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成长自我描述范文

时间:2023-09-28 02:43:34

学生综合成长自我描述

学生综合成长自我描述篇1

题组训练

例1.(2012•安徽文综卷•2)下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

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的关系词为“有”,考查学生运用收入对消费影响的知识分析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M为自变量,X为应变量,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A商品的需求量相应的增加,故①符合题意,②判断错误;从图示的纵坐标看,OM1、M1M2、M2M3的距离大体相等,即收入呈现等量增加趋势,相对应的横坐标中,OX1、X1X2、X2X3的距离逐渐缩小,这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A商品的需求逐渐趋于饱和,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故③错误,④符合题意。

2.(2013•天津文综卷•3)下图是2004-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指标,图中数据显示

A.产品进口优化了国内的产业结构

B.产品出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C.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

D.我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解析】上图为折线图,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理解折线图的意思。该图表明2004―2012年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出口大于进口,这表明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C项正确。仅有进出口总额及顺差的信息既无法支撑“产品进口优化了国内产业结构”,也无法支撑“产品出口拉动了经济增长”,因此,A、B应排除。“走出去”侧重对外投资,学生多误选D项,主要是对“走出去”的理解不到位。

例3.[2012•新课标卷•38(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一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1、图2所示。

――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析】第(1)题有两问,这里重点分析前一问。第一问要求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侧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此类设问的回答通常分两步:

第一步,描述事实(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即文字材料中我国最低工资在人均GDP及平均工资中的占比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图表材料中居民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而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

第二步,揭示问题(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即我国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答案】问题:与世界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题组反思

1.“描述”类问题的考查特点

“描述”事物即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结合上述题组训练及解析,可以明确此类问题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中学政治教学,绝大部分知识是以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形态呈现。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是高考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描述”类问题在选择题中常以“表明”、“体现”,“是”、“有”、“是指”等关系词出现,要求所选题支对题干信息作出合理的概括、判断,突出了知识和能力考查的融合性,具有一定难度。

“描述”类问题常见于学科内综合题(全国新课标文综卷一般是第38题)的起始问中,试题提供经济图表和数据,要求描述现象,并指出问题或实质。侧重考查学生从“材料”到“观点”,从“特殊”到“普遍”的归纳、概括能力。

2.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题要求

学生在解答“描述”类选择题时普遍反映:“不会把握各类图表的特征及提取信息的技巧”;在解答非选择题时普遍反映:“入题容易,深入难”、“得分容易,得高分难”、“提取并描述显性信息容易,归纳概括隐性信息难”,等等。

综述所述,回答“描述”类问题的一般要求:

第一,把握各种材料(文字材料、图表材料和漫画材料)信息的呈现特点及提取和解读的方法。

第二,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设问要求,运用规范的学科术语对显性信息(现象)进行描述,力求全面。

第三:在描述相关经济信息基础上,挖掘隐含信息(即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或内部联系),揭示问题所在,力求深刻。

模拟演练

1.读某商品的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图,两条曲线相交于E点(价格均衡点),随着曲线S向曲线S1平行移动,E点移至E1点。

对上图信息判断正确的选项有

①揭示了商品供给量的变化对商品均衡价格的影响②揭示了商品均衡价格的变化对商品供给量的影响③该商品的互补商品的价格上涨可能导致S向S1移动④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可能导致S向S1移动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对以下图表的正确解读是

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下降趋势②我国经济增长乏力,国家应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③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④我国产业结构日趋优化,调整已见成效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各级各类法律、法规10000多件,并全面完成了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政府依法行政的角度看,法制的完善意味着

①权力行使范围受到限定②权力运行过程受到监督③减轻了政府的行政责任④提供了决策的科学依据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4.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2008年以来,包括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G20)日益成为继八国集团(由美、日等发达国家组成)之后全球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中,发展中国家更加平等地与发达国家对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0年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的45%。

材料二根据2008年的改革方案,发展中国家在IMF(187个成员国)中的投票权比例从40.5%上升为42.1%,发达国家则相应地由59.5%下降为57.9%。其中,投票权居前10位的国家中有4个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投票权合计占14.18%,中国的投票权为3.65%,居第六位,美国的投票权为16.74%,居第一位且拥有对重大决策的否决权。

根据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并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供求曲线的能力,综合性较强,①和②意在描述现象,③和④意在论证S移动的原因,具有一定难度。该图体现了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商品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价格均衡点随之向右下方移动。这一变化揭示了商品的供给影响商品的均衡价格,故选①,排除②;造成供给曲线平行移动的因素很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带来供给曲线右移,④符合题意;互补商品价格上涨,会带来该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故排除③。

