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安全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02:42:55

国防安全论文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国防产生于国家形成之后,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奉行不同政策的国家,其国防具有不同的特性。当代霸权主义国家的国防,无不具有侵略、扩张的性质。中国则一如既往地坚持国防的防卫性质,并不断加可是国防现代建设,以维护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利益。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历来与国防息息相关。生存与发展构成国家的两大基本利益,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生存是人类繁衍延续的第一需要,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途径,是生存的条件。中外历史反复证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独立、领土完整、完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涉、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裂和占领,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国防的传统。但是,自近代以来,主要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力日衰,铸成了近代百年“有国无防”的屈辱历史,使得炎黄子孙无不因此而感到切肤之痛。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侵略过中国,迫使中国先后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或协定,致使中华民族国土沦丧、任人宰割,人民惨遭蹂躏、备受欺侮。国家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不可不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当代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同样包括国防力量的竞争。正在世界范围兴起的综合国力竞争,集中体现着当代条件下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利益。国强要以国富作基础,但国富并不等于国强。一个国家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无强大的国防力量,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国际地位,也难以巩固已有的经济建设成果,甚至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受制于人。当今世界,尽管各国的社会性质,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所处地位及国家利益目标不尽相同,但都在致力于增强包括国防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以谋求新世纪的战略主动。中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解决中国现阶段包括国/,!/防现代化在内的所有问题,关键是要把经济发展起来。经济建设及其发展状况,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一个大局问题。离开这个大局,社会主义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中华民族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国防建设的根基就有崩溃的危险。因此,国防现代化建设必须在这个大局下行动,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同时,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国防现代化,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完整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是保证国家安全需要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伟大事业。可以断定,今日中国,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要想拥有重要的国际地位,成为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就是一句空话。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离开了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就不足以成为地国际事务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之一,就不足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足以振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力量,始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后盾,是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宁的可靠保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迫切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犯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一场新的军事革命正在兴起。增强国防力量是一个长期积累、持续渐进的过程。无论是武器装备的改善、军事理论的创新,还是部队官兵的训练、后备力量的组织和动员等等,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其根本利益的驱动下,充分利用相对和平时期的宝贵机遇,从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不断加强国防建设,抢占新世纪的军事制高点。超级大国在两极格局解体后,仍然保持并继续加强着在全球范围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需的扩张型军事力量,保持高强度的军事投入,以维护其军事上的超强地位。世界上一些有影响的大国,在积极发展综合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国防实力,以便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处于更加有利的态势。即使一些并不富裕的中、小国家,在积聚国防力量方面也不敢稍有懈怠,把增强国防实力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以求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中争取相应的地位。相比之下,中国的国防建设还存在着国防现代化水平与高技术战争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国家可能提供的财力、物力还难以满足国防建设的客观需求。如果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建设可以“自我保障,自我发展”;或者认为“经济发展了,国防就会自然而然地强大起来”;甚至认为反正大战打不起来,国防建设可以“缓一缓、放一放”等思想,都是十分有害的。不仅会导致国防建设停滞不前,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国防现代化水平的差距,而且会丧失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既是新形势下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又是促进和保障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国防建设作为国家整体利益的一个内在需求,可以而且必须同经济建设协调一致地发展起来。世纪之交,中国正在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世界大战和危及中国命运的全面战争可以避免。但是,中国在按照自己的模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国家领土和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中,还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面临着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威胁,面临着国内外敌对势力制造分裂、破坏稳定的挑战。由此决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我国生存与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正确的认识和抉择应该是:把国防现代化建设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历史进程之中,借助科学的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相应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不断增强军队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和应急作战能力;遵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特征的国防现代化建设道路。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__,女,__省教育厅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处长,兼任学校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多年来,__工作勤奋踏实,成绩显著。

注重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履行职责的素质和能力。__自兼任学校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后,深感国防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为适应依法开展国防教育的要求和提高履行职责的素质能力,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等法规和政策精神,学习相关的国防知识,为在工作中努力贯彻执行国防法规,为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了基础。

注重科学实践,着力为构建学校国防教育长效工作机制下功夫。为提高全省普通高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她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市(州、地)教育局、部分高校、高级中学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从推进全省普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着手,按照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领导重视、机构设置、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课时安排、经费保障、器材管理、安全制度等多个方面对全省学生军训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组织专家拟定制发了《__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评估方案(试行)》、《__省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评估方案(试行)》。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国防教育和军训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重视加强组织协调,促进全省学校国防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近几年来,她为确保学校国防教育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强组织协调,采取狠抓教师培训、开展论文评比、实施检查评估、召开定期会议等形式抓落实。为加强全省高校、高中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先后组织了34名教师参加国防大学举办的“__省军事理论课教师培训班”培训;组织选派11名高校军事理论课骨干(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年度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青年)教师培训班;先后举办三期省级培训班(来源:文秘站 ),共培训近100名高校、高中军事理论课教师。精心筹划全省第四届普通学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组织专家进行论文评审,认真推荐14篇优秀论文参加全国第四届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有五篇论文分获二、三等奖。协调省军区联合组织开展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技能比赛,提高高校、高中军事课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及教学能力。协调省军区联合组织专家组,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学校自查的基础上,对省直本科高校军训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对检查评估情况进行全省通报,加强了学生军训工作的建设。每年组织召开年度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安排部署年度重点工作。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这名被描述为“潜在的网络战士”的科研人员,名叫王建伟,是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2006级博士生。王建伟向《凤凰周刊》记者证实,自己只是一名学生,他的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项目为背景展开,但他“只想做学术研究”。

美国部分人士的看法却与此相去甚远。他们认为,北京方面近年来正不断加大对民间国防科研项目的资助力度一作为NSFC资助下的科研项目,王的论文或许只是更大范围内针对美国进行网络攻击的科研项目的一个缩影。但拥有最强大的网络战能力的美方则转移了视线,并把这种纯粹的研究视为威胁,其间用意发人深省。中美间的网络战争并未确凿地发生,但北京方面“网络攻击的情报收集工作已经启动”。

不安全的国家电网

正值著名互联网企业谷歌宣称因遭受大陆黑客攻击而退出中国大陆的敏感时刻,一场“恰逢其时”的听证会,让默默无闻的大陆博士王建伟突然同时跃上了中美两国报刊的版面。

这场名为“谷歌的困境:美国网络空间政策转化以推动民主、安全和贸易”的听证会,于3月10日上午在美国众议院办公大楼举行。举力、方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邀请了包括谷歌副总裁尼科尔、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专员伍尔泽在内的4名证人发言。

在当天的听证会上,尼科尔称,搜索结果在中国大陆被封杀让谷歌感到非常不适应,谷歌将抵制审查并坚挺到底。然而,听证会真正的高潮在伍尔泽发言时才到来。这位曾任美国驻华使馆武官、长期关注亚太事务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专员,语调鲜明:“中国是广泛的恶意网络活动的起源,其目标是美国。”

在题为《中国网络攻击对美国的影响》的报告中,伍尔泽分析了三类来自北京方面的网络威胁:其一,通过网络入侵的网上账户,以达到控制的目的(伍认为,谷歌受到大陆黑客攻击即属于此类);其二,通过网络,搜集军事和科技情报;其三,通过网络渗透,攻击美国国防和基础设施。

正是在阐述第三类威胁时,伍尔泽举了王建伟的例子。“中国人正在觊觎我们的基础设施,比如电力网络。类似这样的讨论,绝不单纯只是美国官员的猜测,”伍尔泽说,“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的两名研究员发表了一篇论文,讨论了如何攻击美国电网并导致西部电网瘫痪。而讽刺的是,这两位华人研究者,居然是通过美国公开的数据发现美国电网的脆弱性的。”

伍尔泽所提到的美国国家电网,分为东部电网、西部电网和得克萨斯州电网三部分。其中每部分均为由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由数千英里的输电线路将大小发电厂和变电站联系而成。

虽然目前还未有因黑客攻击电网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但2000年澳大利亚一起黑客入侵事件,给美国人以深刻印象。当时,一名心怀不满的雇员通过网络操纵了一家污水处理厂的系统,20多万加仑的污水喷涌而出,污染了附近的公园和酒店。

由于技术操作上高度依赖互联网,美国人对电网的控制系统将遭到黑客攻击的忧虑与日俱增。而王建伟并非首个引发美国对其国家电网产生担忧的中国人。早在2001年,美国《洛杉矶时报》就曾报道一起黑客通过网络入侵美国电网的事件,并称有信息显示,入侵者来自中国广东。

2009年4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曾以《间谍渗透美国国家电网》为题,报道了“中国大陆间谍渗透美国电网”的情况。报道中,一位美国前国土安全部的官员称:针对美国电力系统的入侵已然存在,并正愈演愈烈。当时,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尼斯・布莱尔告诉国会议员:“许多国家,包括俄罗斯和中国,都在破坏美国的信息基础设施。”

NSFC资助网络攻击研究?

