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范文

时间:2023-11-02 15:49:27

生理学

生理学篇1

【关键词】 学生视角;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也是一门临床学科与基础医学课程间的桥梁学科。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特别是功能代谢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在医学学习的第三个年头,我们迎来了病理生理学的双语学习。虽然之前对双语教学并不陌生,比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但是相对于病理生理学而言,作为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对学生要求更高,同时专业术语多,英语专业词汇量大且较偏,进行双语学习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在老师的精心教导和我们学生主动的学习配合下,在病理生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收获颇丰,现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 授课对象

双语教学授课对象为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及七八年制医学生。李湘鸣等[1]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选择了63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约63.15%学生赞成开展双语教学,约一半学生担心双语教学会影响课程的学习,这也是我们学校的真实写照。大多数学生对于双语教学是支持的,因为这不仅扩大了自己的专业英语词汇,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英语能力,但是由于医学学科专业词汇量大且偏,我们学生都有一定的畏惧心理。病理生理学开课时间一般选择在大三,该阶段我们已学习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相关课程,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英语水平包括词汇、听力等也达到一定程度,基本具备了病理生理学双语学习的条件。

2 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取

现在的大学课程教育基本上都使用了PowerPoint(PPT)演示文稿,它直观而形象化,减少了老师上课板书的时间,但是由于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并且多媒体教学的教学速度快、内容多,大多数同学都有抄笔记则影响听课、听课则来不及抄笔记的苦恼。为了解决这个困扰,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在大量参考国内外优秀病生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础上,自己改写、编辑了一本自编教材:《The Syllabus of Pathophysiology》,它内容言简意赅,注重基础和专业词汇的提炼,条理清楚并且语法较简单,便于同学理解,并且将上课所用的PPT演示文稿的要点详尽地归纳出来,这让我们在老师讲授知识的时候,免去了抄笔记则来不及听课、听课则来不及抄笔记的苦恼。同时,为了适应基础医学专业对基础学科的要求,病理生理教研室为我们选订了人民卫生出版社供八年制及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的《医学病理生理学》,这本书专业性科学性强,同时还向我们推荐一些原版英文文献目录。这样不但提高了我们英文实际应用能力,而且有时也会从与中文教材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老师的课堂内容,对提高专业知识也极有好处。

3 课前课后的准备

由于老师在教学中所用的PPT绝大部分是英文版书,我们学生在理解上总有一些困难,因此,老师在PPT中会将某些较难理解的专业词汇用中文标注或解释。在上新内容前,老师会先把上节课的重点内容用PPT演示文稿归纳出来,带着学生共同回忆一遍,且在每次课快结束的时候,也会留出一些时间预先把下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提示一下,而且还将需要我们预习或复习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点提前告诉我们,以便我们有针对性、有效率地进行课后的复习和课前的预习。此外,也会将某些难点、重点整理成文档或PPT发到学生邮箱。这些教学方法在我们学生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4 学习方法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机制和规律的学科,老师始终强调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病理生理学知识。若在此基础上还能运用谐音、联想等方法来进行记忆,无疑会对病理生理学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2]。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将各种看似复杂的内容联系起来,让我们在笑声中记住了重点及难点。比如在钾代谢紊乱一节中,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是病理生理学习当中比较难的一个部分。一方面是它们和神经肌肉、心肌电生理知识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在解释各个变化时,并非都是用一个机制来解释。如何记忆这些内容呢?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背道而驰”来概括钾代谢紊乱对神经肌肉的影响。例如,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是超极化阻滞。超极化阻滞中的“超”即有“高于”的含义,低钾血症的“低”和超极化阻滞中的“超”,从方向来说二者不就是“背道而驰”吗?同理,高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影响的机制是去(除)极化阻滞,而“去(除)”则含有“减去、减少”的意思,那么“高”和“去(除)”不也是“背道而驰”吗?[2] 。因此,借助于各种巧妙方法使我们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即快又牢。

5 教学模式

相对于实用性较强的临床专业学科来说,基础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枯燥。为了让我们感觉到病理生理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了提高我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老师引入了问题解决型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3]。在相关章节的学习中,老师会以临床病案为引导,启发我们学习、讨论病案中涉及的病理生理学相关知识[4]。比如在学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这一章节时,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例因宫内死胎导致产妇大出血、DIC的病案。在课堂上,通过对病案的学习讨论,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课堂互动作用。此外,通过课后查阅相关文献、与同学一起讨论思考病案,加深了我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PBL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我们将病理生理学知识与临床知识融会贯通,使我们认识到了病理生理学在以后的临床医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而且培养了我们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双语教学的建议及思考

随着我国的不断开放,国际间交流愈加频繁和习以为常,通过双语教学,不仅能提高我们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医学英语功底,同时对于以后查阅文献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目前主要的、高层次的医学文献基本都是英文文献,没有扎实的医学英语基础显然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在英文的基础上还要同时学习一些有时用中文讲课都比较费解的专业知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再加上目前的教学条件下,除少数在国外有较长留学经历的老师外,大多数老师的英文水平只能算差强人意,如果用纯英语的讲课方式,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在课堂上出现听不懂、走神等反应,这样不仅直接影响了课堂效果效果,而且也会让这部分同学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学习信心和热情。因此,我们认为,双语教学并不应该有一个规范的要求和形式,而应该照顾多数学生,根据师、生双方以及教学内容的情况,灵活地选择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双语教学,比如对于简单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纯英语教学的方式;而对于偏难的知识点,可以采用中文讲解,以降低难度。当然,学生参差不齐的英语能力也影响了双语教学效果,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受经济和环境所限,他们的中、小学英文培训条件远不能与城市中的好学校相比,因此,在面对双语教学方式时,他们感觉到非常吃力。通过收集同学对双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为自由选课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于英语基础扎实、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择以双语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程;而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若让其选择双语学习,其结果可能是英语、专业知识一样都没学好。我们认为,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这部分同学倒不如让他们选择以中文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毕竟对于中国医学生而言,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英语显得更为重要。

双语教学的引入标志着我国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改革的启动。双语教学模式不仅使我们学生掌握了相关课程知识,而且也扩大了我们的专业英语词汇量并提高了我们的专业英文阅读能力。此外,也为我们今后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从事科学研究打好了基础,对我们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双语教学模式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李湘鸣,朱网娣,陈秀云. 女医学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J]. 扬州大学学报, 2003, S1: 66-68.

