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30 22:56:25

初一历史论文

初一历史论文篇1

[关键词]历史;案例教学;重要性;必要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011-01

引言

案例教学主要是根据历史教学的目的和具体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案例分析,对于历史典型案例进行研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拥有了主动学习并解决问题的最终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通过所接触到的历史案例来更加准确清楚地掌握历史知识,增加学生创新能力,贡献于社会。

一、案例教学应该重视案例呈现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方向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的时候都是着重利用书本知识的传授作用,教师对于各种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和盲目地接受,同时也只能通过硬性记忆来掌握历史知识。但是历史案例就能够以形象生动的特征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历史知识,加强学生的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比较抽象的历史知识和不够明确的历史概念,让历史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这个时候就需要历史教学把典型的历史案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画面和资料的展示,如讲到《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对于中华文明进行思考,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可以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我国文明的发展历程,其中可以包括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的地方,包括许多证明的遗址等。然后可以通过展示来介绍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展示我国原始农耕的工具等来证明古代农耕的发展轨迹。之后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又一大进步,各个国家不断战争和统一的过程正是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从古代到近代,从遭受侵略到民族统一,中华文明不断发展,拥有众多优秀的文明之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二、案例教学应该重视小组讨论的必要性

初中历史案例教学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和现象为主要目的。同时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问题、问题怎么来的,同时还教会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对于问题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只是一个指导和组织的角色,更多的内容还是以学生为主。其主要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问题的讨论和结论的得出这个过程,弄清楚结论得出的理由和原因,这样的话就与以往的教学中唯一的答案大大不同,这样得出来的可以不只是一个答案,促使问题呈多元化呈现出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学生以后的工作也就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在对于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应该让学生在简短的实践内对于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给出自己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可以让小组进行讨论,因为个人对于这个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个时候就可以组成小组研究和分析问题。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和理解不同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想法,同时也应该注意对于小组成员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有效的回应以表示听明白或者还是对于其看法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个问题一定会有同学对于起源的时间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有自己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式辩论,大家可以畅谈对于问题的不同理解,同时也可以有序的对于不同意的部分进行辩论,让学生激发起对于问题研究的热情,争取创设一种积极学习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更加准确的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三、案例教学应该重视课堂总结的有效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是有效结合教与学关系的方法,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对于问题进行互动,把问题分析和研究的更加明确。教师在初中历史案例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把关于主题的问题和案例合理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进行独立思考,同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问题的谈论和研究,最后对于问题进行总结,对于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这也是体现“教”的作用的具体体现。但是同时应该注重“学”的重要作用,以学生问案例教学中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于学生有效的进行启发,让学生养成主动提问、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初中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接触的不够多,缺少基本的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增加更多的教与学的互动。在学生对于问题进行谈论过后,教师应该根据讨论的结果对于问题进行总结,也可以让对于问题研究和理解比较好的学生进行总结,这样更加具有代表性,其他学生也能够更有效的接受。总结的主要内容应该围绕问题解决、讨论情况评价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例如对于文中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其最终的起源的源头主要集中在那几个地方,让学生对于起源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应该对于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对于以后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最后应该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案例教学的特点所在,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教学来找到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最佳方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历史知识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历史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营改增注意把握教学的方向,所有教学都应该基于传统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全面的教育,养成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只有克服案例教学的各种局限性,才能够使初中历史案例教学更加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吴会蓉.略谈历史案例教学[J]. 中华文化论坛,2009,S1:281-283.

[2] 徐旭阳,周嵩.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70-72.

[3] 戴开柱. 中国法制史课程全程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法的理论意义及其教学原则[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1:55-56.

[4] 兰芳群. 谈初中历史课中的历史人物教学[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8,03:64-65.

初一历史论文篇2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的课堂上,一个学生的讨论环节,学生热议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隋唐演义》《隋唐英雄》,最感兴趣的是影视剧中的隋炀帝。有个学生站起来说,他的暴行被夸张和戏剧化了,并且即使他这样一个“不合格”的皇帝之所行,也有功过可论。这个学生的回答,让我突然眼前一亮。不如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来看历史人物。选取历史中的“反面”人物中寻找“正面”的评价,并以小论文的形式将作品展示。这样的形式,学生兴趣容易调动,且在收集资料和形成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还锻炼了收集资料、运用资料及辩证论证的能力。

