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范文

时间:2023-02-28 21:12:00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工艺 美术 概念 分类 特征

工艺美术是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具有自身的美学特征,把握这些美学特征,无论是对于工艺美术创作还是对于工艺美术教学,都既具有重要的理论参照价值,又具有具体实践的参照意义。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工艺美术的创作实践与理性思考,对工艺美术作概要论述,以与工艺美术人共同关注、共同讨论、共同分享。

一、工艺美术的概念

工艺美术又称“实用工艺”,指在造型与外观上具有明显的审美价值,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美术品。

工艺美术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甚至成为人类发展史断代的重要标志。例如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无论是石器、陶器,还是青铜器、铁器,都属于工艺美术范畴。

我国工艺美术品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从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到奴隶社会时期的青铜器,到战国、秦、汉时期的漆器和唐代的“唐三彩”,再到宋代的陶瓷工艺品,以及明代的木器、清代的景泰蓝,构成了中华民族精彩绝伦的工艺美术品的“百科全书”,融历史、文化、社会、科技、伦理、生活、民俗等多元知识为一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活教材”。

二、工艺美术的分类

工艺美术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包括除建筑以外的所有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美术品。其中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1.日常生活的实用美术品

日常生活的实用美术品,以实用为主,观赏为辅,即在实用的基础上兼有审美功能。例如美观的玻璃器皿、绣花枕套、美观的被面、床单、窗帘、门帘等等。

2.民间工艺美术品

民间工艺美术品,是在民间创作、流传的工艺美术品,有的实用与观赏兼顾,有的以观赏为主、实用为辅。例如竹编器件、草编器件、柳编器件、麦杆编器件、蜡染织物、泥塑、木雕、剪纸、折纸、刺绣等等。这些工艺品使用的材料比较普通,制作工艺也比较简单,价格比较便宜。但并不妨碍它们成为艺术珍品。例如泥塑中的天津泥人张、无锡的惠人泥人、黑龙江的海伦剪纸等,都成为艺术精品和艺术名品。

3.特种工艺美术品

特种工艺美术品,指采用的原料比较珍贵,制作工艺异常精细,价格也较为昂贵的工艺美术品,主要供观赏与收藏之用。换言之,它们已不再具有实用价值,而主要是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了。例如瓷器、陶器、玉器、景泰蓝器皿、象牙雕刻、根雕、发雕、微雕等等。

三、工艺美术的特征

工艺美术具有以下重要的审美特征。

1.民族性

民族性是艺术品的生命与灵魂。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品,都以民族性作为亮点与支撑。例如瓷器,英文为“china”,原意即为“瓷器”,后来成为“中国”,可见中国作为“瓷器之国”,其瓷器的审美特征以鲜明的民族性为重要内涵,无论是造型上,还是纹样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充满独特的民族性特征。

2.时代性

所有的艺术品,都是时代的重要标志,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中国的工艺美术品亦然,同样以时代性作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例如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大多都是兽面纹(即“饕餮纹”),既像虎头,又像牛头,还像其他凶猛的兽类与令人恐怖的妖魔鬼怪,具有一种神秘美、狰狞美。实际上它象征着奴隶社会中奴隶主的权威,带有明显的奴隶社会的时代印记。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中已不再有“饕餮纹”,取而代之的是采桑、狞猎等纹饰,成为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

3.造型性

工艺美术属于造型艺术范畴,造型性审美特征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即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工艺美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艺美术;概念;种类;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54-01

一、工艺美术的概念

工艺美术,又叫“实用工艺”,一般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一类美术品的总称。”

工艺美术受物质材料与生产技术的制约,所以具有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性质。

二、工艺美术的种类

工艺美术品种繁多,通常分为三大类:

(一)艺术化的日常生活实用品

所谓“艺术化”的日常生活实用品,指的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艺术处理的日常生活实用品,例如绣花枕套,精美的被面、床单、门帘、窗帘,美观的玻璃器皿等。它们多以实用为主,以装饰为辅,即在实用的基础上兼具观赏价值。

(二)民间工艺美术品

这是流传在民间的工艺美术品,一般制作材料比较普通,制作工艺也比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便宜,既可以供实用,也可以供观赏。例如竹编器件、草编器件、柳编器件、蜡染织物、泥塑、木雕、剪纸、刺绣、折纸等等。

(三)特种工艺美术品

这是制作材料比较珍贵、制作技术比较复杂、价格也比较昂贵的工艺美术品。例如瓷器、陶器、漆器、玉雕、玉器、景泰蓝器皿、象牙雕刻、金器、银器等等。

三、工艺美术的特征

工艺美术具有自身独有的审美特征,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实用性

工艺美术的第一大审美特征是它的实用性。所谓“实用”,就是坚固而拥、使用方便、经济适用,兼具美观特点。

(二)造型性

工艺美术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种,造型性特征是它的根本属性之一。我国先秦古籍中的科学文献《考工记》中,就强调工艺美术的制作必须“材美工巧”,强调只有优质的材料与精汇成的工艺紧密结合,才能创造出精美的工艺品。例如河北定州出土的金银错工艺品《狩猎放车饰》是汉武帝时代的作品。作为一种金属工艺品,它是用金银丝、片嵌入铜器表面,构成花纹,然后用错石(或磨石)错平磨光而成。它是车子的附件装饰品,其花纹均系与狩猎有关的图像,如猎人骑马、猎犬逐鹿、搭弓射虎等等,光是人禽兽畜就有123个之多。上面镶嵌的金银丝,色彩灿烂,细如毫发,体现出制作工艺的高超。又如玛璃雕《虾盘》,原材料是一块淡青色的玛璃,当中有一处为赭红色。制作者就巧妙地把整块玛璃雕成一个淡青色的盘子,盘子中盛放一只赭红色的大虾。其造型独特,色彩协调,称得上是匠心独运。再如核雕《夜游赤壁》,在果核上雕出苏轼、黄庭坚等人乘舟夜游赤壁的情景,还在舟头刻一条锚链,由40多个小如朱粒、细如发丝的椭圆形小环连结而成,环环相扣,转动自如,可谓巧夺天工。

