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科学发展范文

时间:2023-02-26 00:52:17

经济科学发展

经济科学发展范文第1篇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社会、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群构成。整个系统一旦形成,其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就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目的性。按照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的观点,后现代科学的特征包括整体论和有机论。整体论认为,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拥有内在联系。有机论认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是一种动态生成关系。整体有机论对“有机”、“整体”、“内在联系”的强调提示人们:人类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之中而且也包含在自然之中。[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事物看成是完全外在的、机械作用的,无视内在的和整体的联系的还原论的方法,主张科学应将其方法建立在整体的有机性基础之上,只有用整体论研究宇宙与科学的统一性,才能超越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经济主义、生态危机等种种现代性的消极后果。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正是在吸纳和扬弃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这些科学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它的有机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揭示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有机联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认为,系统性表现在一切方面,正确使用系统思想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任何事物(包括系统)都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它既具有矛盾运动、发展变化、否定自我的力量,同时,也存在肯定自身、保持自我、维护自己整体和统一的属性。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统一性。并认为,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要素,但发展并不仅仅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还应包括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全面系统性,决定了任何发展都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矛盾和曲折、不平衡的过程。发展不仅是个理论概念,更是个实践的概念。因此,无论在宏观决策上,还是在微观制度上,后现代系统理论始终应该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有机、非整体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以片面的目标与状态从事要素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碎裂了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其结果不仅难以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相反还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有机整体的高度有效克服了这些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还在于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控制和现代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把握,尽可能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社会群体的不安定和环境的过度污染。而在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中,信息既非“纯粹物质”,也非“纯粹精神”,是主观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它作为能指者不同于所指者,其意义包含着很大的主观性、虚拟性、建构性、能动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协同性及实用性,与人之生存状态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2]。科学发展观认为,由于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部分组成,因此,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社会各子系统只有拥有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助于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做到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控制和理性发展。由于经济社会各子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引入负熵,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熵交换联系,在熵交换的过程中,经济社会本身的作用相当于经信息流来调控系统间的熵交换,减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内部的熵增,合理地分配负熵,走向共同有序与发展。科学发展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在熵交换的有序均衡性上提升了系统的人文精神,达到经济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共享负熵,走向共生的发展之路。在国际上,通过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大环境,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发达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发展信息,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制定卓有成效的决策;在国内,使全体人民能够及时获得更多国际国内的最新技术及政治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涉及这些信息的新内容与新知识,增加国内人们对于获取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减少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不确定性,消除经济社会系统的熵增现象。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更在于揭示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平衡理论、非稳定性转变规律、非突变式质变过程。

首先,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而平衡是需要有文明程度与制度、立法等来保证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定差别,更不是主张经济社会绝对平衡的发展观,而是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使差距控制在社会系统能够容许的限度内,使经济社会在适度发展差别中良性运行,从而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一方面主张发展的均衡性,另一方面主张发展的渐进性,要让人民认识到,发展是分层次的、有先后的,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点进入同一个层次的小康水平。

其次,后现代系统理论承认发展的非稳定性,但是,更关注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转变规律。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稳定是动态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状态。这种动态的稳定,不是封闭式的绝对稳定,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着局部变化而全局相对不变的大局稳定,是一种通过对局部变化的制度化调节而保持全局稳定的动态平衡。例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但它并不影响经济社会总体的健康发展,倘若管理者能高度重视发展中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适疏导,就能达到更高层面的社会稳定。

再次,后现代系统理论主张社会发展的非突变式是常态,是和平演进的量变过程,而非冲突式的社会变革。按照系统的相变理论,如果中间过渡态是稳定态,相变过程就是渐变。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重视非突变式的常态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人们都更加注重社会变革中的非冲突形式和渐变过程,强调缩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贫富差距,强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人们的公平正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主旨之一。

二、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在于它的动态共生

从后现代系统理论的角度看,所谓动态,是指一个具体系统如果不同周围其他系统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即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和交换,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因此,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所谓共生,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一种现象,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和趋势,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生”还包含和谐的基本指向,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共生、不同文明的共生等各个方面。这种全面的共生观念不是简单的概念堆,而是应内化到具体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的核心理念[3]。一般来说,动态共生是一个复合概念,在实践中不可分割。

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观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改变的;开放系统随着时间而改变和发展,并日益复杂化,而不像封闭系统一样在既定均衡和非均衡状态之间摆动;系统变化体现在其内部的各个参数内;系统内没有一个发展状态或阶段是静止的。动态共生的系统又是一个自组织、自纠正、自稳定的系统,发展过程存在多种可能性,但其结果却具有普遍性。在动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1)子系统在与整体保持一致的过程中缺失了灵活性,但更加稳固;(2)如果整体内某一个部分显著,则系统集中于那个部分,且这个部分有一个重要的顶点,在这个点上,当系统处在一个敏感状态时,一个小小的变化都将改变系统的基础状态[4]。由此可见,发展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系统的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强调动态共生。以往的发展观,因其片面性,所以都未能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历经了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六个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加进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但当时还并没有突出人的地位。至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才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发展观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完善,但它们都缺乏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共生理念,都未能把握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因此都没能进入科学发展系统理论所追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境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后,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国内相继发生的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及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一系列灾祸,因此,如何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和综合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不仅涉及自然界、社会,还涉及人的精神领域。这些研究,摆脱了以往各种片面的发展理论中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视人的伦理判断和道德底线的设定,从哲学的高度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而实现在扬弃中达到经济社会动态共生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学说还主张,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的过程,由于共生的元素的多样性,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形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前进中的问题只能在前进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只能靠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这个观点的坚定持有者。

科学发展观认为,后现代系统理论,特别是它的动态共生学说,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求,合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同样是对动态共生的科学发展逻辑的尊重。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吸收了其他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都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反过来,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又更好地促进了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在探索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等现实问题上,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众所周知,人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对尚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这些问题尤为严峻。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太慢则难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增长过快又极易陷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传统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理论都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西方人口经济学理论偏好技术分析,而忽视人的因素;我国人口经济学理论则侧重制度分析,而忽视现实需求;新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又大多是以新古典范式,试图破解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虽然它们的阐释均具有各自的部分合理性,但均难免视角陷于狭隘,无法根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遭遇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究其根源,或是过于陷入理论演绎,或是过于就事论事,因此,都未能从理论上真正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动态共生的核心要义。而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则能最大限度地阐释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关注人口增长的适度规模问题、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问题、环境保护的自律与监控问题,等等,无不可以动态共生的理论来开拓人们的思路,求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自然和谐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善待自然便不能善待人类自身,而不能善待人类自身显然不符合人类追求自由发展与完善的终极目标。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改变消费模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抑制人口膨胀,缓解地球生态环境压力;提倡全球的绿色运动,倡导生态文明等,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一是人同自然界的和解,二是人同人本身的和解[5]。而“和解”首先便是和谐。

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物本、神本、近代物本到人本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原始物本强调构成客观自然界的各种具体物质元素,把它们看成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尚未涉及人的重要性问题;在中世纪,神本思想成为奴役人的工具,现实世界的人只是神的奴隶;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利益,提倡个性自由。但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异化了早期的人本精神,把社会发展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形成近代的“物本主义”。物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经济人”,物的增长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导致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破坏性的索取和掠夺,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种反自然的价值观,不能不说是导致今天生态危机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反对人类优于自然的观念。提出消除人与自然的敌对的或冷漠的异他关系,重建一种联合的、快乐的人与自然的系统关系。主张人类应既充分有效地运用自然资源,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靠大规模地破坏其他生物来获得人类社会“进步”的形式,否则,人类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实践价值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揭示了这些内在逻辑。

