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3 10:45:24

教师调研报告

教师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通常我们认为学习钢琴不仅需要长期的、艰苦的训练,更需要非常复杂的、正确的技术支持,这种观点不仅家长、学生这样认为,许多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钢琴界就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演奏派别、各种各样的弹奏方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各种教法、派别之间长期的争论不休,也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无所适从,跟这个老师学是一种方法,换一个老师又是一种方法,经常是换一个老师就要从头再学,即使不需要从头学,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适应新老师的教法。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接受老师各种各样的技术要求,经常是这么做也不对,那么做也不对;今天出现这个毛病,明天出现那个毛病,这种现象几乎无止境的贯穿了整个学琴的过程。老师也经常被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所困惑,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决,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还有些办法解决问题,而一些年轻教师,往往收效不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问题?难道学琴真的是那么难吗?目前钢琴技术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法本身的矛盾性和较难实施性上。在弹琴力度和手的放松上、在手型和手臂的协调性上、在各种感情标记演奏法和音乐情感上、在力度和音色上都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因为音乐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音量的变化体现的,而音量的变化就涉及到在弹琴动作的力量大小,这就是通常提到的\"力度\"。力度的变化可以造成声音音量大与小和音色\"实\"与\"虚\"的变化。而弹琴用力必然会造成肌肉的紧张,于是就提到了\"放松\"的问题。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钢琴演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一贯以严谨高雅、技术精深而著称。在我国大力倡导职业教育之前,通常只有高等艺术院校及其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才开设钢琴专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钢琴专业也成为了艺术职业教育的普通学科。因此,艺术职业院校的钢琴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钢琴艺术人才。

二、注重基础训练,拓宽教材范围

钢琴演奏的基础训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包括手指的基本练习,手臂的放松训练,音阶、琶音、和弦(各大小调)的弹奏,小到演奏姿势,大到音色力度,是钢琴艺术学习的基石。目前,学生普遍不注重基本功练习,乐于直接弹奏乐曲,拔高曲目难度,笔者认为,这不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他们懂得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如果轻视日常的基础训练,无异于没有牢固基础的空中楼阁,将无法完成高级阶段的学习。建国以来,我国钢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优秀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和音乐教材。但昭义、郭幼蓉合编的《钢琴练习曲500首》集各家之大成,吸取了《拜尔》《车尔尼》《汤普森》等教材的精华。这本教材注重民族性,收录优秀的中国钢琴曲,为钢琴学生奉献了一套营养丰富的学餐,不失为基础钢琴教材中的精品。中央音乐学院的《儿童钢琴教材》、上海音乐出版社的《钢琴基础教程》(全套四册),也是优秀的钢琴教材,值得借鉴和选用。在汲取传统教材精华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地大胆选用新作品、新教材。

三、培养综合素质,强调即兴演奏

艺术职业院校钢琴教育,定位于升学和就业两方面,因此,钢琴即兴演奏综合素质的培养,关系着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课,除理论课上的学习外,专业教师还应在钢琴教学中,结合演奏作品的实际,帮助学生分析和声、曲式,巩固和加强基础理论,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与演奏实际结合起来,易于掌握和理解。

2.提高视奏能力

视奏是钢琴演奏的基础训练之一,直接关系到学习的进度。视奏能力好的学生,熟悉乐谱的时间短,有更多的时间来掌握演奏技巧和风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地选取一些钢琴小曲作为学生的视奏教材,除要求音符节奏正确,还要注意表情、力度、指法等,力求在视奏乐曲时尽可能按乐谱的要求再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3.强调即兴演奏(伴奏)能力的培养

即兴演奏是指演奏者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随机演奏创作的音乐,分独奏和伴奏。现代钢琴即兴独奏以欧美爵士乐为代表,强调和声节奏的特性。

在此,笔者想特别强调即兴伴奏。

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离开五线谱就不会弹琴,其原因在于缺少即兴演奏的训练。要解决即兴演奏、即兴伴奏的问题,首先,要打破固定调的概念,熟悉和弦调式、调性并具有移调能力,运用单一调性(首调),易于使旋律与和声功能保持一致。移调练习通常先从大调试开始,练习顺序:1.白键调(C、F、G),2.升号调(D、A、E),3.降号调(降B、降E、降A、降D),4.其他调(降D、B、升F)。

小调式:1.白键调(a、d、e),2.降号调(c、f、g)3.升号调(升c、升f、升g),4.其他调(降b、b、降e)。移调练习最好以音阶、琶音、和弦为基础,既结合了手指的基础训练,又熟悉了各大小调的键盘位置,便于建立不同调性的键盘手感。

在即兴伴奏中,和声学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解决即兴伴奏学习中左手怎么弹的关键。和声是一种音乐语言,不仅要从理论上了解,还必须同键盘位置和实际音响色彩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和声听觉及和声色彩的辨别与想象力,正确地把握调式调性。

织体手法(伴奏音型)的合理运用,也是即兴伴奏的重要技术手段,基本分为三类。

第一类:和弦式,以柱式和弦为主,音响丰满,适合于进行曲类的体裁。

第二类:带低音的和弦式织体。这类织体把低音从和弦中分化出来,适用于节奏感强的舞曲体裁。

第三类:分解和弦织体,即通常所说的琶音式伴奏音型,这类织体抒情性强,应用广泛,只要不是进行曲等特殊体裁,一般都能运用。此外,伴奏织体节奏的变化,也是必须掌握的,切分、三连音、附点的正确运用,往往能突出不同音乐风格,如新疆维族歌舞的切分声奏,探戈的附点节奏,朝鲜族歌舞节奏等。当然,弹奏时必须将乐曲节奏、和声织体与乐曲风格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四、积累实践经验,适应就业需求

