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范文

时间:2023-03-05 17:31:44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范文第1篇

古今字是指古时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出了另一个或几个今字(多数以原来的字为声旁),让原来的字专门表示另一个或几个概念。如“要”,本义是腰部的意思,后来因为“要”还有其他意义,就在它左边加一个“月”,用原来的“要”作声旁,形成了“腰”字,“要”和“腰”就是古今字。其他如“莫”和“暮”、“暴”和“曝”等,在课文注释中表示为“甲”同“乙”。通假字在形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仅是声音上相同或相似,是信手找来的一个同音字,它其实就是古人写的错字,如“右手攀右趾”(《核舟记》)中把“扳”写成“攀”,并不是因为当时没有“扳”字,这可以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中看出。在课文注释中表示为“甲”通“乙”。中学阶段“同”“通”没有统一的规范,统一看成“通假字”。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词类活用。它一般是文言实词,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较普遍,数词的活用较少。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判断句是用来判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是什么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判断句通常在主语的后面用判断动词“是”表示,“是”与它后面的名词(名词性词组)、代词组合成谓语,说明主语是什么。而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名词性词组)作谓语来表判断,一般不用“是”,而用“者、也”为标志,或用某些副词来帮助判断。大约一直到汉代才开始用“是”表判断,而先秦的“是”基本上都翻译成“这”。

判断句可分为四大类:

一、 与“者”“也”有关的

1.用“……者,……也”的形式,“者”表语气停顿,“也”表判断语气,可不译: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世家》)

注意:有的句子也是“……者,……也”的形式,但不是判断句,而是用来解释原因的,主语是结果,谓语是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因此,译成“之所以……,是因为……”,因为“者”除了表语气停顿以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也”的形式,主语后不用“者”,只在谓语后用“也”表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者,……”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谓语后不用“也”: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书博鸡者事》)

4.用“……者也”的形式: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二、 “者”“也”都不用,无任何标志,就是两个名词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三、 用动词表判断的

1.用动词“为”表判断: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用动词“是”表判断,比较少见: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四、 用副词表判断的

1.用副词“皆”“乃”“则”表判断: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用其他副词表判断的: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臣本布衣。(《出师表》)

梁父即楚将项燕。(《陈涉世家》)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且相如素。(《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否定副词表否定判断的,又叫“否定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蜀道难》)

被动句

所谓被动,就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在现代汉语中,表被动的意义主要是用介词“被”来表示,而在古汉语中,被动句则不完全是这样,它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它大体有以下八种形式:

1.用“见……于……”的形式,表被动,“见”和“于”都译成“被”。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动词前用“见”表被动,“见”译成“被”。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在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4.用“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受”和“于”都翻译成“被”。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5.用“为……所……”的固定结构表被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所”放在动词前表被动,两者合起来翻译成“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6.用“为所”的固定结构表被动,它其实是“为……所……”的省略形式,是“为”的宾语省略了,这种例句比较少见。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7.在动词前用“为”表被动,“为”放在动词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8.在动词前用“被”表被动,这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没有被动词等任何标志,只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它又叫意念被动句,它主要指动词的动作不是发自主语的这类句子。

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指南录〉后序》)

古代汉语范文第2篇

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范围比较狭小,后来它的应用范围比原来扩大了。其特点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如“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扩大为泛指一般的江河了;“中国”在古代指中原地区,现在指全中国。

词义缩小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变得狭小。如荀子的《劝学》中“金就砺则利”一句中的“金”,在古代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词义转移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曹操的《龟虽寿》中“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句中的“烈士”,在古代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独怆然而涕下”一句中的“涕”在古代指眼泪,现在专指鼻涕。

感彩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一句中的“卑”在古代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人的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词。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用来比喻坏人的党羽,属于贬义词。

只有有效地掌握古今汉语发展演变的特点,才能准确理解古文表达的意思,顺畅地翻译文句。正确辨识古今异义现象,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差异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这是古今汉语词汇的显著差异之一。在阅读文言文时,不能把古代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词误作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如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请指示王”一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解释为指给……看;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即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再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今齐地方千里”一句中的“地方”是两个单音词,“地”是土地,“方”是方圆;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指某个处所。

二、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现象

古代汉语中有一些由两个单音节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些词在具体语境中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不能用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强行翻译。如曹操的《短歌行》中“契阔谈■,心念旧恩”一句中的“契阔”,“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选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司马迁的《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中的“出入”是“出去”和“进入”的意思,但此处只取“进入”的意思,句子翻译为“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

三、借助课文判断词义

整个中学阶段要学近百篇传世佳作,大家从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这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一笔重要财富。如果能将课本中学到的词语含义灵活迁移,就能够快速地推断出阅读材料中词语的含义。如200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的文言文《书沈通明事》,第8题翻译句子中有“购仰妻子急”,“购”和“妻子”都是古今异义词,联系课文《荆轲刺秦王》中“今闻购将军之首”一句中“购”是“悬赏缉拿”的意思,联系课文《桃花源记》中“妻子”是“妻子儿女”之意,我们将该句翻译成“紧急悬赏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

四、根据语境判断词义

古代汉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古代汉语 课程 改革

说到目前古代汉语课程的改革问题,应回顾一下古代汉语课程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这对于改革的思路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汉语课程,是从传统的“小学”的基础上改造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小学”,主要以字形方面的文字学、字音方面的音韵学和字义方面的训诂学这三大块为知识体系的核心,它特别注重于经传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是为学习和研究古代经典服务的,它一向被看作经学的附庸,称之为“小学”。从知识体系上看,它不够科学和完备,例如缺乏“词”的观念,缺少语法学这一重要的门类;从课程性质上看,它是以文字为对象,而不是以语言为对象的,属于语文学(Philology)而不是语言学(Linguistics);从课程目的上看,它显得相当狭隘和封建保守。但它注重实用、注重感性认识、注重文字、注重先秦经典,还是有其合理的一面。

到了乾嘉之后,古音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传统的音韵学前进了一大步,同时,由于对音义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开始摆脱了文字的束缚,可以说已开始进入到真正的语言词汇领域。训诂学已初步得到了改造。到了清末,由于西洋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古汉语语法学体系,为知识体系增添了一个新的重要门类,而甲骨学的异军突起,使古文字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突破了以前的说文小篆之学。到了上世纪30年代,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为标志,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了。到此,古代汉语课程的五大门类知识――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音韵学、修辞学都已基本齐备了,只是词汇学显得比较单薄而又缺乏划时代的代表作而已。

然而,正当古代汉语课程的知识体系刚刚初步更新完毕,剧变的时代选择了白话文,古文终于被时代所冷落,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可喜进步。就是对古文本身来说,也未必不值得庆幸,它体现在历史文化遗产和语文素养方面的自身价值,是可以一眼看到的。解放后,悠久丰富的祖国文化遗产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急需批判地继承、普及和挖掘,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现代语文取得了历史地位之后,也急需从古文中吸收有生命力的东西,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于是古代汉语课程也就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应新时代的出路,那就是为培养群众的阅读古书的能力,以批判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提高群众的语文素养;吸收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以丰富和发展现代汉语,推进祖国的语言科学而服务。古代语言虽然已经过时了,但古代汉语课程却成为中学要初步学习、大学要专门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到此,传统的“小学”才真正完全地改造为现代的古代汉语课程。

“五四”运动以后,青年一代在古文素养上,已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不必讳言的。现在学习古汉语的青少年,古文底子薄,但课时却不多,要求又不低,这是一个突出的矛盾。这个矛盾到今后或许还会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古代汉语课程要特别注重基础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起点不要太高,要循序渐进,要精讲多练,关键要有一个适合现代青少年实际的科学的教学计划,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量化,有步骤地进行实施。我们认为,目前高校的古代汉语课程和教学,在三个方面的问题较大,应当加以改革:

第一,教学计划缺乏量化标准。

培养青年一代阅读古书的能力,当然要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那么具体地说,应该掌握多少古汉语常用字?这些常用字又是哪些?应该掌握多少古汉语常用词?这些常用词又是哪些?应该掌握多少古汉语常用句式?这些句式又是哪些?再精细一些说,应该掌握哪些繁体字和异体字?应该掌握哪些古今字和通假字?应该掌握各常用词的哪些重要古义?应该掌握哪些复音词?应该掌握哪些重要的典故和成语?应该掌握哪些常见的活用的实词?应该掌握哪些重要的虚词?如果宏观一些来看,至少要学习多少种类或篇数的文选?常识和文选的分量比重究竟是多少最合适?语言范围外的常识又该占多大比重?专科和本科的区别主要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都缺乏研究或研究不够,这方面的成果很少见到,这就很不利于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也很不利于测试和检验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理论的指导,又需要细致耐心的调查统计,还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我们应该努力去做。

第二,有的教学内容重复陈旧。

由于不了解学生和中学的实际,古代汉语课程常有重复学生在中学已学过的内容,例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判断句、被动句等,以及一些文选。还有,本科开设了《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等选修课,与《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也有相当大的重复。这些地方,要做到知识的合理衔接,就要熟悉学生的现有水平,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和分工。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的地方,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教材。现有的古代汉语教材,估计不下百种,近年来在编书热的影响下出版的特别多,其中大多是互相转抄,其编写体例、知识内容、章节顺序和文选篇目,甚至例句,常令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发展的眼光来批评,就是停滞不前,就是陈旧落后,这种教材之多,说明古代汉语课程的陈旧也够严重了,这也是一种惊人的浪费和低效率。我们渴望有一种新颖大胆的切合实用的新型教材出现。

第三,缺乏统一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

建立统一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建立统一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有利于大家充分展开讨论,促进古汉语语法研究。其次,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建立起来,对教学有好处,有利于大中学教学接轨,使青少年减少一些学习上的麻烦,不在一些无谓的名词术语上纠缠,增强实用性。再次,建立统一的古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并不会损害学术争鸣和学术发展,它不是僵化的不可变动的教条,完全可以批评,可以再作补充修正。它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已,正如一套制服,上班时要穿上它,下班后则悉听尊便。

实际上《古代汉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运用所学知识:“借助于工具书和必要注释,阅读文史方面的一般古籍。”所谓“一般古籍”就是类似《古文观止》那种程度的古文,并不是说要能读懂过于艰深的某些古书,如《尚书》、《周易》之类。所以古代汉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古代汉语[M].语文出版社,1992.