2.C本题考查科学发展、结构调整等知识以及解读经济学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左图可以看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下降,而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在下降,故①不正确;经济的发展应该实现持续健康,而不是单方面追求快速度,合理控制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利于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减轻经济过快增长对环境资源带来的压力,所以②错误,③正确;从右图来看,我国第三产业增幅最快,与第二产业的差距在缩小,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正渐趋合理,④正确。

3.A有法可依是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政府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和监督,①和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政府的行政责任不是减轻,而是进一步明确和强化;④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完善的法制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法律依据不包含决策的科学依据,法律依据和科学依据是不同的范畴,故④也是错误的。

4.(1)特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发展中国家相对崛起;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学生综合成长自我描述篇2

一、区域地理学的主要思想和研究方法

1.古代区域地理学的主要思想和研究方法

19世纪以前,人们主要运用区域划分的方法认知区域地理。通常,以河流、山脉等自然地物为区域划分界线,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分区进行描述性记载,所涉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社会方面概况,如当地的自然特征、物产、社会习俗等,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这些知识主要通过地理考察、地理探险和与之相应的地图获取。

《禹贡》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全国性区域地理著作。该书以自然条件差异分区,以天然的山、河、海等为界,对所知道的“天下”做地理区划,把全国划分为冀、青、徐、扬、荆、豫、梁、雍9州,这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对九州主要采用描述的方法进行概述,就山川、湖泽、土壤、植被、特产和运输线路等方面进行简要描述和区域对比。

西方古代对区域地理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有人类居住的已知世界。在古希腊时代希罗多德(Herodotus)的著述中,整个世界可以划分为非洲、亚洲和欧洲三部分,以自然物河流作为三大洲的界线,已经具有空间尺度概念,按范围大小描述为地球、地区、小地方。在区域地理研究上出现较早的著作是古罗马时期斯特拉波(Strabo)的《新地理学》。这本书按政治单位对欧洲人已知的世界各地区进行区域描述,内容包括自然特征、物产、城市、居民及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15世纪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和15~17世纪欧洲的地理大发现这两次大地理事件,探险者和考察者获得了大量的新地理资料,极大地推动了古代区域地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地理著作。如德国瓦伦纽斯(Varenius)的《普通地理学》首次将地理学领域分为专论(专门地理学)和通论(普通地理学),前者描述地区特征,后者揭示全球性法则。专门地理学实际上就是区域地理学,但描述的内容和方法与之前相比没有太大改进,只是地理资料比以前更加丰富。

在持续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古代区域地理学通过众多的地理描述,积累了广泛而十分丰富的地理知识,描述以区域为基本框架 ,以地理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含了庞杂的非地理内容,对各种现象仍是无联系的机械罗列和描述。

可见,古代地理学对区域地理的认识仅仅是描述性地记载一些所观察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特征的比较,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和体系。这种方法解决的是区域地理所讲述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在哪里”和“有什么”,在区域划分上主要以自然地物作为界线,缺乏地理要素同一性的综合考虑。

2.近代地理学区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9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这个时期地理学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区域地理学的学科理论和体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化出众多分支学科。各自独立的部门地理学的成长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地理研究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系统地了解一个区域的地理要素特征,并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比区域之间的差异。

德国地理学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和李特尔(Karl Ritter)开创了近代地理学。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地理现象的规律进行探讨。洪堡把自然界作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对不同地域环境的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创立了地理比较法,即通过地理考察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直接进行或采用地图方法进行地理要素之间或区域地理特征之间的分析对比,形成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李特尔认为区域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是通过地表空间结合现象的区域差异来研究地球表面,区域(空间)为地理学提供了一个框架。李特尔采用了新的区域描述法,即在每个区域内先说明地形的主要特征和水系,接着是气候、主要物产和人口,最后是一般性的总结。

在洪堡和李特尔二人之后,F·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又有新的发展,开始采用综合和分析的方法对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规律性进行研究。其采用综合方法阐明事实和状况的区域分布、相互关系和起因;认为“区域地理首先必须是描述性的,但不限于单纯地描述独特现象,也可以采用分析的方法寻找现象发生的规律性,拟定解释所观察的特征的假说”。

赫特纳(Alfred Het tner)发挥了李希霍芬的思想,认为地理学的主题是地理区域间的相互差异研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应该从区域开始,区域地理研究既要进行描述, 又要寻求规律,并在归纳的基础上对区域单元进行对比。赫特纳对区域地理的研究主要还是对区域内地表现象空间结合的描述和归纳,对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人地关系的研究比较少,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解释性的描述方法,缺乏系统的方法论来支撑其整个理论体系。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区域地理学著作,均按李希霍芬和赫特纳的6个部门(地、气、水、植物、动物、人)单独进行研究,相互联系很少,在德国被称为“区域地理学模式”。

