文研究的范畴,故只要审计年度不同且审计师不同,同一家客户是被允许多次纳入样本中的。

3.数据来源。

参与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客户的公司的基本情况、操控性应计利润及模型所用到的财务指标等资料均来自国泰安提供的CSMARSSOLUTION数据库。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数据库、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库、中国股票市场操控性与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研究数据库等。在此之后,我们需要对该模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检验性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论,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不足之处。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7篇

(一)审计服务市场需求不足

我国的审计并非出于因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产生的委托关系,而是出于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需要,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的最大需求者是政府部门。并且,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对象为中小非上市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迫于政府监管机构的压力而委托事务所审核其财务报表,从而引起审计服务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些事务所为了求生存,谋利润,以降低审计收费来吸引客户,有的甚至同企业经营者共同粉饰财务报表,出具虚假审计财务报告。

(二)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制度不完善

2006年2月15日我国出台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在准则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审计目标、一般原则、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等。对追究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责任的相关规定较为完善,而对其民事责任承担方法、损失赔偿的范围及计算方法,则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且政府相关部门对其监督和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行业互查措施流于形式。由于对审计违规惩治力度不够,监管措施不到位,使得审计人员忽视违反法律法规会带来的后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出具虚假财务报表。

(三)审计三方关系失衡

审计三方关系包括第一关系人,即审计主体(审计机构或人员);第二关系人,即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财产经营者);第三关系人,即审计委托者(财产所有者)。审计三方关系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条件。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对象,即第二关系人(审计客体),大部分为中小非上市企业,这些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往往由一人或几人创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致,即审计客体与审计委托者一致。审计三方关系变为两方关系,独立的、客观公正的审计也将不复存在。

(四)注册会计师缺乏必要的职业判断

在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中,存在严重的人才缺乏、知识结构两极化现象。一部分注册会计师还是早期考核通过的年龄较大的一批人员,知识结构仍停留在80年代水平;一部分是刚毕业,工作经验严重不足。且事务所不重视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后续教育的机会和渠道少。虽然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但后续教育的缺少,使得先前的工作经验并不能及时跟上快速发展的经济步伐,在审计过程中不能提供合理恰当的审计方法和程序。而部分注册会计师因缺少必要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并不能弥补该漏洞,从而影响审计质量,增大了审计风险。

(五)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指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品德、执业纪律、业务能力、工作规则以及所负的责任等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作的基本规定和要求,它要求注册会计师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高尚的品德,扎实的会计、审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在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不一,事务所内部激励机制不合理,内部章程不完善,审计人员工作涣散,无责任心,甚至有些事务所因为将工资与审核数量挂钩,促使了一些注册会计师为了金钱迎合被审计单位,与其串通作弊。二、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应对建议

(一)创造审计市场的有效需求,拓展业务范围。

明确市场定位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审核财务报表重要性的灌输,而不是简单地硬性规定,使中小型企业经营者真正意识到审核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主动地寻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报表。相应地增大了审计市场的有效需求,避免会计师事务所在竞争压力下以降低收费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来招揽客户。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除了一般地审计业务外,还可增加税务服务业务、会计服务业务。私营或小型企业的账务处理情况混乱,事务所可为私营企业或小型企业提供记账、编制财务报表、工资单处理等业务。这样既为事务所提供了其他业务收入,又借助注册会计师的能力减少了企业舞弊现象的发生。现在企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纳税义务和权利,关注自己的纳税负担是否合理、合法,是否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事务所可为企业提供税收筹划服务,办理企业的各种税务工作等。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在拓宽业务范围时,应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合理利用人才,以一项业务为主体,其他业务为副体,办出自身特色,提供高水平专业服务。

(二)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

我国相关法律应出台对审计违规的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承担方法,加大惩罚力度。从国家审计署到地方各级财政审计局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审计监管系统。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应充分发挥其统一监管、服务及协调的职能。政府也须意识到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要重视小型事务所的发展,加强对其的监管与督促。各级财政审计机关应真正落实不定时地抽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状况的举措,并将抽查情况公布,增加监管的透明度。此外,还可充分发挥民间监督的作用,使其同政府监管力量共同形成社会监督压力,并鼓励社会公众向监管机关提供违规审计的线索。

