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6:46:04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1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科背景和专业实际,在“培养‘大工程’背景下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有一定人文素质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的总体要求下,根据以往教学实践,我校先后于2006年和2010年重新修订完善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结合化学化工学院特色,加厚了理科课程,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淡化产品背景,拓宽专业面,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适当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加了创新学分。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衔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设计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学研究、科技和产品市场开发能力,适应能力更强,就业面更广。该方案已从2011级学生开始执行,逐步形成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导、以明确的培养目标为定位、以科学的培养方案为核心、以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为途径、以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关键、以合理的评价机制为导向、以可靠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保障”的高等化工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该方案设置了以下几个课程模块:(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包括:中国近代史、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防教育、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体育、就业指导、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课程。(2)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及其实验、电工学基础、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工程制图与CAD、生产认识实习等课程。(3)专业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包括:物理化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原理、化工专业实验、科技写作、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专业英语等课程。(4)专业素养教育平台:课程包括:无机化工工艺学、有机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概论、环境工程概论、反应器分析、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开发与放大、工业催化、工业分析、分离分析技术等。(5)素质拓展平台: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化工系统工程、聚合物工艺学、化学工程前沿、非金属材料概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计算机在化工中应用、化工安全技术、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等。后两块内容学生可根据特长、兴趣和职业规划需要选学部分课程。

新修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特点:(1)教学总时数有所压缩,总学时由2800学时压缩到2700学时;(2)口径拓宽,基础得到强化;增设了200学时左右的交叉学科方面的素养课,有利于开阔其视野,扩大其知识面,陶冶其情操。(3)实践实训课时或学分比例有较大提高;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生产见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化工生产单元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论文 (设计)等。(4)选修课比例进一步增大。(5)适当增加了创新学分。从大一到大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每年都要完成一篇学年论文,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发明和创造,其成果经认定后可计创新学分,代替部分素质拓展学分。(6)课程设置更为合理,取消合并部分课程,教学内容更为精炼,联系更为密切,课程体系适应面更宽,有利于个性化发展。

新大纲明确了工程技术应用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两条知识主线:第一条课程主线包括工程制图及CAD化工原理与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机械设备基础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生产实习化工工艺化工设计化工专业实验化工生产单元实训化工设计实验毕业设计;第二条课程主线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化工单元操作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专业素养拓展课仿真培训模拟生产实习化工系统工程毕业设计。

2 人才培养模式

在多次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的同时,我们对培养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原来为统一培养模式,改为“2+2”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专业大类培养,后两年分专业培养,以后又改为“2+1+1”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专业大类培养,主要学习通识教育模块和学科基础模块内容,第三年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素养模块内容,第四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学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在四年级下学期集中精力作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分散在四年中完成,交叉学科内容和教育理论与实践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安插分散在前三年完成。通过不同层次的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了就业层次。

3 教学内容的改革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作者简介:周德红(1978-),男,安徽宿松人,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讲师。(湖北?武汉?43007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25-02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国内开设安全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逐渐增多,人们生活、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也急需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高校如何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也就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在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中,办出各所高校的特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

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安全科学技术也随之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安全不仅能够带来社会效益,也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安全系统工程认为,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均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1]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专业需求的广泛性

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也逐步社会化、国际化。安全监督、安全监察工作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涉及各个工业生产领域,还遍及物业、商贸、交通等行业。

2.安全文化的渗透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命安全的关注将越来越多,安全理念的形成也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安全观念、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均是提高国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方面,这需要安全教育的普及,形成全民、全社会的安全文化理念,这也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家庭美满幸福、企业的兴衰成败。

3.安全教育手段的时代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安全教育手段不再局限于言传身教,而更多可以依靠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给安全教育手段的时代性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各大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状况,仍然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安全工程专业涉及的行业较多,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也较多,这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量化比例很难得以侧重。

(2)安全工程专业带有行业特点,而各个高校的优势专业不同,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片面的现象。

(3)目前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按照工科专业模式来安排,没有真正反映成熟的安全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结构。

(4)安全工程人才社会认可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限,许多用人单位并不了解安全工程专业,这使得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择业机会不多。[2]

三、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安全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防止与工业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安全生产。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是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安全生产首先是保证生产过程中人的安全,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通常称作职业安全健康或劳动保护。同时,还要防止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即防止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殃及企业周围的公众和污染环境。

安全工程专业人员的工作包括收集、分析解决安全问题不可缺少的资料,判断是否可能发生事故;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决策的领导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安全工程专业兼有技术工程及管理工程的特征。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的安全工程师属于管理型的工程师,他们应该是“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安全管理者。[1,3]

