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4:15:54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校园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各高校大力建设综合性的学校官网。学校官网就是学校的形象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最直接地了解学校,不仅可以窥见学校的校容校貌、办学实力、师生风采,还可以从中感受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精神。纵观省内各高校的官网主页,各显风采,各有特色,都借助特定的名称、标志、图案、字体、色彩、文案等视觉要素,建立网页栏目,将学校丰富的信息资源呈现在不同位置的栏目里,这些栏目展示了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用以向社会公众准确、清晰地表达学校办学理念和行为特征。校训和校标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名片。校训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治学风格的体现,是大学精神的凝炼和校园文化的灵魂,也是师生立身处世、从教求学的行为准则。校标则是学校性质和特征的外在表征,蕴含着这所学校的办学历史,也是校风、校园精神的综合反映,是学校特色与个性的浓缩,映射了大学的品质。在各高校的官网上,校训、校标都占据显要位置。福建师大的主页,学校新老两个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交相辉映,寓意着师大的文脉在新校区的传承,校训“知明行笃,启诚致广”呈现在主页最醒目位置。泉州师范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在它的主页,校训“善学如泉,正心至大”体现了全院师生复办泉州大学的共同愿景。除此之外,学校简介、校情片、校史记忆、校史年鉴、历史沿革、校友风采等栏目都记录学校的历史,反映了学校的发展,展望美好的愿景,以史育人,形成以“校风”为中心的校园文化传统熏陶、教育、激励学生追求广博知识和高尚人格的形成,对学校的精神内涵进行了诠释。厦门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还将校歌谱写在官网上,浓缩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唱出了学校光荣的使命,激励了师生昂扬的斗志,是优秀校园文化的彰显。环境是大学彰显学校实力的基点,是大学得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环境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多的是负载着文化的砝码,成为大学文化孕育的载体,营造厚重的文化氛围,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各高校旖旎的校园都展现在校园风光的栏目上。厦门大学校园依山傍水,以红屋顶为特色的“嘉庚风格”的建筑散映在湖光山色之中,被誉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在官网上以二维、三维、卫星定位等多种形式一一展现。福建农林大学绿树成荫,郁郁葱葱,以它的繁枝绿叶荫庇莘莘学子,彰显校园厚重的积淀,它的彩色平面图将校园的主要楼群、道路、广场逐一示意,航拍图更是将校园美景如福建师范大学的图书馆,福州大学的科技楼,福建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集美大学的学生宿舍一览无遗。这些大楼是校园文化的物质根基,学校的传统、文化气质、精神风貌都融合在这些大楼的设计风格之中。在网络上我们能感受到优越的校园环境,尽显求知的宁静。针对高校师生的栏目更是异彩纷呈,校园信息、科学研究、学生在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机构设置、学科设置、招生就业等林林总总搭建了高校的制度构架。“院士风采”“名师录”等系列栏目一一展示了各个专业领域名师们卓尔不群的风采,体现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网上团校”、“青春厦大”、“红色之旅”、“校园视线”等栏目传递着正能量,显示着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的校园景象。更多的校园讨论驿站,如厦门大学的“鼓浪听涛”、福州大学的“庭芳苑”、福建农林大学的“沃土”、福建师范大学的“溪源”、闽江学院的“旗山晨馨”等BBS论坛,为大学生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发表意见、相互讨论提供了平台,构建了校园新型沟通方式,成为师生的心灵氧吧。2013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的官网主页一改往日的严肃风格,刊登了一张单人美女毕业生图片,占了大幅页面,网友将该女生称作“人大女神”,在网上引发强烈关注,好评如潮。人民大学主页的美女毕业生图片,让很多人自然想到了招生季的宣传,由此引发了不少调侃。许多同学表示,主页用这一张图片非常恰当地反映了当下毕业季的气氛,女主角也很漂亮,这样的学校主页才算得上高端霸气;也有同学表示,用毕业生的照片作为官方网站的首页图片,取代了以往单纯的学校景观和领导老师为主题的图片,是一种大胆的突破和创新。人大的校园官网曾一度因为点击率过高而瘫痪。紧随着人大的步伐,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流传出的校园照片同样在网上火了。厦门大学主页推出了一组小清新的动漫画,福建师范大学的一组“我在福建师大等你”的照片受到大批网友热捧,闽南师范大学一名长相甜美的女生更是举着“一起来闽南师大游泳吧”作为广告语,吸引人们的眼球。虽然这只是高校为招生所做的宣传,但是通过新媒体,吸引了人们的强烈关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各高校正是通过校园网页的展示,将校园文化通过网络走向社会,将静态的校园构建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数字化校园。形成“以校园门户网站为主体,以红色网站为旗帜,以学术、新闻、服务类网站为补充”的校园文化的分层次格局,用最外显的形式对外广为宣传。借助网络的魅力,校外网民可以方便地浏览校园网,了解学校,获得各类信息。同时也通过这种举措鞭策师生修身养德,激励学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让大学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凝聚师生的精神力量。

(二)以手机媒体为平台对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与渗透

手机,最初只是满足人们进行便捷语音通讯的工具,现在不仅成为可以承载各种信息的接收终端,而且在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成为一种可以进行信息传播、名副其实的媒体。“作为一种可以将移动中的人群联系起来的新兴媒体,手机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着。手机媒体以其便携性、隐私性与贴身性,及高度的个性化让拥有手机的人都成为电子人,无时无刻不通过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完成人际交流、移动信息和无线娱乐等一切功能,手机媒体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2]。利用手机媒体与校园文化互动,许多高校进行了大胆尝试,构建了“掌上校园”。福州大学开办了“福州大学手机报”,借助传统媒介的内容,通过“要闻”、“综合新闻”、“学生广场”、“副刊”等版块,结合手机媒介新形式,整合出新型的信息模式,不仅向师生发送新闻,还通过“读者调查”、“读者评报”等多渠道地宣传校园文化建设。厦门大学引进了易班网络互动平台,为开展各种学生活动提供便捷途径,目前已有42个学院22453多人次注册使用。手机媒体的信息内容多以简介的短标题形式出现,容易让师生快速获得最新消息,厦门大学推出“i厦大”手机客服端,用于最新的厦大资讯,如今已成为厦大学生爱用爱看,常用常看的综合性手机门户,成为热门讲座、各类演出的抢票活动、先进评选以及信息传达、舆论沟通的重要阵地。手机媒体的信息多带有针对性、实用性、互动性和服务性,利用这一特点,福建师范大学创新打造校园“微”文化,构建校园“微”体系、落实校园“微”服务、做好校园“微”引领,让校园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落地生根,进入手机“微时代”。在2012年福建师范大学的迎新活动中,校学生会的微博引发新、老生互动,通过各级团组织微博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快捷高效地解决了新生问路、咨询、贫困生资助、宿舍报修等问题,在24小时内转发、评论数达到了16322条,甚至还登上了当天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除了微博互动外,校学生会还“潜入”各个学院的新生群,在群共享里发放电子杂志《新生指南》。这份指南由该校学生会新闻中心的成员向身边同学征集素材编写而成,内容涉及福建师大的历史和校园介绍等[3]。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等高校都注册校园官方微博,各二级学院、班级、社团也建设了数百个组织微博,各微博之间相互关注,共享信息,粉丝群不计其数,基本囊括了使用手机上网的所有手机用户,开拓了校生沟通的新途径,提升了高校形象。各高校构建的“掌上校园”推进了学校各项管理,将不同专业的师生紧密联系起来,搭建工作、学习、生活和情感交流的平台,及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学校的工作要求和有关情况随时随地最新、最权威的信息,牢牢把握属于学校的话语权,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宣传和先进文化传播的强势。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转换,显现特有的文化意义,促进了社会民众传播意识的自觉,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

(三)以楼宇电视为支点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充实与拓展

除校园官网、手机媒体外,还有一些新媒体在校园文化传播中也承担着重要角色,较为突出的是楼宇电视和LED显示屏。楼宇电视是采用数字技术,从传统电视媒体延伸出来并依托传统电视媒体资源,选择楼、堂、馆、所等公共场所作为播出空间的新媒体。LED电子显示屏,则是以滚动播放的形式,传递校园信息,宣传先进经验、典型事迹,打造“电子文化墙”,搭建校园文化宣传符号系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教育人。福州几所高校,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公共区域,如学生广场、学术报告厅、会客厅、学生活动中心、食堂等配备了楼宇电视及LED,即时传播新闻资讯、学术通知、人文体育、时尚娱乐等公共信息,打造廊室文化,对校内最新信息的传递发挥着重要作用。我走访了几所高校,并对一些同学(以下A—R均为访谈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福州大学子兴楼前,楼宇电视传播的内容经常成为很多同学津津乐道的话题。在随机访谈中,A说:“我经常在那听音乐演唱会,五月天的演唱会曾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了好几天……”B说:“我喜欢体育,常在这看球赛,又叫又吼的过瘾!”C说:“我喜欢楼前的那块草坪,自由!我可以坐着,躺着,遇到我喜欢的内容就看看,不喜欢拔腿就走。”D说:“这里承载很多我的喜怒哀乐,常常在这看着人来人往,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很多事就想开了……”。在福建师大,E说“我每天经过大会堂,都会留意显示屏,看看今天有什么讲座……”F说:“只要时间不冲突,这里的每场讲座几乎都听了,音乐的、历史的、文学的,多听讲座,能够得到专业知识以外的很多见识,对我个人成长很有帮助。”G同学说:“讲座最直接体现一所大学的学术氛围,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活生生的教材。”H同学说:“这个显示屏传递的信息很重要,哪位大师来开讲座,我们一目了然。”

