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危机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1 16:58:35

城市危机管理

城市危机管理范文第1篇

当今世界,旅游业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并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也已在全球旅游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最大的出境客源国之一,我国旅游业越来越受到国人和世人的关注。

由于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异地性和时间上的暂时性,以及在运行进程中呈现出的高关联度的综合特点,导致了旅游业对发展和活动环境的高度依赖。在全球和国内旅游持续稳定发展的大趋势下,作为对外部环境十分敏感的旅游业也时而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进而在一定范围内引发旅游危机。从国际上看,一些突发事件如金融危机、美国“9・11”事件、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英国口蹄疫疫情、印尼巴厘岛爆炸案、印度洋海啸等都给世界和部分国家地区旅游业带来严重影响。从国内来看,一些突发性事件也冲击着中国旅游业,如“千岛湖事件”、“98年洪灾”、“03年非典疫情”、“08年春南方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等。例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给中国旅游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旅游收入减少2768亿元。这些突发事件引发的旅游危机以及对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冲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无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业已成为无锡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无锡旅游业在又好又快持续发展中,不仅经历了带有共性的“非典”疫情、2008南方冰雪灾害引发的旅游危机,也经受了2007年因太湖蓝藻爆发导致供水危机进而引发旅游危机的个性危机的考验,从而获得并积累了一些应对旅游危机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危机管理研究对于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借鉴意义。

城市旅游危机管理是指旅游地城市对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或消除措施,以及在危机发生后采取弥补和复苏措施的科学管理方法。在本文中,我们重点研究外在的、突发性的,对城市旅游业产生重大冲击的自然及人为的公共危机事件,分析产生旅游危机的类别、特征及其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国内、国外处置旅游危机的实证分析,研究城市旅游业危机管理应对机制,提出城市旅游业危机管理指南,以及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旅游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类别

(一)旅游危机的概念

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危机的定义为:“影响旅行者对一个目的地信心并扰乱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这类事件可能以无限多样的形式在许多年中不断发生。”

旅游业危机按照所能波及到的空间范围,可以分为企业旅游业危机、区域旅游业危机、国家旅游业危机以及国际旅游业危机四大类型。其中区域旅游业危机则是针对那些对一座城市或一个较大区域内的旅游业产生明显影响的旅游业危机,如区域内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所造成旅游目的地出现的旅游危机。如2007年无锡因供水引发的旅游危机。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按引发危机的主导风险因素的来源不同,旅游业危机划分为外因危机和内因危机两类。外因危机就是由旅游行业以外的因素所引发的旅游业危机,内因危机主要是由于旅游行业自身的因素所造成的旅游业危机。

国际上对旅游危机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1974年,世界旅游业由于遭受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严重冲击,国际旅行研究协会开始关注危机,当年该协会年度会议的主题为“旅行研究在危机年代中的贡献”,这是旅游业危机管理首次引起世人的关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发生的美国 “9・11事件”、印尼巴厘岛爆炸案、“非典”疫情等突发事件引发的旅游危机,旅游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对旅游业危机管理的各个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我国旅游业发展时间不长,以前对旅游危机的认识和研究相对肤浅。但随着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快,国际国内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引发旅游危机对我国旅游业带来一定冲击,旅游危机管理也引起了国内一些机构和人士的注意。尤其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我国旅游业造成巨大损失后,国内一些政府部门、旅游业工作者、专家、学者等开始对旅游危机进行研究。但目前我国对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仅在一部分专家学者层面,在地方层面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城市对旅游业危机管理进行研究并不多。一些地方即使实施的危机管理通常是事发后的危机管理和基于感性认识的管理,离真正意义上的危机管理尚有一定的距离。旅游危机作为突发的公共事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旅游业危机管理将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旅游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旅游危机的类别

进行有效的旅游危机管理首先要对发生旅游危机的因素进行分析。近年来,随着可能引发旅游业危机的风险因素的不断增加以及危机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旅游危机的分类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从危及旅游业发展的危机事件的动因、成因及影响范围的综合方面来看,危机事件可分成不同的类型。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危机事件,对旅游业造成负面影响的范围、形式和程度不同。认清危机事件的性质、类型对采取正确措施来预防和应对十分重要。

根据发生旅游危机的成因可以将旅游危机主要分为来自生态方面的危机、来自社会方面的危机、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来自政治方面的危机、来自经济方面的危机、来自旅游行业自身的危机等类型。

1.来自生态方面的危机。既包括自然灾害也包括人为因素引发的生态危机。主要有气象性灾害如洪水、暴雪、冰雹、台风,地质性灾害如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灾害引发的危机。

2.来自社会方面的危机。主要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引发的旅游危机,如公路、水运、铁路、民航等旅游交通事故,影响或中断城市正常供水、供电、供气等城市社会事故,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纵火、抢劫、凶杀等刑事犯罪,以及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引发的危机。

3.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是指各种对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的突发性疾病引发的旅游危机。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游客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霍乱、血吸虫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游客健康的事件引发的危机。

4.来自政治方面的危机。主要包括发生战争、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影响较大的针对性破坏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等引发的危机。

5.来自经济方面的危机。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发生波动,如金融危机等形成经济衰退乃至产生经济危机,进而对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产生巨大冲击。包括经济停滞或下降、股市下跌、汇率重大变动等。

6.来自旅游行业自身的危机。主要是指发生在旅游业营运的范围内,直接对旅游业或旅游从业人员发生威胁,影响旅游活动的重大事件,如重大旅游交通事故、大型活动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饭店发生火灾、旅游设施产生意外事故以及旅游企业发生财力危机等。

二、旅游危机的特征和影响

(一)旅游危机的特征

旅游危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长短不同,但旅游危机也有一些共同特征,掌握旅游危机的特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规律和应对旅游危机。

1.突发性。旅游业是一种敏感度很高的产业,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出现的“非常态状”都可能成为引发旅游危机的诱因。因此,旅游危机往往是在人们意想不到、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相对于常态的发展状况而言,旅游业危机是一种超出常规的突发性事件,表现为在短时间内给旅游业及相关行业造成措手不及的一系列的、连锁性的破坏,甚至使它们陷入混乱、跌入低谷。

2.危害性。旅游业危机的危害性主要指危机发生会在短时间内对旅游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同时,由于旅游产业关联度很高,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许多产业,因此旅游危机往往会对经济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也正因为此,旅游业危机具有波及效应,常常会引发其它不同类型的危机,导致该危机的危害性被进一步放大和延续。

3.紧迫性。当旅游业危机真正爆发以后,会以非常惊人以及出人意料的速度发展和演变,并引发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如:旅游企业生存环境的明显恶化、虚假信息的广泛传播以及公众人心浮动,常常会导致受到冲击的各个旅游企业面临着反应时间有限的突出问题。在此状况下,决策者如果无法在巨大的压力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作出最终的决策,不仅会使解决危机的最佳机会稍纵即逝,而且将导致一系列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根除的消极影响。它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里迅速应对、决策和化解。

4.双重性。危机集“危险”与“契机”于一体,旅游危机的双重性表现为危险与契机并存,危机在对旅游业造成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危中有机。如果处置得当,往往有“来得快”和“恢复快”的双重性。因此,当危机爆发时,要看到不利的方面,更应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这种困难局势之中所包含着的发展机遇,把握机会,在逆境中取得突破,在危险中求得生机,变坏事为好事,化危险为机遇。

(二)旅游危机的影响

分析旅游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可以使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应对旅游危机,消除不利影响,并尽快恢复正常的旅游业态。旅游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旅游者的影响、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和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1.旅游业危机对旅游者的影响。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对旅游危机的反应最为敏感,最为直接。旅游危机对旅游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旅游需求的下降和旅游信心的损害。由于危机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使旅游者会对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具有吸引力、安全的旅游地失去信心,导致旅游者改变旅游行为,如停止或推迟旅游活动、寻求替代性旅游等。然而,这种影响具有短期性和可逆性,在旅游危机结束后,会较快地恢复到常态,甚至会出现新的旅游机遇。

2.旅游业危机对旅游企业的影响。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提供者。旅游危机对旅游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旅游企业由于旅游者减少而出现营业停顿或下降,旅游设施和供给能力大量闲置,使旅游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困难。由于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及旅游设施的难以转换性,旅游企业有相当大的经营风险,如果旅游危机持续较长时间并且没有扶持政策,旅游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3.旅游业危机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很强的产业。旅游业危机不仅直接造成旅游市场的严重下滑,也会波及影响到相关行业和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到旅游产业在一个时期内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旅游业危机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旅游地发生旅游危机会使目的地形象或声誉受到负面影响,导致旅游吸引力和旅游人数下降、竞争力削弱,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如果危机处置得不当,将对旅游目的地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三、国内处置旅游危机实证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国内曾发生过一些旅游危机事件,我们试通过分析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7年无锡市区部分地区因供水困难引发的旅游危机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为实施旅游危机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一)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对旅游业影响及其应对

“非典”自2002年11月在我国出现,并在随后的几个月内在世界范围爆发,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3月15日向全球发出警告,建议各国旅游者不要前往非典病例多发的国家和地区。“非典”疫情对我国旅游业产生了巨大影响,2003年3月至6月我国旅游收入出现大幅下降,整个旅游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一方面抓“非典”防治,另一方面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积极开展旅游市场恢复,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我国应对非典疫情引发旅游危机的具体举措有:

1.果断采取强力措施,坚决有效控制疫情。在疫情发生后,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防止疫情扩大,如加强对疫情的检测和预防;对非典和疑似病人采取强制性的收治措施;尽可能控制和减少人员的流动;建立非典疫情日报制度等。在旅游领域,暂停前往非典疫情发生地区的旅游活动;对旅游接待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清洁消毒;建立旅游单位非典紧急预防站,对团队和散客进行严格的疫情监控,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进行非典疫情症状及预防措施进行培训等,严防疫情通过旅游途径扩大。通过一些强有力的措施,使非典疫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2.制定激励扶持政策,减轻旅游企业负担。对于受到疫情影响最大的旅游业,我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财政、税收、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如自2003年5月至9月减免旅行社12项收费,基金10项;减免饭店收费12项、基金10项;旅游车船公司收费8项、基金13项。自2003年5月到9月对民航的旅客运输业务和旅游业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等,返还旅行社的保证金。同时,一些地区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减轻旅游相关企业负担。从而既及时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又增强了旅游企业复苏的信心;并稳定了市场主体,为实现市场全面恢复作好准备。

