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分析范文

时间:2023-02-24 10:37:39

竞争力分析

竞争力分析范文第1篇

(一)农产品总体贸易状况

从总体来看,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和贸易总额呈不断扩大趋势。如表1所示,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219.24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985.5亿美元,增长了350%,年均增长速度为24%;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119.44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402.2亿美元,增长了484%,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9%;进口总额由2001年的99.8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583.3亿美元,增长了237%,年均增长速度为29%。从贸易差额来看,自2001-2003年,我国农产品一直保持顺差,但顺差额有减小趋势,由2001年的19.64亿美元减小到2003年的5.88亿美元;自2004年开始转向逆差,逆差额由2004年的48.87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81.1亿美元,2008年的逆差额占当年农产贸易总额的18.38%。

(二)主要农产品的贸易结构

从出口额变化来看,入世以来,蔬菜、水果、谷物、肉类等主要农产品的出口额整体呈上升态势,2002年以后年份的出口增速明显大于2002年以前的年份。2006年受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和能源、运输费用普遍上涨,检验检疫费用涨幅较大,汇率波动导致换汇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谷物类农产品出口额下滑明显。由2006年的11.39亿美元降为2008年的6.73亿美元。而其他各类主要农产品出口额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从进口额变化来看,入世以来蔬菜、水果两类农产品的进口额一直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而谷物和肉类两类农产品进口额呈波动性变化。谷物类农产品进口额自2004年开始下滑,而肉类进口额自入世以来经过5年的持续增长,自2006年也开始下滑,蔬菜、水果进口额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且在2006年开始大幅度增长。蔬菜进口额由2006年的1亿美元升为2008年的5.8亿美元,水果由3.1亿美元升至12.4亿美元。

二、中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理论依据与数据来源

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影响农民自身的收入,而且更大程度地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稳定。一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包括农业基础结构状况、主要农产品、农业科技水平与装备、农业人口素质、农业相关政策、管理体制和金融环境;二是农业内部某个产业或某类农产品的竞争力,具体包括其资源禀赋、生产率、价格和成本等因素的竞争力表现。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农产品的价格、成本、生产率最终要通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表现出来。一般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竞争优势三项指标来对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本文就采用这三项指标对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文中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及农业部。统计口径:水果:干燥水果、新鲜水果、果汁及其他水果制品;蔬菜:食用蔬菜、短期保鲜蔬菜、冷冻蔬菜、脱水蔬菜、新鲜或干燥蔬菜制品、醋泡蔬菜、腌制蔬菜;谷物:玉米、大米、水稻、小麦、高粱、小米、大麦、燕麦、黑麦等;蔬菜水果:苹果及浓缩汁、壳杏、蘑菇罐头、萝卜、菜花、干豆等;肉类:鸡肉、猪肉、牛肉、鸭肉等动物肉及其制成品。

(二)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国家某种产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该产品出口总额的比率。是反映行业国际竞争力最为直观的指标之一,其公式为:MSij=Xij/Xwj×100%上式中,MSij表示i国j产品的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额。该指标数值越高,表示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则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一般认为:若MS≥20%,则该产品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若10%≤MS<20%,则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若5%≤MS<10%,则该产品出口竞争力一般;若MS<5%以下,则该产品具有很弱的出口竞争力或完全没有出口竞争力。从表2中可以看出,入世以来中国蔬菜类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17%左右,且有提升趋势。2000年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7.42%,2006年提高到18.85%,说明该类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水果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国际竞争力一般。入世前基本在5%,出口竞争力一般;入世以来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2006年提高到7.98%;但仍然在5%-10%之间波动,竞争力较弱。谷物和肉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都在5%以下,且二者均有进一步下降趋势。其中谷物类市场占有率由入世前2000年的4.82%,下降为2006年的2.20%。肉类产品由2000年的3.0%,下降为2006年的2.75%,基本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三)可比净出口指数

可比净出口指数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某类产品的净出口与该类产品贸易总额的比率。这个指标的优点是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它剔除了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介于-1和+1之间。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NTBij=(Xij-Mij)(/Xij+Mij)其中,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额,Mij表示i国j产品的进口额。一般认为,如果NTBij接近于-1,表示该产品竞争力弱;如果NTBij接近于0,表示该产品有一定竞争力,但不太强;如果NTBij接近于1,表示该产品的外贸竞争力强。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蔬菜的可比净出口指数一直保持在0.9左右,接近于1,且入世以来有进一步提升趋势,从2000年的0.86提高到2008年的0.97,表明蔬菜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入世以来水果的可比净出口指数也一直保持在5%左右,2000年为0.44,2008年为0.48,说明水果总体国际竞争力也较强。相比而言,肉类和谷物类农产品总体竞争优势不太明显,竞争力较弱。且二者波动性较大,谷物类农产品在2004-2006年间可比净出口指数曾一度表现负值,而肉类农产品在2008年表现为负值,这一现象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1965年首先提出并采用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份额的比例。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也被称为“相对出口优势指数”,用来测定该国这一商品在国家出口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根据比值大小确定该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公式为:上式中,RCAij表示i国第j种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第j产品的出口额;X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总额;Xwj是世界第j产品的出口总额;Xw是世界总出口额。一般认为,如果RCA指数大于2.5,表明i国在j产品上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指数介于1.25-2.5之间,表明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指数介于0.8-1.25之间,表明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国际竞争力较弱。

从表4可以看出,入世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的RCA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蔬菜类产品的RCA指数一直在1.25之上,表明该类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入世以来,该数值却呈下降趋势,2000年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2.78,2006年该指数下降为1.88。

水果产品的RCA指数仍一直保持在0.8-1.25之间,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虽然该类产品的RCA指数也呈下降态势,但下降幅度不大。谷物和肉类农产品的RCA指数均一直在0.8以下,说明这两类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且二者自入世以来一直呈快速下滑趋势。其中谷物类农产品由入世前2000年的0.77下降到2006年的0.22,肉类农产品由入世前的0.48下降到0.27。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各项指标对蔬菜、水果、谷物和肉类四种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虽然我国农产品产能在持续扩张,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谷物和肉类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整体较弱,尤其是谷物农产品在国际上基本不具有竞争力。而水果类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相比较而言,蔬菜类农产品则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从RCA指数变化趋势来看,其竞争力有进一步弱化趋势。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继续强化农业支持政策。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行业应加强政策倾斜和宏观调控力度,一方面要保持产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优化产品结构,使其稳定和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对于竞争力较弱的农产品行业,特别是关乎民生的粮食(或谷物)应加强资金的扶持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真正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同时也应优先扶持优势产业,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以促进该产业尽早地形成自我发展的局面。

第二,注重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国际市场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而是转变为价格和质量的双重竞争。重视品牌,强化质量才是有效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占领国际市场和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竞争力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来源 层次模型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力研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课题,但多集中在国家竞争力层面。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首次从产业层面对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业竞争力来源的“钻石模型”。本文借助经济学基本概念,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出发,在借鉴IMD区域竞争力模型和波特产业竞争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竞争力来源的层次模型。

一、产业竞争力来源的层次模型

一般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在一定贸易条件下,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利润的能力。在借鉴IMD的区域竞争力模型和波特的产业竞争力模型基础上建立的产业竞争力来源层次模型主要从企业层面、企业组织层面和产业层面来分析竞争力来源。

二、产业竞争力的企业层面来源

产业是指生产直接相互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产业由企业集合而成,企业是产业的微观基础。所以,产业竞争力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企业竞争力上来,缺乏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就失去了根底。因此,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石,是产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和核心因素。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成本与质量、市场快速响应能力、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等。

