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进行时
在鸟类的飞行中,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如何避免在飞行时相撞便是其中一个。不过,现在我已经研究清楚了!
很久以前,我曾猜测,鸟类之所以在空中飞行时从不相撞,大概是出于一种本能。它们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终于在成长中总结出避免发生“空难”的经验。然而,这个猜测究竟对不对,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为此,我准备了10只虎皮鹦鹉,将它们分成好几组,然后将这些鹦鹉先后放飞到一个狭长的通道中。注意,要从通道的两端相对放入。之后,我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下它们的全部飞行过程。结果很快出炉了!
在鹦鹉们总共进行的102次飞行中,没有发生过一次相撞事件,即便有时两只鹦鹉距离非常近,它们也依然能安全飞过。
接下来,我将拍下的资料一帧一帧地仔细查看。哼哼,终于发现了这些鸟在空中相遇时所使用的躲避策略!(各位哥迷快跟上,掉队不候哦。)
躲避策略
策略一:请勿在同一高度飞行
当鸟儿在空中突然相遇时,它们会自觉调整飞行高度,从而避免双方在同一高度飞行。它们大多可以保证一方在上,一方在下。不过,至于如何确定谁飞上层谁飞下层,现在还无法定论。不少研究人员猜测,也许是每只鸟儿对特定飞行高度的偏好不同,也许是鸟儿在鸟群中的层级地位决定了这时它们的飞行高度。
总之,鸟儿们很机智地形成了这一约定俗成的规则。
策略二:请自觉靠右“行驶”
当鸟儿在空中突然相遇时,如果它们发现自己可能会撞到对面的同类,双方会不约而同地靠自己的右边飞行。啧啧,这不是和我们在马路上,遇到对面有车辆或人过来的做法一样吗?
是的,鸟儿们并没有自己的明文规定,却在彼此间也形成了神奇的默契,从而在“交通拥堵”时避免发生相互撞击的悲剧。
怎么样?鸟儿比我们想象的明吧!它们虽然不会像人类那样制定复杂的交规,却也懂得在空中通过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调整,以避免彼此相撞,这便是属于它们的“交通规则”。
请把你收集的正能量素材、热辣的新闻、别样的报道发给我们,你就是下一个解说员、评论员、小记者。
来信请寄: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
蝙蝠也讲“交通规则”
为何一群蝙蝠向一个方向快速飞行时,不会“追尾”?这是因为它们有一套“交通规则”。研究人员以一对对萨默塞特的水鼠耳蝠为研究对象,收集它们在水面上低空飞行寻找食物时的生物声呐的互动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在电脑上模拟出它们的飞行轨迹。研究人员发现,蝙蝠会交换领先和追随位置,能感知邻近同伴最长500毫秒前飞行方向并模仿同伴的飞行路线减速或转弯,以避免碰撞。(500毫秒比人类眨眼时间略长。)
素材讲解员:动物界中,与蝙蝠一样讲秩序的还有猴子。猴子平素虽然顽皮嬉闹,但在集体吃食时,却会让猴群中的长者先吃,所剩的再分着吃,这就是“食猴礼长”的美德。
把两个同样的透明玻璃瓶瓶底朝向光明,把瓶口朝向黑暗,并分别在两瓶中放入一些蜜蜂和苍蝇。结果是:苍蝇全都成功逃生,蜜蜂却全部死掉了。有科学家分析:蜜蜂是讲规则的、有纪律的昆虫,它们认定朝着光明处努力就能成功,因此执着地往瓶底撞;而苍蝇是不讲规则的昆虫,乱钻一气是它们的本性,乱钻的结果是,它们全都从虽然朝向黑暗却是瓶口的方向找到了生路。
素材讲解员:蜜蜂虽然死了,人们仍然赞美蜜蜂,却没有人赞美苍蝇。就像我们钻了个纪律的空子,占了点便宜,但不可能永远占便宜。所以我们应该像蜜蜂一样,做一个勤劳而守规则的人。
你所不知道的冷门交通知识
只要你走出家门,就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但法律书中条目众多的交通规则你都知道吗?它们虽然不起眼,但如果违反依旧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滑板、旱冰鞋、独轮车都不能上公路。
出租车左侧车门不能下车,私家车也不例外。
很羡慕电影里站在汽车天窗里兜风的画面吧!但是在交通规则里面,有这样一条守则:汽车行驶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能伸出窗外!
