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体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11 11:08:29

国防体育教育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文化 国防教育 功能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类自国家起源以来,有国就有防,无防国不立,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和荣辱兴衰。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但要有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本领,而且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国防安全意识,而这种精神和意识的培养,既是国防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赋予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任务。

二、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肌肉活动,它已经成了既是体育又是文化,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既是运动又是教育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文化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物质、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

高等学校不仅是一个教育环境,而且是一个文化环境。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体育文化活动表现得最为突出和明显,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体育文化是指一所大学在体育活动方面养成的带有普遍性、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洋溢着浓郁体育特色气息的氛围和环境,它以整个校园为空间,以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是独具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倡导积极、健康的文明行为,激发大学生拼搏进取、努力向上的竞争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反映校园精神和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体育文化的国防教育功能

1、高校体育文化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质

国防教育坚持全民参与,提高全民的优良品质应该放在首位。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果敢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与精神。这些品质对于国防教育来说,尤为重要。体育锻炼是人们征服自然,战胜和超越自我的过程,通过对躯体的摔打,意志得以磨练,精神得以净化,境界得以升华。这对其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艰苦的战斗环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军事训练有句俗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战争是对人的体力、智力、意志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验,体育锻炼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信息化条件下,军人的大无畏精神仍然是打击一切外敌的首要条件。

2、高校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

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全民国防意识的增强是建设强大国防必不可少的一环。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有赖于群体的共建,同时又反馈作用于每个个体,使个体把这种集体的行为风尚内化为自我要求。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锻炼,以及参加小型体育比赛等,学生的体育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自己所在班级、寝室、自由组合运动队的得失和荣誉,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教育、感染、培养学生爱集体、关心集体、服从集体、维护集体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会潜移默化地升华为国家利益观和民族精神,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增强具有显著作用。

3、高校体育文化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无防不稳,民无防不安。国防后备力量直接关系到国防的强大和国家的安全。在现代化战争中,后备力量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作用。高校是青年人最集中的地方,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青年人都是自然的接班人。为了强化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依靠短暂的军事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长期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教育。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部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最积极主动的。多次指示:“战士的身体要很好,体力要好”,作为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其身体素质对于国防建设致关重要,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巩固和加强军事技能训练对大学生的体质锻炼,促进大学生体质进一步增强,而且能够长期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奉献、勇于牺牲,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高校实行选项体育课制度后增设的一些新兴国防体育项目还能够培养现代战争中的实用军事技术。在欧洲的瑞典,由于国家实施了完善的国防体育活动,使得瑞典国民在军事体育方面训练有素。通过普及国防体育教育,瑞典国民的军事素养长期稳居欧洲之首,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后备役人才。国防体育的广泛开展,不仅可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振兴科技,而且能为国家培养大量现代化国防后备力量和军事技术人员。因此,发展高校体育文化能够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四、结束语

高校体育文化具有教育、凝聚、规范、激励等功能,可以在更大的领域里为国防教育提供观念、价值、精神表现的形式与载体。以高校体育文化为切入点,在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引导体育行为,弘扬体育精神的过程中贯穿国防教育工作,是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发挥国防教育功能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廖大干.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拓展与形式的创新[J],盐城工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2-94.

[2] 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孙金波,周新.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作用与建设[J],滨州 学院学报,2007(2):72-74.

[4] 秦长辉.再探体育与军事、国防教育的关系[J],南京体育学 院学报,2003(6):56-57.

[5] 石金亮,任莉英.论高校国防教育与体育文化的和谐共存 [J],中国成人教育,2010(4):19-20.

作者简介: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第2篇

确立“教育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依法治教,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突出学校教育“特色发展年”主题;积极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努力搭建学生展示平台;以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为载体,以中小型竞赛为杠杆;打造阳光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措施、方案。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艺术修养、科学素养、国防意识有新的提高;确保按《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环境教育等课程,竞赛活动广泛开展,团队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确保全系统不发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传染病暴发流行。

三、主要任务

学校体育工作

学校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国防教育工作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每个学生的素质提高,充分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努力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国防教育课程。各校要把落实课程计划作为贯彻教育法规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卫艺科技国防教育的课时,各校阳光体育活动方案、总课表一律按区教育局要求上网向社会公布。区教育局将对此项工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将在全区范围内通报,并取消评优资格。

2.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各校要进一步强化体育课程管理,形成制度,保证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诸方面得到发展。学校要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条件,要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团队和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2010年,区教育局将组织召开阳光体育运动集体项目特色展示活动,同时推出江宁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评价指标,客观公正的评价各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校长要亲自动员和号召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小学班主任、体育教师要做体育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推动者,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

3.认真上好体育课。各校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研究新课改的理念与内涵,明确“三变六不变”的体育课改基本原则。即教学思想变了、教学模式变了、教材内容变了,但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不能变;体育技能形成规律不能变;教学常规要求不能变;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不能变;养成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目标不能变;教学五认真不能变。坚持纠正以安全为由,取消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精神的运动项目教学和活动的做法。因此,各校要制定对体育课的监测、考核、评价办法,加强指导和管理,实现学校体育常态课堂向高效课堂转变。

4.进一步开展“学生体质增强年”活动,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力。开展此项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各校在这方面要有活动计划、具体措施,确保取得成效。确保2010年11月30日前完成学生测试、成绩登记和上报国家数据库工作,此项工作列入“江宁区办学绩效评估内容。让每个家长在“中国学生体育健康网站”上能找到自己孩子的体质数据,自行对照,从而引起家长的重视。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关键是时间与内容的落实,各校要以全面实施《南京市江宁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评价方案(试行)》为抓手,要从上好课、做好方案,推行大课间活动,组织开展以“迎接青奥”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同时指导学生科学锻炼,用好“江宁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健身运动处方”,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为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同龄学生均值水平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5.加强学校特色创建,打造办学品牌,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以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国防教育为突破口,把创建特色学校作为学校办学的品牌战略,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各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及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文化、经验,制定“以素质教育为基点,创新教育为核心,教育科研为先导,特色教育为龙头,自我发展为目标”的特色学校创建计划,校校均要着手成立有特色的品牌运动队、合唱团、管弦乐队等等,随时能拉出来、随时可演出、随时能有精彩表现。已取得特色学校称号的学校,要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和发展特色学校成果,尚未取得特色学校称号的学校要有目标、有规划,尽快创建成特色学校。

