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从教感言范文

时间:2023-03-17 12:34:21

教师从教感言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索尼娅・尼托 教师 从教动机

一、引言

索尼娅・尼托 (Sonia Nieton),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育学院杰出的语言和文化教授。她的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多元文化教育、双语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儿童文学等,她为《哈佛教育评论》、《教育领导力》、《多元文化教育》等著名期刊撰写了大量文章,出版了多部著作,获得了州、国家等众多荣誉。

《我们为什么做教师》是索尼娅・尼托的一部力作,它所要传达的核心信息实际上是一种希望,是对教育事业和公共教育美好未来的殷切期望。作者从多方面阐述了美国不同教育阶段教师的从教动机、执教经历以及执教后的巨大转变;尽管书中所展示文章中的学校地处区域不同、教师的经历各异、所教授的学生在民族、语言、成长环境和社会阶层等背景均存在差异,但作者的精妙之笔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从教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发人深思的个人教育经历篇章;更坦陈了数百年来教师们之所以能坚守讲台的动人理由。[1]

二、什么是教师的“从教动机”

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教师的“从教动机”是指直接推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以满足教师某种心理需要的内部心理状态。从教动机可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我们每个人在青春年少时,都曾或多或少地有过五彩斑斓的职业理想,也许并不是所有的老师从小就立志当人民教师。那些成为教师大家庭中一员的人,选择做教师的理由可能是出于个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可能是为教师职业较为宽松的工作时间、假期、薪资和社会地位等吸引,抑可能是其较好的就业准入。无论是哪种动机选择,研究教师的从教动机,有助于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促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和价值观。

三、“从教动机”对教师的意义

1.“用教来肯定”--- 教书不仅帮助学生认知世界,更帮助自己找寻价值

教育事业总是流动着新鲜的血液,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长成,更看到了一个家庭乃至全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与希望的不同程度实现,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正如书中赛思?彼得深说的,他是被“愉悦与愤怒这对孪生姐妹”驱使着去教书的,愉悦的是与活力十足的学生在教室里共度的时光,而愤怒的是官僚作风和对老师的不尊重,在他的文章中,他反思了自身变化,在帮助学生认知世界的同时逐渐的找到了自我。赛思?彼得深在每年的开学伊始,都会给学生们写一封信,把它作为建立师生间良好情谊的开端,他表示要想在一起共同取得学习的进步和成功,相互信任与理解尤为重要。[2]

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认知的重要性以及知识所能赋予人的力量,在这样一个过程里,教师们也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作为一名人师的价值所在。

2.“用教来成长” --- 教学使人成为更完整的人

教书能让一个人成为更完整的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书中有一个故事是身为教师的主人公在她儿子大约两岁时,由于父亲的房子即将被拆,她在房子里找到了一张她自己大概也是两岁时的照片,她想拿给她妈妈,可是她的妈妈说;“不,我觉得你应该保存它。这样的话,只要你开始对自己的儿子没耐心的时候,就可以看看这张照片,然后你就会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小孩”。这似乎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但是对于偶尔会沮丧的大人来说,在我们时常对孩子提出较多的高要求时,这样的一番话就成了一枚简单而又不失华丽的智慧之珠了。

做教师可以亲历创造的过程,能够追求真实健康的成长,并促进“成事”、“成人”,我们不仅是在为学生做教师、为家长做教师、为学校做教师,更是为国家做教师,为生命做教师。那么在谈到如何才能使一名教师成为更完整的人时,甘地说:“如果我们想让这个世界得到真正的和平,我们就应该也必须从孩子开始”。不轻易呵斥、责备孩子,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移情到孩子的世界,用真诚和爱来教育、引导孩子;让孩子们始终觉得自己是被关注的,是被欣赏且有人爱的。这些要求对教育工作者不仅是思想上的启迪,更多的是行动上的挑战。

3.“用教来找寻”--- 教书让这个世界变得有意义

在《我们为什么做教师》中有一个故事描述了主人公和他的同事在带一个“过渡”英语班时,鼓励一个并不愿意成为所有人视线焦点的女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背出了一首来自玛雅・安杰卢《非凡女人》的诗,所有人都细心地听着,斯蒂芬的眼中甚至涌出了泪水。在那样一个场景下,20个学生和两个成年人一起感受了为何要去学校读书的原因:为了听到诗歌、为了被语言打动、为了聚在一起,让少男少女用发自内心的言语来表达----关于身份认同、希望和学习的美妙而又有力的言语。

渴望被赞美是人性的第一法则,鼓励和赞美的力量无疑促进着孩子们的成长,而教给他们知识、给予他们能量的教师们,同样获得了终此一生能被需要、肯定和满足的心理需求,以及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好比教师们在某个路口、某个转弯处不期而遇的听到学生们真诚的一句问候:“老师好”,或是有学生到学校去看望他们的时候,在那样一刻的相遇中,教师们的心中定是百感交集,因为他们又一次感受到做教师的快乐。

四、小结

教师的思想和素质可能决定一个国家公共教育的未来,无论教师们各自有怎样的执教经历,选择教书时的理由如何不同,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品质和从教动机:即“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唯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不畏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艰难险阻,广大教师才能够在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中不断突破,并为寻求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断成长。深入研究教师的从教动机,探寻教育为什么而教、怎样去教、如何能教好,这些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的求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索尼娅・尼托(Sonia Nieton).我们为什么做教师.郑明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魏智渊.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读《为什么做教师》[J].人民教育. 2009(02)