(三)重构审计三方关系

在审计三方关系失衡的状态下,需要新增一个审计关系人,即第三关系人,即审计委托者。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不存在,更没有公司监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也不是上市企业,没有预期的使用者。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的最大需求者是政府部门,因此笔者认为:可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下成立一个组织作为审计委托者,中小型企业经营者可以该组织作为审计委托人,寻求事务所审核其财务报表,对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组织作为预期使用者可鉴定这份审计报告的真实合法性。这样既重新构造了审计三方关系人,保证了审计的独立性。组织也可起到监管作用,减少事务所同企业勾结、粉饰财务报表、出具虚假财务报表的现象。

(四)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

事务所应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并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核。特别是在新准则颁布或法律法规有变动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新知识,尽快将新准则运用到工作当中,但是鉴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本身资金缺乏,存在着无力支付培训费用的困扰。因此笔者认为:事务所可与某个学校签定协议书,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培训,学习最新的准则、法律法规;学校可派实习生到事务所实习,让学生尽早地接触实务操作,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扎下坚实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过程中积累经验,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适正确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审计成本。如在新准则中提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新审计模型将企业经营风险纳入整个审计体系,扩大了审计范围。增加了审计成本。审计人员在采用审计模型时应结合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具体确定审计模型。对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可采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既能降低审计成本,又能保证审计质量。

(五)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应转变其事务所组织形式,采取有限责任合伙制,鼓励审计工作人员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有限责任合伙制是指事务所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每个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承担无限责任。在该制度下,任何合伙人(审计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对待审计工作,增强责任心,消除事不关己的心态和散漫的工作态度。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8篇

(一)审计质量的基本评价标准

标准时衡量事物的基本准则,也是考量工作成效,进行质量控制的尺度标准。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来规范相关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审计管理质量标准,其是衡量相关机构在审计项目、审计组织、审计人员、审计复核、执法检查、项目考评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准则,其对审计各个环节、各项内容、各部分职责权限以及工作分工都有明确的界定,并对相关程序、人员等作出了约束。审计管理质量标准对审计工作而言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和约束性,能够切实规范审计相关工作。第二个方面是审计业务质量标准。其主要包括了方案方法、相关工作底稿、审计数据、审计报告及意见等内容。审计业务质量是对管理质量的具体展现,是审计管理质量的直接结果。审计业务质量标准应当切实遵从管理质量标准所界定的规则,只有在管理质量标准下制定相应的业务质量标准,才能确实保障审计工作质量标准内外统一,能够切实发挥应有的功能。第三个方面是协调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审计质量标准的关系。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审计质量标准具有指导规范作用,审计质量标准必须遵从相关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才能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认可,进而才能被广大会计师事务所接受。

(二)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分析

审计质量控制对于审计工作来说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一,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工作保证独立的重要基本原则,如果没有质量控制,审计独立就是一句空话,无法达成预期目的。只有通过质量控制才能使审计工作独立,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完成相关工作。其二,审计质量控制是构成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系统核心部分。单位内部控制对会计报表形成的影响,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是很重要的。不仅如此,会计师事务所自身也存在内部控制的问题,其也会对会计报表产生侧面影响。内部控制主要可以分为资产控制、会计控制和质量控制三大板块。资产控制和会计控制的内容及要求,都与普通企业无甚差别,都会受到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约束,只是程度稍有不同而已。其三,审计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会计师行业树立行业形象,赢得社会信任的关键措施。审计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相关事务所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整个会计行业的未来。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市场环境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