图书馆是营造馥郁书香和传播人文思想的理想场所,每所大学的图书馆建设都有其独有的特色,彰显大学的文化底蕴。如今高校的图书馆不仅馆藏门类齐全,还大力推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配备了LED,传播着最新文化资讯。在福州大学的随机访谈中,R说“每次到图书馆,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抬头看看显示屏,先了解下今天的资讯”,其他一些同学也觉得这个LED传递了许多图书馆的信息、学术报告厅的信息……近年来,各高校在公共区域设立了许多电子阅读屏,以滚动的方式刊登各类最新资讯,既快捷又方便,同时也让阅读更环保。在闽江学院学生食堂前矗立着多块电子阅读屏,来来往往的学生都会驻足浏览,“每天吃饭的时候我和同学们都会在这看看电子报纸,评论一番,再进食堂,它是精神食粮”,闽江学院的同学这么说。在当今,学校官网、手机媒体、楼宇电视等新兴媒体重构了既有的文化形态,在广度、深度上制约和影响每个个体乃至每一种社会活动。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大学校园文化传播的路径,合理利用新媒体,发挥文化教育的功效,承载和传递优良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文明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最普遍的追求。在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中,教育是第一因素,所以,教育和文明往往是同义词,文明也是有没有教育、有没有思想的常识性区别。人类社会自近代以来,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战争致人类的文明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使人类的文明有了新的内涵,即以科学技术为时代文明的精神内核。而这个“以科学技术为时代文明的精神内核”恰恰改变或者形成着当代教育的精神内核,这样的教育造就的大学生,就是文明、科学技术、时代精神相融合的历史人才。从清朝末年开始,中国开启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新文明时代,党和人民政府,不但继承着中国历史的文明使命,而且创造着新的文明历史。所以,当代中国的文明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当代人的身上。教育的新的使命是在新的时代使中国跻身世界文明大国。当下的社会,出现了许多反文明的行为,再一次使“文明”和“做一个文明人”成为社会与教育的问题,“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这是党的十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大学校园,是一个文明的校园。这个“文明校园”,并不仅仅是干净、整洁、安全、有秩序,它的使命是孕育和发展出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文明园地。当代大学校园的文明,在于以时代的“中国梦”,来营造自己的校园生活,作新一代的文明人。当代大学生,都是所谓的“90后”,父母那一辈人可能在青少年的时候,还在为温饱努力,他们则在手机、电脑的信息社会里游泳,而且以追求个性为人生意义。大学校园,可以看成是优秀“90后”的个性张扬广场,而且是以时尚为导向的潮流。“个性”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根本特征,当然,这个“个性”还带有“随性”和“任性”的味道。然而,当代大学生最大的文明在于,他们没有失却理想主义,他们这一代恰恰是“做梦”的一代,正与主席的“中国梦”的理念相呼应。他们的父母辈,还不敢做梦,只能谨慎地、踏实地、甚至小心翼翼地埋头苦干,那是他们父母辈人的文明特征。而大学校园文化的文明特征,正是一个理性的、科学的、知识的、时代的、国家的文明梦。换句话说,大学对大学生的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这个意义上,正是把主席的“中国梦”,与大学生的“个人梦”,实现着对结,也就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文明,是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对接的文明。说起文明,必然应该与文化一起讨论。仔细研究,文化与文明有时是一个意思,有时却是有区别的一个概念,日常用语可以不区分,在学术讨论上则必须区分。文化着重于人的精神以及内在的东西,文明着重于外在的、看得见的,特别是物质利益与外观的表现,如建国前出洋留学的人回来,他们的谈吐与装扮———嘴里说话夹杂着外文,穿西装,手里拎着文明棍等西方生活方式,我们往往说他们是“文明人”,难道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是文明人,是野蛮人不成?实际上,这样的“文明”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很坚挺,譬如,使用现代科技的人,似乎都是追随现代文明的人,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这既是我们时代在物质上的某种发达,实际上也是我们在文化上的一种萎缩。因为,信息科技时代,大家都用手机、iphone、ipad一类的高科技产品把自己武装起来,却往往不会读书,不会写文章,连写字都退化了,走路也退化了,只会坐车。文化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渺茫起来了。我们应该知道,科技使人丧失了义务感,甚至丧失了一般的伦理道德,这正是有文明生活方式,却没有文化精神的一代人。所以,大学校园的文明,更应该是文化精神。当代关于文化的另外一个危险是,把文化当成商品或者时髦,甚至成为一个媚俗的产业,大学校园也充斥着这样的所谓“文化垃圾”或者“垃圾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应该是用高深的思想浸淫的氛围,具体说来,是以典籍为文化、为思想,以读书为生活,以思考为人生,以艺术为气质,以国家天下为己任。而中国当下的大学,这些本来应该高尚的文化活动,都被社会上流行的浅薄与恶俗的“文艺节目”冲击得是非不清、善丑不明了,高尚膜拜低俗,倒成了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气象。

二、“自由”:对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发展意义

自由是全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所赋予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自由的概念,虽然也是从人类的自由概念那里继承下来的,但它突出了自由概念的实践性。因为,它是经过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自由概念,长期矢志不渝的实践而发展出来的。所以,自由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更不是一个理论空谈,或者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的“异想天开”,自由归根结底是一个实践活动。自由的这个实践属性,是指导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发展意义。大学校园文化,笼统地说,包括人的文化、物的文化、知识文化,但归根结底是人的文化。大学生虽然在学校只有四年时间,却是他们人生最重要的岁月,也是他们在社会挣得身份的地方。换一句话说,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为一个有担当的、有文化的、有知识的、有道德的人的起点。这个地点,理所当然应该以人的最根本的属性———自由———为教育。大学校园文化中的这个自由,应该是经过正规的教育、规范的、法律的、实践于大学生身上的校园文化自由,这个自由以时代精神,以国家命运为实践特征。尤其是以大学生的社会身份、时代教育、社会要求、历史使命为要求。大学校园文化的自由,更多的应该是当下时代的要求。每个时代的大学校园文化,都有其时代特征。譬如,1980年代的大学生,是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历史使命。那时,虽然人民和国家仍处在从饥饿向温饱过渡阶段,但人民却对社会和未来充满着希望。当时最激动人心的歌曲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它预示着国家的丰收,也昭显着人们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当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已从农耕文明,走到了生机勃勃的工业文明或者海洋文明,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就是在自己这一代大学生身上使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或者说,使中国在世界上崛起。那么,大学校园,应该是大学生的希望的田野,也是大学生的中国梦的自由飞翔之地。

三、“爱国”:对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个人归属意义

“爱国”是永恒的话题。大学生的爱国,应该是以爱中国文化为核心的爱国主义,要把中国文化在自身教育与个人生命中发扬光大,并且要将中国文化深深地根植于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灵魂当中。文化在根本的意义上是全人类的,不应该分地域、民族和人种,但人的出生却是有地域与民族和人种的区别,更有政治上的差异,在文化的运用上,我们无法否认文化的这种政治属性。而教育恰恰是政治的一个部分,甚至教育本身就是政治。对大学生来说,中国文化就代表着祖国。当然,对所有中国人来说,中国文化也代表着祖国。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就把中国文化带到哪里,海外的唐人街、华人居住区,最浓重的、最能够说明是华人的,就是中国文化,和生活在那里的华人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化,在这个时代,应该向深的层次和广的层次发展的时代。中国,能够成为为人类贡献文化与思想的大国,而不仅仅是经济大国。所以,中国梦,就是中国文化梦,爱中国,就是爱中国文化。譬如,我国现在在世界各地办了那么多的孔子学院,就是一个积极的国家文化策略。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一方面强调全人类的一体化,另外一方面却强化着自己的民族与国家。这些想法,都进入了大学教育和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之中,这对大学生的影响,比对社会其他人群的影响要大得多。那么,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气质,中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应该如何在全球化时代,铸造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或者爱国主义,在这个时代,要以爱国家的文化为核心精神,正像西方学者说的:自己的祖国是祖国的文化。中国人可以移民到外国,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生活,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发生改变,但惟独祖国的文化,是不能抹掉的精神印记和身份印记,人生于斯,死于斯。那么,大学校园文化,应该在祖国文化这个意义上,把大学生的精神血脉高高地隆起来。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建设

