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9 12:58:52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就是培养习惯。学生一旦拥有了一个好的习惯,也就拥有了幸福的人生。小学阶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思为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从心理上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三分教学,七分管理”,近年来我们在“怎样教、教什么”方面抓的比较多,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有所欠缺,工作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现在校园中形成了许多不和谐的画面,诸如乱丢果皮纸屑、课间活动秩序紊乱、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等等。这些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系列迫在眉捷的问题,在全学区掀起一股“好习惯伴我行”的风气,经学区研究决定在本期花大力气开展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的主题活动,结合学区学生实际和德育工作现状,拟订本方案,请各完小根据学校实际遵照执行。

二、实施途径:

1、成立**学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建立网络,科学规划,真正把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每一项要求落到实处。

组 长:钟林

副组长:李彦宝

成 员:张志康 罗智远 杨建忠 田惠民 马俊 各完小校长

2、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课和每天放学前5-10分钟的时间,专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育内容

着眼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少年儿童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以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四、教育途径

(1)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礼仪守则》为行为习惯培养的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

(2)活动育人:(文体艺活动)重大节日活动、时事政治教育活动、系列专题活动(安全教育周,增强安全意识;文明礼貌月专项活动)。

(3)教师言行育人:榜样的激励作用

(4)课堂育人: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特别是发挥品社、班专课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以及主题班队会,阅读课的育人功能。

(5)阵地育人:黑板报、升旗仪式、红领巾监督岗、校报橱窗、广播站、图书室、劳动基地。

五、总体目标

从2013.年2月起至2013年7月学期期末,利用4个月时间分别进行以常规、卫生、文明礼仪、安全、学习习惯等几方面为主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班风、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全学区各班在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六、统一要求

1、上下学戴安全小黄毛,佩戴红领巾。各班要挑选路队长,管理放学路队,坚持放学前“每周一诗吟诵”活动。放学路队必须有教师护送到安全地带。进出校门不拥挤,稳步慢行,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互相谦让。

2、课间在规定的地点玩耍做游戏,不在楼道、校园追跑打闹。不准玩危险游戏,不带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每天要有值周学生监督考核。

3、重大集会时、升旗仪式时要穿校服,着装整洁,遵守纪律。

4、注意自己的仪表,每班要专门派一名同学每天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及座位卫生情况。

5、在学校遇见老师、来访的客人、检查的领导都要问“老师好”。上课期间进教室应打报告,进教师办公室前要先打报告,进入后向老师问好。

七、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2)善于自学,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向同学请教。(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4)善于讲解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遇到疑难和挫折不气馁,有自信。)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学习的习惯((1)学会自主学习,按照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5)积极参加诵读活动,善于积累好词、佳句、美文。)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要树立主体意识,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善于发现自己和同学的优点,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操做作业,操作步骤正确。学会有创意的制作。)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纠错,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举止文明的习惯((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敬礼。(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不欺负弱小的同学。(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9)不在校园追逐打闹。(10)不随身带危险物品。)

2、诚实守信的习惯((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尊重他人的习惯((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4、守时惜时的习惯((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5)不贪婪看电视。在家不任性。)

5、懂得感恩的习惯((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6、勤俭节约的习惯((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7、遵守秩序的习惯((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2)上下学排路队,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打饭、洗碗自觉车时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8、勤于动手的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锻炼身体的习惯((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10、讲究卫生的习惯((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清洗自己的饭盆并定期用开水消毒。(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不买摊点食物。)

为了把“习惯培养”深入持久高效地抓下去学区借鉴先进单位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三字经”,敬请各完小完善执行。

起床:闹铃响,快起床,穿衣服,叠被子,洁牙齿,净脸庞,仪表整洁风度扬。

上学:上学前,物品齐,上学路,安全行,到校后,先值日(再预习),一点一滴在心底。

升旗:升国旗,快静齐,先脱帽,后敬礼,唱国歌,须肃立,尊敬国旗懂礼仪。

就餐:餐具净,常消毒,不挑食,不剩饭,让幼小,进餐完,净桌面,举止优雅文明餐。

上课:铃声响,进课堂,专心听,认真想,答问题,声音亮,会自学,会交流,人人个性得张扬。

课间:不乱跑、不打闹,可看书、可看报、可运动、可游戏,安静安全不能忘。

出操:集合快,步伐齐,广播操,认真做,姿势正,动作美,强身健体要记牢。

校园内:爱花草,讲卫生,不乱扔,要记清,见师长,问声好,争当文明做“三好”。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硕士;教学模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开展

心理健康专业硕士教育近几年发展较快,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凭借师范教育的心理学类课程的班底,相继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专业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但由此产生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也日渐突显。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教学上往往不能突破长期习惯的传统惯例,仍然延续局限于教室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科中心教学模式。其实早在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曾经强调指出,教学内容上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为此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的培养上都做出了一些改革与尝试,特别是积极实施案例教学改革。国外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发展时间短,培养经验不足,以及案例教学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加上不同的人对其理解上的差异、教学管理改革滞后等所带来的负面制约作用,这些改革与探索的效果多半不甚理想。

