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劳动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2 15:21:02

大学劳动课总结

大学劳动课总结范文第1篇

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本学期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劳动教育: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

劳动课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教师摆正位子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2) 教师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

儿童的劳动教育尤其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父母的工作地,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

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

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

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全班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5、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每天的值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值日小组,冠名教室的美容师,把值日工作分配到人,落实到每组的值日组长,实行轮流值日;值日组长必须把值日情况做好记载,尽量记录做得好的同学,然后由组长对他们做出反馈奖励,提高组长的积极性;开展比卫生活动,每天放学检查教室环境卫生,好的小组奖一个五角星,每两天抽查个人卫生一次,好的个人奖一个大拇指,结果同个人考评结合起来;新书发到学生手中,便开展包书皮比赛。结合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让孩子们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如穿衣服|、洗手帕、整理书包等。劳动竞赛不仅开展于校内,并可延伸到家庭,如配合家长制定劳动计划,放手让学生参加劳动,培养劳动兴趣。竞赛还应适时,如在三八妇女节前夕,开展我帮妈妈活动, 我疼我的(家长)活动,通过多种劳动竞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而且使他们懂得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进行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并持之以恒抓好劳动教育工作。

一、思想认识到位,要使我校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真正重视劳动教育关键要抓好老师的教育思想转轨。

二、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要切实抓好劳动教育必须有一套具体分管劳动教育教学的组织。我们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组成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三、保证经费的投入,劳动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劳动实践为改善劳动教育教学的条件为鼓励教师热心劳动教育教学我们在教育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统筹安排适当倾斜保证劳动教育经费的投入。

四、提高质量抓师资,建设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课教师队伍是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对劳动课师资队伍的建设较为重视。我校挑选劳动技能上有一定专长的教师担任劳动课。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的做法一是开展拜师学艺活动二是评选校级青年教师劳动优质课。

2、制定《劳动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为使劳动课教师规范地上好劳动课也使学校领导准确评价劳动课我们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劳动课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外地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定了《劳动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实践证明该《评价方案》使教师教有标准领导评有尺度同时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3、组织培训和外出学习。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劳动课骨干教师到外地听课学习。

五、专题研究促使劳动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我们以劳动课教学大纲为指针方法上采用试点引路总结经验全面推广的做法几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以下专题的研究

1、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公益劳动基地 一是与车站、公园、图书馆联系建立公益劳动基地二是开展公益劳动活动。

3、课堂教学的研究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重点进行劳动课课堂教学的研究。

大学劳动课总结范文第2篇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一百中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我们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为宗旨;以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目标。以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学生的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思想作风、意志品质、组织纪律、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改观,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身体强壮的合格人才。

一.定位明确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一代,从小娇生惯养、不善劳作,自理和自立能力较差,同时缺乏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为意志不够坚定、信心和勇气不足,尤其是重点校对学生的全方位高标准要求,最终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劳动教育效果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优良的思想作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敢于胜利的勇气迎接高中学习生活。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作风。

二.领导重视

为切实搞好学生劳动教育,在学校党支部和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每年定期由主管校长牵头,学校德育处、教务处、体卫处、总务处、团委、年级组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参加的劳动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计划、方法、途径,分析近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的重点,并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组织严密,管理严格

在各种劳动教育活动中,规模和难度最大的,要算高一高二一年一度的一周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在劳动实践之前都要召开专门的准备会议,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我们还专门制定了《一百中学学生劳动实践纪律》。聘请责任心强,有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与劳动基地的教官和老师配合,共同负责学生管理。老师与学生同吃、同睡、同劳动,合理安排学生的劳动内容,集中将劳动的要求、要领。劳动中,老师们身着劳动服装,手拿工具,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知识,做示范,自始至终与学生在一起。夏初的太阳虽称不上骄阳似火,却也已有些酷热难当,但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干得仍是热火朝天,有的学生甚至喊起了劳动的号子,在这个别开生面的大课堂,正是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学生上了既生动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一课,让学生们在劳动的苦与乐中锻炼了身体,增长了农业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磨练了坚韧不拔意志。亲身劳动的体验,让同学们不仅更多地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且意识到学习生活的宝贵。再次回到校园,他们会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刻苦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分秒必争,努力向上,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劳动教育能够落实的保证。

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还制定《章程》,《章程》规定了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从属关系。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八年来,尽管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宗旨始终没变,这不能不说是组织严密,管理严格的结果。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

每年一周的集中劳动教育虽然教育功效不小,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决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我校近三年来一直将每周下午的最后两节课定为劳动教育课,每次一个班,由德育处安排劳动内容,班主任组织和带领学生在校内开展卫生清整、整理花木等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每一次,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效果很好,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2.学生负责教室和教学楼的卫生:

当前不少学校将学校的卫生清整承包给家政服务公司或个人实行市场化管理,也有一些人认为一百中学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如果将学生做卫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或干脆不做卫生,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学习,成绩可以再提高。但是,为了提高百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始终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教学楼和宿舍的卫生清整,做到一日三清,轮流值日、坚持小组承包制、个人责任制等。学校派专人对各班教室、寝室、卫生区进行检查和学生互查相结合,成绩记入班级量化综合评定。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开展起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同学们在自愿报名基础上,由校团委、学生会审批才能成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青年志愿者帮助困难同学,救助病残者,帮助军烈属孤老户,参加学校建设,为希望工程捐款,进行社会调查和科学普查工作等。工厂、部队、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留下了百中青年志愿者的活跃身影;惠康敬老院、马三里老人园的老人们笑得更开心;青年文明示范路得到定期清洗和维护;在地球日和环境日开展绿我校园、美我环境为主题护绿捡拾垃圾清理口香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明建设,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增强了青年人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以及爱家乡、建家乡、强家乡的思想感情。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百中学的劳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意志品质、集体观念、劳动技能,为我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我校高考本科及重点大学升学率一直维持很高水平,全国主要名牌大学都留下了百中学子的足迹;我校四名同学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十佳中学生百中还被评为全国名校、天津市三A学校、天津市德育特色学校、天津市绿色学校等。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展活动领域,使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使一百中学真正成为人才辈出的摇篮。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大学劳动课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劳动融入

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而且创造了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保证了人类的延续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要给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劳动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值周劳动班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每个班级每学年至少要承担一周的劳动值周工作。

目前,学生中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有所抬头,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忽视劳动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在劳动中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劳动过程中逐步渗透德育,具有行知合一的最佳效果,与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人之成德乃在于力行”的主张相符。毫无疑问,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融入劳动教育是培养一代新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可见,劳动课必须渗透德育教育,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这种独特而全面的功效,有意识给以强化。

一、以德育为主题,树立健康的劳动观

在目前重智力轻劳技的大背景下,学生心目中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其他什么都不用做。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也被家长代劳。这些都导致学生缺乏责任心,在学校的劳动中表现为对日常劳动和值日工作能不做就不做,有时勉强做一下,也是敷衍了事。自私自利的多,主动为班级集体做事的少。“劳动创造了人类。”试想,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劳动技能都没掌握,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怎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呢?还谈什么爱祖国、爱人民?

