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

时间:2023-03-08 03:06:33

父亲写的散文诗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1篇

说起诗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无论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还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时的诗歌,就像如今的好歌词,朗朗上口又广为传播。

不过,斗转星移,随着诗歌的小圈子化和精英化,后来的个别诗作,在所谓后现代、先锋派等概念面前,越来越不接地气。不着边际的联想、语无伦次的呓语,使得其慢慢成了让人“高山仰止”的“稀世珍品”,无法被老百姓平凡的胃口接受。

此后的诗歌,通过音乐这个载体,歌词这种形式,在另一个层面复活。但是,仍有个别民谣歌手,他们就算写不出一句通顺的旋律,也要弄出一段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要不然就感觉没法在民谣圈立足。

这在后来便形成了一个有些奇怪的现象,即音乐创作中的诗歌体写作模式。故乡、远方、梦想、流浪、姑娘、理想、迷惘、挫折……诸如此类的词语大量出现,无疑也背离了诗歌那种充满想象力的创作意旨。

其实,诗歌的兴与衰,很多时候和现实有关。就像董玉方的这首《父亲写的散文诗》,它本身就是诗人根据父亲日记中的片断采撷加工而成,可以说是典型的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诗人没那么神秘,诗人应该先是生活的创造者,然后才是文字的编织者。根据生活中平凡又琐碎的点滴,加工出饱满又具有热情的文字,这才是诗人该做的事情。

如同《父亲写的散文诗》中描写的那样,“旧报纸,那上面的故事,就是一辈子”。没有一个生僻字,没有任何的文字游戏,都是你看得懂的话,却在字里行间,呈现生活的点滴。

S飞根据《父亲写的散文诗》谱曲,加工出新版本的《父亲写的散文诗》(时光版),同样也是贴合诗歌本身的情境,以一种朴素的方式,将这些文字有韵律地表现出来。口语化的旋律,以及在口语化旋律基础上的节奏变化,让这首歌曲平实却不呆板,就像每一个平凡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谱写在个人看来,未必平凡的命运一样。

《父亲写的散文诗》(时光版)里吉他与钢琴交织的简洁编曲,把现代乐器中素与雅的两面,很好地呈现出来。它们在音乐中,隐隐约约又无处不在,让一首娓娓道来的好诗,变得分外动人。

许飞与诗人董玉方的合作,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模式。诗与曲的结合,产生了特殊的魅力,也为她未来的新专辑定下一个人文流行乐的基调。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2篇

泰戈尔与他的创作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于1861年5月7日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印度教宗教改革领袖,他是父亲的第十四个孩子,也是最小的孩子。他8岁就写诗,并展露出非凡的天赋,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泰戈尔兼有诗人、小说家、剧作家、音乐家、画家、哲学家等多重身份。他一生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还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众多的歌曲。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般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做一个圣人。

泰戈尔重要的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重要短篇小说有《还债》《摩诃摩耶》《太阳与乌云》等,重要的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等。早在1915年,泰戈尔的作品就由陈独秀翻译介绍到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文坛上的“泰戈尔热”盛况空前。此后的几十年,泰戈尔的作品在中国保持了长盛不衰的魅力。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大多选有泰戈尔的作品。

泰戈尔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响。1941年8月7日,80岁的文学巨星陨落了。

泰戈尔的散文诗

泰戈尔说:“诗人的创造领域宛如星空。浩渺朦胧的星空中不时迸发出成形的恬静的创造。那就是诗。是我全部作品中的宠儿。”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像一个辛勤的园丁,用勤劳的双手,浇灌着一朵朵美丽的诗之花。他的诗闪耀着深邃的哲理之光,不仅唤起人们对自然、人类和一切美好事物的爱心。而且也启示着人们如何执著于现实人生的理想追求。让整个世界充满欢乐与光明。

第一,泰戈尔歌唱大自然的变化多姿与美好。大自然中,有变幻无穷的云雾:“雾,像爱情一样,在山峰的心上游戏,生出种种美丽的变幻”:有静悄悄母亲般的黑夜:“静悄悄的黑夜具有母亲的美丽,而吵闹的白天具有孩子的美”:有奉献光明给天空的月亮:“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她自己”;有脚步虽小,却拥有无限大地的小草:“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飞鸟集》)。

第二,泰戈尔崇尚美妙纯洁的爱情。他把男女之间初恋的羞怯,相思的苦闷,期待的焦急,幽会的颤栗,新婚的快乐,生死离别的痛苦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尤其是他毫不吝惜地运用了大量比喻来赞美爱情的伟大与永恒:“生命因为付出了爱情。而更为富足。”在对待爱情问题上。泰戈尔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峭壁是高的,而让你的爱情坐在峭壁上。”对待爱情,必须忠贞,只有双方用爱来交换,才会获得真正的爱情。如果玩弄爱情,人为地制造种种的爱情悬念,那势必是让爱情悬在峭壁之上,随时都有粉身碎骨的可能。

第三,泰戈尔倾心于母爱与童真。泰戈尔怀着一颗的童心,回到了闪着琥珀色奇光的童真世界,去歌唱母爱:“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折下来的小树枝儿。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着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孩子无忧无虑地坐在树下的泥土里玩耍,并天真地询问自己是从哪里来到人间――“我是从哪儿来的,你,在哪儿把我捡起来的?孩子问他的妈妈说。她半哭半笑地把孩子紧搂在胸前说:你曾是我藏在心里的愿望,我的宝贝。”(《新月集・玩具》)母亲微笑地看着玩耍的孩子,没有责备,只有欣赏。

第四,泰戈尔赞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爱”。泰戈尔对“爱”的思索,是深切、执著的。不仅男女间有纯真的爱情,母子问有温馨的亲情,而且人与自然间也有微妙的感情……一切人类可以体会的情愫,都被他原原本本地极其含蓄地表达出来。因为有“爱”,世界才会充满幸福与快乐。他说:“我们爱生命,实在就是为了维护我们同这个大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爱的关系。……一切存在的矛盾都在爱中融化、消逝。”爱是人生的基础,爱是人生的全部。

第五,泰戈尔积极探求人生的真理。他倡导一种为创造美好生活而默默献身的精神。“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那小小的绿叶,没有花的事业的美丽,也没有果实事业的尊贵,可是,它的价值不就体现在为果实、为花朵做陪衬和制造绿荫吗?这种“叶事业”,是一种献身的事业。泰戈尔还倡导不断奋斗的精神:“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末你也要错过群星了。”人。不要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去流泪,错过了今天的太阳,只要你能正视黑夜,并执著地追求,那么,闪烁在夜空中的群星,仍然会给你力量,给你信心,去追逐明天的太阳。正因为人有了默默奉献的精神,有了不断进取奋斗的拼搏精神,人活在世界上才能“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吉檀迦利》片段欣赏

下面的片段摘自《吉檀迦利》的第10、11首诗歌,描写的是泰戈尔心中的“神”的所在:

这是你的脚凳,你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歇足。

我想向你鞠躬,我的敬礼不能达到你歇足地方的深处――那最贫最贱最

失所的人群中。

你穿着破敝的衣服,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行走,骄傲永远不能走近这个地方。

你和那最没有朋友的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们作伴,我的心永远找不到那个地方。

他是在锄着枯地的农夫那里,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里。太阳下,阴雨里,他和他们同在,衣袍上蒙着尘土。

泰戈尔心中的“神”,是万物化成一体的泛神,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象征,是诗人追求的最高目标――“神我合一”。神“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歇足”,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行走”,“在锄着枯地的农夫那里,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里”,也就说明诗人在最贫最贱不断干着苦力的劳动者那里,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这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泛爱思想。

相关链接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以美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段。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散文诗最早出现在法国。中国的散文诗出现在前后,刘半农是中国散文诗的开拓者。印度散文诗的开拓者是泰戈尔。

泰戈尔作品的中译本:

《泰戈尔散文诗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

《泰戈尔作品集》(10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3篇

2.盛夏早就收拢了鲜艳的口唇,那些蓊郁的树木,凋零了多余的手势。叶子,呈现出如此的沧桑!它们一片一片地飘落,在金黄的舞蹈中,犹如一群蝴蝶正穿过一个梦。它们重返家园,以枯烂与时光对抗!这大概正符合大自然的意志罢。但也有例外,你看枝干上的那片叶子,怀抱冷意,像秋天的最后一颗牙齿,死死咬住秋不放……

3.村庄,散散落落,默默无语。倒像一幅巨大的白描。偶尔飘出几缕炊烟,与外乡人打着似曾相识的招呼。河边的小草穿上黄马褂,单单薄薄,风中的心事颤颤悠悠。一株秋后的小白菜,在田垄边上绿得那么单纯而又无所顾忌。到了夜晚,仿佛依偎在月亮的臂弯里,正舒展她的爱情……

4.秋天的夜色,有些不着边际。像树木一样的农家人,秋夜里像树木一样站着做梦,他们的梦就更加枝繁叶茂……这个季节,好多事物,有的消逝了,有的还留在原处。但它们都有过不同寻常的搏斗与挣扎,它们的根始终在黑暗的天空中行走。

5.秋色深深。风,在无声地摇曳,星,在淡淡的云间颤抖。岁月的罗盘,始终绽放着一树永开不败的怀想。秋天,如同一个天才的金匠,辛劳而出色地打造出成千上万枚纯金饰物。堆满大地的梦乡。天是空的,地是实的。土地有一种不事喧哗、默默奉献的本色,有良家女子般朴素温存的质地。自古及今,无论厚土或是薄地,都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使人类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