在此之后,与德国“区域地理学模式”不同,法国小区域学派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小区域内人与周围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上。法国小区域学派代表人物维达尔(Paul Vidal de la Blache)开拓了对人地关系的研究。他认为有必要研究和谐一致的小区域,集中注意人及其周围环境的紧密联系,他把地理环境和人看成是地理学研究的两大目标。

在美国,以苏尔(Carl O.Sauer)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学派对区域的研究采用了发生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关注区域环境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学派认为“ 区域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是以时间变化过程来寻求发生学上的解释,研究的焦点是自人类出现以前到现在的变化过程”。苏尔之后的区域地理,摆脱了赫特纳的样板,在自然和文化景观结合的基础上侧重历史的、发生学的分析。

通过对近代地理学区域思想的梳理不难发现,人们开始从单纯地对地理要素的描述转向区域之间的对比和对地理现象的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描述,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开始对人地关系进行研究和从时间的角度对区域景观演变进行发生学上的解释。这个时期所研究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现在区域地理内容中“有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3.现代地理学区域思想的发展

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取得了很大进步,地理定位研究、数学方法、遥感方法、系统方法和模拟法等许多新方法逐步引入地理学的研究中。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地理学的研究在深度、广度和准确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地理现象的解释由单纯的类型归纳过渡到理论演绎、实验反馈和模式化的方法,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研究。由于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对区域的划分和定位比以前更为科学和准确,对要素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更为深入,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更为具体和科学,区域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与之相应的研究也随之发展,对区域地理中的“为什么”做出了更为准确的解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区域地理”,开始关注人、自然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新区域地理学主要强调人的能力及角色与社会结构如何影响地方特性的形成,侧重于人在区域性质的产生、延续与演变时所起的作用,强调人的能力及角色与社会结构在区域特性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探讨外在大环境以及地方力量对社会形成的关系。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和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面临资源耗竭、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严峻挑战,出现了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问题,区域地理出现了新的研究主题,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区际联系;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区域综合;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地理思想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的启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等一系列区域地理基本问题,区域地理思想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学方法具有重要启示。

1.应用关联分析法理解区域特征

在理解区域特征时,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了区域的气候,该区域的地质状况形成了区域特殊的地貌,气候和地貌通过共同作用影响该区域内的水文、土壤和植被,这些构成了区域的自然特征。根据人地关系原理,自然条件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自然条件好的区域有利于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自然条件差的区域则会限制人类的发展。人类在区域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活动如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等,进而产生相应的文化和政治体制,这些构成了各自区域的人文特征。同时,区域内的人类活动反过来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改变自然环境,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共同构成了区域特征。

2.应用比较法分析区域差异

比较法是区域地理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不同区域比较,可引导学生分析区域之间的异同点,更好地理解区域差异。如对东北平原和长三角地区农业的区位因素进行比较,二者的相同点是都处在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都以平原地形为主;不同点是东北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土壤肥沃,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长三角地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人多地少,河网密布,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城市化水平较高。通过对不同区域相同要素的比较,有助于对区域差异的理解。对区域差异的理解有助于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策略。东北平原水热条件较差,但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因此,可以继续加强作为我国粮食基地的地位,发展绿色、特色、生态农业。而长三角地区,由于城市化水平较高,水热条件较好,土地较少,可以向蔬菜、花卉等用地少、效益高的方向发展。

3.从时间演变看区域发展

学生综合成长自我描述篇3

关键词:地理综合题;问题;复习策略

从近年考生回答综合题的总体情况看,答不全、超答或答非所问等是造成失分严重的主要表现。究其原因,除少数考生没有真正掌握分析问题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方法之外,更多的是审题不到位,没有领悟命题者的意图而造成回答问题的方向性偏差,或者是简单套用答题模式按惯性思维作答,又或者是不能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而自圆其说,等等。

一、解答中存在的问题

1.区域定位不准

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地图上,有些学生往往不能借助经纬度、海陆轮廓特征或代表性的地理事物等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一旦“识地”出错,再多再好的“析理”也是枉然。例如,我国的国土整治,黄土高原为水土流失的治理、西北为荒漠化的防治、华北为中低产田的改造、长江中下游为退田还湖等。如果定位出错,国土整治的知识迁移亦会出错,答案就跑题了。

2.画蛇添足,做无用功

这类问题绝大部分由于审题不清,对题干中的限定词理解不清或疏忽大意,导致答案与题目要求脱节或超出要求范围。常见的有只要求评价自然原因,却长篇累牍阐述人为原因;只要求答出某种地理要素,却过多地一一展开等。

