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09 11:02:03

标语背景篇1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42-01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教学核心是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教学要求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课程目标上,它强调英语知识与对话交流技能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小学生年龄段的心理;在课程内容上则应注重基础性、实用性与综合性,通过日常对话、实际应用、模仿学习等方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小学英语教育是英语教育的基础,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语言习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打好发音基础和书写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之实现简单的口语交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二、结合具体课程探究英语教学方法

1.结合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4 In my classroom 进行具体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单词和句子进行朗读和书写,教师可以采用实际工具进行展示,通过实物展示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desk一词就可以借用课堂里的课桌进行实际工具展示,同样,window、blackboard、eraser、book等词也都可以通过实际展示来实现。教师还可通过单词领读、正序读、倒序读、跳跃读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听读,同时兼顾写,并利用单词竞赛的方式来验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还将各类单词进行归类,如pen、pencil、eraser等都属于文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联想记忆法,实现单词记忆的举一反三。

2.采用实际场景展示,实现in、near、under、behind等方位词教学。通过对教室实际场景的汉语描述,进行英语中方位词的教学。比如,在门后面有把扫帚,就可以直接说:“there is a broom behind the door”,实践证明,借助实际场景展示来实现方位词的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对英语语句的组合能力,同时,通过语法培养、重复朗读和书写等手段,还能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利用生活口语交流来锻炼学生。英语口语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弱项,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合作,来增强他们的信心。比如,在课上,可以通过场景模仿进行口语交流,如初次见面交流要说“hello”,老朋友见面“how are you?”回答“I am fine,thank you.”而在家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睡觉前和家长说“good night”,早上起床时说“good morning”,由此,通过日常锻炼来实现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4.通过范文展示、例句仿写等方式增强学生对英语词句文章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单词的朗读、默写都可以掌握得很好,但是在英语词句的书写朗读中却会出现错误,尤其是在英语语法方面,许多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难懂,无法读懂语句意思,在实际的交流中就会出现语法错误。因此,在词句短文的阅读、书写等方面,教师们可以采用范文展示、例句仿写等方法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there are many books on my desk”,“there is a pen on her book”,等等,教师可以提供几个同样结构的例句,指出句子中的各个结构,要求学生进行仿写和记忆,让他们自己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形成深度记忆。而在英语作文写作中,则应加强英语的时态教学,可以布置学生每天写英语日记,并及时上交批改,由此,通过坚持日常练习,确保学生英语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小学英语教学有多种方法,除了上述的实际工具展示法、实际场景演练、场景模仿、家庭口语交流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图片教学法、外景教学法、多学科联系法、游戏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确保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有效学习。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切勿运用单一的传统灌输方式,防止学习疲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仅仅只是对课程单词进行领读,使学生掌握单词的书写和朗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启发,学生机械地掌握了单词的意思和读音,却对课文中的口语交流、短文含义、语句结构等缺少认识,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学习苦闷,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因而容易导致学习疲劳,甚至产生放弃英语学习的想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借助英语歌曲、实物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切勿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言语批评失误,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可以组织郊游,通过换一个教学环境,让师生有效交流,从而改进教学方式;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进行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任务,并在教学中结合具体实际生活,实现基础教学和实用教学。

3.及时纠正学生错误,通过不断地重复练习,加深学生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单词朗读、书写,词句翻译和仿写,作文仿写等方面可能会出现重复性错误,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性,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做好家庭作业的布置与检查工作,在趣味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英语知识。

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学生语言天赋形成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刚刚开始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因此,做好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接下来长时间的第二语言学习。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姜芳.小学英语教学趣味教学模式的构建[J].希望月报,2012,3

4(18):56-57.

[2]李左红,李晓云.新课标下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11(19):28-29.