6.我是从乡下走出来的孩子,进城几十年就变得目光短浅了,望不到那远处和秋天。但我知道这个时候,老家的一挂挂玉米棒子和一串申红辣椒,正爬上低矮的屋檐。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故去了,我亲眼看见爷爷总有忙不完的事。整整一个秋天,爷爷总爱在一块掉了牙的磨石上蹭岁月的锈。镰,那把饱经风霜的老骨头,让爷爷越磨越瘦,像故乡的下弦月。多少年了,只缺不圆……而爷爷就握着这把镰,把身子一弯,就搂住了大片的田野,搂住了深浅不一的日子……

7.当我写下立秋,处暑已开始计划对万物发动总攻。山寒水瘦,水矮下去了,被淹没的石头现了出来。当白露经过天空,云让开一条宽阔的大道。当我写下秋分。藏在落叶下的寒露,正细声细脚顺着裤管往上爬,爬到肚脐眼儿,我没管它。爬到喉咙口儿,我轻轻地咳了两声,正想把它吐出来,霜降就已经爬到我的头顶了……

8.现在,秋色着实有点深了。深得透过霜,一层薄薄的皮肤,就摸得着冬的骨头了。霜那么厚,不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停了没有?反正,一颗心不能停,一颗心还得赶路。我的老家在松嫩平原上,那里没有大山,只有一些土冈和丘陵。到了落雪的季节,雪将抹平一切事物的差异,填满寒冷的裂缝……那时,寒冷拥抱着寒冷。就是温暖!

解读:

我曾经给林柏松的散文诗集《闲聊波尔卡》写过一个评论,副标题是:关于《闲聊波尔卡》的十句话。其中的“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没有谁会像你那样深刻、痛彻地解读生与死、爱与痛、理想与现实;没有谁会像你那样。冷峻、决绝地把自己洞穿,把自己照彻;也没有谁像你那样,在低处、在暗处、在痛处,张开羽翼无声地、隐秘地飞翔,不知疲累,不问归途……风雪之中的一棵松。孤独。傲岸。坚韧。执迷。独自燃烧。孤单飞翔。”他曾经是个军人,被北国的严寒冻坏了腿脚。然而。他仍然达观地自嘲自己为:“职业生病,业余写诗”。这首散文诗,虽然比那本散文诗集里的篇什要明快许多。但仍然掩饰不住他对秋天、对生命的深深思索。逝水汤汤,流年匆匆。岁月之河川流不息,让我们永远祝福他吧!

主持人语: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井上靖 诗歌 题材 艺术特征

作为20世纪日本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井上靖是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但在许多中国读者的眼里,井上靖只是一个杰出的小说家,或者说一个杰出的历史小说家。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天平之甍》《楼兰》《敦煌》《孔子》等早已被译成中文,在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影响甚至遮蔽了其诗歌方面的突出成就,让人们往往忘却其诗人身份。实际上井上靖是从诗歌开始他的文学之路的,诗歌创作贯穿于作者的整个文学生涯之中。从1958年第一部诗集《北国》到1990年10月最后一部诗集《星阑干》的出版,井上靖一共出版了八部诗集。这八部诗集收入诗歌330余篇。井上靖的诗歌在日本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如西胁顺三郎誉其为“卓绝的诗人”,竹中郁赞美他的诗是“诗之塔”。遗憾的是中国学术界很少有人对他的诗歌进行研究。我们认为,井上靖文学的出发点是诗。他的诗不仅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并且是其小说创作的酵母和思想内核。要全面认识井上靖这位作家,对其诗歌展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在井上靖具体诗作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其诗歌的基本特点,以期对井上靖诗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诗歌内容的丰富多样

井上靖的诗歌题材多样,内容相当丰富,有思考人生、感慨世事的,有谴责战争、祈盼和平的,有追忆往事、缅怀友人的,也有纪游考古、抒写自然的等等。

井上靖的一部分诗歌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冷静观察和思考、抒发现代人的内心孤独和烦愁。如《猎枪》重点不在表现中年男子为何要全身武装地逃离人世,而在于二十多年后诗人对它的追忆和思索。思索的结果,诗人也“想学着那个猎人的行路模样”。这里面包含着对人间的不信任和对不合理社会的憎恶和反感。说得更明白些就是对战后社会的绝望,“白色的人生河床”导致人内心的孤独与绝望。这就是井上靖散文诗冷静观察社会和人生的艺术魅力所在。《人生》则在广阔的时空中思考着人生,诗中充满强烈的悲剧意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的理性思索:“人类生活的历史只不过五千年,日本民族的历史不足三千年,人生也只有五十年。父亲我已生活四十年了,而你还不到十三年。”在永恒自然、悠久历史的对比之下,人生显得是多么的短暂易逝,浓重苍凉的感伤意识油然而生,从而使诗作具有深隽的艺术感染力。

抒写战争体验,表现战争的残酷,对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进行反思,冀望和平是井上靖诗歌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元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短暂的战争经历:“我们在快要倒坍了的城墙上,一个劲地垒沙袋。为了防御敌人几小时后可能发起的袭击,每个人都在加固自己面前的城堡,忙到日落以后。”诗作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性:“那时我们三个人无忧无虑的谈话,现在能回忆起这一切的,只剩下了我自己。不论是左边的或是右边的朋友,第二天就离开了人世。”贯穿全篇的是作者后来作品中一再出现的恬淡的宿命感的心情:“命运的安排,那么,已经安排了的自己所不知道的命运,无情地强加于人的冷酷的东西,在这静夜中纵横驰骋。好似硫酸那样无声的雨,细小而看不出来地在我们的精神上倾注。”在井上靖的诗歌中,战争的残酷性更多地是通过对在战争中逝去的友人的回忆表现出来的。如年仅二十七八的T君,“你,年纪轻轻的,在西伯利亚的野战中,中了枪弹而倒毙。你,现在此时,正高高地举起了手,把你此生该生存份的寿命,向我这里投了过来。”(《八十岁有感》)“山根、川村、桥爪、林”等四高柔道部的伙伴,“把那年轻的生命,一个个接连不断的,消逝在大陆南方的新的战场上。”(《戎装》)在这些诗中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因战争失去友人的悲哀,也有着对战争意义的否定和无声控诉。除了对战争表达痛恨之情,井上靖在很多诗作中也表达了平息战火、对和平的企盼之情。诗人认为“就在这个地球上,人们在争斗、战斗”,其原因就在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而在月亮上,“国家、民族一类的词,在那里变得毫无意义”。(《站在月亮上的人》)“我希望这新的一年是这么样的一个年,一个没有争斗的和平的年!现在除此之外,我再也没有别的祈求。”(《新年之初》)

描写旅行见闻、赞美山水自然之美、记叙各地风情、凭吊历史古迹、抒发人生感慨的纪游诗在井上靖诗歌中有着相当大的比重。乔迁选编的井上靖诗集《考古纪游》,收入井上靖各个时期的纪游诗146首,几乎是井上靖所有诗作的三分之一。

井上靖在旅行途中,创作了大量描写自然风光的写景诗,描摹了一幅又一幅的山水画。《“埃特尔斯克”的石棺》《名为“比德娜”的部落》《喀达尔克必尔河》《“克林特”之遗迹》等诗作再现了地中海沿岸各国的风光。如《橄榄树林》:“从科尔道巴到塞维利亚的一百七十公里,全都埋在丘陵的波中,这丘陵又被橄榄树埋起来。满目都是这种橄榄树。白天,叶背翻过来发着银灰色光辉,太阳一下山,就变成愤怒沉默不高兴的浓绿色的一团。一条铺装的道路,像呈现出它的甚么意志似的一股劲儿突向橄榄地带展开。”描摹西班牙沿途的橄榄树林,树叶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的色彩,反映出作者观察的细腻,品味自然风光的独特才思。《沙漠之街》《白龙堆》《幻之湖》《流沙》等则再现了大漠的广漠与荒凉。典型的如《干河道》对沙漠中干河道的描写:“连一滴水都无有的河之道。大的地方,川幅一公里,砂洲埋没着它,大小的岩石埋没着它”,尽管它面貌荒凉、却蕴含着一股“把沙漠整整划分为二的不可抑制的气概”。在诗人的笔下,也有着对中国南方景象的表现,如《珠江》:“从开着的窗子,可以看到横在眼下的珠江,黄浊的江面,闪耀着月圆明亮的银光,不拘何时,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船只,曳着红色灯光移动。有满载几百位旅客三层楼式的客船,也有小小舢板;有大帆船,也有小帆船;有运青菜的船,也有运木材的船。”诗作描摹出了珠江口岸的繁华景象。江面、月色、船只、灯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典型的“渔舟唱晚图”。

《镞形之石》《若羌》《南路的姑娘》等诗作表现民情风俗,勾勒出一幅幅各地的风俗画。如《若羌》记述诗人途经新疆若羌时出殡的情形:“几个男人,抬着四角形棺材,棺材四周围着十几个男人,他们都异口同声,大声哭叫着,很快地跑过一段沙尘飞扬的街巷。”而新疆《南路的姑娘》描绘了姑娘们因民族不同而服饰各异:“维吾尔的姑娘们,用围巾束头发,否则,就用它绕在脖子上,穿着长裙子。汉族的姑娘们,全不用围巾,都穿着裤子。”

