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6:13:40

生理心理学论文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本课程的总学时为40学时,理论课程32学时,实验课程8学时,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很多学生反映“生理心理学”课程理论性强,枯燥难懂,尤其是对生物知识缺乏的文科生来说更加难懂。由于实验设备缺乏和实验学时少的原因,学生在具体实验的实际操作上能力较弱,不易掌握实验设计方法。同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弱,原因是他们觉得本课程内容离现实生活很远,内容过于抽象,很难找到学习的意义,学习模式变成了机械背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存在着不足。

(一)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生理心理学”的教材为沈政主编的《生理心理学》[3],内容翔实,但缺乏先进性和系统性,原来的课程大纲为如下内容:神经系统的形态学、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机制、生物信号的传递机制、感觉的生理心理学、知觉的生理心理学、注意的生理心理学、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语言和思维的脑机制、情绪的生理心理学、睡眠与生物钟、性生理心理学、人格的生理心理学问题。教材内容很多、缺乏系统性,而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近一半是文科生,他们的生物基础相对较差,要求在32学时内理解和消化本课程的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同时,实验内容也存在着问题:实验课为8学时,时间较短,加上实验受设备的限制(大脑最新的结构模型、生物实验条件的缺乏等),有些实验无法演示和进行,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技能上训练不够,很难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深度,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模式有“三轻”

目前“生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有“三轻”:第一,重讲授、轻研讨,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参与性的思考和讨论;第二,重知识、轻思考,教师授课侧重于各种心理过程的生理和脑机制的介绍,缺乏系统性、前沿性和逻辑性的思考,也缺乏与其他心理学课程的联结;第三,重机制、轻应用,教师侧重介绍心理活动的生理和脑机制,而缺乏用应用机制解释生活中的心理现象。

“生理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生理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着重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与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生物化学、精神药物学、神经病学及行为遗传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本学科已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方法,突显出其自身与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4]。目前,生理心理学的目的在于整合临近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揭示心理现象和行为而产生的大脑结构和大脑运作机制,随着研究技术的突破即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大脑功能的变换能够被直观地“看到”,这项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学科“认知神经科学”的产生,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已渗透应用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与临床心理学等。本课程教学目标有3点。①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及最新的发展方向;通过生理心理学实验课的操作和观摩学习,使得学生理解生理心理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通过科研实践学习进一步巩固生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学思维。②科学思维的培养:课程教授过程中,通过制作文献卡,讨论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批判和创新的精神。③科学素质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肃的科研态度、严谨的科研思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要提倡有共同兴趣和目标的学生组成科研小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一起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建设的步骤

第一,应建立课程教学的内容模块。教师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材,整合性地建构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第二,重新建立考试模式,更新现有的试题库,使得新的试题库既能满足本科教学,同时又能满足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需要。第三,要增加期中考核环节,因为理论知识的内容很多,分阶段考核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知识的稳固性有所帮助。第四,可以运用网络教学的交流平台,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细化与理解。第五,应增加文献卡制作和报告环节,要求学生查阅最新的生理心理学研究论文(尤其是脑成像技术的应用),按不同研究领域分成小组,做报告,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改革

生理心理学理论知识模块的建构,应以系统性、应用性和前沿性为原则,逐步确定教学内容体系。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更新教学内容。笔者在对比和参阅国内外优秀教材时,发现NeilR.Car-son教授主编的《生理心理学》第六版被美国众多高校采用,近几年也逐渐为国内高校所采用,是世界上最经典的生理心理学教材之一[5]。笔者参考该教材将课程内容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分为5个模块: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模块(神经系统和细胞的基础及功能、精神药理学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输入模块(感觉和知觉系统);第三部分为“动机或本能”的生理机制(睡眠、生殖、情绪和摄食行为);第四部分为学习和言语交流模块;第五部分为神经学和心理障碍模块。首先,模块间的逻辑关系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描述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这保证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其次,课程内容将整合神经科学和生理心理学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样才能跟进国际最新的研究进展,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再次,课程内容应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每章内容都以案例形式导入,结束时给出相关障碍的生物学病因和研究成果,而且第五部分的模块涉及各类神经系统失调和心理障碍的生理因素,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实用性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征求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再对内容体系进行修正和补充,将讲授者的教育方式与学习者的需要更好地进行整合。综上所述,重新建构后的教学内容在理论系统性、学科发展前沿性及实践应用性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林文娟曾对国内外生理心理学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反复提到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正密切关注21世纪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各类心理疾病的基础研究[4],其中涉及的心理应激、精神疾病、抑郁症、成瘾问题研究成果可以与第五部分教学模块相结合。认知、情绪、学习记忆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则可以与高级心理过程的模块相结合。而林文娟在概述中提出中国生理心理学发展方向应集中在行为与脑的关系和心身关系的研究上,关注心理行为因素影响健康的生理状态的机制,这将使得生理心理学与心身健康、与生活拉近了距离,使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变得更为人性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论知识,也会对生理心理学更有兴趣。目前有许多生理心理学研究成果正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周芸将生理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在人才选拔工作中[6],以激素水平学说为依据,阐述了性激素对性格与能力的影响及激素知识在人才选拔中的具体应用。此类研究能激发学生对激素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且了解自身激素水平对于认识自己的个性、规划今后的职业生涯更具有指导意义。此外,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如心理测试技术和脑电波心理测试技术在测谎技术中的应用,有学者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概述[7]。这部分的研究对于学生来说是理论知识在实验与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能加深学生对于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与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在条件允许时便可开展研究活动。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以往的“生理心理学”的授课手段只局限于黑板画或挂画等形式,对学生来说动态的生理机制显得抽象、枯燥而不容易理解,教师也是使尽浑身解数却仍讲述不透彻。随着教学硬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课堂上的动画、声音等效果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心理学实验室也加强了建设,增添了如生物反馈仪、脑模型等仪器和模型,这些都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也是直观教学的重要基础。王立新、李新旺两位学者的教学改革研究都十分重视直观教学,他们的做法有两种:①通过计算机powerpoint、大量图片演示使得大脑及工作原理图文并茂[2],并在实验课中辅以教学录像;②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图片和归纳的表格呈现出来[1]。其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在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上变得容易些,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参考这个思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是将直观教学的材料搜集起来(主要以Discovery和BBC系列节目的记录片为主),按照课程的5个模块进行归类,一一与教案对应。如:①基础模块有《裂脑人的行为实验》《爱因斯坦大脑结构解析》;②感知觉模块有《BBC人类感官系列:听觉、味觉、视觉、触觉》;③学习与语言模块有《BBC记忆的实现》《BBC语言机制》;④动机与本能的生理机制模块有BBC的《梦研究的最新发现》《犯罪与大脑结构关系》《神经递质与爱》;⑤心理障碍模块有《Discovery大脑迷思》《BBC多动症livingwithADHD》《BBC纪录片:恐惧症》。其次,重新整理知识讲授的思路,改变之前“重知识、轻思考”的模式,将各个知识点用图示的方式呈现其逻辑关系,并将生理心理学的知识点与其他心理学领域相联系。如教材内容呈现的思路是:以案例引出问题生理基础研究方法经典实验生理机制现实应用,这样就使得内容上直观而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对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大脑神经通路、大脑运作机制有很大帮助,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直观教学的方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时不足和教学内容更新的问题,因为该方式能呈现更大的信息量。再次,教师在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还需要关注教与学两个主体。以往的教学模式是重讲授、轻研讨,意味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需要加强研讨的环节,尤其在重点和难点的环节让学生也参与到心理活动的大脑运作机制系统直观图示的绘制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接收与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理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2007年9月29日下午,在首都师范大学一间办公室中,我们见到了方平教授,虽是初次谋面,但一讲起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作为学术带头人的方平如数家珍地向记者道来。

心理学领域的博士团队

“心理学科是首都师范大学设立最早的学科之一,当时只是一个心理学公共课教研室,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心理学系了。”方平告诉记者。目前的心理学专业已经凝聚了一批优秀人才。

方平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学科负责人,曾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主持北京市教育“十五”重点项目“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和北京市教委“十五”项目“促进中小学学生学习动机的评价研究”,并主持国家攀登计划“儿童脑高级功能开发与素质教育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的二级课题。50余篇,著作3本,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郭春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发展》、《心理与行为研究》,《应用心理学》编委。曾在美国西北大学和肯塔基大学进行合作研究。曾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二级项目,科技部国家攀登计划专项二级项目和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主持的“建构性记忆的脑功能研究”获得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专项经费资助。40余篇,一项相关的研究项目获北京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丁锦红教授,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肯塔基大学进行合作研究。曾主持北京市项目“工作记忆不同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长时记忆中图形特征提取的ERP研究”。参加国家攀登计划“儿童脑高级功能开发与素质教育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2002年,他研究的“不同方向视觉运动追踪的特性”获北京市第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以这3个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李新旺,蔺桂瑞等20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心理学研究人员紧密团结在周围,这些人员绝大部分都是从其它高校引进的。“我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五六岁,很有后劲。”方平告诉记者。

接力棒跑出的辉煌

1956年,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的林传鼎教授到首都师范大学担任教务长,并在心理学公共课教研室担任教职。同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的郝德元教授也回国加盟到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公共课教研室。“两位先生对我们心理学系的构建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们的贡献是今天心理学系发展的基础。”方平说。

两位著名心理学家的到来,使得首都师范大学的智力开发和心理测量统计两个方向的研究水平在当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举行了大量的心理测验,心理统计、智力开发的培训班。特别是在我校举办的心理统计学的培训班,北大、北师大心理学10年前的骨干都曾经在这里接受过培训。”方平说。

1984年,首都师范大学顺利拿到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授权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老一辈的教授相继退休,但是随着郭德俊教授的加入,首都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科焕发了新的活力。“由于他的到来,使得首师大的心理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上发生的变化,从培养衔接来讲,弥补了研究生培养的脱节现象。”

“从1997年到今天是我们专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方平说。

1997年,心理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9年,学校购进了脑电仪、眼动仪、情绪多导仪。“由于我们购进了这些机器,视觉的脑神经机制、视觉加工的脑神经机制、言语的脑神经机制等一系列研究得以开展,促成了今天的研究方向的确立。”

2000年,心理学系成立。

2001年,“学习与认知”实验室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下设人类记忆过程、视觉信息加工、统计与测量,情绪与动机、应用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6个分实验室。实验室现有面积3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人民币700万元,购置了ESI-128导脑电记录系统、Eyelink眼动记录系统,Curry定位系统、Bbpac16导电生理系统设备。目前该实验室承担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北京市级项目近30项,已经形成了人类认知过程与神经机制、青少年动机与情绪发展、心理测量的理论与应用和心理咨询等多个比较熟悉的研究方向。实验室发放了实验室开放基金40万元,已经取得~定的成果,在权威核心杂志15篇。

2002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取得了北京市重点学科的称号。学科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在心理学研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认知过程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是国际心理学界和神经科学界等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动机研究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基础,在国内居于先进水平,元分析及结构方程理论研究对心理学研究方法改进作出了贡献,心理发展与咨询方向紧密结合实际,为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2005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审中,首师大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获得全国第7名。

目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科共承担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教育部及北京市项目18项,同时,自2002年至今172篇,著作30部,建立研究基地3个,3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研究成果奖,其中北京市第4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北京市第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

“在地方高师中,我们学科是名列前茅的。”方平自信地说。

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术发展

“我们是以学科建设来带动学术的发展通过合理的布局来实现学科的快速发展。”方平说。

2000年,心理系一成立便制定了一个发展战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要促进心理学专业的整体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基础心理学。经过6年的努力,“基础心理学布局已经完成,人员搭配也已经完成,研究方向基本固定。”

2006年,心理系引进的人才主要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的,所以很快满足了发展与

教育心理学人员搭配的需要。

“从2007年开始,我们又做出了决策,重点补充应用心理学。”

目前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形成了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发展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以及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我们希望以心理学大的方向为背景,在有特色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培养一支队伍。”方平告诉记者,“我们系的脑认知神经科学,视觉加工、情绪和动机研究这三个方向在国内是有一定特色的。”

在学科发展中的支柱性人才,方平等心理系的领头人不遗余力地加以引进。从事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李新旺教授就是在这个战略思想下引进的一位优秀人才。“从开始接触他,到最后引进到我们这里,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方平感叹着人才引进的不易,“他来了之后,在生理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方平说,“另外我们系的情绪与动机研究目前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方向是郭德俊教授从北师大转到首师大工作后带来的。”

“我们还要加强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的知名教授的引入力度,而且已经物色了一个教授。但是……”方平向记者透露着,话锋又一转,“有些人才可以挖,有些人才是不能挖的。有些人才挖了过来,不会影响原单位的学科发展,而对于我们的学科能起到一个加强的作用,这是一种良性的人才挖掘,而不是恶性的。如果把他挖走了,原单位在这个方向上全部垮掉了,国家的投入也付之东流,这种人才挖掘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所以不能随意挖人才。”

现在,方平打算成立几个研究所,以适应现在科学研究的特性,通过研究所带动科学研究。“比如一方是研究记忆的,一方是研究情绪的,如果以系为单位来组织会议,可能一方感兴趣的问题,另一方不感兴趣。如果凝炼几个方向并成立研究所,组建一个学术团体,不带有行政色彩,可以利用所的名义召集和组织一些学术研讨。”方平说。