从市场角度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影响着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首先是政府干预超过市场阀值。我国相关审计事务中都有强烈的政府色彩,比如新股上市,我国一直进行着计划控制,额度管理,造成相关公司的上市额度变得十分稀缺。对于股票的发行定价,也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来进行的,并没有结合市场实际。政府干预超过市场承受阀值,会造成相关公司诸多行为只是为了面向政府管理机构,而不是面向市场。公司的发展过多的遵从与政府意愿,与市场实际产生了脱节,致使在相关审计工作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导致审计质量低下,质量控制工作徒有其表。第二个方面是审计工作聘任制度存在偏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层与管理层都是一个人,造成审计工作中原本应该存在的审计方、被审计方和委托方,缩减成了审计方和管理层双方的行为。在缩减成双方行为之后,审计工作实际上就变成了公司管理层委托审计机构对自己进行审计,所有审计数据资料都是由公司管理层提供给审计机构的。这种审计形式从根本原则上破坏了审计工作基本标准,不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行业标准来说,这样的审计结果是不应该被认可的。第三个方面是审计市场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营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客户数量很少,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重心从审计工作转向了为公司提供一系列审计服务。其从性质上来说从第三方审计机构变成了公司的配套服务机构,致使相关事务所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打破了职业道德准则,通过不正当手段争夺客户资源,引起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从会计师事务所自身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造成了审计质量恶化。首先是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结构不合理。参考国际会计行业而言,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主要可以分为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合伙制、普通合伙制和独资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说,目前只有普通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两种,其中超过90%的事务所都是有限责任制。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来看,有限责任制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执业风险意识,放松了质量控制。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规模都不大,人数大多都在十余人左右。由于人员稀少,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基本处于废弛状态。不仅缺少质量控制相关制度,相关人员也缺少质量控制的基本意识。同时由于人员稀少,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法保证审计项目的各个环节都有注册会计师在现场执业。这些内部原因导致了审计质量低下,质量控制工作缺乏。另一方面,现阶段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员专业素养不高。我国会计从业者的整体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差距明显。其主要表现在部分从业者老龄化,思想无法紧跟时代步伐;部分从业者学历偏低,对审计工作缺少足够的认识,无法在相关工作中专业地进行执业;部分从业者职业素养低下,道德防线软弱,容易被金钱击溃,为了利益而越过审计原则,甚至违法或者犯罪。

(三)对审计质量的外部监管缺乏

审计质量的问题出去会计师事务所内部问题以及市场问题,还存在监管方面的问题。外部监管不到位,致使审计质量始终无法提高。外部监管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存在多头管理的矛盾。我国在国家层面对会计行业的监管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政府部门直接进行监督,通过审计署、财政部和证监会等一系列部门联合对会计行业进行监督检查,其中财政部处于监督检查的核心地位;二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和与各地方会计师协会联合构建监督检查机构,分管各地的会计行业监督检查工作。由于国家监管部门和会计协会监管部门并没有达成监管共识,相关的监督检查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实际监督检查工作中使得部分监管范围出现重叠,相关制度存在矛盾,致使某些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处理。另一方面是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较低,各种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强调了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忽略了民事处罚。不仅如此,相关规定也并不具体,在实际应用中参考价值不大,无法准确对相关行为作出界定。

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一)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环境

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环境,是强化审计质量的有效措施,具体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减少政府部门对市场的干预。审计工作应该顺应市场潮流,给市场中需要进行审计服务的企业或个人提供服务。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减少对会计行业的干预,使会计市场从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型。对于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应该完全交给市场去做;对于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政府可以适时合理地进行干预。第二是革新当前会计审计工作的聘任制度。这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让需要上市的公司在保险公司进行财务风险投保,保险公司再委托合适的会计师事务所对相关公司进行上市审计,根据审计结果进行风险评估,以此来确定对应的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如果因为财务报表出现作假或漏报等情况,造成投资者产生损失,则由保险公司对投资者进行赔付。这样的聘任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双方委托的问题,增强了审计的独立性,从而可以提升审计质量。第三是调整完善审计市场的结构,这主要可以通过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加强市场集中度,将各个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联合起来形成整体。构建一个区域型会计师系统,减少会计行业之间的不良竞争。不仅如此,在构建区域型的会计师系统之后,还可以统一区域行业标准,提升整体审计过程中的执业性。同时还可以实现区域内的资源互享,营造良好的行业氛围。

