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总结发言范文

时间:2023-03-12 13:06:08

教师培训总结发言

教师培训总结发言范文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真心感谢为我们搭建这次难得学习交流平台的各位领导,也非常感谢张海萍名师工作室和龙武小学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论资历,我是一个新手,在小学工作一年半,不算骨干老师,可是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在这短短的几天里,专家的讲座、精彩纷呈的观摩课,让我接受了一次身心的洗礼。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刚刚很多老师已经就这几天培训的内容作了详细的总结发言,我不想再重复,我只说我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

第一天的两堂讲座,讲的都是关于校本教研,因为专业性太强,大家消化有点慢。来自昆明的邱崇儒校长、五华区进修学校的xx副校长其实都同时提到了一点: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大家都写教学反思,包括这几天听课,大家也在写。可我在慌慌忙忙记上课老师的教学过程及方法,自己的思考只写了一小部分。所以在评课时支支吾吾没说个清楚,因为我还没写完,虽然有很多想法,但根本没有表达清楚,一急就紧张。我不怕大家嘲笑我是反面教材,因为我深知我还是一个长满了毛毛的小葫芦,嫩,没有光泽,需要进步、需要改变。这时候,我想起了一个人,她昨天在评课时手里捏着三本笔记本,写得密密麻麻,不仅昨天如此、前天、大前天,还有无数次我们名师工作室搞活动时,她的听课记录本一定是我们所有人当中写得最满、最厚的,这就是我们的张海萍老师。听到这,你们一定会觉得我在拍马屁。但是你们仔细想想,做校本教研不就应该像张老师那样认真从听课、写教学反思开始吗?如果能把我们这几天所想到反思到的写下来,不就是一篇论文了吗?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而我国特级教师袁容说:教学成功=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更有学者提出二十一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作为听课者,我们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可是我们懒,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培训第二天,语文组听了昆明名师工作室导师陈洁老师关于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专题讲座,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当时她问我的问题"你在上课前会看几遍课本?"我说,"三四次".对,我说的是实话。讲座结束,我有很多想法与陈洁老师交流,她却只说了一句:"你要多看课程标准。"回忆几次听专家讲座,强调最多的还是课程标准。是啊,这本课程标准是昨天早上我才从随身带的箱子里揪出来的,曾经为了考老师这个工作,我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背了一遍。可是现在,我竟然好久都没有翻开过它了。昨天早上听观摩课时,我环顾四周,发现只有一位老师边听课边看课程标准,她是东风小学的童冬梅副校长。我真想知道,有几位老师会像她那样认真研究课标,准确把握教材?

我总是以为我懂了就可以教学生了,但是没有把课本钻研透,没有认真阅读课标的要求,也没有认真写教学反思。我,又一次做了大家的反面教材。但我在做自我批评的同时,也请大家和我一起反思:这几天我们参加培训后,热火朝天地讨论对阅读、写作教学的看法,大家都有启发,但不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不把那最重要的课程标准找出来看看、不把行动落实到位,一个假期结束,我们不就又变成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了吗?那这几天的培训,这几天的辛苦,我们教师自身的进步又在哪呢?我扪心自问。

今天能以这样的方式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受,或许有些偏激,我鼓了很大的勇气才走上这个讲台。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前讲话,讲的都是我心里实实在在的感受。我也自私地认为:无论哪个专家的观点、无论什么新颖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学生,才是最好的方法。

以上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学校观点。但是我依然感谢龙武小学给我的支持与鼓励。这是一次培训,也是给我的一次教训,我会以此作为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用这次培训时刻警示自己改掉懒惰的毛病、改正教学观点、改进教学方法,踏踏实实搞工作、实实在在抓教学。我希望我能靠自己的努力快速长成大葫芦,把光泽和正能量传递给大家,让大家看到我的成长。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师培训总结发言范文第2篇

大家上午好,一个悠闲自在、漫长和有意义的暑假已经过去了,今年我们又将重回到工作岗位上来,开始新的一学年的准备工作,祝大家在新学年里学习工作愉快!万事顺心!心想事成!

在新学年伊始之际,在此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暑期学校开展的工作,对暑期培训班和今后的学习工作谈谈想法,对近期工作进行安排。

一暑期学校工作汇报

**年暑假是学校基建工作比较繁忙的一个假期。……

**年暑期的教师培训也是我校历史上最多的一个假期。……

**年暑期完成了校舍安全工程申报这一长治久安的工作。……

**年暑假也是近几年最长的一个假期,自7月1日放假至8月26日到校,除部分教师参加假期培训外,大多数教师集中休假达58天之长,为我们休养生息,放松身心提供了宽松的时间保障,也刚好错过了酷暑的工作期。

二关于暑期培训班

暑期培训班是每年必办的一个项目,今年将学习班定在开学前这一周内,是一件很人性化的安排,这是开学的预热期、准备期、过渡期,经过了比较漫长的暑假,进行新学年工作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办培训班的目的:学习理念,更新观念,交流思想,调整状态,进入角色。

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根据今年的培训日程安排,集中的时间很紧凑,主要是以大家交流为主,主要目的是通过交流学习后的体会来向大家传达学习的精神理念,也通过汇报来检验大家学习后的收获,检阅大家学习的效果。对于法律规范、业务知识以自学和平时的集中研讨为主,这些在短短的几天里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同时我们也没有请专门的讲师和专家,讲座的开展很有限。下面重点围绕学习交流谈点想法:

汇报交流是将暑假学习收获展示给大家,是大家学习效果的一次展示,也是送给自己和别人的一件最好的礼物。李希贵在《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谈到,“培训究竟应该给教师留下什么?它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也不应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应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习的习惯和态度,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们今年的交流目的就是促使我们大家互动、分享。

