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18:45:07

护士专业技术总结

护士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

1 现代手术室护理工作特征分析

第一,人际关系复杂。医院中,手术室所涉及到的范围较大,工作节奏快,人员的流动性也较强。这个时候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技术能力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会直接会对手术室中的人际关系造成很大影响,其中包括护士与护士间、护士与医生间、护士与病人间以及医生与病人间的相互关系。如果护士能够有效的对手术中的各方关系进行把握、调控,这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第二,责任重大。除了辅助医生完成普通的手术外,各种病症、伤害的紧急处理也在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工作范围内,应对这种患者通常都具有较大的舆论性。所以,这不仅关系着患者或是伤者的生命安全,还关系这医院的对外形象。

第三,心态各异。由于患者各自自身病情与经历等的不同,他们在面对手术治疗的时候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是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这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第四,专业性强。与其他护士的工作不同,手术室专科护士所面对的患者疾病谱广,而且大多要为复杂、严重,要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护士必须要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技术能力。

2 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一,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观以及职业道德观,直接决定了其自身是否能够干好某项工作,这对于手术室专科护士而言,也是最基本、最关键的一项素质要求。

第二,高超的专业技术能力。除了普通的基础护理知识以外,还应该掌握比普通护士更为专业的技术能力。

第三,优良的心理素质能力。很多患者在面对手术的过程当中,都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负面心理,比如恐惧、紧张等等,其情绪波动较大的话,很容易对手术造成影响。而在应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就要求护士要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对患者起到安抚作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第四,出色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一个手术的进行,通常都需要来自多方的共同努力与密切配合。而手术室专科护士在此之中所应该起到的一个作用是对各方进行协调,这就要求护士必须要具有出色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3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

3.1职业道德操守培养

第一,上岗前的培养教育。在岗前的教育培养中,主要要求护士对自身所要面对工作的特征、以及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需要等进行掌握。

第二,实践中的培养教育。在岗位的实践中,必须要求护士树立起以患者为本的基本工作理念,要从具体的工作中去不断的总结经验,去体会、体谅患者的心理动态与心理特征,并设身处地的为患者做好每一项护理服务工作。

3.2专业技能培养

第一,设备操作技术培养。由于科学技术与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医院的购置添加了不少的新式医疗设备,这些设备的操作较为复杂,通常都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来对其进行控制,也就是说手术室的专科护士必须要具备这些专业的技术能力,以及相应的应变能力。可以组织护士人员出外进修,在学习的内容上可以根据科室的实际需要来制定,学习完成过后,须向医院的所有人员进行心得总结与学习汇报,同时进行现场操作和演示,这一方面可以展示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其他工作人员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护理配合教育培养。作为手术室的护士人员,要及时的对自身工作的动态信息进行掌握,并在定时的交流会上作分享与总结,让所有人员都可以了解到这些信息资源。对手术室专科护士来说,其需要了解到的知识信息动态包括有临床拾零、新手术的配合等等。

第三,综合素质能力教育培养。一般来说,手术室专科护士需要具备的总和素质能力有观察能力、应急能力以及判断能力,这对于手术是否能顺利进行相当重要。但是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达成的,这需要的是护士人员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的使自身受到磨练,才能养成出色的综合素质能力。

3.3良好身心素质的培养

对于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干好自身工作的一项必要条件,而由于手术室专科护士所面对工作以及患者的特殊性,这对他们心理素质的要求就更高。护士大多为女性,其感情较细腻,虽然相互之间工作是密切的,但有时难免会出现矛盾,原因往往是心理的,为此科室也规定每名护士每年必须精读两本以上的心理学书籍,不仅能自觉调适自己的心理,以乐观的情绪去面对工作,善于理解、体谅他人,以坦荡的胸怀容纳他人的缺点。

3.4 较强的协调合作能力

护士同行之间应团结协作,不计个人得失,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对他人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客观看待问题,避免用自己的个性标准和能力去衡量他人,用他人的长处来衡量自己。

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要特别强调护士与护士间、护士与医生间、护士与病人间以及医生与病人间的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把上述工作内容进行量化,纳入管理方案进行考核,奖优罚劣,有力地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士与医生密切配合,携手合作,共同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促进科室的和谐氛围。

时代的发展,给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加大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与教育力度,以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稳步和谐发展,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素质。

参数文献:

[1] 吴桂芬,周学颖,姜晓薇,等.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的体会[J].吉林医学,2011,(22):4711-4712.

[2] 商临萍,史丽萍,周卫.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培养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4,(1):28-30.

护士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表现之一:专业知识不足+责任心不强

做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专业知识不足,再加上责任心不强是最可怕的。这样的护士出问题是必然的,不出问题才是偶然的。在医院里,经常发生加错药,打错针,输错液或者用药时间掌握的不好,给药不及时的情形,大多是由于护士既无专业知识又加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甚至造成的。如某医院液疗大厅于2010年9月收治了一名4岁患儿,入院诊断为急性喉炎。医嘱地塞米松6毫克入壶,入壶时间是当日上午9时。护士小张为该患儿输上液后又忙别的去了,等到9时20分,患儿出现了明显的喘息,才发现小张这时还未给该患儿加上地塞米松。随后,及时给患儿加入地塞米松后,患儿呼吸开始平稳。这件事虽未造成不良后果,但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明显的。这件事反映了护士小张一是专业知识不足,她认为地塞米松加不加无所谓,加得迟一点更无所谓,所以思想上没引起重视,二是她责任心不强,把按时加药的事难忘了。像这样的事在医院并不罕见。

