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文化范文

时间:2023-06-13 15:30:34

传统经典文化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1篇

一、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意义

中华泱泱大国,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犹以“文化”这朵浪花最为耀眼,古诗、古词、古文……历代先哲前贤为我们留下了无以计数的闪烁着创造光芒和生命色彩的文化瑰宝。总书记提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思想母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可见,经典诵读何其重要!

据调查,很少有小学生会主动去诵读经典。儿童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贫瘠得让人觉得可悲。长此以往,中华经典文化的底蕴,必将变得越来越肤浅,直至消失殆尽、荡然无存。因此,开展小学生诵读经典活动已刻不容缓。

二、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好处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十三岁达到最高峰。我们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特点,多背点经典诗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为自己的人生做好文化准备。开展小学生诵读经典活动,好处多多。

1.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任何学科都需要记忆力。特别在语文学习中,需要种种记忆活动。背诵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活动,要求学生对经典诗文丝毫不差地进行记忆。通过长时间的严格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有效地发展。

2.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写作水平。诵读一部经典,不仅认识数千汉字,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如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轻松认识3000多汉字,相当于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

3.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全人格。英国的威·沃克曾说过:“只要读书用心,人的举止自然会一点点优雅起来。”经典诵读是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三、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1.讲故事。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讲故事”。一般来说,每一首古诗文都会有一个不平凡的背景和事件,将凝练、优美的诗句转换成动人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故事的带动下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怀,提高诵读古诗文的效率。

2.奖励机制。在经典诵读教学中,经常给孩子们一些奖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室里贴了一张古诗文背诵表,每次孩子们会背诵一首古诗或一篇古诗文,我就给他们画上一颗五角星。学期结束时,看看谁得到的五角星最多,就给谁发一张“背诵能手”的奖状。

四、经典诵读的措施方法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管理与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生经典诗文的诵读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方法:

(一)创设经典的校园文化环境

古人云:“入灵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同化矣。”可见,环境能造就人。在学校走廊上、教室墙壁上张贴一些提倡诵读经典的口号:“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等等。在草坪、花圃的栅栏、路灯柱等都写上古人的名言佳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让诵读经典成为一种随时皆可行的事情。

(二)确保一定的诵读时间

1.晨读15分钟。每天早上我都会要求学生背一首古诗。我们班的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古诗词助读》。这本书是傅明夫老师主编的,里面有200首经典的古诗词。早上学生一到教室,马上就拿书这本书,认真地背古诗。我也按时到教室,和学生一起背古诗。

2.课前五分钟。可让诵读五分钟成为语文课堂的一支永恒的序曲。上课铃一响,同学们就在语文课代表的带领下,一边诵读,一边等老师来上课。

3.中午20分钟。利用读报课20分钟的时间默读经典名著。在固定的时间读书,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诗教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校领导非常重视古诗文诵读,在教师会议和家长会上他多次强调经典诵读的重要性。为此,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一到两次全校性的诗文朗诵会,至少举办一次学生诗文配图作品展或诗文书法作品展。

学校还成立了“壶源江”小诗社,凡是我校学生热爱诗歌,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并且在校园小诗报《壶江源》发表过两首诗歌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成为本社会员。为了成为诗社会员,学生们踊跃投稿,争当小诗人。

此外,我校邀请到了浦江诗社的社长傅明夫老师给我们讲古诗词创作;还请到了诗人杨玫为小诗社的孩子指导写法技巧。杨老师的榜样作用或许更能影响孩子,为孩子们唤起一个写诗的梦。80多岁高龄的蒋教授看了我们的校园小诗报后,欣然为我们的诗社题词:“文学是人生最早的教科书,希望每位小朋友都在文学熏陶下健康成长!——与壶江源小诗社共勉”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2篇

