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顶岗实习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12:50:59

教师顶岗实习自我总结

教师顶岗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研究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220-02

1 顶岗实习的内涵、目的与意义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其定位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高职院校的实习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和探讨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有较大的益处。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推广实施“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到企业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但是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运行体系和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引入过程管理的方式以此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效果,解决当前存在的各项问题。

2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过程延续学生实习的整个过程,以顶岗实习时间为一年为例,其管理过程应当从上一年的7月开始,直至实习结束,前后持续时间为十七个月,实习管理过程周期较长,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2.1 管理机制不健全,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对顶岗实习这一特殊的课程未进行配套的考核评价体制改革,多数院校仍沿用传统的实习考核办法。即使学校安排了实习指导教师,也是走个过场,未能切实发挥作用。大部分高职院校以学生在实习结束时上交的实习报告、实结、实习鉴定等材料作为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的依据,存在评价方式单一,无法反应出实习真实情况等问题;鉴定材料虽有企业盖章等,但流于形式,几乎全是优秀,无法体现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

2.2 顶岗实习企业方面问题 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问题上,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学校组织举行招聘会,邀请企业来校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而大部分学生也能够通过学校渠道落实好实习单位。但是在顶岗实习的理解上,企业和学校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学校侧重于“实习”,而企业则侧重于“顶岗”。

从表面来看,企业接收实习生等同于招聘新员工似乎是一桩好事情,然而问题是,在企业这样的定位之下,学生进入企业无法实现定岗实习的真正目的,只能充当廉价劳动力。

2.3 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及适应能力有所欠缺 学生元认知模糊,自我评价过高或者过低,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在选择实习岗位工作的时候,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更容易焦虑,失落。另外,由学生从学校走到企业,学生过渡到职工,环境的变化,角色的急速转变,体力、脑力劳动工作强度的增大,使学生产生不适应感。

3 过程管理理论内涵及在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3.1 过程管理理论定义 过程管理即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循环,是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在休哈特统计过程控制思想基础上提出的。它主要运用在企业管理中的质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通过对活动每一个细小环境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过程管理理论包涵了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和过程改进四个部分。

3.2 过程管理理论在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根据过程管理理论,将顶岗实习的管理过程分为前期策划、中期实施、检查、后期评价与反馈。前期策划是根据目标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建立提供结果所必要的指标和计划;中期实施是顶岗实习的实施过程;检查是根据目标和计划,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测,并报告结果;后期评价与反馈是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3.2.1 前期策划工作 前期策划是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顶岗实习前期策划工作是实现过程管理的前提。学校教务处负责全校的实习指挥工作,制定实习手册,二级院系招生就业办公室从事本学院的顶岗实习具体分配任务。系、教研室则负责实习工作的大纲制定,实习工作宣传,实习工作纪律约束等。

3.2.2 实施管理

第一,实习指导教师管理。

学校各学院指定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可以专兼职,学院统一聘任、管理以及考核。教务处、教学督导处统一制定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对实习指导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与监督。学院制定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的相关办法,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职责、聘任、管理与考核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第二,实施细则。

①实习指导教师阶段性点名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指导工作总结。实习指导教师填写考勤表,定期检验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工作质量,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若有学生工作懈怠、离职等现象发生,实习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与纠正。通过阶段性地检查、汇总可以促使学生在实习中不断总结工作中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自我分析,找出弥补缺点的方法。

②提交实习鉴验报告与顶岗实习报告。这要求每位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要在实习结束后,出据一份企业的实习的证明,证明实习期满以及工作中的表现。学生顶岗实习报告是学生的自我总结。两份报告交给实习指导教师,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和效果评价的依据。

3.2.3 考核评价与反馈

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的衡量主要标准是学生的实习效果,其中包括学生实习思想态度、实践技能、书面总结三个方面构成。思想态度是指学生实习的动机明确,做到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实践技能是实习的主要目的,这部分的成绩是由企业指导教师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评价,教务处招生办等部门负责成绩汇总作出最终评定。书面总结即实习鉴定报告和自我总结,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交材料进行实习效果评定。

4 对策分析

4.1 加强企业调研,创造优质实习环境 企业调研应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中,每学期每年度需要对社会企业的人才市场需求和用人规格进行分析与调查,及时了解高职院校所对应的岗位人才招聘数量,企业对专业的要求等信息,学校作好计划,适时地进行专业调整与设置,为校企合作打入基础。

学校有义务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实习环境,保障学生的各项权益,有权利把一些责任心较差,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的企业排徐在外。

4.2 深化教育改革,做好实习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分为学生思想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实习前,学校教务处、就业办公室应做好实习动员宣传工作,使学生及时了解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实习不仅是大学三年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学生踏上社会,掌握理论知识、培养个人能力的大好时机。

在思想上,学校应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指导工作,从思想上鼓励学生实习,提前预见实习各种困难,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优良作风。对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工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趋势。专业的调整与建设,师资与企业能手的相互联合与协作,可以加强高校实习工作的水平,同时更可以提高学校内部的教学与与实践的契合能力。

4.3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现顶岗实习管理的持续改进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有效评估的前提,高职学院应成立由学校、专业和实习单位合作领导组成的顶岗实习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各专业应建立由辅导员、专业指导教师、企业管理者、师傅、同事为主体组成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内容应引入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为高职院校对实习生进行过程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也为学生指明了努力方向。评价主体选择辅导员、专业指导教师、企业管理者、师傅、同事,是因为他们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信息,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行全方位的客观考核评价,从而避免评价的主观性与片面性。

参考文献:

[1]姚从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心理困扰及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2]刘香萍.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促进高职学生就业[J].南昌高专学报,2010(02).

[3]李海霞,魏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化管理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教师顶岗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顶岗实习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对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

1.做好动员,使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目的、任务,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专业技能、技巧的综合训练,把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在技能训练的实践中,深化理论,完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另外,在专业技能技巧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毕业生。财会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会计基础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基本原理的同时,掌握本专业中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具体要求和应用,掌握主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并结合顶岗实习单位的具体岗位的设置要求,分岗位掌握其岗位职责。

2.加强岗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的活动。针对学生好奇、好动、容易违反单位规定的现象,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先,由学校领导和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其次,由实习单位的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给学生现身说法,以切身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岗前教育,提高学生的实习认识,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制定顶岗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顶岗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是顺利进行实习的重要保证。为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学生顶岗实习前,我们就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学校建立顶岗实习教学组织系统,主管教学的校长统筹全校各专业的顶岗实习工作,教务处负责具体安排,并成立考核小组,学生分组、定岗位、定师傅、定任务。每次顶岗实习前,必须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妥善安排;顶岗实习中,要认真指导,抓好示范、训练、检查、讲评等;顶岗实习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总结。

二、指导教师对学生专业实操技能的训练的指导,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

学生在顶岗实习单位期间,主要应突出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指导。并在实际业务处理中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渗透。

1.实习指导教师对有关理论知识的集中讲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先掌握实习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一方面要求学生复习巩固;另一方面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集中讲解,给学生指出一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使学生更有效地全面掌握操作技能技巧。

2.加强实际业务的处理的指导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到实习单位去实习,师傅往往是自己会做账,不会给别人讲,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也不易接受。指导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个别指导。我们学校的专业指导教师是由专业课教师兼职的,这样指导教师就能抓住每个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爱好,灵活掌握每个学生接触事务的能力和掌握会计实务处理的情况,为指导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方便条件。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中,要摸清学生对会计实务处理和掌握的熟练程度,直至能够独立完成业务处理,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