劳动课中的德育目标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包括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劳动的成就感,让学生懂得劳动的重要性,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产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寓劳动教育与德育一体,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劳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保持环境的整洁需要靠我们的辛勤付出,劳动并不可耻,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换来别人的赏识,服务别人,快乐自己。只有体现到劳动的辛苦后,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促进学生养成坚强的劳动意志,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而实践证明在劳动课中,恰如其分的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辛苦的,可是劳动更要付出汗水与艰辛。

二、培养勤劳俭朴、节约利废的优良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的家长正在代替或剥夺孩子的劳动权利,“蜜罐中长大的一代”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待遇,养成了吃要口味、穿要名牌的不良习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的勤劳俭朴,他们感受较少。时下,校园中对粮食、衣物和学习用具随意浪费丢弃、不会洗衣服、花钱无节制的现象比比皆是,正是这一社会现状的体现。甚至有的学生厌学,觉得即使外出打工也比在学校学习要自由、舒服得多。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认识?通过劳动课来进行教育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劳动课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从而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自己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劳动的可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人处于群体之中,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都是与人合作的过程,正如歌中所唱:“人字是相互支撑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协作精神、主动团结意识能使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正常发展,在劳动课中,由于实际需要经常要开展分组劳动,在劳动中会遇到需要分工的情况,这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最佳时机。在劳动过程中作为老师一要创设条件,造成生生互助的氛围,分组便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谈,相互评论,相互协作,二要善于发现那些不畏辛苦和善于谦让、宽容别人的同学,及时总结,予以表扬,引导学生向互相合作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学生及早认识个人在集体中的正确地位,对于将来适应社会工作,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德育功能,可以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德育教育空洞说教、被动灌输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主动遵从道德规范。同时,要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注意德育工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教育融入劳动课中。

参考文献

1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周明星.教育创新素质与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

3.大教育的曙光——综合实践活动实践与思辨.中国教育学会研讨会,2003

大学劳动课总结范文第4篇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搞好自身建设。

作为学生教育管理部门,核心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要做好本职工作,为学生服好务,就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在理论学习中取得新的突破;就要加强党员教育,深化凝聚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做到学习上有新提高,工作上有新思路,落实上有新举措,认清形势,推进学校发展。学工处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共产党员在日常工作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今年,根据党委宣传部的安排,全处同志认真学习、深入讨论“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及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我们理论学习联系学校发展、建设的实际,联系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切实把运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把学习十六大精神的热潮进一步引向深入,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营造良好的氛围。

、认真学习党发、校发文件及组织、宣传、纪检等部门的文件及理论学习资料,领会其精神实质,及时改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式。

、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省、市党政、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班、研讨班、学习班,和其他学校交流,学习其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更新观念,拓展思路,提高自身素质。

二、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年,我校在校生人数达到多人,创历史最高,又是两地五处办学,加之学生层次多、地域广,素质参差不齐,相应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日常管理中就难免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对此学工处积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相互渗透,共同发挥作用。我们十分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思想这个本源上抓住了学生,才能有效的管理好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严格学生日常行为的违纪违规处分,将各种违纪行为纳入评优、评奖的考核,形成了良好的导向,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利用每周的升国旗时间、学生活动及评先表彰、爱心助学等时机开展思想教育。

、表彰先进,努力营造崇尚先进、争先创优的局面。年,表彰先进学生分会个,先进班级体个,三好学生名,优秀学生干部名;为名同学颁发了一等奖学金,为名同学颁发了二等奖学金,为名同学颁发了三等奖学金,奖学金总额达.万元。

、加强对学工在线的网络维护和管理,利用互连网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工论坛、处长信箱、留言板等网络手段,可以了解学生平时想说但又不愿意或不想给老师讲的话。我们定期进行网络流量调查、来源统计,及时制订相应的方案对学生进行教育。

、定期编辑出 《学生工作通讯》。通讯设有学工动态、共青城、学子风采、学习园地、第二课堂、思想教育研究、学生工作大家谈等栏目,同时结合学生管理的阶段性工作,相对灵活的出 《助学贷款》、《思想政治》专刊。

、加强与教学区的联系,共同做好十堰校区、职大校区和卫校教学区的学生工作。

、做好毕业生的管理工作。上半年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学生经常外出求职、参加 招聘会、实习;我们配合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办理请假手续。督促辅导员经常和他们联系,掌握外出学生情况。毕业证书的发放进一步科学化,证书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将毕业证的错误率降至零点。

三、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爱心助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今年,学校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们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捐助,争取到企业家邓勇、林仙官先生等爱心人士和香港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捐赠爱心助学金.万元。学校自选减免和部分减免名贫困生的学费.万元,发放勤工助学岗位酬金.万元,资助名贫困学生生活费万元,发放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人次,共计.万元。新生入学时,我们专门为贫困学生开辟“绿色通道”,为贫困学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其实际困难予以资助,真正将资助贫困生工作做好。

、做好贫困生调查工作,摸清我校贫困生现状。今年,我们深入开展对贫困学生困难状况深入细致的调查、考核工作,建立贫困学生档案(电子档案和纸档案),内容包括贫困生基本情况和受资助后改善情况,做到资助工作目标明确,心中有数。经调查,我校名全日制在校学生中,特困生有多人,占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中.;贫困生达人,占学生总人数的.;特困、贫困生约占在校总人数的.。

、公开、公正做好贫困助学基金的发放工作。对助学基金的发放,我们严格按学校制度办事,经过申请、评选、公示、审核确定等几个阶段,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放到最需要的贫困学生手中。

、加大资助贫困生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资助工作的透明度。一方面通过学校报纸、电视、网络、专栏、简报、网站等新闻媒体和招生简章、新生入学须知以及利用会议向贫困生宣传国家、省和学校资助贫困生的政策、措施,让家长、学生、教职工对有关资助措施应知尽知。另一方面对每次评审受资助学生情况及评选过程进行公示,接受监督,保证评审资助工作公开、公正。

、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理想教育、艰苦创业、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开展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工作。

、大力推进助学贷款工作,发挥国家助学贷款在资助贫困生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多方努力,学校争取到国家贫困助学贷款指标.万元,目前正在积极做好贷款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劳动教育课持之以恒,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本年度有个班次总计人次参加劳动教育课,其中不及格和因请假或旷课而未能完成课程的人次,及格率为.,整体情况良好。

、总结经验,考虑到总体人数、男女比例、其他课程安排等各方面因素,灵活安排课表,合理布局岗位,为课程的稳定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注重工作方法,加大对上劳动课同学的思想教育力度。即先在各班级召开岗前会议,进行学习、强调,讲解了劳动课的必要性,加强同学们的组织纪律观念,使同学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课的重要意义。并在课后让同学们进行思想总结,写心得体会。加强思想教育。