素材讲解员:当看到有人在公路上玩滑板、溜旱冰,一定不要羡慕,应该马上劝告,让他停止这样危险的行为!危险就在我们身边,只有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如果半夜还有人在路上等红灯,那肯定是德国人。在德国,你简直不能想象会有人跨过护栏过马路或是从快车道上横穿马路,因为德国人闯红灯后会面临严重的后果。在德国,闯红灯会与个人信用直接挂钩。假如你闯了红灯,这意味着你在进行消费行为时需要分期付款、延期支付,或需要向银行申请较长时间的贷款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因为德国人认为,闯红灯的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那他们就是危险的人,自然也无从谈及信用了。
人让车,让出安全
你看!那位叨着烟,满脸络腮胡子的看样子正要过马路。此时红灯似血,晃着人眼。可是他好像不认识这似血的红灯似的,仍然一个劲地向前走。
这时,值勤的拦住了他,说:“这位先生,现在正是红灯,请你稍等一下再过吧!”叨着烟的叔叔看都不看一眼,傲慢地说:“管你什么事?快让开!”说完,一把推开了戴黄帽的叔叔,大摇大摆得向马路对面走去。这时,一辆大卡车对着他呼啸着笔直冲来,事出意外,他呆了,双腿木然,全然不知所措。司机发现了他,也慌了,猛地往左打方向盘,踩着刹车,“哧——”尖利的一声,车猛然停下,在地上划出一条清晰的印痕。可还是晚了一步,叨烟叔叔的双腿永远留在了马路上了!那只吸了一半的香烟被远远地抛在一边,还在冒着清烟。此时,绿灯亮了,可是他的腿再也没了。
唉!如果这位叔叔遵守交通规则,悲剧也许不会发生。
车让人,让出文明
咦,明晃晃的红灯下怎么有人过马路呢?一辆黑色的小车正朝前头急驶而去,因为看见有人要过马路,所以提前减了速。车缓缓地走,可是,行人利用车子之间的间隙,从车前不紧不慢地走过去。没办法,车主只得慢慢地开着,让着几乎挨着车轮的行人。一个,二个,三个……好几个行人从车之间的间隙走过去,后面已等了四五辆车了,长长地一条。等到行人全部过完后,车子才开过。
敦煌城像一片绿叶,悄然离我们远去,慢慢消失在沙海中,我们的四周是青溜溜的石滩,静得像真空世界一般。戈壁的平整更让人难以置信,大概这儿是开天辟地下斧的地方吧,没有山峦起伏与大河奔流,没有天与地撕裂的痕迹。我和朋友感慨着,不停地摁着照相机的快门……
但是,大自然往往给人以快乐的同时又带给人苦难。
就在我们狂飚逍遥时,车内突然涌出一股强烈的汽油味,原来座位底下的油桶被凸出的一颗螺丝戳了个大口子,汽油早已流得精光,只剩下那熏人的气味。
司机敏感地看了看油箱,失望地摇了摇头,说:“最多能走30公里。”
我们急忙打开地图,不禁一惊。我们已经远离敦煌250公里,而离最近的一个小村庄也有160公里。再看看两袋面包、四瓶水和没有一丝信号的手机,司机说,弃车而走是不可能的。
我们彻底绝望了。
毒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烤着大地,我们置身于热浪中,心急如焚,但又无可奈何,食物和水逐渐消耗干了。
朋友很胖,眼看要被饿死在沙漠之中,他忍不住哭了……
司机很镇定,他双眼盯在地图上足足研究了40分钟,待他直起身来扫视四周时,嘴唇上已裂开了许多血色的口子,我和朋友迫不及待地问有啥办法,司机安慰我们说:“你们先别急,目前只有一个办法。”他指向地图说:“你们看,我们把敦煌与这个村子作一条连线,再从我们这儿作垂线,垂线的长大约有60公里,这样我们就有希望了。”
我们含糊地点点头,拖着疲惫饥饿的身体上了车,车子又启动了,但像是走在黄泉路上一般,我们面面相觑却又无话可说……
车子“咝”停住了,朦胧中有一种进了阎王殿的感觉,我知道车彻底没油了,这儿也许就是我们生命的尽头。
虽然已是晚上,但热风仍然烤得人皮肤火辣辣地疼,浑身更像被抽了骨髓似的,软得直不起来,别说往前走了。此时朋友已神志不太清晰了。
司机两眼直盯着前方,不敢有一丝懈怠,尽管眼窝已深陷了下去。他告诉我,村庄里有拉菜的车去敦煌,他们肯定走那条直线,只要他们能够看见我们的车灯,我们就有救了。
我觉得司机很无聊,说:“人家就最近的距离,到这儿也是30公里啊,为了一盏小灯,白跑一趟,划得来吗?”