历史不应该是一块擦泪的手帕,更不应该是一块遮羞布。历史上存在过的,你否定也罢,肯定也罢,它都实实在在地浸润过这块大地。作为后来者,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辩证地看待历史,采取扬弃的态度——继承优良、摈弃糟粕,也就是“批判地继承、弘扬”。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似乎现在还争议不断。譬如读《三字经》《弟子规》等,有人认为是“毒害”,有人认为是“圣经”。愚以为这两种“极端”态度都是错误的。我们既不要把它们看成是万能的圣书,也不要过分夸大它们的负面作用。《三字经》《弟子规》所代表的文化经典,虽带有一些封建色彩,但大部分是关于为人处世方面的,只要我们能以清醒的头脑吸收其精华,不乏是一种可以保持人道德的“健康营养品”,绝不会是毒害人的“垃圾食品”。

有点文化功底和历史知识的人应该都知道,像《论语》《中庸》《孟子》出自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三字经》出自内忧外患的南宋,从中可以看出,当一个社会秩序失范时,急需要精神上的提升品。我们今天的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人们物质生活不断富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屡屡发生的诚信危机、自私自利、道德滑坡等乱象,人们恐慌、迷茫,大家在反思: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华夏大地历史上曾是世界上最富裕最辉煌的国度,传统文化对今天的中国还有没有重新学习的意义?近几年出现推崇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传统经典的热潮,也可以说是希望回到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的根基和道德的依托。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提倡对青少年进行经典文化教育。作为教师,不应该在该不该让孩子读的问题上犹疑不决,徘徊不前,而应该思考怎么教孩子读。时下,我们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不足,传授时功底不够,在教学中既不能到位地解释经典的内涵,又不能结合时代现状去批判地阅读。再者,在教学方法上也值得探讨,如何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悦纳?因此,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自己投入经典文化的阅读中去,提高自己传统文化素养。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工程。我们着眼于未来的同时,不要忘却先人留下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重温古人的情怀,读一读祖国优秀的文化经典。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3篇

一、陕北民歌发展及其传承困境

陕北民歌发源于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人民勤劳、善良、坚毅,用他们的智慧凝结出宝贵的陕北民歌艺术。

陕北民歌之所以有着无限的艺术魅力,与它鲜明的艺术特征是分不开的。从内容、题材上看,陕北民歌包含广泛,涉及到农业生产、社会万象、风俗礼仪、爱情家庭等劳动人民能够触及到的方方面面。记录着陕北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孕育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与追求。与内容相对,陕北民歌在体裁上也是丰富多样的。这其中,有与生产相关、带有劳动节奏的号子;有自由奔放、直抒胸怀的信天游、山曲;有叙事陈情的小调;有打坐腔、耍丝弦等丝弦小调;有红火热闹、亦庄亦谐的秧歌大场子、旱船、小场子、转九曲等社火小调;有猜拳调、酒曲,祈雨调、神官调等风俗小调;有催眠谣等儿歌,还有哭丧调、吆牛调、叫卖调等生活音调。陕北民歌的结构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句式与四句式两种。上下两句形成一个小段落,两句一个韵脚,自由变化。调式方面,最具典型性的是建立在商、徵、羽三种五声调式的基础上,由调式主音及上下方五度构成的双四度叠置音调。

