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基础范文

时间:2023-03-20 19:18:51

经济数学基础

经济数学基础范文第1篇

①运用精炼的数学语言陈述经济学研究中的假设前提条件,使人一目了然。

②运用数学思维推理论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观点,使条理更加清晰,逻辑性更强。

③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让论证得出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2常见的基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运用举例

2.1现实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在一定的空间运动着,对种种不同量的假设与推测,是许多科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在经济分析中,对成本、价格、收益等经济量的关系研究,就要用到基础数学方法,来构建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找出该问题的函数关系。常用的经济函数有:单利与复利、多次付息、贴现、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等等。

2.2在经济问题中,经常会用到变化率的概念,而变化率又分为平均变化率和瞬时变化率。平均变化率就是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之比,就像我们经常用到的年产量的平均变化率、成本的平均变化率、利润的平均变化率等等。而瞬时变化率就是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即当自变量增量趋于零时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边际函数。经济学中常见的边际函数有: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边际需求等等。在我们的边际分析中,讨论的函数变化率与函数改变量均属于绝对数范围内的讨论。在经济问题中,仅仅用绝对数的概念是不足以深入问题并分析透彻的。例如:A商品每个单位价格为10元,涨价1元;B商品每个单位价格为100元,也涨价1元,两种商品价格的绝对改变量都是1元,哪个商品的涨价幅度更大呢?我们只要用它们与原价格相比就能获得答案。此时我们就有必要讨论函数的相对改变量与相对变化率,也就是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而常见的弹性函数有: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收益弹性等等。对于商家来说,进行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商家如果离开边际分析而盲目生产,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商家如果离开需求与价格的弹性分析,就不可能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这时候就要用到导数,因为导数是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的最有力的工具,可以给决策者提供客观的、精确的数据,进而做出比较合理的决策。

2.3经济学中的最值在经济问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产品最多”、“用料最省”、“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等等。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中有时会归结为求某一函数(通常称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例如:在分析收入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假定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量最大就会形成收入最大的局面,但是,收入最大时的产量不一定产生最大的利润。而产量为多少时才能取得最大利润,就需要运用导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利用导数解决最值问题的步骤是:求一阶导数,找出可能取得最值的点(包括驻点、一阶导数不可导的点和区间端点),再计算各点的函数值,对其进行比较,哪个最大就是最大值哪个最小就是最小值。经济学中常见的最值问题有:最大利润问题、最大收益问题、经济批量问题和最大税收问题等等。

2.4经济学中的积分“积分学”是微分学的逆运算,积分学的主要经济应用是对已知的边际函数求积分,得出总经济量函数。定积分是求原函数在某个范围内的改变量,是积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自然科学和经济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学中经常用改变上限的定积分来讨论总经济量函数问题。如某商品的价格p是销售量x的函数,此时我们要想计算当销售量从a变动到b时的收益,就需要用到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2.5经济学中的微分方程为了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及其内在的规律,常常需要建立某一经济函数和经济变量的导数所满足的关系式,由此而确定所研究的函数关系,从而根据一些已知的条件来确定该函数的表达式。以上一套套路,从数学上说,就是建立微分方程并求解微分方程。具体步骤如下:在相关的背景知识下,用数学知识来描述经济问题中的变量和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微分方程;根据具体问题适当的调整假设使建立的微分方程,尽可能地使其接近实际,这样可以相对的减小误差;运用已知的条件和测量的数据,对所建的微分方程中的参数给出相应的估计值;继而分析比较方程中的结果与实际观测之间的差异,若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建立的微分方程符合实际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将它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或者预测中;如果微分方程结果与实际观测不一致,就需要重新检查方程在哪出现了问题,以便对方程进行调整修正,再重复前面的过程直到建立出一个经检验符合实际问题的微分方程为止。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有:分析商品的市场价格与需求量(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商品的销售量、进行成本分析、净资产分析、国民收入与储蓄、投资的关系分析等等。

3基础数学在经济学应用中的局限性

基础数学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也是一个计算工具,它可以把实际问题抽象化。而经济学重要的是经济思想。基础数学只有在经济理论的合理框架下去研究分析问题才能发挥它的实用性。因此,基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要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3.1经济学不仅仅是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的简单叠加,不能把经济学中的数字随意的数学化,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制度、法律、道德、历史、社会、文化等等)。

3.2经济理论的发展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角度,只有从经济学的本质出发,分析、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经济规律,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在一定条件的假设基础上,辅之以适合的数学方法和数学运算,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经济问题。

3.3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研究经济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唯一的道路,数学知识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研究经济问题的工具之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灵活地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相结合,不要过分地依赖数学,否则会导致经济问题研究的单一化,从而不利于经济学的发展。总的来说,用数学方法和数学运算来分析求解经济领域的实际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主流。而个人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购物、贷款、股票、住房、日常锻炼等问题,为了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求助于数学模型,用其做出较理想的决策。可以说数学的引入,给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不敢预测也不敢断言,在未来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数学是否会占统治地位,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促进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经济数学基础范文第2篇

在传统的社会科学领域中,经济学是最成功地实现数学化的学科,其成就令人瞩目。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产生了包括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控制论、经济预测、经济信息等分支的数量经济学科群,以致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当代经济学实际上已成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正如现代计算机之父、数学家、数理经济学家冯・诺伊曼所料:经济现象最复杂,它要用的数学理论也是最高深的,因为越是抽象的数学工具越适合于分析实际上十分复杂的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讲,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数学修养和水准。不仅需要完备的初等数学基础,而且还必须具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模糊数学、集合论、拓扑学、实凸分析、泛函分析、图论以及计算机等很多数学知识。

初等数学是以不变的数量和固定的图形为研究对象,它不考虑函数变化的速率问题,因此初等数学也被人们称为常量数学。运用常量数学可以有效在描述事物和现象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它不能描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而现代经济学问题的研究恰恰更重视系统的运动和变化。例如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世界人口的日益增长,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扩大了,强度也不断增加,甚至使环境质量恶化,造成生态的不平衡,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常量数学不能满足经济学研究的需要,我们更需要变量数学。

微积分学是变量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19世纪中叶,勒翁・瓦尔拉斯和杰文斯提出名为“边际效用理论”的经济学。戈森和门格尔也是这一理论的奠基者。戈森的数学极好。后一代的经济学家们发现,这一理论中的“边际”原来就是数学中的“导数”或“偏导数”。因此这一理论的出现意味着微分学和其它高等数学已进入经济学领域。从此微积分学成为经济学问题研究的首要数学基础。

