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8 18:15:27

车间管理论文

车间管理论文篇1

一个实训车间有各种各样的流程,比如,实训教师进行实训教学的流程——备课、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等;学生技能训练的流程——预习、操作准备、操作训练、操作结束等;某一实训课题的工艺流程等。如果这些流程效率低下,环节结构不合理,工艺调配不科学,就会人浮于事,官本主义盛行,就会极大地阻碍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进步。因此,要找出各实训车间每一实训课题的核心流程,绘制高水平的流程图,找到制约实训发展的瓶颈,对流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再造再设计。设计好新的实训教学流程后,要加强过程管理,使过程能力满足实训的设计要求,即实训大纲要求达到的操作技能要求,对不能满足要求的过程能力进行优化和改善。在这方面,浅谈如何提高实训车间课堂管理邓茂成(重庆教育管理学校)国内外有成功的经验:一是流程再造,二是流程再设计和优化,很值得我们在实训教学中借鉴。因此,为了在激烈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快职教学校实训教学流程再造是很有必要的。

2转化教师态度,实现教师积极管理

实训教学质量能否提高,车间实训设备否充分发挥,实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实训教师以及实训车间领导,有没有领导力、执行力、决策力,是能否管好实训车间的分界线。一个优秀的实训车间领导,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远见卓识的眼力,影响团队的魅力,大胆开拓的魄力、快速行动的执行力,开诚布公的道德力。同时对于一个优秀的实训车间领导来说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做,做什么,在哪里做,什么时间,谁来做分工如何,以及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使各项实训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作为车间一名车间主要管理者,还要做到以下两点。1)真情管理。学生是实训车间的主体,教师要非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要多去关心学生的工作状态等等,只有把学生的心安放好了之后,才可能保证实训有序的进行,在运用相关的管理制度时,不仅仅是重在严“管”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理”上面,比如更多的是与学生交流、沟通,讲一些直白的道理等等,让他们更好去接受。 2)巡查管理。组员之间衔接的非常重要,一个组每个学生的工作内容可能不同,与之对应的技能要求也就不尽相同。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多去现场监督、勤巡查,现场巡查切勿走马观花,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首要的责任就是去消除实训异常,保证正常实训,减少时间和能耗的浪费,而不是一味指责、更不是斥责。其次,不要单一地强调巡查的次数,而是在现场巡查中,眼睛要不断地转、不断地发现异常,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对策消除异常,保证全部的学生都能正常工作,学生才能信服、依赖你。

3紧跟市场变化,更新实训管理细节

当前职教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社会对职教的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也相应地要求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快捷化、低成本化、信息化、智能化。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方向和目标也要变化,因而实训教学课题也应随之相应变化,为实现培养的目的,将实训结构、教学流程以及实训文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善,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加速实训车间内部变革管理,优化实训教学流程,重新整合实训资源,加快实训的信息化现代化的步伐,是实训成功的根本保证。总之,要通过变革管理,使实训教学反应速度、应对危机的能力有一个大的飞跃。

车间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 汽车运营 管理课程 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用人单位的首选条件。为了提升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管理问题,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因此从实践性思维过程出发,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管理技能以及设计开发能力,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1.生产汽车运营课程的特点

 《汽车运营管理》也叫“生产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汽车运营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物流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系统学习,最终让学生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实务,较全面地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工具,对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设计或改善方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2.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汽车运营管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普遍认为枯燥、抽象、难学,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学习“汽车运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好,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际教学同企业实际操作的结合存在很多脱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2.1 教育教学角度

 一方面目前的汽车运营管理基本上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 这种授课方式仍是灌输式的,往往互动性差,学生只能机械的去接受,不能及时进行信息沟通。 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学,也常常是就事论事的,就企业某一方面成功或失败的事例进行分析,仍然无法系统的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情境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本身缺乏实际运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把生产汽车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计划控制、生产管理模式等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探讨, 师生交流和互动性比较差,因而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 2.2 学生学角度

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对管理问题独立思考不足。加之教材内容又多是理论介绍,既抽象又乏味,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的企业生产汽车运营体系结合起来,随之对学习失去兴趣;再者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材的各章节之间内容孤立,并且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章节与相关课程有重复。而汽车运营管理又是这些课程的后续课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 2.3 课程设计角度