某医院2009年10月一间病房里同时住进两位7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两名患者都姓王,名字又十分相近,其中一名患者液体中加的是菌必治,另一位应加的是阿奇霉素,护士小李加液时,张冠李代,应该加菌必治的加上了阿奇霉素,应该加阿奇霉素的加上了菌必治。幸亏,那位患者对菌必治也没有输液反应,未造成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但这件事给我们的教训更加深刻。我们了解到,护士小李平时不爱学习,她根本不知道两位病人的病症应该加什么药治疗,同时工作又不认真,责任心不强,从而出现了加错药的事。

对策:上述事例告诉我们,我们一方面要重视护理工作者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养,要严把进人关,同时一定要重视护理工作者责任心的养成教育,要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严格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克服马马虎虎,敷衍塞责的工作作风,对责任者要严肃批评耐心教育。

表现之二:服务意识差+对患者态度不好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服务意识差,服务不到位,对患者态度不好而引发的护患纠纷也是常见的。2010年8月的一天,某医院护士小王给一输完液的患儿拨针后,由于按压时间不够,造成患儿输液处局部头皮出现肿胀出血,差错出现后,又由于态度不好,和患儿家长吵了起来,结果小王挨了打,后来矛盾越来越大。护士小王觉得很委曲,因为自己太忙,还有许多事需要处理,没有时间去按压,况且这也只是个小小失误,竟遭人打骂想不通。但我觉得,这件事主要还是由于小王服务意识差,服务态度不好造成的。如果当时自己没时间按压可嘱咐患儿家长帮助按压一下就可避免差错的发生,当差错发生后,如何能及时认错,多说些好话也不至于挨打,不至于造成矛盾升级。

对策:通过上述这样的护患纠纷我们觉得护理工作者一定要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要树立患者至上,服务第一的观念,要改善服务态度。只要我们护理工作者服务意识增强了,服务态度好了,就可减少护患纠纷。

表现之三:专业技术不精湛+不会和患者沟通

有些护士不仅专业技术精湛,而且还会和患者沟通,会和患者交朋友,这样的护士很少能引起护患纠纷;有些护士专业技术虽然差些,但很会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会和他(她)们交朋友,也很少能引起护患纠纷;只有那些专业技术不好,又不会和患者沟通的护士才常引发护患纠纷。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护理工作者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病人在输液时要求护士要“一针见血”。特别是在儿科,由于婴幼儿静脉血管不充盈,暴露不明显,患儿又不会配合,穿刺难度大,加之现代家庭多是独生子女,患儿身边围着一大堆亲人,这样又给护士操作增加了不少压力。没有过硬的技术,不能做到“一针见血”。做不到“一针见血”,就可能引来辱骂。某医院护士小李在儿科多年,却从来没有受过患儿家长的不敬。那是因为小李不仅练就了“一针见血”的本领,而且也很会和患者交朋友,哄着和患儿及其家长高兴。虽然小李在为患儿穿刺中也有失败的时候,但患儿家长总是说:姑娘别怕,扎不上再重扎。

护士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1.1手术间配置

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医院,全手术室共设有17个手术间,全部为层流手术间。

1.2培训对象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32人,其中副主任护师5人,主管护师8人,本科学历占全科人数47%,大专学历占全科人数50%,年龄22~45岁。

1.3手术室专科护士标准

正规医护院校护理专业毕业具有大中专或本科文凭,热爱护理工作,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基础,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在工作中必须要严遵守手术室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做到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时刻能把“慎独”精神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

1.4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职能作用

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满意度,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经验为手术患者及医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不断拓展新的知识领域,提高手术配合质量,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科手术配合,参加专科新业务、新技术开展,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特点及新思路,开展护理研究,并广泛用于实践工作中,促进专科的不断发展。与医生共同探讨手术步骤及新器械使用,熟悉各种仪器使用及保养,负责各种仪器管理及简单故障处理。熟悉每位医生工作习惯,做到术中配合熟练、准确、默契。

2专科护士培训

2.1一对一带教

由护士长指派具有一定级别及资深的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与护士长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并实行每周每月总结、考核。

2.2分层次培训

2.2.1有些护士刚出校门,一下由学生变成护士,角色的转变使他们无法适应,以致工作中无所适从,缺乏信心,导致工作时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所以根据这些特点,对于刚入科的手术室护士,要首先介绍手术室环境、设备、区域划分,介绍手术室护理工作与病房护理工作的区别,以及特殊性,说明手术室工作中无菌操作要求之多,遵守之严,差错导致严重性之大。让他们在工作中从始至终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无菌技术操作,熟记手术室工作流程。熟练操作及安装手术室手术床各零件使用方法,了解手术室工作程序,在工作中多看、多问、多记录,逐步参加简单护理操作和手术配合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增强信心,使自己尽快熟悉并掌握手术室工作。

2.2.2对于工作三年以内或刚从病房轮转到手术室工作的护士,除严格要求无菌观念,掌握手术室护理人员职责和手术室护理工作基本流程,还应掌握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外科洗手、穿脱隔离衣、戴脱无菌手套、穿针引线法、铺无菌台。无菌技术操作培训时,要求护士记下操作程序,强化无菌观念,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及时纠正他们的违规行为。正确掌握手术室常用仪器设备,熟悉常规手术摆放及注意事项,掌握常规手术用物准备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参加外科小手术配合工作,并详细记录手术日志。