“划得来。”司机坚定地说,“这是戈壁滩上的交通规则。”
“啧啧,戈壁滩上还有交通规则吗?荒无人烟的地方谁会制定交通规则?即使有,又有谁来监督执行?城市里交警满街,都管不好巴掌宽的路面,何况这是在戈壁滩啊!兄弟,别做梦了!”我嗓子里冒着烟,舌头干得像被油炸般难受。
“会的,我们都这么做。”司机蛮有信心地说,眼睛始终盯着那幽黑的荒漠……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体力也愈加不支,直到凌晨4时,东方已经发白,眼看太阳就要升起,我渐渐失去了知觉。
模糊中,突然听到司机在大声喊我,我微微睁开眼睛,顺着他指的方向,果然有一点儿星火时隐时现。
司机把车灯打开,向着星火闪现的方向不停地闪着……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那灯果真越来越亮,直到眼前,我居然不敢相信,眼泪已遍布胸膛。
那是一辆拉瓜的小货车,货车司机抱了几个大西瓜,我们像疯了似的吞噬着……
“咋了?”他问。
“没油了。”出租车司机回答。
“两辆车跑,油可能不够,拖吧。”货车司机拿出钢丝绳拴在车下……
请遵守交通规则
一天下午,我观看了交通安全教育片。一位司机叔叔酒后驾驶,车从桥上摔到离桥六米多远的地面上。一个刚七岁的小女孩跟妈妈坐车回家,由于司机超速行驶,没来得及刹车,车一下子翻到了悬崖下,那个上车时还囔着买新衣服的小女孩从此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一次次得交通事故,使许多家庭都失去了幸福。我真想对那些酒后驾驶开车和超速行驶的司机叔叔说:“叔叔,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亲遵守交通规则。”
执信小学二(2)班李俊
指导老师:廖海燕 范恺
我们每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译我们要珍惜时间,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从我们的身边开始做起。减少一次交通事故,就可以减少一个悲惨的家庭。
我们在外经常可以见到一些违反交通规则的人。有的人因为赶时间而爬过马路中央的栏杆,有的人骑自行车时在马路上逆行,有的小朋友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还有人在马路中央走,一点儿也不注意红绿灯,稍微不注意,一起事故就发生了。有些小青年在骑摩托车时,为了耍酷,不管三七二十一,加足了油门向前冲,这些人难道不为后果和家人考虑吗?一旦发生了事故,双方的家人该怎么办,所以我们人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
记得有一次,在逛街时,一辆小轿车从一个小路口里冲了出来,红灯亮了起来,可是小轿车的车主依然向前行进,突然这时,“砰”的一声,小轿车和前面那辆装满西瓜的货车相撞,转眼间,这个世界安静了下来,在周围的路人发出了一声声叹息声,一颗颗西瓜从天空中坠落下来,瓜瓤和鲜血融在了一起。就这样,同一个城市,同一个下场,同样的悲伤与痛苦,而不同的是流血的人。
还有一次,一位车主和同学在一起吃饭喝酒,然后开车回家,汽车左一扭右一拐,十分的危险,当交警准备上去阻拦时,两辆车撞在了一起。最后因失血过多,导致死亡。
交通事故如同一个定时炸弹,如果一时大意,这个炸弹就会爆炸,比一个完整的家庭炸的破碎,炸的人心悲痛,所以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让交通规则成为摆设,一定要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不要再发生这悲惨的事故。