标语背景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和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是语文教师所努力的方向,笔者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对此进行探究。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虽然当前国内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从实践来看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缺乏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从开学伊始,他们的多数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尤其是在现代的高考体制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更多,以至于很多学生几近崩溃。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在逐渐加深,而且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语文题型更加的灵活多变,这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问题二:教育教学模式相对比较落后,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内很多高中学校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模式依然沿用至今。这与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习惯息息相关,尤其是教龄较长的教师,已经习惯了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使得他们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也在使用传统的模式,因此教学活动难见成效。

二、加强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改变目前这种讨人厌的语文教学现状,除了吃透教材、用好各种工具书,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原有的资源以外,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各种课外学习资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课前课后去收集。例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找到和作者豪放派词风相似的诗人,比如辛弃疾、陆游等,找到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比如《题西林壁》、《前赤壁赋》等,让学生在课堂内展开比较讨论。如此,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去探究问题。学习课文,不管是哪一种体裁,首先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常言说,善教者“其言也约而达”,这话有着深刻的道理,用的比喻少但通俗易懂。语文教师要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无论什么体裁的文章,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结构,这一环节很重要。教师在教学之前,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运用了哪些典型材料,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等,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一一设计问题。教师或搭桥、或启发、或质疑、或举例等,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的感官也就随着动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只要教师合理启发和指导,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的学习方式很重要。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不去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收获是很有限的。比如,有的教师在上作文课的时候,采用小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评选出最佳作品,让小作者在讲台上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作品的优缺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一学习方式使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大受鼓舞,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雄心壮志;而平时害怕写作文的学生也见了世面,学到了别人的长处,树立了自信心。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有必要。教师需要备好课,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体验。如果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便失去了实践的机会。

3.教师合理运用自身的魅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运用自己在语言和才艺方面的魅力,来活跃课堂氛围。有调查表明,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关注程度和学生这们学科的成绩成正比。如果学生对老师关注程度高,那么他的学习热情也会高涨,学生成绩自然而然的就会有所提高。那些幽默、生动的语言和多姿多彩的才艺就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对老师的关注。《诗经》是四言一句,很容易和各种曲子相结合,我就亲耳倾听了一位老师用耳闻能详的《死了都要爱》的曲调来唱《诗经》,以这样一种全新的形式来诠释古代诗词势必会让学生对此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样的形式也可以运用在背诵上,据调查有节奏的背诵要比无节奏背诵更容易记忆。

4.让学生有平等学习的机会

在课堂当中老师多以关注优秀学生为主,而往往忽视学习较差的学生,这样会出现好生更好差生更差的两极分化的现象。长此以往,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变得自卑,这样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新课标理念中也提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保护学生自信心。在课堂上老师应以学生为本,提高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老师应该发扬民主精神,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同学都有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补足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段志平.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J].教学研究,2012(29)

[2]胡映清.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2(01)

标语背景篇3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英语 情景教学

针对我国以往课程存在的缺陷,新理论的教学课程改革主要在课程设计上突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由集中统一的模式向更加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模式转变,新走向权力分享,课程的综合性也得到重视,注重学生灵活与综合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要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曾经这样说,一堂外语课程教学的成功是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语言教材。小学生由于其心理特点,不可能从理性上对于学习英语形成兴趣,而主要是通过对英语的接触所产生的兴趣,最终达到对语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中,英语教师怎样利用各种实物体以及图片和课件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成为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形成对英语语言结构的体悟

英语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对于语感的学习过程,是对于语言的体验。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这种隐形的教学资源获得学习的动力,在无形中将知识内化。比如在讲到关于形容词这一语法知识的时候,我就会通过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气球,让学生自己吹起来,然后通过句子:the red balloon is bigger than green one. The yellow balloon is bigger than the red one .这样的句子不断地重复引出每一个形容词的反义词,学生通过学习bigger 就可以连带的掌握smaller这个单词。在讲到关于快慢的时候,可以在室外教学,采用比赛的方式,告诉大家快与慢的英文写法、读法,这样的情境教学法是学生参与其中的,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感知的一种交流方式。这样的情境教学法摆脱了对教材的依赖性,而通过情境强化了对知识点的积累。