2 黄英,王树人,植茂辉. 病理生理学中的巧妙记忆[J].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2001, 18: 97.

3 方定志,张祖辉,周同甫. 教师对以病例为引导教学的评价[J]. 西北医学教育, 2000, 8(1): 25-26.

生理学篇2

Xia Yan; Hai Chunxia

(长沙医学院,长沙 410219)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219,China)

摘要:病理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沟通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性学科,要求教师根据其教学目的采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病理生理基本原理去解决与临床相关的实际问题。

Abstract: The pathophysiology is an important "bridge" discipline to communicate the clinical medicine and preclinical medicine. It needs teachers to use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s accordance with its purpose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help students learn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athophysiology.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 教学方法

Key words: pathophysiology;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20-01

0引言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其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也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它需要将正常人体中形态、功能、代谢的各种有关知识加以综合、分析后用到患病的机体,从而正确地认识疾病时患者机体内出现的各种变化,它是一门重要的沟通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性学科[1]。一般而言,一个内科医生诊疗水平的高低与其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和对病理生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在讲授病理生理学知识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病理生理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病理生理基本原理去解决与临床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①教师应吃透本专业教材,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清楚哪些是重点难点;安排好教学过程,掌握内容之间如何衔接,使所授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课后要及时反思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②病理生理学内容更新快,教师要阅读相关专业杂志,掌握国内外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新进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予人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要不断强大自己,与时俱进。③教师不但要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更新教学观念,必须增强“学习者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

2丰富活跃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优点,它可以让学生减少探索时间,有利于学生较快形成概念,理解有关知识,有助于基本技能的培养,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但它本身也存在一些弊端,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长久下去容易养成不愿动脑筋的习惯,而且一味的听讲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过程进行一些改革。但我们应该清楚改革是建立在传承基础上的,不应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在此基础上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1 病理生理学知识与临床联系密切,我们在讲授时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临床病例,帮助学生理解并加以应用。很多院校已经开始将临床病例引用到教学中,取得较好的反响。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现象引进教学中,这章内容学完后再分析临床常见的一些稍微复杂的病例。比如水肿这章,在讲授之前用通俗的语言举几个例子,有些人晚上熬夜或没有休息好第二天会发现眼睛肿了或有些人放假回家特别是家远的学生,坐了很久的车之后发现脚肿了,为什么会这样?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消肿呢?因为这些现象学生比较熟悉,所以他就会感兴趣认真听。接下来就进入到水肿这章内容的学习,学完之后,大家知道了水肿的发生机制,也就是为什么会发生水肿,我们再结合本章知识,帮助大家分析以上所举例子中产生水肿的原因及可以采取的措施。这个时候学生就会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热敷眼部周围有助于消除眼部水肿,为什么抬高下肢或多走动有助于减轻消除下肢水肿。最后我们再列出心力衰竭引起水肿的病例,帮助大家分析其产生的机制及防治方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关于水肿的基本知识,也初步学会了如何分析水肿病例。

2.2 授课内容要与学生的兴趣相联系。可以在教学中较多地运用图片、动画或视频等一些能对学生感官产生适宜刺激的内容形式[3],会比直接的文字表述更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在讲到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微循环的变化时,可以用搜集到的微循环动态图来表示,休克不同时期,血管是收缩状态还是扩张状态,血流动力学如何变化,学生一看一目了然,接受的也快。

3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医学伦理和人道主义原则,只能依赖于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人为的控制各种条件,对其功能、代谢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在学习病生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印证相关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病理生理学知识有一部分正处在研究中,我们鼓励学生对一些未明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自行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可以提高他们对学习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初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4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尽管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现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很多教授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师与临床脱节,临床经验不足,相关知识不丰富,在理论联系实践中做不到游刃有余,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机会去临床进修,熟悉一些临床病例;二是现在提倡把临床病例引进教学中,但如何引进,如何更好的利用临床病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重视医学生素质的培养,不仅知道疾病中每一事件是如何发生的,而且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调控[1]。病理生理学教学的目标应重在培养学生为适应工作需要而具备的学习能力及生存能力,使学生自主有效地获取各学科的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激发和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依据科学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其夏,余应年.病理生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3.

[2]李坚,周婷.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病理生理学教学[J].科技信息,2008(23):291-293.

――――――――――――

生理学篇3

【论文摘要】: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毕业后都会面临工作、买房等问题。会不会理财,能不能理财,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文章从实践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了大学生如何理财,并从教育策划、投资策划和财务策划三个方面提供给大学声理好财的途径和方法。

一、大学生理财的必要性

1.什么是理财

市场经济时代,“财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理财”这一以前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银行、网络中到处可见“理财”这一名词。相对“财富”而言,很多人认为理财就是生财、发财,是一种投资增值,只有那些腰缠万贯家底殷实既无远虑又无近忧的人才需要理财,在自己没有一定财富积累的时候还很难涉及理财。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财观念,生财并不是理财的最终目的。理财的目的在于学会赚钱、花钱和管钱,使个人与家庭的财务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2.大学生为什么要理财

理财是一辈子的事,人生阶段包括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子女大学教育期、家庭成熟期和退休期。而大学时代是人生中重要的阶段,它属于单身期。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对于没有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只是训练和演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一种理财的习惯,而不是看重输赢结果的比赛。美国的爱默生在其《处世之道》中说到“财富就是将智慧运用于自然;致富的艺术不是勤奋,而是选择合适的方法、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地点”。因此在大学阶段的理财训练包括养成良好的心态、成熟的心智;培养全面的专业素质;获得人生和工作的经验、职业技能的学习;制定明确的目标、生涯的规划。系统的进行理财训练,将帮助大学生无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受用终生。在大学时代应培养主动理财的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

