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02:28:36

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

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慕课;知识图谱;SSCI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049-03

Knowledge Mapping on MOOC based on SSCI//ZHANG Qi

Abstract Taking the 158 SSCI papers that focus on MOOC in the Web of Science (2009-2015) as research objects, using Cite Space for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search time, research team, and research focuses of MOOC,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OC in China.

Key words MOOC; knowledge mapping; SSCI

1 引言

慕n(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1]。这种模式起源于国外,2011年秋,斯坦福大学掀起大规模在线课程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世界著名大学参与其中。在我国,慕课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分析SSCI收录的以慕课为主题的期刊论文,揭示慕课的研究现状,为慕课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内容覆盖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

本文以SSCI为数据来源,以“MOOC”or“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

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得到用于分析的数据记录158条。利用Cite Space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2],分析慕课研究的时间分布、研究力量、研究方向及研究热点,揭示国际慕课研究的态势。

3 结果与分析

研究趋势分析 论文数量的变化是表征研究领域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评价该领域的研究阶段和预测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3]。按年度统计慕课研究的SSCI论文数量,分析其研究趋势,如图1所示。慕课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起始阶段(2009―2012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3―2015年)。在起始研究阶段,论文数量不超过4篇,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在快速发展阶段,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自2012年到2015年的4年,论文由1篇增长到84篇,表明慕课研究呈蓬勃发展的态势。可以预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慕课仍将是教育界的热点研究领域。

研究力量分析 利用Cite Space构建慕课SSCI论文的国家/地区分布及合作图谱(图2),揭示慕课研究领域内高产和高影响力的国家/地区间的基本合作关系。图2中节点的大小代表国家/地区的文献数量,节点越大,说明该国家/地区的文献量越多;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国家/地区间的合作关系,连线越粗,说明国家/地区间合作的论文越多;节点外圈的颜色代表国家/地区的中心性,紫色外圈节点的中心性≥0.1,是国家/地区分布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如图2所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共55篇,远超其他国家;其次是西班牙和加拿大,分别发文24篇和17篇。美国、英国和德国是慕课研究国家/地区合作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在国家/地区合作中起到较强的桥梁作用,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我国发文4篇,仅与美国开展合作,国家/地区间交流与合作相对不足,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

机构分析可以挖掘研究领域内高影响力机构和科研团队,为科研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开展慕课研究的机构有180家,发文量前10名的机构如表1所示。机构中,阿色巴斯卡大学和哈佛大学发文量最高,发文7篇;其次是麻省理工学院,发文量为6篇。Cite Space软件构建的机构合作图谱(略)显示,慕课研究机构间合作较分散,尚未形成合作的中心,相互交流不足,呈现各自为战的局面。

研究方向分析 如表2所示,慕课SSCI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教育和教育研究(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共发表111篇论文,占比77.15%,遥遥领先于其他研究方

向;其次是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该方向21篇,占比13.46%;位列三、四位的传播(Communi-

cation)和心理学(Psychology)论文数均在10篇以上,分别占比7.69%和7.05%。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在一篇文章中的篇幅不大,却是文章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总结。高频词可以反映某领域的研究热点[4]。利用Cite Space形成慕课SSCI论文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3所示。图中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频次,节点外圈的颜色代表节点的中心性,紫色外圈的节点中心性≥0.1,一般认为是关键词共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且紫色外圈越厚,节点的中心性越高。

从图3可以看出,慕nSSCI论文的高频关键词有慕课(MOOC)、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教育(education)、联通主义(connectivism)、学生(student)、在线教育(online education)等,这些高频关键词可以代表慕课领域的研究热点。

从关键词的中心性来看,慕课(MOOC)、学生(student)、评价(assessment)、评估(evaluation)、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教育(education)、

技术(technology)和环境(environment)等高中心性关键词是慕课SSCI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在研究中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4 结论

以SSCI收录的以慕课为主题的期刊论文为对象,借助Cite Space软件对慕课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慕课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起始阶段

(2009―2012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3―2015年)。当前,慕课研究呈蓬勃发展的态势,可以预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慕课仍将是教育界的热点研究领域。

2)美国等发达国家是慕课SSCI论文的高产国家,在国际研究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我国慕课SSCI论文的发文量较少,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相对不足,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3)阿色巴斯卡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是慕课SSCI论文的高产机构,机构间尚未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4)教育和教育研究是慕课的主要研究方向。此外,慕课研究还分布在计算机科学、传播和心理学等研究方向。

5)慕课、高等教育、在线学习、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教育、联通主义、学生、在线教育等高频关键词是慕课领域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116-121.

[2]Chen C. Cite SpaceⅡ: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57(3):359-377.

[3]邱均平,吕红.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知识管理的发展研究[J].情报学报,2013,32(5):548-560.

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07-04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任。[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的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据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示,2013年,研究生招生61.14万人,其中,硕士生招生54.09万人;在学研究生179.40万人,其中,在学硕士生149.57万人;毕业研究生51.36万人,其中,毕业硕士生46.05万人。[2]研究生规模的壮大,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同时,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必然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以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就成为大势所趋。

二、培养方案及其重要性

一般而言,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从招生录取到课程学习、开题再到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位等多个环节。在所有的环节中,培养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机构为了使研究生培养工作符合培养目标,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制定的教学计划。[3]高校能否根据学科发展的现状以及本校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制订并实施培养方案,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本文选取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12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发现各个高校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三、对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

(一)关于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目标是对教育所培养人才素质结构的一种理想,是教育宗旨、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一切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与归宿,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基本环节有着根本的制约作用。[4]最新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对于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这样界定的:培养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专门人才。其具体规格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具有较系统的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心理实验、心理测量、问卷调查等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

2.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心理学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独立查阅和较为系统地分析外文专业文献。

4.具有专业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能准确地分析、阐释所从事心理学专业的问题。

5.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应用的工作。[5]

比较12所高校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高校都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的要求,制订了心理学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有些高校在具体要求中有所增加,例如增加了公民道德素养以及身心健康方面的内容。

在学制与学分要求方面,12所高校的基本学制均为3年,根据具体的情况实行弹性学制,对于延迟毕业的,5所高校规定最长培养年限为4年,另外7所高校规定最长培养年限为5年;对于提前毕业的,7所高校规定达到相关要求可提前1年毕业,1所高校(江西师范大学)可提前半年毕业,另外4所高校未提及此项。

12所高校的学分在25分~39分之间,均由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组成。

(二)关于研究方向的设置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将心理学分为13个学科方向:基础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法律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而国内高校所设置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将这些方向整合在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以及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中。另外,华南师范大学还开设了计量心理学这一二级学科,这在国内高校心理学培养方向设置上还是比较少见的。

进一步来分析,12所高校中,11所高校的二级学科下都有具体明确的研究方向,只有东北师范大学的培养和研究方向仅仅分为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11所高校的研究方向设置情况如表1、表2、表3所示。

由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不同高校在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的数量上面存在差别,从2个~10个不等。以上所有方向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心理学13个分类中的11个分类相吻合,其中工程心理学和军事心理学未能涉及。这可能跟我们所选取的高校性质是师范高校有关,而工程心理学一般是工科高校(如浙江大学)的研究方向,而军事心理学则是军事高校的研究方向。从表1、表2可以看出,在基础心理学专业中,认知神经科学和基础心理学方向占有重要比重,分别为42.86%和28.57%;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中,教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学(36.36%)、发展心理学(29.09%)和认知神经科学(16.36%)居于前三位。这样的方向设置不仅体现了基础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本专业的学科性质,更表明对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探索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取向,这与靳宇倡等人对于西方心理学论文分布[6]的分析结果一致。21世纪被世界科学界公认为是生物科学、脑科学的时代。[7]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把认知、行为研究与基因、分子、生理生化、脑、计算机建模和数学建模等技术和方法相结合,这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8]此外,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从表3中可以看出,应用心理学专业中,临床与咨询心理学(35.56%)、管理心理学(33.33%)和社会心理学(15.56%)居于前三位,这说明心理学在此三个方向上应用广泛,而在体育运动、工程及军事方面没有涉及,在法律方面的应用也有待加强。

(三)关于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的作用。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把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作为根本依据。[9]比较12所高校的研究生课程,从课程安排时间上来说,有10所高校将必修课程安排在前3个学期,少数选修课程安排在第4学期,而东北师范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将所有课程安排在前4个学期。这样的课程安排有助于研究生后半段论文的撰写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具体的课程设置,我们可以从公共必修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选修课4个方面来分析。

1.公共必修课

在公共必修课中,12所高校均开设有政治课程和外国语课程,另外有两所高校(华东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开设了计算机课程,1所高校(南京师范大学)在学位基础课程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3所高校(华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其他高校未开设计算机与专业外语课程,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其许多实验设计需借助于计算机程序(如E-prime),而一些统计软件(如SPSS)也为心理学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提供了便利。因此,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来为心理学研究服务,是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必备的能力。除了此外,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其对于外国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吸收,不仅有助于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还有助于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丰富自己的学术研究。其中,本专业英语的掌握可以帮助研究生快速获取资料,培养其运用一手资料的能力。12所高校中仅有3所高校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说明此类课程的设置还有待加强。

2.学位基础课

在学位基础课中,12所高校的开设数量从2门~5门不等。上海师范大学的学位基础课在三个专业方面均不同,不具可比性,因此对学位基础课的分析只涉及11所高校。

尽管课程设置有所不同,但从表4可以看出,11所高校中有9所(81.82%)开设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这说明绝大多数高校注重方法的培养。此外,6所高校开设了心理学进展方面的课程,这说明其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注重学科的发展性。此外,心理学基础和心理统计课程也占据了较大比重,分别为36.36%和45.45%。以上均说明高校在学位基础课的开设方面,既重视理论课程,又注重方法课程,这有助于高校培养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

值得关注的是,开设实验设计课程的高校仅有两所。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与社会的交叉学科,其自然学科的属性使其在许多研究上需要运用到实验设计,一个巧妙的实验设计可以发掘出现象中隐藏的内在本质,而从以上数据来看,高校对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3.学位方向课

学位方向课是指不同研究方向开设的学位课程。由于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的学位方向课因方向不同而不同,故不具有可比性,因此该方面的分析只针对另外10所高校。

比较10所高校的基础心理学方向的学位课设置,如表5所示。

我们发现有9所高校开设有关认知的课程(主要有认知神经科学与认知心理学两大类),5所高校开设基础心理学类课程,这与前文中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课程的设置符合方向的设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的学位课的设置主要还是集中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两大块。其中,开设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有9所高校,开设教育心理学的有5所高校,符合此方向的性质。在应用心理学中,开设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方面课程的均分别有7所高校,前者是由应用心理学的性质决定的,而后者反映了应用心理学的主要应用范围。

从课程的数量和灵活性来看,大多数高校开设固定的2门~6门学位方向课,而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则让研究生从3门~11门专业课中自主选择2门~3门进行学习,这大大增加了研究生的主动性以及课程的灵活性。