(二)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是提升审计质量的关键环节。第一需要革新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有限责任制和普通合伙制,而有限责任制又占据了超过九成的比例。在有限责任制的组织形式下,审计工作存在许多局限性。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会计行业的发展经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向有限责任合伙制和普通合伙制等形式转型。合伙制的显著之处在于事务所的业绩利益与合伙人的利益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可以督促事务所积极健康发展,以保障合伙人的基本利益,从而能够起到提升审计质量的作用。第二需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的管理控制,加强对审计业务的管理控制,首先需要对相关业务流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在业务承接阶段,应该重点分析评估客户委托内容的风险,将各种可能性分析在内,得出确切的风险报告。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该重点了解分析被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诸如资金流转、财务报表等。在审计实际展开阶段,应该针对公司给出的相关报表数据,通过既定的审计计划,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及国家规定,进行专业的审计工作。第三需要提高会计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提升从业者素质可以有效优化当前会计行业的人员结构,便于相关法律规定和行业准则的推广普及。首先应该提升从业者的整体学历,目前我国会计行业具有高学历的从业者少之又少,甚至有不少人员都是专科学历,这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其次要优化从业者年龄结构,多多启用年轻人,适当让老一辈退居二线,对年轻人进行培训教育。最后是提升从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使其能够避免被经济利益诱惑,可以恪守职业准则。

(三)加强审计质量的外部监督管理

外部监督管理对于提升审计质量是不可缺少的。加强外部监督管理,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规范各方监督管理机构的权限职责。会计行业的监督管理主要来自政府和行业内部,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两方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协调统一,缩减其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矛盾,在监督范围、内容和标准上进行统一,使其能够对审计质量形成协作监督管理。其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规定作出精准的界定,使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有方可依、有方必依,能够切实进行各项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同时,精准界定相关工作权限职责之后,可依有效降低以往审计工作的弹性尺度,能够避免因为规定模糊而出现误操作。

四、结束语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行业健康发展。会计师事务所需要认清现状,找出问题,并结合自身实际,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相关工作。以期改善会计行业整体职业形象,为其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9篇

一、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审计服务市场需求不足

我国的审计并非出于因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产生的委托关系,而是出于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需要,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的最大需求者是政府部门。并且,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对象为中小非上市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迫于政府监管机构的压力而委托事务所审核其财务报表,从而引起审计服务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些事务所为了求生存,谋利润,以降低审计收费来吸引客户,有的甚至同企业经营者共同粉饰财务报表,出具虚假审计财务报告。

(二)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制度不完善

2006年2月15日我国出台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在准则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审计目标、一般原则、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等。对追究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责任的相关规定较为完善,而对其民事责任承担方法、损失赔偿的范围及计算方法,则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且政府相关部门对其监督和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行业互查措施流于形式。由于对审计违规惩治力度不够,监管措施不到位,使得审计人员忽视违反法律法规会带来的后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出具虚假财务报表。

(三)审计三方关系失衡

审计三方关系包括第一关系人,即审计主体(审计机构或人员);第二关系人,即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财产经营者);第三关系人,即审计委托者(财产所有者)。审计三方关系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条件。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对象,即第二关系人(审计客体),大部分为中小非上市企业,这些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往往由一人或几人创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致,即审计客体与审计委托者一致。审计三方关系变为两方关系,独立的、客观公正的审计也将不复存在。

(四)注册会计师缺乏必要的职业判断

在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中,存在严重的人才缺乏、知识结构两极化现象。一部分注册会计师还是早期考核通过的年龄较大的一批人员,知识结构仍停留在80年代水平;一部分是刚毕业,工作经验严重不足。且事务所不重视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后续教育的机会和渠道少。虽然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但后续教育的缺少,使得先前的工作经验并不能及时跟上快速发展的经济步伐,在审计过程中不能提供合理恰当的审计方法和程序。而部分注册会计师因缺少必要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并不能弥补该漏洞,从而影响审计质量,增大了审计风险。

(五)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指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品德、执业纪律、业务能力、工作规则以及所负的责任等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作的基本规定和要求,它要求注册会计师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高尚的品德,扎实的会计、审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在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不一,事务所内部激励机制不合理,内部章程不完善,审计人员工作涣散,无责任心,甚至有些事务所因为将工资与审核数量挂钩,促使了一些注册会计师为了金钱迎合被审计单位,与其串通作弊。