3.层次不清,逻辑混乱

主要表现在一些文字较多、涉及面较广的论述性、评价性的简答题中。有些学生展开分析时往往不能遵循时间和空间顺序,或者按照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的思维层次一一表述,而是出现时空的跳跃或层次的混乱。例如,在描述某地的地理特征时,一会儿描述东部的地形条件,一会儿又描述西部的人口状况,一会儿又回过头来描述东部的交通状况等,不能给人清晰的思维顺序。

4.要点不全,套话连篇

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区位条件的分析与评价方面。例如,在对某地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作出分析时,有些学生往往回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对于题目给出的一个具体区域,我们应该根据该区域的地理特征具体分析,例如,其地理位置优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处在河流的入海口或邻近发达地区等;交通便利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海运廉价、经过铁路线名称等;其丰富的资源为石油、煤炭还是铁矿、淡水等。

二、提升地理综合题得分率的复习策略

1.把握好答题的方向性

根据问题判断得分点的基本方向,对作答的问题,一定要仔细分析,明确问的是什么,以免错答或答非所问。特别要注意关键词,根据关键词确定得分点的基本方向。分析区位因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分析,或者更具体的是要你分析自然因素还是社会经济因素。

2.把握好答题的全面性

答题时,为保证尽可能得全分,作答要点不能少于得分点,因此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尤其回答形成原因、区位因素、条件、产生的后果、地理意义等问题时,要尽量多答几点。因为地理环境整体性告诉我们,任何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发展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与之无关、对立、错误的观点不能答。

3.把握好答题的逻辑性

答题切忌乱作一团,一定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不能写成小作文,要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出你从几个方面作答,得分点一目了然,以达到“一秒钟改完”“爽快给分”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答题一定要规范化、段落化。有多少问,分多少点(段),分段分点答题,每个要点尽量序号化。

4.把握好答题的准确性

文字表述要注意地理术语的运用,要用直观、明确、精练、科学化的语言,用词用句可回归教材,规范用语,应力求准确,措辞要认真推敲,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叙述要符合学科习惯和规范。“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综合题规范答题的宗旨。酝酿“语言”时,应遵循“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他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等步骤,用精炼的地理语言回答问题,不说废话,尽量不使用方言、口语。

总之,地理学科综合题要想取得满意的成绩可不是简单的重复复习,针对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训练,纠正和培养答题习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张美绚.浅谈地理综合题审题技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5).

学生综合成长自我描述篇4

关键词:描述 阐释 中心问题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考改革逐步深入,试题以能力立意,以现实问题命题,重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05年考核目标和要求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测试,基本上是从“审题-思考-组织答案-回答问题”的答题思维顺序来安排能力要求。2005年文科综合考试大纲中的“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是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课本的基础知识、生活实践和试题的具体情景,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和阐释,是学生解题的关键步骤。此项目标和能力要求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试题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为材料题和问答题,属于应用能力的范畴。即结合试题要求在新情境、新问题下迁移、重组基础知识,运用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法编制答案的过程。该项目标又作了三个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1.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此项要求重在考查学生对已获取信息的表达能力,尤其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的表达。学生必须精心审题,理解题意,准确把握问题的限定项、求答项、中心项、提示语(有些试题没有),进行信息转换,运用学科语言、逻辑严谨、文字准确地表述事物或现象。

2.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此项要求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如某一规律或现象的成因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从整体中区分出个别特征,从多方面的现象中发现、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对此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概括,作出正确的阐释。

3.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此项要求重在对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学生应从自然和人文等多角度、多侧面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进行学科内或跨学科的描述和阐释,意义完整。

例1:2005年北京春季招考36题(图略)