1.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后现代系统理论看到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观,主张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和谐共生,其积极意义已远超出生态本身的境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家或者人类的环境。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人态”通常指的是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精神生态健康、人格生态健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哲学意义上的和谐。人当然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样有呵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因为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宇宙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要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同发展,人类首先要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论是传统生态观,还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都既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生态,也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人态”,更没有认识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关怀最终是为了人的,同样也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6]当代社会,人类之所以面临着生存危机主要就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其实,人的问题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仍是人的问题,人如何对待自然界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它全面整合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后现代系统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二者互为逻辑前提入手,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其前提和条件,而且从人类发展的实践困境和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难双重前提出发,将后者归结到前者来解决,因而获得了更有力的说明性。它一方面立足于人的尺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不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另一方面立足于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也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价值观,它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友的结合。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观是人口、经济、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它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7]。它要求把握好“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之间的必要张力,明确在什么条件下以人为尺度,什么条件下以自然为尺度。正确把握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自觉而积极地协调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复杂关系,真正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赢和谐发展的境界。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并不寻求对自然的盲目征服,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科技也不再是征服自然的统治工具,而是维护并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命运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采取有效的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推动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表现在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人与自然平等观并不是指不能消耗自然资源和对生态进行“必要伤害”,而是指这种“必要伤害”必须设定生态底线。“必要伤害”是人类为了发展而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必要伤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伤害”现象,并以“伤害”的形式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对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必要伤害”虽然有它的自然生态学意义,但不能因此就成为人类大肆挥霍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理由。主张,“必要伤害”的底线是:第一,它是一种条件伤害。即这种伤害是有条件的,主要是指伤害行为的实施只有在人类和自然发生冲突时进行,才是合乎道德的,才是能够被容忍的。第二,它是一种限度伤害。这种限度,从个体上说,对个体的伤害不能危及到该个体的种的灭亡;从整体上说,这种伤害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第三,它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这一特征是从必要伤害的另一层面来表达的。如人类通过利用一种生物的天敌来限制另一种生物的过度繁殖,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再如,令人通过科技手段采取节育来保持人口的生态平衡等[8]。设定“必要伤害”的底线,前提是生态安全原则。生态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这几方面组成的安全体系。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基石,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核心。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生态安全的原则下,“必要伤害”的底线才有现实意义。在人与人的平等观上,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公平,也要求代际公平。代内平等的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代内公平要求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主张谁污染谁治理,谁最先享用了地球、最先破环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理应负有更大责任。而代际平等的原则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权利均等。人类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换来现代人的高速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

参考文献:

[1]朱传信.后现代“整体有机论”的生态和谐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张之沧.“信息”的后现代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李刚.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和谐论”[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7,(12).

[4]陈向阳,张艳玲.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5).

[5]海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与原则探讨[J].现代商业,2008,(2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

[7]汪才明.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的价值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8,(1).

[8]李宏斌.“必要伤害”作为生态伦理规范的合理性[J].伦理学研究,2007,(6).

摘要:后现代系统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领域,有效突破了以往系统理论的局限性,提出:在整个科学发展理论体系中,有机整体是后现代系统理论的精神实质,阐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本质、经济社会的理性控制和现代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平衡理论、非稳定性转变规律、非突变式质变过程;动态共生是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认为发展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系统的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主张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发展平等。后现代系统理论把有机整体、动态共生、人与自然和谐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了对科学发展逻辑的理论准备。

经济科学发展范文第2篇

一、水利经济概述

对于经济来说,其泛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总称,例如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电力经济和水利经济等,其中水利经济主要指的是在水资源的勘探、保护、开发、利用、经营、管理以及在水旱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各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2]。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水利经济主要以数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基础产业发展两方面组成,涉及到了水利设计、水利勘测、水利资源等各方面。发展水利经济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主要表现有:首先,党的十八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要任务是发展国民经济,这其中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快速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可见发展水利经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主要举措;其次,在过去的近十年中,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了不断提高国内水利行业各方面投入,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而发展水利经济则有效的为水利工程市场的开放与发展建立了重要途径;第三,水利工程兼具社会和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问题,基于此发展水利经济,充分的发挥出水利工程自身优势,不断壮大水利工程实力,进而促进水利行业能力的提升。

二、水利经济科学发展趋势及重点分析

水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随着近些年水资源消耗严重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导致水资源严重紧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一个重要障碍。基于此,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必将进入一个更加综合发展的新阶段[3]。

(一)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同时,强化环境与生态的保护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发展。

(二)不断探索出水利经济科学中的宏观问题,为研究水的迁移和演变规律寻求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建立起水利河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生态系统,探索出该系统受人类活动或自然力等作用下的演替,进而分析出水利资源的再生性机理。

(三)针对于水利经济科学相关的各学科,强化各学科间的融合、渗透以及交叉,并提出新学科的建设,以全面完整的反映出水利经济科学的特征。

(四)重视水利资源与社会、自然、生态以及经济间的关系,针对水利科技存在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与流域有关的问题,通过创新水利科技技术并配套相应的管理体制及相关政策等给予相应的解决。

(五)根据水利经济科学涉及的各个领域,不断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进而使得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更加健康、持续、稳定。基于此,我国加强了水利经济科学的研究,现已在南水北调、三峡等重点工程建设与规划中实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未来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方面,应逐步扩展至全国水电基地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流域规划编制等项目中,通过不断提高能力创新,以便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国内水利经济科学发展问题分析

较国外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国内相关方面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较少,在重大科技和关键技术方面,如水力学、水文与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河流泥沙等,存在着一些需要立即得到解决的问题。尽管,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为国内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效益,但受各方面影响,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有[4]:

(一)由于国内当前多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开发过程中,以依托形式为主,忽略了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水利企业数量多且规模普遍较小,同时受重复交叉施工等影响,使得水利工程主营业务中出现了各企业间竞争市场混乱,且导致水利经济结构不完善。

(三)当前水利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多以原有事业单位为重要基础,这使得水利企业法人在治理结构方面不够完善,同时造成水利企业产权模糊以及企业出资人无法到位等问题。

(四)长期以来,水利企业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水利经管部门在财政收入方面存在着入不敷出等问题,这对于水利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严重不利影响。

四、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

针对国内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具体有[5]:

(一)在研究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问题与方法以及继承与发展间的关系。充分结合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特点,并根据我国水利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确保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研究方向正确。

(二)由于水利经济反映了市场经济和资源经济发展,解放水利经济发展思想至关重要。一方面,加强国际和各级相关部分对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视度,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水利经济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建设水利经济势在必行。

(三)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统筹兼顾和合理政策。其中,不断完善水利管理各项机制,以实现水利经济统筹兼顾的目标,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财务收入不同的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共同建设,这样一方面,依靠水利经济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使财务收益分配合理化,从而促进了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国家和相关部门根据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政策,并且给予各个部门不同的政策扶持,以确保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同时对各个部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然后确定不同的经济扶持政策。

(四)不断强化水利经济前沿科学及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的研究,同时加强先进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研究等,并且对水利经济科学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技术培养和道德教育力度,培养出来一支具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队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引进一部分管理人才,对其进行工程、旅游、会计、经济、外语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的培养,为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小结

总而言之,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国内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加快水利科技的开发,逐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以促进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

经济科学发展范文第3篇

1.1走在世界发展前列的研究领域

在水文预测预报、水资源评价、分析计算技术以及水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泥沙运动的基础理论、农田节水技术等研究领域上,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发展的前列。

1.2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主要差距

经过综合对比并加以分析之后,关于水利经济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与国外相比之下,我国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较少,而且在重大科技和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着一些需要立即得到解决的问题,需要普及并推广大量的先进实用技术,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水力学。在复杂条件下的消能技术、基于对各种污染物在复杂水动力条件下的输移扩散规律的研究的模拟技术、水力控制仿真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

(2)水文与水资源。针对水文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估算理论与方法进行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3)水环境和水生态。在生态修复这方面,我国目前还处于示范阶段,而且针对湖泊和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的控制措施缺乏切实有效的手段。

(4)水、旱灾害。对水、旱灾害管理的相关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且管理技术落后于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需要改善。

(5)河流泥沙。将流域和河流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并对其进行研究和管理,这样一个理念在我国起步比较晚。

二、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水利经济能够依靠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日益激烈的水利经济市场竞争,水利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选择并开发水利经营项目的过程中,水利企业倾向于依托业主,从而限制了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只注重眼前却忽略了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2)由于许多水利企业的规模较小且数量多,重复交叉的现象总是出现在主营业务中,不仅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而且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杂乱无序。

(3)由于原有事业单位是许多水利企业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法人在治理结构上难以完善,而且出现出资人不到位、产权模糊的现象。

(4)一直以来,水利经管部门在财政收入方面基本上入不敷出,严重阻碍了水利经济的良好循环。

三、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

3.1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在思想上得到解放

众所周知,水利经济在作为资源经济的同时也代表着市场经济,因此,对水利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解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还必须争取到有关水利部门的支持以及重视,使其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水利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的命脉,因此和防汛抗旱以及水利建设一样,水利经济的建设势在必行而且非常重要。