3.开展顶岗实习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学生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为了调动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提高顶岗实习效果。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开展顶岗实习技能竞赛活动,评出优胜者,评出“优秀实习生”记入学生档案。同时,设立奖励制度。对顶岗实习表现好的学生,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条件之一,享受奖学金。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优先推荐到用人单位就业。通过评优选先,使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能够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总结而发扬长处、克服短处,不断地自我升华、自我超越。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

三、加强顶岗实习检查,强化学生岗位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对于顶岗实习的考核制度有明确规定。主要是:每日的考核,包括出勤、工作态度等;占实习成绩的20%;业务操作能力成绩占70%;实习报告成绩占10%。考核由指导教师、实习单位的领导、各实习小组负责人等进行考核检查。实习结束后,要写实习报告,并由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领导写出鉴定,装入学生档案。通过对顶岗实习的检查,学生的实习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岗位职业道德教育是维持和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其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的必要手段。会计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后,以前接受的岗前职业道德教育可能被淡忘。加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会计实际工作的特殊性,从业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常常经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丢失了会计职业道德,甚至触犯刑律走向犯罪的深渊。所以,在指导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职业道德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树立牢固的职业道德信念,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行。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练,才能逐步规范会计行为,不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成为一名“素质高、后劲足、上手快、适应性强”合格的中职毕业生。

教师顶岗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顸岗实习;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5-0029-03

【作者简介】刘学伟(1971-),山东无棣人,男,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讲师,硕士。

学前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是其专业的高峰体验课程(Capstone Experience Course),通过这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应用既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实践问题、批判性思维和表达结论的能力。它也是评价学生是否具备从事幼儿教师岗位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于一般实习和见习,顶岗实习需要参加实习的学生完全履行幼儿教师岗位的全部职责。在顶岗实习中,学生要通过教学实践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技巧,解决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技能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

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指导教师和实习生来说顶岗实习是一项新的挑战。对于教师来说,实践指导与课堂教学不同,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去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提供机会去建构对知识新的理解和反思他们的教学态度和策略。而对于实习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知道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学习,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是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核心问题。为了实现顶岗实习的培养目标,传统的以自我管理为主的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和幼儿园对其专业发展的需求。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持系统,深度嵌入指导,开发系统化的指导方案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特征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支持属性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通常是孤立的,他们通常不能从工作对象那里获得改进工作的建议。因此,在当前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别强调将教师联合起来,使他们能够通过相互讨论进行学习。这与当前学习科学的研究结果一致,学习科学一直认为学习是社会性的和分布式的。依照这一观点,最有效的教师学习也是社会性和分布式的,需要通过构建教师学习的社会支持项目,为教师学习提供社会支持,帮助教师共享专业技能。因此,“实践共同体”是教师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形式。通过对当前的研究调查发现应用实践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共同体在组织层面为教师学习提供社会化支持。个体参加了实践共同体,则个体都会表现出他们的观点、专长、技术或经验上的差异。在公开的讨论或对话中,所有的成员都可以利用这种团体中的差异性,引发更多的思考。这种讨论与询问也能帮助个体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与他人共享。如果仅凭教师个人分析,不足以使隐性知识明朗化。因此只有在这种动态的团体中才能更好地实现隐性知识的流动。

2.社会化支持刺激了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师的学习不应该是传送而是激活。教师的学习不是传递新的教育理论和策略,而是增加教师对隐性知识学习的认识。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这些知识具有个体性、实践性、背景性等特点,使得教师很难用话语表达出来。只有通过个体的努力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从而使教师意识到专业发展的主体是个人,而不是外在的知识和环境等。

(二)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个体属性

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以往强调的是培训与指导,忽视了幼儿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需求。这种需求一方面强调自主发展的动机,另一方面是自主发展的能力,其表现形式是自我反思技能。自我反思是对自己以往经验的认真思考,而深入的反思能够引导自己对以往经验的改变。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个体知识模型的建构是基于以往的经验。根据这一思想,为顶岗教师提供反思机会能够使其建构基于实践领域的心智模型。

顶岗实习是学生进入教师角色的过渡阶段,对于培养其专业能力形成正确的专业态度至关重要。因此,强调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教学实习活动后进行自我反思,以此确定其教学能力。教学实践后的自我反思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的意义在于:获得关于课堂情景交互的背景知识;获得自我反思的真实的经验;培养应对教学突发事件挑战的反应经验。

二、幼儿教师实践指导框架

顶岗实习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是一种孤独的状态,在遇到问题时难以获得及时的支持,而对于遇到的问题往往不能清楚阐述,也缺少分析的技能。因此,指导教师难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构建顶岗实习的指导框架可以系统化顶岗实习工作,提供一个脚手架来明确需要教师指导的内容和方法,有目标地指导实习学生建构教学经验,培养重新理解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而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可以运用框架分析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依托这个脚手架完成对教学理念的建构,帮助学生摆脱实践学习中的混乱,鼓励外化他们的思考,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

对顶岗实习学生提供的指导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采用指导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辅导,也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总结的方式。指导的焦点和范围涉及教学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有目的选择学习资源和教学模式、处理学习差异和交互是指导的重点。

指导框架由教师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共同开发。它的目标是面向所有的顶岗实习学生而不涉及特定的学科,中心是关键教学能力的平衡,是一个系统化的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支持的工具。这个框架中指导的内容包括四方面。第一方面是课程的计划和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的开发、教学策略的选择等方面。第二方面是师生交互,涉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管理。第三方面是课堂管理,针对的是课堂中熟练运用管理技巧的能力。第四是专业知识,涉及熟练的运用教学策略和执行教学方案。这四方面包含了关键教学能力的主要内容,为教师指导、学生自我反思、教学实践活动的认知提供了具体的内容。

三、顶岗实习支持系统分析与建构

(一)支持系统的功能分析

在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的及时反馈是决定学生实践成效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指导与实践往往不能实现同步,这极大地降低了指导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建构支持系统,完成从管理、学术到情感的服务中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系统能够提供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和幼儿教师共同的协作平台,建立实践共同体,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社会化的支持;系统能够利用自我反思系统促进学生深入地反思他们的教学工作,为实践指导框架提供支持工具。为了实现这些功能,系统设计要求是:

教师顶岗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信息工程;顶岗实习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顶岗实习是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最后一门重要课程,它与传统课程不一样,学生的学习场所搬到了企业,学校会和企业对学生共同教学、共同管理。顶岗实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培养学生职业经验,培养优秀的技工人才,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如何管理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切实解决学生就业,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这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1 现状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作为我院首个省级特色专业,在相关企业一直有较好口碑。近年来学院对顶岗实习一直非常关注,积极联系省内知名的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为校外实习基地,而这些企业和我院也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下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将学校的人才优势与企业的资源优势有效结合,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能获得“三赢”。

1.1 岗前教育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变为企业员工,这种环境、角色的转换,会使学生从心理上紧张、焦虑不安。因此在顶岗实习前,学院安排合作企业相关人员、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对学生进行教育。企业相关人员给学生介绍企业情况、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熟悉工作环境、工作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工作实践技能进行指导;辅导员对学生要进行一些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学会和同事相处等。通过岗前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双重身份,即是学生又是员工;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使学生不仅“身”到实习岗位到位,并且“心”也能到位。

1.2 岗中管理

落实好学生的实习单位与岗位之后,学院同时注重岗中管理。学生在刚刚进入顶岗实习初期,由于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的顶岗岗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面对较大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导致学生有些不适应,为了使他们尽快地适应实习环境,进入岗位角色,在实习期间,学院为实习学生安排专业的指导老师和辅导员,通过实地看望、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的指导和管理。同时企业也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进行指导。由于这些企业和我院长期合作,企业中会有往届的毕业生,通过开座谈会,组织这些毕业生们告诉学弟学妹们自己的经验,来帮助他们更快的适应企业生活,往届生们的真实经验可以更好的拉近企业和学生的距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岗后总结

