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

时间:2023-03-08 03:06:33

父亲写的散文诗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1篇

说起诗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无论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还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时的诗歌,就像如今的好歌词,朗朗上口又广为传播。

不过,斗转星移,随着诗歌的小圈子化和精英化,后来的个别诗作,在所谓后现代、先锋派等概念面前,越来越不接地气。不着边际的联想、语无伦次的呓语,使得其慢慢成了让人“高山仰止”的“稀世珍品”,无法被老百姓平凡的胃口接受。

此后的诗歌,通过音乐这个载体,歌词这种形式,在另一个层面复活。但是,仍有个别民谣歌手,他们就算写不出一句通顺的旋律,也要弄出一段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要不然就感觉没法在民谣圈立足。

这在后来便形成了一个有些奇怪的现象,即音乐创作中的诗歌体写作模式。故乡、远方、梦想、流浪、姑娘、理想、迷惘、挫折……诸如此类的词语大量出现,无疑也背离了诗歌那种充满想象力的创作意旨。

其实,诗歌的兴与衰,很多时候和现实有关。就像董玉方的这首《父亲写的散文诗》,它本身就是诗人根据父亲日记中的片断采撷加工而成,可以说是典型的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诗人没那么神秘,诗人应该先是生活的创造者,然后才是文字的编织者。根据生活中平凡又琐碎的点滴,加工出饱满又具有热情的文字,这才是诗人该做的事情。

如同《父亲写的散文诗》中描写的那样,“旧报纸,那上面的故事,就是一辈子”。没有一个生僻字,没有任何的文字游戏,都是你看得懂的话,却在字里行间,呈现生活的点滴。

S飞根据《父亲写的散文诗》谱曲,加工出新版本的《父亲写的散文诗》(时光版),同样也是贴合诗歌本身的情境,以一种朴素的方式,将这些文字有韵律地表现出来。口语化的旋律,以及在口语化旋律基础上的节奏变化,让这首歌曲平实却不呆板,就像每一个平凡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谱写在个人看来,未必平凡的命运一样。

《父亲写的散文诗》(时光版)里吉他与钢琴交织的简洁编曲,把现代乐器中素与雅的两面,很好地呈现出来。它们在音乐中,隐隐约约又无处不在,让一首娓娓道来的好诗,变得分外动人。

许飞与诗人董玉方的合作,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模式。诗与曲的结合,产生了特殊的魅力,也为她未来的新专辑定下一个人文流行乐的基调。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2篇

为什么筷子兄弟的这首《父亲》如此催泪呢?因为所有动人的歌曲背后必定有动人的故事,2011年12月,王太利在拍摄《老男孩》的过程中父亲去世,他深刻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和遗憾,于是他填词作曲写下了这首经久不衰的歌曲《父亲》,这首歌也成为筷子兄弟同名微电影《父亲》的主题曲。与《老男孩》相比,站在《父亲》背后的筷子兄弟不再有对梦想的怀疑和彷徨,保留着的是流淌在心中的深沉情感。

这首歌用独特的风格和满含真情的歌词讲述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老父亲的故事,唤起大众关于父亲的集体回忆,表达了亿万儿女对父亲给予的厚重而深沉的爱的回馈和感恩。

父亲

作词/作曲:王太利 演唱:筷子兄弟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风捎去安康/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我是你的骄傲吗/还在为我而担心吗/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感谢一路上有你

《老爸你别装酷》是胡彦斌《音乐斌潮》专辑中最有趣的一首歌曲,这首歌让人想笑又感动,因为它把父子之情以及家庭关系写得很透彻,也把孩子看待严肃父亲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头发有点秃/每天早晚还要拼命梳/其实心很软就是爱装酷”这样的歌词让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老爸。

专辑策划人林文炫的家恰好毗邻胡彦斌的家,平时他们经常串门,与胡爸爸接触多了,林文炫终于明白为什么胡彦斌的偶像就是他的老爸。做过国际海员、服装设计师、京剧演员的胡爸爸是一个极富童心的人,为了这个可爱又可敬的人,林文炫和胡彦斌一人作词一人作曲,创作了这首描绘活宝老爸的歌曲,还特地设计了一段Rap让胡爸爸秀一下。这首歌曲用的是胡爸爸那个年代的四步舞的节奏,再配以流行的Rap唱法,显得非常funny。

老爸你别装酷

作词:林文炫 作曲/演唱:胡彦斌

平常很严肃/看连续剧就偷偷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小老鼠/头发有点秃/每天早晚还要拼命梳/其实心很软就是爱装酷/没读什么书却让很多人佩服/衣服穿得有点土他说很舒服/有个熊猫的啤酒肚/睡觉会打呼噜/没什么大成就/就是不让老妈吃苦/老爸你别装酷/老妈说你很会跳舞/老爸你别装酷/我知道你为了我们很辛苦/老爸你别装酷/老妈说你一点都不土/老爸你别装酷/我要你教我跳你那种舞

《阿爸》是周杰伦为台湾电影《阿爸》创作的同名主题曲,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谱曲、洪敬尧编曲、周杰伦和洪荣宏共同演唱,是为纪念台湾歌手洪一峰、以洪一峰的家庭故事为背景创作的。周杰伦表示当初在合作《阿爸》这首歌时真的非常感动,跟自己做专辑完全不一样,也很少有歌曲能像《阿爸》这样唱到自己的心里。

周杰伦和洪荣宏的合作很默契,他们的声音中透露出温暖的气息,国闽语歌词交错,勾起全天下子女对父亲的共同情感。《阿爸》就是在写所有人对父亲的印象,他们如同一座座安静却牢靠的山。歌曲一开头就直接唱出“我最亲爱的阿爸/我们想要再叫你一声”,唱出了子女对父亲最真实的情感,更唱出了所有人对父亲的爱,歌曲将这份爱传递开来,使为人父、为人子的人们都能感同身受。