人才培养是首位

方平告诉记者,在采访的当天上午,他们几个系领导刚刚开了会,讨论学科发展的大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今后专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是我们的共识。”

现在,心理系正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我们鼓励教师在现有的专业发展基础上与国外同专业的教授合作,展开研究,以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加深教师的专业造诣,使教师可以尽快地吸纳本专业内最新的研究成果,洞悉本领域的发展趋势。”

“我们鼓励教师广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特别是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学术会议,以保证教师可以从多渠道、多层次了解到学术的最新动向。”方平说。

“我们鼓励教师进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最大程度地了解全球目前相关专业的研究动态,使教师在专业视野上既具有国际眼光,同时立足本土文化和国内的专业发展方向,以达到兼容并蓄的目的,最终使教师在学术上有全方位的发展。”

“我们学院是学校里出国最频繁的。”方平笑着回答记者关于国际交流的提问。“不是停留在低层次的联系上,更多的是高层次的合作研究,这是我们系的特色。”目前,心理系正在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合作“儿童的社会性作用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同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心理系合作“多动症儿童的视觉加工研究”。

迄今,心理学系同美国的伯克利大学、西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肯塔基大学、巴佛罗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累计出国学习访问的教师21人次,参与国际国内会议共计140余人次,主办和参办国际国内会议3次,邀请国内外心理学专家来校讲学27人次。

“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一流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合作研究,与国际先进的实验室接轨,培养一支先进的研究队伍。”方平告诉记者。

营造宽松的环境与氛围

一直以来,方平都强调学术带头人和教师的包容性。“因为我们都是探求真理的,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专业的发展。”因此。方平主张学术带头人应该身先士卒,做出表率。“在学术上,我们有不同观点,可以当面说,各抒己见。”

在心理系有一个教授委员会,有事共同商量,统一决策。“在这个委员会中,我就不再是副院长的身份,大家都是教授,我们谈论问题都是为了学科的发展。”方平说。

作为学术带头人,方平一周有15节课。在心理系,每一位教授都有类似的教学任务。“我们多上些课,为年轻老师腾出时间,进行专业上的发展。”有些年轻老师进入心理系工作后因为发表文章的压力会产生困惑。学术带头人会首先稳定他的情绪,然后给他提供科研环境,给他介绍比较好的研究方向,或者让他参与到课题当中,使他逐渐地确立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因为很多博士原来都有方向,来了以后不一定与学院的研究方向吻合,还要做一些方向转移的工作。

一些年轻人在心理系担任着非常重要的岗位。像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科负责人才30岁出头。“大力启用年轻人,这是我们的经验。这对年轻人在工作当中锻炼能力,促进专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这些工作保证了教师们在工作中心情舒畅,因为他们看到了工作的前景。”方平说。

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在心理系也有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对于学生参加学术研究或者国内会议,院系给报销相关费用。”方平说。

积极贡献社会

据方平介绍,首师大自有心理专业以来,便将为北京市服务与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中心工作之一,与北京市各部门有着广泛的合作与联系。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属于北京市重点学科,对北京市建设、北京市构建和谐社会,北京市教育、北京市人才选拔及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方平坚定地对记者说。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1.相关法哲学理论的讲授。法哲学理论的讲授,主要是介绍现有的一些法哲学流派和主要的法哲学观点争议,这为日后提出问题奠定了基础。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设计主要是运用生理实验解决法哲学问题或者部门法的主要问题,所以人文社科问题是实验的目的之所在。很多法律认知科学的生理实验流程大同小异,运用的设备相差无几,但是其所解决的法哲学问题却大相径庭,所以,相关的法哲学理论的基础必须夯实,否则实验就是无的放矢。为了进行“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就必须让学生选修“法哲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和各个部分法的法哲学课程(如“民法哲学”、“刑法哲学”、“诉讼法基础理论”等课程)。为此,我们开设了“西方法理学”和“法哲学”等课程。通过相关法哲学课程的讲授,并组织学生对部分重点问题、争议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炼出核心争议之所在,由此设想日后可以进行实验的粗略方案。这一点也是体现“认知研究”与“治疗研究”之间的区别,体现我们研究的人文社科的目的指向(而非一般的自然科学或医学意义)。此外,我们还为法学硕士生开设了“神经元法学”和“法律认知科学”等课程,对此类问题的探讨更为专业、细致。

2.联系医院的医生前来讲课。由于课程具有跨学科性质,这种课程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而本学科的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背景,但毕竟其主导学科还是法学或法理学,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学识显然不如这个领域的专家。所以,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或研究人员前来授课就显得很有必要。而对于法律心理实验课程而言,这方面主要是请医院的医生前来上课。这里包含了以下三类,一类是神经科专业的医生,其为我们讲解脑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部分高学历的医生由于拥有系统的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的教育和科研知识,甚至还可能从事过“认知”领域的生理研究,就能够从“生理心理学”的“认知”角度为我们讲解实验设计的方案、流程等对实验特别有意义的问题。

3.带领学生前往实验室参观。由于法学专业学生对工科和医科的实验室一般都比较陌生,如果他们对医疗设备或者医学实验室没有相关的认识,就不可能设计出好的实验方案,因此,非常有必要让他们参观实验室或者医疗设备。在参观的过程中,由医务和实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其中包括仪器、操作流程和仪器软件的介绍。老师和学生甚至可以进一步接触机器,如进入密封的磁共振室,躺入磁共振仪器内模拟作为实验的受试者。这样,他们能够亲身体会到躺在仪器内接受检查或实验者的境况,设计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从事“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仪器设备与“医学治疗和检查”的实验设备虽然相同,但是依旧存在一些差别。如磁共振机器,一般医学治疗目的进行的检查往往只需要运用“1.5T”级别的机器;虽然这种级别的机器也能运用于“法律认知科学”实验,但是相关实验对仪器的要求往往更高,通常要求是“3.0T”级,此级别仪器在普通医学检查中的运用就比较少;认知科学实验的磁共振仪器甚至使用到高达“12T”级别。

二、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工作

1.通读实验报告。法律认知科学相关的实验论文很多,必须进行大范围的选题筛选。粗略筛选之后的论文,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读。研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看看研究现状,知道他人的研究进程、重点、热点和难点。通过这些研读,我们就能够根据现有的研究进度,选择尚未研究(发表的)而又可能比较重要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日后实验选题的大致范围。二是参考他们的研究手段、流程,对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借鉴。现在发表的论文,一般都会大致介绍实验的流程。然而,学术论文毕竟不是实验报告,其更多侧重于问题的提出、解决和分析,流程的介绍往往比较粗糙。当然,部分学术论文也有比较详细的实验流程,对此类论文的仔细研习,就能对实验设计产生比较大的影响。①

2.对主题进行社会科学的探讨。在进行文献研读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得出大致的可能的研究“主题”,这时返回法律社会科学领域,以法哲学的视角重新进行审阅,才能更好地获得“生理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自然衔接。在生理自然科学领域可能可以从事实验研究的“主题”,还必须获得“法哲学”、“法社会科学”上的意义。因为,有的问题虽然在自然科学上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然而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其意义可能就会大打折扣(或者意义就不那么直接)。此类论文的价值更多是在“治疗性”而非“认知性”。很多人文社会科学(法哲学)的问题虽然意义重大,但从自然科学(生理心理学)的角度看,在现阶段却还缺乏研究该问题的“方法”和“设备”。所以,必须获得二者的协调和平衡。主题的选定是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第一个难点。这个难点意指“我们要解决什么主题”,其既涉及“什么主题十分重要”,又指“对该主题的研究到什么程度”,还指“现在已经具备研究该主题的手段或方法”。

3.组织实验设计。从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角度看,组织实验设计的第一步是设计实验方案,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设计何种方案、设计何种场景、设计何种问题,以及何种音像、问卷材料,都关系到实验结果的真实与否。这也是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第二个难点。我们要设计出一些“场景”或者“问题”,让受试者在这种环境下能更真实地思考或者表达情绪,从而得出比较真实的实验结果。西方国家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比较巧妙的实验设计,例如对于道德中不公正问题的容忍情况,研究者在最后通牒实验中,部分受试者拒绝接受不公平的分配方案,这是其情绪化的表现。该实验设计如下②:19名(方案接受者,“responder”)接受磁共振扫描,共进行了30轮游戏,对手(方案的提出者,“offer”)部分是人,部分是计算机。每次都涉及10美元的瓜分。对手所提出的方案中,一半是公平的(对半开),剩下的为2次“9比1”,2次“8比2”,1次“7比3”;在这些方案中,方案提出者的分配比例较大,而接受者的比例较小。结果是,对于公平的方案,方案接受者都接受了;越不公平的方案,则参与者的接受率越低,“7比3方案”至“对半开方案”的所有方案(即“5∶5”,“6∶4”,“7∶3”)都被接受了。在“9比1”和“8比2”两种方案中,如果“方案提出者是人”,则其方案的接受率低于“方案的提出者是计算机”。这就意味着方案接受者对于不公平方案存有情感性反应。这种不公平引发的脑区为:两侧前脑岛(bilateralan-teriorinsula)、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prefrontalcortex,DLPFC)、前扣带回(anteriorcingulatecortex)。这证明了两侧前脑岛(bilateralanteriorinsula)厌恶不公平,作为负面情感的脑区,其反映出了对于不公平方案的厌恶。诸如此类实验设计非常巧妙,就能够为我们进行相关实验提供设计上的参考或模仿。

4.进行预实验。在实验设计之后,有必要进行预实验,检验实验的可实施程度。这种预实验,可以提升实验者的信心,也可以作为申请相关课题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预实验还可以检测实验的可行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缺陷进行适当的修正。在预实验之后,还必须进行志愿者的招募和筛选。

三、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实验的核心状态。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流程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与医学实验相比通常更简单。其运用的仪器设备有核磁共振(FMRI)、眼动仪和脑电图等,其中核磁共振最为典型。该仪器不仅运用于医学治疗和研究,现在还广泛运用于认知科学的各类研究。核磁共振运用于法律认知科学的研究,主要优点在于其定位非常准确(虽然时间上稍有迟滞)。由于实验的磁共振仪器操作是高度专业化工作(而且机器极为昂贵),只能由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因此法学教师和学生不能从事,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四、实验之后的分析总结

实验之后的分析总结属于实验的后期工作,主要是数据、图像分析,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分析总结。

1.数据、图像分析。数据分析具有客观性,需要专业的实验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法律认知科学实验主要运用核磁共振仪器,对于脑区图像的要求比较高,还需要比较好的核磁共振配套分析软件,对此进行精细的分析。此类软件一般只有磁共振专业技术人员才会使用,由他们进行相关数据图像分析比较科学。如果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必须建立数据模型,则还需要数学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的工作。此外,除了实验工作人员和数学人才外,还需要神经科专业医师或者认知神经学专家对此类数据和图像进行“认知神经心理”方面的分析。这种分析就是我们后期进行人文社会分析和理论化的基础。

2.进行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分析总结。与前一步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相比,对实验结果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析总结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质。我们需要从已有的数据和图像,根据我们需要解决的人文社科(法哲学)主题进行解读。这种解读是人文社科的解读,是运用实验数据和图像得出人文社科的结论。所以,一定的主观性是原有的实验设计思路和人文社科理论基础的延续。现有实验的理论分析,如道德的情感性实验,就需要根据道德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先天犯罪人”问题的实验,这就需要根据刑法哲学理论进行相关探讨。

五、注意事项

1.“主题的选定”、“实验设计”和“理论性总结”这三点是整个流程的重中之重。这三点工作如果没有做好,整个实验就是失败的实验。这三点如果做好了,实验获得成功的概率就非常大。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造力心理学研究

1.创造力的定义

我国的心理学家对创造力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这种认识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1]。

2.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2.1创造力的人格特征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把创造力看成是与自我实现相联系的人格特征。他们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每个人一出生就有创造的潜能,这对创造力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坚持力、自信心、克服自卑感等人格因素对取得成功有重要作用。有的研究认为,富有责任感、感情丰富、有决心、勤奋、富于想象、依赖性小、爱自行学习、愿意尝试困y、敢于冒险、有强烈的好奇心、能自我观察、兴趣广泛、在学习与社会环境中寻求个人独立性、爱好深思、不盲从等也是有创造力的人的个性特征[1]。卡特尔等人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测试,得出了高智慧性,高好强性,高敢为性,高敏感性,低乐群性,低乐观性的创造性人格特征。杨素华等也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对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进行人格测查,发现了高稳定、高恃强性、高敢为性、高创新性高自律性、低乐群性、低兴奋性、低敏感性、低怀疑性和低紧张性等创造性人格因素。[2]陈国鹏[3]等人通过对创造力得分高的中小学生分析后得出了高智慧性、高乐观性、高敢为性和低紧张性的特征。

2.2创造力的测量学理论

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是由R・J・斯腾伯格提出来的。第一种维度是创造力的智力维度,包括内部关联型智力、经验关联型智力和外部关联型智力三个方面。第二种维度是创造力智力方式维度。它是个体的一种习惯化或自觉的自我控制,常常使创造力的智力维度带有一定的倾向或风格。第三种维度是创造力人格维度。包括对模糊性的容忍度、敢于克服困难、内部动机、一定的冒险性、求知欲以及乐意为了获取知识去工作等个性特征。Guilford[4](1950)在他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演说中提出,创造力的研究可以使用书面任务来研究普通人。换句话说,可以通过纸笔测验(paper-and-pencil tests)来测量个体的创造力。例如,其中的一种测验叫“非常用途测验”,它要求受测人尽可能说出一物体(如一块砖)的多种用途。Torrance(1974)在Guilford的研究基础上,编制了著名的创造性思维测验(TCT)。