二案例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适合性

案例教学是在模拟实践领域中实际问题情境,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交流互动和探索尝试等方法,学习者获得融合性知识,并提高实际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2]。最初并不是直接产生某一个学习理论,而是产生于教学实践。1880年,哈佛大学率先开发了案例分析法(CaseAnalysisMethod),后由哈弗商学院用于高级管理精英的培训。这是最早实际运用案例组织教学的例子。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有人将其运用在教师培养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上。所谓“案例”,就是对实际情境的一个描述,它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事件,包含内容、过程、性质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作为教学的“案例”,不同于教师的举例,它一般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复杂性、整体性等特征。教学中,案例的作用是能够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建构主义认为,认识隐含在情境中,人的理解是对情境自我建构的结果。传统教学中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按照词语逻辑关系、理论意义、以一种良好的结构预先组织好的,这与真实的现实情境所隐含的知识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我们在学校中学会的知识却难以在现实中用来解决实际问题[3,4]。与其它教育硕士专业相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是最适合也最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的,其培养目标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系统的专业知识没有绝对要求。而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工作本就经常性面对一些特殊情境,其整个教学活动并不绝对依从于课程的内容体系,而是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随时调整并做出决策。

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施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开展案例教学改革,既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也有着实际的客观需要[5]。但是经过一段实行之后,往往感到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难以认定;似乎教学改革的效果也没有象预想的那么突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在案例教学的实际运用中,存在着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子,顶多就是多联系实际。其实案例体现的是实际职业情境,它是为整个人才培养服务的,而不是为个别教案服务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学要从案例出多发,以情境问题为锚点来组织知识教学,打破原有以概念或理论意义来组织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按照传统教材内容的顺序。在理论与实践这一维度之间,案例教学可以有多种程度、性质和类型。第二,案例教学中案例来源。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依据,又是教学的有效组织者。有人认为,案例教学开始于案例形成之后。这种观念指导下,往往会把案例绝对化,要先把案例编写好,甚至购买现成的案例。这种案例教学属于简缩版的案例教学,将案例视为教学的唯一指针,隔离了与实践的关系,最终重蹈传统教学的覆辙。案例教学的全部过程必须包括案例形成,具体案例形成过程又包括案例的识别、体验、描述、概括等。案例与案例库要开放地、动态地始终保持与实际情境的联系[6]。第三,案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论素质与教学实践能力。实施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和精湛的教学实践能力。案例教学远不是一个教学方法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上思想观念的问题。它要求教师对案例教学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抓住案例教学的精髓,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比对比分析、讨论交流、团体合作和尝试探索等。不存在单纯的案例教学的方法,它更应该称作一种教学模式。第四,学校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有关教学管理制度对案例教学的支持性,是否合理配套,也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与案例教学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很多,比如,已经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硕士教育实习见习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和学生课程考核的有关规定等。

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案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在新一轮以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为标志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着力点是要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而这一切理念、思路与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条件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施中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能否理清这些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的思路与进程,制约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并最终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通过三年来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设计中,高职院校对上述核心要素关系的处理关键要做到“四个契合”。

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对受教育者在发展方向及素质规格方面提出的要求专业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最为基础的下属目标,直接指导专业教学计划,具有预定发展结果的目标导向和激励调控功能以及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的价值尺度功能。因此,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指完成一定的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后,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态度三方面应达到的状态。专业培养目标在素质规格方面具体表现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统称为职业行动能力或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规格是指学生在接受了三年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后,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能够胜任的某种职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任务。方法能力指有效、准确、快速地学会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并能够把学到的和使用过的知识、技能、经验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情境和行动领域之中。具体表现为:能够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学会相关知识与经验;能够认识任务结构,独立地把已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特定的没有预先给定解决方法的任务中,评价问题解决方法和解决过程。社会能力指在专业要求的情境下合作、沟通与互动,最终解决问题与冲突,以及对自身和他人具有负责意识和行动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工作领域中理解社会交往和利益冲突,能够理智地、认真负责地与他人讨论,达成共识,形成解决方案。专业能力一是指直接与职业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践中形成的如对材料、装置、工具、机器等的操作技能);二是指知识的迁移;三是指知识的应用。在培养目标所涵盖的上述三种能力中,方法能力是基础和核心,没有方法能力,无法习得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路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各专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办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途径、培养模式运行保障等要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含义:第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教育主体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要素及其结构的确定,对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都体现了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第二,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的是整个学程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活动,包括“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的全过程,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包含着目的性要素,也包含着技术性要素。第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是决定不同类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第四,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是专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监控与评价。第五,人才培养模式不是自然形成和随意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达成培养目标,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人为设计的,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旦形成,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不可随意更改。

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关系非常密切培养目标是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确定课程设置的前提。准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反过来说,选择最佳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变了,培养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如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不能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就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契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亦称教学计划)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生产劳动、军事训练、课外活动等内容及其顺序、时数安排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其编写要围绕人才培养的三个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谁来培养”,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进行描述和设计,并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要素与格式的规范性与完整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纲领性和实施性文件,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部分包括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学制与招生对象、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要素;支撑部分包括专业调研材料、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制度与条件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等要素。

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与区域性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是专业调研结果,通过调研确定相关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性依据。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体现出区域性特点。例如,同样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别设在东北和闽南,培养目标就有所区别,因为工程施工的气候环境与质量标准要求都有所区别。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性与个性化高职院校属于区域性高等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是区域性高校办学的出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不同,对人才的规格、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些不同要求在区域性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要有所体现,这就是创新,就是个性,最终反映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另外,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都有赖于专业教学团队、实训实习环境、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条件和制度作保障,因此,还需要理清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关系问题。

