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本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04:57:33

经济类本科论文

经济类本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 毕业论文 考核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具有总结性的科研训练,是大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技术及平时设计、科研训练的基础上,按照规范化的设计研究程序与方法所进行的科研活动。它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与工程训练,也是大学生未来独立工作的预研性准备。可以说它是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学校更好的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各省高校积极探索毕业论文工作的新思路,注重抓毕业论文质量,使毕业论文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毕业论文的考核规范问题就是我们在必须直面的重要现实问题。由于长期缺乏一套统一完整可以与之参比的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标准,各校均有一套自己的论文考核标准,不同的评价标准会直接影响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优劣的公正、客观的评价,本文基于以上考量,在分析目前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套评价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体系,以期进一步推进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工作的开展。

一、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的现状分析

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即论文评审现状和答辩评分情况。

1.论文评审现状

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主体包括考核人与学生。考核评审主要有指导老师评审、和评审人评审两个环节组成。首先,指导教师评分。学生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包括各方面的内容,如查阅文献、整理材料的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的具体撰写和学习态度等,这些都只能由最了解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老师来确定。在确认学生初稿后,指导老师结合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的工作表现、设计(论文)工作量、外语水平及论文质量等做出书面评价成绩。同时由院教务处组织评审人对完稿论文进行评审,根据论文的内容、质量、写作、答辩情况给出评审成绩和建议。其中,论文的内容包括主题是否有新意,是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试验的方法是否正确,材料是否恰当,数据是否详实,文字表达是否简明,图表运用是否恰当等。论文答辩水平高低主要是指论文介绍语言是否流畅,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投影和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是否能够合理运用,对提问的回答是否准确等。指导老师和评审人在对学生表现和论文好坏做出评价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鉴定学生所达到的水平,而比较依靠指导老师和评审人的主观评判水平,这就缺乏了一般性。由评审人评审论文时,部分高校陆续推行了匿名评审制,隐去学生、指导老师的个人信息,由院内本系专业教师或外聘专家进行评审。匿名评审制能有效地控制论文的质量,但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匿名评审制仍然需要加大提倡力度。

2.答辩工作及评分现状

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由各学院答辩委员会组织并主持,学院答辩委员会由学科专家和学院领导组成(5~7人)。答辩委员会根据需要决定组成若干由3~5人组成的答辩小组具体负责答辩工作。在答辩评分环节,一般采用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在评定标准上对学生的论文工作态度、论文选题、论文撰写规范程度、答辩表现等进行具体描述,但尚未制定统一的量化标准,对于每个等级的要素组成缺乏具体可行的评分参考,这使得评审人员在评审过程中只能凭经验给出综合分,同时易产生“人情分”,导致论文质量控制的不力。

二、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的改革思路

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随着经济类热门专业的扩招和就业的冲击,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

1.构建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标准体系

由于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财经人才应是“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财经人才,考核指标的选取,要求能充分反应论文的质量和写作的水平等,这是是否符合实际,得出准确评价的关键。

为了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对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出评价,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深化,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对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着严格评分,多级评审的原则,提出了一套考核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体系,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毕业论文实行指导老师评审、评阅人评审和答辩委员评审的三级评审制。每一个评审要素要具体量化,赋予每一个评审要素指标分数和权重,最后评审得分为加权分。

2.明晰职责,严格考核评定环节

应在开展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前,明晰各部门的权责,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教育部门的硬性规定和会议精神,在各校落实相关规定,严格考核过程,考核必须经过“审阅”、“评阅”、“答辩”三个环节,学生在答辩前要准备好答辩提纲,提纲中应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问题的提出、技术路线和内容框架、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等;应熟悉自己的论文和相关知识,以便在答辩老师提问时准确详实的作答;要仔细审查论文中出现的模糊不清的文字,仔细斟酌,务必做到心中有数。在答辩时应准备充分,按答辩规定程序进行,答辩老师应对照学生的论文副本就论文分析、内容、方法、结论等提出问题并给出建议和意见,最后要参照考核标准给出公平客观的成绩评价。

3.切实落实指导老师回避原则及匿名评审原则

目前,出现的由于专业的老师都要参加答辩工作,即使不是直接指导学生答辩,也会由于多方考虑,互相平衡,给学生打“感情分”、“面子分”,从而影响到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的真实程度。在答辩与成绩评定时,要求与答辩学生相关人员一律回避,以确保答辩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合理性。对由于私人关系或其它原因不按客观、公正原则进行考核,大打“人情牌”、私自改动成绩评定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查处和通报批评。同时也要大力提倡匿名评审原则,评审人评审论文时,隐去学生、指导老师的个人信息,由院内本系专业教师或外聘专家进行评审,这样有利于增加评审的公正客观性。

4.防止论文答辩流于形式

针对目前论文答辩中存在“走过场”、粗线条的评分方式等现象,各校答辩委员会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可通过制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程序及标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规程》、《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范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经济类专业毕业论文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章可循。对于在论文中出现抄袭、拼凑现象严重,对自身论文极不熟悉,思维混乱,语义含糊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处理,不应只走过场,流于形式。

三、结论

总之,毕业论文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考核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考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能力。全面推进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系统改革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需要以学校为主体的院系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做到认识到位、精心组织、严格训练、认真考核。同时,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毕业论文考核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监督,在实践中不断进取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雷.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1992,(4).

[2]邓须军,李玉凤.经济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全程优化管理[J].教育教学管理,2005,(2).

[3]魏洪义.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的组织与评分[J].高等农业教育,2000,105(3):79-81.

[4]张国洲.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思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5]陈萍.开放教育经济类毕业论文质量控制浅议[J].现代远程教育论坛,2005,(3).

[6]宋满仓,黄银国.毕业设计评价方法的研究[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4).

[7]李建文.经济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要实现的教育目的是什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经济类本科论文范文第2篇

1、选题范围宽且时效性强。经济类毕业论文选题宽泛,涉及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有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更有许多亟须解决的实践问题,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热点问题。并且,由于经济形势时常变化,热点也在随时切换,因此,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有很强的时效性。宽泛的选题范围给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选题带来了一定困难,一是形成了本科学生知识面有限与选题所需要解决问题宽泛而多样的矛盾,学生所选择的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往往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很难解决的;二是热点问题都是涉及面广的问题,如选题较大则本科毕业论文解决不了,如选题较小则由于所掌握的知识深度不够而深入不下去。三是选题时效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平时对经济信息有所跟踪。

2、论文多为应用性论文。由于受学生理论水平的限制,绝大多数的毕业论文都是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应用研究,理论研究的论文很少。在笔者近10年的论文指导过程中,选择经济理论进行研究的学生不到5%。应用性强的论文对学生写作要求相对较高,一是要求学生抓住经济现象的本质,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实证的分析能力,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要求学生对所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结论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层次;三是要求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寻求理论支撑,在所学理论的框架和范畴下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方法实证性多。应用性强的论文决定了其分析方法的实证性要求。分析方法的实证性就是要用现实的数据和案例来分析经济现象,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即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经济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为上升到规范分析打下可证实的基础,这是学习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典型分析过程。方法实证性多要求:一要掌握主要调研和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掌握不熟练往往不能准确地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二要搜集较为翔实的数据,数据要求系统性、权威性和代表性;三要正确说明数据分析结果的经济含义和政策含义,这是实证分析的最后落脚点。

