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11:41:21

教师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教师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2017教师个人扶贫工作总结1】

多次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贫困地区,而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由于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劳动者普遍存在着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要补上贫困地区的短板,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上曾经荒凉落后的潮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就是精准扶贫的样板。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3名,韩愈到任潮州刺史后,花大力气兴办乡校:知州学停办,已经有100多年没有人赴京考取功名,他大胆启用潮州英才赵德主持教育工作;办学缺资金,他把自己八个多月的俸禄捐出来以给学生厨馔韩愈的兴学,滋润了潮州人的群体性格,使潮州人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172名,潮州赢得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贫困地区要拔掉穷根,就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要在人口较为集中的行政村,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人口分散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办流动幼儿园;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将老少边穷地区的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管理,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推进力度。

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就必须要有一个有质量的师资队伍。然而,即使在教育培训投入位居山东省第一的青岛乡村,有的教师20多年不读一本书,有的一下课就甩开学生,立马回去照顾孩子。因为缺乏培训,一些老师的素质差,能力低,根本没办法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贫穷地区农村的师资队伍素质可想而知。

令人欣喜的是,在国家层面,早在2010年就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到20xx年已经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00多万人次,仅20xx年中央财政就投入500亿元专项资金,全年培训240万人次,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下一步,教育部等部门还将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全面覆盖贫困地区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精确对准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经测算,截至20xx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未来5年,每年要减贫1170万人,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要集中精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离不开教育扶贫的治本之策,抓住了精准扶贫的本,再加上其他的超常举措,就一定能够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享小康硕果。

【2017教师个人扶贫工作总结2】

通过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和专业扶贫,为云南省施甸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项扶贫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一、提高认识,实地调研,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为了扎实做好挂钩帮扶工作,学校20**年组织7批次,20**年已组织6批次各方面力量赴施甸县调研考察和实施项目。调研涉及整体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基础教育、施甸县城乡规划、姚关镇文化旅游开发、雷打树村人畜饮水蓄水安全、生猪养殖和火腿加工、野鸭湖产业发展、水蛭养殖和药品生产,高山特色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等诸多方面。严格按照《西安交通大学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逐项落实。学校党委明确要求,全校上下必须始终坚持突出高校特色、以智力扶贫为主的工作方针,高度重视,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力求实效。

二、发挥智力优势,重点实施教育、医疗、文化扶贫

学校始终坚持突出高校特色、以智力扶贫为主的工作方针。具体针对当地人力资源缺乏、水平不高的问题,制定了干部培训、基础教育培训和医疗培训三个主攻方向,开展各类培训12期,供培训2600人次。

一是扶贫干部培训。依托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西安交通大学基地,面向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和陇川县在20**年先后举办了4期干部培训,近期又将开展2期,共有200余名来自基层的干部接受了关于城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等专题的培训。课程内容涵盖了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小城镇建设、县域经济建设项目策划、包装与申报、历史文化追思、空间集聚机制与城市发展的信息动力学、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应对与领导干部的新闻传播素养、领导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地教学等。

二是教师培训。20**年6月,来自施甸县教育局的干部、中小学校长、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等,在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和听课培训;20**年4月、20**年3月,西安交大附中、附小及幼儿园的20余名骨干教师分两批,赴施甸县开展了高效课堂与课题研究、特色班级建设与管理、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备战高考与重点难点突破等四个专题的教学报告,并通过上公开示范课,听课,评课等具体的形式进行教师教学培训。

三是智力帮扶。20**年,人居学院专家教授经过实地考察,向施甸县县委和政府提交了城乡规划及旅游开发帮扶项目的建议,与当地政府共同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等项目的规划和实施。生命学院书记、院长带队赴施甸就可能进行科技合作的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并为施甸一中师生做科普知识讲座;实地考察了施甸县太平镇石瓢温泉地热资源,与县国土局和太平镇就开发石瓢温泉饮用富氢水相互交流了意见和看法,研讨了施甸健康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的可行性,为以后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础。20**年6月5日,学校副校长李伟一行5人在保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朋建,施甸县县长张云怡及其他市县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前往姚关镇雷打树村、施甸三中、姚关小学和云南海瑞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开展了调研工作,并在施甸县召开了20**年扶贫帮扶工作联席会议,总结20**年帮扶工作,明确20**年的帮扶工作计划,学校有关部门与施甸县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商议20**年帮扶工作。同时,学校组织学生创业企业与施甸县当地的青年创业企业进行经验交流,组织优秀博士生、硕士生为县农业局开发农产品网上交易的电子交易平台,解决高山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推广问题。

四是教育挂钩帮扶。针对当地基础教育师资水平非常落后的局面,学校把当年扶贫经费的大部分投入到了基础教育帮扶上。同时加大对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力度。学校20**年一期投入60余万元帮扶援建施甸中小学校园网络项目由西安交大网络中心承担,顺利建成并开通了施甸一中有线无线一体化校园网络,新建了一个计算机教学机房和两个多媒体教室,搭建了施甸一中主页服务器;20**年,学校二期投入近50万元,为姚关镇雷打树小学、施甸三中、仁和镇中学各建设了一个计算机教学机房;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初步的网络技术培训。学校工会与施甸县总工会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共同圆大学梦活动,每年投入2万元资助10名施甸籍贫困大学生。校团委、仲英书院组织了两次赴云南施甸帮扶实践活动,40余名师生分别在施甸县一中、三中开展公益支教活动;博士生协会对施甸县域经济中的特色农业产业、产业结构优化、主要民生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调研报告。

五是文化交流。文学院杨琳教授课题组,针对施甸县抗战文化、契丹文化、布朗民族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资源的保护及开发进行了实地调研;学生艺术团深入具有布朗族和彝族音乐魅力的白龙水村、摆榔乡、由旺镇等地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同他们同台演出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学校舞蹈团,赴施甸县进行跳舞吧 交大的采点拍摄,并形成了醉美施甸专题系列,宣传推广施甸旅游产业发展工作。

六是卫生医疗帮扶。学校三所附属医院采取多种形式对施甸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进行对口支援,第一附属医院派出医疗队赴施甸县为近200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医学临床三基三严专业培训;第二附属医院先后对保山市人民医院、施甸县中医院、施甸县妇幼保健院、姚关镇医院进行了学科对接和指导,重点对施甸县人民医院等级评审进行了模拟测评,同时制定了三年的医师、护理管理等方面培训进修学习计划和保山市医专的教师培训计划。目前,已累计接受33名医务人员到学校三所附属医院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进修、学习和培训。

三、发挥挂职干部作用,做好挂钩扶贫工作

学校组织部根据教育部人事司要求,结合岗位要求,认真做好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派工作。经基层党委推荐、组织部门遴选、学校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分两批选派了2名干部赴滇西挂职。挂职干部深入基层考察了全县乡镇、农场、全县中小学,直接与群众沟通交流。主动登门与县四套班子领导和相关党政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交流座谈,主动了解县情、民情,学习地方工作特点,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同时,作为学校与当地扶贫工作联席会议的联络人,切实承担起了学校与滇西边境山区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找准着力点,进一步提升扶贫工作的成效

20**年4月21日,学校举行社会扶贫工作会议,总结20**年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工作,安排部署20**年学校社会扶贫工作。要求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认真归纳和总结,找准着力点,影响和带动当地的发展,提升扶贫工作的成效和意义。一是突出挂钩帮扶的重点区域和项目,促进帮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和可持续发展。

教师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大学扶贫年终工作总结1

根据凉山州委、州政府《关于实施百乡教育扶贫工作的决定》,20xx年以来,凉山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百乡扶贫办关于教育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统一安排部署,始终把我乡教育扶贫工作列入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情系民族教育、心连贫困儿童,认真履行宣传、督导、调研、联络、帮扶五项职能。动真情、动真格,进一步明确思路,抓住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教扶贫工作,使我校的教育基础设备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等得到规范有序,教学质量取得明显提高。

