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验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02 08:49:5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篇1

关键词:艾滋病;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结果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数据是整个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其数据质量关系到艾滋病疫情的研判,并直接影响流行病学监测、综合干预、病例治疗和随访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关系到艾滋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效果评价。《全国艾滋病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信息系统)于2013年12月上线启动[1],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2014年3月正式在全国实施。信息系统实现了我国艾滋病实验室网络检测数据直报及动态管理,弥补了手工收集检测资料的不完整、不及时和容易出错等缺陷。同时提升了艾滋病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利于及时掌握各地艾滋病实验室机构建设的规模,促进开展实验室质量考评和能力验证工作,并促进对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职业暴露预防的管理工作。本文对浙江省2014年信息系统的信息质量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以期提高艾滋病实验室管理能力。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15年1月15日,下载《艾滋病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2014年浙江省数据库和相关工作表。

1.2方法

利用Excel2007软件对全省艾滋病实验室机构建设和检测能力进行分析汇总,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全国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质量考评方案”[2],对实验室机构基本信息填报内容的准确性和实验室样品检测量报告的及时性、正确性进行分析,并对信息系统其他模块:主要仪器设备填报情况、实验室质量考评和能力验证参加情况、职业暴露数据填报情况进行分析统计。评估指标:1)实验室机构基本信息准确率,指实验室机构信息如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和电子邮箱等基本信息准确无误的实验室数,占截至2014年底录入实验室总数的百分比。2)主要检测设备填报的及时率,指截至2014年底,已完成填报实验室主要检测设备[筛查读数、确证检测、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测定、HIV病毒载量测定、HIV基因型耐药检测、HIV核酸定性]的实验室数,占除检测点以外其他类型实验室总数的百分比。3)实验室样品检测量填报及时率,指每月10日前及时填报上月检测数据的单位数,占上月应填报数据实验室数的百分比;样品检测量填报正确率,是指在导出2014年“实验室检测样品一览表”及各统计表中,每发现一个实验室的数据有逻辑错误或常识错误,即判为错误,以没有错误的实验室数占应填报数据实验室数的百分比表示。4)质量考评的参加率,是指2013年底在信息系统注册的实验室机构中,参加2014年质量考评的实验室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合格率是指合格实验室数占参加实验室的百分比。5)HIV职业暴露事故报告表的及时率,是指“发生一年以上仍未报结果判定的个案一览表”展示的个案数,占系统中截至2014年底总个案数的百分比;正确率是指未发现有逻辑错误或常识错误的个案数,占系统中截至2014年底总个案数的百分比。

2结果

2.1实验室机构基本信息情况

2.1.1实验室机构级别、类别和分布至2014年12月底,浙江省经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备案的艾滋病检测单位,均在艾滋病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了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机构,全省共建立1448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分布在全省11个地市,均集中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分布在全省91个县区。全省各地市实验室机构建设情况详见表1。2.1.2实验室机构开展检测项目情况全省艾滋病实验室具备开展的检测项目主要是HIV抗体(快速)检测(1437家)、HIV抗体(酶联)检测(576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抗体筛查检测(408家)、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443家)和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438家)。其他开展的检测项目有HIV抗体确证检测(12家)、为HIV患者服务的CD4细胞检测(16家)、HIV病毒载量检测(3家)、HIV基因型耐药检测(1家)、HIV核酸定性检测(1家)、HIV新发感染检测(1家),以及HCV抗体补充试验(37家)、HCV核酸定性定量(8家)。2.1.3实验室机构信息填报质量1448家艾滋病实验室机构信息填报正确的有1400家,正确率96.69%。有48家机构填报有误,主要是电子邮件地址有误20家,通信地址有误13家,机构名称有误9家,传真或电话有误7家。

2.2主要设备填报及时率

全省有576家实验室(筛查实验室、筛查中心实验室、确证兼筛查中心实验室、确证实验室和确证中心实验室)需填报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填报率为100%。其中主要仪器设备有筛查读数设备31台,确证读数设备16台,流式细胞仪16台。

2.3实验室样品检测量情况

2.3.1HIV抗体检测量报告情况全省报告HIV抗体初筛检测11089446人次,初筛阳性11948人次,初筛阴性11077498人次;复核检测16518人次,复检至少一次阳性反应9838人次,全阴性反应6680人次;确证检测6705人次,阳性5664人次,阴性529人次,不确定512人次。2.3.2实验室样品检测量填报质量情况全省艾滋病实验室机构报告数据13733条,及时填报12660条,及时率92.19%;正确填报13387条,正确率97.48%。2.3.3实验室样品检测量报告错误情况数据报告错误339条,占2.47%。主要错误类别:初筛阳性没有填报复检结果215条,平行试验结果填入复检结果49条,复检阳性数重复填报16条,复检结果填入初筛46条,阴阳性结果填反20条。个别数据存在2类及以上错误。

2.4实验室质量考评/能力验证管理

全省共958家机构应参加2014年艾滋病检测质量考评,参加率100%,合格率100%。全省12家确证实验室参加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抗体检测(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蛋白印迹法)能力验证,3家参加HIV病毒载量检测,10家参加CD4细胞检测,基因型耐药和HIV新发感染各有1家参加,各项能力验证参加率100%,合格率100%。

2.5职业暴露报告情况

全省共填报88人次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杭州市,有39例(44.32%),检测结果填报及时率为85.2%。主要发生在护士、医生和实验室人员,分别有41例(46.59%)、31例(35.23%)和11例(12.5%)。所有随访检测中未发现HIV感染。

3讨论

我国2005年3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3],实现了疫情监测资料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实时报告与管理。2008年1月改版并实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且不断发展,在2013年底上线“艾滋病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开始了艾滋病实验室检测信息的实时报告和动态管理,提高了检测数据收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增加了实验室管理模块,促进了艾滋病实验室管理能力的提高。浙江省经过1年的运行,在“艾滋病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内能够实时了解到全省艾滋病实验室的分布和检测项目的开展情况,以及检测数据报告情况。有效解决了目前全省艾滋病实验室机构数庞大及检测工作量不断扩大,导致手工收集检测资料费时费力、收集不全且容易出错的问题。信息系统加入了实验室质量考评和能力验证模块,提高了实验室管理能力,促进了各级实验室开展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实验室检测技术。信息系统不仅实时了解全省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实验室网络的布局存在的问题。浙江省艾滋病实验室虽然建立机构较为庞大,开展HIV抗体检测量巨大,但实验室网络布局各地市不平衡,尤其是确证实验室数量不足,分布也局限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网络开展的检测项目也集中在血清学初筛检测,能够开展确证、CD4细胞检测和病毒学检测的实验室数量不足,不能满足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需要。提示今后对网络实验室要合理布局,增加医疗机构设立确证实验室,促进网络实验室检测项目的进一步开展。2014年全省艾滋病实验室机构报告开展HIV抗体初筛检测超过1108万人次,确证检测超过6700人次,全省艾滋病实验室机构承担了极大的工作量,促进了全省HIV扩大检测工作的迅速开展。但同时也发现复检检测数据不准确、复检检测数明显高于初筛阳性数、复检至少1次阳性数明显高于确证检测数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初筛阳性往往要经过2~3家单位多次复检,造成重复报告,导致复检结果的多报,而“艾滋病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尚不能识别重报的复检检测数。提示应严格定义复检检测由第一次复检单位填报,同时信息系统内建立识别重报审核机制。目前的信息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量还是很有限,除了HIV抗体检测有较为详细的结果外,其他的检测项目都只有检测量的信息,没有具体的结果信息,这样只能反映这些项目开展的工作量。提示应不断加强信息系统的开发,增加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能力。2014年全省艾滋病实验室机构信息填报各项数据表明,全省各级艾滋病实验室机构信息系统使用规范,填报数据及时准确。但是也发现一些问题,除了信息系统固有的原因外,主要是操作能力较低造成的。提示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数据填报能力,减少数据填报错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关于试运行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通知[R].2013.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质量考评的通知[Z].2014.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启动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的通知[Z].2005.854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年10月第21卷第10期ChinJAIDSSTDVol.21No.10October2015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篇2