作者简介: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2篇

聆听,秋季从天堂降临,风吹来的方向,隐约有落叶飘零的声音。

心情也一下子变得如秋日的天空般澄澈明净,面对教师二字,我们虔诚得不敢寻觅词汇。大家都说教师培养着祖国的栋梁,可我要说他们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他们,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掬一脉书香,老师从校园小径走来,走进我们那青春的芳草地,为我们拾来了光彩夺目的智慧:玄妙深奥的几何图形,精彩有趣的ABCD,月吟风唱的之乎者也……他们教会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大胆探索。去寻找,去发现,用知识装点人生,让生活充满惊喜。

老师在躬身为我们浇水、锄草间在我们的心里倾注了爱,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凝结了真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真挚感言。父母之爱,让我们感受到养育的艰辛;朋友之爱,让我们体会到互助的温暖;教师之爱,让我们享受到了不求回报无私关爱的伟大。教师的爱是一种高尚的爱,这爱不仅是出于他们职业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们更是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子女,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教师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教师思考的是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他们从不因眼前的不理解而放任迁就。教师的爱包含母爱且胜于母爱,在于这种爱是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完美结合,在于它突破了母亲的那种一味的溺爱。

“紧张的早晨,繁忙的白天,不眠的夜晚,再加上疲倦的周末。”人们常常这样来形容教师的生活。教师们像所有的人一样,平凡又不平凡,开拓着自己的方向:魏书生痴心不改圆南梦,兰畹清风欲何求,田马来身患绝症,与死神交臂之间领人生真情,三尺讲台之上追求生命的价值,殷雪梅一生从教,无悔追求,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教育界永恒的赞歌!还有那千百万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教育者筑起中华民族腾飞的基石。

哦,老师。不,也许应该称您为桑树。多少次,您微笑地看着我咀嚼您的奉献,我永远是您的蚕。今天在这里,我要对您说出爱的语言:“天空虽然没有留下痕迹,但满园的桃李会共同见证您曾经飞过!祝教师节快乐!”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3篇

聆听,秋季从天堂降临,风吹来的方向,隐约有落叶飘零的声音。

心情也一下子变得如秋日的天空般澄澈明净,面对教师二字,我们虔诚得不敢寻觅词汇。大家都说教师培养着祖国的栋梁,可我要说他们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他们,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掬一脉书香,老师从校园小径走来,走进我们那青春的芳草地,为我们拾来了光彩夺目的智慧:玄妙深奥的几何图形,精彩有趣的ABCD,月吟风唱的之乎者也……他们教会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大胆探索。去寻找,去发现,用知识装点人生,让生活充满惊喜。

老师在躬身为我们浇水、锄草间在我们的心里倾注了爱,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凝结了真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真挚感言。父母之爱,让我们感受到养育的艰辛;朋友之爱,让我们体会到互助的温暖;教师之爱,让我们享受到了不求回报无私关爱的伟大。教师的爱是一种高尚的爱,这爱不仅是出于他们职业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们更是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子女,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教师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教师思考的是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他们从不因眼前的不理解而放任迁就。教师的爱包含母爱且胜于母爱,在于这种爱是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完美结合,在于它突破了母亲的那种一味的溺爱。

“紧张的早晨,繁忙的白天,不眠的夜晚,再加上疲倦的周末。”人们常常这样来形容教师的生活。教师们像所有的人一样,平凡又不平凡,开拓着自己的方向:魏书生痴心不改圆南梦,兰畹清风欲何求,田马来身患绝症,与死神交臂之间领人生真情,三尺讲台之上追求生命的价值,殷雪梅一生从教,无悔追求,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教育界永恒的赞歌!还有那千百万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教育者筑起中华民族腾飞的基石。

哦,老师。不,也许应该称您为桑树。多少次,您微笑地看着我咀嚼您的奉献,我永远是您的蚕。今天在这里,我要对您说出爱的语言:“天空虽然没有留下痕迹,但满园的桃李会共同见证您曾经飞过!祝教师节快乐!”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4篇

叶澜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位以深厚的思想和广泛的实验影响了当代教育界的著名教育学家、教育家。

1994年,在教育学术领域已功成名就的叶澜开创引领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和“新基础教育”实验。“新基础教育”研究阶段成果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时,叶澜发表了一段获奖感言——“在我的教育学研究生涯中,最能打动我的两个字是‘生命’,最让我感到力量的词是‘实践’。教育学说是研究造就人生命自觉的教育实践的学问,是一个充满希望、为了希望、创生希望的学问。我愿为研究如何让人间每一朵生命之花绽放出自己独特灿烂的学问而努力终生,并与所有的同行者共享生命成长的尊严与欢乐,共享教育学研究特有的丰富与魅力。”

杨大孝

酉阳县毛坝乡教师

在我们这种高寒山区,没文化是很可怕的事。这里偏、远、穷,就更该有人在这里传播知识。

从教39年,杨大孝亲眼见证了酉阳县毛坝乡村小的巨变。过去村小的校舍破旧简陋,每到气候恶劣的冬天,杨大孝常常用冻伤的双手,清除凝结在教室课桌上的冰雪。在他看来,一名乡村教师的工作不仅是站上讲台教书,走下讲台,要做的事情更多。

孙明霞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教师

孙明霞信仰用生命润泽生命。她的课堂充满激情也包含温情。她用约会的心情给学生上课。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她始终保持一份美丽的心情,用美丽去感染学生,把真诚传递给学生,把爱传递给学生。孙明霞把自己比作泰山脚下的一朵迎春花。迎春花花朵很小,并不引人注目,在春寒料峭的日子却悄悄开满枝头。她是春的使者,当春花烂漫时,她又变成了绿叶,默默奉献生命的绿意!

