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方法论范文

时间:2023-12-04 11:13:40

城市设计方法论

城市设计方法论范文第1篇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设计相关学术探讨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随着以城市空间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城市设计理念的引入,更为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现阶段,在多种城市设计理念的引导下,我国各地城市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对于促进我国城镇现代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城市设计的定义及主要要素

1.城市设计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讨,都没有对城市设计形成一个统一性的概念,但是,大多数学者都承认城市设计是以人作为认识主体,以城市空间环境为主要客体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设计活动和过程,以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生活和公众活动的多样化需求。下面笔者将对于之前的学者对于城市设计的概念做简单的介绍。

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很多设计师和理论家对这一名词的定义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是现在普遍被人们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因为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实务上的城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城市设计复杂过程中在于以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的社会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重点。通过对物质空间及景观标志的处理,创造一种物质环境,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激励其社区精神,并且能够带来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良性发展。

2.城市设计的主要要素

城市设计的主要要素包括城市设计的主体、客体以及认识工具。城市设计的主体是指在城市设计活动中的主动活动部分,即参与城市设计活动中的人或人群,如设计专家、政府以及参与城市建设的公众等,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意志影响着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同样也对城市设计方法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设计的客体即城市设计的对象,主要指的是城市中的土地、人群、交通、通讯、生态、经济等形态环境,它们决定了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方向,因此,在进行城市设计时,也必须要考虑设计客体对设计方法产生的影响。城市设计实施的认识工具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媒介,主要包括了物质形态的认识工具(如科学仪器、电子计算机、交通通讯设备等)、观念形态的认识工具(如方法、语言、公式等)以及观念形态物化的认识工具。认识工具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城市设计主体对客体的进一步认识和发掘,从而促进城市设计更科学、健康地发展。

现代城市的设计方法研究

1.现代城市的设计思想方法

对于现代城市的设计理念,E.N.Bacon 提出了同时运动系统的概念,认为现代城市同时拥有多种形式的交通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运动速率和感知系统,必须对这些系统同时加以考虑,提出一种兼容并蓄的程序设计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各种思想在与形成行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螺旋上升的态势,不断接近合理与真实。这种模型建立在人类思维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基础上,同时具有相互制约的社会性特征,是一种各方面积极参与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值得我们借鉴。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有一定的见解。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2)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3)其他的探索

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戈涅的工业城市:现代城市在生活和技术基本背景中的组织功能、用地功能分区的雏形;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对当今城市设计产生影响;格迪斯的学说:城市--区域研究;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这一思想经芒福德等人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中,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中的人口;柯布西埃则指望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这两种思想界定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

针对工业革命后的城市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其中索里亚玛塔提出以城市运输为前提的线形城市;戈涅的体现现代城市基本组织原则的工业城市;西谛的艺术性原则基础上对城市形态的研究;格迪斯奠定区域规划理论的生态学研究。

格迪斯提出原来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城市规划应当成为城市地区的规划,即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人同一体系,这一思想经路易斯芒福德发展,形成区域规划。

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是以前各种规划的深化。

现代城市的设计目标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设计也逐渐看中城市的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我国的现代城市设计的目标也是基于对城市中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的综合考虑,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制定的实施目标,并进一步依据设计框架确定的设计层次与系统分解为对应的子目标,为设计的展开明确方向。

现代城市的设计程序

1.城市设计项目策划

在实施城市设计之前,首先要对本地区的发展目标以及城市建设中可能会产生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综合考虑本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策划城市设计的目标、范围、形式、内容框架、组织方式和希望达到的效果等,从而保证城市设计能够有效实施。

2.城市设计的准备阶段

城市设计的准备阶段包括基础研究和综合评价两方面的任务。基础研究包括现场情况的调查;文字、图纸、图片资料的收集整理;市民意愿的调查和政府目标的整理。综合评价是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以项目策划阶段确定的设计内容为对象,进行多因子的综合评价,对引发城市问题的成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以此作为阶段性成果为下一阶段的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对项目策划阶段的设计思路与内容进行反馈与调整。