二、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应对建议

(一)创造审计市场的有效需求,拓展业务范围。

明确市场定位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审核财务报表重要性的灌输,而不是简单地硬性规定,使中小型企业经营者真正意识到审核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主动地寻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报表。相应地增大了审计市场的有效需求,避免会计师事务所在竞争压力下以降低收费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来招揽客户。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除了一般地审计业务外,还可增加税务服务业务、会计服务业务。私营或小型企业的账务处理情况混乱,事务所可为私营企业或小型企业提供记账、编制财务报表、工资单处理等业务。这样既为事务所提供了其他业务收入,又借助注册会计师的能力减少了企业舞弊现象的发生。现在企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纳税义务和权利,关注自己的纳税负担是否合理、合法,是否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事务所可为企业提供税收筹划服务,办理企业的各种税务工作等。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在拓宽业务范围时,应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合理利用人才,以一项业务为主体,其他业务为副体,办出自身特色,提供高水平专业服务。

(二)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

我国相关法律应出台对审计违规的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承担方法,加大惩罚力度。从国家审计署到地方各级财政审计局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审计监管系统。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应充分发挥其统一监管、服务及协调的职能。政府也须意识到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要重视小型事务所的发展,加强对其的监管与督促。各级财政审计机关应真正落实不定时地抽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状况的举措,并将抽查情况公布,增加监管的透明度。此外,还可充分发挥民间监督的作用,使其同政府监管力量共同形成社会监督压力,并鼓励社会公众向监管机关提供违规审计的线索。

(三)重构审计三方关系

在审计三方关系失衡的状态下,需要新增一个审计关系人,即第三关系人,即审计委托者。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不存在,更没有公司监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也不是上市企业,没有预期的使用者。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的最大需求者是政府部门,因此笔者认为:可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下成立一个组织作为审计委托者,中小型企业经营者可以该组织作为审计委托人,寻求事务所审核其财务报表,对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组织作为预期使用者可鉴定这份审计报告的真实合法性。这样既重新构造了审计三方关系人,保证了审计的独立性。组织也可起到监管作用,减少事务所同企业勾结、粉饰财务报表、出具虚假财务报表的现象。

(四)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

事务所应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并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核。特别是在新准则颁布或法律法规有变动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新知识,尽快将新准则运用到工作当中,但是鉴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本身资金缺乏,存在着无力支付培训费用的困扰。因此笔者认为:事务所可与某个学校签定协议书,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培训,学习最新的准则、法律法规;学校可派实习生到事务所实习,让学生尽早地接触实务操作,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扎下坚实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过程中积累经验,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适正确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审计成本。如在新准则中提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新审计模型将企业经营风险纳入整个审计体系,扩大了审计范围。增加了审计成本。审计人员在采用审计模型时应结合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具体确定审计模型。对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可采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既能降低审计成本,又能保证审计质量。

(五)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应转变其事务所组织形式,采取有限责任合伙制,鼓励审计工作人员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有限责任合伙制是指事务所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每个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承担无限责任。在该制度下,任何合伙人(审计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对待审计工作,增强责任心,消除事不关己的心态和散漫的工作态度。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10篇

abstract: independence is the essence of the social audit and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to perform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cpa. taking the cpa audit as the perspective, this thesis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cpa audit independence, explained the threat made by lacking independence to society, explored the relevant measures, conducted deep and innovative mathematical reasoning on cost-benefit relationship caused by expanding the size of accounting firm, and thus obtained inevitable conclusion that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the audit firm to improve the audit independence.

关键词: 独立性;影响因素;防护措施;扩大规模;成效分析

key words: independence;factor;protective measures;expand the scale;cost-benefi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150-02

1审计独立性的一般性研究

纵观国内外不少大公司的舞弊行为,其揭露和曝光往往不是cpa(注册会计师),而是看来比较外行的新闻媒体或其他报表分析人。当一个上市公司因虚假财务报表轰然倒塌时,愤怒的持股人抑制不住满腹怨气,大声谴责:“cpa都在哪里?”cpa审计独立性的重要程性赫然出现。