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课程指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即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其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进程安排及其达成标准的体系的总称。课程设置指对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教学内容及其进程所进行的体系组合和科学安排。从专业教学的角度看,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化思考与设计之后,编制而成的专业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只有依附于课程设置,它才变得“有骨有肉”。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靠系统化的课程与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作为学校的产品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设置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设置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每一门课的课程目标都要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在当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厘清三个问题:

专业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如今大家都在讲,高职的课程改革要打破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那么,为什么要打破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本科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高级专业化教育,以传授各类专业技术及相关理论为主要内容,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的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操作人员,而不是培养某一学科领域的学者和学科专家。要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实施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

课程设置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高技能人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以“转化”和“推广”设计方案、科研成果为职责,示范、组织、带动一线工人执行设计方案,把各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养具有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即胜任某一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实施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即把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为工作任务,把学习过程设计为职业行动过程,让学生通过工作实践、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习,这种课程也叫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一门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完成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全部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从事一个职业的资格。

如何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作为一种课程模式,是以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其基本特点是保证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来源于具体的职业行动领域,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采用专门的课程开发方法与技术。目前,可以采用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工作过程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BAG)和“实践专家访谈会”(EXWOWO),通过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重新构建学习领域模式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与课程设置相契合

课程的实施,首先依赖于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课程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课程的实施,还依赖于一定的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是课程实施的物质保障。因此,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需要是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的根本依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区别于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时更强调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实习教学场所建设,并与课程设置相适应。

首先,高职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是职业工作领域的具体化,是跨学科的与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综合性教学项目。这种教学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像过去那样,只靠单科教师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教师团队的力量共同承担;另一方面,教师仅仅具有学科与专业理论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和企业工作经验,才能指导和带领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项目,所以,要求师资队伍要专兼结合、教师要提升“双师”素质。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一般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三个不同的课程类型构成,不同门类的课程体现不同的课程模式,像过去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科实验室等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门类课程实施的需要,必须建设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场所。这种多元化或表现为实践场所的功能上,或体现为实践场所的性质上,或落实在不同建设主体和建设地点上,而关键是与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相契合。

再次,对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课程设置要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化的设计。专业建设涵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等要素,在抓住专业建设根本问题和主要矛盾的同时,三方面的改革实践也应该遵循三者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化的设计。但事实上,三个方面的建设从时间进程上往往表现为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在师资队伍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新的理念没有形成的阶段就开始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在没有搞清楚课程应该如何设置之前,就已经着手大规模地开展实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致使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实训条件建设都存在相当的盲目性。

总之,从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者一定要立足于传统观念的更新和建设理念的转变,在编制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宏观思考、中观设计和微观实施上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设置什么课程;为了模式的运行和课程实施需要组建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什么样的实习实训条件,等等。只有理清了这些问题与关系,才能避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孤立性;在此前提下所编写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专业建设与改革才能取得预期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张传燧,纪国和.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4

[关键词]高职 教学计划 培养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的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必须为贯彻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在新一轮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和使用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正在逐渐推行。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历程,国家对编写教学计划有过指导性文件,但对人才培养方案还未曾颁布过相关的文件。目前,缺乏制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遵守的框架和质量标准,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的随意性,并带来质量标准考核的不可操作性。因此,对人才培养方案相关问题的研究,对规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工作,系统规划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促进学校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1.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含义。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义,不同学者表述不同,但核心内容都基本相同。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含义,我们认同的是: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学校指导、组织与管理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其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二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包括课内课外的统筹安排等;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教学环境、教学实施建议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因素;四是人才培养方案除了计划性,更侧重它的系统性和实施措施;五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稳定运行、各项政策和规定制定与实施、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的基础,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2.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与基本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由学制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专业核心能力与就业岗位(群)等九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学制是指修读年限,高职的标准修读年限一般为3年(2年),根据学生学分修读情况可实行弹性学制2~5年(2~4年);招生对象是指应届及往届普高(中职)毕业生等。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定,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学生应掌握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情商、专业知识和不易模仿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就业岗位(群)是指学生的目标就业岗位以及拓展或发展目标岗位。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主要反映在各种类型课程的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等;课程设置是指选定的各种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名称、类别、学时、学分、课程目标、主要内容、考核与评价要求等。毕业标准包括应修读总学分、职业资格证书及其他证书获取情况等要求。教学安排主要包括各学期周数分配表、专业教学周历一览表、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实施建议包括考核与评价方法、师资队伍及实训条件的配备、教学制度保障等。其他说明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对专业调研情况、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等相关事项的说明。

三、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区别

1.在设计思路和原则上。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除了计划性,更侧重它的系统性和实施措施。教学计划是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的学科模式,更侧重教学的计划性规定,缺乏对职业性、学生素质及学生个性培养的设计。

2.在编写体例框架上。人才培养方案无论从要素、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计划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比较简单,基本上指我们通常看到的实施部分。

3.在教学目的上。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人才培养,既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条件和制度等各种因素。教学计划虽然为人才培养服务,但主要目的是教学。