二、具体实施

1.初一学生情况分析:刚接触历史学习一个学期,完全没有写论文的经验。历史思维方面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另外,在第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接触了历史人物的评价,但是对于“全面看待问题”的理解还很肤浅,他们的答案往往也很简单:有对也有错。教师不必先思维定式,要求学生必须以怎样的格式去写,可以先做简单的介绍,等学生作品出来之后再进行分析、点评、提高。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印象会比较深刻。

2.初定4个已经学过的著名历史人物: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武则天。

其中,历史课本对于商纣王的记述仅有“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一句。

而对于隋炀帝,课本中记述了他开凿大运河的事实,补充了一个隋炀帝乘龙舟下扬州看琼花的传说故事,此外便只有一句“隋炀帝统治后期,残暴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起义”。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历史人物,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怀疑、思辨中初步形成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观察问题的能力。

秦始皇和武则天这两个人物较为典型,目前的初中课本给予的评价较客观,承认了其功绩。而秦始皇的“恶人形象”便是其焚书坑儒之恶行,武则天的“恶人形象”是其宫廷斗争中的一些残忍的杀戮行为。判定为好人还是坏人呢?以学生仅有的思维模式出结论,他们显然有些疑惑。适时地引导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应站到更高的角度,看他的所为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

3.布置任务:三周的时间完成资料的查找、取舍,初步观点的形成。简单提示:以史实论证观点。然后用一节课的时间,当堂完成600字左右的小论文。

三、学生作品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的引导

从学生上交的论文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我针对学生的情况给予了相应的指导以及必要的引导。

1.参考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1)资料来源:非正史。只要是学生能找到的资料,无论是网上搜索网页内容,还是电视节目、小说、人物传记等等,学生都把它作为论证自己观点的材料。所以学生在史书阅读方面需加强,我借此机会给学生列了五本史书阅读书单,让学生初步接触史书。

(2)相对于查找各种资料,而不理会来源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搜索资料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针对这部分学生,我推荐了两本相对易懂的史书。

(3)还有一部分学生,找到的资料很多,全选入自己的文章,而没有考虑自己的论证需要。所以,在资料取舍时,也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2.论述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语言方面:不够客观,像写小说。部分学生以细腻的语言写出了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掺杂太多个人情感,流露过多个人情绪。在此,我引导学生客观地、站在更高的历史角度去审视历史人物。

(2)只摆事实,没有论述,甚至照抄事实,罗列事实。或论述与罗列的史实不相联系。论述简单,只有一句:不错,好,不好。在学习班级优秀论文的过程中,学生相应得到了提高。

(3)传说当史实来论证。例如,学生评价隋炀帝时,列举他修大运河的事迹,就把“隋炀帝看琼花”的传说故事作为论证的资料了。

3.评价(小结)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以偏概全。仅举历史人物某一件事,就对其进行盖棺定论。如,学生评价武则天时,以其宫廷争斗事实来论证,最后得出“争强好胜之人”的结论。

(2)观点一边倒。完全摒弃历史人物对历史造成的巨大损失,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进行逃避责任。为了前人观点,将过硬说成功,实为不妥。引导学生承认其功,但不可抬高;抨击其过,不可掩盖事实。

(3)史观不够。例如,学生评价武则天时,仅仅分析其残酷,用了这样的语言:“女皇帝城府之深,心计之重,十分聪明,功多还是弊多,说不清”。史观少,没有放到历史长河中,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其事迹,谈及其所作所为对当时百姓、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班级宣读后,针对学生作品指出存在的问题,确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即以其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学生修改后的作品,文章后基本都附有参考文献,并且史论结合,总结客观。通过这次历史人物评价的形式,不仅让学生拓宽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此外也锻炼了学生写论文的能力,以史为鉴的能力等。

初一历史论文篇3

关键词:差异;历史;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108-01

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课程有差异,作为学生个体需要历史知识的延续和提升,所以我们要重视并解决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有人说“高中的成败在高一”,而高一的起跑线就是初高中的衔接,对此我们千万不可小视。

下面我从初高中的体例差异、课标差异及考题差异等方面谈谈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

一、从体例差异谈通史意识

就现行初高中历史教材看,初中历史采用通史体例,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及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组成。新课改地区高中历史采用古今贯穿、中外合编的专题体系,就更加凸显了初中阶段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而现实情况来看,初中历史新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成就,但是也造成了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学生们的历史素养普遍偏低。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历史课程采用了专题体系,这就造成初中的知识基础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很难衔接。