二、大学生如何理财

1.教育策划

对于教育策划,很多人认识这不是理财,其实那是一个误区。不是只有炒股、买基金才是投资,教育也是一种投资。完成大学学业或者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都有利于大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目前很多大学生还是把毕业工作后的第一份薪水看作是第一桶金。因此顺利完成学业,是保证理财资金的前提。当然,提高外语水平、增强计算机能力和取得各种有用的相关证书也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教育投资。这些方面的投资已经引起了一些大学生的重视,他们把平时节省的钱,在放假的时候用到新东方等培训机构学习IELTS、GMAT等外语课程。也有不少同学热衷于考各类证书,如会计师、物流师、理财师和咨询师等等。以上的这些都是理财的基础,是帮助大学生在将来获得持续稳定现金流的途径。另外各个大学都设有不菲的奖学金制度,一般一等约3000元,二等约2000元,三等约1000元。另外许多公司设立的专项奖学金金额更大,一等有的高达数万元。所以努力学习,做好教育策划,争取获得奖学金也是理财的一个主要方式,毕竟大学时代,学习知识是最主要的。

2.投资策划

(1)投资工具风险比较

(2)主要投资工具

①投资定期存款是节流的第一步

学生也可以开一个个人储蓄账户,采用跟银行约定的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定期从生活费中拿出几十元存入银行,或者将每个月用剩的钱全部存入银行,这样一学期下来也有百来元的结余。这种零存整取的方式对学生存钱有一定约束力,也有利于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②投资保险,实现保障增值

保险向来就是理财的重要工具,因为它本身就具有保障的功能,而且它投资起来非常方便,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打理。最近几年,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国保险市场上推出了结合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的险种。比如说,中国平安推出的平安万能险,除了能保障重大疾病以外,还有上不封顶,最低1.75%的保底收益,与银行单利计息的投资收益相比,此险种的还有每月收益复利计息的优点。因此,大学生平时学习之外也没有多少时间和经历,适当的投资这样的保险,不仅能保障自己的人生安全,还能获得比定期存款更高的投资收益。

③尝试基金定投,学会资金开源

对于具备赚钱能力或资金富裕的学生,不妨尝试投资一些小额基金,在“实战”中逐渐提升个人理财的能力。目前,购买基金的最低金额都在1000元左右,国债、货币基金的风险相对较低。一些大学生选择了投资基金。基金是专家理财,比较稳定。大学生小郭已经投资基金2个多月,他说“基金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收益却比银行利率大得多”。

④适度的投资股票,不要走进理财误区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在加入炒股的行列。许多学生看到最近两年行情不错,也想积累一些实战经验为今后考注册金融师打基础,没想到却走上了一条苦涩的路。去年,大学生小A花了1万多元,买了1000股某药业公司的股票,结果几天下来赚了2000多元。尝到甜头的他于是一狠心又将父母给的大四学年的学费全部投进了股市。不知道是自己炒得不好还是运气不好,现在已经亏了近万元了。眼看着要毕业了,学校也开始催缴学费,如果不缴清学费的话,就拿不到毕业证,也就没办法出去找工作。因此,建议大学生适度的投资股票,毕竟对于大学生来说,股票属于高风险的投资工具,少量的参与但不要影响学业。

3.财务策划

(1)合理使用信用卡

“没有信用卡,出了校门我就不能潇洒了!”大学生小王毫不掩饰自己对信用卡的依赖。调查发现,时下大学生手持多张信用卡的现象十分普遍,少则一两张,多则七八张。不少大学生已成为“卡奴”。

部分大学生将拥有信用卡视为迈入社会的"第一步",有的甚至把拥有一张高透支额度的信用卡看作富裕的标志、成功的象征。而有了信用卡之后,他们对透支已经习以为常。月光光,月月光,月光一族在当代大学生中可谓阵容庞大,时至今日,其势头依然有增无减。父母原本给我们的生活费已经够用,但很多人却没有认真对自己的金钱做预算,有些同学每个月的前十天吃香的喝辣的,春风得意容光焕发!可到后十天却只好馒头加白开水勉强度日。为了生活,于是只好举借外债。各大银行也许正是掌握了这个商机而纷纷推出刷卡超支消费业务,来赚取我们"看不见"的钞票,因此我们很多朋友的财政赤字月月攀升。盲目办卡、高额透支消费的不理性不仅让自己成为"负翁",受卡所累,而且造成"子债父还"的情况。大学生的每笔透支与偿还都会在信用档案上留下记录,而随着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全国联网,恶意欠款行为将会在信用档案中留下''''痕迹'''',不仅影响未来就业,还会影响工作后申请房贷车贷,所以大学生透支消费应理性。

(2)学会记账,建立个人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

张同学是去年踏进大学的,是个典型的"月光公主"。她说:"我从来都没有记账的习惯,钱都是稀里糊涂地花,等去ATM机取款时才知道已经没钱了。每个月近1000元的生活费往往熬不到月末,最后只好向家里''''求救''''。"据调查,目前在各高校,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都存在"钱不够花"的现象。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账簿",养成记账的习惯,按月份和类别,简单记录每天的开支情况,合理分配生活费用;将生活费用按所需分成若干部分,留一部分作课外学习辅导,留一部分作后备资金。

(3)兼职是一种理财经历

据美国的大学一份调查显示,约有56%的大学生有较为稳定的兼职工作,曾经或打算兼职的同学超过了90%。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找一份合适的校外兼职,会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

21世纪的大学生不应该仅仅只有"智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商,在大学时代就应该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为自己在现在和将来精打细算,这样对于以后走向社会收益巨大。

参考文献

[1]王品文,李冠莹.《大学生,你理财了没?》,大学报,2007-12.

[2]刘进义.《砖头王老五"如何理财?》.私人理财,2005,4.

生理学篇4

从全球范围看,学生发展理论在美国的研究最为完善和深入,研究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的思路和内容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美国学生事务是以“学生发展”理念为导向,以学生发展理论的形成为标志,快速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的。美国职业指导的不断发展,美国教育理事会对专业学会的建设、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以及各类专家对学生发展的研究,为学生发展理论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1972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ACPA)推出的《明日高等教育工程》强调了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将“学生发展”定义为人的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它使每一个人能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发展任务,达到自我实现和自身独立。它探讨学生发展作为一个职业的哲学基础的可能性,提出学生事务工作人员要以学生发展为指导,努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此后,米勒和皮恩斯将该理论应用于实践,强调了学生发展的工作目标,提出帮助学生实现发展目标的建议。之后,温斯顿等人又提出一系列评估学生发展成果以及学校环境对学生发展影响的方法,从此,“学生发展”开始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撑。1994年学生发展理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美国大学人事协会在《学生的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报告中提出了SLI理论,认为“学习”“全体职员的发展”“学生发展”是互相交织和密不可分的,学生事务应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与学术事务进行融合和合作。该理论已逐渐成为目前学生事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学生发展理论受到了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发展的深刻影响,其重点集中在如何理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上。学生发展理论确定了学生发展的各个侧面以及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主要回答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人际关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大学环境中哪些因素促进或阻碍学生的成长?学生将在大学获得哪些发展?美国学生发展理论可以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1.学生工作研究应该有深厚的理论支撑。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结合价值观、认知和人格等方面的内容,将学生作为统一整合的个体来研究非常必要,唯有如此,学生管理工作者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从而有助于教育和管理者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政策和方案,优化学生发展路径。学生发展理论的支撑,使得研究更加科学化,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