武汉工程大学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办学条件,安全工程专业设置了化工安全、建筑安全和非煤矿山安全等三个专业方向,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地矿油煤、建筑路桥、化工制药等行业安全管理。在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加深、加重化工安全、建筑安全、非煤矿山安全等三个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设置包括安全学原理、安全法规、安全工程CAD、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岩体力学、采矿概论、土木工程概论、化工原理等;专业主干课设置包括安全评价、安全管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工程学和安全检测技术等;专业方向课设置包括化工安全、职业卫生学、建筑安全、露天矿山安全、矿井通风与安全、防灾减灾工程、消防工程、工业通风等。其中安全管理、安全评价(现为校级重点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为毕业生到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安全工程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着重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验教学等,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武汉工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针对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际专业工作,熟悉企业安全工程专业工作流程;加强实习、课程设计、课程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培养学生实实在在的实践能力。

2.加强实习基地和校企联合模式,创造实践教学平台

各院校可以加强实习基地和校企联合建设、合作机制,为安全工程专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对外联系的窗口,提供学生将安全工程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途径,也可以为专业学生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课程教学积累大量实际素材。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化工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综合性院校和师范院校都新增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使专业性院校的专业多样化,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活力,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和高分子材料方面知识、了解化工及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化工、制药、材料、能源、炼油、环保等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化工专业人才,需要有一套适应性和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系统科学的教学内容和先进合理的教学手段,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①②③④⑤本文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了探讨。

1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科背景和专业实际,在“培养‘大工程’背景下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有一定人文素质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的总体要求下,根据以往教学实践,我校先后于2006年和2010年重新修订完善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结合化学化工学院特色,加厚了理科课程,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淡化产品背景,拓宽专业面,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适当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加了创新学分。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衔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设计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学研究、科技和产品市场开发能力,适应能力更强,就业面更广。该方案已从2011级学生开始执行,逐步形成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导、以明确的培养目标为定位、以科学的培养方案为核心、以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为途径、以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关键、以合理的评价机制为导向、以可靠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保障”的高等化工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该方案设置了以下几个课程模块:(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包括:中国近代史、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防教育、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体育、就业指导、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课程。(2)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及其实验、电工学基础、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工程制图与CAD、生产认识实习等课程。(3)专业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包括:物理化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原理、化工专业实验、科技写作、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专业英语等课程。(4)专业素养教育平台:课程包括:无机化工工艺学、有机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概论、环境工程概论、反应器分析、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开发与放大、工业催化、工业分析、分离分析技术等。(5)素质拓展平台: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化工系统工程、聚合物工艺学、化学工程前沿、非金属材料概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计算机在化工中应用、化工安全技术、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等。后两块内容学生可根据特长、兴趣和职业规划需要选学部分课程。

新修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特点:(1)教学总时数有所压缩,总学时由2800学时压缩到2700学时;(2)口径拓宽,基础得到强化;增设了200学时左右的交叉学科方面的素养课,有利于开阔其视野,扩大其知识面,陶冶其情操。(3)实践实训课时或学分比例有较大提高;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生产见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化工生产单元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4)选修课比例进一步增大。(5)适当增加了创新学分。从大一到大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每年都要完成一篇学年论文,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发明和创造,其成果经认定后可计创新学分,代替部分素质拓展学分。(6)课程设置更为合理,取消合并部分课程,教学内容更为精炼,联系更为密切,课程体系适应面更宽,有利于个性化发展。

新大纲明确了工程技术应用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两条知识主线:第一条课程主线包括工程制图及CAD化工原理与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机械设备基础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生产实习化工工艺化工设计化工专业实验化工生产单元实训化工设计实验毕业设计;第二条课程主线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化工单元操作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专业素养拓展课仿真培训模拟生产实习化工系统工程毕业设计。

2 人才培养模式

在多次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的同时,我们对培养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原来为统一培养模式,改为“2+2”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专业大类培养,后两年分专业培养,以后又改为“2+1+1”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专业大类培养,主要学习通识教育模块和学科基础模块内容,第三年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素养模块内容,第四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学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在四年级下学期集中精力作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分散在四年中完成,交叉学科内容和教育理论与实践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安插分散在前三年完成。通过不同层次的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了就业层次。

3 教学内容的改革

新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适当压缩教学时数,还更多的空间于学生,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综合考虑,均衡发展,精选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提高课堂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有效时间。明确各门课程内容、教学目的和相互联系,消除不同课程内容重复叠加现象,增加一些新理论和生产新技术内容。如无机化学课程只讲元素部分,几大平衡放在分析化学中来讲,热力学放在物理化学中讲,溶液理论在物理化学中已讲过,在化工原理中只简单提一下,不做详细讲述,均相双组分混合体系的分离技术与理论在化工原理课程中详讲,在化工分离工程中只讲多组分体系的分离过程,化工设计内容放在化工设计概论课程讲,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只作简单介绍,其练习放在化工课程设计中来完成,精简化工工艺课程,无机和有机工艺各选1个有代表性的工艺来讲授;增设化学反应器分析、工程制图与CAD、计算机在化工中应用、化学工程前言、化工技术经济、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等新课程。取消专业英语课程,将专业英语内容融入到双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取消文献检索课程,将其内容并入到科技写作课程;将化学反应工程学拆分为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原理和化学反应器分析两门课程,后者作为方向选修课,等等。

注释

① 余国琮,李士雨,张凤宝,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5.