在贵局的帮扶下,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适龄女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当前,“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启动以来,贵局在刘斌局长的带领下,多次深入到我乡,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听取群众的意见,并指导群众如何开展我乡的“新生活运动”。使我乡的教育和社会事业都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现将贵局在本年度对我乡教育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本年度,贵局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教育扶贫共精神,积极投身到我乡教育扶贫工作之中。成立了教育扶贫领导小组,并拟定了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把此项工作纳入他们的目标责任管理工作中,作为年终考核内容。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进一步加强教育扶贫基础工作

一是立足实际,理清思路。贵局针对我乡教育发展现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研究,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年度教育扶贫工作计划》。二是深乡,实地调研。工作组多次深入到我乡,全面了解我乡教育发展基本情况。为切实开展我乡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我乡教育扶贫工作真正做到有得放矢。三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工作组成员视教育扶贫为己任,深入乡村、学校,召开乡村组干部、教师及群众参加的教育扶贫研究会,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四川省对彝区普高以及当前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等有利政策,并利用村支部活动室的黑板报和下乡深入村组宣传教扶贫、“新生活运动”等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教育扶贫、“新生活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为推动教育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确保“两基”达标迎检。

教育扶贫的真正目的之一是要贫困儿童上得起学,读得起书,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现状。为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问题,使“一帮一”助学活动开展持之以恒,全局干部参与了此项活动,向我中心校捐助办公桌椅12套,价值9600、00元;小型鼓号队器材一套,价值4000、00元;学生服装200套,价值10000、00元;书包文具200套,价值8000、00元;协调50吨水泥价值28500、00元。昨天,贵局又给我中心校送来了学生洗漱用具200套和体育用具,价值5930元。小计:62430、00元。通过贵局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改善了我中心校的教学设备和办学条件,促进了全乡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确保了迎国检工作。

(三)协助乡党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积极致力于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同时,贵局还为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出谋划策,主动协调落实建设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助乡党委政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配合和支持我乡,搞好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我乡结合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发展经济作物,使支柱产业花椒、核桃、马铃薯、烟草等上规模、重效益。从而加快了我乡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积极配合我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等宣传教育活动。刘局长指示说,要把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凉山调研时关于“创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指示化作推进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的强大动力,结合“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将“板凳工程”作为新生活运动的切入点,以小板凳推动大工程、促进大转变,着力改善彝区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创建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三是捐赠物资,提高民生。2010年春节问尉了30户贫困户:30袋大米(每袋50斤),价值3000、00元;30桶菜油(每桶10斤),价值3000、00元;30床毛毯,3600、00元。小计:9600、00元。在启动彝区新生活运动之际,联系了140户贫困户,捐赠140床被褥、140套生活用品,板凳813个共价值27583、00元。给乡政府赠送了2台电脑、一台打印机给乡政府,价值10000、00元。

以上共计:115543、00元。

为了及时开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贵局安排驻乡联络人员一名,长期驻点我乡,计划帮扶303户贫困户,并拟定了帮扶规划及措施。给乡政府预订了12套办公用具、12张铁床、1个冰箱、1套餐桌、1套会议圆桌、1组文件柜。

总之,教育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任务重、工作量大,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抓好当前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政策的好时机,和联系单位连成一片心,一如既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致力于我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努力开创“百乡教育扶贫”工作的崭新局面。

大学扶贫年终工作总结2

下坪乡民族中心学校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下坪村村支两委的紧密配合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坚持真情扶贫,办好实事,注重实效,强化服务,在促进发展上下功夫,推进和加快了帮扶村组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的步伐,现就我们具体做法汇报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各负其责。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乡中心学校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为组长,全体校委会人员为成员,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分工到人,各司其职。

2、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我们根据党委政府的安排和步骤,与村组干部紧密的配合,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与他们打成一片,当好参谋,做他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3、深入实际,摸清情况。

根据县、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抓紧抓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1)深入帮扶家庭了解情况。在2017年9月,工作人员与村委会人员三次深入帮扶村、组,摸底排查,掌握基本情况。

(2)再次初选贫困农户名单。在2017年10月,工作人员与村委会人员再次深入各户初选贫困农户名单,予以公示。

(3)甄别确定贫困农户名单,协助各部门按照上报的贫困户名单,完善相关档案。认真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4)最终确定帮扶对象,再一次人深入帮扶家庭,与帮扶对象拟定脱贫措施,并签订协议和承诺书。

通过以上方法和步骤,我们服务范围内共帮扶家庭 74 户,帮扶人数184人,其中在籍学生27人,经筛选2017年末,帮扶范围内脱贫25 户,2017年底脱贫25户,2017年底脱贫24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74 户。

4、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围绕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制定精准帮扶工作方案,分别针对各项工作签订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规范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本次共计帮扶干部13人。服务范围内贫困户对象中计划实施养猪 328 头,养鸡1478只,繁殖母猪4 头,养蜂 8 群,预计产业发展投资八万多元。教育助学19人,计划争取雨露计划圆梦行动补助对象 4人,补助资金每人2万8千余元。预计危房改造32户,投资三十多万元,

5、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和一户一法的要求,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户、带动到人”,实施好当前拟定的产业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户,资金到户,效益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教师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围绕贫困家庭劳动力精准识别、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扶贫帮扶重点工作,强力推进,注重落实,圆满完成各项预定进度。组织开展技能培训1630人次,分行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93场次,开展现场招聘、网上招聘、送岗位下乡村等活动63场,促进3.4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并逐步分别兑现求职创业补贴、单程交通补贴1023.098万元,按季及时更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信息24万余条,更新率达95%以上,逐年加大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现已达1514个。以上目标任务每年均超额完成。

(二)特色经验做法

一是突出宣传“广泛性”,建好平台推动政策普及。在全县46个乡镇、52个社区、170个辐射能力强的重点村建立人社基层服务平台291个,详细采集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培训需求等情况,适时更新“一库五名单”,实现贫困劳动力一村一册、一乡一柜、一县一库,收录贫困劳动力4.1857万人。依托各类基层平台,广泛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在贫困村人口聚集区设立醒目宣传牌210余块,依托县人力资源市场“点对点”宣传发放资料90000余份,结合“大走访”、“走基层”、“挂牌督战”等活动,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社宣讲就业扶贫政策7300余次,推动就业扶贫政策普及全覆盖。

二是突出培训“精准性”,因人施训提高就业技能。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现状,部门帮扶责任人和镇村联动,紧盯重点对象宣传引导,广泛动员其参加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的覆盖面。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培训意向,科学编制培训目录,务实开发柠檬种植、农村电商、竹器编织、居家保洁等实用工种,切实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不断精准培训方式,组建由专家、教师、技术人员为主的培训团队,广泛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在班级制教学基础上,探索师带徒教学、以工代训等多种培训方式,联动推进县农广校实用型培训、县职教中心定单式培训、县就业局转移型培训和“农民夜校”补充式培训、驻村农技员点对点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实效性。目前,累计开展就业扶贫专班培训34期,技能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1630人次,拨付培训资金142.12万元,1427人成功实现就业,培训后就业率达87.5%。

三是突出转移“引导性”,政企联动扩大转移规模。抓住成德眉资同城化、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契机,与成都武侯区、重庆大足区等地深入开展区域劳务合作,建立落实输出用工地、用工企业、劳务公司“三方合作”机制,推进岗位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共用、现场招聘共促,有序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搭建转移平台,提供岗位信息,免费职业介绍,扎实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鞋服产业专场招聘”等系列活动,分区域、分行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目前累计举办扶贫专题招聘会93场,提供就业岗位26万个,吸引23万人次入场应聘,2.53万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四是突出就业“灵活性”,主体带动拓展吸纳空间。突出发挥返乡创业带动灵活就业作用,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培训基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组织返乡创业培训20余期,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4217万元、返乡创业补贴67万元,带动2300余人次贫困劳动力灵活就业。依托柠檬、蔬菜等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容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5.4万余人次,特别是鸳大镇薛燕平创立五凤农民创业园,引进种植、养殖类企业10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500余人次。突出发挥企业吸纳就业牵引作用,引导鸿星尔克、季茜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贫困劳动力务工优先机制,务实开发、及时工作岗位,重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目前,全县开发扶贫车间12个、扶贫基地4个,吸纳就业4900余人次,兑现奖补资金48.5万元。突出发挥农村公益性岗位在灵活就业中的兜底作用,因地制宜开发清扫保洁、道路养护、治安巡防、社保协管和留守老人、儿童看护等岗位。目前,按贫困村不低于5个、非贫困村至少1名的标准,已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514个,发放岗位补贴资金1430余万元。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部分乡镇、村社对就业扶贫政策知晓度不高,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专合社、种养殖大户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政策落实较差。县就业局已印制有关宣传资料,并在扶贫督战过程中,张贴海报140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向镇村两级干部、部分专合社负责人、种养殖大户宣传解读就业扶贫政策。

