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安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5 17:17:02

城市治安管理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第1篇

一、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基本架构

群体性治安事件因其不同的形成因素反映出不同的事实属性。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也是一个地区、一个阶层的政治因素、经济水准、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因果关系也会反映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尤其在地处区县边沿地带,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发生频率之高,规模之大,行为之烈,因果关系之复杂,结构及表现形式之多样,今非昔比,概括起来有以下九个方面:

(一)封建迷信、非法组织“门徒会”、“”的渗透,在农村地区形成了隐蔽性、多发性。

一是封建迷信的滋生与蔓延。城市边沿、毗邻、城乡接合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群众科学的、文明的思想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掘和引导,致使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愚昧的、落后的思维方式无法改进和根除。一些群众往往由一个错觉、呓语,也可由一些正常的自然现象,无法用科学的道理去诠释,就毫无根据地煽布异端邪说,迷惑无知群众,鼓动、聚集无知农民,拜神拜佛,使其迷信成疾,无心劳动,荒废生产,非法集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是非法组织“门徒会”的传播与渗透。近年来,由毗邻省、市(县)流窜的“门徒会”头子秘密活动,打着“宗教自由”、“信仰自由”的幌子,在群众中宣扬“神赐生命粮”、“祷告治病消灾”的歪理邪说,大批群众深受蒙骗,在贫困、边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村落,非法建立了“门徒会”的组织机构,经常非法秘密集会,制订反动纲领,干扰农村基层政权,严重影响农村生产、生活秩序。近几年虽几经取缔,但仍然死灰复燃之势。

三是非法组织“”的侵蚀与蛊惑。自1998年开始,具有反动属性的“大法”以“真、善、忍”为诱饵拉拢腐蚀群众,“大法”辅导站负责人曾多次聚集多人前往千里之外进行“考察学习”,多次集体聚会,群体练功、传法,还规定不得收看新闻联播,不得过问政治和国家大事,公然与我党和政府争夺群众和思想阵地,其反动面目暴露无遗。从取缔“”和查禁修炼人员的情况看,有部分人虽然出于良好的健身愿望,但由于“大法”的反动本质所决定,只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有所松懈或者“”组织形成气候和规模,他们就会乘机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进行疯狂的捣乱和破坏。

(二)由于“三大恶势力”的介入,酿成了对抗性、突发性。

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宗族恶势力。在农村地区以村、社为单位的农村,同宗同族、三亲六戚无所不在。有的设族长、定族规,以其严密的组织、较强的凝聚力,向农村基层组织渗透;有的阻扰办案、包庇罪犯,以致发展到砸警车、打警察、抢人犯;有的以言代法、以强凌弱,欺压外姓群众,殴打他人,引发宗族与宗族之间的武力械斗;有的对违反家法家规的子弟施以暴刑;有的组织打手非法进行没收、查封、变卖、扣押物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

二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流氓恶势力。他们的组织形式大多以同乡、同学、狱友、劣迹中青年、品学兼劣的中小学生组成,模仿外地黑社会组织形式,制定帮规,纹身刺号,划分势力范围,以团伙的形式经常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白吃白拿、称王称霸,集多种违法犯罪行为于一身。他们具有强烈的反政府、的罪恶心理,藐视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对抗党和政府,仇视执法人员,替人收债,介入纠纷,参与违法,已发展到干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

三是以个体形式出现、触犯众怒的地方恶势力。这种恶势力主要是出于个人利益的需要以求得心理的暂时平衡,我行我素,唯所欲为。有的常以“话不投机,看不顺眼”为由,顿起疑心,大打出手;有的个体经营户、公司负责人、农村干部以及社会闲散无聊人员,煽动闹事,称霸一方,制造混乱,其行为恶毒暴戾,不计后果;有的虐待家庭人员;有的查封、扣押、损坏公私财产;有的书写诬告、匿名信件,拨打恐吓、威胁电话,制造事端,唯恐天下不乱。往往由于个人行为,造成众矢之的、群情激愤,引发群体围攻。

(三)因矿山开采,土地、林权纠纷引发了经常性、复杂性。

⑴由矿山开采的系列运作不当而引发。以边沿山区县为例,大量的久负盛名的矿产资源,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软、硬件设施相当落后,招商引资困难,缺乏规范指导与作业等原因,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序地开采和利用,造成矿主与矿商,团体与个人的利益处置不当,国家受损、矿农受损而引发经常性的群体上访、请愿事件:

一是开采不规范,半机械化与人工开采相结合,图方便、省事,漫山遍野挖地坑,既破坏矿产资源又践踏了大面积耕地和林草,既误农事又无收入;

二是买卖不划算,大量矿石挖掘后不能进行深加工,运毛坯至沿海一带出售,劳民伤财,矿石采尽收入无几;

三是收购不成系统,矿农采矿后,愿买就买,谁买就卖,投机钻营,转手买卖,以物易物,甚至连民爆物品也交易其中,造成大量隐患;

四是由于不规范的开采,残渣的堆积、倾倒不统一,泥渣淤堵,山洪暴发,河流改道,致使农民土地受损,矿商与矿农发生纠纷;

五是矿山开采后应该对矿农进行的补助政策久不兑现,甚至不兑现,引起公愤,造成集体上访。

⑵由林区、土地纠纷引起。自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实施以来,由于在开展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作时,工作人员粗心大意,不负责任,造成《土地证》上的界畔、数据与实际界畔、数据不吻合,界限无法确定,纠纷迭起,农民群众经常聚集闹事,要求上访政府,致使农村地区治安秩序存在极不稳定之隐患。

(四)因农民负担过重和不合理负担的难以清除,引发了多发性、反复性。

减轻农民负担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正确处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然而,对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区县来讲,无意义的建设过多过滥,财政赤字,入不敷出,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丰富的农副特产品、地矿资源无力开发和利用,经济效益停滞不前。以致农民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和劳务费无法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各种面向农村名目繁多、乱收费、乱集资、乱涨价、乱罚款、乱摊派,屡禁不止,一浪高过一浪,经常因农民负担过重导致进京上访、集体上访,甚至引发严重。

(五)因执法部门执法行为不当引发。

一是执法不当,程序违法,有的执法部门

二是处罚失当。主要是指极少数基层执法机构在实施行政手段时,偏听偏信,一意孤行,证据不足,程序违法,处罚失当,当处不处,该罚不罚,久拖不决,久侦无果,因而导致受害者多次上访和重复上访。

三是劳动仲裁不妥。一些因劳务纠纷引发的仲裁案件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兑现,甚至仲裁错误,致使集体上访和群众集体请愿。

四是案件处理不及时。由于有的执法机关习惯于机关化工作作风,行为懒惰,宗旨意识淡化,由“找事办”变为“等事办”,而今又由“等事办”蜕变为“不办事”,特别是极个别的单位说话凭亲疏,办事分难易,案件不“破”不“立”,致使受害人哭诉无门,造成小事变大,易事变难,酿成。

五是利益趋动,违法行政。

(六)因扶贫的方式方法欠妥触发。

一是扶贫项目脱离实际。城市边沿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客观上存在的交通、通讯、地域条件的限制外,主要原因就是对自身蕴藏的资源优势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没有把发展区域经济和特色经济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脱离实际的所谓“民心工程”缺乏战略眼光,既无前瞻性也无创造性,往往都是赶“热门”、追“后骚”,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弄巧成拙,不但没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反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拖延了脱贫致富的时间,制约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农民怨声载道。

二是扶贫贷款的发放不当。有的信贷部门片面理解所谓的“偿还能力”,或者受“唯上”、“唯规”的制约,造成相对贫困无偿还能力的贫困户望“洋”兴叹,客观上造成先富的继续富,“肥上加膘”,后富的无法富,赊借无门。因而触怒贫困农民,纷纷上访请愿。

(七)因国有企业改制,辅助措施处置不当,导致。

一是在操作上失策。有的部门负责人错误理解“资金重组”、“兼并”、“拍卖”的含义,忽略国企改革的宏伟意图,想当然,不切合实际,任人唯亲,不兼顾职工的主、客观利益,引起群众不满。

二是工作顾此失彼。有的部门负责人不能合理组织、安排、解决下岗职工的分流问题,无力引导、实施再就业工程。

三是忽视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职工生活不能保证,去留不能协调,客观上造成老无所依、老无所靠,下岗职工心存疑虑,对自己的生活出路非常担心,产生对抗情绪。

(八)因市场交易、欺行霸市行为滋生。

在边沿地区生产、生活、进行贸易的部分群众,法制意识淡薄,经济意识保守,地方保护意识强烈,个体经营户之间形成一种“排外”倾向,不允许外地客商来本地经商、办企业,一旦有人介入,便唆使、煽动、拉帮结伙、欺压对方,甚至敲诈勒索,打骂客商,造成外地客商无处藏身。

(九)因重点工程的承建、移民的迁徙和补偿引发。

一是重点工程的征地纠纷、移民的拆迁纠纷时有发生;

二是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方式不当,引起建筑行业的同仁不满;

三是建筑老板克扣工人工资,引起工人不满;

四是建筑工民工与当地农民的关系不融洽、不协调,甚至互为侵害。

二、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发展趋势

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客观存在的社会背景,又有自身结构形成的复杂因素,具有社会影响大、处置难度大、不易根治的特性,可以说是一项值得公安理论界长期探讨的高难度课题。笔者认为,就边沿城乡的群体性治安事件而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从的内在联系上分析。

一是由相对松散型将向密集型转变。从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上看,大多由分散的个体集合,“滚雪球”式发展,表现形式较为松散,且无比较稳定的组织,只是采用召集、通讯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汇集在一起形成群体。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呼之应之,发展成为有组织或相对稳定的集团,串通一气,捣乱破坏,这种组织形式如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和瓦解,极有可能造成群体性治安事件。

二是具有流动型转变为固定型的可能。由松散型过渡到密集型以后,其结构形式的演变,极易由流动、不固定型发展为固定型组织,给、打击工作增加难度。

三是跨区域结成同盟将是新的发展趋势。从过去一段时间看,跨区、跨县、跨省(市)结盟已初具雏形。由毗邻县(市)的违法犯罪人员互相串通,相互利用,订立攻守同盟,结成作案团伙,制造群体性治安事件。