[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山西出版社,1981.

古代汉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成语 古代汉语 修辞现象

现代汉语的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汇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整体性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被应用,这便是成语。它是古代汉语的精华,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言简意赅,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语言。它为古今汉语搭建了一座桥梁。因其传承性、沿习性而蕴含了大量的古代汉语语法特点。本文旨在从古代汉语修辞的角度对汉语成语做透视分析,以期更准确地理解成语,提高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

修辞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古人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早就谙熟此道,故而作为古代汉语精华而传承下来的成语,蕴含了许多古代汉语修辞现象,现就这一现象进行论述。

1.成语中的夸饰现象

夸饰是古籍中常见的修辞格式。早在《诗经》中就多有运用,如《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说:“文辞所被,夸饰恒存。”夸饰将客观的人或事物的特点,通过主观情意的夸张渲染与铺饰形容,使它与真正的事实相差很远,往往使句子或文章呈现言过其实、一鸣惊人的效果,给人深刻印象。成语中也不乏这种修辞现象。如“喙长三尺”,嘴长三尺。夸张地形容一个人特别能言善辩。“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帽子。夸张地说明一个人愤怒到极点。这类的成语还有“倾城倾国”、“气冲斗牛”、“垂涎三尺”、“点铁成金”、“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不逐一列举。

2.成语中的引用现象

古人在著述时,援引他人之言或典故,以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便是修辞中的引用。引用的形式有三种,即引言、引事、引文。这种修辞格往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是古代典籍中常用的一种,因此也多见于成语中。

2.1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之于典籍记载的格言、谚语、民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千金一诺”,这个成语本身是一句谚语的引用,出自《史记·季布列传》,季布为人行侠仗义,非常讲信用,因此在当时的楚地就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后来人们便用“千金一诺”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非常守信用。“出尔反尔”,战国时期,邹国与鲁国交战惨败。邹穆公问计于孟子,孟子则引曾子之言“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也”指出了邹国失败的原因是不爱惜百姓,所以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后人用“出尔反尔”说明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唇亡齿寒”、“陈力就列”等皆属此类修辞格的成语。

2.2引文。引用古代典籍中的文字,增强说服力。如“同心同德。”语出《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后人常用以表示思想统一,信念一致。“白驹过隙”,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以此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像这样的成语数量很多,如“过犹不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坎井之蛙”等,不一而足。

2.3引事。引用历史故事。如“高山流水”,典出《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就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这种引用历史故事的成语诸如“毛遂自荐”、“负荆请罪”、“指鹿为马”、“卧薪尝胆”、“孺子可教”等俯拾皆是。

3.成语中的譬喻

譬喻是一种运用想象和联想,以具体而熟悉的事物,比方说明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有明喻、隐喻、借喻等形式,往往能使道理通俗易懂或使说明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是古代典籍十分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因此,这种现象在成语中也多有存留。

3.1明喻。常用“犹”“若”“如”等喻词加以表明。如“从谏如流”,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甘之如饴”,认为那个东西或那个事物甜美,就像喝了糖浆一样。比喻心甘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呆若木鸡”,呆傻得像木头鸡一样。像“虽死犹生”、“挥金如土”、“洞若观火”等成语皆含明喻现象,因有喻词,常可一目了然。

3.2暗喻。比喻时不用喻词,直接表述。如“珠落玉盘”,语出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以形象化的比喻,将琵琶女“嘈嘈切切错杂弹”的乐音直接描述为“大珠小珠落玉盘”,以此形容琵琶声的悦耳动听。后人则以“珠落玉盘”,比喻声音十分动听。“唇枪舌剑”,以枪喻唇,以剑喻舌,本体和喻体之间不用喻词。“字字珠玑”,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成语“有口皆碑”、“冰清玉洁”、“车水马龙”、“土崩瓦解”、“人老珠黄”等均属词类,表情达意十分生动形象。

3.3借喻。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如“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结果灾祸反而更严重了。成语本身就是喻体。“沧海一粟”指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另如“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空中楼阁”、“釜底抽薪”、“揠苗助长”、“对牛弹琴”等都是运用借喻修辞格的成语。

4.成语中的代称

代称是一种不直接称谓事物固有的名称,而是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的修辞方式。运用它的好处是突出事物特点,引发读者联想,使表达更加具体生动。成语中的代称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4.1用事物的性状、特征代称该事物。如“披坚执锐”,坚,铠甲的属性,此代称坚固的铠甲;锐,兵器的属性,此代称锋利的武器。这是以事物的性质代称该事物。“绿肥红瘦”,以“绿”和“红”分别代称叶子和花,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生动。再有“抱残守缺”、“褒善贬恶”、“乘坚驱良”、“青黄不接”等都属此类成语。

4.2用特称代泛称。如“事后诸葛”,以“诸葛”这一特殊称谓代称未卜先知的一类人。借以讽刺事前无意见,事后才高谈阔论的人。“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以此代称宫室。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蕴含这种修辞现象的成语俯拾皆是,“案牍之劳”、“目不识丁”、“胸无点墨”、“衣锦还乡”、“满腹经纶”、“闲话桑麻”等,此不赘举。

4.3用泛称代特称。如,“鸣金收兵”,“金”是一切金属制的乐器的泛称,此代称锣。“行将就木”,“木”是一切木器的泛称,此代称棺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濒临死亡。其他像“声色犬马”、“金鼓齐鸣”、“手无寸铁”、“纸上谈兵”等均含此类用法。

5.成语中的并提

把本应写成两个短语或句子的话合并成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句子,把相同的词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仍需按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分别承接的一种修辞方式。它的好处是可使行文紧凑,古籍中常有运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耳目聪明”,意义上要分别承接,应是“耳聪目明”。“表里山河”则应是“表河里山”,意为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龙蛇飞动”应承接为“龙飞蛇动”,用以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另外,“山川表里”、“妻子离散”等都是并提。

6.成语中的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指上下句文意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互相隐含的一种修辞方式。上下句之间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文可使行文简约,形成对仗。如“言传身教”,既用言语来传授教导,又用行动来传授教导。“人困马乏”,人马都很困乏,形容旅途劳累。“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明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成语中的互文现象很多,如“狼吞虎咽”、“醉生梦死”、“奴颜婢膝”、“娇生惯养”、“提纲挈领”、“人仰马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

7.成语中的委婉

这种修辞方式是不直言其事,在行文时,不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直接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如“名落孙山”,语出宋朝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是说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委婉地说明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玉楼赴召”,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后以“玉楼赴召”委婉地表达有才华的文人的死亡。古人十分避讳死亡,所以对死亡的说法就有多种委婉的表达,体现在成语中的也很多。如“宫车晏驾”是称谓帝王的死亡。“寿终正寝”是指年纪很大的人的死亡。而“兰摧玉折”多指人不幸夭折。“溘然而逝”、“与世长辞”、“一瞑不视”等都是对死亡的委婉说法。

总之,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由于其本身古今传承的独特性,其中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修辞现象。分析了解成语中的这种修辞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成语的意蕴,进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古代文献典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可谓一石二鸟。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唐作藩.古代汉语[H].商务印书馆.

[2]王力.古代汉语[H].中华书局.