1.成本与质量。产品是企业的生命,价格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在同一市场上,其他条件相同时,价格与产品竞争力成反比。而成本是决定产品价格的基础,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是否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差异化战略极为重要,因为标新立异的企业必须保持与竞争者近似的成本。”“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他方面也不容忽视,但是贯穿于整个战略的主题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无论是从消费者选择的角度还是企业获利的角度,成本优势都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来源。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功能性要素。质量较高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质量较低的产品只具有较弱的国际竞争力。企业竞争的手段虽然很多,但产品质量过硬、取得信誉是根本的竞争手段。

2.市场快速响应能力。在现代快变的市场当中,产品的生命周期已出现变异,对市场的快速响应成为衡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优,不仅要在产品成本和质量上胜过对手,更要具备快速响应顾客的多元化需求、在产品开发速度上胜过对手的能力。这一点对制造企业而言尤其重要。很多企业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一个新产品,其生命周期可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成长期和成熟期,往往可以获得较高利润,而在衰退期,竞争者之间往往大打价格战,却获利微薄甚至无利可图。因此,在新产品适销对路的情况下,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谁抢先一步占领了市场,谁就能在竞争中争取到主动,获得较丰厚的经济效益。

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这一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即: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的有关的技术、设计、制造及商业的活动,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扩散。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通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促进产品差异化而起作用的。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工艺,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提高单位产出率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一般而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生产成本就越低。产品差异化也是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当产品技术趋向成熟时,其竞争的主要内容是成本和价格,因此,当其优势产品的技术成熟后,要重新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追求产品的差异化。

4.组织结构。组织是个体或个体集合之间的一种稳定的交易模式。经济组织的形态是多样的,其结构也各有差异。组织结构以对信息流动、权力分配等方面的制约而影响组织内各要素的协同效应,从而达到对企业竞争力产生作用的目的。随着技术开发和商品化周期大大缩短,顾客在市场中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在这种环境下,常规的组织结构已被无数的实践证明是难以维持竞争力了,“组织结构”本身成了越来越重要的竞争力因素。

5.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文化使员工们形成的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同时,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绩效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在企业中,设备与技术可以改进或创新,但由员工共同创建的文化却不会因少数人的流失而削弱,也不会因个别人的带出而被仿制。

三、产业竞争力的企业组织层面来源

经济组织的形态是多样的,其结构也各有差异。传统的经济组织为宏观形态的市场和微观形态的企业。而理查德森在其《工业组织》一文中指出:企业与市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纯市场和纯企业之间存在着许多中间状态――“相似企业的市场”或“相似市场的企业”,西方经济学称之为“第三种组织形式”。

同时,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但是中观层次的产业竞争力却并不是企业竞争力的简单叠加,在竞争力由下向上的传递过程中,存在着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主要体现在产业组织状况上。产业组织从两个方面来影响产业竞争力,一是规模经济;二是市场竞争程度。产业规模经济是通过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表现出来的,企业的规模经济分为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和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成本的节约。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业而不是企业规模增大而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比如成本的节约、产业的技术进步、管理效率的提高等。可见,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产业内的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能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高。这样,产业的规模可能很大,规模效益十分明显,而企业的规模大小却无关紧要。另外,由于从许多个别的企业竞争力向综合的产业竞争力转化是一种复杂的“力的合成”过程,因而,市场竞争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企业之间的关系上。若各企业之间为无序竞争,则合成效果不佳;若为有序竞争,合成效果就会好得多。

四、产业竞争力的产业层面来源

产业间的融合与互补也会对产业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产业层面来源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和政策环境三个因素。

1.产业结构。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产业结构状况对产业竞争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结构越是优化资源的配置越向高级产业转移,同时原有产业的资源使用效率越高,产业竞争力水平越高。建立地区的产业优势正是在现有的资源禀赋条件基础上,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来实现的。相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则不利于产业优势的发挥,制约地区经济发展。

2.产业集群。产业集成是指一组存在积极的纵向或横向联系的产业部门,其实质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方面的系统集成。产业集群可以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同时,产业集群还可以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产业集群既是各企业间相互协作的过程,也是产业间优势互补的过程,同时还是产业创新、相互渗透、相互利用的过程;它可以形成新的集成性系统能力,使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3.政策环境。经济政策会对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不同政策环境会对产业生产要素中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并由此影响产业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产业竞争力,就要为产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从宏观角度看国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实施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一个区域可以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结合区情制定符合实际的产业政策,促进主导产业群、辅助产业群和基础产业群的形成,进而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从微观角度看,一个区域可以通过制定企业发展政策,优化企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为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提供微观基础。

五、结语

企业、企业组织和产业三个层面五个因素构成了产业竞争力来源的新分析范式。因而,要使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应该在着力提高产业内企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同时,培育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为产业竞争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2]王秉安著: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第61页

竞争力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阳毛尖;钻石模型;贸易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2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03-1

信阳毛尖属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基于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产业竞争力理论――钻石模型对信阳毛尖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为提升信阳毛尖贸易竞争力提供合理化建议。

1 信阳毛尖贸易竞争力分析的理论依据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了“钻石模型”,“钻石模型”从产业层面系统阐述了行业和企业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套高价值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某一特定产业的贸易竞争力由四个基本决定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组成,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结构、企业战略、同业竞争;机遇和政府。六个因素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发展的竞争环境,这些关联的因素构成了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模型――钻石模型。

2 基于钻石模型的信阳毛尖贸易竞争力分析

2.1 生产要素

2.1.1 初级要素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长江、陇海两大经济开发区之间,东邻沿海,西居中西部地区前沿,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适宜的温度、光照、雨水、空气、肥沃的土壤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为信阳市生产优质茶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1.2 高级要素 河南省各级科研部门,围绕信阳茶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先后进行了建设优质茶园、茶业机械化、良种繁育推广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

2.2 需求状况

国内市场对绿茶的需求量保持强劲的增长。绿茶因具有降脂减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衰老等神奇功效,被誉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据调查,2007年起,我国绿茶消费量占茶叶总消费量比重达70%,需求涨势强劲。东南部产茶区和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人均茶叶消费量更是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达1.0公斤。其他地区如辽宁、山东等地对茶叶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2.3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2.3.1 实力较强的加工企业 信阳市政府为扶植茶叶产业,以“车云、天云、连云、集云、云雾”五山之名,组建了“五云茶业公司”。目前,信阳毛尖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3家,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河南省名牌农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市级知名商标18个,这些实力较强的加工企业有效提高了信阳毛尖的影响力。

2.3.2 便利的交通条件 信阳市与合肥、西安、武汉、郑州等大城市的距离都在300千米左右,位于枢纽位置。境内有三条部级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贯东西。公路总里程达7660千米,公路密度40.5千米/百平方千米。三条部级高速公路,106、107、312三条国道。四通八达的交通使得信阳毛尖运输极为通畅。

2.4 竞争力和竞争对手分析

一方面,信阳毛尖产量逐年增加,但占全国茶叶产量比重不足3%。产量仍是弱势。另一方面,信阳毛尖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市场上绿茶主要有信阳毛尖、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黄山毛尖、白沙绿等,其中碧螺春和西湖龙井是信阳毛尖最大的竞争对手,约占50%的市场份额。

2.5 政府对信阳毛尖的支持给信阳毛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信阳市政府为引导茶叶经济发展,增加茶农收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持茶产业的发展,并且加大了投资力度。