可以说每一次的培训,那怕是大家觉得并不出色的培训讲座,哪也凝聚着许多同仁的心血,何况今年参加省里和市里的培训都是挑选在这方面学有专长的一些学者、专家、还有一线的老师、管理者作为主讲教师,大家参与每一次培训,只要是投入进行了,肯定会有收获的。在暑期的主管部门办的培训班上,我们有幸聆听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报告、讲座,有的学识渊博,很有见地;有的语言幽默,很吸引人;也有的偏颇激昂,很会煸情。也许好多优秀的讲座,让我当时听的时候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经过一段时间的淘洗、冷却,让我们记忆犹新或许还有几个笑话、几个故事、几句经典的话,今天的培训班就是想提供一个舞台,让大家将学到的、听到的、见到的、想到的将它整理一下,提炼一下,将别人的思想,加上自己的理解,有机的进行揉合或者是批判,用自己的语言展示给大家,让好的思想能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影响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展它。今年的培训班重点突出外出学习汇报交流就是这个目的。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在准备上都很到位,无论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质量也在逐步提升完善,但有一个最大的缺憾你学了多少,很少去评估,去跟踪,同时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压力也不是很大,学好学坏没有人去管你,所以学到东西多少全凭自己的热情和素养,也许好多是会场上的头脑发热,心潮澎湃,也许我们好多时候还以培训现场上的笑声和掌声来作为培训效果的标志,也不排除主讲者引用的例子和笑话的肤浅空洞,甚至有的是文不对题。今天的汇报交流就是一次展示,展示大家的能力,也展示培训主办者的效果。参加青岛金笔作文培训让我认识到了公办与民办的培训的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管理严格,注重效果。我只经历了三天,让我感受很多,下面我简要的汇报一下学习的点滴收获。

正确地给自己定位。青岛励志金笔作文董事长程民先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时,他先讲了企业的发展史,由过去从济南改到青岛,由过去的英语培训为主转到以金笔作文为主,进行拓展,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在讲到这里他很谦逊,谈到公办学校与培训学校的师资谁的水平更高时,好多培训学校的老师都说是培训学校的,他否决了,他说:公办学校是政府办的,在任何时期,最优秀的人才还是集中在政府手中,这一点很有见地。他的年纪刚四十,阅历丰富,看问题很透彻。在谈到培训学校的定位时,他谈到培训学校要做的工作是公办学校没有想到的,没有做到,或者是还没有做的,不能做的事情,培训学校就拿来做,是公办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只有这样,才有生路。我们的定位是什么呢?就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为四十岁作准备”,洞明世事,找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只要付出和努力,就会战胜自我。时刻记住自己是谁?是干什么的?为了记住讲课稿,要求学员记几十遍到上百遍,甚至逼着你晚上不睡,做梦还要想记稿子,最终终于挑战自我,实现了讲课稿的横流倒背,滚瓜烂熟,讲课时做到吞吐自若,流畅自信。让我们能够记住,能够行在当下,努力做好手头的事情,就能将手头的工作做好。在学习期间,学员每天都有超极限的任务,每天都有视听课,每天都有比照和竞争,对于存在的问题毫不留情,绝不手软,你会感觉到像进了魔鬼营,但让你最后收获到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让你最后能为了取得了或者是没取得一个民办单位的合格证会激动的流下高兴和伤心的泪水。

要想实现的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征服学生,征服学生需要魅力。讲师讲课是一半天不看讲稿,烂熟于胸、滔滔不绝、行云流水、灿如莲花,再加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洗练,例子鲜活,故事哲理性强,观念新颖,让学员入迷,一半天教室里没有一点杂音,并且都是正襟危坐。在指导学员讲课时教师评价到位、具体、一针见血,没有简单的“好”“不好”之评价。尽管他们对学员要求严格的近乎苛刻,但大家都服这些讲师,学习的纪律很好,效果也就得到了保障。

三对今后学习的建议

认真写出高质量的培训体会。培训体会是对自己获得的信息一次再融合、提炼、审视的过程,只有坐下来静心来将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整理出来,这样学习才会在你的大脑里扎下根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领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思考当前获取的信息,这样也能做到有针对性、批判地吸取精华内容,在写的过程中同时也能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

记些有质量的学习笔记。对于培训期间的笔记记下来,以便于自己写心得体会时借鉴,其实过后用处并不大,很少会翻看。我要说的是平常的学习笔记,或者叫读书笔记,对于这一点,我倡导大家真正的记一点学习笔记,能记多少是多少,不要过于苛求数量,要有质量。对于一些为了应付检查写的像大字一样、或者像罚抄书一样的学习笔记,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折磨自己,不如不做。要做就记着坚持一个标准,你记下来的东西,今后你能经常地翻看一下,查阅一下,并且想读一读。可以说好的读书笔记是你愿意抄下来的内容,是那些你认为与你的思想有相通之处,更多的是你想到了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而人家也表达出来了。记笔记也是一种素材积累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笔记能达到这个效果就好了。

经常写点小随笔。将你每天所看所想所听记下来,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这些平时积攒下来东西还很有意义,它记录了你的工作历程、心路历程,将你每个时期对事情的看法真实的记录出来了,这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尤其是当你要完成某一个材料时能借用时,你会感觉到很轻松,下笔不是那么枯涩。到青岛去了之后,我写下了《青岛励志金笔作文之行一至六》,花了一两天的时间,觉得也很有意思。记随笔也不要太看重自己写的如何,担心有没有质量,写得与发表的文字有多大的差距,其实随笔更多的时候是孤芳自赏,给自己看的,并没有很多人会来在意你写的好坏,记着这是给自己写的,不是给别人写的,写多了,或许也会给别人写点,那就是正式发表的文字。

四关于近期工作安排

8月26日,集中学习,外出教师交流汇报;

8月27日,学习讨论《内改方案》;

8月28日,教职工聘任,校务分工;

8月29-30,正常例休两天,自学法规,业务学习,备课,完成学习笔记5000字和一篇学习体会;

8月31日,检查学习效果,准备开学工作;

教师培训总结发言范文第3篇

20**年7月29日至8月2日,麻城市第四期骨干教师培训班在麻城师范进行,来自全市108名中学数学教师接受了培训。8月9日至8月13日,第五期骨干教师培训继续进行,来自全市小学数学教师132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期间,市教育局教师管理科张志林同志、范敏同志参加了这两期的开班仪式并讲话,继教中心全面负责培训工作。特聘教师项锦华、余志、蔡尤臻、张卫民、王祖德、袁永玲讲授了《如何做一名成功的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和技法》等课程。7月28日,市教研室陈中柱老师主持第四期中学数学观摩研讨课,来自市实验中学的陈刚、顺河中心学校的郑德武、中驿中心学校的徐建军、乘马中心学校的姚荣明在观摩研讨课上展示了自己的说课课件。8月12日,教研室占发莲主持第五期小学数学观摩研讨课,来自实验一小的屈元华、实验二小的袁继莲、师范附小的毕晶、乘马中心学校易华兵展示了自己的说课,学员积极参与,气氛十分热烈。在第四期班总结发言课上,来自实验中学的陈刚、黄金桥中心学校的肖朝霞、福田河中心学校的夏晴等老师先后发言畅谈感想;在第五期总结发言课上,阎河中心学校的胡回家、实验一小的宁丽华、实验二小的祝秋玉、铁门中心学校的张绪全、黄土岗中心学校的黄庆合、张家畈中心学校的汪任峰交流了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培训简报(二)

