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形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9 12:47:16

内容与形式论文

内容与形式论文篇1

关键词:艺术;艺术作品;结构

一、传统美学对艺术作品的结构做出内容与形式的二分

对艺术作品结构的探讨,历来都为美学和艺术理论所关注,且众说纷纭。但众多的说法中,对艺术作品所做的内容与形式的二分,影响最大,也最为深远。“长期以来,关于艺术品的形式/内容的二分及其互相对立的思想,在文艺理论史上占据主导性地位。”因此,谈艺术作品的结构,不可能不谈及内容与形式的二分,也不可能不谈及内容与形式对于艺术的重要意义。

作品结构上的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思想在近代美学中正式形成,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孕在古典美学中。柏拉图认为,艺术作品是“理式”的“影子”或“幻像”;艺术作品只能在“外形”上对“理式”加以模仿,而不能分享“理式”本身。在这里,一方面,还没有内容和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思想;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只是“外在的形式”,“与真理隔了三层”,这也隐约暗示着后来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的某些因素。亚里士多德指出,事物为“材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等所规定;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赋予材质以形式,形式本身就是作品的内容。这里的“形式”与“材料”的对立,虽不等于后世的内容与形式的对立,但无疑蕴含了二元对立的思想。

真正将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思想在美学中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是黑格尔。他认为,美或艺术作品作为感性存在,只是一种“形式”,其背后蕴含的“内容”是作为世界本源的“绝对理念”。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但这种统一不是内容与形式的等价并列,而是有主与次,有高与下之分,作为内容的绝对理念是本体,高于它的显现形式。因此,内容是主因,决定形式,并且“形式的缺陷总是起于内容的缺陷”。黑格尔的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统一的美学思想,确实概括了当时艺术的概况,揭示出艺术作品在结构上的某些真理性的东西。但黑格尔是孤立的,尽管他的美学思想在当时的理论界震动巨大,可在艺术实践领域,“他的学说没有发生多大影响,感性主义和形式主义一直在泛滥着。”特别是重形式的现代艺术崛起后,对内容的强调已变得不合时宜。

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形式主义”的和“抽象主义”的,前者弃绝艺术的内容转而致力于对纯形式的专注和开掘,而后者累于沉重的内容,将其“抽象”为单纯的“形式”。诚如李斯托威尔所言:“在近代艺术和近代艺术批评家当中,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形式主义倾向。”这股形式主义不仅表现在克莱夫·贝尔等人所倡导的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形式美学,也表现在文学中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以及法国结构主义美学思潮等。它们涉及的领域和探讨的对象不尽一致,但其理论趋向却是一致的:它们仍然基于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思维,弃绝内容,单纯地在艺术形式或文学形式上探究“本质性”的东西。英国的克莱夫·贝尔主张:“艺术除了呈示其形式关系的抽象式样之外,就再也没有更重要的东西了。其余一切,如情调、信息以及理性的内容等,都与艺术无关,毫无美学价值。”在这里,已无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问题,而是说内容根本就与审美无关,因而应从艺术中坚决加以清除。在文学研究领域,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及布拉格学派,单方面突出形式的作用,认为并不是内容决定和创造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和创造了内容。“文学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内容,文学作品的特性就不在内容,而在语言的运用和修辞及技巧的安排组织,因此文学性仅存在于文学的形式。”三四十年代英美新批评派步其后尘,英国文学批评家、诗人兰色姆提出“架构—肌质”理论,认为诗的本质不在于内容的逻辑陈述(即“构架”),而在于与“构架”相分立的细节部分即“肌质”。“兰色姆所说的构架和肌质尽管与通常所说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完全等同,但与后者还是大体类似的。”

形式主义把艺术实践和批评引向了艺术自身核心的东西,确实揭示了以往艺术研究所忽略的重要的东西。对于形式主义美学及其理论价值,或许可以用克罗齐一句话加以概括:“审美的事实就是形式,而且只是形式。”

二、现代美学对艺术作品结构继续探讨

但是,建立在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结构观,同样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西方现当代美学和艺术理论对艺术作品结构的研究日趋深入,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严厉的批评。

内容与形式论文篇2

[关键词]马尔库塞;审美形式;艺术自律;政治潜能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37 ― 02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西方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中坚力量。在马尔库塞整个一生学术探索生涯中,艺术与美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马尔库塞认为,艺术领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饱含着人性中尚未被控制的潜能,是解放被压抑本能、消除异化的心理革命的武器,是打破社会生活和个人单向度性的重要途径。而在马尔库塞的美学思考中,审美形式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审美形式作为艺术的本体存在,是艺术与其他人类活动区分开来的独特标志。艺术凭借其审美形式所赋予的异在属性,保持自身与既在的距离,以不合作姿态实现对既在的批判和超越,从而创造另一个“比现实本身更真实的虚构世界”,构成艺术自律,最终实现其政治潜能。

一、作为艺术本体的审美形式

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形式”问题的探讨源远流长,自古至今的历代哲学家美学家,也都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形式”问题予以了丰富的阐述。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形式概念大概有以下四种:第一,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理形式”。毕达哥拉斯学派将“数”作为万物的来源,用“数理形式”来阐述物质世界的基本状态及规律。第二,柏拉图的“理式”。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数理形式”不同,“理式”指向的是精神世界。在柏拉图看来,在物质世界之外,存在着一个精神范型,“理式”派生万物。第三,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亚里士多德从质料、动力、形式、目的四个方面来阐述事物的生成变化,首先向柏拉图的“理式”提出挑战。在他看来,事物的生成就是将形式赋予质料的过程,即质料的形式化。第四,贺拉斯的“合式”。贺拉斯提出“合式”,与“合理”相对应,将美和艺术分为理和式两个方面,首开二元论先河。到了近代,随着德国古典美学的兴盛,西方形式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其主要标志之一便是“形式”被美学接纳为一个独立的范畴,甚至被上升到审美和艺术的本质或本体论的高度。首先,德国古典美学创始人康德提出了“先验形式”的一元论。其后,黑格尔提出了“内容与形式”的二元论思想。在黑格尔内容论美学的影响下,人们习惯把形式与内容区分开来,或作为其对立面,或作为其附庸去看待。20世纪初,随着现代美学和现代艺术实践的发展,西方美学步入一个形式崇拜的时代,也绽放出自古希腊时代以来形式美学史上最为炫目的光彩。形式美学繁荣的表现之一便是形式概念的多元化,从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的“语言形式”,到结构主义的“结构形式”、符号美学的“符号形式”等等,形式都从单纯表现内容的符号,变成了揭示艺术本身、事物本身的存在状况的独立范畴。

显然,马尔库塞有关形式的美学思考,也受到了这一形式主义大潮的影响。在《阻碍革命与反抗》中,他这样定义:“所谓审美形式是指把一种给定的内容变形为一个自足的整体所得到的结果。”〔1〕 P196按照马尔库塞的论述,现实生活内容在艺术形式规律的要求下,通过语言、感知和理解的重组而被赋予了新的形式和秩序。艺术的产生,就是一个审美转化的过程,在这种经由审美转化所产生的新的秩序中,艺术揭示出现实的本质:人与自然被压抑的潜能。

