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16:58:20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实践教学 立体化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十年来,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我国多所高校包括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有调查显示,该专业学生认为本专业存在课程设置欠合理、理论联系实践少、实验少、教学手段较单一等不足,特别是“缺乏实践,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最近对207名在校学生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表示了较为强烈的愿望!根据以往的调研和我们的体会,不少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长期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专业教育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偏少;二是实践教学模式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实践教学系统性、针对性不强;三是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亟需具有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四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这方面突出表现为传统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基地偏重学校心理教育,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亟需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灵活机动的实践教学基地;五是实践环节与实际应用缺乏有机联系;六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程度较低。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内容

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心理学教学中,应该始终把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实践紧密结合。心理学要与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等密切结合才会有生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等都大有裨益。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应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专业学习的需要,注重分层、多样化、立体化协调发展,以利于培养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一)实践教学目标建构的层次化、多元化

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有不同取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可以在不同教学阶段进行多样化的单项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或毕业、就业前的上岗前培训、技能提高培养等。在实践教学目标层次上,应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出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

1.认识实践

认识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的目的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感性认识;实践方式有教师讲解、课堂演示、实验演示、软件仿真模拟,进行课堂讨论,参观见习与实习、考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参观等。还可在假期安排集中实践,如心理学调查等。

2.模拟实践

模拟实践的目的在于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促进专业学习,为校外实践奠定基础。模拟实践主要利用校内实践场所,如心理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等,进行模拟心理咨询、普通话实践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

3.专业综合实践

专业实践的目的以形成和提升专业能力与素质为主。校内专业实践主要是在中、高年级进行综合性专业训练,如在心理实验、心理咨询、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广告与营销心理学等课程中的综合性项目中,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测量、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专业实践;校外专业实践主要是专业实习,时间至少8周以上,最好实施轮岗实习。

4.研究实践

研究型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是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课题研究为动力,经历选题、搜集资料、选择方法、研究设计、组织实施、分析结果、提炼观点、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的实践过程。研究实践的目的以展示能力、拓展能力为主。研究实践应提倡选用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实用性课题或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

研究实践应注意处理好一般要求与提高层次的关系:如对于那些有较强的专业兴趣、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在自愿的基础上试行导师制度,师生结对,具体指导。指导学生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专业意识、思想行为等多方面进行指导。要使各个不同层次上都有指导教师参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本专业这方面近年来每年均有10余位学生的项目获得大学生挑战杯校级立项。

(二)实践课程设计的系列化与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多元化

实践课程设计主要是在某一门专业基础或专业课内安排系列实践教学学时或专用周,这些课程主要有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学、行为矫正、心理学研究方法、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等。课程设计的选题尽量来自于社会的实际需要,使课程具有真实性,从而使结果具有实用性;课程设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根据现有学生已学的知识结构情况而定,并使课程设计题目层层深入,形成系列,从而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项目设计除了各种多样化的单项实践教学项目外,可以开展各种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根据专业情况和实践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可以采用“复制型”、“模拟型”:在校内复制、模拟某一实际工作现场,重在模拟职业环境、职业氛围和工作流程,建立与工作现场的设备和工作情景完全相同的实训场所,如学校心理咨询的场景训练等;也可以采用“虚拟环境型”:实训中的学生形成虚拟工作环境,采用案例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法等手段开展实训活动,让学生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学校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社区心理学工作者、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师、企业营销人员等)出现,完成某项虚拟专业任务;还有“混合型”:即进行各种混合型实训项目训练。

(三)建构分层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1.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立体化建构

一是实验室实训课程的实践训练。实验教学是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自己主观努力完成的教学过程,它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是无可替代的。通过实验教学,主要是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基本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基本规律验证等)、专业综合实验(现代心理实验技能、专题实验等)以及研究性实验(心理学规律的探讨与研发工作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具体如开设SPSS与心理统计、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技巧等实验实训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心理学实验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实验操作台上通过机械和手工完成的实验,二是计算机模拟实验,它们各有功用,二者配合使用,可以相得益彰。然而实验教学应该避免完全以计算机软件系统模拟和代替传统的仪器操作的趋向,以利于培养学生整个实验的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研究实验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实验室的开放,要将实验室的所有实验项目对所有学生进行开放,对不同实验课程设立不同的实验教学计划,建立网上选课的机制,设立相关值班制度,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二是开设应用技能课程。这方面课程主要在校内通过校内实训场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实验室、团体心理训练室等)的课堂教学进行。以该专业学校心理教育方向课程为例,应用技能课程要围绕“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课程与教育”和“心理测评及应用”三大实践技能展开,以便完成对服务对象心理“了解”、“发展”和“补救”的任务。在应用技能课程教学中,可以广泛使用案例教学,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以案例情节为线索,自觉进入案例现场,充当其中角色,独立思考,独立决策,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应的实践技能。

三是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撰写与研究。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综合性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自主研究与探索。特别是教学计划中,第八学期最主要的教学工作就是指导学生撰写学位论文,这不仅是对过去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凝练的过程,更是对学生综合科研实践技能的检阅与提升的过程。

2.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分层、多样化建构

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这项工作仅仅靠一两个实践教学基地是难以达到效果的。为了保证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的效果,应形成较为完备的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梯队。如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实践而言,我们适应面向针对不同层次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群体进行相关了的教学实践:一是针对普通心理需求的群体(如普通学校);二是针对一般问题行为群体(如青少年成长特训学校);三是针对严重问题行为群体(如劳教所);四是针对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群体(如康复医院)。

3.注意实践教学课内常规体系与课外非常规体系的协调建构

实践教学课内常规体系主要是指在教学计划中有系统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一是集中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训环节,如在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课程中增加实践内容,增加运用专业知识从事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二是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及专题性、有组织的系列社会实践。如将专业实习、见习与理论课穿行,让学生参加一些实际的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学得一些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课外非常规体系主要包括:一是积极指导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每年组织心理社团成员开展大规模的新生心理素质测量与评价活动;经常举办应用心理学学术沙龙或学生论坛;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心理援助服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二是定期邀请校外名家和校内专业教师举办一些心理学专题的讲座,如“应用心理学发展前景”、“心理援助知识讲座”等;三是举办“心理剧”、“心理学知识大赛”等比赛,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竞争意识。四是在校内通过导师制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研究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创业团队间的合作能力。对于有突出表现者,如各种重大学习竞赛、辩论大赛、演讲大赛、心理剧比赛、知识竞赛中获奖,在正式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者,经本人申请和学院批准后可酌情代替选修课或实践课对应的学分。五是校外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必须参加的实践活动,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种调查与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和学生的兼职工作等。对于参与课外工作实践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置奖励学分。通过课外实践环节,拓展个性化教育的空间,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们指导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湘中大学生心理学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支教活动、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该协会荣获“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荣誉称号(2007年)。

4.注意实践教学实体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协调建构

互联网的兴起,为拓展实践教学实体资源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平台。如实验室建设可以采用网络化管理,形成了各实验分室―实验室办公室―校园网的三级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建设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的运行机制,可以营造不同层次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网上递交报告、下载作业,教师可在网上批阅实验和设计报告、布置作业等;另外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项目、课程设计项目和实习内容都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在校园网上,方便学生进行下载。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与教师的教学信息交流、与同学的学习资源共享,这样极大地拓展了实践教学的资源空间与灵活性。

5.注意实践教学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的协调建构

实践教学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如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或考研方向选择毕业论文的选题,并结合毕业实习进行调研、访谈等,通过使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就业意向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项工作与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均相关联。又如实验教学其实既包括实验室实验,也包括实习基地的实践性实验,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科研实现一体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和素养。

(四)在实践教学上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如在实验教学中,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项目的比例,在实验过程中,分层次提出实验要求,并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在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不同层次、不同设计要求的多个设计项目,加强引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必须完成设计文档。在设计指导安排上,学生可自主进入开放实验室,也可通过校园网进行预约,教师在网上进行设计过程的指导。

在教学形式上要注重多样化。如对于综合性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产学紧密结合型”,如在实践单位、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习的毕业前学生,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专业实践,由学校实践教师和所在单位专业人员人员共同指导实践教学;也可采用“试用型”、“定单型”,对于已经联系就业单位的学生,除结合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产学结合实践教学外,可以与就业单位进行订单式实践教学,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采用“提前就业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单独实习”;“创业型”,对于创业型专业人才,可以提供创业条件,进行创业实践训练。

(五)实践能力评价的多元化

对于实践教学的能力考核可以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专家评价、社会评价等不同方面的评价;考核形式可以采用解决实际问题式考核、试卷式考核、小论文形式、口试、答辩、实践小组评议、自己申报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专家评价等不同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保障

1.相关政策与行政支持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坚实支撑

这方面包括:学校行政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持、在仪器供给和维护中的支持、在课程教学方式、大纲和考试设计、立体化教材的编写、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赋予教师更多的灵活性和支持、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支持等。

