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法范文

时间:2023-03-07 01:33:23

公路法

公路法范文第1篇

李杰峰是四川省井研县一名普通的大货车司机,2008年10月份,他给交通部、公安部等能管得着他的12个部委寄去了一封邀请信,“我愿意花两万块钱,请这些部委的领导跟我跑趟车,看看现在公路上的乱收费、乱罚款到底有多严重?看看货车司机的营生有多艰辛?”

“公路三乱”的话题已经多年没有进入媒体的视野,如果不是李杰峰的大胆举动,人们无从知道,这个有着3000多万从业者的行业并没有在屡次整顿以及不断的法律完善中获得一个良好的从业环境,反倒是愈加艰辛。“就是让交通部长、公安部长来经营一台货车,如果他们不违法,也一定会赔死。”李杰峰说,他敢肯定,全中国至少95%以上的货车是在超载超限中违法运营。

一直以来,居高不下的物流业成本,都是妨碍中国经济健康运转的基础性问题,高额的运输业利润到了哪里?被运输企业拿走了,还是进入了执法者的腰包?近日,记者遍访物流运输的各个环节,李杰峰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3000多万货车司机困顿的生存状态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原本旨在保护路产路权的《公路法》却在不断的修订和解释中被地方路政执法者变成了牟利的工具。

被压垮的货车司机

“两年多了,借钱买的车,快亏完了。”李杰峰说,他快被压垮了,实在没有办法,才想出写信这个大胆的想法。他的车是一辆核载8吨的东风卡车,他常走的线路是四川夹江到云南昆明,行程约1000公里,每个月4趟,除了缴纳过路费、养路费等“正常”费用之外,还面临无法确定的罚款,高的时候,每个月罚款数额都在4000元左右,“如果按照标准吨位合法运输,每月亏损大约1万”。

据有关统计,在中国,开货车跑长途的有3000多万司机,事实上,面临着被压垮困境的并不仅仅是李杰峰一个。记者在川渝两地采访时,四川省自贡市中通货运中心提供了一份近几月的收支表,更能说明问题。中通货运一共拥有8台6轴集装箱卡车。以2008年前8个月的营业状况为例,总收入290万,而支出则达到了360多万,其中过路费、养路费和罚款三项接近105万。

“如果不是靠其他业务支撑着,我早就破产了。”中通货运总经理王贤苍说,如今,各条高速路都实行计重收费,如果超过一定重量,超过的部分都会按照一个复杂的计算公式加倍收费,收完费以后,旁边坐着的路政和交警接着来罚款,交警还好,一般就只罚200元,路政则不一样,一次最高能罚3万。

所有这些加倍收费和罚款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超重。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给出的理由是超载,路政则依据《公路法》,给出的理由是超限。超载指运输货物的重量超过了汽车本身的核载吨位,而超限则是指车货总重超过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008年8月31日下午,中通物流的一台货车在成渝高速公路重庆入口处,先是被执法人员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罚了200元,接着又被依据《公路法》罚了2000元。

虽然早在2004年,交通部、公安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组织全国统一“治超”行动,随后,各地区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订了细则,各省细则都包括一条:对超限超载车辆的处罚,只能由一个部门执行。对同一车辆的同一超限超载行为,不得重复处罚。但是,两部公路运输的根本大法并没有变,交警和路政仍然都拥有法律赋予的上路罚款的权力。而且,为了争夺罚款,两家各自规定了不同的标准,一辆货车到底拉多少才算超载?该听交警的还是该听路政的?这是一个让所有货车司机们都挠头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公路是靠司机们的养路费、过路费养活起来的,虽说公路归国家所有,但事实上,司机才是中国公路建设的最大“出资人”,这个群体在缴纳了各种沉重的费用之后,还要被苛刻的罚款所盘剥,却又一直沉默不语。

李杰峰是一个大胆的人,他说,他不怕打击报复,就是希望交通部的领导能跟一次车,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人理睬他的请求,记者询问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时,他们也称关于此事暂时不接受任何访问。李杰峰的同行们也都认为他是在做无用功,还不如多拉几趟货来得实在,不管是执法者还是被执法者,似乎早已习惯了失范的法律带给中国公路长达10多年久治不愈的乱象。

混乱的标准

很多非本行业的人不理解,既然对于超载的处罚如此严厉,为什么司机都还非要超载呢?记者接触过的货车司机里,几乎没有一人表示会因罚款严厉而放弃超载运输。“过路费、养路费和油费加到一起,再跟运输利润一比,完全是倒置的,不超载怎么活呢?”王贤苍则说,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守法经营相当于是自杀,违法呢,还可以看运气,能躲过一单罚款就算赚了,躲不过,那就认倒霉,这么多年了,司机们也都已经习惯了。

9月27日,记者前往重庆市公路局收费大厅咨询有关罚款标准时,正好碰上一名“倒霉”的山东司机,他正因为罚款的事跟办事人员争吵起来。司机名叫孙承波,服务于烟台福昊物流,他的车拉着一台法兰,从成都出发运往无锡,在成渝高速重庆入口处,被拦了下来。“重庆和四川的标准不一样。”孙承波说,他的车货总重52吨,宽3.6米,在四川境内没事,到了重庆,被告知,超重2吨,超宽10公分,必须办理通行证,否则不给上路。

为此,他跑去重庆公路局一共花了710办证,“另外,路政还要收监护费,每公里50元。这样算下来,90公里要4500元,这一趟下来,光是重庆境内,已经花了快6000元了。下次再也不接这边的活了。”这个山东司机扔下这么句话,急匆匆地跑到银行交钱去了。

孙承波所说的不同标准却让人疑惑,记者遍查交通部以及各地交通部门的有关法规条例后,才发现原来确如他所说,对于超限超载的管理和处罚,各个省区确实都在执行不同的标准,用得较多的是其中两个。

以六轴及以上车辆为例,一是号码为“GB1589-2004”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为49吨,二是2004年交通部下发的《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中又规定为55吨,此外,还有1987年曾经公布的46吨。这两个标准,各个省区均有引用,甚至1987年曾经公布的46吨的旧标准也在不少省区执行,比如,浙江2007年刚刚修订的《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就规定为46吨。

对此,记者多次联络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希望能得到权威的解释,但是,该部却称拒绝对此问题给予回复。不同省区、不同标准的现实让司机们的守法经营变得更加不可

能,同一台车如果跨省运营,一旦跨越的是两个不同标准的省区,将无从守法。不过,久而久之,司机们也已经摸索出了适应不同标准的方式。

对经常在本地跑车的司机来说,逢年过节,花点钱打点好经常跑车地段的路政和交警,就可省去不少罚款,至于到了外地,则有另外一套应付的办法。中通货运在自贡的货车主要跑成渝高速,将四川的各种工业原料运到重庆港和泸州港,此外,还要在上海港口接货,将货物运到长三角各地。“到了长三角那边,要靠黄牛党来躲罚款。”王贤苍说。

如今,对于超载的检测主要是集中于各个收费站里,对于货车运输司机来说,省区交界处的“治超站”被称为鬼门关,只要过了关,基本就算躲过了罚款,王贤苍所说的“黄牛党”是指活跃于各个收费站附近的当地人,他们熟悉收费站里的路政和交警,更熟知他们的作息时间,只要给这些“黄牛党”一点钱,他们总有办法找到罚款人员吃饭或者休息的空档时间,带司机“过关”。

可疑的法律

当守法经营成为大多数从业者不可能实现的状态,是这个行业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还是法律本身的制订或者执行出现了问题?对于公路上的执法者和被执法者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是一部根本大法。当年修订《公路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随着中国公路里程的飞速增长,需要有一部完善的法律来更好保护路产路权。

“新修订的《公路法》里,最进步的一条是“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北京展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泽说,可是1999年就做了如此规定,10年过去了,因为交通部门的利益,一直都没有制订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步骤。”

倒是另外一个原本不起眼的第四十九条“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轴载质量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被不断地强化和解释。从而变成了各种罚款的最大依据。最初,《公路法》并没有给出一个全国统一的超限标准,但对于这个明显可以带来执法收益的条款,各地交通部门很快就出台了明确的可执行的标准,2004年当年,各个省区的《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纷纷出台。