8月 26日 新学年开学前夕,在校长助理杨华跃同志的主持下,学校在综合楼举办了 **学年度新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参加培训动员大会的有:学校党委书记欧健、党委副书记王晓明、学生处主任欧权、学生处副主任程昌玉、沈清敏、校团委书记龙潭等。

培训一开始,由学校党委书记欧健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热情欢迎初次担任班主任的各位青年老师,并就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前提。只有教得好,真正提高学生的成绩,才能树立威信,让学生感到信服。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捷径就是多听课,多向其他优秀的老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其次,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是当好班主任的保证。各位青年老师应当向学生展现出阳光、正气的一面,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注重生活中的细节点滴,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最后一点,尊重和爱心是当好班主任的灵魂。只要青年老师对学生抱有这样的胸怀和态度,就永远不会错。要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坚决守住一条底线:不打骂学生、不侮辱学生。欧书记还特别强调了青年班主任要重视开学第一次面对学生的讲话,要求大家做好精心的准备,树立起自信,要让学生感受到新班主任的热情和能力。随后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晓明同志作了补充发言,指出青年老师要重点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要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很重要;和学生一道成长、不断反思是优秀班主任最重要的品质。

学校工会主席周启华同志详细介绍了新班主任在开学阶段具体要做的工作,从开学第一天学生报名,到班干部的初选;从学生座位的安排,到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等等,耐心细致地为新班主任作了讲解,让大家心里对开学几天要做的工作有了底。

当天下午,又由学生处主任欧权同志作了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指导讲座,从班级干部队伍的组建、班级文化的建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介绍了怎样做一名高效型的优秀班主任。

经过这次培训,各位青年老师对班主任工作从理性和感性上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做好了心理准备,为今后的工作做好了周密的安排,满怀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教师培训简报(三)

3月24日上午,“2016年重庆市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讨会暨中考复习研讨会”在长寿中学这所百年名校成功召开。全市的七百余一线初三物理教师和教研员参加了本次研讨,盛况空前的研讨会让参会者收获颇丰。

3月24早上八点半,重庆市长寿中学校科技楼的约500座位学术报告厅很快就满座了,主办方临时加座近200个,仍然有数十老师着参会学习。

本次研讨会,在观摩重庆市长寿中学汪静老师的《液体压强复习课》中来开序幕。课堂上,汪老师首先利用压强单元的思维导图和中考说明要求引出课题。结合教材上的探究实验唤起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规律的记忆,采用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评估等多种方式构建液体压强知识体系。利用两个与液体压强相关的经典例题,在学生充分自主求解、小组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开展解后反思,总结提炼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不同的求解策略。整节课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展开,深受观摩教师认可。

教师培训总结发言范文第4篇

结业典礼通过PPT、交流发言等形式,回顾了2014年云南希望工程 “教师培训・华能班”在短短15天里给教师们带来的收获。此次培训,共有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5省、市区的9名专家、学者赴云南为300名来自云南、的华能希望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培训工作,从教学安排和培训内容都获得了参训教师的高度认同,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讲座,收效明显。在学习期间,学员们按教学要求活跃地参与,与专家、与同学互动,在培训过程中把听懂的东西说出来,在当天把思考的东西写出来。在大家课后的学习记录上学员捕捉到专家讲授内容的精华,了解了一些目前基础教育管理和教学的前沿研究成果,不少学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写下了对关键词的诠释,通过培训,学员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变化,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从教育困惑到教育反思,从内心自卑到内心的强大,充分体现出学员们急切掌握新思想新方法的敬业精神。

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张立胜说,华能公司一直致力于澜沧江流域沿线基础教育的改善,提高乡村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让他们开拓视野、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也是华能公司想做到的。通过培训看到了很满意的效果。感谢中国青基会教师培训中心、各位专家和云南青基会为此所做出的努力。

杨志鹃代表本次参训学员就培训收获进行了汇报和总结发言。她表示:“我们所有的学员,大多来自工作在地域较偏远、经济条件也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第一线。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理论素养的提升机会,限制了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华能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这种高规格、高质量的培训,必将对边远贫困地区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从内心深处感谢华能公司的爱心捐助和中国青基会、云南青基会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机会,我们会把这份爱传递给家乡的孩子们,让更多的乡村孩子获取新的营养、新的知识源泉。”

杨军同志希望老师们珍惜参加集中培训的机会,接受教育领域专家们的精心指导,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理念的机会,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努力将学习到的先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管理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回校后,不仅能向学生们讲述他们在昆明的学习经历,还希望大家能给孩子们上一堂公益课,向孩子们传递所接触到的公益,滋养他们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

教师培训总结发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城乡统筹;教师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044-03

一、学习共同体的含义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师教育改革运动,是教师自发或学校组织起来的,由具有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该团体以合作文化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旨在通过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在支持性的环境中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知识、经验、思想与情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一种新兴的培训模式,学习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比传统培训模式更丰富、更有激励性的场景,为学习者营造了创造的机会和个性发挥的空间。在这样一个社会场景中,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整个教师群体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支持性的共同体。他们通过对话沟通,挖掘并分享信息,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对城乡统筹教师培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城乡教师共享教师培训优质资源

目前,城市学校教师与农村学校教师在培训机会、培训层次、培训资源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在学习共同体中,信息是多元的,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培训资源,也可以很好地解决城乡教师培训中的“工学矛盾”问题。另外,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是一种宝贵的群体资源。在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中,共同体可以促进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得,促进知识的分享。这样,集体知识的增加和个体知识的增加就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有利于专业智慧的提升。

(二)有利于激发城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主体性

在学习共同体中,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通过平等交往与对话,教师们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体文化,从而打破思维定式,审视自身教育实践,唤醒专业自觉性,激发专业自主发展的责任感、成就感以及主体性。在这样一种培训模式中,教与学的交往不再是被动的授受关系,而是一种对话式的主体性关系,培训的目的不是向参训者传递知识,而是创造一个交流的机会,让隐藏在各自内心的经验获得继续生长的土壤;在这个过程中,培训者与参训教师尊重彼此的差异,平等对话,相互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最终实现情感融合和知识生成。