2.2.3工作三至五年的护士应注意护理基础知识及基本功培训,加强外科典型手术配合的培养。掌握胃肠吻合器及痔上粘膜吻合器及腔镜仪器、微创手术器械、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和注意事项,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手术配合及抢救工作。

2.2.4工作五年至十年护士,积极参加手术室新技术、新业务培训,参与急、危、重症病人抢救配合工作,能够解决处理工作中疑难问题,参与科室业务学习培训工作,护师以上职称可承担进修生及护生的实习带教工作,不断加强新知识、新业务学习,拓展工作思路,带动科室全体人员学习主动性,提高全科知识水平。

2.3手术室护士进修培训

积极选派科室骨干护士到上级医院手术室培训学习,回院后将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以讲课及带教方式传授给全科护士,院里也会积极听取反馈,引进相应的先进仪器设备,使全院手术得以提高和改进,从而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增加了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

2.4综合素质培养

护士专业要求在职人员细心、耐心、专心、有爱心和高度责任心,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更有它的特殊紧张、繁重、繁忙性。这就要求做为一名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来适应长期站立的工作,还要具有反应敏捷,灵活主动,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强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提高患者和手术配合满意度。

2.5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手术室工作讲究协作精神,协调医护关系,护护关系,建立互信、互助的集体氛围,使医护手术配合更加默契,关系更加融洽,以保证手术顺利安全完成,使整个手术能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3总结

分层次专科护士的培训,使护士在基础知识方面巩固的比较牢固,注重培训护士的动手能力,同时经常应对急诊及危重病人手术,使她们的责任心和综合能力也很快得到加强。而且带教老师的相对固定能对护士平时的专业知识进行检查和指导,提出要求并定期检查要求完成情况,对容易犯错误和经常犯错误的地方及时明警钟。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加强她们的责任心,尽快适应现代高科技、高节奏、高强度的综合手术室的需要。

护士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儿; 静脉穿刺;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51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病房及相关科室一项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治疗、抢救的前提。小儿静脉穿刺质量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直接相关。研究表明,护士穿刺技术不熟练,不能做到一针见血是引发护患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1-4]。为快速提高护士的临床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满足儿科及相关科室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需要,于2010年9月开始在医院内招收小儿静脉穿刺护士参加培训班,收到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招收小儿静脉穿刺护士培训班学员共32名,均为女学员。年龄20~33岁,平均22.56岁。学历:本科9人,占28.13%,大专23人,占71.88%。2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22人,占68.75%;2年以下临床实践经验6人,占18.75%;无临床实践经验4人,占12.50%。

1.2 方法

1.2.1 招收学员方法 面向院内护士招生,要求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经学历和执业资格审查,经过考试和考核合格录取,获得参加小儿静脉穿刺护士培训班资格。

1.2.2 培训方法

1.2.2.1 培训原则 制定相应的培训目标,甄选小儿静脉穿刺经验资料[5-9],制定培训教材,精选多名小儿静脉穿刺能手讲授各种小儿静脉穿刺情况及穿刺对策操作,采取理论授课,临床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分阶段进行经验交流及穿刺操作考核,终末小儿静脉穿刺技术考核合格获取小儿静脉穿刺培训结业证,成绩优异者颁发小儿静脉穿刺能手称号。培训周期为6个月。

1.2.2.2 师资确定 理论培训由儿科总护士长担任理论授课,具有儿科专业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穿刺经验,主管以上职称,专业教师资格,有较高的临床指导和授课能力,并聘请血管外科专家为学员讲授小儿血管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反应。操作培训由儿科科护士长及主管护师担任,具备1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主管以上职称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1.2.2.3 教学方法 以临床操作实践带教为主,结合相关理论授课,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理论上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以培养小儿静脉穿刺能手为目的,精选各种小儿静脉穿刺情况及穿刺对策,结合临床实际,列举相关穿刺病例和亲身经验进行讲学互动,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不定期组织案例讨论,现场演练,每月1次,包括模拟操作和实践操作。模拟操作主要培训手法,实践操作主要培训手感。技能培训中,心理适应能力是重点培训内容之一,指导教师设置不同的穿刺环境,让学员逐步适应压力。

1.2.3 评价方法

1.2.3.1 学员自我评价 学员对培训收获自我评价,包括提高很大,提高较大,提高较小和无提高。

1.2.3.2 考核方式 (1)理论考试:培训最后进行总结性理论考试1次,强化小儿静脉穿刺的理论知识;(2)操作考试:分阶段进行小儿静脉穿刺专业技术操作考试,每2个月1次。一律实行百分制,每次进行考核排名,增加培训学员的竞争意识。最后根据考核总评授予考核成绩前3名“小儿静脉穿刺能手”称号。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PEMS 3.1统计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x±s)表示,以P

2 结果

2.1 学员对培训效果自我评价 学员对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价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在的评价。32人中有25(78.13%)人认为提高很大,7人(21.88%)人认为提高较大,无一人认为提高较小或无提高。

2.2 培训前后学员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学员考试成绩比较(x±s)