3.2采用统筹兼顾法

由于水利工程的监管部门大小不一,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因此,在进行水利建设时,必须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财务收入不同的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共同建设,这样一方面,依靠水利经济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使财务收益分配合理化,从而促进了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不仅如此,为了实现水利经济统筹兼顾的目标,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进水利管理机制,例如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以及融资机制等,这样不仅为国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且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对水利经济科学地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3采取合理政策

在水利经济中,由于不同部门的财务收入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政策,并且给予各个部门不同的政策扶持,例如可以采用将政策补贴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此外,还需要对各个部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然后确定不同的经济扶持政策,考虑到各地不同的实际经济情况以及所受益对象的承受能力的差距,采用分批次的方式将政策落实下去,并根据经济发展的程度,慢慢降低政府的财政补贴,而对于那些比较困难的地区,则应当相应地加大政府财政补贴。

3.4加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对水利经济科学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技术培养和道德教育力度,提高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必要的时候,可以专门组建一支科研攻关团队;此外,管理人才在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引进一部分管理人才,对其进行工程、旅游、会计、经济、外语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将人才留住,共同致力于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不论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还是与国外先进发展水平相比较,我国的水利工程中存在着不少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我国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针对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思想、方式和政策等多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逐渐改变我国水利经济落后的局面。

经济科学发展范文第4篇

水利经济的效益有一个很重要的难题,就是在水利工作的不同部门,收到的财政效益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国家要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维持社会稳定。让各部门加强联系,相互合作,共同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部门不同带来的经济效益、质量结果都不同,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因地制宜,相对应的制定不同的经济政策,扶持水利产业,从而使得水利经济达到良性发展。要制定适宜的能扩大水利社会效益的经济政策,首先我们要对各个部门所能给我们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估价,然后考虑到各个业主的家庭经济情况和享受到的服务大小不同,采取不一样的经济扶持政策,以达到逐步减少财政政策,扩大受益者应缴纳的费用。在经济条件不错的地方,政府就要回笼资金,因为投入资金也会增加,所以受益者承担的责任也增大;反之,若当地为经济较为困难的地区,政府就会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宣传,扩大水利事业,尽量减小受益者应缴纳的费用。

(1)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水利建设的资金来自于人民,应造福于百姓。近年来,中央水利投入的大部分为国债资金,这是人民借国家的钱,政府部门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利用好这笔钱,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建设期间,政府要做好监督监测机制,防止的出现。一旦发现,立即上报组织和媒体。组织好施工队伍,并保护其生命财产安全,做好福利工作。并且做好移民工作的相关事项,书面和口头说服程序都要做好,真正的把水利经济的事情落到实处,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并且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实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方法

在水利工程的财务收益中,存在着各部门收益不均平衡的现象。针对此特点,政府就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多面思考,既要满足中国农业的发展所需,又要有意识地使各部门能够相互配合工作互相帮忙解决问题,共同促进水利水电科学发展。这样就使得水利的社会效益和财政效益共同体现,达到双赢的目的。统筹兼顾的作用不仅是使得水利经济能够科学地发展,而且能够提高人民对水资源的认识水平,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高国民素质,目前我国对水利和水电不是统一管理,因此就需要加大科技力度投资,提高技术水平,让水利水电共同发展,使得水利部门的财务收益再上一个台阶。

(3)依法治水

政府要全面推行建设监督监察机制,规范工程项目建设,依法治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按要求清理河道维护水利工程和做好移民工作等,全面推进水利局各部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工作。做好《水法》的公布和宣传作用。深入普及水法知识,提高村民教育程度,各部门做好水利执法工作,做好因水利工程项目带来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科学治水

注重水利创新,加快水利研究体制改革,加大水利科技管理,培养水利型人才、大力奖励水利科研技术开发,不断提高水利科技水平,把水利工作做到扎实,保证质量问题,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伤害。大力推进水利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实行网民网上评价、网上监督,真正的把水利工程这件事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全社会都重视这件事。继续实行南水北调这一重大战略,做好沿途设施设备的安全维护,时时去检测和观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水利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党风廉政政策,做好党员分子带头领导作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爱护百姓,促进水利水电科学发展。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有好的口碑才有好的未来。而不仅仅在意部门的财务效益。各部门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把发展放在首位。要坚持科学防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根治水利出现的问题,把水利工作做到实处。致力于解决因水利工程带来的一连串社会矛盾。加大对水利重点部门的监测力度,防止贪污事情发生和工作漏洞出现。严肃处理安逸无劳者,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学生在学校的节约和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在农村宣传水利水电的好处,提高百姓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向河道乱扔垃圾、污染物不乱排乱放,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政府更应该带领全体人民奔小康,促进和谐社会。

2结语

总之,要实现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就必须要依靠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水利工程建设,依法治水,科学治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我国国情和借鉴外国有益经验,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促进水利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科学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问题;科学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02101

1 前言

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12年,GDP总量已达到6.7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外汇储备从改革开放初的1.67亿美元增加到当前的32000亿美元,中国摆脱了国内贫困,实现了经济腾飞。同时,自美国爆发影响全球的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自改革开放34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奇迹。在取得这些喜人成绩的背后,但我们不能回避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2 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

(1)产业经营粗放。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国力弱,底子薄,其经济发展路径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走的是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路子,这也被称为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实践的深入,该模式受到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短缺的双重限制,该模式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论证为不可持续发展。

(2)出口压力增大。自美欧相继爆发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以来,美欧经济持续走低,而美欧又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受美欧因素的影响,中国出口面临巨大压力。据资料统计,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换句话说,一旦中国出口疲软,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3)房价过高问题。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问题,这也是中国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如果单从居民收入角度测算,中国房地产价格明显偏高,超出居民的支付能力。如果不能有效压低房价,会产生重大的民生危机。房价调控的主体是政府,而土地财政的受益方也是政府,正是基于政府角色的特殊性,这也是调控的难点所在。

(4)收入分配不均衡。纵观整个中国社会,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倾向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二次分配又未能落到实处。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5,中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分配决定收入,收入决定消费,而消费又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分配不公会削弱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从另一面说,分配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这也是一个事关中国稳定的政治问题,倘若社会日益两极分化,会激增社会矛盾,势必影响中国的持久稳定。

3 对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建议

(1)产业经营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中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中国如今已进入成熟的经济状态,必须选择集约型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国企作为资源消耗的大户,而政府作为调控主体,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①价格机制。政府可将资源分为民用资源和工业资源,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提高其对资源的使用价格,增加企业对资源的使用成本,迫使企业对产业的优化升级。

②税收政策。提高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资源产品税率,比如,焦炭、电解铅等国内紧缺而且污染环境的产品出口;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进口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在国内建设加工园区并满足国内市场,以保障国内市场的需要。

(2)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外需不足,一方面是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我国制造业处于生产的低端产业链,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不具备竞争力。为改变当前不利的生产局面,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创新,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创新,着力提升产品的科级含量;二是企业的创新,包括产品营销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品牌维护创新等。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才具竞争力,中国制造才能真正变成中国创造。

(3)破除地产经济垄断,促使房价软着陆。从当前居民收入角度角度看,中国房价明显偏高,其绝大部分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提高开发商的用地成本,获取丰厚的土地使用金,进而推高房价。如何使房价软着陆?调整准备金率或征收房产税,可能会对房价有所触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房价问题应重点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使用收益的垄断,地方政府必须将土地收益的大部分上交中央国库,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失去了抬高地价的积极性。

(4)着力改善二次分配。中国基尼系数不断增大,表明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做大蛋糕是总量的增加,分好蛋糕是分配的公平,普通民众也应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我国初次分配强调按劳分配,而二次分配,普通民众难获其利,政府作为二次分配的主体,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低收入者,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增加百姓收入。

4 结语

在未来二十年中,中国经济仍将会面临诸多问题。现阶段,中国经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之路,出发点是国富,落脚点必须是民强。政府行使对经济的绝对指挥权,政府一方面做好做大经济这块大蛋糕;另一方面,政府还必须妥善分配经济蛋糕。只有这样,中国才会在和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刘锐君.“土地财政”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1,(22).

[2]许跃华.广州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3]徐洪才.中美经济的再平衡[J].上海经济,2010.