阿爸

作词:方文山 作曲:周杰伦 演唱:周杰伦 洪荣宏

我最亲爱阿爸/我们想要再叫你一声/唱以前你写的歌/感情放入唱不完/我最思念的阿爸/换我们唱歌来给你听/歌声就像燕子/带你回来我们这/要用什么信纸慢慢写/我们讲的话你才能知道/我们在长大/守着家/守着那温馨的烛光下沉默安静的对话/回头看阿爸是山/我最亲爱的阿爸/你给我们一个家/泡杯名叫思念的茶/浅尝浓郁牵挂

也许只有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了一些事情,对父亲的理解以及对父爱的体会才会更加深切。《追忆》这首歌里有一句歌词我很喜欢:“闲来回头回望去追忆/边笑边哭边喝坛酒”,独自闲坐,回首过去,与父亲的第一次外出、第一次喝酒……涌上心头的回忆有欢乐也有悲伤,太多太多的情愫无处发泄,便只能又哭又笑,仰头再喝一杯酒。

对于父亲,我们总是吝于表达爱,觉得他总会一直在我们身边默默地守护着我们,但时光如梭,父亲老去的速度出乎我们的想象,当我们发现他不再年轻时,能够表达爱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所以,借一年一度的父亲节,请真诚地对父亲说一声“我爱你”,感谢他的奉献,感谢他的疼爱,感谢他的坚持与陪伴。

追忆

作曲:林振强 作曲/演唱:林子祥

童年在那泥路里伸颈看/一对耍把戏艺人摇动木偶/令它打筋斗/使我开心拍着手/然而待戏班离去之后我问/为何木偶不留一丝足印/为何曾共我一起的/像时日总未逗留/从前在那炎夏里的暑假/跟我爸爸笑着行/沿途谈谈来日我的打算/首次跟他喝着酒/然而自他离去之后我问/为何夏变得如冬一般灰暗/闲来回头回望去追忆/边笑边哭喝坛酒/然而就算哭仍私下庆幸/时日在我心留下许多足印

《父亲写的散文诗》是许飞与著名诗人董玉方的合作之曲,曾在综艺节目《诗歌之王》的现场演绎。诗人将父亲日记中的片段采撷成词,被深深感动的许飞精心为之谱曲,用音符将字里行间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以及子女在察觉岁月流逝父亲已老去后的无奈诠释得丝丝入扣。一直对这首歌念念不忘的许飞后来借父亲节之机重新编曲录音,推出《父亲写的散文诗》时光版。

这首歌也是许飞献给父亲的礼物,感谢父亲在自己身后默默支持,毫无怨言。从“吉他公主”到“跑马女神”,从创办吉他私塾到组建飞跑团,许飞不断尝试着生活中的各种不可能,她略带任性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勇敢地向世界迈开脚步。而这一切除了她的天性使然,亦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帮助,离不开父亲的照顾和宠爱。而对于许飞来说,没有什么比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创作一首纯粹而真诚的歌更能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父亲写的散文诗

作词:董玉方 作曲/演唱:许飞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3篇

与剑锋初次见面在2003年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上。我从他带来的他的第一部散文诗集《眺望家园》中读到他写的《农具》,感觉很不一般。在不过500字的篇幅里,写到了锄、镰、犁、锹等多种乡间常见的农具,显示出他对身边事物观察的细致、体验的真切以及从生活中提炼出诗意的功力。

这一部新的诗集倾注了他更多的心血,以更加丰硕的成果展示他在散文诗创作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从整体来说,这部诗集的风格仍然承继了他浓厚的乡村情结,保持了他精神上艺术上的一贯追求。

剑锋出身农村,来到城市打拼、创业也有十余年了。但骨子里、生命意识深处仍然认定人生的“一切都是母亲用这把锄头种出来的”,家乡观念根深蒂固,本色不改。第一辑《乡情无限》19章萦绕的仍然是镂刻他心版上的对故乡不可磨灭的记忆。乡土,既是他当初走进散文诗创作最初的出发点,也是他现在向新的写作高度登攀的起点。理解这一点,才真正理解剑锋作品血脉所系,根基所在。

与以前不同之处在于,他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更加细腻更为深刻了。比如作为“农具”之一的“扁担”,在这部书里写成了《父亲的扁担》,单独成章。表现手法和内涵都有了很大的扩展。扁担在“父亲左肩挑酸了,换右肩,右肩挑酸了换左肩,不断交替,两肩都酸了,就压在中肩”。这种扁担在肩上一颤一颤压来碾去的沉重感写得如此细微生动,恐怕不仅是缘于平时我们所谓的“观察生活”,更有可能的是,诗人青少年时期即有这种亲历的体验。

在《守望城市》一辑中,诗人触及较多、最能引人思索的还是农民入城后尴尬的“身份”――一方面他们是新城市当之无愧的建设者,另一方面他们都长期被城市所忽视、所拒绝。除经济上处于底层最困苦的一群之外,社会地位上仍然遭受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困扰。诗人没有局限于个人的成败得失,风云际遇,他以铿锵有力的诗句道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由农转工、由乡村转入城市,整整一代人的心声:“有人称谓我们是农民工的第二代。不!我们要成为城市的新市民!”这几乎是一代人的宣言,一代人的呐喊,也预示着21世纪的中国将与城市剥夺乡村的旧体制最终告别。

诗,缘乎情。然“情”,最终还是绕不开引起情感、推动情感的“理”。“农民工”的话题既然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特殊现象,诗人尽可以凭借他的判断力、表现力去作合乎实际的表现。诗人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身份”可能比一般农民工较早地得到社会认同,而放弃反映、呼吁的责任,体现出诗人坚守良知和勇于社会承担的品格。

剑锋从对现实的严肃思考中获得了强烈的历史感,对于“建筑”的意义他作出了与一般当代人的观念迥异的创造性诠释,从而增加了他此类作品的厚度。他在《怀念古建筑》中这么写道:“人类能留下有形的,除了化石之外,就是建筑。”他小心而明确地将“现代建筑”与“现在建筑”严格区分开来,他将承载着传统文化积淀的“古建筑”比喻为“经典”,将某些靠抄袭、“粘贴”而来、毫无个性可言的“现在建筑”比喻为风行一时的“流行”,“一座又一座古建筑却在号称和平时代的今天消逝了”。这些经过深思熟虑从诗人内心流淌出来的诗章,不仅对于时下某些盲目进行“城市改造”的决策者、执行者以至不自觉追随的民众是一剂清热退烧的良药,更唤起整个民族对“有形的”、“有生命的”承载着祖先智慧结晶的古建筑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一切的路,都朝向城市去”的年代,作为一个从乡间小路走出来的诗人,剑锋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如何“守望这座刚硬的城市”。