组别 培训前(n=32) 培训后(n=32) P值 t值

理论成绩(分) 64.41±12.00 90.38±9.00

操作成绩(分) 62.81±3.65 88.16±7.50

3 讨论

3.1 培训要不断适应临床护理模式发展需要 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高低,不仅反映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关爱患儿,减轻患儿痛苦,操作中树立防护意识,是现代护理对每名护士基本素质的要求[10]。只有树立为患者负责减轻痛苦护理理念,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才会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注重护士技能培训,护士穿刺技术水平就会稳步提高。从培训效果看,学员小儿静脉穿刺能力水平在短期内有很大提高,充分体现专项技术培训结合效果明显,所以规范化培训是提高专业技能,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课题。

3.2 培训要体现专业技术特色 穿刺成功率的提高是搞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石。目前在许多科室,小儿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加上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政策,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期望值过高,而护士往往未经过专项技术操作培训,小儿静脉穿刺水平相对滞后,给患儿的治疗及护患关系埋下了巨大隐患。因此,开展对护士的小儿静脉穿刺专业技术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弥补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与不足,提高了护士静脉穿刺水平,满足了患儿治疗护理的需要,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 培训要有规范的教学和管理 针对培训班学员不同阅历、不同素质和不同层次采取个性化及人性化管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笔者严格甄选教材,按需补给,以求实效。还专门为每位学员配备了指导老师与学员进行沟通,协调与管理,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召开学员经验交流会,检查学员学习笔记和临床实践体会,了解学员动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有效地引导培训班学员系统地学习与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开展小儿静脉穿刺护士培训班的实践,使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形成了规范化的培训途径,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护士争先创优的荣誉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了针对小儿的护理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更好的培养了小儿静脉穿刺合格的专业化人才,提高了医院整体满意度,为和谐护患关系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竞.儿科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天津护理,2005,13(6):171-172.

[2] 张镇静.儿科输液室护患矛盾分析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6):713-714.

[3] 寿宇雁,陆月岑.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2):52-53.

[4] 君.儿童医院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J].中国护理管理,2005,5(2):44-46.

[5] 谢佐卿,罗文容,姚春花.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0,9(8):41-42.

[6] 帅玲.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238-239.

[7] 阳康丽.小儿静脉穿刺难点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7):73-75.

[8] 李玉兰.浅述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秘诀[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4):2008-2009.

[9] 李春梅,游海云,李春美.常见小儿静脉穿刺中“难题”的探讨[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9(4):76-77.

[10]发蔡玮,王海勤,李秀芳.输液室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J].护理学杂志,2007,22(2):22-23.

护士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对策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在各级各类医院中,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实际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某医院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情况、年龄构成、学历构成和职称构成,明确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制定相关的政策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该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截止2012年5月份,该院现在专业技术人员3473人,为正式在编1155人,合同制2318人。其中医疗专业技术人员849人,护理专业技术人员1407人,药剂人员203人,检验人员136人,放射人员151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17人,行政工勤人员510人。

该院实际开放床位1995张,现有业务科室77个,临床学科科主任4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41人,占100%,副高级职称以上41人,占100%,年龄平均52.3岁,45岁以上39人,占95.1%。

该院病床和工作人员之比是1:1.74,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总数的85.3%,均符合卫生部的相关规定,见表1。但医护比例为1:1.66,低于卫生部1:2的要求,与全球医护平均为1:2.698更有相当大的差距[1]。

注:放疗科医师包括在放射人员;输血科技师包括在检验科人员;康复理疗、麻醉、病理科医师包括在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2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2.1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情况 该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绝大多数为专科和大学,分别为1070人和1039人,各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6.1%和35.1%。药剂人员中专及以下学历8人,占10.13%;检验人员中专及以下学历2人,占2.53%;放射人员中专及以下学历2人,占2.53%;其他技术人员中专及以下学历30人,占37.97%。可见部分药剂、检验、放射和其他人员学历层次偏低。护理队伍中专科以上学历有1369人,占护理人员总数的97.3%。超过卫生部要求的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大专以上学历者不低于50%。见表2。

2.2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龄与学历和职称聘任分布情况 该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士385人,平均26~63岁。硕士390人,年龄在40岁以下249人,占63.52%。大学1039人,年龄在40岁以下871人,占83.83%;专科1070人,40岁以下991人,占92.62%;中专及以下79人,其中35岁以下66人,占83.54%。

该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职称186人,平均分布在36~83岁年龄段,其中36~50岁年龄段96人,占51.6%;副高职称311人,其中41~50岁年龄段180人,占57.88%;中级职称384人,其中40岁以下年龄段260人,占67.53%;初级职称2082人,35岁以下1974人,占94.81%。见表3、表4。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该院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学历结构相对年轻,年龄和聘任职务分布相对较合理。高学历(硕士和博士)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大大超过高级职称(正高和副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和科室人员之间的团结。年轻的高学历人才比例合理,有学术带头人,各专业队伍发展平衡。高级职称年龄相对年轻,各专业技术能力相对创新,有利于医院医疗技术的长远发展。

2.3医疗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比例 根据卫生部的规定,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结构比例为8:4:2:1,高级职称与初、中级职称的比例为1:4。该院住院医师相对充足,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比例为2:1,高级职称与初级职称比例为1:1。这种比例结构不合理,不但造成"高职低用",而且影响学术权威的树立,导致部分科室出现内部矛盾。另外初级职称医生的人数比较少,他们在完成值班及处理完日常复杂事务性工作的同时,没有充足的时间专心从事科研和学术性研究,不利于人才储备培养,容易造成人才断层,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2.4行政工勤人员现状分析 该院现在行政工勤人员共510人,占职工总数的14.7%,远低于卫生部28%~30%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及后勤工作人员学历偏低。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多来自临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非管理专业的技术人员。虽然进行过专业知识培训,由于其知识结构体系存在局限性,导致工作常常拘泥于常规事务性工作,缺乏开创性和科学性,不利于医院的进一步发展。该院后勤工作人员105人,专科以下57人,占54.3%,45岁以上64人,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很难满足临床一线的需要。