从上我们不难看出,在马尔库塞的艺术理论中,内容与形式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是一个有机的概念,它并不是单指对比、结构、和谐等这些纯形式因素,它也包含了意义这种内容因素,它是艺术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总体的质。也就是说,现实生活材料,经由风格化的途径,成为审美形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艺术作品中,形式成为内容,内容成为形式。”〔2〕P217

不仅如此,在马尔库塞的理论中,审美形式还作为艺术的本质规定性,成为它和其他人类活动区别开来的一种标志。在《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中,马尔库塞指出:“我用艺术指代那种规定艺术之为艺术的东西,也就是说,作为根本上(本体论上)既不同于(日常)观念,又不同于诸如科学和哲学这样一些智性文化。”〔3〕 P178在马尔库塞看来,作为艺术的本质规定性,艺术正是因为审美形式,而得以和其他人类活动区分开来。审美形式是艺术获得其自身独立存在价值的特质所在,它不仅在本体论上标示了与日常现实不同,并且从类特性上标示了与其他文化品类的不同。

二、审美形式的社会政治潜能

马尔库塞认为,当达工业社会是受到技术理性压抑的极权主义社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高度控制、精神受压抑、人性遭扭曲,人的非人化生存状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艺术通过审美形式,创造了一个崭新自由的世界与之对抗。

对于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自古至今的先哲大贤、各家各派都有过探讨,得到的结论也可谓莫衷一是,举不胜举。在传统认识论、反映论的艺术观中,艺术被视为为经济、政治等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艺术所独具的丰富想像力、艺术所特有的自由向度都被削弱,甚至被清除,从而最终使艺术失去其固有的主体性和超越现实的属性;而在现代资本主义文化工业中,文化的肯定被大肆宣扬,人们日益丧失辨别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的能力,不自觉地成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一个小零件。只有现代艺术完全不掩盖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疏远和异化,强调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非同一性,不可调和性。正是基于这一点,马尔库塞提出了艺术的“异在”理论。在马尔库塞看来,艺术的异在性,是艺术最根本的性质。正是在这种异在性的基础上,艺术才得以摆脱现实世界操作原则的控制,具备了独立品格。而艺术的这种异在性,是由审美形式所赋予的。凭借审美形式,艺术创造出一个“比现实本身更真实的虚构世界”。它和现实社会相区别、相疏离,甚至相对立,它仅存在于人们的想像和理想之中。在由审美形式建构的艺术自律的王国中,人们摆脱他的功能性生存和施行活动,向现存现实的垄断性宣战。

在这个意义上,马尔库塞进一步声称:“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即在于审美形式本身。”〔4〕P189 艺术有着它自身所固有的双重属性。作为现存文化的一部分,它是肯定的,它平息了人们对于既存社会不合理的反抗;作为既存现实的异在,它仍是一种否定的力量。艺术因为其根本的“异在性”,它并不是通过介入革命,才成为一种革命实践。相反,艺术的革命功能是通过疏远现实来实现的。拿文学来说,并不是因为它写的是工人阶级,写的是“革命”,因而就是革命的。文学的革命性,只有在赋予内容以形式时,才富有意义。艺术只有在独立的向度上,按照它自身的法则,去反抗现实的法则时,才能保存自身的真理,才能意识到变革的必然性,从而真正地实现它的政治潜能。从这一点出发,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两类艺术,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流行艺术在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整合之下,向人们灌输着虚假的幸福意识,已失去了真正的艺术批判、倾覆现状的政治功能。反之,现代先锋派艺术,则以疏离的审美形式,强化艺术与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性、非同一性,扩大异化,从而保留并发挥了艺术所应有的激进的政治功能。因此,马尔库塞认为兰波和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诗歌,较之布莱希特说教式的政治剧作,更具倾覆潜能。

审美形式,不仅赋予了艺术异在和自律这些根本特性,而且还担当着实现艺术功能的中介。在实践中,艺术本身不能变革现实。艺术要真正实现其革命潜能,还在于通过审美形式,艺术能塑造人的“新感性”,能塑造具备革命变革需求的历史主体。“艺术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它能够致力于变革男人和女人的意识和冲动,而这些男人和女人是能够变革世界的。”〔5〕P212在这里,马尔库塞强调感性的意旨,是为了恢复感性在现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地位,是为了达到更高层次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新感性已成了一个政治因素,它预示着当代社会的一个转折点。”〔6〕P99新感性反对现代文明的贫困、苦役、剥削、攻击性,它赞颂人的游戏、安宁、美丽、接受性质。在这些性质中,马尔库塞为我们展望了一幅权力消亡、压抑退场、自由呈现的图景。

三、审美形式对形式禁忌和形式崇拜的超越

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理论,既对重内容、轻形式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了批判,又与走向形式崇拜的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美学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而后由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共同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体系。19世纪的欧洲,社会矛盾激化,现实主义思潮鼎盛。无疑,这一历史特点和文化条件对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有着直接影响,其中最显著的便是马克思主义者将文学艺术与审美当作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走向全面解放的新世界的重要途径。这样一种革命实践的现实需要,再加上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内容论美学的继承,使马克思主义美学由政治上的现实主义滑向了艺术上的现实主义。在艺术批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往往忽视形式对于艺术的意义而将形式问题搁置一边,一味探索政治内容。他们用题材的思想内容代替审美形式的创造,重政治质量而轻艺术水准,将形式沦为内容的附庸。这一特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卢卡奇、普列汉诺夫等身上都有体现。

相反,20世纪初在英国和苏俄等地出现的形式主义美学,却高举“纯粹形式”大旗,走向形式崇拜的极端。形式主义美学为了捍卫艺术的绝对自律,主张艺术遗世独立,把艺术作为纯粹审美领域,与社会历史及现实生活完全隔绝开来。他们宣扬艺术的无思想性和无内容性,认为艺术仅是靠自己的技巧的理性发展起来的,艺术中所表现的思想、意义,只起着次要的作用。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家什克洛夫斯基就明确说过:“一部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它文本技巧的总和。”〔7〕P20

对于上述所论及的艺术之内容与形式关系问题,马尔库塞有着自己独特的把握方式和观照视角。马尔库塞强调,艺术的特质不在于内容,也不在于纯形式,而在于内容是否变成了形式。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理论,通过重视形式对内容的审美转化,而肯定了内容的在艺术中的合法地位。在他看来,审美形式是既定内容转化为自足整体的结果,在艺术作品中,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统一的,形式成为内容,内容成为形式。

总之,马尔库塞立足于审美形式的艺术本体论高度,推崇艺术形式的美学自律和审美转化机制,强调艺术的社会政治作用。从这一意义上,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理论属于广义的艺术政治学,它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形式禁忌和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美学的形式崇拜。同时,由于艺术和审美的解放作用只是精神性的,马尔库塞把审美形式作为艺术革命的中介,把能塑造新感性的艺术和审美当作人类解放的唯一道路,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乌托邦色彩。

〔参 考 文 献〕

〔1〕〔2〕〔3〕〔4〕〔5〕〔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196,217,178, 189,212,99.