线性代数已成功地运用于普通经济学、金融、财政、税收等领域,运用于投入产出理论。从企业到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可以用投入产出进行规化。线性规化理论可用于在一定约束下,求极大值极小值问题,例如:使有限的材料得到最充分的应用;如何在商品销售中,调整商品价格,薄利多销,获得最多利润;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使得存贮量或货运量最大;如何合理安排人员配制,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最高等等,还可以用于发现资源的短缺和剩余情况及区域规化。所以线性代数与线性规化也是研究经济学问题的重要数学基础。

初等数学处理的问题属于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必然现象及其规律,它只讨论当某种条件具备时,某种结果必然地、百分之百地出现的情况,这种由条件完全可以预知结果的数学,我们称之为必然的数学,但在经济学问题中常遇到,也更为我们关注的是所谓随机现象的事物,即在某种确定的条件下某种结果不是必然的,而是以一定的可能性出现的。例如:流域之间的调水问题,投资者必须考虑风险和收益。通常所说的平均收益就是数学期望。另外,在一些项目决策时,大都是在不确定的因素下进行决策的,这种条件和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能用必然的数学进行定量分析,而需要用或然的数学研究。或然数学主要是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由于它们在经济学领域中成功地应用于投资、贷款、股票、证券、市场预测、风险平估等许多重要领域而得到迅速发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门研究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结果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一类现象,即随机现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已经在经济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初等数学讨论的是内涵和外延都非常明晰的现象,来不得半点模糊,因此初等数学是一种明晰数学。但是在经济学问题的研究中,我们所遇到的大量概念却都是非明晰的,例环境综合评价中的“污染程度”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污染程度表征的质量分级界限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用一个隶属度来刻划,隶属度可用隶属函数来表达。又例灰色系统,本身就是从模糊数学中派生出来的分析方法。再如经济发展规化、经济周期的确定,都是用模糊方法确定比较准确、适用。模糊数学以模糊现象为自已的研究对象,给出了使模糊概念定量化的方法以及模糊量运算的规律。

经济学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分配日益紧缺的资源,使它在既充满相互竞争、要求又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目的。如何运用数学工具来分析“什么是最隹方案”的问题,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焦点。经济学家们一直应用数学上各种各样的技巧来探讨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经济学讨论“最优化”问题,但是不能简单地理解最优。有这一局部的最优与另一局部最优的关系问题,有局部最优与全社会最优的关系问题。对经济学来说,更重要的不是各自的最优,而是相互间的对策。例如,福利经济学试图在平衡条件下确定对产品与服务作最佳分配。著名的帕累托定理规定:当至少有一个人生活得更好,而没有一个人生活得更差时,这种分配就可以被认为比原来的分配更优。这里用到了对策论:在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对策中,如果一个人赢就会有一个人输,称为“零和对策”;如果人人都赢而没有人输,称为“非零和对策”,福利经济学就是要利用非零和对策论。在这样复杂的经济活动中,要用到更复杂的数学工具。微积分学、集合论、拓扑学、实凸分析以及概率论、数理统计,在用数学方式表达经济理论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保险学中要考虑的许多问题都需要运用数学方法得以解答。例如,对各种风险的评估,不仅涉及到实际的统计资料,还需要运用一整套相应的数学计算方法;此外,保险的理赔支付是否正确,这个问题不论对投保人还是保险公司都是十分重要的,给付太少会使保险公司业务增长遭受影响,给付太多会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不胜负荷,太多与太少皆非所宜。正确的理赔只能以合理的计算为基础,而合理的计算又必须以数学所认定的风险稳定性定理为基础。在人寿保险中,需要根据投保人的年龄、生存与死亡的一般状况列出寿命表,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求出每个保险合同的保险费和责任准备金的数学计算公式。一般说来,对每一寿命保险单进行数学描述时,必须给出相应的生命状态模式,以及若干时间函数的定义,从数学模型得到保险费公式和责任准备金公式的具体形式取决于模型函数的数学性质,公式推导通常涉及到级数求和、向量空间、黎曼-斯蒂尔吉斯积分、测度论、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积分方程等方面的方法与技巧。

对于大量带有不确定性的经济活动,其每一步骤都有多种可能性出现,以一个出发点为根部,可演变出一个能反映出所有可能的树图,于是图论的知识必不可少。在有无限种不确定情形时,例如商品的种类就可以看作有无穷多种,对应的商品空间也变成无穷维的了,于是,泛函分析成了当然的工具。为了刻画政策对经济的作用,必须做出一个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为了描述多层次经济体中的信息流通,信息论的必要性很明显。

在具备一定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得从经济学与数学交叉的角度出发,将不同学科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到结合点,提出数学模型,并依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建立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调试、验证。这一系列工作就是通常所说的建模过程。一个经济系统和某种特性的数学模型建立以后,就要对数学模型单独求解,然后对数学模型的解,进行经济学的合理解释,形成经济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在经济系统状态、经济要素预测以及经济规化的研究中,需要普遍运用数学模型。建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需要的主要不是数学运算技巧,而是平常培养起来的敏锐的洞察力,新颖的思想和清晰的逻辑思维,是一种充满挑战和创造性的劳动。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成功应用,产生了庞大的数量经济学科群。计量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背景,利用数理经济学中的研究成果,列出一系列描述经济行为的数学方程,然后又根据实际的经济统计资料,通过使用现代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方程组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从而建立起描述经济活动的计量经济模型。计量经济学反过来又推动了数理统计学的发展,成百上千个方程组成的计量经济模型的运用,为数理统计学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数学渗入到经济学,经济学反过来也推动数学前进。

数理经济学是研究数学概念和数学技巧对经济,特别是对经济理论的各种应用,其中一些基本问题是从经济学中提出的,但深入研究是从数学的角度进行的。其核心内容之一是用一种规范化的方法研究一般均衡理论,使用的数学工具主要是集合论、群论、拓扑学,其学术文献完全是公理化的。它从一套公设、假定、定义出发,导出一套非常严谨的公理化体系。数理经济学是主要进行定性分析的理论经济学。它是研究最优经济效果、利益协调和最优价格的确定这些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为计量经济学、管理科学、经济控制论提供模型框架、结构和理论基础。这样,使两个完全不同的专业得以连接和通畅。

由于计算机和软件的发展非常之快,计算机科学已使很多科学改变了面貌,由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的方向。所以在经济学研究中应用计算机,不仅对经济学的系统化、模型化与最优化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开辟了经济学应用软件这样一个广扩的研究领域,计算机不仅是经济学领域的计算工具,也是强有力的实验工具。目前可以用计算机对经济系统进行模拟仿真;设计经济系统的最优方案,并编制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从而得出经济区域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所以必须学习计算机语言,掌握计算机的使用。