身陷舆论漩涡中的王建伟所在的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属于大陆在该领域的6所最顶尖的研究所之一。有信息显示,王因表现出色,多次获得奖学金的资助,此外,他已发表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博士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文章39篇。

但王建伟并不愿意被想象为北京方面潜心培育的“精英网络战士”。“我只是想做自己的理论研究。我就是一个学生……不想被一些媒体老是炒来炒去。”他对本刊记者表示。

那篇引发轩然大波的论文由王建伟和他的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的荣莉莉教授合作撰写,题为“Cascade-Based Attack VuInerability on the U.S.Power Grid”,于2009年3月发表在国际期刊《安全科学》上。

王的论文以一句极其抽象的话语开头:“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脆弱的网络所存在的漏洞,一直是网络安全性研究的重大挑战之一。”阅读过王建伟论文的学者称,王的论文记录了不同的网络系统在面临各种蓄意攻击时存在的缺陷。

谈到自己的论文,王说:“这篇文章在去年的3月份就已经发表,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去年12月份,Marks PauI在New Sctentist期刊就发表专题评述了我的文章,其中也提到了美国电网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王建伟猜测,也许正是这次专题报道,引起了美国一些“相关人士”对这篇论文的密切关注。

王建伟强调,自己之所以选择美国电网作为研究对象,仅仅因为美国电网的研究数据是公开的,最易获得,而中国则从未公布有关自己电网的任何数据。

尽管如此,仍有美方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王的研究项目带有浓厚的官方资助背景,很难认为是纯粹的学术研究。美国《福布斯》专栏作家杰弗里・卡尔转引了一段资料称:“研究如何攻击美国电网漏洞的项目,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的资助。”NSFC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于1986年2月14日成立,目的是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交流提供科研经费资助。

美国分析人士认为,从2006年起,中国开始大幅资助一些可随时转为军用的民间国防科研项目,王的项目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部分。

这一猜测源于北京方面于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为中国大陆建立了一个新的机制以协调军事和民用高科技研究的开发力量。美方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国防领域的研究正是该《规划》所囊括的11个重点产业之一,在该《规划》的指引之下,大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资金随之开始向这一领域倾斜。

王建伟从未认为自己的研究有超出学术的范畴,但他亦证实,该论文的研究背景为NSFC资助下的“突发事件连锁反应宏观预警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从应急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网络上的相继故障现象”,并以提供有效的保护策略为目标。

“其实,电网的研究只是我们研究的一个小的方面,我们也探讨交通网、Internet上的相继故障现象。”王说。

“情报收集网已启动”

无论来自大连理工博士生的论文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威胁,美方对于北京方面网络攻击的极度焦虑感,却是真实的存在。

在美方看来,中国自2009年以来频繁发出关于网络攻击的威胁信号。2009年7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网络安全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许榕生在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不经意地谈到:“网络战通常在形式上有两块,一是在战争情况下,对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如电力系统、电信系统、教育系统等的网络进行干扰和破坏;另外一种是在直接对抗时,军队本身的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其战斗力。”

2009年4月,中国人民军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继贤中将在一篇名为《联合作战基本问题研究的创新发展》的论文中写道:“人民必须发展以信息空间技术和网络攻击技术为重点的‘软打击’力量。”

几乎与此同时,一位名叫戴旭的大陆空军上校在谈及网络战时表示:网络战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行为,不只是军队参与。网络战中,政府的各个部门、重要的企业和职能部门、涉及重要计算机系统的,都要参加。

美方相关人士由此相信,在官方资助之下,中国大陆确实存在一股依托民间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进行网络攻击的科研力量。由此,长期密切关注中国国防力量动态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连续了包括《中国大陆有能力进行网络战》、《中国国防工业的改革之路》在内的多个报告,内容均重点强调来自北京的网络攻击威胁。

新近发生的谷歌退出中国大陆事件,更将中美关于互联网自由以及网络威胁上的重大分歧暴露无遗。3月24日,即谷歌退出大陆当天,谷歌公共政策总监Alan Davldson在对美国国会作证时,再次提及:“去年12月中旬,我们探测到了源于中国的、高度老练的针对我公司底层设施的攻击。”

还有一个被人们忽略的细节是:众议院听证会当天,在提及王建伟的论文之后,伍尔泽紧接着说:“还有另外两个中国研究人员,利用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攻击的缺点,提出了一个包括‘蠕虫类病毒、特洛伊木马病毒’等在内的新的网络攻击平台。”

《凤凰周刊》记者了解到,伍尔泽所指的另两名研究者名叫毛承品和范冰冰,他们均来自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毛和范曾撰写过一篇名为《基于网络攻击平台的攻击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章,发表于大陆刊物《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年的第4期。论文摘要称,论文“分析了已有的网络攻击分类法的不足,概要介绍了新开发的基于教学培训和公安侦讯目的的网络攻击平台及功能框架”,并介绍了“网络攻击平台的特点以及关键技术”。

无疑,类似这般“基于教学培训和公安侦讯目的”的“网络攻击平台”,给了美方无尽的想象空间。

“简单地说,中国军队和安全部门已视美国为潜在的敌人,”伍尔泽说,“冲突并未确凿地发生,但中国网络攻击的情报收集工作已经启动。”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我国普通高校军事课的考核手段大都以笔试检测学生学习国防、军事知识的多寡为主,这种考核方法不能跟上时展的需要。因为军事课不仅要传授军事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高校军事课考核应遵循“知行统一、课内与课外考核统一、情感考核与知识考核统一”的原则,从课内考核、课外考核、课程结业考核三个方面细化考核指标,构建“3+1+1+1”(“3”指“三次考勤”、3个“1”分别指“一次课堂发言”、“一次小论文或调查报告”、“一次课程结业考试”)模式。这样既凸显了高校军事课程的知识性、思想性及情感性的学科特点,又可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教学目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5-0117-04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①而要实现军事课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考核就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

一、大学生军事课程现行考核方法评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军事课的考核评价方法与高校大多数课程一样,主要采用理论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期末考核和平时考核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的做法,来量化学生对该课的学习效果。如当前有些高校对学生军事课学习成绩以优、良、中、差、不及格的方式来评价,其中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为良好,70分以上为中等,60分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这种以笔试为主的评价方法,通常适合对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的考核评价,而不太适宜高校公共基础课的考核评价〔1〕。

军事课教学是理论教学和情感教学的统一。军事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能否完成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强弱,也关系到国防的兴衰。军事课固然需要通过笔试等方式来考查学生所掌握的军事理论知识的情况,但其教学目的不仅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国防军事知识,而且还需“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①。而教师传授军事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完全靠学生的笔试成绩是不能充分反映出来的。必需改革现行军事课的考核方式,以提高军事课程教学效果。

二、大学生军事课考核模式的构建原则 大学生军事课考核评价模式的构建应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严格教学管理和成绩考核〔2〕。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3卷第5期

何政泉 大学生军事课考核评价模式变革1.知行统一原则

高校军事课的教学效果,不仅表现为学生军事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认识的升华,行为表现上的优化;不仅显现在德育方面,而且也渗透到智、体、美、劳等方面。因此,对大学生军事课的考核,既要看学生课堂考试成绩,又要看学生平时的实际表现,应注重大学生的知行统一。