关键词:质检机构 检验报告 编制与审核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实验室建设日趋加强,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多数实验室只重视能力建设,重视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而忽视检验后结果的质量控制。检验报告编制与审核处于检验后质量控制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需要编制、审核人员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工作经验和业务水平。对报告的编制与审核要做到严谨,引起足够的重视,检验报告如果没有认真进行编制、审核,一旦报出错误的结果,将严重危害客户及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破坏实验室的信誉,甚至关系到一种产品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做好检验报告三级审核,对质检机构非常重要,但是,有的实验室对报告的编制与审核重视不够,造成工作上不应有的损失,质检机构为确保检验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必须重视检验报告的编制与审核。

一、检验报告的编制

检验结束后主检人员根据检验原始记录、抽样单、检验和判定依据及其它说明认真完整地编制报告。报告编制应遵循结构完整,内容详实,结论准确的原则,用语应专业、严谨、慎密、简洁。一份完整的检验报告,应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检验报告编制的格式要求。报告应有封面、首页、数据页、附页、原始记录、抽样工作单或委托单及其它说明等相关资料。报告封面应印有资质认定标志。检验报告至少应包含以下信息:标题、单位的名称地址、报告的唯一标识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及表明报告结束的清昕标识、客户的名称和地址、所用方法的标识、检验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样品接收及检验日期、检验的结果、主检、审核、批准人的签字等。对于完成的每一项或每一系列检验结果,均应按照标准规定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在检验报告中表述。检验报告中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报告不允许涂改,检验报告的内容、检验数据及单项结论必须与原始记录保持一致,报告中包含分包检验的,分包结果应在检验报告中明确标明。检验报告的主检、审核、批准必须由本人签字,签发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碳素笔书写。

二、检验报告的审核

检验报告编制后必须经过主检、审核、批准人三级审核,重重把关,这是决定检验报告规范正确与否的关键。审核范围包括检验过程、原始记录与报告的一致性、检验报告的外观及内在质量,在审核中发现错误由责任人进行更正,审核人不得自行涂改。

(一)主检人员一级审核:主要对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和检验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着重审核:1、样品是否与记录单一致,抽取检验样品是否符合要求,样品是否是同一批号,是否有效。2、原始记录与其它资料是否一一对应,避免混淆。3、检验及判定标准依据是否正确,检验操作过程与标准要求是否吻合,对标准的理解是否有误。4、检验用仪器是否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准确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5、检验记录是否客观、完整、准确。6、检验数据处理是否科学、正确,修约是否符合要求。7是否采用标准要求的计量单位。

(二)审核人员二级审核

主要对检验报告的规范性、正确性和可靠性负责。着重审核:1、编制报告的各记录单、流转单的齐全性、一致性。2、检验报告格式的规范性,编制及打印的正确性,各页的完整性。3、标准的现行有效性,检验依据的正确性,报告中标准要求项的准确性。4、评价检验结论是否与单项结论及原始记录一致、正确。5、报告与原始记录数据是否一致。6、边缘数据、不合格项是否按规定复检,数值取舍是否正确。7、检验报告的结论用语是否规范准确。

(三)批准人员三级审核

主要对检验报告的完整性、项目的齐全性,依据的正确性和结论的准确性负责,保证检验报告的科学、公正、权威。着重审核:1、报告是否经主检、审核人员审核,盖章及相关人员的签字是否正确,齐全。2、检验报告是否完整,内容是否齐全。3、检验依据是否充分准确,标准是否现行有效。4检验方法运用是否正确。5、检验数据的逻辑性,报告是否合法合规符合质控要求。6、检验报告结论的准确性、规范性。

三、检验报告编制审核存在的问题

1、报告编制不规范,不具体,主要是检验人员业务不精,工作不认真,忽视小节,导致报告编制内容不祥,不规范,影响报告质量。

2、报告审核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细致审核检验结果,对标准不认真研读,对数据不经分析,甚至眼睛扫一遍就签字,审核工作非常不严谨。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篇3

医疗检查检验效率的提升,能对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起到积极作用。建立一套具有区域内标本流转、检验报告共享、结果互认的区域LIS系统,可以节约小型医院购买检验设备的成本,减少重复检查。目前行业中存在的区域LIS系统,都是从单个医院的检验系统改造而来的,存在部署困难、维护不方便、权限管理混乱、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同步稳定性差等缺点。充分利用云技术优势、面向区域医疗和集团医院重新设计开发的基于云计算的区域LIS系统,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LIS系统为医疗机构改善患者服务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患者为核心”这一理念得到了充分实现,基于云计算的高效区域医疗信息服务,会为医疗行业带来跨时代的变革。目前,云计算区域LIS已经开始在上海市金山区医院进行应用,随着应用的扩展,云计算必将在区域医疗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区域LIS的目标定位

云计算模式区域LIS可以解决各医院LIS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并完善各医院内LIS系统的功能,实现数据标准统一、功能完善、性能可靠,提高区域实验室管理水平,实现整体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可以将标本检测成本较高、时效性稍差的项目集中进行检测,快速出检验报告,实现区域标本流转检验的业务协同。这一方面可以为社区医院、没有高端检验设备的医院提供与商业实验室一样的快速、专业的检测报告;另一方面可以合理整合各医疗机构的标本检测仪器资源。通过项目集中检验,既降低了仪器检测成本,又缩短了报告周期,同时,还提高了大型医疗机构设备资源利用率。因此,推行区域标本流转,构建区域临床检验中心,符合国家新一轮医改要求,有利于积极推进新医改目标的实现。

在医疗机构内部,院内实验室主要负责本院临床科室的检验,院内LIS系统必须满足实验室日常的标本处理入库、仪器联机、检验结果处理、报告打印、报告、检验信息统计、检验信息报告、标本流程、外部医疗机构检验报告调阅等工作。院内LIS系统的合理建设带来的好处有:帮助医院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帮助医院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规范检验报告单,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检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帮助检验实验室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自动多角度智能化审核数据,减少外界随机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医疗机构间,一方面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构建区域LIS应用平台, 另一方面,在医疗服务应用模式下成立区域临床检验中心,提供区域标本流转服务,将整个区域检验业务协同、联动流转和医疗服务提升至一个全新的层面,具体目标有:

1. 实现区域内检验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通过对质量控制的管理,实现区域内检验结果的互认,为区域医疗提供临床实验室信息服务;

2. 提高区域检验中心实验室管理水平,促进实验室管理变革。通过对仪器、方法、标准、人员、试剂、耗材等实验室资源的全面规范化管理,对仪器、人员的工作量统计,对试剂、耗材等使用量的相应统计,实现成本严格控制和人员量化考核,优化实验室资源,降低实验室各种成本费用;建立全区医疗机构实验室统一的资料信息库,实现计算机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通过区域检验数据中心平台,实现检验数据的共享和标本流程管理,及时有效地为临床检验提供优质服务;