2.“双师型”专业教师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主导力量

建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可通过参加专门的心理学师资培训、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以上证书、主动服务社会、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些有心理学应用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兼职来充实师资队伍。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既能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又能亲自参与各种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现有6位教师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有多位教师面向校内外开展了讲座、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其中有教师如陈杰副教授也在学院和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于2009年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师荣誉。教师在学科专业建设、教改与科研方面也注重突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取向,有较丰富的相关教学与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紧紧围绕当代应用心理学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为专业办学提供了较为强有力的学科专业保障。教师队伍在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方面面向广泛,社会效益显著。

3.积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社会资本,注重实训场所建设主体的多元化

校内实训场所建设主要由学校自己投资兴建;也可学校与社会共同投资兴建,引进企业或科研院所在校内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利用企业在学校投资实践教学设备为企业做广告宣传等方式。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体也可多元化,要积极取得政府、有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学校、医院、劳教所等的支持。

总之,要逐步摸索一条符合学校实际情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并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实验教学、实习、竞赛、毕业论文等相关环节不再孤立,彼此都能够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积极作用。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形成阶梯的立体化培养方式,让各层次的学生均能充分的发挥其个性,得到适合其的培养,并使之均能成为具备高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应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秦素琼,等.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A].李其维.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

[2]任其平,黄警钟.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改革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9-30.

[3]谢倩,辛勇.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81-82.

[4] [7]阴山燕.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9),819.

[5]谢爱武.关于高师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40.

[6]吕建国.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33-37.

[8]方翰青.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20-21.

[9]张学民,舒华.高等院校“实验心理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3):59-63.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原则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该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学好这门课有助于学习心理学的后续课程,有助于学习其他的教育理论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知识、抽象内容比较多,对于“教”和“学”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相对说来难度更大。因此恰当的通过教学模式、方法、优化课程资源等,能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坚持的原则

1、明确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该学科的学习,应达到三方面目标:

(1)认知性方面。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能了解每一章的心理学知识脉络,认识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识记理解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内容;学会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解释现象;

(2)技能性学习方面。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将普通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提高学习管理心理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生活态度、求实科学态度、宽容人生态度。价值观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2、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原则

对教学内容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以促进理解与应用。运用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也包含讲练结合思想。理论与实际包括学生整理笔记、做习题、做小论文等。做好学生的体验活动。

3、教学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理论的传授的原则

普通心理学处在“入门”的地位。所以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基本原理的传授的原则,有利于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课程,有利于学习的正迁移。

4、坚持教学过程的教学互动,发挥双主体的作用

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既不单纯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也不过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为此教师要系统、准确、有深度地掌握好教学内容,学生要在学习中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才能做好学习过程的主体。

5、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运用心理规律进行教学的原则

知识是无限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运用思维、记忆、强化规律、学习理论等促进教学。

6、重视学科发展前沿的介绍

心理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各个学科都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成果,如情绪对认知与行为的影响、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进展等。

二、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质量,普通心理学课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讲授内容的不同进行教学。

1、在讲授中“分析、案例、互动”相结合教学模式与方法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重点是每一章的基本概念及规律等。所以要细致讲解分析概念与规律、分析概念与规律的每一部分内容;使学生对心理学概念、规律、原理、理论有所理解。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直观性,所以运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释一定形象化、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理解。

2、体验、讨论、教师导向结合的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叫学生进行讨论,对某种理论或某些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写课程小论文,既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也可以使学生加深了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理论地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职能是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导向。

3、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扩大学生的视野,既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为学生学习知识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的机会。另外,每章讲授结束之后,适当安排作业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布置各种不同的作业,如案例分析报告,评价报告等。

三、课程资源的建设

1、精选教学基本内容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张述祖著《基础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美)格里格·津巴多著,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这几本书比较经典。 教师在仔细阅读基础上,形成一个有层次、有系统、有深度、有逻辑性的,既有实用性又有学术性教学内容。

2、增加大量的研究资料与图画资料

为学生的学习增加有趣的与形象性材料。

3、关注新成果

增加反映学科新成果的内容。

四、课程考核体系构建

科学的考核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又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试内容应注重考评学生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既要能够考评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评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评。

1、采取多种考试方法。如开卷、小论文、闭卷等多种多样的考试方法。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3篇

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种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使学生们系统、科学地学习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并从中探寻、研究管理领域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人的具体心理活动的形式和规律。

1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提出

目前管理心理学这门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其实质仍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势必会成为脱离社会并且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的人,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来说都是一种不利的状况,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针对目前这种教学状况,在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要重视课堂上的学生参与,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这对培养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研究型学习,就是在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针对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彻底摆脱过去那种被动式,灌输式的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吸取了“问题法”、“发现法”的优点,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自主获得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培养研究、探索、创造的态度和方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至理名言,他主张素质教育应该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走出教材,致力于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提高研究能力。

2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构建

2.1为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2.1.1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应专门为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建设一个资料室。使学生的能够及时而系统地阅读最新的管理心理学领域的资料,也为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打下基础。

2.1.2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机地组合起来,运用文字、图像、图表、动画等形象化语言,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大力打造网络学习平台,在已经公布的各种网络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将管理心理学的全部教学资料上网,并建立专门的学习网站,不断优化网络教学环境,为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创造了物质条件。

2.1.3课堂精讲与课后自学相结合。精讲主要讲重点、讲难点、讲方法论、讲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讲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自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定1/5的教材内容由学生自学,并在自学的基础上安排专门的课堂讨论;二是开列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要求配合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必须阅读10本课外书籍和30篇参考资料,课外书籍内容应适当的列入考试范围。此项教学方法为在师生间开展研究型学习模式积累了专项知识储备。

2.1.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研究型学习模式。管理心理学所涉及到的理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它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适用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在管理行为中,管理方法不仅只适用于企业中的领导者如何有效地管理下属员工,同时也适用于普通的职员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被管理者,同时也适用于我们在校的大学生。因此,在课堂上,一方面案例分析可占较大比重,同时也采用系统讲授与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每届学生安排10位校内外专家为学生做专题报告,另算学分,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同时专家把管理实践带到课堂上来,也增加了理论知识在现实运用方面说服力。超级秘书网

另外,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围绕管理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内容申报学校本科生的科研课题,积极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活动,把学习过程与研究过程结合起来,把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

2.2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研究内容

研究型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其内涵在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因此,必须致力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的研究。

2.2.1发现问题是前提,是研究赖以进行的基础。发现问题是处于问题的表层研究阶段,发现问题的途径也是研究内容之一,教师在这个研究阶段起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并评价问题的作用。

2.2.2提出问题是研究的内容,必须致力于选择问题的研究。只有问题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解决的可能性时,研究才有价值。

2.2.3在问题提出后,并非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自觉地投入研究,需要强化学生的动机,必须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应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单纯兴趣向自觉研究转化,在研究中一直保持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

2.2.4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问题的讨论与解决都应由学生自主进行。要发挥研究小组集体学习的优势。研究讨论过程中注重分工、讨论、评价的开放性。

2.3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模型根据前面所介绍的内容,构建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模型如下图1所示。

通过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培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使同学们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垒.组织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7.

[2]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8,10.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安人心理;积极心理学;幸福感;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8-0037-03

记者:王总您好,很荣幸您能接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采访。众所周知,安人测评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心理测评领域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口碑和品牌积累,但是今天我看到您的身份是来自“安人心理”(),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其中的缘由?

王薇:首先感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对安人公司的关注,也注意到了安人测评与安人心理的细微差异。成立于2003年5月15号的安人测评是安人品牌[1]下最早成立的公司。在教育系统中,得到史家小学、北京市十五中学、北京市教育系统人才交流中心等数千所学校及百家机构的青睐。

虽然心理测评受到很多学校及各种人力资源机构的青睐,但我们深刻意识到,安人需要从单纯的“心理测评软件供应商”转变为一个“系统的心理健康产品供应商”。心理测评协助人们理解潜能,而之后如何提升人们的潜能,安人在思考。

请看这样一组数字:全球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中国重性精神病人约1600万,占国家医疗支出20%;在中国3.4亿17岁以下的人群中,约3000万人有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在中国60岁以上老人中,AD、VD等患者总数在300万以上。[2]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一片阴云却在人们心中越来越挥之不去――钱多了,我们真的就更幸福了吗?为什么某些待遇不错的公司却出现员工不断跳楼的尴尬?根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费立鹏教授推算,在中国,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身亡,有8人自杀未遂。我国每年有28.省略)首页上这样介绍安人心理:“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提升人类幸福感。”可否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王薇: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到科学、专业,实际上有很多扎实工作要做。

第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在国内已经开始流行,安人在公司成立八周年之际,即将推出一套“安人应用心理学实务手册”,包括安人公司原创的《积极心理学测量手册》、《积极心理学实践入门手册》、安人公司翻译的积极心理学发起人之一塞里格曼的代表作《习得无助》,以及被塞里格曼称为“积极心理学的天才”的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代表作《积极性如何改变你的生活》等。我们要加强对有实证科学基础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学习、研究与传播。