(1)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

℃,其原因是

(3)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4)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此题从整体构思上看,由浅入深,体现能力要求的不同层次。试题(1)问中的“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这一地理现象体现对学生第一层次能力的考查。学生必须正确描述F、H两地气温等值线向低温处凸出这一规律,利用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凸低为高”,确定F、H两地为高温区域,这是对此题问答项正确回答的前提。此小题的问答项体现对学生第二层次能力的考查。学生结合具体区域背景和等温线的分布规律,抓住影响该区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地形,利用经纬网和重要地理事物──黄河,判定F、H处为汾河谷地,把握“地势低,温度高”这一基本规律确定试题答案。试题(2)问中第一问答项体现对学生第一层次能力的考查。学生需要正确描述图示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并根据相邻等值线差值相等准确表述图示区域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推断出丹江口水库出口处等温线数值为2℃,北京附近等温线数值为-6℃,并计算出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为8℃。这是对1月份我国南北温差大这一基本特征的准确描述。试题(2)问中第二问答项体现对学生第二层次能力的考查,学生必须把握“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这一本质特征,整合所学知识和具体问题情境作出正确阐释,即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温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纬度差异导致1月份北京比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太阳高度角小、昼长夜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温度低这一地理现象。试题(3)问要求学生既要具有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又要能够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内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与阐释。本题结合南水北调这一跨区域资源调配问题,从自然和社会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京津地区缺水的原因。学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抓住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这一地理现象的本质,即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再从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多角度对京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辩证地、历史地进行分析和阐释。①供:从自然原因看,京津地区降水量少,径流量小。从人为原因看,京津地区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量少,且存在水污染和水浪费等破坏水资源现象。②需:京津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由于这种供需矛盾导致了京津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由此而产生的跨区域资源调配问题。试题(4)问主要体现对学生第三层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对华北平原的自然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从中提取对农业发展有利的区位条件,即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综合的地理思维能力,才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进行学科内或跨学科的描述和阐释,达到意义完整这一要求。

例2:2005年北京春季招考39题地理部分(图略)

(5)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

(6)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分析其电子工业布局的有利因素。

本题为文科综合题,从整体构思上看,主要体现对学生第三层次能力考查。利用东南亚与中国较近的地缘关系,围绕区域发展这一主题,要求学生从政治角度──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历史角度──中国和东南亚历史上的联系、地理角度──人类地域联系的一种主要方式──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综合描述和阐释,达到对区域的综合论证和评价,意义完整。但每一小题所体现的能力层次仍有差异。试题(5)问为地理问题,侧重对学生第三层次能力的考查,学生需要通过对铁路的营运里程、现有铁路基础、地形、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结合试题所给材料辩证地、历史地对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进行综合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试题(6)问侧重对学生第三层次能力的考查,学生须结合具体地理背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电子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的影响出发,进行综合分析,突出电子工业对科技、现代交通、环境的要求。

对提高“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几点建议。

1.狠抓课本,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这是学生运用学科语言、逻辑严谨、文字准确地表述事物的现象、描述和解释事物特征的前提。基础知识主要指本学科常见多用的知识,如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实、地理规律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空间分布的知识应巩固在地图上,掌握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学生应把握其发生、发展和变化,了解其原因和演变过程,以及其结果和影响,人类采取的对策;对地理原理和规律,学生应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运用其分析、推导、判断、评价一些地理事实或地理现象。

2.加强地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对其作出正确的阐释。地理基本技能是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手段,是表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数据说明、存在状况、内部构造、外部联系,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形象显示等的重要方式。

3.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能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辩证地、历史地对其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高考考查考生对新问题的应变能力、迁移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独立判断和编制答案能力。新问题的切入点不会是教材原文照搬,高考命题取材于当代国内外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或以时政热点为背景,从地理角度进行分析,答案不能照搬课本,而是根据试题要求在新情境、新问题下重新整合基础知识,建构新的知识网络,表述地理问题。

参考文献

《2005年文科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

《地理学习精要》张亚南主编

学生综合成长自我描述篇5

(小博士)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的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好的场面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气氛,细致、形象和生动地表现人物,为全文增添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怎样把场面写具体呢?大家先来读读下面的内容,这两段话会给我们很多提示:

这天下午,上了两节课后,董老师一声招呼:“走哇,下楼玩会儿去!”同学们都说笑着下了楼,来到了大操场。我问董老师:“老师,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样呀?”董老师笑着说:“踢足球、跳皮筋。”男生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女生却说:“还是老一套!我们以为有什么新花样呢?”董老师神秘地说:“今天可不一样,今天哪,女生踢足球,男生跳皮筋!”听了这话,我们女生高兴得蹦起有三尺高。老师拿来球,女子足球大战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十几个“疯”丫头, 追着足球跑,就像盘子里的炒豆,一会儿滚到这边,一会儿又滚到那边。虽然我们的技术很糟糕,但都非常卖力气。小个子蔺琳最勇敢,像个男孩子在场内横冲直撞,可她的脚丫子连球皮都没蹭着,只好空跑一场,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成了个小花脸,那样子真滑稽。平时文质彬彬的刘爽,这时也像个野小子用力地冲杀,球到了她脚下,她甩开脚,使劲猛踢,“砰”的一声,球就飞了出去,瞧她那架式,多像个女球星。