(三)有利于发挥教师培训的长效性和辐射力

在以往的培训中,集中培训一旦结束,学员之间的沟通也大多终止,当学员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后无法得到后续的帮助,不利于发挥教师培训的长效性和辐射作用。基于学习共同体开展的教师培训,学习者能够在这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中及时获得专家、辅导教师和同伴情感上的支持和学习上的帮助,感受到温馨、友好的学习氛围,不仅可以共同建构和分享知识,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而且还可以体验到彼此的接纳和支持,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借助信息技术,学习共同体行为影响力的跨时空性可以递增,特别是骨干教师群体,具有极强的辐射力和号召力。通过学习共同体的传播,可以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专家教师资源,满足地方教育的差异性需求,促进城乡教师的融合。

三、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城乡统筹教师培训策略

(一)加强学习共同体的团队文化建设,创建相互支持和共同发展的心理氛围

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接纳的心理氛围,是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一个前提。只有当学习者从心理上、情感上有了一种归属感,相互之间建立起彼此开放接纳的氛围,团队活动才能得以有效地开展。因此,开展系列活动,建设团队文化就成了共同体建设的一个重点。建设团队文化的活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开展破冰活动,培育学员情感。要使相互陌生的学员成为一个团队,就需要打破他们心中的坚冰。破冰活动以“体验、总结、学习、运用”的心理发展规律为理论依据,将每个学员置于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系列活动,培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组织气氛,建立团队及个人信心。破冰活动的主要环节包括:学员之间相互自我介绍;分组确立目标和规则;开展组间对抗性活动,增强组内成员凝聚力;分享体验,点拨升华,强化团队成员的团队情感。第二,设计团队目标,形成共同价值。共同愿景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基础,它能唤起成员的积极性和希望,将所有成员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培训者应引导参训学员,准确地界定团体的目标和愿景,以共同的愿景和蓝图来凝聚团队成员,增强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和激励感。同时,通过参与共同体学习,促使成员成为默契的学习伙伴,对共同体产生归属感。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共同愿景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共同愿景与个人愿景的关系。共同愿景的制定耍根植于教师的个人愿景,得到教师的支持与接受,不能将愿景强加于教师,要充分发挥培训者和管理者的引导作用,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达成广泛共识。第三,组建领导团队,形成团队核心。学习共同体的良好运行,需要一个坚强有力、民主透明、善于引导的领导团队。在确立领导团队时,要充分尊重民意,选拔出经验丰富、真正能发挥核心作用的学员作为团队的高级主持者,培训、筛选和指导管理共同体的各区域、各版块主持者。在此基础上,设计并贯彻实施一个公开、正式的共同体主持或指导计划;制定领导团队的管理手册,以规范共同体的活动和维护纪律。

(二)根据城乡教师的实际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由许多类型的学习集体构成。为了促进城乡教师统筹发展,可以考虑如下三种具体类型:

1.强化基于“发展”的城乡支援合作体

城乡支援协作体就是围绕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而产生的学习团队,是以培训项目为纽带和核心,将城市名校和农村学校组成共同体,让双方在互动中共同提升的一种培训方式。其做法是:第一,确立培训基地学校。明确基地学校的培训责任,对基地学校的教师开展一定期限的培训,要求基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方位、全过程开放,培训教师全程参与。第二,选拔乡村教师进城市名校接受“影子教师”培训。选拔一批在教育教学工作和课程改革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乡村教师,走进城市名校,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和学习名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

自己的实践智慧。第三,科学设置课程并展开培训。根据乡村教师的培训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菜单,供乡村教师选择。同时,给每一位乡村教师都配备一名指导教师。第四,坚持跟踪问效。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问效,通过让参训教师完成一个教学设计、上一节好课、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撰写一篇教育叙事、参加一次校本研修活动、编写一份试卷等方式,对培训的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

以项目推进的城乡支援协作体建设既能为农村教师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使农村教师步人专业化成长的快车道,同时,也能增强名校教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名校教师的发展。

2.建设基于“问题”的区域学习共同体

基于问题的区域学习共同体是指区域内各学校、各学科教师在共同发展的愿景之下,从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行动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进学习。具体做法是:区域间定期召开现场交流会,定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确定研讨主题,共同体成员现场诊断,制定解决方案。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全体成员都有自己的切身经验和体验,在交流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智模式得以改善,共识得以达成。

3.发展基于“自主”的社团互助体

共同体中的成员带着问题读书,共享资源,并使信息得以高效地传递。教师社团互助体不仅可以丰富教师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社团文化,成员彼此帮助,相互协作,使成员的职业倦怠感得到消解,职业归属感悄然生成。在这种“互助”的文化熏陶与浸润中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学习共同体活动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培训形式很多,既可以是基于网络的在线交流讨论,也可以是线下的互访观摩。在众多培训形式中,以下六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1.教学沙龙

教学沙龙是围绕一两个教学问题,大家畅所欲言,进行头脑风暴式的交流。其操作步骤包括:提出话题,即由主持人抛出教学沙龙的讨论内容;独立思考,即要求受训教师预先做好问题准备,为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伴互动,即沙龙成员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归纳总结,即由专家或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不作终结性定论,为下一次的教学沙龙预设问题。

2.博客群

博客群是基于网络环境,利用博客构成具有共同学习任务的学习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博客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博客群使教师之间的交流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

3.教学伙伴

教学伙伴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互教互学的组织结构。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不同设计构想,然后施教,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也可以由一位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先进行试教,课后进行反思,然后同伴帮助,再次进行教学反思,修改教学方案进行施教。

4.课题组

课题组是为研究同一课题而组建起来的学习共同体。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需要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参与研究的教师共同承担研究任务,发扬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使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在互动合作中发展。

5.读书会

读书会是一群人针对同一学习材料,进行学习、讨论、分享的学习型组织。团队活动把教师个人的学习行为变成教师共同进步的动力。读书会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个人阅读、写读书笔记、小组讨论和主题发言。

6.名师工作室

成立名师工作室,所在学校及区域内的骨干教师作为工作室成员,参与名师牵头或指导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工作室主题研讨活动,共同探讨、协作研究、指导帮扶,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提升。

(四)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首先是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学习资源主要包括结构化知识信息和互动信息两类。结构化知识信息主要是指在线课程、专题网站、有价值的资源链接等高度结构化的知识信息,主要用于学习者进行个别化的浏览学习,这些信息有助于学习者系统地掌握知识信息。互动信息则是指学习者之间或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交流互动产生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不是一个静态的资源聚集地,欲使学习者有深层次的对话参与而不是肤浅的信息交换,对话活动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学习资源的构建应遵循三个理念:“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应用”。所谓“广泛共享”,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策略将网上分布的各种教学资源提供给这个学习同体中的成员共享和使用。所谓“有效聚合”,是指将网上分散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中心集成起来,通过资源管理、资源制作与知识整合等,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以满足学习共同体中各成员的教学和学习需求。所谓“充分应用”,是指为成员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和开发手段,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使用、开发支持服务。