② 姚志湘,栗晖,田玉红,等.化学工程本科课程建设的发展[J].广东化工,2006.33(9):105-107.

③ 陈烨璞,胡学铮.关于修订师范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时代教育,2007(9):18-19.

④ 邹丽霞,花明,黄国林,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复合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8(1):15-18.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工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职业院校都新增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使专业性院校的专业多样化,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活力,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和高分子材料方面知识、了解化工及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化工、制药、材料、能源、炼油、环保等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化工专业人才,需要有一套适应性和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系统科学的教学内容和先进合理的教学手段,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本文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了探讨。

1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科背景和专业实际,在“培养‘大工程’背景下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有一定人文素质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的总体要求下,结合化学化工学院特色,加厚了理科课程,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淡化产品背景,拓宽专业面,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适当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加了创新学分。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衔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设计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学研究、科技和产品市场开发能力,适应能力更强,就业面更广。该方案已从2011级学生开始执行,逐步形成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А⒁悦魅返呐嘌目标为定位、以科学的培养方案为核心、以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为途径、以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关键、以合理的评价机制为导向、以可靠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保障”的高等化工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该方案设置了以下几个课程模块:(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包括:中国近代史、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防教育、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体育、就业指导、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课程。(2)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及其实验、电工学基础、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工程制图与CAD、生产认识实习等课程。(3)专业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包括:物理化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原理、化工专业实验、科技写作、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专业英语等课程。(4)专业素养教育平台:课程包括:无机化工工艺学、有机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概论、环境工程概论、反应器分析、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开发与放大、工业催化、工业分析、分离分析技术等。(5)素质拓展平台: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化工系统工程、聚合物工艺学、化学工程前沿、非金属材料概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计算机在化工中应用、化工安全技术、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等。后两块内容学生可根据特长、兴趣和职业规划需要选学部分课程。

新修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特点:(1)教学总时数有所压缩,总学时由2800学时压缩到2700学时;(2)口径拓宽,基础得到强化;增设了200学时左右的交叉学科方面的素养课,有利于开阔其视野,扩大其知识面,陶冶其情操。(3)实践实训课时或学分比例有较大提高;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生产见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化工生产单元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4)选修课比例进一步增大。(5)适当增加了创新学分。从大一到大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每年都要完成一篇学年论文,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发明和创造,其成果经认定后可计创新学分,代替部分素质拓展学分。(6)课程设置更为合理,取消合并部分课程,教学内容更为精炼,联系更为密切,课程体系适应面更宽,有利于个性化发展。

新大纲明确了工程技术应用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两条知识主线:第一条课程主线包括工程制图及CAD化工原理与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机械设备基础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生产实习化工工艺化工设计化工专业实验化工生产单元实训化工设计实验毕业设计;第二条课程主线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化工单元操作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专业素养拓展课仿真培训模拟生产实习化工系统工程毕业设计。

2 人才培养模式

在多次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的同时,我们对培养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原来为统一培养模式,改为“2+2”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专业大类培养,后两年分专业培养,以后又改为“2+1+1”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专业大类培养,主要学习通识教育模块和学科基础模块内容,第三年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素养模块内容,第四年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学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在四年级下学期集中精力作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分散在四年中完成,交叉学科内容和教育理论与实践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安插分散在前三年完成。通过不同层次的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了就业层次。

3 教学内容的改革

新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适当压缩教学时数,还更多的空间于学生,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综合考虑,均衡发展,精选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提高课堂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有效时间。明确各门课程内容、教学目的和相互联系,消除不同课程内容重复叠加现象,增加一些新理论和生产新技术内容。如无机化学课程只讲元素部分,几大平衡放在分析化学中来讲,热力学放在物理化学中讲,溶液理论在物理化学中已讲过,在化工原理中只简单提一下,不做详细讲述,均相双组分混合体系的分离技术与理论在化工原理课程中详讲,在化工分离工程中只讲多组分体系的分离过程,化工设计内容放在化工设计概论课程讲,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只作简单介绍,其练习放在化工课程设计中来完成,精简化工工艺课程,无机和有机工艺各选1个有代表性的工艺来讲授;增设化学反应器分析、工程制图与CAD、计算机在化工中应用、化学工程前言、化工技术经济、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等新课程。取消专业英语课程,将专业英语内容融入到双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取消文献检索课程,将其内容并入到科技写作课程;将化学反应工程学拆分为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原理和化学反应器分析两门课程,后者作为方向选修课等等。

总之,作为一个化学工业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在实际生活中,要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应该提倡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学校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设施进行完善,从而保证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最后,学校也应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水平。通过教师专业教学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化学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姚志湘,栗晖,田玉红,等.化学工程本科课程建设的发展[J].广东化工,2006.33(9):105-107.