4、撰写规范性严。经济类毕业论文应用性强和实证方法多的特点要求论文的撰写十分规范。一是从结构上来看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要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架构和写作架构,三者缺一不可;二是理论支撑和现实问题分析要融合,即现实问题的分析要有理论支撑,理论分析也要以现实问题为对象;三是要求数据和引证科学合理,数据除符合系统性、权威性和代表性要求外,获取第一手数据显得格外重要。

5、论文撰写过程难以有效控制。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多数无须实验,而是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而且这一过程多在学生临近毕业的实习阶段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与其求职、考研、出国等规划发生冲突,难以兼顾招聘、备考和毕业论文之间的关系。指导老师只能通过“遥控”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效果大打折扣。

二、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易出现的问题

1、论文选题不够科学、合理。文科类的本科论文指导老师较难获得科研课题,且由于本科生的理论功底不够,本科生中只有很少人参加导师课题的研究。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均以老师指定范围或自拟为主,因此选题时常存在不够科学合理之处。据笔者多年指导本科论文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一是选题过大过空,如“论中美经贸关系”;二是选题不符合学术论文要求,如“近期中国股市走势分析”;三是选题只考虑个人兴趣而不考虑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性,能培养和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和综合利用的能力。

2、论文缺少严谨性。部分论文泛泛而谈,缺乏实证基础,材料不能支撑论文的观点,论证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必要的数据和例证,论点多来自自己凭空臆想;二是数据和例证的选取不恰当,只是简单罗列和堆砌,不能很好地支撑论文观点;三是数据不系统,系列数据采集较少或缺失较多,不能真实反映经济现象的本质。

3、论文格式不规范。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应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主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提纲、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几个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加之论文主体是拼凑而成,毕业论文的格式混乱。如:结构不合理、论述重复、字号不统一、错字病句百出、图表不规范、文理不通、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其中,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是比较普遍和比较严重的问题。

4、论文内容抄袭、拼凑现象较为严重。当前学生可获得资料来源很多,如往届毕业论文、专用学术期刊网、学校的图书馆、院系的资料室。特别是对于经济类而言,网络上的财经类文章更是多如牛毛。这使得部分学生在写作时采取拷贝加粘贴的方法,用几天的时间就能完成学校规定用10周时间完成的毕业论文,更有甚者直接在一些专门从事“”的业务网站上购买论文。学生自创性论文比例逐年降低。

三、提高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造成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如对毕业论文撰写缺乏重视、自身水平所限等等;也有来自学校方面的,如毕业论文规章制度安排不尽合理、指导老师时间精力有限等等。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笔者的多年经验,就如何提高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确保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提出以下对策:

1、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认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它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它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提高学生科研训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2、推行科研导师制。学生在临近毕业时面对求职、考研、出国等规划的多重压力,时间仓促,不太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做好毕业论文。为此,可推行导师科研导师制。即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科研活动,科研导师制以科研为纽带,通过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而且学生可以提前进入毕业论文的准备阶段,如搜集跟踪资料、确立选题方向等。这样既可以发现和培养学生自身的专业领域兴趣,为后期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

3、出台具体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操作规范和奖惩措施。学校管理层应出台具体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激励措施和操作规范,调动指导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使指导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中去。对于优秀毕业论文撰写者的指导老师给予奖励,而对于质量欠佳的毕业论文撰写者的指导老师给予适度惩罚。奖惩措施同样适用于学生。特别是对于抄袭问题而言,应制定相关的规定,对于检测出来的抄袭论文要有严厉的惩罚措施,使得学生不敢轻易抄袭。如同当前我国治理酒驾一样,严厉的惩罚措施使得驾驶员不敢以身试法。

4、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过程管理。指导老师应将过程管理思想用于毕业论文指导中,对学生论文创作进行全程指导与管理,努力使得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得到培养和锻炼,进而保证论文的质量达到要求。鉴于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惯例,论文指导分为选题、拟定提纲、论文初稿修改、论文终稿修改几个步骤。指导老师应在每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指导,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集成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毕业论文质量过程控制图见图1。

经济类本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学类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纳入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中,之后,《计量经济学》成为国内各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逐渐普及并发展。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交叉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高等数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讲,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经济类本科生来说,它是一门难度较高的课程。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计量经济学也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学科。本文在分析目前经济类专业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改进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建议。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先修知识积累不够

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应该在先修课程的学习中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经济类专业并没有开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其他课程即便是开设了,要么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偏低,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先修学科的重要性,要么没有针对经济类专业的特色选择讲课内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些都直接导致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深,学的时候就似懂非懂,等到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时候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这些都会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二)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

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实验课程尤为重要,教学中应注重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然而,大多数高校经济类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讲授都以计量经济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为主,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计量经济学应该至少安排6-8个实验项目,部分学校的实验项目被压缩到2-3个,甚至有的学校实验项目被完全取消,学生完全没有机会上机进行实验操作。这种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验的模式,容易使学生学习了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方法,却不具备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模式单一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有的高校完全依据期末考试成绩,有的是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按照一定的权重加权平均,通常期末考试成绩占绝大部分比例。期末考试也通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使得有的学生只是在死记硬背概念,课程学完以后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没有一点提高。经笔者指导和评审的历年经济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情况显示,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研究的不到十分之一。这说明我们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虽然学过计量经济学,但真正能运用的学生很少,这与计量经济学的考核方式是分不开的。应尽快建立多样化的、多角度的考核机制,要既能达到考核目的,又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文献检索、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回归分析等运用和创新能力。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有针对性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适当增加数理统计的复习课

针对经济学类本科生学习计量经济学前期的先修课程积累不够,应增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际上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积累往往有很大差距,如果数学老师教学过程中不分专业特色统一要求,会导致经济类学生没能掌握所需数学知识,而有些过高要求会使学生们产生恐惧心理。因此,针对经济类本科学生的特色针对性地实行基础知识教学,既有利于以后的教学,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计量经济学的内容是以数理统计里面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原理为基础的,数理统计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计量经济学原理将会一头雾水。一般即使有先修课程做基础,到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时候学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也记忆不深,有必要在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前适当复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相关内容,为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强化实验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

针对目前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证的现状,建议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强化实验教学环节,以提升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在实验室现场指导,使学生掌握Eviews等计量软件的基本操作,达到能独立完成计量研究的目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理论知识部分的内容,精选实验教学项目,教师先演示讲解后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各个实验项目的所有操作流程,教师从旁辅导,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实验教学,要让学生在对理论教学内容检验并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自己选择合适选题进行探索研究的兴趣。

可以通过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锻炼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确定选题,自己设计课程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自己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资料,独立完成一篇课程论文,去体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可以把学生分组,3~4个学生一组,每组组员分工合作撰写一篇课程论文,也可以要求每个学生自己独立撰写一篇课程论文。

(三)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引入课程论文考核

计量经济学考核采用传统学科的闭卷考试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应该改革传统单一的考试考核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多角度的考核方式,特别是应该引入课程论文考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各次实验过程的质量,实验报告的质量,课程论文质量等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按照一定比例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学生的总成绩。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中,撰写课程论文尤为重要,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科学研究中。因此,总成绩的评定中可以把课程论文质量的成绩赋予较大的权重,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结束语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核心课,对于经济学类本科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加以改进,有助于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本文从经济学类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多年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经验,分析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改革的建议,为提升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发挥其在经济学类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2]邱东,李子奈,肖红叶.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3]胡荣才,王亚雄.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6(9).