、加强校风纠察,创造美好的校园环境。

、加强对学生助理的教育管理,增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表彰先进,提防落后。年月初,-年度“优秀指导老师”、“先进班集体”、“劳动标兵”评选工作结束,有个班级、位老师和名同学得到表彰。

、透明工作,及时通报。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我们以广播的形式向全校通报前一周的上劳动课的成绩及校风纠察情况增加劳动课的透明度,并在宣传栏张贴,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和反馈意见,做到使我们的工作公开透明,以期把劳动课开展的尽善尽美。

五、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加强对学生会的指导和管理,进一步搞好学生会的制度建设,加强教师与学生干部的勾通,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学生组织真正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体活动。大学里的学习时间相对自由,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很多,如何有效的利用好这段时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很大的影响。在团委开展双休日活动及文艺活动的同时,我们积极组织、认真部署学生会干部发动全校的学生开展文体体活动,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等相继开始,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还激发了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锻炼了身体,为努力学习奠定了基础。

六、协调组织辅导员开展工作,辅导员工作落到实处

辅导员工作是学校和学生沟通的一条重要纽带,学工处通过协调好辅导员工作来优化学生管理工作。

、深入宿舍了解学生情况,检查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并和学生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处理学生中的偶发事件,在招生人数猛增的情况下,逐步降低。

、坚持学生工作处人员与辅导员的值班制度,对学生区、校园进行检查、巡逻,对发现的不良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及时纠正、制止,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其思想根源上消除不文明隐患。

、严格考核制度,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综合考评。每半学期,我们组织学校相关部门的同志一起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检查、考核,通过对辅导员的述职报告、工作记录等方面考核,给出一个考核结论。我们还在学 生中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抽查,让学生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评分,再汇总教学系对辅导工作评定三方面因素对辅导员工作作全面的量化考核,真正做到考核工作“公正、公平、公开”,其考核结果直接记入人事档案,对辅导员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严格辅导员的例会制度和集体办公制度,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为辅导员工作提供方便,带领辅导员外出学习,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大学劳动课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技能;培养

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方针。近年来,我国大学逐年扩招,专业不断增加,大学教育以培养学生成为生产管理型、服务技能型、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社会、学校和家长对大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的忽视,使当前大学生劳动观念淡化,劳动意识缺乏。因而,加强大学生劳动技能教育,使其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

1 大学生劳动观念分析

1.1 受家庭的影响,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大学生,丰盈的家庭物质条件使其产生了优越感。学生考入大学以后,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有一种骄傲的荣誉感。一些未上过大学的家长认为孩子考上了大学,是缘了自己的大学梦,更是喜出望外,因而,对孩子更加宠爱,百依百顺,缺乏对子女进行劳动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养成了他们的自私和惰性。许多家长盲目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年龄小,没有能力从事家务劳动;在初、高中阶段,学业忙,没有时间从事家务劳动。这样的想法必然会导致在大学阶段离开父母拐杖的大学生们独立生活起来困难重重。因此,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对孩子进行劳动观念的培养和教育,不能让他们成为温室的花朵,养成懒惰的坏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1.2 受社会择业观的影响,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不强

多数大学毕业生贪图安逸,以寻找到工作环境舒适的职业为就业目标。还有一些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没有把自己摆在劳动人民中间,看不起劳动人民,看不起简单工种及熟练的粗放型工作人员。他们不尊重劳动者,盲目地认为自己是精英,是了不起的学子,骄傲自满的情绪冲昏了他们的头脑;他们不求进取、满足现状、缺乏劳动意识和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

1.3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欠缺

有些大学生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无视劳动的重要性,崇拜金钱,相互攀比,对物质利益的需求非常强烈。在他们看来,劳动的价值在于钱的多少,只有金钱才是衡量人的价值尺度,因此,择业要首选外企、国企、事业单位、高收入、挣大钱的单位。他们忽视了大学生应具有远大的理想,应该把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奉献祖国。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大潮中,大学生追求个人利益,缺乏奉献精神,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等不良现象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1.4 受课程设置的影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大学普遍重视专业课,忽视劳动技能课。大学期间的专业课都是必修课,尤其是一些文科院校,很少开设劳动技能教育课,或者没有将劳动技能课作为必修课程设置,这就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劳动观念的认识。有的理科院校即使安排了劳动技能课,也是课程很少;还有不少学校,利用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活动作为劳动技能教育课,这样的课程设置既不完善、不规范,也不够严谨、不够系统。这种只是利用寒暑假期间走走看看、围围转转的做法,时间较短,效果不明显,不能使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和农村阵地踏踏实实接受锻炼,无法使他们加深对劳动观念的认识,致使学生们缺乏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 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搭建平台

2.1 加强劳动观念的思想教育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劳动观的教育。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是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础。因此,学校各部门要协调一致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学校的团委、学工办、辅导员和教师要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入手,把劳动技能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劳动技能课的必要性。

2.2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转换为能力

学校要从实际出发,使学生亲身实践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和农村基地。劳动课程设置要合理,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要做出长远的规划,并聘请专业人员进校指导,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劳动技能课程,使学生对生产劳动产生兴趣。例如:男同学可以开设机械课程、化工课程、水暖电器维修、土木工程和计算机等实践课;对于女同学,则可以增加一些手工缝纫、编织、刺绣和烹饪等方面的课程。开设适合学生的劳动技能课,增强他们对劳动课的热爱,让劳动实践向知识化、技能化、艺术化等多方面发展提升,让劳技课与专业课相互补充,形成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2.3 劳动技能教育要从小事做起

大学生劳动技能观念的培养和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家务劳动、学校劳动、社区劳动、工厂劳动、农村劳动都是培养和提高劳动技能的实地。在劳动技能课的内容安排上,要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采取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方式,充分体现劳动技能课的育人作用。比如:在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多处劳动技能岗点,安排学生参与校区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学生公寓楼的卫生维护和管理、食堂帮厨和学校宣传教育园地的维护等工作。社区劳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外语院校的大学生可以为社区中、小学学生、外语爱好者以及有需求的居民开办多语种外语培训班,以此服务于社区,提高学生和居民们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进社区为居民讲解和宣传法律知识,以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进社区,为居民讲解医学常识,普及预防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这些活动紧贴群众的生活实际,深受百姓拥护;同时这些活动也紧贴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从而体现出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真正体会到劳动技能课在实践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2.4 完善机构,加强管理

为确保劳动技能课的开设,达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目的,各高校要成立劳动技能课领导机构,由专职人员抓落实,把此课程列入必修课教学计划,同时要进行考核和讲评。学生在上劳动技能课之前,要进行宣传和动员,以院、系、班为考核单位,劳动课期间要有小节、讲评,技能课结束后要有总结,将劳动技能课的出勤、学习情况作为学生评比的重要内容。学校要不断地完善劳动技能课的管理制度,强化劳动技能课的内容,确保劳动技能课充满活力,真正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热爱劳动、吃苦在先、勇于进取、开拓创新,以饱满的劳动热情积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完成好历史赋予的重任。

总之,劳动技能教育课还处于探索阶段,深化劳动技能课内容,填补劳动技能课空白,完善机构管理,加强对大学生劳动观念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不断掌握和提高劳动技能,任重道远。我们只要面对实际,积极进取、加大力度、不断延伸,坚信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劳动技能教育一定能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陈自龙.试论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3).