2.3创造力的生理心理学理论

生理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主要是脑机制的研究,研究方式主要有裂脑研究和脑解剖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创造力的脑机能定位问题。其中,Sperry[5](1964)的裂脑研究最为著名,他通过切断癫痫病人的连接大脑两半球的神经来观察两半球各自处理外来信息的不同。他的研究证实,左半球与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和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具有语言、理念、分析、连续和计算功能;右半球与知觉和非言语思维有关,具有音乐、绘画、综合、整体性和几何空间的辨别能力。创造力反映出的独特性和适宜性、直觉与逻辑,是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正如Katz[6](1997)所说,“不能将创造性活动定位于大脑某一半球的特殊功能,而是大脑两半球实现的整合和协同过程。”

2.4创造力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研究,即认知过程研究和认知发展研究。创造力的认知过程研究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注意、记忆、思维等基本认知过程的研究,也包括技巧、策略、元认知等认知策略的研究。创造力的认知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的纵向变化:一是创造性潜能的获得,二是创造性潜能的实现。创造性潜能获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环境及最有利于创造性人格出现的情境,另外一些发展因素是个体在小学、中学、大学的经验及表现创造性潜能实现的研究较多关注的是有关创造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7]

3.与创造力有关的因素

3.1智商与创造力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智力与创造力之间很少有相关或相关很低。陈国鹏[3]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力与智力之间存在相关。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并不必然和创造力的高低完全相应。高创造力者必有中上的智力,但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3][8],还要看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是否高度地协调发展,正确的创造力与知识的关系应该是在知识的质获得保证的前提下,创造力与知识量才成正比的关系。所谓知识的质是指知识结构的合理程度,有重要独创性贡献的科学家多半是知识丰富的人[1]。另有相关研究表明,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言语创造力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流体智力和一般创造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言语创造力和一般创造力有显著的正相关[9]。

3.2年龄与创造力

一类观点认为创造力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交替呈现高峰和低谷期[10-11]。另有观点认为创造力水平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经验的获得而呈连续增长趋势[12]。沃建中[13]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创造力从小学四年级起呈上升发展趋势,六年级到初一时水平明显提升,到初三时达到最高峰,进入高中后,其水平有所下降并呈稳定状态。Tor-rance认为四年级由于同伴关系意识的增强使得儿童趋向于与同伴一致的行为,从而导致了发展的低谷[14]。创造力在初中阶段保持上升趋势。高中生生理和心理各成分开始趋于稳定,且面临高考压力,倾向于采取保守策略学习以求正确率而忽视思维多样性的培养,使其思维、行为的自由度又有所减小,创造力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3.3家庭环境与创造力

家庭环境是指在家庭中由父母组织起来的,影响孩子发展的物质和生活环境,主要表现在亲密程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及社交娱乐性等方面。对高创造力者成长历程的研究也发现家庭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5-16]。相关研究发现,家庭环境通过影响儿童的生命体验、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感等方面,进而影响创造力[17]。Wechsler[18](2000)研究发现,杰出作家及诗人的创造成就大部分归功于其家庭的影响。林静怡[19](2003)的研究也表明,家庭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积极影响体现在:父母积极教养、营造支持创造力发展的家庭环境,以及提供多方面发展所需的资源,能使子女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在有潜力的领域中展现其创造力。林逸媛[20](1992)的研究表明,父母的知性休闲活动和兴趣的种类影响子女的创造力,父母的兴趣,特别是知性方面(如科学、艺术等),可使其子女在相同领域中更富有创造性。

3.4儿童创意自我效能与创造力

儿童创意自我效能被定义为,儿童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是否富有创造力的信心与评价。Beghetto(2006)研究发现,在各个学科领域,创意自我效能高的学生都比创意自我效能低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持有更积极的信念,同时对考入大学有更坚定的信心[21]。

3.5思维与创造力

创造力的两大主要成分,一个是想象,另一个是思维。想象,主要是创造性想象。思维,也主要是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认知取向研究的核心。[1]从构成创造力的两个维度来看,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比较发现,小学和高中阶段,聚合思维的水平高于发散思维,而初中阶段则相反,说明初中阶段是创造力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13]我国学者认为思维有五种品质。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锐性。同时认为,思维的深刻性是基础,由它引出灵活性和独创性,而灵活性与独创性又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灵活性中对问题的多解和求异、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集中有价值的东西就构成了创造。独创性是独立思考创造出有价值的概念与产品,是智力运行的高级状态。有研究表明[16],创造活动课(每一课有5个活动,分别由视觉的、听觉的、符号的、语义的、行为的5种内容的信息组成来进行智力训练)的开设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4.自我思考

(1)智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应抓住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提供充足的营养以及丰富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养育行为,为创造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造力与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相联系,应从小就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其自由尝试探索新的环境,满足好奇心,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锻炼对事物感知的敏锐性。

(3)创造力与大脑的功能也紧密联系,有意识地使用左手以及多进行全身性的体育运动,都有利于刺激大脑,促进脑部的灵活性以及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张知远. 创造力问题的心理学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2002,06:40-44.

[2]查子秀主编.超常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93,149.

[3]陈国鹏,宋正国,林丽英,缪小春,桑标. 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力与智力和人格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1996,03:154-157+191-192.

[4]Guilford ,J.P.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1950,5:444- 454.

[5]Sperry, R.W. The great cerebral commissure. Sd. Amer.,210,1964:42- 52.

[6]Runco, M. A.Creativity.Annu.Rev.Psychol.,2004,55:657- 687.

[7]王映学,寇冬泉,张大均.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J]. 心理科学,2007,02:489-491+481.

[8]张慕.创造心理探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70一71,174,187.

[9]刘彤冉,施建农. 9-11岁儿童的工作记忆和智力、创造力之间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02:164-167.

[10]Torrance, E. P.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the fourthgrade slump in creativity. Gifted Child Quarterly, 1968,12: 195-199.

[11]Claxton, A. F., Pannells, T. C. Developmental trends inthe creativity of school- age children. Creativity ResearchJournal, 2005, 17(4): 327- 335.

[12]Gardner, H. Art, mind, and brain: A cognitiveapproachto creativ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2.

[13]沃建中,王烨晖,刘彩梅,林崇德.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 心理科学,2009,03:535-539.

[14]Maccoby, E. M., Jacklin, C. N. The psychology of sexdifference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15]吴鸿雁.家教与成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访谈之启示.施建农.超常儿童成长之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52- 370.

[16]张景焕,金盛华,林崇德.科学创造人才的成长历程分析.见:施建农.超常儿童成长之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71- 387.

[17]胡春雁.家庭环境创建与儿童健全人格塑造.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

[18]Wechsler S.Talent development in Brazil:As view byadultwrit-ers and poets.Roeper Review,2000,22(2):86-88.

[19]林o怡.创造力青少年其家庭教养环境之研究――以全国科展得奖国中生为例.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所硕士论文.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3.

[20]林逸媛.家庭环境与子女创造性之相关研究.社会研究所硕士论文.国立政治大学,1992.

[21]王晓玲,张景焕,初玉霞,刘桂荣. 小学儿童家庭环境、创意自我效能与创造力的关系[J]. 心理学探新,2009,05:46-50+66.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自1993年起连续3次获美国性学委员会颁发的性治疗学家资格证书,是内地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生。目前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20年来已主编、共同编写和翻译50多种专业和科普书籍,发表了50多篇论文和综述等,发表了2000多篇科普文章。

认知心理学是1950至1960年间逐渐兴起并得到长足发展的心理学研究的新学派、新方向或新“范式”,它包括了广泛的研究领域。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是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二次新旧范式更替的革命(第一次革命是统治心理学长达40年之久的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它把输入的信息在人体内的流动和加工过程分解为对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若干阶段,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

认知是人类行为基础的高级心理过程,即人脑接受(感觉输入的变换)、加工(学习)、储存(工作记忆)和应用(提取)信息的整个过程,认知能力即所谓智力指人们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像能力、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表达能力等。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懂得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能够根据认知进程适当调节自己的认知行为的能力称为原认知能力。

认知的核心是信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家既重视严格的实验室研究探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从可观察到的输入和输出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内在心理过程(如信仰、欲望和动机)。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它也注意行为的研究,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辅助手段。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以还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用认知观点研究和说明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还进一步扩展到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领域。

比如有些女性在中体验不到和相匹配的同一水平的唤起和,于是对有所依赖,因为二者的体验毕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错误的认知让她们认为女性尤其要不得,必然影响婚后性生活,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使她们的性反应受到严重的消极影响。不过很多时候,问题不在于方式的不同,而是性关系有问题,如果有一个可心的合得来的伴侣,那么就会具有更加完美的性体验。如果婚内早就没有爱情而是冷冰冰的关系,就像一场灾难,还不如的感觉好。所以这些人在时达到没有困难,而在伴侣的性关系中却存在难以逾越的困难。

焦虑对障碍的出现与维持显然具有深刻影响,而焦虑又存在着不同的表现类型,彼此之间也可能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对焦虑的生理反应可以以一种成瘾的方式增进性反应,因为二者具有许多共享的因素,例如血压和心率的增加。焦虑的认知成分则不同,例如与消极认知相关的操作焦虑好像具有不同的作用。若干类型的认知对障碍的出现与维持具有重要影响,患者在性关系中可能经历负认知,应该强调患者对障碍的态度、信念和消极体验的意义。对行为的认知若总是与预期的失败相关、或过分强调表现好坏、或总是想着如何满足对方等自主念头有关,那么这种情况下的性能力自然受到消极影响,自身唤起的水平和性反应会降低。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 观众效应 社会促进 社会干扰 心理测试 测前谈话

我们经常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屡见不鲜:当你走路时,如果有一个人从你身后匆忙超过你,你会不自觉地加快自己的步伐;当你投篮时,如果你意识到有人正在注视着你,你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命中率会更高;如果你是一名演讲者,某一天感觉不舒服,可是一上讲台,你的精神就来了;在运动比赛中,观众的欢呼喝彩气氛越浓,运动员的劲头就越足,技能发挥也会越好……而在心理测试过程中,主测人及旁观者的在场,也会对被测人产生一些心理生理变化。为什么在有他人存在的情况下,个体行为会发生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背后究竟蕴藏着何种社会心理效应?

一、观众效应的作用以及心理机制

1898年,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们的行为效率会因为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而明显促进。1904年,社会心理学家茅曼在做肌肉努力和疲劳实验时发现了这种观众效应。当实验的主持人在房间里时,被试举重物的速度比房间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要快一些,掷得距离也远一些。在此之后,达希尔对哈佛大学的学生进行的追踪研究也证明了有观众在场的情况下,学生做乘法计算要快一些,正确率也高一些。奥尔波特1924年在哈佛大学也通过实验进一步阐明:对于同样的任务,人们在观众面前完成的效果要好于个人单独完成的效果。而佩森等人在1933年研究有关记忆的效率时发现,学习迷宫的任务和学习无意义单词任务的效果却因观众在场而降低。但当被试在学会迷宫任务和无意义单词任务后,他们在观众面前的展示比之前更好。1937年,我国学者在清华大学用蚂蚁进行实验,证明了蚂蚁在单独、成对或三只为一群时挖掘沙土的数量是不相同的。三只蚂蚁一起挖掘沙土时,其中每一只蚂蚁的工作量是一只蚂蚁单独工作时的三倍。这种在“有人在旁”的条件下与“单独行动”条件下个体绩效差异的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称之为观众效应。观众效应是指因为他人在场而使个人绩效水平有所变化的现象。研究表明,被试在需要完成的任务难度较低或是比较容易操作和完成的情况下,观众在场会对其完成任务的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当任务难度较大并且被试不太熟悉任务的时候,观众在场反而会对绩效产生干扰作用。

观众效应在影响个体行为变化时,通常会出现两种相反的效果,即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在完成某项活动时,由于有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参与活动而使行为效率提高的一种现象。社会促进不完全是一种群体现象,人们可以在别人在场时表现出这种现象,但他可能不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而在群体背景下,却更有可能产生社会促进效应的发生。有关社会促进的研究表明,别人在场时从事简单的、常规性的任务,个体的操作会更快、更精确。但如果从事的是复杂的、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别人的出现可能会对绩效产生干扰作用。社会干扰则是,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如果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完成活动,造成行为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

既然观众效应在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那它是怎么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家对此提出了看法:弗里德曼(1981)认为,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引起行为内驱力的增加,是因为他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金盛华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出发,认为被评价意识被激发,会直接提高人们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水平,使行为过程实质上成为一个由高度自我意识支配的自我表现过程。扎琼克(1965)提出了社会助长驱动理论,指出单纯的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唤醒水平和驱力,这种唤醒要求个体以新的方式更快更好地行动。桑得斯(1981)认为,他人在场导致了分心。当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不自觉要选择注意任务还是注意他人,这一冲突导致了驱力的增长。还有研究者认为,个体之间还存在着隐蔽的竞争因素,由于他人在场可使个体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竞争压力,并由此产生了争强好胜及社会赞誉动机,致使个体之间自觉或不自觉地展开了竞争。弗雷德曼和克劳斯(1960)曾做过一个卡车游戏的实验,结果是几乎所有的被试都不由自主地怀着竞争的心态,尽可能地超越对方,而忘记合作。生理心理学角度,最近有学者的研究认为,他人在场可能存在两种冲突的生理物理反应模式:激励或是威胁。当个体具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激励模式,在生理上,这种模式类似于做有氧运动时肌体产生的反应;相反,当个体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威胁模式,肌体发生了类似于应对危险时的反应。不同的生理物理反应模式最终会影响到个体的成绩。这个理论得到了生理心理学家的支持。