2.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统一原则

由于军事课的学时较少,要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全部讲深、讲透比较困难,所以有些内容需要教师安排学生通过课外延伸学习完成。因此大学军事课的考核成绩不仅要包括结业考试卷面成绩,还要包括课外作业成绩。结业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国防军事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采用的手段通常是笔试;课外作业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动手能力,采用的手段可以选择让学生写一篇军事题材的调查报告或者写一篇国防军事小论文等形式。

3.情感考核与知识考核统一原则

军事课主要以传授国防教育知识为主,而国防教育的核心是国家的安全防卫,它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存亡密切相关。这种事关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生存死亡的大事,最容易引起青年学生强烈的心理共鸣从而升华爱国情感〔3〕。因此,军事课不仅是国防军事理论的讲授,还是爱国热情深化的载体。大学生在学习国防军事知识的同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将其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到一起,从而会关注我国国防建设的现状,不断强化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责任感〔4〕。所以,军事课除考核学生文化理论学习状况外,还应该考核其爱国情感的体验状态。

三、大学生军事理论课考核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构建要素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公正、科学和合理的课程考核,既可以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客观检测,也能够为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5〕。由于军事课教学目标具有抽象性、综合性的特点,军事课考核评价要做到科学、具体、公正会有一定难度,因而就需要把抽象的目标实体化,把综合的目标具体化,既体现出军事课教学理论性和情感性的特点,也使考核指标具有可测性、可操作性。据此,笔者拟从课内考核、课外考核和结业考核三个角度来构建军事课的考核评价模式。

1.课内考核

(1)考核指标,包括课堂到课指标和课堂互动指标。

课堂到课指标:出勤率(迟到、早退、旷课)、听课率(是否在听课,听课集中度,是否做笔记)、前排入座率(坐前排的时间频率)。

课堂互动指标:是否参与课堂发言,发言的主动性,发言的理论性和思想性,重点是时事宣讲情况、国防教育课堂讨论情况。

(2)考核方式,考勤、查阅学生课堂听课记录、随访等。

(3)考核权重,考核权重占30%,其中课堂到课指标占10%,课堂互动指标占20%。

2.课外考核

(1)考核指标,军事国防小论文完成情况,军事国防调查报告完成情况。

(2)考核方式,判阅学生的军事国防小论文及调查报告。

(3)考核权重,其考核权重占10%。

3.结业考核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键词:2010年 中国的日本研究 日本政治 日本历史 研究概况

作者简介:李璇夏,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学刊》编辑部编辑。

中图分类号:I31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874(2011)05-0143-14

2010年,是在2009年取代执政半个世纪的自民党成为日本执政党后实施既定政策的第一年,也是键的一年。但新的执政党并没有使日本走出一年一相的怪圈。2010年6月,执政不满一年的鸠山由纪夫首相下台,菅直人当选为代表并成为日本第二任首相。日本首相的频繁更替,对日本内政、外交、中日系、军事与安全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中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成果丰硕。同时,历史研究领域也产生了很多成果。

一 内政

(一)政治发展趋势

1、近期动向

针对2009年众议院选举后日本政局的变动,中国学者分析了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失败、获胜的原因,并对日本政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预测。相研究成果有:周暄明和丁子函《日本2009年大选自民党败北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评价》(《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6期)、林晓光《2009年日本众议院选举与日本政治的发展变化》(《和平与发展》2010年第2期)、张瑶华《日本政坛动荡对其内政和外交的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第6期)等论文。

在2009年众议院选举中战胜自民党、夺取执政地位的,却在2010年的参议院选举中惨败,从而陷入了不得不面对“扭曲国会”的困局。对此,李薇、张伯玉、高洪、林晓光、冯昭奎、吕耀东、吴怀中以《参议院选举后的日本政局》(《日本学刊》2010年第5期)为题展开了专题讨论,对“扭曲国会”下的联合政权在内外政策上将做哪些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相研究成果还有:胡令远和艾菁《日本政局的困局》(《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第5期)、杨伯江《日本政治与战略“回漩”?》(《当代世界》2010年第9期)等论文。

作为首届政府,鸠山政权由于执政经验不足、超速调整对美政策、无法兑现政治承诺及深陷政治献金丑闻等原因而夭折,马俊威《从更换首相看日本政局走向》(《亚非纵横》2010年第4期)一文对此进行了论述。刘江永《一路坎坷

菅直人何去何从》(《当代世界》2010年第7期)、连智《日本“平民宰相”――菅直人》(《当代世界》2010年第7期)等文,则对菅直人内阁进行了研究。

2,中长期趋势

于日本大国战略,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的大国战略在实践中破产的原因、日本传统战略观念及其互动以及日本的争常手段等多个视角进行了论述。主要研究成果有:樊勇明《对日本大国战略成败的思考》(《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第4期)、李卓《日本大战略的演化模式――读塞缪尔斯的(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2期)、贺炜《“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日本争常的新路径》(《理论界》2010年第5期)等论文。

在著作方面,李薇主编《日本蓝皮书:日本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版),对2009年以来日本的经济、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的总体形势和新动态以及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分析,并就日本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李秀石《日本新保守主义战略研究》(时事出版社2010年7月版)一书,阐述了21世纪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群体的政治理想、国家战略及其执政实践,重点分析了其构建“冷战后国家体制”的战略安排、修宪的进程及难点、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的演化、应对地缘政治难题的举措以及“资源外交”等问题。其他论著有:郭定平主编《日本政治与外交转型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刘宗和主编《日本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7月版)等。

(二)政党政治

2010年,中国学界于政权的研究成果很多。其中,徐万胜《论政官系与日本政权》(《日本学刊》2010年第4期)一文,对政权由官僚主导转向政治主导的政策理念、政官系改革及其制约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相研究成果还有:乌兰图雅《“普天间问题”与日本政权的应对》(《日本研究》2010年第3期)、廉德瑰《日本党首选举透析》(《当代世界》2010年第10期)等论文。

王屏《自民党派阀政治的基本特征》(《日本学刊》2010年第1期)、静好《日本新党林立现象令人瞩目》(《当代世界》2010年第9期)等论文,分别论述了实力主义逻辑下的日本派阀政治,以及参议院选举前日本新党林立对日本政党格局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此外,曹天禄《日本共产党的“日本式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一书,围绕成立于1922年的日本共产党,以特定时期的日本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状况为背景,对战后日共的“日本式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

(三)行政体制及其改革

2010年,中国学者围绕日本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系和制度、政府的危机管理、行政改革、行政法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成果包括:乌兰图雅《日本的道州制论及其制度设计》(《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王平《日本ODA决策体系中主导权变化研究》(《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朱光明《日本公务员制度改革述评》(《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期)、刘昌黎《日本控制国家公务员和公共企事业薪酬的做法与成效》(《现代日本经济》2010年第4期)、秦勃《中国学术界战后日本行政改革研究述评》(《日本研究》2010年第3期)、黄修民《日本公共住宅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研究》(《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何培忠《与国家发展策略紧密相连的日本功勋制度》(《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邓志峰《日本“行政相谈”和“苦情”制度及其启示》(《日本研究》2010年第2期)、谭晶华《日本航空民营化失败原因探究》(《国际观察》2010年第6期)、尹晓亮《日本对能源危机的应急管理――以第一次石油危机为例》(《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1期)等论文。

日本是世界上国民最长寿的国家之一,这与其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有着很大的系。2010年,中国学者对此给予了很多注。相研究成果有:宁《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启示》(《日本研究》2010年第3期)、闻武刚《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成

效分析与启示》(《日本研究》2010年第4期)、崔晓冬《日本社会保障预算编制及其启示》(《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张腾《日本介护保险制度介绍与效用评析》(《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7期)、赵立新《简论日本医疗保障制度》(《学理论》2010年第8期)、杨晶鑫和王欣昱《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进程及对我国的启示》《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1期)等论文,以及袁娟《日本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0月版)、赵立新《日本法制史》(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6月版)等著作。