第二,以心理测量为基础。如何准确评估人的个人优势、人的积极情绪?如何评估学校的心理资本?诸多课题都在探索研究中。安人公司基于在心理测量领域的传统优势,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十余位心理学专家共同研究这些课题,期望为产品研发和效果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以科技手段为引领。重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5]与物联网[6]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上述三网的发展将大大降低心理学研究中数据采集、传输及处理等技术上的困难,从而使心理学研究以更有趣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举个简单的例子。林伟被同学冤枉,憋了一肚子火,他需要填写一份冗长的问卷以分析出此时他的心理状态吗?不,我想,大家的答案都会是:不需要。林伟可以找一个充气人发泄一下,消消火气,然后坐在一把宽松而舒适的放松椅上,听着动听的音乐,让那个积极、平和的自我被悄然唤醒。此时,他的行为、多项生理指标已经被设备中的传感器记录下来,用以选择最能帮助他放松的音乐,并同时将这些物联网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上。更有趣的是,林伟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与其他有类似问题的同辈进行群体分享,交流心得。希望这样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能够融入到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对改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助益。

记者:从您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安人对研发的重视。下一步在研发心理健康科技新产品上有什么规划和设想?

王薇:安人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研发。2003年,安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题为《中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的心理档案方面的论文[7]。 2004年,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测试了10万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安人为该项测试提供了“心理健康与人格”等测评指标[8] ;2005年,安人研发了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2006年,安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与《中国教育报》举办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第一届十佳企业称号。2007年,安人举办了第一届心理商业机构年会,来自全国各地四十来位心理学商业机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年会。2008年,安人发起了5・12地震之后的灾后心理支持项目――华老师,并及时开发了在线心理咨询机器人。2009年,安人研发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行为训练体系――幸福课。2010年,安人出版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团体活动课手册《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

作为研发主导的高科技企业,安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以下两点:

(1)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例如,中国社会心理学副会长、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时勘教授与中国心理学会学校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教育心理学雷雳教授都一直非常关注并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此外,全国各地的心理学界众多同仁都非常关注和热情帮助安人的成长,安人目前拥有专兼职心理学博士五人,心理学讲师数十人,承担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保障了安人心理的研发工作。

(2)安人内部对研发的重视。安人公司坚信,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大脑能力与主观幸福感)开始。安人内部每年都有超过10%的硬性经费投入在研发上。发展至今,安人已经拥有上百项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比如软件著作权、专利、在国际一流期刊与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创的图书,等等。2010年6月1日~4日,由美国预防科学学会(The Society for Prevention Research)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办的第18届年会上,安人公司的专家(王等)发表了题为《Online Intervention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a: the Use of a“Happiness Ledger”》的论文。传统的在线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多是消极心理学导向,同时难以做到朋友之间的相互鼓励。而安人公司基于积极心理学原理开发的幸福账本[9],则充分结合了积极心理学与SNS社区[10]的优势,在会上受到众多专家关注。

记者:感谢您的精彩介绍,也感谢安人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作出的努力。最后,请您谈谈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展望。

王薇: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理念将影响新一代心理学家和心理教师,使他们对心理学的关注从“心理问题咨询”中解放出来,从而投入“让每个孩子生活得更幸福”这样更伟大的目标中去。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将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加便捷、无缝地融入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改变孩子们的生活质量。

安人出版的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的团体活动课指南――《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手册》,包含75个团体活动课程,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的非常实用的操作手册,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团体辅导与团体咨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为了帮助一线教师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安人组织了积极心理学巡讲活动,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九期,来自全国各地的逾千名中小学骨干心理教师从中受益。安人真心希望能与各界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非常感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我们提供这个交流平台。在展望未来之际,我希望,为了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有权之士、有识之士和有志之士的联合,把学校、科研机构、媒体、企业与社会有机整合,共同为提升人类幸福感作出贡献!

(稿件编号:100722010)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安人,始于2003年,专注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商业应用。以实证研究为依据,依托专业社群,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开发并推广新一代脑与心理科技产品。目前,安人正在逐步以创新的方式,推动脑科学与心理学从学术殿堂步入现实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安人公司也逐步从一家公司发展为三家行业领先的专业公司:安人心理、安人脑训练、与安人测评。详细内容见: www.省略/

[2]数据参考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实验室成立时的网站与宣传资料:labmh.psych.省略/problems.htm.

[3]数据参考:news.省略/c/2006-09-11/

170410980432.shtml.

[4]文字引自:《论语・宪问第十四》.

[5]移动互联网:是指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产物,详细介绍可以参考:baike.省略/view/1168245.htm.

[6]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详细介绍可以参考:baike.省略/view/1136308.htm.

[7]阳志平等. 中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J]. 档案学通讯,2003(01):53~56.省略网站.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5篇

刚进学校的时候,我读的是政史系,100多人的班。不久,政史系又分为政治教育与历史教育两个系,但是,班上的同学已经感情深笃,不再分离。同学中许多是“老三届”的,不仅社会经验丰富,而且知识基础扎实,外语能力卓越,我经常暗自感佩。而我们的老师,大部分也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循循善诱。两代被耽误的师生,一起用心地在教室耕耘,演绎出许多感人的故事。

听同学们谈笑风生,说古论今,我内心深处经常有强烈的自卑感。于是,开始拼命恶补。中学基本上没有学过外语的我,有一段时间疯狂地学习英语。把薄冰的英语语法书、张道真的英语教材翻了又翻、读了又读。嫌枯燥,于是找原版书试着翻译。记得当时翻译了一本《东方故事集》,还兴致勃勃地投稿到出版社。尽管没有出版,但从此不再惧怕学习外语,后来到日本学日语,也是如法炮制。

我的同桌刘晓东是一个高干子弟,他喜欢读书,经常逃课泡图书馆。他告诉我,读书比听课效率高,而且收获大。我不敢逃课,但是经常读他借来的书,从《文明论》到《第三帝国的兴亡》,从《林肯传》到《光荣与梦想》。后来自己去图书馆借书,几乎两三天换一批书,与图书馆的老师们混得很熟,经常多借几本回去。那是我一生最充实、最幸福的时光,我给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写过一封信――大学是读书的天堂,就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我不敢说自己那个时候真正读懂了多少,但是,我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就是从那时养成的。今天,我成为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全民阅读的推动者,应该说与当时的阅读经历是分不开的。

书读多了,就有写作的冲动。记得当时许多同学对作业怨声载道,我却并不介意。我把每次的作业作为挑战,力图写成有一定水准的文章。

那个时候,有一段为文学疯狂的日子。卢新华的伤痕小说,点燃了许多大学生的文学梦想。不仅中文系的同学热情高涨,我们文科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如痴如醉。范小青与我们同在钟楼前的老文科楼学习,那个时候我还不认识她,只听说中文系有个才女写小说了。文科楼下经常有他们的作品展示,我们班的荀德麟也经常与中文系的学生唱和。我也开始大量读文学作品,读中外诗词,也悄悄写了不少诗歌。当然,大部分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但是,从此喜欢上了读诗,喜欢诗意与激情的生活。

除此之外,我还是个狂热的体育运动爱好者。且不说中学时就专门拜师学习武术,进了大学,越发对体育运动痴迷,开始效仿某位伟人,把体育运动变成每天的必修课。清晨,先是迎着晨曦在400米的跑道上跑10圈,然后回到宿舍洗一个冷水澡。神清气爽,然后去教室自习。在这样的状态下背外语单词,学习的效率特别高。傍晚,一般是与同学们一起打篮球,水平很臭但是乐此不疲。

我的运动水平很一般,但是每天早晨的跑步还是引起了体育老师的注意,连说带拽把我拖进了学校的长跑队。后来我才知道,老师看重的其实是我的意志力。

其实,体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意志力的能量。无论是课堂上的训练,还是竞技场上的比赛,它都要求学生或运动员挑战自己的体能、挑战自己的过去、挑战自己的极限,要求学生或运动员咬紧牙关,与对手抗衡,坚持到最后一刻。“两强相遇勇者胜”,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往往是意志力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这一段日子的磨砺,让耐心与坚韧从此伴随着我的人生。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人生一点点充盈。慢慢地从一个懵懂的农村孩子,开始向往新的生活,思考未来的天空。

这个时候,学校急需补充教育心理学教师,决定在大三学生中选拔5人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修班深造。一下子几百名学生报名。我有幸过关斩将,成为其中一员。

在新的大学,我又交到了新的朋友,袁振国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位,堪称我学术朋友中的“青梅竹马”。

振国比我小一岁,应该是我的老弟了。我们在大学三年级分别从苏州和扬州来到上海师范大学,他瘦长的个子与我肥胖的身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许多朋友说,你们是天生的一对,不仅合作写文章,而且可以搭伴说相声。