陕北民歌走出黄土高原,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在张振涛的《走进现代的陕北民歌》一文中,他将二十世纪陕北民歌的兴衰起伏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伴随着革命运动的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冼星海、李焕之、吕骥、刘炽等进步音乐家追随革命的步伐来到陕北、来到延安,他们在这里发现了陕北民歌这座还未被发掘的艺术宝藏。《东方红》《三十里铺》《绣金匾》《南泥湾》《翻身道情》等流传广泛的陕北民歌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发掘、传承的。陕北民歌第一次突破地域,风行天下,汇集而成的区域音乐概念,被郭兰英、王昆等表演艺术家演绎为经典,响遍全国,持续半个世纪,久盛不衰。第二个阶段,建国伊始,中国艺术代表团参加布达佩斯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陕北民歌与陕北秧歌在此次联欢节中大放异彩,民歌第一次起到了如同1949年后一系列国家行为起到的撑起中国人精神的作用。第三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吴天明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人生》中采用《天下黄河几十道弯》《走西口》的曲调,大获成功。无独有偶,1989年,滕文骥导演的《黄河谣》也运用了陕北民歌音乐元素。随着影视作品中陕北民歌的启用,陕北民歌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当中。这次陕北民歌的兴起还伴随着寻根的热潮,歌手们涌向熟悉而又陌生的黄土地。西北风的大获成功,不单在于重新唱出了陕北,还在于形式感上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第四个阶段是在21世纪初,经济高度发展之后,人们开始寻找精神的家园与回归。陕北民歌以其原生态的特质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基本完成了经济积累的起飞阶段,开始向更高台阶迈进,对物质的焦虑开始转换为精神焦虑。学术界再次把目光转向传统,喊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复兴国学”的口号。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与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意识、审美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陕北民歌也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出现了新的变化。包括陕北民歌在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面临逐渐消亡和灭绝的危机。具体说来,首先,黄土地上人们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这就导致了以往陕北民歌所具有的诸如民俗、娱乐、情感表达媒介等功能从客观上弱化或消失。其次,多种文化的冲击、涌入,使得黄土地上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转变,陕北民歌不再是他们精神上的唯一选择、首要选择。“这样一朵民族民间艺术奇葩,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通俗流行文化无限丰富、审美情趣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尴尬……曾经的民歌经典只能在很多中老年人的激情回忆中找寻,更多的青年人痴迷于快餐文化。陕北民歌陷入落后与老土的灰色地带。”

面对当前陕北民歌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处在我国教育最高阶段的高校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传承责任和天然的传承优势。这集中表现在:首先,高校中汇聚着优秀的声乐教学力量,这些专业教师无疑会对陕北民歌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其次,高校教育具有多学科同时开展教学研究的特点与优势。从视唱练耳到专业课的学习,再到更高层次的和声、曲式的学习。有一整套完整、复合化的培养教学体系,便于系统化地培养新型全面的陕北民歌演唱人才。

二、高校陕北民歌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合理借鉴西方声乐唱法,培养传统与科学的发声方式

长久以来,陕北民歌在黄土高原上以一种自发、原生的状态发展传承着,形成了独有的艺术奇观。如今,为了在高校中更好地传承陕北民歌艺术,我们应该在保持它原有民族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借鉴西方声乐唱法及训练方法,使陕北民歌的研究教学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一是,应当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当中关于发声的系统理论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尤其是民歌教学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模式,吊嗓、喊嗓、念白等戏曲化的发声训练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民歌教学的需要。二是,民歌教学中应当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声区理论,即胸声、混声、头声三个声区的训练,以达到陕北民歌演唱扩展音域,声音上下连贯统一的目的。三是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共鸣腔体的理论。共鸣腔是调节歌唱音色的主要因素。我们应当注重歌唱共鸣腔体的整体运用,同时也要注重对歌唱共鸣腔进行不同比例的调节运用,以达到发声方式民族化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

2、注重陕北民歌的润腔艺术

润腔是对音乐进行润色和装饰的过程,是我国民歌艺术独有的音乐处理方式,也是民歌区别于西洋唱法的一大特色,丰富的润腔技巧是陕北民歌一个重要的风格特征。高校中的陕北民歌教学在解决了民歌基本发声方式之后,要更加重视润腔的训练学习。“唱好陕北民歌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功:一是歌唱方法的基本功;二是风格润腔技法的基本功,二者缺一不可”。陕北民歌常见的润腔手法有:(1)甩腔。陕北人在日常说话中有拉长尾音的习惯,往往在长音的后面加上一个重音字,陕北民歌中许多长音后面加一个短装饰音就是这种语言习惯的体现;(2)断腔。陕北民歌中有一字数断,也有一腔几断,效果是真切实在唱出每个音符,每一个歌词都交代的清清楚楚。(3)衬腔与衬词。出现在陕北民歌中的衬词衬腔包括一些常见的叹词、助词,如哎、呦、呀、嗨呦等,还有诸如“太平年”、“杨柳青”、“摇三摆”等长期传承而沿袭下来的一些衬词、衬句。(4)滑音。滑音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也十分常见,包括了大、小滑音,上、下滑音。高校学生只有充分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陕北民歌丰富的润腔技巧,才能将陕北民歌的演唱从形似提升到神似的高度。