在井上靖的纪游诗中,有一部分是对古迹和遗址的凭吊和题咏,如《天坛》《陕西博物馆》《古都“巴尔福”》《拜尔赛普利斯》《“卑斯特”之遗迹》《交脚弥勒》《千佛洞点描》等。这些寻幽访胜,吟咏历史的作品,展现出他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放射着诗人的耀眼才华和动人情思。从《古都“巴尔福”》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巴利亚国都的过去与现在。这里“有个青色的寺塔,青到几乎吸人之灵魂。”昔日繁华的古都,现在“既不生一棵的草,也不生一株的树”,“二千多年前的亡灵的哭泣,在白昼之中若静下耳朵,也可以听到”。这种情景,让人毛骨悚然,透露出诗人对世事沧桑的真切感受。

二、孤寂沉郁的诗歌基调

在井上靖的小说中,主人公几乎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尽管他们也进行过抗争,但结局不是如《一个冒名画家的生涯》中的原芳泉那样消极遁世,就是似《拳王》中的八甲田次郎般自杀,或者与《冰壁》中的鱼津一样走向死亡。与井上靖的小说创作相似,他的诗作字里行间也蕴含着凄凉孤寂的情绪。在他的笔下,不时流露出孤寂的情调和悲观的思绪,结局大多抹上一笔苍凉的色彩。深沉的孤独感和凄凉的心境,在他的诗篇中就表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

井上靖的诗歌,从初期的《元氏》《猎枪》等,到晚年的《我的青春》《岁月》《新年有感》等作品,常常在笔底流露出对生命的依恋与追求,抒写着有着深邃文化素养的诗人淡淡的哀愁和静穆的心境,尤其是晚期作品倾诉了历经沧桑的人间的悲与爱,传达了当晚境来临时那丝悲凉的思绪。如“好像一天终了黄昏已经来临——我的生命之黄昏已将来临!”(《残照》)诗人行走于沙漠中,在一处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带,看到“落日残照红似火的全是土屋的村落”的夕阳美景之时,一种人生“生命之黄昏”即将来临的想法“紧紧抓住”了“我”的内心。这是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感受的独白,呈现出诗人晚年心态的特征。诗中情感的强烈、心绪的沉郁撼人心魄。

三、井上靖的诗歌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散文诗的优美韵律

井上靖的诗歌,就诗形而言,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散文诗的形式。他的诗作每行字数基本相等,中间很少分段分节,排列得很整齐,这种散文诗诗形,可以不受诗体格律的限制而自由表达思想。井上靖散文诗诗歌形式定型于他创作的初期。诗人采用散文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有可能是受到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当时的井上靖喜欢读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等象征派诗人的作品,大学毕业论文也是关于瓦雷里诗学的研究。据日本学者宫崎健三的说法,井上靖散文诗体的形式可能是从1932年7月发表于《焰》的诗作《渴》开始的。《渴》这首诗共三节,采用散文诗的形式,通过干渴的“我”、母亲与妹妹等三人与一滴水也没有的壶的关系,表现出“我”坚强、执着的精神。诗作在散文诗形式的运用上虽然还不够纯熟,但却是之后作者创作散文诗这一形式的一个很好的开端。随后发表的《饿死》《途上》等诗作都沿用了散文诗的形式。

四、诗歌是井上靖文学创作的出发点,是他小说创作的源泉,这也是井上靖诗歌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井上靖文学的出发点是散文诗,他的诗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与其小说的关系极其密切。具体而言,井上靖诗歌与小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小说的主题来自于其诗歌,诗歌成为其小说的思想内核。如诗歌《猎枪》不仅成为其同名小说的卷首诗,而且诗作中表现出来的那“白色的人生河床”式的孤独与绝望也成为小说的基本主题。此外,诗《漆胡樽》《比良山的石楠花》,就是其同名小说的基本主题。二是诗歌中描写的场面出现在相关的小说中,成为小说的题材来源。如诗《海边》中描述的海滨当地学生与城里学生的冲突,是《丝柏物语》中千本松原格斗场面的部分。诗歌《孔子》《黄河》《天命》《北辰》《大落叶之日》等十余首关于孔子的诗歌,都出现在长篇小说《孔子》中。同样,在小说《通夜之家》《断云》《斗牛》中,我们可以看到诗《高原》《野分(一)》《野分(二)》的场面等等。诗《伊希库·库尔》中伊希库·库尔湖的优美传说成为小说《圣人》的题材来源。三是小说中的人物来自于诗歌。如诗《生涯》中的年迈的烟火匠人,是小说《一个冒名画家的生涯》中的主人公原芳泉。

井上靖文学的出发点是诗,他的诗歌一方面成为小说创作的酵母,另一方面又是其小说的思想内核。诗歌贯穿于井上靖一生的创作当中,是诗人一生心路历程的反映、思想的真实写照。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孤寂沉郁的诗歌基调、情景事融为一体、散文诗的优美韵律等体现出井上靖的独特个性,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井上靖中国题材诗歌研究”[12YBA277];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优秀青年项目“井上靖中间小说研究研究”[13B106];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招标课题。)

参考文献:

[1]筱田一士.井上靖的文学道路[J].文化译丛,1982,(1).

[2][日]井上靖.乔迁译.星阑干[M].台北:九歌文库,1999.

[3]袁盛财.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中的中国形象[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井上靖.井上靖全詩集[M].东京:新潮社,1979.

[5][日]井上靖著,乔迁译.干河道[M].台北:九歌文库,1998.

[6][日]井上靖著,薛柏谷译.天山·丝路·长河[M].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8.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5篇

海德格尔曾经指出:“诗歌以对抗时代的进步来获取自身的进步。”社会生活诸领域,文学往往就是这样的奇峰一座,这种书写形式如果紧跟社会步点,到头来沙丘都不是。文学体裁中,偏于沉静的散文文体,其游离性愈发显明。也因此,诸多拥有乡村生活经验的写作者进入城市生活后,居留的时间愈长,怀乡的情结愈深,他们的文字因缘回溯,直达童年这片水草茂盛的区域。

作为一位女性散文作者,薄暮(本名王茵芬,来自江苏常熟)既是一位怀乡者,又是一位心思温软、才情渐入佳境的江南女子,其出色的感觉触角如四月的柳絮,飘落在近期作品之中。她的怀乡的旅程并非一路蜿蜒,而是相对集中,集中于童年经验,集中于此经验中明亮闪烁的部分。《醒来的麦子》、《追赶河流的方向》、《我的父亲,我的土豆》、《一只白鹭飞过的田野》等篇章,通过劳作、友谊、亲情以及对土地的认识,从而剥开笼盖在自我成长历程之上的茧子,照见那些曾经落入灵魂的种子,还原那些动人的经验瞬间。这些文章读下来,收到的礼物不是启悟或冲击或沉思,而是春风徐来、温软入怀的感觉,换个特别简单的说法就是,其散文读来特别舒服。在我看来舒服的原因有二:其一如上述所言,主题思路上她叙述的是自我童年经验中明亮的部分;其二是其如歌的行板般的文笔所致。

对于怀乡者来说,乡愁几乎成了深入骨髓的病菌,故乡饮食、民俗、民居等风物,一旦回想起来,不自觉地就会沾染愁绪的调子,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童年》,诗歌《乡愁》,散文《故乡的榕树》等,皆为其例。这样的愁绪深入地再远一些,那种彻底的悲情便会露出水面,完成从婉约之美到文化之殇的转换,比如海子笔下绝望的麦子,怀抱昨天的大雪明天的粮食和灰烬,最终化成一种永远之痛。社会生活语境中,还有浮上来的乡愁一种,它们是乡愁的衍生品,是消费化的乡愁,在当下,正轰轰烈烈地进行中,广告文字以及风景名胜处随地可见,还有一部分,附着于副刊散文之中,挂着文学的羊头到处贩卖。薄暮所写的这些乡土文字中,不能说一点乡愁都没有,只是这种乡愁太淡了,如浅眉,如背景音乐,按照我的理解,是行人更在春山外。这样的处理很显然非常聪明,避免了消费化的陷阱,使得散文回归到散文自身上。

若从总体风格来把握,她的系列怀乡散文呈

现出两个鲜明的特性,一为明亮,一为单纯,两种特色在文本中形成有效的互补。其中的明亮对应了作品中主题的开掘,自我成长,童年经验,明亮色彩、舒缓语调等因素的组合,形成一种深情于自我的话语特色,这里的自我是一口深井,周围的泥土使用乡情和亲情来夯实。这种真正朝向自我的文字,建立在自省和自我意识独立的基础之上,所以,走到了这个地步,同样作为心灵文字,在渗入感悟因素之时,作者拥有了自制和自为的素养,也因此远离了常见的矫情和过度抒情。而单纯这个因素,则来自作者自身的气质和人格结构。如上所论,其文字中明亮的色泽并非来自单纯,两者之间是种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仔细阅读其作品,积极、向上、明亮的调子对单纯来说,形成内在的掣肘,好在薄暮很好地守护住了向善向美的天性,她所书写的是她看到的,感悟到的真实欲念,而非是别人想看到的,想听到的,一句话总结,对于她本人来说,固然历经世事,还是没有变得复杂,映射到文字中,因而是一种单纯,如此真实,又如此自然。

