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散文诗范文

时间:2023-11-24 04:14:22

父亲的散文诗

父亲的散文诗篇1

爸爸,您总是用最平淡最朴素方式去表达您的爱,但您的爱却足够我受用一辈子。祝您爸爸节快乐!

燃烧的岁月,已将爸爸的青春焚尽,但那坚强的信念,仍在爸爸额头闪光,爸爸在我心目中永远高大伟岸,爸爸的爱护、关怀和勉励将伴我信步风雨人生。

爸爸不论何时你都是我的拐杖,给我支课件下载*的祝福都带着我们的爱,挤在您的酒杯里,红红深深的,直到心底.爸爸节快乐把无数的思念化做心中无限的祝福,默默的为你祈祷,祝你健康快乐!

老爸!今天是爸爸节,你不知道吧?祝老爸身体健康,生意兴隆,股票变红!每当想起你我就无比的自豪,是你时刻在激励我不断奋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祝福你!您常给我理解的注视,您常说快乐是孩子的礼物。所以今天,我送上一个笑,温暖您的心。您的眼光中虽有严厉,但更多的是温暖,是爱护。谢谢您,爸爸。

虽然男人原是铁石心肠,但只要他当了爸爸,他就有一颗温柔的心。爸爸,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所有的祝福都带着我们的爱,挤在您的酒杯里,红红深深的,直到心底。爸爸节快乐!

爸爸,今天是爸爸节,节日快乐哦。虽然,你有时很凶,但是我知道你是爱我的,是吗?在这里祝你快乐,健康!每当想起你我就无比得自豪,课件下载*是你时刻在激励我不断奋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祝福你!

爸爸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爸爸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遮蔽风雨。爸爸,献上我的谢意,为了这么多年来您对我付出的耐心和爱心。爸爸节快乐!

年少的青春,未完的旅程,是你带着我勇敢地看人生;无悔的关怀,无怨的真爱,而我又能还给你几分,祝爸爸永远快乐永远我校花网*都会记得,在我肩上的双手,风起的时候,有多么温热;永远我都会记得,伴我成长的背影,用你的岁月换成我无忧的快乐!

您的付出、您的祈盼,只为我们的成长。谢谢您,爸爸,爸爸节快乐!

父亲的散文诗篇2

“有一种‘爱’,它被冷冰紧裹着,困住了孩子的自由;也许十分僵冷…… ”她喃喃自语。

她本是学校小有名气的才女,尤其是她的诗歌,十分细腻柔美。但她却是个高傲的女孩。名字叫得越响,与父母的距离越远。毕竟她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

她不愿让同学知道她的家境,在她心目中,父母是那么呆板。她羡慕那些家境富裕的同学。渐渐地,她开始埋怨父母。

“娃,回来啦。”母亲一见女儿回来,似乎十分高兴,马上端上早已熬好的鱼汤。但她却推开了:“不要,太油了。”母亲高兴的神色消失了,“哦。”她失望地把鱼汤端走了。

父亲狠很地扫了她一眼,她有点吃惊,那刺眼的光刺得她有一种莫名的害怕。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父亲如此凶神恶煞般的眼神。但她竟装做若无其事,与往常一样进入房间。

她庆幸自己逃出父亲的视线,轻轻舒了口气,但舒张的眉头随即又皱起来。原来,明天是她生日,她答应同学们趁双休日一起去野餐的,但她没有勇气向父母拿钱,脚上的伤痕令她进退两难。父亲是极少给她零钱的。前些天,她想买一个风铃装饰房间,却遭到父亲“无情”的反对,她哭泣,反驳。父亲终于抄起鸡毛掸子,狠狠打了她一顿。事后,父亲却悄悄拿着一点积蓄,跑了几十里路,买来药酒,放在她房里。然而,她全然不知。

“娃,喝杯水吧。”母亲进来了,见她愁眉紧锁,关切地问:“娃,怎么了?能同妈说说吗?”她头也不回,只是冷冷地向母亲提出自己已长大了,不要再叫自己“娃”了。“说说吧,妈帮你解决。”母亲仍不放弃。“你帮不上忙的”,母亲眼圈红了,她却没有察觉,漫不经心地说:“明天我生日,想和同学去庆祝。”其实,父母早已买好了礼物——《散文诗》。他们知道女儿喜欢写诗也喜欢读诗。

母亲放下杯子,轻轻走出去了。她隐约听到父母在商量着什么。

她苦苦地思索着,不觉父亲高大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明天你要和同学去野餐,是吗?”父亲仍是一脸严肃。

“恩。”她轻轻点了点头,不敢看父亲。

“家里的情况……”父亲顿住了,“走,去跟同学解释,明天就别去了。”父亲不可抗拒的命令使她打了个寒战。

“不!”声音有些颤抖。调皮的泪珠早已夺眶而出,她咬了咬牙,一口气说出她的不满。她埋怨父母,埋怨命运。

冷风灌进屋子,撩乱了父亲的银发,父亲眼圈红了,但他又一次抄起鸡毛掸子,她早已失声哭泣。父亲举起鸡毛掸子,却又缓缓放下,父亲没有打她,而是拿出刚买的《散文诗》。

平日在她眼中宝贵的《散文诗》,现在变得那么讨厌!父亲的目光变得柔和,使她感到自己的体温在升高,第一次感到父亲也能给予她温暖,擦干泪水的她,又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但她忍住了,她无法执行父亲的话,于是她奔了出去。

窗外,雨沙沙地下着,雨水打湿了她的衣襟,一向高傲的她顿时觉得眼前一片迷茫。但是,黯淡的目光即刻又变得明亮。远处,一位历经沧桑的农民父亲背着一个小男孩,男孩手中拿着的雨伞是向前倾的。她的心被震撼住了,鼻子一酸,眼泪再次涌出来……

突然,眼前出现两个熟悉的身影,是父亲和母亲!他们提着雨靴和雨伞,匆匆忙忙,东张西望,终于他们发现目标……

父亲的散文诗篇3

余子愚:2004年9月,我到洛阳读大学,因为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大学生活觉得很枯燥。那时候没有手机,和高中同学联系还是写信,书信往来,在信中倾诉烦闷。我的老乡、高中同学何继远喜欢文学,他写信劝我搞写作,何继远说:“大学时间这么多,为何不进行写作呢?”何继远的话给我的大学生活指出了一个方向,也为我的写作生涯开了一个头。