二是乡镇、村社“一库五名单”数据更新不及时,部分村资料存放错乱,归档不及时,存在遗失等情况;针对这类问题,县就业部门已统一制定并下发相关表册,现部分乡镇进行了数据更新,但个别乡镇、村社存在重视度不够,整改推进滞后。

三是公益性岗位管理不规范。县在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时,各乡镇村社在理解文件时发生偏差,造成多数村社申请的岗位与贫困劳动力实际从事的岗位不相符合;部分村社公益性岗位人员考勤考核资料中存在逻辑关系、时间节点问题;县就业局已把统一模版发给各乡镇、驻村工作队,对问题现场指导整改,目前乡镇村社已基本整改到位。

二、2020年工作总结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年完成贫困家庭技能培训407人,完成目标任务300人的122.1%;组织召开就业扶贫线上线下招聘会34场次,完成目标任务12场次的283.3%;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活动12场次,完成目标任务12场次的100%;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4148人,完成目标任务10800人的316.2%;所有贫困村开发公益性岗位至少达到5个,非贫困村至少达到1个。

(二)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细化落实现有就业扶贫政策,积极贯彻落实企业吸纳就业、有组织劳务输出、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扶贫“十五条措施”。出台《关于申报非贫困村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的通知》(安人社发〔2020〕20号)、《关于申报就业扶贫有关补贴的通知》(安就业发〔2020〕1号)、《关于申报就业扶贫及疫情期间有关补贴的通知》(安就业发〔2020〕8号)、《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暨农村贫困劳动力信息登记更新工作的实施方案》(安就业发〔2020〕11号)、《关于申报就业扶贫及疫情期间吸纳就业和县外务工及求职补贴资金资料的通知》(安就业发〔2020〕21号)、《关于申报脱贫攻坚补短板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的通知》(安就业发〔2020〕32号)政策文件,争取各项资金1383.5万元。细化措施,强化政策资金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就业扶贫政策落地落实。依托各类基层平台,广泛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在贫困村人口聚集区设立醒目宣传牌210余块,依托县人力资源市场“点对点”宣传发放资料90000余份,结合“大走访”、“走基层”、“挂牌督战”等活动,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社宣讲就业扶贫政策7300余次,推动就业扶贫政策普及全覆盖。

二是动态更新完善“一库五名单”。依托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及时更新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和贫困家庭劳动力信息。在全县46个乡镇、52个社区、170个辐射能力强的重点村建立人社基层服务平台291个,详细采集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培训需求等情况,适时更新“一库五名单”,实现贫困劳动力一村一册、一乡一柜、一县一库,收录贫困劳动力4.1857万人。按季度及时更新“一库五名单”,完成信息更新40674条,更新率为97%,为精准就业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实施技能培训脱贫行动。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现状,部门帮扶责任人和镇村联动,紧盯重点对象宣传引导,广泛动员其参加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的覆盖面。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培训意向,科学编制培训目录,务实开发柠檬种植、农村电商、竹器编织、居家保洁等实用工种,切实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不断精准培训方式,组建由专家、教师、技术人员为主的培训团队,广泛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在班级制教学基础上,探索师带徒教学、以工代训等多种培训方式,联动推进县农广校实用型培训、县职教中心定单式培训、县就业局转移型培训和“农民夜校”补充式培训、驻村农技员点对点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实效性。目前,累计开展就业扶贫专班培训12期,技能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343人次,结合劳务品牌培训64人,共计培训407人次,发放培训期间生活补贴7.9390万元,拨付培训资金29.0555万元,326人成功实现就业,培训后就业率达80.1%。

四是大力促进转移就业。抓住成德眉资同城化、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契机,与成都武侯区、重庆大足区等地深入开展区域劳务合作,建立落实输出用工地、用工企业、劳务公司“三方合作”机制,推进岗位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共用、现场招聘共促,有序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搭建转移平台,提供岗位信息,免费职业介绍,扎实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鞋服产业专场招聘”等系列活动,分区域、分行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目前累计举办扶贫专题招聘会34场,提供就业岗位11.3181万个,就业招聘信息15万余条,开展职业指导1.6万余人次,吸引23万人次入场应聘,1.1万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与秀洲、嘉兴、台洲、嘉善、昆山等地达成劳务合作协议,实施“返岗春风行动”,通过“点对点包车护送”等方式,组织输送2.2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到广东、江苏、浙江、重庆、成都等地就业,发放求职补贴和单程交通补贴1023.098万元。

五是扎实推进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就业扶贫车间、扶贫基地等市场主体充分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突出发挥企业吸纳就业牵引作用,引导鸿星尔克、季茜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贫困劳动力务工优先机制,务实开发、及时工作岗位,重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目前,全县开发扶贫车间12个、扶贫基地4个,吸纳就业4900余人次,兑现奖补资金27.2万元。

六是扶持返乡下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贯彻落实《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五条措施》,进一步强化要求保障、财政支持、融资信贷、创业服务等方面政策支撑。突出发挥返乡创业带动灵活就业作用,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培训基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组织返乡创业培训20余期,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4217万元、返乡创业补贴67万元,带动2300余人次贫困劳动力灵活就业。

七是务实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就业。发挥农村公益性岗位在灵活就业中的兜底作用,因地制宜开发清扫保洁、道路养护、治安巡防、社保协管和留守老人、儿童看护等岗位。目前,按贫困村不低于5个、非贫困村至少1名的标准,已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514个,发放岗位补贴资金373.34余万元(未计算第四季度)。

八是开展就业扶贫工作“回头看”。对全县已退出的贫困村和已脱贫的贫困户,继续实施就业扶贫政策扶持,实行“脱贫不脱政策”,通过稳定就业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在2020年1月8日至12日县接受脱贫攻坚省际交叉考核过程反馈的问题中涉及“培训对象不精准”问题。针对问题,全面查找问题根源,对以往参训的各类人员再次进行排查,所有数据与残联、扶贫办、社保、工商等相关部门数据进行对比,清理疑点信息,并一一核实整改。共清查发现18名一级、二级残疾人员参加不适合的项目进行培训,已于3月26日对其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对所涉资金进行退回。

三、2021年工作打算

教师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自2015、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指南》以来,为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准确了解乡村教师的培训需求,让教育精准扶贫教师培训工作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做暖心的教育精准扶贫教师培训工作,湖南省郴州市(以下简称“我市”)制定了《教育扶贫教师培训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探索解决乡村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理念落后,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教育教学技能缺乏,教育科研缺专家引领的问题。2016年我市举办了教育精准扶贫“送培到校”培训活动,参培对象为乡村小学教师,培训目标确定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掌握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培养“全科型”教师,不断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主要做法

2016年我市制定了《教育扶贫教师培训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设置的教育精准扶贫教师培训项目有送培到县、送培到校、跟岗实践、班主任培训、关爱教师培训、乡村教师专题讲座、各类专项比赛、成果展示等,明确了以走进学校、走进教师、走进学生、走进课堂为主题,倡导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送培到校”培训工作,因培训对象不同,培训时间、培训方式、专家团队都有所不同。做好2016年教育精准扶贫“送培到校”教师培训项目,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抓训前调研

专家团队在培训举办前1个月,进驻学校。通过进校听课、师生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对乡村学校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摸底,分析诊断农村学校教育现状,找准切入点,量身设计培训课程,聚焦农村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

2. 抓课程建设

根据培训目标要求,本次的培训课程以师德宣讲、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高效课堂的打造、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优秀课例示范等为主要内容授课。结合送培学校提出的培训需求,“送培到校”培训内容以语文、数学学科知识为主,其他各个学科兼顾有展示案例,以扩大教师的视野,促进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参见《送培到校课程安排表》)