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其次是指组织专家和名师提供强大的学术性支持。由于培训者和学员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为学员提供强大学习支持服务就非常重要。专家的学术性支持,可帮助教师理解、内化教育教学理论,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另外,大家往往比较关注优秀人物的一举一动,专家和名师是否活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共同体成员的参与性。因此,培训机构一方面应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习共同体组织和指派相关领域的专家、名师、骨干教师,对共同体中的学习者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制定相关制度,明确专家和名师的职责任务,规定其对团队进行指导的时数,保证其服务支持落到实处。

(五)建立健全教师共同体学习机制,保证学习共同体长效作用的发挥

教师培训总结发言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城乡统筹;教师培训;策略

一、学习共同体的含义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师教育改革运动,是教师自发或学校组织起来的,由具有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该团体以合作文化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旨在通过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在支持性的环境中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知识、经验、思想与情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一种新兴的培训模式,学习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比传统培训模式更丰富、更有激励性的场景,为学习者营造了创造的机会和个性发挥的空间。在这样一个社会场景中,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整个教师群体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支持性的共同体。他们通过对话沟通,挖掘并分享信息,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对城乡统筹教师培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城乡教师共享教师培训优质资源

目前,城市学校教师与农村学校教师在培训机会、培训层次、培训资源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在学习共同体中,信息是多元的,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培训资源,也可以很好地解决城乡教师培训中的“工学矛盾”问题。另外,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是一种宝贵的群体资源。在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中,共同体可以促进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得,促进知识的分享。这样,集体知识的增加和个体知识的增加就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有利于专业智慧的提升。

(二)有利于激发城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主体性

在学习共同体中,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通过平等交往与对话,教师们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体文化,从而打破思维定式,审视自身教育实践,唤醒专业自觉性,激发专业自主发展的责任感、成就感以及主体性。在这样一种培训模式中,教与学的交往不再是被动的授受关系,而是一种对话式的主体性关系,培训的目的不是向参训者传递知识,而是创造一个交流的机会,让隐藏在各自内心的经验获得继续生长的土壤;在这个过程中,培训者与参训教师尊重彼此的差异,平等对话,相互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最终实现情感融合和知识生成。

(三)有利于发挥教师培训的长效性和辐射力

在以往的培训中,集中培训一旦结束,学员之间的沟通也大多终止,当学员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后无法得到后续的帮助,不利于发挥教师培训的长效性和辐射作用。基于学习共同体开展的教师培训,学习者能够在这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中及时获得专家、辅导教师和同伴情感上的支持和学习上的帮助,感受到温馨、友好的学习氛围,不仅可以共同建构和分享知识,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而且还可以体验到彼此的接纳和支持,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借助信息技术,学习共同体行为影响力的跨时空性可以递增,特别是骨干教师群体,具有极强的辐射力和号召力。通过学习共同体的传播,可以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专家教师资源,满足地方教育的差异性需求,促进城乡教师的融合。

三、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城乡统筹教师培训策略

(一)加强学习共同体的团队文化建设,创建相互支持和共同发展的心理氛围

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接纳的心理氛围,是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一个前提。只有当学习者从心理上、情感上有了一种归属感,相互之间建立起彼此开放接纳的氛围,团队活动才能得以有效地开展。因此,开展系列活动,建设团队文化就成了共同体建设的一个重点。建设团队文化的活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开展破冰活动,培育学员情感。要使相互陌生的学员成为一个团队,就需要打破他们心中的坚冰。破冰活动以“体验、总结、学习、运用”的心理发展规律为理

论依据,将每个学员置于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系列活动,培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组织气氛,建立团队及个人信心。破冰活动的主要环节包括:学员之间相互自我介绍;分组确立目标和规则;开展组间对抗性活动,增强组内成员凝聚力;分享体验,点拨升华,强化团队成员的团队情感。第二,设计团队目标,形成共同价值。共同愿景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基础,它能唤起成员的积极性和希望,将所有成员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培训者应引导参训学员,准确地界定团体的目标和愿景,以共同的愿景和蓝图来凝聚团队成员,增强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和激励感。同时,通过参与共同体学习,促使成员成为默契的学习伙伴,对共同体产生归属感。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共同愿景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共同愿景与个人愿景的关系。共同愿景的制定耍根植于教师的个人愿景,得到教师的支持与接受,不能将愿景强加于教师,要充分发挥培训者和管理者的引导作用,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达成广泛共识。第三,组建领导团队,形成团队核心。学习共同体的良好运行,需要一个坚强有力、民主透明、善于引导的领导团队。在确立领导团队时,要充分尊重民意,选拔出经验丰富、真正能发挥核心作用的学员作为团队的高级主持者,培训、筛选和指导管理共同体的各区域、各版块主持者。在此基础上,设计并贯彻实施一个公开、正式的共同体主持或指导计划;制定领导团队的管理手册,以规范共同体的活动和维护纪律。

(二)根据城乡教师的实际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由许多类型的学习集体构成。为了促进城乡教师统筹发展,可以考虑如下三种具体类型:

1.强化基于“发展”的城乡支援合作体

城乡支援协作体就是围绕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而产生的学习团队,是以培训项目为纽带和核心,将城市名校和农村学校组成共同体,让双方在互动中共同提升的一种培训方式。其做法是:第一,确立培训基地学校。明确基地学校的培训责任,对基地学校的教师开展一定期限的培训,要求基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方位、全过程开放,培训教师全程参与。第二,选拔乡村教师进城市名校接受“影子教师”培训。选拔一批在教育教学工作和课程改革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乡村教师,走进城市名校,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和学习名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第三,科学设置课程并展开培训。根据乡村教师的培训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菜单,供乡村教师选择。同时,给每一位乡村教师都配备一名指导教师。第四,坚持跟踪问效。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问效,通过让参训教师完成一个教学设计、上一节好课、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撰写一篇教育叙事、参加一次校本研修活动、编写一份试卷等方式,对培训的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

以项目推进的城乡支援协作体建设既能为农村教师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使农村教师步人专业化成长的快车道,同时,也能增强名校教师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名校教师的发展。