[4]王少平,司书耀.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2(7).

[5]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庞皓.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姜婷(1983 - ),女,湖北鄂州人,重庆师范大学讲师,博士。

基金项目

经济类本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 选题 质量评价体系 论文写作课程 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笔者每年都要指导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但近几年来,毕业生的论文质量出现了明显下滑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分析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及保障措施。

一、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主要表现

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论点不新颖,抄袭痕迹明显。由于网络上各种现成的经济类论文、已有研究成果、文献资料非常多,很多学生就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一味复制粘贴已有的材料,将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自然也就不能对所研究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新颖、有创新的论点了。第二,论文格式不规范,结构不合理。从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到论文中的摘要、目录、引言、结论和参考文献,大部分高校都有专门的格式要求和写作规范,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对论文这些格式要求不甚清楚,以至于毕业论文的格式普遍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在写作过程中,一些学生的论文结构不合理、逻辑关系混乱,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从笔者近十多年来的论文指导实践来看,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主要还是与选题、论文撰写方法、论文写作过程管理以及论文质量评价有关。

(一)选题不合理

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环节,选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能否顺利进行以及论文的质量。论文选题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一,选题太大、太小或太老。比如,有的选题为“中国产业发展问题研究”,题目太大,只能泛泛而论,无法深入研究;有的选题为“××县农业产业结构问题研究”,题目又太小,数据资料的搜集会有一定的难度;有的选题过于陈旧,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现成的文献资料非常多,学生就随便抄抄了事。第二,学生对选题不感兴趣。有些高校基本上都是采取指导老师命题、学生选题的方式来确定选题,学生对拿到手的选题没有兴趣,对论文写作自然没兴趣。

(二)学生没有掌握论文撰写方法与技巧

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综述、论文提纲、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就应该了解这几个内容各自的涵义以及写作的方法。但从笔者的指导实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了解这些内容,更不知道如何安排论文结构、如何撰写论文。因此,在指导论文期间,指导老师就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来讲解这些内容。

(三)论文指导与写作过程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或缺失

许多高校为加强论文质量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在实践中执行起来不够严格,一些制度又处于缺失的状态。一是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的数量、指导次数等规定执行不到位。为了保证论文的质量,高校一般都会明文限定每位老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以及每周指导学生的次数。但由于近几年来学生人数多、老师人数相对较少,结果一些老师指导学生人数甚至超过了限制人数的一倍多。再者,指导老师由于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等任务,指导论文精力有限,不可避免地出现论文指导次数不达标的现象;二是约束制度缺失,毕业生对论文写作不认真、不重视。论文写作期间,正是学生忙于应聘、实习的时候,再加上学生总觉得指导老师和学校不会为难他们,论文写好写坏最终都能顺利通过,这就造成许多学生经常缺席论文指导,有些学生甚至只是在答辩前的半个月或一个星期内突击复制抄袭论文,其论文的质量自然很低。

(四)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形同虚设

论文质量评价是检验论文合格与否的最后一关,但是一些高校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形同虚设:第一,学校只抓论文重复率。论文重复率由学校来组织检查,一般重复率不超过30%就算过关,准予进入论文评阅阶段;第二,评分比例失调。一般是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和答辩组共同评定论文的成绩,各部分成绩占有一定的规定比例。如某高校的经济类专业学生论文总评成绩中,指导老师评阅成绩占50%,评阅老师评阅成绩占20%,答辩组评阅成绩占30%。一般,只要指导老师评阅成绩高于90分,即便评阅老师和答辩组评30分,该学生论文也能及格。在这样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下,极易造成几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学生一味追求降低重复率,通过各种攻略来处理论文,结果论文中的句子、专业术语被改得一塌糊涂,严重影响了论文的质量;二是指导老师不想因论文成绩影响学生答辩甚至毕业,从而违心地给实际很差的论文评了高分;评阅老师又碍于情面和不想得罪同事的心理,从而也违心地评了及格分,答辩组也是这样。这样的评价体系,结果就使得一些质量很差的论文通过了评阅,并最终通过了答辩。

三、提高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及保障措施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提高经济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思想上要重视

从学校、院系到指导老师,要把毕业论文写作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对毕业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从思想上端正态度,高度重视。

(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来选题

在选题问题上,笔者认为可以变被动选题为主动选题。一是专业课老师在授课时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课程中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查阅资料,提前了解感兴趣的问题;二是学生在平时要广泛阅读专业书刊,关注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问题,及时发现感兴趣的问题;三是学生要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及进行专业实习,了解所学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四是院系可以定期举办本专业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当前热点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热情。这样,学生在大四时就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点来进行主动选题了。

(三)适时开设论文写作课程

毕业论文撰写方法与技巧属于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共性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选题之前给学生开设一门论文写作课程,通过集中授课让学生了解与论文写作相关的问题,比如文献综述的写法、文献资料的搜集渠道、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流程和学校的各项相关制度规定;比如论文框架结构安排等等,强化学生对毕业论文撰写方法和技巧的认识。开设这样的课程,有利于指导老师在后期的论文指导过程中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论文中的具体个性问题,也有利于提高论文指导的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论文的质量。

(四)完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第一,降低指导老师评阅成绩所占的比例。比如降到30%,这样可以降低由于指导老师评分过高使很差的论文过关的概率。第二,匿名评阅,并且增加同一篇论文的评阅老师数目。比如同一篇论文,由指导老师之外的另外5位老师对论文进行评阅,评分在60分以上的视为同意参加答辩。在这一环节,可以规定必须至少一半以上的评阅老师同意答辩,该生论文才能够进入答辩程序。第三,提高评阅老师评阅成绩所占比例。比如,将评阅老师的评分提高为40%。因为评阅环节评分人数最多,也是比较公正的一个环节,应该相应提高评阅成绩所占的比例。第四,所有评阅环节均在教务系统内匿名进行,论文的最终总评成绩由教务系统来自动生成。通过完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既可以提高论文评阅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又可以尽量避免出现因怕得罪同事而违心打高分的现象,同时还可以倒逼指导老师和学生更加重视论文的指导和写作,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