此外,通过对于课程名称的分析发现,不同于学位基础课,学位方向课多以专题展开,如基础心理学专题研究、发展心理学专题研究、应用心理学专题研究、认知与人格研究专题、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专题等,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体现了学位方向课范围的广泛与全面,另一方面体现了硕士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培养方式。

4.选修课

12所高校均开设专业选修课,另外有4所高校(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开设公共选修课。10所高校的专业选修课依据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江西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的专业选修课不存在专业上的差异。

(四)关于培养方式与毕业要求

经过文本分析我们发现,各校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的模式,将专业学习、学位论文写作与教学实践三方面有机结合。6所高校要求研究生入学一段时间内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并据此安排自己的研究生学习。

1.学位论文和其他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和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在研究生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纵观12所高校学位论文的要求,对于选题均要求创新,且具备较强的理论或者实践意义;8所高校要求研究生是第3学期末提交开题报告,另外4所高校要求在第4学期末提交;论文的写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个别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明确提出论文字数不得少于3万字,其他高校未在此类培养方案中涉及字数要求。此外,论文均需要答辩,答辩时需有外校专家参与,不合格者需经过3个~6个月方能重新答辩。

此外,9所高校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作为第二作者)在学术期刊上至少1篇,另外3所高校(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没有此项要求。

2.实践环节

绝大多数高校的实践环节包括学术活动和教学实践两个环节,学术活动主要有参加学术讲座并撰写报告、参加学术会议以及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对于研究生参与学术讲座的数量,从5场~30场不等。教学实践主要是针对本科生的授予课程、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及指导论文等,要求20学时左右或者3个月。

四、结论与建议

(一)简短的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存在以下特征:培养目标设置合理,多实行弹性学制;研究方向多样化,紧密结合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需求;课程体系灵活丰富,注重方法与技能训练;培养方式实行两结合制,发挥导师组集体智慧;注重全面素质提升,理论教学、论文写作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这样的培养特征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时也符合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第一,专业研究方向的设置存在着失衡,过于重视学科前沿方向,而对某些经典的研究领域则关注不够;第二,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忽视计算机、专业外语和实验设计等方法技能的重要性;第三,培养方式趋同,鲜有本校特色。

(二)未来修订与完善的建议

针对以上特点,高校的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做到以下几点:专业方向的设置需要做到学术前沿与社会需求的统一;课程体系方面应既重视专业知识,又重视研究方法,注重应用性课程的设置;各个高校应注重本校专业特色的建设与完善,突出本校专业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结合自身优势和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的规律,形成有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Z].2013-07-12.

[2] 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2014-07-04.

[3] 周彬,王子成.浅谈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的有效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23-27.

[4]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编).高等教育轮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5][8]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一级学科简介和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心理学)[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靳宇倡,秦启文.近五年西方心理学重要期刊简评[J].心理科学,2011(4):1017-1023.

[7] 翟学伟,耿柳娜.中国心理学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CSSCI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0-73.

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策

[作者简介]王小元,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段勇,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江西赣州34100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2―0034―03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明确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2006年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体系已经在全国高校实施,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健康发展,笔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教育环节,也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它对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并坚定服务社会的人生目标具有深远意义。从目前情况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参与主体不广泛。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是社会实践教学追求最大效果的力量保证,如果大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就不可能达到开设社会实践教学的目的。目前,高校在理论上都要求大学生积极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并且都有学时保证。但从社会实践教学的实际看,能够真正参与的大学生数量不多,约占20%左右。大部分学生没有进行社会实践调研,而是通过网络等途径完成社会实践论文,甚至有时会出现直接下载论文应付老师的情况。

2.组织方法不科学。组织方法的科学性是社会实践教学追求最大效果的组织保证,如果组织方法不科学,社会实践就会产生事倍功半的后果。目前,高校大都以“任课教师出题并作适当指导一大学生组队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撰写实践论文任课教师批阅论文”的模式进行,任课教师不能够完全跟踪大学生社会实践,只能对一头一尾进行有限监控,使实践教学处于“放羊”状态。

3.考核体系不严格。严格考核体系是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尊重,也是激励大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的动力之一。如果教师对实践论文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很难要求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教学采取认真的态度。从目前看,由于大多数教师理论教学任务繁重,课程考核形式陈旧,社会实践教学只占学生课程成绩的10%,没有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30%相对应,因此,教师很难在学生的实践论文方面花太多时间,只能大致看看,给出论文成绩,而不可能对实践论文本身提出多少修改意见,即使有修改意见,也不可能将意见反馈给学生本人,这种考核体系对大学生的帮助非常有限。

4.实施效果不理想。追求最大效果是社会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如果社会实践的最终结果与预期效果差距甚远,则社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从实践教学开设至今的效果看,总体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逐步减弱,效果不断滑坡。二是效果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同学投入了时间,真正参与了实践教学,感觉获益匪浅;另一部分同学没有参与社会实践,只是随便写了一篇论文,他们认为实践教学是徒有虚名。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从总体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师资队伍明显短缺。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校的招生规模平均扩大了2~3倍。但是,由于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师资力量没有明显增加,导致教师的理论教学任务繁重,他们基本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部分学校的教师只能应付正常的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很难投入需要的师资。

2.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做好实践教学工作,需要高校加大投入,按照中央精神,高校应该依据学生规模,生均拨款15~20元用于教学工作,包括实践教学。但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是负责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没有自己的专业,因此不可能有专业建设经费,也不可能有专业实习经费,条件好的学校也只有很少的专项基金。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般都面临着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不够的尴尬局面,阻碍了实践教学的发展。

3.实践教学学时安排不尽合理。合理安排和统筹分配实践教学学时是追求实践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捷径。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实践教学的学时大致为课程计划学时的1/3,总共约80个学时,按照每日8学时,大概为10天。应该说,如果合理利用10天时间,真正开展实践教学,效果是理想的。但是,实践教学的学时安排和分配存在明显问题:一是搞平均主义。每门课都有实践教学的学时,表面上,对每门课程都重视,其实,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最终都很难真正开展。二是时间跨度长。80个学时分别在两个学年、4个学期,这种分配表面上要求大学生要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其实,由于学时过于分散,很难发挥时间的规模效应,最终只能流于形式。

4.实践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采取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形式是维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从目前情况看,高校的社会实践大都采取学生撰写实践论文的单一形式进行。这导致学生认真参与的愿望降低,敷衍了事的心理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5.实践教学的考核缺乏激励机制。教育学认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认真学习的重要手段。从实践教学角度讲,把大学生的实践成果合理如实地体现在个人的成绩中,是尊重学生劳动成果,吸引学生持续参与的重要手段。但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实践教学的成绩只占总成绩的10%,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撰写实践论文除了增加很少的几分以外,没有更多的收获。因此,无法建立起一整套激励机制,也无法吸引更多学生真正参与实践教学。

三、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发展的具体对策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更好地落实和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推动高校的发展,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真正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具有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重理论、

轻实践”教学模式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的战斗力,重要途径是培养精神、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为此,在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培养爱岗敬业精神。二是合理增加教师数量。高校可以考虑按照自身的发展规模,参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的学科发展需要(比如硕士点的多少),合理增加教师,将教师的人数维持在一个最佳的水平。三是大力提高教师质量。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而且还要掌握教学方法,尤其要掌握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社会发展实际;在感受社会发展实际的过程中,能够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和认同。

2.落实和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硬件设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需要落实和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以实现其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为此,一是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相关文件的精神,并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近几年以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高校以落实资金投入为突破口,切实贯彻实施中央文件精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二是继续加大投入。高校应该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的投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完善硬件设施。从搞好实践教学这一目的出发,高校可以考虑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为确保其正常有效运转,该中心应由大学生思想咨询中心、时事报告中心、实践论文写作指导中心和网络德育基地等组成。

3.改革考核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应该有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为此,现有考核体系应该与时俱进,具体包括:一是要明确考核目的。二是要规范考核形式。三是要调整考核权重。这也是对考核体系作出的最重要改革。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实践考核权重从10%调整到30%,考试权重从70%调整为50%,平时考核权重维持不变。

4.丰富实践教学形式。中发[2004]16号文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与探索。为此,建议高校鼓励和支持教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为平台,在丰富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思想咨询、开展网络教学、定期举办时事报告会和指导大学生实践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

(1)改进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按照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现有困难,高校及其相关部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规模利用实践教学时间。新体系的实践教学时间为80学时,约10天,规模利用有限时间对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极其重要。可以考虑将实践教学时间分成一年级和二年级两阶段,每阶段5天,教师依据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科学分成各个小组,配备指导老师,负责对小组的实践教学进行监控。二是完善组织方法。为解决师资的短缺和没有相应配套资金的困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执行部门在改革考核体系的情况下,加强实践教学的动员和引导,组织学生就近参加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在每个教学班中选择一些学习成绩好、有兴趣的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小组,利用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每学期开展1~2次外出实践活动,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适应社会,最终能够服务社会。三是加强与其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合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可以考虑加强与学工部、团委等部门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整合高校社会实践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将优秀实践论文与各种荣誉挂钩,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

(2)开展思想咨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咨询是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完善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需要接受思想政治咨询,而不是心理咨询。高校可以考虑比照“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模式,建立“大学生思想咨询中心”,配备办公场地及相关配套设备,轮流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大学生解答思想道德问题,确保大学生有思想道德问题时能够寻求思想道德咨询中心的帮助,解决他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问题,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认识,形成正确认识,建立正确的认同。为他们了解社会、理解社会、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解除思想道德的后顾之忧。

(3)定期举办时事报告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分析世界发展的趋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举办时事报告会,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国际国内大事作专题辅导讲座,既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发展的动态,也可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4)指导大学生实践论文写作。撰写实践论文是检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和部分高年级学生组成的实践论文写作指导团队,通过引导学生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与所学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帮助他们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发展。

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幸福课;困境;本土化

1引言

通识教育有着古老的过去、年轻的现在和无限的未来。说它漫长,是因为通识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很长,研究文献也多如牛毛;说它年轻,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才开始出现在我国大陆学者视野中,并且逐渐被大家所关注、引用和实践;说它无限,是因为通识教育的发展不可限量。中文的“通识教育”最初是由英语的“general-education”翻译而来,该概念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演变。因为它的理念与某一时间段的“大规模计划经济建设”目标相违背,所以曾遭到了大量学者的批判,但是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中国融入世界,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通识教育逐渐被大家普遍接受。通识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人,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它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希望通过学习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受教育者从“专才”变“博才”。正是认识到了通识教育的优点,所以众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如果要取得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就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幸福课作为必修课中的其中一门,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任务。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十之后,我国在政治上的主题从“和谐”社会过渡到“幸福”社会。“幸福”这一概念已经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幸福”已成共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的物理环境、人文氛围,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学校承担着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帮助他们获得幸福感的责任。[1]