2.学生工作应从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

学生工作应该在充分理解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现状看,我们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在需求,把学生视为被管理者,这样的教育管理理念明显滞后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实现学生工作从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学生发展理念使学生工作中的管理、服务和教育功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对学生事务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学生事务工作者要学习学生事务相关理论,在实践中提高工作技能,使自身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学生发展理论的理论前提和主要构成

学生发展理论强调大学期间的学生发展具有以下规律:一是发展的不平衡性。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以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为标志的心理成熟的不平衡和发展速度的不平衡。二是发展的阶段性。学生发展的顺序性和不平衡性使不同学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三是发展的个别差异。学生发展存在着很多个别差异,这些差异是由遗传、家庭环境和社会教育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正是认同发展的不平衡、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研究大学生发展性问题才成为可能。学生发展理论主要由两个理论群组成,即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和认知结构发展理论。

1.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包括一般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和职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强调,发展是伴随着一系列的年龄段发生的,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些被称作发展任务的特殊问题日益突显。马西亚、乔塞尔森、奇克林、锐瑟尔等人发展了埃里克森的理论,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发展。

(1)角色认同。

奇克林在经过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得出:角色认同的确立是大学阶段发展的中心环节。角色认同即个人的态度及行为与个人当时应扮演的角色相一致,一个人接受角色规范的要求、愿意履行角色规范的状况称为角色认同。对于大学生而言就面临这样的疑问:“大学生是什么?”“大学生身份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为什么上大学?”“我的未来和前途在哪里?”这些都是角色认同需要讨论的内容。大学生如果角色认同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同一性混乱”(陷入内心与外界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状况)、“消极同一性”(出现的情况,拒绝对他的身份要求及所有象征)、“社会心理延期性”(个体不能把握自己,需要借助外界实现自我综合)等情况。角色认同的解决取决于个体,而每个学生解决角色认同的途径也不一样。角色认同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成长,奇克林和锐瑟尔总结了七个对角色认同的形成具有贡献的向量,即“能力的发展”“情绪的发展”“由独立到相互依赖”“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确定角色认同”“目的的发展”“完整性的发展”,这七个发展向量是相互影响的。它们都可以在高校的教育环境中帮助大学生完成,如教育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师生的合作程度、课程的设置、学生团体组织的发展、学生服务的情况都会对大学生的角色认同产生影响。引导大学生完成角色认同,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2)职业发展。

在职业教育中,真正关涉发展理念的是舒伯的职业发展理论。舒伯的职业彩虹图描述了个体在其生命的全过程中可能承担的九种相互交叠的角色,包括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配偶、家长、父母以及退休人员。每一个角色都对个人的生命有影响,并在不同阶段的生命中占有不同的比重。这个彩虹图表明了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相互作用会影响人们可能承担的角色以及他们的自我观念。舒伯还研究了通过生命线理论来认识过往的经历,探讨这些生命事件的重要意义。关于职业发展,舒伯把它分成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成长期(0-14岁)。第二阶段,探索期(14-24岁),个体对可能选择的职业进行调查,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了认识和了解,学习必要的技能以求得到一份职业。这一阶段也是高校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时期。第三阶段,建立期(25-44岁),慢慢熟悉工作和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第四阶段,维持期(45-65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以维持工作能力并为退休做打算。第五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衰退期(65岁以上),包括适应合适自己身体条件的工作和掌握独立生存的资源。大学生应积极利用这个探索期理论,在人生的转折点上做好准备。当然对整个生命而言,职业只是生命中的一种角色,应该学会协调好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

2.认知结构发展理论

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包括一般认知结构、认知过程和道德发展。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大学生获取信息、认知体验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进而了解学生发展的认知机理。

(1)意识层次。

凯根介绍了五个“意识层次”,用来描述精神的结构体系,它可以控制人们如何构建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如何思考、如何感知、如何将自我和他人联系起来。第一层次是儿童阶段,以自我为中心,行为比较冲动。第二层次是通向青春期的儿童晚期,个体开始区分自我与他人。第三层次是大学生所处的阶段,这一阶段抽象思维的能力提高,会考虑他人的需要和观点。第四层次则是可以客观地评估关系的质量,并用双赢的方式来逐步平衡。第五层次,个体可以接受矛盾是生命的一部分。随着意识的发展,人们能够更好地对他们之前的经验进行反馈以更好地了解自我内在和外在的意识及存在。

(2)认知过程。

不同个体的认知过程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在学生学习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徘瑞专门研究学生在构建知识过程中那些与年龄和教育相关的因素。学习者建构知识的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3)道德发展。

科尔伯格建立了一套道德观形成过程的六个阶段的模型。该模型以正义为中心,根据个人和社会规则的关系,提出了道德思考的前常规期、常规期和后常规期。学界在对科尔伯格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两种引导人们作出道德判断的思考方式,一种是基于正义与权利,另一种是基于关怀与责任。研究表明,大学生活,包括课程作业、组织活动及社交网络,对道德观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总之,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更关注学生在想什么,这些问题是如何形成的,除了关注个人的部分外,也关注环境的影响因素。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关注的是学生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危机,以及由此会带来什么样的转变。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相互影响,因此需要教育者从整体的角度,从学生发展理论出发,根据学生的发展程度和层次,开展多样性的服务和指导。

三、学生发展理论的运用及思考

理论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对实践的指导上。学生发展理论为高校学生管理人员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生所面临的成长问题,从而完善学生发展服务项目和优化管理模式。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深入开展我国大学生发展现状的调研。