从乡村走向城市,从面对现实转向历史纵深,剑锋的诗始终富有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这种民族归属感、自豪感几乎是诗人与生俱来的,浸透了本书的各个篇章。即使到国外访问观光,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写无不与他的爱国主义情怀联系在一起。比如他在访问菲律宾的一组诗作中,那些漂泊海外、扎根海外而又卓有建树的爱国侨领、侨胞的群像得到了立体的展观。一个真正有良知有思想的诗人,同时也会是一个真诚的爱国者。

而从散文诗的艺术表现力来看,这部新作也有了新的突破。

诗的表现力,首先是语言的运用。诗的语言注重抒情性。如“其实,一直奋斗不息的目标,不也就为了这故乡老房子三餐升起的炊烟吧!”(《故乡的炊烟》)一切生活中最深刻的哲理都湮洇于这简单朴素而又鲜活的诗句中。诗,并不一味地排斥哲理,而是忌讳刻意地去传达哲理,使诗失去它原本的灵性。整部诗集没有特意安排带哲理性的“警句”,却在不经意中,在舒放自由的节奏里不时闪现一些耐人咀嚼的句子,使诗篇多了些闪光点,增添了作品的分量。

诗,贵创造,这就是个性化的诗的语言的创造。

这部诗集另一个突破点是,别出心裁的构思。

一般说来,用词遣句,往往局限于诗文局部的修饰、锤炼;而构思则关系全篇布局。除上述《故乡的灯光》等前呼后应的整体效果之外,《石头的演变》在构思上也有其特别之处。它有着寓言式的虚构性。原先散落于荒山野岭的石头被人们开采出来,然后以不同的形式来到人间,有的被雕刻成佛,高高在上,受人膜拜;有的被雕刻成兽,守卫豪门,作威作福,全都忘了自己的本性,忘了那些呕心沥血的雕刻者。人类亦然。人生而平等,却因命运机遇不同社会地位有了千差万别,这时身居高位者往往忘乎所以,忘记了作为“人”的本性,背弃了出身的民间。这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诗作的品位。

剑锋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将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并广为社会认可,同时又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地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朝前探索,这不仅靠坚强的意志力、多方面的修养,广阔而浪漫的胸怀,也是新时期新潮流赋予新一代有作为的诗人特有的气质吧。

其实,写诗也是一种雕刻。诗句就是诗人手上的雕刀。任剑锋的诗,不仅镂刻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也镂刻着人类和诗人自己美好的心灵。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4篇

2.盛夏早就收拢了鲜艳的口唇,那些蓊郁的树木,凋零了多余的手势。叶子,呈现出如此的沧桑!它们一片一片地飘落,在金黄的舞蹈中,犹如一群蝴蝶正穿过一个梦。它们重返家园,以枯烂与时光对抗!这大概正符合大自然的意志罢。但也有例外,你看枝干上的那片叶子,怀抱冷意,像秋天的最后一颗牙齿,死死咬住秋不放……

3.村庄,散散落落,默默无语。倒像一幅巨大的白描。偶尔飘出几缕炊烟,与外乡人打着似曾相识的招呼。河边的小草穿上黄马褂,单单薄薄,风中的心事颤颤悠悠。一株秋后的小白菜,在田垄边上绿得那么单纯而又无所顾忌。到了夜晚,仿佛依偎在月亮的臂弯里,正舒展她的爱情……

4.秋天的夜色,有些不着边际。像树木一样的农家人,秋夜里像树木一样站着做梦,他们的梦就更加枝繁叶茂……这个季节,好多事物,有的消逝了,有的还留在原处。但它们都有过不同寻常的搏斗与挣扎,它们的根始终在黑暗的天空中行走。

5.秋色深深。风,在无声地摇曳,星,在淡淡的云间颤抖。岁月的罗盘,始终绽放着一树永开不败的怀想。秋天,如同一个天才的金匠,辛劳而出色地打造出成千上万枚纯金饰物。堆满大地的梦乡。天是空的,地是实的。土地有一种不事喧哗、默默奉献的本色,有良家女子般朴素温存的质地。自古及今,无论厚土或是薄地,都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使人类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

6.我是从乡下走出来的孩子,进城几十年就变得目光短浅了,望不到那远处和秋天。但我知道这个时候,老家的一挂挂玉米棒子和一串申红辣椒,正爬上低矮的屋檐。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故去了,我亲眼看见爷爷总有忙不完的事。整整一个秋天,爷爷总爱在一块掉了牙的磨石上蹭岁月的锈。镰,那把饱经风霜的老骨头,让爷爷越磨越瘦,像故乡的下弦月。多少年了,只缺不圆……而爷爷就握着这把镰,把身子一弯,就搂住了大片的田野,搂住了深浅不一的日子……

7.当我写下立秋,处暑已开始计划对万物发动总攻。山寒水瘦,水矮下去了,被淹没的石头现了出来。当白露经过天空,云让开一条宽阔的大道。当我写下秋分。藏在落叶下的寒露,正细声细脚顺着裤管往上爬,爬到肚脐眼儿,我没管它。爬到喉咙口儿,我轻轻地咳了两声,正想把它吐出来,霜降就已经爬到我的头顶了……

8.现在,秋色着实有点深了。深得透过霜,一层薄薄的皮肤,就摸得着冬的骨头了。霜那么厚,不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停了没有?反正,一颗心不能停,一颗心还得赶路。我的老家在松嫩平原上,那里没有大山,只有一些土冈和丘陵。到了落雪的季节,雪将抹平一切事物的差异,填满寒冷的裂缝……那时,寒冷拥抱着寒冷。就是温暖!