3. 遵循IHE基础技术架构,采用开放式接入端方案,建立信息整合平台体系的技术架构,为实现更大范围可扩展、可长远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 遵从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标准,为实现其要求提供所需的现代化工具,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借鉴国外实验室的先进经验,全面提高临检中心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临检中心实验室水平和国际水平接轨;

5. 通过医学临床检验中心系统这一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及时响应各医疗机构的检验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社会和服务客户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检测结果,提高实验室社会地位和整体经济效益。

系统采用云技术中SaaS模式,为区域或集团内的医疗机构提供了很好的扩展性,新的医疗机构的接入非常简单,只需要网络连通以及工作站电脑。

BS系统架构将程序和后台数据库部署在云端后, 中心医院、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只需要在客户端使用IE进行访问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系统的扩展性非常容易,只需要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访问和使用。系统升级和维护只需要在云端进行,客户端无需人为进行操作维护,实现客户端零维护。后台数据库统一在中心端进行管理和维护,安全性更高。

区域LIS的功能特点

SaaS模式:利用云技术的SaaS模式特点,轻松支持区域LIS、集团LIS以及未来的租赁服务模式,硬件设备集中在云端部署,信息系统非常方便用户业务的扩展,同时又避免了硬件设备在各医疗机构的重复投资。

统一数据标准:检验方面相关的基础数据实现在云端进行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实现收费项目标准化、检验项目标准化和医疗机构代码标准化。各个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情况下载配置需要的数据,无需再次整理和维护基础数据,基础数据标准的统一更利于报告数据的共享和结果互认。

标本流转:各医疗机构维护各自的条码规则,条码生成由系统统一规划和管理,保证条码在整个区域中的唯一性。标本采集完毕后,各家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是否外送或在本医疗机构完成。外送标本可随时查看到外送医疗机构的检验进度及相关的报告情况,无需增加把数据同步到特定服务器的额外操作,与在本医疗机构做检验没有任何区别,实现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标本无障碍流转。

报告共享:患者的检验报告可以方便地实现实时共享,无需将患者报告数据上传至特定的服务器即可方便实时地调阅权限内患者的报告数据。患者在多个医疗机构做检验时,报告检验项目数据可实现实时共享,并将当前数据与上一次检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将有问题数据提示给操作员以便医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部署、维护快速方便:区域LIS采用SaaS架构,只需要在云端部署数据库服务和Web服务群,客户端应用只要在IE浏览器上访问系统即可。实现客户端零维护,无需实施人员在客户现场就能快速维护整个区域所有医疗机构数据。对客户的需求处理完成后,只需要在云端将需求对应的内容进行升级,客户端只需刷新系统即可对需求进行确认和使用,达到及时响应用户需求的要求。

该系统只需在云端部署一套LIS系统;各个医疗机构不用部署LIS产品,只需普通的工作站;发挥云技术的优势,方便医院站点的横向扩展和业务的纵向扩展;数据集中存储在云端,实时共享,安全性更高,也更加便于维护和区域数据统计;数据集中抽取,易实施、易维护、易扩展;各医疗机构硬件投入少,减少重复投入,零维护。

讨论与思考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篇4

关键词: 大学物理; 自动批阅; 实验报告; B/S结构

中图分类号: TN96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12?0058?03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Internet 的迅猛发展,结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师教学和管理已逐步得以广泛运用。由于大学物理实验需要测量的实验参数多、实验组数多、实验数据量大,且实验报告中经常需要将数据进行统计或绘制成各类图形,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计算,以检查报告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因此批改物理实验报告是一件十分繁琐的工作。在此情况下,“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自动批阅系统”(以下简称“自动批阅系统”)应运而生了。自动批阅系统的研发旨在减轻实验教师的教学负担,改变传统实验报告的手工批阅方式,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批阅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方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提交物理实验数据[1?2]。

1 自动批阅系统的设计

考虑到Microsoft Visual Studio具有丰富命令、函数,同时又可使用大批的外部函数,无论是对图形、图像、动画的处理,还是对音频、视频的处理能力都很强大,因此笔者选择了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平台,并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工具来开发本系统[3]。

1.1 系统开发环境

学生和教师模块采用和 Visual 2005语言开发,并融入了Microsoft Office,Flash和图片等相关素材,而后台数据的存储模块则应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开发。

1.2 技术架构[4]

为更方便于管理员、学生和教师3种不同身份的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本项目采用了B/S结构进行开发。B/S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安装、零维护,因此它具有更好的跨平台性,可扩展性,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由于整个系统开发性特点,系统采用三层B/S结构:用户界面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访问层。用户界面层主要完成用户交互功能。客户端以Web网页方式访问,提供管理员、学生和教师3种不同角色登录,根据用户名、密码和选择的角色来判断用户的权限,登录不同的界面。应用服务层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实验录入数据、查看实验分数、提出问题、自动批改与自动打分等弄能。数据访问层通过服务层中的数据访问组件与数据库交互。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主要由用户信息库和数据信息库组成。

1.3 系统设计目标

通过系统设计实现,减轻授课教师的教学负担,改变传统实验报告的手工批阅方式,提高实验报告的批阅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提交物理实验数据。

2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本项目是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和SQL Server 2005环境下、使用和Visual 语言开发基于网络的学生网上提交物理实验数据、教师后台处理和管理学生物理实验数据并对成绩进行自动存储、统计、查询等功能的网站[1]。该系统采用了三层B/S体系结构,使用和Visual 进行开发,并以SQL Ser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通过技术来链接和访问数据库,以网站的形式。根据不同角色的功能可以把自动批阅系统分为学生、教师和后台管理3大模块。

2.1 学生模块

按实验进行的时序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3个部分。

(1)实验前:学生是通过浏览网页,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要求和实验所需器材等。

(2)实验中:做好实验测量和数据采集工作,并把实验数据录入系统;也可向教师提出自己在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寻求教师解答。

(3)实验后:学生可以在系统中查看自己的实验分数和教师对于疑问的解答。

2.2 教师模块

(1)查阅学生提交的实验数据,并利用系统自动计算学生所提交的实验数据,再与精确值对比后,自动打分。

(2)回答学生在实验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给出自己的解析。

(3)导出和打印实验分数,便于教师对实验情况做出评估。

2.3 后台管理模块

(1)后台管理员可以对访问系统的学生或者教师用户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对每年的实验数据进行清理,减轻服务器压力。

3 系统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3.1 系统特点

“自动批阅系统”可以处理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基本实验数据,覆盖绝大多数物理实验项目。

(1)学生只需要访问实验网站,在网页上选择实验内容和实验题目,便可进入不同实验项目子窗口,并通过网络提交实验数据和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

(2)教师在登录实验网站后选择教师模块,即可进入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系统主控窗口,在主控窗口实验内容菜单选择实验项目,进入不同实验项目子窗口,按不同的实验要求和题目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并显示结果和自动评分,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点评和解答学生疑问。

3.2 系统创新之处

(1)“自动批阅系统”将高效的计算机与产生大量数据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相结合,开创了我校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的新模式。

(2)系统将学生的操作测量数据在线提交,教师通过后台管理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自动计算,这种实验报告批阅方式,提高了实验报告的批阅效率和准确性,推进了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管理。