在每次顶岗实习之后,更要勤于反思,善于总结。实习学生回校以后通过召开班会的形式要求学生对顶岗实习期间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交流,学生从交流中不断获取经验和教训,取得更多的进步。同时对于顶岗实习中表现比较好的同学,学校安排这些同学与下一级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交流,起到表率作用,同时也做好了宣传工作。

2 建议

2.1 顶岗实习教育要有始有终

顶岗实习的教育不能只注重“岗前”,忽视“岗中”和“岗后”。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过了新鲜期之后,部分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不能在基层岗位上坚持下去,急功近利。学校和企业应该在“岗中”对学生进行实时教育,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岗位能力,增强职业素养和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结束顶岗实习之后的“岗后”教育是让学生自我总结,增强自我培养的高度自觉性,严格按照企业的要求来激励自己,通过顶岗实习的锻炼,使自身各方面都得到应有的锻炼。

2.2 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和规范

顶岗实习制度和规范的要求也直接影响着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作为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组成的顶岗实习,学校首先应该制定严格的实习规范和相应的制度,切实有效地确保顶岗实习的长期健康运作,形成长效的顶岗实习保障机制。学生与企业都根据学校规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保护三方的权益。顶岗实习中会有部分学生采取的是分散顶岗实习,即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自己联系的企业,不易统一管理。针对这样的情况,更加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加强控制,为学生负责、保护学生权益。

2.3 注重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重要一环。目前大部分顶岗实习考核仅仅通过实习小结、实结等简单方式来完成,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实际很难体现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真实评价。为了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和质量,必须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并且要由学校和单位进行双重考核。顶岗实习的考核更应该侧重于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的表现和工作情况,真正体现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雁平,成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10-11.

[2]石月皎,覃庆芳,卢彩红.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求实,2010(S1):283-285.

[3]徐广舒.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 172-174.

教师顶岗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生;实习生;看访;规范

实习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个人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明确规定:“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力改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政府部门以文件形式进一步规范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突出强调实习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性。国内高职院校大多实行2+1模式,通过2年的在校学习之后,集中安排1年的顶岗实习。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卓著、蜚声海内外的台湾高雄餐旅大学,四年制本科采取2+1+1三明治式课程设置,学生在第三学年也有1年的顶岗实习[1]。实习对于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学生实习中出现了实习管理制度的缺失[2]、忽视对实习生的绩效评估、实习生薪酬形式单一、实习生心态调整慢[3]、实习岗位或类型有限[4]、缺乏人性化管理[5]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实习单位、学校、实习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其中,高职院校作为桥梁和纽带,处于主导地位,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在学生实习前要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及时调整心态,以学习者的心态开启实习生活。另一方面要定期对实习生进行实地看望和慰问,收集、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倾听学生实习期间的想法和意见,指导实习方式方法;同时及时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交流,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习锻炼平台。台湾高雄餐旅大学对学生1年的实习生活采取“多元配套、多维管理”的原则,岛内实习由学校研发处、导师、系主任联合对学生进行实习访视与辅导;远距离及国外实习,通过当地的姐妹校,委托交流、交换的教师资源看望学生,实施沟通,加强管理;为系统强化实习生的学习管理,切实掌握实习生的学习、工作进展实况,学校对实习生的考核管理实行内外结合、双向联动、同步反馈的方式组合进行[1]。本文基于多年对海内外高职学校实习生看访经验,通过实习生看访若干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希望借此将实习生看访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一、看访目的

(一)检查学生实习状况,确保学生实习效果

实习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重要的学习形式,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技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习效果的好坏往往影响到学生毕业就业选择,决定着学生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发展。学生通过实习,可以实现“工学结合”,融学习于工作中,对于良好职业道德素养、身心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看访,教师将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实习是学习的一部分,是在校学习的继续和延展。同时,实习也是对在校学习成果的检验。为了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实习开始前,学生需要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根据自身专业特征,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与目标,通过看访检查并督促学生在实习中逐项完成实习计划,在实习结束后提交相应实习报告,以期获得应有实习学分。

(二)了解行业需求变化,调整完善教学活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变化日新月异。定期看访实习生环节,为高职院校教学紧跟行业脚步提供了契机。高职院校教师借助与学生的交谈、到学生实习岗位进行实地看访,加之与实习单位进行务实、直接的沟通交流,体验行业发展,了解行业变化,掌握行业走向。根据行业情况和实习生建议,及时反馈、改进教学,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更具有职业性、时尚性和国际性。

(三)评估实习单位状况,完善实习单位档案

实习单位的优劣关系到学生实习效果的好坏。实习单位是学校前期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后确定的。虽然实习单位在硬件、软件方面都具有一定基础,具备相应资质,但随着时间的推延或单位管理人员的更迭,会出现实习单位与学生实习理想境界大相径庭的现象。有些实习单位不平等对待实习生、拖欠实习生工资,学生实习岗位吻合度低、技艺含量贫乏、实习单位师傅级员工素质低下等情况。为保证学生实习质量,引入实习单位动态评估和淘汰机制,不仅必要而且具备可能性。现今旅游饭店类实习生处于炙手可热的卖方市场,学校考察、评估、优胜劣汰实习单位有着有利条件。借助对实习生看访时机,发现、掌握第一手资料,完善实习单位档案,客观评估实习单位状况,无疑一举多得。

(四)关爱学生,为学生带去母校的关怀

大学校园生活是美好的,是丰富多彩的,是令学生终身回味的。学生离开校园,到陌生区域顶岗实习,长时间从事和所在单位职工十分近似的工作,心中难免产生孤寂之情。看访教师带去母校真情,通报校园发展变化,表达学院领导、老师真切关怀,学生孤寂之情得以慰藉的同时也会更加自觉的以校为荣、自强自立、勤勉实习、积极表现。

二、看访时机

学生顶岗实习,从明确自身实习单位到实习结束可分为向往期、断奶期、入职期、疲惫期和留念期五个节点,详见表1。根据学生各个时期的特征以及所表现出的状态,安排在“入职期”、“疲惫期”看访比较适宜。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方式对走出校门的后续实习生活及其实习效果影响非同小可,这突显出学生在校期间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养成教育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辅以日常教育管理、熏陶、渗透、疏导、训练等教育手段,长期反复实践,在“知、情、意、行、能”等方面进行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方法[6]。养成教育核心在“养成”,既包括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包括学生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养成,如专业技能、行为举止、心理健康、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等[7]。养成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在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学生在校期间的养成教育已成为国内外高校德育发展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手段。良好的养成教育无疑为学生的顺利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看访程序

(一)学生小结

教师看访前,通知实习学生对各自实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实习生负责人加以收集整理,以便提交看访教师。此举不但有利于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对于实习生学习、工作、生活和实习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也促进了实习生的自我总结、自我思考和自我管理,以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心态,扬长避短,强化实习效果。当然,学生不仅应在教师看访前进行总结,也应将总结、思考贯穿于实习的整个过程当中。

(二)岗位看访

看访教师须实地深入学生实习岗位进行看访,了解学生所在岗位实习工作情况,并与岗位所属部门负责人进行交谈,掌握学生顶岗实习中专业技能、人际沟通、服务技巧等方面实况。如发现有岗位适应性差、岗位实习效果不佳甚至影响实习目标实现的情况,看访教师应及时记录,事后与学生深入沟通,并与实习单位的深度交流。

(三)封闭式座谈

举办只有实习生所在院校师生参加的封闭式座谈会,便于实习生与看访教师之间面对面的坦诚交流。看访教师须仔细聆听、认真记录实习生的心得体会,并就所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与分类。随后,看访教师根据学生反映情况,就同类型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个性问题一对一交流。