主席的“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中国文化梦”,我们的爱国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爱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代表着中国。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建设理论。大学校园文化,正是应该基于中国文化的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里,实践的正是中国文化。那么,我们怎么体认中国文化呢?这些年来,国家在文化建设上提出了许多思路,也进行了人力物力的投入,甚至中国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和商业。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中国文化俨然成为一个话题,从民间的“国学热”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莫不以中国文化为“卖点”。我们试以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为中国读书界专门写的序言,来体认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亨廷顿说:“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国人对其文明的独特性和成就亦有非常清楚的意识。中国学者因此十分自然地从文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把世界看作是一个具有各种不同文明的、而且有时是相互竞争的文明的世界。因此,据我所知,中国学者对我1993年的文章《文明的冲突》所作的评论总的来说精深而富有洞见,虽然他们有时也误解了我论证中的政策含义,并对之持相当批评的态度。……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一模式强调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要作用,它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而它长期为西方的国际关系学者所忽视;同时在全世界,人们正在根据文化来重新界定自己的认同。文明的分析框架因此提供了一个对正在呈现的现实的洞见。它也提出了一个全世界许多人们认为似乎可能和合意的论点,即: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那些最大的文明也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它们的领导国家或是核心国家———美国、欧洲联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将来可能还有巴西和南非,或许再加上某个伊斯兰国家,将是世界舞台的主要活动者。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可以看出,在亨廷顿的学说中,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影响人类的七大文明之一,这就把我们常常说的“中国文明是世界上的古老文明”这一说法现实化起来了,我们中国不仅是古老的文明,还是现代文明,而且是对人类发展不可忽视的现代文明。所以,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推演到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关系。大学校园文化,应该是站在人类文化的制高点上看世界的文化,而支撑这个制高点的,却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时代,自己的教育。那么,将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时代,自己的教育,和世界的文化,世界的时代,世界的教育,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就是自己的所处时代的政治。这个政治,就是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这个梦”。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从上文对网络舆论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中可以看出,网络舆论是一个具有突出普遍性的舆论形态,而网络信息作为网络舆论的重要因素,其对校园文化的建构也具有深刻的作用和影响。从网络舆论的视野观察,校园文化更倾向于一种现代化、信息化校园文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在高校的广泛应用,我国高校校园逐渐呈现出了信息化校园的特点,这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这种网络环境促使高校校园文化向着信息化校园文化转变[5]。在信息化校园文化逐渐发展并成为当今大学校园文化重要环境特征的时候,网络舆论作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因素,也随着信息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不断深入而对校园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网络舆论与校园文化产生越来越多的关联;其次,随着校园文化参与者对网络信息逐步加深的依赖,网络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的来源,或者说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校园文化的缔造者之一。

1.1网络舆论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关联网络舆论作为一个社会舆论现象,有其自身独特的主体,也就是舆论的参与者。在社会舆论的一般研究中,舆论的主体被认为是对舆论话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言论、观点、态度的人。对于网络舆论而言,舆论的主体则是参与舆论形成过程,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表达自己意见和态度的网民,以及受到网络舆论中优势声音影响的互联网使用者。对于校园文化而言,校园文化的实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特定范围内的文化环境。这个特定的范围就是校园文化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依附于高校这个载体,通过高校这一载体反映和传播的文化。从广义理解,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从狭义上理解,校园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是指除了教育、教学、管理以外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主要内容是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校风学风建设、文化艺术活动。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参与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其他校园活动的人。而校园文化的主体,则由校园中的教师、职工、学生等共同构成。校园文化的主体与网络舆论的主体,虽然是分属两个范畴的概念,但网络与校园的紧密联系,网络信息在校园中的广泛传播,则在这两个不同范畴的主体之间建立了关联。从网络信息传播的参与者来看,在校的大学生是我国网民数量最为集中的群体,同时也是活跃在网络上最为引人注目的群体。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习惯、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网络信息或者说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更为明显。大学教师作为在知识掌握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其发出的声音往往成为社会中的优势声音,这也就决定了大学教师群体在互联网上声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舆论的主体更多地集中在大学这一特定环境中,而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则受到网络舆论的较大影响。

1.2网络舆论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信息关联网络舆论的重要存在方式是基于网络产生或扩散的信息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传播,而这一信息被关注和传播的过程,在大学校园中则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一方面,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校园网络平台正逐渐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逐渐成为网络舆论生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广泛关注也使得网络信息越来越多地被转化为网民和非网民共同关注的社会信息,从而促成网络舆论向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舆论的发展。网络舆论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信息关联,就是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大学校园对网络信息的接纳和再传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今天,在我国大学校园中,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大众媒介就是互联网。在广播影响日益下降、电视在大学校园中无法被大多数学生经常接触使用,而计算机在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学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的情况下,网络也就成为了大学校园中最具普遍意义的大众媒介和信息传播工具。互联网搭建起的既是一个社会信息向大学校园传播的渠道,同时也是一个校园中信息、共享的平台。网络舆论的信息传播过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渠道和平台,才得以在校园文化中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同时,校园文化中的原发信息也得以通过这样的渠道,成为网络舆论和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网络舆论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缔造作用网络舆论对校园文化的缔造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对校园文化内容的丰富以及对校园文化发展的导向作用两个方面。(1)网络舆论有很强的流行性特征,这一特征将网络舆论的观点和议题与流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流行文化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也逐渐成为了引导流行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网络舆论与流行文化的这种紧密联系,也使得网络舆论能够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丰富校园文化。一方面,网络舆论直接吸引校园文化的主体积极参与,并直接为校园文化提供信息素材;另一方面,网络舆论通过对流行文化的重大影响,促使流行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不断渗透,从而间接影响和丰富校园文化。如今我国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日益依赖互联网的生活方式、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信息平台,都说明了网络舆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的构成这一事实和发展趋势。(2)校园文化究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气氛建立在校园文化主体共同倾向和倡导的行为范式以及价值倾向之上。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和人们对网络工具的过度依赖,改变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主体的大学师生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倾向。网络舆论日渐深入的影响,也使得舆论的观点、倾向和态度越来越多地转化为校园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甚至主导地位的态度和倾向。校园文化的走向,也在这种网络舆论观点的渗透过程中,逐渐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并越来越多地趋同于网络舆论的观点和走向。

2网络舆论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方式

2.1从议题角度形成关联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舆论形态,在其日渐扩大的影响力推动下,逐渐占据了中国社会舆论形态最重要的位置。从网络舆论的生发过程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的主要形态也从简单的网络流行语,逐渐转化为网络热点事件,进而发展为网络意见和态度。从互联网技术平台来看,网络舆论的生发空间,也从过去的论坛、QQ群、贴吧,逐渐丰富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对于大学校园文化而言,构成校园文化主体的核心成员是大学生,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接触大众媒介信息的过程中,网络信息占据了主导性的优势地位。大学生的信息主要来自于互联网,这就决定了网络信息在大学生的信息环境中承担了主要构成要素的角色。2009年以后,自媒体时代逐渐到来,大学生也就成为了自媒体时代的“原住民”,在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变革中,来自互联网的信息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信息的主要议题,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声音和观点的渠道。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大学校园的议题与网络舆论的热点呈现出了高度关联的态势,同时,由于学生缺乏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介的接触渠道,网络舆论对校园议题的设置作用凸显。这种对校园议题的设置直接影响,是网络舆论对校园文化影响的最突出表现。

2.2从价值观角度形成关联网络舆论通过直接影响校园议题的方式,将网络舆论的对象直接延伸到校园文化议程当中,这一过程一方面是网络舆论将舆论热点过渡到校园话题的过程,另一方面还是网络舆论引导和影响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念的过程。由于在生发过程中,网络舆论处于互联网的相对封闭的范围内,而网络舆论产生的环境又是基于互联网某一平台的小众传播,因此,群体意见和群体价值观念就会在舆论事件和观点的传播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这是传统大众媒体信息经过媒介机构把关后的传播过程中所不会出现的问题。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论产生中起到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群体被直接拉入了网络舆论相对群体化的价值规范中。

3结语

网络舆论作为近十年来中国社会舆论发展中一支不断壮大的力量,同时也是对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和校园舆论影响最为直接和重大的舆论形态。它其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大学价值观念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网络舆论与校园文化的相互影响中,校园文化对网络舆论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校园文化主体的核心是师生,而且在诸多网民中校园师生又是最熟悉网络技术、最频繁使用网络的“网络族”,所以,以这个“网络族”为主体产生的校园文化,必将对网络舆论产生显著的反作用。大学生们热衷的议题、讨论中反映出的价值观念,又往往形成新的网络舆论。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1.1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存在负面影响

大学作为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汇中心,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已不能像过去那样象牙塔般游离于社会之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正势不可挡地向师生传递各种的价值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将直面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一个文化因素,在他本土的社会体内本来无害或是有利的,但是把它移植于另一个社会体内,却很容易产生意外的、极大的破坏作用。”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少、鉴别能力弱、可塑性较强,那些夹杂着消极、颓废、极端思想观念的多元文化和多维价值容易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1.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负面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热衷于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在虚拟世界里进行沟通、交际,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缺乏真诚,并怀疑他人的真诚,影响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由于学生媒介素养的欠缺,导致不少大学生在接触新媒体时出现娱乐化和依赖性倾向,把新媒体变成娱乐平台,并过分依赖新媒体快捷便利地复制信息,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2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校园文化的途径