6.抢抓机遇,尽早实现全区运动场地塑胶化。根据区教育局要求,从2007年起,每年新建一批学校塑胶运动场地和室内场馆,2010年完成全区中小学11片运动场地塑胶化。此项工程的上马将全面提升中小学体育设施质量,实现学校体育的硬件高位均衡,为学校体育腾飞、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10年是学校运动场地实施区级配比的最后一年,尚未建设的学校要确立“学校早建设、学生早受益”的思想,与街道加强沟通,积极配合区教育局及早确定修建方案,尽快进入招标、施工程序,为学校体育教学和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优良的条件。

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

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收关年,学校卫生工作将围绕“特色发展年”主题,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主线,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一手抓巩固,一手抓特色。

1.学校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确保以课程或讲座的形式落实。组织中小学健康教育授课竞赛。竞赛以《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授课内容侧重个人卫生、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青春期卫生保健、传染病防治等,授课形式为专题讲座,时间45分钟,以授课光盘形式参赛。区教育局将选送优质课参加省、市级竞赛。

2.按照《江苏省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用书》和《学校卫生纪念日指导手册》的要求,结合相关卫生纪念日定期组织开展专题健康教育活动。3.加强预防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的宣传力度,同时把学生视力不良、拒绝吸烟以及青少年青春期教育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确保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组织参加第十届江苏省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竞赛。

4.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依据《江苏省县(市、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试行)》的要求,全面开展考核工作,促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水平的提高。

5.通过江苏省教育促进学校和南京市无烟学校的创建,进一步提升学校健康教育质量和水平。

6.做好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和学校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督查学校的领导责任、应对机制、防范措施、人员分配等落实情况,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7.定期体检。根据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物价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转发<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确保在校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规范档案建设,使用全市统一的“南京市学生健康档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检费用由学校在公用经费中开支,普通高中学生体检费列入财政预算,其他类型学校学生体检费在学费中支出。

8.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学校食堂做到“三证”齐全,学校食品采购索证、质量核验、餐具用具消毒、饮用水、饮用奶质量等达到规范要求,新建满一年的学校食堂必须申请等级创建。确保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加强青少年营养指导,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各类学校要结合实际,宣传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及预防与营养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科学知识,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区各中小学要从管理入手,加大艺术教育的工作力度,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提高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益。2010年主要工作任务是:

1.以艺术课教学为主渠道,落实艺术课程计划,开齐上足艺术类课程,积极开设艺术选修课,充分利用艺术教育硬件设施和器材,按照《课程设置方案》、《课程计划》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音乐、美术课时间,同时要按照国家课标不断提高课教学质量,提高全体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以“艺术竞赛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课外艺术活动和小学“小百灵”校园歌手、第二届小学生合唱比赛等艺术展演活动,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各校要依据地区特点及学校特色制定计划,选拔优秀文艺节目、艺术作品和艺术教育教学论文,参加省、市、区组织的相关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现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艺。

3.拟组织“江宁区第二届小学生合唱大赛”、“江宁区中小学生美术书法比赛”和参加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充分展示我区艺术教育成果,各校务必重视,抓住契机,制订计划,及早准备,扎实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才艺拓展、展示机会。

学校科学教育工作

各校要关心和支持科技普及工作,特别是在时间和经费上要给予充分的保障;要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为学生搭起更多的科技“舞台”,切实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

1、认真落实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纳入公共安全教育,保证课时,并结合相关课程、实践活动和纪念日等进行渗透教育,环境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

2、开展具有广泛参与性、较高普及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以“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周”、“科技节”、科技夏(冬)令营、科普讲师团进校园等活动平台,围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生态文明建设、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专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学校普遍建立科技社团或科技兴趣小组。

3、继续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各校在配好科技辅导员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施科学教育活动需要,积极参加科技辅导员培训,不断提升科技辅导员专业素养和能力,充分发挥科技辅导员组织、指导、协调科学教育工作的作用。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国防教育 大学生综合素质

改革高校现行国防教育的教学方式,理清国防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把准切入点,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总规划中,从教学实际出发,构建一种多元,有效的体育教学体系,使国防教育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课程化,无疑,对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1高校体育与国防教育的密切关系

1.1体育与国防教育起源的同一性

体育的范畴包括了学校体育、军事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军事体育是国防教育的组成部分。追溯军事与体育的关系,可发现,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发展于人类战争,自古与军事密不可分,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很多运动项目发源于军队,如马术、射箭、铅球、标枪、铁饼等。在现代教学学科中,体育是最能体现浓厚的军事色彩的课程,体育既包含了军事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练就军事所需机能的主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体育竞技的“对抗性”、“竞争性”、“战术性”与军事技能如出一撤。

1.2体育与国防教育目的的相似性

体育是运用各种项目对身体进行训练,强身健体,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克服困难,知难而上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在国防建设中,国家早已将强身健体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形成了“以民为体”、“富国强兵”、“寓兵于民”的军事思想和“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思想。这种强身健体的形式,成为了弘扬爱国教育,提高军队素质、增强战斗力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也使得体育包含了丰富的国防内涵。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与国防教育具有目的的相似性。

2基于国防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2.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等于没有灵魂,政治素质是国防首要的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起主导作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使体育运动与国防精神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强化国防意识,在国防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于为祖国流血献身,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为国防建设输送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的后备人才。