说起写作,我还要感谢我的父亲,他喜欢诗词,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对我说,能写诗词,你也可以试着写写。从那时开始,我就偷偷地学习写古体诗词,可是没让父亲知道。

早在2000年,我到确山一高上学,学校里有一位语文老师喜欢写诗,还出版有诗集,我很崇拜他,那时想着什么时候我能出版自己的诗集就好了。我的语文老师王秀纯也喜欢写作,她的散文曾在《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等报刊发表,还经常在课堂上朗诵自己的作品。

王秀纯老师要求我们每人准备一个记事本,每天写读书笔记,或者写日记,这是个很好的创举,对我以后的阅读和写作起到很好的作用。

那时,文学的种子就已种下,大学时期,文学的种子开始萌芽。

2005年3月,我在网上无意中搜到丑石诗歌论坛,这是福建的一个诗人群体,办有《丑石》诗报(现为《丑石》诗刊)。谢宜兴、刘伟雄、三米深等人是丑石诗群的核心成员,也是论坛的版主。我在丑石诗歌论坛注册会员,开始在网上发表帖子,交流诗歌作品。他们对我的诗歌习作提出很多意见,我和他们至今保持着联系。

2007年,我开始在官方刊物发表诗歌。2007年12月,诗歌入选《华侨大学报》“中国高校诗歌联展”。2007年12月,简介、诗观及作品入选《新作文》“中国八零后诗歌写作报告”。2008年4月,获得第二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三等奖。

2008年7月,大学毕业之后,在打工之余仍坚持诗歌写作,同时开始散文、小说、评论等文体的创作。

李 东:如此说来,我对你的了解还是不够,真不知你还写小说和评论。既然你的写作涉及多种文体,你如何看待不同文体?

余子愚:我比较赞赏诗人、作家于坚的看法――写作者不要限定自己,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无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

在开始写诗之前,我一直在进行小说练笔。我的父母年轻时都曾当过民办教师,家里订阅有《小说月报》《收获》等报刊,我从小学起就开始读这些刊物,我记得父亲问母亲,孩子这么小,能看这些刊物吗?我的母亲很开明,说不管能不能看懂,他喜欢看就看吧,只要不影响学习。我现在还记得当时读《导师死了》这篇小说,许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是我们河南小说家李洱写的。

我觉得诗歌是抒感的,散文是用来记录的,而小说是用来虚构的。诗歌容不得虚情假意,它对写作者的要求很高。散文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文无定法,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一般的写作者很快就能开始散文写作,散文写作的门槛较低,但是写好不易。小说比较考验作者的逻辑和叙事能力,一个好的诗人和散文家,不一定是一个好小说家。

对我而言,我已经写了几百首诗,写了近20万字的散文,写了不到十篇小说,还有十几万字的文学评论。我是一个喜欢尝试的人,也喜欢探索,我觉得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评论,我都想试一试。可能这会分散我的精力,导致每一种文体都表现平庸,但是我觉得尝试一下还是值得的。

李 东:如果从大学时期算起,你的写作也有十年时间了吧,似乎从来没有间断过,你是如何做到的?

余子愚:首先是热爱,不可否认,我的写作带有功利心,靠写作我才有了今天的生活。我从一个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到成为一个媒体人,靠文字谋生,这要感谢文学。

我一直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无论是在南方打工,还是回到洛阳,我一直在坚持写。现在写得少了,但是并没有停笔。

其次是阅读,好的阅读是合格作家的必须。阅读如同吃饭,要善于汲取有益的营养。我曾经去过一个老人的书房,他从小喜欢文学,年轻时也发表过一些作品,可是他的阅读不够精细,从他书房里摆放的书可以看出,他对文学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他不能判断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阅读眼界的限制,导致他的写作无法继续。

再次是坚持,没有坚持一切都是空谈。作家是靠作品说话的,没有作品,不能成为一名作家。十年回首,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当文学的逃兵。写作的道路是马拉松,漫长而又寂寞,很多同行者走着走着就掉队了,在许多个小城镇,总有孤独的写作者,只能通过文学来和异乡的同行交流。

还有鼓励、赞扬……如同演员需要舞台和掌声,作家也需要读者的肯定。我的第一本诗集出版后,一位朋友在公交车上因为读我的诗而忘了中途下车,一下子坐到终点站。江苏沛县有一个学生在她班里的黑板上抄写我的诗歌《十亩地》,还拍成照片发给我,让我很感动。我们老家石滚河初中的老师在网上看到我写的《石滚河》,他把这组诗歌抄在板报上让全校师生阅读。我觉得他们是我真正的读者,这也是我坚持十年写作的真正动力。

现在,写作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不求发表,也不求获奖,写下去,哪怕只有一个读者,甚至是未来才出现的读者,我都将写下去。

李 东:“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觉得这种状态非常好,为自己书写,不为名利所累。你这次给我发来的是草木散文,你为什么钟情草木?

余子愚:我的散文作品分为三类,第一种是童年记忆,第二种是草木散文,第三种是身边的日常生活。

因为是农村孩子,从小对草木很熟悉,也很有感情,所以有意识地写一些草木散文,比如《草木书简》。

古人说,草木有情,同样的草木,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形象和情感。大学开始,我的生活从农村进入城市,到现在定居洛阳,草木也成了故乡的亲人,写草木也是写故乡的生活。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是蓝天白云,一望无垠的草地,生机勃勃的树木和庄稼,脸上堆满笑容的乡亲。可是今天的故乡已经面目全非,农田变成了建筑工地,树木遭到砍伐,河水变得浑浊,而且水量很小。那个美丽而又温暖的故乡只能在我的文章中出现,这是一个遗憾。

李 东:据我了解,很多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规划,比如围绕某个地域、某一类人或者某个主题写一系列文章,或者具体到多长时间出一本怎样的书等等,你有创作计划吗?