振国最初给大家的印象是扬州才子。到底是中文系出身,那优美的文笔让我们羡慕不已。学习的时间不长,他的一篇关于灵感研究的论文就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学报上发表了。我不太同意其中的一些观点,于是,有了我们频繁的讨论和“争吵”,有了我的商榷文章。而我们的友谊,也就在这讨论和“争吵”中萌芽与成长。

那时,我们可以说是无所畏惧、豪气满怀。记得有一次,我对振国说,总有一天,我们要让自己的著作像弗洛伊德的著作一样,走进每个人的书架!于是,我们疯狂地读书,疯狂地写作。我们以两个人的名义在《中国青年报》和《南京日报》等报刊开设了专栏,我们在《心理学探新》、《苏州大学学报》等刊物联合,我们的第一本书《心理世界窥探》也由江苏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们合作的第一本书,当时我们还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为能赶上振国这位中文系的才子,我也只好在遣词造句上下工夫,精雕细琢,用心打磨。通过一系列“小文章”的撰写,大大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现在很多朋友说喜欢我的文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时期的训练。

我和振国曾经有过一个美好的约定:两家一起寄情于山水,把自己交付给大自然。可是这些年来,我们都把自己交付给了教育,寄情于工作,不知振国是否还记得我们的约定。

我的确是幸运的,就这样顺利地从江苏师范学院的学生成为一名“准教师”。我更大的幸运是人生路上,遇到了那么多授业恩师。

用不着努力地从记忆中去搜寻,一张张慈祥的面庞、一幕幕感人的往事就不断浮现于我眼前、回映在我脑际。

我似乎看到初中时教语文的徐鸣凤老师。在那个并不重视知识的年代,她将藏书一本一本借给我阅读,她对我那双如饥似渴的眼睛所给予的微笑,远远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美。

我似乎看到高中时教物理的林象云老师。他用那特有的宁波口音,把深奥抽象的物理知识说得那么清晰、那么明白,我不仅学会了“三机一泵”,也把探究自然的兴趣扎根于心中。

我似乎看到大学时教哲学的吴建国教授。一个留学苏联的哲学博士,在他家里评论我的一篇论文,他未在原稿上作任何记号,竟然能将某处的标点、某处的别字、某处的史实、某处的观点解析得淋漓尽致。我从此知道,什么是做学问。

我似乎看到读博士时的沈荣芳教授。为了指导我的论文,经常乘火车到苏州“送教上门”,当我推着自行车和老师在大学校园里边走边谈的时候,我早已忘记他是一位年过花甲的长者。

我似乎看到做博士后研究时的水教授。这位享誉海内外的管理学大师,冒着酷暑,为我的新书《中华管理智慧》撰写前言,为我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写推荐书。

…………

师恩重于山,师情长于江。在我忙中得闲的时候,在我小获成功的时候,在我与学生相聚其乐融融的时候……我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起他们。

而这一次,我的思绪却“定格”于燕国材教授。

那是1980年9月,我通过考试被选送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班。那是“”后心理学科首次在该校重新开课,学校派出了最强阵容的师资队伍。当时,一批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已经张开双臂拥抱即将到来的“科学的春天”。其中给我影响最大的是恩师燕国材先生。

一天,教室里来了一位个子不高但气度不凡的中年人。上课铃一响,他就健步登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标新立异,自圆其说”八个大字。后来,我们知道,这就是学术界一位传奇式的人物――燕国材教授(我称其为“燕师”)。燕师博学多才,这八个大字就是他倡导的治学方法,激起我们的创造冲动;他反对“言必称希腊,言必称西方”的心理学教学与研究,主张系统整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遗产,并身体力行,他的《先秦心理学思想研究》等一批专著先后出版,引发我研究中国心理学史的激情。他把“创新”作为治学的灵魂,也作为对弟子的期待。后来,他确实用这种精神把我们带进了心理学园地。

燕师1930年12月29日出生在湖南省美丽的桃花源边,17岁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20岁考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大学毕业后不久,他的个人专著《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正式出版,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但随之而来的“反右运动”,让这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离开了心爱的教学岗位,先是劳动改造,再到图书馆搬书。上个世纪80年代初,燕师差不多与我们一起走进了课堂。

他给我们开设心理学概论、教育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三门课。有一次,他用“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去邻家”开始了他对中国心理史课程的讲授。这句也许不太经典的诗,却激起了一个年轻学子的强烈冲动――研究中国心理学史,破译中国人心灵的密码!于是,有了我们师徒间的长期合作,有了中国心理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我的第一篇习作《朱熹心理思想研究》被燕师带到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向潘菽、高觉敷教授等大力推荐,很快收录在两位老主编的《中国心理学史》文集中。

我的第二篇习作《二程心理思想研究》被燕师推荐到权威核心期刊《心理学报》,很快变成了铅字。

我被推荐破格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的编纂工作,没想到撰写的条目被出版社编辑作为“样板”条目供其他作者参考,还闹出了责任编辑张人骏教授到苏州大学来寻找“朱老先生”的笑话。

这些,对一个刚刚走上教学科研道路的年轻人来说,是多大的激励!

在燕师的推荐下,我参加了中国心理学史第一本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参加了全国心理学史的第一套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工作、参加了中国心理学史第一本辞典的编写工作……可以说,我参与了中国心理学史学科创建的全过程。

后来,我又同燕师合作撰写了一些著作与论文,如《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心理学纵横论》、《现代视野内的中国教育心理学史》、《刘邵〈天才性理〉对于大脑研究的贡献》、《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等,他从不以先生的口吻教训我,而总是以朋友的方式与我沟通。

后来,燕师又鼓励我独自放飞,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如中国犯罪心理学史、中国管理心理学史,当我有新著出版的时候,当我获得一个个国内外科学研究基金时,他总是为我喝彩、为我加油。

在我所知道的学术前辈中,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勤奋,60岁以后,他差不多每年至少还要有一部个人专著问世,数十篇。他不仅用他那四卷本著作奠定了在中国心理学史中的地位,而且在非智力因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等方面,都独具慧眼、自成一家。

在我的印象中,燕师似乎是不老的,他的心近乎明代李贽所说的“童心”。燕师虽然学富五车,讲演时口若悬河、声音宏亮,在生活中却是一个不太擅长交际的人。他只顾耕耘,不计收获;他淡泊名利,不计得失。这种个性也使他失去了一些本来应当属于他的东西,然而他不在乎,依然乐呵呵地向前走。

燕师已经年过七旬了。本来我和几个同学说好在苏州为他祝寿的,没想到闸北八中的刘京海校长等捷足先登,在上海为他举行了庆祝活动。前年,和他相濡以沫的师母因病去世,燕师在家乡为她购置了墓地,师母的灵魂在那片美丽的土地上安息了,而燕师在哀恸之后又像往常那样默默投入了另一本新著的写作之中。

去年五一节,燕师家乡的一所名校――桃源一中邀我去讲学,我不假思考地应允了,为了那一方水土,为了那恩师之情,也为了拜谒师母之灵。这一去,我也与“桃源”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一年的八月酷暑,温州的“苍南”让我为全市校长作一个报告。为此,他们打了数十次电话,我实在太忙,不敢应承。结果,他们搬来了燕师,要我们师徒同去。于是,我顿时没有了拒绝的勇气。因为,与老师多说几句话、多呆几分钟也正是我所渴求的。与其说我成全了“苍南”,不如说是“苍南”满足了我。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小组活动法 公共心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公共心理学是高等学校师范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及教材教法、教育实习等教育系列课程的基础。①从目前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方式不科学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面临的难题。小组活动法是国际上流行的教学策略之一,它将心理学、社会学的众多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效果,②它在英语和语文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③④而公共心理学课堂较少有教师采用这种方式。本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三方面探讨小组活动法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1 小组活动法的含义与特点

关于小组活动(group work)的含义,Brown认为它是一种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的使两个或多个学生通过协作、互助等方式来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方法。⑤一般认为,小组活动的理论源自合作学习理论。⑥将其应用在公共心理学的教学中,就是将大班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元,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这样能有效减少学生的责任分散效应和去个性化现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式上都体现小组的主体性,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协作、互助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发现、体验和分享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经验。

小组活动法的特点在于能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发现学习的一些优点,也有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优势,使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去接受同化新的知识。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抛锚式教学设计,让学生到现实世界中感悟、体验,获得直接的经验,这种方法也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小组活动法使课堂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学生为中心,各小组自己选择学习主题及学习方式,在真实情境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培养创造性。

2 小组活动法的实施过程

公共心理学的教学中运用小组活动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整合教学内容,体现实用性和小组的主体性

采取“6+X”的模式,由教师根据师范生的职业需求设立6个专题(初识心理学、认识你自己、学习动机与策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维护、教师威信与管理、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同时学习小组自行设立感兴趣的专题,打破教材的框架,提高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2 运用小组活动策略