3.城市设计的组织设计

通过组织适当的设计过程,全面考虑地方特点、市民意愿、管理需求、设计美学等因素,将战略目标具体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设计意图,再通过实科学的管理和运营,将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行动。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将实施中和建成后的问题与成效及时反馈,作为是否进行政策导则以及战略目标调整的依据。

4.城市设计的实施

城市设计的实施包括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主要层面。宏观层面需要掌握城市设计的总体目标,针对城市的发展目标制定设计构想,并提请权力机关将设计构想作为指导城市建设的纲领性原则,而中观层面则需要建立与设计构想相关的技术文件,将之作为实施地区规划的主要依据。而微观层面则需要根据上级的文件制定本地区的详细规划,包括本地区人文、环境、建筑设计等,从而为城市建设提供更详细的计划。

小结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社会需求下,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设计方法,强化设计过程中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从而让城市设计的理念贯彻在设计过程的始终。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1.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郑州城市住区环境的场所精神关注(SKL-2015-868)

城市设计方法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控制与引导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是一个承上启下,衔接规划、管理与实施以及具体体现城市设计构想的关键性编制层次,作为法定规划之一的控规,其控制指标中大量涉及城市空间形态和建筑形态的要求,其指标的科学性需要好的城市设计支持,由此可以看出,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是完善控规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有助于解决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三维空间研究不够,指标控制不合理,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提高控规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以下内容将对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2、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落实城市设计观的意义

2.1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城市形态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在控规阶段引入城市设计,能充分协调各方面利益,确定合理的开发规模,形成美好的城市形态和城市环境,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2 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指标体系

在控规阶段通过城市设计,可以合理确定地块的开发强度,还可以对地块的三维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处理好各地块建筑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指标控制体系。

2.3有助于规划引导和实施管理

强调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结合,就是将城市设计的意图和要求转化为规划控制的设计条件,进而对项目从规划角度进行引导和控制,通过对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指标的合理控制和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环境的引导,有效的指导规划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2.4 有助于规划的公众参与

城市设计能更加直观的反映建筑的形式、色彩、高度和周边的环境,因此也更容易被公众所理解和接受,也便于公众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得城市规划阶段中的公众参与真正落到实处。

3、城市设计的原则

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标在形体方面所做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就其对象而言,城市设计包括工程项目设计、系统设计、城市或区域的设计三个层次,其原则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虽然研究侧重点和方法不同,但都具有相似的研究对象-城市物质环境,而且二者在研究内容和管理运用上都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而城市设计应注意在设计研究上密切联系城市规划,在管理运用上和城市规划互为配合和补充。

3.2弹性控制原则。

城市设计的弹性是指城市设计在外力作用下的伸缩性和其回旋余地,是体现城市设计渐进性和适应城市发展的不可预见性的重要特点,坚持弹性原则,不仅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结合的需要,还能够为设计师提出更加宽松的设计环境,在市场化的今天,也便于具有长期性、经常性的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3.3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的原则。

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城市设计对于城市空间环境的控制不可能在全市范围全面展开,而应当对重点地段进行重点控制;二是城市设计编制的控制内容应突出重点。第四,控制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其主要是从技术上解决好控制和引导的度,控制太弱、引导太强就使城市设计的调控作用失效;控制太强、引导太弱又限制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活力。

4、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的途径分析

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主要有三个不同的途径:

4.1城市设计思想观念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

现代城市设计已经从最初的物质环境的目标发展到包含更为丰富的人文关怀、精神要素和精神目标的思想观念而存在,它代表人类对自身居住环境的价值观和一种城市理想。这种思想观念在实际运作实践中又表现为认识论和方法论贯穿于控规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一是城市设计综合方法论对具体的控规编制过程起着指导作用,是控规指标确定的重要参考内容;二是城市设计观念作用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体系,使城市设计观念向下层次系统和运作环节渗透;三是城市设计观念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评判理念标准的重要部分并影响方案的选择过程。