3 提升信阳毛尖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3.1 提高无性系种苗比例

建立茶树新品种繁育中心,充分利用本地现有茶树资源,根据市场需求从中选育优质且易存活品种,因地制宜种植,使茶产业效益最大化。提高无性系种苗比例,以提高茶叶产量和机械化程度。政府部门应该根据茶农种茶情况,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和技术支持,保证茶农的经济收入。

3.2 规范商标和包装

政府需制定严格的规范,控制信阳毛尖商标和原产地标记的使用权。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在包装上设置防伪标识,便于消费者查询真伪,保证流入市场的信阳毛尖质量,取得消费者信任,提高信阳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3.3 改善信阳毛尖的营销策略

第一,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将市场进行细分。第二,丰富一年一度的“信阳市茶文化节”活动内容,并通过茶叶博览会、促销等渠道,提高信阳毛尖的知名度。第三,规范收购、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制定统一的加工标准和质量分级标准。

3.4 弥补产业主体的不足

要解决当前信阳毛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协助、扶持和指导。如选育优质品种,推广研发技术,建设优质茶园,改善混乱的市场秩序,使茶营销过程规范化,出台有利于增加茶农收入和提高茶农积极性的政策。

竞争力分析范文第4篇

1国内外棉花现状分析

1.1国外棉花现状世界棉花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美洲大陆、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都是比较温暖的地区,自公元1500年就开始种植棉花,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种植经验。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育种技术和种植工艺的革命,又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棉花生产。棉花生产在20世纪50年代的迅速发展之后,从60年代开始逐步放缓。棉花种植面积变化不大,棉花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逐年提高。尽管近50年来世界棉田面积在个别年度出现减少的现象,但世界棉花产量还是呈现增长态势。目前,世界棉花生产局面形成了相对集中的4大棉区,即第一产棉区在亚洲大陆南半部,具体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中亚、外高加索和部分西亚国家,棉花产量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50%以上;第二产棉区位于美国南部,其棉花产量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20%以上,是世界棉花的最大出口区;第三产棉区位于拉丁美洲,其棉花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0%左右;第四产棉区处于非洲,这里是世界高品级长绒棉的主产区。棉花国际贸易中有近一半的产棉国参与了棉花出口贸易,每年有将近50%的棉花及相关产品要输出国外。此外,由于受市场供求、生产水平、价格波动、纺织业发展状况以及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各产棉国的棉花出口贸易状况起伏不稳,引发了世界棉花贸易格局的变动。

1.2国内棉花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棉花生产快速发展,棉花产量保持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产棉大国。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农业经济也不可避免地融合到世界经济之流中,成为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中国棉花产量约达到590万t,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约2850万t)的20.7%,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一道成为世界5大产棉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比重分别是14.6%、22%、9.21%、5.96%),棉花种植面积约为540万hm2,占世界棉花种植总面积(约3200万公顷)的16.86%;单产约达到1290kg•hm-2,比世界棉花平均单产(约768kg•hm-2)多522kg•hm-2[1]。此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费国,每年中国的棉花消费量约占世界棉花消费总量的1/4,据估计2010年中国棉花进口量将同比增长15%。因此,中国棉花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变动对国际棉花市场和棉花价格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中国棉花产量在世界产量中占很大比例,但还是个棉花进口大国,出口棉花的数量相当少,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也很低。鉴于本国棉花将长期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提出了棉花产业必须坚定立足国内生产为主、进口调节为辅的发展思路。而近几年的生产变化中可看出,在我国产棉区中,继长江流域棉田急剧萎缩之后,黄淮海产棉区农民的植棉热情亦随之下降,棉花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同时我国棉花生产重心就出现无法逆转的西移态势。因此,不少业内人士建议,应着重发展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内陆棉区,提高我国棉花整体竞争力,以确保我国“棉花安全”底线。

2新疆棉花竞争力现状分析“十一五”期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40万hm2左右,棉花产量保持在250~300万t。其中,2008年为历史最高年份,棉花面积、产量分别达到178万hm2和300多万t。2003年以来累计调出棉花1800多万t,超出同期全国棉花进口量200多万t,2006—2008年年均调出棉花300万t,有力地支持了我国棉纺工业的高速发展,也为保持国内棉花60%~70%的自给率奠定了基础(表1、表2,以下各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相关省区的统计年鉴)。“十一五”期间,除了新疆外棉花生产竞争力最为突出的是山东省,其产量基本稳定在100万t以上,成为国内仅次于新疆的主产区。河北省棉花在国内市场也表现出比较稳定的竞争力,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9.5%的水平。而河南省和江苏省在国内市场份额呈现逐年下降,说明棉花的竞争力下降。1997—1998年,国务院提出的“要放缓新疆棉花发展步伐,适当减少长江流域棉花面积,进一步压缩黄河流域棉花面积”的政策部署已成为现实。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疆棉花在国内市场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在收成最好的2008年,其市场份额为40.39%,“十一五”的后两年内生产量呈现微量下降,2010年预计为260万t,但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基本没变,因为近两年国内棉花产量出现普遍下降。结果这种产量的下降促使2010年棉花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3新疆棉花竞争力因素分析

3.1生产规模与单位产量新疆棉花生产处于西北棉区的边缘产区,目前的规模在我国是最大的。从生产规模看,2007年为178万hm2,约占全国当年播种面积593万hm2的30%。2009年新疆的播种面积减至141万hm2,全国棉花播种面积也减至495万hm2,但仍然占全国的28.46%。这就说明新疆棉花在国内棉花生产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另一方面在区内与其它作物对耕地资源的竞争中也处于较好的位置(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基本保持原有的优势,也是这5年间在棉花市场竞争中的赢家。河南、江苏、河北三个主产省生产规模收缩较多,特别是河南一个省减少播种面积20多万hm2,江苏省减10万hm2左右,这两省占到了2009年全国收缩面积的1/3多。我国棉花产业向内陆优势棉区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与此同时,一些可以种植但不是最适宜区的所谓边缘区,由于其产品品质差、产量低、效益差而逐步退出。新疆通过推广矮密早栽培技术、膜下滴灌等技术,提高棉花单产水平。其中,兵团平均单产达到2325kg•hm-2,喀什地区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之后,棉花最高单产达到3000kg•hm-2(表4)。以上数据表明,“十一五”的前4年内,新疆棉花单产比1995年增长26%以上,2009年已达到1791kg•hm-2,比1995年增长33%,高于全国其它地区平均单产525kg•hm-2。

3.2生产成本随着新疆棉花种植投入的增加,与国内主产省区相比,其成本上升到较高水平,同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表5中可以看出,新疆棉花的收益率相当客观,它创造的净利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河南、河北和江苏省,仅次于山东省。净利润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表5)。从新疆棉花成本结构分析,物质与服务费用占41.1%,劳动力费用占37.7%。在物质费用中,化肥、农膜、农药和租赁作业费分别占总成本的12.8%、3.5%、3%和12.6%。新疆棉花成本与主产省相比居于首位,但成本结构上有所差异,前者物质费用高,而劳动力成本低,后者则相反。由于新疆属于新开发棉区的国家棉花基地,加之湿度较小,病虫害发生较少,用药成本自然较低。新疆棉花的优良品质和较高的单位产量,抵消了略高的生产成本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3耕地成本对农户而言,耕地资源是有限的,不能根据产品竞争力配置。他们关心产品竞争力,与此同时更关心有限的耕地能带来的利润。因此,本指标是针对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中不能准确反映耕地成本而设计的。耕地成本是指某种农产品产生一定数量的农田收益所占用的耕地面积,它一般定义为[2]:耕地成本=耕地面积/利润额。本文研究中耕地面积单位:hm2;利润额单位:万元。新疆棉花耕地成本基本都在2.0hm2•(万元)-1以下,唯一连续十多年保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棉区(表6)。由于新疆棉区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产量相对比较稳定,耕地成本的微妙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价格的变化,即价格处于高位时,利润空间加大,纯收益增加,耕地成本下降,相反则上升。2000年新疆耕地成本上升到1.8hm2•(万元)-1,全国平均水平上升到2.5hm2•(万元)-1,河北省出现耕地成本降到有史以来最低点的良好局面,这应该得益于河北省的地理位置优势。河南省和江苏省的耕地成本自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呈现递增趋势,越来越失去比较优势。山东省的耕地成本一直比较稳定,基本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产省里在比较优势方面唯一跟新疆不相上下的省份。而新疆棉花生产成本高却耕地成本低,其主要原因是棉花品质好,销售价格较高。