(二)从外在表现形式和引发的多种动因上进行分析。

一是宗族恶势力、流氓恶势力、地方恶势力形成合力,将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它们一旦结成影响稳定的同盟体系,就互相作用和反作用、控制和反控制,互相利用,共谋不轨,疯狂作案,扰乱治安秩序,破坏地方稳定。

二是封建迷信活动,组织的渗透不可忽视,破坏活动将变本加厉。一向惯于“散打”的组织“门徒会”、“”以及在人的头脑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意识,一旦时机成熟,立刻会露出狰狞面孔,变本加厉进行破坏活动。其组织形式正趋于职业化和专业化。

三是农民负担过重或增加一些不合理负担,将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对抗情绪。一些地方农村的“减负”工作进展缓慢,有的地方巧立名目乱摊乱罚现象仍较为突出,党群距离逐步拉大,群众的对抗情绪逐渐加剧,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和取消不合理负担仍是当前缓解的一件大事。

四是企业法人的任命不慎重、不严肃,将是导致发生的一个潜在隐患。有的还在诉讼阶段,负有侵权责任的被告人,被启用为企业负责人,进入企业后挟嫌报复,打骂职工,触发众怒,引发。

五是重点工程项目的承建一旦形成垄断,在处理招投标事宜中,掺杂一些其他因素,而不是以质量、信誉、安全等因素取胜,任人唯亲,垄断市场,造成行业内讧,你争我斗,极易酿成。我认为,綦江“彩虹桥事件”尚属‘空前’,但绝非‘绝后’,有的地方工程项目多,投资规模大,资质等级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腐败路”、“腐败桥”、“腐败工程”并非难寻端倪。

六是历史遗留的权属纠纷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或者处理方法不当,使群体性治安事件逐步升级。在农村山区县,特别是贫困县域,农民对生存和发展的观念墨守陈规,视一草一木为生命之源,很容易为点滴小事引发致命祸根,在掺杂宗族等势力之后,多发性、突发性、复杂性的将一发而难以收拾。

七是国外和国内隐藏的阶级敌人,背后插手的因素不能排除。

(三)从综合治理力度上分析。

一是将给打击跨区域同盟犯罪增加难度。一方面,跨区域作案同盟一旦形成,时隐时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你停他扰,你打他跑,难以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排外”势力的影响,各地的思维观念不能统一,需要与当地党政、公检法机关协调,往往一件事办下来,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会贻误战机,客观上放纵了跨区同盟的违法犯罪,为其提供了滋生犯罪的土壤和发展空间。

二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将造成新的重打轻防局面。重视露头才打,忽视隐患的整治和预防,没有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和扼杀,轻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古训。

三是各部门重视不够,齐抓共管不力,甚至缺乏情报信息的收集,既使发现苗头,也推之避之,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将给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策划者、参与者提供了无形的活动范围。

(四)从群众性治安事件发生的地点上分析。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所在地将成为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多发地带。主要是涉及农村工作以及农民利益,农民也认为只有党委政府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为民作主。因此党委政府机关驻地将成为农民请愿、静坐的地方。

二是执法部门驻地将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突发地带。刑事司法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行政行为和执法手段的过错是导致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政治理论、法律知识、业务技能的学习迫在眉睫,一方面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办事,实施职能,树立执法权威;另一方面要热情服务,以人民满意的为最高标准,克服硬、横、冷、推现象,视人民为衣食父母。只有这样,才是减少在政法机关发生群体性治安事件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是中、小学校园也将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多发地区。有的社会闲杂人员,无所事事,到学校偷、抢、骗取学生钱财、调戏女生、扰乱学校秩序;有的在校双差生,不务正业,不求上进,惹事生非;有的内外勾结、结伙作案,引发停学停课,制造群体性治安事件。

四是城镇闹市区。城镇闹市区通常是指商贸、农贸市场繁华、人员较多的地方,鱼目混杂、良莠不齐,违法人员充斥其间,在货币交换、商品流通过程中难免形成的利益冲突,一旦被违法人员利用,极易引发,是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的一个多发性区域。

五是农村偏僻地区。在农村边远偏僻地区,文化素质低下、法制意识淡薄、封建迷信充斥头脑,极易因一些不法之徒的煽动和蛊惑,聚集多人,非法集会。从过去查处的“门徒会”组织、封建迷信活动的人员来看,就是一个比较鲜明的例证。

六是交通要道。⑴在险路、塌方地段,聚众拦车、设卡,索取“过路钱”,司机稍有不从,便打人砸车;

⑵因交通事故的处理引发众多人员静坐公路,堵塞交通,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在交通要道出现群体性治安事件造成严重后果,决不可掉以轻心。

(五)从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的时间上分析。

聚众上访,发生频率最高的将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用各种会议期间,如人大、政协会议、党委政府工作会议、商贸洽谈会议以及外事活动期间;

二是利用省(市)领导人视察、调研工作期间;

三是重大节日期间,进行静坐、示威、游行等活动。

(六)从群体性治安事件引发的后果上分析。

一是公私财物的损失将会更大。

二是伤及无辜人员多,伤害结果将更加惨重,特别是群殴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是社会危害将更加恶劣,影响更坏,给一个地区的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四是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将会减弱。群体性治安事件得不到根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群众胆战心惊不敢出门,丧失安全感。

(七)从对群众性治安事件处置方略上分析。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区治安;城市;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29-02

从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再到十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为实现两个翻番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两个翻番从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依赖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完善,从和谐社会,到科学发展观,再到美丽中国,是一条理性的、完整的、负责任的中国发展路径图。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的一部分,社区稳定与社会稳定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特别是在现代城市背景下,社区治安管理更是关系着建设和谐社会与美丽中国的进展。

一、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的意义

社区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空间,是社会互动的重要场所,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变,社区已经由过去的单纯的居民居住点,转变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焦点、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和社会生活的支撑点。各种社会矛盾在这里集中反映出来,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状况,就很难有效地解决和控制,就会影响社区乃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加强社区治安管理,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需要,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手段。社区稳定与社会稳定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社区动荡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必将分散统治力量。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是城市的最基本组成单位。和谐社区建设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基础平台。城市的各项政策和工作部署都要靠社区贯彻和实施,居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最终要靠社区去了解和反映,推动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最终要靠生活在社区中的千百万群众去创造、去实现。加强城市治安管理,城市各项工作的基础就得以加强,整个城市工作就有了可靠保证,人民群众才会增强幸福感,进而激发出投身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巨大热情和力量。

二、我国城市社区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

创造良好的社区治安和秩序环境,是维护社区居民利益的基本要求,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本任务。尽管相关部门在加强社区治安工作、推进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不少可借鉴的工作经验,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社区基础设施、限制了社区的治安管理

社区不仅是人们生活、休息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文化、娱乐、休闲的场所,同时还是人们工作的场所。所以,人们对社区生活环境质量、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人生价值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影响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等社区管理要求就大大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区能够保证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然而,当前很多城市社区防盗防灾、娱乐等设施不完善,盗窃和火灾事件时有发生,生命财产安全难以保障。

(二)社区治安管理的法制不健全,对管理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

主要表现在:其一,在社区管理中,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找不到法律依据。例如,对沿街乞讨、露宿街头的盲流人员的收容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二,监督缺乏运行方式单一,主要是由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上行监督较少。其三,监督缺乏必要的协调。社区内有各种监督组织,但因职权不明,协调不力,容易造成多方插手或相互推诿的现象。其四,监督法规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完备、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必须将社区治安管理主体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以法规和规章的形式进行分解和量化,明确违反规定的各项处罚办法。明确界定政府治安管理部门与社区之间的权利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监督。总之,由于社区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完备,机制缺乏,很难保证社区权力的正确行使。

(三)社区管理重视“硬件”而忽视“软件”

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过多地偏重于经济建设、市政建设等针对“物”的硬件管理,而忽视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等以“人”为中心的软件管理,造成实际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畸形情况,使得许多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做好社区管理工作,必须依靠社区群众,坚持群防群治、专群结合原则,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

(四)社区管理的组织力量比较薄弱,服务供给不足

现阶段城市居民对于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难题,还要求完善各项公共福利待遇,但在这些问题上,有些工作区政府缺乏相应的机构,管理职责无法履行,有的虽然设置了机构,但由于人员或设备等力量较弱,而影响任务的完成。

三、完善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的途径

(一)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完善社区治安管理的法律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制经济,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必须强调依法治理,在继续坚持专群结合、标本兼治经验的基础上,将其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逐步完善社区治安治理的法律体系。由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条块关系而不顺,社会化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必须通过制度创新,逐步完成城市管理体制由行政化管理系统向法制保障下的社区居民自治体系的转变,实现城市基层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共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以国家法律为依据、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相衔接、政府行政规章与法律、法规相配套,以各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社会治安管理的法制框架。

(二)构建社区安全防范网络,促进社会稳定

积极构建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社区治保会和物业保安员为依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落实社区治安综合治理责任机制,规范和维护社区生活秩序。首先,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提高接待能力,畅通民情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居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和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其次,加强健康的心理疏导。建立心理疏导室,满足社区居民倾诉、宣泄、交流和安抚的需要,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融洽社区人际关系,坚决防范和制止家庭暴力。最后,做好社区矫正、社区禁毒、社区消防和社区减灾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社区、学校内部以及周边区域的治安整治,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三)完善社区基层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植树美化环境,修整街道,搞好社区卫生,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噪音污染处理;建立老年幼儿活动场地,开展扶弱助残的活动;积极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升社区防范水平和居民防盗防骗意识;设立社区的诊所,方便社区居民看病或急救,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的宣传;设置专人管理城市社区车辆的停放;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和群众志愿者活动等。使广大社会居民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使得城市社区给人一种安详和平、处处井然有序的美好印象,从而使城市社区的违法犯罪的现象得以减少。

(三)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

首先,在社区中建立户籍民警执勤室,使民警紧贴群众,不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而且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群众有困难可以及时找警察;另外建立执勤室不仅维护了社区内部治安秩序,而且也加强了外部巡查,控制了周边环境和社区的各个社会层面,从而保障社区内外良好的治安秩序。其次,建立社区保安巡逻队,加强社区内部巡逻。确保社区内的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在力度、时间和空间上有绝对的优势。总之,公安民警和保安在城市社区内不断流动和频繁出现,不但方便社区居民,而且还给犯罪分子极大的威慑力,减少犯罪得手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减少犯罪,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四)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严管、严防、严治的社区治安综合网络