4.2城市设计技术方法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

城市设计的设计技术是对城市体形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所采取的手段,它包括:空间设计手法、美学原则、心理学知识、功能分区等,它通过对设计要素的发掘及相互关系的组合、界定来创造理想的空间环境,实质上是基于系统方法的综合设计方法。城市设计的设计技术与控规的结合主要成果的综合表达:一是将城市设计的设计内容以图纸的形式单独表达,制定城市设计导则,作为控规的文本附加内容;二是城市设计的成果内容表达在控规的相关图纸上;三是将城市设计做出重点地区可能的意向形态设计,为下一阶段的详细规划、建筑设计以及规划管理提供形象上的参考。这三种方式都是将城市设计的设计技术成果以规划文件和规划图纸的形式表达,与控规的成果体系发挥同样的作用。

4.3城市设计策略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

城市设计的策略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有两种方式:一是城市设计策略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条件的内容,成为建设方确定开发方案,测算经济成本的依据;二是城市设计策略作为控规的文本内容,成为控规指标调整的依据,这样城市设计就能够将控规对开发建设的消极控制变成积极的引导。

5、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主要是构建开发过程的步骤和行动纲领以及激励机制等,其中开发步骤和行动纲领是指在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而制定的优先发展策略和合理的分期开发顺序,并提供能促进这一过程开展的财政策略、公共政策等。激励机制是主管部门根据市场原则,对开发者做出有利于公众利益的建设行为时,给予财政、税收和开发政策上的优惠,目前,常用的策略有容积率奖励或转移、特定区域制度、开发权转移、功能转移和联合审批等。

5.1容积率转移或奖励制度。

容积率奖励是城市空间开发中,为鼓励开发商的某些有利益城市公共利益的行为而在既定的开发量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建筑面积,容积率转移指在城市空间开发中,因某些因素导致的空间开发收益损失可以转移在相邻或具有相同地值的开发活动中补偿。

5.2特定区域制度。

针对某些环境、条件较为特殊或因发展历史等原因已形成较有特色的地区地段而设置的,目的是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护有特色区域,虽然在我国目前尚没有成功的案例,但对于古建筑和理智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3开发权转移。

是一种将限制性地带的项目开发转移至其他地区进行建设的综合技巧,开发权转移的目的是在于保护有传统历史意义或已成为城市标志的旧建筑物。

5.4功能转移。

是对地块功能的可变性和功能调整范围给与一定的弹性,当地块的某些规定在实施中有可能发生变化时候,进行功能转移或改变,避免重要的公共在调整中被牺牲,历史遗留的土地使用权和单位用地分割零碎、空间各行其政的问题得以解决,可以进行用地调整、产权转移,增加了土地的实用价值,使得地价上升,弥补了损失。

5.5联合审批。

是当开发用地面积较大或开发商和业主较多的情况下,为保证相邻若干地块或重要公共空间的整体开发效果,同时避免开发建设行为各行其是,对整体的城市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开发,由政府组织多个开发商、业主,一并提出建设方案进行一并的建设审批,协调不同业主需要,促成城市公共空间形成和优化。局部景观非常重要的地段,可要求相互联系紧密的建筑和地块,采用联合报批的方式,统一其建筑形式、风格、材料、色彩,底层的界面和地下步行系统等,联合审批提供了规划管理者一个统一评价、协调的机会,也给以建筑设计者一个了解周边建筑设计情况的机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管部门需要原有的指标控制外,提出需要规划管理进行联合审批的范围,并且规定范围内建筑联合审批的要点。

6、结尾

本文以上内容首先对城市设计的原则进行了介绍,随后分析了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的重要意义、结合的方法和途径,最后研究了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市设计策略,表达了观点和见解,另外,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就是,在进行城市设计过程中,在完善各项制度、体制和理念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引导群众的参与,提高其参与度,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集思广益,更好的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当代城市规划导论》陈炳钊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王世福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图解城市设计》金广军等;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城市设计方法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伦理;城市设计;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6-09(5)

埃蒙·坎尼夫(Eamonn Canniffe)1960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市,在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接受建筑学教育,1986年至1998年间在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院任教,1998年至2006年在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任教。他在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工作期间出版的重要学术专著《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Urban Ethic——Design in the Contemporary city)于2006年出版,这是一本颇有新意和价值的城市设计伦理著作。