解读:

我曾经给林柏松的散文诗集《闲聊波尔卡》写过一个评论,副标题是:关于《闲聊波尔卡》的十句话。其中的“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没有谁会像你那样深刻、痛彻地解读生与死、爱与痛、理想与现实;没有谁会像你那样。冷峻、决绝地把自己洞穿,把自己照彻;也没有谁像你那样,在低处、在暗处、在痛处,张开羽翼无声地、隐秘地飞翔,不知疲累,不问归途……风雪之中的一棵松。孤独。傲岸。坚韧。执迷。独自燃烧。孤单飞翔。”他曾经是个军人,被北国的严寒冻坏了腿脚。然而。他仍然达观地自嘲自己为:“职业生病,业余写诗”。这首散文诗,虽然比那本散文诗集里的篇什要明快许多。但仍然掩饰不住他对秋天、对生命的深深思索。逝水汤汤,流年匆匆。岁月之河川流不息,让我们永远祝福他吧!

主持人语: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诗;散文;美学特质诗与散文之不同,倘若仅从其外部表现形式看似乎不难分辨:分行分节,讲究音律的是诗;散体语言,段章形式,不讲究谐音押韵的是散文。但是事实上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比如“现代散文诗”,它的外部表现形式是散文的,但它却是诗;而有些表面看似“诗”的东西,比如“顺口溜”之类,尽管它也分行分节,谐音押韵,好不顺口,却绝不是诗。散文也是这样。有些散文,比如写景抒情的“美散文”,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等,尽管它们也是充满诗情画意但它不是诗,依然是散文;而像鲁迅的《秋夜》《雪》等散文诗,尽管其表现形式是散文的,它们却是诗。

可见,作为一种特定文学体裁的“诗”与“散文”,除了它们相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外,还有其作为“诗”与“散文”的本质意义的东西,即:各自不同的美学特质;并且这种作为本质意义的美学特质,主要还得从其内部,即它们各自所表达的内容、所追求的美学境界来考察。也就是说,作为本质意义上的“诗”或者“散文”,除其一定的外部表现形式外,主要还在于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所追求的境界本身就是“诗”或者“散文”的。那么,作为体现其本质意义的“诗”与“散文”,它们的美学特质各是什么呢?

1先谈诗

诗主情。诗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某种情绪、情感、情趣或情志,是某种飞越了具体个别的生活事例与客观事实本身,而对其社会生活、宇宙人生及其命运的深层次感情思考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意识或者精神。尽管诗也反映社会生活,甚至描绘客观环境,其所表达的“情”也是在一定社会生活事实的背景下缘起和产生的。但就其内容所体现的美学特质和它的美学指向来说,它是“灵动”“虚拟”“飞越”的,是“形而上”了的。它的内涵及其美学指向其实一开始就远远超出了字面所描述的客观事物而飞越到了一个无限遥远与辽阔的宇宙空间,深入到了一个无比深邃精微的世界的“真”的本原。它所传达的信息已不仅仅是某一具体的客观事物和关于那个事物的现实感触,而是诗人的灵魂在与宇宙世界的感应、交流与对话中传达出来的话语;是关于那个世界的“本原之真”的话语;是足以产生联想、暗示、象征,从而获得无限丰富的灵动内涵的话语。这样的“话语”才是“诗”。所以诗往往是含蓄、隽永、深刻、灵动和飞越的。

以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 贞元三年科场应考时写的一首科考答卷诗,白此时年仅十六岁。全诗以“古原春草”抒写“送别之情”,写得不仅转合分明,对仗工整;更可贵的是能在融入深切生活感受的基础上,使全诗达到情真意深、空灵浑成的境界:那“离离”“萋萋”的古原春草啊,便是我浓浓的送别之情!特别是前四句写“草”,自然流畅,浑然天成,而诗意之隽永浓烈、意味深长,使之千百年来几乎成为人们代代吟诵的一首独立的名诗了!考究起来,这令后人世世甚爱的前四句诗之所以为“诗”,并不仅仅在于它描述了原野一年一度枯荣的草;仅仅描述了“野火”烧后春天又生的原野的自然景象,而是因为它原本就是蕴含着远远飞越了这平凡事物与现象本身的令人心灵颤动的“诗情”!特别是当我们因联想而与诗句产生共鸣的时候,我们就更能深刻体会到诗句中蕴含的“诗情”的力量!譬如,当我们把诗句中这平凡的“草”,与千百年来历尽苦难却生生不灭的黎民百姓联想起来,就会产生颤鸣不已的诗的情感。在我们这样的解读中,透过“草”,我们看到的是千百年来“弱小平凡”的黎民百姓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与新生”,感悟到的是对于它们生生不灭的力量的信念!――这种能够使人产生联想,透过字面传达出来,远远大于字面内涵的“深层意味”便是“诗”,是诗的精魂。

散文诗之所以是诗不是散文,原因也在于此。即它所表达的内容,从美学特质上说,也是某种含蓄、灵动、隽永、深刻的“诗情”。例如,鲁迅的《秋夜》:“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开篇第一句的“也是枣树”,我们一读到它,就会感到它含着某种“诗情”。它令我们飞越字面描述的具体事物去探寻它背后含着的那种别样的诗情与意蕴。事实上,我们继续读下去,就会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那“落尽了叶子”,“默默地铁似地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完全是作者战斗精神与不屈意志的象征;那“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话语,蕴含着的完全是作者深沉浓烈的感情。品味着它,使我们对鲁迅先生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爱憎分明的强烈情感震撼不已!可见,诗之为“诗”根本之处在于它的诗情、诗意、诗志、诗趣。这种诗的情志与意趣,从美学特质上说,它是灵动、隽永、含蓄、深刻的。它因含蓄,灵动而有不尽的意趣。

再从诗所追求的艺术境界看,诗之为“诗”还因它有灵虚深邃的“意境”。这一点与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意趣是相一致的。所谓诗的“意境”,是指由一组饱含情感意趣的“意象”(即运用想象所创造的具有象征意蕴的相对独立的一个个艺术形象),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组合建构而成的一个全新地带着感彩与音乐旋律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世界。它是诗人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结合,是诗人诗作艺术的集中体现。诗人的情感意趣,就是通过这种由“意象”组成的“意境”来表达的。例如[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短短五句,全由一个个饱含悲凉情感的“意象”(画线所示),组构成一幅萧瑟凄凉的“秋郊夕照旅人漂泊图”;表达了漂泊在荒远异地的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极度孤独、凄凉、悲伤的饿情感。写得情景交融,极具意境。