(3)系统使用数据库访问技术,使得自动批阅系统有较高的性能。

4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4.1 数据库访问[5]

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5来存储数据,多数情况下数据访问都是采用直接在SQLConnection中写入调用ConnectionString的属性。但是在项目开发中以类的形式来组织,封装一些常用的方法和事件,不仅可以提高代码的重用率,也大大方便代码的管理。本系统中创建一个公共类EditData,主要用来访问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数据库操作主要的功能是连接数据库。

4.2 角色权限管理

本系统共设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三个角色的单入口登录界面,在数据库的用户表中也给不同的角色设置了不同的权限,因此在登录界面中输入用户名、密码,和在角色下拉框中选择自己的角色后,在登录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对用户名、密码和角色进行判断是否正确,是则进入相应的页面和赋予相应的操作权限,否则给出相关提示。这样即可以限制不同用户对网站的访问权限,也保证了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性[4]。

5 结 语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自动批阅系统的运用,实现了高效的计算机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结合,开创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的新模式。利用不厌其烦的计算机来辅助物理实验教学,更好地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实验报告的批阅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推进了物理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管理。本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使用性强,从运行情况看,系统反馈比较快,错误提示简洁明了,批改结果准确,现已在我校物理实验教学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为开发其他程序设计课程的自动批改系统提供了参考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6]。

参考文献

[1] 赵龙.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自动批阅系统设计[J].船海工程,2009,38(2):98?100.

[2] 夏强.Excel VBA应用开发与实例精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赵龙.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考核系统的设计[J].教育论坛,2010(3):17?19.

[4] 严良达,朱晓鸣,余凤钢环境下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办公自动化杂志,2011(7):53?55.

[5] 刘刚程序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篇5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报告; 可靠性; 第三方审验; 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F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5-0047-05

一、引言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得到全球范围的重视,在政府、社会大众的压力以及企业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之下,许多上市公司披露了社会责任信息,并付出了一定成本。但该信息是否能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发挥其有用性是值得探究的问题,社会责任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可靠性和质量。国外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Hammond and Miles(2004)认为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十分缺乏,他们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按照预先制定的报告要素特征进行编码,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实地访问,让专业质量评价机构、学者检查打分,得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结果发现,英国4个有代表性的信息质量评估组织构成的专业质量评价者对可靠性的定义比公司更严格;标杆和奖励机制是社会责任披露的重要驱动因素。Sillanp■(1998)提出,鉴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机会主义及欺骗行为的普遍存在,经过鉴证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有助于得到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提高信息可靠性。Davenport(1978)建议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报表像财务报表一样受到独立审计。通过社会责任信息审计,可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公司会知道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也会掌握如何编写,如何衡量以及哪些是合适的行为和活动指标,哪些不是合适的指标的规范。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就会具有较少的欺骗性,以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

目前国内有一部分学者致力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和可靠性方面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宋献中和龚明晓(2007),他们采用内容分析法和信息质量特征的概念框架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年报中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了整体评价。此外大部分研究是采用指数法对报告披露状况进行评价,专门对可靠性进行研究的极少。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的研究难题。随着我国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日益重视,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自身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可靠性的说明及审验情况,并通过对企业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水平。

二、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的含义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2006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G3)对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的定义为:编制报告时使用的信息及各个步骤,其收集、记录、编排、分析及披露的方式应当可验证,并可确保信息的质量及实质性。其具体描述为:报告中的信息及数据,应当有内部控制或文件记录为依据,供编制者以外的个人复核。没有证据支持的绩效,不应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除非其为重要信息,而报告应明确解释一切有关该等信息的疑问。有关证明报告决策过程的方式,应当使主要决定的依据(例如决定报告内容、边界、利益相关方参与的过程)能够验证。在设计信息系统时,报告机构应预先考虑到系统能够验证,并作为外部审验过程的一个环节。

一份可靠的社会责任报告应当首先具备真实性,即报告内容和数据准确无误,一份错误的社会责任报告可能使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决策;其次是所披露报告的中立性,一份报喜不报忧的社会责任信息报告难以让利益相关者信服其是公允无偏的;最后是可验证性,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分散性,验证社会责任报告的成本是较高的。目前,由利益相关者可信赖的独立的第三方进行验证是目前国际上解决可靠性问题的一个通行方法。

三、我国上市公司自身对报告可靠性的说明及第三方审验情况分析

根据研究目的,本文选取600家A股上市公司2010―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样本,为了使研究更有意义,在选取时倾向于独立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或是规模更大的公司,并且倾向于在报告中有对自身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说明的公司,这样能对相关说明情况研究得更为深入。

(一)社会责任报告中的可靠性说明情况分析

GRI于2006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G3)明确要求,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开头醒目处需要说明企业保证报告信息可靠性的方法及措施。我国没有对企业此方面提出强制要求,所以相关说明情况参差不齐。本部分就企业自身对其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说明来粗略地评价与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可靠性等级。因此提出假设:在我国相关规范没有强制要求对其自身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作出说明或是保证的情况下,企业如果能自愿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其信息的可靠性进行说明或是保证,那么他们的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要大于那些没有说明的公司。虽然企业自身对其可靠性的说明不能保证其报告信息是否真的具有可靠性,但鉴于我国衡量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的方法与手段匮乏的现状,暂且认为,有可靠性说明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靠性,大于没有可靠性说明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有详尽可靠性保证方法说明或由外部审验来保证其可靠性的报告的可靠性,大于只有一般可靠性说明的报告。

本文将600家样本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说明分为四个层次,即优秀、良好、一般和没有。“优秀”的可靠性说明是既对报告的可靠性进行申明,又陈述了保证信息可靠性的方法和措施或可靠性的验证方法及结果。例如中国远洋既对企业自身保证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说明,又请外部第三方进行了信息可靠性方面的审验,同时对信息可靠性的持续改善进行了保证和申明。其具体表述如下“为保证报告可靠性,中国远洋创造性提出了建立和运行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16步法并建立严谨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流程和沟通机制,运用18个评审和改进步骤,从指标数据收集、素材收集、报告框架、报告编写、报告初稿、报告修改、报告送审、内部审核、专家委员会审核、外部审核和相关方沟通全过程完成报告质量控制流程。”“中国远洋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审慎可持续发展报告,并将提高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可靠性作为改进永恒的主题,不断完善。”“中国远洋建立可持续发展报告可靠性和质量保证机制,通过系列的审核、审计、审验和评价,促进可持续发展报告不断改进。”“良好”的可靠性说明为对报告的信息可靠性进行了说明,但缺少具体的保证方法及详细措施。例如中石油、中国中丝、中国人寿、北京银行等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开头或结尾处申明“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但缺乏具体的保证措施和方法。“一般”则是指社会责任报告中可靠性说明陈述不明确的企业。例如中国铝业的“报告使用数据来自公司正式文件和统计报告”或如神华集团的“本报告所引用2011年的数据为最终统计数,如与年报有差异以年报为准”等对其信息可靠性陈述模糊而不明确的说明。“没有可靠性说明”则是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没有任何关于报告可靠性的说明。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可靠性说明差异很大。1.5%的企业为“优秀”;16.17%的企业为“良好”;28.17%的企业为“一般”;54.16%的企业则没有任何关于报告可靠性和编制依据的说明。