3.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分步骤激活旅游市场。“非典”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后,国家旅游局在当年5月底向各地旅游局发出了“非典防治和旅游恢复同时抓”的通知。全国各地旅游局和旅游企业根据国家旅游局的具体部署,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旅游市场的恢复。各地在6月上旬恢复市内旅游,6月中下旬开展省内及国内旅游,7月份逐步恢复入境游、出境游市场,分步骤地激活旅游市场对缓解旅游业危机产生了积极作用,并为旅游业全面恢复奠定了基础。

4.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努力促进旅游市场恢复。在国内,各地区针对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旅游宣传活动,推动旅游业恢复。如上海市在6月初引导城区居民赴郊区进行郊游,郊区市民到中心城区进行游览;在国际市场恢复上,首先启动亚洲的日本、韩国市场,组织部分企业赴海外宣传。北京市在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结束对北京的旅游警告后,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开始启动旅游市场,在国内开展“健康文明游北京”活动,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到日、韩、新、马、泰等国进行旅游促销,召开北京旅游新产品及优惠促销说明会,邀请海外旅游客商参与,努力尽早恢复北京旅游市场。江苏省于6月7日在无锡灵山景区举行省内游启动仪式,各市联动,省内旅游迅速恢复后,立即组织针对主体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

5.适时开发旅游新品,满足市民旅游需求。由于非典疫情的爆发,使人们对健康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全国各地旅游部门抓住机遇,积极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休闲旅游、特色旅游等新产品、新线路应运而生。北京郊区借助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了生态农业游、保健休闲游、民俗风情游等项目,在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推出,吸引了大批游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区旅游景区游人不足导致旅游业下滑的局面。

6.制定优惠促销措施,吸引人们参与旅游。我国一些地区在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切实采取灵活的措施,推出多种旅游优惠举措,吸引游客。如江苏省的大部分景区在6月初采取了“阳光特惠活动”,对团队游客实行半价、对散客实行半价等措施,通过优惠的价格吸引一部分游客参与旅游,引导人们走出“非典阴影”,重新激起旅游热情,放飞心情快乐旅游。

(二)2007年无锡应对因供水危机引发旅游危机的举措

2007年5月29日,无锡市区部分地区发生供水危机,虽然供水的影响仅有几天时间,但由于国际国内的关注度高,新闻报道多,对无锡旅游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大量旅游团队退团,一时间来无锡游客锐减,各大景区、宾馆饭店和旅行社的正常经营受到很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旅游危机。据统计,2007年6月,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国内旅游者同比下降50%左右,市区旅游星级饭店客房率下降30个百分点;7月以后,旅游业主要接待指标同比继续下滑,无锡旅游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冲击来得突然,但无锡市上下各级沉着应对,采取多种措施,在短时间就逐步恢复旅游业的正常态势。无锡市采取的具体举措有:

1.铁手腕,迅速恢复正常供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无锡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危机,迅速打响“根治太湖、铁腕治污”的战役,仅用4天时间就实现自来水水质达标,通过40天的奋战已经取得了战胜水质危机的阶段性胜利。

2.强沟通,及时动态信息。在供水正常后,无锡市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在第一时间内发面正面信息,及时汇总无锡供水及治理太湖的进展情况,通过现代通讯手段传递给公众和境内外各地的旅行社,告诉他们可以放心到无锡来旅游。同时在市旅游局和各景区的网站上,每一二天一批实时图片和报道,向外界展示太湖水质好转、供水正常、旅游可以得到保证的情况。并通过《中国旅游报》、新浪网等主流媒体加强正面报道,努力把前期新闻媒体大量报道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特别是供水正常后,《中国旅游报》采访团专程来无锡,刊发了“太湖仍然美丽,旅游更加精彩”的大篇报道,对无锡旅游市场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3.请进来,感受无锡真情实景。发生供水危机后,由于外界对无锡供水的各种报道很多,其中也有一些不实的消息,人们疑虑很多。为能让人们了解无锡的真实情况,在供水恢复正常后,6月中旬,无锡旅游主管部门就请来33个城市100家旅行社负责人和新闻媒体记者,开展“牵手无锡,同游太湖”活动,让大家亲眼目睹无锡生活如常、景色依旧的真实情况,消除大家原有的顾虑。旅游企业积极主动邀请大客户、大批发商和中间商来无锡实地考察,向他们展示水质好转、旅游完全能够得到保证的情况,用事实说服这些地接社龙头,再通过他们向全国各地的组团社宣传解释,并提供景观质量担保,以稳定无锡的旅游市场。下半年旅游主管部门又邀请主要客源国、地区的境外旅行商和媒体,走进无锡实地感受“太湖依然美丽,旅游更加精彩”,请他们为无锡旅游作宣传,多送团。

4.走出去,重塑无锡旅游形象。在请进来的同时,无锡上下各级主动走出去,围绕“无锡是个好地方”主题积极开展新一轮旅游推广活动。到周边的南京、镇江、常州、扬州等地开展旅游促销互动,到北京、成都等城市开展大型旅游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无锡的真情实景。

5.促合作,联手国内周边城市。战胜旅游危机光靠自身力量有限,无锡市凭着与国内一些城市的良好合作关系,联手国内旅游友好城市帮助无锡共渡旅游危机。与成都开展“万人游无锡活动”,在上海、常州、苏州、宁波、杭州、南京、绍兴、南通等周边地区以及江西、山东、安徽、珠海等地区积极组团,策划“太湖环保游”活动,与当地旅行社媒体共同组织“太湖体验行”活动,以活动带宣传、以团队带散客,逐步使无锡旅游恢复正常。

6.抓机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无锡是个比较典型的观光型城市,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为主。供水危机对无锡传统的旅游观光带来的影响较大,无锡市以此为契机,加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由原来的观光型向观光度假休闲城市转变,大力实施“三品战略”;“打造自然景观的精品、文化旅游的名品、度假休闲的新品”。下半年相继推出一批新的农业旅游示范点,名人苑、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等新景,面向市场推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特色线路,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锡。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无锡旅游业很快战胜供水危机的影响,开始全面复苏。据国家旅游局和江苏省旅游局抽样调查,2007年无锡旅游业主要指标除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与上年基本持平外,其余较上年均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中,全市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76.15万人次,与上年持平。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3350.7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全市旅游总收入达445.76亿元,同比增长18.3%。

(三)2008年我国旅游业应对冰雪灾害危机的主要做法

2008年1月中旬开始,我国南方十多个省市连降暴雪,造成50年未遇的罕见低温冰雪灾害,加上南方地区缺乏抗击暴雪的经验和准备,导致交通全线瘫痪,给人们正常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危害。在这场冰雪危机中,旅游业再次受到重挫。南方灾区省市的旅游业一度陷入瘫痪,而且行程中游客受阻和旅游基础设施受损的现象十分严重。在这个突如其来的暴雪冰冻灾害面前,国家旅游局和南方各省市旅游部门在党和政府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主要有:

1.服务大局,紧急投入抗击暴雪冰冻行动。国家旅游局和全国假日办及时下达了“紧急行动,服务大局,以搞雨雪冰冻灾害为主要任务,各项工作要服从搞灾救灾的大局,严格落实责任,明确目标任务,着力加强安全保障,积极化解困难,夺取抗灾救灾的胜利”的工作要求。各省市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迅速行动,全面投入抗灾救灾的战斗。

2.积极应对,迅速启动应急处理机制。针对春节黄金周临近的特点,各级假日办和旅游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并同步启动黄金周假日旅游协调机制。依靠这一机制的高效运作,协调机关部门和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各方力量,千方百计解决滞留游客安全返乡和保护旅游设施等突出问题。

3.突出“安全”,及时调整旅游活动导向。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安全,保交通,保供应”的重大部署,我国旅游业坚持“安全第一”,及时调整旅游活动导向和策略。全国假日办2月4日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的春节黄金周假日旅游要切实做到“两个避免”、“两个鼓励”、“两个防止”,即避免赴受灾地区旅游、避免途经受灾地区旅游、减轻抗灾物资运输压力;鼓励就地旅游、鼓励就近旅游,丰富节日旅游产品,满足居民出游愿望;防止思想麻痹、防止引发安全事故,保障节日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各地旅游部门也及时通过媒体把这一要求进行了传达。同时适时准备启动旅游安全保障和求援预案。

4.靠前指挥,有力组织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国家旅游局和各省市旅游局领导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并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动员和组织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包括历史文化遗产和古树名木的保护,旅游道路的畅通,旅游景区安全措施的强化等。特别是围绕春节黄金周鼓励“就地旅游,就近旅游”,各地旅游部门面向本地和周边市民推出一系列产品、活动、线路和服务项目,使各地春节黄金周依然呈现“平安、欢乐、祥和”的景象,这应该说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应对危机的举措。

5.恢复重建,尽快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复苏。国家旅游局于元月20日及时召开旅游抗灾和灾区恢复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了“一手抓灾后接待能力的恢复,一手抓旅游市场恢复发展;把灾后恢复发展与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相结合,与提高防御灾害能力和完善工作机制相结合;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尽快修复旅游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旅游接待条件,尽快恢复振兴旅游市场,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为实现全年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 各受灾地区结合实际,迅速行动,在以下五个层面上全面推进旅游市场恢复发展工作:一是抓好恢复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二是着力防范次生灾害和安全隐患。三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和回忆实现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包括:积极组织形象重塑宣传和引导;针对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和本地市民旅游分别制定策略,开展危机公关营销;特别是结合休假制度调整第一年,清明、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及时启动市场恢复工作。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救灾恢复发展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旅游企业减轻受灾影响,激发重建热情,实现尽快恢复。五是认真总结旅游业抗灾救灾工作,建立健全应对旅游危机的机制,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四、国外处置旅游危机的实证分析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发生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恐怖活动等继而引发旅游危机的案例时有发生,我们试通过分析几个国家发生的旅游危机事件以及他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对我国实施旅游危机管理提供帮助。

(一)英国应对口蹄疫疫情引发旅游危机的举措

2001年初,英国爆发口蹄疫,进而引发旅游危机。为帮助旅游业恢复,英国政府于当年5月实施了国家旅游战略,这些战略举措实施以后,英国旅游业很快从口蹄疫疫情引起的危机中恢复过来,重新步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1.及时沟通旅游信息。由于口蹄疫的爆发,国内外游客对英国旅游景点的开放情况及旅游安全性不太了解。据此,英国政府将景点的综合情况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信息及时提供给游客,并且不断更新信息。在后来重新开放一些景点时,政府向景区当地权威部门和其它组织发放旅游道路通行指南,方便游客旅游。

2.积极扶持旅游企业。口蹄疫引发的旅游危机给英国旅游企业造成了损失,为帮助旅游企业摆脱困境,政府对遭受口蹄疫疫情影响的旅游企业给予帮助,向旅游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源,旅游业共获得2亿多英磅的支持,并且政府还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旅游企业进一步扶持。