2幸福课的研究背景

幸福课,又称为积极心理学。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三个使命:第一,治疗心理疾病;第二,帮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完善;第三,发现并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但是当国外一些学者检索1887~2000年以来所有有关心理学文献上的研究主题后,所有人惊呆了:关于焦虑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的有2958篇,居然是关注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的论文出现了14次,才会出现一篇关注快乐、幸福等积极情绪的论文[2]。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将自己的精力花在了治疗心理疾病上,所以以马丁•塞利格曼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发起了关注人类优势与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运动。五千年前,中国的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育这一过程中,本来就应该是快乐和充满乐趣的,并且关注人类的潜能和优势的。在这种理念下,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坚定地站在了一起,最终诞生了传授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课,其定义为: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关注人类优势和幸福,帮助人们快乐和幸福的课程。

2.1国外研究现状

幸福课在国外的最初实践者是马丁•塞利格曼,他于1970年返回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1999年开设了与快乐和幸福相关的课程。后来其他一些精英学校,如美国哈佛大学、英国惠灵顿公学等也相继开始了相关课程。但是广受大家瞩目的一位学者应该是泰勒•本-沙哈尔,他于2006年在哈佛大学开设了幸福课,选课人数由最初的8位,到最后都超过了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成为了哈佛大学选课人数最多的课程,有着传奇色彩。且该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为依托,用锻炼、反思、记录、冥想等实用和可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找到幸福的方法。[3]与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相比较,英国的顶尖中学惠灵顿的幸福课不采取讲座形式,而是结合了传统团体心理活动课、宗教体育、体育锻炼、个人、健康与社会教育,以及瑜伽和冥想等众多元素,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控制不同的情绪,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这两所学校的实践都取得了成功,对社会和世界的影响力极大。

2.2国内研究现状

幸福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与心理学有着天然的关系。我国早期有关幸福的研究都是从心理健康这一领域展开的,如20世纪80年代,杨彦春、何幕陶、朱昌明、马渝根、周建初等学者进行的幸福感研究主要研究的就是老年人精神心理。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逐渐扩展到对城市成年人、运动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幸福研究。[3]这些研究为之后的幸福课开设打下了鉴定的基础,但是心理健康只是幸福课研究的一方面。真正意义上幸福课的研究应追溯到2007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主题是“幸福与教育”,自此以后掀起了一个研究幸福与教育的学术高潮。浙江大学、云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幸福课”,开始了幸福课的实践应用。[4]

3目前幸福课的困境

中国国内对幸福课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较,起步晚,成绩少,教学实践缺乏政策、经费、人才、工具、教材等支持,所以目前呈现以下三个问题:

3.1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度和认可度不高

尽管通识教育已经提到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对其的理解还存在着表面化、片面化和狭隘化的现象。第一,调查表明,大部分教师和少数学生以前从未听说过“通识教育”,一些学生是上了大学以后通过课程设置和相关通识教育手册才初次接触,一些教师是从网络、书籍和报刊等媒体通道得知的,所以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清。第二,高校通识教育大多数是从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这两方面展开和普及的,最终的考核一般通过课程论文来进行考查,导致教学质量偏低。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所有开设的通识课程即使充满兴趣,但是重视度并不高,抱有应付的侥幸心理。第三,由于我国的通识教育是由文化素质教育引发的,而教育部并没有明确认同和推动通识教育,这种微妙的关系使得一些高校在推行通识教育时“犹抱琵琶半遮面”,使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5]

3.2缺乏对幸福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国内高校目前普遍开设了与幸福相关的课程,但对于这门课程的建设原则、建设内容、教学模式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研究也很少。[4]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中检索以“幸福课”为主题的近年的研究论文,2006年为7篇,2013年为45篇,2014年为50篇,2015年为180篇,2016年到目前为止为69篇。虽然呈缓慢增长的态势,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针对于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针对课程的研究少之又少,所以在理论和实践这一层面,我们做得完全不够。3.3对有中国特色的幸福课研究较为薄弱幸福课作为一个舶来品,探讨研究如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急不可待的事情。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寄托和人文品格。但因为国内缺乏对幸福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所以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幸福课都在借鉴国外成熟的内容和方法。但是,国外幸福课的设置是基于西方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取向,所以我们在借鉴的同时,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构建出本土化的幸福课。

4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幸福课”课程的构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通识教育应该得到真正的重视。当然,如果过分夸大通识教育的作用,认为其是高校教育的全部,这样的大学也将难以生存,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应该相辅相成。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幸福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发掘自身优势,通往幸福的彼岸。针对以上的三个问题,我们应该:第一,重视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体系合理化,提高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一套通识教育保障体系。第二,从理论层面上,展开对以大学生积极人格为导向的幸福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讨;从实践层面,高校可以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所以心理测评、素质拓展和团体辅导等不失为恰当的方法。第三,构建本土化的幸福课,不仅可以结合学者与时俱进的研究结果,更可以建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综上所述,高校的通识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幸福课的实施,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解释幸福的能力、获得幸福的能力,最后形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更加接近“幸福”人生。

作者:范红艳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艳秋.普通高中开设幸福课的实践与反思[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40-41.

[2]阳志平,等.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3]李端阳,陈琪.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现状述评[J].文献资料,2013(1):79-80,83.

[4]朱玉茹.幸福课研究现状及“中国式”幸福课的初步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86-89.

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从1993年开始在校内所有文史类专业开设高等数学必修课,是国内率先开课的学校之一。经过15年的教学探索,目前这门课在我校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并形成了一系列教学制度。文科学生对课程的认可程度已由最初的不足20%,上升到现在的70%以上。实践证明,我们设置的文科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都比较适合我校学生的情况,这门课也较好地发挥了培养文科学生理性思维与综合素质的作用。在全社会都高度重视人才创新能力的今天,我们感到,高等数学课对培养文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的是我校文科高等数学教学培养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情况。

文史类专业的数学课要面临一个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这是它与其他类型数学课的不同之处。因为初学这门课的学生当中有相当多的人对数学有畏惧或抵触心理,他们之所以报考文科专业正是为了躲避数学。因此如何设置教学内容、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数学课是个很大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与社会对文科人才数学素养的要求,我校把文科数学课定位为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文化素质课,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上。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们是通过构造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性思维。

1、优化教学内容,构造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构建其合理的知识结构着手。对于当今的文科大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这本身就是在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因为数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在内容和思维方式上都有着根本的不同,数学知识的加入,可以使得原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所构成的平面知识结构变成立体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维数的拓展意味着思维空间在质上的扩大。只有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各种具体的创新思维技法如类比、移植才可以派上用场。

在文科学生的知识库中加入怎样的数学知识,才能使其数学知识的结构、乃至整个知识结构达到最优呢?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年由我校严守权老师主编的教材《大学文科数学》正式出版了。这本教材就是我们探索这门课教学内容的研究成果。该教材设置的我校文科数学教学内容有四大模块,它们是向量空间与矩阵、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糊数学与图论简介。我们认为以这些内容构建文科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是合适的。首先,这些内容都是现代数学的基础和最主要的部分,由它们生成的现代数学观念是当今文科人才必须具备。其次,它们都是重大的数学思想的典型代表,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虽然这些教学内容与其他类型数学课的内容是重合的,但与其他数学课不同的是,我们尽可能地列举数学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应用的例子,使数学知识更贴近人文、社会科学。这也正是我们这本教材的一个特色。比如,讲函数时我们介绍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和油画赝品鉴定;讲极限时我们介绍古希腊哲学著名的芝诺悖论;讲导数时我们介绍新闻传播的速度问题等等。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尽量摈弃不必要的抽象证明,比如,极限的ε-δ定义我们就没有详细地介绍。目前我校这门课教学内容实施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中文、外语、国学三个专业实行一学期制,共72学时,讲授一元微积分。哲学、历史、党史、新闻、法学、国际政治、档案各专业实行二学期制,共144学时,讲授向量空间与矩阵、一元微积分、概率统计。模糊数学与图论简介部分根据学时情况选讲,一般作为学生自学阅读。

2、组织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

鉴于文科数学课定位为文化素质课,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众所周知,学习数学是培养抽象思维的有效途径,其实学习数学也可以培养形象思维。我们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来提升学生整体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方面,首先,数学教学离不开形象思维,因为数学概念的引入必须借助直观的形象。因此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开发、锻炼学生形象思维的过程。其次,在文科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好材料。比如,连续、导数、定积分直观形象的几何意义或物理意义,会丰富学生的表象;极限能地锻炼人的想象力;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对比能锻炼人的联想能力。我校文科数学课除了一般的形象思维训练之外,还根据文科学生的特点,特别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整体性。所谓加强直观性就是将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几何意义或物理意义讲解得更加详细,把它们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而不是次要的附属部分。所谓加强整体性就是尽力展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展现数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使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数学。而“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正是形象思维所具有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了解到,希望能从整体上去把握数学也正是不少文科学生的愿望。为此,我们在教材中穿插了数学史、数学小典故、数学家生平简介、数学名言警句等。教材也因此变得生动活泼。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整体性的加强,既化解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得教学工作能顺利地进行,又使得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效果更加显著。这种把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是文科数学教学的一大特色。

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方面,我们针对文科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跳跃性强的特点,特别注意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以此作为提高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比如,对于判断是非题“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可导”,有不少学生误认为是正确的,因为他们隐约记得有一个关于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的性质。其实那个性质是“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连续”。我们在纠正学生具体知识错误的同时,还纠正了他们容易犯的忽略概念准

的解法中,每一步都是有依据的,这就是推理的严谨。每当我们在课堂上给出正确的解法,学生都会深有感触地不断点头,看得出他们是被数学推理的严谨性折服。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加强思维的严谨性方面确实有所收获和进步。连一些入学时自以为抽象思维训练已足够的中学理科生,学完这门课之后都感慨自己的抽象思

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需要磨练的。只有通过大量的、反复的、手脑并用的练习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使之内化为一种思维的习惯,最终形成思维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即使定位为文化素质课,文科数学课也还是需要系统的教学,不宜开成单纯的数学讲座。

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化与整体思维能力的提高,会使得他们思维的品质得到改善。这些品质分别是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与思维的灵活性。而这些优良的思维品质正是创造性思维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认为,文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改进传统数学教学方式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能使文科学生乐于接受数学课,是开课以来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开课后的第六年1998年,我们决定在数学课通常的教学环节(课堂讲授、学生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之外再增加“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一项。我们设计这项教学环节的初衷,一方面是要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加大平时学习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以缓解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畏惧与抵触。另一方面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善于阅读和写作的特长,倡导研究性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改革立即得到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与热烈欢迎,同学们发现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其教学效果之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下面简要地介绍一下这项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此教学环节规定,学生在修课期间提交1篇与数学有关的小论文。数学小论文的选题很广泛,它可以是数学在文史学科应用的综述、可以是学生在文科专业或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案例,可以是从数学的角度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可以是对学习数学与提高思维、培养素质的关系论述,可以谈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是对文科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探讨和建议等等。论文要求正式格式、字数不超过5000。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10%,论文成绩特别优秀者可以另外再得到总分加分的奖励。到目前为止,约有5000多名学生参与了这项教学工作。每学年,具有较高质量的论文约占论文总数的15%左右。已有60多人获得了总成绩加分的奖励。

