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概念范文

时间:2023-05-06 17:54:44

经济管理概念

经济管理概念范文第1篇

1.第一次机构改革:主要围绕简政放权和政企分开,扩大了企业自。

深圳特区建立的初期,就已经倍感旧体制对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1981年8月开始进行了首次机构改革,主要围绕简政放权和政企分离展开,重点是撤销、合并职能重叠、交叉的专业主管局(办),经过改革,深圳市政府工作机构由原来的53个减少为18个,深圳市委工作机构为8个,群团机构7个。撤销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改为企业公司,建立了包括深圳特区发展公司、深圳特区建设公司、深圳市物资供应公司、深圳市航运公司、深圳市对外贸易公司、深圳市商业贸易公司、深圳市旅游公司等为主的数十家企业公司。初步调整政府职能,对经济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这轮改革,到1982年5月才告一段落。通过改革,初步解决了精简政务、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等问题,扩大了企业自,调动了企业积极性。

2.第二次机构改革:主要围绕加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职能、改善宏观调控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展开。

深圳特区进入了大规模基本建设阶段后,外向型经济特征日益明显,机构设置已不能与之相适应,1983年底,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决定进行第二次机构改革。这次改革,主要围绕加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职能、改善宏观调控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展开。重点继续简政放权以外,主要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同时加强决策、咨询部门。具体做法是在政府行政体系中建立“三委五办”:将深圳市计划委员会改为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委员会,增设工业发展委员会、城市规划委员会、进出口委员会;同时成立特区咨询委员会,作为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智囊机构;在市长、副市长直接领导下,分设基建、财贸、交通、农牧、文教等五个精干的办公室,作为协助市长工作的办事机构。这次改革,持续到1985年5月才告一段落。这次改革,增强了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掌握经济信息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职能,强化了间接调控的职能和手段。

3.第三次机构改革:重点强化特区政府的决策体系和监督职能,政府进一步撤离微观经济领域。

1986年以后,深圳特区的工作重点已从前几年的打基础、铺摊子,转到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上来。1986年9月,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决定进行第三次机构改革,重点是精减政府管理层次,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完善咨询和决策体系。具体方面,设立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加强重点工作领导。分别在计划、工业、进出口、城市规划和基建、城管、引进外资、机构编制、经济体制改革等九个方面设立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作为决策审议、咨询和协调机构,对有关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审议和协调;下设办公室(局)作为办事机构,同时又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撤并和增设部分机构。增设贸易发展局、引进外资办公室,作为深圳市政府主管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工作的职能机构;为了加强与内地企业联系,在政府办公厅增设正处级经济协作办公室等。这次改革持续到1987年8月。这次改革,强化特区政府的决策体系和监督职能,加强决策、咨询机构的作用,政府进一步撤离微观经济领域。

4.第四次机构改革:重点调整政府经济口和建设口的机构,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资产管理职能分开。

党的十三大以后,深圳市委和市政府于1988年2月开始进行第四次机构改革,重点调整了政府经济口和建设口的机构。将工业办公室、贸易发展局、引进外资办公室三个单位合并为经济发展局,对全市工业、贸易和外资引进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撤销基本建设领导小组、深圳市人民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国土资源局、规划局,重组为建设局和建筑工程局,建筑工程局、房产管理局、环境保护局由建设局归口管理;物价局并入工商行政管理局(加挂物价局牌子);成立了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这次改革到当年9月才告一段落。这次改革,将政府行政管理和资产管理职能分开,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

5.第五次机构改革:全面取消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一些政府职能转移到社会中介组织。

1991年2月至1993年9月期间,深圳进行了第五次机构改革时期,之后的几年,又对一部分机构进行调整。这次改革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切断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明确政府与国营企业的资产管理关系,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了国资办——资产经营机构——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关系。二是调整了贸易、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等经济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调整了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两个领域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实现相关领域的全市统一管理。。三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社会自我管理机制。把一些属于社会性、群众、公益性的事务,从政府的职能中转移出去,发挥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社会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此后的一段时间,深圳又陆续对政府机构及职能进行一些调整。进一步理顺对能源、社保、税务、招商等政府管理职能,这次改革,全面取消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彻底实现政企分开,加强宏观调控。

6.第六次机构改革:探索大系统大行业管理,加强政府宏观调节能力。

21世纪初,深圳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框架已建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2000年3月至2001年7月,深圳展开了第六次机构改革。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按照职能上下对口以及“一件事由一个部门主管”、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通过大系统大行业配置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理顺了30个单位22项职能交叉问题;在机构设置上,将港务局与运输局合并,组建交通局,建立大交通运输体系;继续完善大城建、大农业、大文化管理机构;将三个保税区管理机构予以合并,设立一个综合的管理机构等,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深圳市原有大系统、大行业管理体制。组建经济贸易局,承担原经济发展局、贸易发展局和劳动局的部分职能,深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该局。组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原贸易发展局、经济发展局和外商投资局的部分职能划入该局。组建信息化办公室,作为政府的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部门。从产业发展需要,单设旅游局和驻深工委。2003年7月,为推进深圳市金融发展工作,单设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改革之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大为加强。

7.第七次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间职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2001年11月至2004年5月期间,结合深圳市提高国际竞争力,建设国际化城市发展目标,深圳进行了第七次机构改革,提出了建立政府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这次改革,一是突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提升政府对居民就业、失业、社会保险方面的服务水平,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和依法处理劳动关系力度。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副局级升格为正局级,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强化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机构,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平台。设立行业协会服务署,以培育、发展、规范行业协会。同时,进一步充实和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力量,加强和改善社会治安管理。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机构。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协调管理职能以及对保健品、化妆品的监管力度。将知识产权局改为市政府直属的行政机构,单独设置,对专利和版权实行统一管理和执法。三是强化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机构。借鉴“大部制”经验,综合设置机构,进一步完善大系统、大行业管理。组建发展和改革局,强化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宏观调控能力,统筹改革和发展规划,体现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改革的思想。组建贸易工业局,统一管理全市工业、国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工作,强化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组建科技和信息局,统筹科技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减少职能交叉重叠。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特设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实现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四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资源保护机构。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市政府部门间职能,特别是经济管理方面职能和市场监管方面职能。

8.最近一次机构改革:全面实行“大部制”,提高政府统筹协调能力。

2009年,深圳启动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重点是“大部制”改革,所不同的是,深圳本轮改革之前已与其他地方在“大部制”改革后的机构设置基本差不多,当时深圳市人民政府机构总数只有46个。深圳的“大部制”是进一步深入推进,改革后,深圳的政府机构缩减为31个。这次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打破现有政府行政架构的局、办的部门模式,按照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市政府各机构将统称工作部门,根据部门的职能定位作出区分,其中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的大部门称为“委”;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机构称为“局”;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称为“办”。各委、局对市政府负责。一部分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局,由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的委归口联系。改革后,按照大行业,整合决策、规划职能设立七个委员会,包括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委员会、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交通运输管理委员会、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整合原有的人事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整合原文化、旅游、体育局为文体旅游局。成立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原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的职责,以及卫生局饮食环节的食品监管职责整合划入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政府原有直属机构中只有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审计局、口岸办、台办共7个机构暂不作调整。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服务办公室、金融产业服务办公室、保税区管理局等从事经济服务的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得以保留。通过机构和职能整合,将能够实现从全局上避免政府决策中的部门利益偏好,能够让决策在全市统筹的平台上通盘考虑,这将极大地提高政府的行政运行效率。以产业管理为例,原来涉及产业管理的部门多达5个,现在全部职能整合入科工贸信息委员会,从产业准入审批、项目引进、资金扶持、配套服务等方面工作由一个机构负责;在市场监管领域,以前工商、质监、卫生、知识产权等部门按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分工,导致市场监管职责不清、执法资源分散,食品安全、无牌无证、制假造假等现象屡禁不止,现在这些机构和职能全部整合到市场监管局,实现对市场的统一监管。改革后,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和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市场监管体制得到理顺。通过上述八次机构改革,深圳政府逐渐从微观领域退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率、市场公平、可持续发展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得到实现。可以说,机构改革过程也是经济法理想的实现过程。

二、深圳审批制度改革:国家经济管理方式从直接到间接

除机构改革外,深圳还在全国率先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长期以来,行政审批被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方式。这种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具体经济行为的经济管理方式在全国至今仍普遍存在,羁绊着经济的发展。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较早体会到认识到这一点,从1997年深圳率先在全国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始,历经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审批制度改革还在进行中。

1.第一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审批项目设定法定化

在启动首轮行政审批制度之前,深圳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先后有过5次大的改革,但这些改革解决了职能划分问题,却没有解决管理方式问题,行政管制、行政审批仍是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主要手段,重审批轻监管、重收费轻服务是普遍现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1997年,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有审批737项,核准371项,几乎涉及所有的行业和主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在少数部门和行业,甚至到了事无巨细都要审批的程度,从企业设立到具体项目投资,都要经过多道审批手续,企业没有多大的自。199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对审批制度改革进行调研,清理重定行政审批项目。1999年3月,深圳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正式实施。这次改革对审批项目的取舍主要依据三条原则:一是以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为标准。二是以邓小平“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符合的保留,不符合的坚决取消。三是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来界定,看是不是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政府审批事项由723项减至305项,减少418项,减幅57%,核准事项由368项减至323项,减幅12%。在完全取消的263项审批和核准事项中,有203项涉及到企业的经营行为,极大放松了对企业的管制。改革中,制定了《深圳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以后要增加新的审批项目必须经过立法程序。改革使政府从繁忙的审批业务中解脱出来,转到依法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市场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强化社会服务上来。