2.1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合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传统媒体在建设校园文化和弘扬主旋律上具有导向鲜明、公信力强、经验丰富的优势。新媒体则具有互动性强、自由度高、发展空间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在继续发挥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及时占领文化建设新阵地,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向互动、优势互补。

2.2加强新媒体技术队伍建设

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加强新媒体技术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熟悉新媒体交流方式,掌握利用新媒体开展收集、编辑、传播信息的专业队伍,以更加平等的方式、亲近的姿态和多样的媒体方式与大学生展开交流,使大学校园文化更加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多维度关注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2.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

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正确处理自身与媒介的关系,对于抵制低俗文化侵扰,营造健康积极的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切实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其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辨别真伪、善恶、美丑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垃圾信息,不受腐朽堕落观念的影响。

2.4加强新媒体舆论引导和监管

要逐步建立完善科学的信息引导监管体系,提高对大量信息流的防范过滤,及时阻截不良信息在校内传播。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网络信息管理队伍,实时关注网上动态,通过技术监控、网上调查等方式,对BBS、微博、微信上流传的谣言及时发现、及时删除。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关注焦点,加强舆情研判,对各种不良情绪加以疏导,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要注重理论和技术创新,构建科学的校园文化传播体系,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正能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解读和诠释文学,涌现出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作品。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以参与活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调查》的问卷,以校园文化的视角,问卷主要涉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活动作品的内容、活动作品的形式、参与形式以及活动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调查问卷在征求业内几位开放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家意见并做出修改后,发放52份,有效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为96.1%。用专业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参与对象

笔者对参与此次活动学生的性别、年龄、分校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基本反映出国家开放大学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整体的结构与层次分布,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分校直属一分校占比12%,直属四分校占比12%,长安分校占比8%,高陵分校占比68%。调查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男生占比28%,女生占比72%。主要年龄集中在25岁以下的占比54%,25岁———35岁的占比28%,大多为青年学生。根据调查,西安分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集中在高陵分校。

2、作品内容

根据调查数据,西安分部的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中,选取中国古代文学为内容的占比72%,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容的占比28%,外国文学的选题为零。大部分学生喜好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由此可以反映出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也有涉及,对于外国文学题材较为陌生,无人选题。

3、作品形式

根据调查问卷,各分校参与学生采用的作品形式数据统计中,直属一分校采用的形式主要有情景剧演绎、朗诵和茶艺阐释等形式;直属四分校有情景剧演绎、舞蹈诠释、书法绘画、摄影诠释和朗诵作品等形式;长安分校主要以朗诵作品为主;高陵分校主要有书法绘画、朗诵作品和版画等形式。统计显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作品形式呈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和爱好,探索创新,凸显个性化设计,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彰显汉语言文学的风采。

4、参与形式

根据活动方案设计,参与活动的形式可以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协作,西安分部各分校参与形式的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学生采用了独立完成和小组协作两种参与形式。其中直属一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8%,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92%;直属四分校独立完成的学生占比46%,小组协作的学生占比54%;长安分校和高陵分校的学生均采用了独立完成的形式。根据整体数据统计,参与活动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选题内容的需求,不拘泥于形式,能够灵活选取合适的参与形式。

(二)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

1、活动效果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效果,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其中对于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学生为36人,占所选人次的76%,问卷中人数的72%;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学生人次为45人,占所选人次的95%,问卷中人数的90%;认为活动有助于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学生人次为47人,占所选人次的100%,问卷中人数的94%。该项调查显示,小组协作的学生普遍认为该活动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独立完成作品的部分同学缺乏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学生认为活动能够发挥个人的特长爱好,有助于丰富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2、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

我们对学生在活动中关于知识直观化、提升专业素养、增进文化艺术素养和提高专业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95%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直观化、具体化;91%的学生认为该活动有助于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素养;9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增进个体的文化艺术素养;100%的学生认为该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兴趣。根据数据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寓学于乐,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对汉语言文

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此次活动是否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以及是否希望该活动继续开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学生对此次活动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96%的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体现开放、自主、和谐的学习理念,更加适合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对于是否希望继续开展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态度,其中60%的学生希望能够继续开展活动,26%的学生希望能够推广开去,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8%的学生希望能够改进完善。根据分析,学生对汉语言文学校园文化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认为该活动更加适合开放大学的教育特色,并且希望继续开展甚至推广到其他专业。

二.反思和探索汉语言文学

“初荷亭亭立,探淘索金者多元品文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从学生自身的爱好和兴趣出发,结合自身的特长,以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诠释文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专业知识直观化,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艺术素养,活动效果显著,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据调查分析,此次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反思和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作品内容的选题不均匀

根据调查分析,活动作品的内容选题大多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其中外国文学的选题占比为零。究其原因,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内容相对熟悉,对于外国文学的内容掌握不够。此外,从艺术表现来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效果更为明显,也导致了学生选题的侧重。

2、作品形式整体多元化、个别分校单一化

活动作品的形式整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态势,但是根据调查数据,个别分校的活动作品形式仅限于一种或者两种艺术形式,仍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

3、个别分校学生参与形式简单化

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形式整体呈现出自由、多样化的特点,但是个别分校的学生参与形式均为独立完成,没有小组合作的形式。

4、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虽然活动中呈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活动作品,例如《海棠诗社》情景剧演绎,《李清照诗词解读》情境演绎,《王维山水诗解读》摄影作品等质量较高的作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作品形式单一,作品设计粗略,内容表达不够充分,质量欠佳的情况。

(二)改进和探索

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此次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对于“初荷亭亭立,多元品文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和探索。

1、创建作品内容选题参考

对于学生选题不均匀的情况,可以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作品内容选题参考,选题内容可以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领域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内容,给学生提供详尽、丰富的选题参考和辅助,提供支持服务,让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选题视野更加宽阔、广泛。更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和艺术视野。

2、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

根据统计分析,部分基层分校的学生活动作品存在作品形式单一,参与形式单一化的情况。根据调查反馈,个别分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指导教师和责任教师对活动内容领会不清楚,有趋于简单化管理的思维,导致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形式和作品形式单一化。针对以上问题,需加强对基层分校的支持服务,完善培训机制,让分校的主管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领会活动的精神,打破束缚和窠臼,以创新的思维、多元的形式解读文学,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生动、个性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精神。

3、完善审核、监督机制

针对作品良莠不齐的情况,活动小组需完善审核、监督机制,加强顶层设计,逐级管理、质量把控。加强对活动作品指导教师指导过程的审核和监督,保障学生活动作品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4、转变观念、打造个性化

校园文化“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个性特色。普林斯顿大学第28人校长威尔逊先生曾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像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像普林斯顿’。”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更应该符合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特点,具有开放大学的特色。从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构建符合开放大学的校园文化,以学科专业为切入点,转变观念,推陈出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个性化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精神。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系统具有开放性,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对环境既有依赖性又有适应性,相互影响。校园文化系统被视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开放性系统时,则社会文化就成为其外部环境。在信息化时代,校园文化的开放性、适应性不断增强。校园不再是象牙塔,校园文化也不再是单一文化,必然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矛盾碰撞、相互影响将更为激烈、显著。在整个社会系统中,与校园文化同为亚文化形态的区域文化和社区文化是与校园文化系统联系较为紧密、能对其产生较大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区域文化是人们在特定区域环境下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以及审美观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总和,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大学坐落于某一区域内,其文化不可避免地会烙上区域印迹。同时,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机构,对于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又必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8]。大学作为所在城市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和发展社区文化也是其对社会文化发挥影响作用的渠道之一。同样,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包括区域文化和社区文化在内的的各种社会文化也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有发挥积极作用的,也有起到消极作用的,如宣扬物质至上、娱乐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因此要重视建设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以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多数系统研究中很少区分子系统与分系统,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子系统对应的是系统的结构,而分系统对应的则是系统的活动或功能,两者可以描述为条与块的关系。以大学为例,大学的各级子系统包括学院、系、教研室、教师等,而分系统则由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构成。因此,根据系统论的相关解释,又可以将校园文化系统分为教学、管理、生活三大分系统。以教学分系统而言,体现为以教室、图书馆等为平台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载体为全体师生,承担着文化输入功能。生活分系统的主要载体为全校师生员工,主要是在寝室、体育馆、活动中心、食堂等场所开展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规范、检验着个体成员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又传递、塑造并显化了个体内在的文化特征,体现并传播了校园文化精神。因此,生活分系统更多地承载着文化输出的功能。管理分系统的主体主要由各级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组成,通过制度化的管理规范并内化着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多地承担着校园文化的转换功能。

系统的整体功能又不同于各分系统功能的简单累加,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挥出不同于分系统的新的整体功能。校园文化系统的整体功能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教育功能。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功能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在于塑造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品德、完善学生的人格,是促进学生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转换的加速器。二是创新功能。大学校园文化又有常变常新的一面,即在传承优良文化传统的同时又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大学传承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之功能。三是凝聚功能。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具有排斥性,而群体内部的文化则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通过大学的精神基础———目标、价值、理想、信念等得以实现,并通过其行为模式和准则得以不断强化,通过良好的校风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产生迁移,从而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四是导向功能。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通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文化活动、校园氛围等对师生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进行引导。大学校园汇聚了更多高层次的人才,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能够对社会文化产生导向作用。五是约束功能。作为大学校园文化核心的大学精神能够得到大学师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自觉实践,从而形成一种软约束力,促使所有成员自觉地规范自身的思想、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与学校目标保持统一[9]。