搞好文明建设,培养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倡导社会新风尚。开展城市社区的宣传教育,是城市社区管理的基础,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来提高居民素质,消除产生犯罪的主观条件,提高预防犯罪的意识和积极性。首先是思想、道德教育,通过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及高尚情操教育,使居民了解目前治安状况及预防犯罪与本身利益的关系,树立共同创建美好家园的集体主义思想,净化社会环境,预防犯罪。其次是文化知识教育,通过对城市社区居民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法制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使社区居民自觉守法并懂得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打击和预防犯罪。

参考文献:

[1]李晔.我国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的现状与问题[J]商情,2011(47)

[2]李德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研究[J]才智,2010(14)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第3篇

由于城市治安管理的需要,1902年底又成立了天津北段巡警总局,原天津巡警总局遂改为南段巡警总局,“以保护人民,维持治安为宗旨”(吴逢源:《天津南段巡警总局现行章程》)。后又增设四乡、海河巡警局,扩大了管理范围。民国初年,天津南、北段巡警局合并,沿袭旧制,1913年袁世凯改革全国警政,成立统一的天津警察厅,其组织机构和职能规划不断调整和充实,使其更符合天津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并成为全国各地警政模仿的典范。清末天津警察机构存在时间虽短,但承担了重要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成为维持社会治安的中坚力量,并形成了与传统不同的现代社会治安管理模式。

一、设立专职机构与人员维持治安

清末之前,天津没有专职的治安管理机构,治安管理职能由地方政府、绿营以及地方基层保甲等共同分担,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的治安管理网,但负有同一责任的机构越多,越容易产生相互推诿的情况。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原有治安管理机构瘫痪,旧有的保甲制亦被指责为“防盗不足,扰民有余”(天津图书馆、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袁世凯奏议》),因此不得不成立近代警察机构。

天津警察机构初设时,接收的都统衙门巡捕未受教育,素质较低,但袁世凯在天津、河间两府所属各州县招募的2000名巡警,受过一定训练,有一部分还从巡警学校毕业。所招巡警,皆是经过选拔,“质敏,体检相貌魁梧、性情忠实,兼能粗通文艺者始可入局,倘入局后有狡猾、蠢笨、不堪成就者即随时降革”(《天津南段巡警总局现行章程》)。这与传统军队招募军人有很大的不同。治安的维持,配备一定数量的警察人员是保障。1911年,天津有警察约5000人,而1910年天津市总人口为601432人,大致每120个天津居民中有1名警察人员。1910年,纽约市居民有4766883人,而警察人数只有9255人,平均515人才有1名警察(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很明显,天津市的警察人员配置较为充足,这对维持天津社会治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依据法律维持社会治安

警察机关和警察人员执行任务和行使职权,必须依照法律进行。清末之前,历朝历代也都有不同的治安法规,不过那些治安法规一般是包含在通用法规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立法状况逐渐显现出弊端。专门的警察法规是伴随着警察制度的建立而出现的。清末民初中央及地方在设立警察机构时,大都以警察立法为先导。

天津作为最早设立警察的城市,是通过规范警察的职责来确定警察是管理城市治安的主要责任者。天津南段巡警总局成立后,对巡警的职责,如站岗、巡逻、操练以及奖罚升革等都以法规的形式进行了条文规定。在《天津南段巡警总局现行章程》中,不仅规范了巡警总局的工作程序,还对总局直属的各分队进行了规范,如《马巡队章程》、《河巡队章程》、《探访队探访概略》、《消防队救火章程》。另外,还对与社会治安有直接关系的问题进行了单行规定,包括《清查户口章程》、《管理戏园及各游览所》、《管理》、《管理娼妓》、《管理旅店》等,并制定了《违警罚目》125条,规定了对扰乱治安、破坏公共设施、妨碍交通、坑蒙拐骗、有伤风化、危害居民安全等轻微犯罪行为的惩治。这些法规条文,不仅规定了辖属各组织、机构以及警察人员的职能范围,还详细规定了民众应遵守的各项条例,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民众的行为进行了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为依法行政打下了基础。

三、划分警区进行治安管理

清末之前,为维护城市治安,在进行管理时往往把城市以里、坊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可以说,分区制度是维护城市治安的基础。天津临时政府统治时期设立了5个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区,袁世凯接收后沿袭这种区划范围,但是将区设在巡警总局之下,即巡警总局下设分局,分局下设区,使之成为警区,不同于原来里坊、保甲的空间区划。

1902年,南段巡警总局分为5局,每局分为4区,共20区。每区相距约3里,所有民房、商户,依次编列号数,并订门牌。1910年,南、北段巡警总局合并,改设东、南、西、北、中5大区,附29分区,另辖4乡8区,第二年南北段复分,南段隶属巡警道,北段属新练军,仅辖西、北2区。1913年成立天津警察厅,精简机构,裁撤了局(大区),厅下直接设东、南、西、北、中五区,各设警察署,其下29分区则改为分驻所,巡警棚改为派出所,最终确定了总厅——区署——(分驻所)——派出所的层级制度,其中警察区署是最重要的警区机构(天津市政府秘书处编译室:《天津警务概况》)。这种警区的划分完全取代了传统城市的司坊制度,与城市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近代警区的划分为后来城市引入现代化的“区”这个概念作为正式的基层行政单位奠定了基础。

四、进行分段治安管理

天津地面复杂,为了遇事时警察迅速到达,警察机构设立之初在各警区下实行分段管理。南段巡警总局分为5局,每局划分4区,每区分布12岗(加岗不在内)。每区站岗巡警50名,又分为5棚,每棚10人,轮流更替值班。站岗、巡逻均以3小时为限。每区巡逻巡警6名,每班2名,分为3班,主要巡逻本管境内,特别注意僻静之处(《天津南段巡警总局现行章程》)。警察机构初设时,首次出现专门在街头固定位置站岗以及巡逻维持治安的巡警,这是警察以“站岗、巡逻”的方式维持治安的肇始。1913年天津警察厅成立后,原有各巡警棚改为派出所。

巡警棚一般为木质结构,常设在重要及偏僻处,是巡警站岗办公的场所,内置各种簿册及警具,备有电话,经常有人担任守卫,随时受理和治安有关的一切案件。民众看到站岗、巡逻的巡警,自然会有一种安全感。巡警棚作为常设的警察机构,是与民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基层单位,发现治安问题可及时进行处理,这对于政府来说,无疑是伸向民众中间随时进行掌控的最灵活触角。

五、规范户口调查方式

“调查户口,为保护地方之必要”,历朝历代都对调查户口非常重视,但到清晚期,利用保甲制度已很难掌控较为复杂的户口状况了。早在1902年,袁世凯就在保定警务局章程中规定,“警察入手以清查户口为先”。南段巡警局成立后,在之前保定警务章程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清查户口章程》,清查户口由各局长、区长负责,各区长对于本区户口每月审查1次,核对簿籍1次;各局每到年终应编辑户口年表,呈报总局。清查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定时清查,6个月清查全部户口1次;一种是随时清查,随时稽查全部或其中一部分。清查的内容广泛,“凡人民性质之良否,生计之优绌,乡里之毁誉,既往之经历,交接之广狭”等,均详加考察,登载在册。

清末以警察参与人口调查,是对传统保甲制度的突破,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户口调查方式。清末人口调查开创了我国警察调查户口的先河,并奠定了警察管理户口的基础。从清廷1909年颁布《调查户口章程》开始,对户口的调查就已成为警察的固定警务工作,清末天津的警察机构在每个警区都备置户口册簿,对于所辖境内的人口情况进行登记,内容也比较详细,包括姓名、年龄、相貌、籍贯、身份、健康状况、迁移、亡故等。在实际的调查中,上述项目虽不能做到完全清晰,但至少一些主要的项目,如户数、年龄、性别等能够调查清楚,以1910年为例,当年的户数为90337户,男247432人,女159420人,其中学童27095人,壮丁115602人(李竞能:《天津人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清末天津警察的设立对城市治安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影响至全国范围。经过清末的发展,天津的警察机构和功能逐渐完善,形成了以警察为主导的现代化社会治安管理模式,并影响至民国甚至新中国成立之后。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第4篇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社区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区治安是社会治安的基础环节,对社会治安稳定起着至关的重要作用。我国通过借鉴国内外社区治安管理的经验,提出了社区警务的概念,使我国在城市社区治安工作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治安工作中随着社区的治安职能分工不明确、群众参与力度不够、治安手段的单一等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治安问题依然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城市社区治安管理工作水平仍亟待改善和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社区建设脚步也日益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加,社区人口的管理复杂化;商品房淡化了邻里间的关系,人性冷漠化;利益矛盾激发等原因导致了犯罪分子不断增加,刑事案发率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城市社区的安全问题及治安管理水平不仅制约了社区的安全稳定发展,阻碍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也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社区治安的研究及具体实践要早于国内的研究,西方国家对社区治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治安理论和警务改革的研究。

1.治安理论:①以色列裔美国社会学家艾森斯塔特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来研究现代化,指出现代化进程将会对社会结构造成巨大的影响,对已有的社会秩序形成冲击,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混乱、层出不穷的犯罪。理论指出社会结构性的变更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演变,增加了犯罪的概率,影响了社会治安的稳定。②1982年,詹姆斯・威尔逊和乔治・凯林在《太平洋月刊》上发表了《警察与社区安全:破窗》一文,首次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任由一些微小的犯罪现象出现而不采取一定的措施,任其发展,将导致更严重的犯罪。他们主张对于社区犯罪必须采取防微杜渐的态度,加强社区治安防范措施,从小抓起,杜绝隐患。③澳大利亚的“邻里守望”政策,1990年,澳大利亚实施了所谓的“邻里守望”政策,通过一些措施加强邻居间的合作联系,强调了群防群治的核心理念,起到了减少犯罪的良好反映。

2.社区警务:社区警务是西方第四次警务革命的产物,对西方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在1829年,罗伯特・皮尔爵士在建立伦敦都市警察时提出了著名的“皮尔原则”,指出“警察就是公众,而公众就是警察”的理论。他认为警察的职责应与社区群众紧密联系,警察应组织社区群众共同采取措施来维持社区的治安,其实也就是社区警务的雏形。

(二)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据《尚书・舜典》记载了舜在位时设立了司空、司徒、士等管理机构。其中,“司徒”和“士”是具有治安管理职能的机构。陈智勇所著的《中国古代社会治安管理史》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我国古代从夏商周到清代的治安管理主要方式是:中央机构的治安管理、地方及基层机构的治安管理、户口管理、消费管理以及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最后都具体到街道的治安管理。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治安问题是国家统治者维持政权最棘手的问题,涉及到每个街道的治理,紧密联系百姓生活才是解决国家治安问题的核心手段。

在现代,国内学者对于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的书籍不多,相关的主要有夏菲主编的《治安管理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本书主要在三个方面为治安管理制度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强调治安管理的法治原则和研究新问题、热点问题,例如社区警务比较研究提供的大量英文原始资料等。另外王冶英、卢浪秋等著的《社区治安与社会稳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主要是从社区工作的实际出发,对当前社区治安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任务、社区治安和综合治理、社区保安的保障机制、社区治安的法律适用及理性思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中文著作类

[1]贾征,刘化杰.《社区治安与综合治理》[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2]王均平,唐国清.《社区治安体系理论选择及模式研判》[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张兆端.《社区警务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

[4]蒋树声.《建立和完善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系》[M].群言出版社,2007年.