对照薄暮前些年所写就的散文,她在语言上的进步非常突出。整体的节制和沉静之外,常见诗性跳脱的文字段落。我注意到,她的每个篇章中,皆会有两三处波光粼粼的段落,如《醒来的麦子》中的这一段“麦子在轻轻摆动,伸出它的芒,尖利地刺向我的面颊,又疼又痒,我像一只奄奄一息的蝴蝶无力抗衡”,以及“夏风自大河的口子上赶过来,河水动荡,仿佛一个摇晃着的容器,各种声音纷至沓来,落了进去”(见《追赶河流的方向》一文),还有“田野是一张平铺开的绿纸,芳姐的三间白墙黑瓦的房屋和场地边的三棵高高的水杉树,像是画上去的,而那只白鹭是飞上去的”(见《一只白鹭飞过的田野》一文)等等。如此语言呈现,很容易让人想到散文诗式的语言这个定性,而我却不愿这样认为,散文诗式的语言先天具备某种主观性,多停留在外部层面。而上面这些段落,其呈现过程是从内到外,是在深入对象内部,经过灵感触碰后自然生发出的结果,这些对象本身本来就是如此,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准确、细腻、灵动地再现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张爱玲,萧红,这两位现代史上的杰出女作家,还有格致,这位当下散文界非常有锐度的写作者,她们的笔触也大量地开掘了童年经验,不过,她们从人性之恶,生活之沉的层面走向某种锐利和疼痛,当然也走向必然的深刻。对于薄暮来说,在童年经验的处理上,她走上另外的路子,向善与向美驱动着她走向必然的温软。深刻与温软,是耶非耶,且留待读者去评说。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6篇

诗歌(现当代诗歌)是同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与其他三种文体相比,诗歌在形式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句一行,分行书写(散文诗除外)。此外诗歌还有自己的文体特点:

一、抒情性。强烈的感彩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之一。尤其是抒情诗,感情更是诗的灵魂,或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因此在阅读、学习中,必须正确体会、领悟充溢在诗中的情感,由此获得全诗的要义。如郭沫若的《静夜》,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其实是写自己在对月流泪。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以此来抒发眷恋祖国、感怀世事的心情。

二、形象性。通过丰富的联想、瑰奇的想象、多种写作手法等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是诗歌的又一显著特征。如何其芳的《秋天》,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从中告诉读者: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三、精练性。所谓精练,一要精当,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定然”一词的妙处;二要概括,如民歌《收徒弟》:“做了一辈子工/想都没敢想/收了个徒弟是厂长。”全诗没有叙述老工人收徒弟的过程,而是突出老工人内心的感触,具有极大的概括性;三要隽永,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字字深刻隽永,体现出诗歌语言的精练性。

四、音乐性。诗歌的音乐性较多体现在节奏与押韵上,表达出丰富的流动的情感,产生一咏三叹、多变而和谐的特殊的艺术魅力。因此这些诗必须多读,甚至要熟读成诵。

模拟训练

也 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c一伞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选自《红烛・死水》)

1.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

A.照 飘 用 B.弄 吹 打

C.拨 刷 撑 D.射 掠 举

2.这首诗是诗人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夭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

A.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深感内疚而衷心祈祷。

D.表达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3.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与其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

A.通过具体形象来象征类比、托物言志。

B.通过具体形象来烘托意境、营造氛围。

C.通过具体形象来进行生动的比拟。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7篇

童年,我和书已经不只是亲密接触,而是生活在一起。我的父亲是乡村医生,家里就有不少医药的书。我看不懂这些书,也没兴趣,但一直在我身旁存在着的、我们家生计重要依托的书,以它们可爱的模样、无声的呼吸给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启示着什么。我后来喜欢文学书籍就不奇怪。当我像翻开医药的书(当然只是随便翻翻)一样翻开这些书时就被吸引了。大约是在报社当编辑的大姐夫带来的吧?再后来就是在大学里教书的三姐夫带来或寄来的了。他们有时还会讲起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两位都是作家、评论家,就会掺点有关文学创作的话。小学三四年级,我就这样开始受到一点“熏陶”,喜欢上文学,爱读文学书籍。

我在13岁的时候离家出走――我考进一所在家以外十几公里的私立农村中学,我必须寄宿在学校,周末才能回家。独立生活的好处是我可以把家里给我的生活费节余一些用来订阅或购买文学书刊。另外,几位“”老师被降级到我们学校任教,他们都是优秀的语文教师,语文课把我对于文学的爱好又推进一步。我把阅读文学书刊看成是一件很崇高、很高雅的事情。学校的图书馆是我常去的地方。那时读什么书,能不能读懂,是不太在意的,借到什么就读什么,读得下去就读,不想读了就换。

1959年9月我考入泉州市高级中学――即现在的福建省泉州五中。泉州五中具有培养优秀文科人才的传统。当代研究鲁迅、郭沫若、茅盾的三位著名学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庄钟庆、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叶子铭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黄侯兴,1950年就同在早期的泉州五中念书。我考入泉州五中后很自然地要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加上我初中阶段对文学的爱好和打下的基础。我开始悄悄在心里萌生一个志愿:将来我要当作家。当大作家不敢想,当小作家该是可以的吧?我暗暗地下定决心。我念高一年级时,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写作美文。高二年,我读书的兴趣更浓了,写作也更来劲。我常常连下课的十分钟,也要掏出抽屉里的文学书籍抓紧读,我以为大口大口地吃可以快些吃成胖子。不切合实际的狂热读书是我这个时期的突出表现。我喜爱泰戈尔的散文诗,虽然许多作品我读不懂,像《游思集》,深奥的哲学思想晦涩得一遍遍地读还是不知所云,但我宁可囫囵吞枣地硬读。它的美强烈地感染我,给我阅读的不懈动力。我的写作有了模仿的对象,阅读就不觉得疲倦。有些课――如俄语、物理、化学,我没兴趣也学不好,公然在课堂上看起小说,看得正入迷被老师抓住一顿狠批是常有的事。

读文学书籍给我的写作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我的作文写得好,常被老师讲评。高三年文理分班时,我毫无疑义地选择了文科班,高考时填写升大学的志愿,全是中文系、中文系。

我如愿以偿考进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必不可少的是根据教学的规定阅读有关名著和名篇。再就是为了创作借阅可以参考的诗歌、散文诗、散文。有了这样的参考,我从过去作文式的写作逐渐进入文学创作的门槛。我的诗歌、散文和散文诗“处女作”发表在报刊上。可是突然就爆发了,不但刚开始的文学创作不能继续,连毕业分配也成问题了,只能到军垦农场劳动。整整一年半时间,除了“毛选”四卷,别的书是一概不能看。这对于我们这一帮大学中文系刚毕业、求知欲正旺的“臭老九”来说,真是一种残酷的惩罚,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对于读书的渴望还是没有消失,欲望仍在悄悄泛着波澜。我竟然利用一次探亲的机会,带回了一本柯蓝的散文诗集《早霞短笛》。为了安全,我耍了个滑头,给这两本书都包上书皮,并且在封皮上写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识别毒草,为了铲除它,用它做肥料”等在当时很时髦的革命口号,准备在秘密一旦被揭穿时好作辩解。我常常利用午休偷偷读这两本书。这个时间比较安全,大家都睡了,不会注意到我,我又是睡在木架床的上铺,书包好封皮,别人即使看到,还以为我是抓紧时间读“毛选”呢。记得有一回,抓学习十分严厉的班长到我们房间窥探,见到我放弃休息在全神贯注地读书就误会了,脸上流露出少见的笑容,回头走了。殊不知从没干过骗人勾当的我这时吓出了冷汗。那些日子我会常常记起“案头的书要少,心中的书要多”这一句话。这是我就读福建师院中文系时的系主任俞元桂说的。这句话还特别能安慰我,因为我“案头”上(其实是抽屉里)书的确极少,而心中的书很多,很多――我心念过去读过的许多名著,还渴望有一天能读到各种报刊。我坚信,这一天一定能来到。这个信念是一朵不谢的花,在我的心里绚丽芬芳。

最美好的读书时光终于到来了。那是在“”被粉碎,文艺的春天到来之后。文学创作和读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作的需要驱动读书的热潮,读书促进了创作的丰收。读书是带着了解文学动态、报刊对于稿件的需求、吸取创作营养等明确的目的进行的。从来没有像这时对于喜爱的书刊这样如饥似渴而又消化力极强的阅读,大有要把过去的损失补回来之势。几年下来,创作也就呈现最佳的状态,发表作品多了起来,质量也逐渐提高。愈是这样愈是把读书当成认真学习与钻研的过程和下意识消受的最好途径。也许因为犯有“腰肌劳损”,或是懒人的哲学之故,我最喜欢躺着读书。常常,抓到一本好书、好刊物,一张好报纸,我会默不作声走进房间,躺到床上去。这时才慢悠悠地读起来――每当我想好好消受一份高品位的精神美餐,我都这样。有时,邮递员送来一本刊物,我看了一下目录知道这一期有自己的作品更是立即转身进屋,躺倒。我得好好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的孩子自己宝,当然偏爱。但如果读着、读着,突然感觉不对头,不应该的败笔撞击我的眼球,我会立即躁热起来。这个时刻的自我发现、自我纠正是最扎实的提高。如果是校对造成的错误也会觉得心疼。但经历多了也就学会包容。一次,一首散文诗中,“听到朋友的呼唤”一句被错成“听到朋友的呼噜”,我在心疼之后则噗嗤一笑。呼噜就呼噜吧,朋友睡得香不也很好?我也读自己和别人作品的“坏”处,而且读得仔细。读它的不足在哪里,为什么不足,为了从“反面”学习,努力避免自己创作时出现这样的不足。躺床读书的好处是可以全身放松,让注意力高度集聚在书上面。我喜欢随心所欲地读书。静心把目光投向那字字行行,直抵其内核。你可以朝前行进,片刻又倒回来,而后再慢慢推进;也可以从半中切入,可以从末尾倒回前头,循序渐进是惯常之法,颠三倒四亦何妨。一本书读了好久读不出名堂,不妨一目十行。你的目光在书页中搜寻,待