内容与形式论文篇3

关键词:内容 形式 \"自律学派\" \"他律派\"

音乐的形式与内容在音乐美学界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的话题,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费利克斯.加茨将音乐的规律只能在音乐自身去寻找的观点命为"自律学派"即注重形式;他将制约着音乐的法则和规律是来自音乐之外的观点命名为"他律派",即注重内容。

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的内容就是音乐运动的形式"。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的,是强调事物矛盾关系的主次性。在音乐美学界流传着形式主义作曲家"美名"的斯特拉文斯基认为"音乐除了表现它自己之外什么也不表现。"音乐的形式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音乐形式是指音乐的曲式结构及构成的各种组织手段;广义的音乐形式包含曲体结构及构成的各种组织手段;广义的音乐形式包含曲体结构在内泛指音乐这一精神产品的一切载体。汉斯立克注重的是音乐的形式,但他又无法否认音乐中的情感表现。不一样的音乐的体裁,它的明确性也不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确很少能够从音乐中听到明确的内容,尤其是那些无标题的器乐作品,所以说,从某种角度而言,音乐不表现确定的情感是有道理的。但进一步论述就过于偏激了。斯特拉文斯基的观点就过于偏激。我国文革时期的音乐流传下来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时的音乐是为政治而服务的,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我们所说的"政治色彩"其实就是它的内容,内容太多所以无法流传。事实上,我们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它所带给我们的情感的力量。

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我们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的避免两种对艺术作品的错误认识。一种是把艺术作品仅仅作为研究其它事物或现象的附属品,从而机械地分割开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并弃形式与不顾,而把作品完全导向内容一边。这种理论的结果必然导致对艺术作品的非艺术化的认识。另一种是利用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差异性把艺术作品从它由此产生和发展的各种背景中完全的抽取出来,强调艺术作品是一个自身完善的整体。不需要从外部得到解释,主张艺术作品中只有形式,没有其他成分。这种切断艺术作品与社会文化一切联系而对艺术作品进行彻底孤立研究的方法,其必然的结果是走向形式主义的道路而导致对艺术作品的片面解释。

实际上,关于音乐的内容与形式谁更重要、谁决定谁的争论是很抽象的,不过,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问题放到创作活动和鉴赏活动中,使其具体化,就可能得出更为准确地接近事实的结论,也可以进一步扩展我们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认识。

说内容决定形式,实际上这只能是从艺术创作过程的角度考察两者的关系而得出的结论。从抽象的逻辑意义上来看,内容先于形式,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因为艺术家总是先有了某种情感的冲动、创作的意图,然后再把它化为物质的艺术形式。构思中的内容比形式活跃、丰富,这也是事实。在对形式的思考中,总是离不开情感、意图、意象等内容因素的要求。总之,在构思中,形式是追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但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这种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是建立在创作过程中内容与形式是割裂开来的基础之上的。这又不符合艺术创作的事实。因为艺术家总是从具体的有内容有形式的生活中受到感发而产生创作冲动和意图。凡是生活都是有着具体的形态的生活,若没有形式,生活的内容也不存在。作曲家在构思中,如果不存在想象中的音色形式--旋律、节奏,那是不可能写出音乐作品来的。所以,从本质意义上来看,在创作过程中,内容与形式是统一在一起的,两者不是谁决定谁和谁先谁后的问题,而是在矛盾的统一中互相寻找着最佳的相应的契机,在磨合中共同向前推进的关系。

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欣赏。所以在接受活动中,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艺术形式确是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具有决定作用。另外,从接受角度来欣赏一部音乐作品,它的形式自身就是内容。因为这些作品的内容不仅是由题材、主题等因素所构成的,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意味,就是说,这些作品的形式不但体现了内容,同时他们也决定了自身的内容。

我们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时,应站在实事求是的角度上客观地去看待它们。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的艺术事业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艺术生活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内容与形式论文篇4

语文课程 形式内容 目标 性质 特点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成为热点,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理基础及可操作性受到质疑。其实,以往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大都是就性质谈性质,如果换个角度,回到清末民国时期去追溯诸多学人在语文独立成科后槿妨⒀Э票呓绾妥非罂蒲性所作的关于“形式”与“内容”的探索,我们会对语文课程性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对其“形式”与“内容”目标的认识

1904年以前的所谓语文实质是与经史哲混融一体的,其基本特点是注重“文道统一”而偏重道统。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语文课程从“经史哲”中剥离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新征程。一大批学者、教育家为语文划定学科疆界及走上科学化道路而孜孜探索,其成果之一便是对语文课程“形式”与“内容”目标框架的确立及对“形式”目标的倚重。

语文独立成科后,“读经讲经”和作为现代语文最初形态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分离,这是分科教育制度对传统语文“文”与“道”的切割:“读经讲经”主要“治身心”,而“中国文字”与“中国文学”主要“应世事”。

语文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目标框架来源于赫尔巴特关于“形式”与“实质”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本来偏重“实质”教育,但在1905年两广初级师范简易科馆编写的《国语科教授法》中,编者第一次将国语科要旨(目的)分为“主要宗旨(形式上)”和“副二宗旨(内容上)”两个方面。国语科这一偏重“形式”的立场是对赫氏偏重“实质”目的观的反转,表明当时中国语文教育学者面对“语文课程”这一特殊对象已经开始采取客观科学立场。

1905年后,诸多关心语文课程发展的学者都对“形式”与“内容”目标框架发表意见,尽管看法不一,但多数学者从确立语文课程“是其所是”出发,认为应以“形式”目标为主。比如孙本文在《中学校之读文教授》中指出:“若乃启发智德,则有各科学在,似非国文教授之主鹄,固宜重形式而轻实质矣!”穆济波认为“语文的本身绝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的“实质目的观”也受到朱自清批评,朱自清说:“他似乎将‘人的教育’的全副担子都放在国文教师的两肩上了,似乎要国文一科的教学代负全部教育的责任了,这是太过了!”20世纪30~40年代,叶圣陶、夏D尊等基本都偏重“形式”目的。比如叶圣陶在《关于〈国文百八课〉》一文中明确说:“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夏D尊最有代表性的是其发表于1936年的《学习语文的着眼点》,明确提出“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方面”的核心观点。宋文翰则说得更明了:“别的学科重在知识的传授,国文科重在传授知识的文字的运用的训练;别的学科重在内容实质的深究,国文科重在形式表现方法的探讨;别的学科在使学者明了,国文科则于明了而外,尚须使学者能运用。”当然,需要明确的是,多数学者虽偏重语文形式目标,但并不是绝对的形式教育论者,只不过是为了让语文“更像语文”,在“形式”与“内容”方面有所侧重罢了。

建国后至上世纪9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语文教育界鲜有对“形式”与“内容”问题的讨论,一是受特殊的时代环境影响,政治思想教育、阶级斗争教育等“非语文”成分渗入过多;二是就语文本身而言,以阅读教学为主的语文课基本着眼于理解“此篇”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等内容,“形式”上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技能并未成为主要任务。尽管期间也有“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反思,但整体状况并未改变。