2.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因素对于平时学习工作和任务完成有着重大影响,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相关内容,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证明,受过专门锻炼的、训练有素的人在完成战斗任务时表现出精力旺盛、精神高度集中、知觉敏锐、反应迅速、行动准确、果断而又小心谨慎的良好身心素质。而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在各种危险的环境下,表现为生理心理紧张,如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心率加速、注意力及思维能力降低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军事技能有助于战胜紧张和恐惧,保持心理稳定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各种运动技能训练,培养大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不怕困难的优秀心理品质,使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2.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国防建设保卫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要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还将走进军队和预备役的行列,成为未来国防建设的主人。高校体育教学融入国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军事训练的项目,使大学生亲身体验国防技能,牢固国防知识,树立国防观念,为军队储备一大批高素质的后备兵员,以便需要时为军队输送高技术军事人才,成为战时扩建、组建军队的骨干。一个国家的安危,常常与一国家公民的爱国热情、国防观念和献身精神密不可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是最实际、最直接的崇军尚武、履行国防义务的教育,是培养国防人才,开发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2.4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优良品质

军队以严明的纪律、严谨的作风而著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让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自觉学习到军营的优良传统,提高自身作风素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按照军训的要求进行军事化管理,巩固军事训练的成果;通过严格要求,使大学生养成正规、严格、慎独、科学的生活习惯;通过军事化队列训练,培养大学生雷厉风行、整齐划一的作风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识;通过各种运动规则教育,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加强组织性纪律性;通过在班集体形式的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融入国防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3.1组织编写融入国防教育的高校体育教材

高校应建立健全国防体育教学机制,组(下转第140页)(上接第138页)织体育教师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编写适合国防体育教学的教材,拓宽体育教材内容,发掘与国防教育相关的军事体育项目。高校可尝试把尽可能多的军事体育项目有机的融入到体育教材之中,大胆地投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使体育教学即完成了体育教育的目标又体现了国防教育的特色。另外,可考虑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如定向越野、柔道、摔跤、擒拿、救护、战场制敌、野外战场生存训练等课程项目。就拿“定向越野”来说,该项目原本为军事项目,是军人在作战中运用地图、判定方位、选择行军路线、接近目标的军事行动,由于其集跑步、翻越、识图等于一体,集团队性、挑战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3.2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高校应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体育教师学习相关的国防体育知识,组织体育教师多渠道的参加各类国防教育培训,拓宽业务知识,把准切入点,使国防教育与体育教学相互融合,自觉不自觉的运用体育教学之中,以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国防体育教学水平。

3.3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体育竞赛活动

高校应利用各种时机组织形式多样的国防体育竞赛活动,弘扬校园军事体育文化精神,如射击比赛、军事障碍比赛、军体拳比赛等。国防体育竞赛活动既是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一种有力补充,更是对国防教育活动的一种创新和拓展。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小分队战术竞技、军事夏令营等活动,考虑与部队联合开展军事体育运动,让大学生在参加运动中学习军事技能,接受国防教育,体验军事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大学生参加国防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校国防教育向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芳枝,付宏.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军事体育教育思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2):99- 101.

[2]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3] 陈晓鹏,马楚虹,王晓,等.军事体育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也论体育与军事[J].四川体育科学, 2006(3).

[4] 姚 明.中国体育教育现状堪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3.16.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防生 军事体育 社会化

前言

我国学者刘可夫认为:军事体育向社会扩展,向广大民众传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广大民众在和平时期树立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1]。这说明,军事体育是可以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中传播的。我国学者陈晴认为:在今天,人们的国防观念日渐淡薄。因此,普及军事体育,进行国防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最近,教育部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3]。这表明普通高等学校的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已经得到教育部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工作也开始得到法规的保障,普通高等学校的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西方国家,依托国民教育力量培养国防需要的各种人才,为军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军队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建设。目前,随着我国高校国防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国防生教育也开始实现我国军队与地方教育资源的共享。作为国防生军政训练主要内容的军事体育,在国防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国防生又是普通的大学生,国防生的军政训练必然会对普通大学生产生影响,国防生的军事体育训练激起了高校普通大学生练习军事体育的热潮,加速了高校军事体育的社会化进程。研究国防生对军事体育社会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军事体育社会化的认识,寻找军事体育社会化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军事体育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军事体育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军事体育教育与其它体育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1.军事体育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1.1 军事体育的健身功能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增强大学生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军事体育项目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则和要求,其项目练习时有一定的练习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1.2 军事体育的健心功能

军事体育练习时,有较严格的纪律要求,能有效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军事体育能扩延现行学校的体育功能,在学校实施军事体育教育,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大学生在和平年代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提高大学生国防和国家安全意识。

2.国防生促进了军事体育教育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整合

2.1 国防生的体育教育体现了军事体育教育和高校体育教育的合力。

国防生的体育教学工作本身就体现了军事体育教学和高校体育教学的高度的一致性,国防生作为普通的大学生,有享受高校体育教学的权利,高校体育教学在提高国防生的体质、体能,增进国防生健康水平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国军人,必须参加军政训练任务,从事军事体育训练活动,军事体育在国防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防生的体育教育过程本身就是军事体育教育和学校体育教育合力的结果。

2.2 军事体育教育和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整合促进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军事体育教育和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整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这种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普通高校军事体育项目实验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对军事体育项目练习方法、练习负荷等的改进,使之更适合普通高校大学生练习。