艺术职业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学生的毕业走向不再是单一的升学,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就业的种种困难,有的放矢地提高他们的适应艺术市场的能力。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伴奏,如声乐伴奏、器乐伴奏、舞蹈伴奏,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与合作精神,正确把握伴奏的分寸。现阶段,我国艺术教育方兴未艾,从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到鹤发童颜的耄耋老人,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班和业余音乐学校满足了各种求学者的不同需要,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钢琴伴奏的需求量。如果我们的学生具备伴奏的能力与经验,对他们的就业将会大有帮助。另外,学校应多为学生提供演出和实践的机会,举办周末音乐会,进行专业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公益演出、军民联欢和社区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积累经验,锻炼技巧,磨炼意志。

自钢琴教学以来,一直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者,在上课过程中,我的情绪对学生影响至关重要,有时同样的话在不同情绪下学生对此所作出的反应截然不同,在次,我就对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做浅显的分析。

情感在钢琴教学中具有调节功能。钢琴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认知活动,但它与一般的认知活动不同,它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摄取、加工、储存大量的音乐信息,并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这对学生的智力活动、学习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钢琴教学历来采取“一对一”“填鸭式”的办法来解决“时间短”、“信息量大”与“演奏技能难”之间的矛盾,而这种授课的基本形式是老师说,学生弹;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是一种教师始终处于主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相对沉闷,难以形成愉悦的教学情绪,教学效果较差。现代心理学对情感的调节功能的揭示,为钢琴教学开辟了一条通过非智力因素改善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直接通道。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学生在钢琴学习时的情绪兴奋性,即情绪的一般唤醒水平,应控制调节在适中的程度,以利于钢琴演奏技能的操作。在钢琴教学实践中,问题往往不是如何降低学生的情绪兴奋性,而是怎样提高它,以达到适中的程度。在这里,教师通过发挥情感调节功能来控制学生的情绪兴奋性,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

例如,在钢琴教学中,可时常采取讨论式的集体课方式,这无疑是对“一对一”个别课的补充。这种课堂讨论可以用多种形式、多种内容进行:或可以让学生互相观摩、互相评议;或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就钢琴学习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它的优越之处在于,课堂情绪气氛愉快,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视角广阔。学生可以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通过口头发言把自己平时的感悟体会总结成理性认识,更理智地指导练琴。

情感在钢琴教学中还具有动力功能。能有效强化学生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钢琴学习行为。钢琴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按规定程序接受规定内容,进行规定的演奏技能操作。因而强制性的各种“规定”必然产生消极影响。通常学生是用意志来调节,然而实践证明是不够的,只有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才能切实提高钢琴学习的效果,还将影响学生潜在的音乐素质和演奏能力的发挥。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钢琴教学,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充分利用钢琴教学中各种欣赏的环节,如教师示范、观摩音乐会、听音响资料等方式。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弗•鲍良克所指出的,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即教学对他们有吸引力还是引起反感,情绪感受还决定学生在教学中是注意、集中、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淡、消极、散漫,不满足、压抑。特别是我们还要看到,学习钢琴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这就更需要明确的学习动机和情绪情感推动作用,依靠情感的动力作用。这使我们能更深切体会列宁的那句名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以上论述了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其实,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由这些功能所发挥的各种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教学情感回路的动态网络。如何认识和利用这一网络,充分把握情感的教学功能,从而优化钢琴教学效果,切实提高钢琴教学质量,是一个融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现代钢琴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需要我们不断地从理论上加以研究,从实践上加以探索。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来接受、欣赏和鉴别音乐。失聪的人不可能听音乐;正常听力的人,要学好音乐,必须具有对音乐灵敏的听觉。作曲家要用自己的耳朵分辨和弦的色彩、旋律的优劣、乐器组合的各种效果;歌唱家要经常倾听自己的音质,寻找自己最佳的发声位置和共鸣点;提琴家不断用耳朵调整自己的音准和音色,用最动人的音乐去打动听众。而学习钢琴同样从一开始就要对钢琴的声音要有敏锐的听觉,使内心有个明确的追求。

教师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一、“研训合一”模式取得的成绩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教师集中精力进行调研,精心设置继续教育课程,顺利完成了继续教育任务,取得了较大成绩,得到了上级教育领导部门的认可,基层学校教师也普遍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在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学能力提高等方面有长足进步,在访谈中,许多校长也对以往研训工作给予肯定,认为取得很大成绩。

二、“研训合一”模式有比较一致的认识

1、“研训合一”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形式,正在全国各地的教师教育机构中广泛地推行

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与刚走出师范学校、教学经验尚浅的新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他们的培养模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即便是在“研训合一”的大模式下也应该有所同也有所不同。针对新教师与老教师在经验与观念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与弱势进行区别教育,可以提高新教师“研训一体”培养模式时效性。

2、“研训合一”首先是一种教师继续学习发展方式

其目的通过教学实践、培训提高、教学研究三方面的结合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把教师的发展融合于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之中,使教师的培训提高和教学研究在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过程中,把教师培训提高和教学研究工作转到以校为本的轨道上来,建立和完善校本研训制度,使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带动广大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足进而弥补不足、培育优势、发挥特长,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的目的。

3、“研训一体”其次是一种管理方式

“研训一体”管理方式包括教师教育机构和学校两个层面。以往的管理方式是进修学校、教研室等机构独立存在,与学校教师缺乏紧密联系。采取研训一体的培养模式后两者可以按照各自分工,强化进修与教研的紧密结合,密切配合,实现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整合。

三、“研训合一”模式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1、专业教师实训基地急需建设

学校教师实训基地缺乏,虽然建立了部分专业实训基地,但其中的设备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实训的需要,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训练无法落到实处。

2、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有待提高

基层学校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与工作需要不太相适应,课堂教学理论化倾向较突出。目前专任专业教师中,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一些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授课内容、方式方法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