1996年,王尚文在《语言・言语・言语形式――试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一文中重新审视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我以为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是教材的言语内容,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质言之,其他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此论开了以新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教学内容角度讨论语文课程“形式―内容”问题的先声。进入新世纪后,新课改的推行,与语文“思想情感内容”联系紧密的人文属性颇受重视,“泛人文”现象抬头,一些敏锐的教育学者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纠偏,2006年,杨再隋提出“本色语文”。“本色”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从此可以明显看出其希冀重回听说读写等“形式性”技能目标的意图。2006年前后,以重视“言语形式”教学为基本立场的讨论渐成热点并为更多人接受。

二、“形式-内容”认识框架对确立语文课程性质的启示

从逻辑上讲,语文课程应该是性质决定目标,“形式-内容”认识框架属于目标框架,以此出发来探讨语文课程性质似乎有点本末倒置。但其实不然:第一,所谓语文课程“形式-内容”框架属于目标范畴,主要是从“形式”和“内容”各自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来说,而诸多前辈从确定语文课程“是其所是”出发,将语文课程区分为“形式”目标和“内容”目标,并认为语文课程具有偏重“形式”的特点,这本身就是对语文课程特有属性的认识,属于逻辑上的明确概念内涵;第二,认识一个概念的内涵,通常都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语文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实践课程,从课程的目标任务等“实然”状态去追索课程性质之“应然”规定,可行而必要。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很多属性,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追问,是确定“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无数前辈并未提出这样“性”那样“性”,而是从“形式-内容”认识框架出发,找到了语文课程“偏重形式”的特性。那么这样说来,语文课程的性质可以确定为“形式性”或偏重“形式性”了?这也还有待推敲。因为“形式”与“内容”是一对相对而可变的范畴,“形式性”也不是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同时语文课程也仅是“偏重”形式而不是“专讲”形式,“形式”属性不能涵括语文课程的全部本质属性。因此,进入新世纪后,一些论者以“言语形式”为课程之本也是有偏颇的。

怎样突破这一僵局?我们再从“形式-内容”目标框架内部去探寻。1924年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教学法》里提出“国语要旨”目标框架说。

图1 “国语要旨”目标框架图

图1所列语文的“形式”目标包含了“理解”与“发表”两大方面的“读、听、说、作、写”等几个具体方面,这和建国后所凝炼并坚持的语文“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语文知识)高度吻合,而以此为主体的形式目标在建国后被概括为“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表述,出现在了绝大多数中小学语文大纲中,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现在我们可以说,什么是语文“是其所是”的独特性?从课程目标看,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就是语文课程的独特性。根据前述“由目标追寻性质”的思路,采用形式逻辑严谨的“属加种差”定义法,那么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则可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

论述至此,持异见者会说:这主要是以语文课程“形式性”为基点得出的课程性质,那么语文课程“智、德”等生活知识经验、情感思想、道德审美等“实质性”目标岂不落空了吗?我们如何既确保语文之“是其所是”,又兼顾语文的“智德”目标,以使其不再重蹈上世纪80年代功利主义和枯燥训练的泥淖?其实这可以从重新理解“语言”这一核心概念入手去化解。语文学习的根本是语言学习,但这个“语言”已主要不是指抽象、共性、静态的规则系统,而更多是指具有具体性、个人性和心灵体验性的运用系统即“言语”,作为语言实际运用的“言语”不再是一种外在于人、受人支配的纯粹工具,它已经内蕴着言说者与倾听者的生命情愫,“学习语言,同时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和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也就是作为人类心声的语言对具体的个别的心灵的同化”。因此,语文的学习,除了与听说读写活动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它必然而且应该对学习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影响,即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让学生“学习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本质,具有对“形式”目标和“内容”目标的极大包容性。这一表述极大地暗示了二者的轻重主次之分:语文听说读写的可迁移能力的形成是“主”,是“重”,而语言文本及言语活动中的思想、情感的接受、浸染是“从”,是“轻”,二者不能切割却也不可僭越。

三、对语文课标中“课程性质”表述的建议

新课改之初,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标实验稿均将语文课程性质确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课程性质的要求看,“工具性”和“人文性”都不是语文课程的特有属性,从课程“形式-内容”认识框架看,偏于“形式”的工具语文和偏于“内容”的人文语文也不应该对等统一。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面世,修订版特别突出地在“课程性质”部分加上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表述,这一表述从形式上看更像是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表述有将语文教学引导到侧重“形式性”能力目标训练的正确道路的价值,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在语文教育学者倪文锦看来,2011年版的课标性质表述仍有遗憾,比如“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表述缺少了对祖国语言文字“正确理解”的一面,“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中对“祖国”二字的省略,忽略了语文课程的“母语”地位。如果我们认同“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课程性质表述的话,那么修订稿又保留原课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被广泛认同为课程性质的内容,无疑会增加人们“本质属性二元化”的困惑。同时,倪先生在文中还谈到“性质”与“特点”的关系问题,很显然二者并不是同一概念,但从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实验稿到修订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被广泛认为是课程性质的表述,却始终贴着课程“特点”的标签;非但如此,修订稿又在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综合性”“实践性”等属性,更增添了理解的复杂性。

因此,语文课标应将课程“性质”与“特点”明确区分而又有机结合,以“课程性质与特点”取代原有的“课程性质”,二者共同揭示“语文课程”内涵;现有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介绍了人文性、实践性、民族性等特点,可以将其转移到“课程性质与特点”部分。课程性质作为本质属性应该是唯一表达,即“语文课程是一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在此基础上,语文课标可以阐释一些重要特点,诸如思想性、实践性、科学性、基础性、民族性、工具性、人文性等等,都只能算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至于课标需要遴选哪些特点介绍,可以再讨论。

我们相信,明确了语文课程性质及其特点,“语文课程”是什么,语文课该怎么教,就会更加明确。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J].语文建设,2007(7-8).

[2] 黄良超.语文课程性质“两性统一说”质疑[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6.

[3]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以黎锦熙、胡适、叶圣陶为中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 朱自清.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7] 王尚文.语言・言语・言语形式――试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8] 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06(1).