到“风吹草低见牛羊”,则可能反过来一行十目。切莫粗心,许多好作品并不是一下子把你抓住。例如繁复的作品、有点晦涩的作品;朴素的作品;外表平淡,内质深邃的作品。坡说过“寄至味于淡泊”,高度的酒能使人误以为是白开水,交响乐在外行人听来还以为是乱哄哄的杂音。著名作家、翻译家徐迟在谈到他的译作《瓦尔登湖》时说: “在白昼的繁忙生活中,我有时读它还读不进去,似乎我异常喜欢的这本书忽然又不那么可爱可喜了,似乎觉得它什么好处也没有,甚至弄得将信将疑起来。”名家况且如此,名著况且如此,读书确有读不下去的时候,这时不妨稍事休息。我既崇敬名家、名作而又不信邪。坦白说,我竟然以发现名家作品的不足为乐。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充满友善地从心里说,先生,我理解你,你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我同时对自己说,名家也有写不好作品的时候,何况我等小辈,于是,不是失去信心而是信心大增!

我常常在悲哀的时候、愤懑的时候、寂寞的时候走进书的深处。这时大江滚滚东去,浪淘尽泛起的沉渣,山峰耸峙,滑落讨厌的沙石……人生的诸多苦痛就被化解了。但读书的效果最好是在好心情而又安静的时候。这样的时候才能读出作品的美妙。心境十分重要。作品之所以上乘,往往在细微处胜出,浮躁肯定读不出味来。要求每读一篇(部)作品都要能“眼前一亮”有点荒唐。对于一位读者来说,要有好心境还要有好眼力。心境好,难读而读之,也可能有另一种启示和收获。好眼力让你发现该发现的好。

如果不能确保没有任何干扰,还是别躺着读书好,以免突然电子门铃响了,慌忙爬起来的狼狈不堪。这样的时候我便坐于木沙发,在一旁的茶几上摆上泡好酽酽的一杯茶,摆好笔和笔记本。把要读的书拿在手上,怀着好好享受的感恩的心情坐下,努力静下心来,就进入到美妙的境界中了。越是静心地品,越是能品出滋味,品出旋律轻柔、动人的音乐,品出历历在目的山川湖海,品出真实生活――而又超越于生活的更高、更典型、更集中的画卷。享受为主――这样的时候主要是享受,是休闲,是消遣,心头不由得洋溢起对于赐给我快乐与健康这个读书的必要条件的上苍的感恩之情。当然不排斥有所得。笔和笔记本偶尔动动,把触类旁通的心得,把质疑和赞赏,把引起的联想,随手记下,这比躺着读书方便……

秦牧曾说过,里有奶的母羊有时奶汁出不来,小羊吸它几口,奶就出来了。秦牧以此说明作家要深入生活,有了生活才能出灵感。我以为,对于作家来说,书中的宝藏,书中的意境、形象和情感所带来的触发也十分重要。读书也是促使你这一只母羊出奶的小羊。腔调不变,手法不变,枯燥无味,只有数量的增加,没有质量的突破,这可不是风格形成,而是作家的危机。读书是解决这种危机的办法之一。引进激活的泉流,使艺术生命生动起来,使作品亮泽、光彩;荡涤沉积的尘埃,显现出鲜丽和灵气……

说是心血来潮也好,说是水到渠成也行,近年来,我竟然还为出版社主编起丛书来了。截止到现在已主编120部。读书稿,是另一种独特的读书。因为接受作者的要求得为其中一些书(还有一些不由我主编的书)撰写序言,阅读就不轻松。这样的阅读需要随时在书稿上做各种记号和眉批,甚或做详细的笔记。简直是用放大镜在读这些书,一遍一遍,直到论点论据出来了才算基本完成。我为作者写序、写评论达百余篇,此中甘苦只有自己清楚,现在我觉得精力时间欠缺了,只好把此等服务减少到最低程度。

我懒得跑图书馆,而习惯在家里读自己的书。家里的书有限,但毕竟是自己喜爱才购买的啊。为什么不能来个温故而知新呢?所谓“温故而知新”,就是在一段时间以后,欣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把读过的书找出来重新读,从中获得新的感受,吸取新的营养。2007年11月在纪念中国散文诗90年的活动中我被评选为“中国当代十名优秀散文诗作家”,我即决定重读散文诗名家的作品与理论书籍,为了把散文诗创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收获是巨大的,现在的审美与审智经验以及理论修养已提高了,眼光更加明亮,胃口更开张,吸收能力更好,新的发现也不少。例如我读《巴黎的忧郁》。27年前,我收到友人赠送的法国象征主义大师波德莱尔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我久闻波德莱尔大名,曾在报刊上零零星星读过他的诗集《恶之花》中的部分作品,领略他被雨果称赞为犹如“光辉夺目的星星”,给法国诗坛带来了“新的颤栗”的独特的浪漫主义风采,但我一直未能读到他的《巴黎的忧郁》,没想到,友人突然给寄来了,我真是喜出望外。但说实在话,我当时读这本书却有些失望,甚至,对于采用写实手法的散文诗,因诗意受到一些影响而不太喜欢。现在重读就不一样了。我终于认识到散文诗的写实之妙,哪怕它比较偏于散文。他的这一本《巴黎的忧郁》并没有像许多崇拜者所想象、所期望的那样,也不像有些人,未经仔细研读,人云亦云地认为这一本散文诗集是非常“诗化”的作品。其实呢,我们感受到的是波德莱尔善于以一件件很渺小、很可笑的小事表现社会生活中很复杂很庞大的现象,善于以一件件不引人注目的小事加以夸张或用一些常见的琐事,寓意现实中人们不易发现的生活真谛。书中浓郁抒情的作品不多,而多数作品则因为通过写实达到象征效果,诗意或较淡,或较为含蓄、隐晦,许多作品以跳跃性的、张力很强的笔触与语境叙写小事件,细细咀嚼,当然仍具有诗的韵味,但比起偏于诗的散文诗,诗意可能较淡了些,但其以独特形态所渗透的诗味、诗韵却是不可替代的。粗心、浮躁的读者、缺乏审美经验的读者,很可能发现不了而误认为是纯粹的散文。如《讨好者》描绘了一位美男子,“只见他戴着手套,油头粉面,紧紧地系着领带,裹在一套崭新的衣服之中。他走上前来,摘下自己的帽子,向蠢笨的驴子彬彬有礼地鞠一躬”的“讨好”,篇末,作品还忍不住点了题:“我觉得他集中地体现了法兰西的整个精神。”《狗和香水瓶》写的是小狗由本质所决定的对于香水的无知和反感,诗人愤慨地予以谴责:“你呀!我的忧郁人生的可鄙的伙伴,你多么像公众啊;对他们,从来不能拿出最美的香水,因为这会激怒他们,而应该拿出精心选择的垃圾。”纪实性的作品象征、讽刺了世态的可悲、可笑。

一味地宣扬《巴黎的忧郁》是多么诗化的散文诗集是不符合事实的。没能注意到《巴黎的忧郁》的写实和象征的手法并认真学习肯定是个重大的失误,十足的可惜。巴金先生在给亚丁译的《巴黎的忧郁》作序时写道“相信它会为我们中国文坛增添一些有意义的新东西。”我以为“有意义的新东西”,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他写散文诗的写实手法、象征的手法。

温故而知新是像我这样的年纪大了、精力差了的读者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有时,那种感觉完全和读新书一样。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8篇

两封信

最早知道徐迟的名字,是在1978年春天。

当时,已接到大学中文系录取通知书,做着入学前的准备。3月初的一天,在县委大院遇到一位文友,他兴冲冲地拿着一本《人民文学》,见了我老远就喊:“你看了吗?好文章!好文章!”我打开一看,一下子就被“哥德巴赫猜想”这几个怪怪的却又很新鲜的字吸引住了。跑回办公室,一口气读完,好像还不能完全读懂,却有一种浑身舒畅的感觉。回家再读一遍,仿佛思想打开了一扇窗户,天光云影,美妙无穷。从此,记住了科学家陈景润,记住了作者的名字徐迟。

这是科学的春天。走进大学,如饥似渴地读书、听课,摇头晃脑地背诵先秦诸子、唐宋诗文,激情澎湃地讨论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兴趣盎然地观看“解放”了的老电影和时尚话剧,那是多么充实而快乐的大学生活啊!那时伙食还很差,买肥皂白糖之类还要凭票供应,但是,思想解放潮流与为祖国四化而学习的气氛已汇成昂扬向上的校园交响曲,催人奋进。时不我待,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就在那时,报告文学这种文学样式极大地吸引了我,我读了徐迟更多的报告文学作品,如《地质之光》、《祁连山下》、《生命之树长绿》、《在湍流的涡漩中》等等,很陶醉于他的作品的美学氛围。