余子愚:我不是高产作者,近一两年写的东西很少。2005年至今,写诗十年,想把自己的诗歌精选一下,搞一本十年诗选。此外,还有《现实书》诗歌系列,写了三十多首,将继续写下去。

在散文上,继续草木散文的创作,在写作上拓展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式,从个人的角度入手,使作品的表现更加自由,增加散文写作的广度和深度。

写作是一种自我的审视。如果有可能,我想把自己近三十年的人生经历写成小说,告诉更多的读者。

父亲的散文诗篇4

诗月捧着父亲的信,躺在床上,流着泪。过了一个钟头,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一个世纪。诗月从床上爬了起来,坐在书桌前给好朋友凌佳写信。

“亲爱的凌佳,我在给你写信,现在已是黄昏,我祝你快乐健康。”诗月写道:“今天我收到了父亲的信了。”

“啪,啪”两滴眼泪滴在了崭新的信纸上,象两朵硕大的玫瑰花。竺月用手背一擦,泪水马上消失了,她朝窗外看看,玻璃窗上映出继父影子。继父是父亲,父亲也是继父???继父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平时从来不发脾气,晚上还经常给诗月讲故事,诗月怎么也不能把坏人与继父联系起来,坏人尽是干些杀人放火的事,而继父有爱心,关心人。

天气真好,天空被裹上一层紫红色,巧手的织女也把自己织的彩锦挂在了天上???这是个美丽的黄昏。

现在父亲一定蹲在冰冷的监狱里,剃着平头,吭吭地咳……

诗月摇摇头,也咳嗽了一下,继续写下去。

“昨天,我梦见继父。梦见他穿着那些大风衣,手提公文包,潇洒地向我走来。可当我醒来,才发现这只是一个梦。我又不禁泪水涟涟。半夜里,我听到一阵抽泣声,是妈妈那质感很好的声音。她又倚在窗边,眺望着,眺望着??她,也想继父了。当妈妈肿着水蜜桃一般的双眼转身看着我时,一瞬间,我分明感到妈妈已经没有了力气。妈妈吸溜了几下鼻子,对我说:‘诗月,快去睡吧!’凌佳,你知道吗?我的心里象千万根针在扎,痛得不得了。我不敢提爸爸两个字,也不敢听到这两个字。每当看到小孩拉着爸爸的手时,我就起继父宽大,温暖的手。我多想见到继父啊!……”

诗月拿出一片纸巾,抹了泪,又伏在桌子上沉默了一会儿。

“我从小跟着继父长大”,她继续写道,“我很小的时候,我的亲生父亲就去世了,留下我和母亲孤零零地在这个世上生活。正当我们母女俩走投无路时,继父从天而降,他象天使一样,抚慰着我和母亲千疮百孔的心。继父一直告诉我做人要有爱心,继父自己也有爱心。邻居家王奶奶从楼梯上摔下来,继父把她送到医院,还特地请了假去照顾她。我知道??继父是好人,可我不明白??好人怎么会进监狱?”

诗月伤心地叹了一口气,又呆呆地望着桌上的小布鞋??那是继父出差时给诗月买的。继父在一家大企业当老总,工作忙,只要一有空,他就会陪母亲散步,诗月经常跟在他们后面,快乐地哼着歌。

继父虽说是一个大男人,却很细心,帮诗月检查作业时,总能发现诗月复查时不曾发现的错误。

现在,诗月一遇到难题就想起继父,要是继父在身边,那多好啊!他会鼓励诗月自己动脑筋,发现她实在做不出,就耐心地给他讲解。诗月心里空荡荡的,在她心里继父就是父亲。她多么希望早点见到继父。

“凌佳,你知道吗?继父走的那些日子,我恨不得把自己裹进套子里。可我依然无法逃脱流言的侵蚀,尤其是那些要命的警车,只要醒着,我就听到它歇斯底里地叫。凌佳,我有时候真想去死。但是,我不能死。继父说过,小小年纪就有轻生的念头,那是对生命的亵渎,我只有希望奇迹发生,让一切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从前。但,这只是一个梦。我不止一次的眺望,在我的视线里,继父只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凌佳,我发现我现在变得越来越不爱理人了。我感觉我象个机器人,没心,没肺,没灵魂。孤独地在人群中穿梭。经常,我仰望天穹,觉得我自己的人生就好象一片没有星星的天,一片黑暗,却又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黑暗在等待着我。我又一次感到悲哀,脆弱,无助,好象是回到了四五岁的光景。”

“我怨过天,我怨过地,我甚至也怨过把继父带走的人。但这都无法改变继父犯罪的事实。我想好好学习,用好的成绩来麻痹自己。但我一直都摆脱不了继父的阴影。只要一闭上眼睛,继父那慈祥的面庞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真不知道怎么办?凌佳,你告诉我,好吗?你的好朋友

诗月。

××年×月×日。”

诗月把信拆成一只小鹤放进散发着淡淡的柠檬香味的信封里,这就是回忆的味道吧!心酸里又有芳香的味道。

诗月用正楷字在信封中间写上:

“上海市星光小区231号凌佳收。”

诗月想了想,又添上几个字:

这是心灵的对话。

徐徐垂落的夜色一点点裹住了窗外紫红色的天空,象服用了镇静剂,诗月杂乱,拥挤的心绪渐渐地舒展开来……

父亲的散文诗篇5

胡适散文《我的母亲》不仅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亦屡见于一些鉴赏文库、散文选本。胡适在这篇文章里提到与他的乳名“嗣`”相关的一个绰号“`先生”: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先生了。

笔者发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对“`先生”是这样注解的:[`(méi)先生]胡适小时候的名字叫“嗣`”,昵称“`儿”。解释得不错,却把注音弄错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 则更荒唐――字音、字形全弄错,把“`先生”错成“麇先生”。还煞有介事对“麇”字作了注解:[麇jūn]獐子。(这个注释使人对“麇先生”这个称谓更为疑惑)《新语文读本・必修四》(译林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同样把“`”字错写成“麇”字。