[9] 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0] 王尚文.Z文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内容与形式论文篇5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内容与形式论文篇6

系 别: 外语学院

专 业: 英 语

学 号: 00000000

指导教师: 赵 草 稿

20xx年5月

thesis writing standard for 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s:with a thesis pattern

by

lü ren’ai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xx

摘 要

{摘要是论文的浓缩,应包括结论等内容,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使用。即使不看论文全文的内容,看摘要仍然可以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切忌把导论(introduction)的内容作为摘要内容。在下段键入中文摘要内容,并用论文的关键词替换“关键词”后的词(删除多余的词)。如果需要输入顿号(、)、间隔号(·)、书名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不会键入请从这里复制。中文摘要要求在200~300字。}

关键词:词1;词2;词3;词4;词5

abstract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内容与中文内容完全一致。注意看懂附录部分标点符号部分的内容,不要用不规范的形式输入标点符号,更不要输入错误符号。在下段键入英文摘要内容并用论文的关键词替换“key words”后的词(删除多余的词)。}

key words: word 1; word 2; word 3; word 4; word 5

contents

摘 要 i

abstract ii

contents iii

1 简介 1

2 电子版与纸质版 1

3 模板的使用 1

3.1 键入文本 2

3.2 应用格式 2

4 论文结构与写作要求 2

4.1 封面与题目 3

4.1.1 封面 3

4.1.2 题目 3

4.2 从摘要到目录 3

4.3 正文 3

4.3.1 总体要求 3

4.3.2 标题和层次 3

4.3.3 例句及其他列表项 4

4.3.4 脚注 4

4.3.5 引用标识与参考文献 4

4.3.6 附录(可选) 6

4.3.7 页眉 6

5 其他要求及注意事项 6

references 7

附录 标点符号的计算机输入 7

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申请学士学位的依据。论文写作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严禁抄袭、剽窃。外语学院参照商丘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结合英语专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撰写规范兼论文模板,作为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标准。本规范未尽事宜,在导师指导下自行处理。务必在仔细、完整地阅读本规范之后再开始写作论文。

考虑到软件可能存在问题,本规范的doc版在显示时可能走样,附件1是本规范的pdf版本,其样式是标准样式。}

电子版与纸质版

{论文须提交初稿、二稿及终稿的电子版和纸质版。用microsoft word软件打开本规范的doc版,以新文件名另存到自己存放毕业论文资料的文件夹,要求文件格式为doc格式(microsoft word 1997~2003/xp版本的默认保存格式);2007及以后的版本的默认保存格式是docx,建议尽量使用较老版本的microsoft word,若使用新版,请确保保存格式为doc。另存后,直接按照本规范的要求操作直到初稿完成;每一稿都先作另存的操作再开始修改。注意在整个论文写作期间都做好u盘与网络双备份工作。

纸质文件采用a4复印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提交的纸质论文必须与提交的电子版内容完全一样。如果在写论文时安装、使用了非系统自带字体(如国际音标字体),请随电子版提交该字体文件。}

模板的使用

{本规范的doc格式电子文件是毕业论文的写作模板,提供论文写作所需样式,便于写作和修改,并对格式进行统一要求。下面对模板的使用作一简要说明。}

键入文本

{用花括号扩起来的内容是模板说明性内容,在初稿写作完毕后删除。把插字符打到正文任何一个段落(包括标题)末尾,按回车,即可键入论文内容。请仔细阅读附录,以便正确输入标点符号。}

应用格式

{本模板规定的格式有:[ 注意例子中的换行符(向下的直箭头)。想使编号段落的上下两行左对齐,需要换行而不分段,单击“插入”“分隔符”,选“换行符”,然后单击“确定”。]

a. 1标题1:用于一级标题;b. 1.1标题2:用于二级标题:c. 1.1.1标题3:用于三级标题:d. 正文不缩:用于一般正文段落;e. 正文左缩:用于独立成段的引文;f. 正文编号:用于按规定必须编号的段落;g. (1) 编号:用于按规定必须编号的段落;h. 参考文献:用于参考文献条目。

其中除了 (1f) 和 (1g) 要求必须用格式刷复制、粘贴格式(详见第4.3.3部分的说明),其他格式都必须从格式窗格中选。默认格式是“正文不缩”(本段使用的就是这种格式)。根据不同部分内容要求的要求按照下述方法应用格式,不能擅自更改或更换(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字体倾斜等操作):把插字符打到某段,单击菜单栏里的“格式”,选“样式和格式”,在右边出现的格式窗格中单击所需格式即可。出现在格式窗格中但 (1) 中没列的格式不能随便应用。}

论文结构与写作要求

{论文必须包括外封面(中文封面)、内封面(英文封面)、中文摘要(附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附英文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在参考文献之后可有附录。}

封面与题目

封面

{封面包括两个:外封面(中文封面)和内封面(英文封面),封面样式严格依照模版。}

题目

{用论文题目替换模板题目,不能改变格式。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中文字数不超过25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题目末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中英文标题均占一至两行。中文标题如有副标题,主副标题各占一行,副标题前加中文破折号;英文副标题不单独成行,与主标题之间用冒号(后加空格)隔开。英文题目用标题式大小写格式,由于标题式大小写没有统一的标准,本规范要求除了不位于主、副标题开头和结尾的冠词、介词(不论长短)、并列连词、动词不定式标志to等词,所有的词(包括复合词的连字符后的部分,但不包括像twenty-one这样的复合数词的连字符后面的部分)都大写。}

从摘要到目录

{具体要求见第i至iii页。不要改动用罗马数字编号的页码部分的标题。}

正文

总体要求

{论文正文应包括引论、主体(主体至少分两大部分)及结论等部分,一共最少四部分,最多六部分。正文用英文写,拼写形式全文统一为英式或美式(直接引用时例外),不能英美式混杂。用阿拉伯数字编写页码的部分字数不少于3000字(英文单词)。}

标题和层次

{标题要求除了有编号、字号不同和不能有副标题这几点外,其他要求同论文英文题目。层次根据实际需要用两层或三层(即标题最多有两到三级),主体部分至少有一部分包含两层。可以直接替换本规范的标题(选定后不删除而直接键入),根据需要添加、删除标题。三层标题的格式分别采用“1标题1”、“1.1标题2”和“1.1.1标题3”。编号用的是word的多级编号,在增删标题时编号会自动调整,无需手工调整。}

例句及其他列表项

{根据需要,例句、规则等尽量单独成段,统一编号,编号用 (1),(2),(3) ……的形式(顶格),全文从 (1) 开始统一连续编号(自动编号,增删编号段落后编号会自动调整),样式参照本规范的编号段落。该类段落的规定格式是“正文编号”;要求用格式刷从本规范的任何一个这类编号段落复制、粘贴格式,不要从格式窗格中选这类段落的样式。复制格式的方法是:把插字符打到任何一个此类已编号的段落中,单击“格式刷”按钮,然后再单击需要编号的段落。脚注中的例句编号用小写罗马数字i、ii、iii的形式,段落和文字格式不作特别要求。现再举例如下 (由于连续编号,故号码继续前面的 (1),是 (2) 和 (3)),作为翻译和对话类例句的参照格式:

john likes mary.约翰喜欢玛丽。

a: do you like apples?b: yes.}

脚注

{对文中内容的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注释分脚注和尾注两种主要形式,前者的内容位于每页下面,后者的内容位于文章末尾。本规范规定论文写作使用脚注,不使用尾注。把插字符打到正文中需要注释的地方,单击“插入”“引用”,在展开的子菜单中单击“脚注和尾注”,再单击“确定”,键入注释内容。本注释就是脚注的形式。],全文连续编号(自动调整编号)。}