经济科学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海洋经济 产业比较 科学发展 探索思路

中图分类号:P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46-03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利用海洋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随着近年来南海、局势的升温,海洋正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热点。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已是人心所向。2012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大会报告,充分体现我国在海洋问题上的的战略性转变。与世界海洋强国相比,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尚属欠发达。如海洋经济发展粗放,海洋产业结构水平低、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海域使用矛盾尖锐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的步伐。因此迫切需要思考和探索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

一、解读我国海洋经济的国际地位

1.海洋油气业方面

1.1全球油气需求持续增长,区域结构变化较大。

1965年-2011年,全球石油消耗量从15亿吨增到41亿吨,增加了1.7倍,年均增长2.2%。从石油需求的国家分布(见表1)和从天然气需求的国家分布(看表2)可以看出,总体上,全球油气消费量稳步增长,中国需求增长迅速。

1.2海洋已成为世界油气资源主要接替区域。

随着人类对海洋油气开发的认知度不断提升,以及技术进步导致海洋油气开采成本大幅下降,全球油气开采全面进入海洋时代。预计到2020年,海洋石油产量将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35%;海洋天然气产量将占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41%。

1.3中国海洋油气资源探明程度低且以近海石油勘采为主

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的探明储量仅占世界海洋探明储量的2%,石油和天然气探明率也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海洋油气勘探的早中期阶段。同时由于目前深海勘采技术及实际控制等原因,中国仍以近海石油勘采为主,90%以上的海洋石油产量来自浅海。

1.4中国海陆油气的开采仍难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从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占世界同类指标比重看,石油产量方面在1985年之后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比重保持在4%-5%之间,增速与世界基本同步;天然气产量方面在1978年到1998年的1%世界占比水平后开始加速,从2004年开始,占全球天然气产量的比重从1.5%提高到2011年的3.1%。由于中国油气消费量的持续增加,国内海陆油气的开采仍难以满足国内需求,长期依靠国外油气资源是必然的。

2.海洋交通运输业方面

本节中选取与制造业关系最密切的集装箱运输业来进行比较:

2.1中国集装箱港口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带来腾飞

1979年中国的集装箱港口只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和广州

四个城市,合计吞吐量3.3万标箱,仅占当年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1%;2011年中国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万标箱的港口为19个。合计吞吐量为1.6亿标箱,吞吐量已占到当年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35%; 32年间增加了近5000倍,年均增速达30%,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构建强大的基础设施。

2.2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集装箱港口的重心地带

1979年,入围世界前25位集装箱吞吐量港口的亚太港口只有7家,中国(含港台)只有香港、高雄和基隆入围。1996年之后,中国(含港台)入围港口逐步增加,从当年的4个增加到2011年的12个,亚太入围港口则增加到17个。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制造业重心由此改变。

2.3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集装箱港口大型化的主体

从入围亚太集装箱港口情况了解,中国港口比重从1994年之后有明显的提升,2009年占比甚至超过80%,2011年占比也仍接近70%。以2011年为例,上海、香港、深圳、宁波、广州、青岛、天津七大城市体系集装箱吞吐量合计达1.3亿标箱,占当年入围世界前25位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44%,入围亚太港口吞吐量的56%。中国集装箱港口这一发展趋势和模式必然要受到外部市场、贸易摩擦、内部环境承载能力的考验,因此需要进入结构调整期。

3.海洋渔业方面

3.1世界海洋捕捞量稳中有降

据统计,世界海洋渔业产量从1950年的1680万吨,大幅度增加到1996年的8640万吨,然后回落到8000万吨左右并趋于稳定。2010年全球登记产量为7740万吨。总体而言,海洋捕捞水生动物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而中国是属于其产量上升的国家之一。

3.2中国海洋捕捞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中国的海洋捕捞产量和占世界海洋捕捞的比重这两项指标均趋于稳定,海洋养殖业则稳步增长。而远洋渔业产量并不大,仅为全球登记海洋捕捞产量的1.5%。

3.3世界渔业资源受渔业组织高度管制

目前由于世界渔业组织加大对世界渔业资源的高度管制。以金枪

鱼为例,其区域性管理组织就有5个,并规定各会员国家配额需根据既有的渔获配额比例进行分配。因此,中国渔业走出去面临的不仅仅是资金、技术问题,更主要的还在于资源和配额限制。

二、浙江与其他省份海洋产业情况比较

下面是浙江省与同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广东、山东两省海洋产业方面来进行比较。

1.三省海洋产业总产值比较

从海洋产业总值方面来说,广东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位居首位。从2006年的4114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980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2010年,广东省海洋经济总产值分别是浙江的2.13倍,同时也是海洋经济强省山东的1.17倍。比较三省海洋生产总值在地区总值中的比重情况:广东所占比重为15%-18%之间,浙江所占比重是11%-14%之间,山东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84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002亿元,约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1/10,并在港航物流服务业、船舶工业、海水利用业等领域处于全国前列。

2.三省海洋经济三大产业结构比较

海洋产业部门可划分为三大产业,一般来说,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水产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盐业、油气业、化工业、生物医药等;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及其他产业。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是产业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广东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结构特征,较为合理;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且所占比重较高,说明其海洋经济发展仍处于传统型阶段;浙江第二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有所下降。

3.三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各具特色

海洋渔业――山东渔业总产值处于领先地位,同样在海水养殖方面,山东产量规模最强;广东养殖规模一般;在海洋捕捞方面,浙江可捕捞量全国第一。

滨江旅游业――广东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及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滨海旅游业外汇收入一直居全国第一位。山东、浙江近年来正逐步发展滨海旅游业。

其他海洋产业――浙江海洋船舶业修船造船及海洋矿业一直位居全国首位;山东的海洋盐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广东海洋矿业主要集中于海滨砂矿开采,产值与产量无法与其他海洋渔业、油气业相比。

海洋交通运输业――浙江是中国海岛最多的省份,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2878个,发展海上交通运输业得天独厚;山东有着3121千米的海岸线,16处主要港湾,51处可建深水泊位的优良港址,为发展海洋运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广东以汕头港和汕尾港为主体的粤东港口群,以湛江港为主体的粤西港口群,以深圳港、珠海港、广州港为主体的粤口群的港口优势,海洋交通运输业成长迅速,已发展成广东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虽然浙江省海洋经济持续了较快增长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但从总体上来看,我省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离海洋经济强省还有一定距离。分析原因主要是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海洋资源转化海洋产业的能力不足

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渔、港、景、油、涂”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浙江拥有6696公里海岸线,占全国总长度的20.9%,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深水岸线506公里,占全国30.7%;能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471公里;拥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约占全国海岛总数的2/5;拥有近400万亩滩涂资源,约占全国的13%。

然而浙江海洋生产总值与广东、山东两省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见表3),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在沿海11 个省、市、自治区中的排位也偏后。

可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相对不足,与我省海洋资源大省的地位还不相适应。因此,浙江的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的能力有待提高。

2.海洋产业结构不健全

浙江海洋产业结构不健全表现在:一是在海洋渔业上,现代海洋渔业、特别是远洋捕捞的规模、水平、技术和远洋基地建设等方面,浙江与发达地区有不少差距。二是在海洋油气产业上,目前仅有平湖油气田的开发,东海油气产业的整体培育开发,还大有潜力可挖。三是在海洋旅游业上,浙江拥有大量的海洋旅游资源,在不断扩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中,旅游产业的发展尚有非常大的空间。四是在海洋交通运输业上,从简单的货物装卸、堆存服务转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服务支撑系统等“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仍需要不断探索发展思路。

3.海洋科技实力较弱

浙江作为海洋资源大省,目前海洋科研机构、院校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较薄弱,高等院校内设置的与海洋相关的专业也较少,难以培养出大量高层次的海洋科技人员与高素质的作业人员。由于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将影响浙江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体现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产业中的比例偏低;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科技发展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大。

4.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2010年,海洋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趋差,未达到清洁、较清洁海域面积较上年有较大增加,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海域占五分之三。浙江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近岸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海洋生物数量的减少,影响海洋渔业捕捞和海水养殖业,威胁海洋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四、科学发展浙江海洋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从浙江与山东和广东三省海洋经济规划获批,到舟山群岛新区的批准设立,再到十报告“海洋强国”目标的提出,海洋经济提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当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科学规划