陈小渝

永川区上游小学校长

十多年的规划管理,陈小渝带领永川上游小学“一步一梯,力争上游”,使这所学校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口耳相传的好学校。在上游小学,陈小渝是教师们心中的主心骨,孩子喜欢的校长妈妈。家长和教师中流传着陈小渝与孩子们发生的“两个草莓”“建议信”等故事。一名校长成为了学生最喜爱的教师,陈小渝的管理智慧让教师们心服口服。

于天伟

荣昌中学教师

在荣昌中学,于天伟的学生都不叫他于老师,而叫他“于哥”“天哥”,学生从他的名字中发展出略带江湖味道的别称。他对学生也不称呼同学,而是叫“孩儿们”。这是于天伟的教育哲学,不以爱之名让学生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是在一种平视的交互中,让学生学会理解爱,进而爱人。视生如子,待生如友,31年从教,于天伟走在爱与理解的幸福路上。

何颖

江北区新村·同创国际小学

2012年调入江北区新村·同创国际小学,从事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当被问及“我是教师”的感受,“会不会觉得日复一日繁琐乏味”?何颖说:“没有。我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最期待孩子们每一天带给我的惊喜,很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阳光、爱笑的何颖,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体验着自己成长的快乐。

杜天友

合川中学教师

从一名草根农村教师,到走上合川中学的讲台,并获得重庆一中、重庆南开中学等名校的青睐,再到成为站在合川初中数学教学巅峰的几个人之一,杜天友始终坚守两个信条:一个是无论在什么学校,都要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另一个,是以对自己的要求严格要求学生,为的是不误人子弟。这,就是他对“我是教师”的朴素诠释。

黄小燕

开县汉丰第五中心小学副校长

黄小燕18岁开始在村小执教,31岁进入开县汉丰第五中心小学,先后被评为重庆市骨干教师、开县名师、开县“三百人才”。黄小燕人生中的许多时刻都是这样度过的:学生、书本、笑脸、希望,似乎世上最美好的事物都围绕在他身边。教育路无坦途,无论多么曲折艰辛,黄小燕的心里都是幸福的,学生是他幸福的根源,“为什么我的脸上常带着笑容,因为我对你们爱得深沉。”

周安民

渝中区红岩幼儿园泡泡班班主任

21岁生日那天,周安民毅然踏上幼师工作岗位,成为渝中区红岩幼儿园泡泡班班主任。“我现在没有孩子,他们就是我的孩子。”一句简单而又充满温度的话语道出了爱的真谛,这句话是周安民七年来幼儿教育工作路上一直坚守的格言,而在坚守背后也埋藏着数不清的感人故事。

黎娟

忠县实验小学副校长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5篇

姓名:张xx

教龄:11年

现任  三   年级  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作为教师,我总在思量:怎样才能在学生心里种下美德的种子,让他们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事迹材料: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陈村镇青云小学张海珠老师个人事迹

参加工作以来,张老师始终奋斗在教育教学最前线。因为她深爱着教育事业,所以希望自己有能力让她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需要拼搏。因此,她不仅自己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还不断给学生注入拼搏的勇气,让孩子们明白拼搏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是应该用一生的力量去做的事。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需要自信。张老师总是用鼓励的语言,找孩子们的闪光点,鼓励孩子们参加第二课堂,为他们挖掘自信的源泉。在张老师的班里有个叫小群的男孩子,他不认识字,又懒,还很喜欢去捉弄别人。每次课前都能听到关于他的事:"老师,小群又拿我的笔了。""老师,他摸我屁股了。"……每次听到这些,张老师都会批评小群并且耐心教育他,可无论怎样教育都无济于事。后来,张老师安排他扫地,没想到,他居然每天都做得很好。看到这,张老师觉得机会来了,便表扬了小群,没想到他竟然像变了一个人,对班里的事更关心了。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需要坚持。每当孩子们气馁的时候,张老师总会给他们加油鼓劲,让孩子们为自己的美丽绽放而坚持下去。

张老师就是这样,教孩子们用拼搏,用自信,用坚持为自己盛开一朵美丽的花,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一种明亮的色彩。

姓名:xx

教龄:6年

现任  二  年级   语文   教师

内心感言:

我的学生因为有了我而快乐,我的生命因为有了学生而精彩。倾心关注稚嫩的童心,细心倾听期盼的心声,精心呵护放飞的童真。

事迹材料: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陈村镇青云小学马燕媚老师个人事迹

她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要真情实感,富有爱心。正是拥有这个信念,她从未放弃对工作的热爱,尽职尽责,勇于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向着新课标"脊柱、合作、探究"的模式摸索、学习,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各种设备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大胆承担学校的公开课等活动。

作为班主任,她一直实行科学民主管理,优化管理,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全面调控。每天都坚持抽出时间来和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在她刚踏入三尺讲台的第三个年头,班上有个成绩不错的同学,但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经常不按时交作业,而且有抄袭作业的情况。他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在班级里不怎么和其他同学交流,在老师面前也总是有上句没下句的。于是每天她都换个话题跟学生聊天,经过反复地沟通、了解,不但解决了他抄袭作业的情况,而且发现他慢慢变得乐意和班级同学沟通了,人也变得乐观了许多。

任现职以来,她任教的班级每个月都被评为星级班级;2012学获顺德区第五届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大赛陈村镇初赛低年级组一等奖;2013学年获陈村镇小学语文试题设计(二年级)评比一等奖;2013学年获陈村镇小学品德教师教育故事演讲比赛二等奖;2015学年撰写的教学论文《放慢脚步 品读朗读之美》和《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有效训练》均获区三等奖。

姓名:xx

教龄:14年

现任  一   年级    语文     教师

内心感言:

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的最佳方法是赞赏、鼓励、欢喜和纠正。

事迹材料:

教尺丈量出公平与关爱

——青云小学梁棣华老师个人事迹

梁棣华老师,爱岗敬业,认真履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她能抓住一切机会对孩子们开展感恩教育。如:利于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让小朋友做张贺卡送亲人。春游鼓励孩子买份礼物表孝心等。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帮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

她能创设机会让每个孩子能自信的展现自己。小学生,培养自信心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信心,那任何事都不可能成功。她能利用六一文艺表演让全班同学一起上舞台大显身手。

她能努力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善于微信、QQ等通信方式让家长上存孩子在家帮忙做家务,勤奋学习,关爱家人的视频和图片,其他家长和孩子能取长不短,共同进步。

由于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她任教的班级每个月都被评为星级班级,多篇教育论文和教学论文获省级、区级奖励,多次被评为"陈村镇优秀班主任",2014年被聘为"陈村镇学科中心教研员"……

xxx

教龄:15年

现任 五 年级 数学  教师

内心感言:

对我而言,学生的喜爱是一份珍贵的荣誉,更是永远的激励。好好教书,潜心育人,坚定信念,永不懈怠,这是我的职业追求,更是我的职业使命。我会秉承爱心献给孩子,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的信念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奔。

事迹材料:

从教16年来,梁绮娟老师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校为家,忠于职守。工作上扎扎实实,勤勤恳恳,顾全大局,教学成绩显著。(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十几年如一日,视学生如自己的子女,呵护她们的成长,帮助她们成才。表现出一名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

她觉得教育的范畴里除了自爱,更重要的是去爱别人。作为教师,她觉得着力点就是爱学生。她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她曾用爱心,去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十六年来,她当过班主任,做过数学科科组长。她始终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爱心去演绎师爱、母爱。她的数学课,最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她的课,作业最少,她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做好。有时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她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体现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她的课,学生没有坐姿不正的,没有不思考的,没有迟到的……她的课,学生爱上!

为了关爱和转变特殊生,梁老师老师与孩子、家长打成一片,通过家校合作,很多特殊生在她细微处的关爱下成了她的知心朋友,她的爱心是真诚、宽容和坦诚,她赢得了所有学生和家长的心。她还因势而导,在学生中把爱心传递。同学们困难之际的相濡以沫,孝敬长辈,尊老爱老。她的班级充满温情,她的学生传递着爱心。课堂中,她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做到融整体把握、突出重点,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她的课因学生个性的张扬而美丽,因教学理念的前卫而精彩。

xxx

教龄:20

现任  五年3班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是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名言,激励着肩负神圣使命的我在教育岗位无怨无悔地勤恳耕耘。

事迹材料:

只拣儿童多处行,三尺讲台写春秋

甘爱仪是青云小学的副校长,她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关爱学生,遵循教育规律,敢于创新,致力提高教学效率,在师生中享有较高的威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甘校长用爱心塑造学生的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她和蔼可亲,总是保持微笑,平易近人,关爱学生,潜移默化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她通过组织学生开展 "学习争章"、"辩论赛"、"故事会"、"好书推介擂台赛"、"我是小小书法家"、"精彩课本剧"等新颖、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她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班级掀起了好读书、乐读书的热潮,阅读能手、小作家脱颖而出,刘燕燕同学荣获陈村镇"学法守法"征文大赛第一名。

她的课堂教学特色:有趣、创新、简约、高效,学生们都喜欢上她的课。她知识渊博,她的课堂是活力的给人以启发的课堂,比如:她上完《刷子李》一课,引导学生看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给学生讲《俗世奇人》中《泥人张》的故事,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同学们在捧腹大笑中得到启发。

她是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总能不断带给大家快乐,用幽默代替批评,同学走神了,她不会直接点名批评,而会说:"某某小组有个同学喜欢云游四海,他的心估计已经到了America or Canada ,值得庆幸的是,人还在我们的课室。"全班同学大笑,分心的同学马上醒悟过来了。她也会适时表扬和鼓励:送给答题动脑筋的同学——"你的想法最有创意!";赠给朗读投入的学生——"你读得太有感情了!";给积极思维有新意的学生——"你的见解很独特!"给写作进步的同学——"瞧你这枝生花妙笔把校园写得多美呀!""欣赏你的作品,简直就是享受!"……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只拣儿童多处行,三尺讲台写春秋"就是甘爱仪老师的真实写照,她觉得:只要是跟学生在一起上课、学习,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姓名:xxx    教龄:35年      现任四年级(3)班的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育人之路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事迹材料:

爱生如子,悉心栽培

冯九妹老师一如既往以满怀真诚对待教育事业,在教育这片热土上用良心、爱心对待学生,对待家长。积极协助班主任搞好班务工作,经常同班主任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表现的情况,共同研究提出有效的教育方法。

冯老师热爱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感化他们,打开他们心灵之门的钥匙。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她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栽培他们,转化他们,因材施教。 有一次,周桂宜的父母对冯老师说:"冯老师,周桂宜身体很弱,动不动就感冒,为了让她少生病,不影响她的学习,我不想让上体育课"面对这样的情况,冯老师没有正面地回答她妈妈的问题。只是说:"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从小德、智、体全面发展,参加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增强体质,培养良好坚强的意志,提高竞技水平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劳逸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的妈妈终于明白了老师的一片苦心。以后,周桂宜同学在英语、数学、语文、体育、美术、手工制作等比赛中都获得许多奖,还评为镇的"三好学生"成为学校全面发展的学习标兵。

冯老师从教30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积极进取,曾多次被评为镇的"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