在经济现象与经济活动如此复杂的今天,我们对经济学研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一时尚不能控制的经济过程和尚未知晓的经济现象,能否深入地认识它并合理地解释它;对于已经熟悉的经济过程和现象,能否精确地表达它、模拟它、预测它,能否判断其发生的时间、演化的序列、过程的强度和结果;对于客观的经济系统能否通过有效的改造和调控,使其达到最优状态并能稳定地保持它;对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否比较精确地、完整地纳入一个统一的基础。为此我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更高要求,方能使当代经济学所强调的主题研究臻于科学化、合理化。因此,数学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而以上所述是经济学研究所必备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楚廷.数学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经济数学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数学;高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5.3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5-86-03

《经济数学基础》是经济类、管理类和国贸类等高职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如何把数学知识运用在经济中的重要公共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使学生能够获得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另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的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基于《经济数学基础》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高职高专类院校开设这门课程是势在必行。

一、高职《经济数学基础》教学现状

(一)难度问题

许多学生一听到“数学”这两个字,第一感觉就是:很难啊。很多学生甚至说,要不是高考时数学拖我的后腿,我肯定会考入一个本科院校。由此可见,数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觉得数学太难,对数学有一种恐惧的感觉,所以才不愿意花精力和时间去学习,觉得学也学不会。高职阶段的数学学习,就是题海战术,每天做大量的习题,这样的数学学习,不仅没有锻炼到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使得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抵触情绪,进而会觉得数学越来越难。

(二)兴趣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成绩都参差不齐,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有,高中的数学底子就比较差,而且也怕学数学,对数学提不起兴趣。现在终于考上大学了,想着就不用学数学了,但是很多专业还是要学数学,一下子适应不过来,会对数学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

另外,加上上一届学长学姐们传授的经验,知道大学里面每学期数学挂科的人数最多,最不好通过,这样除了为通过这门课而学习外,对数学更是失去兴趣。

(三)用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问我:老师,我们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我去超市买东西,也不会用到导数和积分,为什么还要学呢?这是很多学生的疑惑,他们认为数学就是数字的加减乘除,只要学会这些就可以了,别的内容以后又不用到,但是又还得学习。其实大家都知道,数学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即使《经济数学基础》里面有一些数学在经济方面的应用,但是占的比重也比较少。而且,数学也不像其他应用型学科一样,比如会计、计算机等,学会了在以后的工作中直接就可以用,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使得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对学习数学也就没有一点积极性。

二、高职《经济数学基础》教学体会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和常用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以及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正确领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受到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解决几何及其它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以提高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继课程和知识的自我更新奠定必要的基础。

首先,高职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这是很多高职老师的共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这节课布置的作业是预习下一节的内容。等到下一节课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是没有预习的。基于这个原因,课堂的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次,大学的《经济数学基础》的内容和高中学习的知识是完全不一样,所以应该想办法把二者联系到一块,让学生心理上有一个过渡,让学生明白数学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学习和理解。举个例子来说明,在讲授极限这一内容时,可能很多学生一下理解不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带领大家把高中学习过的简单初等函数复习一下,例如对数函数■,先让大家回忆下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然后提出问题:这个函数的图像是什么样的?大家短暂思考后,就可以把这个函数的图像画出来,让大家根据图像来思考下:当■和■时,函数值怎么变?这样就可以把中学阶段简单的知识和大学比较抽象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大学的数学也不是那么难,进而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将《经济数学基础》里面的理论知识与相关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了导数之后,让大家回忆下经济学中边际和弹性是如何求的。又比如学了不定积分之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个边际成本函数,让大家考虑下成本函数怎么求。这样,就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不但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不是那么的抽象,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和没有用处。

三、高职《经济数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一)教材的选取

文字教材作为基础教学媒体,是学习者使用的主要的教学资源,承载全部学习内容,向学生阐明教学要求、学习指导以及其他媒体的使用方法。教材在许多方面应具有明显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具体将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科学,但不恪守学科。自觉摆脱传统专科的学科型教育和“专科教材为本科教材的压缩”的旧框框,摈弃传统教材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以原理、范畴、概念分类为主线,以从理论到理论的阐述为章节结构的惯性做法,并打破传统数学教材的结构,将微积分、线性代数及概率统计基本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据数学的认知规律,组织和编排全书内容。特别在设计教材内容方面,力求实现基础性、实用性和发展性三方面的和谐与统一。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辨证统一。

2.缓解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恰当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案例驱动的方式,以现实的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实例引出概念,并用通俗简洁的语言阐明概念的内涵和实质。对基础理论和结论一般不做论证,不过分追求理论上的严密性,适度注意保持数学自身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尽量用几何图形、数表、案例说明其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由此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3.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以培养学生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配备案例、练习及习题,注意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多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4.教材应该精简实用,条理清楚,叙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便于自学。

5.教材的每章前有学习目标,每章后有内容精要,每节后配有习题,每章后配有总习题,习题中有一般能力检测的基本题和应用检测的综合题,答案放在书的最后。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经济数学基础》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第二章:导数与微分;第三章:不定积分及其应用;第四章:定积分及其应用;第五章:概率论初步。高职的数学教学,强调给学生以“能用的数学,适用的数学,够用的数学”,故在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淡化理论、概念。众所周知,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是非常多的,很多学生对这些内容是非常讨厌。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淡化这些内容,用通俗的语言去讲解,没有必要按专业的数学语言去描述。比如在讲“邻域”这个概念时,就可以不用按照书上的概念,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们,■就是一个区间,它表示的是■这个开区间,然后把这个区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接着问学生这个区间是否包括x0,从数轴上很明显就能看出来是包括x0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接下来,再告诉学生空心邻域就是把x0去掉。

(2)优化组合各个章节。把相同的内容或者解决方法相同的模块放在一块讲解,这样可以节省课时,又能避免内容的重复。比如,可以把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放在一块讲,因为两者的积分方法都是一样的。

(3)注重应用。注重数学在经济方面的应用,这方面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需要详细讲解。比如在讲导数时,让大家把导数和经济中的边际和弹性概念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取和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高中阶段的“填鸭式”和“题海战术”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大学的数学教学。在数学课堂上,我一般是把一节课划分为3个板块,第一个板块(10分钟):复习前一节学习的内容,借此了解大家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第二个板块(25分钟):讲解新课,将理论知识和例题结合起来讲解,便于学生理解;第三个板块(10分钟):答疑解惑,让学生们自己动脑动手做下习题(可以去讲台上,在黑板上做,做对的话平时成绩加分,不对也不扣分),我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学生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发问。通过这三个板块,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问题随时解决,不会拖到明天。

(三)建设了一套较完善的网络课程

经济数学基础的讲授将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方式进行,努力构建一个听觉与视觉联动,图文与音像交互,老师与学生共创的生态性学习环境。

1.电子教案。为了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形象深动地表现抽象概念和实际应用,完整表现本课程改革成果和文字教材主要教学内容,便于任课教师立体化教学,本课程开发了与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帮助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效果更生动、更直观。