交通事故不仅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无消除的精神伤害。所以,为乐保障每个人的生命,为了家庭的应福和社会的安定,对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已成为不能忽视的重要话题。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在路上看见一辆正来得疾速的摩托车擦身而过,驾驶的是一位叔叔,后面还有一位小孩,大概有11.12岁,爸爸和妈妈一看见这种场面,异口同声的说:“以后长大了,不要向这位叔叔学习,这可是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真是心有灵犀啊!我又有反驳的机会了:“你们也是的,上班的时候开那么快,你们也要小心哦”爸妈都涨红了脸。
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大家为乐过去,我们也不列外啊!只见场面发生交通事故,是一位及摩托车的叔叔正撞一辆大客车,还带一位小孩,我抬头一看红绿灯,大客车这面是绿灯,而骑摩托车的叔叔的是红灯,还有17秒,可以说骑摩托车叔叔是冲红灯,在仔细看看,正是刚才开得急速的叔叔,哎!多等几秒也不肯,警察到现场检查,他们议论纷纷,我稍微听到些这位骑摩托的叔叔还酒后驾驶,带着孩子酒后驾驶,真是带不像话了。
有一句话真是至理名言“车走直马走斜必依规矩绿灯行红灯才成方圆”血的教室告诉我们,珍惜生命,就要遵守交通规则。为乐家庭,也为他人幸福,我们要时刻记住“交通”二字,人人都应该学习交通规则,懂得交通基本常识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减少和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俗话说:“车走直马走斜必依规矩规矩,绿灯行红灯止才成方圆。”电视新闻上天天报道,由于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的车祸;由于学生们不遵守校规而发生的踩踏事件……
有一次我亲眼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面。那是放学时间,是人群的高峰。我正背着书包垂头丧气的走着,快到了交通灯,我抬头一看是红灯,立即停住了脚步。可是我看见了一群家长带着孩子闯红灯,我真想跑到那些家长说一顿。这时,我后面跑来一群学生,他们闯了红灯,我叫了他们一声,他们却无所事事的说:“管你什么事。”可他们却不知道危险即将来临。在他们的的右方来了一辆三轮车,司机是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伯伯。当老伯伯发现前面有一群孩子才刹车时,已经太晚了,在这之前我叫了一下他们,可我的话音刚落,只听“砰”的一声,其中一个学生被撞开了,只见他头破血流,晕倒了。顿时,旁观的人像凝结了一样,时间也好像凝结了,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拨打120,有的人通知这个学生的家长。
过了几天我才知道这个学生没有生命危险。我松了一口气。真是有惊无险呀!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唉”!如果这位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发生这起事故。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遵守规则,世界该多么和平,多么美丽!
现在高科技发展迅速,几乎每家都有一辆汽车,随着汽车的增多,交通事故也渐渐多了起来。这几天发生了许多事,是我明白交通隐患的严重性。
这天,我二姨丈载我去珠海学英语。在一个路口塞车了,二姨丈发怒了。我问二姨丈:“二姨丈,你为什么发火呢?”二姨仗怒气冲冠地说:“你看看,这时候,本来是周末大家都想去玩。但是,都争先恐后地结果乱套了,全部车都横七竖八的。塞得水泄不通,走都走不了。这会儿不但自己走不了,别人也走不了!”我想:是呀!假如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让一让,这一定很好的!