古代汉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谦敬副词 表谦副词 表敬副词

中图分类号:13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9-0066-02

引言

谦敬副词主要是表示对人尊敬的态度,对自己用表谦副词,对别人用表敬副词。谦敬副词常用于下级对上级、臣属对皇帝、晚辈对长辈、或者同辈之间表尊敬的语言中。表谦副词和表敬副词有时很难分开,因为对别人表敬,同时也就含有自己的谦逊,自己的谦逊,同时也就是对对方的尊敬。谦敬副词很难准确译出,在某种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译,也可不译。下面将对谦敬副词做具体的分析。

一、表谦副词

表谦副词主要是表示自己谦卑的词,主要有“辱、敢、窃、伏(伏惟)、猥、叨、忝、愚、备、谬、”等。

(一)辱

“辱”,是指使对方受屈辱,用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的自谦,也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可译为“屈尊”、“屈驾”、“承蒙”等,也可不译。例如:

1.君辱举玉趾以在寡君之军,群臣将传遽以告寡君。(《左传・哀公二十一年》)

2.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汉书・司马迁传》)

(二)敢

“敢”,是指地位底下的人向尊贵的人进言,也就是说“敢”字常用于表示谦虚、有所请求的场合。可译为“冒昧地”,也可不译。例如:

1.赤也惑,敢问。(《论语・先进》)

2.敢犒从者。(《左传・骰之战》)

“敢”在现在汉语中将它的谦辞之意延续了下来,用来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例如“敢问”、“敢请”、“敢烦”等,但多用在书面语中。

(三)窃

“窃”,含有“自己说的话或行为不一定对”的意思,是古人自谦之辞,用于表示精神活动的动词前,常见于下对上的言辞中。可译为“私下里”、“私自”等,也可不译。例如: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

2.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汉书・司马相如列传》)

(四)伏(伏惟)

“伏”,用在动词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多用于奏章书信中,臣子对皇帝上书就是用“伏(伏惟)”来表示对皇帝的敬意的。可以随文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伏闻康叔亲属有十。(《史记・三王世家》)

2.伏惟启阿母。(《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

(五)猥

“猥”,有时是说话人用来表示自己的身份、才德低下,不该承受之意,有时用在对方行为的动词前,表示对方对自己的行为是不合常情的,以此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猥”可根据上下文灵活对译,也可不译。例如: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文选・诸葛亮:出师表》)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李密:《陈情表》)

(六)叨

“叨”,表示忝辱得到某种待遇,在古代汉语中不常见,在现代汉语中也已失去了表谦的之意,所以,有时对“叨”的理解不是很准确。例如:

“叨逢慈奖。”(梁简文帝:拜皇太子临轩意谢表)

(七)忝

“忝”,用在动词前,表示自己承担某任务或居某位置不称职感到愧疚。可以根据上下文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后汉书・史弼列传》)

2.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用,只能在书面语中略见一二。“忝”,有“玷辱、惭愧”之意,往往都是自己说自己,如“忝列门墙”,表谦虚,“忝”字用在别人身上,就是对别人的不尊敬,所以“忝”字的运用是比较巧妙的。

(八)愚

“愚”,表示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是长幼或尊卑关系,多用于年幼者对年长者,晚辈对长辈,婢仆对主人,下级对上级,臣下对君主等。可以根据上下文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2.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九)备

“备”,用在动词前,表示自谦,如担任某职,意思是说自己没有才德,只是充数而已。译为“不称职地”、“勉强地”,也可不译。例如:

1.吾尝备位将相。(《汉书・萧望之传》)

2.蒯聩不敢自佚,备持矛焉。(佐传・哀公二年》)

(十)谬

“谬”,表示说话人的自谦。可以根据上下文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敬德辞曰:“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九年》)

2.谬承知遇,欣荷实深。(《韩昌黎全集・答魏博田仆射书》)

二、表敬副词

表敬副词主要是表示对对方尊敬的词,主要有“请、敬、谨、幸、惠(惠然)、试、蒙、垂、恭、钧(均)”。

(一)请

“请”,表示一种尊敬或谦让的态度。可仍译为“请”字,也可不译。例如:

1.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私语矣。”(《论语・颜渊》)

2.城人赵而璧留秦;成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蔺相如列传》)

“请”在现代汉语中的位置和修饰对象与古代汉语不同,古代汉语是放在自己的行为之前(表达对对方的敬意),现代汉语是放在敬意承受方的行为动作之前。

(二)敬

“敬”,表示对“天”、“神”、“尊长者”的尊敬,或者是表示礼节上的尊敬。译为“恭敬地”,还可根据文意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庄子・盗跖》)

2.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敬”在现代汉语中大多用作动词,表示很礼貌地送上(饮食或食品),如“敬茶”、“敬酒”等。

(三)谨

“谨”,多用于下对上的言辞中。译为“认真地”,还可根据文意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于左。(诸葛亮《后出师表》)

2.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战国策・魏策四》)

(四)幸

“幸”,常用在对方行为的动词前,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很幸运,从而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还可用在表自己行为动作的动词前,在表谦卑的同时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可译为“侥幸”、“幸运”之意,或不译出。例如:

1.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史记・项羽本纪》)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惠(惠然)

“惠”,用于动词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是“说话人认为动作的施行是施事者的恩赐或美好的情意,有时还表示感情的亲近。”“惠”可根据文意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郑风・褰裳》)

2.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惠”在现代汉语中沿用了表敬之意,例如“惠赠”,意为赠送,带有一种赠送方给予受赠方恩惠的意思。

(六)试

“试”,用于上对下或朋友之间提出某一请求的句子中,表示尊敬。可译为“试着”,可不译。例如:

1.梁非戍周也,将伐周也。王试出兵境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2.足下幸试为仆留意一省。(《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

(七)蒙

“蒙”,用在动词前,表示承受某种动作,进而表达谦敬之意。可译为“承蒙”,也可不译。

1.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劲望,三年於今,未蒙省录。(《后汉书・班超传》)

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八)垂

“垂”,用在动词前,表示对高于自己的人的尊敬,多见于下对上的言辞中。“垂”可根据文意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请诉之,愿丈人垂听。(马中锡《中山狼传》)

2.垂问以鄙况。(《自居易集・答户部催侍郎书》)

(九)恭

“恭”,用在动词前,表示恭敬地施行某种动作,谦逊有礼。译为“恭敬地”、“恭谨地”。

1.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论语・公冶长》)

2.相国年老,素恭谨。(《史记・萧相国世家》)

“恭”在现代汉语中也沿用古汉语之意,表示“恭敬地”。“恭”和“敬”是同义词,要做区分,“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在内心方面。

(十)钧(均)

“钧”,在古代汉语中与“均”为通假字,用在动词前,表示敬意。可根据文意灵活译出,也可不译。例如:

1.倘略赐钧览,不胜幸甚。(《陈亮集・与周丞相书》)

2.到彼读书之暇,当往访故贾平章钧眷刑国莫夫人,以此呈之。(《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

结语

在古代汉语中,谦敬副词用得非常普遍,不仅可以看到它们与中国古代伦理的密切关系,还可以看到我国古代人与人之间的尊敬和谦卑。在现代汉语中,大多谦敬副词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而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表谦和表敬的词语来代替它们,我们可以知道语言是不断变换的,一定要遵守它们的发展规律,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邓明《“请”字异释》叨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2]范天成《对郭编的几点质疑》[J]西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第21卷

[3]康瑞宗《古代汉语语法》[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

[4]凌霄《浅谈古代汉语学习中副词的辨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5年第2期

[5]刘超班《古代汉语表敬语素的特点及其类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3月第3期第19卷

[6]李春玲《中国语文》[J]1996年第3期

[7]钱大群秦至沛《文言常用八百字通释》[M]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

古代汉语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于”字;词性;起源;语法作用

一、“于”的词性探讨

古代汉语中,“于”字的介词用法最为普遍和频繁,许多古代汉语教科书上讲的都只有介词用法,关于“于”字是否有动词用法,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为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再作探讨。

(一)动词说

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甲文说・释于》中指出“贞卿事于北宗,不遘大雨”中的“于”当训为“往”。[1]潘允中先生在《汉语语法史概要》里提到:“就词义说,‘于’和‘於’是相同的,《说文》:‘于,於也。’《广雅・释言》:‘於,于。’‘於’本为动词,和‘在’同义。” [2]

关于“于”的用法,前代学者有的依据毛传、郑笺等古训,有的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排比归纳推出“于”的动词意义。郭锡良通过考证甲骨文中“于”用作动词的情况认为介词“于”来源于“去到”义的动词“于”。[3]例如:

(1)壬寅卜,王于商。(合33124 )

(2)从向归,乃先于孟。(合29117 )

梅祖麟肯定“于”在甲骨文里有动词用法,意思是“来往”的往,也就是《毛传》所说的“于,往也”。[4]

(二)介词说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以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等。目前语法学界大都认为古代汉语中的“于”是介词。郭锡良在《古代汉语》里提到:“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为、由、自、从、向、在、用、被’等这些介词的常见用法大部分都保存在现代汉语里。” [5]

二、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

(一)起源

关于介词“于”的起源,历来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1.动词虚化说。即由“往”义的动词“于”虚化而来。持这种观点的有洪波、郭锡良、王鸿滨等。

2.上古泛声来源说。即介词“于”、“於”、“乎”来源于上古的泛声。持这种观点的是赵仲邑。他认为可根据来源把上古汉语的介词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即来源于泛声的介词和来源于动词的介词。

3.格助词来源说。即介词“于”来源于远古汉语的格助词。持这种观点的是时兵。他认为原始汉语的语法基本格局与古藏语大体相同,都是SOV型语言,没有前置介词,而使用格助词标志体词性成分在句子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对比以上三种说法,笔者比较赞同动词虚化说。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发现了许多用作动词的“于”,并看到了动词“于”和介词“于”的密切关系,能描绘出由动词“于”到介词“于”的语法化过程。之所以由动词虚化为介词,首先是由于汉语这种特定语言的需要。汉语是孤立语,依靠语序和虚词这些语法手段表达语法意义。殷商汉语还比较原始,虚词还不很发达,需要一些介词来引进处所、时间、对象等词语。正是这种需要促进了由动词“于”向介词“于”的语法化。