3.国防生加快了军事体育的社会化进程

历史上,我国近代军国民教育思潮就主张在学生中实施军事体育和军事训练[4]。如当时的东南大学就实施过军事教育,设有“兵式”体操科目,即为军事体育的一部分[4]。当然这也是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有识之士呼吁“寓兵于学”思想对当时教育界的影响,军事体育教学和军事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大学生的忧国忧民意识。1963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外活动的恢复和发展速度较快,班、年级、系建立各种项目的代表队,比赛活动比较频繁。当时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为适应备战的要求,组织了不少爬山、军事野营、军训等军事体育活动[5],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我国地方高校招收国防生是在我国军队现代化改革和地方院校改革大背景下出现的新鲜事物。它实现了我国军队和地方教育资源的共享,我国地方高校招收国防生是提高军官队伍素质、优化军队成员结构的一条捷径。国防生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军事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国防生的体质体能水平是国防生完成学习任务、军政训练任务最基本的保障,是提高自身过硬军事素质、适应未来信息化作战需要不可缺少的硬指标。国防生的军事体育训练在增强国防生体质体能上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由于国防生又是普通大学生中的一员,他们的军事体育训练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将产生重要影响,掀起了新一轮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军事体育练习热潮。国防生对军事体育社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国防生促进了广大民众对军事体育更深层次的理解

学生和学生家长通过查阅国防生招生简章和招生计划,对军事体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新生入校时的军训,使家长和学校教师对军事体育训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军训加也强了学生对军事体育的体验;国防生的军政训练和日常生活使普通大学生对军事体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些过程,促使广大民众对军事体育的教育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他们自觉参加军事体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国防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掀起了普通高校一些体育社团活动的军事体育练习热潮

我国高校国防生院系分布广、居住地域散、年级层次多、国防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完成军政训练任务,而且必须履行普通大学生的义务,在校期间的管理教育工作应该和其他学生一样以学院为主。他们军政训练(军事体育是其中内容之一)任务的特殊性与学习、生活的普遍性特点,为军事体育的社会化提供了条件。大学生中一些体育社团都积极采用军事体育项目及其管理模式来开展活动,如:军体社团、野外生存俱乐部、定向越野俱乐部等。例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了野外生存俱乐部,俱乐部以“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增强自信,体验人生”为宗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激发个人潜能,锻炼大学生的意志,以帮助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跨世纪人才为己任。俱乐部将主要在理论课教学、素质训练、野外生存体验等方面展开工作。将定期邀请有关专家老师进行理论课讲座;组织会员进行体能及技术、技能训练;组织野外生存活动;配合并组织校野外生存体验课的展开,同时积极与省内各高校相关组织联系,举行联谊及合作活动等。

3.3 促进了普通高校军事体育项目教学实验和改革的发展

随着国防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对军事体育的教育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军事体育的教育价值日益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普通大学生参加军事体育活动,加快了高校军事体育项目教学实验和改革的步伐。如国内一些普通高校于2002年秋季对入学新生开始实行全新学分制教学模式,将军事体育课或军事体育项目内容作为一门学分选修课程。如部分普通高校分别对大学生进行军事体育项目之一的野外生存教学和训练,定向越野运动、军体拳、防身术、军事障碍跑等军事体育项目内容也在全国部分高校中开展起来。

4.结论和建议

4.1国防生的军事体育训练加速了军事体育的社会化进程,使广大民众对军事体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积极利用军事体育项目来锻炼身体。

4.2 国防生促进军事体育教育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源整合,这种资源整合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3 普通高校具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势。

应培养军事体育活动的指导教师和配备相应的场地器材,以满足大学生对军事体育活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可夫.军事体育的社会化和社会化的军事体育[J].体育学院学报,2001,(2):10.

[2]陈晴.军国民教育思潮对当代军事体育及国防建设的启示[J].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

[3]中国青年报,2007年4月22日,总第12317期第1版.

[4]陆华.东南大学民国时期的军事教育[J].东南大学学报,2002,(3):18.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院校;国防生;联合培养;可行性

前言

国防生是我军为了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专门依托地方高校为部队培养的大学生。他不同于军校生,是完全在地方高校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做好普通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工作,就要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认真落实关于“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渐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的路子,从更大的范围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思想,改进军队干部培训方式、拓宽培养渠道、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对于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由数量规模型、人力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有深远的意义

1.国防生的定义与人才特征

1.1国防生的定义

所谓国防生是指军队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大学生。包括军队从高校在校生中选拔和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的培养对象。国防生教育是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军队干部的重要生长点。

1.2国防生的人才特征

1.2.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国防生作为未来军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必须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热爱军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国防生教育必须紧紧抓住政治合格这一基本要求,坚持不断地灌输党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坚持不断地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军队的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军事人才培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军事人才在源头上保持政治合格。

1.2.2具有良好的科技素质。

在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军事人才的科技素质和战争的科技含量是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国防生作为军事人才的重要来源,应把科技素质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使其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发展成为科技型指挥员、复合型参谋。

1.2.3具备军官的基本素质。

国防生应具备良好的军人气质和较强的团队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意志顽强,勇于牺牲,崇尚科学,敢于创新。善于沟通交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

1.2.4具备军人的身体素质

国防生培养作为军事教育的组成部分,必须把军事人才的身体心理素质培养作为基础,培养适应艰苦环境的坚强体魄,培养在复杂、严酷的战场环境中的应变力、意志力、判断力以及对得失胜败的心理承受力,使其具有超常的体能,超常的勇敢精神和必胜信心,能够在异常艰苦和残酷的环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心,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刚毅果敢,不屈不挠,并把自己的意志力变成整个部队的精神支柱。

2.探讨体育院校与军队联合培养国防生的背景

随着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人力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对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主要依靠军队自己培养干部已不能满足部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必须拓宽选拔培养高素质军队建设人才的途径,进一步发挥普通高等教育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2000年5月30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选拔培养的方式主要是军队从普通高等学校低年级在校生中确定培养对象,保证其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军政训练,毕业后选拔担任军队干部;从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应届毕业生(含研究生)中,择优遴选热爱国防事业、全面素质高的学生,直接接收入伍担任军队干部;普通高等学校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下达的定向招生计划,从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品学兼优的学生,保证其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军政训练,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另外,还可采取军地院校联合培养人才、选送现役干部到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深造等方式。培养对象数量较多的普通高等学校,可视情单独为军队开设班次。