每年我们都会收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高质量的学生数学小论文。例如,《数学精神与法律原则》、《数学与法律的比较》、《从数学看人生的道理》、《概率统计在辛普森杀妻案中的应用》、《关于的概率分析》、《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数学》、《数学思想方法在政治学领域中的应用》、《罚球角度与命中率的数学分析》、《交通事故与刑事案件中的数学》、《现代新闻人离不开数学》、《概率统计在公交车问题上的应用》、《浅析“诗经”中语言的连续性》、《用二项分布分析宿舍插座的使用情况》、《研究中国历史不同时期官阶、官员年龄结构的分布规律》、《大学生如何购买牛奶最省》、《大学生生活费的分配与使用》,《便民小餐馆每日购买多少扁豆能使成本最低》、《报贩每日的合理进报量》、《对希望工程的效益作评估》、《对所在村外出打工人员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对学生食堂就餐人流量的分布规律探讨》、《对学生公寓楼厕所坑位数目的合理设计》、《对大学生晚自习状况的统计分析》、《对家乡城市园林无障碍设施设计的调查报告》、《研究和比较几种体育记分法的公平性》、《对商场“买100元返88元”促销活动的分析》、《用正态分布验算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的合理性》、《学生上网时间的数学分析》、《关于话费节省的函数思考》。学生论文的选题很广,内容也很新颖。透过这些论文,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看到文科学生所特有的敏锐洞察力与文采、看到学生试图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所做出的努力、看到学生亲手应用数学后的兴奋与自豪。有学生在交给老师论文时高兴地说,“没有想到自己能写出这样精彩的数学论文”。

我们感到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是一种非常适合文科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这种创新实践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一是创新的技能,二是创新的精神。在创新的技能方面,撰写数学小论文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阐述问题、组织问题和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在创新精神方面,撰写数学小论文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而这些都是人从事创新活动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布置小论文的作业我们发现,一般新生的独立性都不够强。每当我们宣布写小论文的事,学生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惊讶的“啊”声。他们认为,自己的数学知识有限、数学学得也不够好,不可能有独到的见解和新颖的发现。经过近一年数学教学和学生个人的努力,一些学生最终写出了有创意的论文。这无疑是他们破除迷信、增强了独立性的结果。因此说,撰写数学小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撰写数学小论文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由于自信心是人获得成功体验的产物,因此,一旦学生在自己相对薄弱的领域写出了有创新点的论文,他们成功的体验将会更深切,自信心增强的幅度会更大。撰写数学小论文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我国中小学生写论文训练不多。文科生要在大学一年级自己确定选题作有关数学的论文,确实会遇到不少困难。这其中既有心理和认识上的困难,又有方法和技术上的困难。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困难才更能磨砺学生的意志。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所受到的锻炼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认为,文科学生以这种研究性的方式学习高等数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科研素质;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创造能力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8-0008-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各中学现在都比较重视教学研究,都给老师们下达了一定量的“写论文”的任务。有的老师虽然在客观上很难写出高水平论文,但在主观上还是很希望能有一些的。

实际上,每一位中学化学教师都在经常性地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这种经常性地教育科研工作主要研讨常规教学中遇到的一般问题,有人将这种教育科研工作称为常规教研。除了这种常规教研之外,教师还会遇到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问题、现代教育理论的应用研究等等,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是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教师将这些深入研究后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写成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上并获得同行的认可,就算是取得了大家公认的科研成果。

问题是做教研论文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上发表的难度要比开展常规教研的难度大一些。中学化学教师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比较深入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做出能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呢?本人认为,中学化学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素质,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1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前提。中学化学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站在较高的学术起点上统观中学化学的学术问题和教学问题,才能对中学化学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我所在的地区来看,中学化学教师的学历基本上都达标了,有的甚至还取得了硕士研究生的高学历和高学位。从学历来看,好像大家都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其实,学历的高低一般不能说明专业知识的多寡。我这样说的理由有两点,一是时下有些人的文凭水分较大,有文凭、缺知识的现象比较普遍的存在;二是有些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将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完全遗忘了,他们的大学文凭仅表示他们曾经上过大学。这两个原因使一些教师实际上并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中学化学老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是在备课时要经常翻阅大学化学的相关内容,如在备氮族元素的内容时就将大学化学中的氮族元素翻阅一下,在备乙醇的内容时就将大学化学中有关醇的内容翻阅一下,这样坚持几年就可以将与中学化学教学密切相关的大学化学内容熟记于心。二是遇到疑难问题时,要多分析、多研究、多查阅一些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时间长了,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同时还会在此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研究的课题并取得相应的科研成果。三是要善于向他人学习请教,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有许多老教师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都对有关的问题多少琢磨出了一些个人的独特见解,只要中青年教师善问,老教师们都是乐于奉献自己的经验的,这可以使中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和业务学习上少走弯路。四是要养成爱阅读、爱学习的好习惯,教学工作的间隙常有一些零碎的时间,大家只要把这些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就可以看很多书籍,学许多知识。我常在教学工作的间隙阅读《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等专业杂志,在这些杂志上,有许多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阅读,我们既可以学到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又可以在学习中发现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有很多教师一般都只满足于能讲解中学化学教材上的内容、只满足于能讲解中学化学教辅资料中的一些题目、只满足于能够应付中学化学的日常教学工作,这种专业状态和学习态度使得有些教师需要重新进行专业培训才能上有关的选修课。我们虽然不能说这种专业状况和学习态度是消极落后的,但可以肯定地说,凭这种专业状况和学习态度是不可能在教育科研上有所成就的。常有教师教导学生说“好习惯成就未来”,若将这句话用到我们有些教师的身上也是很合适的,只要教师们养成了爱学习、爱思考的好习惯,就一定会在教育科研上取得显著的成绩。

2要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知识

研究中学化学的教学问题,仅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一直以来,我国的师范大学在培养师范生方面都存在着重专业知识教育、轻教育理论教育的倾向,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的教育也是如此,这种培养倾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师大学生作为教师的教育素养有点先天不足。既然师大毕业生的教师素养先天不足,参加工作后就应该补上这一课,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也没有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一个立志献身教育、并打算在教育科研上有所作为的老师来说,应该自己补上这一课。如下几个方面的事例可以充分说明我国的中学化学教师、中学化学教研员以及培训中学教师的教师都比较欠缺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知识,都应该很好地补一补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我曾听过一些表演性的优质竞赛课及相应的点评,并阅读过相应的优秀的教学设计。毫无疑问,这些优质课、这些点评、这些教学设计都堪称为我们大家学习的典范,但我常常感觉这些典范有些美中不足。其美中的不足在哪里呢?在于她们所蕴含的教育理论不足,在于她们很少站在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设计教学。现有的优质课竞赛都是借班上课,这借班上课的备课根本就没有备学生,没有考虑听课学生的现有发展状况和个体差异,这种备课仅仅只备了所授知识的呈现顺序和呈现方法,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优质课主要是指知识呈现顺序和呈现方法上的优质及教师表达上的优质,并不一定是学生学习上的优质。由于优质课本身存在先天的不足,所以其相应的点评也侧重在教学设计和教师的表达是否合理上、对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有所忽视,且这种点评很少有人用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来分析一节课的成败得失。站在教育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优质课竞赛及其点评的缺陷是明显的,是需要改进的。由于这种优质课的选手都是各校的教学精英,其评委一般也是当地的教学权威,所以这种优质课比较集中的体现了我国现有化学教师在教育理论知识上的欠缺。这种教育理论的欠缺使得教师们的教育科研工作难于上档次,难于出优秀的教科研成果。有许多曾经获得过高等级优质课奖励的教师都不曾做出过一篇像样的教科研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上。

近几年来,在化学教育的专业杂志上阅读了一些化学教学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我发现这些学位论文大都是有关化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的论文,很少见到用教育理论指导中学化学教学的论文,完全没有在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上有创新的论文。化学教学论的研究生当然是可以研究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的,但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不应该是主要研究课题。他们的主要研究课题应该是教育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问题,是现行中学化学教学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化学教学论研究生的研究应该对现行的中学化学教学起着先导作用和引路作用。而事实上,化学教学论研究生的培养同样存在着重专业知识教育、轻教育理论教育的倾向。这种培养模式应该彻底改变,就算不是以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为主、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为辅的模式,起码也应该是以教育理论知识和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并重的模式。因为化学教学论研究生毕竟应该是化学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不仅仅是化学专业人才。

我经常阅读化学教育方面的专业杂志,从化学教育专业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来看,这些杂志上都有现代教育理论在化学教育中应用的论文,只是这些论文一般都停留在教育理论应用于化学教育的经验层面,这些论文在教育理论的发掘深度上还显得很不够,更无教育理论上的创新可言。

以上事实说明我国的一些优秀的大中学化学教师、有关的教科研专家及在读的化学教学论研究生的教育理论知识都还比较贫乏,都还需要在教育理论上进一步强化。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就更应该在教育理论上加大学习的力度。本人的教育理论知识也跟大家一样贫乏,本人虽然在化学教育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四十多篇论文,但在教育理论的研究应用方面同样也没有取得什么显著的成果。我相信,只要大家的教育理论知识真正丰富了,我国的中学化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就一定会在整体上提高一个档次。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上,我国的化学老师要努力,我国各学段、各学科的所有老师都应该努力,要争取我国能在当代出几个世界级的大教育家。

3要逐步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

具有丰富的化学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还只是化学教育创新的基本条件,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有些教师暂时还比较缺乏创造能力,但创造能力是可以逐步培养的。就本人的体会来说,只要教师们爱学习、爱思考、肯动手,创造能力是会逐步提高的。

对于一个初涉教科研工作的新手来说,开始时一般不要研究那些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难度大的研究课题,而且就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如研究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研究某一道习题的教学,研究某一个实验的教学等。在一些教学点的研究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就可以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较深入的综合研究,然后再选择一个单元的教学进行较深入的综合研究。当熟悉了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情况、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之后,就可以站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高度进行某些专题的教育科研工作。

本人的教科研工作是从如下两个点的研究起步的。第一个点是研究低温时铜与浓硝酸的反应问题,有关此研究的情况,我已在“例谈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题的发掘”(2009年第12期《化学教学》)一文中介绍过,此处就不再详述。这个点的研究很简单,但论文“低温时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在 1996 年第7期《化学教学》杂志上的发表给了我较大的鼓励,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教育科研工作充满了信心。第二个点是参加1991年的全省中师化学教师的优质课竞赛,我当时所讲的课题是《乙烯》。围绕着《乙烯》这一节课开展的教科研工作使我收获了如下一些教科研成果,获得了省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省级教案评比二等奖、省级胶片制作评比一等奖、省级实验创新评比一等奖;后来,我又将制作胶片《乙烯与溴加成反应示意图》的方法写成论文《乙烯与溴加成反应示意图活动胶片的制作》发表在1996年第11 期《化学教学》杂志上,将研究乙烯的实验写成论文《乙烯实验室制法的改进 》发表在 1997年第 11 期《中学化学》杂志上。该研究实例说明一节优质课其实是一些优质教学点所组成的,所以我主张新手教师要首先对一些知识点的教学进行较深入地研究,然后再深入研究一节课、一个单元的教学,最后再深入系统的研究整个高中化学教学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这两个点的研究充分说明中学化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可以逐步培养提高的,只要大家有信心并在教育科研上起了步,就一定能在教育科研上取得比较丰富的成果。