2.网络课程。《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可挂接在校园网上,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甚至自学提供帮助,是课堂在时间上和空间中的延伸。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利用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共享国内本课程最优秀的教学资源、教学辅导和教学支持服务,使教学效果更佳。

课程模块包括教学大纲,网络课堂,重点、难点分析讲解,归纳小结,在线练习,网上测验。

3.网上教学。按照教学进度,进行网上辅导,并定期更新辅导内容。每学期根据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适当安排网上视频(或文本)的教学辅导。

(四)考核方法

目前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的考核方法是: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在这个基础上,我把平时成绩又分为3个部分:一是考勤,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有懒惰性,所以采用不定期点名的方式,督促他们上课;二是课堂表现,我不仅要求学生要来上课,而且还要求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而不是说你来教室就可以了。这点我会通过在课堂上随机提问的方式,或者是去黑板上做练习来检验;三是作业,关于作业的问题,在上第一次课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虽然不会布置太多的作业,但是要认真、独立地完成,不能抄别人的。如果你不会做,你可以在作业本上写下“不会做”三个字,也可以随时问我或者同学,弄明白之后再做。根据课程教学要求,针对知识点、能力点设置难度不同、题型多样的试题。可手工组卷、自动组卷,所组试卷可以保存。试卷可直接输出到Office中,方便教师修改,进行打印输出。本系统的试题内容与教材紧密配套,并且可按章出题,所以该系统也可由教务管理人员使用,实现考教分离。试题库是把考核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过程落到实处,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探索适应高职教育的课程考核内容、方式和方法。

结语

《经济数学基础》作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一直是高职教育中的难题,而且这门课程是介于《高等数学》和《经济学》之间,因此它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无用的学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同时也需要数学教育者的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 何鹏.高于高职高专经管类《经济数学基础》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一些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04).

[2] 苏文龙.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浅谈[J].科技信息,2008,(33).

经济数学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数学基础;教学;思维方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引言:经济数学基础是后续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依据,对于经济管理和开放教育经济类专业来说,是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由于,经济数学管理专业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并且定理、概念比较多,所以,加强对该专业学生相关数学能力和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然而,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当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所学的东西并运用于实践,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充分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当今经济数学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多种思维的重点问题。

教师应当明确经济数学基础的重要教学任务,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比以往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待问题时逐步养成细心、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

一、运用辩证思维

微积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比较有效,主要是由于微积分相比于初等数学的观点来说,它是动态的,但是,教师往往忽视动态和静态辩证关系的阐述;相比于初等数学运用形式变换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而言,微积分比较偏重于使用矛盾转化的方法,而教师忽视了相关转化的方法及两种方法之间的互补关系;此外,相比于微积分辩证的逻辑基础,初等数学是形式逻辑基础。

辩证思维方式是只涉及变量和变量之间在形式逻辑基础上进行辩证分析的矛盾转化,对变量自身的内在矛盾没有涉及,辩证逻辑不仅要求学生对变量自身矛盾的转化进行考虑,而且变量之间的矛盾转化也需要考虑。所以,辩证逻辑并非借助于辩证的思维方式为基础。虽然对于辩证逻辑学科方面还仍不够成熟,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是依靠辩证思维方法进行沟通的。比如下面的例子:

定义1给定一个数列{Xn},当n无限增大时,Xn无限地趋近于某个固定的常数A,则称当n趋于无穷大时,数列{Xn}以A为极限。

记作lim=A或XnA(n∞)

以上的定义比较直观的表示出了有限和无限之间辩证转化的关系。此定义在数学微积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加强对不同概念和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逆向思维

在解题或研究过程中,与传统思维方式相反的另一种思维方式为逆向思维,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定义出发,采用题型与记忆、苦读与考试、方法与类型的将经济数学基础作为前提的逻辑演绎体系,教学中,这种固定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在不断的模仿下进行学习,然后通过模仿练习与考试考验,巩固学到的知识。长此以往,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僵化和依赖性,对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式的教学目的产生一定的制约。相对于克服思维僵化、死板及习惯性思维方式的制约,逆向思维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有助于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加强,提高学生对学过知识的领会和理解。通过逆向思维方式的运用,学生不仅能够在解题过程中找到更加灵活的方法,探索新知识,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索的主动性。对于学生进行自主、有效、创新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从习惯性思维的反面对问题进行思考是逆向思维的显著特征,比如思考使用逆向推理、间接方法、考虑问题的反面及对逆命题的研究等方面,对于克服保守思维十分有效,使用逆向思维常常能从问题的反向思考中总结出新的方法或新的思路。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能起到有效的作用。下面通过中央电大《经济数学基础》教材中的一道例题来进行说明。

比如求∫xInxdx

分析:分部积分公式

∫u(x)v'(x)dx=u(x)v(x)-∫u(x)'v(x)dx,通常,习惯性思维是尽量使该积分函数简化,但是,Inx通常不能进行直接积分处理。鉴于此,对该问题进行逆向思考,将Inx当做是u(x),这样看起来虽然将问题复杂化了,但是对于导数之间的相互抵消有很好的作用,最终能够更好实现简化该微积分的目的。

∫xInxdx=Inx1/2x?-∫1/x1/2x2dx

=1/2x?Inx-1/2∫xdx

=1/2x?Inx-1/4x?+c

以上问题的分析以及解算,说明在解算经济数学基础问题的过程中,注意运用逆向思维的往往比习惯性思维所取得的效果要更加简洁,可以说是解题中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并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三、培养发散性思维

有位外国名人曾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感兴趣的东西,很容易会忘掉的”。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通过合适、得当的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进入思维方式的启迪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巧”,使学生更容易产生联想。通过知识网横向与纵向的相互交织,不断深入。与此同时,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材要求,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加独立、自主的开展知识的学习和探求。然后,教师应当通过相关问题的设置将教学内容勾连起来,在此基础上,逐渐进行内容的细化与递进,不断促进学生对知识探求的兴趣和渴望,进而不断推动学生对思维发散的训练,为学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们进行创造活动通常会运用发散性和收敛性两种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是相互对立的,然而打破通常的逻辑思路是创造思维产生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效的解决非逻辑思维通道的问题,培养学生养成横向及纵向扩展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扩展狭窄的思路,在解决问题时更好的进行思索,丰富学生的思维容器。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进行立体化的思考,这些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实际生活十分有利。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开展。

1.通过一题多解启发学生思考

通常情况下,看问题的方向不同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种观点在数学中的运用对于帮助学生增进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积极作用。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不仅能使学生思维进行发散,灵活的进行拓展,而且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有良好的效果。通过一题多解的模式,能使知识和思考方式之间进行密切的排列组合,逐渐能够寻求最简洁的方法。

2.通过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一题多变的训练,有意的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拓展,在解决问题时积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材中简单例题,以小见大、逐层递进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改善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对待问题时的心态。