4.在教学内容上。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相比:一是增加了突出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设定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二是可根据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置换或设置单独的课程模块,既方便学生就业,又能促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学计划则注重对讲授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体系完整性的计划与规定。

5.在课程体系结构上。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改变了教学计划 “学科本位”的课程观,打破了注重知识体系完整性的牢笼,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构建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我院为例,将长期以来教学计划沿用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改为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性实践、专业拓展能力、综合素质6个模块,各个模块的课程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突出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还可增设特殊的专业方向模块,主要是为了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6.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了教学计划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训)室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倡将企业的工作任务与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在真实的环境中实施教学,采用引导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教中做,融“教、学、做”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7.在教学环节上。人才培养方案为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环节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学时从30%增加到一般不低于总学时的50%。第六学期原则上全部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时间上不少于半年,根据专业实际还可单独设置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

8.在教学安排上。一是学制及学期的变化,学制上,由原来的学制3年(2年),根据学生的学分修读情况,可弹性为2~5(2~4)年;学期安排上,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情况,每一学年由原来的两个学期可灵活设置成多个学期,将常规的教学时间安排与寒暑假、周末和节假日打通安排教学任务。二是课程学分计算方法的变化,课程的学分计算方法可从传统的理论课每18学时计1学分,实践课每36学分计1学分,改为除集中实训的项目每周计1学分外,其他统一为每18学时计1学分,突出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导向。

四、制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注意事项

1.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明确培养目标定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该构建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的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考核与评价方式,需要组建的教学团队,建设的实习实训条件和配套的相关教学制度等。只有理清了这些问题与关系,在此前提下所编写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才能避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孤立性。

2.依据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预测分析,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家长和学生的就业期望,确定培养目标,使其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与区域性是培养模式定位的依据,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培养目标应有所区别,应体现出区域性特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不同,对人才的规格、层次的要求不同,这些不同都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最终反映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3.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在确定就业岗位(群)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所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明确职业岗位(群)的业务范围、工作任务和素质要求,构建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设计要突出职业性,使培养目标不脱离高职教育的实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4.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设定教学内容和构建课程体系。要将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为目标确定的标准转化为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过程为依据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学科教学转化为能力培养,使教学内容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意义和价值。构建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任务或过程导向的渐进式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理论教学内容围绕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技能的获得及胜任工作为目标的相关课程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的设置还应注重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化的适应性,根据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5.围绕课程设置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模式要注意贴紧企业岗位工作实际,把企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胡秦葆,刘雨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初探[J].人才开发,2010(6).

[2]李斯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需要厘清的若干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5

关键词:产学合作;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大背景下,普通工科类本科院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体现新的思路,改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以工程教育认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实施,落实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方案设计总体思路

培养具有国际标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遵守以《华盛顿协议》为基准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作为培养方案的设计依据。通过专业认证,将明确工程教育专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促进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的建立。通过专业认证,可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

我院现有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和汽车服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为稳步提高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适应工程师教育国际化趋势,学院把机械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目标,以此带动全院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来规划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就是要遵守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在培养方案设计中必须既考虑人才培养的国际标准,又考虑专业特色;既考虑学科知识体系,又考虑学生能力构成;既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又考虑结果导向,坚持教学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考查,更注重学习效果;既考虑理论教育,又重视实践能力培养、行业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等。

2.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

新版培养方案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设置课程体系。特别是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专业补充标准》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六类课程提出基本要求。在分类基础上实现: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两者合计至少占总学分30%,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10%,纯集中实践环节占总学分近30%。按照标准要求,对原培养方案中未设置,但认证标准规定需设置的课程进行了补充。2015年版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二、产学结合促进实践能力培养

1.扩大产学合作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扩大产学合作。实现产学结合的关键是校外合作基地的建设。没有长期稳定的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产学合作就是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院结合北京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现有的一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四个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开发建立新的院级和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并与SMC(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地铁等合作建立订单班,实施订单培养的方式培养实用型人才。不断拓宽现有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实践教学、学生竞赛、教学资源共建、合作研发、就业等方面的全方位功能,扩大产学合作成果。校外集中实践环节全部在企业进行,校内课程实践除部分课程实验外,普遍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建立实践课程项目库,项目内容多由企业课题转化而来。

2.课程资源建设

我院围绕北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SMC(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密切合作,除集中实践环节大量采用企业案例外,还进一步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鼓励专业核心课程由行业产业名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进行核心课程配套教材建设,编制产学合作特色教材,教材的编写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教材内容上体现应用性和实用性,有利于“项目与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深入挖掘企业实际工程案例,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和课程设计的实践项目库。

三、基于OBE的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OBE是基于学习结果的工程教育模式,在理念上,OBE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哲学;在实践上,OBE是一种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的培养模式;在方法上,OBE要求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都是围绕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来开展。OBE以专业人才培养作为实施的着力点,按照泰勒的课程理论具体包括四个阶段。一是选择教育目标,重点明确专业定位和特色。要建立专业培养标准并尽可能地把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细化,同时可以测评,要用学生的展现来表现知识和能力。二是设计教育经验,重点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以达到专业培养标准所规定的学生学习结果为目标,保证专业培养标准所规定的学习效果得到明确的落实,即学习目标的可追溯性。三是组织教育经验,重点探索与改革教、学、考各环节的具体实施手段。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明确的知识、能力培养任务,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实现培养任务为依据,为实现不同目标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四是评价教育计划,重点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持续改进。要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创新考核形式,加大实践内容在考核中的比例,让学生明确目标,促进自我培养。本文就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围绕北京市产业定位调整和生源结构变化,在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围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培养具有国际实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方案总体设计,微观课程,保障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对机械类专业从传统的以制造过程为中心转变为以创新创造为中心,从面向生产过程到面向生产,以培养面向机电、汽车行业和高技术装备服务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取得了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成,赵林惠,唐井武.产学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11).