[2]邹丽霞,花明,黄国林,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复合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8(1):15-18.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专业特点和日常生活两方面将课程分为交通安全、防火与逃生、防止触电、触电急救、防止静电、预防化学物质中毒、地震逃生、水灾台风中避险八个专题进行教学,通过自由组合将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要求各小组在学习该专题之前一周找好与专题相关的安全知识,做成幻灯片,同时要求上网查找最近发生的二到三个与专题密切相关且有视频展示的实际案例,对案例中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如何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全组任务的分配和集成;各小组在资料查找齐全后,要求在本小组内进行讨论,整合材料。经过这样的安排,各个小组都能做到主动出击,根据任务要求相互配合去搜集资料,配合得非常好,这样就把全体同学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二、学生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毕竟各个小组只找了一个专题的学习资料,该组的同学又该如何来学习其他组所负责的专题知识,为此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专题共享环节,各个小组的组长上讲台介绍本组专题的安全工作原理、预防该类事故发生的方法和措施,共同分享案例视频,讲解本组同学对案例的认识;然后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该专题,最后老师对负责该专题的小组进行点评,肯定他们所做的工作,对不全面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指出来,加以说明解释。有的小组幻灯片的版式设计非常有特点,有的小组案例视频非常震撼,有的小组对案例的分析有独到之处,这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做的好的小组组员非常开心,觉得这一段时间的忙活没有白费,做的一般的小组就会自己去找原因,为什么在这方面没有别的组做的好,组与组之间无形之中构成了竞争,以至于后面的专题做得越来越好。

三、实例

电气10-5班(卓越班)第二组学生负责了防火与逃生专题,该组学生从引发火灾发生的原因开始讲起,阐明了发生火灾必须同时存在有着火源、助燃剂和可燃物,只要切断了其中一个就可以预防火灾的发生,特别说明我们很多同学将来会到石油化工企业工作,可燃物很多,因此要特别控制好着火源,所以也能理解为什么实习时不让带打火机之类的火种进入厂区,从专业特点的角度提醒同学们将来在厂区工作时要定时认真检查电气设备的线路,操作时要注意不要产生电火花,以防引发火灾。随后该组同学又将灭火方法和火场逃生技艺进行了详细说明,让全班同学掌握了防火与逃生的基本知识。该组学生播放了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火灾、吉林德惠禽业火灾和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三个火灾现场的视频,并对火灾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其中对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讨论最为热烈,火灾是由电气配电箱短路引起的,同学们学的是电气专业,一致认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通过4学时的学习,全班同学基本上掌握了防火与逃生的基本知识,对将来工作上如何预防火灾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出题考试,不管学生平时有没有去好好学习,最后是以考试成绩为准,导致了部分记忆力好的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一个月突击一下,也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这样就严重挫伤了部分学习认真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本课程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全面改革,教师对各小组查找资料、讲解资料和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各小组给出一个平时成绩,各小组组长根据组员所做的工作给出一个成绩,两个综合起来作为一个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考勤占总成绩的10%,课程结束后各个小组要围绕自己的专题写一篇小论文,论文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求全组同学先对选定的案例进行讨论,统一观点和看法,共同完成小论文,小论文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和小论文考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安全工程概论》课程采用自主学习式教学后,让学生们学会了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不仅让他们掌握安全知识,而且让他们知道遇到安全问题该如何应对,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事先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保证,达到了该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安全工程;案例;工程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171-02

为了培养具有基本工程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含卓越班)和自动化专业近几年开设了《安全工程概论》这一课程,本人一直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前几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课程结束后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讲授了几届学生以后,发现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这引发我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爱学该课程呢?通过与学生聊天交流和自己的反复思索,我发现原来是学生有抵触情绪,小时候家长天天与他们讲要注意安全,上小学和中学后每次班会安全问题是老师必讲的,到了大学竟然还要开这门课,让学生烦透了,所以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这门课也就可以理解了,而且绝大多数学生讨厌那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有这个时间来学这个课,还不如干点其他事情好啦,以至于上课睡觉的有、玩手机的有、东想西想的有,令我这个上课的老师连讲课的兴趣都没有了。从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这一点出发,我认为这个课还是有必要开设的,尽管学生已经有了不少安全方面的知识,但不系统全面,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将来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碰到安全方面的问题时估计不少学生就不知该如何处置了,这可是大事,关系到学生将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设备的安全,既然课程有必要开设,那就有必要让学生好好学好这门课,改进教学方法就是必由之路了。事故天天出,安全方面的案例数不胜数,于是考虑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式方法进行教学,经过近两届的教学改革实践,觉得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由原来的不想学变为主动去学了,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自主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能力。