比如说在线性代数中通过一些例题的讲解,通过众多一题多解的问题的认识和加强学生的相关的练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锻炼思考渠道的拓展,而且在帮助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时,让学生充满自信和热情。这些方式都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现知识创新具有长远、现实的重要意义,是学生未来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石。

总结:在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个过程要求教师认真负责、有耐心、有毅力的坚持下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式作为教学的核心,同时针对学生具体特点,因材施教,尽可能全面的帮助所有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此外,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大纲,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忽视教学育人的道理,在这个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

参考文献

[1]顾静相.经济数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孙德红,郑森伟.谈高职院校《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7)

[3]蔡芳.“经济数学基础”教学探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7)

[4]王莉雅.关于开放教育《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0(2)

经济数学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数学基础》;项目式教学;教学实践

《经学数学基础》是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但是,对于这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大多数却依然延用传统的方式和方法:即以老师课堂讲解、推导公式定理为主,课后布置一两道习题来补充,最后是期末考试学生得一个分数结束。这样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数学基础本来相对就较差,枯燥繁琐的公式推导证明,不仅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厌烦畏难,更让他们觉得这门课程觉得这门课程离现实生活太过遥远,不切实际。将目前工科教学中流行的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像数学这样的理科教育中来,解决《经学数学基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脱离现实,学不能用的问题。

一、项目式教学及其特点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具有如下的特点:项目教学所采用的项目应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工作任务说明;它是某一个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体;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组织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能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习结束时,师生能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

二、《经济数学基础》项目式教学实践

项目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间协作能力,因而非常适宜于实践性较强的工科学科采用。然而对于理科学科的教学应用却不多见。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1.项目的整体规划。项目式教学首要而关键的一步是“项目”上的规划,一个好的“项目”应该与现实的商业实际活动或者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联系,力争贴近生活与现实。

以《经济数学基础》的教学为例,(注:笔者所采用的教材是由高教出版社出版,顾静相主编,第2版),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获得有关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拥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用整个教学课时数30%左右的时间来讲解理论知识,用70%的时间来进行项目综合训练。

笔者将全部内容分成基础型模块、扩展应用型模块和专题及综合型模块三部分。其中基础型模块主要是一元微积分内容,这是各个专业都要学习的数学基础;扩展型模块:主要是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级数、积分变换等,它相对于基础型模块而言,适用的专业范围更广;而专题型模块:主要是数学软件、计算方法的应用,数学模型的建立,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介绍数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下面列出了三种不同模块的《经济数学基础》项目设计方案:(1)基础型模块。例如微积优化与微分方程项目(如:“平衡状态下的交通流”模型分析)。(2)扩展应用型模块。例如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项目(如:“Durer魔方”分析)。(3)专题及综合型模块。例如,MATLAB7.0入门与应用实践提高。

上面每个模块均由四到五个子项目组成,但是要求每个模块所设计的项目涵盖的知识范围要达到整个模块知识点的80%以上,让学生实际问题中综合运用其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列出每个模块所设计的具体子项目名称。

2.项目式教学计划的实施。规划好整个课程的教学项目以后,接下来是对项目式教学的组织实施。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一个标准班有30名左右的学生,可以成立分成3个项目小组,每组约10项目成员,项目小组的形成根据自由选择以及教师协调的原则来组合。一个项目的人事构成由技术总监、项目经理、技术骨干、普通成员组成。

其中项目的技术总监由教师来担任,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的总体进度和对项目经理提供技术支持。项目经理由学习成绩好、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担任,主要负责项目的具体进行,协调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而技术骨干相对于普通项目成员基础要好一些,可以作为项目经理的接班人和后备军,同时也负责对普通成员进行指导和培训。人事结构上力求扁平化。项目的组织结构最上层为技术总监,其下包括项目经理,技术骨干和普通成员这三部分。

下面以“基础型模块”里的“森林救火”项目为例来阐述如何实施项目式教学。

首先给出项目问题:“森林失火后,要确定派出消防队员的数量。队员多,森林损失小,救援费用大;队员少,森林损失大,救援费用小。综合考虑损失费和救援费,确定队员数量。”

对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域,没有给出具体的公式,没有现成的解题模板可以套用,要求学生能用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最后验证结果,进行讨论。我们给出了完成这个项目的步骤:首先是项目问题,其次是建模分析,再是求解验解,最后是总结讨论。

根据完成项目的思路,技术总监对3个项目经理提出建议,建议每个项目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3-4名成员进行建模分析,2-3名进行求解,2-3名成员进行验证,最后解答完成以后大家再进行集体讨论总结。同时,在3个项目小组之间展开竞赛,通过合理的评价标准确定优胜项目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平时成绩加分等。

最终优胜小组给出的参考数学模型如下:记队员人数x,失火时刻t=0,开始救火时刻t1,灭火时刻t2,时刻t森林烧毁面积B(t),而损失费f1(x)是x的减函数,由烧毁面积B(t2)决定;救援费f2(x)是x的增函数,由队员人数和救火时间决定

因此存在恰当的x,使f1(x),f2(x)之和最小。关键是对B(t)作出合理的简化假设失火时刻t=0,开始救火时刻t1,灭火时刻t2,可得出时刻t森林烧毁面积B(t)的大致图形,它是非线性递增的。

易知,分析B(t)比较困难,转而讨论森林烧毁速度dB/dt。

通过这样的分析,解题思路逐渐明朗,最终得到了一个满意合理的结果。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能抽象出这样的数学模型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3.项目式教学效果的评价。由于在理科中引入项目式教学在国内目前还很少见,作为一种开拓式的数学教学探索,需要对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

笔者设计了以下一些教学效果检验指标:学习兴趣、自信心、教学满意度、利用经济数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4个参数进行测评。其中学习兴趣、自信心、教学满意度这4个参数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学生调查,以百分制形式让学生打分;而利用经济数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个参数则是通过数学竞赛来取得。笔者所带的班级实施项目式教学法,同系部也有未实施这一新教法,仍采用传统教学形式的同事,让两人所带的班级同时参加测评。项目教学应用在《经济数学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中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在各个指标中都比传统教学取得了更高的分值。

三、项目式教学实践小结与思考

项目式教学通常以教学项目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是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逻辑建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技术性操作性比较强的工科学科,也是许多高职院校中正在积极尝试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对于理科学科,在这方面的尝试却非常少见。因此,笔者所进行的将项目式教学引入到《经济数学基础》这门课中来,是一种开拓性的实践探索。

这次实践探索可以说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整个项目式教学环节当中有些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1)“项目”的设计要全面地考虑学生的数理基础,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数理基础就比较薄弱,一个“项目”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必然会导致失败。