(四)指导学习技巧

根据学生座谈情况,有针对性地就人际沟通技巧、岗位学习技巧、经营管理技巧、语言服务技巧等进行释疑解惑,对实习单位存在的不足进行适当点评,切实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此时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技巧会倍感亲切,倍加珍惜。

(五)明确目标要求

看访实习生期间,教师作为学校代表,必要时再次将学校实习生管理规定、实习预期总体目标告知、提醒学生,使学生熟知实习期间的学习要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制度,尊重、保障、维护实习生的基本权益。看访教师需根据以上四个环节中实习生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工作状态、学习情况等进行分析,在上阶段实习情况反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下阶段实习的目标与要求。

(六)与实习单位沟通、交流

实习生是实习单位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实习生虽不是实习单位正式员工但却和正式员工做着一样的工作,而且一般来说,实习生用工成本较低。这个群体工作状态的好坏对实习单位总体运营有着直接的影响。将学生小结、岗位走访、封闭式座谈等涉及实习单位的内容经过分析、整理后,反馈至实习单位,不仅有助于相关问题及时解决,改进单位与实习生关系,还有助于实习单位自我检查、自我完善。同时,实习单位就有关问题的表态与处理意见由实习生校方记录在案,也是学校评估、管理实习单位的依据之一。

四、看访报告的撰写

看访报告是对整个看访过程的回顾与总结,其中包括看访时间、看访地点、看访人员、看访主要内容、看访日志和行程摘要等。看访报告的主体内容,应是对该实习单位大多数学生实习学习情况的总结与分析。若该实习群体方法新颖,效果丰硕,学校应及时总结推广;反之,该实习团队实习困难,收获甚微,校方则应及时加强与实习单位沟通协调,直至问题解决,实习顺畅。同时,看访报告也是动态管理实习单位、完善实习单位进出机制的原始素材,因此,报告的撰写必须实事求是、有凭有据,避免主观色彩,附注相关照片、视频材料。

实习生看访是实习生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与必要手段,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保证实习生的实习效率与质量。看访过程科学、完整,可以事半功倍、一举多得,对改进实习生管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反射教学运转改革都有积极、务实的作用。相信随着实习生看访工作日趋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环节必将更加受到行业、学生和学校的欢迎,其后续管理也更将规律清晰、轻松顺畅。

参考文献:

[1] 马开良. 台湾高雄餐旅大学办学特色探析.职业技术教育[J],2012(33):60-63.

[2] 周景昱. 高职高专实习生管理对策研究.华夏医学[J],2009,22(5):961-964

[3] 宁 博. 高职生顶岗实习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J],2011,32(35):76-78

[4] 徐丽香,黎旺星.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职业技术教育[J],2008(23):65-67

[5] 王 娟,齐绍琼.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发展趋势探析.职业技术教育[J],2012(33):64-66.

[6] 朱海岳,方黛春.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研究.中国高教研究[J],2011(1):77-78.

教师顶岗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顶岗实习;动态跟踪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3-0053-04

一、引言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径;也是为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实施的重要环节。目前顶岗实习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院安排学生去长期与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的校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另一种是学校提供场地,让企业来校办厂,从而学校就近安排学生在校办厂顶岗实习。第二种形式顶岗实习对学校来说,场地提供困难,资金难以保证,而且校办厂难以一次性接受大量学生的实习,学生专业的选择面较窄。基于这些因素,许多院校的顶岗实习选择第一种形式。

根据资料分析及结合本院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得出目前国内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缺乏实习全过程的原始信息积累,大多数学校采用传统的纸质材料考核办法,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上交数份顶岗实习日志,在实习结束时上交实结报告、参加顶岗实习答辩等。由于实习前准备不充分、实习过程缺乏管理或管理不到位、实习后材料整理难度大等原因,难以科学客观地实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测评。第二,实习过程中的监管、沟通手段、方法不是很多。由于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学生进行沟通时缺乏有效的渠道、工具,以至于学生中途单位变化、心理状态变化不能及时跟踪。学生具体岗位操作的熟练度、技术掌握度,实际生产产品的合格率,学生是否了解企业文化,学生是否达到企业员工标准等很难收集了解,因此,教师对学生基本都是进行形式评价,无法全面衡量顶岗实习成果。第三,实习过程中缺少企业指导教师、学生实习过程心理变化等信息反馈,校方无法对学生技能掌握程度、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无法对学生心理变化、岗位变化等情况进行跟踪,以至于整个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演变为实习后根据学生最后提交的资料进行简单评价的系统,难以对学生进行动态跟踪、管理、评价。第四,由于学生实习单位分布广、岗位多、学生数量大,造成管理、沟通、评价难度大。一个院校顶岗实习的学生达到两三千人之多,涉及的岗位可能达到几十个,实习单位可能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难以将这么多信息及时、准确地集中起来。

能解决顶岗实习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建立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开发了类似的管理系统,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顶岗实习-毕业项目网络管理系统、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天津职业大学的顶岗实习互动系统、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顶岗实习管理与指导平台等等。从各个院校使用系统的反馈信息来看,除了信息系统功能单一等本身不完善外,最主要存在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系统无法真实、及时获取实习现场、实习人员的第一手材料,不能动态跟踪实习学生学习、心理等变化情况,系统参与人员不全面性。其原因如下:第一,校方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缺少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的渠道,无法动态获取学生信息;第二,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缺少捕捉学生实习过程中生产场景、产品、工艺图纸、位置等生产要素实时资料的途径;第三,学生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岗位等信息突然变化无法及时掌握;第四,实习资料的部分填报、补缺基本是由教务管理员等几人完成,信息的准确性无法保证。解决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工具是移动智能终端。

移动智能终端具有品种多样性、普及率高、功能性强、便捷性好等特点。移动智能终端主要分为四类――智能手机、笔记本、PAD智能终端、平板电脑。移动智能终端在人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越来越常见。2011年,Google与IpSosResearch联手进行了关于人们如何使用移动智能终端的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在中国普及十分迅猛,已成为全球五大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最高的地区之一,高达45%。尤其是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中国呈现大规模增长的趋势,为许多系统的应用提供了硬件平台和可能。在大量使用移动智能终端人群中,大学生使用率最高,几乎达到100%。现在人们使用的移动智能终端具备移动性、实时性、多任务、多媒体、通话、上网等功能,能独立对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处理、、收集。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建立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是解决顶岗实习管理中问题较好的办法,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生产一线现场的学生、指导教师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动态收集信息,它能保证信息来源可靠、真实、及时,又能及时动态跟踪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实时学习、心理、安全情况。它既能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监管,又能为学校、政府、企业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持。

二、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网络系统框架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是一个将企业网、校园网、政府网三个局域网通过移动互联网、电信网、Internet简称“三网融合”的公共信息网互相融合在一起的网络应用平台,同时也是应用云技术、3G/4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平台。这种模式的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建立在云空间之上,通过智能网关转换平台将其转换成不同环境下的移动智能终端平台,让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移动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工具轻松地将生产现场、过程、环境、设备、位置等资料传到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中的空间。这样操作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中的资料来源的真实性、全面性,它使目前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过去由教务管理员、班主任等某几个人完成任务转变成由实习生、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教务管理员、家长等全员参与完成任务的平台。它与目前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最大不同的特点是移动性、实时性、真实性、全员性、沟通协调性。(见图1)

三、移动智能终端的顶岗实习管理流程分析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可按时间顺序流程来进行操作,其顶岗实习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实习前期:岗前测试、培训及岗位申请。