(五)管理部门应建立并完善相关的保障措施

为进一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高校管理部门的相关保障措施也必须到位。第一,教务系统必须先进科学。比如,在评阅阶段,学生的姓名和专业班级信息、指导老师的信息等必须能够自动隐去,以保障论文评阅的客观性。再比如,教务系统必须能够自动生成学生论文的最终成绩,所有资料可以在线打印,并直接存档。第二,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比如,在论文评阅阶段,对符合条件能够进入答辩环节的论文按数量和质量对指导老师进行物质奖励,同时也要对不能进入答辩环节的论文指导老师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减少工作量等;对优秀论文的指导老师给予更有利的奖励。通过这样的奖惩制度来促使指导老师认真负责地指导论文写作。第三,严格论文指导中的过程管理。学校应安排专人严查学生每周参与论文指导的次数,一周一查,少于规定参与指导次数的,直接取消参加论文答辩的资格。第四,简化论文指导过程中的文件管理程序。一些院校制定了严格的过程文件管理程序,对包括开题报告、外文翻译、论文格式、导师评语、领导签字、院系盖章等在内的各种复杂的文件都制定了严格的要求。这样的管理,使师生们疲于按要求填写、修改各种文件,严重分散了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提高论文本身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南.指导教师视域下的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分环节控制要点解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5- 101.

[2] 张红云.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硬伤”及其治理――基于经济类专业的一份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9- 80.

经济类本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论文质量 因子分析法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在大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不但是总结和深化专业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检验、锻炼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一个难以忽视的现实是,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断下滑,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其问题及原因,本文以某独立学院经济类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出相关影响因素。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在本次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经济类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以确保研究的代表性。调查中共发放调查问卷50分,收回45份,回收率90%,回收问卷全部有效。在问卷中,以主观和客观条件为主线,涉及16题,计分方式采用李克特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的5点计分方法,能够较为全面的概括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影响因素。

2 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来分析变量是否具有相关性。在表1中可以看出,KMO的测度值为0.724,说明采用因子分析法是较为合适的。另外,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表明原假设被拒绝,即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共同验证,因子分析法适用于此项问题的调查研究。

通过表2可以看出,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从而得到影响因素的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的5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7.126%,这5个因子已经能够基本概括影响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基本因素。另外,为了使载荷矩阵中系数向0~1分化,使公共因子能够对毕业论文实际问题对应与说明,本文对因子进行了旋转。旋转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的载荷矩阵。

第一类因子在经济类专业基础知识储备、论文写作程序及方法、文献检索能力和外语翻译能力四个方面负荷值较高,因此可归纳为基础因子;第二类因子在论文写作态度、论文格式规范程度、论文题目确定与导师沟通程度三个方面负荷值较高,可归纳为态度因子;第三类因子在论文题目的感兴趣程度、论文题目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两方面负荷值较高,可归纳为激励因子;第四类因子在导师的学术水平、毕业实习压力、工作和就业压力三个方面负荷值较高,可归纳为冲突因子;第五类因子在指导教师态度、学院毕业论文监督管理两方面负荷值较高,可归纳为管理因子。

3 影响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因素的控制对策

3.1 基础因子及其控制。基础因素在此次独立学院经济类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最大。此次分析结果说明,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论文写作是一个知识长期储备的过程,其他各种写作能力的培养对论文写作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在论文写作时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样也要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

3.2 态度因子及其控制。毕业论文的质量如何,和学生的写作态度紧密相关。例如,学生在论文写作时投入时间的多少、文献的收集、论文格式的规范程度以及社会调研等因素,直接影响到论文的质量和结果。另外,论文题目与导师的沟通程度也反映了学生对所研究内容的态度投入。因此,首先要端正学生对论文写作的态度,加强对论文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增加与导师的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3.3 激励因子及其控制。激励因素是影响独立院校毕业论文质量的内在因素。如果学生对所选择的论文题目真正感兴趣,在其他影响因子不变的情况下,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研究和写作兴趣,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论文题目的新颖和实用性也反映了学生对论文的用心程度,新颖性和实用性越高,说明学生越感兴趣,投入自然也越多。因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一环在于如何激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迫于毕业压力去完成本身并不感兴趣的论文。

3.4 冲突因子及其控制。三个冲突因子虽然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但也至关重要。如果导师的学术造诣较差或指导经验不足,给毕业论文的写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外来的压力与干扰,必然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进而影响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因此,应当加强导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论文的选题、开题至论文资料的收集与撰写,到最后的格式修改和创新性方面,导师都应当贯穿其中,发挥其引导作用,督促学生排除干扰。

3.5 管理因子及其控制。由于独立院校的培养机制逐步侧重于实践性教学,因此在学术培养上疏于管理。虽然导师态度较为认真负责,但在整个管理体制上还不够健全,以致达不到最终的指导效果。因此,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尤其是教务处应当从时间配置、评价体系、跟踪监督以及制度保证等方面逐步完善、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陈文艺.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3,03.

经济类本科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问题;思考

一、引言

自1926年挪威经济学家R.Frich仿照“生物计量学”(Biometrics)提出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1933年《Econometrics》杂志创刊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以来,计量经济学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实际经济生活中,成为经济学家验证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评价,各国分析和预测经济运行、拟订经济发展计划等的重要工具。同时,在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得到了极大重视――著名计量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Klein:“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成为经济学课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在中国,计量经济学的一经引入即得到了迅速发展:1998年7月,教育部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邱东,李子奈,肖红叶(2007)的调查表明,设置有经济类和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分别有98%和60%的学校都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应该说,这么多年来,国内高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笔者在执教中发现,不少学生,特别是文理兼收的经济学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在学习中存在畏难情绪,甚至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且在毕业论文的撰写中,尽管都学习过《计量经济学》,但只有不到20%的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应用于论文所研究的问题。由此,对如何做好经济学类各本科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授课效果、促进学生能够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和研究问题进行探索,显然具有非常意义。本文将立足于《计量经济学》的课程特点,从分析现行经济类本科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别从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思考。

二、经济类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计量经济学以经济理论为依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基于实际经济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手段,定量分析经济活动规律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证实/证伪和发展经济理论,对经济运行进行预测,为微宏观经济管理奠定依据。因此,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理论+应用”的学科。然而,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往往忽视该课程的方法性和工具性特征,造成“重理论,轻应用”等问题,特别是对于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本科生,由于文理兼收,部分学生在本课程的先行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等课程的学习中,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再加上《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导向性的偏误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畏难、学习兴趣不高和学习效果较差等后果。总结而言,在经济学类各专业本科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定位偏误,造成教学“重理论,轻应用”问题

尽管《计量经济学》具有理论课和实践课并重的双重性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囿于授课时间的限制,更多地将该课程视为了理论课,因此,教学中将大量的课时都用于介绍理论方法――偏重介绍参数估计和各种计量检验的原理与方法,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和严谨性,并重视数理推导,而将以案例教学为手段、与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的计量模型应用的实践教学的授课时数尽量压缩,由此导致学生在需要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处理数据、如何将模型运用于所研究的问题、如何解释计算结果等。课程教学的这种导向性偏误,最终导致《计量经济学》丧失了其对于经济问题分析、管理的工具性作用,使之成为一门理论课和数学课。