(2)要建立实用而科学的项目评价体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评价体系的核心是考试分数,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这种状况。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出问题的能力、项目经理的分工协调能力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的指标。没有合理而又健全的评价的项目教学评价体系,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经济数学基础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济数学;分层教学;高等职业教育

The Exploration of Layered Teaching in High Vocational Economic Mathematics

ZHU Xue-fang

(Vocational College, Taizhou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Taizhou Zhejiang 318000, China)

【Abstract】The diversity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of students is different. We propose layered teaching of economic mathematics.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Layered teaching. The methods of Layered teaching is presented, including student stratificati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stratification and teaching stratification. It is an effective way in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Economic mathematics; Layered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成人脱产学生是电大教育的一部分,他们大多来自职高、中专和参加普通高考成绩未上线的高中毕业生,生源的多样性导致了他们的数学基础差异很大。如何在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中开展更有效的经济数学课堂教学,分层次教学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1 经济数学基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1 内在因素

学生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数学基础知识不同,还表现在学习目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不同,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没有考上普通高校,心理落差非常大,他们进入电大学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来自职高和中专的学生有些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为以后就业奠定基础,该部分同学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他们希望学好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以便将来有更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有一些学生则是由于社会环境和家长的逼迫不得以前来就学,他们大多仅为混一张文凭;由于学习目的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存在较大差异。

1.2 外在因素

经济数学基础是电大经济类的一门基础课程, 学好这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也为他们日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以及将来的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强大的系统性等特点,是学生普遍认为枯燥而难学的一门课程,因此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由于数学的学习跟学生原有的基础有很大的关联,新知识的获得是在学生以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已建构起来的智力和能力进行内部智力活动而实现的。因此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其中某一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再学习新的知识就会产生困难, 这样基础不同的学生学习进展差异就很大,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和学习主动性发挥,进一步拉大不同学生的学习差距。面对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学也应当有差异,即教师的教要适合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一种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机制, 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因此,由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差异性,不论是从学生本身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数学的学科特点考虑,经济数学应该进行分层教学。

2 经济数学基础分层教学的实施

2.1 学生分层分组

在经济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首先对学生分层,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等方法,对全班同学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包括学习习惯、学习个性、综合素质等进行个案分析,依据个案材料,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学习较好,B层为学习一般,C层为学习较差,在分层的基础上再将不同层次的学生以3―5人组成异质学习互助小组.小组合作中要把好中差的学生混合在一起,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组内利用差异资源,彼此协助,互相合作,保证不同层次、不同兴趣、不同数学基础的同学补长取短,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可进行层次的变动,这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做到主动发展、全面提高。

2.2 教学目标分层

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适应。本着电大高职高专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A层学生注重启迪思维,提高能力,培养其较高的数学素质和自学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对B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着眼于知识的掌握,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对C层学生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模仿例题,会做一些简单的习题,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减轻学生的“畏数”心理,逐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上课做到能够认真听讲。

2.3 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教学目标起步低层、面向中层、顾及高层”的施教原则,保证B层学生在听课时不等待,C层学生基本听懂,A层学生能得到及时辅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通过激发各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各层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达到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3 分层教学实施的效果

由于秉承正确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笔者通过经济数学分层教学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已初步收获分层教学的成效。

3.1 分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一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进度而在课堂上无所事事,也避免了一部分学生由于内容简单不屑学习,同时也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进步的喜悦,学习品质得以逐渐优化,学习兴趣不断加强。

3.2 分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充分考虑了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课堂上保证了各类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下转第57页)(上接第47页)的主体性之间互动增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也变得更为融洽,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3 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分层教学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相适应,并不断向更高层次的学习水平发展。通过分层教学,较好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较差的学生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心。总之,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达到了保好、促中、补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孝平.深化分层次教学提高大学数学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3):14-16.

[2]丁翠云.关于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7):30-32.

[3]郡光辉.“分类教学、分层推进”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3(2):66-67.

[4]母丽华,李焱.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173-174.

经济数学基础范文第7篇

关键词:微积分、销售预测、连续复利公式、边际分析、弹性分析、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数学是经济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是学习经济科学知识的必备工具,是经济科学体系的有机体(经济数学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大模块)。经济科学知识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是建立在经济数学的基础之上。例如:产品价格预测、边际分析、弹性概念、造价问题、保险精算、金融风险分析和预测、市场营销策略的制订等都高度依赖经济数学知识。这些经济问题,仅仅靠经验是难以理解、难以掌握,也难以运用,只有运用经济数学知识才能加以阐述、研究、分析,才能形成完整的经济科学知识。下面举几个例子加以阐述。

产品销售预测问题

例如:一种新的电子游戏光盘上市,它的销售趋势将如何呢?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新产品上市,在短期内销售量会迅速增加,然后逐步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理解?

这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加以解释:建立销售量是时间的函数关系(数学模型),从这个函数关系中知,产品的销售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当时间不断增长时产品销售量不断减少。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利用函数及其极限知识来加以理解、分析的。

连续复利计算问题

在投资经营活动中,经常按连续复利的方法来计算利息。连续复利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如何计算呢?

例如:假设本金是A,年利率是r,如果一年分为m期结算。计息期m∞时,那么t年后的本利和为

在日常经济往来中无不关联极限知识。特别是极限思想,充满了深刻地辩证法,体现了诸如量变与质变、有限与无限、绝对与相对、近似与精确等对立统一规律,它使人们有可能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因而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在各个学科各个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最小成本与最大收益

在经济活动中通常我们追求最小成本与最大收益。

例如:某公司每年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对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涉及到每次进货费用,原材料价格,保管费用等,可以建立总费用是批量的函数关系,利用导数知识分析计算最优定购批量,使公司采购总费用最小。

在工程造价问题上,如修建一条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引水渠,在保持一定流量的情况下,怎样选择两边的倾角及高度,才能使湿周最小,因为湿周越小,所用的砌衬材料和工作量就越省,利用函数的极值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很好方法。

利润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主要指标。在一定的设备条件下,如何安排生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科学问题。同样商品广告对企业生产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人们的重视,商品广告确实是调整商品销售量的强有力手段,怎样决策理想的广告费用,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利用函数的极值可以很好解决这类问题。

弹性分析问题

弹性分析也是经济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对生产、供给、需求等问题的决策,用来定量描述经济变量间相互依赖变化的问题,通俗地说,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百分之一会使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百分之几。

例如:如何合理制定商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

这是需求弹性问题,需求弹性是弹性分析中的一种,在商贸事务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它研究的是当商品价格下降(或提高)百分之一时,其需求量将产生多少个百分点的增减。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品地需求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商品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根据需求弹性值,当=1时,称为单位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基本相等;当>1时,称为富有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大于价格的相对变化,此时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大,适当降价会使需求量较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收入;当<1时,称为缺乏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小于价格的相对变化,此时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此时,无论微小降价或涨价,虽然需求量也有增加或减少,由于量甚微,总的销售收入不会有太大增减。