大学劳动课总结范文第6篇

学校的管理与教师的成长要有着共同的愿景,这样,学校才能和教师一起得到成长。共同愿景,我们都能理解,是学校的目标,对于学校很重要。没有共同愿景,学校很难做出成绩。很多学校,不是缺共同愿景,每个学校都有,但缺的是怎么去建设。怎么变成教职员工理解的一种任务,成为教师教育价值的追求。这位新入职教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要为教师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成长了,这个集体,这个团队,这所学校才有希望。一个校长能不能把一个共同的目标化成教师可以理解的,并把它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这才是管理水平的体现,更能检验一位校长的办学能力。我们为每一个教师建立了教师成长档案,制定进修计划、方案,分三年、五年短期规划,十年、二十年长期规划。从生活上,工作上多方面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有专门的成长跟踪小组负责规划实施,一年向教职工大会通报一次,让教师在尊重和关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二是积极营造教师成长氛围。教师的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一致后,我们在教师的业务提升上下功夫,通过树典型,抓骨干,打造名师、骨干教师,树立典型,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带动教师共同成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要求,让每位教师都能在教学活动中成长提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校级领导一人帮带一名中层干部,每名中层干部帮带五名年轻教师,同时,校领导每人还帮带一名后进教师,并列入个人年度目标考核,作为评优评先指标之一。抓住教师成长中的每一个进步点,进行激励放大,捕捉教学活动的每一个闪光点,引导教师前行,通过每月一次说课活动,每学期一次年级比赛,每学年一次全校大比武,掀起教学上比学赶帮热潮,推动学校教学活动有声有色进行,同时为广大教师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三是铸造师魂师德大厦。一个好教师,不仅仅表现在具有优秀的业务技能上,更需要德艺双馨,德甚至比艺更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企业里的产品,产品它不说话;也不是面对成人,成人有成熟的思维;面对的是孩子,一个还没成型的产品坯子,教师是一个特殊工匠,不仅要教其学习技术,更要能塑造其健全的人格,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是学业、身心的全面发展,光有分数是不行的,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心中必须要有一片海洋。我们充分利用教师例会进行行为规范学习,半学期通报践行师德情况,每学年总结大会表彰师德典型,不唯升学率、分数排名论英雄。同时,在校园里设立师德光荣榜,表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并列入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聘用的重要依据条件之一。一旦有违规现象,实行一票否决。我们每学年还要举办一至两期师德报告会,邀请本地区、本省乃至全国的师德楷模来校进行演讲、作报告,引导全体教师树师德、铸师魂,当孩子、家长心中信得过的教师,全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

二、学校和家长一起成长

学校教育、学校管理为社会服务,也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培养国家需要的建设人才;为家长服务,与家长一起,家校共同努力,教育孩子成人成材。一是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学校在每个年级成立家长学校,由家长推荐家长学校委员会成员,家长学校定期开课,年级定期向家长学校委员会通报教学情况。同时还不定期邀请政府领导、社会各界人士来校演讲,比如法律界人士、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来校为家长授课,让广大家长明白责任、义务,掌握教育方法,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艺术,更好地培养子女成人成材。学校坚持每一次月考后召开年级家长大会,大会结束再开班级小会,但从不以成绩排名。只是通报年级一个月来的教育教学情况,同时针对一个月来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表现情况,向家长进行通报,并结合不同的阶段,提醒家长关注孩子发展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每一次的年级家长会,均有学校领导参加并亲自主讲,同时接受家长的提问。班级小会,则侧重于针对各科学习方法的分析,学习状态的调整及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总结和疏理。在家校互动交流活动中,我们还经常组织家长开展“家校共育子女”、“我的家教经验”、“与孩子共同成长”等征文活动,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良好沟通。在去年的组织征文中,有两位家长的征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的一位家长深情地对孩子说:我亲爱的孩子,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你可能是一株晚开的花,今天没有开放,或许是因你还没有准备好,我们不羡慕别人早开的艳丽,相信你一定会迎来花开的日子。即使你一直没有开放,但爸爸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浓荫蔽日,净化空气,美丽大自然。另外一位父亲在征文中写道:孩子,既然你愿意坐在一边为大家鼓掌,那么下次,请叫上我,我也想和你一起坐在操场一角,为场中的选手们鼓掌,当那个为他人鼓掌的人。这是素质教育播下的种子,发出的声音,应该说,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不是所有的家庭和家长都能有这样的真知灼见。但是,我们看到,家长们的观点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相信这种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春风一定会随风潜入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通过家校互动,大大地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形成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良好互通,学校从没有发生家庭因为学生与学校之间产生不愉快的行为和现象,大大地提升了教育成果。