3. 抓模式创新

我市乡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村小教学点留不住教师,造成师资短缺,乡村教师常身兼数职,大多以包班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年教师职业倦怠严重等现象。为此开展“送培到校”教师培训工作将有助于缓解“工学矛盾”,深入一线学校的送培工作,能唤醒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培训实效。

针对工作实际,确定送培时间为6天。首先由市教育局统一制定参考培训课程,各承办院校和送培学校再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要求送培组长必须全程驻守学校,专家们团队6天全进校。其次组长要求周日到校,专家进校后根据送培需要,先观摩该教师上示范课,再具体指导该教师上课。经过4天打磨研课后,该教师要在星期五展示一节反馈课。专家团队注意全程参与乡村学校的学科教研组活动,参与集体备课,以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采取“课前说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同伴交流,专家点评”等方式开展研训活动。

4. 抓质量监管

(1)加强培训全程监管。在实施过程中,我市教育局参与整个工作,承担了策划、组织、管理、培训的工作任务,掌握着培训的全过程,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同时对承办院校加强监管,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建立分级负责分级管理模式。各承办院校按照分级管理模式各司其职。如项目承办院校牵头落实培训方案、修订培训课程、聘请培训专家,制定问卷调查表,并与送培校一起深入实际开展调研活动了解送培校基本情况等。送培学校注意调整好本校课表,让教师安心参训,积极参与研训活动。当地教师进修学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落实参训教师、送培专家食宿以及接送等工作。

(3)做好训后跟踪,确保培训实效。鉴于送培到校培训项目培训时间为6天,我们提出培训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4天内本校指定的2名乡村教师需上反馈课,专家观课后再进行研讨交流。培训工作结束后还需做训后问卷测评,撰写工作总结等。

三、主要经验及体会

为确保教育精准扶贫“送培到校”培工作顺利实施,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 加强领导,确保经费投入

我市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我市教育局局长任组长亲自抓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负责实施,教育局教师培训中心具体抓落实,并建立市、县、承办校、送培校四级管理模式,分级负责、齐抓共管。同时设立专项培训经费,确保送培到校顺利实施。

2. 着力健全学分管理制度

《国家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教师五年一周期必须修满360学分,我们抓住这个契机,严格落实学分审核登记制度,绝不送1分。湖南省从2011年开始实行学分审核登记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先后于2012年、2013年、2014年陆续下发了三个有关教师学分审核登记的文件,每年度工作会上都作为重要工作来部署,规范了教师获得学分的途径,有效促进教师培训工作良性发展。送培到校培训有效解决了乡村教师的外出参培机会少获得学分难的问题,教师参训积极性空前高涨。

3. 强化教师培训工作的考核与评估

将各类教师培训工作列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年度考核工作范围,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审、教师定期注册挂钩,确保了工作的推动力。

4. 充分发挥三个培训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培训管理团队的统筹协调作用。二是充分发挥送培团队的专业引领作用。我市送培团队由培训管理团队和送培专家团队组成,送培管理团队由市县教育局、项目承办单位、送培校三家组成。我市教师培训中心具体抓落实,建立教育扶贫QQ群,随时在线答疑解惑,对各校的方案随时跟进检查,确保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科学实施。送培专家团队由省、市、县三级名师骨干组成。为保障培训质量,送培专家组成要求本地和本校名师不超过60%,外地专家不少于40%,避免“萝卜煮萝卜”现象。三是充分发挥省市教师培训基地学校的榜样示范作用。2016年的“送培到校”培训工作由省市级教师培训基地校、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共同承办。省市级教师培训基地校的校长或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组长,将本校优秀名师、市级以上优秀名师引入乡村学校,一方面发挥了省市级教师培训基地校的榜样辐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扩大了乡村教师的视野,搭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为下一步加强校际合作,开展跟岗实践搭建了桥梁,打下了基础。

2016年的11月至12月,我市全面实施了教育精准扶贫“送培到校”工作。全体送培专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分成4组下驻各校。他们白天进校上课,晚上也在备课研课、帮扶指导教师上课。

在每个县送培专家团队被当成贵宾热情接待。宜章县梅田学校的孩子们开心雀跃,从未经历过这么多精彩的课堂。桂东县沙田一完小的留守儿童被特别关爱,优秀老师儿童家长都走红毯,办学很有特色。校长说我很想把学校办成品牌学校,但有些盲目,缺专家指导。于是在“送培到校”期间,该校长每天都跟专家粘在一起,泡在课堂上。他自觉将自己编在学习小组里,与普通老师一起学习。他说:“‘送培到校’再次点燃了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之情,这6天我们很幸福!在汝城,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从未如此高涨,附近周边的所有学校教师都赶来听课学习。安仁县电视台闻讯特别赶来报道,听课老师激动地说收获很大,原来‘名师们’是这样组织教学活动的,很受启发。”校长说,这样的“送培到校”培训接地气,多来些。送培专家在离校总结会上留着眼泪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想留下来,再帮扶一年,送给大家最需要的培训。”培训实施中,郴州市教育局局长在全局教育扶贫调度会上了解情况后说:教育精准扶贫教师培训工作“行动早,调研实;方案祥,效果好”。

回顾我市的“送培到校”教师培训工作,我们认为只有了解一线教师的需求,做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的送培工作,才可使“送培到校”教师培训工作真正走进教师的内心,使教师的参培训行为发生变化,让教师从“要我来培训”,变成“我要来培训”,成为暖心的教师培训。

教师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教育行业扶贫工作总结

(一)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依法控辍、质量控辍、精准扶贫控辍、建立动态监控网络等形成保学控辍合力,确保适龄学生8852人接受义务教育,目前,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84名,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积极落实学前、中职、普高等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不落一人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工作到2018年已经完成;进一步扩大了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入园率达到了88.9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得到全面落实,及时足额发放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全力配合县人社局强化贫困劳动力培训;贫困县招生计划普惠利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控辍保学工作。教育局成立了12个专项工作组,两次深入到全县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共历时两个月,对各乡镇、各村屯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读情况、各项政策享受情况进行了精细的排查和核实,确保助学政策落实到校、到村、到户、到人。2019年春季,共核实县义务教育段建档立卡贫困生共计613人(本县524人,外县89人),其中小学生348人(本县290人,外县58人),初中生265人(本县234人,外县31人)。2019年秋季共核实县义务教育段建档立卡贫困生共计584人(本县501人,外县83人),其中小学生321人(本县271人,外县50人),初中生263人(本县230人,外县33人)。实现了“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工作目标。二是学生资助情况。(1)2019年,教育局全面落实学前、中职、普高等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全年共资助各级各类学生2743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578.0675万元,使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学前教育资助项目,共资助学前幼儿199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4.925万元;中职免学费项目,共资助中职学生1056人次,免除学费105.6万元;中职助学金项目,共资助中职学生165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6.5万元;中职奖学金1人,发放资金0.6万元;普高免学费项目,共资助普高学生173人次,免除学费6.055万元;普高助学金项目,共资助普高学生600人次,发放资助资金60万元;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共资助大一新生51人次,发放资助资金3.3万元;县级资助51人次,发放资金4.5875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项目,共办理贷款业务447笔,发放贷款366.5万元。(2)2019全年共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贴853人次,发放补助资金33.475万元。其中2019年春季发放寄宿生生活补贴164人次,发放金额9.575万元;2019年秋季发放寄宿生生活补贴162人次,发放金额9.4375万元;发放“非寄宿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学生、非建档立卡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四类)527人次,发放补助资金14.4625万元。(3)2019年全年“雨露计划”共资助293人次,发放资助资金43.95万元。其中2019年春季资助133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9.95万元;2019年秋季资助160人次,发放资助资金24万元(此数据由县扶贫办提供)。三是营养改善计划。2019年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13所,2019年营养改善计划省资金223万元,中央奖补资金40万元,县人民政府配套资金78.1万元,受益学生2766人。四是2019年实施薄弱校校舍改造。共涉及到7所学校,投入资金2540.5万元,实施了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实训综合楼改扩建项目和“厕所革命”2019年建设项目。其中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实训综合楼改扩建项目总投入资金2471万元,新建实训综合楼8308平方米;“厕所革命”2019年建设项目总投入资金69.5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五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51所。其中,公办园19所(县幼儿园1所,校带园17,部队幼儿园1所),已审批民办幼儿园13所,未审批民办幼儿园19所。2019年全县共有3—6岁适龄儿童2859名,其中在园幼儿数是2542人,三年毛入园率为88.91%。六是2019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补充20人。其岗和硕师计划教师19人、三支一扶大学生1人,均按政策规定享受相应的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开展教师交流学习工作。2019年1-8月份交流教师9人,9-11月份交流教师6人,交流教师均按政策享受相应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提高了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工作。2019年1-12月为全县乡村教师发放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资金361.11万元。七是教育局配合人社局和残联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培训数据以县人社局和残联上报数据为准。八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政策情况。2019年我县报名考生662人,经审核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国家专项计划考生493人、地方专项计划考生209人、高校专项计划考生27人,录取情况从今年开始,根据国家保密条例,省教育考试院不提供相关数据。九是2017年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十是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同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十一是对贫困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并于今年9月末顺利通过省语言文字督导评估验收和市级三类城市语言文字验收。