3、教师的反思习惯没有形成,科研意识需加强

一些教师没有把自己放在研训主体的位置,没有形成自我反思习惯。由于相应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再加上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以及繁重的工作压力,教师之间缺少真正的研讨交流,也无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另外,许多教师在长期的自我学习和工作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认为教学就是“我讲你听”,“我出题你做题”,周而复始,最终对教学工作产生厌倦感,不愿进行自我批判,有的教师有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也不愿及时总结提炼,导致教师反思习惯难以形成,也不理解“反思”的深刻内涵。

4、师德与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培训应引起重视

“师德与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明文规定的必修内容,在《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师德教育作为首要内容”,但从调查中了解,教师对此培训内容的需求不大,只有极少部分的教师有此需求。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教师教育机构牵头,学校狠抓落实

现在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将培训处、教研两个部门合二而一,这样每个专业人员变得一身二任、一岗双责了。既要承担师训任务,又要承担教研任务,将两项工作集于一身了。在县教师进修的带领下,各个学校积极开展了与之相对应的校本研训。因为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活动,是整个研训工作体系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单元。学校是教师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是教师生长的沃土,成才的基地,实践的故乡,理论的源泉。教师遇到的问题来源于教学实践,要解决日常教学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从根本上主要依靠学校自身力量;而在学校内部,真正要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教师自身的探究想法。因此,将研训一体落到实处的关键是基层学校建立起“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研修制度和有效运行机制,并根据教师实际和需求,帮助他们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并为其达成起到一定引领作用。

2、专家下校,指导合作

“研训一体”要取得成效离不开专家指导。现在一些教学名师、教研专家以“送培下乡”等形式深入小学教育实践,与小学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特别是与新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对新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指导,为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出指导建议。专家与新教师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帮助新教师尽快地将教育理论不断得到修正与发展,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增强了其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消化吸收,用于实践

教师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一、青年教师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青年教师56人(含借入5人),女青年教师47人,男青年教师9人,其中党员17人,占30%,申请入党的2人,占3.5%。学历为本科的46人,专科9人,中专1人,师范院校毕业的52人。从教龄上看,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2人,10年以上54人。这些青年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岗位上人人参与教育科研,承担了实验课题的研究,80%的青年教师参加市级教学比赛并获奖,多人次在省级或部级获奖。其中获得“市级骨干教师”称号的有14人,“省级骨干教师”称号2人。所有青年教师均在本市居住。

二、调研情况

从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情况看,我校青年教师的共同点和闪光点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上进心强,荣誉感强,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他们目前最关心的国家大事首先是甲型流感的防控,其次是教师待遇问题、素质教育如何落实的问题。青年教师普遍对自己的教师职业感到满意,觉得工作性质单纯,非常稳定,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不满意的是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失去了最初的工作热情和激情,缺乏创新精神,加上目前教师绩效奖还未到位的工资现状,让他们觉得付出大于回报。

在谈到学校的工作时,青年教师一致认为我校各项工作秩序井然,人性化管理受到老师们的肯定;领导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工作敬业,起到了带头作用;同事之间团结协作精神强,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易于相处;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各级好评。这是老师们感到满意并值得骄傲的。同时,青年教师认为不满意的主要是学校承担的活动频繁,杂事多,老师们精力有限,如班主任网上研训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疲于应付。综合学科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因班级人数多,用嗓过度,声带经常嘶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班额大,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对学校的管理运行模式和教学管理、教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青年教师认为我校现行的模式、制度、措施合理,管理规范,日清月结的精细化管理,温馨快乐的人性化管理,评先争优的创争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励教师积极性。他们希望学校食堂的伙食好一点,增加一些教师、学生锻炼身体的健身设施,就更好了。同时他们希望工会开展一些集体的趣味的文体活动,让老师们放松心情,只要是对教师身心有益的,他们都欢迎。

我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采取了:

1、师徒结对方式,安排骨干教师传帮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2、压担子,让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并加强指导,让他们朝着科研型教师发展,在教学研究方面,根据青年教师特点,指导他们进行“有效课堂的研究”,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效率。

3、鼓励青年教师制定特长发展规划,发展自身特长,主动承担1-2个学校兴趣队组活动辅导工作,期末设立特长发展奖项。

4、为青年教师提供志愿者服务岗位,如学校卫生服务岗、礼仪志愿岗、普通话宣传岗、学校网站服务岗、新教育服务岗等,让他们通过志愿活动体验自我的价值奉献的快乐。如张雷军、刘妮两位年轻教师在志愿者岗位上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志愿者,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信心;在骨干教师师傅的指导下,他们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先后在市美育节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5、关心了解青年教师疾苦:如我校教师张业华的父亲身患癌症,他一度情绪低落,工作消极,学校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问他病重的父亲,鼓励老人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多次找张老师谈心,张老师感受到领导的一番苦心,在父亲病逝后,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学生田径队的训练工作,带领学生刻苦训练,在全市小学生运动会上,他所带的田径队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他努力搞好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运用小器材进课堂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受到一致好评。

三、青年教师状况分析及思考

通过对我校青年教师思想和工作情况的调查进行分析,我们认为:

1、积极进取、认真敬业是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主流,青年教师们大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充满了朝气和活力,逐渐成长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是省优秀教师郭艳、杨柳,市十佳教师贺芹,十佳班主任胡菊芳,市级优秀班主任鲁红、余艳丽,市级师德标兵黄敏、杨莉……,魏惠玲、刘艳、何祖姣、王爱玲、夏艳、卫彩娥、袁传玉、柳春、张丽娟、刘小元、肖正勇、龚爱琼等各科教师都在省级优质课竞赛中多次获奖。

2、他们关心自身的发展,希望提高自己的水平,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需要机会,也愿意在有条件和机会时加倍努力。也有少数教师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应付了事。作为学校,要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从政治思想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关注青年教师的变化,给予正确的意见。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来,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同时激励每一位青年教师适应教育新形势所提出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