三、学校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所真正的学校,一所让学生们记一辈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这个学校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因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春风化雨般的教导。这样的学校才是每一个校长追求的办学方向,办好这样的学校,是要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最简单的目标,是要教会孩子生活。学会生活,这一份《大纲》依然可以称作为典范,而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也正在践行着这一目标。康健的体魄,这是人生的立身之本,如果把健康比作“1”,那么,我们生活中其他如大学、工作、名利、地位、金钱等等,都是“1”后面的“0”,如果一旦“1”没了,后面的零再多,也毫无意义。我们学校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校园的第一天起,就特地开展生命教育一课。我们告诉每一名学生,我们经历过母亲的十月怀胎,才呱呱落地,从牙牙学语,到成长为少年、青年,父母倾注了无数心血。一株祖国的花朵正含苞待放,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无论在何时,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首先想到的应是保全生命,有了生命才有一切,才能不辜负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希望。有了生命基础之后,我们才进一步强调要求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强健的体魄,学校非常注重体育锻炼和劳动课锻炼,每一个年级段,要求每一名学生至少选修一至两项体育项目,培养成一生的运动爱好。同时我们在春秋季节举行体育节活动,充分展示我们的训练成果。劳动课上,我们开设校园劳动课,聘请专业的园艺师带领学生们修剪绿化,培育苗木,在劳动中获得生命花开的喜悦,达到健身强体之目的。生活即教育,生活即学习,学习还须有科学的头脑。用知识武装大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我们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设置教学班,在不同的起跑线上进行差别化教学,在确保教学任务正常完成的同时,对一些没吃饱的学生进行适当提升教学,让他们长处更长,让每一个脑袋对知识的渴求都能得到满足。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积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生活是五彩缤纷的,艺术可以让生命更有质量,我们倡导每一名孩子都会一至两项艺术,陶冶情操,调济学习生活,我们在每个年级部开设各类艺术兴趣班,吸引同学参加,经常举办各类才艺展演活动,为学生的艺术成就展示搭建一个平台,活跃校园文化,学中有乐,乐中轻松学。学校的艺术教育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育教学活动还要教给学生生产的技能。除了劳动课之外,我们经常组织户外、校外活动,走进农家乐,走进蔬菜基地,走进工厂,了解生产过程,参加劳动,体验劳动创造生活的辛苦和甜蜜,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的义工协会、志愿者团队,还经常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福利院,帮助劳动,锻炼劳动生产技能,奉献爱心,收获快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育一颗博爱强大的心。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个性较强,不懂得谦让。从入学开始,我们就开始有意识进行训练改变,以年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开展徒步看家乡活动,中学六年时间,走遍家乡,在浏览家乡美丽风光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毅力。在活动中男女生互相帮助,班级之间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任务,在活动中丰富一颗自由、平等、互助的心。定期邀请各个阶层的家长进校园开展演讲活动,让学生们充分了解父母从事的工作,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努力,每一场讲座,听到动情之处,我们都能看到会场上的孩子们眼含热泪,在晶莹的泪光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在我们校园广播节目中,有一篇配乐散文,我一直保留着,我经常打开来听一遍,每年都迎来新同学,我都会让广播室重新播放一遍。这篇文章名字叫《零度之爱》,作者是一名初二年级的留守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每一次回家,父母都要将家里冰箱包满饺子,以保证在他们上班期间,让孩子和奶奶早上能吃上饺子。这名孩子喜欢吃芹菜饺子,而芹菜到了夏天,不好生长,那种细嫩的芹菜市场上很难买,他的爸爸每一次都要跑遍小镇大大小小的菜场,买来芹菜,包成饺子,冰冻到冰箱中。这名学生在文章中写道:夏天室外的温度高达40度,爸爸顶着烈日,在大街小巷寻找那一抹芹菜绿,每每发现,都欣喜若狂,不问价钱,统统打包。而当看到那一捆捆芹菜和着汗水,包成了一只只如月亮般弯弯的饺子,在零度以下变成一只只冻饺子时,爱从此定格在零度,零度下保存的却曾经是高温汗水的浸润大爱。读来让人感动,感动于父母的爱,感动于孩子的懂事,感动于我们教育的成功。每每看到一名学生经过中学六年的成长历练,学业有成,成功迈进大学,走上社会,就会想到他们六年前的一脸稚气,而如今已变得强壮、坚强、自强。在学生获得成长的同时,学校也得到了成长,获得了发展,赢得了社会的承认和肯定,这是学校管理无为而治,水到渠成。

大学劳动课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与意义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3]姚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7-12.

[4]杜成宪.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评述[J].教育评论,1986(1):62-67.

大学劳动课总结范文第8篇

一、拥抱自然,感受生活的美丽

自然美具有极大的诱发力,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小学生。学生走向大自然的怀抱,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激起他们表达美的愿望。为了使学生不再局限于狭小的校园环境中,我们尽量让孩子们去“看世界”,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开展一次春游或秋游的活动,在这样一次次地接触自然的活动中,学生感到身心无拘无束,周围的事物新鲜有趣,活动后仍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块谈论,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愉快,于是,在一次次活动中,观察、思考、运用语言、学习表达,成了他们学习别人,倾吐感受的需要和愿望。在这基础上,我们及时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同时,以此作为作前指导,扎扎实实地训练语言。在启发学生回忆、组织分组讨论和全班交流时,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作文训练要求,通过启发、比较或侧重引导他们有条理地介绍活动的过程,或侧重要求具体描叙感人有趣的事件片段,或侧重启发他们畅述自己的收获体会,从活动中领悟道理,引发联想……这时,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想说、要说”,口述笔写成了满足生活需要的一种自觉行为,写出来的文字也都常常充满生活情趣。

二、走进社会,感悟生活的精彩

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作为教师,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亮点”。生活中有许多值得体味的闪光点,如果不留意,就会稍纵即逝。因此,我们可以在学生中成立“记者组”,合用一本采访本,大家轮流“值勤”,值日的同学负责调查、了解社会上当天发生的好人好事,新人新事,奇人奇事,看来的、听来的,都可以写进“采访本”,对于优秀的“报道”可以刊登到黑板报上,或者送交“红领巾广播电台”,供学校选播。这样,学生的思想、行动受到了洗礼,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自觉地观察、思考、写作,写出了许多真实感人的好文章。节日到了,学生来到大街上,感受到热烈喜庆的气氛,心中充满了对社会这个大家庭的热爱之情。“青年志愿者”活动时,让学生上街宣传,创设与人交往、语言、思维的场所,这种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后的练笔效果一定会很好。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社会调查,写调查资料,让他们走近生活,感受生活,养成一双锐眼,及时准确地抓住这些闪光点,使之成为写作素材。

三、置身校园,品味生活的情趣

学校生活,是构成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则是用于各科的学习上,殊不知,作文训练同各科教学都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各门学科都提供着写作的素材。劳动课,通过动手制作,介绍制作的过程,自己的感受,作文训练的因素――培养认识和表达能力就成了劳动课实践的有机组成而渗透在整个过程之中了;美术课,根据图画编一个童话小故事;自然课,仔细观察老师做的实验,课后把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如实记叙下来……此外,我还指导学生以各学科课堂教学、各种学科活动(如数学游戏、社会知识竞赛等)为素材进行作文,指导学生学做各科的学习笔记,组织问答题的答案,把社会课上学到的地名、人名、朝代编成儿歌、谜语……从各科教学实际和作文训练要求出发,用各种形式做好作文训练与各科学习的沟通工作。开办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自觉献书,学生有很高的积极性,既是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也是丰富学生作文内容,拓展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

四、走入家庭,体味生活的滋味

家庭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般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许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尽量不让孩子因为干家务而脏着累着,学生劳动实践机会是很少的,这是普遍的现象,所以我们就有意识地布置学生一些家庭劳动任务,如扫地、整理房间、购物、做菜等。另外学生还可以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通过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或生活习性,写跟踪观察日记。对一些饶有趣味的日记,我及时向全班介绍,组织讲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跃跃欲试。他们的课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他们也越来越爱观察自己的生活。看来,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了解身旁发生的人和事,体会自己亲身做的事,把它们记录在日记中,为作文课积累选择的素材,是小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最佳途径之一。

总之,教师利用一切时机让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使他们知道生活中作文材料无处不有,只有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对客观事物有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时,才谈得上写好作文,才能运用作文更好地表现生活。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如我们的生活般丰富多彩,鲜艳多姿,学生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

大学劳动课总结范文第9篇

在形式和操作内涵上高度重视,编写课程指导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以便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和对专业不熟悉的教师)和学生明确整个课程的要求和内容,增强教与学的知情权和透明度。要求教师按2~4学时编写教学日历和教案,任课教师按照作物从种到收整个环节安排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如播前土地准备技术、种子处理技术、播期选择、精量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标本制作等,以便加强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计划性。