(四)司法

2010年,于日本司法的研究成果有很多。包括:金永明《日本海洋立法新动向》(《现代国际系》2010年第3期)、刘国庆《日本(裁判员法>第73条介评》《日本研究》2010年第4期)、骆正言《论日本法中的肖像权保护》(《日本研究》2010年第3期)、贺艳《日本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日本问题研究》2010年第3期)、田思路《日本职场性骚扰的法律规制》(《日本研究》2010年第2期)、冯军和尹孟良《日本环境犯罪的防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10年第1期)等论文,以及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王天华《行政诉讼的构造:日本行政诉讼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9月版)、何力《日本海法原理与制度》(法律出版社2010年8月版)等著作。

二 外交

(一)外交战略

2010年,中国学者于日本外交战略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执政后两任首相所推行的外交思想及执政方针而展开的。如廉德瑰《鸠山由纪夫“友爱外交”的特点及其评价》(《国际观察》2010年第3期)、周永生和丁安平《日本鸠山内阁的外交政策》(《现代国际系》2010年第1期)、孙承《鸠山内阁外交的基本特征》(《日本学刊》2010年第2期)等论文,针对鸠山内阁的外交政策做了分析和评论。吴寄南《日本外交政策调整的动因及其展望》

(《国际观察》2010年第6期)一文则对两位首相推行不同外交政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日本外交政策出现的失衡局面,势必会损害日本的根本利益,导致日本政坛开始新一轮的动荡。

此外,从特定角度对日本外交战略进行研究的相成果也有一些。包括:田庆立《三木内阁的“等距离外交”与中日缔约谈判》(《日本问题研究》2010年第2期)、孙艳晓《日本“文化外交”过程与成效的范式分析》(《理论界》2010年第9期)、巴殿君《从文化视角透析日本外交政策的战略选择》(《日本学刊》2010年第4期)等论文。

(二)地区外交

面对全球化与区域合作并行的国际与地区形势,为进一步争取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地区主导地位,上台后的越来越重视亚洲、非洲外交等地区外交战略的部署与调整。2010年,中国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1、对亚洲地区的外交

日本执政后,首相鸠山由纪夫提出了东亚共同体的区域合作新构想,把东亚共同体定位为在亚洲与美国和欧盟并驾齐驱的世界第三极。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刘江永《鸠山的“东亚共同体”设想与东亚合作前景》(《国际观察》2010年第2期)、宋均营《鸠山“东亚共同体”构想评析》(《理论月刊》2010年第6期)、刘昌黎《“鸠山构想”与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日本学刊》2010年第1期)、姚奇志《鸠山“友爱”思想的形成及其对日本新亚洲政策的影响》(《东南亚研究》2010年第4期)、刘江永《通向东亚共同体之路:合作与创新――新形势下的综合性战略思考》(《外交评论》2010年第2期)、杨保筠《日本鸠山内阁东亚共同体构想评析》(《新视野》2010年第2期)等论文。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21世纪初期日本的东亚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10月版)一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21世纪初期日本东亚政策的内容、调整趋势和调整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全面阐释。

此外,也有不少学者对东亚区域合作进行了研究,产生了诸多成果。如李宜强《欧洲一体化经验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启示》(《当代世界》2010年第2期)、自如纯《东亚区域合作与日本的政策选择》(《日本研究》2010年第4期)、安江和王厚双《日本的东亚合作战略调整及其对中日经贸合作的影响》(《日本研究》2010年第3期)等论文。其他相研究成果还有:廉德瑰《日本对东南亚的政治“切入”》(《日本学刊》2010年第4期)、李广民和江立《冷战后日本地区主义的实践及其动因》(《国际观察》2010年第3期)等。

2、对非洲的外交

自2006年非洲超过亚洲成为日本对外援助最多的地区以来,日本对非外交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注。2010年产生的相研究成果有:周玉渊《从东南亚到非洲:日本对外援助的政治经济学》(《当代亚太》2010年第3期)、司艾华《日本对非洲政府开发援助的实施方式》(《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3期)等论文。

(三)双边、多边系

1、日美系

日美系历来是中国学者对日本双边系进行研究的热点之一。2010年,中国学者对日美同盟、冲绳等问题的相研究成果有:张景全《金融危机对日美同盟的影响》(《日本学刊》2010年第3期)、陈志《日美同盟与东南亚地区安全问题研究》(《日本研究》2010年第4期)、杨光《冷战后美日同盟的强化及其对东亚地区政治的影响》(《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第1期)、陈波《日美同盟与冷战前期美国在日本本土及琉球群岛的核部署》(《日本学刊》2010年第4期)、张薇《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和美日系走势探析》(《学理论》2010年第1期)、王屏《东亚崛起进程中的日美系》(《当代世界》2010年第3期)、娄伟《日本执政与美日同盟变化》(《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2期)、李薇《冲绳问题的复杂因素及其本质》(《日本学刊》2010年第5期)、龚娜《日美安保体制中的冲绳问题》(《外国问题研究》2010年第2期)等论文。

2、其他双边系

于日澳、日印系的研究成果有王海滨《日澳安全合作:走向战略同盟?》(《社会观察》2010年第7期)、甘振军《国内于澳大利亚与日本系的研究述论》(《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2期)、王坚《浅析二战后日印系演变的内部因素》(《思想战线》2010年第s2期)等论文。安成日《于当代日韩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当代韩国》2010年第2期)、严海玉《(日本国籍法)对在日朝鲜人的作用》(《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3期)等对日韩系、日朝系进行了论述。

此外,2010年,中国学者围绕日本与俄罗斯、缅甸、蒙古等国家的系的研究成果也有一些。如吴大辉《俄日岛争:难以破解的外交“死结”》(《当代世界》2010年第12期)、毕世鸿《冷战后日缅系及

日本对缅政策》(《当代亚太》2010年第1期)、乌兰图雅《日本对蒙古援助分析》(《当代亚太》2010年第3期)等论文。

3、多边外交

2010年,中国学者对日本多边外交的研究,主要以中日美、中日韩系为重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主要成果有:刘江永《国际格局演变与未来的中美日系》(《日本学刊》2010年第1期)、王少普《多极化趋势下的中日美系》(《和平与发展》2010年第2期)、任晶晶《不等边的三角系――2010年中美日三边系变化解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12期)、陈颖《可塑性增强的中美日三角》(《现代国际系》2010年第3期)、魏志江《中日韩三国的战略信赖度分析》(《当代韩国》2010年第4期)、金淳洙和韩献栋《非传统安全合作与东北亚安全共同体的构建:基于中日韩环境安全合作进程的评价》(《当代亚太》2010年第5期)、朴英爱《中、日、韩中亚合作战略研究》(《现代日本经济》2010年第5期)、仇发华《东亚共同体的主导与中日韩的自身定位》(《当代韩国》2010年第4期)等论文。

同时,学界也产生了一些研究美日欧、中日俄等多边系的论文,如潘德昌《“新大西洋”构想与日本对欧外交》(《日本研究》2010年第4期)、徐斌和黄少卿《从双边博弈到多边合作――中日俄石油管线争端的案例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3期)等。

三 中日系

与往年一样,2010年,中日系仍是中国的日本研究的重点之一,不仅研究成果数量可观,其中有些文章还产生了值得注意的观点。

(一)于日本对华政策的分析

2010年,中国学者于日本对华外交、对华政策的研究成果有吴怀中《日本对华安全政策的理论分析》(《日本学刊》2010年第2期)。他认为:冷战结束以后,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逻辑是主导日本对华安全观念和政策形成的基本思路。上台后,自由(理想)主义和建构主义安全范式的取向有所抬头,并开始在其领导层的对华安全决策思维中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由于受到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今后日本决策主体在三大理论范式中取得某种良性的思维平衡、建立新型对华安全系的前景不容乐观。其他还有:王海滨《日本国会亲台议员与日本对华决策》(《现代国际系》2010年第12期)、熊李力《区域经济与政治大国双重视角下的日本对华外交》(《国际论坛》2010年第5期)、陈潇和时殷弘《后小泉时代自民党对华外交再审视》(《现代国际系》2010年第s1期)等论文。