3、部分青年教师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淡化。青年教师中党员17人,占30%,目前,只有两名青年教师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数青年教师不想加入任何党派和组织,这说明,由于党内的腐败现象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部分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出现偏误,产生信仰危机,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理解明显不到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多为他们上党课,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为青年教师解除后顾之忧,特别是与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诸如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政策要透明、公开;对普通青年教师的关注度应有所提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毕竟不是全部。对那些工作勤恳、尽心尽职的老师予以关注;要多关注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空间,减轻不必要的工作压力,为教学和教育科研留出较充裕的时间。

2、要给青年教师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成长,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为此提供制度的保障;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培训工作和能调动青年工作积极性的活动,让青年教师感到前途光明;让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承担更多的任务,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待遇,缓解工作压力,敦促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请专家级的名师来校指导;多组织青年教师交流、观摩学习等等。为青年教师加强业务能力锻炼,全面展示、脱颖而出提供场所和机会,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创造条件。新晨:

3、学校还要根据青年的特点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例如,多举办一些文娱活动,体育竞赛或其它集体活动等,以增强群体凝聚力和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

教师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我校对青年教师的状况开展了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取查阅材料、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

一、青年教师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青年教师56人(含借入5人),女青年教师47人,男青年教师9人,其中党员17人,占30%,申请入党的2人,占3.5%。学历为本科的46人,专科9人,中专1人,师范院校毕业的52人。从教龄上看,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2人,10年以上54人。这些青年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岗位上人人参与教育科研,承担了实验课题的研究,80%的青年教师参加市级教学比赛并获奖,多人次在省级或部级获奖。其中获得市级骨干教师称号的有14人,省级骨干教师称号2人。所有青年教师均在本市居住。

二、调研情况:

从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情况看,我校青年教师的共同点和闪光点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上进心强,荣誉感强,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他们目前最关心的国家大事首先是甲型流感的防控,其次是教师待遇问题、素质教育如何落实的问题。青年教师普遍对自己的教师职业感到满意,觉得工作性质单纯,非常稳定,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不满意的是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失去了最初的工作热情和激情,缺乏创新精神,加上目前教师绩效奖还未到位的工资现状,让他们觉得付出大于回报。

在谈到学校的工作时,青年教师一致认为我校各项工作秩序井然,人性化管理受到老师们的肯定;领导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工作敬业,起到了带头作用;同事之间团结协作精神强,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易于相处;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各级好评。这是老师们感到满意并值得骄傲的。同时,青年教师认为不满意的主要是学校承担的活动频繁,杂事多,老师们精力有限,如班主任网上研训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疲于应付。综合学科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因班级人数多,用嗓过度,声带经常嘶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班额大,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对学校的管理运行模式和教学管理、教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青年教师认为我校现行的模式、制度、措施合理,管理规范,日清月结的精细化管理,温馨快乐的人性化管理,评先争优的创争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励教师积极性。他们希望学校食堂的伙食好一点,增加一些教师、学生锻炼身体的健身设施,就更好了。同时他们希望工会开展一些集体的趣味的文体活动,让老师们放松心情,只要是对教师身心有益的,他们都欢迎。

我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采取了:

1、师徒结对方式,安排骨干教师传帮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2、压担子,让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并加强指导,让他们朝着科研型教师发展,在教学研究方面,根据青年教师特点,指导他们进行有效课堂的研究,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效率。

3、鼓励青年教师制定特长发展规划,发展自身特长,主动承担1-2个学校兴趣队组活动辅导工作,期末设立特长发展奖项。

4、为青年教师提供志愿者服务岗位,如学校卫生服务岗、礼仪志愿岗、普通话宣传岗、学校网站服务岗、新教育服务岗等,让他们通过志愿活动体验自我的价值奉献的快乐。如张雷军、刘妮两位年轻教师在志愿者岗位上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志愿者,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信心;在骨干教师师傅的指导下,他们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先后在市美育节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5、关心了解青年教师疾苦:如我校教师张业华的父亲身患癌症,他一度情绪低落,工作消极,学校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问他病重的父亲,鼓励老人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多次找张老师谈心,张老师感受到领导的一番苦心,在父亲病逝后,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学生田径队的训练工作,带领学生刻苦训练,在全市小学生运动会上,他所带的田径队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他努力搞好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运用小器材进课堂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受到一致好评。

三、青年教师状况分析及思考

通过对我校青年教师思想和工作情况的调查进行分析,我们认为:

1、积极进取、认真敬业是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主流,青年教师们大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充满了朝气和活力,逐渐成长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是省优秀教师郭艳、杨柳,市十佳教师贺芹,十佳班主任胡菊芳,市级优秀班主任鲁红、余艳丽,市级师德标兵黄敏、杨莉,魏惠玲、刘艳、何祖姣、王爱玲、夏艳、卫彩娥、袁传玉、柳春、张丽娟、刘小元、肖正勇、龚爱琼等各科教师都在省级优质课竞赛中多次获奖。

2、他们关心自身的发展,希望提高自己的水平,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需要机会,也愿意在有条件和机会时加倍努力。也有少数教师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应付了事。作为学校,要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从政治思想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关注青年教师的变化,给予正确的意见。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来,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同时激励每一位青年教师适应教育新形势所提出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

3、部分青年教师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淡化。青年教师中党员17人,占30%,目前,只有两名青年教师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数青年教师不想加入任何党派和组织,这说明,由于党内的腐败现象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部分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出现偏误,产生信仰危机,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理解明显不到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多为他们上党课,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为青年教师解除后顾之忧,特别是与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诸如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政策要透明、公开;对普通青年教师的关注度应有所提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毕竟不是全部。对那些工作勤恳、尽心尽职的老师予以关注;要多关注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空间,减轻不必要的工作压力,为教学和教育科研留出较充裕的时间。