2.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程度。

3.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模式。

自主学习的定义可归结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

二、精心设计课程的自主学习方式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专业特点和日常生活两方面将课程分为交通安全、防火与逃生、防止触电、触电急救、防止静电、预防化学物质中毒、地震逃生、水灾台风中避险八个专题进行教学,通过自由组合将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要求各小组在学习该专题之前一周找好与专题相关的安全知识,做成幻灯片,同时要求上网查找最近发生的二到三个与专题密切相关且有视频展示的实际案例,对案例中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如何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全组任务的分配和集成;各小组在资料查找齐全后,要求在本小组内进行讨论,整合材料。经过这样的安排,各个小组都能做到主动出击,根据任务要求相互配合去搜集资料,配合得非常好,这样就把全体同学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三、学生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毕竟各个小组只找了一个专题的学习资料,该组的同学又该如何来学习其他组所负责的专题知识,为此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专题共享环节,各个小组的组长上讲台介绍本组专题的安全工作原理、预防该类事故发生的方法和措施,共同分享案例视频,讲解本组同学对案例的认识;然后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该专题,最后老师对负责该专题的小组进行点评,肯定他们所做的工作,对不全面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指出来,加以说明解释。有的小组幻灯片的版式设计非常有特点,有的小组案例视频非常震撼,有的小组对案例的分析有独到之处,这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做的好的小组组员非常开心,觉得这一段时间的忙活没有白费,做的一般的小组就会自己去找原因,为什么在这方面没有别的组做的好,组与组之间无形之中构成了竞争,以至于后面的专题做得越来越好。

四、实例

电气10-5班(卓越班)第二组学生负责了防火与逃生专题,该组学生从引发火灾发生的原因开始讲起,阐明了发生火灾必须同时存在有着火源、助燃剂和可燃物,只要切断了其中一个就可以预防火灾的发生,特别说明我们很多同学将来会到石油化工企业工作,可燃物很多,因此要特别控制好着火源,所以也能理解为什么实习时不让带打火机之类的火种进入厂区,从专业特点的角度提醒同学们将来在厂区工作时要定时认真检查电气设备的线路,操作时要注意不要产生电火花,以防引发火灾。随后该组同学又将灭火方法和火场逃生技艺进行了详细说明,让全班同学掌握了防火与逃生的基本知识。该组学生播放了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火灾、吉林德惠禽业火灾和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三个火灾现场的视频,并对火灾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其中对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讨论最为热烈,火灾是由电气配电箱短路引起的,同学们学的是电气专业,一致认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通过4学时的学习,全班同学基本上掌握了防火与逃生的基本知识,对将来工作上如何预防火灾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五、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出题考试,不管学生平时有没有去好好学习,最后是以考试成绩为准,导致了部分记忆力好的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一个月突击一下,也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这样就严重挫伤了部分学习认真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本课程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全面改革,教师对各小组查找资料、讲解资料和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各小组给出一个平时成绩,各小组组长根据组员所做的工作给出一个成绩,两个综合起来作为一个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考勤占总成绩的10%,课程结束后各个小组要围绕自己的专题写一篇小论文,论文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求全组同学先对选定的案例进行讨论,统一观点和看法,共同完成小论文,小论文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和小论文考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安全工程概论》课程采用自主学习式教学后,让学生们学会了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不仅让他们掌握安全知识,而且让他们知道遇到安全问题该如何应对,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事先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保证,达到了该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廖艳茹.“自主学习”方式的途径与策略[J].科学教育,2008,(2).

[2]许文,张毅民.化工安全工程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赵善民,何显教,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途径和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17).

[4]祁小梅.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02,(6).