二、启示

(一)重视大学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办学成功的关键。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史,杰出校长的教育理念、著名专家学者的贡献是大学理念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得以形成、发展的关键[10]。因此,大学校长的选拔是关系到大学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当前研究型高校的校长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与知识水平,但约有60%的校长是现任职学校的毕业生,且多为理工科出身。而有研究表明,教育背景的多元化与大学校长的开明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在今后的大学校长选拔中应注重吸纳有更多综合性教育背景及在国际顶级大学学习、任教任职经历的优秀人才,以借助其宽广的视野、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推动高校向更高层次发展[11]。

(二)以学风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不仅仅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场所,大学教育的目标也不仅仅是探求真理和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因此,大学教育需要借助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大学应始终贯彻和传播诚信、求实和公正的价值追求。诚信、求实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根本,而公平公正的社会也正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建设目标。因此,开展诚信教育,树立求真务实的学风,确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12]。

(三)以校风建设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校训、校徽、校歌是校风的固化形式。在校风建设中,校徽的精心设计、校歌的谱写与传唱、校训的宣传与强化,是由表及里地传递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一所学校的良好校风是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而传承优良传统也正是当前校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强化学生熟知校史也是促进其加深对学校文化感知的重要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应加强校史展馆的建设,通过展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教学与研究成果等活动将学校的过去与现在、理念与实践更加自然地结合起来,使全体师生员工在了解学校历史的基础上加深对学校的认同感。

(四)加强师生交流,共建校园文化教学活动是校园文化精神内核赖以形成的基础,对学校特色、校风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是实现教育和引导功能的主要路径。教师是学生感知校园文化的重要媒介,但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由于现行以科研为主的考核体系的不断强化和师资配备不足等原因,师生关系淡漠,课堂以外几乎很少交流。文化的形成需要人与人之间进行心灵、思想的碰撞,而没有基本的了解和沟通就不可能有更深层次的互动和信任,更谈不上精神引领。因此,校园文化的传播不应只局限于教室之内,课堂内外活动相结合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所以说高校教师除了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根基,更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信仰追求。

(五)加强校园基础设施规划,维护校园文化的统一性和延续性历经岁月沧桑保存下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是一所学校的历史见证,保存时间越长的硬件设施越能反映出学校的内涵。校园建设的外在美感与育人功能的和谐统一是校园人文精神的良好体现。校园硬件建设应将办学理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文化元素以实物的形式加以表达和传递,优雅整洁的环境不仅可以提供全体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条件,还能够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渲染着校园主流文化的精神内涵。近年来很多高校建设了新校区或分校区。新(分)校区与老校区、主校区相比,多数建设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缺乏文化底蕴,甚至难以受到主体城市文化的辐射影响。这更需要使新校区的硬件规划设计与原校区的风格风貌保持统一性和延续性,需要更多地运用雕塑、展馆等形式展示校史和传统,以强化在新校区工作学习的师生员工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13]。

(六)融合社会文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融合社会文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园社区管理要立足于大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从宿舍、运动场、食堂到教室、图书馆,要教育学生保持环境的整洁性和行动的秩序化;通过传统的橱窗、板报等形式及利用BBS、微博等网络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引导。二是重视组织开展重要典礼和节庆活动,提升学校影响力。常规性的节庆活动包括新生军训汇报表演、毕业典礼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五、四”、“一二、九”周年纪念等活动。要加强组织能体现学校历史与特色的活动,如校庆日、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及重要人物的纪念日等,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水平,提升学校的美誉度[14]。三是整合社会资源,融入区域文化内容,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在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上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如在楼宇和景观设计时结合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在道路命名时结合地域元素等等;将区域文化引入学校教学体系,以课程或讲座的形式开展区域文化的系统介绍,加深广大师生员工对大学所在区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的认知;与当地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一方面邀请具有当地鲜明文化特色的艺术团体到校演出,一方面承办区域赛事,支持开发具有区域及学校特色的重点社团活动,在校园与社区之间形成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1.从形式上看,组织记忆和校园文化在内涵上有共通点 组织记忆有三种形式:

(1)精神层面的记忆,比如组织理念、价值观和思想意识。

(2)物质层面的记忆,即组织所创造出的物质成果,包括荣誉、成果、制度革新等。

(3)制度层面的记忆,即组织存在的行为规则、规章条例、办事程序和惯例。同样,大学校园文化的形式,也可分成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层次。从组织记忆和校园文化的形式上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大学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和思想、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物质文化主要指物质环境、信息化平台和一切环境设施,包括课程和专业建设、图书仪器设备、校舍建筑、实验(实训基地)等校园环境;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和措施、各种规章条例等;行为文化主要指师生员工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道德情感和传统风气等行为方式,包括校风、教风和学风等。因此,校园文化在形式上的分类与组织记忆的存在形式在内涵上具有共通性。

2.从特征上看,校园文化和组织记忆都具有历史性

组织记忆是组织内部一定历史阶段特定时间所记录下来的人与事的活动和信息积累,是学校事件和实践活动等历史事实的体验性记忆。而校园文化,无论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还是制度文化,由于文化自身的传承性和时代性,它们都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积累的产物。这些文化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所以,组织记忆和校园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

3.从内涵上看,组织记忆是建构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素材

一所大学的组织记忆是组织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是师生对学校过往事件的认识、理解和体验。可以说,组织记忆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元素、重要构件和主要通道。

(1)组织记忆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元素。校园文化的建构首先要从学校历史中寻根,通过回味历史记忆、寻求教育价值和社会需要,形成组织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做事方式。建构校园文化,不是毫无价值地选择坚守史实,而是需要带着集体情感对其进行重构,根据师生的身体实践、心理体验寻找鲜活灵动的故事,并从中分析师生实践活动中隐藏的群体的价值取向。

(2)组织记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构件。校园故事、典故、建筑遗址和关于壮大、变故和发展的学校记忆的创造,是学校记忆生成的过程,也是文化产生、选择和聚合的过程。通过讲述历史、展望未来,把过去带回现实,建立自己的文化。

(3)组织记忆是校园文化的主要通道。学校教育的功能是:对老一辈积存的文化内容加以价值审视和评判,经过“文化再造”后选择性地传播给后人。这个文化的审视和评判的过程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和遗忘的过程,也是学校的历史记忆被取舍、认同和接纳的过程。因此,新的理念和文化的引进必须经历记忆的改造,通过师生员工个体与集体的创新、批判和吸收等过程,实现成功的变迁,真正成为学校的历史文化。

二、组织记忆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组织记忆是学校发展创新的关键要素

历史记忆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要想创新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的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学校的发展需要历史记忆来参与建构。

(1)历史记忆是学校发展的活史料。历史记忆是成员集体对学校过去发生的事件、活动及其产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感悟所持有的记忆。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记录在师生员工大脑中且已得到普遍认同的文化符号和其中蕴涵的价值,是学校发展的原养料。学校的发展必须体现历史的厚重与新的观念的和谐,并在当前的社会境遇下,根据外部变革的要求,对原有的传统与习俗进行转型、改造或者重建,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

(2)历史记忆是学校发展的准过程。《文化的记忆》一书分析了文化记忆的形成过程:个人记忆———集体记忆———沟通记忆———文化记忆,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再通过沟通和分享形成文化记忆。这个不断变化的认同过程是记忆选择和更新的过程,也是推动组织发展的准过程。由此,学校记忆的形成过程也是师生员工在记录校园事件中不断认同和更新记忆的过程。

(3)历史记忆是学校发展的新动力。记录历史是用来反思的,反思历史是为了创造未来。因此,组织记忆不是对历史事件的拷贝,不只忠于“过去”,还要忠于“未来”,要通过学校记忆来总结和反思经验与教训,选择与融合新的内容,通过历史记忆的各种养料滋养新的发展,并在反思中形成新的记忆。

2.组织记忆是引领教师成长的主要资源

集体记忆是组织个体记忆中雷同的部分,个人记忆需要来自共同存在的集体记忆的引领。

(1)学校记忆是构建教师文化的重要内容。集体记忆由教师个体一代代地传递,教师记忆体系的建构必须在集体记忆的框架内完成。某种程度上,教师在传承过程中会持有私人的喜好和情感,教师对学校记忆的个体认同、感知和加工过程也即教师文化的形成过程。

(2)学校记忆是指导教师实践的一种策略。学校记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智慧或教训等有关。这部分记忆由于贴近教师的实践和心理,如作为培训教师的基础材料,将会产生较好的培训效果。

(3)学校记忆是润泽教师发展的文化形态。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基于过去的集体意象。这种意象体现了诸多关于做事方式和价值追求等的文化形态。记忆形成的过程并不止于建立记忆,还在于在教师中培植和形成共同愿景、共享价值观的过程中,并逐步形成这个年代教师发展的文化。