(二)规范教学内容

规范课程教学内容是为了保证教师易于教,学生易于学。主要包括对作物新品种、栽培新技术、新型农具、新型灌溉技术及农业信息新技术等讲授和参观学习,提高学生对现代农业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感;适应新疆现代农业要求的作物播前准备工作,如规模化生产下的工程性整地技术、精量播种下的作物种子包衣技术、作物GPS导航精量播种技术等;结合专业劳动课和农学实践基础课程,把作物形态学观察纳入到农事操作环节中,创新“农事操作”环节,这样,在专业核心课程《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中,均安排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而不像现在《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中50%的学时为作物形态观察类的验证性实验;建立“作物形态学观察实验室”,有计划地进行农作物生产实践的“启蒙教育”(如包括作物形态辨识,种植主要作物高产田等),使学生对主要农作物有个大致了解,使学生能结合一年级植物学综合实习所掌握的技能,对作物的形态学进行系统了解,实现实践教学从植物学到作物学的科学对接;在实验田种植大面积难以见到的一些小作物,制做作物标本,使同学们对农作物有一定的感性了解,增强同学们对农作物的兴趣,确保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兴趣的同步提高。

(三)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推行自主式学习方法

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为平台,以师生互动和同学合作为形式,将学习知识与研究问题相结合,推行研究性学习方法。面向教师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挂图与实物有机结合认识作物形态器官、解剖结构;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主要实验内容、记载标准、操作过程等进行详细说明;利用教学片直观动态介绍生长发育、演示操作过程;教师充分准备教学材料,使学生通过讲述与观察,掌握作物特征特性与动态;教师演示后,学生现场实地动手实际操作,并进行观察与记载,学生通过全过程的操作,系统掌握研究方法及操作技能,并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面向学生采用自主式学习。按兴趣和能力组成科研训练小组、高产创建小组、标本制作小组等,要求学生以案例形式完成一次大作业或讨论课。让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题目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问题,再通过和组员协调完成从资料收集、内容组合、幻灯制作及内容的讲解等过程。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即是听众又是点评者,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极为有益的实战锻炼机会。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

农学实践基础课由于其上课时间长、持续的周期也长(4~8月),上课的环节多、实践形式多样化,而且多数是在实验站进行。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考核评价指标含糊,成绩评定随意等问题,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实践积极性,限制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标准,不仅有助于引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实践技能的操作要点,便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农学实践基础考核方式应包括4部分:(1)平时成绩。根据出勤、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及作物生产情况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20%。(2)作物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标本制作,占总成绩的20%。(3)田间管理要点总结。学生对自己种植的小区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及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占总成绩的20%。(4)年终生产实践总结。占总成绩的20%。在作物收获、测产、销售后,结合所记录的数据资料,对自己作物种植管理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提交课程论文,避免了以闭卷考试确定学生成绩的片面做法。

(五)结语

完善课程教学体系,规范课程教学内容,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整个农事环节的参加,可学会常见作物的播种、管理技巧;通过对作物的观测记录,可以训练学生记录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撰写课程论文,学生可以学会撰写科技论文,提高电脑办公软件应用水平;通过拍摄实践环节图片及制作标本,可提高学生标本制作水平,丰富教学内容。

大学劳动课总结范文第10篇

“老三届”学习与劳动结合

出生于1952年的刘春民基本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他们这代由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接班人”后来有个更加出名的称呼――老三届,即1966、1967、1968年三届在读的初中和高中学生,他们是从建国到“”这17年的教育成败得失的具体体现者。

刘春民记事晚,建国之后,发生的很多大事件,如“镇反”、“三反五反”、“公私合营”、“反右”、“”,这些他都没赶上。他开始切身记得清楚的,是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反右”反得全民噤声,“”无人敢阻挡。“”带来了“自然灾害”,他只知道忽然之间饭不够吃了,没肉了,没油了,没菜了。那时的刘春民正在上小学。他告诉笔者,因为没有东西吃,他从来不挑不拣,哪怕难以下咽的饭菜。每天上午一到第三节课,已然饥肠辘辘,全然听不进老师在黑板前嘀嘀咕咕讲了些什么。刘春民所在的时代没有电子游戏,没有卡通片,也没有奥数班、钢琴课。他仅有的乐趣就是:上学前,一清早,跟着哥哥到曾家岩一带的土坡上打兔草,他们在住宅小院前后养兔、养鸡、种向日葵;放学后,他戴着红领巾,穿过邻居家种植的大片蓖麻,到嘉陵江边去游泳,在树林草丛里追打跑闹。他说:“那时娱乐生活贫瘠得就像深陷的皮包骨,哪里有心思学习啊。”

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刘春民开始上初一了。学校课程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学校不只抓分数,还开设了劳动课。所以,刘春民进校的第一节课就是劳动课,最后一节也是劳动课。刘春民以为这只是新学期开学的一个特例,谁知每天都有这样的课程。后来刘春民从哥哥那里得知,从初一入学到高三毕业,所有的学校都开设了早晚劳动课。学校告诉他们“这叫做以劳动开始,以劳动结束”。学校的厕所都是刘春民他们自己动手掏。每日三餐,必有一顿是吃红薯。吃饭时要整整齐齐地排队唱歌,饭盆内所有的饭粒都要刮干净……

“上山下乡”的知青之路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的编者按中传达了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从此,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到了穷乡僻壤,开始了他们的知青生涯。作为“老三届”的刘春民便是这10年间散布在天南地北的1600万知青中的一个。

刘春民出生于知识分子干部家庭,在“”还没开始之前父母就已经被划成了“”,挨斗被抓,14岁的刘春民便开始与哥哥“当家作主”。当这一“最高指示”颁布之时, 刘春民还没高中毕业,但他既不可能滞留于校继续读书,不可能考入大学(因高考制度已在1966年废除),也不可能就业,他成了浮萍似的游荡于城市的“三不可能”的“前学生”。除了一味“造反”,无所事事。于是,刘春民只能响应党的号召来到了云南。

在这里,刘春民和农民一起种地、放牛,跟他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刘春民永远不会忘记,初次收割谷子,一天下来,腰累得根本直不起来,手掌上的皮磨掉了,回到青年居住点,女生一个个痛得眼泪汪汪。第二年,临近秋收,一场大冰雹毁了田里的一切,接下来的一秋一冬一春,三顿红薯拌水……直到1976年,粉碎“”后,中国这座大座钟的钟摆在一个方向上摆到了尽头,开始摆向另一个方向。又过了一年,刘春民回到城里,踏进了大学校门。刘春民永远不会忘记,当他踏进学校那一刻和身边的知青朋友相拥而泣的情景。

当笔者问及刘春民在那10年间的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他毫不犹豫非常肯定地回答说――上学!“我多想系统地学知识!有学识渊博的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我坐在讲台下竖耳聆听,边听边想边记,开始一种正规学生的学法……”