这对分析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合理制定商品价格有着重要意义。其关键是确定商品的需求弹性,而需求弹性的确定就是利用经济数学中的函数变化率的有关知识。

随着金融市场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经济数学知识与经济科学越来越密不可分,成功地运用经济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地例子举不胜举,如经济订货量模型、经济生产量模型、敏感分析等等都是应用经济数学分解决经济问题的一些典范。

由此可见,经济数学在经济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在经济活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并且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分析等经济领域。正如马克思说“一门学科成功地应用数学工具的程度,是衡量其发展阶段的标志。”

参考文献:云连英 付艳茹 陶正娟 微积分应用基础 2006年6月第1版

徐建豪 刘克宁 易风华 辛萍芳 经济应用数学——微积分 2003年9月第1版

经济数学基础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效果 抽象思维能力 突出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经济数学基础课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获得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的基本运算能力,使学生受到基本数学方法的训练和运用变量数学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为学习后继课程: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原理等学科和今后的工作打好必要的数学基础。

数学课的教学一直以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教学效果上看不是很好,因此有必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当然,任何教学方法的改革都不应该是单纯的方法的变化,而首先是教学思想的变化,只有以先进、科学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才能是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的深入和发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意识到,真正要把学生放在心中。在当前的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真正要把学生放在心中,用教学思想的更新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教学方案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学生的现状、学生的需求、学生最可能达到的学习效果为出发点。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应考虑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的情况

我院学生的整体情况是数学基础知识差,文科生偏多,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跟不上上课的节奏,听不懂,自身又缺乏主动性,慢慢就完全放弃了;还有一部分同学很努力地学习,但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恰当,结果是事倍功半。

二、与专业课的关系

经济数学基础中的微积分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础,西方经济学中的许多经济现象的分析都是借助于微积分的方法;而概率统计的知识又是学习统计学原理的基础。在研究货币、金融等问题时也需要借助于数学这个工具。

三、考研的需要

在当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不论是工科院校还是经济类、管理类的各个专业,数学都是必考的一门学科,而且在考研成绩中占很大的比例。虽然在非工科院校的考生中对数学的考察程度要比对工科学生的要求简单,但要想顺利通过也必须要下一番苦工才行,通过经济数学基础的学习可以为考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四、考试的通过率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考试的通过率来掌握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找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使教学目的更好的实现。

针对上述几个方面的情况,对非专业数学的学生在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教法改革应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培养学生基本运算能力以及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掌握经济数学基础这一现代科学工具。

2、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得以提高,逐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修养和综合素质。

3、通过本课程的系统教学,特别是讲授如何提出新问题,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并通过揭示数学中的美,结合教学内容讲解数学家的献身科学精神和传承数学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美育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

深化教学改革,也体现在突出素质教育,实现课程教学理论的转变。因此要求在备课过程中,不断的发现、研究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知识点十分重要。例如,在经济数学基础中,大量存在着类比与归纳这两种创造性思维方式,我们结合定义在一维、二维、三维空间区域上的定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平行定义、理论、方法和结论的讲解,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类比与归纳思维教育,受到了极好的效果;又如在引进微积分学的重要概念一定积分时,着重介绍平面几何图形求面积时的先分开求面积、再求和积累、最后求极限的基本思想。与此同时,简要介绍了汉语“积分”一词的翻译人一我国清代道光年间数学家李善兰,正是由于他对积分定义的深刻理解,才如此简练贴切的把“先积而后分”的核心思想概括在仅仅二字的“积分”中;我们还适时指出了李善兰的翻译是多么符合了他的后人一我国清末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关于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这引起了广大同学特别是喜欢英语的同学的极大兴趣,同时加深了对积分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再如,在讲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时,先从同学们熟知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对数是指数的逆运算出发,通过类别思维的方法寻求导数运算的逆运算,从而引出了原函数的概念。这既便与学生理解原函数这一新的重要概念,同时又介绍了类比这一创造性思维方法在引进新概念、发现新结论中的作用;在介绍不定积分的第一类换元法和第二类换元法时,指出这实际上是同一个公式的两个相反的使用方向。这种逆向思维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方法之一。另外数学推理中的归纳思维,转向思维以及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都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广阔天地。

经济数学基础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经济数学基础》课程 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39-01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是财经类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以及对于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等教育而言,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蓬勃发展,财经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分布差异和水平差异也相应加大,对于所有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要求和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其次,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也不断的的增加,而不同的学科、不同专业对数学要求有很大不同。不同专业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实施同层次的数学教学,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实施分层次教学必然是大学数学教学要遵循的规律。

为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理念,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方针,很多学校已经开始了基础数学课程的分级分层次教学的尝试。所谓分级分层次教学(以下简称分级教学),就是针对不同基础水平、不同发展目标的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法、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以求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分级分层次教学是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新形势下,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方针的热点课题。对于在不同的学校环境和不同的管理模式下如何开展、具体实施分级教学的进行和探索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校领导及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到兄弟院校进行调研、考察,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特点,我们对如何搞好我校《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分级教学的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并开展如下的分析和探讨。

一、分级教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化,许多学校在本科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相继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指导思想是围绕着以学生为本和促进人才培养为中心,财经类学校要求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的基础课教学更加侧重于综合素质和基础能力的培养,面对新生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和志向需求多样化的局面,学校各级领导对于因材施教、强化质量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均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高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业已形成相当规模,近年来,随之办学条件的不断改进,学校大多数教室均已普遍具备了实施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的条件,学校学分制等新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也普遍得到了采用。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实行公共基础课分级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二、分级教学工作应该有步骤进行

1.宣传准备工作:在实行分级教学之前,应该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让学生理解分级教学改革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积极配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合适的选择。同时,也应当在有关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员中进行宣传,取得他们在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2.合理分级分班,为了简化方便,同一专业的教学班级可分为普通班(A班)和提高班(B班)两个层次,兄弟院校的教学实践表明:层次划分得多,并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界定,更不利于教学管理。

分级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生自身意愿与学校统一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下进行。学校统一指导,有利于基本保证分级分班的客观性、合理性;学生的自愿选择则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又可以对统一指导性划分的片面性做出弥补。在第一学期可以依据学生入学成绩(即高考成绩)也可以在新生军训期间进行单科摸底测试,将测试成绩同数学入学成绩一并作为分级依据,并结合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级、分班。从第二学期始,再依据上一学期相关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调整。每学期根据学生考试情况以及结合他们的意愿,实行微调,重新分班, 成绩进步的可以升级, 成绩退步的降级,采取动态管理,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前进的动力、努力的方向, 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针对不同的级别层次,在上级教育部门统一制定的本科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或参考书籍。

4.合理制定考试内容与成绩评定,课程的结业考试与成绩评定关系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评价,不同的级别层次的考试要求应当有不同的侧重,而最终成绩的评定更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通过不同级别不同学分的方式进行体现,对于普通班与提高班,由于授课方式与内容不同,应该采用不同级别的试题考核,难度高的给予较高的学分,难度低的给予较低的学分,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努力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转化,分级教学模式是我国现阶段高考体制条件下, 为适应不同地区生源而采取的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 是《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趋势。从部分兄弟学校分级教学的实施效果看, 分级教学的确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使任课教师的教学对象更明确, 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如怎样更科学地分级, 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如何进行合理考核和比较, 奖学金如何评定等。另外, 开展分级教学, 还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对教师的考核制度、教学评估、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因此我们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 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改进考核评价方法, 进一步完善《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系统配套工程。

参考文献:

[1]胡柚春.高等数学与数学实验[J].高等教育研究,2006,(22):40- 41.