3.组织记忆是滋养学生成长的重要养分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滋养学生成长。校园是个充满记忆的场所,学生在学习期间发生故事的地方就是校园文化成长的空间。发生在校园里的记忆是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养分。

(1)学校记忆是教育对话的基础。从师生共同拥有的记忆中找到教育对话的起点、共鸣点,建立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可用学校关键性事件、集体体验和校园时空记忆等作为课程,对学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学校记忆是引领学生成长的课程。校园生活的元素非常丰富:有校园环境的变迁,有记忆场所的更替,有感人的励志故事,有探究成长、解决情感问题的案例,也有面临困难、遭受挫折的教训和典故等,处处包含为人处事的典范和学习实践的生动事例。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学习和生活教材,是学生成长的“养分”。

(3)学校记忆是学生文化的核心。在学校的框架内,学生只要还在校内,他们的话语体系、行为举止和言行习惯就十分契合。可以说,学校和教师、学生构成了一个整体。师生在校园的学习与生活画面,构成了学生对学校的集体记忆,而这些记忆又构成了学生群体文化。

三、组织记忆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构思路

1.以组织记忆方式架构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的构建有多种思路。常见的一种思路是用理性的方式来架构,通过提炼校园文化的总体状况,然后区分校园文化的不同层面,从中细化出多种文化类型。这种方式虽然全面,但却有可能忽视一所学校生动的活动事实与人物。另一种思路,则是以组织记忆的方式,也即校园事件讲述、交流、回顾的方式来构建。这种方式立足于某一所学校的活动事实,在每个人的感同身受中形成对学校文化的丰富记忆。从组织记忆方式入手构建校园文化的方式:

(1)收集和整理学校的历史事件和相关叙述。召集历经学校重大事件和熟悉学校发展过程的亲历者和参与者,进行集中讲述、讨论交流,分享发生在校园的代表性事件,并把这些事件加工成若干完整的学校故事。

(2)提炼学校精神,将学校故事和师生员工的体会、感受与叙事整合在一起,从中梳理出使用频率高的词汇,对频繁出现并能代表故事精神的词汇整理加工,提炼形成学校精神的基本词汇。

(3)展开学校精神,即从中引申出办学宗旨、办学理念等价值体系的思路。而且把每种文化形式都用一个或几个学校故事作为解释。虽然这种方式应用得不多,但却不乏成功运用的例子,比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宁职院”)的《北仑冲击波》一书,就是作者通过手中的笔,讲述了一系列在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历程中,充满智慧的能够代表宁职院文化特色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有回忆、有反思,也有构建,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宁职院这所特色名校校园文化的存在、更新与成长。

2.以组织记忆助推校园文化管理

校园文化多姿多彩,学校记忆纷繁复杂。引导学校记忆是学校校园文化管理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善于运用梳理、定格和丰富学校记忆的方式,来重构、优化校园文化,推动师生精神世界的提升。

(1)梳理学校组织记忆。可以通过集体梳理、提炼提升,形成完整的集体记忆,让零散的记忆接上“记忆链”。具体的做法:建立学校记忆整理机制,可以将学校师生中的核心成员聚集在一起,开展文化分享活动。通过举办恳谈会、节日茶话会和离退休教师座谈会等,共叙学校重大事件,联结个人记忆,延续集体故事。每学期回顾一些专题活动,建立梳理集体记忆的良好机制,定期评选重要事件和印象人物,每两年编辑汇集学校记忆文本,引导师生定期回顾、总结和反思,积淀良好的学校记忆。

(2)定格学校组织记忆。将学校记忆存储为固定档案,帮助定格,促进保持。可以建立三种记忆定格:

①物质载体符号定格。将学校记忆符号化,借助校园物质载体来保存,如编辑出版校报、校刊,建立校史室和荣誉室,开辟师生作品纪念馆,搭建学校记忆墙,编辑学校老照片,为优秀学子和教师塑像等。用这些载体记录历史,促进学校记忆的定格。给予学校环境和活动丰富的文化符号,提升校园人物和事件的文化味,让学校记忆更鲜明、厚重。

②网络信息虚拟定格。建立校园网站、微博或微信平台,将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实践活动的资讯、图片、纪要等,通过电脑网络、手机客户终端实时传达,供大家浏览和欣赏交流。

③活动仪式定格。构建特色记忆场所,保留和繁衍集体记忆。比如在一些特定场所,坚持举办某个纪念庆典,开展具有象征意义的实践活动或教育仪式活动,通过仪式的演练来唤醒、保持和传达学校的活动记忆,维持记忆场所中积累的集体记忆。

(3)丰富组织记忆。通过对记忆进行相应的调整、更新和充实,再生新的故事,并以此来建构内容丰厚的学校记忆。

①创造活动,增加学校记忆。想方设法创设环境和条件。根据师生需要,强化参与式活动。每次活动组织让尽可能多的师生参加,增强文化活动的辐射面,提高事件的效度,让集体活动留下的记忆更广泛更深刻。

②引入社会事件,推动实践探索。学校要顺应国家和地方需要,服务社会需求,开门办学,拓宽师生视野,开设时政讲座和论坛,组织师生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剖析、探究和亲身实践,促进大家对学校记忆进行历史节点的解读和建构,丰富其内涵,让学校记忆具有历史空间感。

③创新组织记忆。封闭和保守的学校记忆必然导致学校停滞不前。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对教育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提升学校记忆。在学校重大转型和提升时期,对学校记忆产物,诸如文化符号、制度规章、教育活动和传统仪式等,进行系统性清理,剔除教育功效不明显、时代感不强、过时了的内容,搭建顺应时展的记忆框架。通过重组和创构,建立学校新的记忆体系,推出新的文化产物,引发新的思考,满足新的需求。

四、结语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大多建校时间短,缺少历史文化的积累。当前,高职教育正处在量变到质变的转型时期,如何实现学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发展,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是值得探讨的现实课题。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并强化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把学校建设成师生员工可以托付身心与灵魂的精神家园。组织记忆具有多元化的文化功能与历史价值。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应该充分发挥组织记忆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学校记忆的叙事和重构方式,让更多的师生员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主体。通过个体到集体的学校记忆的更新与重构,积淀良好的组织记忆,提升高职校园文化的品位,将校园文化建设从纯理论的概念、框架中解放出来,并让校园文化建设在现实生动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师生叙事回顾与感性认识中得以创新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对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91-02

大学校园精神,是指一所大学在一定社会背景条件下,谋求生存和发展,从而使大学文化短期教育目标和长期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在大学校园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大学校园规划的阶段性目标和规划大学校园的长期性目标,反映全校广大师生共同理想、精神理念、文化传统、行为规范的“四位一体“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从其发展内涵的角度来说,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共同的心理追求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和理念财富,是全面激励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美好目标和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动力。从狭义的角度看,是体现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从广义的角度看,体现共同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和性格特征,更主要表现的是学校的政治生活和文化形态之中。

一、大学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之魂和核心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主观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

培育资深的大学精神文化,需要长期坚持与探索,因为大学精神文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性与激情的统一。大学精神文化的凝练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凝练学校的大学精神文化可以从学生素质、班级精神、师资力量、知名校友等方面入手,总结每人心中的大学精神,并汇总,开展讨论,经过长期的实践选择最终确立。

(一)挖掘大学校园潜在影响力

大学校园是大学精神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的有效载体,校徽、校歌、校训都激发着对校园主体的周围影响力和创造力,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大学文化精神风貌,树立良好大学文化形象,使反映大学校园的独特的办学质量、精神理念和气质相结合,以体现大学之底蕴、精神、治学传统。大学校园不断地设计校徽、院徽,宣传大学校园之形象,对已有校训、校徽、院徽进行提炼,挖掘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在含义,赋予新时代大学校园的时代转变。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办学管理,并汲取大学校园发展过程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来继承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宏图并发扬光大。

(二)发挥校史教育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是不具有知名度学校,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发展历史,记载着大学校园发展过程,见证着大学校园经历的文化。放眼远望,面临着大学校园新的任务;面对校史,这种神圣的庄严感使我们师生深受启发。看到校园展板上整理的校史资料展览和校史宣讲等多规模的陈列,每年都会开展校史教育,使在校师生都增加大学校园的爱校情感,充分使大学校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得以增强,提升师生之前长久的友谊和亲切感。

(三)利用大学校园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这里的校园人文价值是物质景观。在大学校园建立的过程中,设计师、建设者、使用者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也是承载着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物质精神载体和体现,每个大学校园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态、浓郁的大学精神文化,对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学校领导们都经历了学校的历史内涵和传统风貌,更会利用大学校园人文价值,将大学校园文化融入到校园景观之中,推动校园文化与营造氛围融合一起,提升大学校园育人品行的良好作用。

总之,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是核心、发展方向、办学定位和价值追求显于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的灵魂,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师生的思想意识及行为准则产生了重要的印象,所以它是提升一所大学在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凸显。

二、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现状

大学校园作为我们国家的最高文化,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各界领导的相互重视,并且,其主导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但是不得不否认,也有诸多问题困扰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缺失