3、重视方言的学习

方言是体现陕北民歌浓郁地方特色的重要因素,掌握准确、形象的陕北方言是唱好陕北民歌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陕北当地的学生,方言自然不是问题,而在高校教学当中,还有很多外地甚至外省的学生,方言对于他们来说就成为了学习陕北民歌的一个首要障碍。所以在高校陕北民歌教学中,应该把陕北本地与外地的学生区别开来。对于陕北当地的学生,要训练学生准确区分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要能够使生活语言上升为歌唱语言。生活语言化的发声不仅不能把字咬得清楚准确,而且还会对歌唱状态和发声腔体造成损坏。教学的目的应该使学生达到字咬而无痕、咬而不死,进而字正腔圆的要求。对于外地的学生,陕北方言的学习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说来,学唱陕北民歌之初,先重点掌握歌词中的关键字,所谓关键字就是最能体现陕北方言的单字。比如苦命人中的人,应发“仍”的读音;鞋子的鞋,应发“孩”的读音;山下,应该发音为“三”、“哈”等。在熟练掌握这些关键字之后,完整的陕北方言加上行腔处理,就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演唱效果。

4、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

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能》一书中强调:“每一门类的艺术,都有其最适当的教育形式。”在当前高校陕北民歌教学中,首先要重视一对一专业个别课的教学形式。显而易见,专业个别课有着因材施教、灵活性强的特点,以这种方式上课,教师能够直接针对特定的学生进行辅导,针对性很强;课堂上教师的讲解、示范环节也能够做到清晰明了、效果显著;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最为直接的了解。然而,专业个别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容易造成实践锻炼有余而理论学习不足,专业教师也容易形成主观随意等。对于低年级初学陕北民歌的学生,在基本发声理论、民歌理论课的教学中,探索多人集体课教学,也应该进行有益的尝试。此外,走出去、请进来应当成为高校陕北民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走出去就是组织学生深入陕北,深入陕北民歌世代传唱的黄土高原;请进来就是邀请民间艺人到高校定期进行讲座与示范。最后,还要通过举办校内民歌大赛、组织演出等激励机制来激发高校学生学习陕北民歌的热情。

5、强化舞台表演实践能力的培养

声乐艺术是舞台的艺术。研究与传承陕北民歌,出发点与落脚点最终都是舞台实践,也就是要在舞台上展示给观众。这就要求高校中的陕北民歌教学要特别重视舞台上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而这恰恰是当今高校艺术教育中容易忽视的一点。如何让学生在表演陕北民歌时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这包括了准确的音准节奏感,符合乐曲音乐表达的旋律感与律动感,良好的音韵感与语气感。二是训练学生在演唱表演时要投入真情实感。歌以咏言、声以宣意,声乐是音乐、语言、情感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作为一名歌唱演员,尤其是演唱陕北民歌这样细腻与粗犷兼具,感情表达丰富多样的地方民歌,更要注重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表达的培养。三是培养学生掌握合理恰当的舞台表演。作为歌手在舞台上不仅要完成歌曲演唱,还要在演唱过程中加入形神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如果一个歌唱演员在舞台上自始至终都是没有任何形体动作,一动不动地唱歌,就会显得呆板而缺乏生命力。合理恰当的舞台表演包括: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手势情感表达,通过运用引、定、开、合、托、错等几种手势可以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为形象生动;传神、点睛的眼神交流。眼神是心灵的窗户,更是传递陕北民歌神韵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总之,培养优秀的歌唱能力与舞台表演实践能力都是高校陕北民歌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其一。