一要制定完善海洋经济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重点投向船舶制造、远洋渔业、海洋能源等高技术含量、资金密集型海洋产业领域,支持涉海基础建设等公益性项目的发展。二要制定完善海洋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对海洋油气开发、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高端海洋产业开发项目,以及国家鼓励优先发展的海洋产业领域项目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并放宽对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征缴条件。三要制定完善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经济开发。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外资投入为补充、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多渠道解决涉海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浙江省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制定海洋开发战略,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统筹海洋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统筹临港产业和园区建设布局;统筹近海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统筹海洋资源的时序利用;统筹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2.优化结构,现代产业,构建体系

从世界海洋产业的发展来看,现代海洋石油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是全球海洋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为提升我省海洋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

做大做强海洋优势产业。一是优先发展新型环保临港产业。重点瞄准世界级石化基地、船舶基地目标,抓好现代产业园区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积极发展生态精品渔业。优化海洋捕捞结构,在保障近海渔业资源休养生息,控制近海捕捞总量和强度的同时,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科学建设全国领先的综合性现代远洋渔业基地。优先发展高效生态海水养殖,建设生态型水产养殖园区,提升产品品质。三是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休闲业。以舟山群岛海洋旅游试验区建设为重点,推进构建甬舟、温台、杭州湾三大海洋旅游区,深化海洋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引进知名旅游企业,全面打造海洋文化和休闲旅游新格局。

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一是升级扩大海洋工程装备业。依托骨干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研发,重点发展钻井平台、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深水作业工程船、海洋石油平台辅助船、海上风机安装船等海洋工程装备,突破关键技术,形成系列化自主开发能力和品牌产品。二是大力发展海水利用业。针对制约海水利用业发展的自主关键配套设备及材料、大型化成套装备和产业配套政策等,积极开展关键材料、产业化成套技术与装备自主研发,力争在海洋精细化工研发领域取得突破,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三是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加快搭建和完善全省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公共研发平台,培育引进高科技企业,争取一批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具有资源特色的海洋药物,逐步形成和发展海洋药物产业。

3.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兴海

海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需要高技术的支撑。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力度落实科技兴海战略,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对支撑和拉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首先,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体系,提供人才开发支撑。引导涉海高校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结构,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尤其是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使更多的高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并加快海洋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进一步提升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构建海洋科技创新研发体系,提供技术创新支撑。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最后,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服务支撑。。积极培育信息、、风险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中介机构,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对海洋产业的高新技术研究成果,要从其工艺、设备、技术和开发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推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

4.保护生态,保障资源,合理开发

发展海洋经济既要“海里淘金”,更要生态文明。一方面要保护生态,坚持科学发展,树立绿色和低碳的海洋经济发展理念。强化有序开发、生态利用和有效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和海岛资源。把有条件的大中岛屿建设成为港口物流岛、清洁能源岛、国际旅游岛,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切实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陆海污染综合防治和海洋环境保护。建立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加强对各种海洋开发活动的环境跟踪监测,以及海域油污染的监控与整治。对入海排污实施总量限定,推行海域使用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各级政府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法对海洋工程、海岸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论证,严格规范审批各项海洋开发程序,根据生态环境的特性和承载力,科学确定开发强度和规模。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统计局,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2012,2

[2]胡振宇,中国海洋经济的国际地位 ,开放导报,2013,2

经济科学发展范文第7篇

一、生产要素论

生产要素是生产进行的基本条件,生产要素之优劣,直接影响投入产出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对生产要素的正确评价,是实现经济科学发展的起码要求。

认识生产要素应有新观念。生产要素是个历史演变过程。最古老的也是最简单的生产要素,传统认识称之为“两要素”或“三要素”。伴随生产的发展,早期的生产要素不断地发生新的裂变或分化,使一些原先的附着性因素进一步萌生为新的独立要素,从而形成生产要素多样化。比如科技,在农业经济时代并不独立存在,到工业经济发展中就分化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到现代经济时代其独立性和主导性就更加鲜明。而一个时代或每一种生产中,都有某一种要素占据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对此类生产或此一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及创造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据研究,生产要素按历史阶段可划分为:农业要素、工业要素、市场要素、信息要素;按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功能又划分为:固态要素、技术要素、制度要求、管理要素。生产要素的现代化,越来越呈现出细分化、知识化、人性化的倾向。也就是说,决定现代经济发燕尾服水平的主导性生产要素,越来越具有细密、科技、宜人的特征。

用这样的理念评价陕西的生产要素,其基本结论是:农业要素强、工业要素畸、市场要素差、信息要素缺,固态条件好、人力条件强、制度条件差、管理条件弱。所以,陕西(尤其是关中)在农业经济时代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是经济政治的中心;计划经济年代,工业也有一定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信息经济挑战时,其弱点就明显暴露出来。以致人们不断诘问:这里既有资源,又有科技,经济却为何上不去?

所谓“陕西现象”,根源即在这里。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信息,最需要良好的制度条件和管理能力。如果我们不看到自己的弱点和问题,不在提高培育现代经济主导生产要素上下工夫,我们的经济只能持续地落后下去。

二、发展趋势论

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规律性的表现。研究发展趋势,就是要因势利导,驾驭规律,争取可能的快速发展,实现良性有序循环。

计划经济年代,中央集权,地方毫无独立性,区域差距较小,地方发展竞争压力也很小。改革开放以后,地方经济竞争强化,决策压力加大。各省、市、自治区都在研究自己的战略,探索加快发展的路子。

现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很有影响的是“梯度转移”理论,这实则是代表东部发达地区利益的一种理论。我历来不同意把它作为认识问题的依据。因为按这种理论,西部地区永远要跟着发达地区走,总比人家慢上一大步。我主张“中心转变”理论,即随着经济发展客观因素的变化,不同国家或地区都有可能转变为一个时期或阶段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形成阶段性快速增长的带动点和主要影响力。这种“中心转变”有可能像“梯度转移”论所说的那样,依据区域关系转移,也有可能是超区域、跨地区跳跃出现。这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强调“转移”或“转变”的决定性因素不同,前者把地域关系作为主要依据,后者则定位于主导生产要素及其客观条件的阶段(时代)活动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宏观政策的导向和支持力度;二是各地区自身的生产要素特点及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适应性。基于这两大因素,陕西在过去20多年基本上处于劣势地位。这是由于客观条件所制约。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预测了陕西“后起飞跃”的发展态势,认为从那时起到2010年,陕西经济将经历两个阶段:在到本世纪初以前的一段中,将会持续走低,不应谋求高速度或与人攀比,而应侧重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强开发,打好基础;此后在本世纪初,伴随西部开发的升温及自身调整到位和基础的扎实,有可能争得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之后陕西的发展证明了这种“后起飞跃”趋势,尤其是西部开发战略比预测提前实施,使陕西可争取高速增长的机遇在本世纪初就已出现。所以,最近几年,我特别强调要“开创陕西高速增长的新阶段”。

还需提出的是,在全国每轮经济上升发展周期中,总有一省或几省在较长一段时间(5~10年)内,以一种高速或超高速的增长走在最前面,成为全国’发展的中心,现在经济发达的省都经历过这样的发展。而在本世纪起的新增长周期中,这种“中心”将会打破纯一色地集中在东部的状况,使西部某些省也有可能成为全国的“中心”。同时,以客观条件而论,陕西最有可能成为这样的新“中心”。所以,科学发展在陕西,首先是应加快发展。我们一定要瞄准这个目标,有勇气抓住机遇,焕发生机,发挥优势,争得突破。

三、体制转轨论

现阶段全国经济整体上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最后突破期。没有哪个省是纯粹的计划经济,也没有哪个省搞纯粹的市场经济,但计划与市场在各省所占比重和影响力却并不相同。大体上说,东部省份的主导方面已移到了市场经济一边,而西部多数省的主导方面仍以计划手段为支撑,这主要表现在政府作用的差异上。

计划经济是典型的政府经济,现在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可称之为带引号的政府经济。以陕西来说,现在投资、项目、利润、收入都以政府背景为主,经济运行、推动方式都具有行政性作用;另一方面缺乏民间投资者、缺乏真正的市场主体、缺乏市场机制作用,市场性质的增长活力、压力和创造力严重不足。因而,问题的核心在改革,是要加快经济体制整体转轨。