【人物二:李东海,44岁,教师。】

被打着过来的小学时代

李东海的童年正赶上“”的尾声,在知识分子集体欢呼的1977年,他开始了小学阶段的学习。他所就读的小学是重庆解放西路第二十五小学,学校一面临街,和重庆日报社隔街相望,另一面是一年难得见到几次清澈的长江水。他告诉笔者:“那时的第二十五小学还不大,没有一间教室的窗户玻璃是完整的,它们早在武斗的时候就被打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到了冬天,风嗖嗖地直往教室里刮,江边有多冷,教室里就有多冷。”

“”刚结束那时,老师打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李东海在班上很调皮,所以老师经常教训他,很多时候他的手都被打得肿起,连筷子都拿不住。有一次,他都忘了是出于什么原因,数学老师拿着尺子追着他打,他就围着教室狂跑,全班同学都笑疯了,站在桌上拍着巴掌呐喊加油。更过分的是,那时候在学校干了坏事儿,除了挨打还得挨饿。

那时的二十五小还是老式的筒子楼,一楼是部分老师的宿舍和仓库,楼上是教室。李东海一旦上课犯了错,干了坏事,就会被老师留下来,一留就留到中午。老师回宿舍吃饭了,还不忘把他带到他们家去接着罚站。他记得有一次,老师一家人吃着香喷喷的饭菜,他就靠着门边站着,饿得几近昏厥,脑子里幻想了无数遍冲上去掀翻这一桌饭菜或者吃光这一桌饭菜的情形。筒子楼里常年黑咕隆咚,大中午都见不着一点儿阳光,在昏暗的光线

下,李东海饥肠辘辘地看着老师一家人吃饭的这一幕,现在想想他都可怜自己。更惨的是,等父亲找到学校来,他手肿着,人饿着,回了家接着又得挨一顿打。

或许是那个年代的人一直坚信“黄荆棍下出好人”,所以,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贩夫走卒,多数家庭只要自家的孩子犯了错直接黄荆棍“伺候”。李东海的父亲作为知识分子,在继承这“优良传统”之外还充分发挥了“民主精神”。只要李东海一犯错,他父亲就叫他去院坝旁的小土坡上找黄荆条,大小自己挑。每到这时,都难为了李东海。他说:“选大了打着痛,挑小了又怕父亲发怒,到时他自己上阵来选。”所以,他们院坝旁的黄荆条要么长得很粗大,要么就长得很细小,因为中间不大不小的部分都被李东海还有院子内其他和李东海一样遭遇的孩子“灭绝”完了。

虽然李东海在学校的成绩并不差,但因为他太过调皮,老师们也因此很不看好他。李东海原本以为二十五小的学习生活到五年级时就会结束,谁知从他那一届开始,小学实行六年制。他姐姐比他早一年上学,五年级就毕业了,到李东海这儿就变成要上六年了。“那个时候一心就想着长大,读初中在我心里就是长大的一个标志,因为这事,我还郁闷了好一阵。”

儿童玩伴逐渐远离的孤独

虽然因为读书的事时常被打,但李东海的童年还是有很多乐趣。那时,李东海常去江边玩儿,捡鹅卵石往水里打水漂。也经常在山坡上想着法子把野草打个结,小伙伴们各拿一头,看谁能拽得过谁。等到漫山遍野的夹竹桃开花了,他们就满山跑。夹竹桃属于灌木,川渝一带特别多,不开花的时候很难看,一开花就是大朵大朵的,粉红色、大红色,一开一片山,到处可见其绚烂。直到现在,李东海看到夹竹桃开花仍然觉得特别亲切。

1984年,因为父母工作环境的变化,李东海搬离了白象街的老住处,至此他的童年开始变得“灰暗”。李东海回忆说,父母都是“机关”里面的人,所以他和父母都是住在“机关”的家属区里,生活很热闹。街坊邻居都在一个大院里,上班在一起,下班也在一起,谁家烧个好菜都会给邻居端一碗过去,谁家生活工作遇到难处都会出力帮一把……他过了十几年这种大杂院式的群居生活,到了新的小区之后,他突然发现这里几乎没有什么邻里关系,下班之后同事之间也很少往来,回到家都将自家大门紧锁,上下楼层的住户都不知道长什么样,这让李东海幼小的心灵开始有了孤独感。

再也不能放学后和大院的小伙伴一起在院子里没心没肺地玩了,再也听不到大院的角落里蛐蛐儿的叫声,再也不能在野花摇曳的山上山下疯狂奔跑,再也感受不到听见小巷深处传来叫卖声的兴奋……直到现在李东海内心都有遗憾,他希望能够有这么一个小区:邻里关系和谐,自家的小孩能和小区内的小孩一起玩耍,读同一所名校,上学放学同路,学校的老师不会打骂、体罚学生,从小的玩伴不会中途搬离……“总结来说就是,这个小区能够装下孩子所有的童年回忆。”李东海最后说。

【人物三:陈鹏程,35岁,军人。】

艰难求学路

很多人回忆起小学时代都觉得特别纯真、美好,但在陈鹏程这里却觉得它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阶段。

从陈鹏程懂事起,他家就已经在南坪弹子石生活了10年。他以为自己也会在弹子石居住10年或者更长久的时间。但当陈鹏程上小学时,他的足迹却踏到了渝中区。那时,父母为了他能够不输在起跑线上,放弃了就近可读的弹子石小学,托人硬将陈鹏程塞进了位于中山四路的人民小学。于是,上学放学的接送任务自然落在了他父母的头上。

到现在陈鹏程还能回想起这样的情景。母亲每天清晨5:30起床,做好早饭后已经是6:00,然后叫他起来吃饭,当他洗漱完毕吃完早餐必须准时在6:30出门。30年前的交通远没有现在便捷,陈鹏程和母亲必须换乘3次公交才能赶上8:10的早自习。“每次上学,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到的学校。”陈鹏程说,“我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被一只大手牵着,稀里糊涂就到了人民小学。”

在陈鹏程读小学二年级时,父亲辞去单位的职位,下海经商。他父亲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他独自打理的饭店上面,接送陈鹏程的任务就全部落在了身患风湿的母亲身上。但是一到下雨天气,母亲的脚就像针扎一样难受,行走都成困难,更别说来接他。陈鹏程每次在校门口没有看见母亲的身影,就知道母亲的风湿老毛病又犯了,他就只能去上清寺的婆姨家。

在陈鹏程的印象里,婆姨一直憨厚善良、热情好客。长大以后他才知道,这个姨婆不是外婆的亲妹妹,她们是在抗战期间逃难的路上认识并结为姐妹的,但她们一辈子比亲姐妹都亲。他们两家的关系到现在甚至比有血缘关系的还好。陈鹏程很多欢乐的童年记忆都出自他姨婆家。然而在婆姨家不管再如何开心,对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来说,晚上没有父母的陪伴终究是少了一丝安全感的。等陈鹏程长大后,他婆姨时常还对他开玩笑说:“那个时候哟,晚上睡着了都要哭醒,一个劲地喊着‘妈妈,妈妈’。”