大学精神的缺失对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及在价值观上倾向于实用主义。如今,大学精神衰微的现象指日可见,这是因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走势,功利化倾向的办学目标;不正统的官僚气息,缺乏独立意识、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思想、教育等。在大学校园中人文的思想教育人和科学的头脑武装人显得黯然失色,所以,基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缺失以及自身的误区,应遵循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基本要求,从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方向,使我们的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越来越繁荣。

(二)校园文化的机制不完善及其缺失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有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机制未能达到科学理论范畴,不能将办学理念和精神面貌通过机制改变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不能够完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机制,其主要是主导和制约了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所需的需求。在当前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过程中,主体的片面性往往存在,通过各种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仅仅进行了形势上的交流,这样,既达不到所想要的目的,更增加了师生乃至校园文化的负担。

(三)校园网络文化造成的影响

自21世纪以来,信息科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网络给每位大学生带来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可能在大学生接收网络时得到了一些消极的信息,使原有的价值变得背道而驰。现如今,在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手机,他既能得到你想要的新闻、消息、知识,但却阻碍了对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思维方式,更容易脱离实际,沉溺于虚幻的世界中,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和感受力逐步下降,不仅浪费了金钱,还导致了自我封闭。如果不加以引导,一定会走路歧途。

三、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

当前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之所以衰落,其主要原因是导致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使校园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已经远离了正常大学教书育人的目标,最主要表现在学校更名,对于大实践、大德育的盲目追求,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常常忽略了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在健全人格、培养学术品格、提高审美情趣、完善审美修养方面的作用,重在管理学生,忽略教育学生,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性要比交往和实践更占据上风。这样看来,学校领导必须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来引领校园文化,才能有立足之地。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人为本”

21世纪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五位一体”,决定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基调。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乃至刚刚成立的院校,都顺应这时代的变化。建设大学校园不能脱离社会、时代,正是它们使我们的大学校园生活日益完善。汲取具有时代性的大学精神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理念等高功能特效的发挥,引领我们在走向社会的道路前行。

(二)凝聚师生心智,提炼大学精神

每一所大学的校园特色文化与众不同,而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每一所大学对通过提炼大学精神都十分注重,使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推进。学校可以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友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活动,在丰富其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同时,对大学文化精神进行探索、讨论、提炼,引导学校领导进一步宣传总结、培育校友、弘扬发展。使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逐成为学校嘴重要的精神过时,有力地推进了办学特色和发展战略,建设海内外知名具有特色主义的的研究型、学术性、科技性的大学基础,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及财富。

(三)善于网络交际,促进大学文化

要促进这种大学文化的互动,应该与其他院校进行网络上的交际,这对每名大学生加强自身的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很多大学校园的越来越国际化,网络双语教学研究在跨国的文化交流中存在着冲突,但是,这对大学校园精神文化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在进行网络交流中,首先要改变观念,注重文化灌输。要努力寻求网络交际、沟通的共同点。更要注重实践,提高大学文化的适应能力,学会自然地交流其他学校的文化理念。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竞争是每名大学生知字必提的。学会、善于交际、沟通,可以使自己学校的大学精神文化得以丰富。

参考文献:

[1] 许青云.论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4,(1).

[2] 甘德荣.浅谈大学精神引领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3).

[3] 张丽超.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J].三峡大学学报,2010,(1).

[4] 李大健,谭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经济与管理,2014,(5).

[5] 张书明.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对策[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1).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品质、大学精神及校园文化经受严峻考验。大学校园文化将把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他人。作者根据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并在国外大学校园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有效构建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效路径问题。

大学,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它孕育着人类社会最具有潜能的人力资源,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源泉。大学不是建立起来的,而是发展起来的。正如梅贻琦校长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支撑起大学蓬勃发展的乃是蕴含哲理的大学精神的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可谓大学之灵魂。但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校园文化有些浮躁、急功近利,对大学的价值追求缺失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下的校园文化构建。

一、概念的界定

广义上理解,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理解,文化就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1]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指的是大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还包括中小学校园文化和职高性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人在校园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校园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2]大学校园文化是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3]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特殊的形态文化。它既包括学校的物质范畴,又包括学校的精神范畴。换言之,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学人精神的综合体现。[4]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其核心是大学精神,是大学人所追求的价值观。这种价值理念投射在校园的各个层面,从而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延,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具体表现为一所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活动场馆、学生餐厅、校园道路等建筑景观”。[5]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基础设施,以其独有的校园风格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方式,它们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现代化的图书馆应该拥有种类俱全的书籍,而且拥有丰富的中英文文献资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校园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追求,以及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6]它们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

3.校园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为保障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7]大学所特有的校训和校纪校规等,它们对学校健康稳步发展起着规范化作用。

4.校园行为文化是“除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之外的、由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各种形式的活动”。[8]如校园的“文化艺术节”、“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等。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软实力,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内在推动力。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大学校长非常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甚至将其提升到全球战略地位。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规范性和导向性。

规范性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特有要求。一方面,大学要规范地建设校园物质环境来规范师生的行为,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从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管理,例如图书馆的机房和实验室的器材规范使用等宏观层面,还是从食堂的菜价管理、校园路的命名和校纪校规制定方面等微观层面,校园文化都要讲究明确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首先,校园文化蕴涵着宝贵、质朴和人文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指引着高校师生,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校训是大学精神和学生风貌的集中体现,如北京大学校训是“爱国、民主、科学、创新”,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有形的意识形态文化,它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为之奋斗的精神源泉。其次,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织部分,而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倡导者大多都是来自学校,来自于那些追求学识和思想活跃的学者和专家。这些学者和专家们提出的一些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超前性,他们承担着创新大学校园文化的责任,并引领社会文化向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2.教育性和学术性。

首先,大学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无不透射出它对学生的教育。校园的花草树木、优美的环境教育着师生要热爱自然、关爱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校园的各种规章制度教育着学生做事要遵纪守法,学习要尊重学术科学性和严谨性。校园的校训、校徽、校歌、校史乃至学校的校庆活动,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都在教育着学生要热爱母校,以母校为荣,努力学习,磨炼意志,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实现远大理想,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其次,大学是学术探究的发源地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经常展开校内学术研讨和师生学术报告;此外,大学之间会加强学术交流,举办各类讲座。这一切都使得校园文化永远充满活力和生命力,为学生营造出学术研究的氛围,提高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

3.实践性和服务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之一是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学校传播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理论无不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和指导意义,进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了更深远的内涵。无论是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此外,学校将专家们研究的科研成果与社会企业联合投入生产,产生经济效益,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和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它的实践性与服务性特点。

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大学片面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略其精神文化的发展。

当今,一些大学普遍追求高校物质条件的改善。在招生规模扩大的背景下,某些高校扩建校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却无形增加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负担,造成对部分原有教育资源的损失与浪费,此外,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却没有带来精神文化的发展。大学的任务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需要人才,人才是需要培养的。大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提升大学生的学识和修养。

2.大学缺少对大学人文精神的提炼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文化氛围。

首先,大学设置课程的标准缺少规范化,课程受市场的限制,大学课程偏理轻文,造成大学生缺少追求人文科学和提高人文素养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有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9]其次,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国外著名大学非常注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剑桥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哈佛大学注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和注重人文。

3.网络文化冲击大学校园文化,影响其健康发展。

网络给学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夹杂着很多不良内容。大学校园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并日趋严重。网络文化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人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10]大学生易迷失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不能正确吸收其精华部分,影响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五、有效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之路径

1.提升办学的核心价值理念。

办学的核心与宗旨是育人,培养人才。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大学,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通识教育的前提下,对大学生的道德和人格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规范和塑造。大学重在育人,没有健全的人性,就没有健全的社会。

2.完善大学办学体制。

(1)明确大学定位。

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大学,它们的定位有所不同。进入“985工程”名单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它们的定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某农林院校,其定位为“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明确的目标与定位,是建设特色大学,构建特色校外文化的前提。

(2)建立“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办学管理机制。

目前,高校的教育行政化趋势日趋凸显。大学教授兼任并忙于学校的行政工作,无暇顾及学术,造成一些“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现象。我认为,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并不矛盾。校长治校不是专制,同样需要民主治校。校长任命应由教授民主选举产生,受其监督。如果校长不能履行其职责,大学可以引荐“引咎辞职”制度。好的办学制度比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重要。同时,教授应潜心研究学术,淡泊名利,耐得住学术的寂寞与自由。

3.注重大学校园文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1)坚持大学的科学精神。

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追求知识与真理。哈佛校徽镌刻拉丁语“veritas”,即“真理”。“让真理与你为友”,体现了德国教育家洪堡的思想。此外,科学精神的最重要方面是创新精神。周远清认为:“大学文化精神一方面要秉承传统,另一方面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反应时代精神。”[11]创新精神首先要有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大学应该给予教师和学生良好的环境,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某大学应聘中科院院士当班主任,这不是作秀,而是真正给学生营造潜心学习和研究科研的氛围。大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能够去做前人未想和未做的事情,文科生多学点理科知识,理科生多学点文科知识,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成为创新人才。