目前高校有不少关于学生状况的调研,但是总体上缺乏明确的理论支撑,学生发展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学生发展理论的基本目标就是解释大学生怎样发展成为具备复杂成熟的认识自我、他人及世界能力的个体的过程。所以,高校除了要重视学生的某类行动和思想动态,还应该根据学生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对学生的角色认同度、职业成熟度、意识层次、学习策略和道德发展等做深入的调研。

2.对大学生发展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高校不仅需要对大学生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还需要开展详尽分析,对大学生认知水平、职业发展、道德发展、情感处理、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深入理解大学生发展的性质、特点、规律以及环境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这些分析可以使学生工作者深入了解学生的变化和需求,从而适时调整教育活动和项目,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通过预测各种类型的学生在高校环境中可能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为高校调整和制定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这对专业性较强、特色突出的院校来说尤其重要。

3.对大学生发展问题形成初步的思考。

高校可以在学生发展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如何让学生成为同一性获得者?因为学生对某一角色的认同感越强,其参与行动的动机就越强。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和个人素质,尝试扮演各种角色,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探索外部世界,从而做好职业决策和职业准备。如何鼓励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只有提高了认知水平,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他所处的环境。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认知结构?只有调整认知的结构,才能优化学生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只有建立正义的道德理念,才能让学生更完善地理解人生。对这些学生发展问题的思考,不仅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还有助于推进学生工作的专业化。

4.理解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不同地域、民族、家庭背景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前的情况和基础多样,需求各不相同,发展的目标也会是多样化的。每个不同的个体发展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个体发展的各要素之间的发展也不会整齐划一。高校可以利用学生发展理论,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优化服务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如不少高校试行根据新生兴趣来划分学生宿舍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5.不断推进学生工作专业化。

学生发展理论深化了学生工作的内涵,促进了学生工作理论的发展,从而构成学生工作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生发展理论要求学生工作应更广泛地发挥专业协会的作用,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开展工作。在就业指导、资助服务、职业教育、心理咨询、社团活动和学习辅导等学生工作的多个专业化方向上,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帮助学生丰富人生经验,适应多样的社会生活。

6.改进学生管理模式。

为了更好地借鉴和发展学生发展理论,除了提高学生服务水平外,高校还应该改进学生管理。在实践领域,学生管理中的很多项目、领域和政策都可以在学生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学生管理模式要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弹性管理模式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需求。比如,学生性格对学习效果有比较大的影响,高校可以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课外指导等教学管理环节进行一定的调整,或者通过其他教学管理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生理学篇5

关键词:中职学生;厌学;心理问题;生理问题

1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教育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职学生厌学,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现状很不容乐观

过去我们所抓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是改善了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外环境——客观环境。

1.1 我们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创造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是笔者作为一个从事中职教育工作十几年的教师,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我们的认识还不到位,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1.2 我们的教育手段,从启发式教学法;五环教学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法;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等方法,目前各种教学法的名称花样翻新。要针对过去填鸭式教学来说,的确是一种进步。比如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新时代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无与伦比。可是,从实际应用中的教学效果来看,效果还是很有限,学生满足了感官的刺激,而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1.3 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这些都是从老师怎样教来着手抓教育的。可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和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是客观环境而已。客观环境的改善对学生的学习,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内因才是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我们还要帮助改善学生学习的内环境—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讨论研究最多的是怎么样去教的问题,很少谈到怎么样教学生去学的问题,就是谈到,也仅仅止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没有涉及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的问题。

要改善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首先要分析清楚每个学生厌学的种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我总结,学生厌学的原因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心理卫生方面;一个是生理卫生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1心理卫生方面有以下的一些因素

2.1.1有极少数学生也的确存在着智商不高的情况,学习困难,导致厌学。但这种情况比较少,不占主流。

2.1.2不同学生思想方面有不同的错误的认识,把精力和注意力到放到了不该放的地方,导致缺乏学习的热情,从而厌学。常见的有:贪慕虚荣,比吃比穿;过早恋爱,不能自拔;不切实际,明星崇拜;不良嗜好抽烟、喝酒乱花钱;美学观念错误,染发、奇装异服等等;思想不成熟,迷恋不健康低俗的言情卡通小说,迷恋泡沫言情电视剧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着孩子学习的精力和注意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不仅影响了学习,还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能的发展。

2.2 生理卫生方面主要是体能的不足。体能的不足反过来,又影响了学生的智力。体能不足,是中职学生存在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所有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探讨方面,很少有人提到这个方面。体能不足,是他们在初中学习失败的一个因素,到中专,这种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众所周知,学习是靠智力和体力结合而进行的,体力不行,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3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应该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卫生和生理卫生状况

3.1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注重老师怎么教,还要注重学生怎么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意识状态。要教会学生生活,保证学生的体能;用学生的智力指导锻炼学生的体力,以学生的体力支持和保证学生的智力。达到使学生想学习,会学习,能学好,以至于爱学习的效果。真正使学生能够愉快的生活,愉快的学习,这样我们对厌学学生的教育才算是一个完美的教育模式。

3.1 针对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3.1.1 “祛邪”。青少年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人生观,老师一定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事件当中,深刻分析错误的原因,一定要分析透彻,彻底摧毁学生心中形成

的错误认识。这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比较高的思辨能力,和比较高的哲学水平,一定要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的大道理和生活的实际事件紧密联系起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才能容易被学生接受,达到预期效果。这是整个针对厌学学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着针对厌学学生教育的成败。就像一块田地,长满了杂草,草拔不干净,就不好播种一样。

3.1.2 “扶正”。拔除了杂草,庄稼就可以比较好的发芽和生长了,想撒什么种子,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该怎么去做了。剩下的工作,就可以很顺利灌输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理念。教会学生愉快的生活,愉快而又有效率的学习。可以灌输很多好的思想品质,比如:懂得去爱护别人;勇于“吃亏”;学会感恩;会说话,会待人接物;会享受宁静生活的美,会欣赏大自然的美;知道学习的重要,相信自己能学好,尝试着去努力学习;帮助学生找好的学习方法,样记忆,怎样理解,怎样阅读,怎样…等等。

3.2 针对学生的生理卫生方面。教会学生怎样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保证学习能有效率的进行

3.2.1 “吃”对于一个人很重要,一日三餐合理的话,可以吃出健康来。中专生很多不太会吃,三餐安排不太合理,会导致疾病和亚健康状态。

3.2.2 教会学生锻炼身体。良好的锻炼可以保证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状态,要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尝到正确的体育锻炼的甜头,会锻炼,爱锻炼,为学习提供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精神状态。