无人指导学习的悲哀

陈鹏程的小学生涯就这样在奔波与思念中度过,而中学更是陈鹏程最不愿意回忆的日子,那时他成绩不好,父母关系也不好,生活暗无天日。陈鹏程告诉笔者,中学时代他的理科成绩特别差,数理化单科成绩基本没上过60分,高中时三科的分加起来一般也就90来分。说起来,堕落是一步步形成的,当年中考他考了500多分,但那时文理科的落差已经很大了,到了高中,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学习。陈鹏程回忆说:“那时,我真的幻想过会遇到一位白发飘飘的老神仙为我指导迷津,不是仙人,身边的家人或者老师也行,只是谁也没有出现。”

陈鹏程像一件东西一样被人遗忘了。那段时间,父亲已经是一个大饭店的老板,每天客来客往,生意红火异常,已经得意到可以在接到订座电话的时候骄傲地说“对不起本店不接受预定”了。同时,父母的关系也出现了问题,吵架、闹离婚成了他们两人的家常便饭。过问陈鹏程的情况都要看他们两人的心情,那段时间,家里经常没人烧饭,他就在家对面的饭店里凑合着吃。有一次他生了病,人都快瘫了,还硬撑着去下楼买饭。勉强回到家,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饭菜往桌子上一放,就一头倒在床上了。一直到晚上父母回来,才把他送到医院,一到医院他就住院了……

长此以往,陈鹏程也就放任自流了。每次考试,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同学最快也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做完,陈鹏程会做的20分钟就做完了,接下来就是发呆。再后来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甚至到了考试卷子发下来,他要问边上的同学:“这是化学还是物理?”

在陈鹏程整个中学时代,他父亲就没去开过几次家长会。有一次他父亲竟然去了,然后听着老师对他的评语脸瞬间就黑了,家长会开到一半就直接回了家,那时他爸老教训他:“学习好比什么好都强,而你是除了学习不好,其他什么都好,有屁用啊!”

或许因为文科成绩还不错,陈鹏程唯一的指望就是高二分文理科,他只要能分到文科班就还有上大学的希望。偏偏到分班时,父亲却要陈鹏程选择读理科,理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文科谁都能读,而且国家现在需要的都是理科人才。就这样,陈鹏程进入了他深恶痛绝的理科班。

在理科班就是破罐子破摔,但这日子却过得很快。1998年高考结束,他上大学的幻想最终还是破灭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清楚地知道,社会已经把他归到另外一个阶层去了。作为一个高考失败者,他父母对他的要求就是自食其力,不要走上犯罪道路。之后,陈鹏程就报名参军了,在部队,他的笔杆子正好派上了大用场。

回想自己这一路走过来的教育之路,陈鹏程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考上大学。说到细处,却是上小学时的来回奔波,中学时代没名师指导的悲哀,以及父母对他不妥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当笔者向他提及金茂国际生态新城提出的六大教育体系时,陈鹏程听后由衷高兴了一阵。“如果我小时候在家门口就能读人民小学,不知可以节约多少在上学路上的时间与对父母的思念,全程名校陪伴肯定会在我对学习手足无措时,为我提供好的学习方法……”陈鹏程最后询问笔者,“金茂国际生态新城多少钱一平米?”

【人物四:江来成,28岁,典型80后。】

因讨厌老师而转学

江来成的高中上的是重庆一著名中学,在他所有的求学经历里,这所学校给他留下了他少年时代最灰暗和痛苦的体验,原因就在于他的班主任兼历史老师。这位历史老师因为长得太瘦,又姓申,和《封神榜》里申公豹的形象实在太像了,所以这么多年来,江来成和同学一直叫他“申公豹”。和笔者聊起“申公豹”,江来成还是难掩心中的愤恨。他告诉笔者,之所以对他如此记恨如新,得从他借班上一位女同学的笔记开始说起。那时,因为生病住院,江来成耽搁了一周的课程,回到学校后,就找了班上和他耍得好的一位女生的笔记带回家抄。结果没两天,“申公豹”竟然晚上冲到他家里把那个女生的本子要了回去。当时他就震惊了。后来江来成才听很多学校的前辈说,“申公豹”老师以关心学生,特别是关心漂亮的女学生而闻名于校。而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江来成和班上长得乖的女生关系都很好,以后的日子,“申公豹”不论是作业、上课,还是考试,都处处刁难他,甚至还鼓动其他科任老师一起来“整”他……那时,江来成知道他在这里待不下去了,于是被迫转学到了重庆七中。

重庆七中,是在江来成最落魄的时候收留他的学校,虽然他只在那里上了一年高三,但他也心怀感激。江来成对笔者说,其实他最感激的是 “申公豹”老师,如果当时他对江来成没有怨恨和苛责,说不定他会在那所学校考上其他大学,他现在可能就不是在设计院里工作,他的人生可能完全是另一番光景了。

挤牙膏式的被动学习

和其他80后一样,江来成身上也有很多80后这一群体共有的一些特点。比如不懂得主动,习惯了接受命令,呈现出挤牙膏似的学习状态。学习有时很情绪化,高兴时就做做作业,不高兴时就少做或不做……

听着江来成的自我分析,笔者非常诧异:“难道你不是80后吗?”言下之意是你也接受的应试教育,而听你这番话,仿佛你不是80后,接受的不是应试教育。江来成说:“我也是。但是我比较幸运的是,高中从七中毕业后,我的大学是在澳门读的。感觉真的很不一样。到现在还有一幕深深印在脑海里。刚进澳门大学的时候,我们大陆生一起去报到。大家遇到问题习惯了去问,没有人会自己主动去找答案。我们七嘴八舌问了好多问题,后来发现其实全部答案都贴在墙上。甚至就在身后的墙上。但是我们没有主动去寻找答案,没有主动去搜索信息的习惯。只知道张嘴问。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非常大。”

江来成告诉笔者:澳门本地和其他地方的学生就与大陆生不一样。不仅在报到时的表现如此。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目标很明确,他们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知道自己需要一个怎样的生活。因此,他们学习、生活都很主动。“和大多数内地学生一样,我在初、高中阶段学习时,完全没有学习目标、生活目标。是父母、老师要我们学习的、逼我们学习的。因此,我们的学习常常是应付,是被动的。由此也形成了一种被动的生活态度。”江来成也调侃也幸运地说,“如果我不是去澳大读书,有报名时那难忘的一幕,有以后与澳门学生在一起生活学习的比较和影响,有澳大重视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养成的教育,也许我现在和内地许多年轻人一样,没有形成主动的生活态度,也过着一种挤牙膏式的生活。” 当笔者向江来成言及金茂国际生态新城描绘的0-18岁名校教育蓝图时,江来成说:“名校无疑是拥有最好教育资源的学校,他们的教

上一篇:大学生网购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学部门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