2.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单一

有调查显示,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五大问题之一是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的灌输性、填鸭式特点突出,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流、讨论不够。此外,对于期末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侧重考核学生对公式、方法和理论的掌握,而较少考核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应用的掌握。

3.缺乏实践和案例教学

尽管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安排了实验、作业等实践性教学内容,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结合不够,二者之间往往是分离的,且时间衔接上往往脱节,导致二者独立而非协调一致的两个教学环节。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立足于实际经济问题的适宜案例较少,且受学时限制,案例分析的过程过于被简化和压缩,导致学生在应用模型分析问题时,计量模型建立、数据搜集和处理、模型计算和诊断等每一个建模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由此,难以实现以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目的。

4.计量软件操作训练薄弱

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实践课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必须包含相关计量软件操作的训练,如Eviews、SAS、SPSS等。对于学生计量软件操作技能的训练,包含在上机实验环节,而实验学时的安排往往较少,如大多数高校,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时安排为64学时左右,而其中实验学时只有6-8个,时间安排上的先天性不足,难以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计量软件操作的训练,最终导致学生计量软件操作技能较差,在毕业论文环节难以运用计量模型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

5.教学内容安排缺乏前沿性和时代性

在经济类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上,主要偏重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经典计量经济学,包括最小二乘估计、经典假设被违背时的检验和修正等,几乎不涉及现代计量经济学中分支之一即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而对于经济类的学生而言,其应用计量经济学的主要领域是微观和宏观经济问题分析,所依据的是时间序列数据,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与否除了可能导致对经典假设的违背,更对于实证结论的可靠性具有决定作用。但在现今的教学中,基本不涉及该内容的学习,其他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等时间序列计量模型的内容更加不被涉及,由此导致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欠缺前沿性和时代性。

三、提高经济类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本身对于学习者的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统计学等偏数学的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较高要求,而经济类的本科生数学功底往往不够扎实,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不可避免地会形成畏难情绪,再加上《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和课程定位偏向性错误等问题,必然导致经济类本科生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效果较差。因此,要搞好经济类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界定清晰。具体地,对于经济类本科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应定为为学生能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操作一门计量经济学软件,并基于软件操作能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该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思考如何提高经济类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妥当,并适当向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拓展

经济类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安排,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为主,重点在违背经典假设的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等的检验及修正,同时,要增加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中关于数据序列平稳性及其检验的内容,以避免学生在运用计量模型时由于所采用数据序列不平稳造成“伪回归”问题,还可以增加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内容。此外,对于这些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的介绍,其目标定位应该是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而不必“知其然”,即要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计量方法和指标来解释、分析计算结果,而不必必须明了相关计量指标背后的数学原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尽量简化和减少数学推导,而对于数学功底较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鼓励其了解相关数学公式的推导,且在考核中不要求学生对于数学推导的掌握。

2.重视应用,加强与其他经济学课程的联系

理论和方法是应用的基础,应用是对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和掌握,对于《计量经济学》这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来讲,教学中必须重视如何运用相关计量模型来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而现实经济问题,往往也脱离不了微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以及金融学等经济学课程的范畴,这些课程是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理论基础,因此,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和方法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就必须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加强与其他经济学课程的联系,加强经济思维的传输和经济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3.增加案例,以提高《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教学

在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模型去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具体地,所选择的案例一方面要能够被相关经济理论所解释,即具有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案例所涉及的问题是经济社会的热点,这样可以便利地引导学生思考计量模型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统计替代指标如何选择,并最终加强学生对计量模型应用能力的培养。

4.加强计量软件操作训练

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的便利,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对计量软件如Eviews的操作示范,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课程作业环节,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熟练计量软件的操作。此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验课的学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计量软件操作的训练。

5.完善考核方式

对于课程的考核,以往重点考核学生对相关计量经济学原理、方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多采用测验考试的考核方式,从而不利于学生应用计量模型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完善的考核应重点考核学生对计量模型应用的掌握程度,这就要改变和完善以往的考核方式,改为“作业+测验+课程论文”,并赋予三个环节不同的权重,如作业20%,测验和课程论文分别占40%。测验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作业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对计量软件的操作能力,而课程论文部分则可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方雯.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159-160.

[2]李双成,张宏伟.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4(4):101-102.

[3]李晓鸿,王群.影响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4):105-106.

[4]李晓宁,石红溶,徐梅.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比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15(2):11-15.

[5]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

[6]马成文,金露,魏文华.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265-268.

[7]刘发跃,王娅.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15(3):15-18.

[8]刘家树,江伟,刘立平.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138-139.

[9]庞皓.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4(3):9-11.

[10]邱东,李子奈,肖红叶.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17-20.

[11]王智波.从本科毕业论文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方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6):194-195.

[12]姚寿福,刘泽仁,袁春梅.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27(2):45-48.

经济类本科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 应用经济本科生

创新能力是实践的产物。对于应用经济类本科生而言,社会实践既能让他们将理论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优化自身素质结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增强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激发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能力的过程,还是他们服务社会的不可或缺手段。尽管目前应用经济类学科都基本上设置了实践课程,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摆脱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习惯,单一化的理论学习及毕业论文写作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很差,与当前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本科生成才规律已经难以相符。在当前素质教育、综合教育的环境下如何培养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本科生,是我们培养自主型应用经济学创新人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现行应用经济类本科生实践教学缺陷

社会实践既然充当着本科生创新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就必须寻找一个重要手段或方法,将“学以致用”与“干中学”两个目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践教学的发展还要求高等院校探索并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将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增加学生综合性实践能力。但是,当前应用经济类本科生的社会实践环节效果并不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实践环节不受重视

首先,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目前,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实践教学只不过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毕业论文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五个主要内容。目前各大学主要实施了实验实训、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方面,依据基本上都来源于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许多实验课创新性设计不多,除了增加演示、学生模拟操作外,缺乏访真实训环境及学生自主创新环节,不过是按实验教师事先发下来的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甚至实验教师加入过多的理论讲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科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对学生在实际事务中的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提倡从行动中进行学习,但由于体系不完备、教学条件相对不足等原因,在实施中随意性较大,可以随意减少学时,甚至开不开可以机动调整,本科生很少有实践操作的机会,实习报告也只是结合课堂教学写实习的感想、体会,难以创造性地运用社会工作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具体操作能力。毕业实习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本科生接触社会、增强实践才干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为其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素材。但很多高校缺乏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地点难找、实习单位过于分散,教师的指导也就流于形式,监督难度也大,只要有实习鉴定就给学分,导致学生逃避实习、随意找个单位盖章应付了事,还有众多毕业生将毕业实习视为找工作的机会,这些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

其次,现行的培养目标与方式缺陷也导致实践环节不受重视。由于过于强调理论课学习及毕业论文写作,使得很多学生疲于应付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论文的撰写及设计,缺乏调查实证工作,没有身临其境的经历,闭门造车现象非常普遍,许多毕业生甚至直接在网上下载资料以凑成自己的毕业论文,教师心知肚明但也没办法,只要格式符合、没有错字就可以过关。在这样的社会实践环节下,学生很难站在本学科的角度进行知识、技术、思想的整合以及观念的创新。