3.2.3 强调学生要保证合理的睡眠。中职学生上课睡觉是家常便饭,原因很多。在我们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再教会学生怎样合理安排睡眠,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快速、有效、可持续发展。

4结论

只要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和生理卫生状况,认真落实以上一些措施,一定会使学生想学习、会学习、能学好,以至于爱学习。真正使学生能够愉快的生活,愉快的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为老师创造一个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

生理学篇6

关键词:中职学生;厌学;心理问题;生理问题

        1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教育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职学生厌学,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现状很不容乐观

        过去我们所抓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是改善了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外环境——客观环境。

1.1 我们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创造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是笔者作为一个从事中职教育工作十几年的教师,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我们的认识还不到位,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1.2 我们的教育手段,从启发式教学法;五环教学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法;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等方法,目前各种教学法的名称花样翻新。要针对过去填鸭式教学来说,的确是一种进步。比如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新时代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无与伦比。可是,从实际应用中的教学效果来看,效果还是很有限,学生满足了感官的刺激,而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1.3 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这些都是从老师怎样教来着手抓教育的。可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和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是客观环境而已。客观环境的改善对学生的学习,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内因才是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我们还要帮助改善学生学习的内环境—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讨论研究最多的是怎么样去教的问题,很少谈到怎么样教学生去学的问题,就是谈到,也仅仅止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没有涉及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的问题。

要改善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首先要分析清楚每个学生厌学的种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我总结,学生厌学的原因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心理卫生方面;一个是生理卫生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1心理卫生方面有以下的一些因素

2.1.1有极少数学生也的确存在着智商不高的情况,学习困难,导致厌学。但这种情况比较少,不占主流。

2.1.2不同学生思想方面有不同的错误的认识,把精力和注意力到放到了不该放的地方,导致缺乏学习的热情,从而厌学。常见的有:贪慕虚荣,比吃比穿;过早恋爱,不能自拔;不切实际,明星崇拜;不良嗜好抽烟、喝酒乱花钱;美学观念错误,染发、奇装异服等等;思想不成熟,迷恋不健康低俗的言情卡通小说,迷恋泡沫言情电视剧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着孩子学习的精力和注意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不仅影响了学习,还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能的发展。

2.2 生理卫生方面主要是体能的不足。体能的不足反过来,又影响了学生的智力。体能不足,是中职学生存在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所有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探讨方面,很少有人提到这个方面。体能不足,是他们在初中学习失败的一个因素,到中专,这种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众所周知,学习是靠智力和体力结合而进行的,体力不行,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3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应该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卫生和生理卫生状况

3.1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注重老师怎么教,还要注重学生怎么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意识状态。要教会学生生活,保证学生的体能;用学生的智力指导锻炼学生的体力,以学生的体力支持和保证学生的智力。达到使学生想学习,会学习,能学好,以至于爱学习的效果。真正使学生能够愉快的生活,愉快的学习,这样我们对厌学学生的教育才算是一个完美的教育模式。

3.1 针对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

3.1.1 “祛邪”。青少年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人生观,老师一定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事件当中,深刻分析错误的原因,一定要分析透彻,彻底摧毁学生心中形成

的错误认识。这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比较高的思辨能力,和比较高的哲学水平,一定要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的大道理和生活的实际事件紧密联系起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才能容易被学生接受,达到预期效果。这是整个针对厌学学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着针对厌学学生教育的成败。就像一块田地,长满了杂草,草拔不干净,就不好播种一样。

3.1.2 “扶正”。拔除了杂草,庄稼就可以比较好的发芽和生长了,想撒什么种子,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该怎么去做了。剩下的工作,就可以很顺利灌输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理念。教会学生愉快的生活,愉快而又有效率的学习。可以灌输很多好的思想品质,比如:懂得去爱护别人;勇于“吃亏”;学会感恩;会说话,会待人接物;会享受宁静生活的美,会欣赏大自然的美;知道学习的重要,相信自己能学好,尝试着去努力学习;帮助学生找好的学习方法,样记忆,怎样理解,怎样阅读,怎样…等等。

3.2 针对学生的生理卫生方面。教会学生怎样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保证学习能有效率的进行

3.2.1 “吃”对于一个人很重要,一日三餐合理的话,可以吃出健康来。中专生很多不太会吃,三餐安排不太合理,会导致疾病和亚健康状态。

3.2.2  教会学生锻炼身体。良好的锻炼可以保证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状态,要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尝到正确的体育锻炼的甜头,会锻炼,爱锻炼,为学习提供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精神状态。

        3.2.3 强调学生要保证合理的睡眠。中职学生上课睡觉是家常便饭,原因很多。在我们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再教会学生怎样合理安排睡眠,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快速、有效、可持续发展。

        4结论

        只要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和生理卫生状况,认真落实以上一些措施,一定会使学生想学习、会学习、能学好,以至于爱学习。真正使学生能够愉快的生活,愉快的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为老师创造一个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

生理学篇7

【关键词】学生管理;大学生;人生管理机制

前 言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大学生人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达到对学生管理工作对大学生人生管理机制完善作用的探讨。

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落后、陈旧的学生管理理念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工作主要服务于满足社会和学校对人才的需求。在具体的管理方法指定是,首先考虑的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在是学校对人才的需求,但是没有根本上从学生自身的发展区考虑。在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只能作为一个被动的个体去接受,所以在高校学生管理计划中学生的个人发展常常被忽略。这就造成管理与教育无法同时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学生在经过学校管理之后,无法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特点。可以说目前很多高校的管理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他们人生观、价值观无法得到统一,对个人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在日常学生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与学生产生了非常大的距离,无法了解学生的需求,一味的按照陈旧的管理理念办事。

2、死板的管理方法无法达到管理效果。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已经形成了很强的制度化与行政化。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学生一味的被当成训导的对象,在遇到问题时,管理者首先就是对照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处罚,而这种死板的管理方法是达不到管理效果的,有时候甚至会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从而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这种方法不会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甚至会对规章制度反感。那么在新时代学生管理的背景下,只有人与人之间进行心灵的良好沟通才会达到学生管理所需的效果。