散文诗是“诗”,这方面也是个重要因素。仍以鲁迅的《秋夜》来说,全篇意境深邃空灵。而其深邃意境是由这样一组饱含思想情感蕴含象征意义的具体“意象”所构成的:那“奇怪而高”,“非常之蓝”,“眨冷眼”“现微笑”“洒繁霜”的“夜空”/那“窘得发白”的“月亮”/那“脱尽叶子”“默默地铁似地直刺夜空”的“枣树”/那“冻得红惨惨,瑟缩着做着梦”的“小粉红花”/那“哇――”一声飞过的“恶鸟”/那追逐光明,“撞在玻璃灯罩上叮叮作响”的“小青虫”/以及“点起一支烟”对着“默默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的“我”。这些一个个虚化了的具体形象即“意象”,共同组构成一个完整统一,意蕴深长的“秋夜”意境,使散文诗独特的诗情得到极好的凝聚与表达。

总之,诗之为“诗”在于它有诗的精魂:饱含深层意味的“诗情”。这种诗情是通过诗的意境来暗示、象征与表达的,而诗的意境又是诗人的情感与具体意象的完美结合。“诗情”是动人心魄的。这一方面是它的载体:诗的意象与意境的美丽空灵;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它背后的飞越时空的情感意趣的美丽与空灵。它往往因飞越了具体个别的事实而具有时空与内涵上的广延性;往往因暗示、联想与象征而意蕴无穷,摄人心魄!

2散文则全然属于另一个美学世界

从其表达的内容看,散文记人记事、写景状物、议论抒情,笔之所指,意之所趋,无处不到,无所不能。但有一点是本质的。这就是:它始终是属于具体的个别的现实世界。它没有也不打算飞越它的具体、真实与个别的现实生活。它只对这个“吾生于斯,吾存于斯”的现实人间作具体真实的见证、记取与眷恋。尽管它也抒情也言志,但它并不“空灵”,并不“超越”,而是有如“孩儿对母亲的哭诉”“农民对土地的希冀”。它是纯实的。在纯实的叙说与描述中传达着思考与感情。它是以饱蘸着真实生活的酸甜苦辣的笔触,用个别有着饱满生活血肉的情景与人物,在纯净如泉、娓娓动听的叙语中深深拨动读者的琴弦,打动着读者的心。它是以它对于现实人世的赤诚而获得永恒。因此,散文在内容上一般是不应当虚构的。当代文学评论家秦晋曾说,散文是发现与开凿的艺术。它的真谛并不在于创造出什么东西来反映和表现某种思想、情感和精神,而在于从对生活的观察的感触中把那些思想、情感和精神挖掘出来。

古典文学中[明]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和现代文学中朱自清的《背影》可谓散文的经典传世之作。它们在内容上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在创造形象”,而在从“我”的真实生活的经历中发掘着并记取了最牵动人心肠的东西:母爱、父爱、妻爱……等人间情爱:我在这个人世间经历过的世事沧桑;以及其间真实的人与物,真切的喜与悲……。正是这些内容在己在人都是真实的,是饱含真实生活的血肉的,因而它不仅对作者自己来说是牵动魂肠的,对于读者来说也能以它朴实纯净真实的艺术力量动人心扉,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感动。――这便是散文艺术内容所体现的美学特质,也是散文艺术所追求的美学境界。反之,散文如果描写的不是实际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关于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完全虚构的事情,那么读者心理就会出现“阅读障碍”。比如有人告诉你朱自清的父亲并没有送朱自清到车站,更没有为他买橘子在车站月台上爬上爬下这回事。这些只是朱自清为了写“散文”而杜撰虚构的。那么,你肯定会有被愚弄了的感觉,《背影》的生命力也就断送了。这是因为《背影》是散文,散文应当是真实的。这一文体内容的美学特质已经在读者中形成了认同与默契。读《项脊轩志》也是这样。“项脊轩”是归有光青年时代读书、生活过的一间“百年老屋”。在这间老屋里,作者经历了静心读书的美好时光,也经历了大家庭解体,祖母、母亲、妻子相继去世的悲痛岁月。作者以朴素深情的笔调摄取其间感触最深的物与景、人与事,记叙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喜”与“悲”,表达了对已逝三代亲人深深怀念。文章字字真情句句含泪,情景细节如在眼前。但倘若有谁说这是“假”的,我想,所有读者都是不会答应的。

散文内容的“非虚构”性质决定了散文艺术“纯实”的美学方向。但这不是说散文不能有“想象”;不能有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不能有引人入胜的美的构思与美的境界;而是在于散文中的想象、形象和意境与散文的纯实性、非虚构性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体现在:它不是使散文的情景人物导向虚拟与空灵,而是使之与客观形象更加贴近更加逼真与完满。拿[宋] 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来说,文中对洞庭湖的描写可谓精彩之至:“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丘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薄冥冥,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这段文字使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好不美极!然而有谁知道,范仲淹在写这篇文章前竟然根本没有去过岳阳楼见过洞庭湖!如此生动逼真如诗如画的景致竟然全是范仲淹凭着地理知识充分运用想象写出来的!可见散文同样需要想象,同样应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关键在于:散文艺术的美学导向是使其形象及其意境,与客观真实更加贴近更加完满,达到既实且美的境界;而诗则需要“飞越”与讲究“空灵”。

最后,散文意境中的“情”与诗中之“情”也有美学意义上的不同。仍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前后两处景物描写为例说明:“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两处景物描写都极具意境,十分动人。前句是“项脊轩”这间“百年老屋”经过一番“修葺”后作者对它外部环境的描写。这处描写除写得诗情画意极为美丽外,关键是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后句是全文最后一句。尽管对枇杷树的描写也极具精致,但却饱含悲伤情感,体现了作者睹物思人,对亡妻无限怀念的悲痛心情。这里要指出的是:这两处描写体现的情感尽管一喜一悲,但读了它我们不会像读诗那样飞越它们所描述的现实情景而去探寻另外的情趣,而是更加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为其真切的喜而喜,为其真切的悲而悲。――这便是散文的艺术,散文的境界。它是纯实的,也同样是永恒的。

总之,我以为,诗是“虚”的艺术;散文是“实”的艺术。这是它们美学特质的不同所在。朋友,不知您对此有同感否?参考文献:

[1] 秦晋.新散文和散文新观念[J].文学评论,1993(01).