2.建设基于“问题”的区域学习共同体

基于问题的区域学习共同体是指区域内各学校、各学科教师在共同发展的愿景之下,从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行动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进学习。具体做法是:区域间定期召开现场交流会,定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确定研讨主题,共同体成员现场诊断,制定解决方案。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全体成员都有自己的切身经验和体验,在交流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人们的心智模式得以改善,共识得以达成。

3.发展基于“自主”的社团互助体

共同体中的成员带着问题读书,共享资源,并使信息得以高效地传递。教师社团互助体不仅可以丰富教师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社团文化,成员彼此帮助,相互协作,使成员的职业倦怠感得到消解,职业归属感悄然生成。在这种“互助”的文化熏陶与浸润中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学习共同体活动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培训形式很多,既可以是基于网络的在线交流讨论,也可以是线下的互访观摩。在众多培训形式中,以下六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1.教学沙龙

教学沙龙是围绕一两个教学问题,大家畅所欲言,进行头脑风暴式的交流。其操作步骤包括:提出话题,即由主持人抛出教学沙龙的讨论内容;独立思考,即要求受训教师预先做好问题准备,为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伴互动,即沙龙成员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归纳总结,即由专家或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不作终结性定论,为下一次的教学沙龙预设问题。&nbs

p;

2.博客群

博客群是基于网络环境,利用博客构成具有共同学习任务的学习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博客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博客群使教师之间的交流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

3.教学伙伴

教学伙伴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互教互学的组织结构。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不同设计构想,然后施教,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也可以由一位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先进行试教,课后进行反思,然后同伴帮助,再次进行教学反思,修改教学方案进行施教。

4.课题组

课题组是为研究同一课题而组建起来的学习共同体。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需要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参与研究的教师共同承担研究任务,发扬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使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在互动合作中发展。

5.读书会

读书会是一群人针对同一学习材料,进行学习、讨论、分享的学习型组织。团队活动把教师个人的学习行为变成教师共同进步的动力。读书会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个人阅读、写读书笔记、小组讨论和主题发言。

6.名师工作室

成立名师工作室,所在学校及区域内的骨干教师作为工作室成员,参与名师牵头或指导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工作室主题研讨活动,共同探讨、协作研究、指导帮扶,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提升。

(四)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首先是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学习资源主要包括结构化知识信息和互动信息两类。结构化知识信息主要是指在线课程、专题网站、有价值的资源链接等高度结构化的知识信息,主要用于学习者进行个别化的浏览学习,这些信息有助于学习者系统地掌握知识信息。互动信息则是指学习者之间或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交流互动产生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不是一个静态的资源聚集地,欲使学习者有深层次的对话参与而不是肤浅的信息交换,对话活动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学习资源的构建应遵循三个理念:“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应用”。所谓“广泛共享”,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策略将网上分布的各种教学资源提供给这个学习同体中的成员共享和使用。所谓“有效聚合”,是指将网上分散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中心集成起来,通过资源管理、资源制作与知识整合等,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以满足学习共同体中各成员的教学和学习需求。所谓“充分应用”,是指为成员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和开发手段,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使用、开发支持服务。

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其次是指组织专家和名师提供强大的学术性支持。由于培训者和学员在时空上的相对分离,为学员提供强大学习支持服务就非常重要。专家的学术性支持,可帮助教师理解、内化教育教学理论,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另外,大家往往比较关注优秀人物的一举一动,专家和名师是否活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共同体成员的参与性。因此,培训机构一方面应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习共同体组织和指派相关领域的专家、名师、骨干教师,对共同体中的学习者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制定相关制度,明确专家和名师的职责任务,规定其对团队进行指导的时数,保证其服务支持落到实处。

(五)建立健全教师共同体学习机制,保证学习共同体长效作用的发挥

要确保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机制是保障。首先,管理者要建立合理的学习管理机制,对共同体成员提出明确要求;其次,要创建学习流动机制,让教师保持前瞻的目光,改善心智模式,坚持同中求异,通过对话和讨论,凝聚共识;再次,要创建学习转化机制,将学习的积累转化为教育智慧,让每一位组织成员的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和超越;最后,要设计分享交流的激励机制。建立一种类似于市场经济的合约机制,如果某位教师愿意把他的知识与别人分享,就给予他一定的回报。这种回报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奖励(如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承认学术价值)和物质方面的奖励(如稿费)。国内四大中小学教育博客群之一的天河部落,采用的精神奖励方法有评选部落名人、部落之星、学科推荐以及日志推荐等,而物质奖励主要是通过群组以稿费的形式进行。奖励机制的实施一方面有助于广大教师继续保持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促使教师内部进行良性竞争,实现共同发展。

教师培训总结发言范文第7篇

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学前教育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郭亦勤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并宣读了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学前教育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庞丽娟(因公务未能到会)的贺词。随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代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虞永平指出,当前我国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面临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双重挑战,为此,他号召广大学前教育专业院校深入研究与实践,用先进的教师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将研究过程与教师培养培训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大会主题发言

14日上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李天顺作了题为“为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和明天”的主题报告。李天顺指出,自《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颁布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前教育界同仁的努力奋斗。经过“三年行动计划”,各地学前教育资源迅速扩大,财政投入实现突破性增长,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入园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第一步目标已经实现,目前正在向第二步目标大踏步迈进。第二步的目标一是扩总量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入园难”问题;二是建机制强保障,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三是抓能力建设提保教质量,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在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上,李天顺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目标,必须塑造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一是要大幅度提高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落实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待遇,从而使幼儿园教师职业拥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吸引大批优秀人才从事幼教工作。二是要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根据发展需要制定幼儿园教师培养规划,健全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扩大培养规模,同时要深化学前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培养质量。三是要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教研网络,实现定期全员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让循环培训和终身学习成为制度和习惯。为此,李天顺提出,学前教育研究人员要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加强实证研究,深入幼儿园一线,为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建议。他希望能迅速壮大一支学前教育的专家研究队伍,产生一批学术带头人和权威专家,成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研究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他还指出,推进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因此,与会代表有责任向全社会大力宣传学前教育的意义、《若干意见》对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科学保教知识等,以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院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秦金亮教授作了题为“卓越教师驻园培养模式:中国经验与国际参照”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具体介绍了“教师驻园培养模式”这一新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理念、实践及其已取得的成绩。他认为高校要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发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而不是局限在大学课堂和实验室里。“教师驻园培养模式”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台北市立大学幼儿教育学系主任、副教授林佩荣作了题为“台湾幼儿园辅导计划的开展”的主题报告。自2006年开始,台湾地区开始实施幼儿园辅导计划,以辅导达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幼儿园教学品质的目的。辅导计划包括适性保教辅导、课程大纲辅导、特色发展辅导、专业认证辅导等四类辅导方案,内容非常丰富。林佩荣还播放了幼儿园辅导计划的相关视频资料,展现了台湾幼教同行在执行幼儿园辅导计划中的认真、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辅导带给幼儿园教师和幼儿的变化。