[2]贾卫平.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1).

[3]王虹.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服务铁路跨越式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36).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6

关键词:高校 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

“以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为载体的第二课堂,具有覆盖范围广泛、组织形式灵活、突出学生个性、育人成效明显等特点,在高校育人系统中发挥着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的特长与技能乃至素质的提高、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特长发展、职业选择、人生走向,其分量与重要性是不容低估的。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学生的活动组织、交流沟通、协作配合、指挥领导等能力素质,对培养学生健康个性与完善人格,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那末如何在大学实施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呢?下面从从高校的具体特点出发,提出实施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学校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实施素质拓展计划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维,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培养在知识能力上顺应时展、为社会所需的人才,而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的作用。只有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有了深刻的认识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才能全面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是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在高校育人系统中发挥着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的作用,将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纳入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构建科学合理的计划,并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机融合,才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正如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 。因此,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合身体力行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作用的前提。

二、制定系统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在当今高校教育和就业信息化、多元化时代,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作用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的作用,只有制定系统科学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才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作用。而制订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涉及许多方面如学校的性质、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战略、周边环境、学校的软硬件等,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制订适合本学校的系统方案。在这一方面,可借鉴安徽师范大学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的经验。《安徽师范大学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4化目标”、“6大模块”、“5级项目”、“2类学分”、“1个证书”。学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实现系统化、学分化、项目化、认证化。《方案》将学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范围分为“六大模块”和“五级项目”。“六大模块”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文化艺术和身心发展、群团活动和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和专业拓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方案》的实施实现了学校第二课堂同第一课堂的有机统一,使每一个学生都公平地享有学校教育的资源,也让每个学生的大学生活都是被关注的和可证明的。

三、建立完善的第二课堂素质教动态测评体系

动态测评就是要通过开展动态性的职业倾向测评、模拟面试、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面谈等活动,全程地追踪考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让学生及时、充分地了解自身能力优缺,从而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调整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同时检验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的缺陷,以便及时改进和不断完善。这也是一种良性的反馈调节机制。这种反馈调节机制能即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群体素质要求的变化,根据用人单位、毕业生对素质拓展实施效果的评价、意见与建议,通过反馈调节对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的实施目标、内容和途径进行及时修正、完善,保持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的时效性和持续高效的发挥作用。

四、高校第二课堂素质教应包含的主要方面

高校第二课堂素质教应包含的内容广泛,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高校建应有不同得主体方案,但所有高校第二课堂素质教应包含以下主要方面。第一、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大问题。而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得提高是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不断反省和不断升华逐步实现的的,不参加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培养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作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必定有限,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将为大学生提供了更的社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第二、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当今社会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社会,对大学生的科技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将为大学生提供了更更多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第三、文体娱乐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文体娱乐是大学生具有强健体魄和身心健健康的保证。第四、心理健康促进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由于各种资格及考试、经济原因和就业的压力和忧虑,削夺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障碍,心理健康促进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可以及时地为这些学生排解各种心力问题,是他么牛油将抗的心理和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为更好的就业和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打下基础。第五、专业技能培训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专业技术素质是大学生的基础苏素质,专业技能培训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位大学生的抓也素质的提高和脚色转换提供了必要的机会。第五、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是检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能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和自我定位鉴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新育.高校“第二课堂”刍议[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8,(08).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7

关键词职业师范教育;职业师范院校;职后培训;企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9)36-0035-06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总计二十条,又被称为“职教二十条”,其中第十二条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系统规划。深刻理解国家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对于领会改革意图,把握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职业师范院校视角,探讨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对其带来的影响及其应对。

一、新政策语境下职业师范教育的逻辑转向

(一)《实施方案》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分析

《实施方案》第十二条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案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对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可归纳出六大政策要点:教师招聘、师范教育、教师培训、教师团队、兼职教师和教师激励。其中,教师招聘分为普通教师招聘、特殊高技能教师招聘和高层次人才招聘3项政策要点;教师培训分为培训基地建设、培训制度和国外研修3项政策要点。从培养到培训、从招聘到管理、从一般到特殊,《实施方案》既涵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又抓住了其关键之处。

基于利益相关者与院校视角,《实施方案》有3项政策要点与职业师范教育息息相关,分别是:

第一,普通教师招聘。《实施方案》要求“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在这一政策语境下,应聘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师岗位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要具备3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据此,职业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如无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原则上是没有应聘资格的。这就自然衍生出第一个问题:是否还要继续举办职业师范教育?