3体院院校与军队联合培养国防生的优势分析

3.1国防生的体育课程设置会更加科学完善

体育院校以培养优秀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为主,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院校已形成一套比较科学,比较完善的学校体育专业课程。对有些体育场馆和设施也可以适当的向军事体育改造。因此,体育院校与军队联合培养国防生,则可以联合起来更好的完善军事体育课程的设置,可使国防生的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更加健全。让体育训练与军事体育训练有机结合,使国防生在掌握军事体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健体魄,达到军人的素质。

3.2体育院校的学生进入国防事业能进一步壮大我国国防力量

根据调查,体育院校的学生国防意识强烈,而且爱国热情高涨,每年体育院校应届毕业生都有很大一部分进入到武警部队、公安系统、消防部队、特警等、还有大批的毕业生毕业后应征入伍,非常愿意投身我国国防事业,在建设强大国防的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比如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系95级学生谭纪雄,现任武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突击大队副大队长,曾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曾获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手”、“武汉市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公安系统训练标兵”等荣誉称号。谭纪雄只是体育院校的一个代表,如果体育院校能和军队联合培养国防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国防建设大潮中,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3.3体育院校的学生进入国防事业能促进我国政策的实施

2002年9月10日,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而且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大学生征兵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大学在校生、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如果体育院校和军队能联合培养国防生,不仅对体育院校,还是军队都是大有益处,而且对大学生征兵无疑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4体育院校学生作为国防生培养对象后,可以减少培养时间,延长培养周期

不可否认,体育院校的学生身体素质过硬,加入到国防生中可起到很好的影响作用,而且只需加强军政课教育即可,这样可加快向国防一线输送人才的速度,减少培养年限,延长周期,进而连续不断的为我国国防注入新鲜血液。

4、体育院校与军队联合培养国防生的可行性分析

4.1体院院校与军队联合培养国防生的人才与教学资源共享

4.1.1体育院校与军队人才共享

国防生是指军队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大学生。包括军队从高校在校生中选拔和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的培养对象。从国防生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国防生的生源一部分在高校在校中选拔出优秀的培养对象,一部分是在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的培养对象。而体育院校的学生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体育院校的大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专业技能全面,心理素质过硬,有优良的意志品质。这些都符合国防生的人才特征。另外,体育院校很多专业都是自主招生,特别是与体育相关的,要组织专业技能测试,如果体育院校和军队联合培养国防生,在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的培养对象这一方面合作,会有很好的效果。

4.1.2体育院校与军队资源共享

对国防生的培养需要多方面资源,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军队的人才建设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体育院校和军队联合培养能够做到资源共享,体育院校的训练场地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力量、教学团队以及人才资源,都可以与军队共享,对国防生进行联合培养。这为国防生的培养又提供了新的方向。体育院校的很多资深专家、教练对国防生的体能、技能训练能起到很好的训练作用,而体育院校遍布祖国大地,因此,为体育院校和军队联合培养国防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5.小结

从我国体育院校的现状来看,每所体育院校在其生源、课程建设、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亮点。如果体育院校和军队能联合培养国防生,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国防生的质量,减少培养时间,而且对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也能更好的发挥自己所学,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更重要的是,体育院校和军队能在很大程度上做到资源共享,合理开发,能够为我国的国防生培养开辟新的更科学的领域,能够为国防生的培养工作不断创新。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体育院校和军队联合培养国防生的设想是可行的,而且发展前景较好。

参考文献

[1]朱松梅,宋利强.高校国防生军事体育教育探讨;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01

[2]于新彦.强化军事体能训练,提高国防生身体素质[J].价值工程,2011,(21)

[3]秦小鹏.浅议国防生大学体育与军事体育[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4]李永阳;尚婷;朱中华.当前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Z2.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第6篇

一、大学军事体育教育面临的困难

(一)防意识和现代军事思想基础教育的体制。当然,普通高等教育有别于军事院校的专业教育,但在中国军事体育教育体系中缺乏健全体制、缺乏科学指导思想现象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高校现行的军事课大纲,主要是以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两大部分为主,开学2~3周例行公事的军训,实际上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只是把军训作为一种单纯的培养组织纪律性的形式,并没有上升到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培养一定的军事素质这样一种高度上去认识。简单的队形队列,单调的稍息立正,非常枯燥乏味,这种枯燥乏味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但作为军事体育应该是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内容的,绝非就是队形队列。对于这种简单枯燥的训练内容,作为处在求知欲最强阶段的大学生显然是难以接受的,久而久之,自然会产生一些逆反心理。不但没有培养起学生对军事体育的学习热情,反而淡化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军事体育教育思想严重滞后中国高校军事体育教育中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最终折射出的是在中国目前的高校军事体育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体系上的一种陈旧和落后缺乏对现代高校军事体育教育规律、教学思想、教学手段的学术研究和探索,缺乏军事体育教育思想、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主动创新。