[2] 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6篇

海德格尔曾经指出:“诗歌以对抗时代的进步来获取自身的进步。”社会生活诸领域,文学往往就是这样的奇峰一座,这种书写形式如果紧跟社会步点,到头来沙丘都不是。文学体裁中,偏于沉静的散文文体,其游离性愈发显明。也因此,诸多拥有乡村生活经验的写作者进入城市生活后,居留的时间愈长,怀乡的情结愈深,他们的文字因缘回溯,直达童年这片水草茂盛的区域。

作为一位女性散文作者,薄暮(本名王茵芬,来自江苏常熟)既是一位怀乡者,又是一位心思温软、才情渐入佳境的江南女子,其出色的感觉触角如四月的柳絮,飘落在近期作品之中。她的怀乡的旅程并非一路蜿蜒,而是相对集中,集中于童年经验,集中于此经验中明亮闪烁的部分。《醒来的麦子》、《追赶河流的方向》、《我的父亲,我的土豆》、《一只白鹭飞过的田野》等篇章,通过劳作、友谊、亲情以及对土地的认识,从而剥开笼盖在自我成长历程之上的茧子,照见那些曾经落入灵魂的种子,还原那些动人的经验瞬间。这些文章读下来,收到的礼物不是启悟或冲击或沉思,而是春风徐来、温软入怀的感觉,换个特别简单的说法就是,其散文读来特别舒服。在我看来舒服的原因有二:其一如上述所言,主题思路上她叙述的是自我童年经验中明亮的部分;其二是其如歌的行板般的文笔所致。

对于怀乡者来说,乡愁几乎成了深入骨髓的病菌,故乡饮食、民俗、民居等风物,一旦回想起来,不自觉地就会沾染愁绪的调子,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童年》,诗歌《乡愁》,散文《故乡的榕树》等,皆为其例。这样的愁绪深入地再远一些,那种彻底的悲情便会露出水面,完成从婉约之美到文化之殇的转换,比如海子笔下绝望的麦子,怀抱昨天的大雪明天的粮食和灰烬,最终化成一种永远之痛。社会生活语境中,还有浮上来的乡愁一种,它们是乡愁的衍生品,是消费化的乡愁,在当下,正轰轰烈烈地进行中,广告文字以及风景名胜处随地可见,还有一部分,附着于副刊散文之中,挂着文学的羊头到处贩卖。薄暮所写的这些乡土文字中,不能说一点乡愁都没有,只是这种乡愁太淡了,如浅眉,如背景音乐,按照我的理解,是行人更在春山外。这样的处理很显然非常聪明,避免了消费化的陷阱,使得散文回归到散文自身上。

若从总体风格来把握,她的系列怀乡散文呈

现出两个鲜明的特性,一为明亮,一为单纯,两种特色在文本中形成有效的互补。其中的明亮对应了作品中主题的开掘,自我成长,童年经验,明亮色彩、舒缓语调等因素的组合,形成一种深情于自我的话语特色,这里的自我是一口深井,周围的泥土使用乡情和亲情来夯实。这种真正朝向自我的文字,建立在自省和自我意识独立的基础之上,所以,走到了这个地步,同样作为心灵文字,在渗入感悟因素之时,作者拥有了自制和自为的素养,也因此远离了常见的矫情和过度抒情。而单纯这个因素,则来自作者自身的气质和人格结构。如上所论,其文字中明亮的色泽并非来自单纯,两者之间是种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仔细阅读其作品,积极、向上、明亮的调子对单纯来说,形成内在的掣肘,好在薄暮很好地守护住了向善向美的天性,她所书写的是她看到的,感悟到的真实欲念,而非是别人想看到的,想听到的,一句话总结,对于她本人来说,固然历经世事,还是没有变得复杂,映射到文字中,因而是一种单纯,如此真实,又如此自然。

对照薄暮前些年所写就的散文,她在语言上的进步非常突出。整体的节制和沉静之外,常见诗性跳脱的文字段落。我注意到,她的每个篇章中,皆会有两三处波光粼粼的段落,如《醒来的麦子》中的这一段“麦子在轻轻摆动,伸出它的芒,尖利地刺向我的面颊,又疼又痒,我像一只奄奄一息的蝴蝶无力抗衡”,以及“夏风自大河的口子上赶过来,河水动荡,仿佛一个摇晃着的容器,各种声音纷至沓来,落了进去”(见《追赶河流的方向》一文),还有“田野是一张平铺开的绿纸,芳姐的三间白墙黑瓦的房屋和场地边的三棵高高的水杉树,像是画上去的,而那只白鹭是飞上去的”(见《一只白鹭飞过的田野》一文)等等。如此语言呈现,很容易让人想到散文诗式的语言这个定性,而我却不愿这样认为,散文诗式的语言先天具备某种主观性,多停留在外部层面。而上面这些段落,其呈现过程是从内到外,是在深入对象内部,经过灵感触碰后自然生发出的结果,这些对象本身本来就是如此,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准确、细腻、灵动地再现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张爱玲,萧红,这两位现代史上的杰出女作家,还有格致,这位当下散文界非常有锐度的写作者,她们的笔触也大量地开掘了童年经验,不过,她们从人性之恶,生活之沉的层面走向某种锐利和疼痛,当然也走向必然的深刻。对于薄暮来说,在童年经验的处理上,她走上另外的路子,向善与向美驱动着她走向必然的温软。深刻与温软,是耶非耶,且留待读者去评说。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井上靖 诗歌 题材 艺术特征