 汽车运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生产汽车运营管理课程设计侧重于理论和方法,对于实践环节设计比较缺乏。偏重理论的教学使得学生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运用实践操作,没有实习场所印证其所学的理论,从而不能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实际,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毕业后对企业汽车运营的内容、过程依然模糊不清, 没有掌握企业真正需求的技能,导致学生走向社会时,面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难以学以致用,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 3.面向实践的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 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无法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针对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别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设计、教师培养三个层面进行探索。

 3.1 运用多种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 一是教材的选取要分层次,要有针对性。汽车运营管理课程的教材在种类、编排体例及课本内容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教师应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衡量标准,选择真正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层次和特点的教材。

 3.2 教学内容提炼和选择

 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通常包括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融入各个不同专业知识结构、能力解构,也就是说如何与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衔接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专业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层次在授课内容上有所调整和侧重,比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项目管理课程,在生产汽车运营管理课程相应章节讲解中就要适当简略;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供应链管理这一章节略讲或不讲。

 4.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素质

 缺乏从事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案例教学或案例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汽车运营管理》实践效果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既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懂实践的教师队伍。高校要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师资的培养模式极为重要,要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就要组织培训,使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教学改革进程保持同步。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和加强深层次的汽车运营管理理论研究,使理论研究领先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生产运作的实践能力,如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进行专业对岗的挂职锻炼。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要让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运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给企业解决一些具体的生产汽车运营问题。或者组织到企业进行调研,每年至少要有两个月时间到企业做调查,或鼓励与企业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等途径,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急需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办学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其最终发展目标。本文提出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设计、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 参考文献

[1] 吴奇志,姚建文.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实施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03):119-121. 

车间管理论文篇3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钟理同志事迹

钟理,男,汉族,197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1998年7月从南昌有色金属工业学校毕业分配至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熔炼车间闪速炉工段工作,2002年度在鹰潭电大就读工商管理专业,现任熔炼车间闪速炉工段仪表组长。1998年至2000年度兼任熔炼车间团总支学习委员,2000年至2004年度兼任熔炼车间团总支书记。

钟理同志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热忱关怀,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按照创建"五四红旗团支部"的要求,抓好基层团总支的基础建设,实践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担任熔炼车间团总支书记期间先后被授予江西省优秀团员、江铜集团优秀团员、贵冶优秀团干等光荣称号。所在的熔炼团总支多次获得了江铜集团"五四红旗团总支"及"青年安全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度组织的《铜吹炼系统节能》课题获得了江西省企业职工青年创新创效成果展一等奖,2004年度熔炼车间全国青年文明号生产线获得了江铜集团青年文明号十周年突出贡献奖。

一、注重学习理论,政治立场坚定

在工作中,该同志注重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政工部门和车间党总支的安排,落实学习计划,自觉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坚持每天看报看新闻,比较认真地学习了同志"七一"讲话,关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讲话,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六大会议精神,学习了十届全国人大会议精神及有关时事政治。由于重视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使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中,能够识大体、顾全局,较好地处理了局部与全局、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利益,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同""组织作斗争,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在日常工作中,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决定,服从领导,注意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

二、发挥带头作用,形成整体合力

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是在车间团总支书记,还是在仪表组长岗位上,该同志都十分注重以榜样的力量去带动大家干好工作。任团总支书记时,他坚持做到工作到位不越位,当好配角做好助手,围绕正职意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早来晚走,带头加班,重要文件、方案和活动,自己和其它同志一样共同承担,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工作量高于其他同志,充分发挥车间团员青年的热情,为车间生产任务的完成分忧解难,任仪表组组长后,在发挥带头作用的同时,更加侧重于组织协调工作。

是明确分工,使仪表组每一位同志都非常清楚自己的职能,仪表岗位人员多、工作种类杂,如果不明确分工,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人多干乱事。该同志到仪表室后,在全面了解仪表工作,在和仪表副组长研究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了人员分工,装备、安全等项工作,做到了事事有人抓,项项有人管。