[5]张思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探说》[M].群众出版社,2005年.

[6]王冶英,卢浪秋.《社区治安与社会稳定》[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

中文论文类

[1]董玉刚.《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年.

[2]周军.《我国城市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年.

[3]彭林华.《城市社区治安管理探析――以被害预防为视角》[D].湘潭:湘潭大学,2011年.

[4]杨志勇.《论我国城市治安管理机制的完善》[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4年.

[5]林珍.《城市社区安全治理中的社区关系重塑―以金华市LH社区为个案》[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6]王剑.《上海市流动人口集中社区治安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陈建莅.《我国城市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体制问题――以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街道为个案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

[8]马英楠.《中国安全社区建设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韩俊远.《我国城市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年.

[10]周阳.《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的城市社区治安服务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1]郝英兵.《社区治安防控战略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06年.

[12]孙渭铭.《西安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3]李晓勇.《探究公安机关社区治安管理创新的内容和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1(17).

[14]江福.《浅析社区治安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河南科技,2013(15).

[15]王红梅,李婷婷.《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社区治安管理问题研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16]袁方.《多中心治理下城市边缘社区治安管理模式探析――基于北京市B村的调查》[J].中州学刊,2011(03).

[17]于丽娜.《从北京奥运安保看社区治安管理方略》[J].法制与社会,2010(05).

[18]李鑫.《中外社区治安管理对策的比较――以西方社区邻里守望和中国群防群治为例》[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04).

[19]章春明.《论公安机关社区治安管理创新的内容与途径》[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0(06).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 居住形式 治安管理 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城市流动人口随之增多,特别是在一大批沿海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和积聚。2012年8月,国家人口计生委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巳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流动人口几乎成了除了市民、农民之外的第三大人口群体。

应该清醒看到,流动人口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为发展注入了“人口红利”,带来的是机遇;另一方面出租房乱象等治安管理问题不断增多,流动人口犯罪率上升相对较快,带来的是不稳定因素。余姚市作为副省级城市宁波市下面的县级市,在开明开放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四连冠的大环境带动下,流动人口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余姚市作为中小城市,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居住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前治安管理的一大因素。因此,改善城市流动人口居住条件,有助于促进社会治安管理,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构建以人为本社会、打造幸福城市的大势所趋。目前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所存在缺陷研究、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和社会管理体制研究等方面,通常建立在基层政府行为基础之上,而对于流动人口居住与治安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参考和借鉴优秀研究成果与论文的前提下,主要从城市流动人口居住与治安管理的视角人手,通过对余姚市的实证分析,深入挖掘城市流动人口居住对治安管理的影响与原因分析,切实为当地有效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提供理论参考。

一、城市流动人口居住对治安管理的影响

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给流入地,尤其是大中城市的承载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和挑战。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居住问题。有数据表明,上海非本地户籍人口犯罪率达到了70%以上,杭州、深圳的非本地户籍人口犯罪率甚至趟过了90%。2013年第二季度,余姚市破获刑事案件317起,查处治安行政案件562起,刑事拘留流动人口559人,行政拘留723人,强制教育61人;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34人,其中流动人口559人,占67.54%;抓获“两抢一盗”涉案的流动人口213人,七类恶性案件涉案的流动人口48人。

1 流动人口居住场所的复杂性亟需不同的治安管理手段

我国流动人口在居住方式上包括“村落型”聚居、集中居住在单位或工棚、分散居住等三种类型。流动人口居住以出租屋为主,涉及面广量大、分散,租住人员复杂。少数不法分子主要在城乡结合部出租屋藏身,这部分人员属于“黑色群体”,是治安防范和打击的重点。

从2013年3月余姚市阳明街道流动人口居住区域分布及居住时间分析。从区域分布来看,居住在建城区范围的有37568人,占43%,居住在建城区外农村的有50289人,占57%(见图1)。从居住时间来看,居住6个月以下的有22123人,占25%;居住6个月至1年的有28978人,占33%;居住1年以上的有36756人,占42%。由此看出居住一年以下的人数相对居住一年以上的人数较多,流动人口的不稳定性较高(见图2)。

2 流动人口集聚和高犯罪率对治安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导致社会控制减弱,犯罪率升高。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人数在全部案犯中的比例直线上升,从影响较大的刑事案件来看,流动人口犯罪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大量流动人口往往通过亲朋好友、老乡关系介绍来到此处,因而流动人口带有浓厚的地域和乡土观念。在犯罪活动中,这些人往往利用同村、同乡、同县等较为有利的地缘、亲缘,拉帮结派组成团伙相互壮胆进行犯罪,形成盗窃、抢劫、诈骗、流氓、贩毒等团伙来危害社会,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的正常秩序。余姚的流动人口大都来自安徽、贵州、河南、湖南、四川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中安徽籍12.4万人,占余姚流动人口23.3%;贵州籍11.1万人,占余姚流动人口20.8%;河南籍5.5万人,占余姚流动人口10.3%;湖南籍5.1万人,占余姚流动人口9.6%;四川籍4.5万人,占余姚流动人口8.4%。上述籍贯的流动人口总和,占余姚市全部流动人口53.3万人的72.4%(见图3)。

3 流动人口的流窜作案增加了治安管理的难度

流动人口的流动特性决定了其犯罪的流窜性和犯罪目标的随机盲目性。从流动人口作案的地域看,大范围的流窜作案呈递增之势。同时,由于流动人口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治安管理松散而薄弱,因而这些区域成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多发区。而从作案的场所看,旅馆、娱乐场所、建筑工地是流动人口居住的密集区,因此,这些场所也就成为流动人口作案的集中地。由于流动人口的活动规律难以掌握,一旦其落脚点发生变化,原暂住地掌握的各种信息很难被其他地区共享,容易导致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动态治安管理失控,使违法犯罪人员有机可乘、逃脱法律的制裁。同时,从业场所和职业的多变,致使流动人员的居住地频繁更换,居住在余姚市城区的流动人口变更多,注销率高,流动性比农村的大,给动态治安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据统计,余姚市29个城中村流动人口数量激增,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达到1.7:1,“反客为主”现象明显,极易引发“抱团式”,形成各类不安定因素隐患(见表1)。

二、流动人口居住形式影响治安管理的原因

1 工作及生活方式差异极易引起社会冲突

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内发生的很多侵财型案件主要由犯案人员务工方式的特点而引发。而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在思想观念、文化背景、言行习性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从而导致流动人口因生活方式差异引发违法犯罪行为。流动人口本来就对城市缺乏归属感,与城市社会的隔阂使其难以形成本地居民应有的道德规范和法制观念,而流动人口不同的生活习惯易引发本地居民的不满情绪,他们又由于本地居民的偏见和歧视而更加产生疏离感。同时,部分流动人口有着对高生活水平的向往和仇富心理,看到周围人的富有,而又无法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自己所期望的财富,容易产生不公正感,乃至采取违法犯罪手段来夺取财富。加上许多出租屋的房主都不在本村居住,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增加了治安管理的隐患。从而不同人群都缺乏安全感,最终导致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会治安状况日益恶化。

2 治安管理力量不足,经费保障不到位,防控机制薄弱

基层公安机关是流动人口管理的根基。目前普遍存在警力不足、存在治安盲区的现象,既要做好辖区内常住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又要负责冶安和刑事案件的查处及侦破工作。重打击、轻防范的思想依旧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使其防控流动人口犯罪的功能未能体现出来,打击流动人口犯罪处于被动状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缺乏必要的财政预算工作经费作为保障,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开展中进展不顺利,工作积极性难以有效发挥。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内在的协调配合机制,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十分有限。同时,基层公安机关对于流动人口的社会治安防范功能未能得到真正发挥,导致流动人口中各类治安问题目趋严重,违法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增多。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各部门间相互协调问题突出,“条”、“块”矛盾比较明显。

三、改进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对策措施

1 创新工作思路,实现由管理控制型向高效服务型转变

一是注重信息共享。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核心在于全面而准确地掌握流动人口信息。稳定信息采集员这支队伍,在确保城市流动人口居住信息完整准确基础上,加强流管办、公安、计生、劳动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交流,提高流动人口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率和综合利用率。健全完善分工合作机制,形成信息共有、资源共享和责任共担的联动体系。二是注重普法教育。通过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定期对城市流动人口发送普法教育短信。街道(镇)派出所会同综治办、司法所等部门,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和社区民警深入辖区流动人口集中的城中村、工地和企业等居住地,同时利用培训班、座谈会、广播电视、横幅、发放资料等方式,加强对流动人口普法宣传,对即将入住的流动人口进行专项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文化修养。调解各类纠纷,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三是注重引导预防。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的核心是构建新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核心体系。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制定科学合理的流动人口落户政策,加快推进居住证制度和“积分”制度,使流动人口能安心就业、安定生活。同时,对一些居住在辖区内有前科的流动人口,做到经常性的走访见面,了解其就业等基本情况,采取“警钟常敲”的方式预防其再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长远来看,以服务推动管理是未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大趋势,代表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2 强化队伍建设,实现由分散粗放化向集中精细化转变