转眼进入大四,要考虑毕业论文的选题了。由于对徐迟作品的喜爱,我拟将试评徐迟报告文学集《歌德巴赫猜想》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征求当代文学刘梅文老师的意见,她非常支持我,并提供了徐迟的通讯地址。初稿完成后,我于1981年10月12日给徐迟先生写了一封信,向他请教了三个问题:第一,报告文学可以有细节的虚构吗?虚构能够加强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但这样是否失真?第二,报告文学与人物通讯有何区别?第三,您五十年代未完之作《火中的凤凰》可否看作一篇构思宏伟的报告文学?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当时文学理论方面的某些难点。

10月19日,收到徐迟先生复信。

启元同志:

回答你的问题:

(一)文学、艺术无一可以缺少虚构。虚构逼真,就是文艺的真实性。这个道理,现在懂得的不多。梅兰芳演杨贵妃,跟我写李四光,都是虚构。

(二)现在很多报告文学没有多少文学。人物通讯写得好,也就成了文学。两者之间,没有多少区别。有人作了严格的区别了吗?没有写好,就出现了区别了。

(三)《火中的凤凰》是作为传记文学写的。

我一直在考虑,就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虚构写篇文章,但一直未能动笔。

寄你一册书,或可以供你参考。

有什么具体问题可以来信问的。

祝好!

徐迟

10月15日

信中提到的寄赠我的书,就是他刚刚出版的《文艺与现代化》。

徐迟老人的信回复及时,为我指点迷津。论文修改稿《“一枝红杏出墙来”――评徐迟报告文学集〈歌德巴赫猜想〉》完成后,我曾寄他一份。记得先生又回过一封信,大意是,文章主题鲜明,行文流畅,总体不错。但提出一个问题:“墙”何所指?以我当时的认识水平,借用古诗句作论文标题,主要着眼于徐迟报告文学的“新”。至于每个形象的寓意,则并未细致地思考过。“墙”并无特指,如果对应联想,“红杏”是他的作品,“墙”应该指报告文学领域。先生再无回信,想必当时对我如此孩子气的解释并不满意。那么,他为什么会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或许,在改革开放初期,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冲击的知识分子,都还心有余悸吧!

一幅题词

1990年,徐迟先生赠我一幅题词,让我欣喜万分。这事还得从我父亲说起。

徐迟是著名诗人、翻译家。我的父亲钟声扬也是诗人。父亲在从事长诗创作的同时,开始散文诗创作和散文诗理论研究。大约在80年代末,父亲被选为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山西散文诗学会会长,与徐迟开会见面时大概提到了我。徐迟先生说,对山西的这个女学生印象很深。

1990年,中国散文诗学会第五届年会在山西朔州召开,父亲是主要筹办者。一时间,这个雁门关外的新城云集了一批著名诗人和学者,徐迟、柯蓝、朱子奇、雷达等,诗人兴会,盛况空前。会上,徐迟先生主动问起了我的情况。父亲告诉他,启元毕业留校,已经是讲师了。先生非常高兴,当即题词一幅,嘱咐一定要转给我。

“书赠钟启元讲师”的内容充满激情:

呵,自由的共和国,屈辱的日子过完了,旭日东升,黑夜消逝,光彩鲜艳的生活正在开始。假如头一天是新的,第二天它又更新,其所以是新中国,它天天都是新的。

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老人酣畅的情思一如他作品的风格,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荣辱。我懂得,他将这些诗句书赠与我,一定是期望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这种精神血脉得以代代传承。

大学毕业前,我曾应校刊之约,就与徐迟先生通信事写过一篇小文章,标题是《尺素溢满护花情》。其中有这样的话:“人如花朵,亦如小苗,在它的生长期,有人浇一点水,施一点肥,就会催它喜绽芳苞,怒发新芽。我读了徐老的回信,浑身便充满了这样一种奋然向上之力。”读徐迟先生赠我的题词,有着同样的感受。

无尽的怀念

1996年12月底,我从媒体上看到了徐迟先生逝世的消息。简直无法相信,这位对生活充满火一样激情的人,会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告别人生。飞雪飘飘,寒风凄凄,为他送行。而我,却四处搜寻关于他的一切信息,希望更多地了解他的人生轨迹,以寄托自己无尽的怀念。

徐迟1914年10月15日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一冰,1905年留学日本,1908年在上海创办中国体操学校并任校长。徐迟出生那一年,徐一冰创办了中国第一本现代体育刊物《体育杂志》。

徐迟小时候聪慧好学,特别喜欢音乐,且具文才,颇得父亲赞赏。12岁时,跳过初一、初二,直接考入南浔中学读初三。17岁时,徐迟考入东吴大学,一度因家境困难而失学。后又径直考入燕京大学三年级。徐迟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有诗稿存世,受家学影响,文学之梦一直在青年徐迟心中萦绕。他从19岁那年开始发表诗作,并发誓要“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而声名传诸于后世”。30年代,他的诗歌创作和翻译都获得成功,出版诗集《二十岁人》、《明丽之歌》、《最强音》,翻译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战争》、司汤达的《帕尔玛宫帏秘史》、爱伦堡的《巴黎的陷落》等。一颗文学新星已经升起。

抗战时期,徐迟关心国家命运,追求光明进步,曾在重庆郭沫若主编的《中原》季刊当编辑。1945年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徐迟发表《颂歌》,颂扬、共产党为和平民主而奋斗的宽阔胸怀。在国统区作家中,徐迟是第一个公开发表诗歌颂扬的人。当9月1日参加中苏文化协会的一个聚会时,他荣幸地见到了,并据说是当时第一个和握手的人。9月16日,在红岩村接见了马思聪和徐迟二人。此后不久,为徐迟题词“诗言志”。在文学的道路上,徐迟曾激情地说过“诗从,文崇马克思”,表达了对这两位伟人的敬仰。

新中国成立后,徐迟任英文版《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1961年举家迁到武汉。他长期从事文学创作、编辑、翻译和研究工作,时有新作问世,一直享有盛名。“”结束后,徐迟在报告文学创作和报告文学理论方面颇有建树,对我国报告文学这种文学样式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到了晚年,仍然激情不减,笔耕不辍。

徐迟的一生,展现了诗与梦相辉映的独特光彩。他追随时代前进步伐,激情洋溢,高歌迈进。他的朋友们回忆,他是圈内老人中最早使用电脑的人。朋友们都说,他缺少世故,是一个率真的人,是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

10年了,我常常怀念这位老人。他平易近人的作风,他对生活充满激情,他始终以诗人纯洁的心感知时代前进的脉搏,这些都让人肃然起敬。相信他的诗和梦还会辐射出更多的光和热,给我们这个社会以更多的热情和智慧。有时不禁会想,先生火热的生命为什么竟选择了一个冷峻的日子离去,难道是去追寻他的诗和梦去了吗?愿他飞翔的灵魂给我这个未曾谋面的晚辈托一个梦,回答我无尽的猜想。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9篇