(二)对中日系全局的分析和评论

2010年,高洪《中日政治系60年回眸与思考》(《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冯昭奎《发展与世界潮流相一致的中日系――兼论中美博弈对中日系的影响》(《日本学刊》2010年第6期)、王振锁《略论复交前导致中日系敌对态势的因素》(《日本学刊》2010年第2期)、谢文婷《中日系: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6期)、邵慧丽《中日战略系:竞争会导致对抗吗?》(《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6期)等论文,对中日政治系、中日系中的美国因素、复交前的中日系、中日系的合作与竞争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此外,吕耀东《中国和平发展与日本外交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1月版)一书,以国际体系下的中日国际战略及其外交理念与实践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和平发展与日本外交战略调整的相互系为重点,就两国对外战略目标的形成、发展及双边互动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中日战略互惠系的发展及趋向进行了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相著作还有:廉德瑰《“大国”日本与中日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版)、王勇编著《中日系的历史轨迹》(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等。

(三)基于特定视角的研究

2010年,中国学者从特定的视角研究中日系的成果颇丰。如胡呜《日本在野党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研究》2010年第2期)、刘玉飞《鸠山新外交与中日系》(《国际观察》2010年第3期)、门洪华《东亚秩序视角下的中日系》(《攀登》2010年第3期)、赵宏伟《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中日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9期)、田庆立《战后“和解”与中日系中的“1979年体制”》(《日本学刊》2010年第3期)、潘德昌《日侨遣返交涉的民间外交》(《日本问题研究》2010年第1期)、宋双双《日本ODA地区结构变迁的中国因素》(《日本研究》2010年第3期)、郭锐和凌胜利《虚幻的“安全困境”与冷战后中日安全系变迁》(《日本研究》2010年第2期)等论文。

于中日合作的相研究成果有刘昌黎《中日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2期)、谢晓光《完善中日环境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日本问题研究》2010年第1期)、田庆立《日本开展对华合作的战略因素分析》(《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4期)、林晓光《于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基本情况与几点思考》(《和平与发展》2010年第4期)等论文。

(四)针对现存问题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教科书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高度注的问题。高兰《历史教科书问题:中日模式与法德模式的比较》(《日本学刊》2010年第3期)一文提出,法德两国的历史教科书合作模式对于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于历史问题的共同认识具有借鉴意义。

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围绕东海油气田资源、归属以及东海海域的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划界等产生了诸多纷争。对此,孙佳斌《中日东海问题实质及海域划界问题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第3期)、卢芳华《日本申请外大陆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国际论坛》2010年第4期)等论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历来是中国的日本研究学者注的重点和热点。2010年相研究成果有:蔡亮《“断交”后日台沟通渠道的特征及其变化》(《日本学刊》2010年第6期)、李秀石《上台后的日本对台政策》(《日本学刊》2010年第5期)、王海滨和蔡亮《执政后的日本对台政策动向探析》(《国际论坛》2010年第2期)等论文。其中,李秀石指出,上台后的日本对台政策在领土问题、军事问题以及政党支持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成为影响日台系发展的因素。巴殿君《冷战后日本对台湾政策研究》(九州出版社2010年9月版)一书,从国际体系与日本外交政策变化人手,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日本国家战略定位与选择以及日本对台湾政策的发展变化,分析了日本长期觊觎台湾及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及相领域进行渗透与“介入”,并基于日本对台政策的双重性特征,勾画出其对台政策的走向,提出了应对之策。

四 军事与安全

(一)安全政策与安全战略

2010年,中国学者专门论述日本安全政策与安全战略的研究成果

不多,但相论文从多个角度对日本军事安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如徐万胜《冷战后日本海外派兵析论》(《和平与发展》2010年第4期)、江新凤《军事重心转向日本屯兵防范中朝》(《世界知识》2010年第17期)、屈彩云《战后日本在亚太安全格局中的身份建构》(《当代亚太》2010年第6期)、刘俊《日本2010年度(防卫白皮书>评析》(《国防》2010年第12期)、孙建红《日本“防卫计划大纲”架空和平宪法》(《望》2010年第52期)等。

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日本越来越重视防范和打击海盗问题,建立了以日本为主导的亚洲反海盗合作机制。史春林《近十年日本防范和打击海盗对策研究》(《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4期)、吴韵婷《冷战后日本主导马六甲海峡反海盗安全合作机制研究》(《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第4期)等论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二)军事

翟钢主编《日本国防费管理概况》(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版)一书,介绍了日本的国防体制与武装力量、国防费的规模与结构、国防预算管理、国防财务管理、武装力量生活待遇的基本情况。

汤晓迪等《日本海上自卫队反潜力量现状及其发展》(《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第7期)、陈宇杰等《日本武器装备发展概述》(《国防》2010年第3期)、木易《日本:攻防兼备武器装备继续走向高精尖》(《国防科技工业》2010年第7期)等论文,分别就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兵力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日本武器装备的发展及特点等进行了阐述。

日本驱逐舰是中国学者研究日本军事的注重点之一。相成果有:熊佳《海上生“秋月”――日本19DD型通用驱逐舰》(《舰载武器》2010年第11期)、爱澜《荒海秋风散――日本海军“野分”号驱逐舰》(《舰载武器》2010年第2期)、陈光文《22DDH直升机驱逐舰的幕后》(《舰载武器》2010年第9期)等文。

五 历史

(一)军国主义史

2010年,中国学者主要围绕日本军事发展、对华侵略等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日本军国主义史进行了研究。相研究成果有:张景全《二战前日本的现代化与法西斯化》(《日本问题研究》2010年第1期)、黄力民《二战期间日本陆军部队组织与隶属系考略》(《军事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马军《漠视后勤:日本旧陆军的特性――评藤原彰回忆录(中国战线从军记)》(《史林》2010年第3期)、李小白和周颂伦《日本北进、南进战略演进过程述考》

(《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第1期)等论文,以及沼风和陈叔阳译著《旧日本海军舰船:1870~1945》(电脑报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年4月版)、周丽霞编《正义审判:在押日本战犯全部审判完毕》(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月版)、刘怡《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舰艇全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等著作。

于日本侵华的研究成果有:吴洪成和张彩云《日本侵华时期沦陷区的专门教育述评》(《东北史地》2010年第5期)、龚娜《昭和天皇在日本侵华时期实施生化战的责任》(《历史教学》2010年第12期)、冷绣锦《试述后藤新平“文装的武备”论》(《日本学刊》2010年第4期)、王希亮《解析日本侵占东北时期的统治理念及其实质》(《民国档案》2010年第3期)、曲广华和于海波《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以(滨江时报)为中心》(《民国档案》2010年第3期)、王翠荣《洲国成立前日本对东北的新闻侵略及东北新闻界的抵制》(《民国档案》2010年第3期)、王卫星《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对南京的空袭》(《民国档案》2010年第3期)、李淑娟《日本移民开拓团的组织形态及对东北村屯组织结构的破坏》(《民国档案》2010年第3期)、居之芬《论日军强掳虐待华南强制劳工的罪行》(《民国档案》2010年第4期)、岳谦厚和田明《抗战时期日本对山西工矿业的掠夺与破坏》(《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第4期)等论文,以及朱建新和高朝廷主编《日本侵华战争化学战及战后问题研究》(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10年4月版)、步平和高晓燕《日本在华化学战及遗弃化学武器伤害问题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8月版)、陈海平和王学峰主编《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及防化基础》(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年3月版)等著作。

1906年,日本政府在大连设置了一个特殊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于满铁,中国学者给予了很大的注。主要研究成果有:武向平《日本在“东州”及满铁附属地殖民教育设施之考察》(《东北史地》2010年第1期)、李庄《满铁利用日本佛教对中国东北进行文化侵略》(《东北史地》2010年第5期)、徐占江和滕建华《日本东军要塞初探》(《东北史地》2010年第6期)、李娜《满铁对文化名城及古建筑的“踏查”》(《东北史地》2010年第1期)、郭洪茂《满铁军事系文件保密制度初探》(《东北史地》2010年第4期)等论文。