(三)审美性

工艺美术品作为美术品,审美性特征也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它创造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即用线条、色彩、造型、图案、装饰等外部形式,来传达和表现一定的情感、格调、情趣、意味,唤起观赏者的审美与审美享受。

(四)民族性

民族性也是工艺美术品固有的审美特征之一。其实,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艺术,都以民族性为生命与灵魂。19世纪俄国作家赫尔岑说:“诗人和艺术家们在他们的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也说:“谁要是考察一下所有其他各种艺术,他就可以发现每种艺术都具有某种标志着产生这种艺术的国家的特殊气质。”中国工艺美术品的民族性特色十分鲜明,为全世界所瞩目。例如著名的中国瓷器,英文为“caina”,已成为“中国”的同义词,也就是说,在西方人眼中,瓷器即中国,中国即瓷器。

(五)时代性

时代性也是工艺美术品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许多工艺美术品,都表现出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情感和理想。例如我国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大多都是“饕餮”纹饰,即像牛头、又像虎头,还像某种凶猛的怪兽,更像恐怖狰狞的妖魔鬼怪。它们显示出一种神秘的威力,具有一种狰狞之美。实际上则反映出奴隶社会中奴隶主统治者的权威与秩序。

(六)收藏性

许多工艺美术品,因历史久远而成为文物,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例如元青花瓷器、汉代漆器等等。

参考文献:

工艺美术范文第3篇

《上海工艺美术》(季刊)创刊于1984年,由上海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主管,上海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主办,CN刊号为:31-1198/J,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上海工艺美术》的任务和目的是保护传统工艺美术,力求现当代工艺美术的创新。因此杂志所涵盖地内容也是丰富的,已经形成了众多颇具特色的栏目。

工艺美术范文第4篇

《浙江工艺美术》(CN:33-1106/J)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浙江工艺美术》集新闻性、知识性、展示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体,是行业内技艺交流、了解国内外工艺美术界动态的主要窗口,为工艺美术企业和大师们开辟了一块百花齐放的园地,搭起了一座展示工艺精品的舞台;也是我国工艺美术行业最具权威的综合性刊物,不仅可读性强,而且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工艺美术范文第5篇

一、宁夏工艺美术发展历程

宁夏是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起源地之一,在1923年法国生物学家德日进与桑志华在内蒙古与宁夏地区进行考古调查的时候,于灵武市水洞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水洞沟河套文化也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类型,其中水洞沟文化遗址呈现出我国早期人类生存繁衍的迹象,这一阶段的居民使用锤击法、压制法等来进行石器的制作。在2003年旧石器考古联合调查队对灵武市水洞沟、张家窑以及固原市彭阳县岭儿村4处石器时代地点集中区域的19个地点发现相应的石器制品300多件,动物化石20余件,还在水洞沟发现了装饰品,主要是采用橙黄色的鸵鸟蛋皮,在外环表面上呈现出叠压排列的痕迹,但并未进行磨光处理,经研究发现这应该是尚未完成的初级产品,这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工艺品的首次发现,表明人们在物质生活之余,具备了原始的审美意识。这可算作是宁夏最早的工艺美术品了。

在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历史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很多地区出现了早期的原始的农业,这一阶段的宁夏地区南北部出现了人类活动的现象,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以及菜园文化,以定居的方式保存了下来,为了满足当时生活的需求,陶器制作技术产生并开始发展。陶器属于早期艺术制作,推动了人类审美艺术的进步。相对于南部石器文化的遗存来讲,银川平原已有40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这一阶段以马家窑陶器制造最为显著,其陶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有壶、瓶、盆等,外表装饰主要是橘黄色的陶衣与黑色为主的纹状与点状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约一万年前,公元前6000年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阶段,被称之为中石器时代,相对来讲,这一阶段的工艺制作技术较为成熟,压制法的使用也较为普遍,大量的细小石器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传统狩猎为主的经济生活基础上,人们有了更为先进的柳叶状的尖状器为代表的工具,其主要是使用红色的石英岩作为主要材料,比较尖锐,便于生活中的使用。细石器文化在旧石器晚期与中石器阶段的处于繁盛使其,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的到来,而宁夏是细石器文化分布地区之一,其在宁夏境内的中卫、青铜峡、平罗、贺兰、中宁等区域有着广泛的分布,这一阶段的人们使用玛瑙、蛋白石、石髓等材料用压制法制作出箭头、刀刃等工具。在长期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细石器文化的人类逐渐掌握了烧制陶器的技术,为了美观还在陶器外装饰相应的图案,实现了功能与艺术的结合,此外,还发现了骨骼、鸵鸟蛋等所制成的项链等等,这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审美的追求。

春秋时期,在宁夏地区活动的主要是西戎,战国时期,北方的民族被称之为匈奴,战国后,越来越多的华夏人也就是后期的汉族逐渐加入了宁夏地区,其为宁夏民族工艺美术带来了多元化的特色。宁夏博物馆中有当时的艺术品,例如早期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北方系青铜器、北魏、隋唐时期的丝路文物等等。当时西方之国的凸钉玻璃碗具有明显波斯萨珊王朝的玻璃特色,其也为我国古玻璃的研究提供了借鉴。随着盛唐时期的到来,宁夏作为大丝路的驿站得到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东西商路往来的穆斯林商人逐渐增多,这也为后来宁夏回回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蒙古帝国与元代时期,中亚各族逐渐进入中国,经过元代的过渡与整合,明代回回民族在明朝的怀柔政策之下逐渐融入了各个民族,随着人口的不断扩大,民族文化融合特色也比较显著。在清朝中期,宁夏地区的回回人口达到了70万-80万之间。由此可见,宁夏作为我国回族聚集最为集中的地区,其自身的工艺美术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受到宁夏历史发展进程演变的影响,将不同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形成具有宁夏特色的工艺美术特点。