姓名:xx      教龄:27年      现任六年级(4)班的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为人师表,痛并快乐着。也曾有失落和彷徨,但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她坚持了下来。她深信: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成就学生,就是成就自己。

事迹材料:

用阅读为生命奠基

每一届学生,她都会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书籍,由浅入深。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要背诵唐诗,每个人都要过关。不只是学生读,她还和学生们一起读,饭前、睡醒午觉之后,都是全班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再加上每周一次的阅读分享会,大家坐在一起,谈自己阅读的收获、感受以及困惑。阅读经典能纯净孩子的心灵世界,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长此以往,学生们受益非浅。人们发现,她的学生有这样的特点:不怕作文且谈吐不凡。

美国作家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话虽如此但又有谁能持之以恒呢?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在纷繁的班级工作中,课外阅读是何其珍贵!学生们离开了学校,走向社会,带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那大量的课外阅读打下的精神底色。

遇见最美的自己

在她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都是夜空最闪亮的星。她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第二课堂。班级学生在各项活动的人数多,获区、镇奖励的学生人数率高,看着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而露出的微笑,她也笑了!难怪有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是四海为家的蒲公英,离家千里、四处漂泊。在孤独迷茫时,我幸运地遇见了你,也遇见了最美的自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谢有你,用阅读为生命奠基;感动有你,让我们遇见最好的自己,生命因你而精彩。

附最近的成绩:2016年她撰写的论文《练武强身,习武修心》获广东教学学会二等奖。撰写的语文教学论文《创设情境  诱感共鸣》和《引源头活水之创新阅读》获区三等奖;2014年度评为佛山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15年2月辅导学生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华人少年作文获一等奖;辅导学生《开学第一课"乘着梦想的翅膀"》观后感主题征文2人分别获顺德区教学研究室一、二等奖。2016年辅导学生参加镇法律征文比赛获三等奖。

xx

教龄:18年

现任 三、五 年级  音乐 教师

内心感言:

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愿意把自己的热情和爱化作一缕阳光,使每一粒种子在充满正能量的浸润中萌芽并健康快乐地成长……

事迹材料:

以童心童趣与孩子们同处

——青云小学廖友弟老师个人事迹

廖友弟老师,教龄比孩子们的年龄还要大好多,但是她却保持着一颗童心,教育教学工作总能从儿童思维视角出发,见解独到,充满童趣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喜欢跟她呆在一起。

廖老师对儿童剧教学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年来一直对儿童剧编导进行

研究与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编导的儿童剧节目屡获区、镇级创作节目编导一等奖,她乐于为提高学生的综合文艺素质而进行研究和探索。廖老师曾编导过童话剧、漫画剧、寓言剧等适合少年儿童表演及观看的多种题材,剧中那独特的童真视角及诙谐风趣的风格能深深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让孩子们在欢笑声中得到深深的启发与教育。每到招收青云小学话剧组新成员时,孩子们参与热情高涨,引用一个孩子的话:"能有幸加入学校话剧组,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银河系".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6篇

一、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中老年教师享受职业的快乐

1.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组织教师读《警惕精神上缺钙》,让教师理解这里所说的钙,实际上就是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队伍精神上缺不缺钙、骨头硬朗不硬朗,直接关系着工作的状态、思路、力度、创新度。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内驱力,首要任务就是坚定理想信念。

2. 引导教师不断增强无私奉献精神。我们经常通过政治学习会议、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等形式,鼓励提倡教师无私奉献,引导教师理清奉献和发展的关系,让教师认识到在无私奉献中得到发展、得到更多收获。

3. 引导教师宁静致远、淡泊名利。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的过程中。作为传承人类文明与知识的教师,更多拥有的应该是清贫奉献,宁静致远,淡泊名利。我们积极引导教师静下心来教学,潜下身来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二、加强情商教育培养,增强中老年教师人格魅力

1. 认识自我,静心待己。开展“照镜子”自我分析活动,实事求是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缺点。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读书和主题研讨活动,让教师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不良情绪拒之课堂外。

2. 尊重他人,宽心待人。通过开展“我为大家、大家为我”感言活动,鼓励教师顾全大局,做善于沟通、善解人意、真诚待人、乐于付出的人。开展岗位互换民情体验活动,学会从他人角度待人、待事。开展感恩活动,结合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青年节、妇女节等节点,设计活动载体,提升活动影响力。开展“寻找闪光点,学习身边人”点赞活动,每人一个点赞卡,在校内建立点赞榜样园,用身边的事教育影响身边的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学生活动、后进学生转变成功案例分析等活动,积极构建合作、默契、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3. 博学笃行,平心待事。结合书香校园创建工作,广泛开展读书活动,落实好学校和每位教师的读书计划、目标要求和考评方式,在教师中掀起好学善学的热潮。开展以情商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经典或名人名言“三笔字”等比赛。开展如何消除挫折感讨论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探讨在成就感、自尊、角色等方面遇到挫折时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三、加强专业合作学习,提升团队整体效能

1. 构建学习、合作与共享的研究文化。我们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自我专业发展规划成果交流活动,引导教师从专业知识的提升、课堂教学改革规划、教书育人与落实责任等个人专业发展方面讲体会、谈收获,增强教师自我提升的意识,不断用新观点去思考教育教学工作。

2. 加大校本培训,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积极探索将论坛运用到校本培训中,以教育思想碰撞和工作交流为特色,有计划、有中心、有主题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和交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营造宽松、民主、开放的学术研究氛围,使互动式、参与式、开放式教研走近教师,调动教师发表独特见解的积极性。