引用标识与参考文献

{引文是论证的辅助手段,应忠于原意,准确切题。除非特别必要,不要引用非学术文献,如通俗读物等,尤其不要引用非专业人士(如名人或领袖)的话或观点作为自己观点的支撑(尽量避免诸如“einstein says”、“confucius claims”这样的话,如果确实有必要引用一定要详细注明出处)。根据情况用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语法形式;直接引用文字超过四至六行字时,或诗歌超过两行时,应独立成段,应用“正文左缩”格式,下面是该格式的样式:

text texttext text text. (zhang 2005, 88)

在论文中引用文献时,应加以标识,详细说明见附件2。引用的文献如果是用中文书写的,不能直接引用中文文本,必须将其意思用英文表达,一般用间接引语的形式安排,在必要时可用直接引语的形式,在后面以加方括号,方括号内注明translation mine)。

参考文献直接反映论文的质量。要求在论文正文后的references下面列出在论文中引用或参考过的论文、专著及其他资料(采用“参考文献”格式),所有条目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不要编号。不能罗列文中没有引用的文献。文献条目应以与论文工作直接相关的近年的学术文献为主,包括期刊论文、博士学位论文、论文集里的文章、专著等;至少十条,且以期刊论文为主,近五年的文献占五条以上,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上的论文占三条以上。

毕业论文的引用及参考文献体例以chicago体例(chicago style)的作者—年代制(author-year system)为标准。附件2包含了该标准的主要内容,请尽量按该标准写作。请注意大小写、正斜体、空格、姓与名的相对顺序、缩写形式、标点符号等。特别注意连数符不是连字符(-),而是en dash(–),可从这里复制。下面把该标准的大小写和正斜体原则略述如下:

大小写:仅同名连续出版物(如期刊journal)的名称用标题式大写,其他的主副标题名称(包括书名)用句子式大写;

正斜体:广义的书名(包括期刊名等)用斜体,文章名(包括书的章节标题、学位论文标题)用正体。

中文文献,按照附件2第9、12页的红字的范例的样式,把汉字形式的文字转写成拉丁字母形式(注意ü不能用v代替),并把标题翻译成英文(置于方括号内)。其姓名与普通英文姓名一样处理,第一作者姓前名后,姓、名之间用逗号 + 空格隔开,非第一作者用名前姓后(不加逗号)的形式。}

附录(可选)

{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问卷、测试题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位于参考文献之后。附录采用appendix(只有一个)或appendix a、appendix b(两个以上)的形式,后面加两个空格再键入附录的标题,使用格式“1标题1”,删除标题前面的自动编号。}

页眉

{见第i页右上角的说明。}

其他要求及注意事项

{在写作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除在直接引语中,尽量避免用缩略词(如isn’t, don’t, etc.等),尽量使用is not, do not, and others等形式。

罗马数字用西文字符,如i和ii,ii和iv等(在英文输入状态下分别键入i、v、i、v等字母来组合),不要用中文字符ⅰ、ⅱ、ⅳ、ⅰ、ⅱ、ⅳ等。

区别元语言与对象语言。用英文写作,元语言是英文,对象语言是谈到的语言成份,可能是英文,也可能是其他语言,如英文字母、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如果对象语言的文字是拉丁字母形式(如英文、法文、德文等),一律用不加引号的斜体字(编号例句除外),保留字母上面的两点等附加符号。在写非翻译研究类论文时,非拉丁字母文字(如日文、中文)一般应转写成拉丁字母形式,用不加引号的斜体字;在非用汉字不可的情况下(区别歧义、说明字型等)在拉丁字母形式的字词(斜体)后跟相应汉字(楷书、正体)或日文假名等字符;汉语无特殊情况其拉丁化标准一律采用汉语拼音(本规范要求词内无空格,词间有空格,略去调号),注意ü不能用v代替。翻译研究类文章可不转写成拉丁字母形式而直接使用汉字例句(用不加引号的正体字)。用单引号而不是双引号表各种意思,尤其是词(句)的语义解释(双引号作一般引用或强调时使用,双引号内再用引号时用单引号)。下面几个例子可以说明对象语言的处理方式和单引号的用法:the chinese word heiban ‘blackboard’ is a compound; similarly, the english word blackboard is also a compound;hongcha means ‘black tea’;the letter a;the suffix -ful;the sentence john hates mary;the articles the, a, an。注意在最后一个例子中,第一个定冠词属于元语言,不用斜体,第二个定冠词和两个不定冠词是对象语言,用斜体,属于对象语言的三个词之间的逗号属于元语言,用正体。}

references

{此标题不要改动。条目格式见第4.3.5部分的要求,下面提供参考文献条目的样式:

附录 标点符号的计算机输入

{在word中,中文标点符号在设计时留好了空位,在打字时不要人工键入空格,但英文标点符号往往需要人工键入空格。英文词右标点符号(逗号、句号、冒号、分号、问号、惊叹号、右括号、右引号等)左不空格,右边与相邻的单词间空一格;词左标点符号(左括号、左引号等)左边与相邻的单词间空一格,右边不加空格;相邻的同侧标点符号之间不加空格,相邻的异侧标点符号之间都加空格。在一个词内部的所有标点符号(包括连字符、撇号等),都不与空格连用(空格是用来把词与词分开的)。注意英文没有顿号和书名号,用逗号体现中文顿号的功能,用斜体体现书名号的功能。

内容与形式论文篇7

【摘 要】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文化馆自身建设又是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关键与核心,也是支撑与保证。这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从文化馆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必要形式三大理论层面,对文化馆自身建设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系统化研究与论述。对于文化馆自身建设,可以提供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文化馆;自身;建设;意义;内容;形式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74-01文化馆自身建设的第二个层面,是它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主体系统与实体系统,也是一个“硬系统”,因为内容是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同样,文化馆自身建设的内容,也是文化馆自身建设的实体与依托,也是关键与抓手。没有建设的内容,文化馆自身建设便成为一句空话。具体而言,文化馆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层面:一、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文化馆自身建设基础中的基础、重点中的重点、核心中的核心、关键中的关键,必须予以格外的重视和强调。文化馆思想建设的重点,是培养全馆人员树立牢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思想。要有奉献精神,甘当人梯,乐于为他人做嫁衣,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群众文化的工作之中。二、组织建设组织建设是配齐各种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机能。特别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配齐领导班子成员,提升领导班子的思想素质。人们常讲:“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必须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三、制度建设制度是要求全馆人员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要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例如人事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财经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群众文化组织工作制度、奖励制度等等。用制度进行科学管理,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切都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使制度规范化、常态化、严谨化。四、业务建设业务是文化馆个人或全体的专业工作,所以文化馆的业务建设就是文化馆个人或全体专业工作建设。其重点是专业水准的全面提升。一方面,要对个人、部门、全馆专业水准进行全方位、大幅度、高水准的新提速与新提升;另一方面,又要在本专业精益求精、好上加好的基础上,做到“一专多能”,人人都成为一个业务工作的“多面手”。有人形容说:“群文工作是大花筐,什么玩意儿都能装。”意思是说群众文化工作是多元复合的,这种特性决定了文化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综合性与全能性。凡是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辅导等各项业务工作,都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唯其如此,才能胜任文化馆的工作,才能使整个文化馆不负重任和厚望。由此可见,文化馆自身建设主要内容的具体性与全面性,也是不言而喻、勿庸赘述的。五、形式与内容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完美统一,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也就是说,为了使文化馆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得到具体有效的范实,就必须采取必要的形式无论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还是制度建设、业务建设,首先都必须加强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充分为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两种形式,诸如阅读、观摩、研讨等等形式,都是行之有效的。进修活动指有计划地把人员“派出去”,到有关大专院样进修,以提高自身素质。讲座活动指有目的地把有关专家、学者教授“请进来”,到馆内讲座、讲课,以提高全馆人员素质。研讨活动指组织全馆人员进行思想交流、经验总结、业务研讨等活动,以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强化团队精神。综上所述,文化馆是政府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当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文化馆具有综合性、普及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基本性质。文化馆应以文艺创作、组织活动、文艺培训、基层辅导、组建业余团队为主要功能。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文化馆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新课题,特别是对当前的城市群众文化。因此,文化馆自身建设的必要形式,也应多种多样、丰富灵活。参考文献:[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860.[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858.[3]刘新梅.浅论基层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途径[J].中国城市经济,2011(05).[4]杨素梅.文化馆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中如何发挥职能作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1(02).[5]柯梅芳.论文化馆在新时期文化建设中的多重功能[J].群文天地,2011(04).