还有很多因素被研究证明与观众效应有关,例如注意超载、被评价的焦虑、分心以及认知解释等。有研究者认为,这些理论并不相互对立,它们可能同时存在于观众效应当中。

二、心理测试技术中的观众效应

心理测试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受到观众效应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存在促进作用,有时也会产生干扰作用。心理测试技术是测试人员对被测人进行的一系列阶段性的活动,有被测人参与的技术阶段包括测前谈话阶段、实测阶段和测后访谈及讯问阶段。这些活动中,被测人处于被观察角度,其表情、行为动作、言语及测试指标变化都是测试需要观察记录的数据。

以下从心理测试技术的测前谈话阶段和实测阶段分析探讨观众效应对被测人的影响。

(一)测前谈话阶段的观众效应

测前谈话是测试人员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技巧与被测人在测试开始之间的谈话,从而为测试创造必要的心理环境和条件。谈话内容是根据具体案(事)件而确定的。一般包括案(事)件简介、被测人的基本情况介绍、测试方法和测试程序、自我简介、注意事项等。此阶段侦查人员可在测试室内,观察被测人的言行举止及测试情况,但人数不易过多,以免干扰作用过大,导致测试不准确。通常,主测人在与被测人谈话时,观众效应在被测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发生作用。主测人和侦查员对于被测人来说,都是观众,他们都在观察、评价自己的言语、姿态及表情。

观众效应从被测人的测试动机来说,心理测试都是在被测人自愿情况下进行的,一般情况,无辜者都愿意接受测试。有些无辜被测人会有紧张或反感心理,但同时有多名被测人在准备测试时,这些被测人也会在有“同伴”(别人接受了测试)的影响下自己也愿意接受测试,从而尽早排除嫌疑。谈话过程中,主测人进行正确的引导,无辜被测人由于自愿接受测试动机的支持,他在主测人和旁观者面前会表现的比较自然,同时也会尽量克服自己的生理紧张(这种紧张并不是与案(事)件有关的),最大程度配合测试。然而对于与案(事)件有关的被测人,其接受测试并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动机,他们真实的动机是不愿接受测试,不愿自己隐藏的行为和心理被识破。但多数情况下,他们却会做出与动机相冲突的行为,即愿意接受测试。这其中的原因包括测不出来的侥幸心理、“同伴”都接受若自己不接受更会被怀疑等的心理因素的驱使。

观众效应从被测人的性格气质来说,中等偏外向性格或心理素质较强的无辜被测人在谈话过程中,观众效应往往不会干扰其语言表达、动作行为及真实情绪的展现。一些性格外向,爱表现的无辜被测人可能会在“观众”面前夸夸其谈,甚至谈话跑题,已达到显示自己无辜的目的。而这类性格的与案(事)件有关的被测人,在“观众”面前的谈吐、言行也会表现的放松、自然,但内心却可能因为“观众”对自己观察、注视及评价反而产生压力和紧张情绪。观众效应对于偏内向性格的被测人来说,无辜被测人可能会因为主测人及旁观者观察、注视自己而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不自然,产生生理上的紧张情绪,甚至不能真实流露自己的内心变化。这是观众效应造成的干扰作用,主测人应在谈话时注意区分鉴别。这类性格的与案(事)件有关的被测人,在“观众”的注视下可能更加不愿与主测人交谈,言语举止会更加内向,不自然。观众效应对此类人的自我暴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心理实测过程中的观众效应

心理实测是紧接着测前谈话进行的,通过在被测人身体上佩戴仪器、主测人向被测人提问,同时观察被测人心理生理指标等的过程。此阶段同样可以允许侦查员参与观看。有实验研究,让被测人独处一室,佩戴好仪器,听录音提问进行测试,主测人在旁边装有单面玻璃的房间进行观看,结果表明被测人的恐惧感会上升,从而影响测试内容的效果。因此,实测过程中,被测人与主测人在同一房间会使被测人减少由于独处产生的恐惧感。实测过程中,室内安静,被测人面朝墙壁坐在测试椅上,身体上被佩戴测试仪器,要求注视墙壁且不能乱动。主测人在被测人的侧面观察其表情、动作及图谱指标反映。侦查员在被测人侧面或者背后观察被测人及测试情况。

提问开始,主测人向被测人提出问题,被测人回答。无辜被测人刚开始可能会因为“观众”的注视及其他原因产生紧张情绪,但随着问题持续和适应测试环节,紧张程度渐渐降低,配合程度提高,观众效应的干扰会被被测人慢慢忽略,图谱指标反映真实心理状况。对于与案(事)件有关的被测人,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可能会比正在进行的测试更能吸引他的注意。主测人与旁观者对自己的观察会使被测人听提问分心而猜测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思考如何应对“露出来的破绽”。但这些测试者大多都会表面配合测试,同时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仪器测不出他们真实的内心活动。观众的存在通常会对这些被测人产生更高的心理压力,从而通过仪器表现在图谱指标反映上。这则是观众效应对实测过程的促进作用。也有少数被测人在测试过程中故意乱动或称自己不舒服,以掩盖内心的真实动机。主测人及旁观者应注意观察和评价。

三、小结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 键 词:声乐教育;心理学;教育创新

abstract: facing the importance and problems found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innovation isnecessary to explore. with the advanceable, rational or functional orientation t aken as the guidelines to be chosen for the innovation, what shall be sure to doat present is to introduce and apply the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b ased on up-to-date biology.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vocal musi c education, the effect and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of the prevailing demonstra tion/memoriter teaching. although our vocal music teaching is emphasizing the vo cal skill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traini ng in singing. illustrates theoretically significance of the innovation with whi ch the modern psychology will play a leading role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instea d of physiology. furthermore, the stimulating effect of introducing normal psych ological factors on the innovation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is presented.

key words:vocal music education; psychology; educational innovation

声乐与器乐是音乐作品的两大部类,二者共同构成了音乐表演艺术。由于在史前与史后初期 ,乐音多以感情语言形式出现,以致长时期内,声乐一直是主要音乐,人声就是最早 的乐器[1]。虽然声乐与语言具有共同特性,即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量与 节奏,均由声带发出,用于表达意义与感情,但是在声乐中,更加重视感情表现与声音的充 实、悦耳,从而更具美感。即使到了中世纪,乐器与器乐在许多地方因含世俗因素太多而受 教会排斥,正式的、主流的音乐艺术仍然是声乐[2]。文艺复兴以后,纯器乐和由 器乐伴奏的歌 唱、戏剧得到了很大发展。然而声乐因其简便而富于感染力,始终受到人们关注与喜爱,著 名歌手往往比著名乐手受到更广泛的欢迎。即使在现代,在各国,包括我国的民间、社区, 以及中小学音乐活动中,声乐教育也始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许多人用唱歌来表现自 己,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甚至参与歌手选秀活动。

声乐教育是有关声乐的知识、技巧、修养与审美趣味的传承过程,涉及到相关的科学知识、 发声技术、表演艺术与艺术欣赏。目前声乐教育中所传递的科学知识主要是物理(声)学与 生理学知识。虽然有的声乐教师曾在音乐师范系学习过教育心理学,并能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但由于声乐专业出身的教师通常不懂心理学,而师范出身的教师单方面的心理知识运用又 不同于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教育心理学毕竟不是声乐心理学,所以,声乐教育迄 今缺乏专业心理学的支持。不比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已分别建立了支持专业教育的艺术心 理学、运动心理学。

对声乐心理的重视不足与研究不够,使得当前无论在专业院校还是在义务教育、社区活动 中,声乐教育都存在着重技巧轻理论、重生理因素而忽视心理因素的倾向。这种倾向虽是声 乐历史上形成的,在过去具有合理性,今天却已成为阻碍声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门槛。由于 以上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倡导研究声乐教育中的心理因素。本文拟通过讨论声乐教育创新 以心理学为导向,以及心理因素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来论证引入心理学对声乐教育创新 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一、 声乐教育创新方向的选择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它通过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来指导实践应用 。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古已有之,但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是在19世纪中叶,由德国感官 神经生理学发展所促进的,并以冯特1879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纲要》为标志。心理学的诞 生史告诉我们:在生理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必要发展心理科学。事实上,体 育教育由以运动生理学为基础,进而引入运动心理学,以解决竞技决胜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运 动员心理素质问题,便是明证。其原因在于人的行为虽然靠肌肉与器官完成,肌肉与器官功 能的发挥却受到高级神经活动控制,而心理因素则会对高级神经活动生理产生重要影响。正 如一台复杂的机床,其工作部件的运动要受到传动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制约,在机床工作部件 精度趋近极限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与效率的途径就是引入数控装置或实施电脑控 制。

心理学发展历史虽短,却被视为21世纪的领航学科。在美国,心理学会是仅次于物理学会的 全国第二大学会,下设40多个分支学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涉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其中应用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与高度分化,即心理学向专门领域的渗透,已是现代心理学发 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当代许多专门领域的发展、创新活动,多以心理学为导向, 以引入与应用心理学知识作为其共同特征。

但目前,在音乐心理学中,声乐心理未与器乐心理明确区分。其实声乐以人声为“乐器”, 作品中又通常有语词意义需予表现,本质上不同于纯音乐的器乐。而在艺术心理学中,又常 将歌唱家与戏剧演员、话剧演员的艺术表演心理混为一谈,忽视了二者再创造活动的基本 促进因素存在着本质差异:前者首先以音乐,后者则首先以艺术语言为创造的基础。可以认 为,声乐教育长期沿袭旧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与它没有紧跟时代进步、及时建立自己的专业 心理学基础有一定关系。

19世纪中期以来心理科学的大发展,不但导致现代生理学诞生并将神经与肌肉活动关联的高 级神经活动(即生理心理)确定为重要研究方向,同时也暴露了声乐教育将歌唱归结为生理 学与音响学的偏颇,使声乐教育面临着创新的压力。

创新是在某个领域首次引入与应用新事物的活动。对于声乐教育领域,选择所要引入的新事 物,是确定创新方向的重要举措。其选择原则首先是先进性。在声乐教育中引入最新的心理 学成果和与现代生理学相关的心理知识,会有力地带动声乐教育全面创新。其次的选择原则 是合理性。声乐教育原以音响物理与发声生理科学知识为基础,按学科递进发展规律,引 入与应用现代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是循序渐进的,具有合理性。第三项选择原则 是功效性,即能否提高声乐教育的功效。由于目前声乐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教学困境,常 常不是物理、生理知识问题,而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引入心理学,不但有对症下药的作用 ,而且有利于培养艺术个性突出的未来歌唱家。

二、 声乐教育重生理轻心理

的历史传统

中世纪,欧洲的歌咏活动被宗教所统治,不准群众集会时唱歌,也不准妇女演唱“圣咏”。这 种封建礼教极大地限制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为了唱好“圣咏”,教会举办了许多"唱诗班",这 是早期的声乐学校,它在演唱技巧的探索、钻研和歌唱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有过重大贡献 。 但是,这种以童声合唱、假女高音和阉人歌手为主的“唱诗班”,虽然演唱的声音谐和甜 美,却缺少雄浑的力度和自然的人声音色,无法展现人的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16世纪末、17世纪初,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城诞生了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早期的歌剧( 抒情音乐剧),将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歌剧艺术形式的诞生对演唱技巧的重大变革起了 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在“文艺复兴”思想指导下,需要突出歌剧人物形象化、性格化的特 点,凸现了旧的演唱方法与新的表演风格间的矛盾,再用童声、虚弱的假声和阉人歌手的声 音来表演歌剧角色已不再合适。于是,演唱方法的改革、探索,研究新唱法等工作,便历史 地落在了佛罗伦萨艺术家、歌唱家的肩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意大利“美声”唱法与它的 艺 术学派在意大利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美声”唱法在歌唱技巧上有许多独到 之处:能够表现歌唱多层次多变化的丰富色彩;能充分发挥共鸣效果,不仅加强了音量,而且 也美化了音色;可以精确地控制和调整发音器官的协调动作,灵活自如地操纵人声乐器来表 现高难度的复杂技巧,从而大大丰富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一整套较系统的声乐教 学法,能够解决歌唱者发声上存在的疑难问题,使歌唱逐渐达到完美的程度;因为符合嗓 音发声的自然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声带负荷,即使长时间演唱也不致因疲劳而受损伤 ,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声带的艺术寿命[3]。

在这个古意大利学派时代(音乐文献称之为纯粹经验主义时代),声乐教育主要靠模仿(“ 像我那样唱”)与教材。教材指教师针对学生所写的专用的练习和练声曲。由于当时教师多 为阉人,学员是儿童与阉人,二者歌喉状况相似,模仿非常容易。如此,直到18世纪,声乐 教育仍广泛利用模仿和反复定型的教学法。