一是加强保障管理力度。加大对公安队伍建设和警务保障工作的支持力度。始终把公安队伍建设和警务保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从优待警,抓好协警、保安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和管理,适当提高协警相关待遇,加强对派出所的支持,切实提高派出所的战斗力。同时,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实行弹性和错时等工作制,形成责任明确、联动运作、集约高效的管理模式。按照“分级管理、分级承担”原则,把流动人口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实行单列。二是加强专职队伍建设。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对流动人口综管员采取“三结合”的方式,即上岗前培训与定期培训相结合、定期例会与每月考核相结合、工作业绩与奖惩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工资奖金福利同所负责区域外口管理工作实绩捆绑计发,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积极性,着力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专职流动人口综管员队伍,筑起治安管理的“篱笆”。三是加强各类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机制,联合有关单位,加强流动人口落脚点与活动点等重点场所的管理,将打击和预防流窜犯罪作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重点。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实行属地化管理模式。把市街道(镇)村“三级”流动人口专管员和出租屋综治管理服务人员整合成一支队伍,将服务、管理、维权、执法等各项工作融入到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从而解决领导交叉、职责重叠的问题,为城市流动人口实现服务均等化提供有力保障,共同编织出一张“安全防范网”。

3 改进管理方法,实现由单一行政式向多元合作式转变

一是联合部门,推行“服务式”管理。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服务管理模式,加强流动人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积极探索“以外管外”,吸收部分在余姚时间长、威信高,热心为群众办事的流动人口参与服务管理。探索建立由流动人口代表、村干部、派出所民警、镇外口办、司法所、劳动保障中心和规模企业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和谐促进联谊会,成立以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服务员、监督员“五员合一”为特征的和谐促进员队伍,提高居住信息收集率。同时,强化对城市流动人口相对集中,治安问题频发有关区域和场所,比如城乡结合郎、出租房、建筑工地等实行定朗的治安管理整治行动,对那些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及无正当工作或经济收入等“三无”流动人口开展及时清理、同时对他们给予关爱,开展合理疏导与帮扶。二是联合企业,推行“委托式”管理。依托用工单位居住地建立“流动人口员工之家”,由用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兼任“家长”,严格落实用工单位负责制。由每个用工单位指定一名流动人口管理员,负责单位内部流动人口居住的登记、办证、教育等工作,做到“用人登记、人走销户,实时统计、实时上报”。三是联合房东,推行“名册化”管理。流动人口的管理,离不开其所居住的房屋。改变管理办法,实现由传统的“以户籍管人”、“以证管人”向“以房管人”方向转变。建立以出租房为依托的模式,把服务管理融入到房屋中居住的流动人口。通过“公安主管”与“房东协管”有机结合,推行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名册化”、“旅馆式”管理模式。将房东确定为“户主”,一户一册建立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户”,要求“户主”及时登记、申报户内人员情况及变更情况,提高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登记率,保证“人户一致”。

参考文献

[1]翟振武,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流动人口[J],甘肃社会科学,2007(6):16-24

[2]朱丽荣,中小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5):107-109

[3]候慧丽:李春华,梯度城市化:不同社区类型下的流动人口居住模式和住房状况[J],人口研究,2013,37(2):83-92

[4]乐柳东,深圳市流动人口居住管理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5]张子珩,中国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5(2):10-20

[6]伍先江,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9-124

[7]韦恩·莫里森,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29

[8]陈亮,城市新“二元”社会下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街区制社区;治安模式;社区警务;公民参与

街区制又叫开放型社区,其特点是城市小区依道路而建,且小区不设围墙。街区制在欧美国家是一种常见的社区形式。但是,在我国,街区制是一种新的社区形式。我国公民习惯过去那种封闭的社区形式,一旦社区围墙被推倒,社区与社会直接接触,街区制社区治安状况就成为社区居民最关心的问题。

一、街区制社区治安模式研究现状

街区制社区治安模式研究在国外的学术研究中有所涉及,主要集中在街区制社区的警务管理方面。

城市规划者奥斯卡从建筑设计和规划上对社区治安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物理规划的治安模式。他发现高层公寓建筑排斥街道,将居民、管理者、服务者相互孤立且出现对犯罪行为漠视现象,在一些看不到的死角诸如:电梯、大厅等场所容易出现治安漏洞,因此,他提出物理规划模式,试图通过特定的社区设计和规划创造防卫性空间来降低治安风险。针对社区治安问题,又出现了社区干预模式,主张发挥社区破坏者观察组织的作用,通过邻里互助、互相警戒,并及时向警察提供相关可疑信息,以达到降低社区治安风险,保护家庭及财产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在社区治安管理中出现了“强硬起来”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对社区治安隐患的“零容忍”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对一些小的违反社区治安规则行为采取强硬措施,对其进行严厉打击,以创造更加安全的社区居住环境。继“强硬起来”后,又出现了“社区警察巡逻”模式,通过加强司法机构与社区居民的互动进而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同时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安管理的积极性,已达到发现和共同解决各种社区治安问题的目的。

国内学术界对社区治安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有学者提出了中国街区制社区建设的建议与对策,提出要建立适合我国街区制发展的管理办法,将街区制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街区制治安建设作为城市公共安全建设的基石,把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同街区制社区治安水平结合起来,积极将街区制社区治安建设同城市治安管理结合起来,使整个城市良性互动,形成整体的治安管理模式;还有学者指出,社区治安应遵循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供需均衡原则,按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供给,包括: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志愿供给、社区自治供给等,通过优化供给,加强社区文明建设,突出市民在社区治安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达到良好的社区治安管理的效果。

可以看出,中外学者对街区制社区治安模式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这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但是,究竟什么样的治安模式才适合中国街区制的发展,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街区制社区治安管理的基本模式

社区主要由四要素构成:居民、城市空间、彼此相联系的经济政治生活及与之协调的管理机构、维持集体生活所需的共同道德风尚。[1]因此,街区制社区的治安模式必须围绕这四要素来研究。

首先,街区制较传统社区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因此,其治安模式较传统社区的治安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社区治安管理多依靠物业公司。物业公司在社区大门口设置门禁岗亭,对进入小区人员车辆进行登记检查,同时,安排专业人员对小区进行治安巡逻,这些方式构成了传统小区的治安模式。但是,街区制社区属于开放社区,城市的道路会通过小区,城市的人员可以随意进出小区,而不必再接受物业公司的登记管理,这一系列变化对社区治安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街区制社区治安建设同居民的切身利益及社会发展与和国家政治稳定密切相关,因此,街区制社区的治安管理必依靠政府参与。街区制社区治安管理初期的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政府在参与街区制的管理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由于社区开放,传统的物业公司对小区的管理势必会减弱,因此,需要政府来填补这一短板。而当前政府最应该做的就是健全街区制社区的警务制度。社区警务制度产生于英美等国,随后被广大发达国家所采用。社区警务是社区群体和社区有治安管辖权的警察阶层组织密切配合、相互作用,共同管理社区治安秩序和防控违法犯罪的活动。[2]社区警务包括社区居民和社区警察两个主体。因此,政府应在加强社区警察的培养上加大力度,同时,对社区居民进行治安常识教育,使社区居民与社区警察之间充分联动,从而形成以服务社区居民,根治社区安全隐患为目标的社区警务模式,为街区制社区的治安管理保驾护航。

其次,居民是社区主体,一个社区是否具有安全的社区环境还在于这个社区是否形成了维持集体生活所需的共同道德风尚。街区制社区将直接与社会联通,因此,街区制社区的治安管理还必须注意到该社区居民是否具有共同的道德风尚。社区居民共同的道德风尚来自于居民的自律性、自主性、目标性和参与性。居民能够自律的参与社区的治安管理,协助居民委员会进行社区管理,自主遵守社区居民之间形成的社区自制组织制定的规则,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安建设同社区治安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风尚,街区制社区的治安环境才能良好运转。

再次,街区制社区治安管理离不开市场参与,即将街区制社区治安管理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与政府治理相比,市场机制有许多优点。它提倡分权,鼓励市场主体之间相互竞争,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能够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朝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发展的趋势,…是信息时代的直接产物…达官贵人不再能为我们大家做出有效的决策,只有依靠市场才能作出有效的决策。”[3]将市场引入街区制社区的治安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削弱物业公司在社区治理中的特权,减少物业在治理中的腐败行为,使公共管理转变为公共服务。市场化治理能够有效打破行政垄断,扩大公民的选择权。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街区制社区治安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在治安管理人员配置,治安设备采集安装以及在社区治安管理的工作程序中都可以使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社区的治安管理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第四,街区制社区的治安管理还应注重社区治理的组织化,重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社区非政府组织是社区管理的一支新型力量。它是实行居民自治的载体,以服务社区居民,加强居民之间的合作为目标。这些非政府组织向街区制社区提供多样化服务,对推动街区制社区治安管理体系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帮助。这些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社区的管理与服务,能够有效的减轻政府的负担。在我社区管理中,非政府组织作为一支新兴力量,是个人与社区与国家之间进行交流的有益桥梁,对于培育居民自治意识和社区参与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街区制社区鼓励发展非政府组织,通过其向社区提供志愿服务、组织志愿劳动,协调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等方式为社区供给治安产品,使非政府组织参与到街区制社区的治安管理中,从而促进街区制社区治安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街区制社区在我国属于新事物,政府“十三五规划”指出,今后我国城市建设要以街区制社区建设为主要形式,规划的出台为我国街区制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是,关于街区制的发展,尤其是百姓关心的在社区开放后治安环境问题,依旧是一个争论比较多的问题。结合我国街区制的发展以及西方街区制的特点,本文总结了街区制社区治安模式=政府的政策支持+社区警务制度+社区居民共同道德风尚+社区治安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

街区制社区治安模式是一种新的模式,它充分将公民个人,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结合在一起,充分整合社区内资源,使居民政府非政府组织形成良性互动。在街区制社区建设中,三者各司其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安建设,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培养良好的社区文化,形成优秀的社区风尚;政府要大力支持社区治安建设,支持社区警务制度建设,同时,为街区制社区治安建设提供财政支持;非政府组织应充分发挥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调节器作用,积极服务社区,为营造更安全的社区环境提供自己的力量。街区制社区是一个开放的社区,每一个处于其中的主体都有义务为维护社区的治安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政府、居民与社会的广泛参与,街区制社区的治安建设才会取得成功,街区制社区也才会真正被广大公民接受而成为我国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在我国,街区制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习惯了封闭社区的居民对街区制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依旧存在着诸多顾虑。但街区制社区已经成为了中国社区建设的主流。随着街区制建设的实践,尤其是街区制社区在治安管理方面的实践发展,街区制社区必将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使社区与城市真正的融为一体,从而促进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文建,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10.