本文还统计了各组企业资产对数的平均数(见表1),结果显示,可靠性说明好的企业资产规模明显大于可靠性说明较差的企业。

(二)第三方审验情况分析

笔者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审验及鉴证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从表2可看出,本文选取的600家样本中有68家经第三方机构独立审验,仅占11.33%。14个社会责任报告审验机构包括一些国际认证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行业协会等。

还有些企业有第三方专家的证言和评价,但本文对此类专家评价不做统计与分析,因为一般情况下他们无法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发表意见。本文对第三方审验和鉴证报告是否包含对信息可靠性进行分析作了统计。具体统计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由于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审验服务不同,或是企业自身的原因,68家企业中只有29家对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在这29家企业中,第三方独立审验机构提供的服务也不尽相同。例如,挪威船级社(DNV)提供专门针对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的审验服务,把可靠性分为四个级别:优秀、良好、一般和不合格,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各个生产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评估;必维国际则是对社会责任信息编制人员进行采访和监督,通过一系列标准流程得出社会责任报告是否具有可靠性,不划分可靠性的级别;普华永道、瑞士通用公证行(SGS)、毕马威华振、德勤、安永、立信、中瑞岳华则不单独对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作出评价,而是表述“社会责任报告没有在任何重大方面不公允”。

四、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的实际调研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主要目的是从侧面调研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以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为主,实际走访部分企业为辅的调研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巧妙地避开了诸如“你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是否具有可靠性”这样粗鲁直接并且无效用的问题,而是采用从侧面询问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生产过程和原始出处是否可靠等问题,并且问题的设置参照了GRI指南第三版中的可靠性测量标准。

(一)问卷设计和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导言和正文两个部分。论文结构属于半结构式,介乎于结构式和开放式两者之间,问题包括两种类型: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正文的内容包括受试者的背景信息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的调查,问卷题型包括是非题、多选题、主观开放型题等。问题主要根据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中关于社会责任报告信息可靠性部分综合考虑,提炼分析出14个能够从侧面反映信息可靠性的问题,研究社会责任报告中信息生产的各个流程是否具有可靠性,具体的数值如何得来,由什么部门进行详细的统计并上报等。

为了确保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先随机选择20个样本对受试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与一些受试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然后请受试者帮助对不易理解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对预测的试卷进行了统计与基础分析,最后完成问卷的设计。在保证问卷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再用最终的问卷选择130个样本进行了第二次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部门或是负责人,所选择的公司均为我国A股上市公司,选择样本时更倾向于规模较大且独立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另外,还针对问卷中的一些问题,选择部分受试者进行了实地访谈。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问卷回收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是在第三部分已收集的样本公司的基础上,采用电子邮件传送网上调查问卷链接(调查派和问卷星)、通过邮件发送电子版调查问卷与发放纸质问卷三种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问卷59份,有效问卷57份,有效问卷总体回收率为38%,回收有效问卷所占比率符合标准。

本次问卷调查的有效回收问卷中,75.44%的受试者为男性,其中年龄在30岁到50岁的为67.46%。受试者担任的职位情况为,48.09%为社会责任报告编制部门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20.25%为社会责任编制小组,31.66%为企业负责对外的客服人员和其他部门人员。其中,从统计数据中得出,规模较大、社会责任披露指数较高、独立社会责任报告且有第三方审验或评价的企业问卷回收率明显高于那些规模较小、社会责任披露指数不高、不独立社会责任报告且没有第三方审验或评价的公司,回收率达60.07%。(见表4)

2.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调查

是否设立单独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部门,由专门人员负责并且按时保质地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工作对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有影响,独立的编制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和可靠性的提高。在调研的企业当中有54%的企业没有专门设置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部门,约46%的企业设置了专门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部门。可见约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付出足够的成本和人力在社会责任信息的编制和采集上,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有一定的保障。例如中远洋这样的企业设有专门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部门,此部门人员的主要职务就是收集信息、编制报告。别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以及保证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一般会组成一个类似“编制报告委员会”的临时部门,这些成员的构成一般由公司各个部门的中层以上干部组成,即主要职务不是编制报告,而是各部门的内部事务,等到特定时期组成这样一个小组来负责当期的年度信息采集以及报告,这样就能保证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因为小组中有各部门的管理者。

企业是否建立明确的社会责任信息组织管理体系对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收集涉及到众多的部门,因此需要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组织管理体系,才能确保社会责任信息的采集、处理及报告的可靠性。在调研访谈的企业中,有88%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信息组织管理体系,且从调查问卷开放性问题的结果可以看出,愿意透露其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的企业少之又少。只有中国远洋为了保证其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提出了建立和运行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16步法并建立严谨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流程和沟通机制,运用18个评审和改进步骤完成报告质量控制流程。中国远洋完善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体现在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其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指数达到0.84的高分。不过从调研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方面还是处于较低甚至是空白的水平。

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涵盖了部分预测数据,“预测”即意味着有不准确的可能性,所以研究报告预测数据也是研究报告是否准确可靠的一个关键部分。G3中规定,报告信息应足够准确和详尽,供利益相关方评估报告机构的绩效,保证其报告的可靠性。对经济、环境、社会主题及指标的预测可以不同方式说明,从定性回应到详细的定量衡量。确定可靠性的特征应因不同信息的性质及使用者而异,如定性信息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机构在适当的报告边界内展示信息的清晰度、详尽度及平衡度,而定量信息的可靠性还可能取决于收集、编排及分析数据所用的具体方法。报告应当达到何等程度的可靠性,部分取决于信息既定的用途。

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企业当中有72%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含有预测数据,只有28%的社会责任报告不含预测性的数据。企业的活动对社会的影响难以计量,通常需要进行预测。鉴于此,笔者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来调查企业如何保证其预测数据的可靠性。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对本问题的回答大部分采取了模糊的态度,如有的企业这样回答:“本公司的预测数据都是基于往年度的实际结果和专家的分析而得出的,具有可靠性”;有的企业则采取回避的方式来回答:“预测数据的可靠性不便于准确评估”或是“本报告的预测数据都是基于公司内部正式文件和统计而得出的,对其可靠性无法给予确切保证”;还有许多企业对本开放性问题没有作答。从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对预测数据的可靠性把握不大。

当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会遇到部分不太确定的信息和数据,但此部分数据G3中明确规定企业需要披露,所以编制人员在决定如何在报告中披露此项信息也是评估此报告是否具有可靠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G3中规定企业应该确保报告披露的信息可以验证,以确定报告内容是否真实可靠,保证报告信息适当地应用了报告原则。报告中的信息及数据,应当有内部控制或文件记录为依据,供编制者以外的个人复核,保证其可靠性。没有证据支持的绩效,不应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除非其为重要信息,而且报告应明确解释一切有关该等信息的疑问。因此,当编制人员在编制报告时遇到不确定的信息时,如果此信息是G3中强制要求披露的,那么应该尽量核实清楚以后再作披露;如果此信息不是G3中规定强制披露的,并且无法确定其可靠性,那么为了保证报告的可靠性,应该选择不给予披露;如果编制人员在不确定其报告中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时,选择大概披露或是臆测披露此部分信息,都会影响到报告的可靠性。

调查结果显示,当企业遇到不确定信息和数据时,只有14%的企业选择不披露该项信息,44%的企业选择大概披露该信息,而32%的企业选择核实清楚以后再披露,10%的企业选择其他方法。而G3指南中明确要求,除非此项信息非常重要,否则编制人员在遇到不确定信息时禁止披露。综上所述,只有14%的企业遵守了G3指南的要求。