6、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多角度传承陕北民歌艺术

多学科交叉、不同课程间穿插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一大特点与优势,这就为多角度传承陕北民歌提供了可能。第一个角度,声乐演唱人才的培养。这包括了视唱练耳、乐理、专业个别课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要素。当代民歌教学需要突出理论积淀,而高校或音乐学院理论层面教学的摄入,则会帮助学生完善理论认识,为其实现科学的演唱提供有效帮助。第二个角度,音乐学多学科的交叉导入。当代音乐学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系统,这对教师与学生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层面,完整的音乐学分类体系及其总体系,能帮助其解决陕北民歌整体分类、教学范畴、教学范式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学生层面,如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等音乐学科的学习,则能帮助他们建立对陕北民歌,进而是陕北文化的整体认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曲目所传递的情感、内容。

三、小结

综上,陕北民歌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华丽的瑰宝。当前,我们应当充分借助高校的平台进一步挖掘它深厚的文化价值,建立系统科学的陕北民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陕北民歌演唱人才,使陕北民歌艺术永葆青春。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4篇

《兰亭集序》这篇只有325字的抒情言志序文,恰恰可以承担这一重任。作者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帖是“天下第一行书”;写作时间,又处在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争战不断,水旱、地震等天灾人祸相加的特殊社会背景之下;借修禊事所表达的情志有异于当时的清谈玄学之风。这篇序文,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可作为深度挖掘的范本,从深度阅读中体会读书的乐趣,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精神,多维度丰富文化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一、书法艺术之审美

以大书法家的身份手书清新自然的美文,所写的内容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感慨,而所写之帖,千百年来亦为人们所描摹,这样神形兼备的语言文字,在中国文化史上,实不多见。《晋书·王羲之传》中说:“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书法文化日益式微的今天,发扬光大中华传统书法艺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书为心画”的书法艺术表达方式,进行长期的书写练习,是薰染浸透高尚品格之良途。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平时我们说“字如其人”,也是这个意思,从书写习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从书法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刘熙载还评论说:“右军《兰亭序》言‘因寄所托’、‘取诸怀抱’,似亦隐寓其书旨。”《兰亭序》帖,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飘逸流转,平和而又奇崛;字体大小参差,既精心排布,又无雕琢痕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之”字,达到了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各有其形,各尽其妙。《晋书·王羲之传》中说,羲之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既是对他的行书书法的概括,也是他人格的写照。历代名家名帖,莫不如此。欧阳询的刚健险劲,颜真聊的端庄雄伟,柳公权的“颜筋柳骨”,张旭、怀素的“变动犹如鬼神,不可端倪”,无不带着书法家极其鲜明的个性。书法艺术中的线条、情感及所书内容三位一体的特征,给人以精神的激发与心灵的陶冶。

二、自然风物之审美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用洗练的文字,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山水清幽、风景秀丽的会稽山阴之景,不禁使人怦然心动而向往之。自然风物,既是审美的对象,又是情感的触发点。学习本文,不仅仅是摘抄这几个现成的优美词语,还要深入词语内部,深刻感受、领悟自然风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审美地位。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赤橙黄绿,万物自然而然地存在,自由自在地生长,大自然用形象的语言,向人类倾诉宇宙的奥秘。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一命题,经战国和汉代许多学者的阐释和发挥,形成了著名的“比德”说,对后代人们的思维和文学具有深刻的影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语《神思》),这一命题揭示了人和自然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而可以相互感应交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明证。自然风物既是人们“眼中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存在,更是人们“心中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睹物兴情”(《诠赋》),而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历代文人墨客在如恒河沙数的艺术作品中,竞相吟咏描摹山川风物之美,或者流连山水,直接取乐其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或者化风物为情思,融情思于风物,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极尽自己特有的才情,表现出蕴含在山水风物中的无穷韵味。梅兰竹菊、风霜雪月,花鸟虫鱼,成为诗歌、绘画中长盛不衰、常画常新的主题。