3.重新塑造旅游形象。口蹄疫爆发给英国的旅游形象打了折扣,随着口蹄疫传播得到控制,英国政府主动采取措施吸引国内外游客。通过加强信息沟通,纠正公众对英国旅游的错误印象,尤其是向因疫情发生而取消到英国旅游的游客传递正确及时的信息,突出英国旅游健康安全性,重树英国良好的旅游形象。

4.协同合作化解危机。疫情爆发后,英国政府部门和一些机构共同努力,制定了一系列有助于减少疫情对英国旅游业影响的共同协作计划,并成立一些专门机构来促进协作行动的实施,经过多方合作,这些措施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爆炸引发的旅游危机及市场激活

印度巴西亚巴厘岛是国际游客的度假圣地,其旅游收入占全岛收入的80%,旅游业是巴厘岛的经济命脉。2002年10月12日,巴厘岛上的两个俱乐部发生恐怖爆炸事件,共造成191人死亡,另有300多人受伤,其中伤亡最多的是澳大利亚人和欧洲人。一些国家为此了到巴厘岛旅游的警告,恐怖爆炸引发了巴厘岛旅游危机,对巴厘岛的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旅游危机进一步扩大到印尼全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面对突发的旅游危机事件,印度尼西亚旅游部门采取措施加以应对,积极恢复旅游市场。

1.与主要客源市场进行沟通。印度尼西亚组织人员到澳大利亚和其它伤亡者的国家进行慰问访问,对伤亡人员表示同情,取得他们的理解,以达到补救的目的。同时与主要客源市场及时沟通,让他们及时了解最新的信息。

2.突出巴厘岛安全宣传。针对游客对巴厘岛安全的担心,当地政府在宣传时强调当地没有抢劫等刑事犯罪活动,爆炸事件完全是国际恐怖主义所为,是一个偶发事件,巴厘岛与世界上其它地方一样安全,到巴厘岛旅游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消除了游人的顾虑和担心。

3.积极开发国内游市场。在海外旅游市场受到短时挫折以后,印尼通过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来鼓励国民通过国内旅游作为过渡,帮助国内旅游业渡过危机。同时旅游公司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以刺激旅游市场的恢复。

4.制订长期计划恢复常态。通过恐怖爆炸案的教训,印尼建立了一个基于安全、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长期计划,包括拯救、复原、常规化和扩张四个步骤,并采取措施对进入印尼的安全系统升级,改进移民服务等,以防止恐怖活动的发生。

(三)印度洋海啸对旅游业的冲击及市场恢复实践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海啸对当地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针对这一灾难性的打击,国际旅游组织及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补救,力争尽早恢复旅游市场。泰国作为受海啸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在海啸中受灾的南部六个省游人锐减。泰国应对旅游危机的措施有:

1.积极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海啸发生后,泰国全力做好受灾景区的恢复工作。到2005年1月底,受灾严重的普吉岛芭东海滩清理结束并重新对外开放,受灾景点的卫生情况经世界卫生组织评估为合格,同时加快恢复海啸中受损的旅游设施。

2.大力开展旅游推介活动。针对海外游客的疑虑,泰国旅游局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到主要旅游客源地中国各大城市召开泰国旅游恢复说明会,推动当地旅行社重启泰国旅游,并在会上推出了许多有利于旅游企业和游客的优惠政策。

3.推出泰国旅游优惠举措。泰国自2005年2月开始启动“重振旅游计划”,并推出优惠措施,对在当年2月至4月的三个月内到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赠送来自泰国旅游局、地接社和国内组团社的三重附加保险,三类保险包括灾后卫生保险、传染病保险及旅行社责任险,以解决游客的后顾之忧。多管齐下,泰国旅游业很快恢复正常,普吉岛饭店的订房率回升到正常水平。

五、城市旅游业危机管理应对措施

从国内、国际发生的不同突发事件引发旅游危机及应对措施来看,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一个城市)来讲,进行有效的旅游危机管理可以消除、化解危机,并尽可能减少旅游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同时,危机管理不仅是事后的,也是事前的。城市旅游危机管理包括旅游危机的预防和应对两个方面。

(一)旅游业危机预防

由旅游产业的高敏感性所决定,旅游危机的发生是经常性的,是半常态的,因此有必要建立常态的旅游危机预防机制。实施危机的监测和预警,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危机爆发的风险,并在旅游危机到来前做好各种准备,实施有效的危机管理,降低损失。

1.建立旅游危机管理组织。旅游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延续很长,因此旅游危机管理不光是旅游行业和旅游主管部门的事,而是整个政府、整个社会的责任。为防患于未然,政府应当建立各个部门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的旅游危机管理组织,制订旅游危机管理的战略、政策、措施即危机应急预案等。在非危机时期,负责危机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在危机发生期间,统一负责旅游危机管理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在政府领导下,建立旅游与新闻宣传、交通、公安、文化、园林、环保、气象以及旅游企业等相关单位的联动机制,明确不同部门和单位对于危机预防和应对旅游危机应承担的职责。

2.进行旅游危机预警。建立旅游危机预警,可以对危机的产生、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的危害程度等有准确的认识,以做好充分准备有效应对危机。旅游危机预警可以把许多分散的信息组织在一起,全面监测、跟踪事件发生的迹象和动态,并向风险防范部门提供决策的信息基础。对旅游危机潜伏期的信息、情报及时处理,分析旅游危机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危机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科学的判断。

3.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积极的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地化解旅游危机的发生和降低危机带来的破坏程度。旅游城市应对在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和旅游活动、环境变化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及时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旅游管理部门要对一些发生概率大、风险等级高、后果严重的危机进行重点预防,采取监督、检查、环境监视等措施,以及做好人财物的准备,尤其是制定和落实应急预案,做到及时能够启动。

4.实施旅游危机教育。进行旅游危机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旅游危机的认识,提高旅游危机处置能力。旅游危机教育主要包括针对旅游管理部门、社会公众、旅游者以及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危机教育和各种预防措施教育,包括建议在旅游院校中,增设此项课程内容。通过教育,可以使公众和旅游从业人员更多地认识危机,掌握应对危机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来,共同应对旅游危机。

(二)城市旅游业危机应对管理

在旅游危机爆发后,对旅游危机实施有效管理是应对危机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对城市旅游业的恢复和今后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旅游业危机应对管理包括旅游危机管理流程、管理职责和管理手段几个方面。

1.城市旅游业危机管理流程分析

城市旅游业危机管理的流程包括危机分析、危机处置、危机恢复和危机转化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城市旅游业危机管理流程图:

危机分析危机处置危机恢复危机转化

(1)危机分析。在旅游危机发生以后,应迅速找到危机发生的根源,对危机的性质、范围、规模、影响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出准确的判断,以便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同时,对危机进行实时监测,跟踪危机发展,预测危机发生的方向和趋势,并对危机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为处置危机作好充分准备,提出解决方案。

(2)危机处置。这是关键的阶段。主要在对危机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危机处置,针对危机做出准确、迅速的反应,尽量化解危机,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包括有效控制和遏制危机的态势,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确保信息透明、公正;重塑与宣传城市旅游形象,为旅游企业提供帮助和指导,以渡过危机期等。

(3)危机恢复。危机恢复指旅游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已经达到顶峰,不再造成更大的损失,并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危机造成的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这个阶段应加大形象重塑和宣传力度,致力于消除公众和旅行商的疑虑;着力于市场的恢复,努力把危机带来的延续负面影响时间缩短,因而是十分重要的阶段。

(4)危机转化。也可以称为“全面复苏阶段”。危机过后通过采取积极综合性的措施,如加大宣传、强化促销、提升服务、调整结构、营造“亮点”等多种措施,化解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化危为机,实行危机的转化,使城市旅游业回归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轨迹,并争取实现新的突破。同时,在这一阶段要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消除危机发生根源,以免再次发生。

2.城市旅游业危机管理手段分析

城市旅游业管理手段是正确应对旅游危机的关键。科学正确的管理手段可以减少危机延续的时间,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进而实现危机的转化。

(1)危机中的信息沟通。在旅游危机发生后,信息沟通显得十分重要。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业危机管理指南》提出,旅游业危机管理的主要途径有四个:沟通、宣传、安全保障和市场研究。其中,基于诚实和透明之上的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危机管理的关键。发生旅游危机的城市应及时将旅游危机发生的真实情况,危机处置和进展情况等信息向外界表明,扩大信息沟通范围,提高信息沟通频率,信息要做到透明和真实,以便让社会及时了解危机的趋势和应对成效,以便游客和旅行商消除心理障碍。同时要制止不实信息的散布。

(2)危机中的公关行动。开展积极有效的公关行动是应对城市旅游危机的重要内容。由于发生危机而对城市产生负面影响,旅游业首当其冲。采取公关行动主要是重新树立城市形象,危机中的公关包括与各种新闻媒体、上级旅游主管部门、旅游客源地、境内外旅行商、兄弟城市和本市各相关部门等。包括“请进来”、“走出去”、进行感情沟通、争取更多支持并共同进行正面宣传,以达到改变形象的目的,依靠各方面力量,形成一种合力,尽快恢复城市形象和正常旅游。

(3)危机中的市场营销。针对危机导致市场下跌、滑坡等现实,面向旅游市场,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是城市应对旅游危机的重要工作。受旅游危机影响的城市可以通过创造性的市场营销抵消原有的不利影响。市场营销主要是针对社会公众、客源地、旅游者、旅行社等进行宣传,营销的重点要消除人们对产生危机事件的心理影响,重新建立信任感。同时可以通过组合包装推出新的产品、线路,提供优惠的价格和更加优质的服务,举办主题旅游节庆、节事活动,加大在媒体的宣传力度等多种促销举措来尽快恢复市场,重新恢复城市旅游目的地声誉和游客的信心。

(4)危机中的区域合作。城市发生旅游危机后,往往单靠一个城市自身的力量有限,实行区域合作是有效化解城市旅游危机的有效办法。特别是和周边城市、旅游主要客源地要加强合作。周边城市由于地缘相邻,人缘相近,合作交往较多,市场互动性强,并且交通便捷,对发生旅游危机城市的最新情况比较了解,容易率先起动旅游的支持与合作。主要客源地感情较深,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的互惠互利性强,在城市危机应对、市场复苏中当然举足轻重。无锡经历水危机后,江苏省内城市、长三角及全国的合作友好城市和部分境外主要客源地国家很快组团来无锡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5)危机中的形象重塑。发生旅游危机从短期来说会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并蒙上阴影,但只要应对妥当,可以借危求机,化危为机。城市发生旅游危机后,一般国内、国际上较为关注,特别是媒体会在短时期内集中报道,对城市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发生危机,人们对发生旅游危机目的地关注度比以住更高。亦可确定、提出夺人眼球的城市旅游宣传口号,围绕形象重塑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包括推出响亮的安全承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可以重新塑造城市形象,并实现借助危机的转化提升城市知名度。