3.4存在的问题

3.4.1棉花收益不稳,影响农民植棉生产积极性。“九五”期间,植棉收入高是新疆棉花生产快速扩大的主要动因。“十一五”期间,随着植棉成本的上升、国家对粮食生产和发展林果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棉花的比较效益渐渐下降。

3.4.2新品种研发滞后,影响棉花核心竞争力。“九五”期间,新疆棉花以绒长、色白、均匀度好、“三丝”少出名,新陆早5、6、8号和中棉12、19号等品种,在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十五”以来在新品种研发上滞后,主打品种不突出,虽然选育出一些丰产性较好的品种,但在适应性、抗逆抗病性等方面没有突破,品质方面也无法跟以色列棉花竞争,长绒棉在品质上与埃及棉花差距更大。

3.4.3原棉优势尚未形成棉纺优势。一是棉花加工产业链短,初级产品多。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纺织规模占全国的6%,居西部12省之首,棉纱产量仅仅占全国的1.5%;二是企业生产成本较高。虽然工人成本低于内地同行业30%,但由于工人技术水平较低,区内纺织万锭用工达120人,这就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以上。另外,南疆电力严重不足,电价高于北疆石河子市60%左右,加上远离消费市场,总体运营成本高。

3.4.4政策扶持力度相对降低。15年来国家对新疆棉花基地给予很大支持,除对生产基地建设的投资外,还给予良种、保险保费、出疆棉花及棉纱制品运费等财政补贴政策。但是在近年国家不断加大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力度、农产品比价发生变化、棉花比较效益下降的形势下,上述扶持政策就显得力度不够。

4提升新疆棉花“十二五”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4.1加大新疆棉花产业的支持力度在科学合理制定新疆棉花“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规模、布局、工作任务、重点项目的前提下,加大对基础设施、生产基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3]。在基础设施方面,在统筹兼顾地方与兵团利益、上下游产业关系、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开工一批“卡脖子”工程,抓紧突破南疆水电瓶颈制约,为进一步延长棉花产业链创造条件;在基地建设方面,要加大棉花良种研发、高产栽培、节水技术等科研设施投入,有效改善科研条件。抓紧改造中低产田,支持棉区发展节水灌溉,切实完善棉田灌溉渠系;在产业发展方面,结合《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新疆纺织业发展目标,合理加大国家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对新疆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建设优质棉纱、棉布、棉纺织品基地。在财政扶持方面,鉴于新疆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特殊地位,可以参照东北粮食补贴政策,给予新疆棉花产业以区域性的扶持政策。通过扩大财政对棉花产销的补贴力度,可以将新疆棉花生产纳入农资综合补贴范围,按棉花面积核定补贴额度。对外运棉花,要按照不同产地运距制定差别运费补贴标准。

4.2尽快找出新疆棉花收储的有效机制新疆棉花产量既大又远离销区,明显受运输瓶颈制约。新棉集中上市时,虽然历年的“卖难”问题有所缓解,但“运难”问题多年未能得到解决。可以参照《关于扶持家禽业发展若干意见》,研究制定新疆棉花购销储运调控预案,切实改变现行的每年新疆棉花政策一事一议的历年做法,逐步找出新疆棉花购销储运的常态化调控机制,在完全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市场供求,引导市场预期,可防止棉花生产和价格的大幅波动,因而增强政策时效性,稳定棉花生产预期,最后能解除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后顾之忧。调控预案必须在避免过多干预市场价格和兼顾棉农合理收益的基础上,通过制定预警指标体系和相关价格政策,有效保护和调动农民种棉积极性。鉴于新疆地理位置相对封闭,棉花占全国的比重大,其他省(区)无法相比,可以在新疆试行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反周期补贴制度,每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将价差直接补贴给棉农,因而既体现市场规律和政府干预,又保证棉农收益,更不会影响新疆棉花竞争力。

4.3加强棉花生产研发和现代产业打造首先,品种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棉花核心竞争力,关键要培育突破性的良种,这样才能真正打造新疆棉花品牌。要充分挖掘能抗枯萎病军棉系列的品种资源优势,以此在棉花抗病品种上有所突破。还要选择有潜力的早熟品种资源,将丰产性与生长周期匹配,抓紧解决南疆棉花生长期长问题;其次,要加快现有棉花品种的筛选和组成,有效解决品种“多、乱、杂”问题。同时要加强长绒棉研发,缩短与埃及等国外棉的差距,以适应高端产品的原料需要。良种自然需要良法,要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根据品种特点,研究得出的栽培特性,充分挖掘现有主打品种的增产潜力;复次,新疆地广人稀,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多,具备推进规模化种植的条件。因此,兵团可以积极发挥在节水灌溉、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的示范作用,把推广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旱作节水技术作为转变传统棉花生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的抓手,实现节本增效;最后,要把推进机采棉技术作为加快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环节,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严格执行合理的收购标准,实现产品优质优价,逐步形成棉花经销企业与棉农的利益共同体,切实构建现代产销模式。在不断提高自身生产加工能力的同时,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真正成为新疆现代棉花产业的排头兵,以打造现代棉花产业,使全区棉花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竞争力分析范文第5篇

水平竞争力强者恒强

2010年同时入围水平分项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30强榜单的城市提升至21座。综合顺序前15位的城市全部入围水平分项竞争力30强榜单,深圳、江苏苏州、上海等外贸“明星城市”仍牢牢占据榜单前排。相比之下,综合实力处于中下游水平的城市能够进入水平分项竞争力前排,主要是得益于某个单项指标的表现抢眼。

2010年,我国城市外贸水平竞争力30强榜单格局呈东高西低走势。东南沿海地区共入围18座城市,除甘肃金昌外,前10位悉数被沿海城市包揽,仍然保持“第一梯次”强大的整体综合实力。凭借人均进出口额、外贸依存度、外贸总值在全国比重等指标的突出表现,广东深圳毫无悬念地卫冕头把交椅,并率领珠三角地区7座城市携手入围;广东东莞成功超越上海跻身三甲,使得珠三角地区整体实力更加突出。与此同时,长二角地区由水平竞争力位于次席的江苏苏州领衔,共占据6席,上海市退出三甲屈居第4位,江苏连云港则落出30强榜单。此外,环渤悔地区的北京、天津、山东烟台、山东青岛稳居其位,海西地区则继续只有福建厦门独自入围。

反观中两部地区,虽进步显著但仍难望沿海地区之项背,相对劣势仍然明显。凭借企业平均进出口规模、变差优势和外贸平衡度等指标的抢眼表现,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各自在竞争激烈的水平竞争力30强榜单中抢占4席,均比上年增加2席,成为最大赢家。东北地区入围3席,比上年减少1席,西南地区则仅有云南昆明1城上榜。