作为20世纪日本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井上靖是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但在许多中国读者的眼里,井上靖只是一个杰出的小说家,或者说一个杰出的历史小说家。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天平之甍》《楼兰》《敦煌》《孔子》等早已被译成中文,在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影响甚至遮蔽了其诗歌方面的突出成就,让人们往往忘却其诗人身份。实际上井上靖是从诗歌开始他的文学之路的,诗歌创作贯穿于作者的整个文学生涯之中。从1958年第一部诗集《北国》到1990年10月最后一部诗集《星阑干》的出版,井上靖一共出版了八部诗集。这八部诗集收入诗歌330余篇。井上靖的诗歌在日本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如西胁顺三郎誉其为“卓绝的诗人”,竹中郁赞美他的诗是“诗之塔”。遗憾的是中国学术界很少有人对他的诗歌进行研究。我们认为,井上靖文学的出发点是诗。他的诗不仅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并且是其小说创作的酵母和思想内核。要全面认识井上靖这位作家,对其诗歌展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在井上靖具体诗作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其诗歌的基本特点,以期对井上靖诗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诗歌内容的丰富多样

井上靖的诗歌题材多样,内容相当丰富,有思考人生、感慨世事的,有谴责战争、祈盼和平的,有追忆往事、缅怀友人的,也有纪游考古、抒写自然的等等。

井上靖的一部分诗歌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冷静观察和思考、抒发现代人的内心孤独和烦愁。如《猎枪》重点不在表现中年男子为何要全身武装地逃离人世,而在于二十多年后诗人对它的追忆和思索。思索的结果,诗人也“想学着那个猎人的行路模样”。这里面包含着对人间的不信任和对不合理社会的憎恶和反感。说得更明白些就是对战后社会的绝望,“白色的人生河床”导致人内心的孤独与绝望。这就是井上靖散文诗冷静观察社会和人生的艺术魅力所在。《人生》则在广阔的时空中思考着人生,诗中充满强烈的悲剧意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的理性思索:“人类生活的历史只不过五千年,日本民族的历史不足三千年,人生也只有五十年。父亲我已生活四十年了,而你还不到十三年。”在永恒自然、悠久历史的对比之下,人生显得是多么的短暂易逝,浓重苍凉的感伤意识油然而生,从而使诗作具有深隽的艺术感染力。

抒写战争体验,表现战争的残酷,对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进行反思,冀望和平是井上靖诗歌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元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短暂的战争经历:“我们在快要倒坍了的城墙上,一个劲地垒沙袋。为了防御敌人几小时后可能发起的袭击,每个人都在加固自己面前的城堡,忙到日落以后。”诗作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性:“那时我们三个人无忧无虑的谈话,现在能回忆起这一切的,只剩下了我自己。不论是左边的或是右边的朋友,第二天就离开了人世。”贯穿全篇的是作者后来作品中一再出现的恬淡的宿命感的心情:“命运的安排,那么,已经安排了的自己所不知道的命运,无情地强加于人的冷酷的东西,在这静夜中纵横驰骋。好似硫酸那样无声的雨,细小而看不出来地在我们的精神上倾注。”在井上靖的诗歌中,战争的残酷性更多地是通过对在战争中逝去的友人的回忆表现出来的。如年仅二十七八的T君,“你,年纪轻轻的,在西伯利亚的野战中,中了枪弹而倒毙。你,现在此时,正高高地举起了手,把你此生该生存份的寿命,向我这里投了过来。”(《八十岁有感》)“山根、川村、桥爪、林”等四高柔道部的伙伴,“把那年轻的生命,一个个接连不断的,消逝在大陆南方的新的战场上。”(《戎装》)在这些诗中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因战争失去友人的悲哀,也有着对战争意义的否定和无声控诉。除了对战争表达痛恨之情,井上靖在很多诗作中也表达了平息战火、对和平的企盼之情。诗人认为“就在这个地球上,人们在争斗、战斗”,其原因就在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而在月亮上,“国家、民族一类的词,在那里变得毫无意义”。(《站在月亮上的人》)“我希望这新的一年是这么样的一个年,一个没有争斗的和平的年!现在除此之外,我再也没有别的祈求。”(《新年之初》)

描写旅行见闻、赞美山水自然之美、记叙各地风情、凭吊历史古迹、抒发人生感慨的纪游诗在井上靖诗歌中有着相当大的比重。乔迁选编的井上靖诗集《考古纪游》,收入井上靖各个时期的纪游诗146首,几乎是井上靖所有诗作的三分之一。

井上靖在旅行途中,创作了大量描写自然风光的写景诗,描摹了一幅又一幅的山水画。《“埃特尔斯克”的石棺》《名为“比德娜”的部落》《喀达尔克必尔河》《“克林特”之遗迹》等诗作再现了地中海沿岸各国的风光。如《橄榄树林》:“从科尔道巴到塞维利亚的一百七十公里,全都埋在丘陵的波中,这丘陵又被橄榄树埋起来。满目都是这种橄榄树。白天,叶背翻过来发着银灰色光辉,太阳一下山,就变成愤怒沉默不高兴的浓绿色的一团。一条铺装的道路,像呈现出它的甚么意志似的一股劲儿突向橄榄地带展开。”描摹西班牙沿途的橄榄树林,树叶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的色彩,反映出作者观察的细腻,品味自然风光的独特才思。《沙漠之街》《白龙堆》《幻之湖》《流沙》等则再现了大漠的广漠与荒凉。典型的如《干河道》对沙漠中干河道的描写:“连一滴水都无有的河之道。大的地方,川幅一公里,砂洲埋没着它,大小的岩石埋没着它”,尽管它面貌荒凉、却蕴含着一股“把沙漠整整划分为二的不可抑制的气概”。在诗人的笔下,也有着对中国南方景象的表现,如《珠江》:“从开着的窗子,可以看到横在眼下的珠江,黄浊的江面,闪耀着月圆明亮的银光,不拘何时,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船只,曳着红色灯光移动。有满载几百位旅客三层楼式的客船,也有小小舢板;有大帆船,也有小帆船;有运青菜的船,也有运木材的船。”诗作描摹出了珠江口岸的繁华景象。江面、月色、船只、灯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典型的“渔舟唱晚图”。