2、要给青年教师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成长,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为此提供制度的保障;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培训工作和能调动青年工作积极性的活动,让青年教师感到前途光明;让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承担更多的任务,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待遇,缓解工作压力,敦促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请专家级的名师来校指导;多组织青年教师交流、观摩学习等等。为青年教师加强业务能力锻炼,全面展示、脱颖而出提供场所和机会,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创造条件。

3、学校还要根据青年的特点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例如,多举办一些文娱活动,体育竞赛或其它集体活动等,以增强群体凝聚力和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

教师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教师,其文化建设则是学校文化建设诸多方面的核心内容。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能决定了教师文化的内涵,良好的学校教师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是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程。前段时间,教育局人事科组织人员对全区八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座谈调研,总体上看各校(园)对教师文化建设工作较为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以指导今后学校教师文化建设。

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对教师文化建设的认识很不到位。在座谈的近40位教师中,能说出教师文化基本内涵或外延的教师很少,不知道或不曾思考过什么是教师文化的教师占大多数,许多教师坦然地说“不知道”或“从未去想过”这一问题,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在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要求是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的二十一世纪,不知道什么是“教师文化”的必定不是一位好教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年轻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教育方针、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可塑性特征,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什么是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学校领导层对教师文化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经过区教育局几年的引导,各校领导对学校文化建设都已比较重视,我们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各有千秋,特色办学初具成果,从“会说话的每一堵墙”,到足显艺术特长画廊、展厅,到能出一台表演节目的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领导可说是动足了脑筋,开拓创新、填补空白、特色创建、重点推进,在学生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成效,也成了学校领导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对教师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想得不多,做的更少,比如开展教师怎样与家长、学生或者同事等沟通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学会如何穿着打扮,告诉教师应该怎样待人接物等等,许多教师由于平时忙于学校工作,很少与社会各界学习交流,导致与家长沟通缺乏经验,教育学生谈话缺少技巧,穿着打扮缺失品位,一言一行常失文雅,甚至个别年轻教师把课堂当作是对社会满情绪的发泄地,说些严重出格的话,既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又对学生造成误导,也有个别教师业余生活沉迷了麻将等娱乐活动,上班期间精神疲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

3.教师文化建设细节问题亟待深化。何为教师文化?从内容看,它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教学观念以及教师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的总称;从形式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习性、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前者主要体现在教师身份文化之中,后者则主要表现在教师形象文化、交往文化之中。这样看来,教师文化主要由精神因素和行为方式两部分构成,精神因素需要的学校领导、全体教师的共同营造,行为方式则表现为全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与教师的座谈、办公室的走访、校园环境的察看乃至教室的布置,只要细心地去观察去品味,校园里所有的一切均与教师的文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工作细致负责的,教室桌椅摆放井然有序,教室布置文化气息浓厚;精神饱满的教师,讲话中气十足,举止彬彬有礼,显得很有教养,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反之不修边幅的教师,作业批改经常马虎潦草,办公桌很少整理;常吐脏话的教师,一开口便给人没修养的感觉,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称,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4.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内驱力不足、学校激励机制尚未完善以及教师对高水平管理领导的期待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内驱力不足导致教师上进性不强,难以形成积极向上共同提高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做多做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势必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学校领导管理水平不高,会导致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丧失信心,使学校步入下坡路。

二、加强教师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遵循教师文化构建规律,以人为本,全方位打造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构建是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地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重视,教师文化的发展就比较顺利,比较有成效。教师文化的构建必须依靠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作用。教师是造就人才的人才,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因此,必须有计划的加强在职培训,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大力提高在职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等各方面水平,大力开展社团活动,要明确职责、提高素质、抓好落实、加强考核,高度重视教师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逐步使中小学教师文

化构建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巩固教师文化建设已有成果,乘势引导,把教师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从座谈会和调查问卷来看,72%的教师在平时工作期间,教育教学、社会新闻是与同事聊得最多的话题;98%的教师在过去的一年中撰写了2篇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在学校教师人际关系上,91.6%的教师认为同事间是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92.2%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虽很辛苦但苦中有乐或觉得每个职业都很辛苦,大家都一样;84.4%的教师不收学生礼品或碍于面子先收后还礼……虽然这些数据不能涵盖教师文化建设的全面,但这些调查数据表明,教师文化建设总体上是比较好的,这支队伍思想是纯洁的,团队意识的有的,对教育的发展是有信心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好这些正面向上的有利条件,引导教师克服上进心缺乏、内驱力不足等问题,在职称晋升、骨干评选、专业成长、知识面拓展、业余生活丰富等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把教师的精神集中到学校教师文化建设中来。

3.突破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与时俱进,全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教师团队。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因而教师文化也就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流弊。保守的教学思想、神圣化的教师形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间缺乏交流合作等传统思想经常束缚着广大教师的思想,于是只求稳定,不求革新,教育改革的理想因而难以真正落实。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尊重权威,重视人伦,教师形象被刻画为沉稳老练的“完人”、君子,却缺乏情感,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真正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的教师文化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教师承担的责任也远超过他们的能力和条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业特点注定了教师大多数时间都是单独工作,靠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里面时刻变化的种种问题,教师的课堂活动往往与其他教师的课堂活动相互隔离而不是相互依赖,教师的课堂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的”,同事间很少花时间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缺乏团体意识。这些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严重影响着现代学校教师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摈弃。

教师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动化;“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众所周知,教育的好坏与师资的状况密不可分,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实现这一目标就取决于高职院校要拥有一支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尽管高校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深入了解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现状、需求和建议,探索自动化类专业教师“双师型”发展新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调查概况

调查目的:旨在通过了解黄石地区部分高校自动化类“双师型”教师情况,寻求出一些建设性改革建议,为我校中央财政支持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起到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调查对象:我们调研的对象主要是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师范学院机电学院的所有自动化类的专业教师;调查内容:问卷的内容涉及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认知、态度、方式、内容、时间、实效等方面,设计问题23个,其中选择题20个、问答题3个。对两校的自动化类专业教师发放100份,回收89份;调查方式: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