包括以下几种:(1)小组协作:头脑风暴法。例如,讲授第一个专题的时候,对于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会运用到心理学的规律,让各个小组使用头脑风暴法广泛收集信息,不仅促进了小组的协作,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热情;(2)小组竞争:辩论法。通过竞争的方式提升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增强集体意识。如,对于专题二,可以开展“性格决定命运”的课堂辩论赛,要求他们只能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事实来辩论;(3)小组调研。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都由小组各个成员来完成,教师只起引导和组织的作用。例如,对于专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维护”,有的小组展开了“中小学生暗恋状况”的问卷调查,从问卷的设计、施测、数据分析到形成调查报告,都是小组协作完成的;(4)小组角色扮演。在讲授“教师威信”这一专题的时候,让不同的小组来扮演教师和学生,切身体会每种角色的心理特点,体验每种角色的“心酸”,增强他们换位思考的能力。(5)小组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提升小组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对于专题“学生个别差异与教育”,可以开展主题为“差生与优生的烦恼”的团体辅导,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2.3 改进教学评估方式,体现多维性

(1)提高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小组的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将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的比重从原来的30%提升为50%,提高学生对小组活动的重视程度。(2)对小组活动的表现做客观评价。首先,对于每次小组活动,都要求小组长填写一份《小组活动记录表》,详细记录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完成的主要任务,并注明各成员的详细分工情况,这样教师就能对各小组的总体情况和小组成员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估。其次,所有小组活动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做好PPT,以演讲的方式来报告本小组的收获和各成员的独特体验。教师根据他们报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来评价该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让各个小组开展一次学习心得交流会,分享经验和成果。(3)改变期末考试的考核重点。尽量采取能够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少采用考查学生记忆力的试题,多使用实践操作题型。例如,案例分析题,提供一些学生在未来职业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学生早恋、人际关系紧张、考试焦虑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其中的原因。又如实践操作题,呈现一个任务,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如怎样处理差生进步慢、如何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总之,是要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对名词或专业术语的记忆能力。

3 小结与展望

从教学实践来看,小组活动法应用在公共心理学的教学中,能够加强教学管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课堂参与热情。它的优点体现在:(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动机。学生不是被动来上课,而是为了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主动走进教室的。(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小组活动法能够增加成员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养成团队精神,学习挫折应对和人际交往技巧。(3)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无论是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还是对知识的体悟、相关技能的提升,都较传统方式有所改善。但小组活动法的实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未来的教学和研究应该进一步改进小组活动法,让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 黄希庭,陈传锋,陈红.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② 李新.小组活动法在MBA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6).

③ 顾珣.多任务小组活动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4).

④ 施丹丹.对外汉语课堂小组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⑤ 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率变化;网球运动;心理特征

一、网球运动的项目特点

(一)技、战术的重要性

网球运动是一项以技、战术对抗为主的速度较快的隔网对抗性项目,具有力量、速度、落点、旋转和弧线等几大要素,他们的不同组合使得网球这项运动变得灵活多样、变幻莫测。虽然网球运动相对于足球、篮球、武术、拳击等运动而言,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但是打法多变,主要分为上旋球和平击球打法。技术构成分为底线正反手直、网前截击、高压球、发球、削球等。在此基础上,每一名运动员又会根据自己身体素质和领悟技术的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打法,这就需要运动员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以及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应付不同技术风格的对手。要想成为高水平的运动员,既要技术全面,没有明显短板,又要突出特长,例如:纳达尔正手上旋球平均转速可达到3200转/分钟,以及罗迪克“大炮式”发球技术等都能让他们在比赛中关键分的处理上更胜一筹,从而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

(二)体能的重要性

从训练学的观点来看,网球属于技能主导类的隔网对抗性项目。技能在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矫莉华等人在她的论述中阐述:全面的体能条件(尤其是全面的身体素质)是专项身体素质的基础,而专项身体素质又是提高专项技战术的必需。也就是说良好的体能能够促进专项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会约束、限制专项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三)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网球比赛更是超越单纯的体能与技术本身。它对运动员的时机判断、协调性、决策、速度、注意力和毅力等综合能力有着苛刻的要求。比赛过程中要求高度的专注力,尤其是在赛点、盘点、发球局轮换等时机常常会给运动员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展现出来的竞技状态与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运动员心理能量的发挥水平往往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条件。以大学生参加正规的网球比赛为例,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参与比赛多以提高技、战术,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为主要目的,他们一般都是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网球训练,训练年限较短,基本功不扎实,比赛经验不足,在竞赛中更容易受自身心理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导致比赛失利。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心理技能的重视、训练与指导,使他们能够掌握一些有效的临场自我心理调控方法,从而在比赛中能够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和状态发挥出竞技水平。

二、网球训练和比赛时的监控方法

(一)技、战术监控

网球技战术的监控手段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并广泛应用与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比赛中,帮助运动员更准确的了解自己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战术的执行情况,也有助于教练员给予运动员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关于网球技战术的监控中外学者近几年做出了很多研究,随着网球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学者在研究手段和数据统计方法上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虞丽娟)等人创新的提出运用数据挖掘等理论与方法,对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征进行诊断、分析、评估与预测等系统研究。

(二)专项体能监控

目前关于网球运动的专项体能监控有许多研究,主要通过统计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密度以及测量研究、心率、最大摄氧量以及血乳酸指标来评价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的运动强度和能量代谢特点。

(三)心理监控

随着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目前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并无太大差异,现代网球运动不仅是运动员技战术的比拼,更是心里素质的较量,良好的心理状态无疑成为运动员在赛场出色发挥的重要保障。关于网球运动员的比赛心理状态研究也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兴趣和重视。但纵观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室实验法等景点的心理学方法,帮助我们了解网球运动员的一些基本的心理特点(杨伊里、王慧芳等)。但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的监测和调控的手法和手段还是比较局限。(张忠秋)等人采用Observer软件分析系统对跳水运动员高水平竞技表现的比赛行为信息进行分析,并制定了一套高频行为信息表,为充分掌控运动员的临场竞技心理状态提供了重要手段;(张松林)等采用FaceReader4.0面部表情分析系统,以及运动项目项群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北京奥运会决赛中的运动员临场比赛时的面部表情进行分析,结合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分析面部表情背后的心理学意义,来解释高水平运动员在临场发挥时的心理状态。

三、心率监测在网球运动中的应用

网球是一项对心理状态要求较高的项目,在网球比赛中的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比赛中的技战术发挥。高校的网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心理状态的差异、比赛中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不同和发球、接发球时心理状态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比赛结果。随着测量心率仪器的进步,监测心率不仅可以反映出网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体能消情况,更可以突破传统的研究方式通过实时监测心率来对网球运动员的赛中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因此实时监测心率变化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心率的测量方法

(一)心电图

心电图室利用心电扫描仪从体表记录心脏运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是检测心率最为准确的一种方式。但是心电图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连接复杂的电极,一般只适用于需要准确的胜利参数的场合,由于运动项目的活动范围和幅度较大,所以用心电图测量心率的方式在竞技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较少。

(二)心率遥感装置

陈超、邓伟明、孙学川等人通过POLAR表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直接测量来评价运动强度。但是由于剧烈运动,以及运动员运动时出汗、女子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带来的不便,使得传输带的佩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新型心率测量工具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佩带设备越来越先进,其中心率摇杆手环的应用使得测试数据更加准确,更适合监控运动员的运动前后的特别是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情况。

五、总结

目前针对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状态的研究员还是比较少,研究方法和手段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少有对于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过程的的心理变化的直接监测手段,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量化指标,而根据阅读,总结相关文献以及借鉴其他反方面的的监控手段,我们发现心率不仅可以用于测量运动员的体能消耗,情绪的唤醒水平也会影响运动员的心率变化,并且已有研究者运用心率来评估一些相对静态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状态。因为网球不同于相对静止运动项目,所以类似于比赛过程中的监测心率来观察其心理变化的实验好少有研究者涉及。随着监控技术和设备的完善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心率也可以应用于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监控。(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矫莉华.当代网球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90-92.

[2] 吴双明.网球专项体能训练研究的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14,01:91-94.

[3] 曹晓晓.简析大学生网球运动员竞赛中的心理障碍及自我调节[J].运动,2014,03:36-37.

[4] 郑宏伟,朱兴宇.网球比赛中“Choking”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10:37-38.

[5] 杨伊里,程亮.网球项目专项训练监控研究综述[J].四川体育科学,2012,03:24-29.

[6] 王慧芳,周继和.论心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运用――以中国国家女子网球队为例[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3:2.

[7] 曹晓晓.简析大学生网球运动员竞赛中的心理障碍及自我调节[J].运动,2014,03:36-37.

[8] 虞丽娟,张辉,凌培亮.隔网对抗项目技战术分析的系统研究[J].体育科学,2008,10:41-48.