结构竞争力内陆不让沿海

2010结构竞争力30强趋于稳定,23座城市连续两年榜上有名,其余7座新上榜城市除福建龙岩外,均为非东南沿海地区城市。从区域分布看,东南沿海城市再次给内陆城市让位,仅占10席。

2010年全球经济重整待发,国内在刺激进出口恢复生机的同时,并未实现外贸结构的同步改善。2010年综合竞争力5强(深圳、苏州、上海、东莞、珠海)在外贸结构的评比上均名落孙山,跌落至50位开外。从进出口规模看,中小城市大量入围结构30强榜单,辽宁铁岭、甘肃兰州、四川巴中位居3甲,进出口值分别为4.8亿、11.6亿和0.5亿美元。而在综合竞争力30强的城市中,进出口规模最小的内蒙古包头也有近20亿美元。这表明对于外贸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的城市,结构失衡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

效益竞争力靠实力说话

尽管效益竞争力薄弱仍是目前我国城市外贸竞争力的“短板”,但效益分项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之间契合度较2009年有所增强。2010年,入围效益分项竞争力30强榜单中,14座城市最终杀出重围、跻身综合竞争力30强,“双优模范生”数量比2009年多了5座。

效益榜单稳定性低,连续上榜城市数量逐年减少,2010年进一步减少至7座。得益于多年深厚的外贸实力积淀,东南沿海城市走出低谷、收复失地,再度表现出强劲的效益竞争力。2010年的上榜率虽然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也迅速增多至20座。其中长三角地区占据14个席位,拥有左右榜单分布的中坚力量,浙江9座城市入围,傲视其他省市。珠三角近3年的入围数量分别是7座、4座和5座。从具体城市来看,广东深圳、上海2座外贸“航母级”城市连续3年蝉联效益竞争力冠、亚军后,2010年深圳再度夺魁,上海位次下降1位,仍斩获季军。

发展竞争力新格局渐稳

2010年,同时入围我国外贸发展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30强的城市共计20座。发展竞争力30强榜单上,除广西北海、甘肃金昌和湖南湘潭外,其他城市均在综合竞争力60强之列;综合竞争力30强城市,其在发展竞争力榜单中均在前80位之列。四个方面相对均衡,分别人围“外商投资设备人均进口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进入外贸500强企业进出口比重”和“特殊监管区进出口份额”30强的城市,在发展竞争力30强榜单中各占16、18、17和14席。

潜力竞争力西部仍唱独角戏

竞争力分析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竞争力信条吸引了一大批崇拜者和追随者,但区域竞争力的含义却十分复杂且存在许多争议。在充分论证区域竞争力分析框架可行性的基础上,该文以要素禀赋体系为出发点,潜在效益的释放为一个理论支点,集聚经济效益为间接传递机制,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和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关于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可为深入全面地认识区域竞争力并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提供一个视角。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区域复活是社会财富组织和管理的主要轨迹,区域竞争力的增强是区域再生的表现形式之一。自从迈克尔·波特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1990)出版以来,区域竞争力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和争论,还在不同层次政府部门的经济政策文件中被不断提及,日益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议题,评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并创造条件来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国家政府机构的重要任务。

当然,对竞争力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它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它在不同的地域层面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确定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子并创造环境促进这些因子,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绩效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区域的掌权者注重构建地区竞争力指标来衡量在与其他区域比较时自身的相对位置,并试图通过制定有效的策略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提升本区域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速,区域面临日益强烈的竞争压力,促使人们在区域的层面上思考制定怎样的政策应对这种挑战,决策层也把增强区域的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并倾向于把贸易业绩和企业(或产业)生产力合并为竞争力这个单一的实体。

1.区域竞争力相关研究

现在关于竞争力的许多研究,尤其是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大部分分析的主要出发点是波特的“钻石模型”,它包含四个基本要素:生产要素状况、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还涉及两个辅助要素,即政府和机遇,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就是在研究上述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考虑到采用GDP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来定义竞争力存在许多问题,这个模型超越了用人均GDP和失业率作为衡量工具的局限性,在运用到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研究时十分有用。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倾向于全盘接受,而非批判性地理解“钻石模型”仅为国家层面上竞争优势的一个分析框架。

鉴于不同的地域层次,地理集聚效应使人们在研究竞争力时质疑国家是否为最佳的划分单位。在国家尤其是国际层面上,区域竞争力可理解为某区域在与其他区域的竞争中获胜的能力,包括占有大部分的出口市场份额,或者吸引了大部分的资本和劳动力。但在次国家层面上,区域和城市在国内竞争下的特色会浮现,进而强化国家的竞争优势。

2.建立区域竞争力框架的可行性分析

建立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地域层面。企业在价格和非价格上的竞争以它们的产出为特征,因此,在产业层面上的竞争力很容易被人理解。价格和非价格因素受区位尤其是成本的影响,这些成本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成本包括租金、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等,一个企业专业化水平越低,这些成本的付出就可能越大。间接成本对企业而言是外部的,因此存在外部效应的出现,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企业在区位上利用它们的程度将决定处在特殊区位上的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认为产业层面上的竞争力的集合和间接成本上的优势一起构成了城市竞争力,正是这两类因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和统一才决定了城市竞争力内在的一致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与区域竞争力的含义相比,城市竞争力概念能应对人们在区域尺度上提出的各种质疑。

区域竞争力既不是所有企业实力的简单集合,也不是国家经济的权重分解,它可看作是一系列因素累积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运输成本等传统因素,也涉及企业规模和创新的能力等。那么区域是以何种方式展开竞争?区域竞争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情况:(1)区域通过吸引国外资金、私人资产和公共资本的能力获得投资;(2)区域为了获得劳动力资源而吸引技能型雇员、企业家和具有创造力的工人,并在本地劳动力市场塑造创新的环境;(3)区域通过吸引知识和创新活动获得新技术。以上设想也可以从新古典理论、收益递增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三个理论的观点中得到阐释。

关于国家竞争力的争论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即汇率和收支平衡的作用。区域层面上的收支平衡对区域竞争力十分重要,区域之间的非价格竞争对理解贸易流向同等重要。如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国家层面上确定或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区域间相对价格的改变并不会带来国家利益的增加,试图通过降低利率、贬值货币、补贴和贸易壁垒等手段来改变相对价格以期使衰退区域重新获得竞争力的努力只是白费。竞争力的增强由本地化优势决定,主要依赖于非价格和非贸易因素,如制度根植性、权力结构、文化融合程度和示范效益等等。这些优势可以作为外部经济的一部分为区域所攫取,并以建立本地优势为目标,建立起影响区域潜在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产业或部门。波特指出了产业集簇和贸易性集簇及其溢出效应在区域经济绩效上的重要性,认为产业集簇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其竞争优势来源的基础。实际上,贸易性集簇的相对生产力可以取代产业的相对生产力而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标准之一。

3.区域竞争力框架的构建及其内部关系的分析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日益体现在国家的次一级层面上,把区域作为基本的划分单位有其时代的必然性。笔者认为可用比较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思想和潜在效益的释放来透视不同层面的竞争力,区域可通过集聚经济的间接传递机制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与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联系起来,并将之置于一个框架,全面理解区域竞争力内在涵义。