(二)政治史

2010年,中国学者对日本政治史的研究产生了一些值得注的成果。如解晓东《论日本二元化权力体系的形成与嬗变》(《日本研究》2010年第2期)、许晓光《明治前期日本“政党”观念的产生》(《日本学刊》2010年第6期)、陈伟《论山县内阁与民党的政治博弈》(《日本问题研究》2010年第3期)、梁云祥《中日近代以来不同历史经历和发展道路对东亚地区认同的影响》(《日本学刊》2010年第1期)、程文《近卫文磨与第一次新党运动述略》(《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王凯《铜镜与日本原始王权》(《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等论文,以及王振锁和徐万胜《日本近现代政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3月版)、张经建《日本权力制衡机制的演进》(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赵立新《日本法制史》(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6月版)。

于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成果有:赵德宇《简论明治时代的日本国粹主义》(《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刘岳兵《十八世纪日本的变革思想和批判精神》(《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李含《中江兆民的和平思想――以(三醉人经纶问答>为中心》《日本问题研究》2010年第3期)、董灏智《东亚视野下的“王道政治论”研究――读张将(日本德川时代古学派之王道政治论)》(《日本学刊》2010年第2期)、刘岳兵《近代日本中国认识的原型及其变化机制》(《历史研究》2010年第6期)、翟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的大亚洲主义论》(《日本学刊》2010年第5期)、李萍《日本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形态论》(《日本学刊》2010年第4期)等论文。此外,李含《近代日本和平思想的演变轨迹》(《日本学刊》2010年第3期)一文,分析了幕末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和平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并为这一思想在近代日本思想史中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唐永亮《中江兆民的国际政治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8月版)一书,以中江兆民的国际政治思想为切入点,从史学的视角论述了中江兆民不同时期国际政治思想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

(三)外交史与中日系史

于日本外交史的研究成果有:武向平《1936~1941年日本对德政策及其影响》(《世界历史》2010年第1期)、贺圣达《东亚文化圈和东亚价值观的历史考察――以中日韩(朝)越为主体的历史分析》(《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4期)、张洪军《“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外交活动评述》(《日本研究》2010年第2期)等论文,以及米庆余《日本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3月版)、陆伟《日本对外决策的政治学――昭和前期决策机制与过程的考察》(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版)等著作。

于中日系史的研究成果有:陈伟《古代日本与唐朝官人出身制度的比较》(《日本研究》2010年第4期)、王金林《北宋时期中日民间交流新探》(《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戴海斌《庚子事变时期张之洞的对日交涉》(《历史研究》2010年第4期)、葛美晶《浅谈抗日战争与中日系史研究》(《学理论》2010年第33期)、臧运祜《与中日三原则谈判》(《民国档案》2010年第4期)、荣维木和高士华《2009年中日系史研究述评》(《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第4期)、邱涛和郑匡民《戊戌前的日中结盟活动》(《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1期)等论文。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信息对抗技术》创刊于2022,是一本由国防科技大学主管,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信息对抗专业期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设“综述”和“研究论文”两个固定栏目,以及密切跟踪前沿动态和研究热点的动态栏目。

《信息对抗技术》其编审队伍由11名院士和70余名国内著名学者组成。论文被录入了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等主要期刊数据库,并争取尽快被国内外核心数据库收录。旨在成为信息对抗技术领域的权威刊物,促进学术界在该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主要报道的内容包括从电磁频谱到网络空间与信息对抗相关的领域,如雷达、通信、光电、水声、导航和制导、反辐射武器、无人机、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等技术。此外,该期刊还关注对这些技术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前沿基础理论。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第7篇

本届会议适逢CAE年会创办5周年,主办单位邀请了来自科技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制造企业、高等院校的领导、知名专家学者、软硬件厂商代表作主题演讲,进行技术交流.

年会围绕“引领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主题展开. 7月28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主持,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协会理事长、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泽玉研究员为大会致欢迎词,中国软件协会数学软件分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并行计算实验室副主任张云泉博士为大会致开幕词.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庄茁教授、东风汽车公司副总工程师陈赣先生、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赵会博士、上海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监凌天钧总工程师、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郑耀教授、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焕星研究员、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岳中第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张卫红教授等.

大会开幕式结束后,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协会理事长、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泽玉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之后的主旨报告.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庄茁教授作了题为“航天器结构力学仿真分析的若干问题”的报告;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赵会博士作了题为“CAE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碰撞安全研发中的应用”的报告;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长江学者郑耀教授作了题为“航空航天数值模拟与数字样机技术”的报告;LMS国际公司中国区CAE技术经理石银明博士作了题为“一维/三维/测试多学科多属性系统集成平台”的报告;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作了题为“汽车轻量化与高强度钢板热成形仿真技术”的报告;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王煜教授作了题为“CAD和CAE及优化设计的一体化”的报告.

7月28日下午,CAE年会的重头戏“CAE技术趋势论坛”召开.组委会精心选择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知名专家为论坛作演讲.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工程师陈赣先生作了题为“CAE技术在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越野车开发中的应用”的报告;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张卫红教授作了题为“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方法”的报告;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CAE专家吴沈荣先生作了题为“整车工程与CAE仿真技术”的报告……专家们的报告内容新颖,理论与实践并重,赢得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赏.

7月29日,年会设立的国防科技工业、汽车交通、先进制造科技应用专题分会场召开.每个分会场的报告都有10个以上,参会代表既了解了CAE技术在相关行业的应用情况,又分享了CAE厂商的成功应用案例.

为了激励CAE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主办方还组织了“2009中国CAE应用最佳实践案例”、“2009中国CAE领域最佳教育培训机构”、“2009中国CAE年会优秀论文奖”的评选活动,经过专家组的评审,最终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虚拟样车评审流程及其在某轿车项目中的应用”、奇瑞汽车发动机工程研究院的“发动机CAE开发”两个项目获得“2009中国CAE应用最佳实践案例奖”. 重庆理工大学CAD/CAE工程中心获得“2009中国CAE领域最佳教育培训机构奖”.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第8篇

开放获取概述

开放获取,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和出版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更好地利用计算机与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以此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与交流,提高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成果的长期保存,而出现的一种学术论文“出版付费,阅览免费”的新型出版模式。此项运动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特别是在2001年“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BOAI)”后,开放获取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致力于开放获取的出版和传播机构也相继成立,如出版社BioMed Central(BMC)、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ofScience(PLoS)等。

目前,开放获取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两种: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和机构仓储(InstituteRepository)。其中,前者被称为实现开放获取的“金色之路”,只在开放获取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后者被称为开放获取的“绿色之路”,只在后由作者或者第三方将论文储存在网站、学科知识库或者是机构知识库中,并且目前来说开放获取期刊是开放获取的主要路径。

截至2012年12月17日,根据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数据显示,DOAJ收录的开放获取期刊已达8484种,其中我国开放获取期刊36种。DOAJ涉及17个一级学科,具体包括农业与食品科学、艺术与建筑学、生物与生命科学、商业与经济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一般工程、保健科学、历史与考古学、语言与文学、法律与政治学、数学与统计学、宗教与哲学、物理与天文学、综合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技术与工程,其中我国开放获取的期刊主要集中在医学、生态学等领域。

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实施的必要性

开放获取的科技期刊与传统期刊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世界级的科技资源共享的平台,加快了科技成果传播速度,同时降低了知识获取的成本,这些都推动着科技期刊开放获取进程的加快。

加快知识传播速度,扩大知识传播范围。借助于现代网络和数字终端显示技术的开放获取期刊,使得科学交流不再受到时间、地点、费用等条件的限制,使得科学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扩大期刊的传播范围,并且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对于我们国防军工领域相关期刊来说,开放获取更是促进国防科技信息深入人心、广泛传播的一种新的期刊出版模式,这不仅有助于科技期刊更好地为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服务,更重要的还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扩大我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减低期刊出版费用,降低知识获取成本。与传统科技期刊进行比较,开放获取后的科技期刊,一般采用电子出版,节约了印刷成本,同时也省去了相应的快递费,这些不仅降低了期刊出版费用,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节约更多的资源,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资源友好型社会的构建,这是科技期刊为我们国家建设所尽的绵薄之力。