在这个意义上说,体制问题是陕西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和最大瓶颈。马克思说,生产要素只有在实现组合之后才是真正的生产要素。而生产要素的组合是靠制度、靠配置、靠机制,制度不好、配置欠优、机制失灵,再好的要素条件也转化不出很高的产出水平。为什么陕西好的人才、资源、技术转化不成生产力,在外地却发挥了作用,原因就在这里。我们写文件、作报告离不了讲改革,总是把它放在最后当作保证性措施来看待,这很不够。以国有企业改革说,大会小会讲了几十年,仍没有大推进。问题的要害不在省管还是市管,而在国管还是民管,应大胆从国有的笼子中放出一批,转为民营,对少数保留下来的国有控股企业,切实建立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说得严重点,我们现在还要完成应该说是1984年或1992年的改革任务,补上过去的课。因此,改

革不是一般性的保证措施或发展因素,而是摆在第一位的重大战略,是加快发展的总体突破口。这个瓶颈不突破,一切发展措施和力量都会大打折扣,整个经济将始终处于带病运行状态。

四、产业成长论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没有强大的产业竞争优势,就没有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计划经济要求产业门类齐全,配套发展;市场经济受竞争和比较优势的压力,要求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

1999年在省委、省政府组织的西部大开发问题研究中,我受托专题研究了陕西特色产业发展问题,从中得出两个不容乐观的结论:一是当时陕西的诸多产业在全国的比重都很小(最大占比为3.88%),缺乏影响力,无优势可言;二是虽然我们筛选了十个产业作为可培育的特色产业,但这些产业发展条件中仍明显存在“不成熟性”,如不加注意,也很难有理想效果。后来,省上逐渐形成六大特色经济的战略,形势有所好转,但眼下真正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还没有太大进展。

产业成长的实在支点是产品,产品、企业、产业相互作用,并进发展,三位一体,才能成为真正的特色经济。产品依托市场,有市场、有竞争力,产品才能做大;有大产品,才能成为大企业;企业越大分工越细、配套要求越强,才会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一般地讲 “高新技术产业”太空泛,形不成优势,一定要应用市场竞争观念,遴选出十个八个具有核心竞争力,可以做大、做强的高新技术产品,死盯着一步步地把它们做起来。同时,做大产品也要靠企业,通过改革产生一批具有内在活力的企业才行。现在我们的企业仍然像联产承包前的农民一样,他自己不想怎样种地和怎样种好地,而是政府给他想办法让他生产什么、把什么做大,这绝对不行,也绝不可能做大产品、做强企业;什么时候把这种地位变过来,让一大批企业自己发愁他的事,而政府却不再操心这些具体的生产和产品的事,那时大产品和大企业也才会出现。许多好产品,就是因为缺乏好的企业制度推动、缺乏具有内在活力的创业主体而半路夭折。显然,这同样存在改革的问题。

五、区域战略论

陕西三大区域各有特色,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目前状态:“陕北是宝贝,关中是精华,陕南是难题。”宝贝要加大开发,精华应焕发生机,难题要深入研究解决。如果把全省比作一个飞船,它具有三个引擎,怎样使这三个引擎都具有强大爆发力,是个重大战略课题。

陕北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在大开发的势头已经初现,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将会出现超高速增长;势不可挡,即便想慢也慢不下来。政府应及时抓好三件事:一是合理规划,保护资源,防治污染;二是研究解决好政府与开发商、投资者的利益关系,抓住资源收利,增加地方所得;三是协调城乡,加强开发与地方经济的联结,改变“两极对立”,促进区域民众致富。

关中精华发挥作用并不充分。从“重点发展”到“一线两带”,再到“率先发展”,成效并不突出。深层根源仍是体制问题。因为这里的“精华”是计划经济塑造出来的,许多优势事实上盖着计划经济的印章,不打破旧体制的束缚不行。只有突破体制瓶颈,再辅之以一系列的发展措施和支持,这些精华才会焕发应有的光彩。

陕南资源条件不突出,眼下路子重在放活发展。就市场因素和商品意识讲,陕南优于陕北,也优于关中。最好是经历一个自发发展过程,让市场去选择、去塑造。我们总习惯于给每个地区都定一个发展目标,这个目标选准了当然好,可是当我们还没把握选准时,宁可不说,也学个“摸着石头过河”,放手让它发展一段再说。就我看,有三个问题很值得关注:一是伴随交通条件改善,如何拴紧、拉近与西安及周边城市的关系,实现市场对接;二是围绕当地资源的加工业技术提升和市场拓展;三是利用汉江作为南水北调水源的环保要求,争取中央政府政策支持和用水地的经济反哺。

就总体说,全省现在应集中力量把前两个引擎打造好,积蓄更大的爆发力,带动全省。现在提全省区域协调为时过早。既不要人为确定“重点”,也不要搞平均照顾。哪里有潜力,就在那里下大工夫。只有全省力量强大了,才有条件搞“协调”。

六、科技创新论

科技创新,打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科技创新不能空喊口号,不能简单地仿效别省,更不能脱离实际唱高调。我省应把焕发本省科技资源活力作为重点,做到科技创新地域化、特色化、实在化。

从实际出发,我省科技创新应瞄准五个结合:一是高新技术研究与重点装备制造业提升的结合;二是资源深加工技术研究与资源开发和工业转化的结合;三是军工类高端技术与民用产品研发的结合;四是农业科技成果与区域农业特色产业优质化、标准化、绿色化结合;五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新技术研究与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品更新的结合。

能否实现有目标的结合,关键是有没有一种能够促使“结合”的机制。应该逐一研究“结合”中的障碍问题,应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途径,以协调解决好利益关系,在“结合”中进行微观制度、方式、规范、程序创新,使“结合”各方都有利可图,自愿互惠,共同发展。

七、农村变革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任务完成得好坏,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又一重大变革。概括起来主要是五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上要有大变化;二是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上要有大变革;三是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上要有大进步;四是农村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上要有大提高;五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上要有大突破。

这诸多变革的中心是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去年,省咨询委课题所完成的报告提出,把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变革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很大重视,并按领导批示进入决策研究。我们的基本观点是:现在陕西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在小农生产状态,搞家庭“小而全”的生产,靠土地和体力这两种古老生产要素和传统的种、养增收,在增收途径和效率上与发达地区存在差异,因而不能就事论事说“增收”,应从整体上重视和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

八、城镇化道路论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陕西也应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城镇化的方向,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关中地区交通方便,人口集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又有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几个大中城市,都有条件效仿苏南模式,实施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大、中、小城市相联系,以“一线两带”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区域城市

群。这个模式建设的关键在农村发展。只有农村产业化水平提高,工业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才有可能就地转向非农产业,城镇集中才有实在需求,小城镇建设才具有内生资金来源,城乡之间的联系才能有机化、实在化、紧密化,真正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才能出现。许多人只看结果,不研究过程,羡慕苏南的城镇发展,却忽视它们所走过的路程和途径,把城市化简单地看作为人口集中,片面强调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发展,这是一个误区。

陕南、陕北,地理条件复杂,人口居住分散,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农村贫困面较大,城镇化可不能与关中同步、同途。比较有条件的路子是加快中心城和中心镇建设。每个县以县城为重点,再有选择地建设1~2个重点镇,在重点城和重点镇建设的同时,适度实施村级布局集中或兼并以及深山贫困地区的整村移民搬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村产业化发展,加强城乡连结,并与中心城、中心镇的辐射作用相对接,加之榆林、延安、汉中等几个城市的进一步加快发展,从而最终形成“点式伞状”辐射下的城乡连联结、城乡一体发展。

九、投资环境论

投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投资环境的改善,但据有关评价,陕西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比较中的排名指数,仍呈下降态势。这说明我省改善投资环境的力度相对其他省依然较差,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反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我省投资环境的改善中,有五个关系需要正确把握:一是自我改善与外部竞争的关系;二是目标对内与目标对外的关系;三是改善软环境与改善硬环境的关系;四是动态环境与静态环境的关系;五是改善环境与改善改善者的关系。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改善投资环境的目标问题。