内容与形式论文篇8

长期以来,学者们多将韦勒克视为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其实,他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索绪尔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对韦勒克的文论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韦勒克/索绪尔/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

雷纳•韦勒克(RenéWellek)是20世纪文学界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史家和比较文学家之一。新时期以来,韦勒克对中国文论和批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学者们已经非常熟悉他某些论点,诸如文学“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划分、“比较文学的危机”等。但是,从总体上看我们对韦勒克文论的研究仍然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许多问题,比如他的理论渊源问题就长期未得到应有的研究和有效的阐述。长期以来,学者们多将韦勒克视为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其实,他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也是韦勒克亲自承认对他最有影响的理论流派之一。F•德•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者,他的学说在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中起到了爆炸性的影响。在文学研究领域,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和法国结构主义被认为是结构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俄国形式主义首先把结构主义语言学观念与方法运用到文学理论中,是1915年成立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1917年成立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的统称。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雅各布森(Jakobson)和什克洛夫斯基(Shklovsky)。俄国形式主义强调语言文本的诗学特征,研究语言结构的规律和文学语言的创造性。比利时学者布洛克曼就明确指出,“形式主义与日内瓦发展起来的语言学派特别是F•德•索绪尔的主张,以及与音位学的最初发展是有联系的。”(注: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33页,商务印书馆,1987。)雅各布森1926年到捷克后形成了布拉格学派。该学派继续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文学,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又一个发展阶段。在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上几个著名理论家的深刻影响。

一、索绪尔对韦勒克文论的影响

索绪尔是韦勒克文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源头,而这一点还很少有人详细讨论过。其实,在我们看来,索绪尔不仅为韦勒克提供过几个具体论点,而且是韦勒克文论的总体特征和方法论之缘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索绪尔认为应该确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他认为语言学不是一种实用的、特殊的研究,它应“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够概括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注: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26页,商务印书馆,1985。)。在语言学研究的对象问题上,索绪尔把我们司空见惯的语言行为现象区分为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两个部分。语言是社会的一面,而言语是私人的一面。语言是一定社会中生活的人们的公共约定,而言语则是个体的行为。语言具有一种高度的统一性,而言语行为总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索绪尔认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言,应该研究一切言语活动的表现的准则和基础。于是,索绪尔把语言学研究区分为两个部分,即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他指出,“一部分是主要的,它以实质上是社会的、不依赖于个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纯粹是心理的;另一部分是次要的,它以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即言语,其中包括发音,为研究对象,它是心理•物理的。”(注: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41页,商务印书馆,1985。)索绪尔对语言活动作出“语言”和“言语”两方面因素的区分,并进而认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即所有“言语”背后的一个已定的规则系统。这一观念对韦勒克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与索绪尔极端相似,韦勒克也将文学作品本身与对文学的每一次阅读区分开来。并进而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作品的心理体验而是文学作品的“决定性结构”。在《文学原理》第12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中,韦勒克引证了索绪尔和布拉格学派对语言与言语所作的区分后就立即指出:“这种区别正相当于诗本身与对诗的单独体验之间的区别。”(注:韦勒克、沃伦合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160页,三联书店,1984。)韦勒克认为文学作品的具体存在必须经过我们每一次具体的阅读,但作品本身却并不是这一次具体经验的内容,应该是与索绪尔所指的“语言”性质相同的一种“结构”。“一件文学作品与一个语言系统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作为个人永远也不能全面地理解它,正如作为个人我们永远不能完满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一样。”在韦勒克那里,文学作品只有在每一次具体阅读中经过接受者心理的“具体化”才能得以显现,但作品的本身却又是先于人的主观经验的客观存在,并不等于每一次具体化的结果,而是一种“符号结构或符号体系”。韦勒克说:“艺术品可以成为‘一个经验的客体’(anobjectofexperience);我们以为,只有通过个人经验才能接近它,但它又不等同于个体经验。”(注:韦勒克、沃伦合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162页,三联书店,1984。)

其次是索绪尔语言研究对“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划分。索绪尔在语言活动中区分出“语言”和“言语”两个不同的因素使得他的语言学研究把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简而言之,一切语言研究的“外部要素”所指的东西排除出去。索绪尔也用“外部语言学”来称呼这种研究。“外部语言学”主要包括这样一些研究形式。一是将语言学与文化史或种族史结合起来,研究它们的关系。二是从政治学角度研究语言。主要研究殖民、统一和语言政策对语言变化的影响。三是研究语言和各种制度如学校、教会、宫廷和地域之间的关系。索绪尔认为,正如植物会因外部因素土壤、气候等的影响而改变它的内部机构一样,语言机制也的确与外部因素密切相关。但是,外部语言学并不能真正认识到语言的内部结构。

索绪尔“外部语言学”和“内部语言学”的观念对韦勒克影响极深。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就区分出了“文学的内部研究”和“文学的外部研究”两大类型。这无疑是索绪尔观点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在韦勒克那里,文学的“外部研究”是一种“因果式的”研究,只是从作品产生的原因去评价和诠释作品。这主要包括研究文学的以下几种范式:文学与传记,文学和心理学,文学和社会,文学和思想,文学和其他艺术。与索绪尔一样,韦勒克对文学的“外部研究”持否定性态度。他认为,起因和结果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在依次否定了文学研究与传记、心理、社会、思想和其他艺术研究之间的关系之后,韦勒克指出,“研究起因显然决不可能解决对文学艺术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这样,韦勒克排除了文学的外部研究方法,并把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确定为文学的“内部因素”。索绪尔把“语言”而不是“言语”当作语言学研究的对象,韦勒克也同样把上述“符号结构和符号体系”当作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二、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对韦勒克文论的影响