《中国散文b赏文库・现代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也是同样的错误。而散文选本《爱死那个人》(南方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则把“`先生”错为“糜先生”。这样看来,说说胡适小名的写法与读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四十自述》。如曹伯言选编的《胡适自传》(黄山书社1986年版)就收录了包括《四十自述》在内的1949年前写的自传体作品四种(另三种为《先母行述》《我的信仰》《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笔者在该书《四十自述》第一部分“九年的家乡教育”中找到了课文文本的出处,是“`”字,而非“麇”“糜”。为了进一步证实,笔者查到了亚东图书馆1947年6月版的《四十自述》,上面赫然印着“`先生”,至此胡适小名的字形问题水落石出,无须赘言了。

关于胡适小名,《四十自述》里也有交代:

我父亲在临死之前两个多月,写了几张遗嘱,我母亲和四个儿子每人各有一张,每张只有几句话。给我母亲的遗嘱上说`儿(我的名字叫嗣`,`字音门)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

读这一段文字,不仅胡适小名的字形昭然,字音亦明了,读作“mén”。

人教版教科书把它读作“méi”,散文选本把“`”写作“糜”,大约都是源于《现代汉语词典》中只列了“`”的一个读音“méi”,而且是作为“糜”的异体字处理的缘故。其实查《辞海》可知,“`”有两个读音:①读mén时,指谷的一种。列出《诗经・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维y,维`维芑”句。并引用毛传解释“`,赤苗也”②读“méi”时,解释是同“糜”,指]子,即黍之不黏者。胡父替小胡适取的小名即出自《大雅・生民》,所以不读“méi”,只能读“mén”。

胡适在兄弟四人中最小。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的小名分别为嗣稼(大哥字洪骏)、嗣(二哥字洪骓)、嗣y(三哥字洪y)。胡适的父亲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是一位出身于农村的爱国知识分子,曾任台东直隶州知州。他为四个儿子取的小名,第一个字是“嗣”字,意在期望儿辈能够继承父辈的品行,传承父业,光宗耀祖。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曾对童年的胡适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这一段话,可以作为胡父为儿辈小名的第一个字取为“嗣”的最好注脚。

第二个字均从“禾”旁,禾者,谷类植物之统称也。大约是胡父期望儿子们不要忘记家乡故土;不要忘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古训。老大取名为“嗣稼”的寓意就很能说明这一点,“稼”的本义就是种植五谷。

四兄弟的小名应当是出自《诗经》,这种取名法与重读书、尊礼教的耕读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大雅・生民》有“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诞降嘉种,维(jù)维y(pī),维`(mén)维芑(qǐ)”句。这些诗句是赞扬周的始祖后稷有着与生俱来的种植才能,为后人培育出了“嘉种”。为黑黍,y是“一稃(fú,米粒的外壳)二米”(《尔雅・释草》)的黑黍,它们都是黍中的优良品种。而`是赤苗红米,芑是白苗白米,它们则是粟中的优良品种。很显然,胡传借用这些“优良品种”的黍谷名用作儿子的取名,寄寓着父亲对子女的美好祝福与希望,是胡父“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人生观的体现。

因此,把与胡适小名相关的戏谑绰号“`先生”写成“糜先生”“麇先生”都是错误的,应当纠正。至于“胡适”这个响当当的大名的由来,《四十自述》里有两处直接提及,这里不妨抄录,以便大家对其大、小名的由来有个全面的了解:

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U。有一天的早晨,我请我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一面洗脸,一面说,“就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字,好不好?”我很高兴,就用“适之”二字(二哥字绍之,三哥字振之)。后来我发表文字,偶然用“胡适”作笔名,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一九一)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

父亲的散文诗篇6

一、意境阐释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从文本角度解释意境。“文因道存,道以文显”。人教版语文教材所选篇目都是文质兼美、情境俱佳的文章,教师要引领学生解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还原作者的时代,感受作者的人生经历,读出作者鲜活的灵魂。如在《小石谭记》教学中,教者仅以“唐宋家”、“河东先生”介绍作者柳宗元,难以还原作者的时代背景。教者先介绍柳宗元随父宦游、避乱逃亡、革新运动、永州之贬,步入柳宗元的情感世界,体会挚友之情、父母之情,感受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政治抱负落空,借山水来排遣人生的失意,心理的空洞得以弥补。透过其作品,我们从“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看到了柳宗元坚持理想、不懈追求的积极人生态度,从“嘻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乎恸哭”中看到了柳宗元遭贬谪的悲伤心境,“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倾吐“怨骚”之情。

2.从情感角度解释意境。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养成,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缺失。语文教学应限制工具性,弘扬人文性,强调尊重人的情感、人格、人性和尊严,发展其内在精神和独立人格。中学语文文本处处洋溢着生命活力,绽放着生命景观,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真情流露,体验生命的交融过程。散文作品更是如此,它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寄托情感,以此来抒发主观情感。如在《背影》教学中,通过“再三嘱咐”、“甚是仔细”、“踌躇”等字眼流露出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疼爱。通过三次流泪感受儿子对父亲的爱,从望父买橘,看到艰难背影时的感动之泪;父子离别,依依惜别背影时的惆怅之泪;到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时的思念之泪。品读文章,能从字里行间充盈着慈父孝子间相怜相爱的深情,品味到永恒的亲子之情。

3.从人物精神解释意境。诗歌之美不仅美在语言精炼,似品味琼浆玉液,令人回味;美在韵体和谐,句式工整,韵律流畅;更美在人物精神,讴歌生命,弘扬精神。在学习《蒹葭》作品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追求爱情应放在鲜花盛开的浪漫季节,为何偏偏选择在树木枯黄、树叶飘落、万物萧条的秋天?许多中国人习惯在秋天情绪低落,故有“士子悲秋”之说。士子笔下的悲秋预示着青春不在、生命漂泊、爱好遭受打击等主题。从诗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中感受为追求纯洁爱情历经艰难险阻的执着和求而不得的伤感情怀。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境教学