学会并保持对自然山水、季节轮回等自然景物的敏感,鉴别并欣赏文学、绘画等艺术作品中意象的内涵,有助于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助于养成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文化品位与见识。

三、风俗民情之审美

《兰亭集序》中记载,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治所在今浙江绍兴)西南的兰亭郊游宴集。“修禊事也”,实际上就是过“上巳节”。这是我国古老的一种习俗,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以除去不祥,祈求福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曾皙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所描绘的情景就是周代郊游习俗。到了汉代,定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魏后,用三月三日。这一次的“上巳节”,实际上是一次典型的文人雅集。41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就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活动的项目变成了“流觞曲水”,这是以文人雅会为主要特征的魏晋郊游习俗。

上元节闹花灯、社日祭社神、端午悼念屈原、七夕节乞巧、中元节祭鬼神、中秋节吃饼、腊八节吃腊八粥,冬至吃汤圆、除夕夜守岁等传统的民间习俗,保存的是农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驱邪禳灾等有着上千年辉煌和浪漫的特殊仪式。著名的民俗学家冯骥才认为,百姓是节日遗产的携带者,更是节日的传承者。他认为,促使全民对节日实现集体认同,需从下一代抓起,使节日文化与地域文化特点相结合,使之切实浸润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四、生命意识之审美

王羲之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天灾战火接连不断、政局不稳的时代。《晋书·帝纪第八》中记载,344年,晋康帝驾崩,晋穆帝即位,“时年二岁”。361年晋穆帝过世,享年才十九岁。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去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晋穆帝在位期间,连年征战,而水旱灾害不断,地震时有发生。长期的社会动荡,使得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就像浮萍之于海水,死就是生,生就是死。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他虽然也感叹“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但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以此启示人们,不要让生命轻易逝去,应该善待生命。

这种对生命的自我觉醒意识,对生命主体意识的反省,在当前,也具有积极的价值。对生命进行审美,就是分辨出是非善恶,确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追求“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崇高,让有限的生命过得更充实、丰富、有意义。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5篇

2. 让传统文化教育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为了保证经典文化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了让教师更好地理解经典文化学习中传统美德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我们进行了教师科研培训,学校在《课程总表》上每周安排一节校本课程《阅读与写作》,要求教师在课前5分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或古诗,或格言,或名言警句,或故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旨在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学校重视学科渗透,将经典文化学习活动引入语文课堂。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大量的经典文化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凭借这些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情感、人格培养。老师们能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与经典相关的知识,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分析经典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学习中洗涤灵魂,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大家都知晓的唐代诗歌大多数积极向上、激情健康、关注现实,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李白是唐朝诗人中最富有想象力、不畏挫折的人格美的代表。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出他的乐观、自信。屈原《离骚》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了诗人虽身处污秽时代,却坚持九死不悔、永远求索的伟大精神。由于学生平日的学习积累,学生们学会了品味美景,学生们增长了智慧,学生们变得满腹经纶,学生们自觉修正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处事态度,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学生们学会了感恩等等。我们就是这样,让经典文化在润物细无声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熏陶,促使其良好美德的形成。

3. 把经典与德育活动相结合。能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一项活动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主要体现。在不断的反思中,我们感到传统的德育工作老师说的多,学生听的多。师者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姿态,以俯视的角度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应该怎样,不该怎样。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的感受是,如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觉其香,其结果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左耳听,右耳冒,达不到德育的真正目的。而经典文化的学习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感悟,自己体会,其意义与影响在许多先行地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因此,我们以经典文化学习活动作为突破口,使之成为德育工作的递进,拓展,补充与提升,使德育工作更具立体感。

我们结合传统节日教育、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活动等德育载体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合理安排并扎实开展学校德育系列活动,形成德育培养体系。通过经典文化的学习,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经历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转变。学生在其中耳濡目染,身心经受着熏陶。学生们在积累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的积淀,积淀着知识,积淀着文明。