4要掌握科技论文的撰写特点

相信每个中学教师都曾在学生时过议论文,甚至还写过十分优秀的议论文。但不是每个教师都在学生时过科技论文,这使得许多老师完全不知道科技论文的撰写特点。有些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时竟然还像学生写应试议论文一样随意编撰。有鉴于此,本人特在此将两种论文的撰写特点作如下简要的对比。

普通的议论文和科技论文在写作上有相通之处,也有显著的差异。二者的相通之处是都要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撰写论文的要求,不必本人做进一步的说明。

二者的显著差异在于普通的议论文是感性较丰富的文章,科技论文基本上是纯理性的文章。由于普通的议论文主要是感性的文章,对于同一个论题,不同的人就会因个人的经历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在写同一个论题时就会各自选择能够充分说明自己观点的论据进行充分而严密的论证,他们可以就同一个论题写出观点完全对立而又文彩飞扬的议论文。他们互不认可对方的观点,却可以相互认可对方的文彩。公正的评价此类议论文作者的写作能力的标准应该是文彩而不是观点,至于是否认可此类议论文的观点就要看读者的立场了。科技论文基本上是纯理性的文章,科技论文注重的是观点新颖正确、事实和数据真实可靠、操作上具有可重复性,科技论文特别忌讳编造。科技论文中可能会因为实验条件的限制、作者眼界的狭小而出现错误的观点,这种错误的观点可以在他人的进一步研究中得到纠正;但科技论文绝对不存在观点对立而又同时被认定为优质论文的现象,在科学上的两个对立的观点中至少有一个观点是绝对错误的。由科技论文的理性特点可见撰写科技论文的关键是在研究中发现了新理论和新方法,在撰写论文时只要把有关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叙述清楚就行了,达到此标准的科技论文就应该是一篇可以发表的优质论文。当然,撰写科技论文时也可以讲究一下文彩,语言精彩的科技论文是更具可读性的。

在实际撰写论文时,老师们可以先参考化学教学的专业杂志上的同类文章的格式进行撰写,写好之后再请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参考一下,写过几次之后就自然而然的掌握了科技论文的撰写特点。

本人认为,中学化学老师只要具备了以上四个方面的素质,就可以得心应手的搞好教学工作,就可以有较充裕的时间、较充沛的精力去开展各项教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应的成果。

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范文第7篇

素质全面发展,健康积极开拓。

马丽 1965年生人,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实验中学教师。198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

2001年获得教育学高级讲师职称,2003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2004年参与编写了全国幼师教材――《学前心理学》,2005年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员,2006年承担了宁夏地方课程《成长教育》的编写工作。

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 “中学心理教育的深化与研究”子课题的研究,该课题已被评为国家优秀课题。目前,正负责宁夏回族自治区立项课题“银川市直属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2007年又参与部级重点立项课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马丽积极投入到教改中,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心理咨询个案材料,并将15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总结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报纸上。在“八五”到“十五”宁夏中小学校长培训中,马丽一直承担校长培训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被誉为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

蕊 1962年生人,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会会员,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教育实验研究会常务理事,郑州市高考心理讲师团主要成员。

创建了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辅导室,并在河南省中学中率先引进并使用中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将心理健康课作为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教学中,在起始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在毕业年级的团体辅导中成绩突出。

先后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执教、辅导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多次获得省、市级心理健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励。参与编写的校本课程《国旗下的演讲》获省级优秀奖;参加国家“十五”规划“学生学习素质构成与培养研究”课题组的《在学习方式转变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素质的研究》获得二等奖;《认知疗法在考试焦虑中的应用》、《初一新生学习状况调查与研究》等论文分别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王国香 1969年生人,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一中学专职心理教师,讲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学校心理教研组长,青岛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组长,青岛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心理健康研究会理事。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和职业培训师。2006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

积极带动同行和心理兼职教师钻研业务,多次承担学校和青岛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开设省级公开课《我的未来不是梦》一节,市级公开课《帮助学生考出最好的自己》一节,市级优质课比赛中《生涯规划》获市一等奖。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原理,持续开设班主任心理沙龙,在2007年5月的“青岛市心理辅导工作现场会”上,向全市中小学推广。

参与设计、实施省级教科研课题两个、市级课题一个。公开13篇,其中《教师职业倦怠与归因的关系探讨》和《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均获省一等奖,《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在部级核心刊物《心理发展与教育》上发表,作为国内开创性研究成果,被多项相关研究引用。主编教材《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生命教育》、《牵手心灵》等书的编委。

王俊梅 1974年生人,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兼任辽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等职。

近年来,主编及编著《告诉你想知道的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五十余部,发表文章《构建学校心理辅导互联网络的探讨》、《和孩子“谈情说爱”》、《构建学习型教师团体的策略》等四十余篇,参与并主持省、市、校级课题多项。在教学上,授《友谊的真谛》、《打开朦胧的心结》、《奇妙的心理暗示》等课,多次获省、市级一等奖。在咨询方面,曾辅导过的学生达几百人次,尤其在考试焦虑方面成效显著。业余时多次做客大连电台、电视台《教育百分百》、《我爱健康》等节目。

在教学方面,经历了力求总结出统一的教学模式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认识过程。其模式包括五个环节:学生活动、愉快热身;创设情境、引人入胜;开展讨论、寻找答案;教师总结、深化主题;心育活动,反馈强化。

王海霞 1978年生人,山东省青岛市育才中学心理辅导教师。青岛市教育局教研室心理中心初中组组长,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学生心理》特邀心理辅导教师,全国心理“辅导之星”。

王海霞擅长班级心理辅导、团队培训。2004年《支起心中的杠杆》获青岛市优质课第一名,2006年《做情绪的主人》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心海导航》校本课程四册;副主编社会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高一下册;参编山东省生命教育教材《生命科学》。论文《用双手撑起一片天》获全国一等奖;《团体辅导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良好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管理情绪 享受人生》等八篇获省级一等奖。参与“对初中新课程、新教材试验的探索与实践”市级重大课题研究,负责“初中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 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子课题。

坚信“带来阳光、照亮他人生命的人,自己也会沐浴在阳光下”,王海霞热爱学生,热爱心理咨询事业,一直不懈努力给学生带来阳光,享受心灵上的共同成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海霞致力于营造平等和谐、接纳鼓励、引导启发、体验感悟、尊重个性、自我探索、自我成长、助人自助的心理氛围。

田红芳 1976年生人,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开元小学副校长。

在课题方面,以邯山区总课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为龙头,带领各学校确定子课题,从学生心理品质、学习、生活各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使全区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在课题的带动下扎实、有序、有效地开展。

她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家庭教育三方面深入调查分析发现,及时恰当的评价和平等和谐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人际环境)是优化学生心理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于是提出了“实行柔性管理,经营健康班级”,倡导将企业管理中的柔性管理引用到班级管理中来,尊重学生个体需要,注重学生潜力的开发,营造愉悦、平等、宽松、无压力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性情自然流露、人格健康发展。

田红芳先后有13篇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她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要想使自己耕耘的土地上“多收三五斗”,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和汗水。她先后获得邯郸市优秀教师、邯郸市新长征突击手、邯郸市优秀教研员、邯郸市优秀团务工作者、邯山区十佳教师、邯山区百名标兵、邯山区三八红旗手、邯山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获邯郸市五四青年奖章、邯山区三等功两次。

刘春柳 1974年生人,重庆市开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教师,重庆教育学院优秀函授教师。2007年兼任重庆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研组成员及三峡片区负责人。

撰写论文数十万字,并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文章。主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漫谈新教师心理健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学校心理辅导室和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心理辅导与技术》等十多个专题讲座,用于各级各类教师培训。设计《走进花季――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历经风雨见彩虹》等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并深入部级贫困山区大巴山腹地的中小学亲自为教学一线教师上观摩课,指导的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多次获得重庆市级一、二、三等奖。承担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主研工作,负责指导全县心理健康教育的17个子课题。独立撰写的论文《打造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品牌,创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山乡特色》在重庆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大会上主题发言。科研成果《论教师价值观的改变》获重庆市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刘春柳坚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为女流,当巾帼不让须眉,求索之路,生无所息。

刘葱 1974年生人,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教师,初三年级组组长,学校心理咨询师。南昌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江西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人员。

多年从事中学政治教学工作,担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在教学上,被聘为南昌市中小学教学指导中心组成员,江西省“送教下乡”优秀教师。经常承担省、市级示范观摩课教学和期中、期末考试命题工作。在工作中,连续多次获得“优秀年级组长”和“优秀班主任”称号。

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周固定时间在学校心理咨询室接待学生来访,为学生排解在学习、与人交往、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困扰。开设心理信箱“飞扬信箱”,并长期在“课程导报”上刊登,为学生提供了袒露内心、宣泄烦恼的机会。在本校及其他学校举办多种心理讲座,有面向学生的、有面向老师的、有面向家长的。针对学生的有如何排解考试焦虑、如何培养学习兴趣等,针对老师的有面对职业倦怠、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等,针对家长的有做孩子的朋友、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等。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指导学生写心理日记,开展心理训练活动等。此外,撰写心理论文二十余篇,获国家、省、市一、二等奖或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

孙秀莉 1976年生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教育硕士。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学能手,黑龙江省心理学会会员,哈尔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曾经师从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专门学习团体心理咨询。

承担中国教育学会“十五”、“十一五”重点科研规划项目“学校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实验”,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子课题。撰写的科研论文《关注心灵施暴》、《首先你是健康的――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等文章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级奖励,并在《哈尔滨教育》、《教书育人》、《青年教师》等杂志发表。编写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心语之约》现已公开发行。

在实践中能够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实践了不少有意义的团体心理辅导。现在学生的团体心理训练已经逐渐成为学校的心育品牌,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独具特色的“心灵小天使”(心理课代表)一直在积极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心理成长记录册”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搭建了一个特别的平台。工作七年来,不断成长和进步,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孙雪玉 1963年生人,天津市复兴中学心理教师。

擅长人际沟通与交往、学习潜能的开发、情绪情感的提升、时间管理和生涯规划等发展性的心理咨询辅导。有大量成功的心理咨询辅导案例,在心理教学和咨询辅导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和学生的喜爱。

2007年担任天津市“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学困生学习态度的现状及培养的调查研究”的课题负责人,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高中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课题研究。自2006年起在每年的校园文化节期间独立筹备、策划、组织大型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及校园心理剧的展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孙雪玉多次荣获全国及市级教育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主要成果有:2006年《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辅导对策》和《一个高三厌学问题的咨询辅导》,获天津市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论文评比二等奖;2007年《强迫心理倾向心理咨询辅导个案》获天津市 “教育创新”论文评选一等奖;2007年《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困生心理咨询辅导模式的实践与分析》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论文评比一等奖;2007年在第五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论文、刊物、课件共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九个。