3. 搭建合作互助平台,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我们发挥绩效工资的导向作用,积极探讨捆绑式评价制度,施行合作团队联动发展机制,从学科研究、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专题研讨、课题探究和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推进业务型团队建设。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7篇

常宁一中数学老师兼班主任王力专老师在获奖感言时告诉笔者:“今天这份荣耀,不仅仅属于我个人,还属于在背后默默支持其的家人,更属于培养她进步、促使我成长的整个常宁一中党总支集体。”

“忘不了刚担任班主任时的无助,是领导一次又一次的鼓励,让我收获了一份自信;忘不了调皮学生故意挑衅女班主任时的无语,是老班主任一次又一次的开导,让我懂得了与学生沟通的艺术与技巧;

忘不了当家庭和工作发生冲突时的无奈,是搭班老师一次又一次主动的雪中送炭解了我燃眉之急。

因为有领导、同事的关心与帮助和党的理论、教育方针政策及法规学习,我才能在班主任的岗位上越干越有劲,越干越自信,越干越有成就感,所带的1320班在2016年高考中,一本、二本上线总人数及班评分都居年级文科班第一,2016年下期继续担任高三1418班班主任和数学教学老师,愿和孩子们一起努力迎考的日子能带来新的更大的惊喜。

年过四十、中等个头、素面长发,从教20余年的王老师,已有6年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她坦言:“作为班主任,首先必须热爱这份苦并快乐着的工作,有了这份爱,才会有工作的激情和担当,才会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才会有创新工作方法的动力;有了这份爱,才能爱所带班集体,而无论这个班先进还是后进;有了这份爱,才能爱每一个学生,而无论学生成绩优秀还是平庸。”

爱与付出,每年教师节前夕,王老师都会收到如雪花般飞来的贺卡;爱与付出,在每一个节日里,王老师都能收悉数也数不清的学生祝福语。也是这个时候,王老师才真正感受到当班主任的幸福和甜蜜!

一路走来,王老师也有遗憾,因为班主任工作,必须“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所以,作为家庭主妇,她不能每天早上为家人精心准备一份热腾腾的早餐;作为母亲,她不能在灯下陪儿子一起做作业、在周末陪儿子一起玩游戏;作为妻子,她不能与丈夫在晚餐后一起去散散步、在周末一起去爬爬山;作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女人,她基本上没有时间去美美容、化化妆;作为儿女,她不能在节假日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陪他们聊聊天,甚至在父亲弥留之际,她竟不能在病床边送终。

记得2015年11月28日,天下着雨。王老师父亲病重,危在旦夕。那晚,王老师原本打算待在乡下陪陪父亲。不料晚上十点多钟时,一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吴XX晚饭时与自己争吵,下晚自习后竟然没有回家,现不知人在哪。”听到家长十分着急的语气,再考虑到吴XX同学年少气盛,社会经验和阅历不足,王老师担心起来,于是她摇醒昏迷中的父亲,说自己临时有点急事,需暂时离开一下。当时父亲神志不清,已说不出话来,只做了一个轻微的摇头动作。父亲都这样了,是留是去让王老师犹豫了好一阵子。但王老师毅然赶回了常宁一中。家长看到见到王老师赶来了,一把抓住她的手:“还未找到孩子,王老师知道他平时一般在哪吗?”王老师虽然心中没底,但仍安慰这位家长说:“别急,别急,会找到的。”于是,王老师和家长冒雨分头去找。在找遍常宁一中附近所有网吧、联系过平时和他玩得来的同学仍然不见其人时,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了。家长急得伤心大哭,王老师内心也十分焦急,只好再扩大范围到别处找找。直到凌晨两点多,王老师才在莲花车站的街道边找到了冷得发抖仍不想回家的吴XX。王老师一番安抚之后吴XX才上了他爸的车。这时,王老师弟弟打来电话:“父亲走了……”自责和愧疚涌上心头,王老师禁不住潸然泪下。作为女儿,这是王老师无法弥补的遗憾,她只能在心底里默默请求黄泉路上的父亲,原谅女儿的不敬和不孝……

“当班主任不易,当一名高中学校的女班主任,更不容易。王老师从身边点滴做起,从亲力亲为做起。成功的学生往往相似,落后的学生各有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传奇!”说到这里,王老师还想对所有女班主任的家人说:“谢谢你们的理解与支持!”把成功传递给下一代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尽管工作条件艰辛,尽管待遇还不尽人意,尽管努力后社会上还有些人不理解,但是,王老师对教育、对学生始终不离不弃……

心中有责爱始宽!这就是常宁一中的王力专老师,多年以来,她不忘初心,默默耕耘,甘于奉献,用责任和爱坚守职业操守,扶学困学生上马,唤迷路灵魂回头,洒向学生都是爱,看似平凡实在不平凡!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8篇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离异后孩子走上堕落的不归路,留守儿童的违法事件,学生的频频自杀等,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是因为没有和谐健康的情感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的缺失。当今孩子们的情感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少了单纯真诚的情感,多了些情感冷漠与学习的消极情绪。学习方面也没有更高的目标,只是完成父母学校交代下来的任务,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对集体对他人缺乏热情和包容。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以及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部分学生的“厌学”思想,这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出现了偏差。所以,学校教育在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的同时,更要通过情感性的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愉悦的学习体验环境。然而反观当前的教育现状,我们不得不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必须真正地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之上,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培养他们对未来人生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的具体目标

1 语文层面上。改革开放以来,当人们的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爱国教育却慢慢地冷却了。所以通过语文课的学习,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祖国的语言,进而热爱民族的文化,这也是语文课很重要的任务。没有对语文的热爱,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难以实施。