二、宁夏地区工艺美术品

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之一,是创造出来的艺术,其主要是以手工艺所制作与使用结合具备欣赏价值的工艺品,作为时代的物质产物,其反应这我国历史不同阶段的物质水平与生产力状况,也体现出了时代审美观的演变,以下对宁夏地区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剪纸工艺剪纸是古老传统文化艺术的形式之一,早期是以皮革、绢布以及树叶等作为剪纸的材料,并结合当时的民族将其用于装饰,后来逐渐将其用于婚丧嫁娶仪式中的装饰。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收录了海原剪纸、同心县剪纸、隆德民间剪纸以及盐池剪纸。海原剪纸源自于明清时期,我国各个地区与民族向着海原地区迁徙所产生的影响,将民族文化进行融合,其中的部分作品依然带有江南水乡的特点。海原剪纸的代表人物有伏氏姐妹,其剪纸作用主要是对回族的风俗进行反应。同心县剪纸艺术主要是结合汉族剪纸的特点,并呈现出回族特色,其受到宗教与民俗的影响较大,主要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感。隆德剪纸主要用于窗花、贴花等,多是寓意比较吉祥的图案。盐池剪纸则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中青山、花马池等受到陕北文化的影响,麻黄山一带受到陇东与甘肃剪纸的影响。

(二)杨氏家族泥塑杨氏家族的泥塑起源于唐宋时期,明清阶段较为成熟。泥塑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特点的是在道光年间的杨魁山,其是杨氏家族第一代泥塑传人,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完善,并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艺术的特点,将泥塑、绘画、剪纸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第五代传人与第六代传人手中得到飞速的发展,广泛流传的有《过六盘山》《农村社火队》等。

(三)雕刻雕刻是属于建筑装饰艺术的一种,其按照不同的材料与工艺来进行,宁夏地区的雕刻主要有木雕、石雕、水泥雕以及砖雕,在隋唐时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呈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雕刻艺术。其中砖雕、木雕主要是用于建筑方面的艺术形式,例如清真寺等。宁夏的民间雕刻艺术主要有世俗与宗教两种。宁夏工艺美术品流光溢彩,值得现代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宁夏历史发展进程的体现。这些工艺美术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以及艺术价值,也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传承。

工艺美术范文第6篇

关键字:木雕;潮汕木雕;传统工艺美术;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传统工艺理论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70-1

最好的石雕在欧洲,最好的木雕在中国。中国木雕遍布近20个省市,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传统工艺美术既重要又处于弱势。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项瑰宝,是祖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技艺的精华,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它的重要性。杨坚平认为人生在世,最大的价值就是多出几本书,留给后人一些文化论著、思索的东西。

杨坚平在开展传统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工作遇到的难处很多:第一,本行业人员素质相对比较差,要他们来写技艺总结非常困难。如果要让行业外面的人来写难度更大,他们对于本行业的历史技艺不熟悉,也不愿意进行田野调查。第二,投入多,得益少;时间长,回报少。难度最高的应该算是撰写吧。因为传统工艺理论的提升需要如实地反映历史,它不可能记载成相传什么年代都可以,而必须是有依据,即史实上的依据、实物上的依据。这本身就要求作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查找很多书和史料。以杨坚平出版的《木头上表演的戏剧》为例,要查出一百部潮剧的历史故事,所以光查这一百部的故事就很困难了。

杨坚平提出现今一些书籍上犯错误的例子,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彩瓷》,其中把潮彩写成福建的东西。他表明这说明作者本身态度不严肃,这也是学术的问题,犯这样的错误很不应该。所以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撰著作者的态度和严肃性也很重要,不然书一出来就会引起后人的误导,本来是件好事却变成坏事了。

现在全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水平与几十年前相比,从总体上来看,杨坚平觉得现在的作品还不够优秀,绝大多数的作品没办法超越历史水平。一个是社会的原因,就是待遇的问题。清代宣统年间,从事粤绣创作真正有本事的名艺人、名师,一天的工资待遇达到一至两个大洋,而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一个大洋。因此,大量的超越历史的刺绣技艺都是那个时候创造出来的。当前,做刺绣的,状况非常不乐观。第二个原因是现在存在于传统工艺艺人群体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即艺人追求名利而很少追求艺术精品。而且在艺人中间弥漫着这么一种情绪:都认为自己了不起。他们听不进别人对他们的批评和意见,现在我们传统工艺美术艺人中间的毛病就在于缺乏“自知之明”。

传统工艺现今在创作方面出现了四种怪现象,即“大”“搬”、假”、炒”。“大”表现在追求作品的大尺度上,像汕头就出现了像篮球场那么大的“石拼画”。那是用各种各样的小石头拼起一个“蒙娜丽莎”。工艺美术不是大就好,工艺美术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上也有一些小而精、非常好的艺术品。求“大”,其实是违背了工艺美术“适用、经济、美观”的创作原则。“搬”指的是模仿照搬。如一卷《清明上河图》,被反反复复搬上木雕、瓷板画、刺绣、石雕,甚至成为泥塑的摹本。“假”这方面杨坚平曾经去调查研究过,广州的、潮州的、湖南的人都拿刺绣品到苏州镇湖那边去做,做完之后拿回来的粤绣、湘绣或汴绣,其实都是些假货。“炒”的问题在工艺美术这个领域也很严重。为了抬高艺术大师的身价,很多人常常在报刊里头说某个艺术品的价格要3000万、8000万,有时候还报道大师不愿意卖出的消息,真实性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

潮汕木雕是潮州市传承千年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在木雕史上有着重大的发展并取得辉煌的成就。杨坚平有多部著作是关于潮汕木雕的。对于潮汕木雕的发展,要借助于当前全国在抢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工程的契机,依托汕头潮汕工艺美术研究院这个为民间工艺家服务的“平台”,宣传推介潮汕木雕艺术家的艺术成就;艺人们更应该迫切地改变旧观念,提高与时俱进的新思路,扬长避短。潮州的木雕艺术,其镂通雕技艺是别的地方所不能及的,是艺术性较高的雕刻技艺,是潮汕之所长。但因为技艺越高,纯手工雕刻时间较长,造价稍高,这是潮汕之所短,必须进一步开展学术探讨,创新同现代建筑装饰结合的艺术水平较高、价格适当的新作品。

参考文献:

[1]杨坚平.潮州民间美术全集:潮州木雕[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0,8.