解决好体例差异就必须强化通史意识:一要巩固通史基础知识,二要整合高中专题教材按通史体例整合。在巩固通史基础知识方面,我校去年已经编写了初高中衔接教材,在暑假期间引导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历史对通史知识温故知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应该继续推行。关于整合高中专题教材,特别是三本必修,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总结。可以结合其他版本教材比如人教版在每一课都注明本课与其他必修模块的联系。比如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近代史可按通史体例整合为:

资本主义兴起和资产阶级革命

1、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开拓(经济:必修二)

2、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必修三)

3、英国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治:必修一)

4、启蒙运动(思想:必修三)

5、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政治:必修一)

6、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制度的初步发展(政治:必修一)

这样的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学科时序性的特点,同时把政治、经济和思想知识紧密结合,从历史整体中认识历史事件,也就是在“大历史中认识小专题”。

二、从课标差异谈探究意识

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都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但具体要求仍有很大差异。比如在能力要求上,初中课标为: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高中课标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实状况是很多高一新生会沿用初中学习的思维,认为历史背背就行了,可是仅靠“背书”是远远达不到高中历史学习要求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及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渗透历史探究意识、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尽快入门。结合我校“高效课堂”模式,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运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三、从考题差异谈材料意识

从中考和高考历史试题中可以更直观的看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差异。罗斯福新政为例,中考试题呈现为: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危机?而在高考题(2007年山东高考)则呈现为: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中考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和陈述,而高考强调依据材料探究及解析。历史史料是研究历史事件的重要依据,对史料的解读与分析能力是高考考纲的重要要求。面对高一新生,我们要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新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图文,指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

初一历史论文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课;策略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上明确规定初中历史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被动型的教学模式,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在历史教学中,还应挖掘学生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一教育理念,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能灵活运用教材,有效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十分重要。下文就是针对如何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展开讨论。

(一)初中历史活动课的涵义

所谓活动课,指的就是主要以课程为支撑,以活动为媒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创新性探究为基本特征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形式。初中历史活动课就是“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指的是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开放性以及自主性的学生主体的有关历史课程内容的基本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课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这就是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的根本之所在。

(二)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实施策略剖析

1.善用教材内容的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

初中历史新教科书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通过具体的史实、浅显的史料、真实的图片、丰富的图画、活泼的插问及课后活动与探究等内容.增强历史的真实性、形象性、生动性,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的探究与活动及每一单元的活动课设计,为历史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历史新课程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教材在介绍了“淝水之战”后,设计了一个活动与探究题,让学生思考这场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及其对现代战争的借鉴意义。这一教材内容的延伸,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交流活动,发挥创造性思维去加深认识。又如讲述了“活字印刷术”以后,笔者让学生用橡皮泥等材料仿做活字,使学生从中体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这些活动,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善用教材内容的延伸,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就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2.确定好初中历史活动课的主题

对于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实施而言,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确定好历史活动课的主题,这也是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先决条件。具体而言,可以包括如下措施:(1)在上历史活动课之前,需要和学生共同讨论,应该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以及如何开展该活动。注意在确定这个活动的主题之前,应该要使得活动的主题对学生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也就是说能够提起学生对该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充满期待,同时也能为上好历史活动课有一个较为充分地准备;(2)历史活动课的主题还应与历史课的教材相紧密结合起来,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以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历史活动课之中。例如在“热爱祖国”的历史活动课时,要将台湾、和新疆等地是祖国领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作为活动的主题,最好依托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画面生动地为学生展示。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激情,势必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要积极抓住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基本特征

初中历史必然具有历史性特征,而初中历史活动课的主题都是与历史有关,因此,初中历史活动课必然具有历史性特征。初中历史主要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部分,在历史课本上,我们也能看出初中历史是一门多元化、综合性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内容包括:既涉及到天文方面的知识,又涉及到地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包括经济、文化、政治、哲学、文化以及科技,甚至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历史活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极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对于初中历史的学习而言,亦是如此。可以说,历史活动课的开展就是为了增加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在历史的学习上有极大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说,初中历史活动课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教学目标不放松。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初中历史活动课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激发学生的人文、历史等方面的情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开展一次历史活动课之后,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反思,历史活动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良好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更新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变角色――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合作者,活动课也是师生共同学习发展的过程。学生也要思考一下这样的活动课对于自身的影响等。只有这样,历史活动课开展的才会更加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之彤.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实施和评价[J].教育导刊.2007,(06).

[2]朱红.对初中历史活动课实施策略的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0,(15).