[2] 周泽华.创新社区治安模式研究―以中山市为例[J].法制与经济,2009.05.

[3] [美]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67.

【作者简介】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海西路面治安;管理创新;多警合并;网格化巡逻;综合执法;人技联防

中图分类号:D6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53(2012)02-0036-06

随着海西经济建设的速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单位和居民住宅治安防范措施不断加强和完善,给犯罪的实施增加了难度和风险,犯罪分子将会不断地转向街头犯罪,加上城市地缘格局及人流、物流的不断变化,人、车、路之间的不协调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路面治安日益复杂,街面违法犯罪案件居高不下,日益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和热点,媒体、网络、社会公众高度关注,路面治安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城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如何创新路面治安管理,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已是公安机关的当务之急。

一、海西路面治安的基本状况

路面治安是指街头或路面的治安状况,主要体现是发生在街头或路面与社会治安有关的各种案件,包括刑事犯罪案件和治安案件,其中街头犯罪是影响路面治安的核心部分。

(一)路面多发案件的现状

根据福建省公安厅统计的数据,发生在城市广场街道、车站码头和公路多发性路面刑事犯罪案件类型主要有伤害、抢劫、抢夺、盗窃和诈骗等。近年来,发生在路面的这五类案件占同类案件总数的10%左右,但从绝对数量看,路面刑事案件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2006-2010年,路面刑事案件的数量分别是14592起、16365起、19479起、35565起和33291起,特别是2009年,这五类案件总数出现陡然上升(见图1)。从路面治安案件看,与路面刑事案件同样出现上升趋势,2006—2010年,路面案件总数分别是19834起、27405起、32567起、35929起和64540起,特别是2010年出现翻倍增长(见图2)。路面案件的高发,严重影响了群众的人身安全。

上述统计表明,在社会转型期,我省城市发展进程中存在着的下岗失业率较高、贫富差距拉大和人口无序流动等诱发和滋生违法犯罪的因素。根据局部控制理论,社会控制空间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违法犯罪的频率和密度。社会控制较薄弱的部位会给违法犯罪留有可乘之机。近年来,我省路面违法犯罪案件呈连续上升状态,说明路面治安还有待于加强和控制。

(二)海西路面治安问题发生的特点

1.从时间看,海西路面治安问题的发生具有集中性。海西路面治安问题发生的时间比较集中。(1)撬助动车后箱盖、掼钢丝拎包等作案时间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此时人流量和车流量大,行人忙着赶路,警惕性较差,具体时间是上午7∶30~9∶00和16∶30~18∶30两个时间段。(2)盗窃车内物品案大多发生在人们在酒店、宾馆内就餐时段,主要集中在11∶30~13∶30和17∶00~20∶00。(3)街头诈骗案大多发生在人们去集贸市场买菜时,主要对思想买菜老人和妇女进行诈骗,主要集中于6∶30~9∶00。

2.从主体看,海西路面治安问题的涉案人员具有地缘性、团伙性。近年来,由于地域性文化特征和宗亲心理使得一些外来人口集中的片区形成了以省市和地区冠名的特殊村落。这些具有地域、宗亲关系的外来人置身于城市,由于自身、社会和经济的原因,容易被迫或诱导参与犯罪,并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地域性较强的犯罪团伙,成为路面治安问题的行为主体。在路面治安问题的涉案人员中,外来人员占一半以上,而且大多是团伙作案,成员间不是亲属就是同乡,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3.从手段看,海西路面治安问题的作案手段具有多样性。海西路面治安问题的作案手段变换多端。盗窃骑、驾车人财物的作案手段有敲破车窗、撬助动车后箱盖、车轮下放置尖钉、戮车胎等多种作法。在诈骗案件中,有用假外币、假金银首饰、假中药诈骗等方式。在“飞车”抢夺抢劫案件中,有利用自行车、助动车、二轮摩托车(尤以外地牌照二轮摩托车)甚至汽车等交通工具进行抢夺抢劫。

二、海西路面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情况看,海西路面治安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群众自防意识差

为全面了解广大群众自我防范意识的情况,2010年,我们在仓山区、台江区和鼓楼区对836名街面行人进行了随机访问,就“在街面行走时,是否有对如何避免受到伤害、扒窃、拎包、抢夺、抢劫、诈骗等的侵害做好防范?”的问题进行访问,回答“有”的只有32人,占受访人数的3.8%;回答“偶尔有”的有56人,占受访人数的6.7%;回答“没有”的有748人,占受访人数的89.5%。可见,广大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较薄弱。

(二)防范力量未能形成合力

当前,路面治安管理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路面治安的各种防范力量各有管辖、监督和考核系统,由于管理、监督和考核的隶属关系不同,标准不同,因此,各个警种、部门各自为政,出现了片面强调本职工作的现象,不能形成合力,削减了打击街头犯罪的力度,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其不断地反复实施不法行为。

(三)路面治安管理硬件设施利用率不高

为了保证公众及时报警,公安派出所根据辖区特点设置了一些治安报警站(点),在主要的道路两端,或是复杂场所设立了治安岗亭,起到了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积极作用,但有些已建的硬件设施闲置,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我们对某城区82个治安岗亭或报警站(点)进行了走访调查,在走访调查中,治安岗亭只有3个有人值班守护,占调查总数的3.6%;治安报警站(点)没有人值班,竟达100%。

(四)视频监控装置存在明显缺陷

从我省当前的情况看,各个城区路面都普遍装有视频监控设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安装位置不恰当,缺乏针对当地治安问题发生的规律特点和治安防范的薄弱环节进行规划设计。二是视频分辨率不够,难于清晰辨别相关的车牌和人员的体貌特征。三是专业维护不到位,无法保证实时监控,严重影响了视频监控系统作用的发挥。

三、海西路面治安的管理创新

根据当前海西路面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要改变当前治安管理的警务格局,有效提高路面治安管理和防控水平,关键在于创新城市警察巡逻体制。

(一)实行“多警合并”,创新组织管理机制

“多警合并”是整合现有有限警力资源,尽最大限度屯兵街面的组织管理模式。2003年党中央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后,公安部为落实中央的精神和加快推进我国公安工作的改革,于2003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二十次公安工作会议,强调要改变“巡逻警种化”的状况,提出用三年时间逐步实现110、119、122的三台合一,并进行交巡警察合一试点。至2006年底,全国各地市110、119、122三台合一也基本完成,许多地方出现交巡警合一,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多警合一”现象,把多个警种合并到巡逻警种来。

我省自2003年12月“二十八公”会议后就强调要逐步将110、119、122三台合一,并进行交巡警合一试点。截止2006年1月,福建全省9地市110、119、122三台合一已经完成;截至2007年6月底,58个县市级公安机关“三台合一”也全部完成。在警察巡逻体制上,截至2011年10月,我省实行交巡警合并的有福州、三明、龙岩等,巡逻民警既有治安处罚权,也有交通受理处罚权;南平巡警既承办治安案件,还受理承办一般刑事案件;其他地市做法也各有特点,漳州、厦门路面治安管理警察实行“不办案、不罚款、不收费、吃皇粮”的政策,没有授权承办案件;泉州、莆田、宁德路面治安管理警察经授权承办、等一般治安案件。2011年元旦,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福州公安局慰问时,对福州公安局进行“交警、巡警、派出所民警”三警合并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并要求要在全省推行福州公安局三警合并的做法。可见,我省在新一轮的警务改革中,通过“多警合并”和指挥机构报警台的整合来拓展警察巡逻职能的外延,从而实现“一警多能、一警多用”,充分发挥警察巡逻的效能。

(二)开展“网格化巡逻”,创新执行机制

“网格化巡逻”是为加强城市路面治安的动态控制,以派出所为单位,将其辖区划分为若干巡区,实行网格布警,以科技通讯为依托,建立统一指挥、屯兵街面、快速反应、诸警联动、相互策应的运作机制,运用多种巡逻方式,实现24小时对街面实施动态管理和控制的勤务方式。\[1\]这是城市路面巡逻执行机制的创新模式。一是确立先期处置、全时空覆盖的功能。把巡逻民警的主要职责放在先期处置和全时空的巡防上,做到有警处警,无警巡逻。二是采取网格布警、全面管控的模式。根据每个派出所辖区的实际情况划分巡区,形成相互衔接不留盲区的网格;按照全巡逻、全面管控的要求将现有警力进行网格配置;再按照实行24小时昼夜巡逻的要求和现有警力情况选择分班运转模式,力争每班巡逻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根据城区路面状况、人流稠密情况、治安复杂程度选择巡逻方式或采取步巡、自行车、摩托车、GPS巡逻车相结合的方式组合巡逻。三是实行条块结合,统一指挥的运作机制。日常巡逻工作以派出所管理为主,派出所可以根据治安实际情况和阶段性发案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巡逻警力投向和巡逻策略,实现巡逻工作与派出所警务活动紧密结合,提高警务实战效率;在紧急情况下,分局指挥中心又可以对巡逻力量进行统一指挥,实现更大范围的巡逻支援和机动化作战。

(三)实现“综合执法”,创新运行模式

警察巡逻综合执法是为了克服和避免“巡逻警种化”的弊端而选择的一种权责创新模式,是当前我国警务改革的一种主要模式。在实践探索中出现了把警察巡逻职责“社会化”综合执法模式,这种模式难以充分发挥警察巡逻综合执法的职能作用,不能把有限的警力资源集中到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来,难于适应当前路面治安管理的需要。因此,要在现有综合执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科学定位,实现警察巡逻职责由“社会化”向“勤务化”的转型。因此,必须明确警察巡逻综合执法就是警察在巡逻过程中依据《警察法》的规定,行使各警种职权处理巡逻中各种警情的执法活动。\[2\]这样警察巡逻综合执法的职责就回归到公安机关自身的职责范围内,我们称之为“勤务化”警察巡逻综合执法。