实习前期,为获得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学生个人发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信息,需对学生进行岗前能力的测试,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坎佩恩―布朗(J.C.Campione&A.L.Brown)对动态评价理解而提出的渐进提示评价模式,从岗位适应能力、学生个人发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测试试题设计。学生随机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测试成绩作为后续培训、学生发展的参考基准。学生根据公布的单位、岗位信息及培训后增强的能力,选择自己理想中的单位、岗位进行申请。

实习中期:原始资料动态收集、提交和互动、在线心理干预。

实习过程监管是顶岗实习管理系统重中之重。传统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很难对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环境的学生实习情况实时进行跟进、掌握。移动智能终端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性、便捷性、GPRS等功能将系统平台平移到生产环境中,这样学生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移动工具将自己的实习位置信息、生产环境、生产会议、指导教师安排的生产任务、生产产品等与生产过程相关信息采集到系统中。在校指导教师每天随机抽查10%学生的采集信息、互动信息进行查看,及时发现学生实习过程中情况的变化。对生产实习过程中心理变化比较明显的学生利用移动平台适当进行心理干预。

实习后期:总结和测评。

在实习后期,系统改变了传统的纸质材料检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提供实结、报告、自我评价等电子材料给校内管理教师随时检测、评价。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与实习的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信息填报完成数量、质量及评价中的参数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四、移动智能终端的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设计

根据实习管理流程分析及移动智能终端的特点,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系统地设计了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主要包括8个子系统,29个功能模块。其中针对实习前期阶段设计了通知公告管理、实习单位信息、顶岗实习申请三个子系统;针对实习中期阶段设计了实习过程管理子系统;针对实习后期阶段设计了评价管理、统计与分析子系统。针对系统管理与维护设计了系统维护、用户管理子系统。

(1)通知公告子系统:在实习前,设计了顶岗实习通知模块。学生可从此模块中获知实习时间安排,岗前测试、培训,填报申请单位、岗位的时间。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需动态获取就业的动向,如就业单位、岗位信息等,故设计就业信息公告模块;在实习后半阶段,设计了其他信息管理模块,学生可获知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如学生毕业前补考时间、学生集体返校进行答辩与领取毕业证时间等等,学生可以登录到系统中查看这些信息,以掌握学校相关的要求和发展动向。

(2)实习单位信息管理子系统:它包括单位信息、岗位信息、实习指导教师信息3个功能模块。单位信息模块是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实行电子档案精细化管理,如将单位的规模、资质、性质、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营业务等进行详细描述;岗位信息模块是对单位的岗位信息进行管理,如岗位类型、岗位职责、岗位技能、岗位流程等描述;实习指导教师信息模块是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信息化管理,如指导教师工作业绩、荣誉称号、从事岗位的时间等。这样分门别类为实习单位建立信息有利于学生对顶岗实习单位、岗位选择,为学院今后的顶岗实习安排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顶岗实习申请子系统:它包括岗前测试、自主实习申请、实习岗位志愿申请三个功能模块。针对目前许多院校派往顶岗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的学生对岗位不适应、心理负担过重、自动脱岗等问题,需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前的测试,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直到学生再次测试合格为止。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岗位申请时,分别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学生本人自身联系好单位、岗位,其二是按照学校提供的单位、岗位信息,根据需要选择自己相适应的单位、岗位。

(4)实习过程管理子系统:它包括成长记录、学生分布情况、变更实习安排、分享与交流、在线心理辅导5个功能模块。学生将实习过程中每天工作关键信息点如生产会议、生产任务书、工艺流程图纸、加工产品等以图片、视频、文字形式上传至自己成长轨迹记录空间;学生利用智能终端的GPRS定位功能将自己实习单位具置上传学生分布情况空间,这样校方可以查看校外实习生最新位置,显示他们的状态(正常、离线、警告),加强对实习生监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因为岗位不适应等原因,需调换单位、岗位,学生需填报变更实习安排申请报告,等待校方管理人员批准方能变换单位、岗位。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帖子、留言、视频等形式开展工作技能、生活娱乐等方面的交流。在实习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如与企业管理人员关系处理不好、工作单调等心理方面的问题,校方安排心理方面的专家为学生在线进行心理干预,让学生消极心理消灭在萌芽状态。

(5)评价管理子系统: 学生经过半年的顶岗实习后,需要将在实习单位所学到的职业素养、工作技能以及工作体会等进行自我总结,并完成顶岗实习报告的撰写。以总结、报告形式提交到自我评价的空间。企业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工作表现、成绩给予评价;校内导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成长记录等信息材料完整性及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实习过程中的互动性等进行综合成绩评定。系统还能将学生的顶岗实习报告、答辩记录和最后综合评定的成绩进行打印,以便学院存档。

(6)统计与分析子系统:这个子系统能够统计出顶岗实习单位地域的分布情况,实习单位对人才、专业综合技能不同需求的分布情况;统计出顶岗实习生对口专业的概率;统计出导师和学生交流互动情况次数以及指导教师定期批阅学生成长记录的次数等。学生查询自己的实习成绩,查询自己还需补交哪些资料。学院管理部门根据统计数据分析企业需求,决策学院的发展方向、专业规划等。

(7)用户管理子系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涉及不同对象,如学校指导教师、教务处管理员、学生、政府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企业指导教师等。不同对象对该系统的使用应赋予不同权限,让不同的对象能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故该子系统需设计用户权限、用户增加、用户删除、用户验证四个功能模块。

(8)系统管理子系统:为保证该系统安全性,设计了数据备份、系统升级、日志管理功能,保证系统最大限度正常运行。

五、结束语

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使学校、政府、企业、家长全员、实时地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监督、沟通工作,解决了顶岗实习监督不到位、联络不畅通、信息收集不真实、学生工作、心理动向无法实时掌握等问题,实现了对顶岗实习全过程、7×24小时全时段监督、管理、沟通、评价。

参考文献:

[1]陈斌,秦国刚.基于B/S 方式的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构建[J].信息系统工程,2010(8).

[2]刘峰,张岸杨.基于三层体系结构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网络平台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4):152-153.

[3]秦文胜,黄兰.3G技术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创新与应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4]于泷.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物流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5]柴中奎.基于工作流引擎的高职院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2.

教师顶岗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 教学质量评价 评价的方式方法 反馈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106-01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是依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将学生学习完在校课程后,组织学生到企事业等有人才需求的单位进行实习。高职类院校主要就是培养出能够通过学校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正式上岗时能够直接从事工作,而顶岗实习正是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一个结合点,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顶岗实习对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已经形成共识,但如何去管理顶岗实习过程,如何对顶岗实习质量进行评定,是我们要值得研究的。

1 什么是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是检查一名学生在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按照单位要求完成工作的一种评估体系。通过质量评价,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工作能力有所了解,为今后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有所估量,能够了解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此类工作,如不适合需要变换,使自己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顶岗实习评价除了作为学生对自己在校理论学习的实践考查外,顶岗实习阶段仍处于学生的学习阶段,顶岗实习的效果还直接反应学校教学质量的效果,因此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应受到如同在校教学质量评价一样的重视。

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从学生方向来讲,必要跟踪的调查,能够让学校对学生的实习状况有所了解,能更进一步针对每一名毕业生就业进行大体定位,学生跟学校的联系更紧密了,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跟导师反馈,得到理论指导,同时由于学校的督促,也能有效避免实习就是“放羊”的现象发生。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从学校方向来讲,校方可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整体表现加以归纳总结,为今后实习条件及实习方向提供数据。利用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结果,还能对所学专业教学计划是否能够适应当今行业发展加以改进,需要加强的课程就加大课时量及实训力度,按照行业发展走势,需要新课程就添加,对于不太需要的课程就行进减少课时或删除,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2 评价原则