二、强化高校军事体育教育的要求

(一)强化军事体育意识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兴衰,与国民的国防意识的强弱有着密切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和一个国家青年一代的国防意识和体魄相联系的。要从传统的、滞后的军事教育模式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探索和创新学生国防意识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热爱祖国、振兴民族的意识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依旧是一种主流的存在,问题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教育理念,把国防意识的培养和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相统一。简单的说教和教学形式难以适应现代大学生国防意识培养的需要。(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2001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高校应据此规定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训练和管理体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严密组织,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使学生在军事体育生活环境中经受锻炼,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事素养。在确立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的基础上,将军事体育课作为一项教学内容,纳入整个高校基础课教学课程体系之中,如长期开设军事体育选修课;开设现代军事体育专题讲座课;定期举办一些军事体育运动会等多种形式,强化军事体育的教学比重,将军事体育教育和国防意识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改变开学两三周军训结束就意味着军事教育和国防教育的终结的传统体制。(三)强化军事体育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在不断强化高校教育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和教学人员的国防教育意识,对军事体育教学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的基础上,作为直接从事高校军事体育教学的管理者和教师自身,要提高对现代军事体育教学最新动态的认识,要主动去强化军事体育的学科建设,要花更多的实践去研究现代军事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军事体育教育的规律,不断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上去创新,探索出一种符合军事体育教育规律、符合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符合未来人才培养目标和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体育教育理论和模式。要加强军事体育教学方面的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现代军事体育教学理论的深化和创新。以学术研究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系统、适应现代教育大理念和军事体育教育新理念相统一的中国军事教育理论体系。没有理论上的突破,不可能实现军事体育教学质的改变。

作者:尤洪林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军体部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第7篇

(一)研究对象

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7级100名国防生(男生)和100名普通本科生(男生)为研究对象,两组学生在入学时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普通生按教学常规组织教学,国防生除了常规教学外,还要集体组织参加单、双杠练习,3000m跑晨练,并利用节假日进行长途拉练等必要的军政训练。

(二)研究方法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两组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和身体素质指标(5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000m)测试。采用SCL-90样表,对两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采集的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比较

1速度素质――50m跑

速度素质主要反映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从表1比较结果看出,国防生和普通生的速度素质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国防生略低于普通生。

2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

爆发力素质是指不同的肌肉间的相互协调能力,力量素质以及速度素质相结合的一项人体体能素质。从表1比较结果看出,国防生和普通生的爆发力素质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国防生略优于普通生。

3力量素质――引体向上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从表1比较结果看出,国防生的力量素质指标明显优于普通生,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水平(P

4耐力素质――1000m跑

耐力素质主要反映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评定人体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骨骼肌耐久运动的能力,更能衡量心肺长时间的工作能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表1比较结果看出,国防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明显优于普通生,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水平(P

(二)两组学生身体形态机能指标的比较

从表2可见,两组字生的身高、体重元显著性差异(P>0.05);国防生的肺活量指标明显优于普通生,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水平(P

(三)两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从表3可见,国防生的各项SCL-90因子分均值均低于普通生,表明国防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普通生。除了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外,其他各项因子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或非常显著性差异水平。

国防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偏执等倾向,但国防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仍高于地方生。其主要原因除了这些国防生经过选拔,本身心理素质较高以外,还有他们比地方生享有更多的优惠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国防生虽然与地方生在同一校园学习同样的专业课程,但他们额外享受由部队提供的助学津贴并有明确的分配去向,其经济负担、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加之国防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严明的组织纪律和严格的军事训练,使他们的行为更为规范,身心受到磨练。因此,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但国防生也存在与普通生同样的人格问题和心理困扰,即以自我为中心,交往与沟通能力匮乏,因而人际敏感倾向偏高,容易产生偏执倾向和敌对情绪。因此,加强国防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是改善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首要任务。

三讨论

我校国防生的体育教学和大多数签约高校一样,遵照执行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中央军委《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未来的现役军官,必须具备在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各种极端恶劣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战斗能力。与普通地方大学生相比,对国防生的体质、体能和心理素质应该有着严格的特殊要求,才能适应现代战争强度高、节奏快的特点。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研究结果来看,我校国防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普通生,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明显优于普通生,但速度素质和爆发力素质则没有太大区别。因此,还需要紧密围绕国防生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国防生的体育教学,使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育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健康的体魄是高素质人才的物质基础,高校体育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央军委《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高校国防生要树立献身国防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军人作风,提高军政素质;掌握军事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训练方法,熟悉体能、运动技能和心理训练的基本方法,达到军人军事体育训练标准;了解军事体育运动规则和组织训练方法,会做体育裁判等;具有适应紧张、艰苦军事工作的强健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

国防生在大学中学习,同时也应该是优秀的本科生,培养目标要实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即: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独立制订适用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紧密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提高国防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既要注重体育锻炼,又要重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调查结果看,在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心理素质、人格特点不同,部分大学生(包括国防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卫生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情绪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我校国防生的速度素质和爆发力素质与普通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第二,我校国防生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明显优于普通生。

第三,我校国防生的身高、体重与普通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国防生的肺活量指标明显优于普通生。

第四,我校国防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普通生。

(二)建议

第一,普通高校国防生体育教学应该是体育教学大纲与军政训练大纲的有机结合,要全面动员高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使国防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育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二,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紧密围绕国防生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国防生体育教育体系的理论、实践的优化研究。制订适合高校国防生体育教育的教学大纲、完善体育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体育教育评价体系。要丰富普通高校国防生体育教学的内容,在大学体育教育中体现军事体育的内容,进一步扩大各个运动项目的拓展性、替代性和创新性。

第三,国防生同时也是一名大学生,在大学体育专项教学中鼓励国防生选修篮球、足球课。因为这两项运动都具有很强的对抗性,既富于挑战,又紧张、激烈,锻炼价值较高。并且篮球和足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尊重他人等品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国防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地影响。

第四,加强对国防生课余锻炼的指导。如组织国防生集体参加单、双杠训练,晨跑等,就是很好的课余锻炼形式。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将晨练3000m跑改为2500m变速跑,以有效地综合提高国防生的速度、爆发力和耐力素质训练效果。

第五,加强国防生体育知识的教学。使国防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和体育意识更具理『生化。帮助国防生养成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第六,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危机干预。倡导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体育活动调节身心、宣泄不良情绪,培养个性品质、坚强意志,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加强人际交往、克服抑郁和敌对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增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谢伦立,张兆发,索艳军,黄春林.大学国防生体育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_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96-98.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第8篇