吴琼 1969年生人,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五中学心理健康教师。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伊春市教师进修学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潜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摸索,探索出适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开设心理辅导课、定期心理讲座、开展咨询活动、融入集体建设、课题研究理论提升、渗透各学科教学等,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框架。

在课题研究方面,参与教育部规划课题的子课题“家庭教育观念对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2004~2007),研究成果获一等奖。参与铁力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研究”,获市级二等奖。吴琼还多次在省市开展的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并多次在大会上交流展示。2007年在教育部规划课题“边疆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子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中,《众人拾柴火焰高》获部级心育优质课;《“融”、“容”二字筑心桥》在中国教育学会心育课题组科研成果评审鉴定会上,被评为渗透课类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此外,吴琼撰写的多篇研究论文在部级、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李月芝 1964年生人,北京市大兴区第五中学心理教师。大兴区心育先进工作者,大兴区骨干教师。

大兴五中在心育方面起步较早,为了使学校的心育工作得到延伸和发展,李月芝注意在教材教法上选择突破口。通过调研,了解到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心育教材和教学教法。如针对高三年级的团体辅导讲座,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应对考试压力。此外,在个别心理辅导方面积极采用多种形式,不仅有个别面询、电话咨询、回信咨询,还增加了网上咨询。同时,设计的每一堂心理课尽量做到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在心育课堂中运用心理测验、课件讲座、辩论会、录像、音乐、心理剧、讨论等多种手段,使每位学生在热烈有趣的活动中情感得到体验,行为得到训练。如,为了让学生们加强右脑的锻炼以及左右脑的配合,她精心编了一套“手操”,不但锻炼了大脑,而且增进了同学间的人际信任和合作观念。

李月芝先后有六篇文章在三届“健康杯”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奖。2004年在“全国中小学心理教师高级研修班”现场作观摩课《探讨学习心理》。2005年为全区的中小学心理教师作题为《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专题报告。2006年在区第五届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三优”评选中,获得课件三等奖。

李岚 1976年生人,江苏省苏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副主任,管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州中学“新生代名师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与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骨干教师。

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九十年代以来,参与了七项重点心理课题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校园心理剧的研究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编写了国内最早研究心理剧的专著――《校园心理剧》。此外,多年来对考试心理进行了实践研究,为广大考生及家长开设中高考心理讲座近三十场。

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参加过多次社会公益咨询活动。被聘为苏州市总工会女职工维权指导中心指导员、苏州广电总台生活广播网“阳光地带”特邀嘉宾、《姑苏晚报》“小荷名师团”成员、沧浪区社区心理矫治中心专家志愿者、友新街道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顾问,并长期担任《苏州日报》“辛菲热线”栏目的特约撰稿人。

历年来,被评为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会先进个人、苏州中学优秀德育工作者、苏州中学教学能手。发表文章五十多篇,十篇论文在全国及省市获得一、二等奖,参与编写心理教育著作共五部。

李远 1969年生人,福建省厦门市金尚中学专职心理教师,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心理兼职教研员。

2001年9月开始在金尚中学执教心理课并开展学校心理咨询等工作,成为厦门市第一位专职的中学心理教师。

李远编写福建省第一本中学心理校本教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目前全国有几百所学校以此为教材或参考书。2003年首开厦门市第一堂青春期性教育观摩课《当花季到来时――性仪式的觉醒》。2002年至2006年期间,参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共获得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 项、三等奖一项。

李远主持参与多项部级、省市级课题,如“厦门市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与研究”、“厦门市城乡结合部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的调查与研究”。由她主持的部级课题“厦门市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调查与研究”的子课题“厦门市流动人口未成年人自卑心理的调查与研究”等获各方面的肯定。

李远认为青春期教育应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不是中学阶段的专利。为此,她给学生、家长、教师作了多场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讲座,反对性教育无师自通论及性教育是教唆论,认为老师或家长应该与孩子大方自然地谈性,提倡青春期性教育要做早、做好,要以健康正确的知识代替不健康的知识。

李海燕 1973年生人,现任教于北京市密云县十里堡中学。北京教育学院助教,北京教育学会会员。

心理课《是墙还是桥》荣获2007年北京市心理健康示范课一等奖,入选北京市好教师视频课堂。2007年4月参与北京市“十五”继续教育“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骨干研修项目;担任市级研究课题“亲子沟通”,研究论文 荣获三等奖。除教学外,李海燕还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家庭治疗等工作,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她利用业余时间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各级比赛中获奖。2003年撰写的论文《合理设计写作活动提高英语写作兴趣》一文,在北京市基础教育“外研社”杯英语教与学展示活动论文评选中荣获市级一等奖;2006年撰写《在课堂教学中应用鼓励策略对提高教学成绩的研究》一文,获得市级心理健康杯征文一等奖;2006年撰写的《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心育渗透》一文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2006年优秀论文一等奖。《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心育渗透》一文经“世界杰出华人教育家协会”和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编委会检索、初审,入选《中国21世纪教育思想文献》, 全文刊入。

李海燕的培训、课例、论文等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李海燕教师专辑”。

杨红霞 1967年生人,广东省汕头市D滨职业技术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广东省心理学会会员,社会心理学会会员,汕头市阳光心理咨询热线和蓝天义工心理咨询辅导老师。

主持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十五”规划研究重点课题“教师关注效应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撰写十多篇教学科研论文在全国、省、市级教学期刊上发表,获国家、省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取得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A证”、“B证”证书,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教师。

杨红霞一直负责学校心理咨询室“谈心坊”工作,注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为示范,时时教书育人,累计心理咨询课六百节以上,个别咨询人数近四百名。是汕头市八十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心理、礼仪专业培训讲师,培训人员三万余人。杨红霞特别关注农村妇女心理素质,编写《汕头市农村妇女学校实用教材》,免费发放基层并为她们提供心理、礼仪培训。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杨红霞多次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曾获广东省首届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广东省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一等奖,汕头市首届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优质课评选一等奖。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广东省骨干教师、汕头市优秀青年教师,汕头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家。

陆海涛 1960年生人,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陆海涛每周承担12~15节课的教学任务,每天下午课后为学生提供咨询。除了教学与咨询任务外,陆海涛还有多篇文章在各级比赛中获奖。《高一新生适应状况调查分析》获第二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山西省第二届课堂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学生吸烟行为调查》获第三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关于阳泉市22所中小学(含职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刘成福、赵之云、陆海涛)获第四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陆海涛连续三年参与阳泉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教学工作。2005年编写了二十多万字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参与学校的部级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能力”的专项研究。

由于工作认真负责,业绩突出,陆海涛所在的阳泉一中成为“阳泉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许多兄弟学校纷纷来校参观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一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心理咨询水平得到了全市的公认。2004年陆海涛受到省教育厅通报表彰,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5年被学校评为省示范高中建设先进个人。

陈彦 1980年生人,福建省厦门市湖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中始终秉承“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个痛苦两个人承担就变成了半个痛苦”的服务宗旨,努力做到“多一份努力,少一份遗憾”,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拓与创新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几年来,积极撰写论文,论文《浅谈学生学业成就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上发表;教育案例《老师,您说“谢谢”了吗》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给学生一个健康的“摇篮”――心理辅导案例引发的家教思考》等多篇论文在第四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评选活动中分获二、三等奖;《合理情绪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等多篇论文在厦门市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分获二、三等奖。在“首届全国学校心理辅导专项评选”活动中被评为“辅导之星”。

实践中,积极投身课题研究,分别参与省级重点课题“优化学习心理 开发学习潜能”、区级课题“湖里区流动人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区级课题“网络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几年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收获,组织编写了校心理健康教育文集《心海导航》。由于工作能力突出,陈彦还被评为厦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

陈艳 1983年生人,浙江省上虞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心理辅导站站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获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

2007年3月,《浅谈青少年自杀心理危机的干预》获上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辅导方案《生命的美丽乐章――抑郁心理的个案辅导》获上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个案一等奖;辅导方案《给自己一片广阔的天空》获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优”评比优秀辅导方案二等奖。

工作至今,本着从学生的角度来体察学生的需要,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品质,让每一位学生都奏响和谐的青春旋律”为主要工作理念,接待学生个案辅导上百例,为不少学生解除了心中的困惑与烦恼。

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陈艳力求以课堂为主渠道,不断开发新型课件,在课堂中增加有意义的心理游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以活动为载体,创建了“心灵氧吧”学生社团,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拓展训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陈艳希望,通过努力,尽量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陈艳萍 1975年生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专职心理教师,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NLP专业执行师。四川省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成都市妇联、共青团成都市委、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援助中心及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等多个组织机构特约专家。

陈艳萍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与实践十年。率先在成都市中小学引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并在全市教育系统推广。首建“小组协作教学”模型,开创“‘1+1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当地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陈艳萍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理念的传播。过去十年,大约为三万名全国各地中小学一线骨干教师和中小学生进行过咨询或演讲。

在课题、论文、辅导课研究方面,其主研的部级心理教育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辅导”获省二等奖、市一等奖;“烦恼的故事――寻找内心的不合理信念”获2002年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等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研究》获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与高一学生谈适应》和《孩子住校以后》发表于《心理与健康》;著有《讨厌的高考――高中学子心路历程与专业心理辅导》一书。

周兆伦 1970年生人,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学校副校长。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

以“助人自助,自觉觉人”为工作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为终生追求,在探索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内容和操作模式等方面独树一帜。利用“以课堂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以课题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整合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形成了“搭平台普及推广,抓龙头入室登堂”的工作风格,在省市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作为科研课题“尊重平等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和“农村中小学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略研究”主研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负责人,课题成果获“十五”课题部级一等奖、省三等奖、市一等奖。

二十多篇,其中获部级一等奖四篇。《高起点助推新境界》等12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当代教育思想文库》等书刊上。创办学校心理协会刊物《心理论坛》、《托起心中的太阳》、《绿色心地》、《心晴》、《心灵之声》(获全国校报校刊评比一等奖)。参与编辑《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通讯》。

姚立新 1966年生人,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毕业,2002年取得浙江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

参与编写的心理读本主要有:《初中生心理辅导》、《开启心灵之窗――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教育》、《学生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师心理调适》等。研究成果主要有:《初中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浙江省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等。

2004年论文《区域提升初中教育整体水平的策略研究》获杭州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2005年《中小学教师压力管理的研究》获杭州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完成专著《教师压力管理》;2005年“初中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获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第六届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18年来一直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工作,接待来访学生和家长逾千人次。姚立新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学生需要成长,而成长中有困惑、有矛盾,他们需要关爱和帮助,这就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理由。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不仅学生得到帮助和成长,也使她的人生变得更充实和丰满。

赵晓捷 1962年生人,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市卫生学校心理学讲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牙克石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学会会员。

赵晓捷自九十年代初开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较早地提出了要“注重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1993年发表于《内蒙古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1995年全国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上的报告)。至今,她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余篇,专著两部,参编教材四部,参与部级、省市级课题六项,并多次应邀出席全国性心理教育交流会议并讲话。

赵晓捷于1993年对本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随即,带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与当地林业管理局和教育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研究,很快受到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经过六年之久的科学探索,基本上找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更广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出了成功的模式,编写出了体系完整、内容简练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目前该成果不仅填补了本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的空白,而且正在稳步地进行推广。