2.5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护理人员缺编、超负荷工作、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并且会影响护理质量,埋下安全隐患[2]。护士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忙于应付复杂繁重的常规护理工作,很少有时间及能力撰写护理论文和参加护理科研工作。医院现有1407名护士,其中中专学历37人,占2.63%,大专学历885人,占62.90%,大学学历473人,占33.62%,研究生学历12人,占0.85%。工作年限2年以下者578名,占41.08%,3~5年者265名,占18.83%,6年以上者564名,占40.09%。而10~20年护龄的护士才具备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专科技术水平。目前护士资历、业务能力、临床经验及专科护理水平均衡,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较高,可以满足现代护理要求。该院现有护士长63人,年龄平均39.7岁,45岁以上17人,占27.00%,大学以上学历52人,占82.5%。护理管理者年龄年轻化,学历层次较高,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3对策

3.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战略 注重培养学术"带头人"式和承上启下"骨干型"人才,提高各方面基础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避免造成人才队伍断层及人才浪费现象。

3.2科学定岗定编 按照高、中、初级比例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聘任,如采取高职低聘。

3.3提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后勤人员学历技能培训教育

制定人才培训规划,引进具有管理技能和专业理论的人才;对在职管理人员分别进行培训,加强后勤人员学历技能培训教育,树立其为临床一线服务的理念,配合医疗护理服务正常有序进行。

3.4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 每个科室设置合适的人员数量和合理的梯队编制,注重对护士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护士的工资福利待遇,做到同工同酬。鼓励护士注意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开展科研。运用竞争机制从中选拔高学历、高素质的护士担当护理管理者。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关于《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通知.卫生部文件:(78)卫医字第1689号.

护士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护理管理模式;日常护理;常规护理管理;分层管理;应用效果

近些年来,我国各级医院陆续开始了病房建设。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在岗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上有着鲜明的差异[1]。常规管理主要针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进行加强,对所有护理人员均是一视同仁,缺乏针对性;而分层管理可以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给予更符合其自身情况的管理,因此可以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本文选择在岗的护理人员80例作为研究对象,试对比分层管理和常规管理的不同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工作且目前依然在岗的护理人员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的护理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护理人员归入对照组,接受分层管理的护理人员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①研究组: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2.11±6.72)岁;文化程度:中专8例,职高或专科19例,本科及以上13例;职称:护士21例,护师13例,主管护师5例,护士长1例。②对照组: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2.23±6.88)岁;文化程度:中专7例,职高或专科18例,本科及以上15例;职称:护士22例,护师14例,主管护师3例,护士长1例。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模式为常规护理管理,护士长应结合医院以及可视的具体情况,为各个护理人员安排好值班时间,以确保弹性排班制的落实。若初级护士工作经验比较匮乏,可安排其首先接受一些技术难度较低的护理工作,若条件允许则可以在高级护师的带教下接受护理难度稍有提高的护理工作,如此可以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与护理机会。研究组实行模式为分层管理模式,由护士长根据所属科室的性质、不同等级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经验是否丰富、工作能力强弱进行针对性的任务分配,同时基于上述情况制定相应的指责明细,以规范各自的工作范围与护理责任。一般而言,护理职务从高到低为护士长护师护士,分层管理应明确上述职务层次及互相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固定各自的权责,令各层次护理人员在坚守本职任务的同时为下一级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管理干预[2]。并且,针对同一层次的护理人员,也应结合其工作素质的高低为其进行针对性的任务划分,如经验丰富的高级护师可以接受数量较多的患者,或是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护理工作,而经验匮乏的初级护士则少接受一些患者,在分配的护理工作的难度上也应该稍低一些。

1.3观察指标

(1)对比管理前后两组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上获得的考试成绩,>85分为优秀,85~60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3];(2)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在患者中得到的满意度评价,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甚满意”三个等级,护理人员将科室内自拟而成的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进行填写并全部回收,汇总结果:总满意度=比较满意率+非常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掌握程度对比管理前,两组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上成绩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成绩上均有一定提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我国人民对于治疗和护理的要求正在不断的提升,而为了满足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诸多需求,对其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极为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分级护理制度是实现护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就显得极为重要[5]。有研究显示,护士对患者自理能力评估的指数是目前使用的最为广泛以及有效的评定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护士能够较好的对患者的症状好转以及依赖情况进行实际的分析,对患者的正常诊治有着重要意义。但仍需注意的是,由于护士自身能力以及年资等不同,在临床对患者实施细化分级护理时,其临床效果也是参差不齐的。甚至会出现一些患者在应用细化分级护理后,效果不如一般的护理效果[6]。而基于这一点,对患者实施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的评价非常重要。而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也显示,在临床对住院患者实施护理时,细化分级护理组患者使用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和护理后,患者满意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因此,护士可以根据日常生活功能评估量表的结果决定护理级别,更好的提升护理效果,为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

作者:于爱萍 孔祥顺 单位:高密市市立医院1护理部

参考文献

[1]滕海英,彭雪娟,赵翠松,等.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细化分级护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45-147.

[2]王美瑛,徐梅英,张晶,等.护理工作流程细化分级护理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36):3362.