当年七部委还联合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超”运动,交通部不仅公布了一个统一标准,而且设置了极其严格的治理措施,规定超载车辆,必须当场卸货才能上路。但是,那场“治超”运动只持续了3个月就结束了,尤其是在中西部资源省份,输出的大都是原料性的低附加值产品,过于苛刻的超限标准造成物流成本急剧上升,严重地削弱了产品竞争力,很多西部资源性企业面临灭顶之灾,比如四川自贡的工业井盐、眉山的元明粉都很快在沿海地区丧失了市场。

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那场运动不得不停了下来,从那之后,各地所实际执行的标准不再统一了,执法方式也变了,不再要求卸货,对于司机来说,不管是超重多少,只要交足了罚款,就可以堂而皇之上路。

这样一来,旨在保护路产路权的《公路法》再也无法有效地保护公路,法律明文规定的脱离实际的标准和巨大的罚款额度,成了高悬在所有从业者头上的一把刀,具体执法者则可以依靠宽泛的自由裁量权为自己以及所在的部门牟利。

每年在全国的公路上,针对货车司机的罚款到底有多少?执法部门从来没有公布过。采用最保守的算法,据记者接触到的多数司机反映,一台大货车上路运营,如果跑一天只被处罚100元,那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每月运营时间如果以最少的20天计算,那么每年每台车的罚款数额至少有2万元,“事实上,常年跑长途的,每台车每天不止被罚100元。”王贤苍说。

公安部公布的2007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统计资料表明:中国载货汽车保有量为10465404辆,其中,重型、中型汽车4248057辆,如果每台车每年2万罚款计,全国每年的罚款居然超过了800亿。

伴随着“执法经济”的可观效益,同时而来的是路政机构的迅速膨胀。《公路法》赋予了路政人员上路处罚超限的权力,并且规定每个县级政府成立路政执法队伍,负责辖区内的公路执法。据有关统计,2004年新版《公路法》施行以来,全国路政执法人员迅速膨胀,目前已接近10万人。

旨在保护路产路权的《公路法》在不断的修订中沦为了地方路政执法者牟利的工具,在周泽看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立法之初缺少利益主体的参与和博弈,“一部法律制订时,他所规范的利益主体是否有充分参与,这是保证法律避免疏漏的基本条件,可是,在中国,现在做得还不够,立法参与者不是官员,就是专家,而这两种人都是不能取代相关利益主体的,部门立法的初衷更多的是考虑便于管理,这很容易被转换成收费工具。”

困顿的现代物流业

混乱的公路压垮的不仅仅是3000万货车司机,更能影响到物流运输的一系列环节。泸州港是四川省唯一的集装箱货运码头。9月26日,记者到泸州港采访时,业务部王经理正为超限罚款的事情发愁。“超限罚款加上计重收费,让公路运输的成本上升太厉害了。”王经理说,国家目前鼓励搞多式联运,这才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可如今,整个集装箱运输成本,有将近50%要耗费在两端的公路运输上,联运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已经与铁路运输的费用基本持平。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40尺厢从成都运往上海,总成本大约在8500到9000元之间,其中,拖车至少要4500元。

四川是个资源输出大省,全省的物资除了火车之外,大都依靠泸州港和重庆港顺长江水道运至长江三角洲,两个港口也是最大的直接竞争对手。为了吸引货车司机来港口,纷纷要求本地交通部门放宽收费罚款的标准,“目前重庆的政策是要先交钱办理通行证,办完之后,标准放宽到70吨,70吨以内都不再罚款。”重庆中集物流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刘民齐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我们也一直在向省交通厅做工作,希望对前往泸州港的货车超限治理标准能够放宽些,否则根本就没有办法跟重庆港竞争了。”王经理说。他们提出的主要建议是希望对于对6轴集卡车,每月一次性缴纳1000~2000元以后,交警和路政部门就不要再罚款。

一直以来,物流业成本过高都被认为是影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之一,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例接近20%,比日本和美国多一倍左右,2000多亿美元在物流环节中白白地损失掉了。

物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被归结为企业规模不大、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低等行业原因。王贤苍的中通货运是个相当典型的中小规模物流运输企业,中国的公路运输企业目前大部分都是这个规模,并没有大型运输集团,即使有,也更多是只提供一个空壳,个体司机挂靠经营。在现有的“三甜”状况下,个体司机跟路政、交警打游击,躲避罚款,可以通过更加严重的超载来获得生存空间,大型的标准化的企业没有这个空间,反倒更加艰难,这也是大型公路运输企业难以存活的原因之一。

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表示鼓励发展大吨位车、标准化的集装箱拖车,但在实际的执法措施中,集装箱卡车因为本身自重的缘故,往往是遭遇罚款最重的一种。“散货车司机为了躲罚款,都喜欢开夜车,可是我们这样的集卡车,因为港口的要求,必须白天走,罚款一个也躲不掉。”王贤苍说,标准化的集卡车竞争力反倒不如散货车,很多司机如今都又开始卖掉集卡车,重新开散货,现在交通部的法规事实上是在一步步扼杀标准化的物流运输企业。

当制造业的利润日渐微薄,中国经济的各个环节对于成本上升带来的触痛已经十分敏感,近两三年来,国家商务部、发改委等多个部门不断地发文、开会,希冀扶植现代物流业的快速成长,可是,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物流业占据GDP的成本不降反升,中国经济离健康运行越来越远。

公路法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公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第三条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保障畅通、保护环境、建设改造与养护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促进公路建设。公路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设、经营公路。

第五条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公路建设。

第六条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并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具体划分标准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

新建公路应当符合技术等级的要求。原有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要求的等外公路,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改造为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公路。

第七条公路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的义务,有权检举和控告破坏、损坏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和影响公路安全的行为。

第八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公路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工作;但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省道的管理、监督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决定由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

第九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

第十条国家鼓励公路工作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对在公路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一条本法对专用公路有规定的,适用于专用公路。

专用公路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建设、养护、管理,专为或者主要为本企业或者本单位提供运输服务的道路。

第二章公路规划

第十二条公路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编制,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和其他方式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

第十三条公路建设用地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年建设用地应当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第十四条国道规划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国道沿线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省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并商省道沿线下一级人民政府编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乡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依照第三款、第四款规定批准的县道、乡道规划,应当报批准机关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省道规划应当与国道规划相协调。县道规划应当与省道规划相协调。乡道规划应当与县道规划相协调。

第十五条专用公路规划由专用公路的主管单位编制,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审核。

专用公路规划应当与公路规划相协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发现专用公路规划与国道、省道、县道、乡道规划有不协调的地方,应当提出修改意见,专用公路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当作出相应的修改。

第十六条国道规划的局部调整由原编制机关决定。国道规划需要作重大修改的,由原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经批准的省道、县道、乡道公路规划需要修改的,由原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七条国道的命名和编号,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确定;省道、县道、乡道的命名和编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八条规划和新建村镇、开发区,应当与公路保持规定的距离并避免在公路两侧对应进行,防止造成公路街道化,影响公路的运行安全与畅通。

第十九条国家鼓励专用公路用于社会公共运输。专用公路主要用于社会公共运输时,由专用公路的主管单位申请,或者由有关方面申请,专用公路的主管单位同意,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改划为省道、县道或者乡道。

第三章公路建设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维护公路建设秩序,加强对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筹集公路建设资金,除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拨款外,可以依照法律或者国务院有关规定决定征收用于公路建设的费用;还可以依法向国内外金融机构或者外国政府贷款。

国家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对公路建设进行投资。开发、经营公路的公司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筹集资金。

依照本法规定出让公路收费权的收入必须用于公路建设。

向企业和个人集资建设公路,必须根据需要与可能,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行摊派,并符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

公路建设资金还可以采取符合法律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筹集。

第二十二条公路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进行。

第二十三条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法人负责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公路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公路建设工程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勘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分别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承担公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单位、勘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必须持有国家规定的资质证书。

第二十五条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须按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报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六条公路建设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承担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和合同约定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

第二十七条公路建设使用土地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公路建设应当贯彻切实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二十八条公路建设需要使用国有荒山、荒地或者需要在国有荒山、荒地、河滩、滩涂上挖砂、采石、取土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或者非法收取费用。

第二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公路建设依法使用土地和搬迁居民,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三十条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符合依法保护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要求。