改善投资环境是定位在给外来投资者看,还是让当地投资者和老百姓去感受,这是原则问题。因为这两种目标定位自然产生出不同的“改善”举措。如果目标对外,“改善”的重点便放在直接地讨好外来投资者,力图给人家一种好感,出现明显的短期行为、搞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现象,以至为了谈成某一个项目,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不惜弄虚作假,掩盖自己的问题,或者不考虑未来的后果,而答应一些根本无法兑现的承诺。这样,也许个别项目的引进获得成功,但投资环境中存在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是已引进项目在后来运行中环境也发生了逆转,连进来的企业也不说我们好。相反,如果目标对内,改善投资环境并不直接瞄准某一个项目和某一个企业,而是根据现实中的企业和老百姓的要求与反映进行改善,工作的重点自然放在了普遍性、深层性问题的解决和整体环境的优化上。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投资环境好不好,最有权利和最能准确地予以评价的,是长年累月在这里生产、经营的企业以及在这里生活、工作的老百姓。

十、领导创新论

区域经济要得到较快较好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领导。我们讲走出“政府经济”问题,并不是说政府不需要管经济,而是说政府管经济的总体立场、方式要改变。要多一些市场经济的方式和手段,重视对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机制的培育和支持。再就领导观念和方式创新谈点看法。

领导观念创新首先要大力解放思想。从理论界到实际工作部门,始终存在“解放”与“不解放”的争论,同一件事、同一个改革问题,总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对的看法和意见。领导思想解放,首先要自己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态度坚决,遇事不动摇,关键是要敢于顶住反对意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行为,冒着风险做对人民有利、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事。

从领导方式上审视,既要克服计划经济观念影响,又要注意小农观念束缚。比如现在不少基层抓生产仍走不出“产、供、销”的计划经济束缚,重生产、轻市场,不懂得开发市场带动生产,不顾市场需求发展生产,致使大量产品卖不出去。有的市、县依旧用小农经济观念指导农业,搞所谓以户为单位的“几个一”,重复家庭“小而全”生产,造成区域生产产品杂乱,缺乏重点,工业化水平低。

经济科学发展范文第8篇

从北京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11年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447美元,已经达到了波特的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标准。从投资、消费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来看,虽然从2006年以来北京市消费率已经超过了投资率,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但是,投资仍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0年投资率为43.2%,仍高于发达国家20多个百分点。从要素投入来看,人才、技术等知识要素对北京经济贡献已经远远超过能源、水资源等生产要素,“十一五”期间,北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显著下降,能耗累计下降26.5%,2010年达到0.58吨标准煤;水耗累计下降40.46%,2010年达到29.4立方米;R&D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R&D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83%,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综合以上指标来看,北京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开始由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迈进。

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首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从1997年以来首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在11%以上,尽管2008年以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首都经济仍保持了较高增速,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目前,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北京已经达到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从国际上大城市经济发展一般规律来看,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放缓趋势,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如东京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名义增长率(按现价计算的GDP增长率)下降至10%以下;香港人均GDP从1万美元到2万美元期间GDP平均增速保持在5%左右。基于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综合考虑全球经济对首都经济发展的影响,未来首都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有所趋缓,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阶段。

2.服务型、总部型、知识型、绿色型经济特征进一步凸显。近年来,北京市坚持“首都经济”发展方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特征更加突出。一是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从2005年的69.6%提高到2011年的75.7%,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图1),服务业的税收、吸纳就业、利用外资等各项指标占全市总量的比重均超过80%。二是北京总部经济规模居全国首位,聚集了一大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2011年北京有41家企业入选全球500强,仅次于东京;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12家,拥有中国500强企业总部100家。三是以知识、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为支撑的知识型经济发展迅速,生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8.7%、6.3%和12.1%(图2)。四是通过加快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企业的搬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经济方向发展,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未来,体现首都资源特征、符合创新导向方向的这四类经济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创新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北京着力加快“科技北京”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涌现出TD-SCDMA、闪联、龙芯、“非典”疫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先行先试政策逐步深化,2011年示范区实现增加值3062.6亿元,占全市的19.1%,比2005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图3),对推动首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关村创新引领作用逐步增强,截至2010年底,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主导创制国际标准76项,国家标准590项;2011年中关村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20.6亿元,占北京市的七成,占全国的1/4强,其中80%流向北京市其他地区、外埠城市和境外,有力支撑了首都及全国创新发展。

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北京作为首都,提出了要在全国转变发展方式走在最前面、率先形成创新驱动格局的战略目标,这就需要站在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高度,审视首都经济科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公认世界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与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世界城市相比,北京的经济总量规模还相对较小(表1),2011年北京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2544.1亿美元,仅为东京的1/12,纽约的1/10,伦敦的1/3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更为明显,2011年北京人均GDP达到12447美元,仅为东京的1/17,纽约的1/8,伦敦的1/7。从产业结构来看,虽然北京市已经形成了服务业主导格局,但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与公认世界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低10多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仍有待提升。

(二)首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亟待提升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是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世界城市的全球影响力、控制力和辐射力,体现了世界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目前,北京已经初步形成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资源配置格局,但是与纽约等世界城市相比,首都经济的全球配置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总部经济提升空间依然很大。高端企业总部聚集程度是体现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指标,虽然北京拥有的世界500强总部企业数量达到41家,仅次于东京,排在第二位,但是,一方面,北京的总部企业主要以中央企业为主,以能源、电信等垄断行业企业为主,真正体现北京产业特点的高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企业总部数量较少,而且总部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还相对较弱,国际化程度还相对较低。有关调查显示,2008年全球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指数(海外资产占全部资产比例)一般都在50%以上,而北京总部企业的平均跨国经营指数还不到20%。另一方面,北京拥有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只有100多家,与纽约、东京、伦敦等城市拥有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都在上千家相比,差距很大。#p#分页标题#e#

二是体现世界城市功能的重点行业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升。从金融功能来看,北京是全国的金融管理中心,聚集了全国知名的金融机构总部,控制着全国60%的金融资产、90%的信贷资金、65%的保费资金,北京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也逐步提升,由2007年的第35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16位,但是北京金融功能主要是服务全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北京要素市场体系很不完善,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要素交易市场。从体现文化功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来看,纽约、伦敦等世界城市都是全球著名的文化中心,文化产业非常发达,伦敦的创意产业已经超过金融业成为第一大产业。虽然北京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与纽约、伦敦等相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缺乏类似纽约的新闻集团、时代华纳公司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母型企业,也没有伦敦设计节、伦敦时装周等全球知名的文化节日。从体现国际交往功能的旅游业来看,2011年北京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520.4万人次,远低于2010年纽约的970多万人次和伦敦的1400多万人次,人均旅游收入差距更大。

(三)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进入创新导向阶段后,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体现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指标。从北京创新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十一五”以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已经由单个企业独立创新进入到集群式创新阶段,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集群,创新对首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提升,但与硅谷等区域相比,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创新成果相对较少,产业核心竞争力较弱。从硅谷发展历程来看,硅谷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集成电路、个人电脑、互联网等领域都产生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成为引领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策源地。与之相比,受科技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北京密集的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尚未形成一批真正在国际上具有技术主导权的创新集群,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需要依赖进口,高技术产业的附加值较低,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相对较弱。企业技术性收入是反映企业创新能力产出的重要指标,以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为例,中关村企业总收入中仍然以产品销售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为主,真正体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收入比重则相对较低,而且有下降的趋势,2010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中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收入分别仅占到24.8%和15.5%。长期以来,北京城市空间呈现“单中心”格局,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等诸多城市问题,而且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六区土地面积占全市的8.2%、占平原面积的21.3%,而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的7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市的81.2%,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80.3%。同时受区域发展环境差异、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影响,城市南部与北部发展差距较大,虽然北京市自2009年以来启动实施城南行动计划,总投资达2900亿元,带动了南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但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图4),2011年南部地区的地均GDP不到北部的1/3。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承担着首都生态涵养职能,支撑区域发展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西部四区人均GDP仅为全市的一半左右。统筹城乡发展任务也非常艰巨,虽然近几年来,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但差距仍然很大(图5),2011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