(三)深度贫困村攻坚情况

县教育局完成了全县今年拟退出15个深度贫困村退出16项指标中义务教育保障工作项,县拟退出的15个深度贫困村实现了“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23名,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工作目标。这123人的户籍分布在拟退出全县15个贫困村中14个行政村。

(四)“三保障”问题解决情况

教育局行业扶贫指标在“三保障”中为义务教育保障。县教育局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控辍”要求,全力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切实抓好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目前全县111个行政村实现了“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84名,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工作目标。具体做法是:一是建立“控辍保学”工作动态监控网络,全力落实好教育系统义务教育保障工作主体责任。今年有辍学倾向学生8人,由教育局牵头,联合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相关部门为每名学生建立疑似辍学学生台账(包括疑似辍学学生登记表、疑似辍学学生离校情况记录表、返校情况记录表、家访记录、家访影像资料),并协同乡政府、村委会负责人多次入户家访进行劝返。教育局和各涉教部门也积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现在这8名有辍学倾向学生已全部回校就读,实现了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上得起学。二是长规划、短设计,确保“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教育局全面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两免一补”、农村学校“校车运营”和“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确保无死角、无遗漏,确保各项政策和温暖深入人心。由主管“控辍”工作副局长亲自抓,带领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核实适龄儿童和少年就学情况。三是关注特殊群体,确保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目前,我县有建档立卡残疾或病情较重儿童7人,他们因病情较重无法入校随班就读。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和正常孩子同样接受义务教育,教育局协调学校对这7名病情较重儿童采取了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五)问题整改情况

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脱贫攻坚领域专项整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脱贫攻坚专项发现问题整改及举一反三问题整改情况已经整改结束。一是高中阶段教育扶贫政策未落实。审计发现,县应发未发2017年雨露计划助学金(实为中职助学金)11000元,至2018年8月仍未发放到位。2018年10月全部足额发放到贫困户手中,问题已整改完毕。二是在“大排查”中,村档案没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材料问题。经过教育局组成12个核查组入村核查,乡镇、村积极配合,目前问题已经整改完毕。全县111个行政村均有各年度义务教育学生在校生名单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名册。

(六)资金投入和管理使用情况

2019年共投入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578.0675万元。全年共投入“一补”资金33.475万元。投入营养改善计划资金341.1万元。2019年实施薄弱校校舍改造共投入资金2540.5万元。1-12月为全县乡村教师发放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资金361.11万元。依法依规使用行业扶贫各项目资金,资金管理规范,账目清晰,发放及使用程序都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七)扶贫宣传工作情况

教育系统将扶贫宣传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紧紧抓住扶贫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开展宣传报道。以“教育微信公众号”为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不断扩大教育扶贫宣传力度。2019年,共收集和对外各类扶贫信息300余条。制作扶贫专题微视频4个,专题片1个。扶贫信息被国家、省、市、县新闻媒体共采用72条,其中部级6条,省级网站1条,市级网站6条,《今日》27条,县电视台新闻信息25条,在《日报》发表扶贫新闻1条,《长日报》发表6篇。8月份在长日报发表了《教育扶贫专刊》。

(八)创新工作及典型经验

教育局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加大控辍力度,教育局主管控辍副局长亲自主抓,普教科牵头分别带领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核实适龄儿童就学情况。我县有建档立卡残疾儿童7人,他们因病情较重无法入校随班就读。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和正常的孩子同样接受义务教育,教育局协调学校对这7名病情较重儿童采取了送教上门服务工作,为了将送教上门工作落到实处。教育局规范了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建设,要求学校为每名送教上门学生建立档案(包括登记表、残疾证复印件、送教上门工作记录和安全记录、与家长签订的送教上门协议书、每名学生的送教上门实施方案、送教教案、送教照片等资料)。榆树川学校根据残疾儿童邵方瑜的情况安排了数学、语文、音乐、美术等老师进行送教,让邵方瑜每次都能与不同的老师交流,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各校为了更好的开展好送教上门工作,也都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送课。有的学校每次送教时给孩子带上学习用具、玩具、孩子喜欢吃的零食等,促进了孩子与送教老师的交流,送教工作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同时也让家长看到了希望。

二、教育包村帮扶工作总结

(一)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按照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县教育局2019年包村扶贫工作方案》(靖教字〔2019〕18号)的相关要求,教育局圆满完成了包保帮扶工作任务。教育局包保帮扶濛江乡小营子村和村。村是深度贫困村,教育局凝聚教育系统合力,强化脱贫攻坚力度,加大投入,扩大宣传,有效对接,对标“7+16+12”各项退出指标,真抓实干,有效推进包保帮扶各项工作。年底实现了两个村所有贫困户和贫困人口退出,实现村退出贫困村序列的目标。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不断强化责任,发挥职能优势,建强基层党组织。教育局派驻驻村工作队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宣传意识。积极做好村情民意的调查员、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社会矛盾的调解员。保持务实肯干、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蜻蜓点水”的走读观念,“心挂两头”的浮躁观念,坚持“五天四宿”吃住在村,周六、周日不休息,树立不当客人当主人,不当外人当家人的思想,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办,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用心干出群众称道、组织认可的实事、好事,用真情实绩赢得群众信赖。带领村和小营子村党支部落实“”组织制度,积极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和完善驻村“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积极推动精准扶贫,为脱贫摘帽夯实基础。紧跟上级扶贫工作安排部署,教育局充分发挥扶贫工作主力军作用,积极解决困难,改善民生。针对帮扶村特点,驻村工作队对两个村逐一摸底调查,了解贫困特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进一步精准识别,跟踪调整扶贫档案,积极协调包保责任人与贫困人口对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利用召开群众会、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标语、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将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帮助贫困户发展“以奖”“因户施策”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帮扶贫困户发展种植和养殖项目。三是进一步完善村档户档。对村档案和户档案进行查漏补缺,逐户核对收入台账是否准确,有没有逻辑错误,并进行了及时整改。四是组织开展入户走访。特别是针对非贫困户进行了包保对接,对焦“两不愁,三保障”对两个村进行了几次大排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五是加强了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按照“五净一规范”标准和要求,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对两个村街道、河道、边沟、围栏进行全面巡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并及时组织保洁员、河道管理员进行卫生清理。对各户的环境卫生,包保责任人不打折扣落实入户清理工作。六是落实“因户施策”和“以奖代补”产业项目。2019年共计为小营子村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6.2万元,发展长、中、短期相结合的种养殖产业项目。其中因户施策累计投入10.4万元,主要以种植业项目为主,发展的产业项目主要有贝母、大果榛子;以奖代补累计投入5.8万元,主要以中短期种养殖业项目为主,主要发展的产业项目有养牛、养猪、养羊等。2019年共为投入11.3392万元发展“因户施策”蓝莓、蓝靛果、贝母产业项目。产业项目由包保责任人负责全程跟踪留痕,防止倒卖现象发生。七是帮助实施集体产业增收项目。教育局主要领导多次考察研究后,决定为小营子村投入1.5万元成立“大白瓜”种植合作社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教育局给全村47户贫困户85口人入股,今年小营子村“大白瓜”产业项目增收4.92万元。为村修缮机耕路投入1.5万元,解决农民秋收路难走的问题,为老百姓增收增产提供了交通保障。