公路规划中贯彻国防要求的公路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以保证国防交通的需要。

第三十一条因建设公路影响铁路、水利、电力、邮电设施和其他设施正常使用时,公路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因公路建设对有关设施造成损坏的,公路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该设施原有的技术标准予以修复,或者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三十二条改建公路时,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安全标志。需要车辆绕行的,应当在绕行路口设置标志;不能绕行的,必须修建临时道路,保证车辆和行人通行。

第三十三条公路建设项目和公路修复项目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成的公路,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明显的标志、标线。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下同)外缘起不少于一米的公路用地。

第四章公路养护

第三十五条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三十六条公路养路费用采取征收燃油附加费的办法。拥有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在购买燃油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燃油附加费。征收燃油附加费的,不得再征收公路养路费。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燃油附加费征收办法施行前,仍实现现行的公路养路费征收办法。公路养路费必须用于公路的养护和改建。拥有车辆的单位和个人缴纳公路养路费的,由交通主管部门发给公路养路费收讫标志;公路养路费收讫标志应当放置在车辆的明显位置。没有公路养路费收讫标志的车辆不得在公路上行驶。

第三十七条县、乡级人民政府对公路养护需要的挖砂、采石、取土以及取水,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

第三十八条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农村义务工的范围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公路两侧的农村居民履行为公路建设和养护提供劳务的义务。

第三十九条为保障公路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公路养护人员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穿着统一的安全标志服;利用车辆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在公路作业车辆上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

公路养护车辆进行作业时,在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的前提下,其行驶路线和方向不受公路标志、标线限制;过往车辆对公路养护车辆和人员应当注意避让。

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影响车辆、行人通行时,施工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条因严重自然灾害致使国道、省道交通中断,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及时修复;公路管理机构难以及时修复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当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居民进行抢修,并可以请求当地驻军支援,尽快恢复交通。

第四十一条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山坡、荒地,由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水土保持。

第四十二条公路绿化工作,由公路管理机构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组织实施。

公路用地上的树木,不得任意砍伐;需要更新砍伐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完成更新补种任务。

第五章路政管理

第四十三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公路的保护。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做好公路保护工作,并努力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公路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公路服务设施,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第四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公路。

因修建铁路、机场、电站、通信设施、水利工程和进行其他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线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有关交通主管部门的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须征得有关公安机关的同意。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线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该段公路原有的技术标准予以修复、改建或者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四十五条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的,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须征得有关公安机关的同意;所修建、架设或者埋设的设施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补偿。

第四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引水、利用公路边沟排放污物或者进行其他损坏、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的活动。

第四十七条在大中型公路桥梁和渡口周围二百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百米范围内,以及在公路两侧一定距离内,不得挖砂、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及其他危及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动。

在前款范围内因抢险、防汛需要修筑堤坝、压缩或者拓宽河床的,应当事先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有关的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措施。

第四十八条除农业机械因当地田间作业需要在公路上短距离行驶外,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公路路面的机具,不得在公路上行驶。确需行驶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同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按照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对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补偿。

第四十九条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轴载质量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

第五十条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不得在有限定标准的公路、公路桥梁上或者公路隧道内行驶,不得使用汽车渡船。超过公路或者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确需行驶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当经同级公安机关批准;运载不可解体的超限物品的,应当按照指定的时间、路线、时速行驶,并悬挂明显标志。

运输单位不能按照前款规定采取防护措施的,由交通主管部门帮助其采取防护措施,所需费用由运输单位承担。

第五十一条机动车制造厂和其他单位不得将公路作为检验机动车制动性能的试车场地。

第五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擅自移动、涂改公路附属设施。

前款公路附属设施,是指为保护、养护公路和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所设置的公路防护、排水、养护、管理、服务、交通安全、渡运、监控、通信、收费等设施、设备以及专用建筑物、构筑物等。

第五十三条造成公路损坏的,责任者应当及时报告公路管理机构,并接受公路管理机构的现场调查。

第五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

第五十五条在公路上增设平面交叉道口,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建设。

第五十六条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的以外,禁止在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需要在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前款规定的建筑控制区的范围,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依照国务院的规定划定。

建筑控制区范围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前款规定划定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设置标桩、界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擅自挪动该标桩、界桩。

第五十七条除本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外,本章规定由交通主管部门行使的路政管理职责,可以依照本法第八条第四款的规定,由公路管理机构行使。

第六章收费公路

第五十八条国家允许依法设立收费公路,同时对收费公路的数量进行控制。

除本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可以收取车辆通行费的公路外,禁止任何公路收取车辆通行费。

第五十九条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等级和规模的下列公路,可以依法收取车辆通行费:

(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向企业、个人集资建成的公路;

(二)由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受让前项收费公路收费权的公路;

(三)由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成的公路。

第六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集资建成的收费公路的收费期限,按照收费偿还贷款、集资款的原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确定。

有偿转让公路收费权的公路,收费权转让后,由受让方收费经营。收费权的转让期限由出让、受让双方约定并报转让收费权的审批机关审查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国务院规定的年限。

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建设公路,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公路建成后,由投资者收费经营。收费经营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由有关交通主管部门与投资者约定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但最长不得超过国务院规定的年限。

第六十一条本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公路中的国道收费权的转让,必须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国道以外的其他公路收费权的转让,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前款规定的公路收费权出让的最低成交价,以国有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的价值为依据确定。

第六十二条受让公路收费权和投资建设公路的国内外经济组织应当依法成立开发、经营公路的企业(以下简称公路经营企业)。

第六十三条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的收费标准,由公路收费单位提出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物价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第六十四条收费公路设置车辆通行费的收费站,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批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收费公路设置车辆通行费的收费站,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决定。同一收费公路由不同的交通主管部门组织建设或者由不同的公路经营企业经营的,应当按照“统一收费、按比例分成”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设置收费站。

两个收费站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第六十五条有偿转让公路收费权的公路,转让收费权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收费权由出让方收回。

由国内外经济组织依照本法规定投资建成并经营的收费公路,约定的经营期限届满,该公路由国家无偿收回,由有关交通主管部门管理。

第六十六条依照本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受让收费权或者由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建成经营的公路的养护工作,由各该公路经营企业负责。各该公路经营企业在经营期间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做好对公路的养护工作。在受让收费权的期限届满,或者经营期限届满时,公路应当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前款规定的公路的绿化和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由各该公路经营企业负责。

第一款规定的公路的路政管理,适用本法第五章的规定。该公路路政管理的职责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公路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人员行使。

第六十七条在收费公路上从事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八条、第五十条所列活动的,除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办理外,给公路经营企业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六十八条收费公路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制定。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六十九条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依法对有关公路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十条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负有管理和保护公路的责任,有权检查、制止各种侵占、损坏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及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第七十一条公路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在公路、建筑控制区、车辆停放场所、车辆所属单位等进行监督检查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公路经营者、使用者和其他有关单位、个人,应当接受公路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并为其提供方便。

公路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应当佩戴标志,持证上岗。

第七十二条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所属公路监督检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要求公路监督检查人员熟悉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公正廉洁,热情服务,秉公执法,对公路监督检查人员的执法行为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对其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依法处理。

第七十三条用于公路监督检查的专用车辆,应当设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违反法律或者国务院有关规定,擅自在公路上设卡、收费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有关交通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施工的,交通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停止施工,并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六条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应缴纳的公路建设、养护费用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费款三倍以下的罚款并由交通主管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十七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占用、挖掘公路的;

(二)违反本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未经同意或者未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

(三)违反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从事危及公路安全的作业的;

(四)违反本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路面的机具擅自在公路上行驶的;

(五)违反本法第五十条规定,车辆超限使用汽车渡船或者在公路上擅自超限行驶的;

(六)违反本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六条规定,损坏、移动、涂改公路附属设施或者损坏、挪动建筑控制区的标桩、界桩,可能危及公路安全的。

第七十八条违反本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造成公路路面损坏、污染或者影响公路畅通的,或者违反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将公路作为试车场地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九条违反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造成公路损坏、未报告的,由交通主管部门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条违反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交通主管部门拆除,有关费用由设置者负担。

第八十一条违反本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未经批准在公路上增设平面交叉道口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地面构筑物或者擅自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并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交通主管部门拆除,有关费用由建筑者、构筑者承担。