[3]刘艳芳.浅谈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初一历史论文篇5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不强求史实史料面面俱到。这种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方式,同时也能够系统地掌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但这需要学生在初中时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如何做好新课程体系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意义重大。

一、课程背景下的师生状况分析

1.学生历史学习状况分析

初中时历史学科被视为“冷门”“副科”,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随着中考的结束,学生已基本遗忘课文的主干知识,基础性知识普遍较为薄弱,这对于高中教学来说是个挑战。

2.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状况分析

对初中课程及教材了解不多,旧的教学观念及习惯积重难返。我们现在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内容多,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课时有限,教师有时会为了赶进度,往往习惯于满堂灌和重点强化,忽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式、探究性的目标要求。对此及其上述分析,我们该怎么办?

二、初、高中衔接的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1.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适应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一,通过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悬疑,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第二,通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记得有位教育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认识你的学生,发现并指出他的优点,这是激励的基点。肯定他的成就,赏识或暗示他的方向,你将托起明天的太阳。”

2.整合教材,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广大教师可以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作为高一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科技内容融会贯通,将中外历史在宏观的空间中相接连。

3.渗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尽快入门

新课改下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境,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问题在讨论中解决,学生能力也得到提高。还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也应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4.改革师生互动方式,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现象,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

5.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编演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课件等。此外,教师也要保证为学生搭建展示探究成果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展示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和体会自身成长发展带来的转变。

6.灵活运用课程资源和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间十分有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讲求课堂效益,灵活运用课程资源,通过图文信息加强对某一阶段历史史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直观解读,以弥补学生只从教材获取信息的不足,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

总之,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同属于基础教育,两者是相互衔接的。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建立在初中课程基础之上,二者是一个有机的历史教学共同体。探究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很有必要,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初一历史论文篇6

关键词: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历史学科不仅有着强大的人文、社会功能,能够丰富学生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并促进他们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然而目前,随着我国对各项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这门课程无论是在教材内容上还是教学模式上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在正确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合理的教学模式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提升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笔者以当前北师大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材的特点

1.语言丰富、精练

新推行的北师大版的初中历史教材具有语言丰富、表达精练的特点,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举几个例子,新教材中对于“寻访丝绸之路”“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等知识点设置了许多场景和悬疑,这样就巧妙地抓住了初中生的心理,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欲望。

2.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化

新推行的北师大版的初中历史教材在内容呈现上变得多样化。比如,新教材用“走进美国黑奴的生存空间”等文学名著来引导学生对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制度进行审视,从文学的角度来呈现历史内容。

二、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如上所述,在明确教材的这些特点后,初中历史教学者就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的状况来选择与之对应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活动。当前,主要的教学模式有三种:其一是建立在“整合性”“层次性”“适应性”等三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用学科结构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结构教学”模式。其二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建构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式”教学模式。其三是建立在提倡开放化、多样化的环境上以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交流协作为目的的“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仅以现行的北师大版本的七年级历史教材中《秦的统一》这一知识点为例子,阐述“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实际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和功效。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譬如秦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文字和货币统一的政策,以及焚书坑儒、修建万里长城等等,通过这些历史事件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适时地提出“秦始皇建立的这些制度、政策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一问题,最后让学生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这样逐步构建起来的“问题式”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点熟练地掌握,还能够让他们学会运用知识点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收到了不错的成效。

总之,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学者,首先要对历史教材进行充分的理解,然后选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来实施合理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美丽.初中历史的探究性学习[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09).

[2]胡拥军.如何指导初中生进行探究性学习[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07).

[3]姚成业.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作用的发挥[J].教育评论,2007(04).

初一历史论文篇7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生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意识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意识的形成,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又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自然学生更能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意识的形成的条件和意义,从学习思维上说,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往往能唤醒学生对于历史的好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论,不管这种评论对与错,都与学生本身的世界观形成了对照和冲突,把历史还原为历史,把文化还原为文化,把历史文化与学生自我的世界观相互作用,就能发现,历史并不是古老的,古老的并不一定是历史,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看,过去的历史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的形成,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更通过思维和训练和历史意识的培养来达本文由收集整理到对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除了授知也要授智,这个智是智力的智,更是智慧的智。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存在问题分析

1.历史教师缺乏历史意识的教学意识

许多历史教师,非常认真的进行备课,很用心的在课堂上讲课,把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历史意识并培养历史意识,这与我国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缺乏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达到和满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意识的深入了解,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历史意识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这种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深度不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再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人物的历史意识,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2.历史意识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

许多历史老师也会讲到历史事件时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起因说,把起因说定义为历史意识是狭隘的,历史起因可以说是历史意识的一个变因,但并不是成熟的历史意识,成熟的历史意识是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意识,从历史意识形成的条件入手,去寻找和发现当时社会的历史意识,从历史意识进行深入解剖,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这些历史意识对当时社会所形成的冲击以及由这些冲击决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终结。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方法