(二)发展

甲骨文中的“于”使用频繁,有动词用法,也有介词用法。胡小石先生早就肯定它是介词,指出:“卜辞用‘于’有三例,一以示地,二以示时,三以示人。” [6]甲骨文中“于”字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它应该是先用来介绍行为的处所,再扩展介绍行为的时间和动作涉及的对象。“于”用作介词的例子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动词/动宾+于+处所名词

(3)贞:方其来于?(合6728)

(4)土方征于我东鄙。(合6507)

2.于+时间词+动词//动词+于+时间词

(5)贞:其于六月娩。(合116正)

(6)丁亥卜,酒升岁于庚寅。(合4318)

3.祭祀动词(+祷告事情)+于+祭祀对象//于+祭祀对象+祭祀动词(+祷告事情)

(7)贞:燎于王亥母豚。(合1186正)

(8)于示壬告三牛。(屯783)

4.受事名词+动词+于+名词

(9)三百羌用于丁。(合295)

西周金文的“于”仍有用作动词的,至于介词的用法则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于”所带的词语,可以不是表示具体事物或地点的名词,而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或形容词。如:

(10)曰古文王,初和于政。(墙盘)

(11)克成绥吾考以于晏晏受令。(沈子也簋盖)

其次,“于”字用作介词行为涉及的对象,搭配的动词比甲骨文广泛得多,不限于祭祀动词,因而构成的语义关系必然更加复杂。有的是引进受事或当事(非动作的直接接受者),例如:

(12)王乘于舟,为大礼。(麦方尊)

有的是引进取予的对象,例如:

(13)其又内于师旗。(师旗鼎)

有的是引进告语的对象,例如:

(14)告追于王。(多友鼎)

有的是引进动作的施事,例如:

(15)中乎归生凤于王。(中方鼎)

先秦典籍(主要指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中介词“于”(包括它的各种写法)在语法作用方面的发展变化主要有四点:

1.介词“于”的后面不再是只带体词性结构,间或也能带谓词性结构。例如:

(16)出怒不怒,则怒出於不怒矣。(《庄子・庚桑楚》)

(17)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长於无祸。(《荀子・劝学》)

2.用在形容词后面,产生了引进比较对象的句式。例如:

(18)季氏富於周公。(《论语・先进》)

(19)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3.出现了一种甲骨文中没有的对于义的“於”字。例如:

(20)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1)吾於子思则师之矣。(《孟子・万章下》)

4.介词“於”进一步虚化,开始同别的词构成固定结构。例如:

(22)至於子都,天下莫不如其娇也。(《孟子・告子上》)

(23)王不听,於是国人莫敢言。(《国语・周语上》)

三、介词“于”的语法作用

第一种是表示处所、时间和涉及的范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例如:

(24)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5)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第二种是介绍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给”“对(对于)”等。例如:

(26)先民有言:“询于邹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

第三种是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比较。例如:

(27)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

(28)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有时,不比较程度,只指出异同,也可以用同样的结构。如:

(29)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

(30)是何异於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第四种是表示被动,即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31)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四、结语

本文共探讨了有关“于”的三个问题,即词性、起源和发展、语法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关于词性问题,“于”在古代有动词和介词两个词性;关于起源问题,在研究诸多语法学家成果的前提下,本文总结出介词“于”是由动词“于”虚化而来;对“于”的常见语法作用本文总结出文中四点。本文的研究,希望对语法学研究有更深的帮助,也希望得到专家的指正,使本问题的讨论更为深入。

【参考文献】

[1]杨树达.杨树达文集之五[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潘允中.汉语语]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

[3]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2).

[4]梅祖麟.介词于在甲骨文和汉藏语里的起源[J].中国语文,2004(4).

[5]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古代汉语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反训;类型;应用;整理

中图分类号:H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133-01

由于在课堂上老师稍微提了一下反训,让我对它产生了好奇。我想当时肯定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不是很理解吧。那么借着这次论文,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吧。

一、对反训的大概认识

最早提出“反训”的是晋代郭璞。他在《尔雅•释故下》说:“治、肆、古,故也,肆、故,今也”条下注云:“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又于同篇“徂、在,存也”条下注云:“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他在《方言》卷二中又提到:“苦而为快者,犹以臭为香,乱为治,徂为存,此训义之反覆用之者也。”说得明白一点,反训就是用已知某词之反义词来训释该词的意义,又称反义相训。新版辞海这样说:“有些词在古代含有相反的两义。如‘乱’字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而《史记•夏本纪》作:“治而敬,以治训乱,训诂学上称反训。”

二、反训的类型(美恶同辞、施受同辞、正反同辞)

(一)美恶同辞是常见一种现象,它是指同一个词兼有好坏两方面的义项,它可能反映事物本身美恶两个方面,也有可能反映人们对事物或现象的爱憎态度。

(二)施受同辞主要表现在动作行为词的上面。所谓“施”就是发出某种动作行为,“受”就是接受某种动作行为,即同一个词能够表示发出的动作又能表示接受的动作。

(三)正反同辞是指一个词兼有正反两方面的意思,从广义上讲,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也是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意思,一切反训现象都可以称为正反同辞。

三、反训字、词的应用和整理

《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句中“相率”一词,朱振家《古代汉语》将其理解为“互相率领”,“相率而为伪者也”即谓互相率领着做欺诈的事。而“率”可反训为“循”、“从”。《尚书•舜典》:“蛮夷率服。”孙星衍疏:“蛮夷循服。”《尔雅•释诂上》:“率,循也。”不仅“率”可以训“从”,且“从”也能训“率”。《战国策•楚策》中“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鄢陵君和寿陵君……”这里的“从”读“zong”四声。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解释为“跟从、侍从”,这里是鄢陵君和寿陵君跟随着楚王。其实在这里直接训“从”为“率”就会表达得更加明确,即楚王率领着鄢陵君和寿陵君。“率”既有“跟从”也有“率领”的意思,二者是互训的。还有“乱”字有扰乱和治理两义。以“治”解释“乱”,“祥兼祥祲”也是训诂学中常举的例证。《说文注•示部》:“祥,凡统言则灾亦谓之祥,析言则善者谓之祥”。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这是训诂学中的通例。《汉语大字典》对祥解释的第三个义项是吉凶的征兆,这与“统言之”本质上是相同的。

董璠发表了一篇用骈体文写的题为《反训纂例》的文章,里面以字为单位把反训分为十类:一曰同字同声反训,二曰同字异读反训,三曰从声反训,四曰异形反训,五曰表德反训,六曰彰用反训,七曰省语反训,十曰叠词反训。后来徐世荣在《古汉语反训集释》中再以“字”为单位,把反训分为十三类:内含,破读,互换,引申,适应,省语,隐讳,混同,否定,殊方,异俗,假借,讹误。两位学者主要从文字学角度对一字兼有正反两义的反训现象作了全面而系统地整理。

综上所述,让我们知道了关于反训的一些知识。了解到反训就是在词义系统里,两个看似矛盾而互为相反的意义,又可以共存于同一语言单位中的一种训诂学。

参考文献:

[1]王红.也谈反训[J].语文教研,2007.6.5.

[2]李仕春,艾红娟.反训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莫沉.“反训”之现象探微[C].语言文化,2010.10.15.

[4]王兴才.汉语语法和语法化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7.

[5]秦越.中国学术研究[J].杂志期刊,2010年第1期.

[6]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0.1.

作者简介:

陈瑶,(1990-)女,汉族,重庆市万州区五桥人,研究方向: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范文第8篇

第二作者:郝树栋,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 要:古代汉语教材是古代汉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与运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开创了“三结合”体例,影响深远。李国英、李运富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是王力后又一部优秀的作品。本文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两部教材的不同、各具特色之处。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材;对比分析

古代汉语课程的设置追溯到1952年,经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各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开设之初,没有明确的教材,教学内容“不是按学科本身及学生实际需要来确定,而是以教师的爱好和所长为转移。”①1959年,朱星先生主编的《古汉语概论》作为第一部古汉语教材正式出版,但由于内容庞杂,试用一年以失败告终。

一、教学目标、适用对象与体例的不同

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化及教材的编写都有重要的意义。不同古汉语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王本教材的首要特色是明确肯定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性质是工具课而不是理论课,设置这门课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正因为王本是工具书,所以适用对象一般是大学师范学生及相关专业学生。

二、文选部分的不同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语言的学习更是离不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越丰富,积累的就越丰富,学习古代汉语更是如此。要获得感性认识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大量的古代文献。王本提出“以文选为纲”,强调“本书文选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此说来,王本将感性认识提高到了重要位置。全书文选共计247篇,选文既全面又重点突出,覆盖了散文、骈文、辞赋、诗、词、曲等方面的作品,重点是散文,散文的重点放在先秦。

其一,篇数寥寥无几,除去汉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文选,真正地散文篇目只有13篇。可以说,少量的文选是为通论服务的,是对通论的补充与实践,缺乏充分的感性认识。而王本与之相反,通论是为文选服务的。王本每篇文选下都配有相应的注释,李本只有文选,没有注释,对于学生而言,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缺乏工具性,才相应锻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

其二,李本虽然缺乏大量的感性认识,但是文选部分全部使用繁体字,保留异体字,并且不加标点,目的是让学生直接接触古代文献的原貌,以增加古代语感,提高解决阅读障碍的实际能力。李本教材长期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材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程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比较注重文献的阅读和古注的利用,从陆宗达、萧璋、俞敏等先生提倡起一直延续到现在”。“实践证明,让学生从原材料出发,学习之初就直接接触古人的文献、注释,对培养学生的古代语感和解读古书的能力很有好处”。②保留古著原貌是其他版本教材鲜有的,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三、通论部分的不同