二、问卷与调查样本分析

调查具体情况及分析如下:

1.自动化类教师基本情况

这一部分是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教龄、职称、最高学历和来校的途径。在调查对象中,性别分布相对均衡,被调查的女性人数不到60%;调查主体多为中青年教师,40岁以下人数占到82.71%;教学实践上,教龄以6-14年居多,以本科学历和初中级职称为主的中青年教师是本次调查的重点群体,也是学校目前专任教师的主力军。

调查样本的选择体现了一定的代表性,可以集中反映出自动化类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

2.“双师型”教师培训内容与需求情况

问卷中教师认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难度很大,对教师要求太高,培养途径不多,效果不理想;95.29%的教师只能参加省教育厅或教育部组织的双师培训班, 29.28%的教师进行岗位实践,2.83%的教师参加产学研合作,19.45%的教师参与校企合作,10.95%的教师参加科研和应用开发。可以看出,实际中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主要是参加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班,其他如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和岗位实践机会很少,显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渠道的贫乏性与单一性。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结构明显不合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起点低

①教师的学历结构偏低。②职称结构整体较低。③年龄结构方面失衡。④专兼教师结构不合理。

2.对“双师型”教师依然存在模糊认识

从问卷来看,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缺乏真正理解和认识。以“双证”为依据作为判断教师是否是双师素质教师的做法值得商榷,这些认识的不全面必然会影响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3.“双师型”教师培训的质量不高

目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在于,过于重视对教师学科知识的提升,而对技术实践能力及如何利用技术开发高等职业课程的能力重视不够。

4.教师深入一线顶岗实践锻炼安排难,实质动手机会少

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单位合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互惠互利不够所造成的大部分实践企业单位指导老师对实践指导缺乏耐心和信任。

上述这些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造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培养人才目标难于实现,必须分析原因,谋求解决问题的良策和途径。

四、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正确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 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外,还必须凸显下列职业能力和素养。

2.优化“双师型”教师来源结构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来源主要是高等学校毕业生的特点,建议高职院校师资来源多渠道化。特别是从企业选拔教师的渠道一定要畅通。

3.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

①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第一线进行业务实践或挂职锻炼。②选送教师到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接受培训。③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

4.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办法

5.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要通过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是关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命题,高职教育师资特色不明显,召示了加快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迫切性。各职业院校应积极吸收国内外各学校教师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选拔教师、培养教师、评价教师上不断开拓创新,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方桐.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2]范鑫,王碗.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养的抉择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4

作者简介:

程晓峰(1977.4~),男,辽宁抚顺人,讲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研究。

教师调研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企业;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0—0061—04

“双师型”教师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必须依靠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企业参与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然而,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动力不足。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探讨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

一、调查概况

调查对象:调研四类企业,即电子、机械、物流、计算机信息等相关行业类型企业,访谈对象主要是企业负责人或经理。

调查内容:涉及“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认知、态度、方式、内容、时间、实效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等方面,设计问题20个,其中选择题18个,问答题2个。对企业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4份;对专业教师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回收98份。

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苏州境内的企业和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为提高调查问题设计和结果分析的信度和效度,还采用了文献分析和个别访谈等方法。

二、结果分析

(一)企业参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现状

1.理解认知的片面性

对培养目标的正确认识,是实施培养行为的前提,企业要参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企业作为参与者,对“双师型”的概念认识不清。关于“支持哪种‘双师型’教师的解释”,15家企业负责人选择“双师型”教师是“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9人选择“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7人选择“具有讲师职称又具有工程师职称的教师”;9人认为“双师型”教师是“第一层次为能力之师,即经师和技师,第二层次为素质之师,即人师(价值引导)和事师(职业指导)”。由此可见,多数企业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存在片面性。

关于“哪些部门应履行‘双师型’教师培养责任”的问题,有一半的企业认为培养教师是政府的责任,只有两家企业认为自己有履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责任和义务,14家企业认为是学校的责任,还有6家企业认为是社会其他部门的责任,这表明,企业对其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

2.参与态度的消极性

关于“企业对接受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态度”,选择“欢迎”的有8家企业,22家企业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接受”,选择“不接受”的有14家。

选择“不接受”选项的企业最多,而在选择这一选项的企业中,年利润额小于1000万元的企业有12家,占调查企业的27.3%,其中涉及电子、机械、物流、计算机信息类的企业分别是3家、2家、2家、5家。可以看出,计算机信息类企业不接受教师实践的最多,这与其行业特征有关,他们往往以生产技术保密、商业机密等为由,不愿意让教师深入到生产、管理一线。

关于“向职业学校输入教师的态度”,选项最多的是“愿意派有经验的工程师、培训师到院校临时性开展讲座等活动”,占38.6%,最少的是“同意企业优秀员工转行到院校任教”。关于“专业教师去企业实践的态度”,有1/3的教师对去企业实践并不积极。

企业关于职业学校教师输出和输入的态度决定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质量。调研发现,有些企业碍于情面,表面上接受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但不为教师在企业实践提供便利条件。

3.培养方式的单一性

关于“以哪种方式到企业实践”,选择“技术合作”的企业最多,表明校企合作中的技术合作对企业的诱惑力比较大,企业急切需要教师将自己在专业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的发展,以此来推进企业的发展创新。

同时,课题组对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调查,他们到企业实践的方式主要是参观、调研。专业教师忙于教学,没有时间进行技术方面的研究,即使到了假期,各种培训占用了他们的大量时间,也不愿在企业参加在职研修(兼职)。