《镞形之石》《若羌》《南路的姑娘》等诗作表现民情风俗,勾勒出一幅幅各地的风俗画。如《若羌》记述诗人途经新疆若羌时出殡的情形:“几个男人,抬着四角形棺材,棺材四周围着十几个男人,他们都异口同声,大声哭叫着,很快地跑过一段沙尘飞扬的街巷。”而新疆《南路的姑娘》描绘了姑娘们因民族不同而服饰各异:“维吾尔的姑娘们,用围巾束头发,否则,就用它绕在脖子上,穿着长裙子。汉族的姑娘们,全不用围巾,都穿着裤子。”

在井上靖的纪游诗中,有一部分是对古迹和遗址的凭吊和题咏,如《天坛》《陕西博物馆》《古都“巴尔福”》《拜尔赛普利斯》《“卑斯特”之遗迹》《交脚弥勒》《千佛洞点描》等。这些寻幽访胜,吟咏历史的作品,展现出他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放射着诗人的耀眼才华和动人情思。从《古都“巴尔福”》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巴利亚国都的过去与现在。这里“有个青色的寺塔,青到几乎吸人之灵魂。”昔日繁华的古都,现在“既不生一棵的草,也不生一株的树”,“二千多年前的亡灵的哭泣,在白昼之中若静下耳朵,也可以听到”。这种情景,让人毛骨悚然,透露出诗人对世事沧桑的真切感受。

二、孤寂沉郁的诗歌基调

在井上靖的小说中,主人公几乎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尽管他们也进行过抗争,但结局不是如《一个冒名画家的生涯》中的原芳泉那样消极遁世,就是似《拳王》中的八甲田次郎般自杀,或者与《冰壁》中的鱼津一样走向死亡。与井上靖的小说创作相似,他的诗作字里行间也蕴含着凄凉孤寂的情绪。在他的笔下,不时流露出孤寂的情调和悲观的思绪,结局大多抹上一笔苍凉的色彩。深沉的孤独感和凄凉的心境,在他的诗篇中就表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

井上靖的诗歌,从初期的《元氏》《猎枪》等,到晚年的《我的青春》《岁月》《新年有感》等作品,常常在笔底流露出对生命的依恋与追求,抒写着有着深邃文化素养的诗人淡淡的哀愁和静穆的心境,尤其是晚期作品倾诉了历经沧桑的人间的悲与爱,传达了当晚境来临时那丝悲凉的思绪。如“好像一天终了黄昏已经来临——我的生命之黄昏已将来临!”(《残照》)诗人行走于沙漠中,在一处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带,看到“落日残照红似火的全是土屋的村落”的夕阳美景之时,一种人生“生命之黄昏”即将来临的想法“紧紧抓住”了“我”的内心。这是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感受的独白,呈现出诗人晚年心态的特征。诗中情感的强烈、心绪的沉郁撼人心魄。

三、井上靖的诗歌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散文诗的优美韵律

井上靖的诗歌,就诗形而言,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散文诗的形式。他的诗作每行字数基本相等,中间很少分段分节,排列得很整齐,这种散文诗诗形,可以不受诗体格律的限制而自由表达思想。井上靖散文诗诗歌形式定型于他创作的初期。诗人采用散文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有可能是受到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当时的井上靖喜欢读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等象征派诗人的作品,大学毕业论文也是关于瓦雷里诗学的研究。据日本学者宫崎健三的说法,井上靖散文诗体的形式可能是从1932年7月发表于《焰》的诗作《渴》开始的。《渴》这首诗共三节,采用散文诗的形式,通过干渴的“我”、母亲与妹妹等三人与一滴水也没有的壶的关系,表现出“我”坚强、执着的精神。诗作在散文诗形式的运用上虽然还不够纯熟,但却是之后作者创作散文诗这一形式的一个很好的开端。随后发表的《饿死》《途上》等诗作都沿用了散文诗的形式。

四、诗歌是井上靖文学创作的出发点,是他小说创作的源泉,这也是井上靖诗歌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井上靖文学的出发点是散文诗,他的诗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与其小说的关系极其密切。具体而言,井上靖诗歌与小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小说的主题来自于其诗歌,诗歌成为其小说的思想内核。如诗歌《猎枪》不仅成为其同名小说的卷首诗,而且诗作中表现出来的那“白色的人生河床”式的孤独与绝望也成为小说的基本主题。此外,诗《漆胡樽》《比良山的石楠花》,就是其同名小说的基本主题。二是诗歌中描写的场面出现在相关的小说中,成为小说的题材来源。如诗《海边》中描述的海滨当地学生与城里学生的冲突,是《丝柏物语》中千本松原格斗场面的部分。诗歌《孔子》《黄河》《天命》《北辰》《大落叶之日》等十余首关于孔子的诗歌,都出现在长篇小说《孔子》中。同样,在小说《通夜之家》《断云》《斗牛》中,我们可以看到诗《高原》《野分(一)》《野分(二)》的场面等等。诗《伊希库·库尔》中伊希库·库尔湖的优美传说成为小说《圣人》的题材来源。三是小说中的人物来自于诗歌。如诗《生涯》中的年迈的烟火匠人,是小说《一个冒名画家的生涯》中的主人公原芳泉。

井上靖文学的出发点是诗,他的诗歌一方面成为小说创作的酵母,另一方面又是其小说的思想内核。诗歌贯穿于井上靖一生的创作当中,是诗人一生心路历程的反映、思想的真实写照。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孤寂沉郁的诗歌基调、情景事融为一体、散文诗的优美韵律等体现出井上靖的独特个性,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井上靖中国题材诗歌研究”[12YBA277];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优秀青年项目“井上靖中间小说研究研究”[13B106];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招标课题。)

参考文献:

[1]筱田一士.井上靖的文学道路[J].文化译丛,1982,(1).

[2][日]井上靖.乔迁译.星阑干[M].台北:九歌文库,1999.

[3]袁盛财.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中的中国形象[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井上靖.井上靖全詩集[M].东京:新潮社,1979.

[5][日]井上靖著,乔迁译.干河道[M].台北:九歌文库,1998.

[6][日]井上靖著,薛柏谷译.天山·丝路·长河[M].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8.

上一篇:散文《最美的遇见》范文 下一篇:散文染墨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