二是做好深入细致地思想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仪表组人员工作积极性。作仪表组长,团总支部书记,他把做好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来抓,坚持定期不定期地同青年职工谈心,征求意见,做到重大事项及时谈、日常相处经常谈,职工有病住院,每次都前去看望,从而使大家心情舒畅,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在兼任车间团总支书记期间加强车间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团队精神。在熔炼车间各种活动中始终坚定不移的贯彻学习科学先进的思想理论,开展爱国、爱厂、爱岗位的教育。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使车间成员更清楚国情、司情、厂情,深刻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定车间员工为贵冶发展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利用黑板报、班组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帮助车间新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生产线上人员的调动,新进生产线的同志无论是在操作水平上还是在对青年文明号的认识上同老成员都存在差异,车间团总支采取结对子的办法一对一的进行"帮、传、带",是他们尽快融入到青年文明号集体当中来。

三是统筹兼顾,把握好主要工作。熔炼车间的工作,关系到全厂生产任务的完成,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项比较突出的工作,需要集中全体人员,去集中干好这项工作,在每一项大的工作来临时,都及时地把全体人员集中到这项工作上来。熔炼车间青工较多,尤其是这两年二期、三期项目上马,增加了一大批新入厂的年轻工人。为使新职工尽快适应工厂的管理,适应生产线上紧张的节奏,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独立操作,为此,在兼任车间团总支书记期间做了很多深入的思考和工作。首先从思想上使职工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车间新职工宣传车间的"部级青年文明号",告诉他们这个称号是荣誉的象征,是对整个熔炼车间青工的肯定,是得之不易的,只有一丝不苟、全心全意的学习,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成为真正的"全国青年文明号"。有了这样的认识,职工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车间团总支加强了对职工的业务培训。在每年生产任务较为宽松的月份定为学习月。在学习月里,轮流抽出一部分职工,学习规章制度、安全知识、操作技能、讲解工艺流程等,学习后还进行考试。职工们不仅学有所成而且还学以致用,发现了生产上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现在的熔炼车间已是学风蔚然,新员工们迅速成长,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技术要领,涌现出了一批青年岗位能手。并且成功的培训了两批伊朗学员。

三、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

闪速炉仪表工作以前就有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但随着生产形势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该同志到仪表室工作后,在主管领导的指导下,和全体同志结合新形势的需要及工作实际,拟定了《仪表室设备点检优化路线制度》、《精矿喷嘴日常管理制度》、《熔炼车间争创青年安全示范岗管理暂行规定》、《熔炼车间全国青年文明号管理制度》草案,报车间党政组研究后在全车间正式执行。在制度实行中,一方面要求仪表室的同志带头执行制度;另一方面,积极宣传制度内容,力争制度实行得到全车间职工的广泛支持。

四、坚持与时俱进,勤奋积极进取

随着江铜集团的飞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各种仪表故障不断以新的方式产生,相应的新故障不断增多。为了适应新时期仪表室工作需要,他在努力钻研铜精矿闪速冶炼理论的基础上,坚持自学有关工商管理的知识。系统学习和钻研《冶金原理》、《企业生产管理》、《现代企业管理》、《铜冶金学》及相应的生产管理知识等。做到与时俱进,努力使自己的业务知识不断得到更新,不断得到提高。

车间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出租车;政府规制;利益相关者理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租车在公众出行中的需求越来越高,2006年以来,受油价上涨、份子钱高、运价低、黑车多以及打车软件等众多原因影响,造成全国多地发生一连串出租车罢运事件。反思这些事件暴露的一些问题,折射出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改变当前的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现状,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尝试采用经济学上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出租车的政府规制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如何尽量兼顾各相关者的利益,引导出租车行业走出当前困境。

一、利益相关者模型

从百度词条的搜索结果来看,利益相关者理论原本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一理论在否定和修正“股东至上”为核心的主流企业理论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本文试图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公共政策分析中来,从企业这个微观的层面扩展到宏观的社会层面,从政策问题的提出到政策方案的设计,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分析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评估,都可以采用这一理论。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角度,利益相关者是指所有对政策(项目)的目标和执行感兴趣,并对其具有影响的团体和个人。每个利益相关者群体都希望组织在制订战略决策时能给他们提供优先考虑,以便实现他们的目标,但这些权益主体的相关利益及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存在很大的差别,且往往互有矛盾。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社会管理可以确保社会整体利益的合法实现,可以改善不完全参与存在的监督不力、信息不对称等弊端,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具体到出租车行业,其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出租车企业、出租车司机和乘客。