警察巡逻综合执法的组织机制建设是为了很好地在巡逻勤务中组织、实施综合执法工作。因此,组织机制的形成应符合建立和发展路面治安管理警察的需要,切合巡逻综合执法的工作实际。根据目前城市路面治安状况和路面治安管理警察的工作现状,警察巡逻综合执法的组织机制建设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各警种巡逻工作实战化、勤务化的发展方向。无论各地巡逻运作机制和力量组织模式如何,巡逻综合执法应该成为有巡逻职能的各警种的发展方向,实行综合的巡逻执法机制,确立以公开巡逻为主的基本勤务方式,使综合执法成为各警种巡逻工作的实战项目和专业勤务。

2.建立各警种巡逻指挥一体化、高效能的信息系统。警察巡逻综合执法的组织机制建设应首先满足各警种巡逻勤务的需要,应优先考虑指挥通讯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并从制度上确定各警种巡逻指挥机构的职责权限,建立指挥信息中心的工作制度,使指挥信息系统成为分散警员的工作中枢。各警种的巡逻人员可以根据指挥中心的要求实施勤务,随时报告情况,接受指挥命令。

3.完善各警种巡逻力量协作性、互动性的组织模式。警察巡逻综合执法的组织机制建设应与巡逻勤务制度相适应,明确划分巡逻区段,实行警区责任制;充分考虑警区责任制的实施,确定各警种巡逻的责任、方式、警力的配比,从建制上保证巡逻勤务的正常进行。

4.明确各警种巡逻执法规范化、综合化的勤务机制。警察巡逻综合执法的组织机制建设应确立巡逻为主业的基本工作方式,通过一定密度的巡逻来维持社会治安秩序,及时发现和制止现行违法犯罪,接受群众报案并先期处置,为群众提供良好服务等。除当场处理一些轻微违法违章行为和简易的案件外,较大的复杂案件应移交当地辖区内公安业务部门处理。

(四)平衡“激励与问责”,创新监督机制

路面治安管理警察是城市路面治安管理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路面治安等重要使命,发挥着打、防、管、控、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职能,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加强城市路面治安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整个监督机制的建设中,要同时兼顾“激励与问责”的平衡。“激励”是监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对路面治安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利用物质、精神等手段进行激发和鼓励,促使其行为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行为。“问责”是监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对路面治安工作部门及其人员的不作为、乱作为以及作为不力的情况进行责任追究的行为。这种问责包括四个层面的责任:一是对受害者和公众承担的道义责任,二是对党、人大承担的政治责任,三是对上级承担的行政责任,四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承担的法律责任。\[3\]

1.路面治安管理激励机制的建设。激励机制(Motivate Mechanism)也称激励制度(Motivation System),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4\]在路面治安管理中主要完善公平竞争机制、科学奖惩机制、多元化动力机制等。

(1)完善公平竞争机制。竞争能给路面治安管理力量带来动力,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是现代警察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许多地方通过对民警的“绩效考核”,初步建立起来的竞争上岗、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是典型的竞争机制。自这种机制引入公安机关以来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值得保持、发扬和完善。竞争机制的灵魂在于公开和公平,在完善竞争机制时要高度关注这一点,努力营造一个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最大化地发挥竞争机制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路面治安管理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建立科学奖惩机制。强化理论认为:“在原有行为的基础上对组织所期望的行为加以肯定、鼓励,会使之保持和加强;而对不良的行为加以否定、反对会使之减弱甚至消除。”\[5\]依此可见,奖惩机制是激励的基本手段,奖励和惩罚在激励中发挥着同样的作用,两者不可偏废。在奖励中,要公正、实事求是,要与贡献相当;不搞“轮流坐庄”和“终身制”,不掺进一些不应该的人为因素;方式要多样化,应当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惩罚是对人的不良行为或不正确行为的否定。通过惩罚使受罚者本人知错即改,使大家引以为戒”\[6\],可见惩罚在激励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在惩罚中一定要慎之又慎。首先要全面分析其所犯错误的原因和动机,要深入查清事实,分清过错各方的责任,允许被惩罚者申辩,并且做好惩罚前的思想工作;惩罚要合理掌握惩罚的“度”,做到“过罚相当”,并且要注意场合,注意惩罚后反馈,惩罚错了一定要及时纠正、赔礼道歉、挽回影响。

(3)建立多元化动力机制。构建多元化动力机制是激励客体存在需要差异和动机多元化的客观要求。因此,在管理实践中,要深入了解路面治安管理主体的实际需要,针对路面治安管理主体的各种不同需要,选择有针对作用的激励措施和激励方法,有效满足激励对象的各种需要和动机,激发、引导和规范其行为,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监督管理部门要达到的目标。在激励实际中,常用的激励措施和激励方法有奖惩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角色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支持激励、工作激励、期望激励、危机激励、信心激励等等。

2.路面治安管理问责机制的建设。路面治安管理问责机制的核心内容是明确权力、界定责任、健全程序和追究责任。据此,路面治安管理问责机制的建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提高民警道德修养,增强民警自律能力。欧文?E?休斯指出:“公共行政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行政人员个体那里,都应当把维护公共利益作为不可移易的目标,任何脱离这一目标的行为都是对其责任的背离,而且应当承担其后果和责任,即使得不到法律的惩罚也应当受到道德的谴责。”\[7\]因此,路面治安管理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民警的道德修养和增强民警的道德自律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路面治安管理过程中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诺言。

(2)厘清权责界限,明确问责标准。只有明确路面治安管理各部门及其人员的职责界限,并以书面的形式对城市路面治安管理各岗位、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加以明确,同时对问责主体、问责程序和问责标准做出全面、细致的规定,在路面治安管理主体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时,才能有据可查,才能实施严格意义上的问责制。

(3)强化异体问责,发挥外部问责主体的作用。问责制重在异体问责,离开异体问责的问责制将是苍白无力和缺乏持续性的。\[8\]因此,在建立城市路面治安管理的问责制中,除了要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的监督问责(同体问责)外,要特别注意强化异体问责。就对城市路面治安管理的异体问责而言,主要是强化人大、检查院、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异体问责工作。为使异体问责能够有效开展,在城市路面治安管理中要警务公开,尽量做到路面治安管理的全过程及其后果等基木内容公开,以保证群众的知情权。

(五)加强“人技联防”,创新管理模式

视频监控是公安机关对路面治安防控的一项重要手段。近些年来,我省各大中城市乃至乡镇,在路面和街道等公共场所安装了大量的电子监控设备。根据路面治安问题的实际情况,尽快完善路面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其在预防打击路面治安问题的优势,是当前路面治安管理的有效举措。

1.根据路面治安的规律特点科学合理地布建视频监控系统。根据路面治安问题分布层次明显、区域集中、绝对分散的特点,建设层次性强、点面结合的复合型监控网络。第一层次是在整个市区范围内建设路面监控网络,特别是加强各个路口的监控,主要用来发案后回放了解案情和相关信息。第二层次是在路面治安问题高发区域增建监控探头,主要是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人机互动。

2.加强视频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保证系统效能得到正常发挥。要保证路面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效能得以正常发挥,就必须加强日常管理。从当前的情况看,建设市区统一的路面监控中心,从相关的业务警种抽调人员到路面监控中心集中办公,共同加强日常的管理和使用街面监控资源,从体制上保证了治安资源的充分利用、路面治安信息的互通共享,使路面治安监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了最佳的效益。

3.实行“人机结合”,做到预先干预、捕捉现行。为实现路面监控预先干预、捕捉现行的功能,必须实现“人机结合”。视频监控人员要对视频场景进行同步、实时的观察、发现、分析和判断,对有犯罪征兆、可能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及时利用监控系统跟踪其动态,同时指令该巡区的巡逻人员进行实时跟踪,一发现有不法行为立即正面介入,抓获现行。比如在泉州市得到普遍推广的“南安官桥模式”。这种模式有三个特点是:“一是可视化,对辖区各重要区域可以进行实时监控,所有执法处置现场均抓拍监视,管家式或车载移动全球眼进行全程摄录。二是扁平化,即指挥员坐镇指挥中心,通过点对点对讲通讯系统即可指挥调度各执法人员及时进行各种紧急处置。三是自动化,可使执法部门的信息、资源、装备、人力等得到最大整合、利用和共享。”\[9\]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关于推行街面“网格化”治安巡逻机制的探索\[J\].公安研究,2002(12).

\[2\]杜育群.警察巡逻执法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5.

\[3\]伏创宇.“带病复出”下的行政法思考\[EB/OL\].(2009-11-16)\[2012-01-04\]..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平安城市 智能化网络 治安监控 网络系统构建

平安城市的构建离不开城市的现代化管理,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实现手段就是网络。通过建立起科学、系统的智能化治安管理和监控网络系统,能够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可能发生的治安问题。因此,构建智能化网络治安管理系统对于平安城市理念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际运用价值,同时也是也是维护城市稳定和谐运转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

一、构建平安城市的关键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的面积与人口都在日益膨大,在经济发展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的同时,治安问题也成为了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一大阻碍。当前,城市主要需要进行管理的方面有,交通方面的管理、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以及其他存在不稳定安全因素场所的管理。为了提高城市管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一定要在这几个关键的方面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为此,就需要借助于现代网络监控系统的构建,并通过城域网作为连接媒介实现对城市治安的数字化监控管理。要构建平安城市,需要人力和物力上的保证,即人力上需要足够的管理人员,主要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进行紧急指挥;而物力上的保障则需要网络监控系统的合理化建设,提供方便化管理的监控图像,并且要具有自动应急的系统。因此,智能化的网络治安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同时能够对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化地分析,是构建平安城市的重要实现方式。构建平安城市,需要的不仅仅口号和标语,更多地是需要实际的行动和科学合理的管理,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保障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建设,平安城市项目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二、智能化网络治安监控系统的实用性