4.培养内容的片面性

关于“企业培训内容”,企业对“企业的文化及价值理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技能”、“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管理制度”、“生产工艺流程及产业发展趋势”、“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等五项选择的结果基本持平,而这五项内容也是职业教育有关规定要求教师下企业学习的内容,其中选择“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的企业最多,表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成长需求有一定的认识。

关于“希望教师为企业做什么工作”,选择“技术研发”的企业最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对于吸纳智力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的迫切希望,而选择“参与企业管理”的企业最少。

5.培养时间的矛盾性

关于企业参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时间,见图1,企业希望教师要么“在企业中进行短时间的逗留”,要么“在企业锻炼实践一年以上”,而教师希望在企业中实践的时间是1~6个月,企业与教师本身在时间上的分歧急需解决。

(二)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1.经济利益的缺乏

“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必然要为推进社会发展而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1] 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养需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自身面临着技术人才外流、技术泄密和承担实践教师人身安全等问题。

2.法律权利的缺位

教师调研报告范文第8篇

通常我们认为学习钢琴不仅需要长期的、艰苦的训练,更需要非常复杂的、正确的技术支持,这种观点不仅家长、学生这样认为,许多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钢琴界就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演奏派别、各种各样的弹奏方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各种教法、派别之间长期的争论不休,也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无所适从,跟这个老师学是一种方法,换一个老师又是一种方法,经常是换一个老师就要从头再学,即使不需要从头学,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适应新老师的教法。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接受老师各种各样的技术要求,经常是这么做也不对,那么做也不对;今天出现这个毛病,明天出现那个毛病,这种现象几乎无止境的贯穿了整个学琴的过程。老师也经常被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所困惑,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决,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还有些办法解决问题,而一些年轻教师,往往收效不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问题?难道学琴真的是那么难吗?目前钢琴技术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法本身的矛盾性和较难实施性上。在弹琴力度和手的放松上、在手型和手臂的协调性上、在各种感情标记演奏法和音乐情感上、在力度和音色上都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因为音乐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音量的变化体现的,而音量的变化就涉及到在弹琴动作的力量大小,这就是通常提到的\"力度\"。力度的变化可以造成声音音量大与小和音色\"实\"与\"虚\"的变化。而弹琴用力必然会造成肌肉的紧张,于是就提到了\"放松\"的问题。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钢琴演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一贯以严谨高雅、技术精深而著称。在我国大力倡导职业教育之前,通常只有高等艺术院校及其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才开设钢琴专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钢琴专业也成为了艺术职业教育的普通学科。因此,艺术职业院校的钢琴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钢琴艺术人才。

二、注重基础训练,拓宽教材范围

钢琴演奏的基础训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包括手指的基本练习,手臂的放松训练,音阶、琶音、和弦(各大小调)的弹奏,小到演奏姿势,大到音色力度,是钢琴艺术学习的基石。目前,学生普遍不注重基本功练习,乐于直接弹奏乐曲,拔高曲目难度,笔者认为,这不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他们懂得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如果轻视日常的基础训练,无异于没有牢固基础的空中楼阁,将无法完成高级阶段的学习。建国以来,我国钢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优秀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和音乐教材。但昭义、郭幼蓉合编的《钢琴练习曲500首》集各家之大成,吸取了《拜尔》《车尔尼》《汤普森》等教材的精华。这本教材注重民族性,收录优秀的中国钢琴曲,为钢琴学生奉献了一套营养丰富的学餐,不失为基础钢琴教材中的精品。中央音乐学院的《儿童钢琴教材》、上海音乐出版社的《钢琴基础教程》(全套四册),也是优秀的钢琴教材,值得借鉴和选用。在汲取传统教材精华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地大胆选用新作品、新教材。

三、培养综合素质,强调即兴演奏

艺术职业院校钢琴教育,定位于升学和就业两方面,因此,钢琴即兴演奏综合素质的培养,关系着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课,除理论课上的学习外,专业教师还应在钢琴教学中,结合演奏作品的实际,帮助学生分析和声、曲式,巩固和加强基础理论,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与演奏实际结合起来,易于掌握和理解。

2.提高视奏能力

视奏是钢琴演奏的基础训练之一,直接关系到学习的进度。视奏能力好的学生,熟悉乐谱的时间短,有更多的时间来掌握演奏技巧和风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地选取一些钢琴小曲作为学生的视奏教材,除要求音符节奏正确,还要注意表情、力度、指法等,力求在视奏乐曲时尽可能按乐谱的要求再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3.强调即兴演奏(伴奏)能力的培养

即兴演奏是指演奏者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随机演奏创作的音乐,分独奏和伴奏。现代钢琴即兴独奏以欧美爵士乐为代表,强调和声节奏的特性。

在此,笔者想特别强调即兴伴奏。

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离开五线谱就不会弹琴,其原因在于缺少即兴演奏的训练。要解决即兴演奏、即兴伴奏的问题,首先,要打破固定调的概念,熟悉和弦调式、调性并具有移调能力,运用单一调性(首调),易于使旋律与和声功能保持一致。移调练习通常先从大调试开始,练习顺序:1.白键调(C、F、G),2.升号调(D、A、E),3.降号调(降B、降E、降A、降D),4.其他调(降D、B、升F)。

小调式:1.白键调(a、d、e),2.降号调(c、f、g)3.升号调(升c、升f、升g),4.其他调(降b、b、降e)。移调练习最好以音阶、琶音、和弦为基础,既结合了手指的基础训练,又熟悉了各大小调的键盘位置,便于建立不同调性的键盘手感。

在即兴伴奏中,和声学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解决即兴伴奏学习中左手怎么弹的关键。和声是一种音乐语言,不仅要从理论上了解,还必须同键盘位置和实际音响色彩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和声听觉及和声色彩的辨别与想象力,正确地把握调式调性。