(6)危机中的产品调整。城市旅游危机发生的原因不同,对不同旅游产品及旅游景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甚至对某些旅游产品的推广反而是一种机遇,如非典疫情后人们对郊外乡村休闲旅游的需求反击增加。在旅游危机发生后,可以通过调整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来化解危机带来的困境,并营造市场复苏的趋势,这也是应对危机,实现市场复苏的重要基础和对策。例如无锡旅游在水危机以后一方面恢复长期以来的太湖旅游,一方面积极整合并推出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不同类型旅游产品,以培育多元的旅游产品“热点”,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加速市场复苏。

(7)危机中的政策扶持。作为旅游危机的主要受害者,旅游企业往往遭受一定的损失。为帮助受危机影响旅游企业渡过难关,保持长久发展,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对旅游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并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协助旅游业克服危机。

(8)危机中的品质提升。在旅游中游客注重的是旅游时的经历和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这也影响到游客对一个城市(目的城)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旅游质量关系到城市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在旅游危机发生后,要更加注重城市整体旅游形象的打造,更加注重提升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更加注重提高旅游服务品质,通过优质服务降低危机影响,树立优良的形象。特别是导游、酒店服务人员等直接面对游客的从业人员,应提供更标准化、更高质量的对客服务,为游客提供方便,打消游客的后顾之忧;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安全感和满意度,塑造“亲客友好型城市”的形象。

(9)危机中的队伍建设。作为受旅游危机冲击最大的旅游企业,在危机到来时和危机管理中,抓好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十分关键。一是抓好队伍稳定,增强信心和凝聚力,使他们成为战胜危机的主人翁,形成应对危机的合力。特别是营销队伍一定要格外投入,积极开展危机公关营销。二是抓住机遇,组织培训,提高素质。由于旅游危机的发生,旅游从业人员工作量一定时间内会不足。旅游主管部门和企业应从长远着想,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抓好员工的培训工作,集中时间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切实稳定员工队伍,增加员工的凝聚力。三是以员工为主体,引导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以文明优质的服务来配合城市形象重塑,推进旅游市场的复苏。如无锡就在水危机期间深入开展“平安旅游”、“诚信旅游”和“文明旅游”三大活动,对于市场复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城市旅游业危机管理责任及其内容

城市旅游业危机也可以说是城市危机。旅游危机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明确城市旅游危机管理职责可以使社会各方各司其责,有效应对并化解旅游危机。旅游危机管理职责包括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社会大众四个层面。

(1)政府层面。政府是危机管理的核心。旅游危机管理中政府的职责主要指政府为预测和识别可能遭受的危机,采取防备措施,阻止危机发生;在危机发生后,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消除危机,尽量降低危机的不利影响。政府在城市旅游危机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包括:在危机发生前,进行旅游危机的预警和采取预防措施,建立预防机制,制订应对危机预案和对策;在旅游危机发生后,动员全社会致力于战胜危机,进行及时的信息,协调政府各个部门支持和帮助旅游业应对危机并正确解决旅游危机与旅游业发展以及各种行为主体的利益关系;在危机化解阶段,一方面要及时给予旅游业帮助和支持,一方面要突破常规加大城市形象宣传力度,恢复和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并加强对旅游行业的指导和支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以尽快恢复城市旅游业常态。

城市旅游主管部门作为政府主管旅游业的职能部门,在危机管理中更是重任在肩,责无旁贷。不仅要牵头迅速启动旅游危机管理预案,而且要充分发挥积极能动的作用,即:在信息沟通、危机公关、重塑形象中的核心作用,在稳定企业、稳定队伍、齐心努力中的灵魂作用,在争取上级支持、区域合作、形成合力中的主体作用,在化危为机、市场复苏、全面振兴中的主导作用。

(2)旅游企业层面。旅游企业在旅游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最大,所以旅游企业尤其要重视旅游危机管理。旅游企业的危机管理主要职责和内容有:建立危机管理制度,成立旅游危机管理组织;建立企业危机管理预警系统以及危机处理系统;培养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和战胜危机的信心;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应对危机的工作;尤其是要“以我为主”,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建立与新闻媒体、旅行商、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公众的信息和感情沟通渠道,开展危机公关营销;在致力于市场复苏和改善的同时,还应针对危机后带来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业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品牌,以在化危机为机遇的过程中集聚复苏和新突破的动力。

(3)旅游从业人员层面。旅游从业人员是在旅游危机中受到影响最大的群体,但又是克服旅游危机的主要力量。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平时应当主动接受危机教育,树立危机意识,并从工作实际出发关注和防范危机。同时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大局利益的关系,积极投身危机发生后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组织的应对危机各项工作和活动,并积极献计献策,自觉承担岗位职责和社会责任,努力为战胜危机、市场复苏作出自己的贡献。

(4)社会大众层面。旅游危机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化解旅游危机要靠全社会的努力,社会公众是旅游危机管理中的重要力量。社会公众危机管理职责和义务有:培养良好的危机心理素质,提高个人应对危机的能力;积极参与危机公关义务宣传,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落实应对危机的相关措施,从自己做起,为城市化解危机、实现旅游业振兴添砖加瓦。

城市危机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危机管理;变量分析;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步伐加快造成人口急剧膨胀,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以及两者叠加造成的城市危机频度和程度迅速增加,城市危机所特有的放大效应和连锁效应这两大特点,使城市安全面临空前挑战。对城市危机管理变量的分析,有助于城市管理者提前掌握危机发生的潜在因素及转化条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还能帮助决策者预测危机一旦发生后可能的规模及强度,做好应急准备。

一、城市危机的变量分析

城市危机变量可以概括地分为两类,即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如洪灾、暴雪、地震等。自然因素属于不可控因素,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对许多自然因素进行预报或预测,可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教育水平和其他变量。

社会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产生许多城市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民主的政治体制由于能够较好地体现民意,可有效地消除或降低极端冲突行为。在其他政治体制下,尤其是社会转型期,当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及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时,容易造成权力的寻租和滥用,形成腐败。社会对当局的信任度降低,稳定性减弱,容易出现危机。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生危机的可能性越小。当经济高度发展时,往往伴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在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的双重作用下,许多危机能够被化解,危机产生的社会根基被削弱。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自变量,它是城市危机发生的一个深层次诱因,往往会通过其他中介变量起作用,如城市化与城市移民增长、传媒和教育普及、经济增长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等,引发社会矛盾与冲突,进而导致危机。

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社会文化教育水平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倘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教育水平跟不上,人们的道德水准普遍下降,公共伦理失范,信仰缺失,人们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约束。既有的规范系统和道德评判标准在急剧变迁的社会结构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造成人们在行为抉择时的严重偏离和越轨,一旦这种偏离出现集聚效应时,危机就会出现。

其他变量。其他变量实际上是上述三个因素的衍生变量,主要有社会结构失衡、社会贫富差距、社会分化与不平等,社会满意度等。社会结构失衡是指国家在发展与变迁进程中,某一方面的社会结构与另一方面的社会发展出现不相适应的现象,如环境承载力超过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某类产业过度泛滥、失业率过高、流动人口过度集中超过城市负荷等。贫富差距过大,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必然会对社会不满,若这种不满情绪不能得到有效宣泄和消除,长期累积下来在某一时期集中爆发,必然会造成社会冲突。社会分化往往是由于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引起的,而不平等主要是由于存在着特殊利益群体,以及当权者的权力滥用,容易使不同阶层产生对立情绪,埋下危机的伏笔。

二、城市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

城市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本文主要从危机管理组织结构、预警流程来论述。

1、城市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图1)

如图1所示,城市危机管理委员会为城市危机管理的权威机构,负责城市危机预警研究以及危机发生时的紧急管理。危机管理办公室和特别危机应急指挥中心分别作为城市危机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公机构和危机发生时的应急管理机构。下设七个职能部门,分别是危机预防部、减灾信息部、救灾指挥部、数据分析部、心理辅导部、专家委员会、新闻中心。危机预防部主要负责城市危机预警、减灾规划、教育与训练、重点防护对象和重点致灾源监测等工作;减灾信息部主要是对城市危机信息、减灾资源信息进行管理;救灾指挥部主要负责指挥协调各专门委员会的救灾工作;数据分析部是城市危机管理委员会的研究机构,主要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评估,进行减灾战略战术研究以及减灾技术研究,同时对城市各专业部门的减灾课题的研究以及成果的推广应用进行指导和协调;心理辅导部是由心理学专家对亲历危机的公众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合理的渠道和方式予以排遣,对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心理疾病予以矫正和预防;专家委员会由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有关专业权威人士组成,在严重危机发生时为城市危机管理委员会和应急指挥中心提供科学而迅速的决策咨询方案,并为城市危机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咨询和建议。

2、预警流程。危机预警流程主要是对危机变量进行识别、监测以及诊断和评估,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管理流程。(图2)

信息收集,主要任务是对与危机有关的自然变量和社会变量的一些显性信息进行收集。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形成清晰和有条理的信息,从整体上把握各类信息之间的联系以及信息与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还应进行信息识别,以排除干扰信息与虚假信息。经过整理和识别过程,将粗糙而杂乱的信息变成较为全面、真实、有用的信息。

信息分析和预测,将经过整理的信息转化为一些简单、直观的信号或指标,为决策做准备。同时,利用各种预测方法,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预测危机变量在下一阶段可能的状态以及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危机预测结果是指将上述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用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递交有关决策者进行决策。

危机决策,是城市危机管理的最终决策者根据危机预测结果进行的措施以及策略的选择,即是否需要对当前变量进行适当干预,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在变量是不可控的条件下,制定采取的危机应对措施。

城市危机管理是一个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变量的函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危机变量分析、危机管理组织体系、危机预警流程只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要全面提升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整体水平,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任重而道远。

城市危机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危机管理;预防机制;暴雨;洪灾

[中图分类号]D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0—0067—03

一、暴雨洪灾再次为城市危机管理敲响警钟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来最强的暴雨,全市受灾人口达160.2万人,77人遇难,成灾面积47.9万亩,停产企业761家,56处道路塌陷,桥梁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10亿元。此次灾害再次给“逢雨必涝”的北京敲响了警钟,也为城市的危机管理敲响了警钟。