2.第二轮审批制度改革:政府从微观经济活动中退出

2001年开始的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上与第六轮机构改革同步进行。改革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再取消277项审批事项,减幅41.2%;同时规范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改革后,审批时限平均缩短30%左右。这轮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在第六轮机构改革中一一落实到部门“三定”方案中,有效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两轮改革共减少审批(核准)事项740项,其中大部分放开由市场调节;对12项经营性指标、配额和经营权等,实行公开招标、拍卖。通过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圳政府对微观经济直接干预降到了较低程度。

3.第三轮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规范行政许可审批

《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前后,深圳市又进行了第三次审批制度改革。这次改革也被称为“清规”工作。这次改革,2003年1月开始项目清理,2004年4月就有了清理的初步结果,全市当时有行政审批事项701项,其中作为行政许可保留的239项,取消265项,作为其他非行政许可保留的197项。较之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深圳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最少。这次改革的另外一个成果是,特别对入世承诺的行政许可进行了改革,彻底清除了地方性法规设立的违反WTO规则的审批项目,并把清理行政审批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把审批事项集中清理变成经常性的改革,成熟一项清理一项。

4.第四轮审批制度改革: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

在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刚结束的时候,深圳已经开始酝酿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和逐项规范。当时,通过第三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项目中,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约占45%。由于非行政许可审批不受国家《行政许可法》调整,在实践中不受严格监管,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而且有些部门将一些本属于行政许可的事项转变为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的事项,逃避监督。这一问题严重影响到行政机关整体的行政效率。为了使非行政许可审批与行政许可审批改革配套,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6月开展第四轮的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由深圳市委市政府颁布施行了《深圳市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若干规定》。《规定》强调:凡涉及公共资源配置的审批事项和有营利性指标及额度限制的审批事项,必须改为实行公开招投标、拍卖和抽签等依托市场化办法进行;凡涉及几个部门审批和管理的审批事项应改为由一个部门为主负责审批和管理;市政府及各部门通过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审批项目、部门无法实施有效监管的审批事项,原则上一律取消;除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需年检、年审的资质、资格外,其他年检、年审一律取消或实行备案制管理。到2008年3月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当时全市697项非行政许可项目,保留348项,取消98项,认定不属非行政许可登记的其他类项目251项,使全市的行政审批彻底、完整地规范化和法定化,并全部纳入电子监察系统予以监察。

5.新一轮审批制度改革:与机构改革配套进行

在2009年深圳政府机构改革同时,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这次机构改革的核心。调整后的政府部门共取消、调整、转移284项职责和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94项(其中涉及经济类的有129项),占当时全市审批项目的31%。

通过多轮审批制度改革,深圳政府职能发生四个方面重大转变。一是从直接干预微观经济向加强宏观调控转变,通过削减企业经营事项的行政审批项目,还权于企业和个人,增强企业的经营自,政府则集中精力于宏观调控;二是从直接配置资源向由市场配置资源转变,通过削减资源配置方面的审批项目,并在土地使用、工程建设等领域实行招投标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市场配置资源;三是从政府作为利益共同体向还利于企业和社会转变,通过削减项目立项、配额分配、进出口管理、定价和收费等方面的重复审批和交叉审批事项,使政府从利益共同体中退位,还利于企业和社会;从政府直接进行行业管理向由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管理转变,通过削减资格审查、资质等级评定、行业管理方面的行政审批项目,推动政府从具体的行业管理中退位,还职能予中介组织与行业协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迈进,实现政府间接管理。

三、深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国家经济管理从管制到治理和服务

经历了多次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圳市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已经实现较大转变。但是管制型政府的特征并未完全褪去,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各领域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审批制度仍较多用于经济管理;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为此,深圳市正在进一步推进改革,一方面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另一方面,加大社会组织培育的力度,重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和市场监管中的作用,努力使国家经济管理从管制迈向治理和服务。

1.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从行政审批到行政服务

在2009年政府机构改革中,深圳对行政审批进行了大幅精简,但由于时间匆忙,存在一些问题。2010年初开始,为配合“大部制”改革后机构职能的正常运行,达到增效目的,深圳市进行了新一轮全市规模的行政审批清理和规范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少数之前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同时之前有些被取消的项目受国家整体经济管理方式的限制,可能要恢复。这次审批项目清理规范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工商注册前置审批项目进行清理,计划取消一批不必要的前置审批项目,从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完成后,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规范,明确审批的条件、程序,并进入深圳市的电子监察系统,由电子监察系统监督审批过程,确保行政审批的规范化和效率性。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深圳创造性的提出了“行政服务”的概念。所谓的行政服务,是指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要求,提供帮助或者办理有关事务的行为。一些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转变为行政服务项目。2010年3月,深圳市制定了《深圳市行政服务管理规定》,规范行政服务的设定和提供。明确规定除非国家法律法规有规定,否则可以设定为行政审批也可以设定为行政服务的事项,应当设定为行政服务。依照法定程序取消的行政审批,根据社会的需要,可以设定为行政服务。行政机关提供行政服务应当简化办事程序,不得作为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对符合规定的行政服务要求,应当予以提供。目前各部门上报的行政服务项目有三百多项。深圳还将就每一项行政服务制定服务标准,行政服务同样将进入电子监察系统进行监督。深圳本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减少行政审批,增加行政服务,实现由审批到服务的转变。

2.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移:一些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

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组织,在政策上方便社会组织的成立,并逐步将一些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和为企业社会提供服务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2007年,成立了行业协会服务署,2009年机构改革时,又将行业协会服务署与民政局社会组织处整合成立了民间组织管理局,统一行使对社会组织的登记和管理。目前各种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逐渐开始发挥作用,越来越多原来由行政机构承担的事务下放到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经济领域的公共治理格局,已经初现端倪。

当然,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消除,社会公共治理也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而且改革中间会有一些反复,在GDP至上的发展模式下,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企图常常出现。

但是,不可否认,正是深圳政府经济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这种变化,创造了较为公平的市场发展环境,宽松的企业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人均GDP达到13000多美元,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深圳也因此多年连续蝉联中国大陆最具竞争力城市。深圳政府在努力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机构改革和审批制度改革,从宏观上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又从微观上改革现行审批制度,突出服务型政府这个特点。市场经济的规制、国家投资经营、宏观调控引导等的具体方式都在发生改变。

四、结语

经济管理概念范文第2篇

纵观对老子管理思想研究的现有文献,人们对老子经济管理思想的研究已有较大拓展,但对其进行体系性研究仍显偏弱。张锦明(1991)从“道”、“上善之人”、“无为而治”等理念阐述了企业精神、企业领导作用、企业管理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并于此对老子管理思想进行了初步建构;[1]潘乃樾(1996)认为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其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无为”;[2]罗晓光、申静(1998)对《老子》中的管理原则、管理艺术、领导艺术、竞争战略等进行了介绍性研究;[3]熊礼汇、袁振明(1999)认为老子管理哲学是“乱离时代的理性之光”,其“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守柔执中”的管理谋略和“见素抱朴”的员工教化目标对当今管理具有重要启示;[4]杨先举(2005)从哲文、政事、智谋、创造、辩证、修身等方面对老子管理哲学进行了研究。[5]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对老子哲学及其经济管理思想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然而,认真研读可以进一步发现,现有文献对老子管理思想体系的研究尚停留在对老子管理思想内容的简单归类和重新编排上,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严密的思想体系;更为遗憾的是,现有文献对老子管理思想的本质一般都概括为“柔性管理”、“水性管理”、“朴治管理”和“道治管理”等,而基于“母亲管理”概念统摄下的研究几乎无人涉及。①基于此,本人将对老子经济管理思想进行重新整理和分析,以便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老子管理思想体系。

二老子经济管理思想的逻辑演进与范畴界定

(一)对老子经济管理思想的重新梳理与括清

要想对经济老子管理思想体系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必须对老子管理思想的全部内容有所了解。本文借鉴现有文献对老子管理思想范畴的命名方式,首先对《老子》内容进行全面厘清。首先,对《老子》81章的内容进行全面考察,并把各章的重点内容概括为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如把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概括为“道”;把第2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概括为“无为”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本文将全书概括为如下一些范畴(名称重复的只出现一次):道、德、无为、不争、不仁、守中、守重、无私、知止、婴儿、为雌、无知、崇无、为实、守静、不盈、自然、尚朴、慈爱、非兵、知足、柔弱、无欲、守一、谦下、重母、赤子、无事、崇俭等。其次,对上述众多范畴中意义相近的概念进行合并。如将守一、崇无、重母等与“道”有关的概念,统一归并为“道”;将尚朴、婴儿、赤子、为实等归并为“自然”;将非兵、不仁等归并为“慈爱”;将无事、无知等归并为“无为”;将无私、无欲、谦下等归并为“不争”;将知足、不盈归并为“知止”;将为雌、守中、守重归并为“守静”。这样就得到了“道”、“德”、“自然”、“柔弱”、“慈爱”、“守静”、“无为”、“崇俭”、“知止”、“不争”等10个基本范畴。可以说,通过这10个范畴,就可以基本上把握老子管理思想的全貌了。