二、出租车行业涉及到的各类利益相关群体的损益分析

(一)从政府这一利益相关群体来看

目前我国出租车行业普遍存在的是政府主导下的公司制经营模式,政府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出租车牌照发放的控制限制市场准入,以政策法规来规范企业运营,维护行业发展。政府的核心利益在于维护和保障公共利益,实现市场秩序的稳定。政府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政策和实施方法来保证出租车经营权的合理高效分配,通过政府行为选择最合适的企业经营从而促进公共利益的维护

(二)从出租车企业这一利益相关群体来看

出租车企业最根本的目标是获得利润,通过从政府部门获得经营权来分享该行业的总利润。从出租车企业的盈利模式来看,在从政府获得特许经营权之后,大部分收入来自出租车司机承包车辆一次性缴纳的相关费用和每月上交的定额份子钱。

(三)从出租车司机这一利益相关群体来看

出租车司机利益诉求的核心是其投入和收益的严重失衡,与个体经营的司机和当前流行的专车司机收入相比有巨大的差异。同时,政府对出租车行业的价格规制也导致了出租车司机之间争夺客源的利益分割。出租车司机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其合理的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出于压力,出租车司机普遍采用了延长工作时间的方式,导致出租车运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司机本身也疲惫不堪。

(四)从出租车乘客这一利益相关群体来看

乘客作为出租车行业的最末端,其利益主要集中于出租车提供的数量是否充足、价格是否合理,以及服务是否到位。现有出租车数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的实际需求,出租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有车打不到”这一怪现象。在价格方面,乘客选择出租车出行往往出于急用或追求其舒适便捷,对于所付费用的弹性区间接受度较高。例如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专车服务,价格是普通出租车的2倍甚至是3-5倍,但基于其车型的可选择、高质量的服务,仍然广受欢迎。

三、探索政府规制出租车行业的有效路径

(一)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出租车行业监管体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监管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叫停,而是要在留出行业市场化空间以外,合理加以引导。目前,打车软件、专车等服务缺乏相应规范标准,功能设置和技术运用不够成熟,给行业监管带来了问题。政府作为监管部门,应建立打车软件、“专车服务”的市场规范,整合闲置运营资源,在合理的政策监管规范下,完全可以尝试开放社会车辆资源(前期可以尝试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让社会车辆通过交管部门备案、考核等审核机制,加入城市出行体系中。

(二)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完善立法监督体系

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公众参与是确保政策符合民意及政策合法化的根本途径。从出租车行业涉及的四类利益相关群体而言,其中乘客和出租车司机可以通过民意调查制度和听证会制度参与,而出租车管理公司和软件运营公司则可以通过协商谈判制度参与到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出租车行业规制政策制定过程中来。

(三)注重各方利益平衡,改进出租车行业治理模式

在出租车市场中,政府、企业、司机、乘客是利益相关的主体,其中政府在出租车市场中的定位应当是服务者,为市场环境提供服务,并且以有效的监管手段维护市场公平;出租车公司应改革公司治理模式,真正承担起经营者的责任;司机作为出租车的实际服务提供者,应当为乘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司机的合法权益也应当得到保障;乘客是出租车运价的承担者也是服务的享受者,希望享受物美价廉的服务,因此政府在对出租车行业进行规制的时候要适当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进一步完善出租车市场管理。

参考文献

[1]蔡继明,姜宁.借助移动互联两推进出租车行业市场化改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第5期.60―62页.

车间管理论文篇5

一、及时的召开了工长以上管理人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矿六月工作会议精神,并号召公司各级管理人员要强化安全意识,明确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二、组织召开公司车间主任以上管理人员会议,研究制定了公司开展“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规划,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成员:*** *** *** *** ***,各车间也及时召开了职工大会,认真传达矿六月工作会议精神及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意见,要求广大职工要认真清当前安全形势,结合本职岗位实际,人人写出了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决心书。

三、组织开展了“三违”治理大讨论活动,建立了“三违”治理大讨论活动园地,张贴了相关学习资料及职工写出的优秀体会文章。要求各车间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排出各自的大讨论活动座谈会时间表,认真的组织开展了座谈讨论活动,并在讨论活动结束后,组织干部职工人人写出大讨论心得体会。 推荐链接: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四、加强安全、质量检查。公司活动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车间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对查出的问题现场落实整改。在验收工作中,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及验收员要深入到设备修理的全过程,对设备修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是否符合标准都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实现设备检修流程的全过程管理,从而杜绝低标准工程和不合格品出厂。6月份共查出检修质量问题4处,罚款350元,较好的促进设备检修质量管理工作。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chazidian.com