唐烨 1972年生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专职心理教师,教育学硕士。黑龙江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手,黑龙江省第八届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自1995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哈尔滨市第一位专业毕业的专职心理教师。现在为高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为高二举行每月每班一节专题讲座,为高三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教学形式力求多样、生动、亲切又有实效。

创造性地探索多种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组建学生心理自治委员会,招募志愿者,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团体训练和心理游戏,并且鼓励他们将学到的技能技巧运用到寝室生活和班级管理中,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经过四批培训,如今高一学年的志愿者达到了120余人,学生热情很高,辐射面比较广。

在开展课题方面,唐烨参与负责两个部级课题,一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被评为课题先进个人;一是“面向二十一世纪高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研究”,此课题已经结题验收。主编了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部级课题的子课题一等奖。此外,唐烨还参编六本图书,发表文章近百篇,在省市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和讲座近二十场,发挥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高永金 1981年生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首师大桂林附中专职心理教师。广西心理学会会员,桂林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中心组核心成员,《中学生心理》杂志“特约心理辅导教师”,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心理辅导教师导师,桂林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大学本科毕业生心理学科组考评专家。

现为教育部专项课题“中学生学习情感测查系统的应用研究”核心成员,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A类资助经费重点课题“中学生学习情感测查系统研究”核心成员、校级重点资助课题“民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组组长。

近三年来,高永金在《中国教育报》等近二十家部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独著论文六十余篇。其中,《走进象牙塔》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专著《中学生心灵自助丛书》(共三册),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

高永金曾受邀到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荔浦中学、桂林市田家炳中学(四中)、桂林市十七中、桂林市十九中和桂林市全州二中等多所学校讲学。多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评为“优秀心理辅导教师”,被桂林市教科所评为“桂林市优秀心理教师”。多次展示全省、全市的心理公开课、优质课。参加第四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荣获一等奖。

黄海燕 1973年生人,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老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网特聘心理咨询师,陕西省心理学会学校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中心特聘讲师,陕西省心理学会碑林分会副秘书长。

现为辽宁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读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师从中国心理网特聘学习指导专家金洪源教授,研究方向为临床心理治疗与潜能开发。曾先后接受过樊富珉教授的“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申荷永教授的心理治疗提高班、胡佩诚教授的“性心理治疗”、丛士的“精神分析”等若干个学习科目。

2006年被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先进个人。

2006年个案《我战胜了自己――阅读障碍》获西安市教育个案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征集评选一等奖,同时获第四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课件《情绪的认识与调节》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二等奖。2007年《特殊心理问题咨询案例――强迫性思维》获西安市2006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二等奖。

彭玉华 1968年生人,北京市怀柔区红螺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2003年至2006年主持市级课题“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优化的研究”,从撰写开题报告,到指导教师开展研究,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2006年11月在北京市“心理咨询室建设和德育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上代表怀柔区心育教师发言,介绍了心育教师在心理咨询室建设中的作用,受到专家和与会领导的好评。

几年来彭玉华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近二十篇文章获国家、市、区级奖,如教学设计《人际关系辅导》获中央教科所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让我们成为好朋友》获怀柔区中学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示范课《情绪调节》的教案和课照被怀柔区德育网选用。教学设计《战胜考试焦虑》入选《辅导个案和活动方案》一书,论文《别开生面的班主任培训》入选《育德心篇》一书,论文《学生绘画的心理分析》入选《探索的足迹》一书。编辑《高中生心理健康读本》和《红螺心语》,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健康活动和阅读的素材。

因在教科研方面的优良表现,2004年彭玉华被评为怀柔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03年6月被评为怀柔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2004年7月被评为中学心理高级教师,2005年9月被评为怀柔区中学骨干教师。

曾莉 1968年生人,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教师。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青岛市心理学会理事,青岛市家长学校讲师团讲师,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兼高中部负责人,青岛市“名师公益课堂”教师。

曾获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青岛市家庭教育先进个人、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手等称号。在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论文20篇,并有多篇发表。开设省、市级公开课各一节,在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连年担任青岛市、淄博市、威海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讲师,应邀在青岛、济南、淄博、潍坊、威海、滨州、烟台等地作心理健康教育报告六十多场次。多次应邀到青岛电视台、青岛交通广播电台做青少年心理和家庭教育的专栏节目。

任山东省地方课程《生命教育》(初中上、下册)的编委,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心路》编委,青岛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牵手心灵》编委。承担多项省、市级教研课题,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在课堂教学中,以个别化教学为手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被评为先进个人。

心理健康教育是朝阳事业,充满艰辛,也充满希望。在这项救助心灵的伟大事业中,曾莉老师与更多的同仁一道,与来访者一起,携手共成长。

董艳菊 1975年生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北京市丰台区教师资格认定专家审查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上岗培训专家,北京市沙燕心理网热线咨询教师。

董艳菊在开展心理辅导课方面经验丰富,多次开展国际、国家和市级公开课。主要成果有,200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智能”研讨会上作公开课“亲子之间”;2006年为新加坡教育部部长及其他随行教师作“竞争与合作”公开课。为了发挥示范校的辐射作用,几年来,她的课对区内其他兄弟学校完全开放。

在论文和论著方面,2000年论文《开启学生心灵之窗》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七届学术会议部级二等奖;2004年论文《心理教师的舞台》发表在《基础教育参考》第六期上。2006年参编《叛逆不是我的错》,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2007年主编完成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分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副主编的《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用书》,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 2006年董艳菊被授予丰台区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并获三万元奖金,当时她就把三万元捐给十二中作为贫困生基金。2007年她还被光荣地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韩鑫桐 1977年生人,2002年毕业于东北师大教科院,教育硕士。现任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心理教研组组长,兼任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理事,市心理学会会员,北华大学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特邀助理研究员,曾任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特聘咨询师。

从教六年来,先后六次作省级以上观摩课,十余次作市级公开课,多次获省、市级奖励,数次赴北京、长春等地参加培训。2006年获吉林市“教学能手”称号,2007年获吉林省“教学新秀”称号。

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她热情、执著地为了自己喜爱的事业不辍地耕耘着。

教学中,她视教育为心灵的艺术,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形成了生动活泼、亲切幽默、游刃有余、收放自如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

咨询中,她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把他们作为倾听、感受、欣赏和思考的对象,有效帮助千余名学生和家长解决了心理问题。

工作中,她注重学习、勤于反思,带领全组成员多次承担或参与部级、省级科研课题,均圆满结题。先后参与编写十余部教辅书籍,撰写的多篇文章在省、市获奖,其中两篇发表在《教育科研动态》、《教学案例》上,九篇被收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一书。

教育感言:工作着,快乐着;付出着,收获着;成长着,幸福着……

李代远 1972年生人,北京市新源里职业高中德育主任、团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2006年被中央教科所及中国伦理学会“十五”国家重点课题组评为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2006年10月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课题研究中获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4月论文《论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朝阳区职成教育论文中获一等奖。在工作的同时,作为多个科研课题子课题的负责人进行研究,有国家“十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职业高中德育活动课的实践和研究”、市级“十五”重点课题“职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职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研究”。2005年、2006年连续被评为北京市朝阳区先进德育工作者。自1997年起,在学生中设立“开心信箱”,回复过上百封书信。2001起成为学校开通的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的值班老师之一。同时积极开展各种与学生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006年起,在朝阳区教委的指导下,与北京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系统地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该校这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目前,“健心计划”已进入深入开展的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王春玉 1972年生人,黑龙江省大庆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199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后取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大庆市“关爱工程”专家组成员。

发表《善待学生的消极思维》、《超限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等文章,先后参加编写多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用书,如《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关注学生的成长》、《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和《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等。此外还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的基本措施与方法研究”、“城镇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等。

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范文第8篇

此次活动按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拟定“不凡的道路伟大的精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实践主题。通过指导学生撰写研究论文,让学生把课堂教学与课下研究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学习研究结合起来。

二、实践目的

通过实践研究,让大学生深入理解长征在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的伟大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充分认清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深刻理解伟大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认清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深刻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新长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长征路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三、实践要求

1、参加人员: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全体学生,分组进行(5人左右)、团队协作、共同完成。

2、实践时间:教学周第13-14周,共计4课时。

3、实践内容:以“不凡的道路伟大的精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选择一个具体题目,撰写研究论文。

4、成果形式:

(1)考察报告:要求3000字以上,可以参考选题,也可以围绕主题自拟。要求如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符合实践主题要求;结构合理,论述精当,史实准确,史料翔实,语言流畅,文风清新,符合学术规范。

注意:引文和史料要注明出处。出处为著作的,要依次注明著作名称、卷次、出版社和出版年月、版次、页码;出处为期刊的,要依次注明期刊名称、出版年月日和期号;出处为报纸的,要依次注明报纸名称和出版日期。

(2)制作PPT或视频:要求展示实践论文代表性观点,记录小组讨论、研究、采访以及每个小组成员对于实践活动的感想的代表性图片或视频,PPT不少于20页,视频要求不少于10分钟。

(3)要求原创、严禁抄袭。

5、验收形式:组织实践论文报告会,分组进行交流汇报,计入平时成绩。

四、调研论文参考选题:

1.论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2.论长征与长征精神

3.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的情报工作的研究

4.论红军长征的国际影响

5.红军长征的原因分析

6.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分析

7.红军长征是否是战略转移?

8.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

9.红军长征中的重大战役研究

10.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11.外国人眼中的红军长征研究

12.在红军长征中的作用与贡献

13.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会议研究

14.红军长征中的重大事件研究

15.红军长征胜利的经验、影响与意义研究

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论文写作要求

(一)标题

标题要简短、扼要、新颖,能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不超过20字为宜。必要时可加副篇名。

(二)摘要

论文应附有中文摘要。摘要应能客观地反应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写明文章主要观点,一般不超过300字。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示例:关键词:红军;长征;胜利

(四)正文

1.文内标题尽量简短、明确。标题层次要规范,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

2.文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特殊需要,应避免使用旧体、异体和繁体字。

3.字数在3000字以上。

(五)参考文献

文中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或观点,要注明参考文献。

1.学术期刊类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序号]作者名.题名[J].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

[1]李美会.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干预措施[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22(12):259-261.

2.专著类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序号]作者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起~止页.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5.