2009年,我县学校体卫艺与国防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省州的工作部署和县教育局确定的工作重点,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狠抓落实,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阳光体育运动有关要求,继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体育锻炼得到普遍重视。5月份,各学校组织开展了第三套广播体操评比活动,推动了“两操一课一活动”正常开展,并督促学校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确保达到学生每天锻炼活动1小时的目标。目前,我县城乡学校积极开展了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人人皆知。让学生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锻炼自己的体魄,磨炼自己坚韧不拨的意志品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体育在健身育人、陶冶情操、壮美人生和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学校体育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阳光心情、展示学生青春活力的快乐源泉,并努力将“运动丰富人生”的理念植根于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将青春健康的阳光洒遍每一所学校。××县第二中学荣获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共青团云南省委共同组织实施的云南省第二届亿万学生“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冬季长跑优秀组织单位奖。

2、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督导评估工作。

根据省州文件精神,3月份召开了全县中小学体育卫生专项督导工作会议,督促各学校全面做好体育卫生工作,落实好各项指标,做好迎接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的准备,并于5月、6月份对全县中小学校体育督导评估工作进行了过程指导,9月份对全县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 4、拟定了09年中考体育方案,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中考体育工作顺利实施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使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更加公平公正,2009年,重点强化了“健康第一”的理念。全县城乡学校实行了统一考试项目、统一考试标准,在整个体育中考工作中严格做到了“四无”,即:无安全事故、无工作差错、无违纪行为、无举报投诉。

3、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我们通过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开展观摩课、公开课、专题论坛等系列活动来改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激发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开发了民族民间体育健康舞蹈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引入体育课堂,深受学生喜爱,同时把“校园乐作舞”、“荡秋千”、“骑磨秋”、“转陀螺”等民俗体育作为探究性的借鉴,为我县课程改革增添了色彩。开展了体育论文评比活动,有2篇优秀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目前,大多数教师能把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新理念、新方法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和改善。

4、加强体教联手,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我县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加速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一中2009年高考体育专业参考20人,上线19人,上线率达95。 (二)以人为本,强化管理,脚踏实地的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下发了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手册宣传画等。全县中小学校和各幼儿园每天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由于各项监控措施到位,并随时上报疫情,实现了传染病在我县中小学无暴发流行的目标。

5、抓好学校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安全工作。4月份、9月份,会同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对全县学校卫生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责成立即整改。5月份下发了加强学校爱国卫生工作的通知,并在全县教育系统认真组织了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了我县学校卫生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6、3月份,重新确定组织了全县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专兼职校医,并配合县卫生局对校医进行了相关的培训,使校医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三)促进艺术教育工作

1、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意见的通知》,全面规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严格落实课程标准,开足上好艺术教育课,并推动艺术特色创建工作。

2、积极参加省州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第三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有1名学生荣获州级二等奖、1名教师荣获州级二等奖(指导教师奖)、4名学生荣获州级三等奖,同时参加县委宣传部组织的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艺术展演活动。

3、对全县中小学艺术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为推动今后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四)“三防”为主,强化军训,不断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防护能力、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工作。

1、深入贯彻《国防教育法》,继续在中小学开展学习宣传《国防教育法》活动,督促学校上好国防教育课,抓好《国防教育法》中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落实。

2、组织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网络知识竞赛活动。

3、规范学校国防教育,确保学生军训工作有序开展。我局与县人武部联合召开了全县中小学生军训工作协调会,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军训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我县各级各类学校认真按照《高级中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做好军训工作,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学也进行了军训,年内受训学生达2000余人。

4、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互渗透。一是把国防教育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纳入学生德、智、体考核和创先活动的内容,注重把国防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之中、课外活动之中、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在国防教育中,我县各校认真贯彻落实《兵役法》和《云南省国防教育条例》,举办国防教育知识讲座和全民国防教育网络知识竞赛,增强学校的国防意识。为加强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增强学生在未来战争的自我防护,自我救助,自我生存能力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在城区中学初二年级开设国防教育课;二是大力开展以“三热爱”为中心内容的国防教育;三是把国防教育贯彻到团队活动中;四是开展军事训练。在县人武部、县武警中队的帮助下,各中学校结合入学教育,普遍使用7-10天时间进行军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边远乡镇学校与腹心乡镇学校之间体、卫、艺工作存在不平衡性,专用教室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严重不足。部分学校存在重体轻艺的现象,管理不够科学。

三、2012年工作打算

2012年,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州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各项工作,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充分发挥体卫艺工作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建立健全学校体卫艺系列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认真贯彻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素质的意见》。认真落实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促进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健康行动”,适时举办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和省州级赛的预赛竞赛活动,开展全县学生体质体能检查评估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掀起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贯彻落实《××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锻炼自己的体魄,磨炼自己的意志,努力将“运动丰富人生”的理念植根于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将青春健康的阳光洒遍每一所学校。

(四)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精神。加强对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督查工作,进一步促进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措施的落实。

(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中小学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实施率,从小培养青少年健康意识,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六)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进一步推动农村艺术教育发展,切实提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开课率。

(七)广泛开展学生艺术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扎实有序组织青少年学生艺术活动。

(八)贯彻落实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下发的《学生军训工作管理规定》,全面部署新学年学生军训工作。

(九)开展学校国防教育活动。推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增强规范意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要充分认识体卫艺国防教育活动安全防范工作,规范教学活动、生活设施配备,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教育的公平性,避免学生伤害事故发生。

××县教育局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第9篇

2012年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攻坚年,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主线,紧紧围绕《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确定的中心任务,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狠抓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等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扎实推进《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为抓手,全面推动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

二、重点工作

(一)组织开展基础教育阶段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省域达标试点

1.积极探索音体美教师配齐、器材达标的途径和方法,制订新课程标准实施细则,按照要求开齐开足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课程,推进学生评价体系和升学机制的改革。推出体育、艺术和国防教育精品课程。推进体卫艺设施设备达标及教师配备与能力提升工作。在广泛调研和充分听取各地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研究素质教育促进工程。