由于顶岗实习的岗位不同,所以应杜绝“一刀切”的方式,总体上采取“细化到个人,统筹到专业”的评价方式,具体评价过程中注重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学生能力培养的联系。这与在校学习期间的打分量化有本质的区别,细化到个人是指整个顶岗实习的评价的初衷是正式上岗时能够直接从事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是顶岗实习的重中之重,所以顶岗实习的评价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应是鼓励为主、关注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不断进步,使学生有信心有能力从容走上工作岗位:统筹到专业是指顶岗实习其实不应局限在学生参与,作为校方也应积极参与到实习活动中,并认真总结学生在校学到的专业基本技能在顶岗实习中的发挥的作用。

3 评价方法

在实际顶岗实习的过程,是学生的实践工作占主导作用,所以为合理得到评价结果应采取企业方、校方、学生自己三方评价的方式。以往的顶岗实习通常采用企业方和学生自评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容易出现一些弊端,企业将顶岗实习期当成了免费试用期,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没能做好实践的积累,实习结束学生敷衍实结,企业盖章了事,没能真正起到顶岗实习应有的效果。

引入三方评价,由学生自己在顶岗实习期间每个工作日做工作记录自评,定期(可选择1个月或是一个工程阶段性结束)由校方导师予以评价,最后做自我总结从而给学校打分,评估出学校所学在实践工做中的作用:校方的评价是针对学生个例纵向的评价,旨在对学生的阶段性实习予以督促、勉励及指导,导师的指导可以起到及时解决工作中难题的作用:顶岗实习结束由企业方对学生的整个实习对学生及校方的工作做以评价:最后再由校方将整个专业的学生评价、企业评价进行汇总,做横向的总结评价,对整个的专业的课程规划设计总评及相关调整。

评价方法中有两点较大的改变之处一是引入了校方的评价,区别于以往校方的评价不是在企业评价之后,而是参与到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在企业评价前,每个阶段都有校方的导师对学生做阶段性评价,有助于督促学生,杜绝“放羊”现象,由于校方的参与,企业方对学生的工作认可度会大大提高,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更加密切稳定。

4 评价反馈结果分析及对教学课程的改进

经过一系列的评价,可以将其反馈的结果由系部专门的负责教师进行整体的分析与归纳,在上交到上级相关部门进行统计,以便为全校的各专业未来招生进行规划与调整。

在收集评价结果的反馈信息时,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要按照一定的专业特点、时间、工作地点或区域、工作性质等等方式方法进行相应的排序。例如,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整理收集反馈信息时,首先要按照学生的工作性质整理,然后在相同的工作性质里,按照时间、工作地点等进行划分。如:(1)营销类(某某通信公司、……)11级1班李新(2013年2月)、11级2班赵丽丽(2013年3月)……(2)技术类……(3)服务类……负责教师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整理出材料,材料中最好能有明确的图表说明,这样才能更直观地让上级部门了解本专业在就业方面的近况。另外,通过专业自己对评价反馈信息的整理与归纳,也能够及时了解现在的专业教学计划是否适应现在市场行业的知识需求,可以根据行业市场需求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顶岗实习是增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渠道,如何在学生离校的情况下,避免“走形式、走过场”,而将顶岗实习的目的贯彻到实处,需要学校、企业与学生个体共同努力。作为校方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联系企业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通过顶刚实习而不断增长的实践技能,关注专业对口行业的发展态势,不断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实践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明惠.高职“三元”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62-65.

[2] 杨建平,黄炎坤.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2011(3):45-46.

[3] 刘秀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1):94-95.

教师顶岗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综合性 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管理

[作者简介]李佳圣(1962- ),男,湖北孝感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湖北 孝感 43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地方性高职院校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能力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A04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85(2012)35-0035-02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是遵循职教规律的重要体现,是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五个对接” 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学校最紧要的一点,“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让学生参加生活实践,是职业教育最基本、最本质的规律。目前,综合性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实践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制度缺失、顶岗实习标准不健全、实习专业不对口、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不足、实习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实习考核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较行业性、专业性高职院校而言,综合性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还体现出实习学生人数多、涉及实习行业企业复杂、专业间实习管理差异大等特点。因而,综合性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更加需要模式创新,必须构筑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从顶岗实习指导到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设计,以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有序、有效完成。笔者所在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地方高职院校,共设置51个专业,涵盖医学、理工、财经、管理、信息、土建、语言文化、旅游等多个专业大类。针对综合性高职院校的实际,我院就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进行了系列探索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构建“三三三”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顶岗实习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性教学活动,是集学校人才培养、企业需求、学生就业三方共同利益为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为确保顶岗实习顺利进行,我院构建了学生顶岗实习“三三三”管理体系。

“三级管理”,即学生顶岗实习实施学校、院系、专业三级管理。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生顶岗实习要科学决策,协调指导。要成立学生顶岗实习领导机构,设立顶岗实习管理部门,健全和完善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是一门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实施的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学校要出台《关于制订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并研究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学校督导部门要加强对顶岗实习质量的监控。各院系成立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强化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实施。各专业是顶岗实习的管理实体,要合理安排专业教师分头带教;要充分听取企业建议,根据专业技能训练和就业导向等要求制定和完善顶岗实习综合实践课程标准;要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沟通,并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要组织实施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评价,保证实习效果。

“三师指导”,即学校配备学生顶岗实习的专业导师和生活导师,实习单位选派企业导师。专业导师由专业骨干教师担任,直接(下企业)或间接(远程)对实习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指导;生活导师由学校辅导员或班主任担任,主要负责顶岗实习学生操行管理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处理;企业导师由企业能工巧匠担任,主要负责实习学生的实习操作指导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三师”紧密配合,协作完成学生顶岗实习任务。

“三方监控”,即学生顶岗实习实施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监控。学校及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监控,及时收集企业、学生、教师的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不断总结经验,形成顶岗实习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企业及企业导师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实践管理,监控实习生操作质量;实习学生之间相互监控,及时发现和报告实习生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强化顶岗实习前“5163”过程管理设计

为了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有序进行,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成效,我院结合自身实际,在学生顶岗实习前进行系统管理设计,强化“5163”管理举措。

“51”,即完善一套顶岗实习标准,健全并落实一系列实习管理制度,开好一个实习动员大会,选好一个实习队长,构建一条灵敏快捷的信息渠道。我院各专业都制定了顶岗实习标准,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实习管理制度并强力落实。每年学生实习前要开院系层面、专业层面、实习小组层面三个动员会,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就业观教育。从细节入手 ,开展“吃苦”“忍耐”“纪律”“责任”“团队”“忠诚”教育。从低层做起,别把“眼高手低”当自信,正确定位,调整心态;确定好实习队长或小组长,建立纵横贯通的师生信息交流渠道,形成学校顶层、职能部门、教学院部、专业教研室、专业教师整体联动,共同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新格局。

“63”,即签好3个协议:学生与企业的用工协议、学校与企业的培养协议、学校与学生的管理责任协议;定好3个导师:企业导师、专业导师和生活导师;预设3个预案:学生工伤事故处理预案、人身与财产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和学生劳动用工纠纷处理预案;落实3个检查:学校组织巡回检查、“三师”定期不定期检查、实习队日常检查与实习生自查;强化3方责任:学校责任、企业责任和学生责任;做好3个考核:实习生自我总结考核、“三师”鉴定考核、院部鉴定考核。我院签订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顶岗实习协议书,规定了三方的职责,维护三方的合法权益,明确教育部门、校长、班主任、专业教师、企业五大顶岗实习责任主体,强化专业(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班主任)、企业两大责任实体,强化专业在学生实习中的责、权、利地位;完整配备了企业导师、专业导师和生活导师,并强化“三师”沟通和学校、企业、学生双方沟通与多方沟通;签发了《顶岗实习工作手册》《顶岗实习安全须知》《顶岗实习安全协议》等,建立突发事件逐层报告制度,规定了事故报告程序,并结合多年顶岗实习所涉及的工伤、安全、劳动纠纷等方面的问题,预设了16种事故处理预案;制定并实施了行之有效的《顶岗实习检查指导制度》,明确了学校顶岗实习管理部门的检查内容,规定了企业导师与专业导师各自的检查责任,定期组织院校领导及专业带头人到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进行巡回检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实时反馈学校、企业、学生的各种信息和意见;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了《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顶岗实习鉴定表》,双方共同参与学生顶岗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通过严格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使学生重视顶岗实习日常表现和专业考核内容的学习,注重专业技能学习和综合素质养成,有效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三、综合性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三种管理模式