散文集《水西听雨》是诗人、散文家蒋德明的第六本个人作品专集。蒋德明,一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作为作家、诗人的蒋德明,他的作品在文学界、社会上,都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散文、诗歌为文学界的同行所称道,荣获过一些影响大的奖项,被著名的专家、学者、评论家评论、引用。社会上、网络上的文学爱好者,也纷纷点击、阅读、转载、手抄他的作品,还出现了书商盗版其作品的现象。我也是在对他的有关评述中,才读到他的一些诗文,知道蒋德明的名字的。所谓陌生,虽然知道他是一位有一定成就的作家,但从未相见过,也没有任何文字的交往,对蒋德明知之甚少。最近,缘于好友、同乡、将军作家吴传玖的嘱托,为蒋德明的散文新著《水西听雨》写序,用了几天时间,才一一认真地拜读了这本近三百页的电子文本。同时也渐渐走进了蒋德明的人生经历、文学世界。更是被一位已有显著文学建树的作家诗人的成就所叹服,我能为其作序,既荣幸,也惶恐。从他的作品中我知道,包括阎晶明、徐成淼在内的文坛大家等都对蒋德明的文学成就有很高的评价,更不用说文学界的同仁和他的粉丝了。我一老朽又能说些什么呢?好在我这个人做事认真,为人作序写评,都要仔细先读原著,有了体会才敢动笔。这里,那就以一篇读后感权当为序吧!读蒋德明散文集《水西听雨》,我感觉到他创作的场域总是离不开故乡贵州西北的山水、人文、风情,离不开他的父母妻儿、外公外婆、、兄弟姐妹、父老乡亲,离不开他从事创作以来文学界的朋友、师长和通过社会媒体接交走进他情感深处的各种朋友等。他爱在雨中回忆、联想,常在雨中孕育和捕捉题材,好在雨中突发灵感,又多在雨中写作、做事。雨丝连着他的情丝,雨滴牵着他的泪滴。雨中事、雨中人、雨中情、雨中梦、雨中雨……甚至这部散文集的书名、各辑的栏目名以及不少作品的题目,都有一个雨字。真是好一个“雨”字了得!正是这样,蒋德明的《水西听雨》,似乎有一种淡淡的愁绪,浅浅的忧郁。这是一种婉约的文风么?这是一种幽雅的境界么?这是一种属于蒋德明散文的味道么?联系到作家写的题材和事件、人物,我却在婉约中看到了美好,在忧郁中感受到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乡愁。我甚至认为对《水西听雨》的这本散文集的总体评价,都可以用“乡愁”两个字来概括。乡土、乡愁的味道,就是这本《水西听雨》炫目的亮色。我喜欢读散文,就是因为好的散文,无论写的什么题材,总有一种属于散文特别的味道让人去品评。比如:题材内容上人物、事件真实的原生态味道,行文风格或自由、飘逸、或朴实、闲适、或奔放、洒脱、或清新、自然的味道,作品境界或深沉、隽永、或沉郁、凝重、或活泼、幽默的味道等,在品读散文的味道时,我们感受着散文的艺术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去思考社会、人生、自然生态、科学、艺术等问题,从而受到教育和启迪。品读《水西听雨》,从真实的品格中我们去品乡愁的味道,既有作品题材内容上特别的乡土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也有从艺术氛围飘溢出的散文味道让人享受。特别的乡愁味道,属于《水西听雨》,属于作家蒋德明。不忘乡愁,记住乡愁,说小,是对乡土和父老乡亲的爱;说大,就是要我们不忘本,不忘根。是一个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民族情、家国爱的集中体现。如果说李白是在床前的一片月光中,走进了故乡的乡愁,那么,蒋德明则在他的故乡水西的雨声里,听到了外公脚下缝纫机哒哒的声响中一条老街的沧桑和亲人们的心语;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在那一张小小的邮票中、矮矮的坟墓里、浅浅的海峡上,那么,蒋德明的乡愁就在初恋时田野那如雨点般晶莹的蓝花上和随父亲散步时的父爱子情的无语中;如果说贺之章的《回乡偶书》抒发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情怀,那么,蒋德明的《回家》《花椒又红了》等,则在一切景语事语皆情语的抒写中,抒发了一名赤子作家与故乡及亲人们的血肉之情。“烟雨映南窗”,雨凝赤子情。一棵老屋旁的花椒树,一碗母亲亲手制作的花椒油,在作家笔下无不让人体验到乡情的亲切,感受到乡愁的动人。家宴上机智的母亲用故事为儿解惑,“如诗的母亲”养育出了一位不忘根本的赤子作家。乡愁流淌在作家的血液中,他便以更宽广的视野去写贵州花溪雪的静美,去写瓮安草塘在宇宙生命进程中的神奇和决定红军命运的猴场会议的历史风云,去写青岩古镇悠久的历史和变迁,去写威宁草海的蓬勃生机,去写梵净山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丰富和观看金顶日出的震撼等等。一个作家,记住了乡愁,他就会自觉地扎根到生活的深处,扎根在人心之中,他就能永葆创作的活力,就会不断有创作的灵感光临,为我们奉献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美文佳诗。我读蒋德明的这些作品,和他一起在“听雨”中,也听到了他乡情的心声,乡愁的情韵。乡愁使蒋德明的散文情深意浓,乡愁又使他的散文有很特别的一种散文味道。我在读《水西听雨》时,和过去读过的散文比较,还有一种特别的散文味道让我迷醉。而这种味道就是从他散文的故事中散发出来的。用散文来讲故事,而且这本散文集的多数文章都有故事,恐怕也是蒋德明散文味道的又一大亮色。蒋德明散文中的故事丰富多彩,在乡土和乡愁的雨声书写中,外公、外婆、母亲、父亲、兄弟、姐妹的人生故事,充满酸甜苦辣的味道。从这些小故事中,我们听到了一个乡村、一个县城、一条老街、一座矿山、一个家庭变迁的风声雨声,人生的沧桑紧连着时代的节律的跳动声。《难忘的年夜饭》写饿饭年代大年三十外婆送来的一个骨头的故事,从骨头上剃下来的一碗肉,被少年的我“偷”了一半揣在身上……一个细节演绎的时代悲剧溢出的辛酸年味,让人读了无不动容,禁不住泪湿纸笔。德明散文中的故事,无论是他人生初恋和文学经历中与众多纷丝之间的情感纠葛,如《萨克斯倾吐的认忆》《没能握住的手》《没有玫瑰的情人节》《往事中的往事》《琵琶语声》以及长卷散文《雨吻花艳》等,还是述写人生经历中所见所历所闻的《往事》《空门斯人》《小城故事》等,大多善于用散文这种文体自然、亲切、活泼的文风特点,以“我”的目光和感受来切入写故事,把散文中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充满真情实感,既生动幽默,又情彩飞扬,耐人寻味、引人共鸣。这就使散文中的故事,更有散文的味道而和小说中的故事不同。德明故事中的散文,他在注重散文这种文体的艺术个性特点的同时,又以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把小说、戏剧、影视、诗歌等文体形式的一些艺术手法,融入在散文的写作中,使他散文中的故事,充满了艺术百花的绚烂色彩与活力。他散文中的故事像《琵琶语声》《萨克斯倾吐的记忆》《雨吻花艳》以及描写文学大家的《在艾青家作客》《核桃树下》等,都有像小说一样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常用的误会巧合的手法,这些故事又大多是通过一个颇有张力的生活细节来结构情节、描绘人物并推动情节的发展,这就使他散文中的故事具有小说戏剧的可读性与吸引力,同时,也通过跨文体写作的方法,扩大和丰富了散文这种文体的艺术空间,这无疑是对散文文体的革新,使散文所有的艺术味道变得多味而耐品。散文和诗,本来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甚至被称为文学上的并缔莲。历代不少诗人又同时是散文大家。一些散文家,也把散文当成诗来写。在散文和诗歌文体中,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散文诗和诗散文。蒋德明是诗人,他首先是从写诗登上文坛的,因此,他的散文集《水西听雨》,不少作品都很有诗味。他散文中的诗歌味道,又是德明散文创作的一个亮点。德明的这些散文味道中的诗味,主要在于他的不少散文都有诗的构思像《琵琶语声》《贺卡上的小诗》《蓝色野花》《水西听雨》等,通过联想、想象的构思,使这些散文具有诗的艺术空间引人去想象和进行思想内容上的补充。其次,德明有的散文作品,虽用的是散文的形式,但在写作时,却又是当成诗来写,读文如读诗,让人感到诗意盎然。如《雨中雨》这样的散文,首先以散文的叙述方式使之保持着散文的形式,但在构思和语言的使用上,又尽显诗歌艺术的长处。“雨中雨”,诗的联想引读者去品这“雨中雨”两个雨字的不同意味,从而使这篇散文具有诗的内核而充满诗意,行文上连续几段“听雨”的充满诗意的排比句和古诗词中有关雨的名句的妙用,就像朗诵诗一样,使之有声有色,诗意盎然。这样的散文,它既有散文的特点,又有诗的内核,是真正的诗散文。再次,德明写散文,善于用诗歌的修辞手段和锤炼、挑选最恰当、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写叙事、记人、写景、抒情,如《花溪雪》中写雪花飘落在在水中:“雪养在溪水中,养雪的花溪水,……我……的影子也在其中养着”,一个“养”字妙不可言,充满了原生态的生命力,也更有诗味;又如《雨中雨》里的“青花如梦,梦醒花雨厚”的“厚”字,《古老的大利侗寨》中“有鸟被惊飞,叫声满含水滴”,“一朵雪……是三百年前丢失的莲”,“梵净山的落日像一滴血滴进烟青色的沧海里……”等,见证使用诗歌的各种修辞手段来写散文,从而增强了散文诗歌味道的艺术魅力。关于蒋德明的诗文,文学大家的评论和纷丝的点赞不少,我仅从在阅读他这本散集作品时,品出的味道,说点个人看法,不敢为序,读后感而已。见笑。(作者系鲁迅文学奖评委、《边疆文学》主编。)

父亲写的散文诗范文第10篇

六年前,我与王家洋受故乡之邀参加“全国百名诗人百里杜鹃笔会”签到后,王家洋对我说:“蒋哥,在外工作的毕节籍诗人,就我们俩受邀请回来参加此次笔会,荣幸呀!”笔会签到册上有韩作荣(原《人民文学》主编)、叶延滨(《诗刊》主编)、李小雨(《诗刊》副主编)、王必胜(《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曾凡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王明韵(《诗歌月刊》主编)和周占林(《中国诗歌》主编)等。为他说的荣幸,是晚,在水西宾馆,我与他同一1206室。也许真的是荣幸或是多年没有回故乡的缘故,我与他摆了一夜的各自经历。他说过的一些经历被我写成散文,笔会结束时,文字也在《毕节日报》副刊刊发出来了,标题是:背后。想想徐源要的故事,我就将一些没有告诉他人的背后的背后拿出来,因为我固执地认为:一个诗人的经历才是诗里的诗。

王家洋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九六七年出生于贵州省纳雍县寨乐乡的鼠仲河畔。这个农民的儿子,对读书有天生的兴趣。三四岁时在乡村老木屋里的煤油灯下,他的父亲就教他读诗词;还没满六岁(那时是七岁才允许读一年级),就闹着要去上学,没法,他的父亲就让寨子上大一点的把他带去学校偷偷地读,不几天便被发现送了回来。那时人们很单纯很原则,校长是他的叔伯,和他的父亲是铁哥们,就是他把王家洋送回家的,“娃娃还小,别急。把脑筋读坏了不好!”循规蹈矩的叔伯,很是认真。王家洋只能在家里,在父亲看书的煤油灯下,一笔一画地写“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写得大大的,不知疲倦。父亲偶尔举过头来,给他一百分,他自己将得一百分的字,贴在木墙上,自己鼓励自己。