开放获取科技期刊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免费获取,这和现在传统科技期刊相比较而言,读者们知识获取的成本大大减低,这将有助于人们知识文化层次的提高以及对最新科技前沿的把握。对于我们国防军工领域相关科技期刊来说也是一样的,开放获取不仅减低期刊出版费用,同时对于科技期刊的编辑来说,他们更容易利用网络资源判断文章的先进性,有助于提高审稿的精度、节约审稿的时间,减低期刊的时滞,提高期刊的质量。

推动科教兴国建设,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目前,我国信息资源存在着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一些问题,如果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得到实施,加大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免费的知识,这必然会加快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养,加快科教兴国建设进程。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实施后对于我们把握科技前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要作用,所以开放获取期刊必然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

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实施的关键问题

影响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实施的关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意识层面,一是技术层面。意识层面主要是人们对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认知,技术层面主要包括经费、版权和质量控制等3个关键问题。

意识层面――对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认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科技期刊的开放获取,是一个思想意识问题。如果不能在此问题上达成共识,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在我国就不可能得到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职称的评审机制对我们的科研工作者有严格的要求,这导致科研工作者对SCI、EI、中文核心等收录期刊非常执着,对它们收录的期刊认可度高,促进了它们的快速发展与进步。高质量的文章是科技期刊快速发展的基础,只有当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以及评审制度认可开放获取期刊发表的论文时,我们的科技期刊开放获取才能实现真正的大踏步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科技成果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对于国防军工领域相关期刊而言,只有我们的专家认识到开放获取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才能更好地做到为公共利益服务,真正提高科技期刊对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技术层面――经费、版权和质量控制。决定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实施生死存亡的问题就是运作经费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就很难取得大的发展。目前,开放获取期刊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编辑成本、同行评议费用、出版制作成本、行政管理费用、网络出版技术和设备费用等。根据国际现有开放获取期刊运行模式可知,开放获取期刊经费来源主要是作者、机构和广告商,作者付费模式是主要模式,例如BMC对其网站上的广告一次点击收费5美元,每年广告收入高达百万美元。

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后用户可以无限制使用,但这并意味着不存在版权问题,只是赋予的对象与程度不同。与传统科技期刊相比,论文作者的版权不再是全部转让给出版商,要根据作者和出版商之间的协议来确定,这就是问题所在,现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划分版权所有,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作者的劳动。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中就没有设置相关条款,这给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实施带来难题。

学术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影响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目前评价科技期刊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是ISI的JCR以及CNKI等各类提供的影响因子,这些适合传统科技期刊的评比,但是新型开放获取期刊究竟该采用何种期刊评价体系,也是影响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实施的关键问题之一。

促进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实施的政策建议

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离不开政策资金的支持,需要法律解决开放获取期刊版权归属问题,同时还需要高效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以保障开放获取期刊的质量。

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政策和资金支持是促进科技期刊开放获取陕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国家层面的认可与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开放获取认知的匮乏。就国家政策具体形式上来说,应该有针对性制定支持创建开放获取期刊的政策,培育开放获取的品牌等;就资金支持方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科研工作者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文章提供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就是提供专项资金,扶持开放获取期刊的建立与发展。

就国防军工领域的期刊开放获取而言,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可以与世界先进的开放获取机构加强联系与合作,可以选取领域内高质量期刊作为试点,积极探索促进本领域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政策与资金支持模式,探索本领域期刊开放获取发展的良好模式。

解决开放获取期刊版权归属问题。版权归属问题的解决是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快速发展的核心。我们应该从满足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快速发展等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细化和健全《著作权法》,既要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又要有利于信息资源的有效传播,增强知识传播动力,注意公众利益的实现与保护。

对于我们国防军工领域的期刊开放获取而言,除了要考虑到版权归属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以外,还要考虑到信息安全问题,细化实施开放获取期刊中内容的安全保密协议,既要做到促进国防科技信息传播,又要保护好国防科技信息。

建立公开、透明、有效的开放获取科技期刊质量评价体系。公开、透明、高效的开放获取科技期刊质量评价体系是促进科技期刊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它们应该囊括期刊定位、特色、编辑队伍、作者队伍等等各类信息,使得开放获取的科技期刊能够进入优胜劣汰的良性发展循环,努力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开放获取科技期刊。

对于我们国防军工领域的期刊而言,同样也是如此,我们对于未来开放获取后的期刊要有严谨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期刊良性发展,更好地为国防科技发展服务,为我国的快速发展添砖加瓦。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英军 联合作战指挥人才 人才培养

英国国防大学成立于2001年7月,它是由英国前四所军事院校合并而成。即三军联合指挥参谋学院、皇家军事科学学院、皇家国防研究学院和国防研究中心等,校部设在斯温顿。学校的主体课程是“高级指挥和参谋课程”(联合作战指挥)。任务是按照世界级准培养联合作战指挥员和高级参谋。课程设置共有四个阶段组成:

基础知识阶段;基础理论阶;军种理论阶段;联合作战理论阶段等。时间为一年。

基础知识课程:主要进行包括英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文化以及英国的外交政策和军事力量等内容的学习。时间共十天。

基础理论课程:主要进行战争与国际法、国际安全与武打使用、战略与策略研究、领导与管理、决策与计划、媒体与军队、大规模杀伤武器、信息战理论以及包括冷战期间全球和地区安全在内的部分国际军事冲突等内容的学习,并完成论文一篇。时间共十周。

军种理论课程:主要针对各军种在联合作战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分别进行教育。如空军的主要课程内容包括:空军作战条今、空中力量学术模型、战略情报、防空、空战、战场空中支援、目标打击、海上的空中行动、空战管理、后勤保障、国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防采购订货、太空战及未来空军等。另外还包括实地参观考察英部分军事基地、院校、军工企业等,体验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性能和使用,及模拟实战作业等,课程结束完成论文一篇。时间共十四周。

联合作战理论课程:主要进行联合司令部的构成及运行机制、联合作战指挥理论、全球与地区安全研究、联合国维和、高级国防管理、多国与盟国行动、战役行动分析研究、本上安全及迅速恢复能力、战场综合作战推演(计算机模拟推演)、战争的现实等理论的学习。包括到北约等一些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并完成毕业论文。时间共十八周。

1.注重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的教学,授课效果突出

从以上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英军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中十分重视综合知识的教育,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不单单学习军事理论,还包括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法律、历史、地理、宗教等内容。不仅讲英国,也讲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其他国家。非军事课时占了近三分之一。军事理论教学内容上,不仅学习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也学习我们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不仅研究现代和过去的战争,也对未来战争进行预测。为了提高授课质量,英军非常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的教学,绝大部分授课人都是从校外聘请。根据授课的内容不同,安排的授课人也层次各异。有具有丰富的战争指挥经验的高级将领,也有专业突出的老士兵。有国家政府要员,也有地方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等。

另外,计算机模拟作战推演也是常用的教学方式,通常以军种联合作战行动为主体,重点是近年来发生的局部战争,以及设想未来10-20年可能发生的战役行动等,在制订作战计划和进行推演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首先分析交战双方(国与国,国家联盟之间)的政治历史背景、经济状况和利益需求、外交政策和国内局势等。使学员所学内容更进一步地贴近实战和应用。

2.注重讨论交流,鼓励创新,提高综合判断能力

英军认为,未来战争将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因素,难以事先得出确切的答案,作为联合作战指挥员,只要具有很高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思维,就能应付变化多端的事件。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讨论交流,鼓励发表与他人不同的观点。每个专题讲座结束后,都由演讲者个人或集体就相关课题进行50分钟的现场答疑,鼓励学员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司题。所有演讲者包括高级将领和资深政界、学术界人士,都非常乐于回答学员提问,包括一些观点十分相异的问题,欣赏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另外,大课讲授后通常安排大量的讨论交流时间,一般以班为单位进行。使每一名学员就相同的课题内容,结合自己不同的国家、军队、军种及专业背景充分发表个人看法。这种讨论就像“丰盛的世界大餐”,使每个人都受益匪浅!另外,课程中还穿插着频繁的分班分组,使每个学员都能够尽可能多的与不同国家不同经历的学员得到直接的接触和交流。通过授课、提问和讨论交流,使学员对所学的内容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并在这种激烈的思辩与交锋中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和综合判断的能力。