城市危机,是指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使得城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丧失正常运转和协调的功能,影响城市中人民生命财产和生存发展环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城市危机除了具有公共危机的一般特点,如突发性、紧急性、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危害性外,还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往往会形成漫长的灾害链。城市危机管理是指城市的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可能发生的城市危机制定应急和处理的方案、办法与措施,以应对城市危机的全部控制过程,是城市政府等危机管理主体对危机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干预,其主旨在于化“危”为“机”。而要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实现化“危”为“机”,就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和制度安排,这就是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完善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包括三大部分:城市危机发生前的预防机制、危机爆发时的处置机制和危机发生后的善后恢复机制。危机管理预防机制是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设城市危机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

暴雨是古今中外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可在中国现代文明的代表地——首都北京,一场暴雨,就能剥夺数十条生命,造成超百亿的直接经济损失,却不由得我们不进行反思,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灾害,我们该怎么办?北京对暴雨事件的应对力不从心,暴露出市政建设的不足,但市政建设问题的背后反映出的却是危机管理意识的淡薄,是城市危机预防管理诸方面的不足。本文试以北京的暴雨洪灾暴露出的问题为例,分析并提出完善城市危机管理预防机制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二、洪灾暴露出城市危机管理预防机制的漏洞

城市危机管理预防机制主要包括:危机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日常的危机宣传、教育与演练,危机预警等。

1.预案体系存在的问题。北京的预案体系还是比较健全的,不但有《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区县也基本都制定了相应级别的预案。各类专项预案也已基本出台,如在防汛方面,制定了专门的《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恰在今年7月初,暴雨洪灾发生之前还做了一次修订。这次灾害发生后,北京各级各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积极应对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预案虽然较为全面,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城市现有应急能力与城市的脆弱性分析不足,预案中有关权利、责任及各应急模块功能的界定不够清晰准确,包括分级响应和应急指挥在内的运作程序缺乏标准性规定,缺乏对应急教育、演练的强制性规定等。

2.缺乏危机管理意识。暴雨事件暴露出北京市政建设在应对危机方面的不足,折射出的却是市政等部门危机管理意识的薄弱。台湾名人龙应台曾说:“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或许有钱去建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来才能看出真面目来。”目前北京市区防洪标准多采用一年一遇的标准。对于北京来说,这个标准实在是太低了。试想,如果北京有优良的排水、蓄水系统,这场暴雨给北京带来的,将是大量的淡水储备和未来几天的好空气。果真如此,这场暴雨还称得上是“自然灾害”吗?这次暴雨事件中,房山区雨量最大,山区平均降水达313毫米。而在房山,居住于山谷的村民不在少数,许多居民的家门就正对着河水,在暴雨事件中险情不断。房山区因采矿造成的采空区很大,居民之所以选择在山谷居住,是因担心崩塌等地质灾害,但却不得已忽视了暴雨洪灾等地质灾害。居民长期居住于危险之地,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折射着各管理主体危机管理意识的欠缺。

3.缺乏常规化城市危机教育和演练。此次暴雨事件暴露出的另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危急时刻能够保命的应急教育和培训未能在平时得到普及。在因暴雨遇难的77人中,有46人是溺水而亡,其中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被困车内,不知如何逃生而失去了生命。《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中明确规定:市、区县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制定应对防汛突发事件的教育培训计划,增强市民防汛意识。对危旧房、低洼院落、地下空间、库坝地区、泥石流易发区、采空区等重点区域的居民加强针对性宣传教育,掌握应急避险基本技能。但以前文提到的那些居住于山谷的村民为例,在因暴雨被困的危险情况下,竟都不知如何向外界求救,是不是要拨打110,后来发现信号全无之后就更加茫然失措……这些事例充分暴露出城市在危机教育、演练的常规化、普及化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

城市危机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危机;危机管理;经验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35-03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而城市灾害的发生,是自城市产生之时起就已存在的现象。远古以来的众多城市文明,在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和危机的冲击下毁于一旦,而更多的城市文明则在成功应对灾害和危机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和趋于成熟。城市危机管理的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发生后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控后要争取重新控制住。就其本质而言,危机管理是一种非程序化决策,这类决策极为复杂而困难,往往关系到组织的安危。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如下方面:移转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完善修复管理,以能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

一、现代城市危机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诱发因素多元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现代社会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城市危机事态不断增加。不同类型城市危机发生的原因呈现多元性的发展趋势,其规模、范围、程度都有很大差异。通常来说,诱发城市危机的因素有如下几个: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系统和城市服务业系统的异常;生物病毒、化学物质污染、核辐射、电脑网络病毒等信息化与现代科技的滥用;温室效应、酸雨、大气污染等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掠夺;种族冲突、政治冲突、恐怖主义等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爆发。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应急管理经验,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可以将它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以及经济危机等五大类。

2.危机事件联动性。城市是系统性的存在,现代化城市分工精细,内部联系紧密,现代城市的聚集性,使城市灾害具有多样性,时空耦合和链状分布等联动性特征。无论何种类型的城市危机,都会在空间上对周边因素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诱发一连串次生灾害,因连锁效应而形成灾害链。正如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的,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两周后就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城市灾害的爆发也具有类似的蝴蝶效应,即呈现群发性和整体共振性的发展趋势。城市危机的群发性和联动性实际上也是城市危机之间具有的关联性的表现,危机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得某一种单一的灾变和危机转化为复杂性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3.波及范围扩大性。现代城市化与全球化并驾齐驱,在高度开放和相互依存的世界,各种市场和社会要素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秩序中自由流动,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一个城市爆发的危机灾害可能在瞬间迅速扩散,危机波及和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财富等现代要素高度集中,突发事件发生的种类、频率、连发性及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都大大地高于非城市地区。由于城市危机波及范围日益扩大的特点,危机的处理与应对也日渐关系到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安全和利益,因此,有效应对各种危机事件也需要国家之间的密切合作乃至国际组织的参与。

二、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的难点与普遍问题

1.缺乏预警评估机制。古人云:“防微杜渐”、“居安思危”,讲的就是树立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危机意识之于现代城市管理的意义在于,只有建立良好的预警评估机制、快速反应机制,才能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开展危机处理工作。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府各部门的工作重心在抓紧经济建设,往往容易忽略危机前兆,加之个别政府的危机预案多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的表面文章,缺乏真实有效的演练、培训,危机意识淡漠,危机检测不力,很难真正做到对危机的详细预警评估。以2002年席卷全国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病毒为例,在疫情爆发初期,个别相关部门的领导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没有及时相关信息,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给社会民众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给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必要的冲击。

2.缺乏配套综合规划。城市是一个大系统,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需要各个方面、各个部门的协同努力。然而在中国现实的城市危机应对中,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对计划和预案,往往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应急保障资源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机制。特别是综合性的公用信息平台尚未建立,紧急状态下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披露机制缺乏统一规划,资源亟待整合。以2008年1月中国江南地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为例,在此灾害发生过程中,一些部门由于应急预案不充分,整体规划不健全,部门间通讯、协调不到位,没有配套综合措施,导致公路部门积雪清除缓慢,铁路部门大量旅客露天滞留,电力部门供电中断抢修困难,后勤部门物资调动补给混乱等,各部门间不能充分配合,通力协作,救援工作步入正轨的时间延长。

3.缺乏常态管理机构。危机爆发时,训练有素的危机管理机构有利于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虽然中国拥有公安、消防、防震与抗震、疾病防控应急支援组织等专业性应急组织,但是它们都不属于常态的专业化应急管理机构,每当灾害事故发生时,它们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都非常有限。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说,由于中国目前没有统一的国家紧急事务管理机构,不能把危机的前期控制过程纳入政府长远的战略目标、规划与日常管理中;政府也没有从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制定反危机战略,导致政府很难发现危机发生之前特定潜伏期的种种外部表征,而在危机爆发后处理过程中政府往往仓促上阵,形成撞击式的被动反映模式。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为例,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处理方式即是成立一个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具有浓厚的临时色彩,因此在进行跨部门协调时工作量非常大,效果也不明显。

4.缺乏社会应对能力。保障城市中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危机处理的基础,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当发生城市危机时,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关键。在城市危机管理过程中,城市市民和各种社会组织、工商企业组织,既是危机管理的直接受众,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主体。充分开发社会危机管理资源,对于提高城市危机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在现实城市灾难面前,普通市民和其他各种社会主体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往往不足,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容易惊慌失措,反应失当,造成不必要的人员财产伤亡。以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高楼火灾为例,大火共导致58人遇难,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除开工人违规操作、高楼保温材料选择不当等因素,居民自救不足是造成损失惨重的一大主要原因。上海发生的此次大火,整个过程中没有看到楼内居民有序和有效的自救逃生。显然,楼内居民对如何从高层建筑火灾中逃生以及居住在高层建筑中的火灾风险知之甚少。因此,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有助于极大地减少危机所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减少危机所可能带来的混乱无序状态。

三、国外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与经验借鉴

1.全政府型综合危机管理系统。国外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在城市危机爆发时往往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以市长负责制为核心,形成指挥统一、运转协调、综合调配、行动迅速的强有力的指挥协调中枢;第二,设置了直属市长领导的综合性危机管理机构,辅助市长进行危机的全面管理,如纽约市的危机管理办公室,在危机发生之前负责教育公众对潜在危机进行充分认识,为潜在的危机事态做好准备,减轻可能的损失,而在危机发生之后则及时公开信息,支持和协调各种有利于城市恢复正常运作的努力,并寻求基金和其他的支持,帮助城市为可能来临的次生危机做好准备;第三,形成由各方代表共同组成的委员会,就危机事项应对进行决策和沟通协调,如伦敦应急服务联络小组(LESLP)。总之,全政府型的综合危机管理系统以政府系统为基础,构建多层次的城市危机管理体系,确定城市的各个层次上级政府介入的方式和程度,从而形成整体联动的危机应对系统,在城市危机发生时可以有效运转,增强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