(二)创新基地建设受限

大学生创新基地是高校组织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科学研究与设计创新的重要教学场所。它以促进本科生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为出发点,按照“联合培养、优势互补;形式多样、注重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为培养本科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同时又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多赢局面。创新基地(尤其是校外创新基地)以企业项目或技术创新为支撑,不仅是联系学生、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也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材料和案例,有助于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但目前应用经济类本科生培养单位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着系列问题。一是创新项目缺乏导致创新基地建设有名无实。与理工科创新基地相比,文科创新基地平台主要是一些企业,缺少部级或省级的重大工程项目,资助金额较大的项目也很少。特别是那些一般性的以文科为主的院校难以得到地方政府或者国家的资金支持。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与企业间难以存在可持续的稳固的联合培养机制。一般情况下,企业单位还是希望不断吸收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为其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案,通过改善工作环境,保持实践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实效性,提供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个人发展空间来吸引高素质本科生前来就业;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天然的盈利性质,其与高校联姻的动机也大打折扣。例如有些企业与学校联合建设实践基地的条件是帮助它们向学校师生推销产品。有时候,企业因为考虑经营效率和对本科生面临实际问题时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质疑,因此对本科生的实习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支持力度不大。三是现有创新基地平台建设基础薄弱。“基地”以合作创新、联合研发为主,这种合作共建处于初始探索阶段,缺乏可操作的法规和政策。在投入方面多依靠政府下拨的有限经费,难以满足支持“基地”开展科技创新的研究经费支撑;学科大师级专家及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匮乏,高水平的管理人员不足,对科技资源的配置与整合缺乏统一部署,对本科生应用创新能力也没有进行评价,缺乏资金支持的激励机制,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忽略。

二、促进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社会实践环节的创新,应该是兼顾学校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将大学生实践内容和专业知识运用结合,解决实践单位的科研、规划、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成为高校与实践单位进行大规模的、长期的、高层次的合作的中介和桥梁,能为实践单位带来实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校内的“三助”助学、助工和助管工作、校外家教兼职活动、暑期的社会实践调查、社会考察服务、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下乡活动、公益劳动和环境保护活动、专业实习等。

(一)合理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比重,突出实践与实验课

要按照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就业素质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时调整和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在区分应用型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本科生课程的基础上,对于应用经济类如企业管理、金融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等专业的本科生要纳入“应用型”培养目标和模式。为培养应用创新能力,适当压缩公共课、知识性、讲授型及理论(尤其是那些滞后的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增加技能性(思维和行为训练)课程及研讨型课程的比重,增加实验与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比重,突出实验课与实践课程,强化本科生在课程的时效性方面进行选择的主动性。比如,对于金融及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可增加《证券投资分析》、《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会计实务》、《企业管理》等课程的实验课程,并分别设置相应的社会实践内容。通过改革纯课堂教学来的内容,结合一些实际训练,让学生在仿真的情况下,学会如何进行国际贸易交易,如何进行合同的磋商与协调,如何进行报关,如何进行国际间的金融汇兑,如何处理国际之间的合同纠纷等,这样,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工具建立仿真模拟平台的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理论方法,通过模拟训练过程、项目运作方案、系统案例等过程,发现和总结各个环节中的规律并提出新问题,从而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进行实际操作,承担一定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目的在于使学生所学知识能运用到实际当中,达到学以致用。还要设置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需要编写实验大纲,实验教材或者其他指导实践教学的资料。关于毕业论文,可以考虑对应用经济类本科生放宽理论研究深度要求,以调研报告、实际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案例研究作为考核内容。

(二)创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并实施专业学科链与产业链对接

产学研联合是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国际应用经济类本科生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乃至政府协同培养本科生,通过科研实践提高本科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一直以来,产学研成为学校长期推动的工作,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多为“短平快”项目。当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产学研合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长期合作。以湖北大学商学院为例,该院以“强强联合”的产学研重点项目为依托,培养出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基础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相互依存的产学研联合体,甚至出现了与大型企业集团(如四川长虹)之间的合作。如采用股份制,企业以资金入股,湖北大学商学院以高新技术入股的形式形成亲密合作关系,通过以长期性、紧密型、市场化为特征的战略性合作,全面启动了产学研联合培养本科生基地建设,吸纳了社会优质资源,实行了一套完善开放的本科生培养体系。在这种战略联盟中,应用经济类本科生在其中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直接、快速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激发科研的热情,促进新技术、新思想的涌现,创新能力得以自然形成。

当然,在产学研联盟中,企业因为考虑经营效率和对本科生面临实际问题时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质疑,因此对本科生的实习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支持力度不大。针对这种情况,湖北大学商学院通过建立校企联盟等方式,纳入商业化运作机制,如优先采购企业商品,优先提供高素质毕业生,广告宣传等方式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共赢的合作模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且与专业对口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了解他们以前所接收本科生的优势及不足,以及其今后所需要本科生的能力要求,确定对应用创新型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严格按照协作型本科生教育模式的要求,做到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统一。按照这种模式,湖北大学商学院与武汉建民集团、湖北迈亚股份公司、湖北宜昌兴发公司等20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湖北大学商学院也与地方政府部门如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统计局、武汉市外经局、武汉市政策研究室、武汉东西湖开发区管委会建设了广泛联系。这些政府部门都有政策研究的需要,手中有数据,并且很方便得到第一手数据与资料,如果有学校研究力量的通力合作则将更加有效。通过组织本科生到政府部门调研,了解地方政府的发展政策、方针,对于本科生的职业选择也有很大帮助。

产学研联盟的核心是将应用经济本科的专业科学链与社会经济产业链相结合。即将地方产业链动态、发展方向同企业的人才战略作为跟踪、研究与服务对象,使本科生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及研究方向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湖北大学为例,针对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迅猛需求,湖北大学商学院加强了世界经济重点学科的建设,结合“湖北省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将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作为重点发展专业,并强化本科生在该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与外贸企业接触。另外,结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学院还组织本科生针对东部产业向中西部产业转移问题进行了应用方面的对策研究,让本科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连接,以体现自身发展的特色。

(三)强化创新基地建设

建立创新基地是进行校外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创新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营造本科生应用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环境,在基地建设中,让本科生与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共赢模式。首先,要立足地方,选择有区域特点、地方特色的项目与有关学科专业、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其次,可以实现联合培养、优势互补。在培养本科生、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科研院所和生产部门在学术队伍、技术项目、信息资料、实验设备和科研经费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第三,鼓励学科专业、科研院所、生产部门,根据不同行业本科生培养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富有创意、成效显著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本科生的科学运行机制。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实际特点,建立并实施灵活多样的创新基地运行模式,如课外科技小组、协会模式,科技创新竞赛模式,模拟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创业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等,在缺少重大项目及资金资助时也能让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以湖北大学商学院为例,该院依托“湖北省开放经济研究中心”从2006年暑期开始开展了应用经济类本科生应用创新项目“关于湖北省开放的若干问题研究”,作为湖北大学本科生处在迈向“协作式”本科生教育模式及培养应用创新型本科生前的一次演习,其后派遣了大批经贸、金融及会计专业的本科生前往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入调研或实习,如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统计局、武汉市外经局、武汉市政策研究室、武汉东西湖开发区管委会、湖北迈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枫股份有限公司等等。通过此次活动,湖北大学商学院既巩固了本科生们已有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品格,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湖北大学商学院拥有的“湖北省开放经济研究中心”、“世界经济重点学科研究中心”、“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及“校企联盟中心”等将继续充当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舞台。