第八十三条除本法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外,本章规定由交通主管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和行政措施,可以依照本法第八条第四款的规定由公路管理机构行使。

第八十四条阻碍公路建设或者公路抢修,致使公路建设或者抢修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损毁公路或者擅自移动公路标志,可能影响交通安全,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处罚。

拒绝、阻碍公路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第八十五条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法有关规定,对公路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对公路造成较大损害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报告公路管理机构,接受公路管理机构的调查、处理后方得驶离。

第八十七条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九章附则

公路法范文第3篇

一、我市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建设情况

1、55公里宿扬高速(段)建设工程,投资约40亿元,该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已进入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2、30公里国道205(段)路面黑色化改造工程,投资约3亿元,已完成9公里。

3、50多公里S312秦栏—釜山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投资约12亿元,其中亚行贷款项目—秦栏段改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房屋拆迁、树木砍伐任务,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招投标工作,预计7月份开工建设;S312—釜山段改建工程已进入环境评价、水土保持等可行性研究阶段,预计今年底进入征地拆迁阶段。

4、40公里S205—东阳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投资约3.5亿元,工程已进入环境评价、水土保持等可行性研究阶段。205省道至东阳段、312省道至釜山段为省市共建项目。

5、40多公里县道改建工程,投资约6500万元,分别为:改建X101(老205国道)30公里,已完成17.8公里;铜城—金湖4.3公里,已完成1公里;仁和—新华4.85公里,已完成0.5公里;铜城—龙岗连接线工程2.79公里,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6、5座桥梁改造工程,投资约1500万元,分别为长兴一号、长兴二号桥、石街桥、七里桥和刘白渡改桥;其中长兴一、二号桥、石街桥和七里桥已经全部开工建设,刘白渡改桥正进行项目申报。

二、我市公路养护情况和路政管理情况

1、公路养护情况。公路分局担负着省道205线东阳至冶山、省道312线釜山至秦楠和重要县道共139.3公里干线公路、32座桥梁1491.2延米的养护与管理任务。年,公路分局率先实行养护体制改革,撤班设站,成立了“集养护生产、路产路权管理,应急抢险”为一体的养护中心,下设1个机械队、1个中修队和3个公路站,即石梁、八里、永丰公路站,形成公路养护管理新格局。采取突击抢修、及时中修、局部大修等应急措施对公路进行及时养护,改善了超期服役公路路况,保证了公路安全畅通。

农村公路管理局担负着县乡公路养护与管理任务。

(1)在县道养护方面:农村公路局修订了《道班养护管理办法》和《道班养护人员目标考核细则》。根据养护路况实际,月初下达养护计划,月底进行考核验收,并将出勤、工效、完成质量和工资奖金挂钩。该局小修队每年4月初开工,月底完工,对全市县道公路毁坏路段进行循环修复,使我市县道路况得到很大改善,通行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2)在乡村道养护方面:年制订《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暂行办法》,市各镇(街道)都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站”,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公路站长,各镇(街道)都有一名副镇长分管此项工作,农村公路局帮助各镇(办街道)公路站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并制订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细则》。通过一年两次检查考核,各镇(街道)公路站对乡道、村道管养力度有了明显提高,确保农村公路乡道、村道安全畅通。

2、路政管理情况。公路分局负责省道干线公路及重要县道路政管理工作,目前有路政管理人员12名;农村公路局负责县道、乡道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目前有路政管理人员6名。路政管理工作职责是负责管理和维护路产路权、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实施公路巡查;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止、查处各种违章利用、侵占、污染、毁坏和破坏路产的行为;控制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维护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场的正常秩序。

三、对破坏道路违法现象的打击和监督检查

1、加大对超载超限运输车辆整治力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于年就成立了联合治超执法队伍,加强对超限超载运输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了“源头治超”的机制,各部门之间紧密协作,严格执行黑名单制度、抄告制度、倒查制度等。通过路政、运政、交警的联合治超行动,目前我市超限运输管理已经达到省交通厅规定的超限率4%以下的控制目标。

2、加大路损案件查处力度。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加大路政巡查力度,采取路损案件举报奖励方法,争取公安交警部门支持,加大对路损案件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收取路损赔偿费。

此外,将路政管理与日常养护管理相结合,加大涉路工程监管、公路标志标线管理、非标管理力度,完善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为道路安全畅通做好了保障工作。

四、我市贯彻《公路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市在贯彻实施《公路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公路建筑控制区的管理和县乡道管护问题。

(一)在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公路建设与沿路建房的矛盾。公路建设过程中,政府一方面支持公路建设,对影响公路拓宽改造的房屋进行大规模的拆迁,但是为了减少拆迁矛盾,又允许沿路群众在公路建筑控制区新建房屋。这就为今后公路的进一步拓宽改造留下了隐患。同时与《公路法》和市政府通告产生矛盾,使法律规定得不到落实。

2、执法主体不清晰。我市政府在对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是比较重视的,[]天政通3号文件《关于禁止在国省道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的通告》就特别重申了滁政[2004]78号文件的规定。但是市政府将国省道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管理权授予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影响到公路路政管理的执法权威,也造成了目前路政和城管之间“谁都能管却谁也不管理”的尴尬局面。

3、公路街道化现象严重。为寻求解决公路街道化问题的办法,公路分局于年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市公路街道化现象的调查报告》材料(详见附件材料)。我们认为公路路政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公路街道化现象的逐步蔓延,报告中所提出的一些建议,望能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

(二)在县乡道管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县道超期服役毁坏严重,尽管每年都安排经费进行大中修,但只能维持通车,有的甚至前修后坏,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面貌,需加大县道改建力度。

2、部分乡镇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多数镇(街道)配套资金不足,少数镇(街道)公路站日常养护工作没有正常开展。部分乡镇对“村村通”道路的管理还不到位,运输车辆长期碾压,造成“村村通”路面毁坏,又未及时修复,使乡村道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公路法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要求,围绕公路行业“十一五”发展目标,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法律意识,为我市公路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二、基本目标

(一)全面提高全市公路行业干部职工和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公路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扎实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全面提高依法治路水平。

(二)大力提升公路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社会知晓度,不断提高公民遵守公路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自觉性,为推动全市公路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三、主要内容

(一)以学习为先导,不断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内容。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在全体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公路行政执法人员中系统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以及依法治路战略,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与WTO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习公路法律、法规和规章,增强广大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水平。

(二)以宣传为手段,大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外延。通过举办法制讲座、设置法制宣传教育专栏、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标语、散放宣传传单等多种手段,采取“走出去”的工作策略,把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由机关拓展到基层,由行业拓展到社会,扩大活动声势和群众参与度。

(三)以运用为目的,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群众性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活动,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和从业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做到认真学法、广泛知法、正确用法、诚信守法,全面提高全行业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管理、依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采用以下形式:设立法律咨询点;印发法制宣传手册、资料;悬挂法制宣传标语;张贴法制宣传挂图;制作法制宣传专栏;举办法制讲座、培训;播放法制宣传教育录像等。通过这些形式的宣传教育,迅速提高活动在行业和社会中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五、时间安排

活动从20*年2月底开始,至10月底结束,分调查摸底、全面落实、检查验收和总结表彰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上旬至3月底):调查摸底。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找出工作的不足之处,针对工作实际拟定计划和方案,布置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第二阶段(3月底至5月底):全面落实。全面落实计划和方案,把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三阶段(5月底至9月底):检查验收。深入、集中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检查验收。

第四阶段(9月底至10月底):总结表彰。总结专项活动经验,考核验收,评比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

六、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从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促进试验区法治环境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把这项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举措来抓。公路处成立由分管处领导挂帅、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与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该项活动的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三)紧扣主题,统一标识。结合本单位、本行业的实际,紧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主题,在各项宣传活动中都标明“成都市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标识并长期保存,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公路法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加强公路管理,提高路政管理水平,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以下简称《公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的路政管理。

本规定所称路政管理,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为维护公路管理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以下统称"路产")的行政管理。

第三条路政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行政”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部根据《公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主管全国路政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公路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主管本行政区域内路政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公路法》的规定或者根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路政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的路政管理职责如下:

(一)宣传、贯彻执行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保护路产;

(三)实施路政巡查;