至于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对韦勒克的影响也十分巨大。韦勒克自己就曾说过他是“布拉格学派的一个成员”(注:韦勒克著、丁泓、余徵译:《批评的诸种概念》,263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有学者认为:“当代文学理论有一个起点(或两个起点),那便是俄国形式主义及新批评。”(注:罗里•赖安、苏珊•范•齐尔编:《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导引》,1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当代文论极大地受惠于这两个理论。总起来看,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对韦勒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学的自主性。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自足体。一方面,文学作为客体是独立于创造者和欣赏者之外的,另一方面,它也是独立于政治、道德和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及上层建筑,甚至还独立于社会生活的。什克洛夫斯基的名言是:“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注:什克洛夫斯基:《文艺散论•沉思和分析》,引自《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前言》,方珊等译,11页,三联书店,1989。)在传统观点看来,文学研究应弄清作品的渊源,应该去研究作品与作家、作品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这就使文学研究变成了哲学、史学和社会学的大杂烩。文学从而与其他学科毫无区别。在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看来,这是文学研究中的工具论方法。传统文学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摹仿说和表现说。模仿说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表现说则认为文学是作家心理的自然流露。俄国形式主义者坚决反对这种看法。他们的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要批判这种文学研究中的工具主义。在他们看来,要建立一套文学特有的研究方法,工具主义首当其冲地应受到批判。只有把文学看作一个独立自主的领地才有可能使文学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理论科学。什克洛夫斯基曾在一部书信体小说里说过:“对待艺术有两种态度。其一是把艺术作品看作世界的窗口。这些艺术家想通过词语和形象来表达词语和形象之外的东西。这种类型的艺术家堪称翻译家。其二是把艺术看作独立存在的事物的世界。……如果一定要把艺术比喻为窗口,那么,它只是一个草草地勾勒出来的窗口。”(注:什克洛夫斯基:《动物园:或不是情书》,转引自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14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在反对文学研究的工具主义方法上,俄国形式主义首先激烈地批判艺术的形象思维说。形象思维说把艺术看成一种思维形式和认识方式,认为文学艺术的用途在于利用文学艺术形象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和世界。科学与艺术的差异在于,科学采用三段论的理论思维形式,而艺术则用形象思维方式。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这就把文学等同于哲学、科学等认识论知识体系,进而彻底忽视了文学艺术本身的独特性质。

俄国形式主义都与什克洛夫斯基一样,坚持把文学艺术看作“独立存在的事物的世界”。因此,文学研究完全没有必要从别的学科那里论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研究文学应该研究文学作品,研究作品的艺术技巧和手法,研究文学的内在规律。在这里,我们看到索绪尔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俄国形式主义也与索绪尔一样强调对内部规律的研究,认为只有这种研究才是文学研究的实质所在。什克洛夫斯基就明确指出:“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方面的情况来作喻,那么,我感兴趣的不是世界绵纱市场的行情,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及其纺织方法。”(注:什克洛斯基:《散文理论》,转引自《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14页。)

韦勒克对文学本质的认识与之如出一辙。他高度重视“文学性”概念。韦勒克认为,文学的核心特征是“虚构性”。他说:“文学艺术的中心显然是在抒情、史诗和戏剧等传统的文学类型上。它们处理的都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注:韦勒克、沃伦合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13页,三联书店,1984。)显然,在韦勒克看来,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一种语言的“符号结构”,而小说、诗歌和戏剧中的这种语言符号结构都不是真实的。这样,文学就从社会生活和哲学思想那里独立出来了。韦勒克坚决反对文学的“外部研究”,反对传记式的、心理学的、社会学和哲学等研究方法,而主张以文学本体,即语言结构为中心的“内部研究”,这充分表现了俄国形式主义对他的影响。

第二,文学语言的特殊性。俄国形式主义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文学,认为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差异。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日常生活语言的首要目的是交际,说话的目的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学语言本身却比它的目的和内容更为重要。文学的语言表达本身就是目的,它与日常语言和散文语言的一个重要差异是它的“陌生化”程度很度。“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切熟视无睹,无意识的态度使生活丧失了新鲜感。诗的语言为我们感受事物提供了难度,使我们对日常生活能进行全新的体验。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写道:“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之存在,就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觉到事物,使石头作为石头被感受。艺术的目的就是把对事物的感觉作为视象,而不是作为认识提供出来;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又译‘陌生化’)手法,和予其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因为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所以它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创造之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注: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6页。)文学语言的特征就在于它是日常语言的陌生化运用。日常语言是文学语言的直接来源,文学语言是在日常语言基础上的一种升华。日常语言陌生化的结果就是文学语言。雅各布森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语言的特征。在他看来,文学语言的特征是“符号的自指性”,即诗的本质不在指称外界事物而在于它反过来指向它自身。

文学语言的特殊性这一点对韦勒克文论也很有影响。韦勒克在论述文学的本质时详细讨论过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之间的差异。在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差异问题上,他认为,“文学语言深深地植根于语言的历史结构中,强调对符号本身的注意,并且具有表现情意和实用的一面,而科学语言总是尽可能地消除这两方面的因素。”在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上,他提出,“诗的语言将日常用语的语源加以捏合,加以紧缩,有时甚至加以歪曲,从而逼使我们感知和注意它们。”(注:韦勒克、沃伦合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11~12页,三联书店,1984。)可见,在述两个方面,韦勒克都非常强调文学语言的相对独立性,即文学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传达意义的工具,而且具有自身价值。它使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引发读者对其“能指”的注意。也就是说,文学语言不仅指向事物、指向它所要传达的内容,而且要指向自身,具有所谓“符号的自指性”。毫无疑问,这明显是受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的影响。

第三,对“内容与形式”二分法的反对。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认为,这种二分法将文学作品肢解为“什么”和“怎么”两个部分,这是一种纯粹的人为抽象。事实上,内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任何内容一定得存在于一定的形式当中,没有孤立存在的内容。在艺术中任何一种新内容都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形式,这是因为艺术中不存在没有得到形式体现即给自己找到表达方式的内容。同样,任何形式的变化都是新内容的发展,因为形式总是一定内容的表达,根本不存在空洞的形式。内容和形式的二分法会导致两个错误的后果,一方面只会把形式与内容理解为器皿和液体的关系。形式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物。另一方面把内容当作艺术之外的现实事实去研究。这种现实事实似乎在艺术里仍保留自己原有的性质,它不是按艺术规律,而是按艺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研究文学。俄国形式主义否定了形式与内容的二分法后,进而代之以材料和手法(程序)的概念。从创作过程看,文学是材料与手法的一种结合。作家把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得到的体验和感受等作为创作的材料,然后用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加工和表现,最终形成艺术品。因此,艺术手法在材料变为艺术品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艺术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艺术手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材料的研究永远无法确切地解说艺术的特质,只有对艺术创作的手法和程序的研究才能最终说明艺术品之为艺术品的根本原因。

上一篇:小学特殊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幼儿教学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