(二)以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为重点,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研究制定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办法。举办中央7号文件颁布5周年系列宣传、展示活动,总结各地阳光体育先进经验和做法,评比、表彰、展示优秀案例、图片和视频。

3.会同国家体育总局、举办好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

4.召开高校体育工作会议,研究制定高校体育工作达标、评估标准,完善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相关政策,组织举办高校校际文体对抗赛。

5.研究制定贯彻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举办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直属高校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公告制度,研究制定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教育评价机制和考试评价制度。

(三)以推进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为重点,全面加强卫生与健康教育

6.指导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研究制定食品安全保障管理办法、学校食堂管理办法、学生营养改善监测评估办法和不同类型地区学生营养膳食指南。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共同召开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启动会议。通过送培训到地方的形式,支持各地对教育部门负责食品安全和营养指导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修订《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操作规范》教学片,并配发至680个县。成立食品安全与营养专家指导组,开展“计划”实施工作的调研与专业指导工作,开展食品安全督促检查。

7.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工作。修订《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联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启动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

8.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调研。组织开展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指标体系研制工作。举办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研讨会。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调研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调研。

9.加强学校卫生工作能力建设。研究制定加强高校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指南和工作规范。举办高校校医院院长培训班、省级和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班和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培训班。

10.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研究制定大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展“我爱我的眼睛”主题宣传活动、中小学控烟宣传教育活动、“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四)以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为重点,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11.贯彻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举办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干部艺术教育专题培训班,指导各省研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施细则》。

12.修订义务教育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组织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专家对中小学艺术课程的课堂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调研。

13.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音乐学、美术学(师范教育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召开试点学校工作总结会,组织开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师范教育类)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比赛活动。

14.加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召开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讨会,组织开展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评选活动。

1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全国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及校园环境建设评比活动,继续认真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支持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

16.举办好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集中展演,组织开展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五)以贯彻落实中发〔2011〕8号文件为重点,全面加强学校国防教育,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17.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11〕8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1〕6号)精神,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分片召开学生军事训练基地管理研讨会,研究制定学生军事训练基地管理办法和学生军事训练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18.贯彻落实《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工作》,在深入基层、学校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国防教育指导纲要。

19.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和军事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举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培训班和第六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召开学校国防教育信息化研讨会,提高学校国防教育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20.会同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对各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11〕8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1〕6号)文件情况进行检查。

国防体育教育范文第10篇

摘 要 “军事技能”进入体育课堂教学,有效弥补了传统体育课在爱国教育、生存训练、趣味体育等方面的不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习掌握了知识技能,又得到体能的开发和军事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强烈的团队意志。

关键词 军事技能 大学体育课 课程设置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军事技能”训练逐渐成为大学体育教育的热门项目,备受社会青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爱国主义教育纲要》等法律文件都明确规定,大学生接受军事训练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每个大学生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高校的军事训练,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而且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成才等诸多方面都起到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军事技能”进入体育课堂的必要性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确定体育课内容时,要将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课程内容力求丰富多彩。大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应该是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应该沿着解放思想、提高能力方向发展,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应该强调多样、灵活、个性化。为了适应新的课改要求,丰富大学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军事技能”引入大学体育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的军事训练,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而且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普及军事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纪律性,促进成才等诸多方面都起到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的,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意识教育仅仅停留在宣传和课本上,而是要真正将其落实在当今中国大学教育的整个体系中去,要把大学生军事体育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体育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普遍不具备吃苦意识。军训期间学生们能自愿接受紧张而艰苦的军事训练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部队派出的优秀教官进校军训,在完成军训任务的同时,把人民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带进了校园。但是,如何把军训的成果保持下去,并与大学军事体育课程相结合,更好的发挥出其功能,值得我们探讨。大学生军事训练所产生的教育成果,应当保持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期间。

二、“军事技能”进入体育课堂的课程设置

将“军事技能”进入体育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加强和巩固“军事技能”知识,进一步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体育教学与掌握“军事技能”双赢的课堂教学目的。目前承担大学生军事技能培养主要是通过大一新生(部分高校在大一结束)的军训来完成,军训的特色是其教官均来自当地驻军,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站军姿、队列训练、军体拳、军事体操等。高校的军事训练,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而且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普及军事知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纪律性等诸多方面都起到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大学体育课程的活动安排上,应该尽可能与军训内容相结合,同时又有内容创新。在这方面,首都经贸大学做了有益探索。该校开设的军事体育课程之一“场地障碍拓展课”以400米场地障碍跑这一军事体育项目及部分拓展项目为基础,与常规体育课相结合,既能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又能培养团队精神。特别是过天梯、独木桥等挑战性强的项目,刚开始很多学生不敢尝试,但后来越来越喜欢。

在军事体育课的教学中,我们也探索了其他活动模块。比如受到“红色运动会”的启发,我们进行了“伤员包扎”、“火线突击”、“扔手榴弹”、军体拳与刺杀操表演、越野拉练、军事体操等内容等具有一定竞技性的体育活动,既得到学生的好评,也让广大学生受到了爱国教育

三、“军事技能”进入体育课堂的现实意义

作为当代大学生担负着中国未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历史使命,作为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对他们知识的传授,专业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要强化他们的国防意识,强健他们的体魄,培养他们基本的军事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军事技能”进入体育课堂将是对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国防教育在高校的巩固和发展,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挑战性,也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若能成功地运用军事技能辅助教学。

军事体育课在普通高校的开展,体现了我国国防教育不只是国防安全观念意识教育,更重要的是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参考文献:

[1]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构建[J].体育科学.2007(6):88-95.

[2]张戈.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的养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285-286.

上一篇:数学课程范文 下一篇:幼儿数字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