3.在线电子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六)作者

注明班级以及小组所有成员姓名、学号以及分工

(七)版本

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组织传播 研究现状 调查

组织传播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此后组织传播在美国获得长足发展,“是美国传播学所有分支学科中影响最大、研究者最多、学习者最感兴趣的一个领域。”① “在西方,组织传播大学专业教育比较完善,有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学历教育阶段。”②

组织传播学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我国大陆,但由于起步较晚以及交叉学科研究背景的限制,我国大陆组织传播的研究和教育相对滞后。顾孝华教授就曾感慨到“就以冠有‘传播学’一词的著作来看,以组织传播为论述对象的……数来数去就是这么几本,其他著作至多把组织传播列为半章,一般只有一节,有的甚至只有几百字的一段……再看论文,以组织传播为主题的寥寥无几。”“至于组织传播课程,从上述情况可以推断开课的学校不会多。”③胡河宁教授也曾说过“组织传播教育充其量只能说才开始起步。一直到2001 年才有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将之列为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开始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此后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将之作为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国内一般大学均未开设组织传播课程。”④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将从高校开课、(含硕博论文)及教材专著的出版三方面来谈谈我国大陆组织传播研究的现状。

一、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组织传播学的开课情况

通过查询学校网站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并辅以电话访谈、电子邮件咨询等方式,笔者对国内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百余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国内已有13所高校开设了组织传播课程(详细开课情况见表1)。

有11所高校将其列为本科课程,其中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将其设为专业必修课或主干课程,天津外国语大学传播学专业甚至还将其列为本专业重点加以建设的核心课程;将其设为必修课的专业绝大部分是传播学专业。有四所高校将其设为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将组织传播列为博士研究生课程的在此次调查中仅有一所: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学专业。因此,我国大陆目前已有一批高校开设了组织传播课程,并且形成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三个不同的教学梯度,有利于促进我国组织传播研究的开展。尽管如此,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组织传播的开课率远远不及“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等课程。

二、二十余年组织传播相关论文(含硕博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组织传播”为关键词,以“篇名”为搜索项,在检索到的结果中再剔除那些明显与传播学中的“组织传播”无关的论文,截至2012年12月共得到论文196篇,每年的论文数量见表2。

在2004年以前,组织传播的相关论文很少,在1988-2004年的7年间,仅有20篇论文。从2005年开始,研究组织传播的论文开始明显增多,尤其是近两年,每年都有30篇以上的文章发表,可见历经20多年,组织传播开始成为传播学研究中一个重要分支。

尽管研究组织传播的论文在不断增多,但这背后也隐藏了一些问题。在这林林总总近200篇论文中,应用型研究较多,而属于学科建设、理论发展性的文章较少。除了最初的一些引介性文章以及2010年前后胡河宁教授介绍组织传播的各学派、探讨组织传播学科建设外,其他的大多数论文都是运用组织传播理论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如“组织传播视野下的某某问题/机构研究”、“某某组织传播问题与对策”等。这体现了组织传播研究的实务导向,但是一边倒的研究并不利于组织传播学的理论建构。

2004年是组织传播研究历程中的一个分水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收录了第一篇关于组织传播研究的硕士论文:陈琳的《高校学生工作机构的组织传播研究》,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数篇研究组织传播的硕博论文,截止2012年12月,共有25篇硕博论文,其中硕士论文21篇,博士论文4篇。

有些院校几年内有数篇关于组织传播研究的硕士或博士论文,如华中科技大学有4篇、山东大学3篇、复旦大学2篇。这说明在一些院校已经有一些(而不是一两个)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从事组织传播方面的研究。反观这些学校,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确实是在国内较早开设组织传播课程的学校。这就说明开设组织传播课程可极大地促进该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组织传播是一门融合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硕博论文作者的专业多元化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详细专业分布情况见表3)。整体看来,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占绝大多数(76%)。这说明新闻传播类研究生研究组织传播问题的自发自觉和积极主动性。

但是这些硕博论文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应用、轻学理。在25篇论文中,仅有两三篇对组织传播进行了学理上的探讨,大多数文章属于应用型研究,以组织传播为研究的理论依据或工具,研究某个组织机构的具体问题,如《“两弹一星”工程中的组织传播研究》(廖福生,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又或者研究组织传播学中实践应用性较强的部分,如“企业仪式”、“组织形象构建”、“危机传播”等问题,而缺少对组织传播学理论、学科架构以及组织传播本土化的研究。

三、我国大陆组织传播相关教材专著的出版情况

国内大陆最早的组织传播著作是1990年林瑞基的《组织传播学》。2000年教军章、刘双出版了《组织传播——洞析管理的全新视野》一书,该书参照了美国凯瑟琳·米勒的《组织传播》。2003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国才的《组织传播理论与实务》。在2000年至2005年间有5本国外组织传播的著作引进国内。因此在2005年以前,组织传播的书籍大都是对译著的引进介绍,即使是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教材也或多或少参照了他人的体例结构。

这种状况直到2006年才有所改变,我国开始出现一批有代表性并且逐渐体现组织传播本土特色的专著。2006年胡河宁的《组织沟通》问世,这一年胡河宁的《组织传播》也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顾孝华的《组织传播论》,这本书开始将组织传播研究本土化,书中引经据典回顾了我国早期的组织传播思想;2010年胡河宁的《组织传播学——结构与关系的象征性互动》突破了以往著作的传统体例,作者认为组织传播中的结构、关系及其象征性互动过程是把握组织传播的核心要义,因此书中单独用了两章介绍相关内容。此外书中多处引用体现中国古代组织传播智慧的文献,与现代组织传播理论相呼应。2011年谢清果、郭汉文的《和老子学管理:老子的组织传播智慧》更是抛开由美国学者开创的组织传播著作的一般结构和传统内容,转而向我国著名的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学习组织传播;2012年李卫东的《组织传播行为》则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语境下提出了互联网对组织传播的影响。

综观上述十几本著作,我们发现在组织传播研究还不够深入的时候,我国的教材基本以引进借鉴国外教材为主,当组织传播研究相对深入和成熟时,组织传播研究的本土化、教材体例的个性化便开始体现。

结语

通过调查组织传播在高校的开课情况、相关(含硕博论文)及教材专著的出版情况,我们发现,较之几年前组织传播研究在我国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开课学校逐渐增多、呈递增状态、专著多元且个性化本土化。但组织传播作为一门刚刚兴起的学科,其发展仍有不足:与我国高校数量相比开课院校依然凤毛麟角;论文数量虽多,但是研究多集中于应用实践,学理性不足;专注于组织传播研究的学者太少,专著的出版数量也不多,很多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没有引进等等。

因此,组织传播的研究只是刚刚开始,离它成为一个真正理论基础扎实、内容本土特色、指导实践切实有用的学科还有很长一段路。但我们相信,有诸多学者学子的关注和努力,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参考文献

①胡河宁:《组织传播学——结构与关系的象征性互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②黄孝俊,《组织传播的研究模式及思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114

③顾孝华:《组织传播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6

④胡河宁:《组织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学术研究》,2007(1):123

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近来变得越发的不景气。而事实上,大学语文课对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德育素养、心理素养,以及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创造有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强化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发挥其育人功能。

一、职业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需要

职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后就应该与那些没上过职业院校,初高中毕业后便直接就业的学生有所不同,职业院校的学生除了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基本技能外,还要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它负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当代民族文化的精粹。众所周知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中国文化,汉语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中华文化的传承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义务与责任,学学语文课,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使中国传统的、当代的文化得以传承。

(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需要

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推进素质教育,要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题,这次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认为国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的号召没有问题,而是各校在执行的过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要着重推进职业道德教育,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德育素质不可忽视而大学语文课在这方面可发挥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往往能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感化学生,使其向善避恶。

(三)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今巨大的就业压力、过快的生活节奏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给许多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很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近几年大学校园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恶性事件,这其中不乏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这些现象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职业院校的教育同样不能忽略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虽然各高校已经配备了心理教师,但又有谁愿意在众目睽睽下作为一个心理疾病患者走进心理诊室呢?况且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大学语文课可以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感悟到珍视生命的意义,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才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奋斗目标。学习型社会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终身学习正在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职业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也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尽可能地避免学生今天就业明天失业的现象的发生。大学语文课在培养学生读书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枯燥,缺乏时代感

目前,职业院校的语文教材并不单一,至少从形式上来说是这样,但真正适合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教材都是新瓶装老酒。为与其他教材区别,一些教材采取了在个别篇目上进行调整的方法,然后在教材的最后加上应用文写作的相关内容,实际上就是把一般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课与应用文写作课压缩在了一本书中,并未真正考虑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特点与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强调工学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为了避免职业院校课程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之嫌,一些院校过度地突出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所以很多人以为大学语文这门课在职业院校是可有可无的,于是大学语文课便成了陪衬,所以各职业院校无暇顾及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同时在科研立项、课程安排上语文教师又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因此常常是敷衍了事,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

与本科院校相比,职业院校学生的分数要低一些,一般对知识性内容的学习不大感兴趣。而大多数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都比较弱,学生本人又并未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大都认为这门课没有必要,毕竟自己是中国人,汉语是母语,又学了多年的语文,自己还有专业课,与语文联系似乎也不大,或者根本没有联系。然而在写毕业论文或做毕业设计时语文功力不足这一问题就会凸现出来:论文或毕业设计中大量地存在着错字别字、词不达意、句子不通顺等问题。

三、深化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职业院校需要给语文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即大学语文课要得到应有的重视,为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搭建一个合理平台。各职业院校应该根据本校的情况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酌情增强语文教师师资力量;不要随意删减语文课课时;鼓励教师学生开展各项语文活动,如演讲,专题讲座等;给语文教师科研机会,培养其科研能力。

(二)培养教师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师要有“忘我”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所谓的“忘我”就是要知道无论自己身处何境,毕竟我们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言行将直接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们的学生,我们且不可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自己的学生,一定要以“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少想自己的得与失,少一些牢骚和抱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辨能力,努力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将来可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所谓创新就是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中既“备自己”又“备学生”,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会在教学改革中真正受益。我们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这种动不是表面热闹而是让学生的思维运转起来,我们以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师生互动。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和时间。可以让学生针对所学文章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以了解学生对该文章主旨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概括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也可以随时提出意见及建议,针对学生的意见、建议,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对教学内容及网页的栏目、内容进行调整,以保证网页的时效性。学生还可以在网上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教师便能够及时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及教改工作积累一定的材料。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献,包括一定的文章和相关的一些文献目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发现的“美文”提交,经审核后可以资源共享。这确是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在学生受益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获得一些有关学生状况的第一手材料,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要有适合高职院校的教材

我们以为教材应该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乐读爱思,引发学生关于生命、生活、情感等问题的思考,以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与高职院校学生密切相关的人文素质。内容要由形式来承载,因此形式设计也是教材编写的一个重点。我们应该参考当前流行报刊杂志及畅销书的形式,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来确定本教材的形式,力争做到教材的形式既要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乐于读书,又要符合语文课堂教学用书的特点。例如可以适当地使用不同的颜色,运用不同的字体,在必要的地方配上一些插图等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解决以往教材形式单一的问题。

形式上的设计只是教材吸引学生眼球的一个前提策略,要想达到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教材的既定目的,内容的设计上很是重要。依据当今社会的一些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及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我们以为大学语文课教材的框架应该具备如下特点:教材取材的原则是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不单单是新颖)、典型性、可读性,几篇文章不是同一内容的简单累加,每组文章的选择要有一定的立体感。材料的来源:一切符合本类型教材的文字材料均可以作为备选,以材料的内容及语言表达为主要依据,同等条件下考虑作家及出处等问题。应该酌情增加与学生的专业相关的应用文,注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旅游专业的大学语文课便可以增加导游词写作等相关内容。

上一篇:网购消费心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