(二)不同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老子》众多范畴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中的众多范畴,根据其描述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对“道”从本原意义上的描述,如“守一”、“崇无”、“重母”等,主要说明“道是什么”;另一类是对“道”外在表现的描述,如“守静”、“无为”、“谦下”、“柔弱”、“无私”等,主要说明“道怎么样”;再一类是对“道”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应用方面的描述,如“非兵”、“知止”、“慈爱”、“崇俭”、“无为”、“不争”等,是天地万物和人类遵循“道”进行活动的标准。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递进关系:老子从论述“道”的内在特征开始,说明“道”是什么;然后再讲“道”的外在表现,以彰显“道”的优良品格;最后,阐述万物和人都要效法“道”,按“道”的规范行事。陈鼓应(1984)在《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一文中曾经阐述过老子的这种思维模式。②本人的认识虽与陈鼓应先生有所不同,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老子》全书正是按照这一思维模式加以展开的。《老子》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以下凡引自《老子》,均只注章名)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两句,就是这一思维模式的集中表现。“道”化生了万物,然后用自己的规范(“德”)指导万物运行,人类效法“道”采用“自然无为”的方式对社会、国家进行管理,最终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局面。我们可以把有关“道”的内在特征概括为“本原属性”;将“道”外显出来的特征概括为“外在属性”;将天地万物和人类共同遵守的“道”的规范概括为“应用属性”。于此,三者关系可用如下图予以表达:

由于宇宙万物和人类遵循的“应用属性”就是“道”的“外在属性”,因此我们可以把“外在属性”和“应用属性”合并,统一称为“道”的“外在属性”。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道”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志宇宙本原的“本原之道”;另一类是反映“道”外在属性的“外显之道”,也就是“德”。于是,上图就可以进一步表示为:由此可见,《老子》全书所阐述的内容,最终都可以归结为“道”与“德”之间的关系问题。关于“道”与“德”的关系,一般都认为是一种“体”与“用”的关系,即认为“道”是主体,“德”是“道”的外在显现。陈鼓应先生指出:“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可称它为‘德’。‘道’和‘德’关系是二而一的,老子以体和用的发展说明‘道’和‘德’的关系;‘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显现。”③“道”与“德”的关系可以用下图加以表示:

根据老子“道法自然”及“道之尊,德之贵”的说法,“道”与“德”最根本的属性便是“自然”。“道”与“德”无论表现出多少种属性,最终都归结为“自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自然”就是事物的本来面貌,而并非“自然界”的自然。陈鼓应先生在解释“百姓皆谓:我自然”时,即将“自然”解释为“自己如此”。冯友兰先生在解释“道法自然”时也指出:“这并不是说,于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为‘道’所取法,……,‘自然’只是形容‘道’生万物的无目的、无意识的程序。”④对于这一情况,历代注家已有所认识,如河上公注云:“道性自然,无所法也。”吴澄也说:“‘道’之所以大,以其自然,故曰:‘道法自然’。非‘道’之外别有自然也。”⑤“自然”是老子文化观的核心,⑥老子的“自然”概念旨在论证“无为”的必然性:“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珍爱,就在于它对万物从不发号施令,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妄加干涉。可见,“道法自然”是指“道”的根本属性就是“自然而然”,即让事物按其自身规律自由发展,而不强加干涉,也就是所谓的“无为”。陈鼓应先生对“无为”的解释就是“不干扰;不妄为”⑦。可见,“自然”与“无为”是一对平等概念,“自然”也就意味着“无为”。张岱年先生也说:“无为的学说,发自老子。‘无为’即自然之意。”于是,“道”、“德”与“自然”、“无为”之间的关系就可表示为:

“道”外显为“德”,“德”通过各种属性反映“道”的德行,这些德行最终都归结为效法“自然”,而“自然”也就意味着“无为”。既然“道”与“德”对万物的管理都是“自然无为”的,那么人世间的管理者也应如此。老子即指出:“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也就是说,人世间的统治者(即“圣人”)也应该像“道”一样,辅助万物自由发展,而不横加干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为而治”。关于这一点,武铁传(2009)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⑧在对老子经济管理思想梳理出的10个基本范畴中,“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德”是“道”的外在属性,“柔弱、慈爱、守静、无为、崇俭、知止、不争”等是“德”的具体表现,“自然”是“道”所有属性的总体概括。这样,我们便可以把老子管理思想主要范畴之间的关系表示为:整个图形可以表述为:“道”化生万物,然后外显为“德”,依据“自然无为”的原则,采取“柔弱”、“慈爱”、“守静”、“无为”、“崇俭”、“知止”、“不争”等规范,对万物进行管理,最终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目标。而人世间的管理者“尊道而贵德”,效法“道”这种“自然无为”的方式,对被管理者进行管理,最终实现与“道”管理万物相同的管理效果。

三老子经济管理思想体系的建构

(一)老子经济管理思想体系的提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老子管理思想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1)管理之“道”,即“管理哲学”,是整个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体现为“道法自然”;(2)管理之“德”,即“管理规范”,体现为“慈爱”、“柔弱”、“无为”、“不争”、“守静”、“知止”、“崇俭”等具体管理要求;(3)管理之“治”,即“管理目标”,体现为“无为而治”的管理效果。由卢志民、黎永泰(2008)的研究可知,“母亲管理”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本质特征,老子管理思想又可以称为母亲管理思想。⑨因此,我们可以围绕“母亲管理”这条主线,对老子经济管理思想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其中,老子之“道”可以称为“母亲管理之道”,老子之“德”可以称为“母亲管理之德”,老子之“治”可以称为“母亲管理之治”。这样,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全新的“老子经济管理思想体系”(见图6)。

(二)建构老子经济管理思想体系的实践意义

首先,老子经济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有益。老子管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华,自诞生之日起即受到各管理者的热烈追捧,其“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更成为历代管理者们追求的理想目标。老子管理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创造过伟大的辉煌,中国古代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盛世时代的形成,都深受老子管理思想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很多企业家如严介和、牛根生、张瑞敏等,都崇尚老子经济哲学,并成功运用于企业管理。但由于老子管理思想具有语言晦涩、内容庞杂、思想深奥等特点,对一般管理者,运用起来并不那么方便。老子管理思想体系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局面。其次,母亲管理思想的建立,有助于人们对老子经济管理思想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使其古奥难懂的状况有所改观。《老子》一书一向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比较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在历史上位列“三玄”(《易经》、《道德经(老子)》、《南华经(庄子)》)之二。《易经》为群经之首,素以神秘诡异著称。《道德经》紧随其后,语句同样古奥难懂,很多思想甚至直接源于《易经》。司马迁即认为《道德经》是《易经》的注释,他说:“一部老子《道德经》乃《易经》之注文”,并说它“著书辞称微妙难识”。⑩可见,即使在古代,人们也认为《道德经》比较难懂,更不用说在古文已不太普及的今天,人们对老子管理思想的认识就变得更为困难。老子母亲管理思想体系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对老子管理思想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整体把握,不用再像从前那样亲自研读《老子》中的每一句话,给人们学习、运用老子管理思想提供了方便。第三,老子经济管理思想体系的建立,便于人们对老子管理思想有步骤地加以运用,促进“无为而治”管理局面的形成。

经济管理概念范文第3篇

1.装备的资源消耗性是装备经济管理的根源

装备是一种特殊的非生产性消费品,它并不直接为社会在生产过程提供生产要素,只体现为一定的军事实力,因此表现出纯粹的资源消耗特性。首先,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往往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这极大地加剧了装备的资源消耗性。其次,现代高技术装备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体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装备体系是指由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各类武器装备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单个武器装备往往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而必须与相应的配套装备或设施形成体系,才能在现代战争中发挥效能,这种体系化的要求也极大地加剧了装备的资源消耗性。装备的资源消耗性,尤其是复杂的现代高技术装备和装备体系对资源的强消耗性,是装备经济管理的根源:正是这一强消耗性使得装备建设受到了经济资源的严重制约,造成了装备发展需求与有限的经济资源之间的强烈矛盾。以消耗性为根源的特点决定了装备经济管理的侧重点在于对消耗的控制,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产业、企业经济管理以发展为侧重点有着根本的区别。装备本身在消耗性方面的特殊性———强消耗性、复杂性、体系化的消耗性,也决定了其与军队经济管理、后勤经济管理的差别。

2.“经济”在装备工作中表现为一种系统性的优化理念

对于“经济”在装备经济管理中的表现,我们认为,首先,装备工作中的“经济”没有价值创造性,而是一种节约和优化的理念;其次,“经济”是存在于装备工作方方面面的一个系统性范畴,不可孤立看待。学术界对于经济的理解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在装备工作中,经济表现为一种效益优化的理念,即“花费少而效益大”。由于装备本身的纯资源消耗特性,装备经济管理关心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得装备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问题:其一,有限经费条件下的效能最大化;其二,效能一定前提下的经费最小化。因此,与其他很多领域经济问题表现为追求利润等目标不同,装备工作中的“经济”主要表现为一种优化的理念。这种优化不仅是对于具体装备,也是对于装备工作整体。装备的资源消耗特性决定了装备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与经济问题紧密相关,因此不可孤立地看待装备工作中的经济问题。当前有关装备经济管理的研究主要关注“装备经济活动”“装备经济部门”“装备经济关系”等概念。这些概念将装备工作中的经济问题独立出来,导致了对装备经济管理的片面认识———只关注显性的经济问题,而忽略了未来战争中的消耗性问题、体制对经济性的影响问题等。因此,认识装备工作中的经济问题,必须树立系统的观念,绝不可孤立对待。