五、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自身的可靠性说明、报告的第三方审验情况,并运用调查问卷、实地调研以及和企业相关人士访谈的方法,探究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水平。通过分析数据得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水平有待提高。从企业自身来看,对社会责任信息可靠性进行详尽说明、就报告的可靠性提供保证的企业不多,但我国规模较大的企业还是独立了社会责任报告,并且为保证其可靠性付出了一定的成本。从外部审验来看,600家样本公司中只有68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经第三方机构独立审验,与国际平均水平40%还有不小差距。从审验报告看,68家经第三方机构审验的报告中只有29家包含了信息可靠性方面的审验,可见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审验中也很少涵盖可靠性的审验,一是由于信息可靠性难以鉴定;二是由于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方面付诸的成本还明显不够。最后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调研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巧妙地从信息采集和生产环节入手,探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从原始采集生产到最后登报披露的各个环节是否准确可靠。研究得出,信息的各个生产流程的可靠性还有待提高,可靠性水平无法保证即无法保证社会责任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投资者将越来越多地关注和使用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为其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因此,可以通过加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以及提高社会责任的披露质量,最终得以提高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保罗B.W.米勒,保罗R.班森.高质量财务报告[M].阎达五,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钟宏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 刘骏.会计信息质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 宋献中,龚明晓.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与决策价值评价――上市公司会计年报的内容分析[J].会计研究,2007(2):37-43.

[5] 吴丹红,杨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体、质量和行为特征研究[J].会计之友,2014(29):19-13.

[6] 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3-11.

[7] 黎精明.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13.

[8] 李多,吴永立.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石化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J].会计之友,2014(33):46-49.

[9] Shameek Konar; Mark A.Cohen. Does the Market Valu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1,83(2): 281-289.

[10] Bowan,Edward H.Strategy,Annual Reports and Al-

chem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78,20(3):64-71.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篇6

实验报告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实验名称。即标题,集中反映实验内容。

摘要。一般写在实验名称下面,概述实验报告的主要结论。

实验目的。或称引言,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的对象、实验的意义和作用、实验欲达到的目的。有时也写此项研究工作的发展状况,以及尚存在的问题。

实验原理。简要说明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包括重要定律,公式及据此推算的重要结果。

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常用说明和图解的方法写出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原理、主要结构、型号、性能等;实验方法重点介绍特殊方法。可按空间顺序介绍实验装置,按时间顺序说明操作程序。

实验结果。即实验报告的主体。把原始记录的时间、条件、环境、偶然情况等,按顺序类别安排数字和图表。用专业术语描述实验中所见现象,用误差和统计分析,确保数据准确,图表规范。

讨论。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条讨论实验中所发现的规律,见到的现象。包括影响实验报告的根本因素,扩大实验结果的途径,对所发现的规律和现象的解释。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最后用肯定的语言进行概括,作出论断。

建议。针对实验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致谢。向有助于实验报告者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凡文中引过别人的结论,引用文章的作者、题目、出版日期、出版单位等列在实验报告后面。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篇7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手机APP;教学环节;教学效率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大学物理实验在理工科各专业甚至部分文科中开设,担负着培养学生物理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至科学实验基本素质、能力的任务[1].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人数多,上课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其物理理论基础及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的每个学生需要完成多个实验,每个实验要经过课前预习、现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考核等教学环节.一般大学从事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师很少,因此,1位教师在1个学期内需要从事数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同一教师每堂课上需要同时指导几十个学生的数个实验操作,课后则需要批阅大量的实验报告.在实际教学中会碰到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如何在几十个学生同时实验时及时发现及改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实验结束时如何有效地同时检查几十个学生的实验数据,批阅大量报告时如何快速有效地判断每个学生的数据处理是否正确.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大学物理实验的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2-3],以国家仪器公司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为代表开发的虚拟仪器的应用[4-5],基于Wifi的物理实验实时评价系统[6],智能手机在实验室宣传、管理等方面的应用[7-9]等.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利用手机学习预习课件的启发,考虑智能手机便携性好且在大学生中已经普及的优势,笔者提出采用手机APP系统解决上述由于学生多而教师少引起的一系列实际教学问题,本文详述实现手机APP系统的具体的硬件、软件结构及系统功能,并以“简谐振动的研究”实验为例描述其主要应用.

1手机APP系统硬件、软件结构及功能结构

以学生实验时使用的智能手机移动设备为重点,手机APP系统的整个硬件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电脑(Laptop)等在内的移动设备可通过分布在各个实验室的无线接入点集线器接入中心交换机,进而访问中心服务器.而中心各实验室的计算机、工作站可接入中间集线器或直接接入中心交换机访问服务器.在校内教师和学生的移动或固定设备可通过校园网访问中心服务器,在校外则通过Internet进入校园网来访问实验中心服务器.手机APP系统的软件结构如图2所示,前端主要软件为学生做实验时使用的手机APP客户端,还有用于教师评估学生实验情况和批阅报告的计算机PC客户端应用及在手机和PC上的基于浏览器的应用.后端有数据库、Web服务器、业务规则服务器及其他应用服务器,为前端客户程序提供结构、非结构数据存取,网页产生及浏览,业务规则检查及其他应用服务.手机APP系统的主要功能如图3所示.系统用户角色有学生和教师2种类型,学生主要利用手机应用在实验时记录实验数据.应用系统将综合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实验仪器的各种规则现场判断学生数据,如有错误将实时提醒学生并提供和数据错误相关的实验指导意见,实验数据及实验过程中的错误情况将保存在后台的数据库中,学生做实验报告时可以在手机或PC客户端得到实验原始数据表.其他功能还可以包括实验预习、预习检查测评及仪器操作指导等.教师利用手机APP系统可以了解实验的总体情况,现场及时发现实验出错的学生.实验数据的大部分核查工作将由手机系统在实验过程中自动完成,解决了实验结束时教师短时间内同时检查很多学生实验数据甚至出现学生排队的现象.实验后,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或PC客户端访问后台数据库获得学生的实验情况、实验数据及系统自动处理好的实验结果,用于评判学生实验成绩,批阅实验报告.