现代经济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两权分离,投资人不直接管理经济,而将经营管理权委托给经理层。当经理层把几百万笔经济业务,几千万条经济信息浓缩成三张会计主表展现在投资人面前时,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缺乏专业知识的投资人面对天文数字只是一头雾水,一片茫然。解决的办法是委托cpa审计,提供审计意见,投资人再根据审计意见作出判断。这就要求cpa在审计中要严守中立、严于独立、严格履行审计程序,以完成审计受托责任。受托责任自身必然要求cpa在审计中保持独立性。只有超然独立才能发现问题揭露舞弊,完成受托责任。

独立性是cpa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执行审计业务的灵魂。传统观点认为,cpa的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2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研究

2.1 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2.1.1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影响一般来说,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要远高于小所。因为事务所规模越大,与特定客户相关联的准租占准租总和的比重越小,以机会主义行事的可能性就越小。原因在于,一是大所拥有较多专业胜任能力强、执业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敏感,发现错弊的把握和概率相对较高。二是大所一般非常重视发展的未来并保持审计质量的信誉品牌,面对审计风险可能带来的品牌信誉损失更倾向于维护信誉,这就极大地增强了执业独立性,避免像小所那样为了保留一两个客户而不惜违规,即“购买审计意见”。品牌信誉会提高大所在审计中发现问题后披露的概率,保证应有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

2.1.2 审计收费与时间的影响对于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了,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即审计质量越好,审计收费越高。不言自明的是,审计时间与审计质量也呈正相关。一般说用于审计的时间越长,工作越深入,越容易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很难设想,对于一个业务复杂繁多的上市公司,靠三五个cpa的三两天审计能保证质量上乘。

2.1.3 职业道德的影响cpa职业道德是指cpa在审计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由于cpa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其工作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性,所以在执业中必须恪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不接受和从事不能胜任的业务;不能与被审计单位存在利益关系和冲突;不得从事与审计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等。这就使得cpa能在审计中保持超然立场,保证在发现错弊时,不受客户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审计质量。

2.1.4 非审计业务的影响cpa提供非审计业务会否对独立性产生影响,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cpa对同一企业既提供法定审计服务又提供非审计服务,会过多过密地涉足企业事务,从而与客户当局形成某种亲密关系。虽然cpa不是决策者,而是决策参与者,在提出建议、可行性研究、判断最好方案中,与当局亲密接触。这种工作上的接触可能导致两者之间形成人格上的微妙关系,从而削弱cpa审计的独立性。

2.2 独立性不足对社会的威胁独立性的缺乏将会影响相关利益方对审计价值的认同。从短期看,审计客户可从中受益,但投资者与债权人短期内要承担审计客户转嫁的成本与风险,使经济利益受到现实损害。对cpa来说,会导致审计收费的暂时增加,同时承担由于风险增加所需支付的潜在成本。

从长期看,随着独立性风险的增加并导致不实财务报告,会造成四方面恶果:一是投资人和债权人要求得到额外风险补偿;二是审计客户不得不最终承担巨额的相关成本;三是审计价值的持续丧失;四是审计监管者、社会公众以更高昂的机制取而代之,比如安然事件后美国资本市场监管结构的巨大调整。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3审计独立性的防护措施研究

3.1 建立充分的审计市场

3.1.1 推行事务所合伙制合伙制事务所由于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利益与事务所的业绩和命运紧密相联,更有增强风险、责任、质量、品牌意识的压力和动力,为cpa的独立性提供更大的约束力。

3.1.2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委托人制度,变审计委托人为股东大会而非管理当局,促使股东大会真正履行应有的权力和义务,强化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中国论文联盟

3.1.3 提高审计市场的准入标准大型事务所具有更强的担保能力,有利于冲淡审计活动的地域性色彩。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淘汰遍地开花的小型事务所,走合并、发展之路,扩大事务所规模形成充分的审计市场。

3.2 健全双重监管机制对cpa的监管机制,既有其自律机构即注册会计师协会,又有政府监管机构即财政部、审计署和证监会。必须明确这三个监管机构之间职责分工与合作,建立和完善外部监管机构与注册会计师协会之间的有机协调机制,避免多头监管或出现监管真空,充分发挥监管和自律双重监管机制的作用。3.3 强化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责任是以牺牲cpa经济利益来约束cpa行业、规范cpa职业道德和诚信的。从法律角度分析,市场手段就是民事赔偿手段。美国对cpa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主要以民事赔偿为主,它对约束cpa和事务所行为、提高审计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3.4 提高执业水平其中包括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严格审计回避制度,强化对cpa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cpa保持独立性的内在动力,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cpa在执业中才能自觉抵制利益关系人的压力和诱惑,保持独立,公正、客观地对待各方利益关系人。