通论是古代汉语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王本全书通论32节,涉及面广,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讲授内容基础、易懂。王本作为工具书,不追求知识的深度,只传授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句读、文化常识等,内容浅显易懂,不枯燥,学生很感兴趣。

(二)不求全面,不求系统。王本古汉通论并不是把所有知识体系全部罗列出来,例如讲音韵时只是简单涉猎基本音韵知识,并没有将各个时期音韵系统做详细阐述;语法方面的通论虽然章节较多,但也只讲了古今语法差别较大的地方。内容的取舍围绕提高阅读能力展开。

李本通论占全书大部分章节,相比王本的“感性认识”、“工具书”而言,李本可以称为是“理性认识”、“语法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系统性强

1.全书除前言外,包括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音韵学、修辞学。主编李本的各位老师认为,词汇、音韵、语法是构成古代汉语的基本要素,文字是书面形式,修辞从表达角度看是运用,训诂从理解角度看是阅读。这六方面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2.同王本相比,李本的体统性还体现在各个章节的安排上。王本通论从词讲到字、句型又回到词的讲解,章节的安排上杂乱无章,缺乏规律性。而李本系统性强,从汉字到词汇、语法,再到音韵、训诂、修辞。

(二)内容全面

从全书的六章来看,不仅涉及古代汉语的字、词、语法、还有训诂、修辞、音韵等知识。王本也都有所涉及,但与王本注重字、词、语法,忽视训诂、修辞、音韵不同的是,李本在各个章节的安排上做到篇幅一致,六章平均分配。也就是说李本不偏废任何一个知识点,各个章节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每个知识点都做到了全面、系统的讲解。

第一章文字部分,与王本只讲汉字的字形结构与字际关系相比,李本从汉字的性质、特点、起源、发展到汉字的结构、字际关系,从汉字的起源到现今汉字的发展,这种追根溯源、循序渐进的做法有助于认识与理解问题的深化。

第二章词汇部分,在王本的单音词、复音词、古今词义的差异、本义与引申义、同义词辨析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古代汉语词汇的发展这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是词汇发展的表现,包括新词产生的方式、同源词等,对词汇的发展做到了清晰的认识。现代汉语中有这一部分的内容,而其他古代汉语教材鲜有此内容,这就做到了与现代汉语的衔接。

第三章语法部分,词法、句法与王本大致相同,增加了句法成分的省略与数量表示这两部分。

第四、五、六章是音韵、修辞、训诂这三方面的内容,从概述,重要学说、专论等理论发展到实际的应用都有所讲解。

四、常用词和补充资料的不同

王本采用文选、通论、常用词三结合的方式,每单元后附有常用词。常用词的编写由于当时编写教材时没有专门的辞书,可以算是一部小型古汉语词典。因此,在书中编入常用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词的查阅。

李本除了文选和通论,还另外增加了问题讨论和补充材料部分,没有常用词部分。问题讨论部分提出了一些有争议或教材中没有详讲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讨论或者进一步归纳的。

王本是古代汉语教材的的开山之作,从内容到体例都为古代汉语教材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的里程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变化,王本教材也出现许多不适应教学的方面,如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等。李本作为一本系统的古代汉语“语法书”,内容全面,还原古书原貌,利于培养学生实际阅读古书的能力。(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佚名.各高等院校语言学课程整改情况,《中国语文》,1958年第7期

[2] [3]李国英、李运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前言

[4] 何九盈.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的里程碑――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J]全国优秀教材评介

注解

① 佚名.各高等院校语言学课程整改情况,《中国语文》,1958年第7期

古代汉语范文第9篇

关键词:他;你;我;他者意识

孤独是你我的裂变/裂变是黑色的沦陷/捉不住你的眼波/眼波从肩头滑过/

你我似飘忽的星体/星体在悄然地红移/生命已散成碎片/碎片零落在荒原/

愿你像黑洞般神秘/释放出无声的引力/再不要抽身远去/来吧让你我遭遇/

Oh,forgetHeandforgetShe/Itaketoyou,youtaketome/

这是我曾经写下的一首诗《我和你的商籁--读马丁·布伯哲学有感》[1],它是有感于存在主义神学家马丁·布伯[2]的思想而发的:在他看来,"他"或"她"是一种与"我"对立的、疏远的、陌生的、异己的在者;只有化"他"为"你",在"你-我"对话的情景里,我们才能返回到本真存在的"我"。这与另一位存在主义者萨特的名言"他人即是地狱"的体悟一致,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种深刻的揭示。但不幸的是,自从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以来,这种"我-他"异在的生存处境就一直是人自身的一种基本的存在论事实。这个事实在古今中外的思想意识中一再反映出来,西方世界最近的一个著名例证就是美国学者亨廷顿的喧嚣一时的"文明冲突"论。而其实在中国,近代以来直至今日,我们津津乐道的"中西文化优劣比较",就其以"中-西"文化二元对峙作为其全部立论的基本预设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我-他"异在的态度模式?西方人固然视我们为"他者",而我们未尝不视他们为"他者"?所以,西方人固然需要反省他们的西方中心主义,而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需要反省自己的某种"华夏中心主义"?然而很无奈,我这里仍然在区分"我们"和"他们"。可见我们自己的这种以异族为"他者"的意识可谓根深蒂固,并渗透于我们的日常语言当中。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本文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你"、"我"、"他"的语义分析,反省我们自己的这种"他者"意识。

1.他:缺席的他者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最明显地反映在第三人称"他"的用法上:我们用"他"来指称那个异己的、陌生的、危险的"在者"。谈到"他"时,我们心中常常是充满着疑惑、猜忌、甚至敌意的。跟对话中出场的"我"和"你"不同,"他"总是不在场的,我称之为"缺席的他者"。

在汉字中,"他"是一个后起的俗体字,最初写作"它"。最古的字书《说文解字》尚且没有"他"字,只有"它"字,段玉裁注:"它,其字或叚(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徐灏笺注:"古无''''他''''字,假''''它''''为之;后增''''人''''旁作''''佗'''',而隶变为''''他''''。"这里应注意的是:(1)"他"是"佗"的隶变俗体字,当出现于秦汉之际;(2)"佗"是"它"(作为代词)的假借字,也是后起的用法。[3](3)"它"是"蛇"的古体字,这是众所周知的。《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弯曲)垂尾形。"《玉篇》:"它,蛇也。"宋代罗泌《路史·疏仡纪·高阳》"四它卫之",罗萍注作"四蛇卫之"。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三·湖州府》说:"杼山上有避它城,……盖古昏垫时民避蛇于此。"以上都是没有疑问的,问题在于,段玉裁和徐灏及许多人都把作为人称代词的"它"视为假借字,这就值得商榷了。在我看来,"它"字的意义从指称蛇虫到指代人物的演变,这并不是假借,而是词义的引申。

这要从上古的成语"无它"和"有它"谈起。《说文》:"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当时蛇多,所以人们见面时常相问:没有蛇吧?这相当于后世见面问候的套语:别来无恙?段玉裁注:"相问''''无它'''',犹后人之''''不恙''''''''无恙''''也。"既然成为了一般见面问安的套语,则"它"的含义也就泛化了:不仅指蛇患,而且指一般的忧患,或如高亨先生所说的"意外之患"(详下)。进一步联系到当时部族之间战争频繁的事实,"它"在问候中更多地是指称的作为敌对势力的外族。例如《国语·周语下》谈到单子"能类",并引《诗经·大雅·既醉》"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认为"必兹君之子孙实续之,不出于它矣。"韦昭注:"类,族也";"它,它族也。""不出于它"即不出自外族。所以,"无它乎"的通常意思是问:没有外族来犯吧?相反,如遇外族侵犯,便是"有它"。对此,我们可以《周易》古经的"有它"为证。《周易》共有三处谈到"有它",大抵均指作为敌对势力的外族:

一是《比卦》初六爻辞:"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高亨先生《周易古经今注》指出:"(《说文》"它")''''重文作"蛇"''''。是古人称意外之患曰''''它''''。此爻云''''终来有它吉'''',大过九四''''有它吝'''',中孚初九''''有它不燕'''',义并同。殷墟卜辞亦有''''有它''''''''亡它''''[4]之文,义亦同。筮遇此爻,终有意外之患,而不足为患,故曰''''终来有它吉''''。"这里指出"意外之患"是对的,但还不够,未能说明何以"不足为患"而"吉",这是因为高亨先生讲错了"来"字,以为虚词而无实义,于是"终来有它"就成了终于有它,可是这就应该导致"凶",怎么能说明"吉"呢?实际上:其一,此"意外之患"乃指异族外患;其二,此"来"意思是"徕",是使动用法"使之来";"终来有它"是说终于招徕了异族,亦即通过诚信(孚)亲辅(比)的手段安抚了异族,故"吉"。

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爻的"终来有它"也就是卦辞的"不宁方来",即亲徕了不安分的异邦(应提起注意的是,当时的一"邦"一"国"其实就是一个部族)。高先生自己解释"不宁方来"就谈得很好:

"不宁方来后夫凶"殆古代故事也。王夫之曰:"''''不宁方''''谓不宁之方,犹《诗》言''''榦不庭方''''。"其说甚韪。宁,安也。方,犹邦也。《诗·荡》"覃及鬼方",《抑》"用逷蛮方",《常武》"徐方绎骚",诸"方"字皆犹"邦"也。古金文亦或用"方"为"邦"义。"不宁方"谓不安静之邦,即好乱之邦也。……"不宁方来"谓不宁之邦来朝也。

显然,这里的"不宁方"即是"它","不宁方来"就是"终来有它"。"有它"(存在异己的外族)则凶,"终来有它"(亲徕了异族)则吉。所以《象传》解释《比卦》说:"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这就是卦名"比"的意思,也是"终来有它"的意思。

二是《大过》九四爻辞:"栋隆,吉;有它,吝。"高亨先生解释:"栋高者室巨,室巨者家大,自是吉象;然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有意外之患,则不易克服,如寇盗不来则已,来必徒众力伟,而难抵御也。"如上所说,所谓"寇盗"当指来犯的外族。当时部族之间经常互相侵袭,这在《周易》古经多有记载。这句爻辞的原意应该是说:筮得此爻,得吉;但是如遇外族来犯,则吝。此卦与《比卦》都是讲的通过"亲比"的手段安抚招徕异族的道理,不过具体途径不同:《比卦》似乎是用当时流行的盟会的方式,高亨先生解释《比卦》时便谈到了盟会的事实:

诸侯朝王,后至者诛,故曰"不宁方来后夫凶"。《国语·鲁语》:"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竹书纪年》:"帝禹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不宁方来后夫凶"疑即记禹杀防风氏之故事也。

而《大过》则是用的婚姻的方式,故爻辞说:"老夫得其女妻","老妇得其士夫"。

三是《中孚》初九爻辞:"有它,不燕。"字面的意思就是:有蛇,不安。高亨先生解释:"燕,亦安也。……然则''''有它不燕''''者,有意外之患则不安也。"这一卦实际所记载的,就是一次外族来犯,所以,下面九二爻是一首饮酒誓师的歌谣:"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接下来的六三爻,便是一首抗击外族侵犯的战斗歌谣:"得敌,或鼓,或罢(同"鼙"),或泣,或歌。"笔者曾经指出:"''''中孚'''',发自内心的诚信";"从诗意看,''''鸣鹤在阴''''一节乃是战前誓师,取信于众,以求同仇敌忾,当为''''中孚''''之意的来源。"[5]值得一提的是,"有它不燕"帛书《周易》作"有它不宁"。宁即是安,联系到上文讨论的"不宁方",这可以作另一种解释:此处的"有它不宁"显然就是"不宁方"的意思。这就是说,作"不燕"是指"我"不安,作"不宁"则指"它"不宁。但无论作何种解释,此卦都是记载的一次外族来犯的事实。

以上《周易》"有它"诸例表明,"它"总是指的异己的外族,亦即危险的他者。与"有它"相对的即"无它",自然是指的没有意外之患,具体来说,就是没有外族的侵犯。

与此相关的,还有"非他"这种说法,指的是很亲近、对自己无二心的人。例如《仪礼·觐礼》,天子招见司空时说:"非他。伯父实来,予一人嘉之;伯父其入,予一人将受之。"郑弦注:"言''''非他''''者,亲之辞。"既称为"伯父",即未视之为异己外族,故言"非他",表示亲信。又《士昏礼》谈到婚礼过程当中约定见面的一个礼节,女方之父与其女婿的对话:"主人对曰:''''某以得为外昏姻之数,请吾子之就宫,某将走见。''''对曰:''''某以非他故,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对曰:''''某得以为昏姻之故,不敢固辞,敢不从?''''"郑弦注:"非他故,弥亲之辞。""非他故"即"得以为外昏姻之故",因为婚姻使得外姓变为同族,故言"非他"。这两例都涉及部族之间的关系。既然"非他"表示亲近关系,"他"或"它"当然就表示与此相反的疏离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古代的他者意识是与族类意识密切相关的,这就是《左传·成公四年》中的一句名言:我们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意识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所谓"华夷之辨",即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严格分别。

关于他者意识在"他"或"它"上的表现,我们还可讨论以下几点:

其一,一般来说,"他"或"它"当初并不是特定的人称代词,而是一般的远指代词,意思是"彼"(今所谓"那"),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段玉裁注《说文》:"它……犹言''''彼''''也。"《正字通》:"他,彼之称也。"《集韵·戈韵》:"佗,彼之称。"这种"远指"的意味,蕴涵着一种疏远的态度,正是以他者为一种"异己"(alienated:异化、疏远)的在者的意思。"他"之为"彼",含有两种意义:一是"物我"对待的"物",一是"人我"对待的"人"(他人)。而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异己的在者。所以《玉篇》说:"它,异也。"《吕览·贵生》注说:"他犹异也。"因此,"他"总是被排斥在外的,这正如《国语·周语中》所说:"且夫兄弟之怨,不征于它;征于它,利乃外矣。"兄弟之间即使有怨,也是"非他"的关系,这里,"他"总是被"下罚场"了的,即是说,"他"决不在那种能够体现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你我"对话的语境之中。下面我们还会看到,"他"即便是出场为"你",仍然不在这种语境之中,而至多是一种"在场的他者"。

其二,这种既指人、也指物的"它"或"他",更多地是指的非人的物。所以,"他"或"它"常常被冠于物前,例如《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左传·隐公元年》"制,巌邑也,虢叔死焉。佗邑惟命",《史记·高祖本纪》"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等等,"他"或"它"都用以指物。因此,"他"或"它"之为"彼",作为一种异己的在者,更多地代表了一种"非人"的含义。可见"他"或"它"兼指人与物,这是一个重要信息,表明他人作为"他者",与"物"无异。体现在部族关系上,在古代意识里,中原以外的都不是人,所以,那些氏族部落的名称往往都带一个"犭"旁或者"虫"旁,例如"狄"、"蛮"之类。四川的古称"蜀"是一种蠕虫,重庆的古称"巴"也是一条虫,可能是大蟒蛇。[6]当时有一个经常侵犯中原的部族,被称为"猃狁",意思是长嘴狗。只有"我"亦即中国人才是人,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谈到"我"时再作讨论。

其三,以上两层观念都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的,他者乃是异己的在者;如果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则"他"或"它"乃是邪恶不正的东西。故《玉篇》讲:"它,非也。"《礼记·檀弓下》:"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郑弦注:"他志,谓私心。"《大学》引《尚书·秦誓》语:"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郑弦注:"他技,异端之技也。"是说此臣专心善道而无异端邪术。《汉书·卫绾传》说:"(因为卫绾)忠实无它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颜师古注:"心肠之内无它恶。"所以扬雄《法言·问道》才说:"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上文所说的古代成语"有它"和"无它",也都有这种意味:无它则善则吉,有它则恶则凶。我们还注意到一种突出的汉语现象:古人凡是谈到不在场、但自己尊敬的或者亲近的人时,是决不会用"它"或"他"相称的;反之,凡是谈到"他"或"它"或"彼"时,都是充满疑忌、警惕、甚至敌意的。

2.你:在场的他者

这种他者意识决定了古代汉语全套人称代词的语言游戏规则,以至第二人称"你"也蜕变成了一种"他",区别仅仅在于:"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同为他者,无论"他"还是"你"都是异己的在者:"他"不是"你"的不在场,"你"反倒是"他"的在场。这就正如古诗所说:"子不我思,岂无他人?"[7]这就是说,面对着"我"的"你",心里却并没有"我",因为"你"并不是本真的你,而只是"他"的出场而已,即便你我是在对话,你也在"王顾左右而言他",此刻的"你-我"仍如"他-我"一样,"尔为尔,我为我"[8],仍然不能达到真诚的沟通,更谈不上"相视而笑,莫逆于心"[9]。"我"和"你"的关系本质上仍然不过是"我"和"他"的异在关系,这种疑忌关系突出地体现在《左传·成公元年》的那句著名的祈愿中:"尔无我诈,我无尔虞!"这个祈愿正好反证了现实的"你我"关系只是"尔虞我诈"的关系。

第二人称"你"字的出现较晚,是从"尔"、"汝"(古或作"女",假借,读亦如"汝")演变而来的。[10]《广韵·止韵》:"你,汝也";《语韵》:"汝,尔也。"《集韵·语韵》:"女,尔也。通作''''汝''''。""汝"本是水名,"女"本指女人,即它们作为人称代词都是假借字。汉语的用字,除第一人称外(讨论详下),第二、第三人称都是用的假借字,即都没有本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设想,"我"的观念的产生早于"你"和"他"的观念?[11]如其然,则根据下文对"我"的分析,似乎自我意识从其产生之际,就由于跟族类意识密不可分而已经异己化了?换句话说,我们作为个人是否从来不曾有过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但已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允许讨论的了。

作为人的存在的异己化的结果之一,"你"也染上了浓厚的他者意识的色彩。例如《广韵·止韵》:"你,秦人呼傍人之称。"这里所谓的"傍人"(旁人),显然就是视"你"为异己者的意思:"你"虽然在场,但只是本不在场的"他"的出场而已。"你"的这种他者意味,在用法上的表现,就是它往往不用于尊称、爱称,而只用于上对下、尊对卑之类的称呼当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详见下文,这里我们仅以《晋书·国传六·后秦姚氏》里的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弋仲性狷直,人无贵贱皆''''汝''''之。"是说弋仲这个人性格很直率,不论贵贱之人,他都直呼以"你"。这种用法被注明"无贵贱",即被视为一种不合礼仪的、即不符合语言游戏规则的用法,因为对尊贵的人是不能直呼"你"的。反过来说,"你"是对卑贱者的称谓,而卑贱者是"我"不应亲近、而应疏远的在者。