3.“管理”划定了装备经济管理的外延

管理是主体为达到目标采用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的过程。装备经济管理落脚于管理,必须符合管理的逻辑框架。首先,从主体上看,装备经济管理主体是由多种专业组成的群体。管理的目标性决定了装备经济管理主体群要有共同的追求。其次,从客体上看,装备经济管理的客体也是由多种活动、要素组成的集合。总体来讲,按照管理的逻辑框架,装备经济管理应该有明确的范围,这一范围就是军队内部。只有限定在这一范围内,相关个体组成的装备经济管理群体性主体的目标追求才是一致的,管理的对象也才是明确的。

二、装备经济管理的内涵和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提出:装备经济管理是军队各级装备发展、保障和日常管理部门,为充分发挥装备资源的效益,在经济优化的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对装备的相关工作实施管理的过程。概括起来,装备经济管理主要包括装备经济资源管理、装备经济活动管理和装备工作的经济性分析3个方面的内容。

1.装备经济资源管理

装备经济资源管理是指对装备建设中所涉及资源的管理。从资源本身的含义来讲,装备经济资源管理应包括有形资源管理和无形资源管理。其中,有形资源管理是当前装备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装备经费管理和装备实物资产管理;无形资源管理则主要是指装备知识产权等无形、但具有价值形态的装备经济资源管理活动。当前有形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无形资源管理问题不论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还属于一个新的领域。在理论上,已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诸如装备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我军对无形资源的管理也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问题也只是停留在概念和重要性的强调上,具体有效的管理措施还很少。需要指出的是,人力和物力资源也是装备建设的重要资源。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二者主要是通过财力资源而得到配置和管理。

2.装备经济活动管理

装备经济活动管理是装备经济管理中对显性经济问题进行管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然而,与装备经济管理本身的复杂性类似,装备经济活动边界的划定也并不简单。有学者提出装备经济活动“主要是指设计、规划、研制、生产、管理活动”。从内涵上讲,这一定义包含了装备经济活动涉及的主要阶段和过程;然而在外延上,该定义显然又超出了“经济”的范畴,因为设计、研制、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维修本身并不是经济活动,但其过程当中包含了经济活动。可以认为,装备寿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均涉及有经济活动,但装备经济活动不能等同于装备建设及其各个阶段本身。由此,我们认为,装备经济活动管理是指装备建设总体以及其中各个阶段涉及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装备规划计划管理、装备经费管理、装备资产管理、装备价格管理、装备合同管理、装备招投标管理等。

3.装备工作的经济性衡量

装备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表面上看与经济关系不大,但通过合理的安排和有效的管理,同样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从而大大提高装备资源的整体效益。例如,在装备工作的总体体制建设中,各国采取了不同的体制模式,有国防部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国防部统一领导和各军种负责的模式、政府和军队分开管理的模式等。这些不同的模式不仅影响装备建设的路径和成效,也对装备经济资源的消耗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再如,装备维修保障的模式、维修保障技术的发展同样对相关装备工作的经济性产生影响。合理地对装备工作的这些相关制度安排、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进行设计,同样能够带来装备经济资源的节约,提高装备建设的经济效益。这些管理活动本身并不包含显性的经济要素或经济活动,但与经济结合起来,对其进行衡量往往能够极大地提高装备建设总体效益。这里尤其强调的是第3个方面,这既是体现将经济性要求系统地融入装备建设方方面面的重要内容,也是装备经济管理“系统内涵”的精髓所在。

三、装备经济管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与装备全寿命管理的关系

装备全寿命管理,可以理解为从纵向对装备寿命周期各阶段实行统筹管理。装备全寿命管理的目的是实现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经济性等多目标的优化。装备经济管理与装备全寿命管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经济是装备全寿命管理的目标之一,而装备经济管理的过程是实现全寿命管理的重要途径。区别在于:首先,全寿命管理针对的是具体的装备,而装备经济管理关注的则是整个装备工作系统。其次,装备经济管理是由一系列管理活动组成的概念群,而装备全寿命管理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管理理念:前者的外延是直接的管理实践活动,如装备经费管理、装备价格管理、装备合同管理、装备经济论证管理等,而这些直接的管理实践活动都是装备经济管理这一属概念的种概念,因此装备经济管理的概念更加偏向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和方法,属于实践的范畴;而装备全寿命管理则往往与“目标”“要求”等概念联系起来,这种目标与要求必须内化到装备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当中,形成各个阶段管理的具体目标,各个阶段中与全寿命管理目标和要求相关的管理活动只是实现装备全寿命管理的手段,但绝不能称这些管理活动是全寿命管理的种概念。至于装备全寿命管理到底包含哪些种概念层次的管理活动,学术界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一问题表明装备全寿命管理相对来讲更加具有形而上的属性,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再次,装备全寿命管理的目标是多重的,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等,而装备经济管理则主要追求经济方面的目标,主要表现为经济(消耗的最小化)或效率(产出的最大化)这2个辩证统一的方面。

2.与装备采办管理的关系

装备采办是指获取遂行军事任务所需装备及相关服务的活动,主要包括从装备需求分析、规划计划、研制、生产、订购直至交付部队以后的技术服务等环节的活动。相应的,装备采办管理就是指对装备采办相关活动实施的管理。装备经济管理与装备采办管理之间也是既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又相互区别的关系。联系在于:装备经济管理是装备采办管理的重要内容;装备采办管理是装备经济管理的重要领域。区别在于:首先,装备经济管理存在于装备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而采办仅仅是装备建设的一个部分;其次,虽然解决装备的经济可承受性问题是采办概念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采办不仅关注经济问题,装备的技术状态管理、装备建设效率等也是其重要内容和目标。

四、结束语

装备经济管理概念的明确界定是形成学科话语体系,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凝聚相关学者,进而建立科学共同体的基础。本文从系统的视角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梳理装备经济管理的范畴体系,研究装备经济管理的规律,形成装备经济管理理论体系,进而推动装备经济管理领域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军装备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经济管理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内容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处在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再次说明,详细地阐述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具体管理过程等。只有全面地掌握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涵以及相应的外延内容,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了解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有效地为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建议。

1.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这一概念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以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为代表,直到1990年,英国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在其著作《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中第一次只用“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循环经济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引进了这一经济概念,同时给予了我国的相关定义。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避免、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闭路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2.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容研究

2.1 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明确了其发展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具有中国特色

从提出的背景来分析,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和国外的并不一样。在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提出的主要背景有两个,第一个是由于我国物资匮乏,物资发展陷入了瓶颈;第二个是由于我国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在这两个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让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进一步符合我国的特色国情,将循环经济管理的发展归纳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当中去。第一,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不应该也不能完全抄袭西方国家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避免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迈向极端;其次,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应该同我国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分阶段地进行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工业的发展阶段应用科学对应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循环衍生、资源节约以及轻负荷经济发展,是我国处理并且解决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2.2 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体制

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构建相关法律以及法规。循环经济管理过程中,法律支持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大有帮助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日本就做了极好的示范。日本从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3个层面制定了循环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同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全方位系统地对循环经济管理进行监督,通过相应的监督工作对循环经济模式提出改进意见,有利于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提升。

2.3 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必需充分发挥我国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让循环经济管理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市场,以市场为驱动才能有效地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建立符合经济市场发展要求的经济管理体制,让市场中经济体自觉地循环起来。对于企业来讲,成本以及利润是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关键。目前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发展的过程中格外需要国家相应政策的扶持。不断强化经济刺激,强化政策性鼓励措施,才能使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模式之一。

2.4 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要针对创新技术加大力度,对静脉行业给予足够的关注

任何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循环经济管理也不例外。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就是经济技术的创新。我国必须在创新技术这方面进行发展,让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及产业,通过我国工业化发展路径的优势,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最佳创新技术。

2.5 循环经济对以一重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中国一重作为典型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其上下游关联企业也属于这类企业,因此,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和标杆企业,一重不仅在探索企业自身的精益化、可循环管理模式,也引导上下游企业走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工业,在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推广的大趋势下,重工业面临的并不是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如何适应这一模式并不断发展。因此,相比较其他行业,重工业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是企业自身的节约化,精益化的管理;二是清洁能源在整个产业链的引入,如风电、核电的推广与发展,垃圾焚烧产业的创新与探索;三是对整个产业链集中高效地管理和安全可靠地运行。如,偏远分散的大面积风场获得的能源如何高效并网,核电设备对民生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制造运行规范。这都不是单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层面能独立完成的,只有整个重工业经济产业链整体联动,才能使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在“古老”的重工业得以推广,使其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明远.“循环经济”概念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6):13-18.