3.注重开放式教学,培养宏观战略思维能力

在办学方式上,实行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操作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参观见学相结合等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

4.实施高强度教学,充分挖掘学员的潜在能力

为了充分挖掘学员的潜能,实施高强度教学。首先,时间安排十分紧凑。英国防大学与地方高校一样,每年除三个假期和周六周日正常休息以外,周―至周五全天上课,从上午8:30至下午5:30,中午只有l小时的午餐时间。

另外,每―个专题都发给许多必读资料和大量选读文章和书目,几于每天都会使学员接触到几个甚至几十个新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有关联合国的内容时安排了三天课程,共开设了五个讲座分别为联合国的组织结构、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维和行动和战后重建等,这就要求学员具有宽广的国际政治、军事战略等知识。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数阅读规定的参考资料,拟制演讲讨沦提纲等,这样的高强度课程即便是对许多英语国家的军官也十分紧张,来自非英语国家学员的压力之大更是可想而知。

当然,由于英军自身的历史特点以及与美军的特殊关系,教学中,过多强调其海外领地和全球战略利益,显现崇尚武力干涉的倾向和霸权心态,对此需要全面辨证地看待,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但整体上讲,英军及西方国家的军事教育理念和军事指挥课程的组织实施,特别是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确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作者简介:

国防安全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国防教育;问题;对策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是为国防建设的思想基础服务的,是国防建设打好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的重要前提。推进新时期国防教育对提高国民国防意识,提高国民应对新时期多种安全威胁能力,及提高国防整体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国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民对国防教育地位认识不足。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回答“您不报考军校的动机是什么”时(指那些没有填写军校志愿的学生) ,选“怕打仗”和“军校管得太严”的占42%;即使国防生,他们在回答毕业后到部队的意向时,希望到作战部队的也只有19 % ,其他选择“科研院所”、“机关”、“后勤部门”的分别占45 % 、22 % 和11 % 。社区关于国防教育的调查显示,67%的人认为,国防教育就是人在各个受教育不同阶段受到的军训。17%的人认为,国防教育没有必要,我们有爱国主义的传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大家都会挺身而出的。11%的人认为,我们已经有足够强大的,国防教育可以不搞。3%的人认为,在受教育阶段所涉及的军事知识就是国防教育的内容。可见我国公民国防意识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比现代化国家国防教育应该达到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国防教育强化公民的国防意识,提高公民尚武精神已迫在眉睫。

2、国防教育法制不完善,机制、机构不健全。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已经出台,但与该法对国防教育的相关配套措施还没有给出完善的机制和制度保证,国防教育的效果没有评估机制。地方政府或者相关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对于国防动员令发出以后,对自身的任务内容和具体的动作缺乏系统规范,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的相关规定还不够完善,对于教育的组织、执行、监督都还没有完善的法规保障。相当多的人认为武装部的任务就是进行国防教育,至于武装部进行国防教育的收获他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对于整个社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足够的认识,国防教育的重任应该由全社会共同承担。

3、国防教育的内容还不够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每年9月份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尽管对时间进行了规定,但国防动员的内容还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应的学科系统,国防动员实践就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撑。首先,是目前国防教育尚未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挂靠于其它学科,致使从事国防教育的研究力量在申请课题和开展研究等方面困难重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防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其次,是教学方法上缺乏交流和研究,尤其是缺乏社会与军队有关部门之间有效的学术交流活动和渠道沟通。这些因素导致教育内容空乏、凌乱,教育方法单一、呆板,难以使公民以更高的热情来参与国防课程的学习。

4、执行国防教育师资力量难保证。目前,我国的国防教育没有专门的人才,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主要靠地方武装部门组织进行。我们对武装部干部的调查数据显示,140 名武装部人员中, 大专以下学历占64.3%,本科占33.2%,硕士研究生占2.5%,博士和博士后为零,年龄最大的58 岁,最小的27 岁,平均年龄41岁。职称评定情况为:初级职称15人,占10.7%,中级职称22 人,占15.7%, 副高级职称4人,占2.9%,正高级职称为零,无职称者98人,占71.5%,取得省部级以上学术成果的仅1人,地方武装部门的干部主要是部队退役军官,虽然具备比较完备的军事素质,但是大部分军官不具备专业国防教育的能力。建立相应的师资力量的培训系统和专业骨干力量是实现有效国防教育的重要因素。

二、国民国防意识总体不高原因分析

1、社会尚武风气弱化。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也使得一些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产生了种种松懈和麻痹思想,似乎天下太平了,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产生轻视国防、放松国防建设的情绪和现象。社会现实的消极方面不利于现代化战争背景下国防教育宏观氛围的优化,尚武精神难以养成。

2、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军人社会地位下降,职业荣誉降低。近些年来,国家发展了,但军队的社会地位却降低了。孩子们从上幼儿园开始被强烈灌输的观念只有“考大学”、“挣大钱”,因此,在广大青少年的心目中很少有为国防效力的概念,很少有人会想到保卫国家是自己的责任,只有那些高考落榜生、打工回乡者以及在社会上“混不好”的人才会考虑选择军营。

3、国防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目前,在国防动员的投入中,关于国防教育占国防动员投入量的比例还没有设定,有的国防教育投入缺乏专项经费,国防教育需要的社会资源因而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调用。目前社会上无论是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是国防力量教育的有效物质保障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强国防教育投入势在必行。

三、提高国防教育质量的对策

1、完善国防教育配套法规。国防动员的对象和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涉及的面也是非常广泛。成立相应的国防教育的专门机构,对国防动员涉及的不同领域,结合该领域的特点,以提高国民对国防的总体认识和国防意识培养为目标,针对性的设置教育内容,完善教育制度,从而整体提高国防能力。提高相关法规的奖惩力度,使得国防教育的配套法规更有效益性。各配套的法规制度应该对民防组织机构、培训、装备和费用作出明确规定。完备的法令即是国防动员必要的动作规范,也是国家意识对国防动员的重视具体表现。国防动员最有效的国家瑞士有相当完备的国防法规,与瑞士国防相关的法律有40余部,而且每部法律都十分注重其可操作性。例如,对民防设施的使用方式和使用费用的保障,以及国民参加国防训练劳务费用的保障,业主损失的赔偿,交通保障以及餐补的费用瑞士法律都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2、完善国防教育的相关学科内容,切实保证国防教育的效果。虽然我国的国防教育课程已经开设了近20 年,但国防教育还不是一门独立学科。目前国防教育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平台只有《国防报》、《国防教育》等不超过十类的报刊杂志,由于很多学报、杂志等不接受国防教育类的论文,使得从事国防教育的相应人员在时的选择余地很小,很多教育力量不得不评其他学科的职称。高校一些国防教育者表示,鉴于职称评定等,只能将军事理论课教学当作“副业”。大部分地方国防教育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合并,使得国防教育者处于半教学、半行政的尴尬境地,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防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3、丰富国防教学的方式方法。国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队列训练,基本军事理论的简单说教。可将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在一起搞好国防教学。爱国主义宣传,爱国教育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教育传统,中国近现代史是国民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本,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国防教育是加强国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军事技能培养也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瑞士国民每年都要进行射击训练和考核,考核不通过的要自费购置子弹继续训练,直到考核合格,一个具有良好军事素质的民族武装起来就是可怕的国防力量。在民国时期,桂系军阀白崇禧要求广西全民习武,尽管当时近身搏击不是主要的作战形式,但是尚武之风的培养在后来的军阀战争中,使得桂系军阀成为比较有战斗力的一支。国防动员演练是国防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检验手段。有质量的国防动员还能有效提升对抗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

4、有效发挥好高校设在当地驻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各类实践、实习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神文明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将学校的课堂讲授与校外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将原有的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讲授拓展为引导教育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能源、文化和网络等多方面、多视角地观察和思考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以及维护国家利益对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提出的具体要求; 将学生所学专业的学习与国家安全的维护相结合, 使学生带着科学的国家安全观和强烈的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去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国防意识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参考文献:

[1]白华,张骞文. 基于素质教育的国防教育模式[ J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54 - 56

上一篇:假期安全论文范文 下一篇:食品安全与化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