第二,师范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优化结构布局,引导一批高水平工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对于职业师范院校而言,该政策有四方面含义:一是肯定其存在的价值;二是要夯实其内涵建设;三是要优化其布局结构;四是要引导高水平工科学校参与教师培养。该政策可谓是对“是否还要继续举办职业师范教育”这一问题的回答,但形式上的悖论也必然会衍生出第二个问题:师范教育到底如何去办好?

第三,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从词义上分析,培养与培训具有不同的内涵,前者侧重养成,后者侧重训练;“基地”与“院校”“系部”相比,具有更强的组织力和专注度。培养培训基地,有不同的分类,如国家与省级层面,企业、学校以及校企联合不同类型。这项政策在某种程度又为上一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即师范教育的组织应该基地化,基地应兼具培养与培训功能。同时也衍生出第三个问题:职业师范院校如何办好培养培训基地?

(二)《实施方案》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逻辑分析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中,“3年以上企业经历的要求”具有“颠覆性”的认知,这一政策背后必然有其深刻的逻辑原理。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理实关系以及我国职业师范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试对其逻辑做一探讨。

在职业场域中,合格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一般需要拥有原理知识、实践知识和经验知识3类并列且交互影响的知识。由于职业岗位和教育目标的差异,3类知识的重要性与结构会存在很大区别。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要求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建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必须突出职业的针对性与实践性,以便使学习者生成3类知识,并促进其交互。教师是教育的建构者、设计者和实施者。建构职业化的课程,培养职业化的未来劳动者,必然要求教师具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职业”素养,既能开展理论教学,又能理解实践并进行实践指导。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我国开始建立职业师范院校,逐渐建构了“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即:师范教育+在职培训(或企业培训),为论述方便,本文中称其为“传统模式”。传统模式有两大环节:第一个是大学师范教育,这一阶段的课程包括专业理论、教育理论、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四大模块;第二个是在职培训学习,包括教学能力和企业实践两大版块。传统模式总体上重理论、轻实践,在大学师范教育阶段,理论学习突出、实际训练不足;在企业培训阶段,企业实践难以深入,难见成效。国家政策和制度设计层面对教师企业实践不断强调,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一问题。

我国职业师范教育源于德国,德国模式之所以在我国突显理论与实践难以调和的矛盾,其根源主要在职业教育体系的差异。德国奉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实践教学由企业师傅负责,理论教学由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学校教师负责,且企业学习与学校学习彼此协调进行。我国以学校职业教育模式为主,理论和实践教学都落在学校专业教师的身上,而师范教育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赋予学生同时具备较高的理论与实践素养。

《实施方案》虽未明确提出教师教育新模式,但已抓住了“企业实践”这一关键环节。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黄伟副司长在《实施方案》新闻会上提出,探索建立新教师为期1年的教育实习[1]。虽然新教师的对象有待确认,1年教育实习期的方案与组织也未明确说明,但结合政策要点与政策计划,可得出新模式的框架是企业经历+教师教育。与传统模式相比,新模式的优点是教师拥有至少3年的企业经历,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经验。在新模式下,新教师会具有两种学业背景,一种是具有职业师范学历;另一种是非职业师范学历。对于职业师范应届生而言,他们是否会在满足3年企业经历之后辞职转而申请教师职业呢?情况可能不容乐观,更可能是在若干年后才有少部分人再去申请,而那时,他们所学的教育知识已遗忘殆尽。所以,对于企业来源的教师,其总体上可能在教育规律、教育技能、教师道德、教师信念等方面比较匮乏。没有牢固树立教师信念与道德,没有系统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规律与技能,教师也同样难以生成卓越化的教学。因此,面向企业来源教师实施为期1年的教育实习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芬兰,为了满足打算到职业教育机构做教师的求职者的需求,使其掌握教与学的核心知识,职师培训机构推出了培训项目,学员完成60学分的教育课程,即可获得职业教育教师正式资格[2]。显然,新模式与芬兰的做法基于同样的逻辑,芬兰培训项目的设计,无疑对我国新模式下教育实习方案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實施方案》对职业师范院校专业规划的影响

社会中人才供需结构是学校专业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实施方案》关于教师招聘“3年以上企业经历”的要求将导致教师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师范生出口受阻,势必会降低职业师范专业的吸引力。从教师供需结构视角审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需求趋近饱和,虽然一些地区还存在教师短缺问题,但其根本原因是教师编制不足和职业吸引力不高,而非师资供给不足。

对于大学专业教育而言,其学分、学时总是有限的,将一部分用于师范教育课程,必然剥夺专业学科课程的份额。传统模式下,那些主动或被动不在教育领域工作的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结构和质量是不完善的,专业素质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缺陷。更何况,这种模式培养的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存在较大不足。这在总体上导致职业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效益存在较大局限性,亟待人才培养定位转型与人才培养方案重构。

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新趋向,能否开启职业师范教育改革的步伐,职业师范院校又将如何实施改革?以服务国家战略、企业和学生发展需求为理念,以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在《实施方案》新的政策语境内,笔者认为,职业师范教育改革的总体原则应是开放、自由、卓越,并遵循3项改革方针。第一,在政策许可框架内,转变教师专业的师范性质,重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扎扎实实办好专业教育。坚实的专业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也为他们未来可能的教师职业提供了扎实的专业素质。第二,建立规范性、系统化的职业师范教育课程框架与制度,学生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对于修完全部规定课程并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享受师范生待遇,获得学习证书。此举为对职教教师职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开放和自由的选择空间。第三,针对职业院校教师来源新结构,职业师范院校应统整教师教育资源,建立新的教师教育框架与模式,致力于为企业来源教师专业持续发展提供卓越化服务。