4. 用活动搭建特色展示舞台。我们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与经典相关的主题队会,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示范课、师生经典文化硬笔书法竞赛,教师经典文化朗读比赛、校内的经典文化美术展览、文艺汇演、唱红歌比赛等活动的开展,展现了传统文化对学生修养与品格的良好熏陶,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习的激情、在校园创设学习经典的良好氛围。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经典教育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66-01

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创造条件,让青少年学生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接触那些更有阅读价值的经典文化,经典有些过时的内容,并不妨碍我们完整地阅读和理解。经典教育中需要我们加强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经典文化的态度:我们尊重经典,重视经典,但绝不迷信经典,神化经典。

经典具有不朽价值,阅读经典不可或缺。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中华民族积淀了灿若星河的国学经典。这些经典承载着民族之魂,牵系着文化之根,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遗忘,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最值得珍视的巨大宝藏。中国历来是一个在文化上崇尚理性、重视教化的国度,以儒家为正统的官方指导学说,一贯倡导开启民智、兴办教育,配合着“选贤与能”的科举制度,使教育发达、人才兴盛。在这种文教发达的背景下,产生的历史文献是世界各国中最多的。而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献中,则较少涌现出经过历史选择和检验的文化经典。这些经典是古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先民的生活常道与实践经验,传达着前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经典在过去的若干世纪中,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习传诵,成为汲取智慧与灵感的源泉,其文化价值得到历史的检验与肯定。

青少年儿童在当代课堂上直接面向和熟悉这些经典,是理解和把握传统便捷与有效的方式。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很多人都有体会,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而言,讲好一首唐诗胜过讲一通唐诗概论,阅读先秦诸子胜过讲述一通先秦思想概论。同时,经典不是陈旧,不是老朽,它是古老而至今还在鲜活着滋养我们生命,温润我们灵魂的元素。经典诵读的意义,或许不只在有益于语文、口才,其意义或许更多的在于通过目识口诵,烂熟于心,浸润其中,扎下思想的根,让灵魂融合于高远的智慧之中,从而远离了浮躁和平庸。

经典教育意义广泛,切忌功利化取向。倡导和鼓励青少年阅读经典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经典教育具有广泛的意义,预期的收获是多面而非单一的。对此古人早有论述。孔子指出学《诗经》有审美、认识、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学习《易经》有文学、修身、制器、卜筮多方面的作用,学习者可以各取所需。

经典,世界视野的、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的大经典,我们何能取其沧海之一粟?文化,中西兼容、天文地理、哲学宗教的大文化,我们何能沐其九天之一缕?如此,倾己所有,竭我们所能,为了我们的人生发展奠基,我们心之所往、力之可及的又有几何?可是,大经典、大文化,又如此强有力地感召着我们,我们仰望着、追随着、践行着。

在经典教育实践中,当经典的局限性和经典教育的当代性与现实性相遇时,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是否必须删除这一话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充分的发酵。讨论双方大致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大部分讨论者赞成传统文化经典中有些部分所宣扬的价值观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不过,问题的焦点逐渐集中在对这些“糟粕”的认定标准,以及是否有必要删改。例如,有些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不能将经典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直接带进课堂。这些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忧虑和担心也并非全无道理:让一些年龄尚小的儿童学习经典,他们尚无足够的辨别能力,经典中一些过时的内容,会对他们带来负面影响。争论到了最后,隐约地殊途同归:“怎么教”才是传统文化教材存废的关键,和教材无关,和我们的教育方法有关。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加以解决,经典教育会遇到很大阻力,甚至会难以推行、半途而废。删改经典总是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经典教育实践提出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

在“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使命感召引领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在“经典浸润、文化育人”的使命感召引领下——我们能够做得了多少,我们就做多少!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领域,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只教给学生正确的东西,而让他们远离错误的东西;热衷于教给他们正确无误的知识,而不是教给他们保护自我和认识社会、进入社会的能力。我们很容易把这样的思维定式运用到对待经典教育方面,只希望青少年儿童接触经典中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不要接触那些消极的过时的内容。