五、加大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公司坚持每旬一次,车间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落实到人,并详细做好记录。6月份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5条,现场全部进行了整改。

六、认真按照矿安排抓好职工的安全学习和业务技术学习,充分利用每周一、三、五安全学习、每日一题及安全技能考试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知识水平,增强职工的保安意识。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以及广播电视等形式大力营造保安全、促质量的氛围。

七、加大了现场管理力度。6月份公司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分片包管、明确责任,逐步形成公司保车间、车间保班组、班组保薄弱人员的“三级包保”机制。

车间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课程建设 列车牵引计算 城市轨道交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172-0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业务为列车运行图,而列车牵引计算又是确定列车运行图中区间运行时分的重要依据。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线路横断面、纵断面知识点以外,还要求学生对列车运行策略、运能能耗控制以及列车牵引质量等要点的掌握。

《列车牵引计算》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与实际紧密结合,这些都需要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独有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达到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 课程的内容建设

相比于传统的机车牵引模式,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过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若单独从理论上理解列车运行过程,则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相关的概念、功能及其设计方法无法理论和完全接受。因此,对课程进行讲解时必须与横向、纵向知识点均由交叉。例如:在讲解列车运行阻力时要对比分析传统铁路中机车车辆混编模式与动车组模式的区别等。

另外,由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学好该课程,学生应该增加课外认知环节的学习。该课程建设在课外建设了课程网站对其进行学习辅导,网站内容涵盖课程PPT,各老师的授课视频,实际现场列车运行视频,课后习题以及在线互动等环节。网站中还涵盖了部分测试内容供学生们进行测试,巩固对学生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将一些疑难、难点反馈给老师,帮助老师讲课时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同时,该课程建设引入了“模块化”教学的概念。“模块”本意指的是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标准的“砌砖”,又如计算机科学中每一个标准的模块。该课程在模块化的教学过程中,将相互独立但互为联系的功能部件组合而成,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例如:在讲解列车制动力时,将闸瓦(或制动盘)与车轮之间的摩擦特征与列车牵引力中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分析他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区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类似的概念、模块进行组织有步骤的安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课程的实践环节建设

基于课程内容建设中的主要思想和方法,采用相应的模块教学形式进行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在实践环节建设中,重点将实验室新建的综合监控实训系统进行相应的功能升级。在实践室机房中安装相应的“列车牵引计算”仿真模拟软件,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列车运行过程中速度、牵引(制动)力、牵引质量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教学演示,模拟列车折返、区间运行等不同场景条件下的运行策略方案。

《列车牵引计算》实践环节建设还包括认知实验,其主要通过实验室的设备将列车运行的关键部分进行感知学习。重点了解列车车轮、轴承、闸瓦等部件的构成及其各部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该课程可以通过学生设定列车运行策略自行模拟列车的运行过程,了解列车制动策略与站台设计之间的关系等。通过以上环节的建设使学生运行系统有一定的认知,并满足学生对实际列车运行策略的理解及其系统操作的需要。同时,不断完善和提高其实践能力,将其培养成合格的卓越工程师。

《列车牵引计算》实践环节的建设还需体现出时代特征,例如:目前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的制动系统与传统的闸瓦制动已经有所不同,所以应特别针对盘行制动等制动设备进行实验室建设。另外,在教学中需更新教学理念,例如:关门车、守车、混编列车等铁路中经典的相关设备可以通过实验模型的形式进行建设。

3 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

《列车牵引计算》作为一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课,内容复杂,其范围包括众多车辆结构、运输策略以及供电、内燃机等基础知识。为切实贯彻“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的指导原则,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教学领域的集成和创新。在相关的知识点学习中由教师预先设定讨论问题,如上海地铁16号线出现过的列车车轮和轨道之间的打滑现象及其应对办法,通过案例的讲解、分析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在讨论中让同学们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激发同学们在学习中主动思考的能力,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师生互动,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中还需引入传帮带的模式,在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理论教学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主导,一名新教师全称进行学习的组织模式。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由青年教师进行主讲,“双师型”老教师进行现场听课。课程结束后,由老教师对该青年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点评,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帮助新教师不断提升。