(三)深度贫困村攻坚情况

县教育局包保的深度贫困村是濛江乡村。村197户,433人,常住105户249人,贫困户64户124人,贫困户中低保户45户64人,贫困户中残疾31人,一般贫困户19户60人。贫困人口中有108人符合养老保险参保条件,参保率为100%。“村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名,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教育局选派精干力量派驻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对深度贫困村采取政策倾斜,对标贫困村退出16项指标,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实际困难,有效推进了村各项帮扶工作。2019年投资11.3392万元发展“因户施策”蓝莓、蓝靛果、贝母产业项目,全村贫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均有稳定收入。2019村集体经济收入11.514万元:蓝靛果基地承包费10000.00元,光伏收入99400.00元,湖州务工1人2000元,村机动地承包费2740元,电商1000元。2019年教育局投资1.5万元用于修建机耕路。2018年以来教育局对村投入8.3068万元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美化绿化建设。目前村已经达到退出贫困村16项指标要求。

(四)“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解决情况

一是义务教育保障。村有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生5人,小营子村有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生4人,均入学就读。实现了“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工作目标。二是医疗保障。两个村的村卫生室均达标。健康政策宣传表册发放到每一户贫困家庭中,慢性病贫困人口都有签约医生,买药、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宣传到位,解决了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住房保障。两个村所有贫困户和非贫群众没有一栋危房,所有危房都通过国家危房改造、异地搬迁等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每一户农民都有安全住房。四是安全饮水保障。两个村的自来水管线到户,24小时供水,每年通过有资质检测部门的几次检测,都达到国家安全饮水标准。

(五)资金投入和管理使用情况

对、小营子村分别投入1.5万元帮扶资金用于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1—11月发放驻村干部补贴10.387万元,帮扶干部下乡车费和补贴25.9万元。帮助小营子村、村集体经济分别增收12.05万元和11.514万元,累计为贫困户销售4.16元的农副产品,大幅度增加贫困户的个人收入。

(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情况

脱贫攻坚在于精准施策,只有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工作中,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因户施策,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针对已脱贫户,主要帮助研究产业扶贫、配套贷款贴息等金融扶贫政策,确保其稳定增收不返贫;对未脱贫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无劳动能力的全部享受兜底保障政策,除享受光伏产业项目兜底以外,全部纳入低保,确保兜得起、稳得住。

(七)创新工作及典型经验

教师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一、目标任务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通过强化贫困家庭学生入园、上学、升学保障体系,实施教育人才支撑和对口帮扶计划,落实扶贫政策,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校校有帮扶”;确保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落实到位,完成2016年以来覆盖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督促未完成的覆盖贫困村项目按期完成;确保控辍保学、学校结对帮扶和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落实到位;完成教师交流、培训、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档案材料整理;完成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提升省扶贫重点村运动场地、辐射区域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巩固我县教育和体育事业总体发展取得的成果,顺利通过各级脱贫攻坚验收评估。

二、工作重点

(一)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情况

责任主体:办公室

1.2016—2020年局党委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情况。

2.2018年下半年局党委学习贯彻落实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

3.2019年上半年局党委学习贯彻落实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讲话精神情况。

4.2019年下半年局党委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情况。

5.2016—2020年局党委学习省、市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等情况。

(以上材料要求有学习贯彻落实的会议纪要,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的通知、学习内容、研讨交流发言等资料)

(二)印发文件和专题会议情况

责任科室:规划财务科、资助中心、基础教育科、人事科、教师工作科、法规科、装备中心、职教科、体育和运动服务中心

文件类:2016年以来省、市、县扶贫部门出台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历年工作总结和计划。

会议类:自2016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召开的系统内专项扶贫会议等通知、纪要、照片等相关材料。

落实台账:2016—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学生落实政策台账(按年度分学期整理,包括享受资助时建档立卡个人及家庭信息、享受资助项目、资助金额、发放时间等)。

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三)全面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

责任科室:资助中心

学前教育资助:对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予以资助,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200元,具体分为3档,1档1000元,2档1200元,3档1400元,建档立卡学生每生每年1400元。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寄宿生补助面为在校寄宿生的30%,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非寄宿生补助面为在校非寄宿生的8%,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建档立卡寄宿生和非寄宿生补助标准均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并享受免校服费、校车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认定条件为建档立卡、低保、残疾、特困供养、孤儿、父母一方亡故、单亲家庭等家庭经济困难情况。

普通高中资助: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就读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为在校生的10%,平均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标准2500元每生每年;对建档立卡、低保户、残疾、孤儿学生免除学杂费。

中职学生资助: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住宿费、教材费;为中职一、二年级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

全面落实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每人每年贷款额普通本专科学生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对在部属、外省高校就读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按实际缴纳学费标准给予补助;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辍学。

省建档立卡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未资助建档立卡学生台账(明确未资助原因)。

(四)覆盖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情况

责任科室:财务规划科、基础教育科

1.“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建设规划文件及台账(涉及的贫困村学校)。

2.2016年以来制定的学前教育建设规划文件(财务规划科)。

3.2016年以来覆盖贫困村的学校、幼儿园建设进展情况,内设配备进展情况(台账及建设照片)。

4.2016年以来合作办园、农村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工作(应包含相应工作通知、活动开展的照片)。

5.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台账。财务规划科、基础教育科

(五)控辍保学、学校结对帮扶和留守儿童关爱情况

责任科室:基础教育科

1.出台的学校结对帮扶相关文件和结对帮扶工作台账。

2.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室设立的相关文件和设立、使用情况台账(覆盖贫困村学校应进行特殊标注)。

3.2016—2020年控辍保学档案材料按年度分学期整理。

4.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台账。

(以上材料应包括:印发的控辍保学相关文件、贫困户学生辍学排查台账、劝返复学通知书、送教上门台账及相关档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开展照片等)

(六)教师交流、培训、对口支援、扶贫协作工作开展情况

责任科室:人事科、教师工作科

1.出台的有关人事和教师培训工作中涉及扶贫的相关文件。

2.2016—2020年城镇教师乡村支教、教师交流、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农村学校教师招聘等工作开展情况。

3.2016年以来农村“三名教师”培养工作、贫困村小学校长、教师轮训工作档案。

4.2016年以来选派教师援青、、援渝支教情况。

5.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台账。

(以上材料按年度整理,应包括通知文件、人员名单、工作台账及相关活动照片等)

(七)加大投入,提升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健身广场建设水平

责任科室:体育运动服务中心

1.场地建设。积极对接镇、办政府及村委会等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健身场地建设工作,力争让所有不达标的健身场所面积达标。

2.器材维护与配备。联系市体育局、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大全县健身场所的投资力度,重点做好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健身场所的器材维护和配备工作。

3.健身指导。结合2020年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加强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做好健身指导服务,切实提高健身质量和健身水平。

(八)落实好帮扶责任人联户工作

责任科室:法规科

进一步完善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各分管同志为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机制,各帮扶责任人要密切联系贫困群众,严格落实帮扶具体责任。坚决克服不负责任、散慢懈怠、弄虚作假等工作作风,确保所有帮扶责任人每季度至少入户走访一次,疫情防控期间严格落实每周电话联系不少于2次,并结合帮扶工作实际和上级有关工作安排,随时入户走访,及时落实上级有关要求、排查问题解决困难。重点排查疫情防控期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空中课堂”学习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责任科室:职教科

1.出台的与职业教育扶贫相关文件。

2.2016年以来中职学校精准招生、定向培养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档案应包括招生文件、工作开展的照片等)。

3.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台账。

(十)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责任科室:装备中心

1.2016年以来出台的与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文件;

2.2016—2020年农村学校网络建设、班班通建设、同步课堂开展情况包括:工作台账、相关文件、活动开展的照片等,应对覆盖贫困村学校进行特别标注。

三、节点安排

(一)自查评估。各责任科室完成脱贫攻坚档案和台账整理工作,3月底前形成教育脱贫攻坚自查评估报告,经局领导审核后报县扶贫办。

(二)问题查摆。4月份,迎接市局开展的覆盖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的教育脱贫攻坚评估验收督查,以问题为导向,彻底查摆在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形成台账。