这两段,描写的是女生踢足球的场面,写得非常具体。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1.明确交代出了时间――“这天下午,上了两节课后”。2.写清了活动(或事情发生)的地点――“楼下的大操场”。3.有具体的人物――老师、学生。4.详细记叙了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情节)――我们不常踢球,也不会踢球,简直是一场瞎跑、乱跑。在详细记叙情节经过时,作者又特别注意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写“面”(大家怎么踢)――大战开始了,“我们十几个‘疯’丫头,追着足球跑,就像盘子里的炒豆,一会儿滚到这边,一会又滚到那边,虽然我们的技术很糟糕,但都非常卖力气”。比喻生动、贴切。写“点”(个别人怎么踢)――“小个子蔺琳最勇敢,像个男孩子在场内横冲直撞,可她的脚丫子连球皮都没蹭着……平时文质彬彬的刘爽,这时也像个野小子用力地冲杀……”,作者抓住主要人物的特点,以生动精炼的语言,细致、形象地进行描述,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点。综上所述,要把一个场面写具体,就必须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这四方面内容。其中,“地点”要写清,它好似舞台,人物和情节都在这块地方进行着;“时间”要写清(或让人能够悟出),历时要求要短,是动人的“一幕”,长时间发生的事通常不列入场面描写的范畴;人物和情节,是记叙的重点,整个场面描写,要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点”与“面”要紧密结合。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下面的经验:

第一,要交代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第二,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第三,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第四,写场面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场面描写即把活动的场面和情景有重点地具体地进行描写。关键是在场面描写中要写出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思考板]

1.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如何把场面写具体?

学生综合成长自我描述篇6

一、准确获取地理信息

在文综背景下的地理高考关注四项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即传统意义上的审题,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审题能力是学生成绩提升的瓶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是解题的基础。因此提高地理试题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是做好答题指导的关键。

地理试题依托文字、图像、图表承载信息,寻找命题的切入点。综合高考地理学科考查的特点,可将试题信息分为以下四类。

1.题目文字信息

题目提供的文字信息包括背景材料、图像注解、甚至包括图名信息。

2.图像图表信息

区域图、光照图、等值线、统计图、剖面图、分布图、关联图、景观和漫画。

3.试题问题信息

问题也是试题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4.试题答案信息

主要表现在选择题中,表现为显性和隐性,选择题中的答案是显性的,从答案入手进行反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隐性答案信息表现为上一题的答案是下一题的得分点,解题时要注重前后题思维的联系。

地理试题往往通过文字、地图、表格等不同形式相互组合提供解题所需的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时要从整体综合考虑,最终提炼出有效的地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的结果。

二、科学把握命题意图

命题意图就是试题的考查目的、设计意图。弄清命题意图,就能以最佳的方式答题,得分率当然也就得到提高了。在知识层面上,应首先审清题目的意图是什么,即考什么问题。在能力层面上,就是弄清题目的考查方式。关于能力的考查一般有六个层次:一是判断,包括时间判断、空间判断、对错判断和预测判断等;二是描述,包括对地理概念的描述、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对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要点的描述等,当然也可以有定性和定量的描述;三是阐释,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推理,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如成因分析、原理运用等;四是评价,包括合理性评价、意义评价、优劣评价、利弊评价,注意关注与时俱进,因为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地理观念也要不断更新;五是对策,也就是采取的措施,包括探索解决方法、寻求实施途径和提出解决措施等。

三、熟练掌握答题技巧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中考生的表现,在考前指导学生掌握高考中不同题型的的答题技巧,对提高文综高考中地理试题的得分率至关重要。这里分三点加以说明。

1.辨析基本地理概念,把握答题方向

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很多考生失分都与基本概念把握不准相关。高考题目的内容和形式是千变万化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基本概念。考生如果能深入理解基本的地理概念,面对纷繁变化的高考试题,考生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处变不惊了。

纵观近年高考,考生主要存在这么几个误区:

(1)日常用语与专业用语的混淆。如平时讲的早晚问题与地方时“东早西晚”混为一谈;“同时日出”与“日出的时刻(地方时)相同”;悬崖与陡崖;狭义的农业即种植业与广义的农业等等。

(2)关联概念的混淆。如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水利资源与水能资源、天气与气候、地震震级与烈度、太阳高度与下午太阳高度、干旱与旱灾、地形地势和地形类型及地形区、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如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增长率、总数与比重等)等等。

(3)题目给的“新概念”。在高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所谓“新概念”,如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中的选择题第5-6题给出的“云量”,这种情况往往使许多考生产生畏惧心理,造成答题障碍。其实,高考试题中新概念的出现也是高考以能力立意的一个表现,而且这种“新概念”一般难度不大,只要在考前给考生足够的心理诱导就问题不大了。