[2]杨坚平主编.潮汕工艺美术[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10.

[3]杨坚平.潮州木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3.

作者简介:

工艺美术范文第7篇

对于巴洛克(Baroque)与洛可可(Rococo)的来源与定义在此我不做过多的阐释。17世纪被后人称之为巴洛克时代,是建筑和绘画为主要形式的时代,雕塑不再像文艺复兴时那样以一门独立艺术地位出现,它被降低到作为建筑的装饰地位。巴洛克的工艺美术主要围绕的是因建筑而兴起的染织工艺、木工艺和玻璃工艺等。建筑是巴洛克时代的主要形式,其他工艺美术都是为其服务。这种巴洛克式的建筑比以往的建筑更多地去炫耀权威和财富,它大量采用各类贵重的材料,在各个细部采取最华贵的也最繁复的装饰;另一方面建筑师也鼓励去追求那些最“耳目一新”的效果以震慑大众。他们强调运动,强调变化,仿佛赋予了石头生命的色彩。波罗米尼的《圣卡罗教堂》是个极好的例子,其主要特征:规模宏大,巧夺天工,奢侈的装饰和大量采用圆柱、重叠柱、圆顶、断檐波浪形墙面。建筑外形呈波浪状,运动感极强。其建筑外表附贴大量的饰物。与建筑同样,巴洛克风格织锦、木工艺、玻璃工艺、金银工艺、陶工艺、石工艺造型也是十分的烦琐复杂、大气,极具韵律感。比如德尔夫特陶器《青花花草纹轮形陶壶》,从形制上我们可以感觉出它与古典的风格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设计把腹部变成中空的车轮状,中部有高浮雕装饰,其口部外张,颈部略较口部小,底座分几层与腹部相连。器形奇特、韵律感强,加上坚硬的质感让人感觉到阳刚的男性气息。贝尼尼的雕塑也如此,比如其作品《四大河喷泉》,人物形象健硕,充满阳刚之气。与“男性风”的巴洛克工艺美术不同,洛可可工艺美术秀气柔美,那是种极具女性气息的艺术。其建筑装饰多采用“C”形、“S”形曲线做装饰,极其繁缛,极尽奢华,看完后无不让人感叹其工艺的精细。比如鲍夫朗设计的巴黎苏必兹府公主厅,在其房间内本来垂直的墙角被处理成曲面并用极其精巧、纤细、优美的盘旋植物纹样装饰,晶莹的水晶吊灯、纤细的家具、清淡娇艳的色彩等众多因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优雅迷人的效果。这种效果与大气磅礴的洛可可装饰相比更具小资情调。在其他工艺美术品的造型上,女性般的曲线运用到了极致,比如本来可以采用简洁处理的座椅腿部也用曲线形的腿并有许多装饰,经过长久观赏后视觉审美也会出现疲劳感。陶瓷器人物以及石工艺人物在此时,已不再像巴洛克雕塑家贝尼尼作品中人物形象那样强壮,充满生命的活力,而是形体柔美娇小,姿势矫揉造作,味、情趣味极强,比如巴黎罗浮宫收藏的瓷器《泉》。

二、比较两种艺术风格在装饰上的差异

之前,我们探讨了豪华壮观的巴洛克工艺美术的造型风格与秀丽阴柔的洛可可工艺美术造型风格,现在要比较的是这两种艺术风格在装饰上的差异。巴洛克的装饰特点是豪华壮观,奇特诡谲,大气磅礴,韵律感强,这里主要对巴洛克风格的奇特诡谲与纤细繁缛做一些阐释。所谓“奇特诡谲”就是奇怪令人捉摸不透。形容巴洛克工艺美术的装饰用这个词是不过分的,比如波兰制作的《银制镀金盒》,其形制比较简单,但是其装饰却运用各种兽形组合而成,繁杂而刚劲,让人对其充满着恐惧之感,极其捉摸不透为什么工匠要在简洁优美的装饰盒上如此装饰。在玻璃器方面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德国17世纪纽伦堡的《彩绘玻璃酒杯》、现藏于纽约科尼克玻璃美术馆的《磨花高脚杯》。这些玻璃器都是一些实用器具,本身可以处理得简洁明快,但在此被处理成夸张奇特的效果,而且并没有什么美感。与这种奇特诡谲的艺术装饰风格不同,洛可可工艺美术的装饰则是纤细繁缛的,就算是某个小部件它都要用卷曲的植物纹或波浪纹装饰。在此我还要说明的是这种纤细繁缛的装饰在美感上是要比波洛克的某些奇特的装饰要强。在某种程度上巴洛克的装饰有些是为了装饰,为了奇形怪状的形体而硬生生地搬上去的,而洛可可这种纤细繁缛虽然在格调上比较低,但是它那优美的曲线却竞相争妍。

三、比较两种艺术风格在表现特征上的差异

“这个时代的造型艺术确实出现了种种新趋势:一般来说,这种新风格强调紧张、亢奋,激扬的情绪,它一改文艺复兴平和匀称而显得动感十足甚至骚乱不安”。“它们强调动感,强调变化赋予了石质结构以一种永恒的动态”。的确如此,当我们面对着巴洛克风格的艺术时,我们的心总会随着艺术作品的运动而运动,甚至让我们的心极其躁动。意大利米兰《彩釉浮雕天使纹陶盘》,图中那展翅的天使以及那繁杂的装饰,以及如急速运转笔触般的蓝釉,让整个陶盘充满着激情与动感。在染织工业方面亦是如此,比如《来自印度的斑马》,斑马跃跃欲奔,旁边两人正对斑马进行捕杀,场面热烈而充满着血腥的气息。相对而言,洛可可艺术中这种动荡的场景则少见,多见的都是为上流阶层的享乐而服务的充满色彩的风格,女性题材在此时急剧增长,让人在欣赏中很容易就会沉迷于此。在当时上流阶层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大量采用繁缛的、装饰性极强的、充满色彩的物品进行装饰。“这种社会对伟大的艺术家使用不当,使他们反映当时人们的虚荣心和自我满足感”。路易十五也情迷于此。可以说当时的上流社会的人已经情迷于充满色彩的洛可可艺术了。这种色彩几乎遍布在当时工艺美术的方方面面,如:陶器、织锦、石工艺、玻璃工艺等。这种风格不但是通过男女之间的活动表现,而且通过粉嫩的颜色、柔美的“S”形曲线表现。比如:塞弗尔窑《水壶与水钵》,作品釉色温润而充满光泽,粉嫩的紫红色中透出丝丝享乐气息,加上壶身柔美的曲线以及作品中用金色加以装饰,仿佛是一位轻佻的女性在向你着身体勾引你的视线。和恢宏大气、激情动荡的巴洛克艺美术相比,洛可可工艺美术显得轻佻而充满着。