3、单一片面的学生管理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和促进年轻人发展的重要基地,只有做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工作,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强个人的全面发展,注重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然而我国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学校只是一味的追求自己的影响力,只注重专业技能的教育,没有重视学生德、体、美方面的培养。所以,专业素质在好的学生在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时,其他方面都会处于劣势。所以这就要求在学生管理中,不仅要强调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培养,应该避免单一的学生管理内容,已达到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目的。

4、学生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无法保障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个问题,其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我国高校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存在严重学术运行体制与行政运行体制,这种两极对立的形式常常会产生矛盾,甚至相互争斗争权夺利。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则隶属与行政运作的范畴,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行政体制已经在大学体制中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体系,所以有时候甚至会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那么在被行政化和模式化制约的前提下,就让学生管理体制产生了很大的问题,使一些结构部门膨胀,处于存在很多职位却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很多工作的关键环节上都存在着问题。正是由于没有晚上的学生管理体制,造成很多管理工作都无法正常展开。

二、目前大学生的人生现状

作为踏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学校园是孕育大学生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素质培养的关键。目前在校主流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比较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其中有部分学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下就对其进行了几点总结:

1、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有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把重点放在了以后找个好工作上,随着逐渐步入校门,他们没有对自己未来做过很大的理想抱负和奋斗目标设定,更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漠不关心,缺乏一定的进取心和求索精神。而是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上网、游戏、恋爱上,不愿意花时间去进行专业知识的钻研,甚至出现无故旷课的情况。更有一部分学生把精力放在喏年纪交往、做生意上,他们已经丧失了学生该有的求索进取精神,对自身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2、缺乏面对挫折的自信心。在我国正式开放高校扩招的政策以来,大量的学生涌入了大学校园,数量也是逐年增加。很多没有背景以及农村的学生,为了以后自己有个好前程,终日忙碌于教室、寝室、图书馆,最终把自己变成了学习机器。然后这种与外界封闭的状态,使这一部分学生看不到外界的变迁,感受不到社会的实际情况。那么,一旦遭遇学业上或者生活上的挫折,由于其缺乏自信心,就会出现较早、意志消沉、自闭等现象,更有甚者悲观厌世,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

3、待人处事态度偏激、势力。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社会状况的变迁。然而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那么社会主义法制经济环境中,剧烈的利益驱使、不当的竞争行为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很多学生偏重与自身的价值观,处理不好前程娱乐与学习探索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畸形心态,在面对具体的事情时,总是会把自身的利益摆在首列,那么这些不正之风必定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4、道德行为失衡,诚信意识较差。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个学生都是充满了豪情壮志,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表现却差强人意,出现一些表里不一、行事说话轻浮的恶习。特别是在人才集聚的大学校园中,面对事情时,行事说话常常非常偏激,对人苛刻。但是自身却放任自流、随意、粗俗、虚伪等。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诚信意识的缺失。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三、通过学生管理工作健全大学生的人生管理机制

在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中,通过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相信是可以抛开传统教育枷锁为我国教育的禁锢,实现新时代教育的发展。通过学生管理工作对大学生人生管理进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任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该秉着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原则来充分信任学生。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学生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身个性,那么在具体的管理中,应该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和判断力,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及自由权,这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态度,其管理效果远大于训导和处罚方式。

2、关爱学生。在进行大学生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充分的去关爱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积极的提供帮助,做到及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使学生产生一种,归属感以及温暖的感觉。通过平时与学生打成一片,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改善自身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正常成长。

3、引导学生。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导师,管理者应该在面对天真烂漫的学生们时,以自身的社会经验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以促进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4、激励学生。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中,管理者应该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以及需要,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激励,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在实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帮助的同时,最终让学生自由的对自我进行发现,从而实现自我,完善自身设定的目标。

结 语

生理学篇8

关键词:说数学创新意识合作精神逻辑思维能力发言兴趣

传统数学教学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轻视学生口头表达。课堂上教师讲概念,学生记概念;教师讲例题,学生模仿学习,乏味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连思维活动都常受到控制,课上出现机械、单一的问答,学生失去表现的意愿,形成低年级课堂热热闹闹,高年级课堂冷冷清清,毕业班课堂鸦雀无声的局面。这与当前要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极不适应。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教师改变旧的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和条件。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培养“说数学”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培养“说数学”能力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本文从发展学生提问、讨论、讲评、总结等说数学能力入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去质疑、猜想、讨论,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发挥其潜能。

一、培养“说数学”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育部在新修订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增加了“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这一教学目标,并将数学创新意识界定为“对自然和社会中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角度发现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和解决。”这一教学目标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1)培养“说数学”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大胆质疑。俗话说:“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学问常常起源于疑问,在人们习以为常的小事中发现问题,是优秀科学家的品质。质疑态度在科学发展中上有着了不起的作用,质疑不止于发现问题,还要提出问题。一个问题的提出,它可以成为一个见解,一个研究项目,一个科研目标。发展学生说数学能力,教师必须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并提出质疑,再引起知识的迁移,问题的解决。

(2)培养“说数学”能力,可促进学生非逻辑思维的发展。非逻辑思维包括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非逻辑思维能在一瞬间迅速解决问题,或解题思维中迅速定向认清解题方向或途径。

分析:由于题中,给出了角平分线与垂线的形象,学生凭直觉,会说这图象是等腰三角形模型的一部分,于是如图所示补全图形后,就容易想到过E作EG∥BC,交AF于G,则G为CF的中点,且CF=AF-AC=2/3AB,故C又为AG之中点,再由EG∥DC即可推至结论。

二、培养“说数学”能力有利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中,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了一句空话,学生只是知识的贮存器,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产生学数学困难。重视并发展学生说数学能力,既能消除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便于双向交流,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那些调皮的学生喜欢提问、猜想、直接给出答案,尊重他们的发言,然后师生讨论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发言的人会认真听分析讨论,他希望得到肯定的评价,分析讨论过程也是大家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对那些数学学习缺少自信的学生,在说数学过程中改进了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说数学的教与学双方都有学生,学生自然多了一份亲近和默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都无拘无束密切配合,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三、培养“说数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所谓合作精神,就是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同时也表现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今天的学生要具有合作精神,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趋势的要求,也是当代与未来科学研究特点决定的。合作学习有以下五个基本要素:

①学生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②每个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负有个体责任;

③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

④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能进行有效地沟通;

⑤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好,并设法提高其有效性.