二、从整体到局部,创设情境

小学英语新课标中规定要通过情境的创设,通过实际生活的引导使学生乐于学习。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任何的情境创设都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语言理解作为基础,在这样的要求下培养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掌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从整体入手,并将局部知识纳入到整体体系之中。比如在讲到介词under ,between, next ,on .通过课件的形式,通过动物的不同位置以及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进行反应表演练习,使学生对于局部语言知识的学习达到对英语语言的整体感知能力的获得。

三、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

小学英语教材中经常出现一些直观的画面,或者通过一些图示的方式使学生达到对语言词汇的掌握和理解,因为小学生心理认知的特点,在理解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手势或者表情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第三单元Setion A的教学中是关于happy ,tired, scared等等这样的单词,教师可以通过图画形式教学,也可以真实的以自己作为模特进行实体教学,通过自身的表情变化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视频短片的形式,比如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让学生感受即使有时候流泪,但并不是不happy。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实际上是让学生体验一种心理模式,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更深层次的获得是一种关于心理学的认识知识。

四、创设情境组织教学的目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从真实的性情中让学生获得语言的整体感知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文字、图像和声音融为一体,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际的语言中,理解语言情境,融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情境教学只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获得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才是目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通过表演、模仿等形式将单词教学带入到课堂之中。

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教学并不是要让学生掌握多少词汇,掌握多少语法知识,而是能够理解语言,感知语言,能够让学生对于新事物发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情境教学是必然的途径。知识能力和兴趣是现代小学生英语学习中最为需要的东西,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主动创设情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夏伦梅.浅论创设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有效策略[J].才智,2009(21).

[2]叶玉玲.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方法与技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

标语背景篇4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 高中教师 教学定位

一、教学思想定位

高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要面临学生升学的压力,因而在教学时,多数高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及时的按照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而在转变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将理论教师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中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观,以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教学角色定位

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的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要求,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权威,常常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爱,更缺乏双方的互动与合作。新课标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僵化教学观念,遵循和落实新课标,正在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共识,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如过多强,因而削弱“讲”的地位;过多强调课堂的随机生成而淡化教学预设的作用,过多强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而忽略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手段。由此可见,在教学角色定位的过程中,至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而需要肯定的是,面对当前21世纪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教师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高级工程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跟上社会的发展需要,才能更好的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三、教学活动定位

学生与教师的结合构成了整个教学活动。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学主体的地位自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实施,教师在高中教学中,应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对学生的辅助与指导,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高中学习中。此外,在发挥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录取,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着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实际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得到提高。最后,在教学活动定位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得心应手”。

四、教学方法定位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提出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将书本上的理性知识转变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灵活的运用自身学到的知识来应付生活中的困难。而在教学方法定位的过程中,多数高中教师受我国传统思想“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在理论教学中狠下功夫,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是“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丝毫没有“用武之地”。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而在转变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首先,教师应结合着高中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生状况,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模式,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今后的高中学习中。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感受到高中学习的乐趣,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后,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五、师生关系定位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比较紧张,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此来体现自身的“威严”。这种师生关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害怕”的感觉,这种感觉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沟通,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问题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的请教教师,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能准确的确立师生关系,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学质量。而在其重新定位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交流、谈心的方式,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尽快融入学生群体。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能提高师生之间彼此的信任。最后,师生关系在定位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尊敬教师之外,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相信教师、理解教师,而教师也应适时的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及时的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的推动教学活动。

总结:

随着我国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教师的定位,不仅关系着高中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还直接关系着我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由此就需要高中教师能够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实践中能够理解理论,同时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高中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全身心的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程岚.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个人角色定位哪.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2005(7).