[9] 杨伊里,程亮.网球项目专项训练监控研究综述[J].四川体育科学,2012,03:24-29.

[10] 王慧芳,周继和.论心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运用――以中国国家女子网球队为例[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3:2.

[11] 张忠秋.我国优秀跳水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心理调控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2009:1.

[12] 薛艳,陈庆荣.Observer行为观察系统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7:13-18.

[13] 张松林.高水平运动员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面部表情特征测评及其应用探骊[D].上海体育学院,2013.

[14] 邓伟明,孙学川,范晓燕.基于Polar表数据的体能训练生理负荷强度分析系统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05:779-783.

[15] 王本杰,魏羽辉,吕维臣.应用polar表监控自行车运动员训练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2:79-80.

[16] 郭进.应用polar表监控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0,23:104.

[17] 秦永生,张敏,郝占国,宋立新.运动训练与心率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3,06:952-953.

[18] 万文君.利用心率变化科学设计、监控和评价体育锻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03:35-37.

[19] 韦蕾,余一兵,俞雪春.专科学校学生“四人制”篮球比赛心率变化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9,v.3105:23-24.

[20] 王润极,朱一力,吴昊.男大学生乒乓球训练课心率指标变化特点[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2.

[21] 唐笑年.便携式多功能心率监测仪[D].吉林大学,2004.

[22] 彭国雄,周全富,胡柏平.大学生网球教学比赛前后心率和收缩压、舒张压变化特征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No.9505:67-69.

[23] 金宗学.优秀网球运动员比赛中心率与技术发挥相关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24] 王青云.心率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9,v.18;No.8701:48-49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8篇

作文教学当以心理学、教育学为科学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标准,以提高实效为目标,努力改进教学理念。笔者摸索出“教师先研究后传授,学生先探究后实践,教师先整合后升华,学生先积累后创作”的有效作文教学课型。它具有科学性、程序性、创造性、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特点。

“四先四后”作文教学法基本流程如下:

阶段一:上课前――教师搜集研究

1.教什么――宏观规划,循序渐进,让学生有顺序可遵循。

张志公先生说:“一个好的教练训练运动员是有严格的训练计划的,计划的安排是很科学的,否则就要影响运动员出成绩。”作文训练亦然,需科学规划,按一定的梯度来设计宏观训练序列。如议论文训练可规划如下:文体规范篇、结构层次篇、切题扣题篇,内容充实篇,多维开掘篇,以理服人篇,以情动人篇,论证方法篇,文化内蕴篇,修辞文采篇,文意深刻篇,构思新颖篇,关注时代篇,审题立意篇等。

2.学什么――取法乎上,激发兴趣,让学生有榜样可学习。

按教学规划,每次选一两种写作能力点作为教学重点。《易经》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要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感知写作技能,非常需要有可资借鉴的优秀范例。范例从哪里来?主要源自教师用心搜集和学生推荐的相应的名家名篇、高考佳作,学生优秀文段等。此类作品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能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并激发其鉴赏、模仿乃至超越的兴趣。

3.教什么――理性升华,总结技巧,让教师有技法可传授。

《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提高写作能力,就要让学生得道得法。对作文技法,教师不能浅尝辄止,否则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教师先得自己精研大量相关优秀作品,寻觅可供学习借鉴的写作技法,并用凝练的语言加以归纳。此环节需教师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有可供借鉴的作品,有可供学习的技法,打造成精品课件或学案加以印发,才能保证切中要害,有效指导。

阶段二:课堂上――学生主动探究

4.如何教――读思体验,合作探究,让学生有问题可探究。

课前教师研究总结的成果不能在课堂上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操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教学的重点和相关的优秀作品或片断,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安排学生朗读、默读,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叶圣陶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语言。”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深刻领悟技法,掌握写作思维方式,并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教师再升华总结,并敦促学生做好笔记。

5.练什么――精心设题,巩固思维,让写作有重点可提升。

心理学家潘菽说过:“只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通过技法指导课,启发与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作文思维。而思维需要巩固,需根据相应的训练点及时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实践技法与思维。设计题目至关重要,忌随意性,忌信手拈来。这道题目要能便于学生实践相应的写作技法。如“以情动人”篇设置题目“坚守自我”,“文化内蕴”篇设置题目“精神的殿堂”,“关注时代”篇设置题目“利益面前”等。

平时备战,完成作品的时间可以是两三天,当达到一定水平后要求则当堂限时完成,练速度,练质量,也可以两种形式相结合。

阶段三:课堂外――学生创作准备

6.写什么――搜索素材,专题阅读,让学生有材料可运用。

大部分中学生的阅读积累和材料储备较单薄。腹内枯竭,就会文思凝滞,文章质量低下。教育心理学的“积极反应法则”证明:“让学习者自觉地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主动激发学习动机达到学习目标。”在技法指导课堂上布置了作文题,离正式行文还有一两天,这让学生有了阅读积累的目标、动机与时间、空间。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阅读库存,又积极主动地开展新的阅读,从而达到叶圣陶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的“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的境界。又如布置“利益面前”后,学生便大量查阅报刊、上网看新闻等,专题积累,关注现实。

阶段四:课堂上――学生迁移实践

7.怎么写――学以致用,从容成文,让学生有时间可把握。

如果要让写作效果更佳,不能一味地挤抠时间。没有时间的保障,学生就不会在心理上加以重视。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费舍尔认为,“给学生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空间”,才可能有想象力,才可以学以致用,开展创造。因此,大作文至少留一节正式的上课时间或自习课让学生创作。学生有了技法思维,积累了大量素材,有了较充裕的时间,就能够精心组织材料,严谨地安排结构,广阔地打开思路,从笔端流淌出富有灵性的文字。

阶段五:课堂外――教师整合典型

8.如何评――精心批改,选取典型,让学生能及时评作文。

行为主义领袖斯金纳的“信息的及时反馈”原理告诉我们:反馈越快,越及时,效果越好。学生上交作文后,教师要及时批改作文,不可拖拉。批改要带着一颗发现问题的心精选典型的段落和篇章。包括正面的优秀作品或片断和典型的问题作品或片断,不厌其烦地输入电脑,编辑、归纳与整合。并在批改作文时善于发现新的问题,以便开展下一个作文技法指导课,保持连贯性。

对于问题文,教师要先进行修改加工,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对于较优秀的文段,教师要先进行润色,形成优秀范例,给学生以启发。并制作成讲评课件或学案,以便作文评讲课的顺利开展。

阶段六:课堂上――师生评议强化

9.如何讲――正反结合,修改评议,让教师有典型可指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提倡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对于教师课前准备与思考的成果,不能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组织课堂要做到:留充足时间,再次实践,把思考权、发言权、评议权交给学生;敲反面警钟,传授方法,把修改的技巧、重点、目标教给学生;展示正面作品,鉴赏取经,把优秀学生佳作、相关名作或教师下水作文印发作教学材料。让学生在作文评议的过程中充当主体,在评议修改中运用技法,巩固思维,强化能力。

阶段七:课堂外――师生总结升华

10.出成果――选准主题,打造论文,让教师有方向可升华。

此作文教学过程,融入了师生的深入思考,再进行理性升华,总结归纳,就能形成源自教学一线的实用性强的原创论文,积极投稿,得到发表,便能让更多学生受益,也能强化教师的专业功底,形成个人与学校的教研成果。

通过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流程,主要可以打造以下三类教学论文:

①作文技法指导教学论文。在阶段一中,教师畅游在名家佳作中,广泛搜集专题性的优秀篇章文段,并研究探索出行之有效、启发性强的写作技巧。加以整理,即可成为作文技法指导型的论文。

②作文升格稿教学论文。从语言、选材、结构、析理等多方面入手,把二类文升格成一类文,并打造成作文升格的论文。

③相应的写作指导教学论文。精心设计原创的针对性强的作文试题,加上多角度的审题指导,立意指津,再加上两三篇润色加工过的学生佳作,加上随文点评,即可成为写作指导类论文。

在“教师先研究后传授,学生先探究后实践,教师先整合后升华,学生先积累后创作”的有效作文教学课型模式中始终贯穿着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力争把教师打造成有实力,能研究,善指导、会升华的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力争把学生培养成善感知、有思维、能探究、敢实践的学生,呵护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智慧,在作文的有效教学中师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叶圣陶.叶圣陶讲作文[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编.潘菽全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荆其诚,傅小兰.心・坐标――当代心理学大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21世纪初;国际;研究;特点

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在罗马的成立,标志着运动心理学的诞生。近40年来,运动心理学发展迅速,其研究组织不断完善,研究队伍不断增加。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方法逐步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展。运动心理学是体育科学中有广泛影响学科之一的观点,已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所达成共识。尽管处于“不惑之年”,但运动心理学仍是一门年轻而又新兴的学科,仍有诸多的疑惑需要我们去澄清。本文分析了近四年的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论文特点,以期能对我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有所借鉴。