经济管理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内容研究

现阶段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处在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再次说明,详细地阐述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具体管理过程等。只有全面地掌握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涵以及相应的外延内容,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了解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有效地为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建议。

1.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这一概念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以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为代表,直到1990年,英国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在其著作《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中第一次只用“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循环经济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引进了这一经济概念,同时给予了我国的相关定义。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避免、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闭路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2.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容研究

2.1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明确了其发展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从提出的背景来分析,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和国外的并不一样。在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提出的主要背景有两个,第一个是由于我国物资匮乏,物资发展陷入了瓶颈;第二个是由于我国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在这两个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让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进一步符合我国的特色国情,将循环经济管理的发展归纳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当中去。第一,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不应该也不能完全抄袭西方国家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避免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迈向极端;其次,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应该同我国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分阶段地进行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工业的发展阶段应用科学对应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循环衍生、资源节约以及轻负荷经济发展,是我国处理并且解决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2.2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体制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构建相关法律以及法规。循环经济管理过程中,法律支持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大有帮助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日本就做了极好的示范。日本从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3个层面制定了循环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同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全方位系统地对循环经济管理进行监督,通过相应的监督工作对循环经济模式提出改进意见,有利于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提升。

2.3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必需充分发挥我国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让循环经济管理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市场,以市场为驱动才能有效地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建立符合经济市场发展要求的经济管理体制,让市场中经济体自觉地循环起来。对于企业来讲,成本以及利润是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关键。目前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发展的过程中格外需要国家相应政策的扶持。不断强化经济刺激,强化政策性鼓励措施,才能使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模式之一。

2.4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要针对创新技术加大力度,对静脉行业给予足够的关注任何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循环经济管理也不例外。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就是经济技术的创新。我国必须在创新技术这方面进行发展,让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及产业,通过我国工业化发展路径的优势,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最佳创新技术。

2.5循环经济对以一重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的现实意义中国一重作为典型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其上下游关联企业也属于这类企业,因此,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和标杆企业,一重不仅在探索企业自身的精益化、可循环管理模式,也引导上下游企业走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工业,在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推广的大趋势下,重工业面临的并不是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如何适应这一模式并不断发展。因此,相比较其他行业,重工业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是企业自身的节约化,精益化的管理;二是清洁能源在整个产业链的引入,如风电、核电的推广与发展,垃圾焚烧产业的创新与探索;三是对整个产业链集中高效地管理和安全可靠地运行。如,偏远分散的大面积风场获得的能源如何高效并网,核电设备对民生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制造运行规范。这都不是单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层面能独立完成的,只有整个重工业经济产业链整体联动,才能使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在“古老”的重工业得以推广,使其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明远.“循环经济”概念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6):13-18.

[2]冯志浚.循环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经济管理概念范文第6篇

1卫生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向

医疗市场的竞争,将迫使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发展、由规模扩充向内涵建设转变、由数量攀升向效益转变、由偏重经济杠杆调控向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转变、由比较科学的管理方式向集约化、系统化管理转变的趋向。以下从毛收入与经济效益、经济管理与质量管理的概念和辨证关系可以看出,实施“四个”转变的重大意义。

1.1毛收入与经济效益的概念与辨证关系医院把医疗毛收入作为医院经济发展的目标没有错,但把医疗毛收入作为衡量医院发展快慢和考核奖励的标准,为了提高毛收入甚至不惜提高成本,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从概念上讲毛收入是不计(扣成本的收入,是医院经济实力的外在表现;经济效益是毛收入减去成本后的余额,是医院经济实力的内在体现。经济效益与毛收人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毛收人越高,成本越低其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因此要提高经济效益,既要提高毛收入,又要降低成本。

1.2经济管理与质量管理的概念与辨证关系在现实工作中,往往有人把经济管理与质量管理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随着质量内涵的拓展,费用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病人要求既要把病治好,花的钱还要少,这就是医疗质量新概念的一个内容,达到经济管理促进质量管理目的。经济概念进入质量内涵后,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减少费用,只有提高诊疗效率、缩短住院日。因此,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抓好质量管理。

2强化卫生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降低医院药品、检查项目利润空间,实际上也就大幅度降低了医院的总体利润空间,给医院的可持续展带来了资金困难问题。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强化医院内部卫生经济管理,否则就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

二是“看病难”与“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政府对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强化对医疗机构管理、降低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来解决群众“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因此,医院必须加强经济管理,降低医院运行成本,达到降低医疗服务价格的目的。三是强化卫生经济管理是减少卫生资源浪费的需要。作为一所医院,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十分有限,但对资源的浪费却随时可见。因此,医院通过加强内部经济管理,减少浪费、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是十分必要的。

3强化卫生经济管理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3.1强化卫生经济管理应注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比,不仅需要全院人员人人参与,而且还需根据市场规律制订科学的成本控制约束性文件来实现成本管理,一是要对全院人员特别是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卫生经济管理知识教育,明确成本与产出的关系,牢固树立成本意识;二是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卫生经济管理监控体系。三是实现计算机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对全院药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及器械流通等实行监控,以达到控制成本,增加产出的目的。

3.2强化卫生经济管理应注意积累与分配的关系

积累和分配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所谓相互促进,是指积累是分配的基础,有效的合理分配又是创造良好经营收益的内驱动力,进而丰富积累。所谓相互制约,是指分配过度,积累减少,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就不能正常运转,效益低下,导致无可分配。

如果没有有效的,比较合理的分配,个人、科室、医院三者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就不能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管理效率,营造不了好的产出。因此,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是保障医疗与卫生服务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更是加快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3.3强化卫生经济管理应注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医疗卫生单位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为相互转化的医疗关系。医疗卫生单位提供的服务直接产出社会效益,可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社会负担两个方面计算出经济价值,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医疗卫生单位既要把效益放在首位,又要重视市场经济的压力,因此,医疗服务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医院经营的最终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须以经济效益最大化相伴而行,以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4强化卫生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

强化医院经济管理的方法很多,但实施全成本核算管理是医院强化卫生经济管理的最重要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成本的测算、分析、对比、真实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果,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经济管理概念范文第7篇

1卫生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向

医疗市场的竞争,将迫使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发展、由规模扩充向内涵建设转变、由数量攀升向效益转变、由偏重经济杠杆调控向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转变、由比较科学的管理方式向集约化、系统化管理转变的趋向。以下从毛收入与经济效益、经济管理与质量管理的概念和辨证关系可以看出,实施“四个”转变的重大意义。

1.1毛收入与经济效益的概念与辨证关系医院把医疗毛收入作为医院经济发展的目标没有错,但把医疗毛收入作为衡量医院发展快慢和考核奖励的标准,为了提高毛收入甚至不惜提高成本,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从概念上讲毛收入是不计(扣成本的收入,是医院经济实力的外在表现;经济效益是毛收入减去成本后的余额,是医院经济实力的内在体现。经济效益与毛收人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毛收人越高,成本越低其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因此要提高经济效益,既要提高毛收入,又要降低成本。

1.2经济管理与质量管理的概念与辨证关系在现实工作中,往往有人把经济管理与质量管理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随着质量内涵的拓展,费用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病人要求既要把病治好,花的钱还要少,这就是医疗质量新概念的一个内容,达到经济管理促进质量管理目的。经济概念进入质量内涵后,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减少费用,只有提高诊疗效率、缩短住院日。因此,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抓好质量管理。

2强化卫生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降低医院药品、检查项目利润空间,实际上也就大幅度降低了医院的总体利润空间,给医院的可持续展带来了资金困难问题。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强化医院内部卫生经济管理,否则就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

二是“看病难”与“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政府对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强化对医疗机构管理、降低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来解决群众“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因此,医院必须加强经济管理,降低医院运行成本,达到降低医疗服务价格的目的。三是强化卫生经济管理是减少卫生资源浪费的需要。作为一所医院,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十分有限,但对资源的浪费却随时可见。因此,医院通过加强内部经济管理,减少浪费、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是十分必要的。

3强化卫生经济管理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3.1强化卫生经济管理应注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比,不仅需要全院人员人人参与,而且还需根据市场规律制订科学的成本控制约束性文件来实现成本管理,一是要对全院人员特别是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卫生经济管理知识教育,明确成本与产出的关系,牢固树立成本意识;二是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卫生经济管理监控体系。三是实现计算机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对全院药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及器械流通等实行监控,以达到控制成本,增加产出的目的。

3.2强化卫生经济管理应注意积累与分配的关系

积累和分配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所谓相互促进,是指积累是分配的基础,有效的合理分配又是创造良好经营收益的内驱动力,进而丰富积累。所谓相互制约,是指分配过度,积累减少,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就不能正常运转,效益低下,导致无可分配。

如果没有有效的,比较合理的分配,个人、科室、医院三者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就不能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管理效率,营造不了好的产出。因此,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是保障医疗与卫生服务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更是加快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3.3强化卫生经济管理应注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医疗卫生单位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为相互转化的医疗关系。医疗卫生单位提供的服务直接产出社会效益,可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社会负担两个方面计算出经济价值,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医疗卫生单位既要把效益放在首位,又要重视市场经济的压力,因此,医疗服务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医院经营的最终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须以经济效益最大化相伴而行,以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4强化卫生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

强化医院经济管理的方法很多,但实施全成本核算管理是医院强化卫生经济管理的最重要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成本的测算、分析、对比、真实反映医院的经营成果,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经济管理概念范文第8篇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需要借助科学的概念;而科学的概念,只能来源于客观实际。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概括。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一切概念同样具有质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一切概念同样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列宁说道:“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4这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概念本身发展运动的辩证法。“会计管理”概念,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就其实质来说,是会计工作和反映这一工作的概念本身的辩证运动的产物。