《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在阐述城市发展进程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有关城市更新与当代城市生活矛盾的种种争论,阐释了城市的形式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与美学状况之间的关系,并聚焦于城市的空间特性,提出了一种分析与设计当代城市环境的方法论,力图通过四种城市设计元素,即格局(patterns)、叙事(narratives)、纪念(monuments)和空间(spaces),将那些能够明确分享的精神特质(ethos)置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以创建一个“伦理的城市”(ethical city)。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城市发展的进程”,共四章,以对城市问题的反思为出发点,旨在追寻和梳理城市的历史发展线索和文化背景,为的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坎尼夫坚持这样的主张,即割裂过去来理解现代城市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并依据当代审美和政治结构的特点,分别从历史城市、工业城市和后工业城市这三个维度勾勒了城市发展的基本进程。

坎尼夫所称的历史城市(the historic city)大致是指工业化之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市是一种紧凑性城市,通常既有辨识性又容易认知。这个阶段的城市发展贯穿着一个重要主题,即城市的建筑与空间如何才能反映并支持城市的精神特质,并通过具有高度意象性的场所,使市民牢固树立对城市的认同感。坎尼夫认为,宗教及其神力约束在古代城市的布局和社会结构方面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古希腊人,还是伊特拉斯坎人(Etruscan)和古罗马人,建城都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城市的命运需要神的庇护和魔法的保护,因而城市建设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宗教仪式和宗教行为。他以古雅典城每年举行的“泛雅典娜节女神游行”为例,说明了宗教性公共生活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效应和诗意共鸣(poetic resonance),正是由市民互动而形成的神圣化与仪式化的城市公共生活,强化了人们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

坎尼夫认为,随着18世纪中后叶开始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及其所引发的对城市元素的非神秘化的解释,导致了对城市环境的伤害,而这恰恰是以生产效率为目标的工业城市(the industrial city)的主要特征。

18世纪下半叶,伴随第一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城市时代。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影响。虽然工业城市充分调动了制造业财富创造的潜能,但却出现了后来被称为“城市病”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导致城市结构混乱、城市环境恶化、住宅拥挤、疫病流行等问题迅速出现,且日益严重。一些城市观察家们,例如恩格斯,通过亲身的观察与交往,直接研究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尤其对曼彻斯特工人非人道的生活条件有触目惊心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坎尼夫认为,恩格斯对曼彻斯特城市状况的描绘,表明了城市和建筑形态与社会状况之间的联系,以及道德维度的重要性。

同时,18世纪以来工业化进程的标准性,利润率与批量生产之间的关联,都对城市设计产生了影响,使其回避了传统城市的伦理价值。工业化的模式带给城市的是更快的功能分区过程。功能分区的城市,创造了一种工业化时代占支配地位的城市特性,即单调而乏味的环境,或者是工业区,或者是商业区,或者是居住区。这种功能分区使土地开发满足了制造业的需求,但在如何寻求公共建筑的代表性语言,以及营造友好的居住环境方面却并不成功。

尤其是当代的城市设计,在许多方面仍然完全受制于二战刚结束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所提出的城市规划教条。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人们都满腔热忱地贯彻着这样的规划策略,即用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取代传统城市的建筑形式。由此所导致的零乱的、单调乏味的“城市沙漠”现象,正是人们期待城市设计者们要解决的难题。

坎尼夫所说的后工业城市(the post-industrial city)主要是指20世纪晚期的西方发达城市。他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说在发达国家城市体验是最基本的存在模式,但为什么对许多居民而言,那些丰富的城市设施变得如此让人疏远?而且,这样的城市环境表面上体现着公共价值,但实质上却表达着私人利益。他认为,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的前提是运用城市总体控制规划,在一个更健康的城市环境中创建一个更平等的社会。但这种乐观主义的看法,不能简略地说成是落入以下两种情形。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发展形式、抽象的功能主义表达、缺乏明确界定的介入式空间,都让人认识到疏远感的产生既来自空间尺度,又来自可识别性的缺乏。另一方面,城市总体控制性规划又让人认识到,它消除了地域和地形因素上的差别,取而代之以普遍主义的解决方案。