(四)管理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

(五)维持公路养护作业现场秩序;

(六)参与公路工程交工、竣工验收;

(七)依法查处各种违反路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案件;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依照《公路法》的有关规定,受让公路收费权或者由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建成的收费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人员负责。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路产。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路产的义务,有检举破坏、损坏路产和影响公路安全行为的权利。

第二章路政管理许可

第八条除公路防护、养护外,占用、利用或者挖掘公路、公路用地、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以及更新、砍伐公路用地上的树木,应当根据《公路法》和本规定,事先报经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同意。

第九条因修建铁路、机场、电站、通信设施、水利工程和进行其他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线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公路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提交申请书和设计图。

本条前款规定的申请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主要理由;

(二)地点(公路名称、桩号及与公路边坡外缘或者公路界桩的距离);

(三)安全保障措施;

(四)施工期限;

(五)修复、改建公路的措施或者补偿数额。

第十条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杆)线、电缆等设施,应当按照《公路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提交申请书和设计图。

本条前款规定的申请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主要理由;

(二)地点(公路名称、桩号及与公路边坡外缘或者公路界桩的距离);

(三)安全保障措施;

(四)施工期限;

(五)修复、改建公路的措施或者补偿数额。

第十一条因抢险、防汛需要在大中型公路桥梁和渡口周围二百米范围内修筑堤坝、压缩或者拓宽河床,应当按照《公路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门提交申请书和设计图。

本条前款规定的申请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主要理由;

(二)地点(公路名称、桩号及与公路边坡外缘或者公路界桩的距离);

(三)安全保障措施;

(四)施工期限。

第十二条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公路路面的机具需要在公路上行驶的,应当按照《公路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提交申请书和车辆或者机具的行驶证件。

本条前款规定的申请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主要理由;

(二)行驶路线及时间;

(三)行驶采取的防护措施;

(四)补偿数额。

第十三条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确需在公路上行驶的,按照《公路法》第五十条和交通部制定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的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应当按照《公路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提交申请书和设计图。

本条前款规定的申请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主要理由;

(二)标志的内容;

(三)标志的颜色、外廓尺寸及结构;

(四)标志设置地点(公路名称、桩号);

(五)标志设置时间及保持期限。

第十五条在公路上增设平面交叉道口,应当按照《公路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提交申请书和设计图或者平面布置图。

本条前款规定的申请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主要理由;

(二)地点(公路名称、桩号);

(三)施工期限;

(四)安全保障措施。

第十六条在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杆)线、电缆等设施,应当按照《公路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提交申请书和设计图。

本条前款规定的申请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主要理由;

(二)地点(公路名称、桩号及与公路边坡外缘或公路界桩的距离);

(三)安全保障措施;

(四)施工期限。

第十七条更新砍伐公路用地上的树木,应当依照《公路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提交申请书。

本条前款规定的申请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主要理由;

(二)地点(公路名称、桩号);

(三)树木的种类和数量;

(四)安全保障措施;

(五)时间;

(六)补种措施。

第十八条除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公路法》第八条第二款就国道、省道管理、监督职责作出决定外,路政管理许可的权限如下:

(一)属于国道、省道的,由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办理;

(二)属于县道的,由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办理;

(三)属于乡道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办理。

路政管理许可事项涉及有关部门职责的,应当经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批准或者同意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其中,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的事项,由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

第十九条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自接到申请书之日起15日内应当作出决定。作出批准或者同意的决定的,应当签发相应的许可证;作出不批准或者不同意的决定的,应当书面告知,并说明理由。

第三章路政案件管辖

第二十条路政案件由案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管辖。

第二十一条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指定管辖。

下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对属于其管辖的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处理的,可以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决定。

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认为必要的,可以直接处理属于下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管辖的案件。

第二十二条报请上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处理的案件以及上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决定直接处理的案件,案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应当首先制止违法行为,并做好保护现场等工作,上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及时确定管辖权。

第四章行政处罚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依照《公路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公路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擅自占用、挖掘公路的;

(二)违反《公路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未经同意或者未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修建跨越、穿越公路的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

(三)违反《公路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未经批准从事危及公路安全作业的;

(四)违反《公路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路面的机具擅自在公路上超限行驶的;

(五)违反《公路法》第五十条规定,车辆超限使用汽车渡船或者在公路上擅自超限行驶的;

(六)违反《公路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六规定,损坏、移动、涂改公路附属设施或者损坏、挪动建筑控制区的标桩、界桩,可能危及公路安全的。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依照《公路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公路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造成公路路面损坏、污染或者影响公路畅通的;

(二)违反《公路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将公路作为检验机动车辆制动性能的试车场地的。

第二十五条违反《公路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造成公路损坏,未报告的,依照《公路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违反《公路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的,依照《公路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可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公路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未经批准在公路上设置平面交叉道口的,依照《公路法》第八十条的规定,责令恢复原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公路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地面构筑物或者擅自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依照《公路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并可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公路法》第八章及本规定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依照《公路法》有关规定实施。

第三十条实施路政处罚的程序,按照《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办理。

第五章公路赔偿和补偿

第三十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路产损坏的,应向公路管理机构缴纳路产损坏赔(补)偿费。

第三十二条根据《公路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经批准占用、利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线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该段公路原有技术标准予以修复、改建或者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三十三条路产损坏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赔偿数额较小,且当事人无争议的,可以当场处理。

当场处理公路赔(补)偿案件,应当制作、送达《公路赔(补)偿通知书》收取公路赔(补)偿费,出具收费凭证。

第三十四条除本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可以当场处理的公路赔(补)偿案件外,处理公路赔(补)偿案件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立案;

(二)调查取证;

(三)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或听证;

(四)制作并送达《公路赔(补)偿通知书》;

(五)收取公路赔(补)偿费;

(六)出具收费凭证;

(七)结案。

调查取证应当询问当事人及证人,制作调查笔录;需要进行现场勘验或者鉴定的,还应当制作现场勘验报告或者鉴定报告。

第三十五条本规定对公路赔(补)偿案件处理程序的具体事项未作规定的,参照《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办理。

办理公路赔(补)偿案件涉及路政处罚的,可以一并进行调查取证,分别进行处理。

第三十六条当事人对《公路赔(补)偿通知书》认定的事实和赔(补)偿费数额有疑义的,可以向公路管理机构申请复核。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公路赔(补)偿复核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复核,并将复核结果书面通知当事人。

本条规定不影响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法定权利。

第三十七条公路赔(补)偿费应当用于受损公路的修复,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章行政强制措施

第三十八条对公路造成较大损害、当场不能处理完毕的车辆,公路管理机构应当依据《公路法》第八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签发《责令车辆停驶通知书》,责令该车辆停驶并停放于指定场所。调查、处理完毕后,应当立即放行车辆,有关费用由车辆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承担。

第三十九条违反《公路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依法责令限期拆除,而设置者逾期不拆除的,依照《公路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强行拆除。

第四十条违反《公路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地面构筑物或者擅自埋设管(杆)线、电缆等设施,依法责令限期拆除,而建筑者、构筑者逾期不拆除的,依照《公路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强行拆除。

第四十一条依法实施强行拆除所发生的有关费用,由设置者、建筑者、构筑者负担。

第四十二条依法实施路政强行措施,应当遵守下列程序:

(一)制作并送达路政强制措施告诫书,告知当事人作出拆除非法标志或者设施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拆除非法标志或者设施的期限,不拆除非法标志或者设施的法律后果,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二)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

(三)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四)经督促告诫,当事人逾期不拆除非法标志或者设施的,制作并送达路政强制措施决定书;

(五)实施路政强制措施;

(六)制作路政强制措施笔录。

实施强行拆除涉及路政处罚的,可以一并进行调查取证,分别进行处理。

第四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一)当事人拒不履行公路行政处罚决定;

(二)依法强行拆除受到阻挠。

第四十四条《公路法》第八章及本规定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依照《公路法》有关规定实施。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五条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对有关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路政巡查,认真查处各种侵占、损坏路产及其他违反公路管理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七条路政管理人员依法在公路、建筑控制区、车辆停放场所、车辆所属单位等进行监督检查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四十八条公路养护人员发现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路产和影响公路安全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及时向公路管理机构报告,协助路政管理人员实施日常路政管理。