1 研究方法

本文对上述244篇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大期刊研究领域各有侧重 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可从宏观上分为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又可分为竞技运动、体育教育和大众锻炼三大领域。笔者在做本次统计时,将没有具体规定研究对象的研究都归为基础理论研究,即其研究的内容对运动员、学生和大众健身者都实用。从本次统计来看(表1),竞技运动领域独占鳌头,共计148篇,占61%;基础理论研究紧随其后,共计53篇,占22%;大众锻炼位居第三,共计31篇,占13%;而体育教育领域最受冷落,仅有8篇,只占3%。显然,以高水平运动员为中心的竞技运动研究受到了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也受到了很好的关注,而体育教育研究却显得相当薄弱。

四大期刊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应用运动心理学》期刊(JASP)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走在了其他期刊的前面,并将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应用到了其他领域,如演员的表演和特警的压力处理;《运动心理学家》期刊(SP)对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最多,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这其中有很多关于运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IJSP)对大众锻炼投入了最大的兴趣;《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期刊(JSEP)对竞技运动、体育教育和大众锻炼三大领域均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相对来讲,研究领域较为均衡。当然,其中的统计结果与《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IJSP)2001、2002年的论文以及《运动心理学家》期刊(SP)2001年的论文没有计算在内有关。

2.2 四大期刊的研究热点 从总体上讲,四大期刊研究具体领域涉及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运动自信、运动认知加工、运动社会心理、流畅状态(高峰体验)、心理耗竭、多元文化、赛前状态、优秀运动员心理品质、影响运动成绩的综合因素等多方面,并在很多方面作了详尽的系列研究。而过去较热的运动员的个性研究却受到冷落。笔者在对每一文献研究内容归类时,择其主要内容予以归类,如对“应对策略”的研究,尽管也涉及到情绪,但主要内容是心理训练技能方面,则将其归为心理技能。笔者对四大国际心理学期刊的研究热点前五项作了统计(表2)。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自我、运动认知等方面受到了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的青睐,这五项之和达到了总文献数的52.5%。

关于运动动机,主要集中在内部动机及成就目标方面的研究。动机问题成为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首要热点,值得我们探讨。“动机研究并不是中国运动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流,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可能同整个中国心理学的研究传统有关。动机问题是体育运动实践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应当引起关注”。

关于运动情绪,主要集中在心境状态和运动焦虑方面。《应用运动心理学》期刊对心境状态量表作了一系列的综述研究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期刊从角色模糊、任务凝聚力和剧烈运动情景等角度对状态焦虑作了探讨。

关于心理技能,以应对策略、目标设置和表象训练的研究居多,并致力于利用现代科技设备的辅助训练。心理训练的内容因任务、项目和对象而异。一般包括:运动员成就动机与必胜信心(理想、信念);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勇敢顽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出色的专项认知能力(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运动感知觉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能力;优良的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目前各国普遍应用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技术主要有行为矫正和认知调整两大方面:放松训练、表象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目标设置训练、系统脱敏训练、模拟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

关于自我,则围绕自我形象、自尊和运动自信来研究。自我是社会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其中自我效能最早出现在1977年班杜拉的《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1997年出版的《自我效能:控制的运用》一书,对自我效能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系统的建构。自我理论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有:在运动技能获得和运用中的作用,对运动能力的调节,对体育锻炼的采纳和坚持的影响,团体自我对个体的影响。

关于运动认知,则多与运动项目相结合,侧重于某一认知理论的检验。对运动认知的研究热潮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认知运动心理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兴起与母科学中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流趋势有很大关系。认知运动心理学目前已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认知运动心理学主要运用计算机模拟法、流程图示法、口语报告法、内隐联想测验法来对运动员的知觉、注意、预测、判断等信息加工过程进行研究。

运动社会心理尽管在表中没有列出,但仍是关注热点之一,多集中在运动员的社会支持、运动员的组织压力、团体凝聚力、团队建设、运动员角色尝试、运动攻击和暴力运动中的领导行为、对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甚至是婚姻关系也予以了极大关注,进行了相关的个案研究。

四大期刊研究热点是:《应用运动心理学》期刊(JASP)把运动情绪的研究放在了首位,占该刊总文献数的22.7%。并有较多的文献集中于心境状态量表的检验。《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期刊(JSEP)对运动动机的研究排在了首位,占该刊总文献数的26.1%,其次为运动认知,占该期刊总文献数的13.0%。《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USP)对运动认知的研究排在了首位,占该刊总文献数的21.3%,其次为心理技能占该期刊总文献数的17.0%。《运动心理学家》期刊(SP)位居第一位的研究是心理技能,占该刊总文献数的24.2%,另外的关注点便是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占该期刊总文献数的14.5%。对研究热点的取向不同,反映了四大期刊各自的特点。

2.3 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 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最有用的

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研究方法是我们从事研究的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以及过程的总和。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从可否实证角度讲,可以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采用自然主义的态度,以观察资料作为研究起点(而非理论假设),具有描述性、探索性、情景性和主体性的特征。“定性研究是资料驱动式的研究,从问题开始,以假设结束,与定量研究正好相反。”定量研究从特定假设出发,通过测验与测量计算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来预测或作出因果解释。从研究性质来看,可分为描述研究、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描述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研究的问题,如现状与对策研究;实验研究是指根据研究假设,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对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模拟、变革等手段进行观察,从而取得被研究对象特征及其属性的一种研究;理论研究则是对复杂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或一般性结论。三种研究各有侧重,描述研究主要是体现问题;实验研究主要是找出可行办法;理论研究则侧重于预见性地构造某一体系,或予以总结、概括,使其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在定性与定量研究中,又要使用很多具体的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实验法、量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现场调查法、研究评价法、个案研究法和元分析等等。

四大期刊使用的具体方法(表3),实验法仍是研究的首选,而且实验多以真实情境为主,以追求更好的生态学效度。它与量表问卷调查之和超过了半壁江山,说明了以量化为主要形式的实证研究在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个案研究也受到重视,涉及到高水平运动中组织压力、运动损伤、运动员新旧方法的快速校正、运用心境状态量表的自行车选手高强度训练的监控、个案分析方法、教练与运动员的婚姻关系等方面。另外,元分析的方法也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文献综述的客观性。有对心境状态量表和运动成绩的元分析、对竞赛焦虑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元分析、对运动员和非运动员身体意向的比较的元分析以及对身体锻炼、竞技运动和体育课中因果关系的知觉点的元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文献分析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考虑到几乎所有的论文都要使用这一方法,本次统计没有将其列入。

2.4 研究对象有待丰富 运动心理学的三大领域都有自己的研究主体。竞技运动领域研究的主体是运动员,体育教育领域研究的主体是学生,而大众锻炼领域研究的主体当然是体育锻炼参与者。如果撇开这些基本的主体不谈,看看国际运动心理学界关注了哪些特殊对象,可能会对我们开阔思路有所借鉴。笔者对研究的特殊对象进行了统计(表4)。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被研究者当作了首选对象,这可能与大学生生活相对规律、聚居相对稳定、控制难度相对较小、求得大样本量相对容易有关系。教练员与运动员朝夕相处,也受到了很好的关注。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的研究视野比较开阔,还涉及到了奥运会运动员、奥运冠军、残疾运动员、裁判、儿童、心理咨询师、表演艺术家、自杀倾向者、特警部队以及同性恋者。预示了应用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广阔前景。然而,我们也看到,对于运动员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残疾运动员的研究尽管有所涉足,但研究的质与量却“相形见绌”,说明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2.5 研究项目有待增加 运动心理学既然是研究体育运动的学科,按理可能会涉及到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但事实并非所想。这除了与刊物版面有关,还与研究者的研究热点和兴趣有很大关系。笔者将244篇论文中涉及到的所有项目进行了统计(表5)。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到,研究所涉及项目较为分散,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足球、篮球、网球、曲棍球、橄榄球、高尔夫、田径、射击、冰球、排球。这些项目的研究关注度高,与这些体育项目在西方国家所受欢迎程度和开展范围有很大关系。但同时仍有一些运动项目未被提及,如:羽毛球、击剑、跳水等项目。

3 结论与建议

1)研究领域从早期的研究运动员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的竞技运动领域,不断地扩展到体育锻炼的动机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和通过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但是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仍然是主流。而对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

2)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自我、运动认知等方面的一直是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流畅:状态及心理疲劳也受到了较好的关注。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系列研究。

3)实验法仍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流。量表问卷的研究也是势头不减,说明了以量化为主要形式的实证研究在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从研究的功能来看,干预性和控制性研究受到重视。科学研究常常从描述与预测功能发展到解释与控制功能,这也是科学成熟的表现之一。干预性和控制性研究受到重视,说明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日渐成熟。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共心理学 课程建设 活动性 应用性