经济类本科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实践教学;特点;发展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正在建立新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高校将实行分类管理,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向应用型学校转变。而应用型高校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实践教学。这些年来,随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逐步推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泛认识和重视。

在高校众多的专业中,经济类专业由于办学成本低、社会需求大、适应性强等因素成为我国大学覆盖面最广的专业之一。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经济学门类下设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和经济与贸易4个专业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17种专业。这些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与其它专业不同的特点。

一、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落实困难

与工科类教学的实践活动相比, 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活动落实相对困难,这是因为其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工科的实践大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无论在校内实验还是校外厂矿企业的实训,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直接接触其以后的工作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经济类专业的实践很多需要进入经济管理部门,财政专业的学生能大批在财政局或税务局实习吗?金融专业的学生能直接接触银行实际业务吗?经济类专业的某些实践活动是难以成批进行的,更因为实习部门出于保密等等原因难以让学生接触核心业务。那么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就只能部分实现。

(二)量化衡量难度大

工科类专业主要研究的是科学现象,应用性强,其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验方式为主。例如,工科类专业的很多实验就是按照课本中既定的方案、步骤,来验证实验结果与课本结论的一致性。若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有不同,就可以据此判断实验操作错误,所以工科类的实践活动可以直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

经济类专业研究的内容是社会现象,鉴于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其实践教学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如国际贸易中商业发票、提单等的规范填写;设计性实验,如在模拟商业银行中,学生通过设计银行产品的定价方案掌握定价模式和策略的运用;体验性实验,如模拟炒汇炒股贵金属交易,学生利用虚拟资金作为本金,在模拟的外汇、股票、贵金属大盘上进行操作,掌握交易的规则,实践交易策略。经济专业学科的特殊性导致其实践教学的结果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对实践教学的考核更注重过程,考核方法多是定性考核,缺乏并且不容易进行定量考核,不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大学阶段所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一个综合检验。经济类专业学生往往缺乏进入机构、企业实习的机会,难以获取第一手的数据资料。毕业论文大多选择模拟课题研究,即使进行应用课题的研究很多数据资料也是查找文献,并非亲自调查实践获得,毕业论文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加上毕业论文大多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年进行,与学生的考研、考证和工作实习重叠在一起。在当前就业、升学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不重视,抄袭、突击、敷衍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学校、教师出于学生就业的考虑,不断放松毕业论文要求,降低论文答辩门槛,更是助长了毕业论文走过场的问题,影响了整个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一)自主创业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自2007年起,随着就业情况的不理想,就有许多大学生选择参加《全国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工程》来实现就业。近几年,政府、社会陆续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而且经济类专业学生在自主创业方面还具有学科优势,这就使得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越来越趋于自主创业。

如何实施自主创业的实践教学呢?一是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型创业比赛。结合大学生年轻、接受新知识快、有创业精神,但是缺乏社会经验和商业实践、容易盲目乐观等特点,学校应针对具体的创业实践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指导。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进行创业实践。比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开网店,在企业打工,在单位实习,学校根据学生的创业实践情况给予相应的实践学分。当学生完成学业正式进入社会后,之前的种种实践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机构企业运行、市场运作的很多知识,从而使其尽快地适应实际工作。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可以利用之前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创业。

(二)企业化实践教学

人才的培养应该是面向市场的,要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技能的教授,这其间企业的参与不可或缺。大学是知识生产和创造的社会组织,企业是知识应用且市场化的社会组织,两者的合作有着天然的合理性。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为社会所用,也就是满足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要。为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高校经济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勇于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校企互动、产学互动建立紧跟企业需求的经济类人才动态培养模式,既强化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作的能力,毕业论文的撰写才能言之有物,又能培养出适应能力强、创新型、复合型和高素质的经济类人才。

(三)高质量实践教学

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都是为了提高其质量。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需要从多方面配合和努力。学校需要科学系统的组织设计实践教学活动,要从软硬件方面安排配合学生的实践,并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学生需要发挥主动性,积极认真地参与完成实践,社会更要从政策、措施、配套等方面支持扶持实践教学活动。只有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活动才有益于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经济类本科论文范文第9篇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计量经济学以经济理论为依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基于实际经济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手段,定量分析经济活动规律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证实/证伪和发展经济理论,对经济运行进行预测,为微宏观经济管理奠定依据。因此,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理论+应用”的学科。然而,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往往忽视该课程的方法性和工具性特征,造成“重理论,轻应用”等问题,特别是对于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本科生,由于文理兼收,部分学生在本课程的先行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等课程的学习中,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再加上《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导向性的偏误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畏难、学习兴趣不高和学习效果较差等后果。总结而言,在经济学类各专业本科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定位偏误,造成教学“重理论,轻应用”问题

尽管《计量经济学》具有理论课和实践课并重的双重性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囿于授课时间的限制,更多地将该课程视为了理论课,因此,教学中将大量的课时都用于介绍理论方法——偏重介绍参数估计和各种计量检验的原理与方法,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和严谨性,并重视数理推导,而将以案例教学为手段、与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的计量模型应用的实践教学的授课时数尽量压缩,由此导致学生在需要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处理数据、如何将模型运用于所研究的问题、如何解释计算结果等。课程教学的这种导向性偏误,最终导致《计量经济学》丧失了其对于经济问题分析、管理的工具性作用,使之成为一门理论课和数学课。

2.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单一

有调查显示,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五大问题之一是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的灌输性、填鸭式特点突出,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流、讨论不够。此外,对于期末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侧重考核学生对公式、方法和理论的掌握,而较少考核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应用的掌握。

3.缺乏实践和案例教学

尽管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安排了实验、作业等实践性教学内容,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结合不够,二者之间往往是分离的,且时间衔接上往往脱节,导致二者独立而非协调一致的两个教学环节。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立足于实际经济问题的适宜案例较少,且受学时限制,案例分析的过程过于被简化和压缩,导致学生在应用模型分析问题时,计量模型建立、数据搜集和处理、模型计算和诊断等每一个建模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由此,难以实现以实践教学促进理论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目的。

4.计量软件操作训练薄弱

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实践课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必须包含相关计量软件操作的训练,如Eviews、SAS、SPSS等。对于学生计量软件操作技能的训练,包含在上机实验环节,而实验学时的安排往往较少,如大多数高校,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时安排为64学时左右,而其中实验学时只有6-8个,时间安排上的先天性不足,难以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计量软件操作的训练,最终导致学生计量软件操作技能较差,在毕业论文环节难以运用计量模型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