第二天,我去学钢琴,一边走,一边思考着二姨丈昨天的话。忽然,一辆汽车冲红灯,一位老奶奶正好要过马路。眼看快要撞上了,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间,我急忙把老奶奶来了回来,气喘吁吁地问:“老奶奶,,没事吧?”老奶奶说:“谢谢你!现在的人,越来越来不讲规则了。隔几天就发生一次车祸。”我听着老奶奶的话回想到:前几天,有一辆车冲红灯,结果把别人给撞了,双方司机都受伤。所以,要遵守交通规则呀!老奶奶义愤填膺的话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这天晚上,我爸爸的一位朋友生日,一起去吃饭。我从爸爸的口中知道他的这位朋友是一位交警。我疑惑地问:“叔叔,您真的是交警吗?我可以问你一些问题吗?”这位叔叔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啦!”我立刻就问:“叔叔,交通事故对我门的安全危害大吗?”叔叔说:“当然大了,据统计,就今年1—6月就共发生1086宗交通事故……我听着,想到:多么令人骇人听闻的数据呀!这些数据又让我回忆起了,在一天回家的路上看见,一辆摩托车载着四个人,司机还在打电话。当时我立刻毛骨悚然,这简直就向死神招手。
当我回忆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所以我给大家奉上一句话:交通规则,人人遵守;美好生活,人人拥有。
不久前,IMF还在大力敦促各国—不论穷富—对外国金融开放。如今,IMF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对经济有害的货币波动,也即承认了金融全球化是破坏性的这一现实。
在这里,我们还面临另一场从未结束的与资本管制的爱恨纠结。
在1914年之前的古典金本位下,自有资本流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两次大战间的动荡让很多人相信—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凯恩斯—开放资本账户与宏观经济稳定是不相容的。这个新的共识反映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议中,它将资本管制写入了IMF章程。正如凯恩斯在当时所指出的,“从前的异端,现在被视为正统了。”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决策者对资本流动的迷恋卷土重来。欧盟于1992年宣布资本管制为非法,经合组织强迫其新成员国实施金融自由,这为1994年的墨西哥危机和1997年的韩国危机打开了大门。IMF对这一日程全盘照抄,其领导人试图修改章程并成功了,这次修改授予了IMF干涉其成员国资本管制政策的正式权力。
当受全球金融折磨的只是发展中国家时,将矛头指向受害者成了惯用伎俩。而到了2008年,发达国家也成了金融全球化的受害者,继续坚持这一论断就变得更加艰难了。IMF认识到,将自身与这个模式隔离开来的国家是明智的,这一观点广受欢迎,并很快流行开来。
不过,别夸大了IMF改变的决心。IMF仍认为自有资本流动是所有国家最终都会达到的理想状况。这只需各国达到充分的“金融和制度发展”这一门槛条件即可。
IMF将资本管制视为最后手段,只有在严格的条件下才能实施。这些条件指的是:宏观措施、财政措施或其他审慎的措施都不能阻挡资本流入狂潮、汇率显然处于高估状态、经济过热且外汇储备充足。由此,IMF给出了“资本流自由化的综合方案”,并具体给出了改革的详细步骤,而这套方案在关于资本管制和如何使其更有效方面,历史上无出其右。
这反映了两方面的过分乐观:首先是关于政策能否得到合理安排,以直接针对那些导致全球金融不安全的根本性问题;其次是关于国内金融监管的趋同将在多大程度上减小对跨境资本管理的需求。
第一个问题可以从枪支管制中得到很好的说明。枪支和资本流一样,有其合法用途,但在意外情况或落入坏人之手时,也会造成灾难性后果。IMF不愿支持资本管制的态度,就好像是反对枪支管制者的态度:决策者应该将目标定在有害行为,而不是一刀切地限制个人自由。正如美国枪支游说团所指出的:“枪支不会杀人,是人杀人。”言下之意是,我们应该惩罚罪犯,而不是限制枪支流通。类似地,决策者应该确保金融市场参与者完全将各自所认定的风险内部化,而不是对特定类型的交易课税或加以限制。
但是,正如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迪克西特(Avinash Dixit)常说的,世界充其量只能是“次优”而不是“最优”的。假设我们能够识别和直接监督问题行为,这个观点是不现实的。大部分社会对枪支实施直接管制的原因,是我们无法完美地监控和约束行为,而监控和约束失败的代价是十分高昂的。类似地,谨慎决定了对跨境资本流的直接监管。在这两个案例中,监管或禁止某些交易是次优策略,而理想状态是难以达到的。
第二个问题的难处在于,国内金融监管模式并不是在共融当中,而是在大量增加中,即使在制度发达的发达国家间也是如此。在金融监管的效率前沿,我们需要考虑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之间的权衡。我们对其中之一渴求越大,对另一个所得则越小。一些国家会选择更大的稳定性,对银行实施严厉的对资本和流动性的要求;而其他国家则偏好更多创新,监管更宽松。
自由资本流动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重大难题。借款人和贷款人可以利用跨境金融流规避国内管制,而这种行为将破坏国内监管标准的完整性。为了防止这类监管套利,国内监管者可能被迫采取措施针对来自监管更宽松地区的金融交易。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