1.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角色

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只是第一步,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扮演前要掌握这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特点决定的,思维和语言的习惯,特别是要对学生扮演人物角色进行人物解读,包括人物的心理动态、人物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物对过去和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意识,所以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现人物的历史意识对人物所掌控的事件的作用。对于扮演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知识并从中明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意识。

2.初中历史教学“三七理论”

所谓三七理论,就是三分知识,七分讨论。历史是真实的,历史事件的人物与当今的事件和人物往往都存在某种关系,这种关系除了文化和信息面的不同,大部分理论都从社会的伦理、道义、法制进行联系的,因为历史是延续的,延续的历史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今天我们传承的文化和礼仪以及我们的世界观都是从历史意识从积累和提取的,历史并不是古老的,相反历史还给予现在的人更多的知识和教训,所以三分理论就是并不一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要更多的通过讨论来形成一种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是学生的历史意识,是基于现在看过去,所以每一个人不太一样,所以要进行讨论,经过充分的讨论,最终统一形成一种对历史的认识高度,以及准确把握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

初一历史论文篇8

关键词:历史教材 学生能力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78

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在学生心中的神圣性不言而喻。当然,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广大教师应告别“教教科书”的旧认识,树立“用教科书教”的新思想。但无论如何,初高中历史教材还是存在着质的差距,那么,初、高中历史教材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面对这样的差别应该具体做些什么呢?

第一,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同,要求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初中历史教材是“通史+主题”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进行编排。高中历史教材则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原则对知识体系进行了组合,以“模块+专题”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在必修部分,新课程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分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

这种改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深度,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对知识基础极薄的学生来说,难以有条理、完整地归纳知识,难免觉得零散、混乱。所以,为了便于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高一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全方面、完整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按单元构建知识结构图。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可能发现从未意识到的知识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克服遗忘,而且可以加强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实践表明,学生自己制作知识结构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有利于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考察标准不同,要求师生改变教育和学习方法。初中测试重知识轻能力,对知识的要求多停留在了解和记忆层面,学生划书背书这种“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是很有成效的。高中测试则重能力,新课改下的历史思维能力有: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简言之,高中学生应注重从史料出发的概括、比较、联系、讨论等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和历史思辨方法的训练。

这种改变使得高一教师必须放弃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完成从被动记忆向自主探索的转变过程。高中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要求高一老师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真正学会学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此,高一教师应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使学生积极发表见解,愿意和同伴探讨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

第三,教材叙事方式不同,要求教师对学生探究做出适合学生认识水平的灵活指导。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要求理性分析,系统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条件和意义、作用、影响,有一定深度。

这种改变使学生有充分的探讨余地,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但探究过程也对教师的引导提出挑战:如何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高中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所以高一老师应注意避免过于专业化和学术化,尽量以具体历史事实和时代背景交待有关内容,教学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降低难度。

第四,历史资料形式不同,要求教师在学生分析材料时做出方法指导。初中历史教材注重人物的介绍、事件的故事性,感性描写,具体生动。高中历史教材增加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地图、照片、简图等非文字性史料,也包括各种私人、官方的档案记录、史学研究的成果等文字资料。这些材料在内容上既有一致的,也有相互冲突的。换言之,初高教材中许多内容看似是重复的,但初中教材似乎重视“面”的铺开,内容简明扼要,而高中教材则更重视“点”的突破。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求多视角、多层次地理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训练学生对史料的敏感性,培养学生鉴别和评价史料的能力。

这种改变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能力呢?实践表明,讨论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高一历史教师应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历史知识为载体,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而是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

第五,学习内容侧重的不同,要求教师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重政治史,而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初中三年,仅初三学年学习世界史,占初中课程内容的1/3。而高中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若加上六个选修模块份量,世界史的总量则超越中国史。同样,经济文化史的比重也很大。

这种改变要求教师加强专业进修。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我们只有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通过对初高中教材的上述比较,不难发现,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高一历史教师的工作是相当复杂的,既要深入挖掘知识的深度,又要注意事件的时序性;既要培养高中生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又要照顾初中生的应试实际;既要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又要树立知识的体系性;既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又要形成系统的思维逻辑;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博览群书。当然,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是一个需要统筹安排的系统工作,高中教师要从教学的方方面面想办法,而对初高中历史教材进行比较只是其中一个视角。

上一篇:中国历史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一历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