3.1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奠定了逻辑基础。在经济学领域,比较优势概念很早被人提及(归根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而对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研究相对迟一些。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通过专业化生产可以从贸易中获益,即使它不具有绝对优势,贸易也可看作是一场正和博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条件反映了各个国家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各国可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竞争优势,而区域或城市内的初始要素禀赋条件和技术知识等是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可以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国家层面上的指导作用十分明显。

3.2波特认为,一个产业创造新的和改进的竞争方式并将其运用到市场就形成了创新。在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改善、创新和升级。Beise也认为一个国家获得竞争优势是由于它比其他国家更早采用独特的创新设计,它使本地企业在生产以及收集市场信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可以确保获得全球创新中的所有权。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活动是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来源,它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竞争优势是通过本地化过程创造和持续的,在本地化过程中,次区域层面产生的外部效应也是一个重

要的因子。本地竞争成功的关键在于机会成本的差别及其与外部性相结合的方式所引起的生产力改善。在产业层面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强调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而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在资源上的观点,稀有资源是一个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依靠稀有资源的累积及其利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异质性资源禀赋可提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虽然目前异质性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流动性使其不再具有独特性和专有性特征,但是,一旦资源的范围和质量发生了扩大和升级,各种关键性资源相互链接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要素禀赋体系,则能够使竞争优势得到维持,并且很难被其它企业模仿或复制。

3.3潜在效益的释放在不完全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在绝对成本下的收益得不到维持,生产要素的组合不能使企业的生产达到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潜在效益得不到释放,就存在帕累托改善的机会。企业在最小化投入的同时最大化产出,将潜在效益转化为实际收益的实质是把隐性竞争优势转化为显性竞争优势。在不完全市场,非价格竞争异常激烈,吸引正外部效应(受益效应)的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同样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地产业可为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提供支持。(2)本地化的创新网络和环境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升级。(3)在本地化的产业集聚区,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密度更强,还可以产生技术和知识的溢出。(4)本地区位上专业化劳动力的集聚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创造重要的本地需求。我们可以区分以上三种集聚经济,区域内本地化经济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是内在的,对一个企业却是外在的,它与外部规模经济有关;城市化经济对一个区域是内在的,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是外在的,它与内部范围经济有关;范围经济产生于一系列具有共同投入的多样化产品的生产,是多样化经济的客观产物。

3.4区域空间结构体现在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地理层面上,由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形成并随之发生改变。在以往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中,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往往为人忽略。在很大程度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子是空间效应而不是依靠生产要素的额外投入或附加,空间结构的作用不可低估。在一些情况下,空间结构可以限制或增强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尤其在短时期内可影响主要生产要素的区域供给功能。具有相同要素禀赋的两个区域,如果在空间结构上存在细微的差别,则在产出、收入和就业等方面就会有所不同。可以认为经济活动的集中和集聚等空间结构的优化可弥补区域在经济发展上的劣势。

在不同层面可分析如下,(1)国家层面上,在本地要素禀赋条件下,可以采用赫克歇尔——俄林的研究方法,并可放宽他们对新古典模型的假设条件。基于要素禀赋上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使区域的收入和就业水平得到提高,一个区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份额越大,则该区域在国际贸易份额中所占比重就越大。区域比较优势来自于利用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产出与贸易的潜能(即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时代,世界遍在性和地域关联性促使要素的流动性增强,要素禀赋体系的形成变得日益重要,它可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2)在产业层面上,区域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力和进一步创新的能力。企业定位的核心就是“竞争优势”,长期而言,成功的企业通常比竞争者更有持久的竞争力。一个企业可利用稀有的异质性资源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就是在整合并组织这些策略的过程中展现的。(3)在区域层面上,内部集聚经济、范围经济及其利用它们获取价格优势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一个区域的资本,区域资本的规模和范围对维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个层面上,可以把本地要素禀赋的规模和范围与潜在效益的释放联系起来,而三种形式的集聚经济起了间接传递机制的作用,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和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连接成一体。

以上分析可得出,竞争优势的改善是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文献认为非经济因素对知识创造、学习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这些因素通过本地活动者间的内在影响在空间上被界定、划分和重塑。因此,不同地域层面的竞争力的增强可总结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它主要来自技术知识的外溢和研发活动(R&D)等。研究表明:信任、默契和意会性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2)干中学、用中学和相互学习的机制,它来自知识溢出、相互学习基地、集体学习和隐性知识等。(3)内部密切的联系网络,包括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交流联系、社会网络和技术创新网络等。(4)区间联系网络,包括贸易联系和区间技术交易网络等。(5)组织结构,包括企业结构、人事编制和企业的管理方式等。(6)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由人们有意识建立的法律规范规定而成,非正式制度则由社会默认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和习俗等组成,它们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促进竞争力的提高。

4.结语

区域已成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区间竞争的载体,在区域的实际活动中,竞争力的强弱决定其采取的竞争方式。目前对竞争力的研究往往是从不同的层面展开,不同的机构、组织和决策者对竞争力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鉴于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密切相关,各种因素之间相互(文秘站:)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在制定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区域政策时,应对本区域不同层面竞争力的强弱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也不能简单地将其他区域的经济政策移植到本区域内。只有先了解如何创造和维持区域竞争力,才能明白区域政策在竞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才能通过果断的决策达到塑造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德]曼弗里德·诺伊曼.竞争政策—历史、理论及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11.

[3]马刚.产业集群演进机制和竞争优势研究述评[J].科学学研究,2005(02):188-196.

[4]Porter M E.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0,14:15-31.

竞争力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对策

服务贸易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货物贸易的持续增长,发展十分迅猛。我国自2006年1月1日开始,服务业进入了全面开放的时期,目前服务业开放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目前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在内的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已全部向外资开放,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今后服务贸易领域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历年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变化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1.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与我国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庞大规模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长期滞后。从1982到1992年十年间,我国的服务贸易额都徘徊在100亿美元以下,直到2004年后才出现发展加速的局面,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914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量的3.4%,居世界第八位;进口1003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服务贸易出口占货物贸易出口比重为9.4%,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2007年上半年服务贸易出口达到555.3亿美元,同比增长38.7%,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速。图1显示了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10年来发展变化情况。

2.基于TC指数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本文选用TC指数(Trade Competitive)即贸易竞争指数来进行分析。TC指数又称为比较优势指数,其计算公式为TC=(某国某种商品的出口-某国该种商品的进口)/(某国某种商品的出口+某国该种商品的进口)。TC指数接近与0,说明比较优势接近于平均水平,取值大于0,说明比较优势大,越接近于1,行业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越接近于-1,行业竞争力越小。为了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本文选用TC指数在服务贸易总体和分行业层次上,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力状况进行定量分析,计量结果见表1和表2。

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及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根据表1可以看出,近10年来中国的服务贸易TC指数一直为负值,只在2004年后才出现了竞争力略为上升的局面,但依然是服务贸易净进口国家。与世界服务贸易十年平均0.008的水平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非常弱。从此表中也看出,除2001年外,世界服务贸易竞争力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这与目前全球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出现自由化的发展现实是吻合的。

以上分析只能从总体上判断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并不能准确反映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结构特征。而服务贸易中各个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强弱有着很大差别(见表2)。

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及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从表2可以看出,自加入世贸组织6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各部门的TC指数中,只有旅游业和其他商业服务的TC指数均为正值,但比较优势并不显著。建筑业6年内的TC指数逐渐增大,表明随着我国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步提高,但中间也存在着一定波动。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广告宣传部门除了在2002年数值为负,6年来随着开放的扩大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一直在稳步攀升,近两年竞争力优势开始显现。而保险、金融以及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的TC指数一直为负值,而且相当小,6年来平均值分别为-0.870、-0.220、-0.922,说明这些服务部门的出口竞争力非常弱,特别是保险和专利权使用方面,出口竞争力极弱,几乎接近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边缘。而一向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的运输业,因其货物贸易关系非常紧密却在我国货物贸易连年顺差情况下,运输服务指数6年来一直为负,表明在国际远洋运输盛行的今天,我国的大部分货物贸易的运输服务仍然依赖进口,国际竞争力令人堪忧。