15日上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辉作了题为“香港学前教师制度的演进与专业发展”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香港幼儿园教师的现状和教师培养模式,强调对幼儿园教师反思性、专业性的培养。李辉特别介绍了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基于网络实施的PBL问题导向式教学培养模式,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兴趣。

广东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广东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江门幼儿师范学校副校长王明辉作了题为“广东省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的概况、经验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广东省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的类型、模式和途径及取得的成绩等,还提出了整合资源构建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高校教师和幼儿师范学校教师、幼儿师范学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三个学前教师培训共同体的理念,以促使教师培训在理论提升、实践导向、反思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高水平的大会主题报告为幼儿园教师素养提高、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等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引领与会代表从多层次、多角度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

二、分组研讨

14日下午,与会代表在四个会场,围绕相对集中的主题,进行了分组报告和研讨。

第一分会场主题为“学前教师教育政策与反思”,由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赵微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易凌云主持。湖南长沙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彭世华以湖南省出生人口统计与预测为依据,遵循人口出生率―新增适龄儿童―入园率―入园人数―师资需求的直线推测逻辑,结合多种指标,合理预算,缜密推断,分析了湖南省2014~2025年间学前教育师资需求与供给的变化趋势,为合理规划省域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数量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切实依据,也为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和政策制定的目的性、有序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方法支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丙成以师资配置、师资结构、教师待遇、教师素质、师资公平等5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为依据,对全国30个省区市的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进行了考察,发现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省际差异明显,沪、京最高而黔、闽最低;八成省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与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比较协调,而藏、闽、新、甘地区协调性较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幼儿园师资状况有重要影响。广州大学周燕的调查发现,广东省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杭州师范大学张三花则进行了一项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调查,发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分会场主题为“学前教师教育发展实践与改革”,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宁和沈阳师范大学教授但菲主持。沈阳师范大学秦旭芳从人的双重生命,即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角度出发,剖析幼儿园教师在自身价值与职业价值之间,在精神追求与现实生存状态之间,在隐性流失与显性流失之间的深层问题,并从教师自身、机制构建、专业回馈等方面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张俊论述了如何在数学领域教学活动中处理好学科知识、儿童知识、教学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带给与会代表很多启发与思考。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王烨芳则从建设《幼儿行为与观察》课程入手,对课程的理论建构、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质性研究。

第三分会场主题为“学前教师培训模式与创新”,由天津师范大学教授韩映虹和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姜勇主持。新疆教育学院周欣在新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区域,从双语教师教育观念、教育策略、环境创设、专业发展等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据此提出要重视农村地区双语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重心下移、阵地前移”的研训活动,以提高双语教师整体素质。河南师范大学崔财燕则对河南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教师继续教育需求与继续教育现状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建议重视继续教育需求调研,开展有针对性且具有实效性的培训,同时整合高校及教科研机构的优质资源,完善培训的管理机制。上海师范大学张慧敏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相对薄弱的专业能力――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入手开展了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纳入职前教育课程设置、实训体系构建、职后实践反馈的整套培养路径之中。河南省实验幼儿园韩晓德基于河南省实验幼儿园“食育工坊”的建立和活动开展,从生命关怀、哲学情怀、文化建设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饮食教育的现状与困惑,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四分会场主题为“农村学前教师培养与培训”,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袁爱玲和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陈世联主持。华南师范大学袁爱玲、重庆师范大学陈世联、陕西师范大学程秀兰、昆明学院唐敏分别就广东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现状调查、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构建及实施、农村转岗幼儿园教师培训、云南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置换脱产培训项目”等问题作了发言。

在四个分会场,代表的专题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各分会场虽侧重点不同,但聚焦点都是幼儿园教师,大家充分认识到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影响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关注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15日上午,四个分会场的主持人向大会汇报了各个分会场的交流研讨结果,与会代表全面了解到了各组讨论的热点问题、核心内容和达成的共识。最后,郭亦勤作了大会总结发言。之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本届年会承办方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宁和江门幼儿师范学校校长李怀星将会旗传递给了下一届年会承办方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蔡迎旗。

教师培训总结发言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继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无疑为我区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然而在目前,我区继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分析这些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才能不断提高我区继续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新形势下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今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一、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区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农村教师人数众多、继续教育任务坚巨,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将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教育观念淡薄。一是领导不重视。目前,不少农村学校的领导对继续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很好地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学习、领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继续教育方面的文件精神,没有真正明确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领导对教师继续教育一问三不知,一些学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倾向于依靠制度强迫教师参与,疏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督导工作,缺乏培训目标的定位,评价重数量、轻质量,对现实中凸显出来的问题缺乏调查,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或调整有关措施,继续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一些教务人员只是应付一年一度的登记和盖章。由于领导认识不到位,加之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教师集中培训的时间很少。作为乡村教师,能到县城学校听听课就算是很不错的,可这样的机会也非常有限。

二是参训者对继续教育均持消极态度。不少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为学分而学,为过关而战”,只看重证书和学分,而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就说去年我省统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吧,远程培训充分发挥开放式网络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是提高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广大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迫切需要,直接影响我区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质量。可是我们许多校长、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此次培训的重要性,也不珍惜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甚至许多教师还有抵触情绪,学习态度很不认真。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继续教育的特定对象和目的决定了继续教育内容应具有特殊性。为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补偿教师职前教育之不足,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但是,大部分教师反映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表现为:内容陈旧,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实施性弱,与实际教学无法相符;学非所用,个别与学校教材相脱节等。农村教师最需要的技能、技巧和反思教学实践的思维习惯未能得到培养和训练。

3、教学形式单一。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应有不同的教育对象、内容和培养目的,对此,应视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形式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目前,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采取集中面授、学员讨论、学员自学、撰写论文等形式,集中面授也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形式,一方面让受教育者对培训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与培训者所倡导的事例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等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理念相去甚远,故教育的效果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又与之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并努力寻求改进继续教育现状的良策。