智能化网络治安监控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具有多种现代化网络管理的特性。首先,智能化网络治安监控系统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够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包括局域网、无线网、快速以太网等等。所以,在连接方式上具有多元性,这就保证了系统应用的广泛性。其次,系统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系统具有科学严谨的身份认证系统,利用现代的非对称性加密系统,能够实现管理方和管理信息的双向限制和认证。这样就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外来网络因素的干扰以及入侵攻击。再其次,智能化网络治安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智能化,借助于多链路连接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存储和输出。另一方面,还能够实现对视频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满足了不同情况下对于视频监控质量的要求。通过智能化处理,完成了自动压缩处理、传输、解压缩等过程,提高了监控画面的清晰度和减少了失真情况的发生。最后,系统具有较高的开发性和拓展性,满足后期对系统进行改进的要求,能够实现系统的不断更新。可见,智能化网络治安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及强大的功能,能够有助于现代化治安管理的实现。

三、智能化网络治安监控系统在构建平安城市中的应用

3.1 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监控系统

智能化治安监控系统的构建关键在于网络的合理化利用,随着网络的涉及面越来越广泛,网络具有传递、存储、处理大量信息的功能,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管理。基于网络平台的监控系统能够满足治安监控的多种需求,同时安全性可靠。网络平台下的治安监控系统,主要以网络为工作平台,一方面对采集到的视频等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和高效的处理分析;另一方面,则将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能够为治安管理的开展提供第一时间的信息。得益于网络的时效性,治安管理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存在的治安问题,这就为预防治安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极大地弥补了人工监控的不足之处,能够实现全方位和全天候的监控管理。基于网络平台的监控治安管理系统,的确能够为治安管理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并且在效率上和效果上都有显著的优越性。

3.2 构建标准结构化的监控网络

监控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化项目,自然需要构建好标准化和结构化的网架系统,才能确保系统运行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平安城市项目的实践当中,需要引入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技术手段,首先要保证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在遵循统一的网络协议的前提下,如ftp协议、http协议等等,才能顺利首先信息的传输和交流。其次,系统要具有完整的结构性,在以标准化网络结构为基础上,既能满足当前系统运行时功能的实现,也能够满足后期改进以及进一步扩展的需求,这就使得整体结构呈现出合理化和科学化的设计。再其次,具有标准化结构的系统往往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采用标准化的嵌入式结构进行设计,不仅在硬件上,而且在操作系统上,都具有高效的运作性。最后,系统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系统的功能,为了提高治安监控的效率,既要保证监控录像等基本监控信息的完整,同时也要具有能够适应突发事故处理的系统建设。如果遇到突发的治安问题,系统能够为指挥者提供清晰完善的处理思路以及方案,这就为科学合理地展开治安事故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3.3 设计系统化的监控系统

治安监控系统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功能系统化和结构系统化两个主要的方面。首先,在系统的结构系统化建设上,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监控系统网络的分布以及配置问题。一般在结构上可分为四级管理系统,即总控制中心、分控制中心、局部监控中心、监控点四个部分。这样的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问题的合理化归类和处理,对于简单的治安问题,只需要下两级的处理中心进行解决,而只有较为严重的治安问题才会转交给总监控中心进行重点解决。这样在分工上就会显得较为明确,有利于提高治安管理的整体效率。其次是功能上的系统化建设,在功能处理上,下两级监控点对于大量的处理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批次处理,从而能够实现信息的集中化和精简化,如此有利于缓解总控制中心的信息处理难度,避免系统因过度工作而发生崩溃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确保了系统的安全运行。由此可见,建设系统化的监控系统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更高效率地处理监控信息,同时也是为了减少信息处理以及治安监控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只有在监控过程中做到完善,在监控系统设计上做到严密,才能够有效地减少失误情况的发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智能化网络治安管理系统对于构建平安城市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高智能化的网络系统能够弥补人工监控的缺陷,并且有利于提高城市治安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以及借助现代网络治安管理系统的构建,能够更进一步地将平安城市的理念实际化,真正地实现平安城市的构建。

参 考 文 献

[1] 彭婵. 城市治安监控的视频管理[J]. 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 2006(10)

[2] 庞伟. DVS能否成为网络监控带头产品[J]. 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 2009(08)

[3] 王巧林,尤颖. 城市监控系统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应用[J]. 中国安防. 2007(Z1)

[4] 丁传林,易明宝,张雄,余树荣,周帮新. 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在国储库的应用[J]. 粮食流通技术. 2006(02)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我国社区;社区治安管理;问题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导社区治安管理未能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因此加强我国社区建设,健全社区功能,发挥社区作用,保障社区安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是我国当前社会进步的共同目标。

一、我国社区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治安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防范意识不强

社区治安管理工作在不应该一直是被动的对相关事件处理,还应该积极的主动预防一些安全问题的发生,以期减少犯罪行为。大部分的社区组织与国家的智能关系界定模糊,社区超负荷的承担了国家职能,同样在党组织与居民委员会之间也发生全责不明确的情形等等,这充分表明社区组织责任角色错位,导致不能有效的发挥我国社区管理的重要作用。另外社区居民通常是处于被动的状态,防范意识不强,通常在事情已经发生了的状态下,才意识到要去预防,这样的不良意识会导致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二)社区治安防控力度不够

社区治安以人为本,在实施治安管理工作中,不仅强调服务于民众,还应该充分的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预防和治理工作。但是,当前治安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人力资源方面也严重缺乏,工作制度也有待完善,治安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另外,在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没有依靠科技手段。总之社区治安防控体系需要人力的支持和维系。

(三)社区治安管理体制不完善

一个良好制度的确立确定了良好的发展目标,社区治安管理人员的行为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定,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社区治安管理的勤务制度脱离实际、考核制度不科学、监督机制不健全。

(四)社区治安管理的方式单一

由于我国社区治安管理的呈现的特点是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复杂、任务重,然而在治安管理人员中学历背景不高且专业程度不高,此时,社区治安管理方法上依然是单一的管理方式。在这种情形下,不仅会造成管理效率低的后果,还难以达到保护社区安全的目的。

二、完善我国社区治安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明确管理责任,加强防范意识

明确界定社区治安管理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全责关系,管理工作的展开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原则,把理论性的规定转变为具有操作性的规定。国家应该明确居委会各项工作的,减少其额外的负担,另外也会减少责任不明的情况。加强社区群众的防范意识,社区治安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组织的事情,而且还是每个社区成员的事情,治安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组织人员和社区成员共同携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只有深入落实到每个社区成员的内心,我国的社区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实施。

(二)明确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社区治安防控力度

加强治安管理防控工作,必须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具体针对于相关情况进行控制,进一步加大社区治安防控力度,稳定治安管理的局面。因此,我们要全面的进行防范,实现群防群治规范化,进一步加强社区的防范能力。另外扩大专业化防范队伍的建设,促进防范工作社会化。也要积极引进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水平较强、有责任的人员充实社区治安管理工作队伍。

(三)建立完善的社区治安管理制度

设定目标体系,是总体目标细化。社区治安管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面非常广,因此在设定目标的工作中,必须要树立具体的观点,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对工作设定具体的目标。另外加强目标实现过程的管理,在实现过程中对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要对短期设定的目标进行评估,在管理工作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后,必须对具体的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检验当初设定的目标是否合理,并对反馈的信息进行总结,这样有利于工作良好进行。

(四)各种社区治安管理手段相结合

在社区治安管理工作中,把宣传教育、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治安管理模式,加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成员应该加强对社区居民安全防护知识的宣传,对当前的违反犯罪的特点进行讲解,还可以开展各项活动,通过组织青少年俱乐部、对当地校园进行走访等活动方式以期预防和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

(五)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服务于社区治安管理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社区治安管理工作中经常为遇到犯罪分子运用高科技手段对社区带来伤害。因此,社区治安管理成员应该与时俱进,全面建立高科技防范体系。例如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安装高科技含量的安全警报器、安全监视器等,把这些系统都建立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这样有利于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是一个新生事物,这不仅需要社区居民的自身努力和自治,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监督,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其在维护稳定、保障社区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李婷婷.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社区治安管理问题研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1).

[2] 黄泽林,王兴民.强化我国社区治安的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第10篇

今天下午,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合作签约仪式,共同见证我县城市发展中这一重大项目的启动,为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我们期待已久,努力已久,今天,终于成为现实。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项目建设签约仪式的顺利举行表示真诚的祝贺!对前来参加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衡昆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给全县社会治安管理特别是县城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目前,从全国的形势来看,东突分子、分子、境外敌对分子正在加紧扰乱和破坏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打着各种幌子,以各种形式分散在全国各地秘密组织开展一些有目的、有计划、有联合的破坏性活动,这对全国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从我县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县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毗邻越南和两广,边境线长75公里,国道323线和衡昆高速公路贯穿县境,流动人口多,人员往来杂,边境管理任务重,全县社会治安形势比较严峻,各种违法犯罪和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成反弹之势。再采用传统的以人力、物力防范和事后调查为主的治安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繁重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要求,落后的治安监管平台和机制严重制约了我县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采取技术防范手段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而今,随着我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将对我们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城市管理和整体防控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过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县公安机关可以对全县重点单位、重要目标、治安卡口、交通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治安复杂场所、社区等防范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全方位24小时的高密度监控,将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辖区范围内的社会活动情况,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实现治安管理工作由事后调查到事前预防的转变,将有效提高出勤(或出警)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监控系统的建设,还可以为执法部门提供违法人员的违法证据、犯罪事实,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有效。通过该系统,县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就可以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进行社会治安管理和紧急状态管理的联合行动,实现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联动管控,使统一应急、联合行动成为现实。指挥员可根据这些信息快速地跨部门、跨警区、跨警种下达指令;完善的覆盖网使各联动单位能及时收到指令,迅速赶赴现场,从而有效提高**县管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治安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创建平安、和谐**提供技术支持。

同志们,实施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是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维护社会安宁,构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同时也是今年县人民政府承诺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该系统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项目启动后,具体承办项目实施的县公安局和县电信公司要尽快着手开展项目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县发改、财政、公安、建设、交通等县城市报警和监控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政府负责的态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支持和服务好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成系统建设任务,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平安**、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科学研究方法论范文 下一篇:城市管理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