基金项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教高函[2011]17号);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专业概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简介:张露露(1975-),女,湖南邵阳人,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副教授;杨学林(1973-),男,湖北均县人,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教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2013007)、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201205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67-02

随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趋严峻,新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攀升,新能源行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支撑国家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教育部2010年新增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三峡大学是第二批获准设立该专业的高校之一。考虑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近三年新增的专业,大多数学生是在全球新能源热的大环境下选择了该专业,对该专业缺乏了解,专业学习方向不明确,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自创办以来就为大一新生开设了专业概论课。

目前,开设专业概论课的高校和专业逐年增加,但相比于专业课,专业概论课由于开设历史较短,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课程开设的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编写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1]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教学情况,对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及其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专业概论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罗福午教授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建筑结构工程专业概论”[2]以来,专业概论课的价值与必要性已日益为国内大多院校所认可。专业概论课的开设,不仅有利于学生明确作为该专业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动力,并引导学生制订理性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大学生涯规划,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1,3]

笔者根据自己十几年的高校专业课从教经验,发现未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专业概论课的学生在大三接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前,学习都会感到很茫然,对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及今后就业或继续深造的方向不明确,不能真正做到自觉、自主学习。由于方向迷茫,有些学生甚至选择了盲目转专业。虽然我校各专业在每年的新生见面会上会对专业做一些简单介绍,但由于时间有限,新生通过这种方式对所学专业获得的了解甚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启蒙教育”,[4]它的开设,不但有助于学生在大一阶段就能对本专业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相对全面的了解,明确专业学习方向,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感情,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鉴于此,我校新能源与器件专业自创办以来就为大一新生开设了专业概论课。

二、专业概论课教学实践

专业概论课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任务是对专业做概括性介绍,如对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专业背景、特点、发展概况等做精简扼要的介绍,帮助该专业学生形成对专业的初步了解和认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随着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启动,增设专业概论课已成为一项极具创新性的改革措施。专业概论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逐渐被各院校所认同,但由于其学分少,课时少,该课程又往往容易被忽视。从目前各高校开设专业概论课的实际效果看,专业概论课的开设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和被动性。如何提高专业概论课或的教学效果,是目前该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下面,笔者将主要从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的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重视师资安排,确保教学质量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是我校为该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第一门与本专业相关的必修课程,课程设置1学分,16学时。从某种程度上讲,专业概论课教师的正确引导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为确保教学质量,我校在为该专业的第一届大一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时,就十分重视师资安排。为此进行了改革尝试,打破了一门课程由一位教师讲授的传统师资安排模式,安排了四位教师讲授该课程。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并对专业产生兴趣,我校选择了对学科建设和发展以及专业方向把握能力较强的专业负责人和材料学科带头人作为主讲教师,另外还选择了两位有着较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担任任课教师。但由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广,且知识更新快,需要紧跟学科前沿,因此,今年我校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的师资队伍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尝试,教师队伍由四人增加为8人,每位教师讲授2学时。该课程现有师资队伍除保留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等原有师资外,还增加了4位近两年引进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方向的博士。其中,资深学科带头人主要负责对材料学科做概括性介绍,以帮助大一新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形成初步了解和认识;专业负责人则带领其他六位教师一起,结合各自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进行讲授,让学生对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等情况有所了解。通过八位教师的授课,既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专业概论课程教学是对新生进行的专业“启蒙”教育,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关注学科前沿、课时少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具有系统性、概括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又要强调学习方法、科研方法的引导,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因而,该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相配套的教材,其教学内容只能完全由任课教师来把握。若专业知识讲深了,学生很难听懂,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造成学生对专业的恐惧;但若对专业知识泛泛而谈,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又过于抽象,印象不深,专业“启蒙”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成为任课教师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除讲授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选择那些能有助于学生了解该专业的研究意义、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的内容来作为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我校8位任课教师除学科带头人负责基础性知识讲授外,其余7位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利用已有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教学、科研条件,选择了各自研究的课题作为授课内容,主要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储氢材料、半导体材料等。笔者精选了自己目前正在从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的部分科研课题和博士论文部分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既使学生对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增加了学生对该专业方向理论知识和发展趋势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

针对专业概论课的必修课性质及其教学内容丰富、课时少的特点,我校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案例教学、任务趋动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笔者一方面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结合教学内容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相应课件,以帮助学生获得对新能源材料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讲授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介绍锂离子电池相关知识时,通过向学生例举市场上各种化学电源的优缺点,让学生从对比中认识到发展高性能低成本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性;通过向学生例举一些电动车、笔记本、手机、相机等因锂离子电池导致的安全事故,让学生理解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借助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和应用的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兴趣。

由于本专业概论课的课时非常有限,要让从未接触过任何专业课学习的大一新生在短短的16学时里实现对本专业的全面认识,是不太现实的。因此,笔者认为在专业概论课程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至关重要。“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和现代电子信息手段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4.突破必修课传统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考核环节作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专业必修课的考核一般采用闭卷考试方式。由于专业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再加之该课程是针对从未接触过任何专业课学习的大一新生,若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学生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多,复习吃力,容易让学生造成思想负担。而这种思想负担又容易给学生的后续专业课学习带来压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校改变传统闭卷考试方式,采用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讲教师在第一堂课就明确告诉学生,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完成一篇课程论文,即针对任一教师讲授的内容,结合实例谈自己对本专业的认识和体会。这种考核方式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放下思想包袱,明确学习目的,从而轻松自觉地投入到该课程的学习中。从该课程的考核结果来看,这种课程论文考核方式通过任务趋动的形式,将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从课堂上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也很好地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专业概论课对大一新生形成对本专业的初步认识、培养专业感情、激发专业兴趣、明确专业方向、掌握专业学习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作为新增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关注学科前沿,课时少,如何进一步加强该专业概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晓东,崔亚新,刘贵富.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47-149.