[3]刘冬梅,刘怀英,任雪莲,等.分级护理制度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239.

[4]朱徐英,张敏,朱建英,等.分级护理标准细化管理在优质护理应用中的实践[J].浙江临床医学,2014,(10):1691-1692.

[5]郭素萍,陈海燕,邓益君,等.精细化分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接触性皮炎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24):100-101,102.

护士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7篇

首先,安全护理是优质护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临床医疗工作的底线,护士由于特有的身份导致差错比例较高,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正常的工作,如何减少护生的差错发生是每位护理者值得思考的[2]。

安全护理问题通常表现为:①医生处理过程中的问题,a.医护沟通不畅,表现为医嘱开方后,医生未及时通知护士,护士也未查对,造成执行疏漏。b.医嘱开出错误,护士未能查出错误或存在疑问,但仍然执行。c.护士处理医嘱程序不规范,核对医嘱出现错误。②技术操作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护士为图方便、简单,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简化程序。③药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a.药品外包装相似造成药品混淆,例如氯化钾与氯化钠注射液相混。b.使用不恰当的溶酶,例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在中性溶液PH6~7中稳定,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分解,使效价降低且致敏物质也增加。c.药物配伍不当。d.静脉液体不能现用现配,溶药时间过早,易造成污染导致药物效价降低。e.输液时不根据药物调节滴速。④护士药品知识掌握不充分。⑤机械执行医嘱,忽视患者的知识宣教。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有时护士观念依然停留在机械执行医嘱。

安全护理首先要做到强化护理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护理安全意识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安全护理工作的前提,因此,对护理人员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3]。其次要提高护士对患者和药品识别的准确性。再次是要更新护士用药知识,满足工作需要,强化灭菌观念,严格三查八对,在治疗及护理的全过程中遵守操作规程。最后要加强治疗护理全程的质量控制。在执行中做好每一步、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护士长加强质量的检查,剖析差错案例,指导护士正确操作。

其次,护士管理师开展优质护理的保障。护士管理应该包括学习管理和工作管理。

学习管理是优质服务开展的品质保证。护士业务技术的提高,前来就医的患者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科室要加强护士防范护理差错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包括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对可能发生护理问题的预见能力,敏锐准确发现问题的能力,果断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把规章制度自觉而全面的融入实际工作的能力。

工作管理师优质服务开展的秩序保证。护士工作琐碎繁杂、辛苦,责任重、风险大,很多的服务没有收费项目,而有些收费项目的技术操作利润很低,护士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导致招聘护士心里失衡,身心疲惫,容易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情绪波动较大,难免出现护理问题。为此,护士长及时了解和关心科室护士,从心里把她们看做护理团队的一份子,制定一个公平、公开、合理的考核制度,把护士在学习、工作中的考核成绩纳入奖励之中,作为提高工资的参考依据。有条件地实行护士轮岗,每科推出一定比例的护士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轮岗。通过轮岗增强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调动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工作的团结协作性,要求护理一个患者需要全体护士的通力合作。为解决人员浪费情况及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不同学历层次、职称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按照劳动强度、技术要求、工作风险等进行待遇区分。充分调动临床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

最后,提升护士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是开展优质护理的可持续的必由之路。

护士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仪表、仪容、仪态举止,不能流露出倦怠、疲劳、情绪不稳定和懒散。稳重端正的精神面貌显出护士谦虚娴静的良好教养。护士也应具备亲切诚信的医德修养,展现优秀的人格魅力,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细致耐心的优良品德,愿意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的意愿和能力[4]。日常工作中,各科室应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培训,开展经常性医德教育,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方法可多样化,注重护士礼仪培训,可采纳专家授课与情景模拟训练相结合,指导护士训练[5]。

此外各科室应加强护患沟通:利用走访病房、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分级护理的重要性、内容、方法、费用等,使患者了解分级护理、对优质护理服务进行监督,提高患者的护理认识、知情度、配合度。从多年的从业经验看来,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会极大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6]。

最后,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虽然有问题伴随,我们需要边工作边总结,不断完善、持续改进,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技能,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减少医、护患纠纷。在社会关心和了解下,在领导的支持下,在同事努力配合下,我们对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王岁娥,王巧珍.搞好基层医院护士管理工作的建议[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3):334-335.

[2]刘淑芬.护士用药的安全管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9):1114-1115.

[3]王玉玲.浅谈如何培养与激发护士的主人翁意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3(22):67.

[4]杨凤明.和谐团队的建设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4):495.

[5]陈玉琴,三忠华.护士职业素养要求及培训对策.2011,24(6):3258-3259.

护士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儿科护理;护患沟通

加强护患沟通是塑造医院形象的需要,更是患者和家属的需要,也是护理人员从事护理工作的需要。良好的护患沟通是缓解或者消除医患矛盾的良法,有效的沟通将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沟通或无效的沟通易导致护患纠纷[1]。

1沟通障碍的表现形式

1.1护患之间交流信息量过少

患儿住院进入病房首先接触的是护士,这时家长的情绪非常焦虑,迫切想知道有关诊断、治疗、用药、预后、护理以及主管医生、护士业务水平等。护士在接待患儿及家长时就应针对他们的心理需求,将这些信息详细的告知他们,如忽视这些交流容易产生交流沟通障碍,造成误解和不满,将影响到患儿在住院期间的沟通和治疗。