(三)整改提升。4月—6月底,教育攻坚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科室对各学区、各县直学校进行自查评估,从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边查边改、逐项整改。

(四)长效机制。9-12月,对原计划于2020年底前完成的工作任务,要强化工作举措,加快推进实施,11月底前全部完成。12月做好迎接省、市扶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我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验收,确保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自查评估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侥幸心理和松懈情绪,全面布置,精准细致地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确保教育脱贫攻坚责任、政策落实到位。

(二)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和体育局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扶贫办公室,形成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专班。

(三)强化舆论宣传。围绕扶贫工作重点,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典型宣传,使各项政策措施深入人心,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监督,凝聚合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四)增强合作意识。脱贫攻坚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形成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专班,各有关科室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各项教育脱贫攻坚任务。

(五)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有的放矢

以教育扶贫领域问题台账为切入点,对2019年及以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再对照、再筛查、再梳理,研判2020年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师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7篇

一、教师培训工作

(一)2020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2020年我县的教师培训工作严格按照下达的培训任务和指标进行,分为部级、省级、州级、县级和校本培训共5个层次进行培训。

1.完成国家、省、州151人次。其中完成部级培训共计25人(202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22人正在陆续参培);完成省级培训53人(2020年省培项目6人正在陆续参培;完成州级培训73人。

2.完成县级培训共1720人次。全年共计完成部级、省级、州级、县级培训1871人次。所安排的培训做到了“选派到位,严格要求和规范管理。参培教师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学有所获,完成学习后都能积极开展好“一培四展”工作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培训成果。

3.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我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主要是以各中小学校为单位全员参与,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的校本培训理念。基本途径是以“十抓一促”为载体,规范各校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落实“十抓一促”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责任目标。并与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年度考核和绩效工资挂钩进行督促和考核。促进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了成效。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个别参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培训发生冲突时,影响了培训效果。

2.个别教师为培训而培训,未达到培训目的。

3.建议线上线下培训内容减少通识性讲座,培训针对学科内容贴近一线教师,要具有实效性。

(二)2021年教师工作计划及“十四五”工作思路

1.“十四五”期间我县将以学前教育教师、中小学骨干教师、中小学校长名园长、学科骨干教师为亮点,坚持“打造骨干、夯实校本,优化课堂、提升课研,全员参与、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扩大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培训的考核评估制度,秉承培训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理念,突出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我县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跨越发展。

2.积极完成国家、省、州下达的各级各类培训任务。抓好学校的“十抓一促”、“一培四展”工作。

二、语言文字工作

(一)2020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今年我县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语言文字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政机关带好头。党政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贯彻落实语言文字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公文用字的规范化管理。

2.教育系统牢基础。一是将学校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学校教育目标。二是明确学校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用语用字。三是将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作为评优、晋职的必备条件之一。

3.新闻媒体做榜样。新闻媒体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节目制作播出的审制,播音员、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均达到规定等级。

4.服务行业强形象。把“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纳入部门的管理目标,纳入员工的工作规范和考核要求。服务行业必须把规范用语用字作为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指标,纳入日常检查考核。在县城主要街道设置大型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牌,对主要街道、广场等地的社会用语用字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

三、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1.公文格式仍有不规范现象,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

2.县域语言文字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创特色不够明显。

3.建议进一步加强公文格式规范化的培训,加强公文的审核校验,避免出现不规范现象。加大对各行各业、各领域的督导力度。

(二)2021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及“十四五”工作思路

1.2021年我县语言文字工作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2.完成国家、省、州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下达的语言文字工作任务,积极开展第24届推普周工作。

教师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个不摘”重要指示要求,发挥教育职能作用,确保实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有学上、上得起学,有效推进并完成教育扶贫工作任务。

二、目标任务

坚持教育扶智原则,有针对性地关注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帮扶贫困家庭学生和改善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紧盯目标、细化举措,锁定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贫困村学校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实现教育脱贫攻坚连战连捷。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1.精准统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加大对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按照国扶办信息比对确定补助对象,补助资金按学期直接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到卡,建立补助发放台账,健全备案审查制度。

2.落实学前资助政策。凡是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子女进入公办幼儿园的,全部免除保教费;在普惠性幼儿园的建档立卡、低保户、孤儿、残疾儿童,按国家政策给予1500元/年/人的资助。

3.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免收学杂费,免费发放教科书;按政策要求对贫困住宿学生给予小学1000元/年/人和中学1250元/年/人的补助,按照财科教〔2019〕30号文件规定,对建档立卡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给予小学500元/年/人和初中625元/年/人的补助。

4.落实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和贫困学生免学费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保户子女、农村救助特困供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本地高中学校(含职业学校),全部免除学费,并给予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按照2018年秋文件要求分档,建档立卡学生享受最高档资助,1500元/学期/人;一二年级中职学生的国家助学金为1000元/学期/人。)

5.落实“雨露计划”。积极配合市扶贫办,为职业中专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生每学期补助1500元。

6.落实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及大学生新升入大学资助项目。为符合条件的新考入大专及以上院校的贫困户子女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凡是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一次性资助(路费)省内500元、省外1000元。

7.落实保障兜底户的子女上大学资助政策。凡是保障兜底户的子女考上域外大专及以上院校的(民办学校除外),学费完全由政府承担,并给予8000元/年/人的生活补助。

(二)改善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积极推进薄弱学校改造。

继续向上争取资金,新建或维修12所贫困村学校(14个项目)校园校舍,不断改善贫困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保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落实生活补助政策。

继续组织大学区内市直中小学与贫困村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选派管理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学校支教;严格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和乡镇津贴、补贴。

(四)发挥教育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

1.积极发挥科技志愿者服务队作用。继续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免费职业教育,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业务,提高其科技生产生活水平。

2.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按照《市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3月开展“义务教育宣传月”活动,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每个学校要充分利用“爱心超市”,积极发挥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爱心小分队的作用,通过开展捐助活动,结成互助对子,满足贫困学生的“微心愿”。各校要及时家访,针对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包保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尤其要帮助有辍学倾向的贫困学生。督促家长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确保实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

(五)扎实开展包保帮扶工作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保障驻村工作队成员待遇,加强对接走访。继续整合资金,对所包保的新立乡村、镇村、村村,开展小项目扶持、村部建设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教育扶贫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成立市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局长任副组长。统筹协调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定期开展督查督导,确保教育扶贫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二)严格落实责任。相关科室、各学校要按此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列出任务完成时限;要加大教育扶贫政策执行力度,统筹资源,用好、用足有关政策;要创新教育扶贫工作联动协作机制,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三)加强资金筹措。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补助资金和社会捐资,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按标准拨付到位,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教育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加强氛围营造。积极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教育扶贫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范、好效果等,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相关科室、各学校要加强工作总结和资料收集建档,要及时留痕、及时报送相关报表和材料。

教师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9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对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底线性任务,牢牢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持“四个不摘”,紧扣目标标准,突出质量要求,贯彻精准方略,巩固脱贫成果,深化“一户一策”,压实责任体系,强化帮扶力量,解决突出问题,补齐短板弱项,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目标任务。坚决攻克剩余37户131人贫困人口,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二、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一)实行挂牌督战。根据《省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市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和《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制定《县镇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挂牌督战剩余未脱贫的37户131人贫困人口,9户39人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24户116人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

(二)坚持分类施策。深入分析37户131人贫困人口退出指标达标情况和致贫原因,找准影响脱贫质量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攻击点位,按照“五个一批”的路径,充实完善“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实行分类施策,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帮扶资源要素倾斜聚焦,补齐短板弱项,按期稳定脱贫。

三、巩固脱贫成果

(三)开展“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制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3+1”冲刺清零巩固提升行动精细化工作方案,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拾遗补缺,切实巩固和提高“3+1”冲剌清零成果。

1.分类施策加强控辍保学,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

2.多措并举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加强乡村医疗机构和队伍建设,提升镇、村两级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