课程考核的目标是多元化,分数仅仅是评定标准的一个组成部门。目前,开设《列车牵引计算》这门课的很多高校已经引入了课程设计等多元素的考核方法。笔者建议在未来的考核中可以引入基础知识点考核和提升能力考核。其中,基础知识点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考察学生对重要、基础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逐一过关。提升能力考核由主讲老师将所学内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由同学们自由发挥,提出个人的观点,最后由老师进行评分。同时,在此过程中将学生的主要疑惑进行归纳总结,行程重要的知识点难点库,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改进教学的重点和r间分配。

4 结语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建设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人才需求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需在理论教学中不断加入实践内容。该文根据《列车牵引计算》这门课的特点,从教学课程的内容、实践环节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三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创新观点,以期达到增加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掌握的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还应加快知识点的更新速度,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最终提高了学生学习该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远春,李再帏.《轨道交通设备管理》课程建设方法研究[J]. 时代教育,2014(10):72.

[2] 邓捷.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职业岗位培养的教学设计模型的研究和应用[J]时代教育,2014(9):169.

[3]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4] 徐纪康. 关于《列车运行自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5(2):146.

[5] 向俊,陈秀方.浅谈《铁路轨道》课程模块化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9-141.

车间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合理使用,数控车床,润滑管理

 

1.前言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它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数控车床又称为 CNC车床,即计算机数字控制车床,是目前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约占数控机床总数的25%。数控车床是数控机床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几十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 如何合理使用数控车床

(1)做好试运转前的准备

数控车床几何精度检验合格后,需要对整机进行清理。用浸有清洗剂的棉布或绸布,不得用棉纱或纱布。论文写作,润滑管理。清洗掉数控车床出厂时为保护导轨面和加工面而涂的防锈油或防锈漆。清洗数控车床外表面上的灰尘。在各滑动面及工作面涂以数控车床规定使滑油。仔细检查数控车床各部位是否按要求加了油,冷却箱中是否加足冷却液。数控车床液压站、自动间润滑装置的油是否到油位批示器规定的部位。 检查电气控制箱中各开关及元器件是否正常,各插装集成电路板是否到位。 通电启动集中润滑装轩,使各润滑部位及润滑油路中充满润滑油。做好数控车床各部件动作前的一切准备。

(2)数控车床操作、维修人员必须是掌握相应数控车床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或经过技术培训的人员,且必须按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操作规定操作数控车床;数控车床的PLC程序是数控车床制造商按数控车床需要设计的,不需要修改。不正确的修改,操作数控车床可能造成数控车床的损坏,甚至伤害操作者;除一些供用户使用并可以改动的参数外,其它系统参数、主轴参数、伺服参数等,用户不能私自修改,否则将给操作者带来数控车床、工件、人身等伤害;修改参数后,进行第一次加工时,数控车床在不装刀具小型数控铣床和工件的情况下用数控车床锁住、单程序段等方式进行试运行,确认数控车床正常后再使用数控车床;数控车床全部连接器、接头等,不允许带电拔、插操作。非专业人员不得打开电柜门,打开电柜门前必须确认已经关掉了数控车床总电源开关。

(3)正确进行超程复位和急停复位。

数控车床在运行过程中或手动运行时出于操作不慎或程序问题,导致往某一方向的运行超出数控车床的行程(即超程),此时行程开关压下,数控车床在这一运动方向上自动锁住运行,应往相反方向运行数控车床直至解除超程报警,恢复正常。

当加工操作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按下操作面板上的“急停”按钮采取白我保护后,计算机仍继续工作,但伺服电源和电动机已断电。经手工控制使得数控车床恢复正常后,可继续进行加工操作。