“会计管理”的概念,是建立在“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我认为,通常讲的“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有人说:“会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的统一”,因此,在“会计”这个概念中,“包含了会计学和会计工作两个方面。”这种说法似乎不太科学。稍懂词法的人都知道,这叫做一词多义,“名义”就是多个概念:把多个不同义的概念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概念,也是违反逻辑常识的。会计工作和会计学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概念。会计工作就是会计工作,会计学就是会计学,尽管它们都可简称为“会计”,但却不能混为一谈。正象有的同志说的那样“企业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学,计划不等于计划学,物资供应不等于物资供应学”一样,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活动,会计学则是一门学问。“会计”这一概念,是人们对会计实践的理论抽象。实践中有会计这种工作,人们把它抽象化形成概念,称之为“会计”。“会计”这个概念产生于会计工作,而会计学则是对会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会计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太古时期的共同体5到今天,上下已有几千年;而会计学的发展历史,则是十分短暂的,即使从1494年算起6,前后也不过几百年。在没有“会计学”的概念时,就有了“会计”的概念,显然就是指的会计工作。“会计管理”的概念,就是建立在“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这一固有的含义基础之上。

那么,会计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呢?从会计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会计虽然原来是“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工作”7,但“生产和生产的簿记终究是两件事”。会计的产生固然和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但它不是生产活动本身,而是人们对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生产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讲求经济效益的要求越高,会计工作就越重要。几千年来,会计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讲求经济效益的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到现代社会,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从上古时期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在这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对会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记帐、算帐,会计一直停留在簿记阶段,只是经历了从计数列簿记的发展。以后有了报表,并有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簿记进一步发展到会计,但仍然是以记帐、算帐、报帐为主要内容。因而对’会计形成“工具论”这种朴素的、直观的看法,是不足为怪的。促即使是事后的记帐、算帐,也不能否认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的最初形式,就是计数、计量、计算。发展到后来,在记帐、算帐过程中,就包含了对经济业务的审查和对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就更直接具有管理的性质了。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过几次产业革命以后,现在又面临新的技术革命,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会计工作的领域也随之越来越广阔。特别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会计已经从事后计算,发展到同时进行事前计算,预测分析,参与决策,加强事中控制。会计工作渗透到生产技术的各个领域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记帐、算帐已不能概括会计的全部职能。簿记在历史上是会计的一个发展阶段,在今天是会计的组成部分,它从属于会计,只是会计职能的一部分。

目前,西方不少会计专家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如果从信息论的观点去理解,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经济信息,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各种信息系统。把作为经济管理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也看作是信息系统,是无可非议的。不仅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同样,统计也是一个信息系统,计划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他各种管理都是一个信息系统。但是,用一种无所不包、如此广泛的概念,表达一种特定的概念,并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定义来使用,显然是不可取的。问题还在于西方某些持“信息系统论”的会计学家们的会计观,仍然是局限在记帐、算帐的传统观念之中。把会计仅仅看作是一门数据处理的纯

技术工作,不具有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只是“输送有关单位的财务信息或其他经济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判断和决策之用。”8虽然他们把视野从过去的数据,扩大到了预测未来的数据,但似乎仍然把会计看成是“算盘”、“电子计算机”一样的数字运算工具。英文information一词只是情报、资料、信息,不包含管理的意思。把会计作用局限在仅仅输送信息,显然也是不符合会计工作客观实际情况的。现时的会计工作,不仅要处理数据,提供信息;还要预测前景,参与决策;掌握动态,进行控制;分析效果,考核业绩。即使是处理数据,也不是象机器人那样机械地、直观地记录。而是一种包含会计人员主观能动作用在内的“观念综合”。更何况核算过程之中交织着监督,不是简单地收款、付钱、记帐,还要审查这笔钱能不能收,能不能付,该不该花。正因为先进运算工具的出现,并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传统的手工式的占用大量入力的记帐、算帐那一套数据处理工作,被电子计算机所代替,并且出现了“会计电算化”的专门学科,工作速度大大加快了,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核算工作量也大大简化了。可以预计,今后会计发展的前景重点已不在于数据的处理,而在于数据的利用,在于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将开拓会计工作更加广阔的领域。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监督,将成为会计的主要职能。

粉碎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国家从,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从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在经济体制的大改革中,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由于整个经济形势这些战略性的转变,实际生活中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

第一,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使会计工作着重点,从事后算帐向事前、事中转移。会计工作的领域更加扩大,地位和作用更加提高,会计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率。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增添了活力,会计工作也空前活跃,新创造、新经验层出不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出现,促使经济工作从计划到核算、从控制到分析、从预测到决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以后,会计工作无论在对外经营和对内管理方面也都遇到许多新课题。在实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以后,企业朝“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向迈出了更大的步子;随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发展,一个新的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第三,在搞活经济的同时,更要加强监督,更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会计法》正式颁发后,将使我国会计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成熟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也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管理的概念。

第四,马克思曾经说过,会计“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9还指出价值决定仍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意义上起支配作用,而“与此有关的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10所以社会主义会计无论从广度和深度较之资本主义都有极大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必需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要强调价值管理。因而,建立一个与国民经济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会计体系,也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急需解决的课题;: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给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必然会出现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会计管理如何在核算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核算和监督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会计的职能作用,应该超出一个基层组织,成为社会核算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多层次的经济体制结构,带来社会上会计咨询服务的兴旺。所有这些都将丰富会计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第五、在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中我国的涉外会计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整个会计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和外国的经济交流增多,世界各国会计管理的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也吸收到我国会计管理体系的内容之个。经过博采众长之后,需要融合提炼,加工改造,才能自成一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既然现实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么,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概念,也应当不断地校正、改变和更新。由概念组成的理论,也应该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一些经济管理学家,在今年召开的一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上提出:要“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管理体系”,要“在国际上形成一个中国的管理学派。”11我想,我国的会计学家们,也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关于“会计管理”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由于和传统的会计观大相径庭,引起了一些误解。现在,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看法需要澄清:

1.有人认为,提出“会计管理”是为了提高会计的地位、鼓舞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测,会计的地位、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决定的,概念的产生也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较之过去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产生的结果;恰恰相反,客观现实中会计地位、作用的提高,是产生“会计管理”概念的重要基础、

2.有人说,不问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就是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就从根本上抹煞了会计的特点。我认为不能这样推理。不同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并不等于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也并不意味着会计不具有提供经济信息的职能。本文前面已经阐明,如果把会计的本质用“信息系统”来概括,以提供信息作为会计的全部职能,显然有失偏颇。我们历来认为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离开了核算就无所谓会计,监督也无从谈起,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而离开了监督,会计也就失去了生命,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灵魂。正如同理解马克思关于“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一样,从职能的重要性来讲,控制是第一位,观念总结是第二位的;从工作的时间顺序来讲,观念总结是先于控制的,会计的监督是融合于核算过程之中的(核算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核算)。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监督,不需要控制监督而进行核算是毫无意义的。

3.有人把“会计管理”解释为“就是管会计”,这是极大的误会,也违反逻辑常识。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顺过来、倒过去都可以说的。例如,物资管理可以倒过来理解为管物资;但计划管理,就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管计划;审计监督,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监督审计。这位同志把“会计管理”的概念作了“管会计”的解释队后,就宣称这一概念“毫无意义”。如果依此类推,那么“计划管理”这个名词岂不也应当取消。

4.有人说,会计和管理是两个概念,不能捏到一起来,会计是一种整理和提供信息的方法、工具,会计管理是一种由会计人员运用这一工具进行的管理活动。他还举例说,正象企业和企业管理、生产和生产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样。“会计”和“管理”当然是两个概念,但“会计”和“会计管理 ”是同一概念,“会计管理”是“会计”这一概念内涵的深化,反映了会计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同一概念的发展。如果把“会计”说成是一种工具,把会计管理说成是一种活动,把会计人员“运用会计这一工具,进行会计管理”叫做会计工作,这种概念上的混淆,会使人堕入五里雾中。按照这位同志的意见,逻辑地推论下去,计划和管理也不能捏到一起,是不是“计划管理”这个概念也应该取消。至于会计是管理,早已有人论述过。法国的法约尔(Henri Fayol)l9l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就把会计列为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美国的古利克(Luther Culjck)1937年出版的《管理科学论文集》提出的管理七职能论(POSDCORB),也包括了会计。马克思的“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更是对会计管理职能的高度概括。

5.有人说,会计本身就包含管理的意思,再加上管理一词,未免画蛇添足,反而损害了会计的本来含义。当然,如果大家对“会计”的含义理解是—致的,都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一词本身就包含了管理的意思,不加“管理”两字也未始不可。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会计就是记帐、算帐,“会计是为管理服务的工具,至今仍广为存在。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会计概念,为了突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突出会计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加上管理二字,十分必要,此其一。其次,当我们谈到经济管理时,可以有计划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事管理,等等,为什么就不可以有会计管理呢?在这种情况下,用“会计”一词较之“会计管理”一词远为逊色,而且表达不了会计在微观经济中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其三,汉语中这样的用法屡见不鲜,例如,审计就包含了监督的意思,在西方国家就没有“审计监督”这个专用辞。但在我国宪法和日常用语中,经常提到“审计监督”,而且这一用辞概括了审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审计是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一部分——审计监督。会计管理这一概念,也概括了会计的本质属性准确无误地表达了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会计管理。

6. 有人说,会计的概念加上“管理”以后,变得无限扩大、捉摸不走了。问题在于这种“扩大”是否符合实际,是原来会计概念的范围过窄了,还是现在的概念过头了。当然。这种“扩大”不.是人为的,不是无限的。会计管理的范围,只在价值运动范围之—内。所谓“过程控制”并非一切过程,只是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过程,概念本身是抽象的,由会计管理各项工作体现的管理属性则是具体的、可以捉摸的。如果现实中的会计是管理活动,而理论上的会计概念又不是管理活动,那倒真会使人捉摸不走,无所适从。这里且不涉及所管理的各种具体内容是否应划入会计的范围,仅就核算、监督这两项基本职能来说,是否应属于管理职能,如果承认核算、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那么,“会计管理”的概念,既没有“无限扩大”,也不是“捉摸不定”的。