从6年来个部门的变化趋势来看,运输、旅游、咨询、广告、电影音像等部门的TC指数总体保持上升态势,表明这些部门的出口竞争力在逐渐增强,尽管运输业竞争力也在不断上升,但总体仍然处于竞争劣势。而建筑、通讯、计算机信息服务、金融、其他商业服务几个部门六年来TC指数波动幅度较大,表明其出口竞争力极不稳定,难以抵御国际市场波动,抗风险能力较弱。而在保险以及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方面,TC指数6年来已经分别从-0.845和-0.892下降到了-0.885和-0.940,其出口竞争力不仅极弱而弱势在不断增强,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

通过以上对服务贸易总量和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得知:我国的服务贸易在劳动密集型的部门如旅游、建筑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部门的出口竞争力极弱,特别是在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保险、金融和专利权领域,面临着几乎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全部依赖进口的严峻局面。服务贸易内部结构的失衡严重制约了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二、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服务贸易是服务业进步的标志,无论是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还是服务出口占对外贸易的比重看,中国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出口均低于相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制造业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环境的压力通常大于服务业,而“中国制造”在今后的发展将越来越面临严峻的土地、环境压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减轻环境和资源压力。而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对于优化外贸出口的整体结构,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的发展目标。

今后要更好地以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为目标,带动整个服务业发展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当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从根本上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在服务价值的构成中,人力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一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根本性因素,在于该国的人力资本状况。高素质服务人才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服务企业竞争力弱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如今,国际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咨询、通讯、计算机软件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方面。而我国在这些领域起步较晚,人才储备不足,服务贸易的输出则主要集中在劳务工程承包、远洋运输、旅游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大量专业服务和高技术领域则处于净进口的状态,影响到我国服务业的健康发展。要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培养这些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这包括一批熟悉服务贸易的研究人员、工商企业家、金融家、会计师、审计师、律师和工程承包商等。

2.吸引外资更多流向服务业,扩大服务业的有序开放

从国际背景来看,目前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中服务业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0%。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服务业吸引外资。虽然我国FDI流入总量连续多年位列发展中国家首位。但长期以来,中国吸引的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而服务业利用外资则一直没有进入快速稳定增长的轨道。2002年~2005年,中国非金融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为140.11、 131.36、122.28和116.79亿美元,占全部外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57%、24.55%、20.17%和19.36%,呈下降趋势。从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内部结构来看,受国内管制架构的制约,一些专业化服务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和产业化,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质,但这些行业如金融、电讯等却是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对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培育要素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实践证明,开放得越早的行业发展的速度也越快。今后应当根据服务业各部门自身的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通过有序开放,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整体竞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尽快制定服务业整体发展战略

鉴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和服务业技术与知识密集型部门发展的相对滞后,国家应当从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尽快制定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如对服务贸易比较发达的上海、江苏、广东、北京等地,可以根据中国不同地区服务贸易的特点和行业优势,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大城市为重点,培育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带。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服务业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服务业竞争能力培育中的作用。如对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玉军 陈华超: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兼评中国服务业的开放与对策[J].国际贸易,2006(10):39~45

竞争力分析范文第8篇

(一)农产品贸易迅速增长,结构稳定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农产品的进口与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从2005年的28711百万美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66175百万美元,占世界比重也从3.37%增长到了3.99%。而中国的农产品进口贸易额增幅更大,从45189百万美元增长到了156823百万美元,占世界比重从5.03%增长到了8.99%。尽管在2008、2009年进出口贸易额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产品贸易所占份额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形势良好。中国出口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几种农产品上,结构较为稳定。从中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种类来看,采集1996年、2000年、2005年、2009年和2010年5个时间样本,排名前十的中国出口农产品种类中,有7种相同的品种,分别为HS3、HS7、HSl6、HSl2、HS20、HS5和HS9,由此判断,十多年来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结构较为稳定。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这七类农产品的RCA指数来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

(二)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且发展不平衡

尽管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但增速低于农产品进口。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从2005年的16478百万美元扩大到2012年的90648百万美元。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表明我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处于不利地位,并且,这种不利形势仍在加剧。中国农产品贸易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如中国农产品贸易内部失衡,出口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种产品上,且变化很小,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发展缓慢;农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三)小结

尽管我国农产品贸易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可以看到,我国的农产品贸易还存在持续逆差、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结构较为稳定,那么,这些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是建立在其竞争力优势上,还是建立在低价格的不正当竞争上呢?下面,本文将从中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的RCA指数来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

二、中国农业贸易的竞争力分析

可以看到,除HS3类农产品,其他几种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在逐渐下降;HS3类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缓慢上升,竞争力在加强;HS20类农产品RCA指数比较稳定,表明其竞争力变化不大。还可以看到,HS5、HS16两类产品的RCA指数都在2.0上下波动,表明这两类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HS20的RCA指数大于1.25,表明此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在一段时期内其优势还将持续下去;HS3、HS7这两种产品的RCA指数处于0.8-1.25之间,表明其具有中等比较优势,其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而HS7的RCA指数呈下降趋势,表明其竞争力逐渐下降,随着时间推移,其必然会处于竞争劣势;HS9、HS12两种产品的RCA指数处于0.8以下且呈下降趋势,表明其处于竞争劣势,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不利形势加剧。根据几种主要的出口农产品的RCA指数可以推断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状况。首先,表1表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在逐渐减弱,这是由于我国农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资本技术含量较低;其次,在我国几种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中,有一半RCA指数大于1,一半小于1,表明我国农产品贸易中,一部分是基于比较优势,即竞争力的,而另一部分则是基于低成本、低价格的,而基于低成本低价格的出口优势是不可持续的,从这一点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竞争力还将下降。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调整贸易结构

我国出口农产品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技术和资本密集产品很少,要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我国必须调整贸易结构,提高出口农产品中资本、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的比重。同时,平衡贸易结构,我国农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种产品上,其他农产品贸易份额较低,我国应该大力促进其他农产品贸易发展,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多元化,这对降低我国农产品贸易风险也有裨益。

(二)提高农产品贸易的技术水平

我国农产品贸易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农产品加工贸易较少,单纯依靠数量和低价格获益,缺乏竞争力。因此,要增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必须提高其技术含量,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科技研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发展农产品出口加工贸易。

竞争力分析范文第9篇

关键词:竞争力;上市公司;影响因素;西北五省

一、引言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给属于经济带范围内的西北五省的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上市公司作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羊”,其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乎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对于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影响研究逐渐从外部环境因素向企业自身内部条件转变,上市公司的内部可控因素对其竞争力的影响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以西北五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内部的财务视角出发,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对于增强上市公司的市场扩张力,提高其经营绩效以及促进西北五省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本文以西北五省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经检索该地区的上市公司共有134家,剔除ST股等存在异常值的公司,最终确定西北五省的12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年份为2014年,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