上学后,尽管用心学习,但在同龄人中显山露水还是在初一上半学期才有起色,即在那次期末考试两科(语文和数学)都过了九十,得了全班第一。副校长兼班主任的老师,亲自登门向王家洋的父亲祝贺!他父亲同他的老师喝得大醉。王家洋的父亲发现儿子读书有劲头,就问自己的儿子怕吃苦不?如果吃得苦,就送他到县城城郊的拉嘎学校去读书。这所学校虽然离家远,但那里的教学质量比家门口的学校要好。当时只有十三岁的王家洋,身上背着的不仅是书包,而且要背着包谷米、豆子、洋芋之类的步行四十多公里才到离拉嘎学校较近的亲戚家。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回家向父亲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然后再背背粮食回学校。穷人家的孩子省事早,懂得每走一步都有父母的牵挂,出远门不就是为了学习吗?王家洋就努力学习,用好的成绩回报家人的操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总算拿到了全班第一名,这时的他已是初三学生了。多年过后,他读大学时回纳雍,在县城偶遇当年的语文老师,老师对他说:家洋,你的作文本,我还保存着好几本呢!用着范文对后来的学生讲。

在水西宾馆的那晚,我问王家洋:你是几时开始学习写诗的呢?他笑道:早了!在他在纳雍上初中一年级时,就喜欢上了诗歌。他记得,初二时,那是一个假期,他的父亲去贵阳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回来,用大k箩从县城背来了创作会期间各杂志社、出版社赠阅的许多书,他听父亲说:在贵阳装书的网兜在纳雍下车时破了一个大洞,于是不得不借亲戚家的k箩装书回家。王家洋在那堆书里,翻啊翻啊,翻到了一本诗集――《戴望舒诗选》。他随手翻开,读完一首,又读一首,如饥似渴地读着,母亲叫他去喂猪他也没听见!就是这本诗集,影响了他对诗歌的执着追求;而这种影响,就像初恋,刻骨铭心。他的作品中,无论风格怎样变化,戴望舒诗的那种淡淡的忧伤的影响,总是或多或少、抑制不住地呈现。

一九八七年九月,王家洋到贵阳读大学。老师给学生布置的第一次作文是记叙文,主题是校园里的一件事。他写出了小说《谁的错》交上去,当晚写作老师刘智祥教授就到学生宿舍找到他,并把他叫到校园一处安静的大树下才对他说:你交的作文是你写的吗?显然认为他交的作业是抄袭的!他说:老师,我是在农村放牛长大的,与牛一样实在。老师说:你是毕节的,你认识地区文联的陈学书吗?他说:没见过面,但知道他是《高原》杂志主编,我向《高原》投过稿。后来作文本发下来,老师的评语是:“前途无量,望继续努力!”二十八年过去了,他仍然珍藏着这个本子!

都大学二年级了,他还在小说与诗歌之间徘徊。期末,贵州大学发起贵州省首届大学生诗歌大赛,他写了一组诗歌――《黔西北蛮子》,请刘智祥老师看,明说想参赛。刘老师看后望着自己的学生,认真地说:你应当写诗歌!就这样,因导师刘智祥教授一语,王家洋坚定了写诗的决心。是年,《黔西北蛮子》获得“贵州省首届大学生诗歌大赛”二等奖。

走向社会的那一年,王家洋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她那时在县城读高中,喜欢诗歌,第一次见面就把她的笔记本给他看,他印象最深的一首是《笔》。俩人一见钟情。那一年年末,她父亲过生日,他由于酒醉和年少气盛,说了些不好听的话,导致大家反感,严重影响了本来很热闹的气氛,老人家是八十岁生日啊!

那一年除夕是王家洋最难过的日子,乡下父亲病重,他的爱情受挫,事业前途一遍渺茫……《除夕:1992》就是见证。

是什么东西,将某种物质

撕裂

阿英,我怕!我怕

我怕听鞭炮的声音

这种难以言状的心情

如今,只有我一个人受用

明明是条死胡同

我却一直坚持往里走

漂泊已久的一片云,最终

被严冬击碎。成为雪花。飘落

然后,以一种水的形式,活埋于大地的底层

这样的夜晚。阿英,我无力说出一句话

一滴泪水

无情地击中了我所有的行装

时光滔滔,我努力抓住的一棵大树

一转眼变了一株小草

阿英!这么高的门坎

你叫我如何跨过

我实在是难以置信。一夜之间

我们内容丰富的小屋

竟然野草丛生

后来,他每一夜都去老人的窗下认错,一个多星期了,最终他们终于原谅了他。

“除了诗歌,家洋有两大嗜好,一是热爱朋友,二是热爱酒。因此家洋常把朋友们召集到他家里,用不同的方式喝不同类型的酒。酒到酣处,家洋和朋友们便重新记起诗歌,在酒精的催动下谈论诗歌或朗诵诗歌。近来家洋又多了一个嗜好,那就是唱歌。家洋唱得最好的是俄罗斯民歌。在朋友们经常持续到深夜两三点的歌声里,当数家洋唱得豪迈而有激情。

家洋是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在他的身上,兼具了乡村人和都市人的特点。穿西服、打领带,拿手机洒脱地走在都市大街上的家洋,是不露任何破绽的都市人;而“卷起裤脚,敞开胸膛”,到乡下去的家洋,无论是情感或外表,又都是完完全全的乡下人了。”(陈金平《解读王家洋及其诗歌》)

一九九八年,海风出版社出版了王家洋的第一本诗集《到乡下去》。一九九八年后诗歌少了,一年难有一首,有些年是空白,主要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2000年,在国家提出对经济落后的西部进行大开发之际,他认为因客观原因蒙尘失色失声的地域诗歌也急需大开发,就像大山里出走的孩子在城市里沉默的太久,一旦回到故乡对久别的山水放声,想听听大山回声撞醒自己,是否是在梦里。他叫上志同道合的两个朋友,由他出资,就办诗刊,刊名就叫《大开发》。四年间,出版了十期,向全国有联系地址的诗人寄送,认认真真地为一个个优秀的诗人做嫁衣,把他们有质量的诗歌举向读者。其间,将贵州诗人陈灼荐上了部级纯文学大刊《人民文学》。

2002年1月26日,由《诗选刊》杂志社主办、福建《丑石》诗报承办的“2002・首届中国民间诗歌发展研讨会暨民间诗歌报刊年会”在闽东古城霞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位诗人、诗评家和民间诗歌报刊主持人在听王家洋的发言,只是,不是他本人在读自己的“诗界需要大开发”的文字,而是组委会的人在读,他因事没能出席会议,是发过去的电传稿。这篇电传稿后来又在《诗选刊》“大会综述”中摘登。

2004年,他主编的全国公开发行的《当代教育》接下《大开发》的旗帜,辟大量版面刊发诗歌。只要是好诗歌,他便不吝惜版面,拿二三十页发一个人的诗歌(散文诗)都可以。以大篇幅先后推出了蒋德明(贵州)、杨朝东(贵州)、祝发能(贵州)、末未(贵州)、哑木(贵州)、王家鸿(贵州)、汤成伟(贵州)、喻子涵(贵州)、徐源(贵州)、姚辉(贵州)、牧之(贵州)、吴海歌(重庆)、王小忠(甘肃)、谢寿国(广东)、王妍丁(北京)、转角(黑龙江)等诗人的诗歌(散文诗)。

《当代教育》十二年来,一直以“坚守文学公益,捍卫高尚情操”为宗旨,以“培育未来作家,振兴中华文化”为目的,先后开展了十一届贵州学生作文竞赛。其中,小学生和中学生作文竞赛各四届,大学生作文竞赛三届。

“作为编辑,为他人做嫁妆天经地义;作为诗人,家洋,你是否对得起自己?”几年前在一次诗歌活动中我不经意的一语惊醒了他,他说:“诗人,是要文本立脚的呀!”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他写出了两百多首诗。这些诗,他不是坐在桌子前写的,是在床上、车上、船上、车站、机场、码头、步行中从内心自然流出的。他一直认为,诗歌要适合朗诵,要打动人的才是好诗。

有一天,妻子对他说,你害人!让我在驾校偷偷地流泪。当时他莫名其妙。我又没惹你。她说在微信上看了他的诗,她哭了。她说的是下面这首:

《元宵夜的思念》

当我在键盘上敲下“思念”的时候

月亮升起来了

父亲,今天是元宵节

我远在贵阳,不能给你送去灯盏

只有把文字写上天空

让那些星星陪伴你

不管风有多大

他们永远不会熄灭

父亲,当年和你一起给爷爷送灯的小孩

如今马上就到半百了

已不是当年的蹦蹦跳跳了

他时刻努力让自己的腰杆晚些弯下

他还有很多未了的心愿

一大家子人还要靠他

父亲,今夜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

我想你了

那些星星

是我给你送去的灯盏

那月亮

就是你的家

上一篇:散文《最美的遇见》范文 下一篇:散文染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