1.2语言使用不当、专业述语过多

住院患儿及家长由于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存在差别,在护患沟通中常发生由于专业术语使用过多而产生概念上的误解或不被理解,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被调查的患儿家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患儿家长都希望医护人员在与其交流时,使用他们熟悉的常用语。

1.3专业技术不精湛而导致不信任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尽管护理人员态度和蔼,但对于患儿家长提出疑问解释含糊其辞或技术操作不熟练等,也容易引起他们的不信任,甚至反感,以至于工作中的小小不当不能得到谅解,产生不满甚至投诉。

1.4语言失度,解释工作不到位

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与患者家长的交谈中,容易发生在非正式场合的交流中,如护士在进行晨间护理或治疗时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不考虑患儿及家长的感受,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误解。

2对策

2.1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增强患儿家长的信任感

护士端庄的仪表、文明的语言、得体的举止,会给患儿及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取得患儿及家长信任的基础[2],为此,应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仪表、审美、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培训,并邀请专家进行护理心理学、美学等专题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2及时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特点与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患儿入院后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记住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如将病区环境介绍给家长,将患儿及时带到管床医生面前,使他们得到归属感。

2.3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通俗化

要用通俗的语言,学会使用微笑,眼神要专注切勿游离,自然坦诚与患儿及家长交流,语言要有艺术性,通俗易懂,必要时可以打比方,不要生搬医学术语,注意说话的速度和音调,以满足不同层次患儿及家长的需要。弄清患儿与家长的关系,千万不要张冠李戴。

2.4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及一些相关的社会知识,满足多元化知识结构

知识是护患沟通最基础的背景因素,护士知识的缺乏可能会使沟通的各个环节出现障碍,影响护患之间的交流,护士应能对患儿与家长提出的疑问给予恰如其分的解释。当患儿与家长对医护人员或医院有某些意见时更要及时予以诠释,以减少或避免护患冲突的产生。

2.5实事求是

讲话内容一定要实事求是,别夸大或淡化任何一方面;一定要说明问题,达到沟通目的,取得理解和配合治疗。另外注意倾听,征求意见或者提出疑问。

2.6降低家长或者家属的期望值

当患儿病情恶化或者严重时,要淳美及时准确与患儿家长或者家属进行沟通,要注意时间、地点、、时机,一般应以患儿管床医生为主进行沟通,护士进行帮助沟通。要降低患儿家长或者家属的期望值[3],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2.7加强对护士的业务素质培养

过硬的技术是架起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理解与信任的桥梁。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组织专业技术操作比赛,提高专业操作水平。

2.8注意交谈场合的严肃性,防止因语言不当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

多用赞美性、鼓励性的语言。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希望,适时的赞美孩子,如“多聪明、多可爱、多勇敢”等,会使孩子主动配合治疗,孩子家长笑逐颜开,融洽护患关系。

2.9注意形体语言的应用

人与人仅限于语言沟通是不够的,工作中尝试应用形体语言,如眼神、表情、手势、姿势等与患儿进行沟通和交流,走进病房的时候笑一笑,在患儿床头站一站、看一看,用手轻轻摸一摸患儿的额头,握一握患儿的小手,同样可以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3总结

护患的沟通形式是多种多样,儿科护士必须加强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克服护患沟通过程中各种障碍,以取得患儿与家长的信任为前提,掌握护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以达到护患有效交流的目的,进一步完善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75.

[2]崔淼.儿科护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8.

护士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内分泌;护理安全;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28-02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实施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是医疗安全的核心目标,是患者及其家属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从2010年9月到现在,医院派送一名护理人员进修内分泌专业护士,二名护士进修糖尿病专科护士。笔者就我院内分泌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1病房的管理

内分泌与心血管病员仅仅按男女病员安置,内分泌与心血管病员散在的住在同一病房,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按床位管床,常常出现心血管专业、专科护士护理内分泌病员较多,或者内分泌专业、专科护士护理心血管病员较多的现象。内分泌与心血管的病员混住与按病种集中安置相比较,增加护士护理的工作量,不利于健康教育落实,不利于病员及家属之间经验的交流与学习。

1.2用药的安全

我院内分泌住院病员96%以上是糖尿病病人,98%的病员使用胰岛素治疗。50%的病员使用胰岛素加口服降糖、降脂、降压等药治疗。住院糖尿病人中80%大于60岁,由于年龄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使病员接受知识的能力低,容易遗忘,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由于工作量大,护士把一天的口服药一次性给病员,虽然给病员及家属再三讲解了用法,仍然有病员一次性把一天的药吃掉或者未按时吃药等现象。

1.3护理人员的职责意识

实际工作中,少数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不高,未按照护理核心制度执行操作,导致差错的发生。如不严格执行“查对”、“执行医嘱”制度,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小,血糖控制不达标等等。

1.4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专业知识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的高低。如用普通的1毫升注射空针抽吸胰岛素皮下注射,进针角度的掌握是关键,进针角度与皮肤大于45度容易刺入肌层[3],加快胰岛素的吸收,导致胰岛素的高峰浓度与餐后血糖高峰时间不一致,造成血糖控制不好等等。专业知识同样重要,专业知识缺乏,观察病情就找不到重点、抓不住病情变化的关键,影响病员的抢救及治疗最佳时间。

1.5护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个别护士态度冷漠、不耐心,沟通欠缺技巧等等。患者年龄偏大,有一定的沟通困难;缺乏医学常识,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擅自离开医院,导致观察病情不及时、不到位等等。