3.5 规范非审计业务表1是美国部分大公司支付审计费用与非审计费用统计资料。

表1中可见,目前美国各大公司所支付的非审计费用已经远远超过审计费用。sec认为,提供管理咨询有损cpa审计独立性,因此决定修改其独立性规则。在我国,尽管非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确有影响,但不能因此而禁止。因为它不利于拓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加快行业建设。笔者认为理想的做法应是对非审计业务加以规范,如将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由不同事务所的不同cpa承担。这种做法既能活络事务所业务又能保持审计独立性。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4扩大事务所规模的成本效益分析

4.1 独立审计的成本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审计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为避免委托人与审计人员之间的逆向选择发生的成本,其中既包括因缺乏信号机制发生的委托人搜寻合适cpa的成本增加,也包括不合格cpa占领部分审计市场。二是为避免cpa道德风险发生的成本,其中既包括委托人因无法观察、控制cpa不履行鉴证责任所带来的损失,也包括为避免或降低cpa渎职促使内外监管机构采取措施所发生的成本。当然,审计过程中发生的工薪、差旅、办公等费用都属于审计成本。中国论文联盟

4.2 成本效益分析承前分析,扩大事务所规模是提高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措施。扩所必然发生成本,也一定能带来效益,扩所成本和效益之间关系如何?

审计独立性水平是事务所权衡利弊得失博弈的结果,对应于事务所规模会产生两个特定成本,即在某种独立性水平下不同事务所因失去市场份额的损失费用(c1)和遭受惩戒的处罚成本(c2),且二者呈反比关系。比如若保持较高独立性水平,则失去市场损失费会较多,而遭受处罚的成本会相应降低。同理,若保持较低独立性水平,则失去市场的损失费会较低,但遭受处罚的成本会相应提高。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体,事务所明智做法是使得总成本最低,即两种成本均衡。在一定独立性水平下,大所失去市场的损失费会低于小所。因为一个理性的上市公司,当事务所独立性水平相同时,宁愿选择大所。大所遭受处罚的成本会高于小所,因为相关部门对其监管更严,要求更高,上述推理可用图1表示。

图1中:c1s为在既定独立性水平下,小所失去市场的损失费用;c1b为在既定独立性水平下,大所失去市场的损失费用;c2s为因独立性水平未达要求,小所遭受监管机构惩罚的成本;c2b为因独立性水平未达要求,大所遭受监管机构惩罚的成本;cs为小所两种成本之和;sb为大所两种成本之和;d为在均衡状态下,小所独立性水平;e为在均衡状态下,大所独立性水平。

图1中显示,由于在特定独立性水平下,大所失去市场的损失费低于小所,而遭受惩罚的成本高于小所,在独立性水平与独立性成本的万千次博弈中实现两者均衡,均衡后的小所两种成本之和为cs,大所为cb。当cs与cb成本相等时,对应的独立性水平,e点总是落在d点右方,说明大所独立性水平高于小所,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客观上能够提高cpa审计的独立性水平。

5研究结论

综合分析,可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5.1 独立性是社会审计的精髓,是cpa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保证;

5.2 缺乏独立性必将最终影响投资人、债权人影响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和事务所自身的利益;

5.3 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提高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5.4 组建横跨区域、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会计师事务所,已历史地提到我国审计界议事日程上来;

5.5 扩所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可通过成本与效益的数理推论得到解释。

注:论文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刘三昌教授、华信学院范长缨教授指导下完成.二位教授对论文的框架、结构、论证方法和论述内容做了较多的补充和修正.

参考文献:

[1]崔宏,刘尔奎.独立性的含义与经济性质[j].中国cpa,2003,(3).

[2]张清芳.cpa审计独立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2007,(10).

[3]原红旗等.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规模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2003,(1).

上一篇:医院审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基建审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