第四十九条公路经营者、使用者和其他有关单位、个人,应当接受路政管理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并为其提供方便。

第五十条对公路造成较大损害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向公路管理机构报告。

第五十一条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对路政管理人员的执法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对其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依法处理。

第八章人员与装备

第五十二条公路管理机构应当配备相应的专职路政管理人员,具体负责路政管理工作。

第五十三条路政管理人员的配备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根据本辖区公路的行政等级、技术等级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综合确定。

第五十四条路政管理人员录用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龄在20周岁以上,但一线路政执法人员的年龄不得超过45岁;

(二)身体健康;

(三)大专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四)持有符合交通部规定的岗位培训考试合格证书。

第五十五条路政管理人员实行公开录用、竞争上岗,由市(设区的市)级公路管理机构组织实施,省级公路管理机构批准。

第五十六条路政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必须按规定统一着装,佩戴标志,持证上岗。

第五十七条路政管理人员必须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熟悉业务,清正廉洁,文明服务、秉公执法。

第五十八条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路政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路政管理执法水平。

第五十九条路政管理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公路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门用于路政管理的交通、通信及其他必要的装备。

用于路政管理的交通、通讯及其他装备不得用于非路政管理活动。

第六十一条用于路政管理的专用车辆,应当按照《公路法》第七十三条和交通部制定的《公

路监督检查专用车辆管理办法》的规定,设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第九章内务管理

第六十二条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路政内务管理制度,加强各项内务管理工作。

第六十三条路政内务管理制度如下:

(一)路政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二)路政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三)路政管理人员执法考核、评议制度;

(四)路政执法与办案程序;

(五)路政巡查制度;

(六)路政管理统计制度;

(七)路政档案管理制度;

(八)其他路政内务管理制度。

公路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路法;公路养护;资金;法理;公平

公路建设发展以高速度高要求的形态呈现,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公共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公路养护管理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养护质量标准、技术质量标准全面提高,养护所需投入人力物力大幅增长,解决这些问题与公路养护费用征收密来源切相关。公路法律体系建设,要求公路养护费用来源合法化、公平化。

一、公路养护资金来源法理问题的提出

1.法学理论上公路养护资金来源存在的问题

公路养护资金收取是否遵从公平、平等原则是公路养护费用征收中需要解释的问题。公路是国家公益性设施,所有权归属国家,全民所有,公民平等的享有对公路的使用权。公路使用带来对公路原始良好状态的破坏,享有使用权,公民须平等公路养护,谁使用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国家资产损耗。公路养护资金是用作公路养护的,占用公路时间长、行驶里程长,应该多交费,费用多少按照车辆实际行驶里程计算,实际操作中存在车主负担不公平。

2.社会主义法制制度下公路养护资金来源问题

费税改革②讨论显示出现行公路养护资金征收制度中存在不合理因素,法制公路建设有阻力。公路养护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弥补养护资金的巨大缺口,主要依靠国家向银行机构贷款及政府资金投入,另外向公路使用主体征收养路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方式取得。“公路养路费总收入中用于公路养护比例不低于百分之八十。”[2]国家及政府资本金投入属国有资产的要利用,公民参与公路养护资金投入,国有资产用之于民。重点问题在于个体使用者征收公路养护资金入养路费等补偿性费用如何调整、改革,突出公平原则。

二、公路养护资金来源所依法理分析

公路养护资金作为维护公路良好运行状态的保障性资金,它的来源是否合理合法直接关系到对养护资金使用的流畅性,及公路良好状态的维护程度。

1.公路养护资金来源的理论依据

法制公路是法治国家公路建设的要求,费税改革讨论旨在解决旧行公路养护费用收取的不公现象。将费税调节作用发挥达到平衡公路养护收支和不同使用群体的利益。[4]学者提出“公平发展”是从法理理论出发对公平性③作目的性概括。养路费在公路养护资金来源中占据重要位置,交通主管部门对养路费统一征收,统一使用支付,没有因《公路法》的修改停止征收。基于对公路使用权利的行使,使用者向国家缴纳养护费用作为对公共财产使用的补偿是必要的,应指出公路养路费征收收取以强制性要求公路使用者定期上缴,没有层次上区分不同地区、不同使用量的缴纳数额差别,难以达到法理上公平性。

2.公路养护资金来源的制度依据

公路法制要求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做后盾,《公路法》为其提供实体性支持,交通主管部门依公路法行使收取公路养护资金。国务院颁发《公路管理条例》,明确交通主管部门对公路养护费用收取权力。比较《公路法》的内容,《公路管理条例》相关内容应修改,或废除。法律法规配套施行运用,公路养护资金征收来源由国家提供强制力保障,制度层面上为公路养护资金的征收顺利创造条件。

三、公路养护资金收取的法理思考

《公路法》作为公路法律规范的上位法,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所制定法规、规章制度应严格服从其法律地位。法律法规之间现存冲突,执法遭遇障碍等问题值得人们思考。

1.改革决策结合立法决策征收养护资金

改革建立在旧制度不合理或新型利益矛盾关系冲突下。养路费在我国公路养护资金来源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担当重要角色,《公路法》明确“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④。由“费”向“税”的改革需长期实践过渡,我国公路法制化过程强制性立法保障力度不足。交通主管部门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较量参杂其中。调整利益均衡,提高市场经济下的公平性,税收方式取代费收方式,改革决策需要依靠法律强有力的保障,立法机关的立法决策为改革决策保驾护航,改革顺利进行依赖国家立法保障。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紧密结合,这是解决费税改革中存在矛盾的前提保障。

2.公路养护资金征收机构合理安排的重要性

向使用方收取的公路养护资金是国家公益性收益,带有非营利性,向国家缴纳相应合理的养护税费,对使用公路所造成破坏是一种补偿性收费。“由省交通厅主管,各级稽查征费机构具体负责实施。”[5]养护资金的权利归属交通主管部门。新形势下,必要的辅助机构适时出现在税费征收体制中。如在沈阳人们通过公司养护制度来补充不足,帮助脱离母体的养护公司建章立制,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6]形式多样的养护制度,使费税改革的难度增大,要求国家予以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严格的国家审计评判,合理合法的公路养护资金征收体制调节公众利益,平衡利益较量中发挥作用。

注释:

①《公路法》的通过到2004年11月《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②燃油税改革经历过几次热议未能实施,最重要的原因是油价的不断上涨,其推出还牵涉了多层利益。

③肖亮,左青林,叶建国.21世纪经济报道.

④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8-28.

参考文献:

[1]《“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纲要》交通部 交公路发[2006] 482号2006-09-05.

[2]《“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纲要》交通部 交公路发[2006] 482号2006-09-05.

[3]李欣悦.汽车江湖-蓝色周末本报讯.搜狐博客,2006-10-17.

[4]雷孟林,贺宏斌.公路交通法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05):73.

[5]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r].1994-08-14.

[6].中国公路养护费征收的有关事宜.单位:牡丹区公路局,者:牡丹区公路局, 2007-7-28.

[7]李广林.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思路、历程与经验[r].中国公路网,沈阳市公路管理处,2002-11-18.

[8]宋振科.养路费:最近六年都是违法征收——对郑州晚报宋振科记者的访谈[r].2007-04-09.

[9]雷孟林,贺宏斌.公路交通法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05):73.

[10]收费公路管理条例.2004-9-13.国务院令第417号公布.

公路法范文第7篇

一篇《养路费:最近六年都是违法征收》的文章正引发轩然大波。

在文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北京展达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周泽指出,根据1999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后的《公路法》,已经取消了对车主征收养路费的规定,并将其修改为由“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修正后的《公路法》一经通过立即生效。也就是说,根据法律,从1999年10月31日起,车主已无须缴纳公路养路费,公路部门也不应再向车主征收公路养路费及滞纳金。

根据2006年5月11日中国国家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国养路费年收入约为900亿元左右。如果周泽的说法是正确的话,粗略算来,6年期间,共违法征收养路费达5400亿元。

面对车主关于征收养路费合法性的诘问,广东、四川、辽宁等地交通部门纷纷召开新闻会回应,他们异口同声称作者断章取义,称征收养路费并未失去法律依据。

关于养路费征收合法性的争论还在继续,公众开始对政府部门征收费用合法性的关注也还在继续。站在这场争论风暴的中心,周泽如何看待自己引爆的这场争论?