四、造成艺术形态差异的因素

1.经济因素18世纪的法国总体是个封建的农业国家,但是在欧洲法国又是个先进的国家。就资本主义工商业来讲,法国要比其他国家发达得多。在法国的18世纪资本主义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工业中,最发达的是采矿、冶金、纺织、和奢侈品工业。采矿、冶金业中集中的手工工厂也比较多,设备也比较先进。例如安新煤矿公司雇佣4000名工人,拥有12台蒸汽机,年收入12万锂(法国古代货币单位)。工商业在法国还不算是最发达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还要数金融资本。法国出口贸易在当时居世界第二。可以说当时法国的经济在世界是名列前茅的,但当时仅占法国人数2%的贵族、僧侣却占有全国98%的土地,而且不用纳税并享有政治特权。生活在下层的人民不仅缺少土地而且要向政府、教会缴纳各类税。由于王朝的任意挥霍出现了财政危机,封建政府就向全国发行国债,18世纪末的国债利率达到了10%~20%。1789年仅国债利率就达到3亿多锂。贵族们考虑的只有吃、喝、玩、乐,从布歇、弗拉戈纳尔的画作中我们就能窥视出当时贵族的生活状况。当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后,贵族们就开始极其挥霍,生怕在这个世上活得不够尽兴,即使国家灭亡,也要潇洒走一回。正如路易十五说的那样:我死后哪管那洪水滔天!如此,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世俗生活的追求,所以此时的工艺美术呈现出奢靡的风格特征。2.政治因素17世纪和18世纪人们在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17世纪支撑着艺术发展的大部分项目是教堂和宫殿。天主教要以此向公众炫耀“信仰的胜利”,而羽翼渐丰的世俗权力也要摆弄威风。所以这里存在着与18世纪不同的地方。“罗马教廷一度加强对艺术的控制,提防艺术利用它的作品把信徒引向歧途。”这是当时天主教为了维护在自己的利益反对新教的结果。正如芬克斯坦所说:“它含有一种‘反宗教改革’所激发的反动运动,企图使艺术首先成为神学的奴婢”。从17世纪的艺术我们也可以看出,比如:建筑“圣卡罗教堂”“圣阿涅塞教堂”等,雕塑等一系列工艺美术都是为建筑服务的。芬克斯坦还说,在当时艺术也是最有钱的豪商和宫廷的仆从。路易十四就是一位极其爱好权力与荣耀的皇帝,所以他宁愿住在冰冷、环境卫生特别差但高贵、大气的凡尔赛宫。同时在这个世纪里艺术正好受到了“样式主义”风格的影响,所以工艺美术呈现出了华丽、大气、充满动感的风格。18世纪的欧洲是一个自由科学精神蓬勃发展的社会。经历了巴洛克初期那场偏执的宗教新潮后,洛可可的时代从苛刻的禁欲主义中摆脱出来。新教和天主教分庭抗礼的结果并不是某一方的“胜利”,而是再也没有一种迷信的权威可以统一地主宰无数个人的信仰。世俗权力的上升,工商业的崛起,社会财富的空前繁荣,这些来自凡尘而不是天国的力量是洛可可艺术最坚实的支柱。在穷奢极侈的宫廷行乐图背后,世俗精神的全面觉醒才是洛可可艺术最深刻的意义所在。除了世俗精神的觉醒让贵族体验到穷奢极欲外,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兴起还与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脱离不了关系。巴洛克艺术就像路易十四那样高举“太阳王”的旗帜,而到了洛可可这儿,它就像一位柔情的女性,细腻、多情,宛如是刚从水中盛开的一朵芙蓉。所以当一位女性左右时尚圈时,这里的风格也就变成了女人的心思了。她喜欢粉嫩的颜色,工艺品的色彩就变成了粉嫩的色调,她喜欢什么样的衣服,设计师就把衣服设计成她喜欢的样式。当宫廷的审美趣味发生改变时,下面就跟着发生了改变。3.文化差异的因素18世纪,欧洲普遍受到东方艺术的强烈冲击,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特征洋溢着东方情调,特别是中国情调,陶瓷艺术、染织艺术、木工艺及金属工艺等无不如此。因此,在欧洲,洛可可风格有时候又被称为“中国装饰”。的确如此。东方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在于它的唯美、清新、淡雅、神秘,装饰性强,这种风格在西方18世纪之前的艺术装饰中基本是少见的。当欧洲海路发展起来后他们开始大量从中国购买陶瓷等工艺美术品,《景德镇陶录》就记载了当时陶瓷外销的状况。在西方当时都以用中国的瓷器为荣,并专门设立了瓷窑研究并仿制中国瓷器。“华托他们在内的许多艺术家都亲自参加设计与中国情趣有关的工艺品、壁毯画、版画和油画”。所以我们能够看出当时西方人对我们中国风格的喜爱。在现在留存下来的陶瓷中我们就能看到中国风格的工艺美术品。从而我们可以看出洛可可艺术中,清新、淡雅、柔媚,装饰性强的艺术风格与中国风格是分不开的。17世纪被称为“巴洛克”时代,是建筑与绘画为主要形式的时期。巴洛克式起源于意大利,以后被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运用于教堂、宫殿、歌剧院、博物馆、政府建筑当中。从上我们可以得知贵族们也是运用巴洛克艺术为自己的生活服务的。在法国,巴洛克艺术基本上运用到贵族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礼仪、习俗、家具设计、贵族的衣着装饰等,连言行举止也不能超脱这种风气。洛可可艺术更不用说了,它是人们世俗觉醒的重要标志,它在巴洛克的基础上,世俗性更加浓厚,更加符合世俗王室贵族们的享乐需要。巴洛克上承文艺复兴下启洛可可,可以说巴洛克艺术是洛可可艺术黎明的前奏。巴洛克艺术主要有八个特点:1.华丽性,2.浪漫性,3.激情性,4.运动性,5.空间性,6.综合性,7.浓郁的宗教色彩,8.背离现实生活的倾向。我们综合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来看的话,它们之间确实有许多前后继承的关系,比如:华丽性、浪漫性、空间性、综合性。只是在有些方面洛可可艺术做得更加夸张了,并且更加世俗化了。巴洛克艺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宗教服务,但是王室贵族们也经常使用这种风格的艺术。虽然天主教徒们也使用这类艺术,但这类艺术已不完全是宗教性质的艺术了,它的世俗功能已经非常完善,它们华丽、适用。洛可可艺术在审美上来看更加华丽、甚至繁缛得让人眼花缭乱。浪漫性也是它们所具有的特性,只是巴洛克的浪漫更偏有神性而洛可可的浪漫更在于现实生活。综合性则是它们非常显著的共同点。巴洛克开始打破封闭式的构图,空间感开始增加,艺术的相对独立性开始减弱,绘画、工艺美术开始为建筑服务而构成一个整体。洛可可时代亦如此,家具、陶瓷、织锦、雕塑等也都是为建筑而服务,亦让贵族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从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但是它们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连续性,它们开始让工艺美术从云端走向人间,让艺术为世俗服务。虽然它们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巴洛克艺术属于承前启后的关系,没有巴洛克艺术奠定的基础,可能就没有洛可可艺术如此的清新迷人,令人陶醉。