[2]魏立明,刘丽艳.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M]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天明,郑晓生,张玄.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08)

标语背景篇5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新课标高中语文要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就必须理性地认识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改进和实施课堂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前准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等环节的有效性,科学创设和谐情境,优化教学节奏,以生为本,激活思维,回归语文教学根本。本文中,笔者针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理性反思并提出了改进思路。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思

教育教学事业的高速发展为很多学校的教育都带来了活力以及生机,教育教学改革对于高中语文教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高中学校为了满足高考的要求,增强了对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培养,而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教书不教学,所谓的教学就是要教会高中学生学会学习,教学是为了不再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观点来看,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注重培养高中学生语文的素养。语文教材的编写也是将新课标作为根据,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媒介以及载体,仅仅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的教学工具。但是,在语文教师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因为过去传统的观念十分陈旧,很多教师都产生了偏差,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将教学计划看成教书计划,将教学计划演变成为了高中语文单元教学时间的分配,对于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途径、语文素养的现状并没有研究,更加谈不上将高中学生语文素养作为原点的一种教学活动。有些教师还过分依赖语文教材,并且按部就班地教给学生教材的内容,从新课程改革的本质上来看,这给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自主地安排语文教学的时间以及语文教学的进度,但是很多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面态度十分呆板,缺少一定的激情,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也少了很多和谐以及愉悦的氛围,教师和学生之间还缺少一定的感情交流,再加上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比较乏味、枯燥以及庞杂,还缺少趣味,因此,并不是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没有趣味,是因为语文教师没有设计好语文课堂的环节,不能让学生按照教师自身的思路去学习和思考。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以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为切入点,开展合作模式教学

高中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学习中的参与欲望更为强烈。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作为重要的抓手,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强化师生互动、开展探究学习等途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搭建有效平台,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在教学中,笔者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融合进语文教学的特征,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学探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设计好教学载体。与灌输教学模式不同,合作探究教学主要依靠学生以及学习小组的努力来完成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设计出探究题,作为引领学生开展学习的主要线索,教师的启发引导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都是围绕着这一线索开展。探究题的设计上,笔者遵循了全面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够让自主探究学习活动逐层深入。二是强化启发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虽然可以在集聚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受到基础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合作与探究来完成全部学习目标,在这个环节,就需要教师发挥好启发引导作用。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难点的时候,教师要区分是个性还是共性问题,个性问题予以单独指点,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提示,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点拨,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二)以拓展语文教学空间为切入点,发挥课外活动效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紧张节奏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穿插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方面调节学生紧张的身心,同时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补充,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通过组织文学社团、开展学科知识竞赛等方式,深化语文教学成效,另一方面还为学生的专题研究提供有效指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笔者将具有文学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文学社,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结合教学进度组织相关竞赛活动,如古诗文背诵竞赛、文学常识抢答赛等,深化教学成效。

(三)优化高中语文课堂评价方式

在新课改下,对高中语文课堂的评价方法进行不断地探究,是教师本身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在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中采取比较全面的评价方法,也能够充分的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新理念。全面的评价方法能够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激发,在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科学、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中,增强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让每位教师能够在不断地探究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学校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除了有学校、教师、教育部门的参与,也应当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中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其学习语文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们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实行学生的自我评价或者互相评价之前,教师要制定好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对自己或者同学大胆的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也能够看到自身的不足。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者互相评价时候的分数区间做一个界定,能够保证即使分数是最低的,也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评价的过程中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进行,都要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

在当今中学教学当中,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科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而由于高中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并不太广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掌握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的制作和运用技术,积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现代诗中的经典、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浪漫的抒情诗,它将对于康桥的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康桥美丽的景色,不仅使读者身临其境在诗人想象的美丽世界,而且也驰骋在诗人的天马行空的情感之中。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那婉转悠扬的背景音乐以及那美丽至极的康桥图片,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再别康桥》,进而使学生学好这首诗歌,也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伍慧.浅议高中语文教学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

[2]杨丽华.中学语文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浅析[J].语文天地,2011,(9).