1、更新观念、加强管理。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有关继续教育方面的文件精神,把继续教育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其应尽的义务。同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正常、高效的运行涉及有关方面的协调一致,尤其是相关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事业上,政府部门应切实履行其教育行政职能,要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实现。在管理中采取积极措施,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受训教师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推动继续教育活动。

2、注重教学内容的适用性。针对继续教育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对中小学教育现实情况进行调查,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以期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因此,培训机构必须与基层学校多联系,深入到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去,深入了解教育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多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然后把调查得来的有关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再确定适当的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形式以及培训的对象等。我校每学期都组织教师到我区各乡镇中心小学及村完小听课,一是了解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情况,二是针对农村教师教学现状,了解教师还需要怎样的培训。如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农村音、体、美教师奇缺,通常都是语、数教师兼课。一些音乐教师大都自己也不识谱,根本无法按教材上课;许多农村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带有浓厚的乡音,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读音错误。

由此,我校在今年下半年开设农村音乐教师培训班和普通话培训班。要求各乡镇选派一部分教师参加我校组织的集中培训,受训教师培训后回校组织全校教师培训。这样以点带面使所有农村教师都能接受继续教育培训。近年来,我校培训班还开设一些紧贴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和参训教师感兴趣的课程,如课堂教学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指导、备课与优化课堂教学、教育评价专题等,使之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3、办班形式多种多样。针对农村教师经费紧缺、交通不便、工学矛盾突出等实际情况,我校继续教育培训班灵活多样:

(1)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去年下半年,我校举办了全区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区各小学积极配合,认真落实,选派那些年富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参加培训,培训为期两个月,此次共培训骨干教师147名(其中农村骨干教师84名)。这些骨干教师回校后大都是学校的业务骨干,在学校起着业务引领和教学指导作用。

(2)送培下乡、送教下校。也就是说,我校把培训班办到乡镇,这样可以避免工学矛盾,节省参训教师的开支,使更多的农村教师有机会接受培训。为了使我区所有农村小学教师加深理解新课程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充分理解各学科课程标准,了解新教材特点。去年我校和教研室合作送培下乡,于暑期对两乡两镇的550名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今年上半年,我校下十九小听课,发现一位三年级语文教师的语文课上得非常精彩,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讲述声情并茂,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从教师的教学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和教师在贯彻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学方法,灵活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等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到位。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优质课,值得我们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学习。由此,在我校地精心组织下,我们把这堂优质课送到朝阳乡王村小学,活生生的课堂使农村教师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整个乡村。

(3)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师德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习模范、崇尚师德、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努力开创师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我校从农村和城区中小学邀请了8位优秀班主任向全区中小学近800位班主任教师进行了经验介绍,8位优秀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的点滴经验和感人事迹给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经验交流会给班主任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教师培训总结发言范文第9篇

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邢元敏同志、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任何致瑜同志、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李家俊同志、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徐维凡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天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家祥、校长博士生导师靳润成和博士生导师徐大同、庞卓恒、侯建新等学校领导和知名专家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白学军教授代表文科基地做了成立三周年的工作汇报。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简称文科基地)已经三周年了。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经过三年一个周期的建设,完成了既定的建设任务。在文科基地建设三周年之际,适逢沈德立教授的《半个世纪的心理学生涯》一书出版,这是值得庆贺的两件事情。

三年来,文科基地在沈德立教授的带领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有:

第一,全面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第一个建设周期的目标;

第二,填补了天津师范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空白;

第三,填补了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建站工作的空白;

第四,创办了《心理与行为研究》学术刊物;

第五,建成了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迄今已完成了教育部委托的6期培训任务,为全国29个省市200余所高校培训了350余名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

特别令人振奋的是,2003年由沈德立先生作为首席专家领衔申报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在全国招标中一举中标,获得资助经费80万元。这是此类课题中前所未有的。

文科基地获批以来,一直受到天津市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同志、市长戴相龙同志先后视察文科基地的工作,邢元敏副书记多年来一直关注这个学科的建设,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切实的帮助,使全体研究人员受到极大鼓舞。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文科基地的建设经验表明:没有学科带头人沈德立的“立德、立功、立言”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全体学科成员多年形成的团队忘我拚搏精神,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可能。

靳润成校长就《半个世纪的心理学生涯》一书出版作了感人的介绍,博士生导师徐大同教授等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徐维凡副司长也发表了讲话。他对基地成立三年来圆满地完成第一个周期建设目标表示满意。对沈德立教授给予部里工作的一贯支持表示感谢,他认为天津师范大学的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已走到全国前列,能够在全国高校的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

教师培训总结发言范文第10篇

1.1研究对象

选用在我科见习的2004及2005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180人,随机分为PBL组和LBL(lecture-basedlearning,LBL)组,每组90人。2组学生教育背景,授课教师均相同,男女比例相似,且理论成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LBL组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主题为导向的传统的教学方法。PBL组实施PBL教学法,具体步骤。

1.2.1资料准备对肿瘤内科见习生教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制定PBL的详细计划和内容,编写出用于PBL的教案,准备典型病例(肺癌2个,胃癌2个)。

1.2.2教师培训对即将进行见习带教的老师进行培训,并要求其试讲,确保带教老师掌握PBL教学方式并能对见习生教学中贯彻实施。

1.2.3在带教中实施PBLPBL组中90名学生随机分为9个小组,每组10名,选一名为组长。在授课前2周将相应病例资料发给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各组学生针对每份病例资料分析、整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收集的资料做出答案和总结,形成讨论提纲或制作幻灯片。授课当日9组集中讨论。每组选1名同学作总结发言,其他同学和指导教师共同参加讨论,讨论主持人由同学轮流担任。讨论最后由学生针对本次内容的重点、难点作课程总结。指导教师针对具体情况可作必要点评,并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1.2.4统计学处理应用χ2检验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课堂效果采用PBL教学,将原来由老师授课的单向教学转变为学生讨论结合老师指导的双向互动。课堂气氛较之以往更为活跃。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更为强烈,并能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2考试成绩进行统一命题考试,统一阅卷。试题采取百分制,分为基础知识考核(50分)、分析问题能力考核(30分)、解决问题能力考核(20分)三部分结果显示:接受PBL的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接受LBL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教学效果调查共下发调查表160份,有效回收160份。87%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82%的学生认为学习效率较高;85%的学生认为能够全面准确地获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提高了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90%的学生认为能够开拓学习思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4%的学生认为PBL不好,使得自己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另有2%的学生认为PBL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3讨论

上一篇:乡村医生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小学音乐培训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