显然合作学习为学生们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进行交流与调节,以及进行具有社会生活特色的劳动分工.在未来社会,每一个人只能是一个或有限的几个方面的专家,每个人都只能是整个程序中的一个环节。要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合作才有可能。合作可以产生集团效应,能形成智力互补状态。

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重视讨论式,发扬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师生之间交流互动”,这一教学原则要求在教学中,要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方法。在说数学教学中,一个同学的问题提出,会引起其他同学猜想和讨论;一个同学的猜想和讨论,可能成了别人问题解决的策略或启示,在合作中的提问、猜想和讨论,最终可把问题解决。且使学生形成一个基本的流程.

四、培养“说数学”能力的有效方式

学生说数学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勇于提问,合理猜想,积极讨论、分析,言必有据的推理。学生说数学能力具有层次性,即说数学能力的发展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有层次地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学生的说数学能力具有综合性。说数学能力不可能独立地存在和发展,而与记忆、理解、推理及空间想象等能力互相渗透,互相支持。这说明说数学能力不能离开其他能力孤立地进行。

目前,学生说数学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旧的教育模式及教育方法,导致学生说数学就是教师提问,学生言必有据的推理回答。缺少问题探索过程,没有提问意识,缺少创新精神;习惯于教师的知识灌输,缺少合理的猜想。应试教育,题海战术,挤掉了学生积极讨论、分析的过程,被教师的讲解取而代之。过分强调了言必有据的推理,导致学生不敢说,说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重视学生说数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针对班级内学生数学水平,设计适当的矫正活动切实很有意义。

如学习《圆》这一节内容时,有这样一道计算题:

在RtABC中,∠C=90°,AC=8,BC=6,求此三角形的外心O与内心I的距离。

先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第一层次,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求呢?(单纯地解决问题)第二层次,你能用几种方法来求?它们体现了一些什么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点拨,得出了很多解法:如综合法、分析法、数形结合法等方法。第三个层次,你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吗?(培养创新能力).经过学生小组探索,确有一些令人兴奋的结果,有的联想到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设点C为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平面,由题意可得点O坐标(3,4),点I(2,2),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OI=。这一过程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第四个层次,归纳小结,由各组自己归纳出应该注意的问题或数学思想方法等,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予以鼓励或加以完善。第五个层次变式训练:在ABC中,AB=AC=5,BC=6,求此三角形的外心0与内心I的距离(其层次与上面类似)。从而达到了说的目的,当然这只是一种基本的策略,而真正要解决上述问题应注意: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说数学”教学氛围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由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转变教师去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师生之间成为新知识的共同学习者,探索者和倾听者。作为教师应该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要尽可能减少统一要求,容忍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学生,特别表扬敢于发言的差生。让学生有足够表现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勇气和机会,促使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去行动、去讨论,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在这种民主、宽容、和谐的环境中,学生说数学能力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萌发,显现。

(2)发散教学内容,丰富“说数学”教学

今日的数学不再仅仅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作准备,说数学能力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具有层次性和可选择性。根据教材设计一些难度适中具有可研究的开放性问题是实施教学内容开放,发展学生说数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例如三角形全等教学中,探索图形全等、线段、角相等、线段与线段之间位置关系,面积等,解决的问题越多越好。又例如,设计“无问题”练习,即只有已知条件,而无结论,然后要求学生判断用所学的知识可以从这些已知中推断出哪些结论。

例1如图1,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一边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连结CE,BG经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回答,由该题条件可以推出如下几个问题:

E

①ABG≌AEC;

A

G

②BG=CE;

D

③∠AEC=∠ABG(或∠ACE=∠AGB);

H

④BGCE;

F

C

B

⑤BCH(或EGH)为直角三角形

(设BG与CE交于H)

例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G为CD上任意一点,以CG为一边画正方形CEFG.

D

A

学生推断出该题可能有以下问题:

G

F

①BCG≌DCE;

②BG=DE;

③∠GBC=∠EDC;

E

C

B

④BGDE;

这样能使每一个学生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无论程度如何,学生说出一些结论,都会给学生带来快乐,不至于学生问题无头说起,讨论也可以由浅入深。

(3)开放教学方法,促进说数学教学实践

教学没有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方法,适应特定的创新需要,适应学生特定发展就是好方法。我们所采用的方法,必须能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扩大他们对学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因在提倡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的同时,加强对研究法、发明法、小组讲座法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并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多种教学方法最优化组合。逐步使由学生提出新问题,课堂讨论,学生解释,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例如在解决上述例1、例2中组织学生进行四人小组口头讨论,先由大家猜出题目要我们求证的各种结论,然后轮流说出推理过程,若有说不完整的或有错误的地方,则由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发挥集体的智慧。

(4)正确理解数学语言,准确使用数学语言

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数学学科中充满着符号、图形和图像,它们按照一定规则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这些符号、图形和图像就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不同。发展学生说数学能力,使学生能快捷有效地讲解和交流,必须正确理解数学语言,从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在数学语言教学中,一要注意揭示数学符号的涵义和实质;在数学语言教学中,二要注意数学语言中语义和句法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往往表面化、形式化,如由m(a+b)=ma+mb错误类比得到(a+b)n=an+bn,等。其原因是学生受消极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对某些运算符号与数量符号容易混淆。因此教学中要提醒学生,表示数量的字母可用不同的数代替,也可用其他字母代替。运算符号除了同意义(如a×b,a·b,ab)能相互代替,不同意义不能相互代替,在(a+b)n,(a+b)n,(ab)n三式中,第一式的乘法与第二式的乘方不同,第二式的加法与第三式的乘法不同。

我们知道,使用别人制用的课件来上课,是很别扭的,自己的思路和风格无法发挥,溶于课件中的思想、进程思路、表现方式、体系结构和技巧运用与自己的风格可能相去甚远,若再加上教学对象的差异,课件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因此,让教师使用不能重组的课件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效果往往也不好。学生学习方面的道理会有所不一样吗?难道你还有理由认为不应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世信《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2000年第9期《数学通报》

2.T.R.Guskey.《合作掌握学习的策略》第二章47页

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黄新民《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第115-118页

5.张徐健《论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2000年第5期《数学通报》

6.魏长学《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晋江二中2002.3

上一篇:财务制度论文范文 下一篇:采矿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