二、职业师范教育的新定位

在新的政策、历史与现实背景下,职业师范院校应对接教师教育的新要求、新需求,统整学校教师教育资源,确立教师教育“职后培训”新定位,建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新框架。

(一)确立教师教育“职后培训”新定位

职业师范院校在传统教师教育框架中的功能定位是“大学师范教育”,它是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逻辑起点。鉴于学科属性,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中小学学科教学是以知识教学为主,其知识的练习与应用只具有从属地位,更不存在对企业实践的客观要求。所以,传统教师教育模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需求有较好的适应性,但难以达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然之预期。因此,传统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而《实施方案》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实施方案》的政策语境中,未来,职业师范院校需要基于职业学校教师来源新结构这一客观情况,以有效服务企业来源新教师、各类处于教师职业发展阶段教师的职业适应、成长与发展为宗旨,确立教师“职后培训”为新的功能定位,并以其为引领,积极转变教师培养理念,转变专业结构,优化学科结构,健全组织结构,夯实内涵条件,切实做好教师“职后培训”工作。要使职业师范院校成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成为新任教师、骨干教师、名师、校长专业成长的阶梯,成为教师综合发展的桥梁。

(二)构建教师“职后培训”体系新框架

以新定位为引领,职业师范院校应重组原有机构与人员成立新的职师教育机构或改组原有的职师学院。以强化新机构的组织力、专注度与效能为纲领,着力构建治理结构健全、领导一元、资源整合的培训体系新框架,见图1。治理结构健全是指以有效治理为原则,健全治理制度与治理结构,保障职师学院决策科学高效、运行规范有序、机构组织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一是颁布《职师学院章程》,作为职师学院运行与发展的根本治理纲领。二是建立资政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资政委员会由一定数量的职业院校相关领导、名师、职教专家、教育厅(局)领导、行指委专家、学校行政与其他相关教学院系代表等构成,主要针对教师培训与学院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向学院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与建议;学术委员会主要审议、决策本学院的相关学术事项。所谓领导一元化是指职师培训统一由职师学院管理,重大培训课程统一由学术委员会审核,由资政委员会提供建议,最后由行政领导决策。职师学院实施领导负责制,一般可设置五个部门:科研与研究生部、本科教学部、培训部、外联部和办公室,其中培训部主管培训课程研制、安排与管理以及培训学员管理与服务等事宜;外联部主要是建立与企业、学校等其他社会伙伴机构的合作关系,并与之进行日常联络,还协助培训部安排企业培训课程。学院不办本科生专业教育,但设立本科生教学部,提供教师教育课程,包括理论课程、教育见习与企业实习课程。新职师学院亦要肩负学术研究职能,并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研究生培养中来,可设立科研与研究生部负责相关事宜。

三、职业师范院校卓越化职后培训的对策

(一)构筑“三位一体”教师培训新模式

从知识结构视角分析,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应学习和掌握5类知识,分别是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学科专业实践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和职业经验知识。对于非师范专业毕业的企业来源教师而言,其已经掌握了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学科专业实践知识和职业经验知识,所缺乏的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培训企业来源教师,应旨在培养其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以及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行动力。根据教育教学知识的性质与应用范围,可将其划分为三大课程群:纯教育的课程群,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管理、教研方法、生涯发展等课程;专业学科与教育结合的课程群,主要包括课程论、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学论、教学法;实践课程群,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教学方法、学生教育与管理等实践内容。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师培训新模式,即教育学教师团队、课程教学法教师团队、职教实践教师团队三方协作的培训模式。首先,由教育学科专家提供纯教育课程群的培训教学,由学科专家提供结合型课程群的培训教学,由职教教学实践专家进行实践课程群的培训教学;其次,在各类知识的分工培训过程中,可实现对某些知识的“双师”或“三师”的协同教授,如在“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中,可由教学法教师与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共同进行。见图2。

(二)打造多元化培訓团队

培训讲师的素质决定着教师培训的质量、成效、评价结果与社会影响,职业师范院校应该依托新构建的职师学院,在整合之前分散的培训人员的基础上打造一支结构优、水平高、多元化的培训团队。所谓结构优,即要保障培训团队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来源结构、专业学科结构。其中,合理的组织结构包括领导团队、教辅团队、讲师团队三大部分,领导团队包括行政领导和学术领导;教辅团队应保持人员充实、稳定,为培训工作提供有序的、高质量的服务支持与教学管理。合理的来源结构,主要指领导团队和讲师团队的人员构成合理,基于有效治理的原则,学术领导团队人员应多元化,即学术领导可由教育厅职成处和师范教育处领导、职业院校领导、职教名师、培训机构行政领导、杰出教授、行指委专家等构成,这保证了在培训目标、课程制定与教学实施方面能够尊重广泛的利益需求、倾听不同的声音,做出合乎各方利益需求的、更科学的课程决策;讲师团队应由专兼职人员构成,整合之前的教师培训人员为专职培训讲师,积极从中职学校、其他高校、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吸纳兼职讲师,并建构专家库。专业学科结构是指讲师团队的专业学科背景与培训专长结构,要根据课程规划构建一支多学科背景的、具有多样化培训专长的讲师团队。