这种游戏规则与"它"一样,也跟族类意识有关,上文说到高亨先生解释《比卦》"不宁方",作为上古成语又作"不宁侯",对于这种异己的外族,他所引证的许多例子都称之为"汝"、"女"、"尔"、"若":

《礼记·考工记》:"祭侯之礼,以酒脯醢,其辞曰:''''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汝。''''"《大戴礼·投壶篇》:"鲁命弟子,辞曰:''''嗟尔不宁侯,为尔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汝。''''"《白虎通·乡射篇》:"礼,射祝曰:''''嗟尔不宁侯,尔不朝于王所,以故天下失业,亢而射尔。''''"《说文》:"侯,乡飨所射侯也。其祝曰:''''毋若不宁侯,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仪礼·大射仪》"董侯道"郑注:"尊者射之以威不宁侯,卑者射之以求为侯。"是"不宁侯"为古代成语。不宁之侯谓之"不宁侯",不宁之邦谓之"不宁方",其意一也。

但第二人称"尔"或"汝"的用法似乎经过一番演变,这个演变过程似乎正是人们丧失本真状态、亦即他者意识渗入第二人称的过程:它本来是可以通用的,那是一种本真的用法;后来才转变为专门用于上对下、尊对卑的称呼。《正字通》说:本来"我称人曰''''尔''''";"古人臣称君皆曰''''尔''''。《诗·小雅·天保》称''''尔''''者九,《大雅·卷阿》称''''尔''''者十三;《书·伊训》、《太甲》称尔、汝亦肰(然)。"例如《诗经·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由此可见,"你"与"我"本来是互为主体际对话者的,正如《诗经·皇矣》郑弦笺注:"尔我,对谈之辞。"但是,后来却成了上对下、尊对卑的称谓,例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魏书·陈奇传》:"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尔汝之"意为以"尔"或"汝"相称,以表示轻侮的意思。例如《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朱熹集注:"盖''''尔汝'''',人所轻贱之称";焦循正义:"''''尔汝''''为尊于卑、上于下之通称。"其实,在人际关系的本真状态中,以"尔汝"相称本来是表示亲昵的,但在"你"的观念异己化之后,这种称呼反倒成了一种难得的境界。例如杜甫《赠郑虔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只是作为醉中"忘形"的结果,"你"才流露出本真性。又如韩愈《听颍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这是在"儿女"(男女)热恋中的"忘形",此时才有"你"的本真性。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只有在"忘形"(忘却世俗)的情景下才能回复到本真的"你"。

与此相应,作为指示代词的"尔"也从本来的近指之"此"(这)转变为远指之"彼"(那),即逐渐疏远化了。"尔"本近指,如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所说:"尔犹此也。"近指之"尔"与"迩"(即近)相通,如《周礼·地官·肆长》所说:"实相近者,相尔也。"此种近指之"尔"也作"汝"或者"女",吴易莹《经词衍释》说:"''''尔''''犹''''此''''也,《书》''''尔不啻不有尔土''''、《诗》''''既作尔歌''''是也。通作''''女''''''''汝''''。《诗》''''今尔下民'''',《孟子》引作''''今此下民'''',《左传》昭十二年''''子产过汝'''',十八年''''子产过女'''',皆言''''过此''''也。""尔"作近指,又常作"如此"讲,段玉裁注《说文》"尔"字:"''''尔''''之言''''如此''''也。"《六书故·数》:"''''如此''''之合为''''尔''''。"其中的"此"亦近指代词。但随着"你"的疏远化,"尔"后来就变为远指了,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七说:"尔,犹彼也。""彼"即远指代词。例如《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此"此疆尔界"即"此疆彼界"。《世说新语·赏誉》:"尔夜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这里的"尔夜"意为"那晚"。《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尔时居士种种说法,教化王孙,令往菴园。"这里的"尔时"意为"那时"。从近指向远指的演化,正反映出"你"的观念的疏远化(alienation):"你我"之间产生了"此疆尔界"的隔膜,"你"也变成了他者。

3.我:内在的他者

这种他者意识不仅决定了"你"的、而且同样决定了"我"的语言游戏规则。如果说,尽管"他"是缺席的他者,"你"是在场的他者,但对于"我"来说,它们同样都是外在的他者;那么,"我"就不过是一种内在的他者而已。换句话说,"我"不过是已经丧失了本我的存在状态,即是本我的异化形式。这里借用了弗洛伊德的"本我",但是实质内容不同:我所谓"本我"是指的本真的我,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性本能。但在我看来,在中国古代的自我意识结构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结构之间,是具有某种同构关系的:"我"作为内在的他者,类似于弗洛伊德的"自我",是由两个方面相互渗透而成的:一方面是"本我"即本真的我;另一方面则是"超我",它是作为外在的他者的"他"和"你"渗透于潜意识结构中的结果。《论语·学而》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亦即我反省我自身,就是用超我来监督自我。至于中国潜意识结构中的本我,则是需要我们加以发掘的--或许,这需要我们返回到"前轴心时代"去?

当然,汉语"我"这个概念的产生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它代表着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这种自我意识,正如对"它"的意识一样,一开始就是与自身所属族类的存在相关的,亦即是与其他族类即"它"相区别对待而成立的。如前所述,古代的"它"跟部族之间的战争有关;而"我"亦然,《说文解字》解释"我"字:"我,施身自谓也。……从戈、从千"[12];"一曰:古''''杀''''字。"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认为:"契文''''我''''象兵器之形,以其柲似戈,故与''''戈''''同,非''''从戈''''也。卜辞均假为施身自谓之词。"两种说法的共同点是:"我"与作为武器的"戈"有密切关系。郑樵《通志·六书略二·会意》说:"我也,戍、戚也,戊也,皆从''''戈'''',有杀伐之义。"例如《尚书·泰誓中》"我伐用张",《孟子·滕文公下》即作"杀伐用张",证明了"我"蕴涵着对于异族的杀气。

但我认为,把"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来用,这并不是文字的假借,而是意义的引申:持戈杀敌,这大概就是当时的"我"作为族类成员的首要职责,因而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部族敌人的意识相互关联的。我们在前文曾提到的《周易·中孚》那个例子就是一个明证:外族来犯之际的"有它,不燕"和本族投入战斗之前饮酒誓师的"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把"我""尔"和"有它"联系起来的。唯其如此,"我"经常被作为一个战争术语,表示敌我双方的一方。例如《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汉书·李广传》:"虏亦不得犯我。"这种充满着杀伐气、硝烟味的用法,至今依然,例如"我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等。

关于这一点,段玉裁对《说文》"我"字的解释"施身自谓"的说明值得注意:

不但云"自谓"、而云"施身自谓"者,取施与(之义)……施读"施舍"之施,谓用己厕身于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施者,旗貌也;引申为施舍者,取义于旗流下垂也。《释诂》……又曰:"台、朕、赍、畀、卜、阳,予也。"……愚谓有我则必及人,故赍、畀、卜亦在"施身自谓"之内也。

这里有三点是特别值得留意的:一是"有我则必及人",这就是我们在上面说过的,对自我的意识是与对他者的意识不可分割的。二是取"施与""施舍"之义,这就是说,这时一个人就必须舍弃那个纯粹本真的自我,亦即"施身"[13]。三是"用己厕身于众中",这是"施身"的实际结果,就是使"我"同于在场的本族的他者;用海德格尔的话语来讲,这就是本真的自我的"沉沦"。

古代汉语"我"也作"吾"。"吾"为第一人称的本字而非假借,这在第一人称诸字中是唯一没有异议的。《说文》:"吾,我自称也。"这个字从"口",表示称呼。有意思的是,唐代刘威《遣怀寄欧阳秀才》诗:"平生闲过日将日,欲老始知吾负吾。"这犹如著名的《明日歌》所说,日复一日地虚度年华,老来忽然悟出这是辜负了自己。这句诗实在可以做本文的标题:主格之"吾"辜负了宾格之"吾",成为了后者的内在的他者,亦即本真之我的异化存在。可见主格作为主体意识的自我,并非本真的自我。[14]这与庄子《齐物论》所谓"吾丧我"的用法正好相反:主格之"吾"似乎是本真的自我,宾格之"我"似乎是内在的他者。[15]"丧我"便是克服异化的我,回复本真的我。如此说来,《论语·子罕》主张"毋我",这与庄子的"丧我"可谓异曲同工。

但在我看来,对"吾"字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法,其本义是防御之"御",即与"我"字一样,都是武装防御的意思。许多古训均如此说,例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注、《广韵·模韵》都说:"吾,御也。"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小学述林·本字与经传通用字》里指出:"《毛公鼎》云:''''以乃族干吾王身。''''徐同柏读''''吾''''为''''御'''',此以经传常用字读之也。"古典文献确有这种用法,例如《墨子·公输》:"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孙诒让《墨子闲诂》解释说:"''''吾''''当为''''圄''''之省。"其实无所谓"省",《说文》明确指出:"圄,守之也。从口。"此"圄"即守御、防御之"御",也就是"吾"。汉代有官名"执金吾",字面意思就是拿起武器防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颜师古注引应劭的说法:"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续汉书·百官志四》对"执金吾"的解释也是:"吾犹御也。"可见"吾"与"我"一样,都是抵御异族的意思。