然而,模仿常会扼杀学生音乐创造的个性,并使学习过程沦为教练活动而消减了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与积极性。到了现代,因师生的歌喉明显不同,模仿难度增大。而刻意模仿教师训练 有素的歌喉,常会使学生邯郸学步,丧失了其歌喉的美好特色,却又因官能不同,学不成老 练的歌喉。尤其当教师对自己歌唱过于自信而又无视师生歌喉条件差异时,其艺术示范与模 仿要求,甚至会毁掉学生的歌喉与未来造化。

随着生理科学的发展,加西亚二世于1855年发明了喉头镜,使声乐教育由抽象神秘,转变为 具体而科学,从而成为声乐机理教学法创始人。机理教学法是一个大的系统,其发展初期, 属于声乐教育的“人声乐器打造”阶段。此期的机理教学法,要求教学者能洞悉气息、发声 、共鸣、吐咬字的有关生理学、物理(声)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训练,以求高效地 解决相关发声技巧、技能及肌体协调性的问题。后来机理教学法伴随着生理学、声学等领域 的进步,越来越完善,更进一步显示出它的科学、高效的特点。如今这种以实证科学为基础 的教学法,已在声乐教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它确实 “代表了国际声乐教育的前沿”[4]。其表征就是声乐教师在发音器官结构、功能 方面的知识超过了语言教师,音乐学院的嗓病研究治疗水平不亚于医院耳鼻喉科。

然而,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传统的理论是不注意歌唱心理的,歌唱心理学是声乐教育理 论中最少有人研究的部分”[5]42。在国内,声乐研究的重心与主流,依然是植基于 生理 学与物理学的机理教学法。有人以《’97全国声乐论文综述》、《98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 、《’99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0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二??一全国声乐论文综述 》、《2002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3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二??四年全国声乐论文 综述》、《2005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等九篇论文中提供的数据为依据,指出近九年(1997 —2005)来收集到的声乐论文中,对声乐技术的论述仍是以机理教学法研究为主要代表的 。讨论声乐教育心理的文章难得一见,其内容也偏于一般教育心理而非声乐教育心理。

三、 心理学在声乐教育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贯串于教学、学习、练习、欣赏、修养与演唱等全部过程,可 以说,歌唱家的成长过程就是其歌唱心理的形成过程。还可以更广泛地说,从婴儿反射本能 的哭喊到与歌唱家的艺术创作相联系的一切高级发声现象,都是永远受心理因素制约与决定 的。这是因为在艺术歌唱中,歌唱者的发声技术与他们对自己声音特色的利用,都是实现创造 意图的手段,都由其所演唱乐曲的艺术内容所决定。而声音艺术创造则是具有不同历史、民 族文化背景的,具有性别、年龄与个性特点的歌唱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的表现。典籍《乐记》 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正是音乐发自内心又直接诉诸内心的特点,决定了音乐以 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境界为使命。其中声乐,由于以人声为 “乐器”,“人的喜怒哀 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直接表达,而 表达的有力、细致、正确,都无与伦比”[6],所以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器乐更为强 烈与深刻。对听众来说,声乐的歌词、音乐,以及表现手段(声音)及发声方法,可以多角度多 层次地引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即使他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也能受到感染,不像器乐有时会 “对牛弹琴”。

换句话说,声音固然由身体发出,却是心理使然。正如斯宾诺莎说的,“人的身体除了为心 灵所决定、所指导外,并不能建造任何寺院”[7]。艺术歌唱虽然通过发声器官进行 ,心理因素却起着统制的作用。

心理因素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不必顾虑细部的协调配合,使需要复杂协作的难以掌 握的多块肌肉的复合运动,仅只从整体上养成习惯,便可掌握与自如运用。而原来的机理教 学法,却强调声乐技术的掌握,须取决于学会有区别地用意志控制发声器官各部分肌肉活动 的技能。事实上发声器官的机能多半是自动的和整体的,歌唱者并不能过细地控制每一块肌 肉,有时甚至不能控制机能(例如打哈欠、喷嚏),而只能控制器官运动的节奏、强度、方 向等。显然,烦琐地要求控制每块肌肉,很困难,即使做得到也会使神经高度紧张而影响歌 唱效果,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教学方法。反之,若从整体上揣摩唱出理想声音时的发声器官的 状态,使这种随意运动得到定型,成为习惯,就可以掌握与自如运用技巧。这种基于心理调 控的教学方法,事半功倍,省去了徒劳的努力,又免除了不必要的紧张,具有显著的合理性 与优越性。例如学习 “有支点” 发声(托气的发声)很难。学生如按机理教学法学,不是 没保持住气,唱得无力出了喉音,就是咽肌紧张发声不自然。顾此失彼,总在两个极端间摆 动,掌握不住要领。但如果让学生在钢琴伴奏下,保持吸气状态,在心里悄声地唱,就不难 找到有支点唱的器官位置并养成运气习惯,从而掌握了技巧。在这里“内心歌唱”就是一种 充分利用心理因素来摆脱细部牵扯而从整体上养成正确技能习惯的有效办法。歌唱大师大多 重视内心歌唱,不但把内心歌唱能力与掌握歌唱技能相关联,而且用于能动地想象和监督自 己的歌唱表演。目前许多乐器如钢琴教学中,也已要求边演奏边“唱出来”,其实已运用 了心理的整体统制作用,是有道理的。

声乐教育当然要教声乐技术,但脱离音乐内容的训练,无助于歌唱,又使嗓子易累,技术练 习单调死板易厌。若在声乐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作用,例如借助音乐的艺术内容 ,养成运用整体技能的习惯,就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技术与声乐艺术同步提高。其做法 是将学员对目标技术的注意,转移到对技术在音乐表现中的运用的注意,等到运用技术的习 惯养成后,再转回目标技术上使之熟练。声乐教学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即学生唱他喜欢的作 品时,爱屋及乌,使他对技术有了亲近感,其技术进步很快。这是其感情投入与热情等因素 ,帮他挖掘、开发了技术上的潜能。因而在教学中,可通过选择学生喜爱的曲目来助其掌握技 术,再让他将已掌握的技术转用于他不甚喜爱但应学习作品的成功演唱。这是明智的教学思 路。反之,强令学生唱不喜爱的曲目,会使他因厌恶、逆反心理而对技术学习产生冷漠、疏远 、畏惧感,导致情绪低落、教学失败甚至歌喉累伤。

四、 声乐教学应关注心理因素

作用的研究

声乐教学法创新与声乐心理学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和巨大努力,将有关心理因素的作用作为 声学教学研究课题,应是很好的起步与切入点,可以积累知识与经验。国内声乐界在新世纪 之初,已有若干文章,对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展开 了探讨。只要在研究中再进一步结合声乐专业教学,就有可能促进教学创新。例如有人提出 歌唱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动作,而核心问题是心 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家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8]。又有人指出浮躁、虚荣、自 卑、紧张等不良心理会影响演唱效果。

笔者根据多年演唱与教学的体会,对气质等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以下自己直 觉的认识,以供参考。

气质在歌唱专业中作用巨大,歌唱者的嗓音与发声特点同其心理感情密切相连,对其艺术创 造倾向与风格和职业成就,影响巨大。猫王能风靡全球,留给人们深切的记忆与怀念,与其 独特气质不无关系,气质影响着其声乐技术的方向、水平,更影响其表演成就。巴甫洛夫曾 断言气质可在生活教养下改变,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改变将很困难。所以声乐 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陶冶学生的创造气质,另一方面或许应更多地致力于发掘气质好的苗子。

法国音乐家孔巴里约称“音乐是用声音进行的、没有概念的思维的艺术”,说明思维对于感 受声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理解音乐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思维中的想象,在声乐教育中就 是内心歌唱,是学习歌唱技术的捷径。俄国声乐教育家杰柳仁斯基曾强调说,(学声乐)需 要用脑子而不是用嗓子,因为当嗓子疲劳时,学习仍应继续。学生如果善于拟定演唱计划, 想象自己的演唱,就能在嗓子疲劳时继续做到内心里的学习[5]62。

主动性是克服技术难关和做好艺术演唱的重要心理品质。主动性所导致的顽强、深入的思考 和不断的尝试,包括将“感情移入”到音乐作品、形象中去,是演唱成功的前提。

记忆在声乐技术学习与掌握、运用中有很大作用。声乐教育中有两类重要记忆。一类是与嗓 音的发声官能技术相联系的基本感觉记忆,另一类是把艺术创造的因素与技术因素相统一的 艺术表演的记忆。记忆可以积累而形成教养,还可以通过提炼成为直觉与灵感的资料。而教 养对于音乐理解与欣赏,直觉与灵感对于艺术创造,均关系重大。记忆可以分为学习、保持 与记忆三个阶段,其中记忆阶段又可分为回忆与再认。因此对资料的学习和对作品的音乐分 析,会通过保持而影响到技术的掌握和节目的表演。记忆中的回忆,有助于迅速重新学会被遗 忘的技术与音乐。再认因不像 回忆那样必须发现其客体,而具有便于转移的特征。在声乐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新乐 曲中再认曾经学到过的技术与音乐成分,来帮助他迅速掌握新乐曲与新的技术。

注意力涉及歌唱者音乐观念与音乐感等声乐基本因素的养成。教师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分 配和学生发展阶段有关。就学声乐技术而言,学生应首先集中注意于,教师提示他的发声器 官活动方面,其次集中于发声官能的控制方面。而在表演时,则应妥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但是,对声乐艺术的专注,应是声乐工作者的职业态度,也是希望在声乐表演与教学上取得 成就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情感是一个过程,情绪则是情感与感觉的复合。由于音乐的经验基本上是情绪的,声乐更是 直接表现情绪,显然,对情绪的类型与强度的准确把握和有分寸地充分表达,就成为决定理 解作品和艺术演唱成败的重要因素。

总之,声乐教育曾通过引进生理科学知识,实现重大创新而形成了机理教学法,这种教学法 必然地带有其产生时代所赋予的机械论的烙印。心理科学的新进展使声乐教育又面临着另一 次重大创新的机遇,在这次创新中,纯粹的肌肉练习并不会失去它的作用与意义,但将会由 主导地位下降到从属于歌唱心理活动的基础地位。这种建立在肌肉运动与高级神经活动生理 基础上,由歌唱心理加以整合与统制的新的教学法,必定会带有当代系统论的烙印。在对心 理因素于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的研究取得进展后,为构筑新的教学法所必须进行的声乐 心理对声乐技术、教学、练习与艺术表演的深刻影响等课题,也会逐渐受到声乐界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卡尔西萧. 音乐美学[m]. 郭长扬,译. 台北:大陆书店, 1974:238.[ zk)]

[2]梅耶尔 e. 交响音乐的产生[j]. 韩耀成,译. 音乐译丛, 1981(4):2 .

[3]邹本初. 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 2000:23.

[4]王紫剑. 对声乐机理教学法及其现实应用的初步探讨[d]. 天津:天 津音乐学院, 2006:2.

[5]德•阿斯培伦德. 歌唱者及其声音的训练[m]∥音乐译丛:第三辑.张洪模,译. 北京:音乐出版社, 1963.

[6]丹纳. 艺术哲学[m]. 傅雷,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30.[z k)]

[7]斯宾诺莎. 伦理学[m]. 贺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94.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系统理论 应用心理学 课程建设 创新与实践

[作者简介]武海英(1968- ),女,河北张北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张家口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思路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2JY01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40-02

课程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心与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学校课程是复杂的系统,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结构,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水平。我国现阶段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需要。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尚未形成完整、规范的课程体系。

系统理论是从整体出发去研究事物的一种理论。在系统理论视角下,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作为大学或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既有自己的边界,又处于一定的环境中,是一个外部环境复杂的开放系统,其建设与发展要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如何形成应用心理学专业完整、规范的课程体系,满足社会对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要做好课程建设的目标指引、模式创新、教法适配与实践支持四方面的系统工作。

一、以社会需要为基点,确立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作为一个系统要与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大环境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质量和规格等的要求是确立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点。从社会对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要来看,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要求应该是宽口径的,要求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要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实用性;要求在严格实施专业培养外,向学生提供多项辅修课教学、职业资格培训、职业证书培训,促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用心理学专业应以培养“复合型”本科人才为培养目标。“复合”主要指三个方面的复合:知识的复合、思维的复合和能力的复合。通过这些复合可以达到对心理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超越,用全新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从而以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运用为特色,为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在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及市场营销等各行各业有所作为。

二、以综合院校多领域学科资源优势为依托,程序性课程与策略性课程相结合,实现学生知识复合目标

课程本身作为一个系统除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外,还受到大学内部学科资源以及课程学习者对于课程的不同需要的影响和制约。充分考察大学内部学科资源与课程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对课程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可以形成程序性课程与策略性课程相结合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新模式。

(一)以程序性课程为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特征

所谓程序性课程,是指高校有关部门根据当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惯例或学科资源优势,在结构形式与操作程序上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课程序列。可以将目前大多数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程序性课程概括为“一体两翼”课程模式。“一体”是指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为基奠的公共及专业基础课程系列,集中体现课程的基础性与综合性;“两翼”是指与两个主要应用领域交叉形成的专业方向课程系列,集中体现心理学在医学与管理领域的应用性与渗透性。