标语背景篇6

关键词:语法教学;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

在语法的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年纪大的老师仍抱着旧的观念和经验不放,一味地强调语法知识的教学,遇到新问题、小问题纠缠不放;新教师或年轻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不要教语法或淡化语法教学。新课标重在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不能局限在语法自身的范畴内,提倡语法教学要从用的角度出发,就是运用语法来表现或实现某些功能,完成对某些话题的表达。笔者认为,要谈“英语教学”,必谈“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运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自始至终地体现语法教学以运用为前提,以运用为目的,把语法讲解和语法运用结合起来,以笔头、口头等多种形式将语法练习有机地、灵活地融会于各种交际活动和课堂任务之中。教师必须不断接受新的教学思想,认真研究新课标精神,在课堂上尽可能创造互动的机会,摆脱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做法,改变语法课堂中的沉闷气氛,让语法课充满生机。

1.教师在教学语法中时做到:

(1)适当集中

这种集中是按语法内容相互间的密切联系有规律地加以集中的,要集中内容、集中材料、集中时间、集中一切手段与方法,创造强化的环境气氛和条件,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2)突出重点

比如在讲主从复合句,动词的各种时态、语态及非谓语动词等,这些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在这些方面多花时间和精力,精讲多练,反复运用。

2.在教学一个语法项目时,应尽可能讲到它的实际应用,要尽可能将其放在语境中教学。学生在身临其境和直观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易于接受和理解所学的新的语法现象。语法教学应进行必要的比较。对一些语法项目进行必要的比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如,动词不定式与动名词的用法比较,现在完成时与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用法比较,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的用法比较等。

另外,语法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应每遇到一个新的语法项目都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和操练,而应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每单元花费一定时间,采用“观察―发现―归纳”的方法,专项突破该单元的重点语法项目。提倡用探究的途径学习,教师并不是直接给学生做解释,而是针对某语法项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检查学生对语法的掌握情况,主要是看他们运用语法规则的能力,要重视语法的表意功能,重视在运用中学习语法。

二、语法教学重视教语言运用规律,而不单纯教语法规则

英语中有一句谚语:“语法是英语学习的拐杖。”但在实际的英语学习中,语法的作用并非仅仅如此。英语语法的高度的系统性正好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进一步学习。学习英语离不开记忆,而在记忆的过程中,系统的英语语法的掌握利于学习者更清楚地理解、梳理自己所学的知识,并有条不紊地、更有规律地记忆这些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能力,就是在教学生如何学习和发展学生智能,学生学会了学习,就可以在自己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有新的发现和创新,从而不再片面追求考试分数而想方设法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当然,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由而忽视英语语法的教学肯定也是错误的。英语语法教学的目的不仅表现在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英语语法知识,扎实打好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进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语言技能,而且还表现在它可以更容易地使学生运用语法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

总之,语法教学不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是一种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所以,我们要坚持倡导学生探究――发现式和自主式的学习方法,同时,坚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适当的语境中感受语言规则的存在,再通过对语法规则的观察、发现、了解、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学会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完成一些具体事情,最终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燕.英语语法教学几种新方法的尝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11).

[2]吴进业,花清亮.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标语背景篇7

(一)具体内容

受到CEFR的启发,国家汉办2007年颁布了《国际汉语能力标准》。改变了过去以掌握多少汉语知识来衡量汉语水平的评判标准,转为以能力为导向,以使用汉语“能做某事”作为衡量汉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重要依据。据此我们不难看出,外语学习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才能提高个人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满足现代国家对知晓不同民族文化、熟悉专业知识、通识知识的外语复合式人才的需求。那么这样的客观认识就告知外语教学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用目的语言解决实际问题为语言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合理输入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最终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二)指导思想

实施5个C为标准的外语学习模式,就是在课堂上进行有目的、有意义、有组织的讨论交流。若要顺利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过程,还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向导和同伴。教师要准备应对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指导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中心。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将逐步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被动地死记硬背各种定义和概念变为主动地在语料海洋中去发现吸收自然语言。这就提示我们外语教学教师应以“功能”和“形式”两个要素来分析我们的外语教学。两个要素正如我们人的血肉和骨架。只单方面强调“形式”,也就是语法和词汇层面,就如一个人只有骨架而无血肉一样可怕,因此不可忽略“功能”的要素。中国教师对此指导思想并无异议,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却很难做到,这是由于我们教师自身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力不从心的状况:试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改变一言堂的习惯,但效力颇低。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看做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需要我们大学教师更多阅读现当代教学理论,借鉴西方有益的方法,开阔眼界,从而有效的进行外语教学,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解决实际工作需要。