织体手法(伴奏音型)的合理运用,也是即兴伴奏的重要技术手段,基本分为三类。

第一类:和弦式,以柱式和弦为主,音响丰满,适合于进行曲类的体裁。

第二类:带低音的和弦式织体。这类织体把低音从和弦中分化出来,适用于节奏感强的舞曲体裁。

第三类:分解和弦织体,即通常所说的琶音式伴奏音型,这类织体抒情性强,应用广泛,只要不是进行曲等特殊体裁,一般都能运用。此外,伴奏织体节奏的变化,也是必须掌握的,切分、三连音、附点的正确运用,往往能突出不同音乐风格,如新疆维族歌舞的切分声奏,探戈的附点节奏,朝鲜族歌舞节奏等。当然,弹奏时必须将乐曲节奏、和声织体与乐曲风格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四、积累实践经验,适应就业需求

艺术职业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学生的毕业走向不再是单一的升学,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就业的种种困难,有的放矢地提高他们的适应艺术市场的能力。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伴奏,如声乐伴奏、器乐伴奏、舞蹈伴奏,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与合作精神,正确把握伴奏的分寸。现阶段,我国艺术教育方兴未艾,从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到鹤发童颜的耄耋老人,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班和业余音乐学校满足了各种求学者的不同需要,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钢琴伴奏的需求量。如果我们的学生具备伴奏的能力与经验,对他们的就业将会大有帮助。另外,学校应多为学生提供演出和实践的机会,举办周末音乐会,进行专业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公益演出、军民联欢和社区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积累经验,锻炼技巧,磨炼意志。

自钢琴教学以来,一直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者,在上课过程中,我的情绪对学生影响至关重要,有时同样的话在不同情绪下学生对此所作出的反应截然不同,在次,我就对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做浅显的分析。

情感在钢琴教学中具有调节功能。钢琴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认知活动,但它与一般的认知活动不同,它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摄取、加工、储存大量的音乐信息,并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这对学生的智力活动、学习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钢琴教学历来采取“一对一”“填鸭式”的办法来解决“时间短”、“信息量大”与“演奏技能难”之间的矛盾,而这种授课的基本形式是老师说,学生弹;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是一种教师始终处于主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相对沉闷,难以形成愉悦的教学情绪,教学效果较差。现代心理学对情感的调节功能的揭示,为钢琴教学开辟了一条通过非智力因素改善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直接通道。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学生在钢琴学习时的情绪兴奋性,即情绪的一般唤醒水平,应控制调节在适中的程度,以利于钢琴演奏技能的操作。在钢琴教学实践中,问题往往不是如何降低学生的情绪兴奋性,而是怎样提高它,以达到适中的程度。在这里,教师通过发挥情感调节功能来控制学生的情绪兴奋性,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

例如,在钢琴教学中,可时常采取讨论式的集体课方式,这无疑是对“一对一”个别课的补充。这种课堂讨论可以用多种形式、多种内容进行:或可以让学生互相观摩、互相评议;或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就钢琴学习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它的优越之处在于,课堂情绪气氛愉快,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视角广阔。学生可以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通过口头发言把自己平时的感悟体会总结成理性认识,更理智地指导练琴。

情感在钢琴教学中还具有动力功能。能有效强化学生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钢琴学习行为。钢琴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按规定程序接受规定内容,进行规定的演奏技能操作。因而强制性的各种“规定”必然产生消极影响。通常学生是用意志来调节,然而实践证明是不够的,只有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才能切实提高钢琴学习的效果,还将影响学生潜在的音乐素质和演奏能力的发挥。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钢琴教学,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充分利用钢琴教学中各种欣赏的环节,如教师示范、观摩音乐会、听音响资料等方式。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弗•鲍良克所指出的,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即教学对他们有吸引力还是引起反感,情绪感受还决定学生在教学中是注意、集中、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淡、消极、散漫,不满足、压抑。特别是我们还要看到,学习钢琴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这就更需要明确的学习动机和情绪情感推动作用,依靠情感的动力作用。这使我们能更深切体会列宁的那句名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以上论述了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其实,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由这些功能所发挥的各种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教学情感回路的动态网络。如何认识和利用这一网络,充分把握情感的教学功能,从而优化钢琴教学效果,切实提高钢琴教学质量,是一个融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现代钢琴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需要我们不断地从理论上加以研究,从实践上加以探索。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来接受、欣赏和鉴别音乐。失聪的人不可能听音乐;正常听力的人,要学好音乐,必须具有对音乐灵敏的听觉。作曲家要用自己的耳朵分辨和弦的色彩、旋律的优劣、乐器组合的各种效果;歌唱家要经常倾听自己的音质,寻找自己最佳的发声位置和共鸣点;提琴家不断用耳朵调整自己的音准和音色,用最动人的音乐去打动听众。而学习钢琴同样从一开始就要对钢琴的声音要有敏锐的听觉,使内心有个明确的追求。

教师调研报告范文第9篇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教师来说使站在最前沿的我们传授的就是“科学”知识。那么我就懂得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不科学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充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要关心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我们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一味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学生的一切行为。教师应该最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教师应该是导演的角色,学生是演员,只有演员入戏才能把戏演好。学习就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摒弃其他的坏习惯,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四、教育发展,德育先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学生的心里特征。教书育人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要加强知识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教学与德育并举的多功能型教师。德育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还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成功的教师。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五、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钦佩和尊敬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把科学发展观和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成功的、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教师调研报告范文第10篇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教师来说使站在最前沿的我们传授的就是“科学”知识。那么我就懂得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不科学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充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要关心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我们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一味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学生的一切行为。教师应该最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教师应该是导演的角色,学生是演员,只有演员入戏才能把戏演好。学习就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摒弃其他的坏习惯,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四、教育发展,德育先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学生的心里特征。教书育人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要加强知识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教学与德育并举的多功能型教师。德育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还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成功的教师。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五、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钦佩和尊敬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把科学发展观和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成功的、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上一篇:中国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调查研究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