1.抒情散文的意境教学。文章之妙,在于有意境而已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吟诵作品唤发学生的视听表象,将其带入作品创设的意境,感受意境之美。在学习《秋天》时,教者让学生回忆有关秋天的诗句,如曹丕的《燕歌行》、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营造秋天的氛围学习新知。抒情散文语言优美,韵律流畅,情感丰富,意境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高低、缓急、轻重读出作者情感的变化,从读《济南的冬天》感受济南冬天山的暖和、舒适、秀气和雅致,水的暖、绿、活。抒情散文语言精美、准确传神、意味隽永。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语言的生动,想象文中之境,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如在学习《春》中,通过“偷偷地钻”写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小草破土而出,表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叙事散文的意境教学。叙事散文情皆在文中,形象由叙事而生,情感借形象而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散文的情感,感悟散文的意境美。如《紫藤萝瀑布》中,作者面对重开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紫藤萝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中虽有迂回曲折,但应顽强不息,永远前行。

3.诗歌的意境教学。在诗歌中,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客观影象融为一体,是需要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超越于意象之外的境界。如在《雨说》教学中,教者让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欢快、优美的画面,并充分发挥想象力,仿照原有诗句,重新创作新诗,从中捕捉智慧,收获灵感。

总之,如果初中语文课堂脱离对意境的解读,我们很难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美好心灵,感受生命的真谛。我们语文老师应创设协作、交流、互动的氛围,引领学生感悟文本体验情感,以景传情,意境相随,实现审美超越的心灵历程。

父亲的散文诗篇7

一、苦难人生的诗意呈现

霍建起作为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中的一员,凭借独特的影像风格在中国电影界独树一帜,深受观众的喜爱。在霍建起的电影世界中,没有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情感表达,有的只是若有若无的淡淡哀伤,在悄无声息之间打动着人心。[2]在这种叙事风格的影响下,霍建起电影中呈现的苦难人生也带着唯美婉约的诗意之风,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首先,在霍建起唯美精致的镜头下,呈现的是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乡村景象。霍建起十分重视电影场景的设置、镜头的调度、色彩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注重营造电影诗意化的审美风格,散发着浓郁的诗的韵味。追求意境美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中最高的审美范畴,是一种虚实相生、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霍建起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于是他将“意境说”巧妙地融入自己的电影创作之中,由此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乡土中国。在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中,导演霍建起就用自然平实的镜头聚焦在一对父子身上,围绕亲情展开叙事,讲述了父子俩在乡邮路上发生的点滴琐事。影片将人物置于优美的自然景色之中,构建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绿油油的麦田、清澈见底的溪水、郁郁葱葱的树木……导演将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美好的湘西乡村图景呈现在观众眼前,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同样,在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中,霍建起一如既往地用唯美的镜头语言讲述了关雨波与成丽雯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影片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一个叫作“公母寨”的偏远乡村。这里风景如画,绿树青山、小桥流水、烟雨人家等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色令人心驰神往,富有古典意蕴。实际上,无论是《那山那人那狗》中景色宜人的湖南苗寨,还是《1980年代的爱情》中风景秀丽的土家族乡村,导演对这些景物的刻画都是为了表现人性之美。无论生活如何艰难,在这片田园式的故土上他们始终保持着善良、纯真的本性。苦难人生的诗意表达正是以这种方式含蓄地表现出来的。

其次,散文化的叙事风格也是霍建起诗意地表现苦难人生的方式。霍建起的电影以情动人,注重情感的诗意呈现与含蓄表达,这也是他的电影之所以能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讲述故事时,霍建起多以散文化的叙事风格来营造充满诗意的影像世界,以此来表现苦难的人生。[3]散文化的叙事策略就是淡化影片情节、弱化冲突矛盾,在平淡舒缓的节奏中将故事娓娓道来,如潺潺的溪水缓缓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进而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采用的就是散文化的叙事方式,以父子送信作为主线,在意识的流动中穿插着主人公的回忆片段,呈现出浓郁的抒情色彩。影片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主要讲述了退休的老乡邮员因为放心不下刚刚接手自己工作的儿子,于是在他第一次送信的时候与儿子一同出发的故事。在送信这条主线之下,电影舍弃戏剧的矛盾,采用单线叙事的手段组织情节。随着父子二人的脚步,导演将一个个琐碎化、零散化的片段连缀起来:村民送行、为五婆读信、遇到侗族姑娘……正是散文化的叙事方式才将这些琐事串联了起来,而贯穿其中的是浓浓的亲情。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承载着父亲太多的汗水,也正是这条路拉近了父子之间的距离。清新的画面构图、内敛的情感表达、哀而不伤的温情叙事……《那山那人那狗》就是以这种含蓄温和的方式中感动着每一个人。

二、生存困境的温情表达

关注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刻画朴实的人物形象、表现人情人性之美成为霍建起叙事的基点。从1996年正式走上电影道路至今,霍建起始终保持自己个性化的创作风格,运用诗意化的镜头语言讲述着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在散文化的叙事下蕴藏的是导演对生命的感悟。

首先,生存困境的温情表达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霍建起的电影总能在不知不觉间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反映淳朴的民风民俗、展现人性的真善美是他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主题,这在《暖》《1980年代的爱情》等多部影片中都有体现。为了彰显人性之美、表现个体的生命价值,霍建起塑造了一系列善良、质朴的人物形象。这些平凡的小人物在面对苦难生活的时候,始终保持善良的本性,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他们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影片《情人结》是一部现代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屈然与侯嘉从小一起长大,爱情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当两人决定在一起时,他们却遭到双方家长的强烈反对。原来,当年侯嘉父亲是因为屈然父亲的诬陷才选择自杀的。积怨已久的两家,想要化解矛盾并不简单。屈然和侯嘉如同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般纠结痛苦。在经历了分分合合、逃离与等待后,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影片中对人性美的刻画集中表现在屈侯两家冰释前嫌,选择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彼此。而在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中对父亲形象的刻画更显内敛、含蓄。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乡村邮员。他善良、淳朴,将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这座大山。在工作上,他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一个信件;在与乡亲的相处中,他更是将他们视为家人,这在他默默照顾五婆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父亲是善良与坚强的化身:不管生活如何艰难、不管送信的路途如何坎坷,他都保持自己的初心,不抱怨、不嗟叹,努力地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