2,情感层面上。情感是可以感动人升华人的。第一,感动人。这个是比较低层次直观的效果。通过情感教育唤起现在学生的最真挚的爱、感恩、慈悲,甚至是怨恨,悲伤,等等。让学生麻木的感受有所点化。让他们在感受种种情感的同时,并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二,生化人。这个是比较高层次的。在丰富了学生情感世界的同时。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

3 学生发展层面上。经由情感的启迪,使学生在具体的感知和情感活动中逐渐认识自我、了解人生,涵养以爱生命、爱生活、爱人类为底蕴的人文情怀,完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基于上述目标和对情感教育的认识。经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笔者提出如下三种情感教育策略,即激发策略、体验策略与抒情策略。

三、情感教育的策略

1 激发策略。主要的目的是唤醒。让学生意识到在世间是有真实的情感存在的。从而让学生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世界。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营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触发、引起或唤醒学生的某种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活动中。缘境人情是该策略的核心,也是实施这一策略的关键。因为情感具有情境性特征。激发策略正是依据情感的情境性特征和感染性特征而设计的。

2 体验策略。重在让学生展开情感过程、体味情感并使情感得以陶冶的一种情感教育策略。亦即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投入到文本世界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感染和陶冶。学生的自主参与是体验策略的核心。让学生参于其中的体验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情感教育策略,尤其是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这首先是由文学作品的自身规定性所决定的。因为, “文学是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意义的叩问,是情感的领域,是价值的体系”可以说,文本就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载体,一个文本就是一个情感世界、生命世界。其次。这是由体验的自身规定性所决定的。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9篇

关键词:以生为本;言语实践;得意会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16-02

“感言、会意、得意忘言”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精髓,语文作为引导学生学国语言文字的作为载体,要通过学生的阅读感知文本的语言美,进而领悟文本的内涵,达到得意会言。一堂成功的阅读教学课,不仅要让学生记住文章的意思,还要学习文本中优美的语言文字,进而能够自如地运用,即“得意”、“得言”。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突破语言学习的单一思维,做到既领“意”又会“言”呢?下面我就以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白杨》为例浅谈以生为本的言语实践。

一、以生为本,从教材里习得言语

高度尊重学生是生本教育的伦理观。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通常是由表象再到抽象,而我们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常常急于抽象,滥用“语言文字运用”标签,在没有做好解读文本,用好文本时,就把教材抛到一边,一味地整合课内外资源,让学生不着天地地议论,进行大量非语文活动;有的老师还是走回“工具化”的老路,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一分为二,看做不相干的两个个体。做为语文老师要明白解读文本和用好文本是为语文教学打好“地基”,只有打好这个“地基”才能盖得万丈“高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努力寻找教材中的语言实践点,促进学生形成语感。

我抓住了一个比喻句,结合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有了直观手段的铺垫,学生的天然感性被复活,他们在文本中很快地找到了和它相匹配的内容组织语言。但是这只是学生初读时对白杨树的一个表面的认识,我并不急于求成,不急于引导学生说作者写白杨树的意图,而是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尊重学生,

学生来了一场说比喻句大PK,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了很好的训练,从而打好“地基”。然后再引领学生深入研读文本,于是在课将结束之时我们老师希望看到的教学高潮来了。

二、生本实践,培养言语驾驭能力

生本教育的“生态论”就是要教师为学生的语言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语文教师要做平台的搭建者,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语文新课标也指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上畅所欲言,充分展示自我,学生才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尽量地为学生打造言语实践的平台。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言语欲望呢?首先,要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教师既不能低估他们的能力,也不要超出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 ,把学习的自下放给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言语环境。其次,我们老师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出发,从教材中挖掘一个又一个“传神”又有“效果”的言语实践点,并在教学中进行言语训练。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吸收文本中的营养,再把这些语言消化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在言语实践中倾吐出来,让阅读课上得有声有色。

1、文本留白处的遐想

文本中有很多语言空白的地方,这些空白刚好能给学生很多联想的空间,能激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利用作者留给我们的这个空间,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遐想中填补文本的空白,在填补提升学生的情感。

在老师创设的这个交流平台里,学生又得到了一次言语训练机会,把他们自己从文本里感悟到的东西都倾吐出来,真正做到从学习语言过渡到实践言语,真正做到“言”“意”双收。

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空白的地方,我努力为学生创设空白填充平台,刺激了学生的想象,为学生与课文之间搭建起一座言语的桥梁,使学生的情感有如火山爆发喷涌而出,大有一吐而后快的心情。这样既升华了学生的人文感悟,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

2、师生共鸣处的对白

文本中有很多能激起师生产生强烈共鸣的语句,它是一个把学生与文本连在一起的巨大“磁场”,它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走向透彻理解的境界。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磁场”,以最快的速度激起教师、学生、作者及文本之间的情感的共鸣。

人到动情处流情是最自然真实的表现,这时说出的话是最真实的感悟,这时候也是最能引导学生进行言语表达的时间点。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最柔软的那块情感被激发,言语表达的水平明显提高。抓住师生的情感共鸣处进行对白,同时学生联系现实生活,颂扬了白杨树一般的的石油工人、110、白衣天使等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们,学生的言语训练再次进行,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情感。

3、文本迁移处的练笔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让学生的言语实践创造机会。言语实践不仅是课堂上阅读教学品悟语言,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从而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挖掘教材中能让学生进行习作迁移的切入点,让学生再次升华课文的情感,获得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这样紧紧地抓住了文本中的可创之“材”,把语言形式与言语内容放在同等地位,实现了阅读的最终目标,得“意”又得“言”,做到让学生有发展的空间,把自身的情感体验在写的言语实践中加以张扬,言语的能力才会真切得到锻炼和提高。