工艺美术范文第8篇

1闽东畲族的工艺文化

1.1编织闽东畲族编织手工艺品主要有刺绣、彩带、竹编等。刺绣多装饰在衣袖、衣领、衣襟、围裙和床上用品上。除此以外,还普遍装饰在帐帘、枕套、鞋面、童帽、肚兜、烟袋等上面,畲族刺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纹精美,具有浓郁的畲族乡土生活气息。同时也大胆吸取了汉族等兄弟民族的传统刺绣图案纹样,创造出许多新颖别致的花纹图案。刺绣图案主要有自然纹、几何纹以及图饰纹样,自然纹饰有凤凰、喜鹊、梅花、莲花、牡丹花、桃花、竹花、,飞翔的蝙蝠、花生、桂圆、石榴以及福寿双全等字样;几何纹饰有拈叶纹、锁同、万字、浮龙纹、云头、山头、云勾、大耳、柳条纹、书宝、马牙纹等;图饰纹样有角隅纹样、单独纹样、连续纹样等。彩带作为畲族流传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是“凤凰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彩带图案有文字、花草、鸟兽等,文字彩带是编织细密的文字作为装饰。相对年代较早的彩带上绣着“百年好合”“招财进宝”“三元及第”等旧式吉利字句,彩带既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亦可作为腰带、背篼带、裤带等生活实用品,更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及驱邪祝福的吉祥物。无论是直露的表达还是隐喻的含义,都充分体现了畲民们热爱生活、歌颂生活的执着和热情。花纹有“水击花”“十三行”“五字带”“十二生肖”“万字花”等,也有的编织几何纹与自然花纹。由于几千年来畲族妇女的虔诚传承,这类彩带严格保留了远古时期的原始织纹风貌,保留了遥远深沉的文化内涵,成为畲族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见证。闽东畲族居住地竹林密布,有斑竹、石竹、凤尾竹、雷公竹、金竹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竹编工艺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他们就地取材,经过选料、破竹、破篾、拉丝、编织、染色、插花、喷漆等上百道生产工序,编织出屏风、挂帘等竹编品种,主要有竹席、挂帘、斗笠、屏风、椅子等。竹席多以牡丹、芍药等花纹为主,外缘有两条边和三条边两种。许多竹编工艺品已远销海外,深受人们的青睐。竹编中堪称畲族一绝的是斗笠。其竹篾细若发丝,一顶斗笠的上层篾就有220至240条之多。从斗笠的外缘看,有两条边和三条边两种。斗笠编织细密,精美别致,色泽古朴,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于一体。斗笠上绣有云头、燕嘴、虎牙等花纹,成型后再加上白色、红色绸飘带以及各色装饰珠子。经过畲族人智慧制作的竹编成品形式多样,风格稚拙。龙伞,是畲族在跳龙伞舞时使用的道具,分伞顶、伞身和伞柄。伞柄为梗木棍,伞身为圆桶,有三层,呈金黄色,用丝绸软布制作,各层下沿饰有丝线流苏,伞顶有飘带。这种纷繁多变的审美创意具有一种朴素中见别致、淡雅中见丰富的意境。1.1剪纸剪纸是闽东畲族妇女用以刺绣鞋、帽、衣服等生活日用品的图案花纹的纸底图形,是唐宋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美术品,迄今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养分,使之更加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剪纸的图案常用于装饰鞋帽、包袱、烟袋等日常生活用品,图案题材多为民间喜爱的人物、鸟兽和吉祥图案等,畲族剪纸具有线条秀丽、流畅挺拔的特点。题材多为民间喜爱的人物、花鸟、走兽、吉祥图案,畲族剪纸形象生动,刻工精致,造型简练古朴,善于在简洁型中蕴涵丰富的生活趣味,深受畲族人民的喜爱。