六大原因导致违法征收

新世纪:在文章中,你认为“交通部门还在根据早已因违法而失效的《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向广大车主征收公路养路费的主要原因是部门权力和利益作祟!”

周泽:我想没有人可以否认,交通部门在养路费征收和管理中拥有的收费权、减免收费的决定权、收费过程中的处罚权、对所收费用的管理权等等,这是权力和利益。而负责养路费征收的交通部门作为一个庞大的机构体系,也没有人可以否认,这是一个利益群体。《公路法》取消养路费,无疑是对这一利益群体权力和利益的剥夺。交通部门无视《公路法》已取消养路费的事实,沿用早已不合时宜且也不合法的《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继续征收养路费,很难说不是部门权力和利益作祟。

当然,我讲“主要原因”可能不那么恰切。养路费违法征收达六年,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至少还包括如下一些原因:

一是某些政府部门的劫掠意识。某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为人民服务”,但现实是“为人民服务”并没有真正成为这些政府及官员的自觉,相反,长期以来我们总能看到打着“人民XX人民办”的旗号对人民的掠夺。过去多年一直延续至今的种种乱收费,莫不是这种劫掠意识的产物。

二是法律宣传的为我所用和习惯成自然导致的整个社会的违法无意识。《公路法》1999年修正时就已将养路费条款删除了,而到今天很多人还不知道。为什么?执行《公路法》的有关部门不想让老百姓知道养路费已经取消了。不知法,当然也就不知违法,更无人监督纠正违法。

三是利益驱动下的违法冲动与共谋。比较《公路法》1997通过时的规定和1999年修改后的规定,立法机关对废止征收养路费陈规的决心是坚决的,1999年修正的《公路法》并未对征收养路费留下任何口子。

然而,在长期的养路费征收中获取了巨大利益的交通部门及某些主管部门并不想放弃养路费这块“唐僧肉”,因而断章取义地将《公路法》关于国家依法征税筹集公路养护资金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之规定理解为,有关国家依法征税筹集公路养护资金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的规定出台之前,可以继续征收养路费。但这些部门似乎还不敢明目张胆地违反《公路法》,因而联合通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的形式,为征收养路费创造“合法依据”。这实际上是一种违法的共谋。

四是利益共享下的违法放纵。不可否认,通过征收养路费确实筹集了巨额的公路养护资金,但我们也要看到,向车主征收的养路费并未进入国家的公共财政而是控制在交通部门。政府本身就应该投资修路、养路,而交通部门在养路费征收和管理中谋取巨大部门利益的同时,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地方及中央政府完成公路建设、养路等目标。于是,对养路费征收的违法,有关部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五是“无利不起早”的部门立法机制所致。《公路法》规定公路养护资金由国家通过征税的方式筹集的同时,规定依法征税筹集公路养护资金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制定。但我们都知道,我国的立法是由相关的主管部门主导的。依法征税筹集公路养护资金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制定,其实也就是由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的交通部这样的行业主管部门来牵头组织制定。与交通部等部门联合通过国务院发文为征收养路费创造“合法”依据积极性相比,我们看到有关部门在制定依法征税筹集公路养护资金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方面“无利不起早”的懈怠。

养路费违法几无争议

新世纪: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树义认为,真正引发养路费征收之争的深层原因,在于私家车。在公车一统天下的年代,不会有人想到养路费。

周泽:我不完全同意张树义教授的观点。我这次批评养路费征收违法之所以一石击起千层浪,确实是与私家车的逐步普及有关,是由于养路费违法征收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从而形成了共鸣。但人们的关注点在于交通部门征收养路费是不是合法,而不是是否有依据。对于我关于征收养路费违法的观点,除了交通部门没有什么说服力的回应以及与交通部门有着种种关系的少数人士的说法之外,几乎没有人在观点上与我形成论争。

新世纪:暨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文静建议,“在燃油税迟迟不能出台前,国务院可以考虑将四部委意见变成行政法规,来实现立法上的衔接。”您看这个建议如何?

周泽:我认为刘文静副教授的这个建议是对《公路法》的曲解。《公路法》取消养路费的规定根本不应与燃油税的征收联系起来解释。《公路法》的立法意图是十分清晰的,那就是公路养护资金要通过税收形成的公共财政来解决,而不应由向车主征收的养路费解决。而且通过税收筹集公路养护资金,也不意味着就是通过征收燃油税来筹集公路养护资金,还;可以开征其他税种。

事实上,车辆购置税等税种就是在《公路法》取消养路费以后才开征的。《公路法》在规定“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的同时,规定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应理解为需要国务院规定的是依法征税筹集公路养护资金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而不是让国务院去决定养路费要不要收及收到什么时候。《公路法》已经明确取消了养路费,国务院即使将四部委的意见变成行政法规,征收养路费仍然是违法的。

当务之急是停止征收养路费

新世纪:有专家说,既然费改税还不成熟,当时在制定《公路法》的时候就不应该将“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这一条写入。而写入其中了,就必须按法律实施,不能使法律名存实亡。

周泽:这是一个退步的说法。我认为费改税不存在时机成熟与不成熟的问题。凡是国家向公众收取的资金,都应该以税收的方式征收,进入公共财政。而公路建设与养护,都属于公共产品的提供,理应由国家公共财政来埋单,而不是向某些群体收费来解决问题。当然,作为公共财政资金来源的税收,也会向相应群体征收,但这与“以路养路”原则下的养路费征收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新世纪:有法学专家认为,这次争论的实质是养路费征收的这一法律依据与上位法冲突,您认为应该如何够解决这个法律冲突?

周泽:我认为,我所批评的养路费违法征收的问题,不是法律冲突问题,而是有法不依和法律监督缺失的问题。

当务之急,是国务院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立即落实《公路法》的规定,明令废止有关养路费征收的相关文件,停止养路费的征收,并转变稽征部门的行政职能。

对于征收养路费的规范性文件违法的问题,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被征收养路费的车主是不能提讼的。他们只能根据违法的养路费征收规定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交通部门。如果作出征收养路费具体行政行为的交通部门发现相应规范性文件违法,可以向上级报告,要求纠正。这比由民众去主张规范性违法成本要低得多,也更合理。

公路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法学 公路法学 公路路产 法理学

1.公路路产保护的法理学界说

1.1公路路产保护的概念分析

《路政管理规定》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规定所称路政管理,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为维护公路管理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该定义的特点在于:首先,明确了公路路产保护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而在此之外的其他与公路管理保护的有关主体都不是公路路产保护主体;其次,确认了公路路产保护客体主要是无形路产(如公路的科研成果、专利所有权、知识产权)和有形路产(如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

1.2公路路产保护的基本内容

公路路产保护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形公路路产的保护;另一方面是无形路产的保护。有形公路路产保护主要体现在公路路政管理中,《路政管理规定》第五条中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责规定有“保护路产”。而在第二条也提及路政管理的任务是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无形路产的保护未与有形路产的保护同步进行,主要体现在:一、对公路管理经营问题关注不高;二、有些公路拥有者对公路无形路产的保护和利用意识不强;三、具体保护公路无形路产的法律没有得到更好的宣传和落实。

2.公路路产保护的法理分析

2.1公路路产保护的执法依据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章、第五章中规定了对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针对公路路产的保持和养护;《路政管理规定》第二条直接明确提出了“路产”的概念,并在规定中明确了对路产的具体保护;从以上分析可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对公路路产的保护,成为公路路产保护执法依据的主要来源。

2.2公路路产保护的执法行为分析

公路路产保护的执法行为主要有行政执法行为、刑事执法行为、民事执法行为。《路政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路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路产的义务,有检举破坏、损坏路产和影响公路安全行为的权利。”这一规定为公路路产保护奠定基础。行政行为对公路路产的保护主要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以及公路路产案件的管辖。刑事行为对路产的保护体现在《刑法》规定中。《刑法》中规定了“破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害交通设施罪”,其中就涉及了公路路产的保护。公路路产的民事执法行为主要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路政管理规定》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有关规定,对公路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路政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路产损坏的,应向公路管理机构缴纳路产损坏赔(补)偿费。”