2手机APP系统案例:简谐振动的研究

简谐振动的研究实验[10]在气垫导轨上研究谐振子模型的运动学规律和动力学规律,实验系统如图4所示.运动学规律的实验内容为规定振子系统初振幅x0一定的情况下,在1/4周期内利用固定在滑块上挡光片和2个光电门测量从平衡位置运动到不同位移x的时间t,从而验证运动方程:x=x0sin(ωt),需要测量的数据见表1.实验后处理数据过程为先对滑块运动到位移xi时间的多次测量tij求平均得到ti,然后计算sin(ωti),在1/4周期内作x-sin(ωt)图,用直线图解法或线性回归法求斜率,如线性相关系数接近1,斜率和设置的振幅x0相符合,则验证了位移方程.在传统实验中,实验前学生按照类似表1的格式在报告纸设计好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时测量数据并填入表中,实验完成后教师检查数据.该实验不少学生常犯2个错误:一是光电门1没有调整到正确位置让滑块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出现计时错误;二是2个光电门由于碰撞等原因1个光电门工作不正常导致计时错误.不少学生在实验中没有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教师则由于需要指导分布在不同实验室做多个实验的数十个学生,如学生不主动提问,往往也没机会及时发现错误并给与指导,实验结束教师检查数据发现错误时,很多数据需要重新测量,甚至需要重做实验,浪费了学生和教师的大量时间,经常导致拖堂,影响教学进度.手机APP系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实验时每个学生用学号和密码登陆手机APP系统,手机APP客户端给出类似表1的数据表格,学生将测量的实验数据直接填入到手机APP中.手机APP系统会实时将学生测量数据和理论或参考值比较,并进行其他规则如有效数字等的检查,如有错误将立即反馈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改正建议信息,还可以根据学生出错情况进一步提供微课形式的内容指导,学生如果还无法解决问题则请教师现场指导,这样就能保证及时发现学生实验错误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了教学效率.大学物理实验手机APP系统也能缓解实验结束时教师短时间内同时检查很多学生数据并逐个指导学生的难题.由于手机APP能实时发现学生实验时的大部分的错误,教师在实验时也给予了个性化指导,大大减轻了教师最后检查数据的压力.而且,和人工检查数据相比,手机APP系统检查实验数据的能力更强、效率更高.以表1的学生实验数据为例,不同学生的简谐振子系统的m,k1,k2,x0,x1,…,x7等都可以不同,导致每个学生的实验数据t各不相同,人工短时间内判断各个同学实验数据的错误存在困难,手机APP系统则很容易判断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数据.如果对同一组学生的十几套仪器个性化数据,还可以避免学生互相抄袭数据,更便于准确评价学生的实验表现.手机APP系统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及评判学生的实验情况,提高教师批阅学生实验报告的效率.实验时学生的错误数据、正确数据及其他相关实验情况都将通过手机APP系统存入服务器的后台数据库.教师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或计算机客户端访问这些数据,了解判断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及总体实验情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学生数量多,教师难以现场评判学生实验操作成绩的困难.教师也可以查询计算机自动处理的实验数据来判断学生实验报告处理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减轻了批阅报告时教师审核学生数据处理部分的工作量.在“简谐振动的研究”实验中,学生测量的m,k1,k2,x0,t1,…,t7的错误数据、改正情况、正确数据及实验进展时间等都将存入后台数据库;计算机自动计算多次测量的平均值t,计算sin(ωt),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x=x0sin(ωt),给出斜率、截距、相关系数、标准偏差等拟合结果.教师通过客户端查看存入后台数据库的实验数据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通过比较实验数据的计算机自动处理结果和学生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处理结果,可以快速判断学生实验处理数据是否存在错误,提高了批阅报告的效率和准确性.手机APP系统的实现采用WeX5作为开发工具,WeX5开发的手机应用移植性好,也可以调用本地的硬件资源,用户体验优良.图5为手机APP系统学生实验时的登录界面.图6为“简谐振动研究”实验时,手机APP系统学生客户端的记录实验数据界面。

3结束语

手机应用系统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有效地缓解了大规模教学需求和教师数量少的矛盾.一方面,手机应用系统在学生实验操作现场实时反馈实验数据错误,即时提供相应实验指导,保证学生按时高质量完成实验任务.另一方面,手机应用系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并自动产生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保证教师高效地批阅实验报告,准确评判学生成绩.手机应用系统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各种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建设的很好补充,对提高传统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有重要作用.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篇8

【关键词】 XBRL;网络财务报告;实现模式

一、XBRL与网络财务报告

(一)传统网络财务报告的缺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报告由纸质报告发展到电子报告又进一步发展到传统的网络报告(与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相区别)。与电子报告等其他报告形式相比,传统网络报告具有时效性强和面广的特点,报告使用者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只要能上网就能查询,因而逐渐取代了其他形式的报告,成为企业财务报告的最主要的形式。据IASC1999年一项调查显示,欧洲、亚太和南北美22个国家660家企业中,86%的企业在网上进行信息披露,约62%的企业在其网站上披露财务报告。

尽管传统的网络曾在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方面发挥着良好的作用,但是随着技术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1.报告模式单一

传统网络财务报告从内容上看只是纸质报告的翻版,无法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监管机构、政府部门)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另外,与企业财务状况密切相关的一些非货币信息(如人力资源、生产能力等)非常匮乏。

2.数据不易抽取

由于财务信息内容的不断扩充,导致了以财务报告为主的财务信息逐渐成为了海量信息。而传统网络财务报告基于静态技术,以PDF,WORD,EXCEL、HTML等不同的格式将财务报告上传至网络,信息使用者无法通过搜索引擎快速检索,更无法随意地进行信息抽取和分析。

3.无法提供实时的报告信息

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只是基于企业定期财务报告基础上,报告的内容更新慢、报表信息严重滞后,无法在实时性、互动性方面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二)XBRL及其技术特点

1.XBRL概念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语言在商业报告领域的应用,是目前处理非结构化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的最新标准和技术。它有着清晰的层次结构,其技术框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分类标准(Taxonomy)和实例文档(Instance Documents)。其中,技术规范是由XBRL国际组织制定的技术说明书,主要用于定义XBRL的各种专门术语,描述XBRL文件的结构、分类的标准及实例文档的语法和语义;分类标准是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或团体根据XBRL规范和自身的会计行业准则条件而定义出的适用于本地区、本行业的词汇表,是财务报告的语法格式;实例文档是企业根据XBRL技术规范和分类标准生成的XBRL数据文件,代表了运用分类标准标记后的财务报告实例的集合。

2.XBRL的技术特点

(1)清晰的层次关系表达

XBRL继承了XML语言的精髓,即采用了分层的结构机制,通过技术规范、分类标准及实例文档三个层次组合而成,而每一层次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更细小的层次。如技术规范又分为技术基础层、建模规则层和用户指南层;分类标准由模式文件和链接库组成;实例文档根据信息的汇集程度分为条目(Item)、元组(Tuple)、组(Groups)三个不同层级。这样的分层结构将语义解释转化为对树形结构文档的解读问题,实现了“信息显示与信息内容相分离”、“信息内容与信息语法格式相分离”、“语法格式与语义规则相分离”、“语义规则与本体论相分离”。

(2)内置验证机制

XBRL技术带有内置的验证机制,每一层次的语言都需要在更上一层的元语言中实现语义解释。例如,在不知道分类标准的情况下,实例文档没有任何意义,用户无法从中提取所需的数据加以分析。因此,这种机制提升了信息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信息处理中的错误。

(3)方便进行数据挖掘

由于采用了分层架构体系,XBRL为财务数据的挖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表现在:(1)XBRL可跨平台使用。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之间XBRL信息可以进行传输和交换。(2)具有数据追踪功能。XBRL可以在不同的信息之间建立连接,追踪相关的信息线索,从上而下考察数据源头直至最底层数据。(3)支持快速搜索与定位。XBRL使用标签描述数据含义,在进行数据搜索时,无需以人工的方式找出网上的数据定义和格式然后逐一比较,而是根据标签语义进行定位,这样搜索引擎能够快速、准确找到用户所需的特定信息。

(三)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

随着XBRL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其在财务方面的应用,一种新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逐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同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不同,XBRL网络财务报告通过给财务报告数据打上特定的标签,使报表中的数据成为“贴了条形码的商品”,使得计算机能够“读懂”财务报表,通过内置的验证机制,能够“分析”这些报表。如图1所示,企业财务人员采用适当的分类标准,通过运用XBRL转换器或XBRL适配器将财务数据以实例文档的形式储存。信息使用者需要提取财务报告时,通过基于分类标准的样式单来获取财务报告的内容。XBRL为企业在互联网上编制、储存、财务报告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法,使得各类报表信息用户使用的财务报告信息“数出一门”,减少数据采集的错误和降低采集成本,大大方便了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提高了财务信息检索的效率。