2.护理对策探讨

2.1加强内分泌病房的管理

2.1.1我院已拟定五年内将内分泌与心血管分科。医院领导已经按照床位与护士1:0.4的比例增加了护理人员。现目前,内分泌与心血管病员分开集中安置,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尽量按专业分管床位,尽量使内分泌专业、专科护士管内分泌病员,由于没有专职的健康教育护士,每个责任护士负责所管床病员的健康教育,内分泌专业、专科护士对内分泌患者的直接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使专科专治得到落实,使专业、专科护士的价值得以体现。

2.1.2为了加强病房管理,内分泌病房设责任护理组长一名,护理组长由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勤奋敬业,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专业技能,有较强的表达、沟通、组织能力,善于学习、总结和创新的护理人员担任。内分泌科护理组长协助护士长指导内分泌工作并检查内分泌护理工作质量,使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2.2加强用药安全的管理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员,按时进餐,规律测血糖,以防低血糖的发生。注重胰岛素注射技术的细节并加强细节管理。我科原来使用普通1毫升空针抽胰岛素皮下注射,无效腔大,容易算错剂量。现在全部用胰岛素笔注射,且强调每次注射胰岛素后必须立即取下针头,针头不能重复使用,否则可能增加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同时在温度变化时可能有药液流出或进入空气,也可能因漏液而出现药液堵塞针头,严重影响治疗效果[4]。这样改变后,血糖达标率明显提高。无论多忙、工作量多大,口服药必须服用时才发给病员,并协助患者服药,确认服下后方可离开[5]。加强巡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2.3加强护理人员的个人责任心

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操作常规等,是加强责任心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2.4提高技术水平与专业知识

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勤练基本功。加强“三基”、“三严”的培训,分层级对护士进行练兵。经常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高质量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是赢得患者与家属信任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护患关系的纽带。

2.5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护士应耐心、细心与病员沟通,我院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了礼仪培训、沟通技巧培训等等。与年龄大的患者沟通,语速要慢,听力不好的患者,声音要适当的大点,对于健康教育掌握不好的患者,要重复、耐心的教,直到病员及家属掌握为止。饮食治疗是一切内分泌疾病的基础,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

3.结论

我院内分泌科护士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注意每一个内分泌护理环节,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通过使用病区自制表对患者进行调查,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内分泌科患者满意度由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的88%~90%提高并保持在96%以上,出院患者随访满意度99%。我科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护患投诉率由原来的每月0.9‰下降至0.1‰,护理差错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9%。

参考文献

[1]徐敬芬,儿科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中医学,2011年8月第30卷第15期

[2]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3] 李小寒,尚少梅,钱晓路等,皮下注射法,基础护理学[M]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257

[4] 杨文英,纪立农,陆菊明等,胰岛素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科普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9年版.119

护士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0篇

手术室2009年上半年护理工作总结

**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是一个充满朝气、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集体。伴随着新住院大楼的茁壮成长,我们又兢兢业业地走过了半年。在这半年里我们始终不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用自己的爱心、热心、诚心满足每一位手术病人的需求,努力争创“社会满意、病人满意、自己满意”,把救死扶伤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在医院和护理部领导下,在各科的密切配合支持下,针对年初制定的目标规划,全体医护人员狠抓落实、认真实施、不懈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打造科室文化,树立团队精神 积极响应医院“打造医院文化,树立团队精神”的号召,科室坚持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接受爱岗敬业等各种医德医风教育,并有讨论记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人民多办实事。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汉寿老百姓义诊、送医送药、体检、捐款等,并有多人多次无偿献血。爱心奉献社会,为科室增光添彩。

二、以病人为中心,争创一流优质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积极推行年初规划的“一对一全程服务”,接待好每一个手术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关心每一个病人,当病人入手术室时,护士在手术室门口热情迎接,自我介绍,做好各项安抚工作,加强与病人沟通,减少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护士长经常询问同事的工作技术,态度及病人的要求,对病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能予以重视,及时解决。

三、规范整体护理,争创一流管理 有好的管理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我们坚持做到周周有计划、月月有小结。建立健全服务目标,自觉接受病入及社会的监督。深入开展整体护理,积极发挥责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加强术中关爱、术后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等工作,从而大大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我科为了使整体护理做得更加完善,多次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有关整体护理的相关知识及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舒适护理等新理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无差错事故发生。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管理和监测。狠抓了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严格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血、输液器等用后,消毒、毁形、焚烧,半年手术切口感染率<0.5%。

四、提高护士素质、培养一流人才 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科室发展的重要环节。努力培养一支文化素质高、职业道德好、专业技术精的队伍。首先我们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提高护理专业理论水平,做到每月进行业务学习,每季进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论考试,不仅如此,护理人员为了使自己的文化层次再上一台阶,在百忙之中积极报名参加各种自学、成人考试,从中使大家的思维方式、文明礼貌、风度气质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都得到明显提高,在医院组织的“七·一”汇演、“5·12”才艺表演和电脑打字比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朱清平护师被评为“县优秀护士”。我们相信,只有不断提高全体护士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五、工作业绩 我们完成了多台大小手术,抢救多个危重病人,配合心胸外科实施了肺叶切除术,开展了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术、TURP等新技术以及脊椎骨折RF内固定等高难度手术。共接待了五批眼科专家到我科做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均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随着护理条件,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我科取得了“双赢”的佳绩。科室经济收入名列前茅,护理质量管理多次获得全院第一。

上一篇:监理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林业专业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