1.“一体”化的基础课程体系。“一体”化的基础课程体系表现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两个部分。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信息技术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占总学时28%左右。这些课程决定培养人才的社会价值定向与社会适应性,决定个体具有怎样的自然人文素质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解决培养人才为谁服务的问题,是人才素质中对其他素质起着决定性影响的方面。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中外心理学史等课程,占总学时28%左右。这些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怎样的专业理论与方法基础,是从事心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必备的基础。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其实,在似乎想当然的地方往往有着许多并不"当然"的问题。因为,越是新兴学科,其定位、目标、前途等,越有可值得推敲之处;越头绪纷繁,其背后那隐微之机,越有探索的必要。笔者不自量力,试图围绕“心理学究竟在何种意义上适用于文艺学研究”这一中心问题,把文艺心理学放在实验心理学的全部历史和巨大背景上,简要考察其萌孽(发生),适用性(形态),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国内外的大致走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作出力所能及的概述和前瞻。

1. 问题的提出

如果把费希纳(Fechner)《心理物理学纲要》(1860)看作实验心理学的诞生,那么,心理学是否适用于文艺学研究这个问题至少30年后就在德国本土被提出了。其外在表征是狄尔泰 (Dilthey)与艾宾浩斯(Ebbinghaus)的争论。艾氏认为心理学能够认识真实的心理现象,如统觉、目的和自我,狄氏认为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归结为心灵元素的混合,不能用以研究具体的心理现实,如艺术家的创造性想象、价值观、义务感、自我牺牲、宗教热诚等等。⑴狄氏提出的问题是严峻的,直接关乎着心理学作为实验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事隔20多年,美国心理学史家墨菲(Murphy)和格式塔学派三巨头之一的考夫卡(Koffka)仍对狄氏的意见表示赞同。⑵

在实验心理学大本营爆发的这场争论意味深长。它表明人们对心理学初期元素主义的怀疑。事实的另一面是,一些严肃的心理学家不断将触角伸向艺术等高级思维领域。在此做出最大成绩的是精神分析,格式塔和人本主义学派。甚至曾持谨慎看法的考夫卡也改变了态度。⑶问题在于,尝试是一回事,其适用的范围、程度如何是另一可事,前者是能不能而后者是哪些适用哪些不适用的问题。一旦进入第二层次,各心理学家的分歧便暴露无遗。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注重艺术和深层心理的关系,格式塔则重在考察视觉艺术在心理上的整合形式。人本主义认为艺术是丰富性动机的产物而精神分析认为是缺失性动机的产物。即使在精神分析内部,分歧亦昭然可见。荣格(Jung)说,只有“艺术形式的处理过程”(即创作过程)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构成“艺术基本性质”的那一方面不在心理学范围。⑷然而众所周知,他的老师弗洛依德(Freud)正是由于回答了艺术的本质问题才名扬四海的。如果把眼光稍微旁涉一下,会发现更令人吃惊的情况。一般认为元素主义不能研究艺术,然而前苏联维戈茨基的“客观分析法”恰恰遵循着元素主义的思想。⑸他把艺术作品分割为韵律或结构片断,通过功能分析(即心理学的叙述)说明审美反应并确立它的一般规律。

由上可见,从精神分析开始,心理学对于文艺学研究已不再是能不能适用的问题,而是如何适用的问题了。

2.文艺心理学;在心理学派鼎替与转换中的显现

要明确心理学如何适用于文艺学研究,必须先理解在弗洛依德之前狄尔泰为何发出疑问。欲达此目的,又必须借助于对心理学史的简单回顾。说到心理学史,除费希纳外,冯特(Wundt)必须提及。墨菲说,自从冯特的实验室建立,心理学“才算是有个安身之所和有个名称的一门实验的科学。”⑹应该说,费希纳和冯特是标志新心理学(即与古代以来哲学心理学相比较而存在,相独立而发展的实验心理学)诞生的双璧。再把视域放开一些,实验心理学的诞生还依赖于笛卡尔(Descartes)理性主义背景。是理性主义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达,使人摆脱了上帝的阴影,从而能客观,公正地面对内,外在世界。从此,心理现象(内在世界)不仅成为观察的对象,而且成为可以应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方法的确立,使研究目的更加显豁,这就是,人不仅要了解客观世界的构成与本质,更要了解人本身是什么,从哪里来,来做什么,又到哪里去?事实上,实验心理学所要回答的正是远古以来哲学家梦牵魂绕,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墨菲如是说:“说到心理学同哲学的关系,更常见的是相互依赖而不是心理学对哲学的依赖。”⑺

心理学把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心理现象有低级高级之分,针对不同层次的侧重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便表现为两大派别(元素派和功能派)象左右脚一样的交替前行。⑻很明显,元素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发生认识论等有大致相同的趋向,属元素派;形质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有大致相同的趋向,属功能派。前者的极致是吝啬律,后者的极致是拟人论。⑼但在我看来,它们又有相通之处,即都以生理学,比较心理学为基础。

从以上各派的分类以及产生的时间顺序等,可清楚看到,冯特的元素主义在实验心理学创立初期确实占有绝对优势。这种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分析到最终的,不可再分解的成分,单纯描述它们的强度,性质之类,而剥离所观察的心理现象的客观刺激和实际意义,其潜藏的机制性和零碎性的危机,不能不迫使狄尔泰发出惊呼:这样的心理学究竟能否研究人的高级心灵?

狄尔泰所设想的是与此相对的人文科学心理学,认为不应从元素开始而应从体验到的内在关系(结构)开始,去阐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由此揭开了元素主义向功能主义转换的新的一页。心理学史表明,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的詹姆斯(James),杜威(Dewey)正在把心理活动当作一条连续不断的河流,注重心理现象在对环境适应中的作用;奥国的弗洛依德也在苦思冥索,推测一切高级精神现象的终极原因;顺便说一句,产生于德国又在美国开花结果的格式塔学派(包括勒温Lewin,阿恩海姆Arnheim等)的探究,也不能不说是对狄尔泰的回应。必须指出,狄尔泰反对自然科学心理学并不是因为它不研究心理现象,恰恰相反,而是反对它研究太细,把整体心理切割成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刺激,反应而不见活生生的心灵。

平心而论,说实验心理学一开始就排斥高级心理是不公正的,因为作为奠基者之一的费希纳曾苦心孤诣,将在《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中总结的数量测量法贯彻到美学研究之中达十年之久,并写出《美学初探》(1876)一文,提出了著名的16条审美心理原则。由此观之,狄尔泰、精神分析、格式塔等不过是从不同角度的继其踵者。另外,在论及精神分析和格式塔的直接渊源时,人们最容易忘记德国的医学、心理学和哲学传统。早在18世纪,维也纳医生麦斯麦(Mesmer)就发明了通磁术-以神秘的精神治疗神经病。在冯特创建心理实验室前5年,维也纳大学教授布伦塔诺(Brentano)已提出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内容而是它们的活动(意动),内容附丽于意动。弗洛依德是布氏的学生,而格式塔诸君则是其三传弟子。弗洛依德又说,叔本华的意志“相当于精神分析中的精神欲望”,苛勒也说,格式塔的“直接经验”导源于康德的现象界。指出上述事实,目的是为了说明对艺术最感兴趣、最有贡献,也最具“人文”气象的两个心理学派的出现,不是孤立现象,不是突然从天而降的怪物,它们同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一样,也是德国土壤的产物;同时,也为了说明,所谓自然科学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之争,实际上是实验心理学内部的事。因为不管是弗洛依德,还是阿德勒(Adler)、荣格、乃至马斯洛(Maslow)等极端人文主义心理学家,从来都不反对自然科学,相反许多结论还依赖于生理学、化学、神经科学、解剖学、比较人类学等。

如上追踪可约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在弗洛依德、格式塔之前,实验心理学不是不能适用于文艺学研究,而是元素主义的暂时盛行引起了狄尔泰的警惕,与此同时,便是实验心理学向艺术以及其他高级思维领域悄无声息的渗透和大规模入侵。

(2)事实证明,实验心理学确实适用于文艺学研究。根据心理学史的运行实践,我们最起码可以发现并归纳出如下铁的事实:从学派角度看,其适用性主要集中在精神分析(含马斯洛人本主义)和格式塔;从是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涌现了有价值的、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经典性著作角度看,也主要集中在这两派。

此外,还有一些心理学功底深厚,却喜欢游弋于心理学与文艺学边缘地带,对艺术研究有浓厚趣味且鉴赏力极强的准心理学家。他们的精力和目标不在于从实验室观察并总结心理学的原则,规律,而在于将有些已经归纳出来的相对成熟的,且适用性、灵活性较强的原则、规律应用到文艺学研究中去。例如阿瑞提(Arieti)、弗莱(Frye)、阿恩海姆等。这些人的功绩在于寻求心理学与文艺学研究的结合部,和前者对于后者的普适性,阐述、扩展并推衍心理学原理向文艺学各个层次、门类、课题的全面渗透与深化,巩固由早期心理学家所开拓的文艺心理学阵地,以扩大战果。他们的态度如此真诚,精神如此专注,耕耘如此勤奋,以致于在20世纪蔚为大观,筑成文艺学美学领域一道令人目不暇接的风景线。

不仅如此,20世纪中期以来,还有三大奇特现象值得注意:一是以情绪情感心理学为代表,实际上则体现为生理心理学观点向文艺学美学研究领域的渗透;二是以托尔曼(Tolman)、赫尔(Hull)、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以勒温(Lewin)为代表的拓朴心理学,以皮亚杰(Piaget)为代表的发生认识论等实验性很强的心理学结论,正在被导向文艺学美学研究领域;三是以实验心理学的各种原理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的某种倾向性,逐渐向表现论美学、现象学美学、符号论美学、乃至自然主义美学、信息论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等学科领域入侵。如上的渗透、导向和入侵,举凡所经之处,必留下浓重的、涂抹不掉的心理学痕迹。这一切,似都可说明,心理学对于文艺学研究的适用性不但越来越强,而且在发展中还显示出一种活泼泼的生命力。

(3)适用中的隐优值得注意。首先,考察如前所述的从事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两大类人和其所有作品,可以发现,其适用的范围仍是有限的,不仅心理学家对文艺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神分析和格式塔两大学派,而且那些准心理学家对文艺学的研究及其著名作品,也主要集中在对于这两大学派原理,规律的阐释、运用上;其次,精神分析主要指向艺术发生的动机分析,但众说纷纭,而格式塔则主要指向视觉艺术的构成和艺术美的生成分析。二者能否统一,如何统一?如果不能统一,是否二者永久只能局限于各自领域?这就是说,研究视觉艺术用格式塔,研究艺术动机用精神分析?其三,精神分析有些见解相当深刻却较难证实,格式塔也不乏道理却稍显机械,亦即,个体人的艺术感知能否用几条简单的定律概括其四,格式塔的自然观察法明显是理性化倾向,而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法则诉求于心灵深处的潜意识,有非理性倾向,如何在分析同一艺术现象时协调?最后,生理心理学、新行为主义、拓朴心理学和发生认识论的适用性虽露端倪,但至今尚无可以与如前所举之著作比肩的,有价值的作品出现。指出这些问题,不是要灭文艺心理学的威风,而是为促使其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赖以思考的出发点。

3.国内“心理学十文艺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之所以用此术语是由于"中国特色"造成的。

比较一下可知:

西方由于科学理性观念根深蒂固,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方法论训练,一般人不敢轻易涉及某一个陌生领域,因此用心理学原理研究艺术者无一例外是心理学家和准心理学家。弗洛依德等人固不必说,随手举一批在国内耳熟能详,在艺术研究领域颇有成就的人物,如阿瑞提、阿恩海姆、冈布里奇、温诺等,细察一下个人履历,也都是如上身分。他们把研究成果叫做文艺(艺术)心理学是对的,因为其研究目的,方法无不指向心理学。他们把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当作材料、佐证、论据,其目的主要是证实自己的心理学观点。诚如阿恩海姆为温诺作序(1982)时所言:“坚持把可验证,可测量,可计数的东西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的艺术心理学必定倾向于概括,作出我们认为与现实最直接相关的论述,同时也作出与那个现实最间接相关的论述。”

国内拓开这一领域的时间并不太长。西方心理学是在这个总背景下引入的,起初纯粹是作为应用学科,既被用于创作,也被用于研究。鲁迅等人曾用精神分析理论指导小说创作(如《不周山》),戳穿虚伪的旧道德,郭沫若也曾打算用它撰写文学概论讲义,闻一多则拿荣格理论研究古典文学,似乎想证实爱国主义与中国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联系。其间最值一提的是张耀翔和朱光潜。前者留美后者留法,前者主修而后者辅修心理学。⑽张先生是国内以心理学家身分研究艺术的第一人。他1920年学成归国,同年开始,涉及范围较广,但主要研究感、知觉理论和情绪心理学。其中对视、听、嗅觉、变态行为等与艺术的关系探讨,至今读来仍令人兴味盎然。遗憾的是,张先生的工作似乎是空谷足音,后继乏人。(在今天的个别心理学家看来,用心理学研究艺术,好象还有野狐禅之嫌。把心理学永远禁锢在实验室,不与其他学科接触,很有可能窒息其生命力,患学科“自闭症”,导致在未来世纪的苍白、落后。这种状况实在堪忧,笔者人微言轻,冒昧提出这个问题,但愿能惊醒世人,引起讨论)。朱先生在30年代以《悲剧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等鸣于世,其奠基之功不可埋没。遗憾的是,首先,由于他对哲学、文学的偏好和对实验心理学的不信任,导致在两本著作中所采用的观点和方法论大都来自于被实验心理学家所鄙薄的“纯心理学”。⑾其次,朱先生所开创的事业(不管从他的身分还是研究对象、方法、内容、结果来看)应当叫做心理文艺学或心理美学,而他却沿袭西方人的旧名仍叫做文艺心理学。⑿