(二)指标的选取。上市公司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获取更多的利润、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持久地创造价值等方面,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体现。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等,其中总资产净利率反映了企业总资产转化为净利润的能力,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经营效益越高。基于此,本文采用总资产净利率作为衡量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指标,即被解释变量。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将公司竞争力分为投资收益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运营能力四个方面,并分别选取指标作为本文的解释变量。投资收益能力以投入资本回报率作为衡量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偿债能力以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指标,它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成长能力以营业利润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它是评价公司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运营能力以总资产周转率作为衡量指标,它是评价公司全部资产的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三)研究假设。投资收益能力是企业通过长期或短期投资获取利润的能力。投入资本回报率是息前税后经营利润与投入资本的比值,该比值越高,说明投出资金的使用效果越好,企业的获利能力越高,从而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大。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1:投入资本回报率与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偿债能力是公司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和短期债务的能力。资产负债率是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该比值越低,说明企业的对外债务越小,财政状况越稳定,对外信誉越好。但是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高,其盈利能力反而越小。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资产负债率与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呈负相关关系。成长能力是企业扩大规模和壮大实力的能力。营业利润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发展能力越强,越有可能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份额,从而企业的竞争能力也越强。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3:营业利润增长率与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运营能力是企业运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销售额与总资产的比值,该比值越低表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越差,企业的运营能力越弱,从而会降低企业的获利水平。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4: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选取。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净利率(ROA)作为因变量,以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资产负债率(RDA)、营业利润增长率(SPG)和总资产周转率(TAT)作为自变量,并建立如下模型:

ROA=β0+β1ROIC+β2RDA+β3SPG+β4TAT+μ

其中β0是常数项,βn(n=1,2,3,4)是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μ代表随机误差项。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通过Eviews7.0软件对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资产负债率(RDA)、营业利润增长率(SPG)和总资产周转率(TA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分析表1可知,四个自变量间的相关性系数均不高,最高者仅为0.115,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经过分析,该模型均通过了R2检验,F检验和t检验,由表2可得,该模型为:

ROA=3.908233+0.148506ROIC-0.067839RDA+0.001421SPG+2.866966TAT

ROIC的回归系数0.148506>0,说明投入资本回报率对总资产净利率是正向的促进作用,该结果支持假设H1;RDA的回归系数-0.0678390,说明营业利润增长率对总资产净利率是正向的作用,该结果支持假设H3;TAT的回归系数2.866966>0,说明总资产周转率对总资产净利率是正向的促进作用,该结果支持假设H4。

四、结论

通过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投入资本回报率与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且其对于公司竞争力的影响要大于资产负债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说明公司的投资收益能力对公司竞争力的影响较为显著。(2)资产负债率与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呈负相关关系,且其对于公司竞争力的影响大于营业利润增长率,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对公司竞争力的影响次要显著。(3)营业利润增长率与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且其对于公司竞争力的影响最小,说明公司的成长能力对公司竞争力的影响最不显著。(4)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且其对于公司竞争力的影响均大于其他三者,说明公司的运营能力对公司竞争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应皋,黄璐璐.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0,(11):94-98.

[2]朱承亮,岳宏志.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27(6):1095-1101.

[3]曾繁荣,潘灵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下),2009,(02):127-128.

[4]王健,王丽芳,周箭.基于财务视角的上市百货公司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3):40-46.

[5]杨坪,杨迪斐.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研究――基于四大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中期):3-4.

竞争力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川渝 服务贸易 竞争力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一、导言

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业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正在日益突显。随之而来的是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日益上升。川渝同处于中国西部内陆地区,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2012年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西部地区的开放,将四川、重庆打造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川渝两地在经历前一轮以投资拉动为主的西部大开发后,货物贸易得到了成倍的增长,而服务贸易均尚处于规模小、增长快的阶段。

二、川渝服务贸易现状

从发展规模上看,川渝两地服务贸易的规模从总体上说还是较小,2011年四川、重庆的服务贸易总额分别达到56.4亿美元和61亿美元,占全国比重都超过了1%,但是仍然低于4.46%、2.12%的GDP占全国GDP比重。从发展速度上来看,川渝两地的增长率每年均高于全国20%以上。而从川渝两地的发展增速比较来看,在2010年前四川省的增速一直快于重庆,但是2010年以后重庆就超过了四川省,主要是重庆服务贸易进口在近两年成倍增长。从服务贸易结构来看。四川省的出口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从2007年的41.73%到2011年的54.96%。而重庆的进出口结构则刚好相反,在前几年重庆的净出口大于零,处于贸易顺差,但是随着服务贸易进口的快速上升,进口在总额中所在的比重也从2007年的41.42%上升到了2011年的72.13%。

三、川渝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本文采用TC值和RCA指数来度量川渝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1.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是通过计算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度量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该值取值范围为[-1,1]。越接近于1则表明出口竞争力越大。计算四川省2007-2011年的TC值可知,四川省在2010年前TC指数均小于零,出口竞争力较弱,之后四川省的出口竞争力逐步提高,TC指数转为正。与四川省不同,重庆在2007-2009年间TC指数均大于零,具有微弱的出口竞争优势,然而到了2010年,重庆开始出现较大的服务贸易逆差,这个逆差主要来源于快速增长的服务贸易进口,尤其是咨询、专利权利使用费和特权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该指标不考虑进口情况,计算某地某一产品或服务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与该地所在国家该产品与服务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的比值,来判断该产品或服务在该国出口中的竞争力。通过计算川渝各行业2010年的出口竞争力可知:首先四川省具有中度以上竞争力的行业要多于重庆,分别是四川省5个,重庆市3个。其次,川渝两地在行业的分布上也存在着差别。其中四川省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建筑服务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保险服务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电影音像和其他服务上具有中度竞争力。而重庆则在建筑服务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旅游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电影和音像方面具有中度竞争力。最后,四川和重庆两地在金融服务、咨询、专利权利使用费和特许权等知识密集型行业上,RCA指数的值均很小,竞争力很弱。

四、措施及建议

(一)大力发展服务业

川渝两地要提高服务贸易,首先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一方面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 比重。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川渝两地的服务业占比分别是四川省33.4%,重庆市36.2%,远低于中国平均水平。因此,要促进川渝两地服务贸易的发展,首先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一方面,促进服务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类型和产业内结构直接决定了服务贸易的结构和成长潜力,目前川渝两地的服务业仍以建筑、旅游等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为主。这直接导致了川渝的服务贸易主要也是以传统的服务贸易行业为主,层次较低。

(二)发掘比较优势,培育特色行业,关注比较劣势

对于四川省来说,首先要在继续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抓住国内外IT企业纷纷在四川成立研发中心的契机,扩大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和规模,巩固自身竞争力。其次要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为载体,利用四川省川剧、自贡灯会等文化产业,推进特色文化服务贸易出口。对于重庆来说,要在挖掘旅游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要抓住建立西部金融中心的机会,大力发展保险、金融、咨询等高知识含量的新兴服务贸易。

(三)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川渝两地同处四川盆地,在经济基础和文化生活上都较为相似,但是两地在服务贸易优势产业上各具特色,因此在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基础上,两地的服务贸易在很多行业将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如在旅游方面,由于川渝两地地域相连,在很多旅游资源都跨越了两地且有很强的组合型,如重庆,南充、广安等城市都属于川陕渝红色旅游区。因此,两地要加强在旅游方面的合作,把两地的旅游景点以组合打包的形式推出去。

参考文献

[1]董小麟,董苑玫.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06):44-50.

[2]吴贤彬,陈进,华迎.基于SRCA和Lafay指数的“金砖五国”服务贸易结构竞争力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02):42-49,55.

[3]郑昌吉,夏晴.浙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政策措施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05):37-41.

上一篇:国际竞争力范文 下一篇:城市竞争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