在这方面,前人同样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传统文化是历史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在读经典的时候,可以加以必要的辅导,让学生了解经典中体现的一些观念、做法、习惯,是历史的产物,适合那个时代的需要,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并非阅读什么,就意味着提倡什么、接受模仿什么,我们只提倡经典中在现在仍有积极意义的内容,而那些已然过时的内容,只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传统的一部分。在以经典教育促进德育方面,古人把“仁、智、勇”当作“三达德”,不仅重视爱心的培育,还重视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实践道德的勇气培养。这同样值得我们在经典教育实践中好好地借鉴。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经典; 教育价值; 传播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33 — 02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亦可以说到现今,中国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国学热”。它是人们对社会、对生活的一种文化反应,折射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及文化多元化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民族复兴”的主题。“国学”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的思想文化的总和,“国学”不单指经典,但经典是“国学”的具体表现,因此,在探讨“国学”的基本精神及意义时应特别注意到经典的教育价值。

一、经典的现代诠释

在语言中,“经”与“典”原是两个词。“经”原是象形字,像织布时的“经线”之形,后为了使“经线”的意义更加明显,其左侧又增加了表意的形体“纟”而成。其本义应是指“织布的纵线”,是与“纬”相对的。《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即用其本义。后引为地域走向之“南北”,“国中九经九纬。”(《周礼·考工记·匠人》)后又引为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如“经络”、“经脉”等。正因其如此重要,后大约在战国以后有了“经典”的意义,也就是“记载一定阶级最高思想道德标准的书籍”。《释名·释典义》:“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文心雕龙·宗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唐书·经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典”为会意字,表义为“双手执册”,本义则为典范的重要的书籍,《后汉书·蔡邕传》:“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由于古书中二字经常可以互训,后即连用不分,表示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代表的儒家经籍。《辞源》、《现代汉语词典》分别将“经典”解释为“典范的经书”和“权威的著作”。

我们认为,经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是思想与文化尤其是文学领域的艺术创作并能产生重要价值的普遍适应性的文学文本。经典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它是在漫长的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经过历史的锤炼、文化的积淀而生成的,是超越时空的文化存在。经典是部分或整体文学文本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最为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殊形式的载体;经典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特质,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恒常未变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理念,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对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也还会对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经典的典型代表是“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孟子》、诸子百家、唐宋诗词及明清小说等。

但我们同时还认为,经典不应仅指全部的文学文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部完整的文学著作),还应包括或特别指向一些文本中经常被人引用、在不同的基面常具有深刻的警喻意义的语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等。我们知道,敬爱的总理曾在很多重要场合答记者问时引用的古诗古语,尽管有些并不被人熟悉,多数也未见于教科书,但其解读的视角和运用的方式,作为范例用来启发我们如何学习和运用古代诗词是很有意义的。有人正是将这些“只言片语”整理凝集,使之产生重要的社会效用,正因如此,有的学者提出,“教科书”也是经典。

二、当下经典教育的缺失

1.书山题海去经典

现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传媒等迅速普及,社会进入了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实际上真正学得的知识却大大减少了。而另一方面,由于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教育变得绝对的功利化,学生们面对着无可奈何的应试教育下的“书山题海”,就根本没时间阅读文本了,在有限的文本阅读中学生们心中的权威是教材、参考书,以及各种模拟试题中的例文、选文,经典则在学生的学习中渐行渐远,最终使得“文学经典只是作为思想、审美和语言艺术的制高点和巅峰而存在于人们的遥望、沉思和景仰中,阅读者寥寥无几”。彭书雄先生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人文素养、人格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缺陷,“在人文知识层面是贫血缺钙的;在人生价值层面是残缺不全的;在情感方面是淡漠无情的;在责任意识方面是我行我素的;在行为举止方面是缺失而又不规范的”。这正是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强行扼杀了孩子们对文学经典的兴趣,过早地剥夺了孩子们的人文情怀。

2.从小启蒙惟形式

上一篇:护理风险管理范文 下一篇:数学文化建设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