7.有人说,会计管理管价值运动,就不管使用价值,而离开使用价值的价值是不存在的,因此,“会计管理”的概念不能成立。同时认为价值从属于使用价值,说会计管理管价值就降低了会计的地位,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管理总是有分工,有侧重,不能说会计管理管一切,既管价值又管使用价值;但各种管理又是有联系的,特别是会计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和—切其他经济管理都是十分密切的联系,当然不能说离开使用价值来管价值。另外,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在一个统一的商品体中,把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样的二重性,分为主导和从属同样是不妥当的。没有使用价值不可能有价值;同样,没有价值就不存在商品的使用价值,连商品本身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包含在其中的东西呢:从商品经济的特点来说,对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的自身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而使用价值是对别人、对社会而言的。有的经济学家提出,经济管理特别是国民经济的管理,要以价值管理为主12,是发入深省的。

经济管理概念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经济管理思想;传统;当代;影响

我国的经济发展经过了几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其中衍生了不同的经济管理思想,如果按照历史时期来区分的话,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与当代经济管理思想。从对管理思想的深入研究中可以看出其与文化思想、经济思想以及政治思想都息息相关,可以说经济管理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其中一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在经济管理方面依然传承着部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但就目前的经济发展而言,虽然许多思想仍有它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同时也有许多思想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所以想要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转变经济管理思想是必然的。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概述

广义的经济管理是需要结合多种思想、多种概念以及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传统经济管理与广义经济管理的不同的便是其只融合了经济管理内容与社会因素,对管理也仅划分为自然资源资源管理和社会资源管理两种,对经济管理方面缺少细化区分。并且传统经济管理更为重视金融业、企业以及农业三方面的经济管理。而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是多方面全方位的,这样具有强烈侧重点的经济管理思想已经无法适用于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过度的重视金融业、农业以及企业,必然会对其他方面的经济管理实践产生阻碍与影响,虽然不同阶段需要不同对待,但不得不承认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依然存在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与传承的思想,这些思想在实践中依然发挥着很大的效用。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一)农业经济管理

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都与传统经济发展思想有关,自古以来我国便十分重视农业发展,直至今日,农业发展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传统经济思想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并且目前仍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一定价值,不过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价值而忽略了其已经落后不适用的思想部分。例如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下农业发展尤其重视两点:一是追求稳定,日常发展仅从农业生产活动中获得经验,缺少突破创新精神;二是农业生产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包括管理人员所使用的管理手段也较为传统,缺少与时俱进的精神。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传统经济管理思想过于中庸,缺乏灵活性。而在现代管理中,最需要的便是从实际出发,虽然在作物种植的过程中依然会遵循气候、季节以及时令等自然规律,但对于什么时间、什么气候、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植何种作物都有细化区分,尤其会针对不同的地域特征来种植最为适合的经济作物,严格避免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出现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并且在实践中可以看出,这样有计划的农业经济活动才能保证农业的产量逐渐增长,无论对农业整体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都有很强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进一步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社会供求管理

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不仅对农业实践方面有着不小的阻碍,还对我国整体社会供求方面存在一定影响,因为供求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然会接触到的,所以这样的影响尤为明显。在社会环境中,想要促进经济发展就需要对整体社会环境进行细致分工,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过于偏重对企业的发展,导致社会中产业结构发展失去平衡,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无法得到全面的保障。

供求活动可以说是经济活动中最为明显也是最典型的特征,所以为了保证其发展应该使用更为合理的分配方式,充分对当前消费者的消费活动进行分析,将社会中的生产活动按照需求来灵活掌握与管理。目前,想要在现行的经济政策基础上,在社会中落实合理物品流动需要主要以下两点:第一保持物品的输出以及输入平衡,以此来满足老百姓生活中各方面的需求,达到为百姓服务的最终目的。第二,摒弃从前单一式的生产活动管理模式与方法,将其与产业的实际发展方向与社会中经济活动的发展思路相结合,以此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当前无论是企业还是百姓都应充分认识到,国家的经济管理思路调整,以及对各种经济活动的约束或者放任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最终的目标也都是为了保证富国民强。

(三)货币金融管理

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要从需求、管理以及供给的三个角度同时出发,那么金融和货币就要放在一起进行全而的考虑,货币金融的管理和供求关系管理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也是相辅相成的整体,传统的货币管理概念中,人们往往把价格作为焦点问题,以官方价格进行定位,所以自古以来商业和农业谁更重要一直是不停争论的问题,人们通过谷米价格来定位并得出答案。我国很早就对货币进行了管理,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就对货币进行了贬值,这样单一的以政府利益为中心,对老百姓是非常不公平的,这种做法也是非常不切合实际的。

现代社会利息、借款、本金、贷款的收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借款和贷款必然会成为货币形式的主流,比如我国人民现在买房子买车都是以贷款的形式进行的,现在分期付款的形式更为流行。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长,为了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买手机都可以实现分期付款,比如买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等等都可以分期付款,让人们提前使用和享受生活,那么高利贷也是必然产物之一,其实高利贷在中国的古代已经存在了。高利贷的管理一般是政府来控制的,其主要目的是对市场经济进行一定的制约以保持市场稳定,国家只有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法律法规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四)企业经济管理

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连带着各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也开始不断向多元化创新,而企业管理活动为了促进活动取得更好成效,将企业管理学作为活动开展的理论依据。但当前的企业管理学中包含着大量的传统经济管理思想,这样的思想会在无形中对企业中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影响。

此外,我国的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已经发展数年,当前多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都是以其为基础开展实现的。但针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与当前市场环境的特点,在探索、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制定出一系列更适合自身与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体系,并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背景着重考虑,改变从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多的使用科学信息技术,为企业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更为适用、更广阔、更高的前进空间。总的来说,企业应该理智的看待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其中优秀适用的理念保留,并在此之上进行创新,以此思路更好的迎接当前企业在社会中发展时的挑战。

(五)政治经济管理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管理部门都是政府,而政府如果想要真正将政治经济管理进行落实还需要社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支撑,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来获得更丰富更有效的资源。所以说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根据历史记载我国的政治经济管理早之前就受到经济管理思想的影响,直到今日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仍旧在对当代政治经济管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针对税收方面,如今仍采取开源节流的观念,通过这个观念合理的增加了税收方面的财政来源,同时对相关财政支出又有明确的控制思路,为我国的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充足的资金条件。从政府经济管理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传统经济管理思想虽然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凸显出了很多缺陷,但其中仍具有很多值得延续的优秀方面,所以在对待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时要更加理智,避免因过度改革而破坏已有的良好发展路线。

三、结束语

总之,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实施,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不仅有积极的方面,也同样存在着消极的方面,对于影响优点和缺点是共存的,要重视其不足,并且用辩证的头脑加以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分析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不好的管理概念,从不好的管理概念积累经验和教训,并加以归纳、总结、改进、完善。对于好的管理概念继续发扬传承以及有效的利用,使其符合我国现代化的管理的思想,适合现代化管理活动的应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管理的进步和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晓慧.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7).

[2]韩翠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5(10).

[3]李莉.试析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

[4]卢春洋.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

经济管理概念范文第10篇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需要借助科学的概念;而科学的概念,只能来源于客观实际。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概括。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一切概念同样具有质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一切概念同样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列宁说道:“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4这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概念本身发展运动的辩证法。“会计管理”概念,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就其实质来说,是会计工作和反映这一工作的概念本身的辩证运动的产物。

“会计管理”的概念,是建立在“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我认为,通常讲的“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有人说:“会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的统一”,因此,在“会计”这个概念中,“包含了会计学和会计工作两个方面。”这种说法似乎不太科学。稍懂词法的人都知道,这叫做一词多义,“名义”就是多个概念:把多个不同义的概念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概念,也是违反逻辑常识的。会计工作和会计学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概念。会计工作就是会计工作,会计学就是会计学,尽管它们都可简称为“会计”,但却不能混为一谈。正象有的同志说的那样“企业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学,计划不等于计划学,物资供应不等于物资供应学”一样,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活动,会计学则是一门学问。“会计”这一概念,是人们对会计实践的理论抽象。实践中有会计这种工作,人们把它抽象化形成概念,称之为“会计”。“会计”这个概念产生于会计工作,而会计学则是对会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会计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太古时期的共同体5到今天,上下已有几千年;而会计学的发展历史,则是十分短暂的,即使从1494年算起6,前后也不过几百年。在没有“会计学”的概念时,就有了“会计”的概念,显然就是指的会计工作。“会计管理”的概念,就是建立在“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这一固有的含义基础之上。