(4)重视工作环境,避开阳光直射,安装防振装置,并尽量远离振动源。数控车床附近不应有电焊机、高频处理等数控车床,避免高温对数控车床精度的影响。始终保持数控车床的清洁与完整,周围工具、刀具及附属数控车床要整齐摆放。数控车床需要的压缩空气压力应符合标准,并保持清洁。通风管路严禁使用镀锌铁管,防止铁锈堵塞过滤器。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气、液分离器,严禁水分进入气路。要有保护环节与装置。润滑装置要保持清沾、油路畅通,各部位润滑良好。油液必须符合标准,并经过滤。过滤装置要定期清洗、更换滤芯,经检验合格才能使用。电气系统的控制柜和强电柜门,应尽量少开。防止灰尘、油雾对电子元器件的腐蚀及损坏。论文写作,润滑管理。经常清理数控装置的散热通风系统,使数控系统可靠地运行。数控装置的正常工作温度为55℃-60℃。有超温情况时,一定要立即停机检测。论文写作,润滑管理。数控装置储存器(RW)的电池由系统自行随时测定报警,及时更换才能继续维持RW中的参数和程序等数据。更换电池时要在通电情况厂,切忌在断电情况下拔掉电池,防止数据丢失。插板、印制电路板(如EPROM块等)不能在通电情况F插拨,否则会出现一些无法补救的故障。也不要经常进行断电插拨。论文写作,润滑管理。论文写作,润滑管理。在加工工件前,必须先对各坐标进行检测加工。操作者必须齐数控车床启动后进行“归零”操作,防止数据丢失。数控车床精密测量装置不能随意拆动。复查程序,经模拟试验后再正式开始停机两周以上时应及时给数控车床通电,数控车床参数设置不能随意修改,以免影响数控车床性能发挥。误操作时要即时向维修人员说明情况,进行即时处理。数控车床外部结构简化,密封可靠,自诊断功能日益完善,在对其的日常维护中除需对必要部分进行清洁擦拭外,不得任意拆卸其他部位。

(5)加强数控车床润滑管理

数控车床润滑管理是数控车床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数控车床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数控车床润滑是防止和延缓零件磨损和其他形式失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数控车床的润滑管理工作,并把它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按技术规范的要求,正确选用各类润滑材料,并按规定的润滑时间、部位、数量进行润滑,以降低摩擦、减少磨损,使数控车床有良好的润滑是数控车床安全、稳定、持续、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对于企业减少能耗,降低成本,降低数控车床故障发生率,延长数控车床使用寿命,保持数控车床完好并充分发挥数控车床效能和社会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掌握润滑工作重点,即保持清洁,合理用油,按时定量,方法得当,不漏防堵。要求他们在主管人员的指导下,遵守换油规程,执行数控车床润滑卡片的规定,做好数控车床润滑循检工作,并认真填写好记录。可以将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加、换油时间;每次加、换油数量;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编制成图表。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并做好运行记录。专业人员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图表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论文写作,润滑管理。点检人员必须随时注意数控车床各部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参考文献:

[1]龚洪浪.提高数控车床加工质量的措施[J].电气制造,2006,(03).

[2]孙伟.回转工作台式加工中心工件坐标系的快速确定[J].机械制造,2002,(03).

[3]陆凤云,李景慧,苏显清.采用CAD作图法完成数控编程各节点的计算[J].机械制造,2002,(07).

[4]吴玉香.浅谈改造数控车床的质量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2007,(07).

 

车间管理论文篇8

论文摘 要: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降低运输成本,是当今道路运输企业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如何做好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在于为运输生产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及时的运输力,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确保车辆在使用中的良性循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道路运输的发展空间大大提高,但是有些道路运输企业只注重车辆的更新,轻视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只注重眼前的营运收入,轻视运输成本的核算;只注重新型车辆的使用,轻视车辆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这些传统的运输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否则就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1 车辆技术管理是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途径

在道路运输企业运输成本中,运行材料(燃油、润滑材料、轮胎)的消耗占很大比重,在实行了费税改革后,汽车运行消耗费用占汽车运输成本40%左右,其中燃料费在运输成本中约占25%~30%,润滑材料的消耗费用占汽车运输成本1%~3%,轮胎消耗约占10%~15%。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在降低燃润料、轮胎等运输材料费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1)汽车的性能和汽车的使用是影响燃料消耗的两大因素。汽车的技术状况是节油的技术基础,只有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才能充分发挥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因此,在使用中应特别重视汽车技术状况的检查与调整,使其处于最佳状态。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节约燃油的根本。无论是节能方针、政策的贯彻,还是节油技术、设备的改进和节油方法的落实,最终都要通过驾驶和改善管理工作来实现。