2闽东畲族民间工艺文化的艺术内涵

闽东畲族工艺艺术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美术内涵,凤凰作为一种吉祥物成为畲族工艺文化的主要表现题材和审美特征,凝聚着少数民族对图腾。畲族的刺绣工艺的作品常以凤凰为图案,优美的造型以五彩斑斓的丝线绣成,具有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艺术效果;畲族妇女的头饰造型工艺中的“凤冠”,寓意凤凰之冠;畲族传统服装有“凤凰装”。即在腰间扎飘带,表示如同凤凰一般。“凤凰装”在畲族中非常流行,是畲族妇女在喜庆之日必穿的装束。另外在畲族的民俗事项和喜庆日时,他们常常将吉祥短语“凤凰来仪”“凤凰至此”写在红纸上并张贴厝屋正厅,为祈福降灾,在衣橱、笼箱、桌椅、斗床、窗棂、洗脸架,以及婚嫁用的蚊帐、茶壶、酒瓶、被子等器物上都刻印有凤凰图案,突出了他们对平和安宁的生活追求。历史上形成的畲汉杂居的格局,畲族与汉族在历史上长期杂居、小聚居为主要特征,基本处于汉文化的包围之中,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其中对畲族的工艺艺术的发展也造成影响。历史、经济与文化上的共性,体现在畲族刺绣的图案纹样中,他们经常以象征高洁坚强的梅花兰花,富贵吉祥的牡丹花为内容,除此以外,还会经常绣上象征喜庆的喜鹊,美丽的凤凰来表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与汉族的文化观念相同,突出了他们对平和、安宁的美好光景的追求,并通过艺术的概括与提炼使之具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给人以崇高精神愉悦的魅力。畲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而灿烂的文化,体现了这个民族勤劳、朴实、智慧与自强不息的品格。畲族还习惯在辞旧迎新、婚嫁寿庆、谷物尝新、孩提满月时,张贴精美的图饰造型来美化环境、营造气氛,这些艺术装饰多姿多彩、丰富生动,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图饰具有协调、健康、明快的风格,是其精神世界的再现。闽东畲族工艺品有着美丽的色彩图案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畲族的工艺作品中,表现较多的手法是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以单线作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以生动美丽的图案来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期望,以此来表达情感与自然和谐的整合关系。例如,体现在畲族刺绣的图案纹样中的,在帐帘四角绣有铜钱,寓意“福寿双全”;莲花上一对鸳鸯,寓意“鸳鸯佳偶”,将花生、石榴、桂圆绣在一起象征“多生贵子”。这种象征比拟手法传达着畲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这些艺术品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观赏性,展示着畲族人民朴实淳厚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可以看出畲族人民所关注的是精神的和谐,造型中不论如何变化,只要观念在形象中体现得充分便是最理想的范式,对其服饰、刺绣、编织、剪纸等为表象的艺术品进行整理、挖掘和研究,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桂 单位:福建宁德师范学院 艺术系

工艺美术范文第9篇

1.1工艺美术中构思的必要条件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工艺美术的构思也应遵循这个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要讲究培养个人的审美情趣,多观察和体验周围美好的事物,并做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为工艺美术设计构思打下扎实的具象基础;设计构思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个人的艺术头脑和素养,不仅要有生活的体验,还要注重发展自身在美术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多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对事物合理的想象,把具体事物和想像有机的合为一体,并付诸于实践,将工艺美术设计的构思变成实体产品。1.2工艺美术构思创造性的实现方法创造性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只有有创新性的工艺作品才是成功的。创造性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获得,其获得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对工艺美术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加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和从实际出发培养想象力。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其审美需求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设计产品。在新兴技术手段的推动下,工艺美术设计的理念和产品也正不断更新,更具有时代性。能够准确掌握行业的发展动向和新趋势是工艺美术设计构思实现的基础;准确把握工艺设计审美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联,也是创造性实现的一种途径;设计者的想象力也关乎于构思创造性的实现,艺术构思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者的想象力,在了解事物特征的基础上发挥合理充分的想象才能使想象既不会脱离实际,又能产生新的艺术构思。

2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创造性

2.1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核心在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性的象征,这不仅体现在其设计理念上,更将时代性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了工艺产品之中。工艺美术设计之所以经久不衰,究其原因就是其不断的发展性和更新性,紧跟时代潮流,做到与时俱进就是其发展的核心理念。当然,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仅注重时代性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内涵作为依托,既不能严重脱离实际,更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民族特色,要寓历史性,现代感,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才能保持工艺美术设计的长久发展。2.2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新特点时代不同造就了美术设计的不同特点,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更多的是在充当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角色。而在现如今,人们审美观的更新和工艺制作水平的提高令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涵义则更为广泛,它不再只局限于以往厚重的历史的承担,更被赋予了时代的气息。当代工艺美术设计风格多变,取材范围更加广泛,作品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更为突出,表达的内涵也更为深邃。2.3当代工艺美术设计需要融合创造性审美观念我国当代美术设计的发展要多吸取先进的文化和设计精髓,不断加强自身设计的优越性和先进性,通过发展创造性思维大幅度提升整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中西结合就是其中一有效途径,我们在工艺美术设计时可以借鉴国外设计的抽象性和审美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综合以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的优势,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工艺设计产品,扩大工艺设计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

3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信息技术创造性

3.1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工具的转变科技的发展直接促使了新的设计工具的诞生,传统设计过程中单一的手动设计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当代美术设计的具体绘制工作主要依赖于电脑绘图工具这种现代性手段,这虽然使设计工作的完成更加快捷方便,但从绘图的精确性和理念的传递性方面来看,手工绘制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实现机绘与手绘联合绘制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3.2信息技术推动了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工艺美术的设计工作变得简单而灵活,设计者不需要将大量的工作和精力放到创作和绘制中来,通过当代技术软件能够更加快速的实现图形的绘制,而且绘制图形的标准型、准确性以及生动性都比手工绘制效果更加显著,因此,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能够推动工艺美术的快速发展。3.3利用当代信息技术提升设计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利用当代信息技术提升设计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需要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不能脱离网络环境而直接灌输理论知识,否则设计者难以形成有效的创新意识,因此让设计者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工艺美术技艺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把握工艺美术创作的有利机遇,充分发挥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及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双重优势,从而使当代工艺美术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另外,我们应该正视工艺美术所面临的挑战,积极调整心态,不断突破和解决工艺美术所面临的问题,化挑战为动力,从而实现当代工艺美术的社会价值。