[2]罗福午.提高对于专业概论课的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1992,

(2):82-85.

[3]鄢泰宁.为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中国地质教育,2008,(2):76-77.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评价;风险管理

1概论

安全评价就是预测、识别、分析工程和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供合理可行的安全指标,并实现以最小的风险水平,最小的损失来制定解决方案[1]。

2风险管理和分析

2.1安全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本质上就是在辨别和评估风险以及管控风险的整个过程。在落实风险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最大程度的考虑最终的利益以及风险成本。当风险识别评估工作完成以后,需要将有关的管理策略制定出来,同时将管理策略严格的执行,从而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的范围内[2]。

2.2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分析是保证安全作业的前提。只有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才可能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以及应急预案,才能保证作业的安全。

3评价单元和评价方法

3.1评价单元划分

根据不同的方法将评价对象划分为不同的单元。1)安全检查表法。划分为生产工艺设施和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2个评价单元。2)危险度评价法。划分为生产系统、储存系统2个单元进行评价[3]。

3.2评价方法

3.3.1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是将项目列出检查表来进行分析,通过检查表中发现的问题来发现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尽早提出改进措施来避免危险[4]。3.3.2危险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借鉴日本定量评价表,结合我国相关要求,编制“危险度评价取值表”。如表1所示。

4定性定量评价

4.1安全检查表检查过程

生产工艺设施评价,见表2。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系统评价,见表3。

4.2危险度评价过程

危险度评价过程详见表4.

5安全对策措施

5.1企业管理对策措施

1)修改完善已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5];2)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改善安全生产条件;3)严格履行危险作业的审批制度,未经许可严禁作业;4)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5.2人员管理对策措施

1)全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按时对持证人员进行复训。2)严格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对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5.3设备及场所管理对策措施

1)及时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安全设施完好、有效;2)对各种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损坏、缺失及时更换、补充[6-8];3)定期对消防、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完好和安全通道畅通;4)加强电气设施管理,保证各种防护措施有效,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严格履行临时用电管理制度;5)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场所中有毒有害物质符合国家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6结语

本文结合了化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的特点,探讨了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探索了化学品安全评估的方法,期望本文对评估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性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珂.化学工艺安全设计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解决措施[J].化工管理,2021(17):162-163.

[2]王伟珏.浅析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问题[J].石河子科技,2021(3):39-40.

[3]张杰.化工工艺设计中危险识别及其安全管理控制[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5):142-143.

[4]李学盛,黄文宏,贾波.基于AHP-Fuzzy的化工工艺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C]//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事故预防与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2018安全科学与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2018:71-74.

[5]丁文亮,孙永亚.化工工艺设计中与安全及危险的相关问题[J].化工管理,2021(14):165-166.

[6]赵晶石.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问题及控制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4):119-120.

[7]王厚强.浅析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风险及控制[C]//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浙江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总队,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事故预防与灾害防治的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2019:49-52.

[8]赵隆颢.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及消除途径[J].化工管理,2021(15):147-148.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第9篇

在人才培养中,遵循工程“实践、集成与创新”的特征,将工程设计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其内容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单元设计、设备设计、工厂设计,即要实现从分子到产品,从烧杯到工厂的整个过程。其中产品设计是工程设计的源头,处于产品链的顶端;工艺设计是工程设计的灵魂,是产品竞争力的源泉;单元设计、设备设计是工程设计的基石,是生产实现的重要保障;工厂设计是工程设计的最终体现,是所有设计的系统集成。

2构建完善的工程设计课程体系

以强化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整合相关课程,对应工程设计内容体系,构建完善的工程设计课程体系。大一为工程设计启蒙阶段,以激发兴趣为主,课程为生物工程(化学工程)概论;大二为单元设计和工程设计技能培训阶段,包含: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制图、化工仪表自动化;大三为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阶段,包含:生物工程(化学工程)设备、分离工程、化工设计与模拟、工艺学课程(化工工艺学、发酵工程、制药工艺学、酿酒工艺学等);大四为工厂设计和综合实训阶段,主要进行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工厂设计和毕业设计。为适应行业的需求和时展,在各课程教学中突出工程思维和工程方法学的同时,着力介绍行业规范、标准以及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将计算机辅助制图、计算机仿真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主要技能进行培养。