[2]姚翔飞.工科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8(3):85- 87.

经济数学基础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大开放教育;经济数学基础;教学

一、电大开放教育“经济数学基础”的教学现状

1.难度问题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绝大多数是在职人员,来自于社会各个行业,具有年龄跨度大、数学基础差及接受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他们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当初就是因为初中基础薄弱而选择到职业学校、中专、技校学习,大部分学生起点低、数学基础薄弱。而“经济数学基础”课程中的许多内容又与中学数学知识有关联,学生的数学基础与“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对数学普遍有抵触心理,缺乏学习积极性,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上,抄袭作业现象严重,经常旷课。

2.工学矛盾

电大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时间不充裕,大多数学生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学习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承担家庭责任,很难抽出时间学习和参加面授辅导课,工学矛盾相当突出;加之数学又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能参加集中面授课和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由此造成的学习困难是可想而知。

3.课程特性

数学课程的抽象性、严谨性和精确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济数学基础”虽然有边际、弹性等经济学内容,但其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较少,学生很难将数学知识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许多学生感受不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而且,数学也不像其他应用型学科一样,学会了就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直接应用,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使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学习数学缺乏积极性。

二、应对电大开放教育“经济数学基础”教学现状的策略

1.明确“经济数学基础”教学目标的定位

电大开放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所以教学目标要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经济数学基础”作为经济类的公共基础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质,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因此,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减少枯燥的理论推导,降低理论难度,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注意介绍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保证专业课的需要,需要什么讲什么,需要多少讲多少,坚决去掉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

2.认识“经济数学基础”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经济数学基础”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学习专业课的重要工具。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经济数学基础”的重要性。因为电大开放教育济类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差,对学习数学有一种恐惧感,学习过程中缺乏信心,因此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经济数学基础”的信心,教学过程应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减少理论证明,注重实际应用,穿插数学史,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1)淡化理论概念。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非常多,很多学生对这些内容非常反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淡化这些内容,用通俗的语言去讲解,没有必要按专业的数学语言去描述。(2)优化组合各个章节。把相同的内容或者解决方法相同的模块放在一块讲解,这样可以节省课时,又能避免内容的重复。比如可以把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放在一起讲,因为两者的积分方法都是一样的。又如解矩阵方程、解n元线性方程组、求逆矩阵以及求矩阵的秩,它们都是矩阵等知识点的应用。(3)注重应用。要注重数学在经济方面的应用,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所以需要详细讲解。比如在讲导数时,让学生把导数与经济中的边际和弹性概念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改进教学方法

(1)引入设疑讨论式教学。针对电大开放教育数学枯燥乏味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讨论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知识难点和学生理解存在的问题,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定向思维,确保讨论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使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得到锻炼。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加深其对概念的理解,理清容易混淆的章节,同时还能够增加克服数学学习困难的信心与勇气。(2)引入内容向导式教学。电大开放教育“经济数学基础”教学应充分注意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所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在讲授新内容前以提纲的形式向学生指出要点,并在讲授课时对此进行课堂提问,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为其更好地学习教学内容打下扎实的基础。(3)引入模拟实习式教学。在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把课堂上的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教师不能仅限于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应该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尝试模拟实习,在学习中寻找与实际工作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比如求最大利润、最大收入、最小成本等经济数学分析方面应用的专题练习。这样做一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可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三是在学与用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4)引入情境教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成为愉快和充满挑战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方法,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交流思维方法,相互启迪,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地螺旋式上升。在师生平等参与的合作之中,学生可以确立并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审视教学的视角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形成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4.精心组织集中面授课,有的放矢地做好面授辅导

电大开放教育的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入学时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数学基础知识较薄弱,缺乏系统性。如何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化,使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不再成为学习的障碍,是“经济数学基础”集中面授课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补缺。补缺是指教师在对已有的多种教学媒体资源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哪些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哪部分还有欠缺,在面授辅导课加以补充。例如,讲授“基本初等函数”一节时,教师应当先为学生温习中学数学的指数、对数知识。又如在“极限的概念”一节,极限的概念比较抽象,自学难度较大,教师需要在面授辅导课上对此进行简要补充,使学生加深对极限概念的理解。(2)解难。教师要加强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根据教学经验寻找共性问题,在课上重点讲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对于课程内容中的某些疑难问题,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如有些口头不易直接表达清楚的概念,教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展示,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3)归纳。归纳是指在集中面授课上,教师对本单元课程内容的主要概念、重点内容、主要题目类型和解题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或引导学生自行完成。归纳总结可以使学生将课程知识点联系起来,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另外,教师还可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价,使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4)指导。指导是对学生学习本单元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单元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程作业和学习进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具体指导,以保证他们的学习按计划有序进行,提高其学习效率。(5)答疑。学生因自身基础以及工作和学习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很多问题无法靠集中面授辅导得以解决。因此,教师应当为每一位学生创设畅通的解难答疑渠道,建立师生交流渠道,做好辅导答疑工作,如网上在线交流、班级QQ 群互动、E-mail回复、电话答疑、信函辅导等方式。(6)监控。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从学生的学习计划、学习笔记、学习进度、考核作业、师生交流、学习媒体的使用、学习小组活动、网上学习讨论、阶段考核等h节入手,严格检查和指导,以保证课程学习质量。教师要督促学生按进度及时认真完成考核作业,认真、及时批改、并给出真实的评价。对于个别错误较多的学生,教师要耐心进行个别指导帮助,采取多种鼓励措施,使其增强信心,努力赶上。

5.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在“经济数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改变了单一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巧妙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由于多媒体教学生动、清晰、表现力强,便于展示和插播影视资料,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抽象的概念和定理,消除学生“经济数学基础”学习的抵触心理。

参考文献:

[1]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上一篇:基础教育改革范文 下一篇:信息论基础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