工艺美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音乐;工艺美术;京剧;兵马俑;壁画;博物馆;哥特式;变革

我们常说睹物思人,一些生活的场景会触动我们一些内在情感,让我们心潮起伏。同样,面对一幅精美的绘画作品,我们的内心也会婉如流动小溪,思绪万千。的确好的绘画作品,不仅给我们唯美的视觉享受,也婉如动听的音乐,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这不仅是因为其孕育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还因为其有着丰富的审美意识,为此一幅优秀的绘画、一件上佳的工艺美术艺术品一定承载着许多欲说还休的故事,这就给工艺美术工作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作为一名工艺美术工作者要想得到好的作品,就需要融入到生活中去汲取养分,需要走进博物馆中去学习历史的艺术精华,需要研修美术史去触摸艺术发展的历史长线,如此才可以在文艺道路上走的更为长远,而通过音乐元素分析工艺美术的创新与挑战也是文艺工作者必须要面临一个重要课题。事实上工艺美术创作汲取养分的方法很多,下面进行举例分析:

一、京剧艺术

京剧艺术是中国的国粹,在过去没有女旦一角,全部由男子来饰演,教戏的师傅为了练就这样扮演旦角的男子走路更轻盈,具有女子行进的风韵,就让这些男子在两腿间夹一瓶子来回走路,不论是平地步履还是阶梯而上都要夹一瓶子,经过多番磨炼造就男子饰演旦角的惟妙惟肖。在当时戏台没有灯光,麦克风、扩音器等现代舞美与音响设备,京剧只要依靠它独特的服饰、优美的唱腔、艺术化的脸谱,加之演员独到的演出,便足让听戏的观众如痴如醉、忘了知返、欲罢不能。客观地讲京剧的脸谱艺术世界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单纯一个脸谱,就可以展开想象得到无限多的工艺美术创作思路。为此京剧艺术是工艺美术工作者借鉴与学习的巨大宝库。

二、敦煌莫高窟

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属于世界级文化遗产,为此各国艺术家都无不趋之若鹜,去膜拜、学习和临摹敦煌壁画。置身期间,在乐声《云水禅心》中,人们仿佛穿越历史,回到悠远的古代敦煌。经过研究,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欧美工艺美术中经常出现的对偶倒列[1]创作手法,竟然也在敦煌莫高窟的人物身上有所体现,如此可观艺术无国界。因此作为工艺美术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加强对于本国艺术的研究,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和提升我国工艺美术艺术水平整体发展。

三、法国卢浮宫

法国卢浮宫作为世界级博物馆,珍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艺术精品,这些艺术品可以说是浓缩了人类世界的艺术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伟大结晶,而参观卢浮宫就是在欣赏一场世界视觉艺术的宏大交响音乐。可以说,法国卢浮宫是工艺美术工作者的梦想国。通过在卢浮宫欣赏、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知中西文化差异,为此取长补短,汲取世界优秀工艺技艺对于促进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也裨益良多。

四、德国科隆大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是中世纪典型的歌特式建筑,艺术欣赏价值极高,站在这壮美的建筑面前,你能做的唯有顶礼膜拜。靠近此艺术杰作,每一石砌、每一雕刻、每一细节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那些唱诗班的优美歌声,可以彻底净化我们的心灵,让你宁静,让你深思。音乐艺术的神奇魅力就是可以将你带入无限的想象世界中去,假若你听过TheSoilBleedsBlack乐队的中世纪哥特风民谣,你就能感受到他们的歌曲拥有极强的画面感,中世纪骑士、僧侣与吟游诗人,喧嚣的集市,幽暗的密林,飞翔的黑鸟,战马嘶鸣,兵器敲击......听到这些画面你是否会放下一切其他去兴奋的勾画草图创作一幅哥特式的崭新工艺美术作品。凡此类工艺美术艺术创作思路举不胜举……在工艺美术的发展道路上,模仿手段已经成为常态化,但一味的模仿,而丢弃本国固有历史和文化内涵也是得不偿失的,事实上工艺美术要发展不仅洋为中用也需要古为今用,要敢于突破束缚和陈旧的框架,以便创造出更新、更好、更高水平的工艺美术设计。然而一些工艺美术艺术家在创作思维上日益老化,不能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更新自己的创作观念[2]。对前师的作品或者较古老的作品的模仿变得毫无创造性,不仅无法从前人和师长的艺术作品中发现亮点,而且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固有创作思维制作,为此无法创作出新颖、独特工艺美术品,更无法将前人的杰出的创作技术发扬广大,并具以相应的变通。当美国把《功夫熊猫》、《花木兰》这些动画片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之际,我想观看此片的一些艺术工作者们会感到一种隐隐的刺痛,我们拥有丰富艺术和历史题材,但却难以创作出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幸运的是中国现在已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工艺美术设计师群,有不少的工艺美术工作者正在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技艺,我们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中。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这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想与创作空间。从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的道路上来看,中国设计首先看深圳,因为深圳站在国家改革的前沿,开放程度很高,思想自由,已有很多优秀艺术工作者站到了世界的舞台中央。越是这些优秀的人才越是更能回到最传统的中国历史艺术当中去,眼界越宽就需要更多的创作养分,如此才可以不断促进和推动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从我国当前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来看,许多博大的文化艺术瑰宝尚未得到有效的挖掘。为此我们必须要吸收世界任何艺术形式的营养,以便更为深入的去开发与挖掘这些文化艺术瑰宝。事实上,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回归到民族艺术的本位上来,去认知发掘,精益求精,但不是因循守旧,要带上音律诗词歌赋、带上历史文化政经、带上民族风俗百科去突破革新,如此才可以实现中国工艺美术真正的文艺复兴[3]。

五、结语

如果说音乐是听着最美丽的设计,那工艺美术设计便是看着最好听的音乐,变革则是融汇百家之长突破革新的发展之路,而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剑桥艺术史[J].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2]李砚祖.关于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工艺美术诸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5):84-88.

[3]徐菲.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J].音乐大观,2014(3).

上一篇:美术教育范文 下一篇:中国美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