2.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

高考的设问中的关键词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设问的主体部分,告诉学生划分出主、谓、宾、定、状等成分,二是非学科知识的关键字眼,如“都”“绝对”“无”“最”“有利”“不利”“不同”“相同”“差异”“比较”“相比”等,在审题过程中可以进行必要的标注,避免关键时刻出现失误,造成失分。

关键要做到抓住试题中常见的指导用语,按要求做答,要文字准确,条理清晰,扣准得分点。

3.把握各种题型的答题基本技巧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模式与技巧,下面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简单加以说明。

选择题解题常用方法有三种:

直选法(再现法):把记住的知识再现出来,主要考查记忆的准确性;做题时要审清题干、题支,判断与所记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切忌似是而非、只看大概,或只看前一两个选项。

排除法:适合一般有一定难度的试题,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较多时,可将选项与题干条件对照,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缩小范围,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优选法: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如果都符合题干要求,但题干中又有“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等字样,就应该采取选优法进行取舍。

非选择题一般的答题步骤有:(1)准确定位,弄清是哪里;(2)描述分布,注重极值与递变;(3)特征描述,明确方向;(4)阐述成因,要熟练调动运用已有知识;

(5)气候分析;(6)区位问题分析;(7)社会经济因素分析;(8)资源环境问题分析时。

四、语言表达科学规范

高考的得分最终要通过学生在试卷答题卡上的答题来实现,因此语言表达科学规范是提高高考成绩的唯一途径,要求学生答题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语言要科学、准确、简练。就是要用地理专业术语回答问题,切忌用大白话,关键词要准确无误,不说废话,严格按题目要求答题,语言表达准确简洁。

其次提倡先定性描述,然后具体分析。答题时先整体思考答题要点,然后逐个要点简明扼要依次回答,避免答题杂乱无章,前后矛盾,要把最重要的要点写在前面。如果有多点,提倡分点答题,或者用分号隔开,让人一目了然。

再次要求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我批改作业和试卷时,每次都进行必要的关注,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注意引导,长期的潜移默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至关重要。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1.关注地理老师的语言示范作用。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发挥教师语言的榜样作用。

2.关注教材的语言示范作用。教材是通过众多专家精心编制而成的,因此教材语言具有准确、精练、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科学性强等特点,在引导学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综合成长自我描述篇7

教学模式改变,引发学生共鸣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传统教学模式是 “灌输式”,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学生被动的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长久以来,学生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形成了依赖和懒惰心理,学生很难感受到学以致用,自身价值的体现,因而对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课堂授课效果,可以适当结合各个学科讲授新知识。例如讲到白酒的鉴别时,让学生回忆一下白酒的酿造工艺,其中产生的脂类是香气的主要来源,便于与勾兑酒感官鉴别的重要依据,是学生感受新旧知识的融合,形成深刻的印象。而问题研讨式教学,侧重提高主动思考、动手能力、训练综合技能、拓宽知识面,实现设置疑难情境―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提出解决办法。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手段多样化,提升教学效果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教学中得以应用,使原本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地改观,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应用于课堂教学,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弥补了学生无相关食品加工实践经验,往往对待评定食品的感官认识不清晰,不知该如何选用合理的感官属性去评价其感官品质,也不知如何对其进行定义,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品质评定水准。如品评苹果果酱感官特性时,指导教师可以先介绍果酱的主要原辅料配比、一般加工工艺、生产技术要点、果酱国家标准、果酱图片及生产视频等,使学生对果酱有较全面认识.有利于正确评价,并激发其学习、实 践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课程教学与学生成长相结合,增强课堂教学成效

大学教育是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感的重要渠道,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穿插成功人士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生活方式、个人品德修养方面的积极引导,对学生产生更长远的影响,增强课堂的整体实效。感官鉴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共同影响。因此要学生根据依据其特点判断出在具体实施阶段需要遵循怎样的原则以缩小误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四年大学生活中,首先要对自己进行自我定位,找出不足(局限性),根据自我认知的结果制定适合自己的成长计划。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很多环节需要食品感官评定,因此食品感官评定这门课程特点决定其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因此,在实验课程里尽量模拟正规完整的感官评定程序,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好“主持人”,对整个实验进行调控。例如设计实验方法、选用合理的评价环境、问答卷、样品呈送的顺序等,完成整个感官鉴评实验,评价完成后组织学生处理鉴评数据,得出最终结论。在评价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对于食品进行描述性检验时,可以选用自由式和界定式的描述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根据简单的提示信息,让同学依据描述判断食品的名称,并评价其描述是否规范、形象,对不合理的描述有哪些更正和补充。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精心布局教学内容,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创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官评定在国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感官评价实验室,当然还有很多可以改善和创新的地方,需要慢慢地解决和实现。同时教学理论也需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更好地服务于食品感官品质的评价。