1.实习区域集中,企业分散的区域“教产工作站”管理模式。对于部分工科专业以及财经、管理类等专业,我院探索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设立“教产工作站”,定点管理区域内学生的顶岗实习。“教产工作站”是学校产学合作、顶岗实习工作网络中的重要结点,其主要作用是开发、协调区域内集中与分散的实习基地,为专业与企业合作牵线搭桥,负责区域内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工作协调,通过完善协调机制、互惠机制、保障机制等,推动多元整合、深度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一是完善协调机制。要协调各方工作,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协调各方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学校为企业提供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企业为实践教学提供岗位、项目和实践指导教师等,以提高顶岗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完善互惠机制。互惠机制是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动力和纽带。在校企合作框架下,企业通过持续推行“厂中校”和“车间课堂”帮助学校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学校根据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开展产品研发,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企业的技术结构相吻合,帮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三是完善保障机制。为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一整套保障体系,从制度层面规范和推进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兼职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聘任考核、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管理、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企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科技成果奖励等多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对校企合作行为进行规范和建设,保证合作双方各自目标的实现。

2.实习区域分散,企业集中的“教师流动工作站”管理模式。对于医护类、酒店管理类专业及部分批量需求的工科专业,我院以企业为主体,学校参与,师企对接,在企业建立“教师流动工作站”来开展顶岗实习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制定管理办法。先后建有大洋电机、大禹电气、北大医学院、孝感市中心医院、上海聚连电子等“教师流动工作站”,定期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进入流动工作站进行挂职锻炼。依托“教师流动工作站”,校企合作申请科研课题,进行前期调研、项目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企业技能大赛,为教师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提供平台,为学生顺利进入企业就业奠定基础。“教师流动工作站”成为学校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生产状况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平台,成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落实校企合作项目、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和开展产学研合作等的常设机构。

3.实习区域分散,企业分散的“参与制”管理模式。“参与制”本身是金融寡头逐级参与、层层控制,形成金融资本控制体系的管理模式。我院根据文科类、建筑设计类、旅游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借用了类似于“参与制”的管理模式。学校控制若干个专业实习管理实体,专业控制若干专业导师和生活导师,专业导师和生活导师控制若干个区域实习队长,区域实习队长控制若干个实习班长,实习班长控制若干个实,如此逐级控制、层层管理,形成一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畅通的管理路径。

在探索和实践学生顶岗实习模式的同时,我院不断加强教学内涵建设,专业设置适应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变化,招生规模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充分利用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开辟与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基地;拓展和丰富学生顶岗实习内容,提高顶岗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谭辉平,李芹,廖俊杰,等.做实高职顶岗实习 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2]胡祥鸿.坚持三个结合 推进文秘专业实践教学[J].秘书之友,2009(9).

教师顶岗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147-0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很多高职院校都逐步认识到了顶岗实习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而且在顶岗实习方面做出了诸多实践。顶岗实习凭借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已经发展成为当前高职实践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顶岗实习已经发展成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模式。笔者就对当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一 顶岗实习的意义

一般而言,顶岗实习属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展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开展顶岗实习能够促使学生立足于自身已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基础之上,对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运用,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且实现到学生就业的零适应期。当前众多高等职业院校都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纷纷推广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然而由于未建立起完善的运行体系,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 当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顶岗实习的岗位较为分散

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将第三学年作为学生实习期,这样就能将实习与学生就业结合在一起,以便充分实现学生的“顶岗”,从而也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还未达到一定的规模,这样就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顶岗实习岗位,再加上国家并未给予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特殊的政策优惠,对于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今天来讲,企业不会为了单纯地培养技能型人才从而影响自身的生产。

2.教师的指导不到位以及信息交流的不顺畅

由于学生顶岗实习被分散在不同的实习单位,这样就加大了顶岗实习管理的难度。学生与老师、学校联系只能通过电话、网络、传真等进行,而且这样只能基于老师和学生主动交流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确保信息的畅通。与此同时,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往往是通过远程指导,无法长期派老师跟随着学生,从而致使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沟通解决,甚至一些学生会主动放弃顶岗实习的机会,无法保证学生实习的质量。

3.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有着较高的期望值,片面地认为自己在校期间已经学习了两年多的专业知识,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职业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从而认为实习单位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待遇,倘若待遇与其他员工有差别,就会降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从小就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缺乏抵抗挫折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中遇到不顺心就想放弃;而且部分学生诚信度不高,轻易就会与企业解除协议,甚至有些学生会不辞而别。这不仅影响了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而且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声誉,无法保证顶岗实习的效果。

4.顶岗实习投入的资金以及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和理论教学的投入力度相比,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

――――――――――――――――――――――――

* 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年度基金项目(编号:GH134006)

实习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不仅无法满足学校和企业之间正常的沟通合作,而且无法维持学校派出专业指导教师的费用,从而对学生的管理不能到位。在师资投入上,校内专职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或指导教师实践能力有限,投入到顶岗实习管理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一般学校只能对集中组织的顶岗实习派出带队教师,且带队教师也只是负责学生的出勤、纪律、生活等方面的管理,一般不派专任的专业教师进行现场的业务指导,从而造成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指导不到位的现象广泛存在。

三 加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制度

当前,为了更好地规范高职院校和实习企业,国家对学生顶岗实习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而且也建立了相应的实习保险制度。然而,这些政策还需要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实习单位接收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除此以外,学校建立完善的实习制度(例如安全纪律规范、岗前教育制度、成绩评定制度等)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为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切实做好过程管理,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

一般而言,过程就是目标,也就是说,过程自身也就是目的的核心,所以,强化过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切实做好实习信息收集的工作。在实习前要对实习单位的基本信息、学生实习的岗位信息等充分了解;其次,强化对学生实习过程的考核,学校可以要求学生记录顶岗实习过程,每月进行一次顶岗实结报告,内容不仅可以包括实习的经历,还可以包括学生自己在工作中的感悟,并通过邮箱发给老师,以便让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再次,认真落实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以及实习工作的总结。严格依照考核方案,通过学生进行的自我总结、指导老师做出的评定意见以及实习单位提供的鉴定,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3.重视学生的岗前培训和教育

首先,要重视对高职学生进行岗前的指导,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遵纪守法以及爱岗敬业的精神;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比如说注意生产施工的安全、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保管好个人物品以及饮食安全等等。尤其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要求高的实习单位,学校要更重视这些准备工作,只有切实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够为实习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不仅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创造价值,而且有效地提高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4.增加顶岗实习的资金投入力度