(三)基本原则

外语人才的高效创新培养这一项目的实施应以全世界主要的语言教学目标为依托,优化大学对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建构主义和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四)以五C标准为原则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1.五C标准之一:比较。

国内外学者就课堂活动的开发建设提出多种策略和方法,首先应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汲取国内外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利用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比较筛选出优化模式。课堂活动与“任务型”教学模式相配套,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各项“任务”。

2.五C标准之二:文化。

思维来自于语言。不同的语言背景下当然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意识形态。中西文化差异更容易在教学模式的差异中得以展现。在中国的传统课堂中,教师角色是需要进行转变的: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坐等”的学习习惯,使其意识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之一体现在“导”字上,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起到一个推动和帮助的作用。外语教师在学习新理论发扬自身长处的时候,更应该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理论思想,正如Nieto&Bode所说:tounlearninordertolearn。也就是说进步的基础是不仅仅要学习新的内容,还要去掉头脑中陈旧的东西。苹果前总裁乔布斯也告诉过我们:Stayhungry,stayfoolish。这两句话都是一个意思,同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能海纳百川,得以全面提升自己,外语老师才能够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成功培养真正能够实际作战的外语人才,才能得以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吸收借鉴西方发达的经济技术成果。复合式外语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外语教育技能掌握及工具性一面。所以在文化的比较借鉴中,更需要我们利用西方优秀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提炼出有益于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能参与国际事务、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

3.五C标准之三:联结。

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选用较新教材资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与优化输入内容。其次,确保外语教学精读课授课地点为多媒体教室,均配备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另外,教师应熟练应用“任务型”教学方法,经验丰富,为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任务提供必要保证。能够把课上所讲授内容与现实联结、国际联结。只有通过此种方式,才能实现我们新世纪的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4.五C标准之四:交流。

经济技术的进步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最新最真实的语料环境。教师应对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内容进行加工选择,使学生的利用能够最大化高效化。外语学习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营造多元文化的校园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国际意识。那么交流就是一个锻炼学生在国际化环境下进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有效方式。国内在这一领域已颇具规模的培养院校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西安利物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对培养外语技能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外语人才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是我们各大院校外语培养模式学习的一个内容。

5.五C标准之五:社区。

一段时间我们外语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工具型人才,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进行书面翻译和进行文献阅读的外语人才。但是在时展到21世纪的今天,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早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我们要培养复合式的外语人才,并且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出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外语人才。在培养中,同社区的联系、交流、比较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我们培养的人才是能够在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意识。这就更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的同时同社区发展相联结,让学生的专业能有用武之地,让学生懂得回报社会。

二、创新之处

课堂活动设计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学效益。那么以五个C为标准,进行有效率的课堂活动设计,将为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与机会。在实际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共同学习合作中,相互帮助,实现团结互助的学习风气。在组与组的竞争中,扬长弃短,实现共同进步的结果。但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对学生听之任之,而是在小组活动中,老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老师要尊重个体差异,兼顾大家,提高兴趣,明确目标。这些职责都是老师才能完成和必须完成的。在现实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兴趣、语言水平、文化为中心,以学生想学的目标为教学目标,容许学生在课堂上拥有部分的主控权,课程设计上同样可以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随时调整,教学方式上允许并鼓励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从教学方式上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总之,从教学目标、评估方式、课程设计到学习材料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掌握自己可以掌握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不忘五个C的标准:交流、比较、联结、文化和社区。

标语背景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75

当下的高中生普遍学习压力较大,课外时间少,因此很少有高中生愿意将自己的课外时间花在古典文化的学习上,这就导致了高中生古典学习底蕴普遍偏低的现象。再加上这些古典诗词离今久远,学生在学习古词古句时难免觉得句子生涩难懂,进而大大减弱了学生对此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学习课堂上往往出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在学习疲于应付的现象,这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很是头疼。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明优秀文明遗产的传播者,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学会反思自己,在新课标的教育背景下调整并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为目的,真正实现教育的德育作用。