学生综合成长自我描述篇8

[关键词] 手脑并用;创设情景;综合实践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其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这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分明是不谋而合,陶公要领先近百年。这就是陶公的伟大所在。在大力推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今天,不得不佩服陶行知先生当年的高瞻远瞩。陶公还强调:“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为全方位解放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但现实情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往往因为不是所谓“主课”而被忽视。学校不重视,课被安排在下午放学前;教师不重视,备课简单,课前准备随意;学生不重视,脱离了语数英的严控,放松尺度过大。加上座位排列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普遍显得散漫,甚至凌乱,课堂效益不高。

怎样有效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解放学生这一平台的作用呢?那就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得情景交融、趣味盎然,让学生积极投入、勇于探究、勤于实践,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其中,情境创设就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不同内容来创设真实而灵动的情境,营造身临其境的课堂,“教学做合一”,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发展。

一、通过布置环境创设情境

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进行必要的布置,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根据教学内容来布置综合实践活动场所,创设别样的教学环境和贴切的场景。这样,学生走进教室就能融合在所要进行的活动主题氛围中。

如在教《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六年级下册的《野外生存大体验》一课时,笔者把一些树木、山洞、野外动物的图片,精心布置在教室的墙上,使学生一进教室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同时笔者还在教室的角落撑起了一个帐篷,自己也穿上了野营服。教师的身先垂范,主动参与,加上贴合主题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亟不可待、跃跃欲试,他们动手又动脑,参与自主探究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开始前,学生要对探索研究对象的背景进行先期了解,此时教师清晰明了的语言极为重要。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将他们带到探索所需要的特定情境中,加速学生的理解,使他们能全神贯注,尽情参与,乐于研究,勇于探索。

学习《和小动物交朋友》一课时,教师应该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童话般的意境: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动物们逍遥自在地生活着,并用拟人的手法来描述动物眼中的小朋友,以及小朋友对小动物的一些行为。从小动物的角度来讲述感受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同学们此时会怎样做呢?你们之前的做法合适吗?”身临其境中,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仿佛来到了同学们身边,于是不知不觉中他们对自己平时对待小动物的一些不良行为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三、通过音乐渲染创设情境

众所周知,音乐是最能触动心灵的,也是最能引起内心共鸣的。伟大的艺术家康定斯基极为形象地打了比方:“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

既然音乐的魅力如此巨大,试想,如果综合实践活动有了音乐的加盟,将产生怎样令人惊喜的效果呢?

在教学《家乡的歌谣》一课时,以学生唱家乡歌谣的形式导入,音乐激趣,学生兴致高涨。学生在对搜集来的家乡歌谣资料整理时,笔者将几支比较著名的家乡歌谣贯穿始终。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多种感官参与,真正地了解了家乡歌谣,了解了家乡,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最后在资料输出、成果展示时,同学们的言谈举止间饱含着对家乡的深情,令听课老师赞叹不已。

当然,如果通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音乐的渲染作用会更具魅力,但这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四、运用表演创设情境

表演是立体的,需要多种感官参与,因此通过表演来创设情境,不但声情并茂,而且参与度高,更有利于解放学生。不可否认,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表演与展现自我的愿景,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演一演”。特别是在综合实践的成果展示阶段,创设表演情境,能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演绎角色,连贯地自然而然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我是校园志愿者》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表演游戏。展示时让一个学生戴上志愿者的袖章和帽子,然后表演展示如何争做合格的志愿者。这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表演结束后,笔者又设置了评比环节,设立最佳演绎奖。评选规则是这样的:小组评比,学生自己当评委给每组打分,根据分值选出最佳演绎奖,予以奖励。生动的表演,客观的评比,让学生轻松而自然地展现了研究成果,增强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真正解放了学生,潜移默化中发展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五、巧妙评价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能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在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评价,要降低要求。教师要欣赏和肯定学生的努力,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鼓励欣赏的态度来评价。

另外,评价不能只针对作品或研究成果,要注重综合实践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这才是课程的最终目标。如评价《欢快的儿童节》这一课时,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节日礼物逐一进行展示,笔者还对每个学生的展示分别拍了照,发到班级QQ群里,让家长一起分享他们的成果。这种分享式评价方法,妙就妙在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学生展示时的自信心。俪龅难生能获得“小小优秀设计师”的光荣称号,没胜出的学生也不会沮丧,他们可以把礼物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这自然也是一种极为美妙的评价方式。

这样妙趣横生的评价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也巧妙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向了家庭,引向了社会。

上一篇:个人简历自我描述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