其次,在霍建起的电影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女性人物。《那山那人那狗》中的母亲、《情人结》中的屈然、《台北飘雪》中的五月……她们总是善良又执著,在饱经生活磨难的洗礼下,她们的心灵更加纯洁、品德更加高尚。电影《暖》运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男主人公井河回乡偶遇初恋暖,由此勾起一段尘封的往事,在冷静的叙事中电影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女性充满悲情色彩的生活经历。暖原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漂亮姑娘,心怀梦想,渴望走出大山。一次,省里剧团来到村里演出,长相英俊的小武生吸引了暖的注意,最终两人相恋。单纯的暖一心以为小武生会带着自己一起离开,以为小武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剧团走了,小武生再也没有出现过。在痴痴的等待中,井河一直陪伴在暖的身旁,让她感受到了温暖。考上大学的井河答应暖一定会回来接她,但这一次暖的希望又落空了。小武生没回来,井河也没回来,最后暖嫁给了村里的哑巴。生活对暖来说,太过残忍。被人抛弃、摔成瘸子、嫁给哑巴……她将希望寄托在两个男人身上,可他们都辜负了暖的这颗真心。井河对暖一直心存愧疚,这也是他不敢回乡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井河没能信守承诺,暖没有怨恨,没有声嘶力竭地控诉。她用自己善良的心宽恕了井河的负心,原谅了他的背叛。

三、生命意识的自然流露

霍建起的影片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带给观众持续不断的惊喜。但无论怎样变化,生命意识始终贯穿在霍建起的电影作品中,呈现出浓浓的人文情怀。实际上,生命意识就是对人的关注、对生与死问题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等等。霍建起的电影在不事张扬的风格下刻画最真实的人性,审视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彰显了强烈的悲悯意识。[4]

首先,生命意识的呈现表现在书写苦难中个体生命的生存状态与顽强的抗争精神。无论是《赢家》中的残疾运动员常平,还是《蓝色爱情》中年轻的警察邰林,抑或是《秋之白华》中的大学教授瞿秋白等,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活着,在困境中显现着自己的生命光彩。电影《暖》中,温柔善良的暖始终在和命运抗争着。她不甘心在大山里过一辈子,于是和小武生恋爱;苦等爱人不回的时候,她将希望寄托在了井河身上。但她的抗争,换来的却是无尽的等待与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当井河得知她嫁给哑巴的时候惊愕不已,但只有暖知道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是哑巴一直守在她的身边,同她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霍建起并没有否定哑巴与暖的生存状态,而是用饱含深情的镜头语言诉说着暖的故事。同样在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中,关雨波与成丽雯之间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更是令人唏嘘不已。关雨波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小乡镇工作,这令他一度感到十分沮丧。没想到,他在这里邂逅了自己的初中同学成丽雯――这个自己曾经暗恋的姑娘。于是,在丽雯的陪伴下,公母寨的日子变得丰富多彩。两人在朝夕的相处中,在互相的慰藉中,一份独属于80年代的爱情在悄悄发芽。但是,丽雯却不敢爱,也不能爱。她要守在父亲身边,不想走出大山。然而,她希望雨波能够回到城里,希望雨波能过得幸福。丽雯的坚持、丽雯的隐忍只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能过得更好,从这一点来看,她无疑是善良的。

其次,霍建起的影片以情动人,凸显了强烈的人文关怀。《赢家》中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那山那人那狗》中温柔质朴的浓浓亲情、《暖》中朦胧青涩的爱情、《秋之白华》中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表现出导演独特的人文关怀视角。霍建起用情感作为其电影叙事的底蕴,在纯净的画面、优美的音乐中缓缓地讲述着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洋溢着强烈的人文韵味。霍建起电影中人文情怀的凸显主要是通过电影的改编策略和情感关怀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一方面,霍建起电影的剧本改编中展现了人文情怀,这在《那山那人那狗》《暖》《1980年代的爱情》等作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以电影《暖》为例,这部改编自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的电影,无论是在情节的设置上,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与原著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小说中的暖命运极其悲惨:她不仅腿瘸,还瞎了一个眼睛。与哑巴生下的三个孩子也都或聋或哑。为了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暖提出要和井河野合的要求。而电影只保留了故事的框架,在淡淡的忧伤基调中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霍建起电影以情感关怀来凸显人文精神。在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中父子之间深沉、温馨的情感尤为感人。当儿子背着父亲过河的时候,父亲眼里流下的是幸福的泪水。

父亲的散文诗篇8

在鲁迅文学奖颁奖晚会上,主持人说:“您的获奖打破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诗不仅仅属于年轻人。”成幼殊妙语连珠,她的幽默让人惊叹:“您说得很对,年轻人往往都是诗人,但不能倒过来说,年纪大的就不能当诗人。如果您有一颗年轻的、爱诗的心,您就会继续年轻,继续爱诗。”面对鲁迅文学奖的殊荣,她说:“我很感谢,也很高兴,能在81岁时站在这里,成为21世纪的‘文坛新秀’!”成幼殊谢幕的这句话令全场掌声一片。

眼前的老诗人,让人感觉岁月的无情,看上去她年迈而衰弱。但是,如果真正走近她,触摸到她的精神世界,那么可以感受到她的年轻与激情!

不怕火炼的“金沙”闪异彩

成幼殊的诗情在少女时代就已喷涌。13岁那年,她开始写诗,诗情从此被点燃,诗歌让她充满活力。有人评价她的诗歌创作:“为心灵开垦也好,为精神拓荒也罢,它酝酿的过程都是甜蜜的享受。我欣赏幼殊前辈接受现实又超脱现实的那双慧眼,惊叹于她跨越尘世所收存的一个个审美瞬间。”

在18岁进入圣约翰大学之前,成幼殊戏称自己是“失学青年”,因为战乱和生病而小学教育不完整、16岁从香港到上海之后就没有再上中学,而是由母亲请了家庭教师,在家学习英语和数学。考大学时值抗战期间,上海处于日军占领之下,不少国立大学搬走了。位于租界“孤岛”中、由美国人办的圣约翰大学就成了成幼殊当时不多的选择之一。