那么,会计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呢?从会计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会计虽然原来是“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工作”7,但“生产和生产的簿记终究是两件事”。会计的产生固然和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但它不是生产活动本身,而是人们对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生产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讲求经济效益的要求越高,会计工作就越重要。几千年来,会计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讲求经济效益的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到现代社会,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从上古时期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在这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对会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记帐、算帐,会计一直停留在簿记阶段,只是经历了从计数列簿记的发展。以后有了报表,并有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簿记进一步发展到会计,但仍然是以记帐、算帐、报帐为主要内容。因而对’会计形成“工具论”这种朴素的、直观的看法,是不足为怪的。促即使是事后的记帐、算帐,也不能否认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的最初形式,就是计数、计量、计算。发展到后来,在记帐、算帐过程中,就包含了对经济业务的审查和对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就更直接具有管理的性质了。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过几次产业革命以后,现在又面临新的技术革命,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会计工作的领域也随之越来越广阔。特别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会计已经从事后计算,发展到同时进行事前计算,预测分析,参与决策,加强事中控制。会计工作渗透到生产技术的各个领域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记帐、算帐已不能概括会计的全部职能。簿记在历史上是会计的一个发展阶段,在今天是会计的组成部分,它从属于会计,只是会计职能的一部分。

目前,西方不少会计专家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如果从信息论的观点去理解,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经济信息,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各种信息系统。把作为经济管理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也看作是信息系统,是无可非议的。不仅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同样,统计也是一个信息系统,计划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他各种管理都是一个信息系统。但是,用一种无所不包、如此广泛的概念,表达一种特定的概念,并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定义来使用,显然是不可取的。问题还在于西方某些持“信息系统论”的会计学家们的会计观,仍然是局限在记帐、算帐的传统观念之中。把会计仅仅看作是一门数据处理的纯技术工作,不具有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只是“输送有关单位的财务信息或其他经济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判断和决策之用。”8虽然他们把视野从过去的数据,扩大到了预测未来的数据,但似乎仍然把会计看成是“算盘”、“电子计算机”一样的数字运算工具。英文information一词只是情报、资料、信息,不包含管理的意思。把会计作用局限在仅仅输送信息,显然也是不符合会计工作客观实际情况的。现时的会计工作,不仅要处理数据,提供信息;还要预测前景,参与决策;掌握动态,进行控制;分析效果,考核业绩。即使是处理数据,也不是象机器人那样机械地、直观地记录。而是一种包含会计人员主观能动作用在内的“观念综合”。更何况核算过程之中交织着监督,不是简单地收款、付钱、记帐,还要审查这笔钱能不能收,能不能付,该不该花。正因为先进运算工具的出现,并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传统的手工式的占用大量入力的记帐、算帐那一套数据处理工作,被电子计算机所代替,并且出现了“会计电算化”的专门学科,工作速度大大加快了,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核算工作量也大大简化了。可以预计,今后会计发展的前景重点已不在于数据的处理,而在于数据的利用,在于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将开拓会计工作更加广阔的领域。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监督,将成为会计的主要职能。

粉碎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国家从,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从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在经济体制的大改革中,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由于整个经济形势这些战略性的转变,实际生活中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

第一,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使会计工作着重点,从事后算帐向事前、事中转移。会计工作的领域更加扩大,地位和作用更加提高,会计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率。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增添了活力,会计工作也空前活跃,新创造、新经验层出不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出现,促使经济工作从计划到核算、从控制到分析、从预测到决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以后,会计工作无论在对外经营和对内管理方面也都遇到许多新课题。在实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以后,企业朝“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向迈出了更大的步子;随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发展,一个新的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第三,在搞活经济的同时,更要加强监督,更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会计法》正式颁发后,将使我国会计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成熟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也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管理的概念。

第四,马克思曾经说过,会计“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9还指出价值决定仍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意义上起支配作用,而“与此有关的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10所以社会主义会计无论从广度和深度较之资本主义都有极大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必需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要强调价值管理。因而,建立一个与国民经济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会计体系,也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急需解决的课题;: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给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必然会出现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会计管理如何在核算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核算和监督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会计的职能作用,应该超出一个基层组织,成为社会核算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多层次的经济体制结构,带来社会上会计咨询服务的兴旺。所有这些都将丰富会计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第五、在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中我国的涉外会计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整个会计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和外国的经济交流增多,世界各国会计管理的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也吸收到我国会计管理体系的内容之个。经过博采众长之后,需要融合提炼,加工改造,才能自成一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既然现实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么,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概念,也应当不断地校正、改变和更新。由概念组成的理论,也应该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一些经济管理学家,在今年召开的一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上提出:要“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管理体系”,要“在国际上形成一个中国的管理学派。”11我想,我国的会计学家们,也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关于“会计管理”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由于和传统的会计观大相径庭,引起了一些误解。现在,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看法需要澄清:

1.有人认为,提出“会计管理”是为了提高会计的地位、鼓舞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测,会计的地位、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决定的,概念的产生也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较之过去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产生的结果;恰恰相反,客观现实中会计地位、作用的提高,是产生“会计管理”概念的重要基础、

2.有人说,不问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就是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就从根本上抹煞了会计的特点。我认为不能这样推理。不同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并不等于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也并不意味着会计不具有提供经济信息的职能。本文前面已经阐明,如果把会计的本质用“信息系统”来概括,以提供信息作为会计的全部职能,显然有失偏颇。我们历来认为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离开了核算就无所谓会计,监督也无从谈起,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而离开了监督,会计也就失去了生命,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灵魂。正如同理解马克思关于“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一样,从职能的重要性来讲,控制是第一位,观念总结是第二位的;从工作的时间顺序来讲,观念总结是先于控制的,会计的监督是融合于核算过程之中的(核算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核算)。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监督,不需要控制监督而进行核算是毫无意义的。

3.有人把“会计管理”解释为“就是管会计”,这是极大的误会,也违反逻辑常识。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顺过来、倒过去都可以说的。例如,物资管理可以倒过来理解为管物资;但计划管理,就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管计划;审计监督,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监督审计。这位同志把“会计管理”的概念作了“管会计”的解释队后,就宣称这一概念“毫无意义”。如果依此类推,那么“计划管理”这个名词岂不也应当取消。

4.有人说,会计和管理是两个概念,不能捏到一起来,会计是一种整理和提供信息的方法、工具,会计管理是一种由会计人员运用这一工具进行的管理活动。他还举例说,正象企业和企业管理、生产和生产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样。“会计”和“管理”当然是两个概念,但“会计”和“会计管理”是同一概念,“会计管理”是“会计”这一概念内涵的深化,反映了会计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同一概念的发展。如果把“会计”说成是一种工具,把会计管理说成是一种活动,把会计人员“运用会计这一工具,进行会计管理”叫做会计工作,这种概念上的混淆,会使人堕入五里雾中。按照这位同志的意见,逻辑地推论下去,计划和管理也不能捏到一起,是不是“计划管理”这个概念也应该取消。至于会计是管理,早已有人论述过。法国的法约尔(henri fayol)l9l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就把会计列为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美国的古利克(luther culjck)1937年出版的《管理科学论文集》提出的管理七职能论(posdcorb),也包括了会计。马克思的“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更是对会计管理职能的高度概括。

5.有人说,会计本身就包含管理的意思,再加上管理一词,未免画蛇添足,反而损害了会计的本来含义。当然,如果大家对“会计”的含义理解是—致的,都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一词本身就包含了管理的意思,不加“管理”两字也未始不可。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会计就是记帐、算帐,“会计是为管理服务的工具,至今仍广为存在。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会计概念,为了突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突出会计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加上管理二字,十分必要,此其一。其次,当我们谈到经济管理时,可以有计划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事管理,等等,为什么就不可以有会计管理呢?在这种情况下,用“会计”一词较之“会计管理”一词远为逊色,而且表达不了会计在微观经济中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其三,汉语中这样的用法屡见不鲜,例如,审计就包含了监督的意思,在西方国家就没有“审计监督”这个专用辞。但在我国宪法和日常用语中,经常提到“审计监督”,而且这一用辞概括了审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审计是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一部分——审计监督。会计管理这一概念,也概括了会计的本质属性准确无误地表达了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会计管理。

6. 有人说,会计的概念加上“管理”以后,变得无限扩大、捉摸不走了。问题在于这种“扩大”是否符合实际,是原来会计概念的范围过窄了,还是现在的概念过头了。当然。这种“扩大”不.是人为的,不是无限的。会计管理的范围,只在价值运动范围之—内。所谓“过程控制”并非一切过程,只是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过程,概念本身是抽象的,由会计管理各项工作体现的管理属性则是具体的、可以捉摸的。如果现实中的会计是管理活动,而理论上的会计概念又不是管理活动,那倒真会使人捉摸不走,无所适从。这里且不涉及所管理的各种具体内容是否应划入会计的范围,仅就核算、监督这两项基本职能来说,是否应属于管理职能,如果承认核算、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那么,“会计管理”的概念,既没有“无限扩大”,也不是“捉摸不定”的。

7.有人说,会计管理管价值运动,就不管使用价值,而离开使用价值的价值是不存在的,因此,“会计管理”的概念不能成立。同时认为价值从属于使用价值,说会计管理管价值就降低了会计的地位,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管理总是有分工,有侧重,不能说会计管理管一切,既管价值又管使用价值;但各种管理又是有联系的,特别是会计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和—切其他经济管理都是十分密切的联系,当然不能说离开使用价值来管价值。另外,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在一个统一的商品体中,把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样的二重性,分为主导和从属同样是不妥当的。没有使用价值不可能有价值;同样,没有价值就不存在商品的使用价值,连商品本身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包含在其中的东西呢:从商品经济的特点来说,对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的自身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而使用价值是对别人、对社会而言的。有的经济学家提出,经济管理特别是国民经济的管理,要以价值管理为主12,是发入深省的。

上一篇:税收征管现状范文 下一篇:安全基础教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