3.动态做好危房监测改造工作,排查鉴定因灾或自然新增危房,及时完成改造任务,严格竣工验收程序,加强到村到户档案资料管理。

4.建管并重巩固提升饮水安全,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保障水源稳定和水质达标。对水源不稳定、冬季冻管、调蓄能力不足等影响稳定脱贫验收的工程进行升级改造,落实落细运行管理责任。同时,重视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四)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帮扶机制。贯彻国家和省上有关指导意见精神,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重点监测存在返贫风险的9户39人已脱贫人口和存在致贫风险的24户116人边缘人口,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提供针对性帮扶,确保新识别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巩固脱贫成果。

(五)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狠抓责任落实,强化镇村“两级书记”抓扶贫主体责任,层层压实攻坚责任,加大攻坚力度,保持政策稳定。对工作松劲懈怠村,及时提醒、督促纠正。

四、提升脱贫质量

(六)开展产业扶贫巩固提升行动。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根本之策,加快推进“21211”产业增效发展,不断提升肉牛、肉羊、蔬菜三大增收产业效益。进一步健全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四大体系”,确保库容92万立方米的镇生态与产业水源水库工程建设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按照《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完善产业扶贫措施和带贫减贫机制促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通知》要求,坚持“五挂钩”原则,管好用好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完善产业扶贫带贫机制。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力度,持续推进合作社规范提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工程。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达到2万元以上的目标。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光伏扶贫等新产业新业态,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稳定脱贫门路。

(七)开展就业扶贫巩固提升行动。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脱贫攻坚根本之举,健全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转工作机制,瞄准市场需求,着力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加大务工实用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劳务输转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规范扶贫车间和扶贫公益性岗位管理,加强生态护林员项目管理。

(八)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巩固提升行动。全面做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完成搬迁入住的基础上,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后续扶持工作上来,全力推进公共服务、产业就业服务、社会融入、拆旧复垦复绿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九)开展交通扶贫巩固提升行动。继续实施村组道路建设,提高交通扶贫质量。结合村组发展定位、资源禀赋、人口规模等情况,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着力建设自然村道路。

(十)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专项提升行动。加强与天津市和平区和中央定点扶贫单位中司的对接服务,聚焦目标任务,创新帮扶方式,引导帮扶重心向深度攻坚聚焦,合力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合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加大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力度,努力实现每个贫困村有3个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的目标。深化“携手奔小康”结对帮扶,引导和平区经济强镇、强村、强企。加强东部财政援助资金、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精准使用、安全高效。

(十一)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提升行动。认真学习贯彻对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0年全镇1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及时收集清运、柴草杂物码放整齐、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和废弃棚圈拆除清理,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环境保持干净整洁有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五、做好兜底保障

(十二)摸清兜底保障对象。精准掌握未脱贫人口,新识别贫困人口及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情况,紧盯未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及因病因残等各项支出较大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给予兜底保障,做到应兜尽兜。

(十三)强化对特殊贫困群体兜底保障。落实落细农村低保、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重视“老、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服务保障。全面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确保实现城乡居民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做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扶贫政策,确保制度全覆盖、缴费全资助、待遇全享受、服务一站式,做到应保尽保。

六、坚决整改落实

(十四)强化问题整改。坚持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国家、省上考核,第三方评估等反馈的问题一体纳入,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和任务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确保按期销号。

(十五)深入排查整改问题。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和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相关要求,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对“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方面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深刻剖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整改落实,力争上半年全部整改到位。对各村后续自查发现的问题,能立行立改的要立行立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分清轻重缓急,明确重点任务、阶段任务和长期任务,将立行立改与健全解决问题长效机制结合起来。

七、加大资金监管力度

(十六)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绩效。全面实施扶贫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严格执行《省扶贫资金监督管理追责办法》,严防资金流失风险。

八、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十七)持续完善建档立卡。强化建档立卡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信息服务功能,加强数据比对与分析。开展数据摸排,提高数据质量。

(十八)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干部管理,严格规范驻村帮扶干部的调整更换,保持队伍基本稳定。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工作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全员培训的原则,对标省级示范培训,配合落实好县级各种培训,做到培训对象全覆盖,提高实战能力。

(十九)加强“一户一策”动态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研判分析肺炎疫情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带来的影响,切实摸清制约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短板风险,准确把握“一户一策”动态管理具体要求,明确帮扶对象、转变帮扶方式、找准帮扶点位、靠实帮扶责任,在确保防护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因时因地、积极稳妥推进动态管理,扎实推进“一户一策”帮扶计划落实落地,全面攻克脱贫攻坚最后贫困堡垒,实现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十)加强扶贫干部能力建设。持续开展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对扶贫干部全部轮训一遍,提高扶贫干部精准扶贫工作能力。

(二十一)防范扶贫领域各类风险。健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风险隐患排查。严格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强化贷款后续管理,防控贷款风险。加强光伏扶贫项目管理,完善信息监测,做好收益分配、运维管理工作。加强产销对接和农业保险工作力度,防范产业扶贫风险。规范管理扶贫公益岗位,加强对扶贫资产的管理,充分发挥政策措施和资产的效益。

九、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二十二)开展脱贫攻坚常态化督导。加强对各村“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小额信贷、光伏扶贫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导。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常态化约谈。

(二十三)持续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结合日常检查、专项监督、明察暗访和警示教育,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努力克服形式主义、问题,重点解决频繁填表报数、文山会海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

(二十四)深入实施党建促脱贫攻坚行动。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加强关心关爱,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四抓两整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证。

十、严格脱贫攻坚考核评估

(二十五)配合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配合做好2019年省上对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开展好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考核。

(二十六)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省上工作安排,对全镇脱贫人口进行脱贫攻坚普查,重点围绕脱贫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调查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获得帮扶情况、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等。

十一、加强脱贫攻坚总结和宣传

(二十七)启动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制定脱贫攻坚总结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各村总结脱贫攻坚工作,系统梳理和总结提炼党的十以来全镇脱贫攻坚成就经验,用脱贫攻坚精神凝聚力量。

教师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第10篇

院 系 名 称

项 目 类 别 见填写说明及注意事项第七条

项 目 名 称

研 究 时 间

项 目 负 责 人

所 在 年 级、 专 业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件

指 导 教 师

xx农业大学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

2017年6月

填写说明及注意事项

一、申报书须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

二、表格中的字体小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需签字部分由相关人员以黑色钢笔或水笔签名。均用A4 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排版注意美观、规范,保证指导教师意见、院系意见、学校评审意见在一页纸。

四、各立项团队学生总数不超过7人。

五、校内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含),每个指导教师指导的项目数原则上不超过1项。

六、项目必须先由指导教师提出意见、由所在院(系)审核后再推荐上报。推荐上报的社会实践报告一式三份(均为原件)报送校团委,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七、社会实践项目类别。“理论普及”宣讲实践项目、“社会观察”调查实践项目、“红色传承”革命教育项目、“科技支农”助农实践项目、“精准扶贫”帮扶实践项目、“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项目、“美丽中国”助力发展项目、“创新创业”探究项目、其他选题项目。

团队名称

项目周期

半年

项目负责人

学号

班级

入学年份

电话

E-mail

项目组其他成员

学生姓名

性别

院(系)名称

专业班级

年级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姓名

性别

研究方向

职称

手机

项目来源

(在相应位置打√)

学生自拟项目( )、导师提供项目( )

一、项目研究背景(500字以内)

二、项目立论依据

(一)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项目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3.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三)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四)项目研究的预期成果

调查报告、论文、实践心得、实践影像材料、PPT成果展示报告等质量情况

(五)项目人员分工与安全保障措施

四、指导教师意见(600字以内)

项目研究的选题意义、项目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五、院系推荐意见

院系盖章(签字):

年 月 日

六、学校评审意见

学校盖章(签字):

年 月 日

八、申请者承诺

本人保证上述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如果获得资助,我与本项目组的全体成员将严格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在不影响课程学习的同时,充分保证投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研究的时间,并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在活动过程中或结束时,自觉接受学校对活动的评审和验收,并按时提交社会实践成果与工作总结。

申请者(签名):

年 月 日

九、指导教师承诺

本人承诺,愿意作为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审阅项目内容,全程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认真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及审查学生的研究结果,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成果。

指导教师(签名):

上一篇: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