成幼殊回忆,在她大一时候参加的“文汇团契”中,悄悄流传着美国记者埃得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以及其他进步书刊,这让正在探索前途的成幼殊深受震撼。和革命书籍、思潮伴随而来的,是危险。进步的同学被特务跟踪,躲藏在她家里;而她一把火烧了在日伪统治下可能获罪的纸纸片片――“呵,火,烟,灰烬,/不,那不是真正的摧毁,湮灭!/烧吧,且猖狂地烧,/仇恨的种子啊,/在忍回的泪影下怒茁!”这首《火之祭》描绘的就是惊险往事。老电影里那些命悬一线的危急场景她经历过。

20岁前后,应该是成幼殊诗情茁壮的时期,这阶段她的诗歌创作数量最多。日后,自己的作品能获鲁迅文学奖,与她这段时间的创作历练习无关注。当年她取笔名“金沙”,是因为她感觉到“二十岁的年华,/如闪烁的金沙,/青春是美丽的,/就连沉重的悲哀,/也清澈如溪水”(《金沙》),体现了她对青春与生命的热爱。《金沙自白》一诗曰:“虽然我很小,/我是金的。/把我放在火里,/我还是金的。//虽然我是金的,/我很小。/把我和别的我放在一起,/不然我就没有了。//我总在闪光,/我总在笑,/我总是快乐的。//我总在唱,/虽然声音很小,/虽然你也许听不见。//虽然你也许听不见,/我总在小声地唱。//因为我怀着感激,/要反映出灿烂的阳光。”诗里,诗人将自己允命为“沙”,但却是金质的。真金不怕火炼,诗人从未停止过自己的歌声。“金沙”在烈火中经受考验,才能闪烁着金色的光彩,这正是成幼殊信念始终不变的真实写照。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成幼殊积极参加争取民主自由的学生运动,是个活跃分子。她和约大同学阮冠三(袁援)、潘惠慈、吴宗锡等筹备中共上海学生运动委员会的刊物《时代学生》(1945年10月创刊),并参与编辑工作。这一年,她在圣约翰大学校友阮冠三的介绍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11月25日晚上,昆明市大中学校6000多人在西南联合大学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时受到破坏。第二天,各校学生联合罢课抗议。12月1日,对罢课学生悍然进行镇压,用手榴弹炸死4人,打伤20多人。昆明“一二・一”惨案发生后,激起了全国各地群众的强烈抗议,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成幼殊闻讯悲痛愤慨,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她为即将举行的上海各界公祭大会写一首歌词《安息吧,死难的同学》,由魏琪(春海)作曲,在万人公祭大会上响彻云霄,一时间广为传唱,后选人革命历史歌曲集《黎明前的歌声》中。

用成幼殊的话说,那是“火热而悲壮的一课”。她的诗风亦随之发生改变,少了纤弱婉转,多了慷慨激越,如“出发,向母亲大地说:/把你的悲痛和苦难/都交给我们,/让我们来承担。/像狂风吹过死寂的森林,/我们的脚踏过荒野,/枯草便会笑着变青!”(《队伍》)“当默负起怀念如一粒灰尘,/踏上万万里不追悔的路程。/任泰山劈面崩摧,/天!我没有权利颤栗!”(《小卒》)“但愿在万千人的锄头下,/大地驮起一片金黄的谷粒,/那时候,没有压榨和欺骗,/流着眼泪的饥寒的兄弟/都得到自由和安逸。/如果你还会在我身旁,/青的天空下,披着阳光,/我想我会欢喜得颤栗起来,而且更懂得爱情。”(《赠》)

时局动荡让诗人敏感的内心更加坚强,她忧患国民,倾情大地。她的作品之所以后来获鲁迅文学奖,因为她诗情的大爱成就了自己。成幼殊的诗并不深奥晦涩,她追求的是一种纯净透明的诗情,努力使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还原。这里,民族的苦难所导致的,是意气风发和挥斥方遒,是对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

心头的痛和憾

成幼殊出生在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成舍我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人。成幼殊的弟弟是成思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姐姐成稚瑶更是个传奇人物,本是上海国立音专的高材生,多年之后她在法国以法籍华裔的身份4次竞选总统,不过她真正的目的是在法国传播道教文化。

据成幼殊介绍,父亲成舍我出生于南京下关,因家境贫寒而只读到初中。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少年,却在10岁时便立志当记者。1913年秋,自学成才的成舍我进入当地报纸做外勤记者。1916年,18岁的他因言获罪,因在《健报》上刊登反对袁世凯的文章而被逮捕,保释后逃亡上海。1918年,经陈独秀、荐举,成舍我考取北京大学国文系,并由介绍,晚间在《益世报》任编辑和主笔,半工半读,后代行总编辑一职。

1924年,成舍我出版了《世界晚报》。这一年,成幼殊出生。“父亲喜欢对我说,你是和《世界晚报》同一年生的。那年10月,《世界晚报》因在头条新闻的大标题中把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河南督军张福来的‘福’字误排为‘祸’而被封。所幸5天后,吴的第三军司令冯玉祥倒戈,《世界晚报》得以复刊。经过这番起落,读者关心,‘因祸得福’,报纸销量大增。我这个女儿的出世,竟和父亲办报生涯中所遇的祸福相联了。”1925年,成舍我又相继出版《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他也成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一人独办三“世界”报的人。成幼殊说:“我和父亲两代人都生逢战乱。我对父亲的记忆几乎总是和艰难的国步纠结在一起。”

成幼殊后来的诗歌创作步入佳境、乃至晚年能获鲁迅文学奖,与她早年家庭熏陶不无关系。因为父亲的熏陶,耳濡目染,成幼殊自幼亲近诗文。“和父亲相处的时间有限,但他给我影响是极大的。”从十几岁到现在,成幼殊只要一想到父亲,就是这么一个硬骨头的形象。“我是1940年秋和生母及姐姐离开香港去到‘孤岛’上海的,当年离港是依据父亲对形势的分析。”父女朝夕相处的日子不过短短几个春秋,在成幼殊不到10岁时,父母离异,加之战乱流离,从此和父亲便是聚少离多的,及至1949年10月她悄然离开香港回到广州,其后父亲去台湾,这一别,竟是30年骨肉离散。