3构建完整的工程设计实践环节

工程设计是面向对象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只有突出实践环节才能让学生锻炼能力、积累经验、有所感悟。整个工程实践环节包括化工AutoCAD制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设计Aspen仿真模拟、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创新综合性大实验、湖北省化工设计大赛、全国“三井杯”化工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生产实习、工厂设计项目、毕业设计。工程设计以校企组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尿素仿真实训平台、啤酒发酵实训基地、药物制剂实训平台)和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如安琪酵母生物工程专业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依托,注重选题的针对性(面向地方企业)、设计的规范性(符合行业标准)、操作的可行性(绿色、经济与安全),并将化工设计竞赛、制药工程设计竞赛融入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中,大力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效性。

4构建合适的工程设计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

工程设计的系统性、协作性较强,因此在工厂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采用小组制、导师制、课题制进行管理、操作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即每小组5~7名学生和1~2名指导老师,每个学生完成每组设计项目下的一项子课题,最后采用学生答辩与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专家点评等构成综合评价体系。另外,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考虑给予竞赛获奖和设计达优秀等级的学生相应的创新实践学分,代替相关选修课的学分,以此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工程设计的学习。

5结语

面向生物与化学工程产业人才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是以“工程设计”为突破口,以“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单元设计、设备设计、工厂设计”为主线,以工厂设计、专业设计大赛、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为主要训练平台,重点提升学生综合工程应用能力。通过“工程设计”为核心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参与设计类课题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工程素质明显提升,参加并获得湖北省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二等奖,毕业设计论文近三年连续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相关教改项目“校企一体化•四共同培养生物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13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另一方面,学生在工程设计训练中不仅掌握了各项技能,而且对行业的现状、规范、需求以及发展前景有了深入的了解,接了地气。学生进入企业后很快成为技术骨干,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校2014年也跻身进入“全国就业50强高校”。

化工安全概论论文范文第10篇

以强化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整合相关课程,对应工程设计内容体系,构建完善的工程设计课程体系。大一为工程设计启蒙阶段,以激发兴趣为主,课程为生物工程(化学工程)概论;大二为单元设计和工程设计技能培训阶段,包含: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制图、化工仪表自动化;大三为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阶段,包含:生物工程(化学工程)设备、分离工程、化工设计与模拟、工艺学课程(化工工艺学、发酵工程、制药工艺学、酿酒工艺学等);大四为工厂设计和综合实训阶段,主要进行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工厂设计和毕业设计。为适应行业的需求和时展,在各课程教学中突出工程思维和工程方法学的同时,着力介绍行业规范、标准以及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将计算机辅助制图、计算机仿真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主要技能进行培养。

2构建完整的工程设计实践环节

工程设计是面向对象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只有突出实践环节才能让学生锻炼能力、积累经验、有所感悟。整个工程实践环节包括化工AutoCAD制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设计Aspen仿真模拟、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创新综合性大实验、湖北省化工设计大赛、全国“三井杯”化工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生产实习、工厂设计项目、毕业设计。工程设计以校企组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尿素仿真实训平台、啤酒发酵实训基地、药物制剂实训平台)和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如安琪酵母生物工程专业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依托,注重选题的针对性(面向地方企业)、设计的规范性(符合行业标准)、操作的可行性(绿色、经济与安全),并将化工设计竞赛、制药工程设计竞赛融入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中,大力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效性。

3构建合适的工程设计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

工程设计的系统性、协作性较强,因此在工厂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采用小组制、导师制、课题制进行管理、操作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即每小组5~7名学生和1~2名指导老师,每个学生完成每组设计项目下的一项子课题,最后采用学生答辩与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专家点评等构成综合评价体系。另外,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考虑给予竞赛获奖和设计达优秀等级的学生相应的创新实践学分,代替相关选修课的学分,以此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工程设计的学习。

4结语

面向生物与化学工程产业人才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是以“工程设计”为突破口,以“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单元设计、设备设计、工厂设计”为主线,以工厂设计、专业设计大赛、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为主要训练平台,重点提升学生综合工程应用能力。通过“工程设计”为核心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参与设计类课题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工程素质明显提升,参加并获得湖北省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二等奖,毕业设计论文近三年连续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相关教改项目“校企一体化•四共同培养生物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13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另一方面,学生在工程设计训练中不仅掌握了各项技能,而且对行业的现状、规范、需求以及发展前景有了深入的了解,接了地气。学生进入企业后很快成为技术骨干,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校2014年也跻身进入“全国就业50强高校”。

上一篇:网络安全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