2.3公路路产保护的法律责任分析

公路路产保护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是指对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法律的规定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的主要形式是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是特殊形式的行政处罚。行政法律责任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刑事法律责任相对于其他两类责任,具有确定性的特点。《刑法》中“破坏交通设施罪” 、“过失损害交通设施罪”的有关责任规定,就体现这一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有关规定,对公路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本条是关于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损害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对公路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公路路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3.1公路路产保护的立法建议

国家立法机关应当确立保护公路路产的法律原则。公路路产保护在我国主要是见诸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笔者认为,路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形成一定的公路路产保护的法律原则,可以在其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时,执法者能够根据法律原则从宏观上把握,更好的保护路产。此外,确立路产保护法律原则对公路路产法制更新具有导向作用。

3.2公路路产保护的执法对策

国家拥有行政执法、刑事执法、民事执法的职权,具有强制力保证,构成了对路产的执法保护。行政执法的保护,最大特点的就是具有行政权属性。一般可以直接排除非法因素对路产的破坏。刑事执法中,《刑法》对于公路路产保护的规定较为具体。这里主要是强调在刑事责任的认定上,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做到罪刑法定。

民事执法主要涉及到赔偿和诉讼问题。赔偿和诉讼问题都要有明确的民事主体。民事中的路产保护重点应当放在哪些主体应当出面请求路产破坏者承担赔偿责任。可见,明确公路保护主体,赋予公路路产保护的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一定的民事权利,能够更好完善路产保护的民事制度。

3.3公路路产保护的法律责任思考

公路法上有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区分。例如由交通肇事引起的公路损坏需承担民事责任;故意和除交通肇事引起公路损坏外的过失损坏,需承担行政和民事责任。故意和过失破坏的,还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法律责任规定的现状,路产保护的法律责任呈现出重叠性,要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并且在归责时要更加讲求其合理性和合法性。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公路法范文第9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科普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努力提升**段的法律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结合我段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创业、绿色生态、和谐平安的目标任务和交通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工作,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公路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全段公路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全省公路“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适应**总段、**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在全段干部职工中深入扎实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为公路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公路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公路行业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三)工作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省公路“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公路建设和发展,服务公路改革开放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

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我段加快崛起、富民兴路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促进公路又快又好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全社会对公路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需求,探索内在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形式。

二、主要任务

我段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是公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重点工作。要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努力提高广大公路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广大公路干部职工的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

(二)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公路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公路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学习宣传公路专业法律法规和与公路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在公路行业开展以“学法律、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公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矛盾和纠纷。

(三)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公路行业依法治理工作。要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促进公路行业法治建设。要完善公路行业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要完善和推广公路行政执法责任制、公路行政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建立公路行政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要围绕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和公路行业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四)组织开展公路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要大力推进公路法制宣传教育进基层,在我单位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要把法律作为干部职工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充分利用墙报、板报、网络等宣传阵地,建立职工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干部职工学法提供条件;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公路行业管理和服务全过程。开展“公路法律进基层”活动,使公路法律深入人心。做好面向社会、面向公众、面向基层的公路宣传教育工作,使公路法律、法规、规章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增加人民群众对交通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增强公民维护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法律意识,增进全社会对交通行业依法治理的认同感。

三、普法对象

全段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我单位各部门、各管理所的全体干部、职工和所有从业人员及其他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对象是:

(一)各级领导干部;

(二)治超执法人员;

(三)公路管理人员。

四、工作要求

我段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要求是:

(一)广大干部职工都要结合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同时,还要学习掌握公路法律法规及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二)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规范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

(三)培养工作人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继续推进公工作人员年度法制学习培训工作,加强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公路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工作,提高公路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实施。

五、普法内容

我段普法规划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一)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党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

(二)通用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监察法》、《行政许可法》、《政府采购法》、《合同法》等。

(三)交通专业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

(四)与交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主要包括《招标投标法》、《环境保护法》等。

(五)省普法领导小组及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的其他学习内容。

六、组织领导和保障

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彻全省公路“十二五”规划的高度,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我单位发展规划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六五”普法规划落到实处。

(一)建立健全普法组织机构,完善普法运行机制。段普法办公室设在综治办公室,负责指导和组织实施全段普法工作,宣传普法先进典型,总结交流依法治理经验,并负责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

(二)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激励监督机制。要逐步建立评议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和阶段性考核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工作。

(三)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把公路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列入年度财务预算,专款专用,保证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培养专 兼职 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加强公路法制宣传教育的队伍建设,要做好专职和 兼职 法制宣传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专 兼职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注重培育法律宣传工作的骨干,发现并及时推广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涌现出的各类典型。

公路法范文第10篇

交通部、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2007年度全国公路养路费票据式样的通知》,并下发给全国各地的养路费征收部门,这标志着明年的养路费将继续征收。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周泽却积极反对征收养路费。他指出,征收养路费的法律依据是《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规定》),而《规定》的上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与位阶更高的《公路法》(修正后)有冲突。因为修正的《公路法》取消了对车主征收养路费的规定,所以周泽认为征收养路费是违法行为。

“2号文”成尚方宝剑

北京市养路费征稽处副处长、新闻发言人李公科反对周泽的说法。他表示:“从行业角度来看的话,收取养路费是绝对合理的。如果养路费的收取不合法,那就应该有税收来替代。”他认为,国家《公路法》在1999修改后已经很明确,国家将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现在既然没有包括燃油税或其他税的征收来替代,那公路养护资金的筹集还得依靠养路费。

“《公路法》三十六条最后也规定,养路税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继续做好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征收工作的通知》(即国办2号文件),其中明确规定:在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实施之前,各地仍应严格执行现有交通规费征收的有关规定,继续做好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的征收工作。”李公科说,“我认为国办2号文件正是根据《公路法》的授权,做出了一个明确的解释,是落实《公路法》有关规定的具体体现。”

而且,国办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近几个月来,一些单位和个人错误地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修改后即可不缴纳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而出现了拖欠、拒缴、抗缴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事件,造成国家交通规费大量流失。为保证公路养路费、车辆购置附加费等交通规费征收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实施之前,各地仍应严格执行现有交通规费征收的有关规定,继续做好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的征收工作。

缺乏法律依据

针对以上观点,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也加入了这一讨论。他认为,被各地奉为尚方宝剑、国办2号文件“本身就是违法的”: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收税的实施办法和步骤,但国务院制定的却是收费的办法;而且,授权是给国务院的,而发文的却是国务院的一个机构――办公厅。如果没有国务院授权,办公厅就无权发这个文件;如果是国务院让它做的,就是违法再授权,因为人大并没有授权国务院指定其他人做,国务院授权给办公厅没有经过全国人大同意,就是违法的。

同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树也表达了不赞同征收养路费的观点。他认为,养路费的征收,源于1992年交通部等部门联合实施的《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而该规定是根据1987年国务院《公路管理条例》制定的。但是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公路法》后,《公路管理条例》的内容已被《公路法》吸收或废止,法律通过后条例已自然失效。因此,养路费在法律体系上已经是无本之木。

从立法意图而言,1997年《公路法》第36条规定:“公路养路费用采取征收燃油附加费的办法……征收燃油附加费的,不得再征收公路养路费。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燃油附加费征收办法施行前,仍实行现行的公路养路费征收办法”。这表明了用燃油费取代养路费的意图。随后,在1999年修改《公路法》时,只修改了两条,其中之一就是将第36条更改为:“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去除养路费的立法意图非常明显。

费改税闻其声难见“人”

其实,以上的争论是以法律有效性为中心展开的,仅仅限于法理的讨论。但这个问题所关系的范围却不局限于此。

2000年10月,国务院同意了国家税务总局、交通部等12部门联合制定的《交通和车辆税费改革实施方案》。方案表示,我国将开征燃油税取代公路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等费用。2005年,我国公布的“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规划也明确表示“适时开征燃油税”。其后,有关此项费改税政策有望于今明两年出台的消息,曾屡屡见诸公众视野,但就是没有见到实际的动作。

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法律的“立、改、废”,更重要的制度建设还在乎中国式司法审查制度的建立。也唯有借助于司法审查机制,那些因“违宪之法”或“违法之法”侵害的当事人,才有得到法律救济的途径与可能。

上一篇: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范文 下一篇:二级公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