5.教学内容安排缺乏前沿性和时代性

在经济类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上,主要偏重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经典计量经济学,包括最小二乘估计、经典假设被违背时的检验和修正等,几乎不涉及现代计量经济学中分支之一即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而对于经济类的学生而言,其应用计量经济学的主要领域是微观和宏观经济问题分析,所依据的是时间序列数据,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与否除了可能导致对经典假设的违背,更对于实证结论的可靠性具有决定作用。但在现今的教学中,基本不涉及该内容的学习,其他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等时间序列计量模型的内容更加不被涉及,由此导致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欠缺前沿性和时代性。

二、提高经济类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本身对于学习者的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统计学等偏数学的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较高要求,而经济类的本科生数学功底往往不够扎实,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不可避免地会形成畏难情绪,再加上《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和课程定位偏向性错误等问题,必然导致经济类本科生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效果较差。因此,要搞好经济类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界定清晰。具体地,对于经济类本科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应定为为学生能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操作一门计量经济学软件,并基于软件操作能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该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思考如何提高经济类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妥当,并适当向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拓展

经济类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安排,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为主,重点在违背经典假设的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等的检验及修正,同时,要增加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中关于数据序列平稳性及其检验的内容,以避免学生在运用计量模型时由于所采用数据序列不平稳造成“伪回归”问题,还可以增加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内容。此外,对于这些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的介绍,其目标定位应该是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而不必“知其然”,即要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计量方法和指标来解释、分析计算结果,而不必必须明了相关计量指标背后的数学原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尽量简化和减少数学推导,而对于数学功底较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鼓励其了解相关数学公式的推导,且在考核中不要求学生对于数学推导的掌握。

2.重视应用,加强与其他经济学课程的联系

理论和方法是应用的基础,应用是对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和掌握,对于《计量经济学》这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来讲,教学中必须重视如何运用相关计量模型来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而现实经济问题,往往也脱离不了微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以及金融学等经济学课程的范畴,这些课程是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理论基础,因此,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和方法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就必须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加强与其他经济学课程的联系,加强经济思维的传输和经济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3.增加案例,以提高《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教学

在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模型去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具体地,所选择的案例一方面要能够被相关经济理论所解释,即具有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案例所涉及的问题是经济社会的热点,这样可以便利地引导学生思考计量模型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统计替代指标如何选择,并最终加强学生对计量模型应用能力的培养。

4.加强计量软件操作训练

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的便利,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对计量软件如Eviews的操作示范,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课程作业环节,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熟练计量软件的操作。此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验课的学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计量软件操作的训练。

5.完善考核方式

对于课程的考核,以往重点考核学生对相关计量经济学原理、方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多采用测验考试的考核方式,从而不利于学生应用计量模型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完善的考核应重点考核学生对计量模型应用的掌握程度,这就要改变和完善以往的考核方式,改为“作业+测验+课程论文”,并赋予三个环节不同的权重,如作业20%,测验和课程论文分别占40%。测验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作业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对计量软件的操作能力,而课程论文部分则可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经济类本科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50-02

一、高校教育中对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力量,也是本科教学型经济类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这对教学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民营经济机制灵活、机构精简、效率很高,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其知识结构也需要多样化,由此急需大批懂专业、懂外语、懂计算机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同时,民营经济主要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实现效益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不是靠书本上的知识能够解决的,这就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一些本科教学型高校毕业生应用知识和技能欠缺、动手能力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毕业生的求职择业实际来看,具有多种能力的适应力强的,并能在实践中较快地适应工作并作出成绩,毕业生普遍为用人单位看好。本科教学型经济类高校是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现实的需要使本科教学型高校必须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近几年来我国本科教学型经济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应当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主,改革课堂教学,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努力培养以应用性为主要特色,兼顾复合型、外向型的毕业生。

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经济类院校课堂教学模式

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着教学模式整齐划一、专业和课程设置狭窄的问题。学生按照一个模式入学、学习和毕业,不能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提高和完善自我。课程结构不当,专业课比例过大,对基础课重视不够;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尤其是专业选修课过少;重知识传授课程,轻能力培养课程;重专业课程,轻基础课程等。由于课程过于求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多规格、多层次人才的成长。因此,优化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上,财经类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课程设置,随时紧贴市场发展变化,对课程设置进行灵活调整。经济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人才培养,经济类人才的培养更需对市场需求的观察、契合,紧跟市场变化的脚步,突出培养职业能力。教学计划应以培养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应用型能力为培养方向。具体来说,要使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经济管理相关领域的扩展学习能力,具有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管理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

另外,经济类专业教学内容应由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应包括社会实习、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几个层层深入的部分。全面实行主、辅修制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时间选修第二专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无法自由选择专业的缺陷,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减少必修课,增大选修课比例。

(二)加强高校经济类教学实践

高校教育中对经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在全体师生间树立适应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形势的实践教学理念。教学中应抓住核心,突出重点,实践教学内容应尽量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要注重突出特色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针对经济学科不同专业和不同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内容的实践教学项目,使具有不同兴趣、特长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实践教学要立体化。实践教学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一个环节链,要在设计各教学环节时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统筹设计,相互贯通,使实践教学立体化。实践教学要强调质量意识,要强化校级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质量观念,引导实践教学人员增强质量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广泛开展配套的教学改革活动,建立互开课机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基于经济学与管理学逐渐融合的趋势,财经类专业可加大与管理类专业的互开课,并通过两种专业的相互沟通学习,提高经济类人才的实践沟通能力。

此外,各高校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延长经济企业实习时间,并从各实习基地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开展交流,指导实习生经济技能训练。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现实条件下,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教学型经济类高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各级各类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的改革中去。其次,采用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学历层次,优化队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能保证完成实践教学、敬业爱岗、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2.提高实践教学工作管理水平。实践教学工作任务重、成本高。高校要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分工、责任及相互关系,实行以执行层为主的管理体制,同时,各级实验教学中心和专业实验室负责人要实行相应的聘任制。各级实验教学中心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科学、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使实践教学与传统的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指导等教学环节进一步规范化,特别对校外的一些实习环节要实行双向管理方式,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在实习单位给学生同样配备相应的指导人员,增强学生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保证学生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此外,教学单位要增加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也要调动一定的科研经费和社会捐赠经费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全面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发展。

(三)创新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教育环境,改善实践教学基础条件

鼓励学生积极走出单一、枯燥的课堂,更多地参与能够充分锻炼应用能力的课外实践活动。在不断学习基础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才能深入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改善实践教学基础条件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加强校级、院级教学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创造更好的实验教学硬件与软件条件。加强实习基地、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资料室、图书馆、校园网络等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切实改善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要不断扩大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空间,整合课内外教育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性学习中逐步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在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全面提升经济类人才自身素质,掌握多种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培养全面能力的经济类应用型人才。

三、总结

上一篇:经济类学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经济管理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