(三)建构卓越的课程体系

打造教师培训的“金课”,建构卓越的课程体系,是打造品牌化教师培训机构的关键。要以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以及系统化、情境化、综合化、模块化、精益化等具体原则为指导,建构卓越的课程体系。课程的系统化要求教师培训课程体系要以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为指导,打造教师从新手到专家、从专家到教育家,反映教师工作过程与典型工作任务的,体现教师行动逻辑与专业发展逻辑的系列课程。课程的情境化要求教师培训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更要突出情境性与实用性,要通过情境性促进教师的理论认知、智慧生成与技能提升。课程的综合化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培训课程要涵盖教育教学与专业学科2类课程;二是强调培训课程要整合教育科学、教学法和专业学科3类知识;三是课程能够整合理论与实践,使二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课程的模块化强调的是教师培训课程的形式,一个模块达成一个独立的培训目标。课程的精益化强调教师培训课程在具体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以及教学实施与评估等方面要做到精益求精。

(四)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师培训面向已有多年企业或职业学校工作经验的成人学习者,一般注重实际、先进、规范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轻视或者忽视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其结果是导致模仿的学习与深度理解及创新思考的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训教师的企业和职业学校工作经历使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思想,认为理论知识不实用,很难进入倾听与理解、深度思考与创新的学习状态中。实用性的技能操作范式对教师教学实际能力的形成是重要的,但对于发展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创新能力则作用有限,而理论知识却具有突出价值。培训机构要权衡二者的地位,并调动受训教师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启发受训教师对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视,并创新培训教学的模式。相比较而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培训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它对理论与实践都赋予了积极的地位,既不因理论而忽视实践,也不重实践而忽视理论。其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经过筛选的精华的理论知识,且在与实践的联动下,受训教师学习理论的主动性增强,能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形成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培训教学有较高的要求:一是培训讲师应具备一定的“双师”素养,在教师个体不具备的情况下,可采取“双师教学”;二是改革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既要构建精华的理论知识体系,又要设计实践教学,并将两者创新性地结合为一体化教学的内容与设计;三是对培训的组织管理与成本要求也会更高。

(五)加强培训与教学对接

我国高校师范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即师范生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原因是大学师范教育缺乏与基础教育的有效对接。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有效对接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大学教师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基础教育领域,深入研究基础教育教学情况;二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学习更紧密的耦合。对职教教师培养而言,新的转变产生了新的改革契机。由于培训规模小、培训经费相对充裕、培训资源更丰富、培训对象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充分的条件支持实现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之间的良好对接。职师学院与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对接,其具体策略为:一是增强对职业教育教学有效服务的使命感;二是教育理论课教师要经常性深入职业院校调研,并加强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研究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参与;三是构建灵活的、创新性的“职师学院+职业院校”双主体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四是着力强化培训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培训课程的实践针对性、理实融合性和有效性。

(六)強化质量管理与改进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8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探索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信息时代,信息化的进程将关系到高校未来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工作成绩显著,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资源库开发与整合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以教育信息化校园环境为平台、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正在被高校重视及实施。

作为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无疑是教育质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教育质量这个核心。教师始终处于学校质量文化这个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在高校信息化环境中,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因此,应该充分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含义

信息素养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原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首次提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澳大利亚学者Bruce提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术理念、信息源理念、信息过程理念、信息控制理念、知识建构理念、知识延展理念和智慧的理念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笔者查阅了许多专家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及提出的思想,综合各方面的研究,认为华东师范大学谢安邦教授的概括更全面准确。谢安邦教授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①对信息、信息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有正确的理解;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及获取所需信息的欲望,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②认识到获取信息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并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③能准确、快速地从不同角度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④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⑤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或存储)自己生成的新信息。⑥能将以上一整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继续学习和交流。⑦能够遵守信息道德,懂得维护信息安全。

二、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探索

信息素养是高校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目前来看,我国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还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应用信息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甚至将信息技术简单理解为使用信息工具,远远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效能。因此,必须培养和提高广大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多年的实践探索基础上,笔者就如何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总结,综合性的提出以下几点思路和措施:

1、领导重视,组织培养方案。在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其信息应用能力方面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首先必须学校领导重视,要在学校领导的思想里真正认识到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将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关键作用,将决定着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那么,培养和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这一系统工程才能真正开展起来,并形成制度化。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教师信息素养组织培养方案。安排信息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制定教师信息素养组织培养方案,要把方案的制定当做研究课题来搞,可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成功方法,结合本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出的方案要经过相关信息组织的审核,经学校批准才能实施,走拟稿—评审—通过的严格程序,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定期组织效果评价和方案再修改之路,做到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加强宣传和学习,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在校园内加强对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实质性的展式信息技术功能,多种形式的开展信息技能应用交流,特别是信息技能应用于教育教学、科研和学习新知识方面的交流。通过宣传和学习,进一步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面对新兴的信息技术,教师如果没有与日俱增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技能,教师的教育教学进程将不能得到质的突破,这不是简单的使用信息设备和技术的问题,而是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培养人才的适应与否的重大问题。

上一篇: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范文 下一篇:节能减排实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