2.全社会型综合危机管理系统。北京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赵成根教授曾经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政府在高度分化和多元化的城市社会的基础上,依托城市政府之外发达的社会组织系统,逐渐建立了一整套社会参与机制,形成了应急管理过程中全社会型危机应对网络系统,成为西方国家民主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现代大城市不断爆发的各种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值得借鉴学习。在城市危机管理过程中,实现政府和社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良好合作,实现普通公民、社会组织、工商企业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高度参与,构建全社会型的危机管理系统是题中之义。首先,塑造发达的城市应急文化,提高市民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应作为城市危机管理系统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其次,提高社区组织在危机中的自治自救能力是构建全社会型综合危机管理系统的关键所在;最后,充分发挥社会自愿者在危机中的信息传递、救援协助作用,有利于在第一时间阻止灾情进一步扩大,为专业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3.全网络型综合危机管理系统。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信息及其相关活动因素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管理活动的必然要求。建立全网络型的城市综合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依托强有力的统一数字管理平台,有助于使有用信息及时上传下达,统筹全局的同时减轻政府负担,追踪工作进程,随时汇报最新进展,数字模拟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研究课题组的部分研究成果表面,国外发达国家在信息管理领域经验丰富,可以借鉴。日本东京都防灾中心配有防灾行政无线通讯、数据通信系统和图像通信信息系统。中心的具体功能有:对灾害信息进行收集、传达和处理、分析;对灾害对策进行审议、决定和协调;向各防灾机构发出各种指示和请求。同时,东京都还设有防灾行政无线。这套系统有国家主管的消防防灾无线和东京都防灾行政无线。吸取了阪神大地震的教训,加强了都政府大楼及都派出机构在与灾害现场观察的车辆、携带式的无线手机之间的信息收集和传递。为了能够通过图像了解灾害现场,都政府还配备了卫星中转车和多重移动无线车。

四、中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完善与可行建议

1.建立统一的城市危机管理决策指挥体系。建立统一的城市危机管理决策指挥体系,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城市危机管理专门机构,建立统一的危机报警信息网络,建立多级的城市危机管理预警体系,并且城市危机实行属地化管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中国行政责任领域的专业化和专家性的缺乏,导致危机发生后专业化支援力量往往不足,贻误最佳救援时机。行政官员不能取代专业的城市危机管理专家,正如著名危机管理专家、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讲危机管理的王微教授所指出的,“不少官员把危机管理看成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问题。实际上,危机管理是一个绝对的系统工程,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政府部门必须正确认识危机并搭建起有效的管理平台,才能让舞姿从容、优雅。”培养高水平的危机管理专家队伍,制定科学有效的危机应对预案,是建立统一的城市危机管理决策指挥体系的基础;而统一的城市危机管理决策指挥体系则是灾难中的主心骨,应对致胜的关键。

2.建立全方位城市危机管理反应联动机制。在城市不断发展扩张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城市不仅面临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而且随着社会的转型,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也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危机事件。因此,在市场多元利益主体并存的今天,单纯以政府目标代替全社会不同阶层和利益主体需求的危机管理机制已无法完全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政府、企业、行业等要超越各自的局部利益,形成反应灵敏、高效科学的联动机制。现代政府城市危机管理核心在于促进社会各界合作交流,整合政府、市场、法律等多种手段的优势,鼓励支持企业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传媒机构、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在城市危机的预警、准备、应对和恢复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即建立以政府、公众、媒体和社会组织多维联合为模式的全方位的城市危机管理反应联动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政府各危机管理主体间的联动机制、构建政府与市民及民间组织之间的危机管理联动机制、政府与媒体之间应实现危机管理的良性互动以及加强城市政府与危机管理研究力量的交流与合作。

3.建立完善的城市危机管理法律保障体系。法律是约束人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有效手段,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城市危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同样需要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障。城市危机管理系统的成熟不仅仅体现在几个部门的设立,更为重要的是立法角度的制度性设计。只有相关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城市危机管理的逐步完善才算是有了根本性保障。一方面,要在宪法中进一步明确紧急状态制度,如明确危机应对中的政策与计划设计的前提、运作纲要、应对和恢复行动,以及各个部门各自的职责等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定城市危机管理的母法——危机管理的全国统一立法,对现有的城市危机管理法律规范进行清理,并进一步加强城市危机管理的立法工作,抓紧建立城市紧急状态法。城市危机管理作为政府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纳入法治化的体系中,才能更好地保持其长效稳定运转。

参考文献:

[1] [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 薛澜.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J].中国软科学,2003,(4).

[3] 赵成根.发达国家大城市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参与机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8).

[4] 顾林生.日本大城市防灾应急管理体系及其政府能力建设——以东京的城市危机管理体系为例[J].城市减灾,2004,(6).

[5] 薛澜,钟开斌,张强.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的结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5).

城市危机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问题;对策

与农村乡镇相比,城市更容易聚集人口、开展生产和生活,从而形成一个人口集中、建筑密集、活动频繁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各种城市公共危机问题也频频出现,不仅对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也给周边的城市区域造成不利影响。面对城市公共危机,需要政府充分运用各种资源,采取积极措施,增强城市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促进城市的发展。

1城市公共危机的成因、特点及影响

1.1城市公共危机的成因从本质上来看,城市公共危机分为自然性公共危机和人为性公共危机。因此其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自然不可抗因素,即自然环境条件造成的自然灾害。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性矛盾和冲突,从而形成城市公共危机。③人们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缺失和行为的失范,从而形成城市公共危机。

1.2城市公共危机的特点每当发生城市公共危机的时候,总能从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中找出一些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和破坏性。②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③呈现出连带性和影响范围的扩大化。

1.3城市公共危机的影响城市公共危机发生后,总会给人们造成许多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严重的还会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②对社会的正常运行流程带来破坏。③当政府对公共危机处理不力时,会引起人们的恐慌,不利于政府社会形象的确立。

2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当城市发生公共危机时,政府采取的应对城市公共危机的一切管理行为,从我国目前来看,关于城市公共危机的管理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我国在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建设不够健全。我国目前应对公共危机的综合性法律较少,而单行法较多,在执行的过程中各部门各行其法,协调困难。另外,各地的应急预案多以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为样板,使得该地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缺乏实践性和地方性。

2.2我国在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组织体系建设不够完备。我国缺少一个综合性的危机管理机构,不利于进行危机的常态管理,使得城市公共危机发生的时候,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3我国在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完整。我国在建设公共危机的信息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路径单一化、政府内部各部门条块分割,缺少信息共享平台、危机信息的公开不透明不及时等不足,使得在进行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时,由于信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造成对城市公共危机处理不准确、不及时。

3对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根据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国外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经验为借鉴,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进一步健全我国在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完善公共危机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并强化其地位,使危机管理主体以及地方政府认识到它的作用,在危机治理中自觉的去遵守该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外,各地区在制定本地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的过程中,除了以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为样板之外,还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的法律法规。

3.2进一步完善我国在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组织体系。我国应建立一个综合管理公共危机的专门机构来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在这个机构中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网络、信息网络,还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计划建设,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政府还要引导和扶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形成一个以危机管理综合机构为主导,社会公众、企业、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责任共担型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3.3进一步完善我国在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体系。在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工程中,危机信息的收集和运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政府内部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当发生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时,可以直接向最高级指挥反馈,并接受指导,从而做到及时解决公共危机。另外,我国还应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机制,在第一时间为民众提供全面的危机信息,引导民众正确规避危险。

4总结

城市公共危机的发生除了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不利影响外,还可以让我们时刻保持着我国在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不足的意识,从而促使我们不断的去完善城市公共危机的管理。本文通过在对城市公共危机的成因、特点及影响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现在我国在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的管理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

作者:任静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攀春.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2]张敏.城市突发性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对长株潭三市的实证分析[J].湘潭大学,2011(5).

城市危机管理范文第6篇

(一)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

城市公共危机是属于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如果政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就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转,对国家对人民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就需要对公共存在的危机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通俗点说就是指在城市范围内政府运用行政权力组织相关社会力量对城市所面对的危机事件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所以说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公理共危机管理能力。

(二)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机制

国外相当一部分国家在经历了种种危机事件之时,为了使国家和人民的生活能够得到稳定,从而构建了一系列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1.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并设立危机管理机构

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面临公共危机时能够自然有条不紊地管理各种自然灾害和人,根本上是因为这些国家建立了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并且在这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美国在应对危机时的管理模式是以总统直接领导、由专门政府部门参与的组织体系,并且美国形成了联邦紧急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它建设了中央到地方的救灾体系,并实行单位一体化指挥,一旦遇到重大灾害即可迅速动员一切资源,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2.发达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

在对城市公共危机管理之时,需要最迅速的获得事故发生的确切信息,从而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采取应急措施,争取救济的宝贵时间,为此建立一套发达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至关重要。日本在建立信息沟通系统之时还建立了信息管理一体化和危机认识、处理体制,并随时通过各种媒介向群众传播最新事故状况,从而使中央到危机发生地能够及时准确传递相关信息。

3.完备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法律

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世界各国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普遍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现代行政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

很多国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来应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在德国宪法中,就直接对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直接做出了规定,奠定了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基础;此外还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了如何应对城市公共危机。例如美国就制定了新的《国家应急反应计划》,并依据此计划设立一个永久性的国土安全行动中心。

4.重视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

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培训方面,美国和日本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都特别重视防灾工作,并开展了对预防公共危机发生的各种培训和演练项目,并且施行相关政策和举行各种活动来调动社会对防灾工作方面的积极性。除了在国内重视社会参与,很多国家还积极与国际合作,比如在涉及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的活动之时之所以没有造成更大的恐慌和破坏,绝大部分原因是世界各国政府伸出援助之手,使得危机发生国在面对公共危机发生时能够解决燃眉之急。

二、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以及对不足部分的建议

(一)我国应对城市公共危机的管理模式

我国自建国以来逐步形成了分门别类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使各政府部门井然有序地利用自身职能应对危机的发生,但是这种模式只能在一般的危机事故管理中能够体现出较高的效率。但是,在面临大的危机事故时,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由于部门间联系比较机械,不能灵活地处理相互之间的职能分配,所以我国可以对每种危机管理分门别类的同时,可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政府再将社会团体、媒体、民众的力量介入其中,使得在总体上不缺乏秩序但是在事故发生之时又能很好地形成活动机制,增强灵活性。

(二)对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指导思想之解剖

我国各个城市在应对危机时的指导思想还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只着重于直接救灾的指导思想,在城市发现公共危机时,还是较多以采用行政应急手段为主,依法行政的危机管理理念并不能真正落实,国际上一些前沿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及高新技术还没有具体应用到城市的危机管理之中。对此,我国应当在注重应急救灾的同时,积极创新,创造出适合本国国情以及公众所能接受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理念。

(三)对公民的危机意识的教育问题

我国政府在对公民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管理过程中,虽然也对公民危机意识的教育有所涉及,或者说也给予了重视,但是在执行力方面,并没有付诸多少力道,因此政府在加强本身防范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同时,也应该多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到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艰难以及个人对整个社会行政执法的重要性,这是最基础的也是必须的。