反思我们的小语课堂,我们往往把重点放在了“得意”上,于是,拼命读、死命讲,盲目课内外拓展交集,肢解内容,挖深意思,等等,将一篇篇精美的美文变成了学生厌恶的课文。特别是像《白杨》这样的有着深远意义的美文,很容易将它活生生地上成一堂嗦讲解、掷一地道理的课。“得意”与“得言”的脱节,仍是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因此,我们要引以为鉴,不断地给学生创设言语实践的平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完美。

《白杨》的课堂教学只是以生为本的语言实践的一个切入点,语文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需要我们更多的实践与反思,只有站在更高的层面理解语文实践,我们才能看得更清,走得更远。总之,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依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言语训练,让学生爱上言语实践,张扬言语个性,从而获得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12

[2] 李维鼎.语文言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5

[3] 刘伟兰.生本课堂阅读教学的追求――浅谈体验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10)

教师从教感言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教研;深化;赛课;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035-01

在整个课堂改革中,教师是改革工作的具体的执行者、实践者、探索者和宣传者,课堂是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课改工作就是从领导中心转变向老师中心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深化改革提升之年,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课改能否深化的关键。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紧紧抓住教师这个中心,以激发老师主动性为指引,创新管理机制,以任务驱动实践,以实践促进观念转变,以观念促进实践的深化,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起到了显著效果,具体可以总结为七条途径:

1."云"教研活动

在常规校本教研活动中,几十个人一齐参加活动,每次都有领导讲话等追求级别、追求规模是很多学校开展活动的通病,实际上这样做的效果平均到每个老师的身上效率是很低的,特别是高效课堂下的教学研究活动研究的都是小问题、需要常规化。这样做就更不适应。为此,学校一改常规的教研活动形式,由原来的正规军集团作战,变成游击队个个击破,教研小组尽可能小,学校以学科和年级段为主体组成3人左右的"攻坚组" ,开展"云"教研活动。各"云"小队首先确定优化学期目标,制定方案,自主聘请区教研员作指导,进行攻关。对研究的成果,每个小组每学期都要以"小讲座+课堂实践+交流"的形式召开区级研讨会,通过小组化教研活动使教研与课堂实现无缝接合,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了课堂的深化。

2.借智借力促深化(新请进来)

在云教研活动中,学校每个小组每学期都召开成果展示会,为提高会议效果,学校每次"云"教研小组成果展示时,都要请兄弟学校同学科老师到学校观摩课型研讨会,通过兄弟学校骨干教师交流、碰撞,加快了学校的课堂建设步伐,也促进了兄弟学校课改的发展。同时,学校在本阶段利用外地市教育同仁到我校参观学习交流的机会,主动上课,请他们提意见和建议。学校教师把这种借智借脑、合作共赢的方式称之为"新"请进来。请进来,请来了经验、请来了思路、请来了方法。

3.新走出去

现在,全国各地高效课堂建设如火如荼,相互借道、共同发展是学校高效课堂深化的一个重要路径。在区教体局的安排下,应开封、林州、新乡、安阳县等外地市高效课堂建设校邀请,学校派出教师到兄弟学校上课、作报告,学校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把自己研究的成果进行验证,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教师的教研素质也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正如教师外出后感言:培训别人,实际上是培训自己。更有教师戏言:外出培训,我们在卖弄中成长!

4.间周赛课

在课改初期学校制定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大循环间周赛课制度,全体教师都是参赛对象,也都是评委,共赛共评,加快了学校在课堂建设初期的步伐。周赛课为学校的一个研讨平台。每次赛课都确定每次赛课研究的重点,并通过目标(本次赛课研究的重点)赛前作课老师与评委共同解读、赛后目标落实情况研讨等活动,使赛课变成一个充满研究氛围的活动,通过大范围、快节奏的赛课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投身课堂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主体多元改革的提升。

5.教师反思

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寻找新的自我。每节课后,教师有很多话要说,学校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反思白板。针对高效课堂中学生的亮点,教师课堂中困惑或失误,以及以后的整改措施,教师都一一写在白板上。年级组之间、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学习,使自己在高效课堂的路上少走弯路。学生看到白板上老师的鼓励及表扬,有了信心,在以后的课堂上有更突出的表现。除白板反思外,教师还在札记本上写反思。每周写两篇学生快乐学习、身心健康发展、主体多元教育理论、课堂教学心得等方面的教学札记。先是校领导批阅教师札记,而后是年级组之间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批阅。一年多的白板反思、札记反思,教师从中收获了很多,这也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6.百师讲坛

"给我一个平台,还你一个亮点;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片精彩。"为进一步强化课堂的氛围,学校为教师搭建了"百师讲坛"这个舞台。每周例会前半个小时为发言时间,定时不定人,每位教师都能上台就课堂实践中的问题和见解,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百师讲坛在校内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氛围,经验与经验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有效的促进了教师思想、业务的交流,成了教师心目中的一方"神坛"。

7.杏坛心语

课堂改革从某种意义说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教师在转变中肯定有心理和行为上的痛苦,这更需我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学校以弘扬课型建设和师德师风为宗旨,创建"杏坛心语"校级小报。"杏坛心语"的创刊,刊登了大量发生在普通教师身边的感人事例,成为扬正气,树新风,建师德的一方沃土。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家,学校的同事就是我们的亲兄弟、亲姐妹。身处在殷都实验中学这个团队中,许许多多的事情时时刻刻在感动着学校的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被她激励着、鼓舞着,杏坛心语在课改思想引领和舆论营造上起重要作用。

上一篇:教师工作小结范文 下一篇:教师德育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