解放之后,心理学一度作为伪科学被取缔,因此80年代的“心理学十文艺学”研究事实上是从头开始的。1985年的“方法论热”对这一研究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如同美学泛化一样,大陆也曾出现心理学泛化,以“心理学”命名曾是学术界的时髦景观。人们不仅伸向各种艺术门类,伸向各种特殊心理层面,而且也伸向概论领域,试探以理论方式建构它的学科体系。从单兵突袭到集团作战,从个体经营到社会定货,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这一热潮绝对不能作情绪化的随意否定。首先,其间虽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但经过大浪淘沙的许多价值不菲的著作也沉淀下来,成为此一时期学术界的代表。⒀其次,使"心理学十文艺学"研究在学术领域的位置起了革命性变化,即从边缘批评逐渐平移到批评界的中心地带,成为目前最活跃的多元话语里一支强劲力量。最后,实验心理学深入人心,悄悄取代了“纯心理学”。精神分析、格式塔、发生认识论等昔日王谢堂前燕,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各种研究中触目可见。

但是,不足之处亦很显眼,择其荦荦大端简述之:(1)研究目的尚不明确。突出表现在正名问题上,人们普遍把心理文艺学叫做文艺心理学。正名问题关系到研究的目的、前途,乃至研究成果的性质,不可不慎。⒁(2)研究性质尚未界定,因而研究对象,方法仍显混乱。心理文艺学到底是一种新的学术姿态、角度,还是一门学科?倘是学科,到底应该是独立的,还是隶属于文艺学(或美学)?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⒂(3)研究人员单一化。新时期以来主要是艺术理论家,美学家参与此项研究。在当代心理学家那里,艺术至今仍是一处被遗忘的角落。是艺术太神秘不好把握,还是个人艺术修养不足因而回避?

小结:展望与对策

21世纪将是信息化时代。这个时代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科技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二是科技知识以加速度形式激增且更新极快。这必将导致人类物质、精神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并引发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消除干扰,保障持续发展,许多有远见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不约而同寄希望于生命科学(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科学、生态学等),认为它的进展对21世纪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将不亚于爱因斯坦物理学对20世纪的贡献。1992年美国财政预算中科研与发展总经费为576亿元,其中主要从事生物和医学基础研究的NIH(国立卫生研究院)独占90亿元。这还不包括NSF(国家科学基金会),农业部,环保局和NASA(航空航天局)等部门另行投向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大量资金。近来美国统计了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发现学生命科学的占51%。⒃由此可见,生命科学在下一世纪的发展是可以预料的。

生命科学的进展必将促进生理学、心理学的进展。前文已述,心理学与哲学的接榫之处在于都追问并力图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正是这一点也把艺术与之连接起来。历史的发展打碎了黑格尔当年的预言,艺术并没有消失而是更加兴旺并与哲学合流。⒄这是因为艺术是对于人的本质的曲折、隐晦的呈现,其中包含着解释这一千古之谜的密码,也包含着“人向何处去”的隐微之机。马克思认为,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心理学”。⒅既如此,作为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静的属性,即以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所表现的物质化了的、客观存在的心理活动和由之调节的艺术活动的艺术作品,更是一本打开的心理学了。生命科学生理学心理学哲学艺术的相互贯通,以及心理文艺学作为使文艺学美学向理性化、科学化迈进的必要和关键的一步,都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文艺学在未来世纪的发达,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

如果上述推测有一定道理因而心理文艺学的发展可以被放在这个基点上考虑,也许,如下工作将是迫切需要进行的:

(1)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心理文艺学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今天,要谋求进一步发展,必须先理清思路,即把视点返回到出发地,重新思考,为什么将心理学导入文艺学研究其适用性如何?发展的可能性(机遇,突破口等)在哪里?⒆只有这样,才能找出症结所在,合乎逻辑地导出新课题,不至于迷失在无原则的,烦嚣的争论中。这里,廉价乐观主义固然要不得,但无所作为的悲观主义更要不得。

(2)心理文艺学的发展必须以“大文化学”为依托,正象生命科学以“大生物学”为依托一样。所谓“大文化学”,不仅要求打破人文社科知识的条块分割,使之交融,更须掌握相当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心理学及其相关知识。因此,心理文艺学的发展依赖于大批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目前情况下,必须改变研究队伍的人员结构和研究者个人的知识结构。为此,A.热情呼吁并邀请心理学家加盟,使张耀翔的事业后继有人,发扬光大。B.艺术理论家,美学家要下苦功学习心理学以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理论。C.适当调整大学心理系和中文系的课程。在心理系增添部分艺术课,在中文系则改变“3+x”(即必修课文学概论、美学概论、文学史+若干门选修课)课程结构模式,增添部分心理学课。在有条件的大学,则可以实行跨系听课。到21世纪,用一张课程表规范全年级每位学生的知识构成,看来是行不通了。

(3)在学术界除从事各项专题研究外,应将心理文艺学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去发展。虽说构建严整理论体系尚嫌太早,但不能由此而放弃努力。因为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一些基本问题(如研究对象、方法、目的、逻辑起点、基本范畴、范畴群、内在体系等)才会逐渐明确并受到重视,也只有在各大报刊时常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心理文艺学才能形成学术气派。

注释

⑴⑹⑺ 可参考[美]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第788-790页,商务印书馆1980版。余见同书230页,771页。

⑵ 墨菲如是说:"越来越明显的是,实验心理学从实验室中某种元素开始,对于心理的高级活动不可能做出预期的深入观察,也不可能正确对待这样的事实,即人也是一个历史的动物,正象他是哺乳动物一样。"同上书,790页。考夫卡如是说:"实验心理学家曾与思辨心理学家及哲学家展开争论,后者不无理由地贬低前者的成就,宣称真正的精神状态永远不是科学或自然科学的方法所能研究的。・…对科学心理学提出这些抗议的人所指出的事实与实验心理学家所研究的事实确实相距很远,似乎是隶属两个宇宙。"墨菲批评的是元素主义而不是后来的功能派(含人文主义),考夫卡的这种认识后来有所修正,参见注释⑶。

⑶ 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末尾,考夫卡乐观地认为,如果把人格当成一种格式塔,"心理学就会用它的一般方法揭露人格的丰富和重大的意义了。"参见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第46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版。

⑷ 参见[美]霍尔《荣格心理学纲要》第141页,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版。

⑸ 元素主义把心理现象切割成元素,而维戈茨基把文学作品切割成元素,不过在阐述时采用了社会学形式而已,故总体上是元素主义的思路。

⑻ 高觉敷有一段话说得很好:"某一前辈心理学家所提出的理论突出了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后人为了矫正前人的缺失,便特别强调前人所忽视的一面,而或基本问题(如研究对象,方法,目的,逻辑起点,基本范畴,范畴群,内在体系等,才会逐渐明确并受到重视,也只有在各大报刊时常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心理文艺学才能形成学术气派。多或少地抹煞了前人所曾突出的一面。过了相当时期,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也许有另一后人出来补偏救弊,对被抹煞了的一面又予以适当的注意。可是这不是复旧而是象辩证法所说的否定的否定。"此言对于理解实验心理学史的内在发展,大有稗益。参见《酉方近代心理学史》453页。

⑼吝苗律,英人摩尔根提出,只要能用更低级的心灵作用来解释的活动,就绝对不用较高级的心灵作用,即把高级心理活动还原为低级的生理,心理活动。拟人论,英人罗曼尼斯运动心理学研究倾向,以观察者对动物心理的解释代替对行动的描写,证明动物有与人类相似的智慧,即把低级的心理活动提升为高级的心灵活动。笔者借用以说明弗洛依德有将动物或神经症患者的心理代替正常人心理的倾向。

⑽张耀翔生平,可参见其妻程俊英(华东师大教授)《耀翔与我》,见《感觉、情绪及其它》的"附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版。朱光潜说:"我先后在几个大学里做过14年的学生,学过许多不相干的课程,解剖过鲨鱼,制造过染色切片,读过建筑史,学过符号学,用过薰烟鼓和电气反应表测量心理反应……"见《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版,第41页。

⑾纯心理学,墨菲研究心理学史的概念,在概述"现代德国心理学"时提到。从所开列的名单看,李普斯(Lipps)是排头兵。据此可知,瑞士的布洛(Bullough)等也可归入其中。这派心理学家,按墨菲的说法,大多数在哲学,美学领域有所著述。其实,他们乃是在实验心理学创立之后,继续沿袭柏拉图哲学心理学(思辩心理学)老路前行的学者。朱先生倾心于纯心理学,最明显的例证是,李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距离说,谷鲁斯的内摹仿说,克罗齐的形相直觉说,叔本华的纯粹主体说,乃至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亚里斯多德的净化说等哲学心理学观念,渗透于自己的《悲剧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全书,而真正实验心理学的内容只被作为"附录"3篇,列于《文艺心理学》之后。这说明,实验心理学虽然迸入朱先生视野,但他却把它放到了括号里,取存而不论的态度。这不能不是朱先生的遗憾。认知识结构看,他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兼具文学修养,本来是最有条件从事心理文艺学研究的。这种遗憾是一种特殊现象,很值得另文研究。

⑿朱光潜说《文艺心理学》所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把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当做心理的事实去研究,从事实中归纳一些可适用于文艺批评的原理。它的对象是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它的观点大致是心理学的,所以,・…是从心理学观点研究出来的美学"。见《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38页。从自述看,朱先生是以美学家身分用心理学观点,方法来研究文艺这个对象,其目的也是为了文艺批评的深化。因此,不管从哪一方面讲,朱先生的研究都与弗洛依德等心理学家的文艺心理学相悖,应该叫做心理文艺学才对。问题还可以这样提出:用心理学研究文艺学其目的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给心理学积累论点,还是为了把文艺学推向纵深阶段 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倘是前者,不妨叫文艺心理学;倘是后者,似乎叫做心理文艺学或心理美学,才合乎题旨。今天人们不细察区别,一概张冠李戴,追随心理学家的命名,对发展此门学科不利。

⒀值得一提的是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版)和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科出版社1993版)等,前者曾轰动北大校园,后者作为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亦曾广泛地受到学界瞩目,被许多报刊所评论。两者的共同点是,企图建立学科体系。⒁ 正名问题源于对西方心理学家和朱光潜先生的沿袭,但责任不在彼而在今人的马虎草率和误解误导。可参见注⑿。李泽厚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写美学条目,曾提到"心理学美学"这个名词,童庆炳亦曾以它作书名,但前者缺乏论述且把它置于美学学科之下(是否应该探讨 ,后者虽言之凿凿但在规定研究对象时又有回归老路的嫌疑,所以,正名问题并没有解决。亦可参见注⒂。

⒂ 关于心理文艺学的研究性质,对象,方法等问题,各有不同看法。仅举三人比较。关于学科归类:李泽厚将其归入美学学科的"第三个方面",金开诚,童庆炳倾向于把它归属于文艺学。关于研究对象:李氏认为是"艺术的审美特征,金氏认为是"文学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心理活动",童氏认为是"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内在规律。"关于方法论:李氏似强调自下而上"的科学方法,金氏强调反映论和巴甫洛夫心理学,童氏则以开放性态度强调以实验心理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交叉方法。另外还有人认为心理文艺学纯粹是一种新角度,新姿态而已,不具论。笔者认为,它应当是矗立于心理学,美学和文艺学边缘地带的一门独立学科,代表着文艺学向科学化,理性化发展的方向。

⒃ 此材料和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高校生物学教学问题"课题组,见《教学与教材研究》杂志1994年6期。

⒄西方现代派文学几大流派关于"异化"问题的思考,都可看作是文学向哲学的靠拢,现代美学,音乐,戏剧的抽象化也是这种倾向的表露。

⒅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127页。

生理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易经,心理分析,中国文化心理学。

i ching and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 ching has been called the “top of all classics”, and “the origin of the great dao”. psychology historians today take china as the first homeland of psychology. they realize tha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rich psychological thoughts and special psychological system are embraced. therefore, we will take i ching as the founda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 “heart”(xin) in the i ching, th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heart in the great commentaries in zhouyi, and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heart in the hexagrams, to elaborate the meaning of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its influence to contemporary western psychology.

key words: i ching, analytical psychology,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易经》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称誉,既然当代西方心理学史家也把中国看作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人们也已经逐渐意识到中国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思想和独特的心理学体系,那么这种中国文化的心理学意义,也自然会透过《易经》来传达其消息。在本文中,我们以《易经》为基础,分“易经中的心字”,“易传中的心意”和“易象中的心理”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易经》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心理学”。同时,我们也将比较与分析《易经》对西方心理学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易经》与分析心理学所建立的关系。