(四)城市公共危机处理过程政府责任

首先,政府在公共灾难、危机发生后,现今处理模式是升级发放救灾物资,下级去执行,这其中的监管问题有待加强。很明显,经过一层层的剥削消耗,到了人民手中救助物资可想而知,所以政府在这其中应该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宏观方面,制定相关监督处理办法,实际执行方面,可以与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强强联合,以便灾民能得到最好的救助。

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有一层,重补救,轻防范,这倒是跟我国违宪审查模式有的一拼,虽然这种事后补救模式也有可取之处,但是为何不预防着呢?很多公共危机都是可以从国家体制到下面执法人员执行的过程中予以避免的,当真只能任其发生吗?对于如何预防公共危机的发生,首先靠国家政策的辅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相信大家都明白,就是政府肩负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了,要 想执行强监督有力,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机关或者规章来约束,现今纪律检查委员会倒是不错的选择,但一般为了能不混淆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职能,最好能建立单独的监督委员会或者机关。另外可以参照日本的危机管理和处理机制,一旦发生灾情,即能通过媒体报道或者网络传播等方式来向给广大人民群众做出预警。另外还缺乏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我国政府有必要予以加强。

这里就要讲到一个自行自监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政府等行政机关权责不统一,很多时候都会无人监管,这是一个要命的弱点。而且,政府在处理行政事务过程中公开力度不够,虽然有政府信息公开法来约束和克制,但是在有关公共项目上,政府也不是公开的,这就需要使政府享有的权力和责任统一起来,不能只行使权力不履行义务,政府在这种不告知公众的情况下执法,公共不理解,势必产生恐慌,所以有必要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为今之计,就是不仅要从根本上克服这种管理方式,还要从实际执行过程中有自觉观念,并加以外在的约束和管制。

城市危机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城市危机 政府 危机管理

在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社会日渐进步。与此同时,各种新情况、新矛盾也层出不穷,突发城市危机时有发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类更高能量级突发危机更是不断爆发,如2009年的湖北石首事件、甲流的流行、四川汶川大地震等,再次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中国社会的城市危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国社会特别是城市政府,对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置这些突发城市危机,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城市危机及城市危机管理

所谓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危机一般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余波性重、影响面广等特点。所谓城市危机,是指由于突发事件的爆发,使城市的社会秩序、人民财产安全遭到严重破坏,国家政权的巩固或与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整个社会因此而陷入极为紧张、灾难性的状态。一般说来,突发事件,只要处置得当,不一定会引发危机,但城市危机的爆发,必然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这些突发事件既可能是人为因素而产生的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也可能是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因此,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即危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城市危机管理是指政府组织社会力量,对可能发生的城市危机制定应急和处理的方案、办法与对危机的萌芽、形成、爆发和扩散作全过程的监测、预警、反应、报告和处置的控制过程。城市危机管理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城市社会秩序失衡,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市民参与的救治活动。城市是一个人口、财富和产业高度聚集的地方,城市高度的聚集性使城市在发展的同时暗藏着爆发危机的可能。在现在的中国,城市已经是各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安全风险越来越大。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对城市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城市危机事件,无论是产生的原因、事态发展的进程还是事件变化的影响因索都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政府作为城市危机管理者往往要面对各种信息不完全、不准确或是不及时的状况。因此,在整个危机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充满了风险性和震撼性,它要求政府部门必须根据不同性质的事件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城市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城市化的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另一方面,城市的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危机的爆发可能性也大为增加,一旦发生,就会产生社会恐慌、人群骚乱现象。城市普遍存在着危机管理意识淡薄、采取措施不力、应对设施缺乏的问题,城市危机管理存在严重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城市中基础设施管理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常常顾此失彼,互不协调,存在隐患。以广州为例,一场暴雨,就造成城市交通中断,甚至造成人员死亡。第二,没有相应的应对预案和措施。出了问题不能立刻应对,而是束手无策。即使编制了预案,平时也不演练,形同虚设。一旦有事,仓惶上阵,临时拼凑,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第三,机构设置不合理。没有统一的常设结构。平日里横向组织,分散管理。关键时刻,无法有效协调。尤其是一些指挥人员,缺乏专业训练和经验,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和决策。第四,法制不健全,没有法律保障。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公众,在关键时期,各自应该作什么,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划分,不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任务。第五,信息不公开,透明度不够。政府与公众常常缺乏相互信任。在紧急时刻,政府往往害怕引起混乱,所以封锁消息,甚至“善意的谎言”,而社会公众不信任政府,宁愿相信流言,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遭到严重损害。2008年6月发生在湖北石首的骚乱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因此,我国危机管理的缺陷主要是经验不足、体制不健全造成的。由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起步很晚,中国的城市危机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与发达国家尚存在很大差距,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加快研究,尽快形成完整的体系,以应对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

三、加强政府管理职能,提高城市危机管理能力

降低城市社会发展风险,提高城市危机承受能力,必须重新制定城市安全政策,按照新的理念和变化了的情况重新构建城市危机管理机制,界定政府在城市危机管理中的角色,进一步加强政府管理职能,提高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

在我国,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政府角色,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已成为我国行政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目标。政府角色的彻底转变不仅要从统治的角色改变为管理的角色,而且要从管理的角色改变到服务的角色上来。政府应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因此,政府应彰显“以民为本”、“服务中心”的价值理念;同时,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政府工作是否卓有成效重要标准,采用规范、科学、透明、效率的服务手段,为公众、企事业组织提供快捷、满意的服务。

现阶段,举国上下都在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公民是政府的服务对象,民众的需要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原动力。“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也是城市危机管理能力建设的根本依靠力量。

首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最大限度降低危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城市危机管理的灵魂与核心原则。城市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中的“人本”工程和“民心”工程,也是实现城市管理目的人本化、管理手段亲民化的最佳路径选择。在城市危机管理中,既保护个体的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存发展空间,也保证整个社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发展的动力,维护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

其次,在城市危机管理中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特别保护和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更能体现服务型政府的亲民形象,实现政府管理由“政府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从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参考文献:

[1]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周庆行,吴新中.以人为本――危机管理的核心原则与灵魂.新视野,2004,5.

[3]许金柜.论转型期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路径选择.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03).

城市危机管理范文第8篇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的标志,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资本、信息、地域集聚的社会庞大系统, 是大量人群聚居生活的地方,是我们理想的家园,美丽的栖息地。1900年世界人口只有一成居住在城市,现在已经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进入新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更加加剧,我国城市化速度以每年1500万人口在增加,处在快速发展期,这一现象是世界也是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城市的扩张,原有城市的改造更新,新旧城市的衔接融合,成千上万的新居民的涌入,流动人口的膨胀带来了新的情况和新的矛盾。特别是中等城市、大城市,超大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与扩张,使城市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待解的难题刻不容缓。危机对城市威胁大、影响范围广,单体灾害极易引发更为严重的系列性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并且,就危机的特征而言,危机具有威胁性、突发性、不确定性以及危险性的双重效果性,不仅会造成公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也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重创,甚至更为严重的,会引发环境恶化和民众情绪的恐慌,从而阻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管理和社会安全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我国GDP的6%。

二、城市危机管理现状

近些年城市所发生的一系列危机事件,极端天气、安全生产事件(频发的矿难、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突发,公共疾病传染的扩散和水体污染以及特大火灾等等一系列危机事件,(如始于我国南方的非典、海啸台风的登陆、各地频发的冰雪灾害、洪涝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环境污染、民族冲突、、社会泄愤事件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给社会发展和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作为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如何构建适合国情、适合需要的危机管理系统,从而有效、及时地规避、应对与处理这些突发性危机事件,预防灾难的发生、减少灾难发生后的损失,而且在危机发生后也能使政府按照预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应对危机。构建科学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建立及时高效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提高应对危机综合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为提高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对危机综合管理,建立危机管理评估体系与对危机管理提出预警是当前政府管理的重中之重的课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危机管理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加快我国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提高危机的综合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现阶段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危机管理研究还比较薄弱,自上世纪80年代恢复行政管理学科以来,主要是对正常状态下的公共行政进行研究,而对非正常状态下的行政管理缺少专门的研究。“9·11”事件和“非典”疫情后,危机管理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都相续建立危机研究中心,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门成立了公共危机管理课题组,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我国学术界对危机管理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我国学者对危机管理的论述仍散见于危机管理的专著和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而专门论述危机评估的专著寥寥无几;二是更多停留于宏观的、粗线条的研究,而对危机管理系统的微观的研究不足;三是跨学科研究不够,我国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政治学与管理学等领域,而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与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较少;四是危机管理指标缺少量化,危机管理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许多专家提出的指标设置不统一、不全面。总之,目前我国危机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综合性研究格局,对危机评估的研究定性多于定量研究,视角单一。

从某种程度上说,危机评估要比危机管理的任何环节显得更加重要。避免或减轻危机发生的损失是对危机综合的管理和利用,而不是对危机的应对和处理。诺曼·奥古斯丁认为,最成功的危机解决办法是在危机潜伏期,但是“作为控制潜在危机花费最少、最简便的方法,它却经常被完全忽略”。长期以来我们的城市发展中,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倾向。好些城市多年来强调唯GDP的结果,致使城市停留在管理方式粗放,管理体制落后,机构重叠、政出多门、分散管理的情况比较严重。 总体上缺乏统筹、协调和规划。城市基层组织、非政府组织、民众参与度不高。城市功能弱化,基础设施陈旧,公民危及防范意识和公共道德淡薄 ,城市管理的内涵理解过于狭隘,将城市管理仅仅理解为一般意义的前工业时代的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等范围的“小城管”, 在危机发生的处置上,常常是领导仓促上阵,左右配合不灵。临场指挥不当,延误最佳时机,未能把损失减低到最小程度。更有的面对危机突发,束手无策,其所指定的应急预案,拉不出来,排不上用场,形同虚设。更有的领导稀里糊涂已被问责。

三、城市危机评估的意义

探讨城市危机评估的建立这一论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危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我国近几年才得到重视,而关于城市危机评估机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国内这一领域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集成研究,并加以融合、贯通,使城市危机评估机制的研究更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危机评估,并构建了城市危机评估指标和方法,为危机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

2.实践意义

城市危机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建设

2013年4月20日8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坍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心连心,奋起抗震救灾,如今也早已进入了灾后恢复重建阶段。但其中引发的对城市的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的问题,应令各方警惕与思考。

一、城市突发事件的特性与影响

我国国务院于2006年1月8日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其中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是: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就城市突发事件本质特征来看,突发事件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一)城市突发事件的特性

从突发事件的定义可以看出,突发事件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一些新的类型突发事件也会不断出现。一般而言,突发事件具有如下特性: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与公共性。