这里的关键,从文字学上看,是如何理解"吾"字的从"口"。其实,此"口"应读为"围",意思是"域",意指部族据守的疆域,也就是"国"。"国"古字作"或"或"域",也都从"口",《说文》:"国,邦也。从口、从或";"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或从''''土''''。"段玉裁注"国"字:"古''''或''''、''''国''''同用";又注"或"字:"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他紧接着解释道:

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谓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16]而封建日广,以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尽之,乃又加"口"而为"国",又加"心"为"惑"。

这就是说,"或"既是"国""域"的古字,也是"惑"的古字。这实在是意味深长的:"各有其守"则"不能不相疑",这正是以他族为异己的疑忌心态。所以,"吾"字的意义正体现在"口"上,它与"或""域""国""惑"诸字的意味完全一致。执戈为"我",守国为"吾",再次表明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是与族类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先民这种自我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我"是"中国人"--中原之国的人,而我们知道,中原人自称为"夏"。从汉语古音学考察,"夏"与"我"是大有关系的:它们韵母的韵腹相同,都是/a/,声母的发音部位也是非常接近的,[17]按汉语词源学的规则,它们近乎所谓"一声之转",因而很可能本是同源词,"夏"即"我","我"即"夏"。这个被用来作中国第一个朝代名的"夏",其实是"人"的正面特写照,而"人"则是人的侧面照,"大"字是人的正面远景照。所以《说文》指出:"夏,中国之人也。从夂从页从臼。臼,两手;夂,两足也";"大,象人形。"作为自我意识的高度张扬,正如《说文》引用老子的话说,中国人亦即"我"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出人意表的是,今日方言"俺"字的出现也很早,其意义也是"大",《说文》:"俺,大也。从人,奄声。"而这个自大的"人"就是"中国之人",也就是"夏",也就是"我"。这也再次表明,自我首先是作为部族成员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似乎一开始就是一个内在的他者。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问了: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是否可以找到某种未曾受到这种他者意识的染污的、本真的"你-我"关系意识?孟子所讲的"放失"了的"本心",是否就是这个意思?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18]如果"诚"就是"真",那么返回到那种"诚"的"我",是否就是复归于真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不应忘记了:即便我们确曾拥有本真的我,这种本真的我毕竟是失落得太久了。在我们的传统中,积淀了太多的他者意识,这种源远流长的他者意识,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人的观念。我们知道,类似的情形在西方也一样存在。这实在是当今人类面临的诸多困窘当中的一个最深层次的困境,问题在于:我们的孔之"仁"、孟之"诚",老之"朴"、庄之"真",是否足以对治这种他者意识?当然,这是应该另文讨论的问题了。

注释:

1、此诗作于1997年。“商籁”取其双关:既是“商籁体”(Sonnet)亦即十四行诗之意,也是对马丁·布伯的哲学思想的一种理解——“我”和“你”本来是可以“商量”、对话、沟通的(“商”),这是人的本真的、如“天籁”一般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存在状态(“籁”)。

2、马丁·布伯(MartinBuber,1878—1965),犹太教哈西德派神学家,代表作《我和你》(1923)开创“对话”哲学,主张“人神对话”。本文对他的“对话”理论的理解有所不同,主张非神学化的人际对话,这就是胡塞尔以及存在主义倡导的“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的对话主张。

3、“佗”本义是“负荷”的意思,即“驮”的古字。《说文》:“佗,负何(荷)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佗,俗作驼、作驮。”

4、此“亡”即“无”之意,“亡它”即是“无它”。

5、详见拙著《易经古歌考释》,第274-275页,巴蜀书社1995年版。

6、《说文解字》:“蜀,葵中虫也”;“巴,虫也,或曰食象蛇。”

7、《诗经·郑风·褰裳》。

8、《孟子·梁惠王下》、《公孙丑上》。

9、《庄子·大宗师》。

10、段玉裁注《说文》“尔”字:“‘尔’……后世多以‘爾’字为之”;“古书‘尔’字,浅人多改为‘爾’。”本文不作“尔”“爾”的区分,以便用简化字排版。

11、因为上文讨论的“它”作为代词,最初只是指的异族,而非人称。

12、《说文》认为:“千,或说古‘垂’字。”但我怀疑这个“千”乃是“禾”的省写,“我”的本义可能是持戈守禾,就是武装守土,防止外族争夺、抢劫粮食。

13、“身”表自身、自我,这是古代汉语的一个常例。

14、在西方语言里,主格、主语和主体是同一个词subject,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本真的我。

15、可见这些不同的用法似乎并不具有语法形态的意义,因为,根据古典文献的语料,在同一个时代,它们往往都可以充当主格、宾格和领格。

16、见《易·乾文言》。

17、据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古代汉语范文第10篇

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进行有机的融合,体现在日常的语言运用中,更体现在文章的撰写表达中。文章是人们运用语言能力的直接体现,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但能够表达意欲表达的内容,还能够让人们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在许多行业领域、政府部门对外的文章发表来看,当前越来越讲究文法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学性,笔者在近期阅读的许多文章中就有此种感受。

以下笔者结合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的一篇分析报告《江苏消费物价问题的历史回顾与现实选择》对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结合的应用进行分析论述。

首先,这篇文章还具有结构清晰、数据丰富的特征,使得展现的内容重点突出,同时也通过对比分析系统总结了物价上涨的不同,分析了影响物价上涨的推动力,是一篇优秀的报告

其次,在这篇文章中体现着历史性,数据来源将文章起点定位在了1978年,自此将改革开放至报告时的二十八年时间统计在一个时间段内,并将这一时期内物价重要的五次大变化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刚开始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把准物价脉搏 抓住调控重点》,具有浓厚的官方性质,也没有文采可言,最后在国家统计局的转载刊登中对题目进行了更改,更改后的题目具有了新的魅力,使得整个文章的文学性有了明显的提升。

在这篇文章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文章中多处使用了古代汉语,并且适用的也是十分恰当和巧妙,使得文章显得十分的简洁流畅,同时也体现出来作者能够自由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游走的强大语言功力,文章的精彩之处也在于此。读者在阅读该文章时,也能够体会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变换穿梭的奇妙,感受到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对于陶冶情操和形成文化素养也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例句分析:

例句1,“时至今日,不仅未见回落之象,还有越走越强之势,何时平伏尚未可知。”文章在最初引用古文词句来指明了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五年上涨的市场行情,在所运用的词汇中“未见回落之象”、“何时平伏尚未可知”都是典型的文言词汇,利用古代汉语形容现代市场物价,使得文章的韵味十足。

例句2,“挣脱羁绊后的价格欢呼雀跃,搅得市场波涛一浪高过一浪,翻腾了十多年方止。”这句话是想要表达改革开放给市场带来了生机,而该句末尾处用“方止”一词,使全句简练的止于此,没有多余的累赘,文章显得利落。

例句3,“今日之涨与昔日之涨有三点不同”这是第二部分的大标题,同时这一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也是这篇文章的典型句式。在第二部分的大标题下有三个小标题,分别是“通胀期间因供不应求而涨价,常态上涨乃价值提升之必然”、“通胀期间一切皆涨,而这一轮却有涨有跌”、“通胀期间居民闻涨色变,现在则心态平稳”,在这三个小标题中中分别有“乃”、“皆”、“则”,这三个字看似简常,在古代汉语中也是常用的连词或者介词,但是在这篇文章中,这三个字具有内在的联系性,三个小标题也是通过这三个字形成了统一的整体,同时也尽显了趣味和风格。

例句4,在文章的第三小段频繁出现了下列句子:“怨怼之言不绝于耳”、“奇闻异事频现报端”、“涨涨跌跌司空见惯”、“恐惧之感已荡然无存”、“砍价声中挑挑拣拣”,这些都是十分典型的古代汉语的句式,通过这样集中体现对仗和古代文言之美的句子应用,展现的不但是文章的整齐、韵味之美,更勾画出了一种古今交融的情景。

例句5,“提价的正面作用甚微,反面影响日著”,这是在第四大部分中谈到近20年中水电燃料的价格上涨效应时,所作出的表达,该句中所使用的“甚微”与“日著”不但能够让人感受到对比,更不得不佩服作者使用词语之准确。

二.以古代汉语促进现代汉语人文性

古代汉语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对于人们的人文修养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通过古代汉语的学习促进现代汉语人文性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古代汉语的研究和学习。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文章写作和交流表达中,恰当的使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不但能够体现博古通今的学识,更能让人享受语言的魅力。

当前,包括很多很多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在内,都感觉当前学习的古代汉语缺乏现代性,学会了也无法利用起来与社会进行沟通,没有价值,这一问题只能说明古代汉语教学与应用脱节,古代汉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领会其意,帮助现代汉语的理解并与现代汉语融合,在社会交往中提升语言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融合,本文所介绍的《江苏消费物价问题的历史回顾与现实选择》就是典型的融合成果,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为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更好的融合提供思路。

上一篇:网络故障排除范文 下一篇:网络故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