[作者简介]张莉(1963- ),女,重庆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重庆 400052)廖全明(1968- ),男,四川营山人,成都师范学院教育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四川 成都 61113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35-02

公共心理学课程是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为学生传授教育教学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重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活乐趣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乃至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的地位。但目前学生普遍反映不愿意听公共心理学课,为了改变学生对公共心理学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应以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为中心,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与题库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推动学校“教学应用型大学”战略的具体实施。

一、公共心理学教学突出实践应用性改革目标的必要性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对课程教学产生的真正效益并不“感冒”,普遍反映课程内容与现实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学、教师教的积极性都不高,实际教学效果离教学要求存有较大差距。造成公共心理学教学的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程教学与学生真正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缺乏必要联系,不能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切实的指导;教学内容偏重于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简单介绍,忽视相关技能的培养,学生不知道如何将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等。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要建立在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的基础上,在学生面对新的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实现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转化,这是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目标,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

从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由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部分组成,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是传授心理学知识应以“基础”为主,强调“应用性”,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现象、主要概念和主要理论与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实践应用性改革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试方法与试题库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必要的调整。

二、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教学内容

教材选择在实现教学目标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尽管各高校对心理学教学目标描述相近,但所选用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可能不同,在不同时期也会有变化。如长江师范学院曾经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叶奕乾教授主编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主编的公共《心理学》教材,教师自编的《心理学》教材,还专门建立了心理学题库,但效果总是不太好,讲授内容总是按照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开始,然后讲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的模式,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教师讲起来生搬硬套,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教师的参考书籍做了统计,主要有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希庭教授编写的《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孟昭兰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这反映出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没有脱离普通心理学的结构模式。要改变高校现有公共心理学教学现状,应以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为依据,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

首先,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要减少对通俗易懂的概念的讲解,增加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心理现象的分析。在原来的讲解中,传统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感觉,要讲、要背,还要举出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讲完一个概念后,一节课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但学生却感到没有多少收获。其实对感觉等心理现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概念,只需稍加提示即可,不需要花整节课的时间讲授。但对于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心理现象,如在重庆万州发生的,网络中出现的木子美、兽兽现象等,学生关注较多,社会也较为关注,而且其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学规律与知识。这要求我们站在实践应用性的角度上,审视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既保留传统教材内容,又增加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内容,让学生对心理学有基本认识,但又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如可增加心理现象脑成像研究成果、无意识心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问题、情绪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与情绪调节、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大5人格”理论等。

其次,要加强对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介绍。不能生搬硬套,要在介绍研究成果时顺便讲授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如跟学生说认识观念会影响情绪,跟学生讲影响学生情绪的认识观念有哪些,学生听起来就可能似懂非懂,感觉好象是教师把一些判断句与一些情绪词语生生扯到了一起。但如果讲研究过程,即使是很通俗简单的介绍,情况也可能要好很多,因为学生可从中理解心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听了以后能够对心理现象说出原因。

再次,增加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与比例。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全面优化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公共心理学的各个章节都可以设计相应的活动性教学内容,如在知觉一章中可结合自我知觉设计“认识我自己”“我是谁”等活动,在思维一章中可结合思维类型设计“动手又动脑”等活动,心理活动课内容还可以与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角色扮演、行为训练、认知讨论、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

最后,要强化应用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突出介绍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销售心理学等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如行为矫正情绪调节、老年人的行为调适等,这些内容学生感兴趣,可操作性较强。

笔者认为,要搞好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凝练特色,促进高校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应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不是重新选择教材,不是不痛不痒地改变其中的某部分内容,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让学生感到教师讲授的内容对学生有用,对提升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有帮助。

三、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公共心理学教学需要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善于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分析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形成教育教学能力。这决定了心理学教学既要有学科教学的方法,又要有活动教学的方法。特别是在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学习心理学理论和规律离不开活动教学方法的全面实施。具体来说,新的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两个部分。

首先,体现为活动性与应用性的教学方法的变化,包括以下教学活动成分的显著增加:一是讨论活动课。传统的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一节课下来学生说不上几句话,当然不是学生不愿意说,而是根本就没有机会说。学期结束时,学生只能依赖死记硬背通过课程考试。如果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运用讨论课,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将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产生很好的作用。一般来说,在一个学期中,可安排2~3次讨论课。讨论课前要跟学生提要求,如事先查阅文献、写出讨论提纲,对某一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等。讨论课上学生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现实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获得关于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心理学观点,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演示实验课。传统心理学课堂是没有实验课的,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心理学实验课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课堂讲授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众多,虽然开设实验室实验课缺乏现实可行性,但完全可以尝试开设演示性心理学实验课,如“注意的广度”“颜色的混合”和“大小恒常性”等实验,以很好地增加学生对常见心理学现象的另一种奇妙视野和独特理解。心理学教研室要能够形成制度,如演示实验项目教研制度、心理学实验方法学习制度等,特别是实验方法学习制度,让大家先学习,教师先具备了基础,以开展好心理学实验教学活动。三是课外练习与实践作业。公共课心理学教学过去很少布置作业,这是教师上课的通病,特别是随着各高校对公共课教学重视程度的降低、高校工作重心向学科建设的转移,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观念。学生缺少练习和动手的机会,学习效果常常很不好,这是造成学生诸多怨言的重要原因。对作业的布置,不一定要每周都有,但一学期下来至少要有3次甚至更多,才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作业形式可灵活多样,如课后思考与练习、写小论文、关于教育心理现象的主题演讲、小板报、小讲座等。

其次,教学手段的显著变化。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品位的提升为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带来了机会,教室变成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装上了现代化的实验控制系统。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大量使用,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在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至少要充分利用好以下两方面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一,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备课、写教案、讲课都可使用计算机。使用现代化手段备课和教学,不仅节省了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加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新的教学需要,随时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中,可尽量多地使用图片、幻灯片、模拟情景片等手段,把心理学概念、理论、观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把“静止”的知识变成“活动”的现场。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已经将校园局域网当作课程学习的重要资源。一些优秀的教学录像带、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如艾宾浩斯记忆实验)等内容,如果放在课堂教学上,必然占用较多的时间,如果舍去会较为可惜,因为这些内容对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考虑将这些内容放在校园局域网的课程资源平台上,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有限空间,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索自我心灵的更多机会。

四、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考试方法,建设案例库

一般来说,各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学生学期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作业(占30%)。无论期末考试还是平时作业,都是对知识记忆的强调和运用知识分析固定问题的现实状况,并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健全人格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情况。在公共课心理学的成绩评定中,建议分成三部分,分别是考卷分数(占60%)、活动课分数(占20%)、平时作业(占20%),即适当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了解学生人格与能力的基本情况。

为了贯彻实践应用性教学改革目标,建议进行心理学案例库建设。案例库的内容应包括: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案例,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案例,良好的师生关系案例,分析与处理学生学习、行为以及社会适应问题案例,常见心理现象分析案例等。案例库在初步形成后,可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形式,提高案例及其分析的质量,并拓宽案例库的使用范围,使之成为配合公共心理学教学、有效检验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较为全面的资料库。

五、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公共心理学的育智、育能和育心功能相应地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心理学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现代教育观念,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以及更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但由于任课教师本身工作经历的限制、工作态度与教育观念的狭隘,造成其心理学教学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为了与实践应用性教学改革目标相适应,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做以下工作:

做好新教师的选拔引进工作。总体上看来,各高校心理学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专业基础还不够扎实,个别教师甚至还存在教学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如有的教师认为现在上课好不好无所谓,甚至会说“我不上课又怎么样,你找别人啊,你能找到别人吗?”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始终没有一种危机感。当然引进新教师不仅是为了营造一种竞争的气氛,也是为了提升教学水平,因为教学水平要建立在渊博的学识基础上,不然无法谈及丰富的信息量和课堂的即兴发挥。

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实行了每学期的学生评教和领导评教制度。但高校内人际网络相对单纯,领导们评教时往往会照顾大家的面子,不敢把分数打得太低,这样容易使领导的评价失去客观性,所以不妨以学生评教作为根本依据,制定必要的奖励与惩罚制度。活动课的增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考试方法的变化无不考验着教师既有的教学观念,但这些改革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说学习积极性与效果紧密相关,因此以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是必要的。

加强心理学教师与学生教育实习的联系。实际上,让每一个心理学教师都从事中小学教学显然不现实,但在组织上保证心理学教师充分参与学生的教育实习是可行的,如参与学生的试讲、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实习检查等。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的教育实习效果,还可以接触中小学教学实际,弥补自身工作经历、感性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中青年心理学教师,要让他们参与学生的中小学教学实习,并形成制度。

在突出活动性和实用性特色后,学生评教的满意率得到了提高,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学生及社会的期望仍有距离。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要做到真正让学生满意,让高校各个教学系院满意,让全社会满意。为此,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双.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7).

上一篇: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范文 下一篇: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