(二)城市突发事件的影响

正是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与公共性的特点,不可避免的每一次的突发事件都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由此引发的群众心理的恐惧与社会的无序状态。

1.威胁公共安全。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时间与地点是无法准确地预知的,因此处于危险范围内的群众都可能会成为突发事件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受害者。雅安地震的发生,造成了当地重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严重危及当地的公共安全。

2.扰乱社会秩序。突发事件的严重后果不仅是表现在其带来的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其造成的社会无序状态更是严重。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其造成了群众心理的恐慌与社会运行状态的停滞甚至后退。

3.损坏物质财产。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发性,群众来不及躲避,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衡量财产损失一般是用经济损失,这样更直接明了。经济损失也分为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

4.危害政府形象。政府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去把可控的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阶段,把不可控的突发事件则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措施使其能在人民的普遍接受范围内,不然只会降低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危害政府的形象。

二、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如果GDP反映的是各国的经济实力与市场的规模,那么人均GDP反映的则是人民的富裕程度与实际的生活水平。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当一个社会的人均GDP处于1000D3000美元的时候,正是这个社会的经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而我国目前也是正处于这种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近年来,我国城市中的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折射出我国危机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缺陷

我国的危机管理建设起步较慢,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现在还处于建设阶段,存在许多的缺陷。第一,我国的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接收、信息监测与信息核对的信息设备、装置落后,不能有效、尽量准确地测探出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并予以人民信息。第二,应急决策机构并没有使各种危机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城市的危机管理层没有能及时、统一地报道危机信息,缺乏权威的信息传播媒介。

(二)危机管理中的法律规范不完善

危机管理建设起步慢,制定的相关法律规范也不够完善。在危机管理的领域中,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统一规定在危机中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与应该发挥的作用,确定依法对抗紧急状态的相关法治准则。我国先后制定了应对社会动乱的《法》、重大自然灾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然而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独立管理的色彩,很难保证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在应对危机的实际情况中的协同合作。

(三)危机管理模式与城市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形成的危机管理模式是分地区、分部门、分类别的单一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在一般的突发事件管理中能体现出较高的解决效率。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危机的成因与表现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前的危机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如今的城市发展,传统的单一式的危机管理模式无法有效地解决现代城市危机,以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模糊的“界面关系”。

(四)城市危机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

与西方国家的城市危机管理相比,我国的危机管理起步慢,具有资金不足,研究力量较弱,前瞻性弱的劣势。因此,我国要想在危机管理中取得较大的进步,还是需要投入一些资金以支持研究与改革。监测设备需要更新,预报预测的准确度需要提高。我国对城市潜在的重大灾害事故缺乏系统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管理的科学储备。

(五)社会的公共危机意识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根据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民众大部分已经处于享受层面的需要了。由于对各方面的执着的追求,而忽视了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危机管理的重视。没有对危机管理的重视,使得民众在这方面的意识是相当薄弱的。而政府在这方面的宣传重视力度也是不够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政府不重视危机爆发前的预防与预警工作,只是在危机爆发时才临时紧急地采取弥补工作;第二,在群众中的宣传危机发生时的自救措施的力度远远不够,几乎没有引起民众的重视。

三、完善城市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高效的危机事件预警机制

建立危机事件预警机制的作用莫过于最大限度地消灭危机,将危机消除在萌芽阶段。掌握全面的准确的信息对于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将危机事件的预警作为政府危机管理的一项重要的职能,切实地抓紧抓好。危机爆发之前,就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广泛地收集到各种信息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与总结,识别各种萌芽阶段的危机事件,对危机事件发生的机率与后果加以科学的分析与判断,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而且还要建立一个指挥中心,一个拥有最先进的通讯设备、丰富的数据资源的防灾救灾中心,使危机应对的过程实现统一化、有序化、一体化。

(二)完善危机管理中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危机发生时,整个社会极其容易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无论是从调配各方资源还是整顿社会秩序的角度出发,完善的法律规范对于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制订了一些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是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由于缺乏对于危机的作用规律的总结,因此制定的法律规范不具备普遍的指导性。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权限并没有明确的宪法的授权,这是最致命的缺陷,致使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常常是表现出协调性差,权威性不足的特点。因此,要使我国的危机管理实现法制化,我国就必须加紧完善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危机管理的立法与执法工作。由于危机管理单一式的管理模式,我国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专业化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统一有针对性地负责全国的危机管理工作,这需要法制化的手段来明确这个部门的性质、职能与权限,通过法律保障其权威性,这样才能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危机管理法律法规提供基础性的依据,从而在危机管理中充分地运用到各方的力量。

(三)建立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综合型危机管理模式

我国传统的危机管理模式是分地区、分部门、分类别的单一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滞后性了。因此,必须建立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综合型的危机管理模式。综合型意味着政府要制定危机的预防预警、监督、救助与评估的长效管理机制,将法律、技术与信息等各种手段纳入到危机管理的体系中,以政府为中心主导,整合社会团体,传播媒介、民众的力量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社会团体也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力量,由于不是政府机构,因此具有灵活性、自发性与独立性的特点;传播媒介是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交流的纽带,政府有什么重要信息或者紧急信息可以通过媒体快速有效地传递给民众;民众虽说是政府的服务对象,但是在危机管理中,民众也是要积极地参与进来,培养自身的危机意识,在危机到来时也能够从容应对。

(四)加大城市危机管理的资金投入

危机管理的有效实施是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投入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资金投入之所以不足,主要由于两方面,第一是政府本身的重视力度不够,第二是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导致的资金不足。后者是主要原因,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使得政府在建设方面也变得无能为力。扩大资金的来源可以有以下三个途径:一是设立向社会募款的募捐机制。通过向社会各方面的募款来筹集危机管理的资金;二是设立危机管理的政府预算。在政府预算中,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危机的机率来估算出危机管理的预算,这一项需要单独列出来,以保证上级的重视,从而保证上级能够批准足额的投入;三是建立危机管理基金会。对考核不及格的企业或者因为管理失误而造成危机事件的企业处以罚款,罚款的所得纳入基金会。通过以上途径筹集的资金则要充分利用,用在信息的收集与技术的研发,多方收集准确有效的信息进行整合与总结,把危机控制在萌芽阶段,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五)强化社会的公共危机意识

我国的大部分民众的安全意识、危机意识跟理念是十分欠缺的,防范的意识也是严重不足。虽然每个人都是关心自身安全的,但是很少有人会将自身安全与城市的公共安全联系在一起,大多数都是缺少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心理准备素质与如何应对的能力。研究表明,民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的高低影响城市的公共安全治理。政府应加大力度加强公民的公共安全意识教育与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通过媒体的不断地强调,反复演示;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情境演习;通过各种宣传海报,展示如何对应的技巧,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民众的意识加强,政府的重视程度也是在不断地加强,从而提高城市的整体危机应对能力。

四、结语

在新时期,我国的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大,人口密集度也不断的增加,因此遭受突发事件的形势也是严峻的。本文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从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其影响切入,从而剖析我国危机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要全面提升我国的危机管理能力,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减少灾后损失,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管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必须重视城市的危机管理,走出一条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城市危机管理的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 许文惠,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城市危机管理范文第10篇

全面加强城市危机管理

日本十分重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危机应对机制。一是建立高效的公共危机管理领导机构。二是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大力培养国民危机意识。在这方面,日本建有防灾教育及培训中心,面向公众开设各种减灾培训、急救培训等课程。模拟灾害现场,让市民体验地震、泥石流、火灾等灾害的破坏力。把特大灾害发生的日子作为灾害宣传日,开展广泛的社会宣传。全面、系统的防灾素养使日本民众在面对灾害时能冷静应对,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实践证明,这些机制在抢救生命、减少损失、消除恐慌、恢复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各种灾害比较多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紧迫性日益突出。借鉴日本经验,我们应从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强化专门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在国家层面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部门从事防灾减灾的综合管理,可以称之为“国家防灾部”或“灾害对策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家危机管理指挥系统,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同时,在地方政府设置防灾减灾的专门机构,赋予其对本地区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协调指挥、检查督促的职能。

第二、健全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已制定了《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行业特点突出,部门管理色彩浓厚,不具有普遍指导性,在应对突发危机事件上权威性不够。为此,应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尽快制定出台一部根本性法律――《紧急状态法》或《紧急事态法》作为我国危机管理的纲领性法律文件和制度框架。

第三、加强城市公共危机宣传教育。大力普及有关危机知识,经常进行危机训练和演习,让公民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法,提高在危机中进行自救和互救的能力。把应对公共危机教育列入中小学生课程。设立国民防灾日或灾害日,增强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第四、构建有利于应对公共危机的现代城市体系。从城市化战略上,应该限制超大城市发展,鼓励中小城市发展,防止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这样既能防治“城市病”问题,又能有效应对公共危机。

致力追求城市高效运行

日本在其城市化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其交通,合理安排其空间布局,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了城市高效运行。

一是建设高度发达的城市交通运行体系。以东京为例,在千代田、新宿、中央区、港区为内核心设置首都高速都心环状线,距都心50公里设置“首都圈中央联络高速”,由内核向外放射状设置10条首都高速线,每日负担了260万辆小汽车和近3000万人次的客运量。为保障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日本还建立了与这一立体交通系统相匹配的换乘系统。同时,日本还大力发展交通自动化,很多地方都实行了通过自动售票机购买车票,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检查乘客上下车,极大地方便了乘客的换乘,缓解了换乘端的拥堵。

二是打造有序高效的城市空间结构。日本城市的高效运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城市空间经济效益。

三是建立高效运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日本实行的是中央、都道府县和市盯村三级制。这种精简的行政体制有利于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城市管理则实行市长议会制,即城市议会和市长共同负责。二者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各部门之间也分工明确,权限清晰。此外,日本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公务员录用、监督、激励等制度,为行政高效运行提供了人才保障。

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我们在推进城市发展中应注重以下三方面:第一、优化城市功能区分布,发挥空间效益。合理安排交通、产业、居住、购物等功能区布局,配套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尽可能消除人口、货物的无序流动。加强各功能区和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的有机结合,加快大运量客运轨道系统建设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城市通行效率。从有利于人口、货物集散的角度出发,在人口和商业密集区加强换乘中心建设,增强交通直达性。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加快公交系统、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方式的发展,提供快捷、舒适、廉价的公共交通服务。

第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发挥管理效益。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市区两级的管理权限,理顺权责关系,做到各负其责。推进城管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城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和积极性,强化街道、社区主体管理职能,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创新城市管理新模式,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 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清洁、便捷、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上一篇:产品设计概论范文 下一篇:城市应急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