(2)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一般说来,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的灵魂。它以追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和幸福为终极目的。[12]大学精神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发展与价值理念。要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改变重理轻文的现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关爱生命、关切社会,健全人格。教育恰恰就是挖掘各种文化的人文意义的文化,从而以综合的或全方位的文化培育全面发展的人。[13]

4.培养大学生的服务社会精神。

大学的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原来“象牙塔”的大学,日益与社会相联系。教育是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大学教育资源取之于社会,应回馈于社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座右铭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并为所有国家的利益服务。”洪堡认为,国家与大学目标利益是一致的,因为寂寞与自由能促进大学的繁荣,而繁荣的大学及发达的科学正是国家利益所在。大学要服务社会,适应市场。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不可分离的,而这需要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5.规范和美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首先,正确对待虚拟的网络世界。校园网络文化冲击着传统文化和大学道德。要加强学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明确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要吸收其精华,摒弃糟粕。大学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其次,要创建良性的网络交流平台,构建平等的对话共同体。通过个人和校内微博,加强校长与教职工间、校长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交流,彼此传达真诚的关爱、信任与尊重,达成共同体意识。“正是通过协商,共同体成员形成了共享的目标、信念系统和体现自己规范的集体故事。这些共享的经验建构起了一个集体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通过一次次互动不断继续得以更新”。[14]

六、结语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大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民生的稳定、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兴旺。大学任重而道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大学人共同努力建设。大学人在秉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放眼全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协力构建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55-160.

[2]蔡红生.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

[3]刘敏,杨永青,安宁,刘广生.以大学精神为指引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n].科技创新导报,2010,(19):251.

[4]张亚梅.创新人才培养与高品位校园文化[j].松辽学刊,2001,(6):90.

[5]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150-159.

[6]袁贵仁.教育—哲学片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200-210.

[7]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使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81-384.

[8]刘德忠.论校园文化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3,(8):4-5.

[9]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61.

[10]刘佳.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认识及其现状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1,(6):90.

[11]韩庆祥.解读以人为本[j].哲学研究,2004,(4):27-28.

[12]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8).

[13]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2008,(9):17.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自有人类社会就有社会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继承和积淀了深厚的民族传统,又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不停地内化更新、外向传导,从而促进整个人类文化向前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是作为一种社区文化而存在的。它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它也必然以社会文化为背景,折射和反映出主体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性和时代性,同时又具有区别于主体文化系统内其他子系统亚文化的个性特征,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停地吸收、批判、创造、辐射,促进社会主体文化的发展。

大学校园是一个以教育为主要社会职能的社区,活动于其中的人群是大学生、教师和干部。他们的活动方式一是课堂内实验室内的教学、科研活动,二是课堂外的学术交流、社团活动、公益劳动、人际交往、日常生活、闲暇娱乐等活动,因此这里既是一个教育环境。

高等教育活动使生活于校园的人群有着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别的共同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理以及思想观念。“一种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价值体系”(1)“校园文化的形成引导生活在校园内的每一个人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且在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完成每个人价值观的实现”。(2)但校园文化环境不是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社会文化大环境息息相通,必然受社会主体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2、大学校园文化现状

现代人类已进入新科技革命的时代,当前我们面临着新技术革命和国际激烈竞争,也面临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主旋律的历史转变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主体文化转型的剧烈变化,国际国内文化大环境对校园文化从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到生活方式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入主体意识的觉醒,自主观念、竞争意识、成才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法制观念都大大增强,进取开拓和拼搏精神得到激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娱乐活动增多,人际交往、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负面影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化,生活格调的低俗化以及消极颓废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

面对客观存在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才成长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方向发展。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作出积极贡献。”

3、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完成高等教育目标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不论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上都应有较高的要求,应是高标准的。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造就跨世纪人才。在人才成长过程中与教育相辅相成的环境条件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育导向、开发创造、娱乐调节、激励凝聚等功能,营造最优化的育人环境,实现高等教育培训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有赖于社会实践,大学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条件。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生、教师和干部既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客体、消费者。在这里大学生是高智能的群体,是渐趋成熟的思考的一代。在大学校园这个学校与社会接轨的实践环境里,他们摆脱了单纯受教育的地位,转而以自我为主体,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进行自我塑造,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

4、体育与大学校园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以及各种各样才能在一个人身上充分、自由、统一、和谐地发展。因此培养德、智、体、美诸种素质的发展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我国教育方针的制定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其中体育教育是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国也无一例外地将体育作为学校基本教育的内容。大学阶段的体育,承担着使大学生身体完美发展,增强体质的重任。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目标。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体育又是;种社会文化现象。人们从事体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身心发展和满足自身的高级需要,通过体育来使自己的躯体和精神得到改造和升华,从而使人自身趋向完美。体育文化与政治、伦理、科技、艺术、社团文化等共同构成大学校园文化体系。

5、健美操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课外健美操锻炼是体育教育的扩展与补充,又是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健美操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快节奏生活方式带来“文明病”蔓延的历史背景下,人类为保护自身健康而创造的一种健身体操。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富裕,人们体育价值观念增强,追求便与美的心理趋向日益强烈。这类初始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经过广泛地吸取体操、迪斯科等舞蹈及其他体育艺术门类的动作造型,而注入力度、增加负荷,借助音乐的节奏、旋律及风格调控动作、体验情感,并逐步在相关科学理论指导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发展成为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通过身体练习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目的的新型体育项目。它还具有很强的群众性、艺术性、娱乐性和创造性而成为适应性极广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艺术活动。它以自我锻炼,自我塑造,追求健与美的全面协调统一的发展而为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枝鲜艳之花,给大学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

健美操锻炼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美的功能。健美操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日臻完美。使生命健康、强壮,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呈现出美的魅力。开展课外健美操锻炼,不但与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而且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美,使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抵制了消极颓废思潮对校园文化的侵蚀。

健美操塑造健美形体的功能。追求形体美是人们们选择健美操的直接动机。形体美主要指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遗传因素生成了人的基本体型,但后天塑造却是完全可能的。健美操是在生理学、解剖学、人体造型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编的。其动作和程序具有明确的对整体和局部目标的针对性。实践证明它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实效,而受到人们重视。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

上海市上海中学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直属的实验性示范性大型寄宿制高中,创始于1865年的龙门书院。学校占地面积340余亩,绿化覆盖率达42%,堪称绿色校园之典范。现有行政班98个,中外学3200余名,其中累计有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1980余名国际部学生。学校素以管理严谨、名师荟萃、教育高质、英才辈出而饮誉海内外。历届校友中有以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为代表的现任或曾任党和国家省部级以上领导100多位,两院院士51人,中国人民将领29人。

写作:写作阵容强大,具有多年论文写作经验,领域涵盖广泛,若有部分专业,没有相关的,我们将给你寻找合适的。本站投入巨大,收费合理,信誉卓著,口碑颇佳,对客户一向以诚为本,绝不因一点小利破坏自己的多年积累的良好名声!

如何发表职称论文,本站为您解决.本站提供省级,部级和核心级的服务.以敬业的心做专长的事.我们坚信诚信服务是公司的生命线.进入本站,难,职称评不上将成为历史.多年的成功经验,专业高效团队,告诉您如何发表职称论文:如何发表职称论文医学类如何发表职称论文教育教学类如何发表职称论文经济类科技类如何发表职称论文核心类如何发表职称论文综合类,确认您的论文顺利快速发表.您还在为写论文而发愁吗?您还在为找论文指导而担忧吗?您还在为购买论文材料的高额费用而困惑吗?您还在为而苦诉无门吗?所发表期刊均是国家正规期刊,全文可在期刊网查询。

《时代教育》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1677/G4),

栏目设有: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论坛、研究生论坛、综合类文稿、艺术天地。

本站有各类300名写作论文,是全国最大的写作论文写作网,免费提供各种范文,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硕士论文,写作体育论文,写作医学论文,写作音乐,舞蹈,艺术,论文等。一个写作团队,全部由博士和一些专来帮你写作你的职称论文,所以你可以放心在你需要发表的期刊上面帮你发表。写作表一条龙服务。全过程一目了然。因为信任,所以简单!本写作团队,全部由博士和一些专来帮你写作你的职称论文,所以你可以放心在你需要发表的期刊上面帮你发表。写作表一条龙服务。有以上需要请联系本站客服。我们可以发表各类具有权威的期刊,对于各位评职称是很有帮助...根据你的需要发表的等级来帮你推荐什么样子的杂志来帮你以最小的费用来帮你发表你需要的论文。

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于2001年5月由原山东省济南第二师范学校改制建立的一所现代化的寄宿制高级中学,由山东省实验中学统一行政管理、统一师资调配、统一招生、育教学管理。学校占地135亩,建有办公楼、教学实验综合楼、图书楼、艺术楼、学生公寓楼、餐厅、礼堂、塑胶运动场地,建筑面积约为46000平方米。建有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和计算机教育信息网;建有全省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标准网络教室;建立了全省一流的高档次学生公寓;食堂经营社会化、宾馆化,做到合理配餐、质优价廉、科学管理;2001年实验中学首次面向全省招生。

上一篇:多元智能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化功能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