一、创设情境氛围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的教学也不例外。语文课堂的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的引入方式引起重视,教学引入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接下来整节课堂的学习氛围。在传统的诗词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从一开始就用“满堂灌”的方式为学生逐字逐句的翻译解析,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枯燥,更会让极少接触诗词的高中生产生畏难心理,间接打击其学习兴趣。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针对当下高中生的文学积累情况开展“引入式”的教学,让学生对这些时代久远的文学艺术产生共鸣,继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课堂顺利开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当代教师应该开拓教学思维、丰富教学手段,学会利用当下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课容量,丰富教学内容,为课堂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例如我们在学习《蜀道难》时,若让学生只从口头描述知道描写的山之高,水之急,连峰绝壁之险,学生又怎么能很好的带入情感身临其境的从是诗句中去理解、去掌握诗人的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呢?

因此教师可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进行新课导入,让学生见识其景,消除文字与情感的隔膜,并更好的理解诗人字词的用意,从而学习起来情感强烈,心潮激荡。又如我们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可利用播放当代的相关创作的歌曲《但愿人长久》,用音乐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将诗词通过音乐缓缓唱出的方式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词的记忆,帮助学生更好的背诵学习。

二、丰富教学形式

作为语文教师,还应该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找到诗词的学习乐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的教学形式、充实的教学内容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朗诵法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课堂上,教师总是注重学生的“学”,并喜欢为学生一字一词的逐句翻译、勾画,将文章讲授得无比生硬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读”。在诗词的教学中,“读”也很重要,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利于学生获得诗词相关的思想熏陶。

在古诗词的学习生活中,不同作者不同时代创作的作品感情基调不一,通过朗读的形式,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并为更好的学习古诗词打下基础。例如我们在学习《琵琶行》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习课本内容前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将学生提前带入诗词的感情里。

(二)联想法

联想是帮助理解诗词的有效手段,在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勿受应试思想捆绑,教师在教学上应该大胆创新,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收获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当我们读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想像在一轮血红的西坠的夕阳的景幕下,落日残照,夜幕来临之景,而此时漂泊异乡的诗人,只能独自在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不禁引人更加惆怅、感伤了。

(三)比较法

受诗人的所处时代背景、自身写作风格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表达观点态度上大有不同。随着高中生在诗词方面接触的内容增多,教师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比较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态度,感受诗词不同的感情基调,学会准确评价诗词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而更好的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如在比较诗人杜甫的《登高》和刘禹锡的《秋词》时,通过体味秋天给不同诗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边学边思考的过程中提高思辨能力,进而发现诗词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开展多种活动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漫长的,它对学生的影响却是终身的。因此,教师应该学会挖掘语文学习的实际意义,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以及审美情趣。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悟能力。如布置课下相关诗词拓展作业,让学生按照爱好或兴趣搜索本节课程的学习资料如写作背景、文体知识、作者生平等,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交流、分享学习心得的机会。通过这种自主查阅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多角度品味诗词,认识历史,感受语文学习乐趣。

教师还可布置诗词摘抄等相关学习任务,通过对优美诗词的摘抄,让学生对诗歌有更直观的了解,学生在摘抄诗句的过程中可以用心去领悟这些诗句,并从中想象诗句所传达的意境美以及感受其深层含义。摘抄多了自然就会有所收获,同时,让学生学会将摘抄的诗句用来写到作文中去,也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另外,教师可以适当开展相关课外活动,创造良好的诗词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教师为了训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可安排学生进行古诗改写比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与诗人进行古今对话,还能帮助学生领略古代诗词的深邃意境,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种形式多样的诗词学习交流、比赛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中的兴趣,让诗词走进学生的心灵,进而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现创新、提升自我。

上一篇:社区服务标语范文 下一篇:防灾减灾宣传标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