推动首都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新阶段,实现首都经济的科学发展,必须把握进入创新导向阶段后的新趋势、新特征,充分挖掘首都创新资源优势,更加注重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格局,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首都经济发展质量,显著增强首都经济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一)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纷纷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加强科技创新,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北京作为全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城市,有条件也有责任在全国参与新一轮科技竞争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同时北京推进世界城市建设,也必须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依靠创新提升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因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北京新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首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一是要围绕若干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突破,抢占全球技术主导权。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各类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强化资源集成,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和研发组织模式,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突破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并争取形成国际标准,提升在全球的技术话语权。二是要强化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可以促进一批转化占地空间较小、附加值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小的重大创新成果直接在京转化,也可以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创新成果在京外区域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真正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积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文化影响力是体现世界城市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够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而且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对于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交流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好莱坞、迪士尼、日本动漫等在获取大量海外收入的同时,也向世界各国传播了美国、日本的文化理念。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仅对于支撑首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具有积极作用。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要把北京的科技、文化两类资源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既要充分体现北京作为古都所承载的深厚的中华文化,同时要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优势,通过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创新产品生产方式、表现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新闻出版、影视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升级,并积极推动一批动漫游戏、数字新媒体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航母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活动,推动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显著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p#分页标题#e#

(三)推动总部经济与生产业互动发展,提升首都经济辐射力

总部经济与生产业具有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3],企业总部聚集将对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咨询、科技研发、广告会展、教育培训等生产业产生大量需求,为生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生产业的发达程度又是企业总部聚集的一个重要条件。总部经济和服务经济作为首都经济的两大特征,未来应通过加强这两者间的互动发展,进一步提升总部经济、服务经济发展质量,增强首都对全国乃至全球的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经济结构,率先形成生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打造“北京服务”品牌。积极鼓励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业领域的全球知名企业在京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支持各类社会资本进入生产领域,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推动生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国际影响力,依托该平台推动北京服务贸易发展、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提升首都服务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要加快“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建设,显著提升首都经济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等智能型总部,另一方面要支持和服务国内大型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在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上海、广州等城市发展经验,加强市级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成立全市统一的总部经济管理服务机构,健全总部经济统计制度,整合区县有关总部经济政策形成全市统一的政策体系,促进总部经济健康发展。

(四)加强区域空间资源整合,打造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加快空间资源优化与整合,既是破解北京单中心格局,提升北京世界城市运行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进一步拓展首都经济承载空间、支撑首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要把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与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进行统筹考虑,打造一批业城均衡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使之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未来,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加快推进“两带”建设,统筹规划海淀北部、昌平南部地区的产业空间资源,整体打造万亿级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带;统筹亦庄、大兴等城市南部产业空间资源,打造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使之成为支撑首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个大体量空间板块。加快推进通州高端商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等4个高端产业新区建设,引领通州副中心建设以及首都西部、南部转型发展,使之成为拓展首都经济新空间载体、促进首都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和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主动推进“首都经济圈”建设,实现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经济科学发展范文第9篇

做好地方人大工作,必须把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一要坚决执行党委的决定。各级人大在工作中要坚决执行党委的决定,维护党委的权威,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把党委的主张和意图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二要紧紧围绕党委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人大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委总体部署,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推进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合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三要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核心作用。要进一步完善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及时报告人大工作中的重要事项,适时报告人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要不断提高按照党委意图做好代表和群众工作的能力,将党委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努力工作。

二、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越来越深入人心,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越来越高,人大工作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围绕改革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近年来,我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在依法履职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在立法方面,着力解决加快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做到每年都有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关系重大的立法项目可供选择,立法质量不断提高。在监督方面,坚持把监督与支持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监督效果越来越好。组织区人大代表开展“履职责、作表率,为黑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贡献”活动,代表作用有效发挥。区人大常委会围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增强人大工作透明度;在提高会议审议质量上下功夫,探索改进监督方式;我区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探索创新代表工作,加强基础建设,创建活动载体,完善代表建议督办机制,使代表作用有效发挥;通过改进人大工作,推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注重效果,公开透明,受到广泛好评。人大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发挥职能作用。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服从服务于全省工作大局,切实发挥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职的工作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的重要作用,履行好立法权、监督权、决定重大事项权和选举任免权等各项职权,在推动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职能作用。我们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根据人大的法定职责和工作特点,提出任务和要求,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履行职责。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保证区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牢牢把握区委确定的“”和“工程”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好人大对经济发展的规范、促进和保障作用,加强对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财政预决算、重点工程建设、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实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督,更加努力地为推动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供民意支持和法律服务。

(四)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改善民生发挥职能作用。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努力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全心全意、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求幸福。通过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工作评议、执法检查、组织代表视察,促进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和各级干部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推进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推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广泛集中民智,统筹兼顾、平等保护、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使法规和决定最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经济科学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人才培养;统筹;政府;管理体系;水利经济;态度;监督

1.前言

水利经济想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以全面思想和系统理论作为基础,力主水利经济发展理论的科学转变,推动水利经济基础人才的建设进程,采用系统性、科学性的策略,实施长远性、完整性建设方略,为水利经济整合出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平台,使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可以实现、可具操作的建设事业和目标。

2.转变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观念

当前的水利经济科学发展要告别和转变传统的观念,将新常态经济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思想融入到水利经济系统建设和科学发展的实际进程之中,特别要将市场化理念、系统化思想整合在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具体操作体系内,使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在思想和观念上得到业界和社会的认可,以更为系统、更为科学的观念为指导加速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进程。

3.加强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人才的培养

水利经济想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在人才建设与培养上重点做出努力。一方面,要加强水利经济人才的培养,在水利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要做好专业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工作,尊重水利经济人才发展的主动性,激发人才发展的积极性,使其能够顺应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水利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科学的管理是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前提,要重点培养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提高水利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扎实、系统的管理促进水利经济达到科学发展的目标。最后,要在水利经济建设人才中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内化,提升水利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可行性,为人才的发展奠定科学发展和系统建设的基础。

4.统筹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方法

水利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有很多路径和多种渠道,如何在纷繁复杂的选择中找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最有价值的路径,如何在不同的选择中正确确定科学发展的道路,这些都需要统筹的方法加以调整、选择和确定。在水利经济中应该采用统筹的策略调整经济结构、比重、层次,促进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调整社会资源对水利资源和水利经济的支撑重点,在水利经济体系内部实现科学调配和系统整合,为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管理上、方法上的保障与支持。

5.争取政府对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大力支持

水利经济建设中应该不断加强政府对水利事业的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这是促进水利经济外部环境改善,内部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对于水利经济来讲来自于政府的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价值,水利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以政府的引导和辅助作为前提。水利事业要力争政府对水利经济的资金支持,通过资金的引导、注入和筹措使水利经济建设的基础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完善水利经济的结构和形态,有利于水利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6.优化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管理体系

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基础是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由于市场波动和水利经济主体竞争加剧等客观因素,水利经济建设要不断进行组织体系,特别是管理体系的调整和优化,以便适应水利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进而提升水利经济发展的品质和速度。要在水利经济建设中根据实际问题展开对管理结构、管理体系、管理层次的调整,使管理系统符合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做到通过管理的优化实现水利经济、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更为全面地开发和更为科学地发展。

7.完善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监督机制

全面而系统的监督机制使水利经济获得良性、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和制度前提,特别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水利经济想要达到科学发展的程度,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自身配套的监督机制。要根据市场化的实际要求重点在水利经济的建设、规划等方面建立起监督体系,明确监督组织和责任,以确保对水利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监控和督促。要根据水利经济融资和投资实际建立起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的监督体系,全方位跟踪、了解、掌握融投资的信息和资讯,稳定水利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提高融资和投资的健康水平和流动度,推动水利经济向管理科学、高效化方向发展。

8.端正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态度

水利经济想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端正的态度和艰苦的劳动作为前提,这里面端正的态度尤为重要。作为水利建设、水利管理、水利经济的从业人员要正确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使水利经济建设符合社会实际、经济情况和工程建设的基本需要,力促水利经济建设的不断开展和科学发展,使科学观念、新常态理念落实在水利经济建设的实际过程之中,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策略、实事求是的作风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的精神和态度,真正推动水利经济向系统化、科学化、市场化的目标发展。

结语

建设水利经济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念和新常态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要求个体、企业、产业对水利经济综合、协调地建设,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全面、系统地发展,进而做到水利经济的振兴。现实中要继续在新常态的科学发展理念下进行水利经济的理论建设和现实研究,整合水利经济的外部支撑资源和内部核心元素,力争在现有的水利经济体系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做到对水利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达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和系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玮.促进地方水利经济快速发展的途径探讨[J].建筑与预算,2016(09).

[2]王志强.发展水利经济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

上一篇:商贸物流发展范文 下一篇:航运企业发展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