由于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XBRL网络财务报告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广泛认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都积极投入到XBRL的研究中。SEC、FDIC、AICPA、CICA、IASB等国际组织均大力倡导发展应用XBRL技术的网络财务报告。

二、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实现模式

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实现有两个关键环节:报告生成环节、报告的报送环节。在这两个环节由于认知水平、技术成熟等方面的原因,又有不同的模式可供选择。

(一)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生成模式

任何一种新兴事物从出现到成熟必然要经历一段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新事物逐渐由认识――了解――接受――认可。XBRL网络财务报告也是如此,其生成模式必然经历过渡模式――转换生成,最终发展成为最终模式――直接生成。

1.转换生成模式

该模式由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生成各种财务报表,并以WORD、EXCEL、PDF等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在需要报送XBRL网络财务报表时,可以通过XBRL格式转换器进行转换,转换过程中会依照相应的分类标准的要求完成,最后形成XBRL实例文档。该模式属于XBRL报告生成的初级模式或叫过渡模式,适用于开展XBRL研究的初级阶段,我国目前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即主要采用这种的生成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转换迅速、可自动完成,转换中一般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和出错。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该模式仅仅是将PDF等电子文档格式简单改写成XBRL格式,用户只能查询这些信息而无法追溯数据的最初来源,XBRL的技术优势无法真正体现;此外该模式有赖于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相应报表后才能进行转换,有一定的滞后性。

2.直接生成模式

该模式由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内嵌XBRL适配器,在进行财务信息处理过程时,系统直接按照XBRL技术规范及分类标准来完成报表数据的处理,并实时输出XBRL文档。具体的做法为,在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将财务数据提取和转换成XBRL的元数据,然后按照XBRL分类标准对财务报表信息数据进行标记,实时生成XBRL实例文档。该模式属于XBRL报告生成的理想模式或叫最终模式,适用于具有一定XBRL应用的经验的高级阶段。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发挥XBRL的技术优势,能够实现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互动,实时提供财务报告信息,有利于对报表信息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利用。

(二)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报送模式

企业报送财务报告是为了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这些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政府部门及一般社会公众。他们都有独特的信息需求以进行关于报告企业的决策,因此一套单一的财务报告很难满足如此众多的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在使用XBRL技术之前,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报告需求者准备不同的报告。而XBRL的出现解决了多头报送的问题,企业只需要编制一个XBRL格式报告,不同报告需求者可以各取所需。而XBRL网络财务报告从报告企业到信息需求者传递,除了要解决报告的生成问题,还需要设计出恰当的报送模式。从国内外XBRL的实际应用来看,XBRL财务报告的报送模式有以下几种。

1.基于监管的报送模式

从应用经验来看,XBRL能够大大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与透明度,提升监管的效率。因此,XBRL的最大受益者和支持者是政府机构。无论是美国的FDIC、新加坡的ACRA还是国内的上交所,均或多或少具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质。因此,目前绝大多数的XBRL财务报告的报送模式都是基于满足监管需求的报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监管机构严格控制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要求信息报送方使用统一的XBRL分类标准报送相关数据,并且数据集中于监管机构,以实现信息之间的可比性;由监管机构通过相关的软件予以验证,实时纠错以避免各种输入性风险及重复消耗人力成本。这种模式,限定了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元素,企业难以创建个性化的信息元素。

2.基于个性需求的报送模式

由于行业的不同、企业的不同,完全基于监管的XBRL财务报告报送模式,其分类标准与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之间的适应水平较低。如果考虑到企业之间的个性化选择,则可以采用基于个性需求的报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企业自行制定相应的XBRL分类标准,并按照此分类标准报送XBRL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相关的XBRL数据存放于企业或网络。采用这样的报送模式,其分类标准与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及企业商业活动之间的适应水平较高。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企业间的信息可比性较差,而且假如数据存放于企业可能增加企业的IT投资成本,存放于网络则将面临数据丢失等风险问题。

3.基于监管+适度个性需求的报送模式

单纯的出于监管、或者个性化需求的报送模式,都将面临一些难以回避的困难或问题。那么,最优的选择是将两种模式两者取长补短,既满足监管的需求、可比性的需要,有满足适度的个性化需求。在这种模式下,由监管机构确定一个基本的XBRL分类标准,每个行业根据行业的特性制定出相应的XBRL扩展标准;在报送XBRL财务报告时,要求同时采用基本分类标准和行业扩展标准;XBRL财务报告数据集中于监管机构。基本分类标准的使用,能够满足监管的需求及信息的可比性,而行业扩展标准的使用,则满足了一定的个性化信息元素需求。

三、XBRL网络财务报告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较早开展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是主要的推动力量。2004年上交所就要求采用XBRL报送2004年一季度季报,中国成为第一个正式在资本市场中采用 XBRL 标准的国家。深交所在XBRL的应用研究方面与上交所几乎同时开展,在经历几年的试点摸索后,2009年初深交所推出了以 XBRL 标准化数据为基础的面向中小投资者的“XBRL 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投资者能够方便地进行上市公司年报的阅读、分析与下载。同年,上交所又进一步推出了全新的 XBRL标准平台系统。自此,中国的资本市场完成了 XBRL 年报的全面披露工作。

2010年10月1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这两套标准规定了 XBRL语言的基本要素和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XBRL 财务报告的基本要求,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化领域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和新起点。按照财政部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的我国部分公司、部分具有证券期货资格的会计事务所施行,鼓励其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下一步将在建立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经验基础上,着手研究制定基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通用分类标准,计划用三年至五年的时间,在所有上市公司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大型国有企业内实现报送 XBRL 格式财务报告。

从应用实践上看,我国已经从XBRL分类标准的制定阶段转入系统建设阶段,XBRL 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就推广和运用方面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目前沪深两交易所XBRL项目实际上不统一,各自采用不同的标准形成两套系统。深交所的XBRL项目采用的是基于IFRS的技术架构,而上交所采用是基于USGAAP的架构,这两者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不尽相同。由于分类标准不统一,当两个不断庞大的数据库在并轨实施单一标准时,将花费巨额代价进行改造。

在报告结构方面,仍然是传统一维模式财务报告的简单翻译,全然不顾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和表际联系,报表使用者无法从这种简单的XBRL报告中观察到会计数据的变化和过程,难以满足其决策需求。因此,尽管经历了多年的试点,实际上真正登陆XBRL项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的使用者寥寥无几。

在报送的模式方面,目前采用的是基于监管的模式,没有体现行业、企业的个性信息元素需求;报送方式上的采用的是定期报表转换报送,无法提供实时的财务报告信息。因此,在XBRL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无法用于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肖蕊,谭雅静.我国资本市场XBRL数据应用框架研究[N].证券市场导报,2010(10).

[2] 赵现明.XBRL财务报告标准研究――市场反应及扩散标准[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3] 王磊.基于财务视角的XBRL应用及推广策略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09.

[4] 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J].会计研究,2006(9):57.

[5] 姚靠华,洪昀.XBRL层次结构与财务信息数据挖掘[J].会计之友,2009(1):60-61.

上一篇:光电效应实验报告范文 下一篇: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