要想促使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具备充足的经费是很有必要的,要求学校认真落实顶岗实习专项经费,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多渠道的方式来逐步增加资金的投入。与此同时,逐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经费使用以及管理机制也是很有必要的,真正落实顶岗实习经费,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5.加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通常情况下,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应该包括校内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而且校外兼职教师在顶岗实习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顶岗实习活动中,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是边教边做,边做边学。校内专业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活动中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工作就是为学生安排实习方案,对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行考核和监督,而且作为兼职教师教学的重要补充,帮助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更好地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即内外兼修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开展专业实习指导工作,帮助专业教师对校外以及校内不同的教学有更深刻的了解,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在学校和企业都能进行教学的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努力打造出一支优秀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总之,顶岗实习属于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发展成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重要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不断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为进一步提高顶岗实习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的制度、规范顶岗实习的模

式、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样才能切实加强顶岗实习,使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顺利进行,保障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凌玲、徐金寿.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的国内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2(29)

[2]席磊.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3]连录虎.浅谈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1(6)

教师顶岗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生 顶岗实习社会实践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2)12-0029-02

2005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是对社会实践在总体要求、工作原则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2012年2月5日,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中国人民总参谋部、中国人民总政治部、青年团中央联合下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对实践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这两份文件的出台,对当代大学生的通过社会提高综合能力指明了方向,也为各高校不断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社会协调、社会责任感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经过多年的职业教育探索与经验积累,顶岗社会实践不仅在专业理论学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高职生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也日益凸显其重要作用。

一、用好顶岗实习平台,设计实践教育目标

为了做好顶岗实习工作,学校坚持动手能力要求强的专业实行“2+1”培养模式,每年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保证顶岗社会实践环节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比例。所谓的“2+1”模式是指前两年在校内完成必修的理论课程及技能学习,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此阶段,不能因为步入社会而成为教育的盲点,要拟定教育目标并加以有效实施是极为重要的。

1.学会共同生活

在企业的实践中,需要不断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共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工作上、个性上、生活习惯上的矛盾冲突,要避开、缓解与化解矛盾,就需要学生学会宽容、理解与幽默,学会内心向“善”。我们也要利用共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与人为善、宽宏大量的精神境界。当然这中间,需要老师的点拨也需要学生在共同生活中的感悟与总结。

2.增强社会责任感

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对社会漠不关心,缺乏爱心的现象。通过步入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职业实践,深入接触社会,锻炼了社会参与能力,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能真切地面对,并试着思考与理解,用这种隐性教育的手段来渗透德育理念,端正人生态度,强化社会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思想教育效果。

.巩固专业技能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抽象的,缺乏亲身体验,加之社会阅历少,常会导致理解力不强,似乎是学懂了,到了具体岗位却发现“用的”与“学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顶岗实习中,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不仅有助于促进对课堂学习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尽快掌握相应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与专业技能,唯有如此,才能“学有所用”。

4.提高综合素质

高职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部分,肩负着向社会传播良好风范的使命,也承载着个人就业的压力,仅有课堂教育是不够的。需要全面培养及提高自身的专业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只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直接参与生产劳动和管理,并与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打交道,在“做”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培养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顶岗实习是巩固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 是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就业的起跑点,更是学生发现不足与完善自我的又一个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阶段,使学生完成从“技能到能力”的内化与升华。

二、调动起三方积极性,明确共同育人职责

学生人手一本“顶岗实习指导手册”,这其中包括四部分内容:社会认知、职业思考、专业能力、沟通协作。学生每周进行一个方面的自我总结,一个月四次一个循环。针对专业能力部分,有其更为具体的指导说明,以手册为导向,教会学生思考与总结,达到能力提高的目的。

1.对学生的要求

首先要适应身份的转换,要以双重身份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精神;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善于与他人合作沟通,发现自身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与综合能力。

2.对学校的要求

每个专业每年执行顶岗社会实践前,都要出具分院文件,成立“XX专业领导小组”,明确岗位职责。由教研室制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任务、技能目标;学生管理办公室会同班主任负责学生思想管理;就业指导专干和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社会交往和技能掌握等方面形成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每方最终形成过程记载文本,由领导小组秘书处收回,作为学生顶岗成绩考核的依据。

3.对企业的要求

一是顶岗基地能为学生提供多个对口专业或专业延伸岗位;二是由人力资源部门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准员工”档案,按照企业正式员工管理方式管理,档案记录学生的从业态度、劳动纪律、协作沟通等方面的表现,为企业择优录用提供主要依据;三是派专业技术过硬的员工作为学生的顶岗指导教师,由校方发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聘书,就学生的“做人与做事”进行指导;四是排除不安全因素质,保证学生的顶岗期间的安全事项;五是对实习合格学生发放企业经历证书;六是对学生的表现,在学生离开企业时,就企业适应能力,专业处理能力、同事合作精神,职业敬业态度四个方面给予评价,实习结束后的优秀实习学生予以表杨,并颁发荣誉证书。

无论是企业的评价还是学校的评价,设定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正向的引导。要充分利用这个积极作用。

三、及时做好教育疏导,巩固实践教育成果

在学生顶岗社会实践的一年当中,有半年的时间是在学院规定的企业完成的,这段时间是学生从校门跨入社会的转折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两年在校静默中的成长,在一年的顶岗社会实践中难免磕磕绊绊,但校方必须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促他们化蛹为蝶,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身份转换,褪变为准职业人。

1.顶岗前的教育到位

学生在第四学期的最后约十周内,校方就有意安排以下方面的教育,并以“每周一讲座”的形式完成,包括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社交礼仪、沟通技巧、《劳动法》、创业教育等方面内容。

2.顶岗中的疏导到位

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无论是环境还是身份都发生了变化,在此阶段中的学生我们划分为四个“期”,即跟岗期、试岗期、缓冲期、顶岗期,针对每个“期”,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使他们顺利度过四“期”,从“角色”意识的觉醒,到进入“半角色”,为“全角色”提供充分的技能及知识、心理准备。“递进式角色转换”一直是我们努力为学生实现职场热身的必要准备。

跟岗期,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对社会的陌生,与企业的摩擦均较多,让学生在“稳定”中逐渐树立起“职业角色”的意识至关重要,不比在学校,这需要校企双方花心思花精力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完成这个情绪期。有些企业因岗位需要或是学生能力达到了标准,有一定的独立承担岗位工作或是岗位的部分工作,企业会同意这部分学生试岗,这是对学生独立工作的挑战,也是对学校两年来教学工作的一种检验,在此阶段,不仅要求企业对具体操作技能做出指导,学生也会不断地就专业问题向学校实习指导老师求助,我们要细致耐心,帮助学生完成这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学到做的转变。

前3个月的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可留在原单位,也可更换预就业单位。这个时候,就业辅导员会同班主任积极收集各方就业信息,并及时在毕业班群里面。但此阶段,学生寻找岗位会有一个缓冲期,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变得模糊,有些无所适从,会有一个短暂的无业期,也会有一个频繁的工作更换期,在老师与家长的协助下,学生们都会寻找到一个顶岗的机会。这个时期的老师主要是与他们多沟通,多给建议,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

作为班主任与顶岗指导教师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要与学生、与企业、与企业指导老师和与学院做好四方面沟通,及时处理学生日常问题,专业技术问题,校企合作问题等,链接好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纽带。

3.顶岗后的总结到位。

实习结束后,每位指导老师需要上交“实习检查手册”,班主任需要上交“师生交流手册”,学生需要上交“顶岗社会实践总结”及“顶岗实习手册”。要分专业收集“顶岗社会实践意见”,并进行汇总分析,促进下届顶岗工作的改进与帮助。及时召开“顶岗社会实践总结会”,对在实践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校企双方指导老师予以表彰。

为了充分发挥顶岗实习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应主动和用人单位共商合作培养机制,校企相互支持,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实习活动,使顶岗实习成为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袁国平、方小斌 《“双元式”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4月.

[2]《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网站,2012.02.

上一篇:临床实习医生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铁路实习鉴定自我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