(2)合理使用润滑材料,不仅可以降低润滑材料本身的消耗,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件的润滑条件,减少摩擦和磨损,从而减少功率消耗,降低燃料消耗,延长机件使用寿命。

(3)轮胎的管理工作是汽车运输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使用轮胎,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对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持轮胎良好的技术状况对确保行车安全,降低行驶阻力,减少油耗也有较大的影响。运输企业应配备专门的轮胎管理技术人员,负责轮胎的全面管理;建立轮胎技术记录卡片,考核轮胎实际行驶里程和使用情况。

2 汽车维修技术管理工作不容忽视

我国交通部所颁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规定“车辆维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及“车辆修理应贯彻视情修理的原则”。

所谓“视情修理”就是根据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结果,视情按不同作业范围和深度进行的修理。其目的在于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化,又防止提前修理造成浪费。为此,运输企业应积极创造车辆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条件。

在车辆维护和修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维修标准,把好检验质量关,提高汽车的维修质量;同时,要不断地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维修质量好,车辆的技术状况好,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燃料的消耗,还可以减少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时间,减少维修费用。

3 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不容忽视的工作,是道路运输企业深化管理,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基础工作。

一是建立激励机制。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要严格而规范,实行一车一档的定额管理标准台帐,驾驶员行驶里程与用油指标挂钩,燃油实行百公里油耗定额管理,轮胎按规定的里程使用,节超奖罚分明,公开透明。车辆定期维护保养,人为造成的机械事故按规定处罚。

二是健全各种台帐,加强成本核算。车辆技术管理是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要真正做到择优选配,适时更新和报废必须建立在基础资料的完善上。不但要按常规做好车辆技术档案一车一档,另外还可以建立综合性的车辆技术状况台帐,及时反映各车及总成的维修情况、维护频率,便于分析各车型、总成的使用寿命,合理编排车辆的各级维护计划,做到既不提前维护而造成工时材料浪费,又不延误维护使车辆带病行驶,反而造成维修成本增加。

三是要重视车辆的一级维护。目前汽运企业对车辆的一级维护可有可无,对车辆的二级维护则普遍比较重视,这是因为运管部门抓得较紧。孰不知,一级维护是二级维护的补充,车辆在一个二级维护周期内运行,各机构连接件不可能不磨损,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有些零部件可能会松脱,润滑部位出现缺油和漏油,影响汽车的操纵安全,所以说,定期进行一级维护是必做的工作。

四是安全例检不放松。车辆的例检也是车辆各级维护的补充,是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车辆的各级维护之间的时间间隔里,车辆各安全部件的连接,像横直拉杆球头、传动轴连接螺丝等会产生松动,如不及时进行检查调整,将会引发交通事故。由此,整个安全例检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车辆进站及回场的检查上,让例检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对汽车的方向、制动、传动、悬架、灯光信号等安全部件进行仔细检查,这不但减轻例检人员对车辆出站检查的压力,一旦发现会影响出车的问题,还可提前作好准备,及时调整车辆。

五是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实行成本控制。加强对节油的管理,收集和记录汽车燃料消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油制度,并组织实施;同时把好维修配件品质关,建立完善的维修配件进出渠道和台帐管理制度;对报修的车辆要求车辆检验员故障诊断准确,维修技术人员准确确定配件是否更换,汽车维修工准确排除故障,减少返工,节约维修过程用料等成本,将维修的各项成本费用控制指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人和车辆。

六是培养车辆技术人才。一种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管理者;另一种是维修技术人才,既有丰富的汽车维修理论知识,对现代汽车结构和新技术有一定了解,又有很好的维修实践经验。这些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要加强培养、选拔,人尽其才,防止人才流失。同时注重后续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维修技术人员的综合技能。

七是提高驾驶员操作技术水平。开展各种培训,提高驾驶员的节能意识,改变不良的操作习惯。推广节油经验,每个驾驶员都要养成正确使用和驾驶车辆的习惯,缓启动、不踩急刹车,练就过硬的“脚下功夫”。做到“中速运行、减速提前、避免刹车、停车熄火”,每天都认真保养车辆,发现问题及时排除,确保车辆处在最佳的节能运行状态。

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是道路运输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实践证明,车辆技术管理在降低运输成本过程中尤为重要,只有提高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水平才是道路运输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锐主编,汤定国主审.《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9月.

上一篇:运营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专卖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