1979年9月,成幼殊终于得以在大洋彼岸的洛杉矶,与异母小妹成露茜家和父亲重逢。而那时,她的母亲已经过世4年多了。那一次,恰逢成舍我81岁生日,4个儿女抹去泪水和惦念的痕迹,齐声为父亲唱“祝你生日快乐”。不久,奉调到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的成幼殊梦见母亲“接到了”父亲来自台湾的“电话”,便披衣而起,写下了这在大洋彼岸的梦,遥寄南海外。“梦,就这么短,/这么简单,/卷入波涛滚滚的三十年,/在那一刹那。/生死诀别,/海峡两边的亲人,/没有说一句话。”这是《梦――寄南海外》里的诗句,读来让人心酸。

1991年,成舍我在台北溘然长逝。让成幼殊抱憾的是,父亲曾在信中言“……深信有生之日,必能在西山拜谒你母亲的遗庐”,这一心愿终未能实现。在父亲周年祭时,她写下诗云:“去年春夜/驶来一艘小艇/艇上有饱经沧桑的父亲//父亲邀我上艇/我走上长长的巍颠颠的跳板/――可惜梦醒//海峡间的跳板/山岳间的跳板/生死间的跳板/不见了父亲的小船/也不见了我/和我所在的跳板……”父亲的诗句“生逢战乱伤离散,老盼菁英致太平”萦绕在成幼殊的心头,成为她心头的痛和憾。

81岁“文坛新秀”站上领奖台

2005年6月28日,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81岁的成幼殊是本次鲁迅文学奖的高龄获奖者,也是一位“黑马”,此前鲜有人知其人其诗其书。

《幸存的一粟》是老诗人成幼殊在近80岁时出版的第一本诗集。诗集中的许多诗作她自己都没有留存,而是她的朋友们、她的诗迷们贡献出来的珍藏。难怪她把诗集取名为《幸存的一粟》。难怪有人说,这正是一个真诗人的本色所在,同时也说明,真正优秀的诗歌作品,无论以何种形式,都是会得到流传。好在历史的眼睛是雪亮的,《幸存的一粟》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

诗集共五辑,一半以上是1940年代的作品,可以看出她的创作主要集中在青年时期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不多,比较集中地重新创作是在1980年代以后。她前期的作品多写个人的点滴体验,有梦幻,有追求,也有苦恼,语言凝炼,疾徐有致,时常用上口语,别有一番意趣;后期的诗多与外国文化有关,显然与她长期从事外交工作密不可分。她不论到哪里,都将诗的触须探到哪里。这两个时期恰好与中国新诗发展的两个重要高峰相应,足见成幼殊的创作与新诗发展保持着一定的内在关系。

“当蝙蝠鼓着翼翱翔,/夕阳的余晖映上窗,/你自窗口转身去琴旁,/那绯红的光彩落了你一身。//我见到绯光轻拂过你左手,轻拂过你的腰身,微倾的头,/迅速悠游,又拂过你寝衣的宽袖,/啊,我邀你再做一次画中人!”这首《绯光》是成幼殊写给姐姐的。诗中,光、人、环境构成一幅美丽的诗意画卷,如现实景色,又如心灵写意,瞬间的感受通过色彩、环境的衬托,结构出美丽的诗意图影。

她的更多作品则抒写了面对人生、现实时的种种感受与思考,以及一些独特的人生哲理。无论是写时代的风云,写国家的命运,写热血青年的志气,还是写骨肉亲情,写校园风光,写日常生活,一切都很自然地在她笔下流淌而出,她让诗情还原成生命的本质状态。她的老诗友屠岸在诗集的序言中说,“幼殊的诗的本质是‘真’。一切都是真情的流露,真实的感受,无论笑声还是泪痕,回顾还是前瞻,梦幻还是现实……从她的诗中,可以看到一位女诗人同时又是女战士的真实的姿态、真诚的灵魂。”

诗集获奖,在成幼殊的意料之外。这位81岁的老人拄着拐杖,在主持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上领奖台时,掌声相伴。她走得很艰难,她的微笑却很轻松。

这是一位多么开朗、豁达的老人,她不是一个职业写作者,但她是一个成功的面世者,难怪观众席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笑声一片。其实,秋到极至就是春。在诗人的内心,有一座温馨的、四季如春的诗歌大花园,被一阕又一阕诗意簇拥着,时光的尖利已经被她诗意地弱化了。主持人也显出了激动,恰到好处地来了一句:“82岁的物理学家可以拥抱爱情,谁说81岁的女诗人不能挥洒青春!”

成幼殊那不一般的家世、显赫的外交官生活、高不可攀的文学奖项,易使产生距离感。然而,这位名门之后、新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待人接物上竟毫无虚晃与客套,“外交辞令”、“社交手腕”等等在她那里全消解于无形,脸上永远是真诚的微笑,眼神平善而温蔼,散发着一种平和与淡定的力量。有人说,她那富含诗歌元素的目光看着你,给你以极大的包容和理解,并有效地消解那些世俗的东西。

“我曾觉得,前半生是浪费,/写了些诗,做什么?//我又觉得,后半生是浪费,/没有写多少诗,怎么还活着?//也许我一生都是浪费,/世界不缺少我这一个;//但是,也不算是浪费,/既然每一棵树都摇曳出绿波。”自这首《自我评估》可以看出,在她的生命中诗与生活是无法分开的。生活赋予了她诗的灵感,诗歌美化和充实了她的人生。

鲁迅文学奖从第一届颁布起,就引起公众和媒体对鲁迅文学奖的质疑,这么多年来鲁迅文学奖的程序和规则一直都在不断地调整,做出各种尝试来平衡公众舆论和国家奖规则和立场之间的矛盾。成幼殊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本诗集能获得殊誉,荣幸之余,她说:“中国历来被称为诗歌的国度,具有深厚的诗歌传统。以中国文化的旗手式人物鲁迅的名字来命名文学奖,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期待这么高的奖项以内容说话,不能掺杂其他因素。当然,也不能对一个奖看得太重,不能对一个文学奖要求太高,获奖也并不能说明什么,不过评奖的过程宜公正、公开。”

上一篇:散文诗范文 下一篇:保密工作整改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