1易经与心之意义

我们将西方的psychology翻译成了“心理学”,其中最大的特色莫过于使用了“心”字。尽管西方心理不的研究对曾以有“灵魂”(soul)、“意识”(consciousness)、或“行为”(behavior)或“认知”(cognition)的不同强调与变化,但是一个汉语的“心”字,却囊括了迄今为止所有心理学家对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易经?系辞上》中有“圣人以此洗心”的描述,基中涉及到了“心”,反映着《易经》之心理学的深刻意蕴。《易经?系辞下》中还有易之“能说诸心,能研诸虑”的总结,《周易折中》释其本义为:“‘说诸心’者,心与理会,乾之事也。‘研诸虑’者,理因虑审,坤之事也。”(李光地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1998.955,247,8,3)更是明确地表现出了《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理想。正所谓“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卦与象是《易经》的精髓;“意”与“情”都由心构成,属于心理学的最基本范畴(文中所引用《易经》原文,均出自《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我们曾经在“心与心理学”和“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等文中,探讨了汉字“心”的心理学意义。它可以在心身、心理和心灵三种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心理学的意义;但以“心”为整体,却又包容着一种整体性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比如,在汉字或汉语中,思维、情感和意志,都是以心为主体,同时也都包含着“心”的整合性意义。这也正如“思”字的象征,既包容了心与脑,也包容了意识和潜意识。对此,《礼记?大学疏》中有精辟的论断,称之为“总包万虑谓之心”(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1673)。

西方心理学的早期发展,所侧重的是一种生理心理学,如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冯特的代表作,便是《生理心理学大纲》(1875)。其后来的发展是以意识和行为为研究的主题,尽管仍然把人的生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生要基础。但是,再后来的发展,如弗洛伊德之后的荣格分析心理学,以人本主义第三势力心理学之后的第四势力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超个人心理学)等,却明确地要以人的心灵或灵性作为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主题。而作为这后来的发展,作为自称为后现代的西方心理学家,他们却是要在中国文化中吸取他们所需要的营养与支持。即使是作为认知心理学代表的学者如加德纳(h. gardner),以及以其情感智力理论而闻名的学者高尔曼(d. goleman)等,也都直言不讳中国文化心理学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心”的心理学的意义与价值。

当我们以“心与心理学”为主题来思考中国文化心理学意义的时候,曾经被《周易?系辞上》的“圣人以此洗心”深深地打动。我们曾经以“psychology of heart”为论文的韪,参加瑞士爱诺思基金会(eranos foundation)关于《易经》的国际圆桌研讨会。透过一个“心”字,我们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考察与分析《易经》与心理学。

2易经中的心字内涵

通行本《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卦辞和爻辞组成,易传的部分则包括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等“十翼”。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6个卦直接使用了心字8次,为我们留下了中国古代对心之义和心之理的最初规范,以及其所赋予的原型性的义理和内涵。

这6个卦分别为:坎卦(维心亨),明夷卦(获明夷之心),益卦(有孚惠心;立心勿恒),井卦(为我心恻),艮卦(其心不快;厉薰心),旅卦(我心不快)。属于心部的汉字在上下经的64卦中反复出现,其中如:悔、惕、性、恒、愁、惠、忧、思、憧憧等等。为此,我们以“坎卦”为例,进行如下的分析。

坎卦卦辞的原文是:“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程颐在其《程氏易传》中解释坎卦之卦象时说:“阳实在中,为中有孚信。‘维心亨’,维其心诚一,固能亨通。”这是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维心亨”也正是表达了其朴素至诚的道理。程颐还说,“至诚可以通金石,蹈水火,何险难之不可亨也?”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周易》经卦中出现的心字及其表述方式,如“维心亨”、“为我心恻”、“有孚惠心”等,与尚书和诗经中所使用的心字具有相似性,保留了汉语心字的原始面 及其基本蕴涵,并且保留了甲骨文及金文中心字与心词的古朴性。对此我们可以略作比较如下,如早期甲骨所载:“庚戌卜,口贞,王心若”;“午卜,贞,王心亡鼓”;(参见张立文(主编).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5)《诗经?国风?邺?柏舟》之“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以转;我心匪席,不可以卷。”(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296)以及《尚书?商书》中还有“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的描述,实为汉语“心药”的基本原型;而《易经?说卦传》中有:“坎为水,……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实为“心病”的基本原型表现。

《易经》坎卦中的“心”义及其原型性的内涵,为后世发展的心学奠立了基础。李舜臣曾经评注说,“作《易》者,因坎离之中,而寓诚明之用,古圣人之心学也。”章潢说,“六十四卦,独于坎卦指出心峄示人,可见心在身中,真如一阳陷于二阴之内,所谓道心惟微者此也。”《易传》中所发挥的“天地之心”,如复卦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彖辞》);所主张的“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如咸卦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彖辞》);所提倡的“君子立心以恒”,如系辞之“君子安其身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便是心学的最初形态。

实际上,《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并不拘泥于“心”字本身;正所谓“言生于象,固可寻言以观象。”并且古有“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的主张。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易经》之卦象的分析,来作进一步的讨论。

3易经卦象之启示

在《易经》的卦爻辞中,包含着深刻的心理学道理;易传中的评论与解释,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易经》中的卦象,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与分析。孔颖达在其《周易注疏》中说,“伏羲初画八卦,万物之象,皆在其中。”(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82,2)这正如《易经?系辞》中所揭示的:“圣人设卦观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

因而,凡是《易经》之64卦,384爻,拟诸形容之间,处处包含着丰富的象征性,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首先,易中有象,在《周易》之象辞中集中反映着这种象征性的启示,诸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坤中包含着一种“君子之道”,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格心理学理论。其次,即使是一个单一的卦象,其中六爻的变化,也可象征人生的心理发展。比如,孔子曾经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来形容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从中也不难看出乾坤之六爻变化的痕迹。如“四十而不惑”与乾卦第3爻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或坤卦第3爻之“含章可贞”。或者说,从乾坤之六爻的变化中,可以来分析真正君子之道或君子之心路历程的演变与发展。再者,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之中,更有着重阐述心理规律的卦象。比如,象坎卦、艮卦、比卦、家人卦等等。在此,我们以咸卦为例,来进行易象的心理分析,以及我们对《易经》中心理象征性的理解。

咸卦由兑与艮组成,《易经?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释其卦象,咸卦以艮兑相配,所表达的是山泽气息相通,万物皆互相感应之道理;但象中亦有情,艮为少男,兑为少女,男女相感之至情,已见于此。启观咸卦六爻,初阴四阳,二阴五阳,三阳六阴,皆阳感而阴应,阴感而阳应之象征。称其为感,所表现的正是交互相感之义。

因而,我们知道,这咸卦是象征“感应”的,揭示了感应之道。我们曾经将“感应”译为英文的“touching by heart and response from heart”,因为汉字的感与应,皆有“心”为主体。这可与西方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原理相互比较,两者所揭示的是不同的心理层面,所反映的是不同的心理学理想。感应是超于单纯的刺激反应的,其以心的象征性为主体,强调了这种心理过程的体验与感受性,以及情感的作用。而刺激反应则不然,所侧重的是对心理过程机制的描述。更为可贵的是,《易经》中咸卦的心理学意义,并不完全在于一种“普通心理学”的描述,它是将意识的心理学与无意识的心理学结合了起来。咸卦上兑下艮,乾在坤中,包含了“天地所感”的境界。因而,在“咸卦”之意象中,包含着“无心之感”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途径。这正如《易经?系辞》中的介绍:“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朱熹评注说:“无思、无为,言其无心也。寂然者,感之体。感通者,寂之用。人心之妙,其动静亦如此。”(朱熹(注).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45)无心之感,是《易经》中天地之心的呈现,是中国心学的精深境界。

咸卦感应之心理学的意义与象征性,却也并非局限于咸卦本身。从咸卦九四爻以下,复有困三解上,噬嗑之初上,否五鼎四,豫二复初,损三益上等,其义皆统于咸四。因为咸卦之第四爻,正为“心”之象征。对此,《易经?系辞》中有深刻的论述,将咸卦第四爻之意义发得淋漓尽致。如将其形容为“同归殊涂”,“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穷神知化”;并且主张“君子易其心而后语”,戒“立心勿恒”。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表现出《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的线索。老子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93.32)而《易经》则正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我们更希望当代的心理学家们,能够从《易经》中获得启迪。对此,我们可以用“易经与心理分析”,以及“爱诺思与易经”,来介绍《易经》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所已经产生的影响。

4易经与分析心理学

在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心理分析和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初期,便早已与《易经》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卫礼贤(理查德??维尔海姆)在劳乃宣的帮助下,把《周易》翻译成德文的时候,已经通过他们的翻译,传递了其中古老的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信息。这正如卫礼贤的儿子海尔特??维尔海姆在该译本的英文版第三版(1967)序言中所说,“易经中所阐述的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人类心理现象。”(wilhelm r, bayness. the i ching.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xvi-xvii)在这第三版的英译《易经》中,同样带有荣格为其德文本所撰写的“前言”,更是增加了《易经》对心理学的意义和影响。

荣格曾经这样说:“《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这是荣格对《易经》的理解,以及其对于《易经》之情感的表达。荣格说,“任何一个象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这个“阿基米德点”,是荣格对于《易经》的接受和理解,而这个“阿基米德点”,也正是荣格心理学发展的关键。

通过《易经》的帮助和启发,荣格提出了他的“共时性原则”(synchronicity),并将这种“共时性原则”,作为其分析心理学发展的一种内在基石。荣格说,我自己在对无意识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西方的因果性原则在解释一些无心理活动和过程时,是不充分的;这也促使我寻求另外一种解释的原则。在英国学者保罗??戴维斯的名作《上帝与新物理学》一书的第六章:“精神与灵魂”中,作者将荣格的一段话作为该章的“导引”:“我就是相信,人类自我或曰人类灵魂的某一部分,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法则——卡尔??荣格”。(保罗??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6)荣格深信,心理现象,必将遵循着一种有别于物理法则的法则:“共时性”原则是荣格为之而奋斗的一种理想。荣格曾经说过,“建立在共时性原则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在《易经》中表现的最为充分,是中国思维方式的最集中的体现。而对于我们西方人来说,这种思维方式,从赫拉克利特之后, 便在哲学史上消失,只是在莱布尼兹那里出现过一些低微的回声”。(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在这种意义上,荣格说,《易经》正好适合于分析心理学发展的需要。

从荣格以来,几乎所有的分析心理学家,都对《易经》情有独钟。《易经》与心理分析和分析心理学,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众多的分析心理学家,都从《易经》中获得了深刻的启发;并且将这种深刻的启发,发挥为其心理分析的实践。对此,我们可以用“爱诺思与易经”为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易经》对西方心理学所产生的影响。

5爱诺思与《易经》

“爱诺思”这个名字在西方具有东方的象征性意义,因为从其孕育和产生之日起,好象与中国文化,尤其是《易经》,结下了不解的渊缘。爱诺思的创始人奥尔加??弗罗—卡普泰因夫人(olga froebe-kapteyn),最初正是由于对《易经》的兴趣,邀请一些著名的汉学家或《易经》学者聚会,如理查德?? 维尔海姆(richard wilhelm)、鲁道夫?? 奥图(rudolf otto)和卡尔??荣格等,为爱诺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年都要举行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早已成为国际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

正式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开始于1933年,卡普泰因曾邀请荣格在1934年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上,专门介绍《易经》的心理学意义。从1933年至50年代初,荣格几乎每年都要出席“爱诺思圆桌研讨会”,并且每次都是该系列圆桌研讨会的核心人物。因此,在瑞士苏黎士荣格研究院建立之前,爱诺思也就成了分析心理学的大本营。同时,《易经》与心理分析,《易经》的心理学意义,以及其深刻的文化意义,一直是爱诺思东西方文化圆桌研讨会的主旋律。

卡普泰因夫人的继承者,担任爱诺思基金会主席近40年的利策玛(r. ritsema)博士,同时花了40余年的心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易经》,完成了影响深远的《周易》——“爱诺思易经版本”,一种独特的易经心理分析。

利策玛博士认为,《易经》充满灵性,充满了深刻的心理学意义,包含着目前西方深度潜意识心理学以及分析心理学的深刻道理。他说,“《易经》中包含着荣格所描述的原型力量。这种力量代表了生命的变化以及其意义的体验,其规律或道。”(ritsema r. i ching the classic chinese oracle of change. london: element books ltd, 1994.8-15)利策玛曾经这样来介绍他们所翻译和注解的《易经》:“我们这部书是把富有灵性的《易经》,作为一种心理学的工具。”利策玛认为,“《易经》填补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缺口。”(同上)。他们的翻译与工作,是要把《易经》中的心理学根源,复兴为一种活生生的心理学实践;表现与发挥《易经》中的心理学意义,也正是爱诺思《易经》版本的最大特色。

利策玛与斯提芬??卡赫(stiphen karcher),1989年以《爱诺思年鉴》的形式,发表了爱诺思《易经》第一版,并且为其取名为:《周易:包罗万象的启迪》。接下来几年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基本上都是集中于对该《易经》版本的研讨,国际间著名的分析心理学家以及易经学者,频频聚会于爱诺思,共同研究爱诺思的《易经》版本,共同探讨《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意义。通过这些研讨,通过一种集体性的工作,也大大地改进与完善了爱诺思《易经》版本的内容与形式。1994年,英国基础出版公司又重新出版了爱诺思的《易经》,将其定名为《周易:中国的经典,变化的启示》。

上一篇:应用心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心理学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