如何才能从城市设计层面解决后工业城市所带来的问题(如无场所感的郊区化蔓延、城市设计与人的需要疏离)?坎尼夫主要讨论了两个在理论上明显对立且处于支配地位的城市设计理论,即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与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在美国提出的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它旨在寻求扭转城市各个功能分区相互疏远的问题,赞同城市形成一种更为综合的整体,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新城市主义的设计准则强调界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边界,以便居住区的市民中心在城市体系层次中具有明显的辨识度。新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运动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他们认为不可改变的人性与技术的进步是一种共生关系,应借由理性的逻辑进行道德上的控制,因而主张重新恢复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些理性的、次序的、功能性的特征。新现代主义抛弃了现代主义先驱者们以改革者自居的伪装,赞成应服从市场的需求,但却很难满足创建全球城市过程中的人性化需要。

坎尼夫认为,无论是新城市主义在物理和视觉上的限制,还是新现代主义自我陶醉的精英主义的影响,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当代城市问题,当代城市的现实状况需要一个能够有效恢复城市主体地位的理论,而其出发点是相信城市有能力表达一种共同的精神特质,包容相互对立的各方,鼓励多样化,反映个体的诉求。于是,在《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的第二部分“城市环境元素”中,坎尼夫将卡斯滕·哈里斯(Karsten Harries)所宣扬的建筑的伦理功能中的“伦理”引入到城市设计领域,提出了更广意义上的“城市伦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坎尼夫并没有明确界定“伦理”的含义,但他的城市伦理中的“伦理”一词的含义,与哈里斯所说的建筑伦理中的“伦理”一词的含义相同,即与希腊语ethos(精神特质)更相关,而不是我们通常谈到“商业伦理”或“职业伦理”等应用伦理层面时的那种意思(如人际交往或控制工作行为的一套准则)。

坎尼夫对当代城市的失望,主要源于他认为在当代城市中,伦理价值还远未被充分体现出来。因此,为了更加明确地展现伦理城市的精神特质,坎尼夫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研究,从城市精神的层面,提出了当代城市空间设计的方法论,即他所说的城市设计元素的“四重模式”(a fourfold model)。这“四重模式”由四种城市设计元素构成,分别是格局、叙事、纪念和空间。在城市环境中,这四种元素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坎尼夫的主题——“城市伦理”。

坎尼夫提出的城市设计四重模式的表述,较为抽象和晦涩,也许这与他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推崇有关,他自称自己提出的四重模式是对海德格尔的宇宙(世界)四重结构的自觉回应。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定居在天、地、神、人这四元合一的结构之中的,即拯救大地、接纳苍天、期待诸神、关怀人性。人以定居的方式保护着四重结构,使四者的本质得以显现。尽管坎尼夫的模式、叙事、纪念和空间比海德格尔的地、天、人、神更加具体,但是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意义层次,对城市建筑这个特定研究任务而言,有相同的目的。

下面简要阐述坎尼夫提出的四种元素:

第一、格局(patterns)

城市格局这个元素,是一种存在于被动适应地形与有意识规划的主动干预之间的现象,旨在确认建筑物和街道之间的关系,人口密集区域和空旷之地的关系,确保城市形态具有一定的秩序。初看之下,格局乃是财产分配与地形(topography)的功利主义产物,实际上它受理智建构与意义积累的影响。这种阐释使城市格局被看作是社会精神特质的物质表现形式。或者可以说,格局即便不是对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反映,但至少它依赖对地方特性的理解。通过观察一个地区的连续性地图,例如罗马的托拉斯维特区(Trastevere),解读它们的格局及其所包含的意义,就可能超越单纯形式上的东西而阐释其所代表的地方特性和社会进程。坎尼夫提出,应重视历史城市的肌理及蕴藏于其后的精神本质在城市复兴中的价值,当代城市应重新规划城市的各个区域,使城市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加丰富和紧密。

第二,叙事(narratives)

自古以来,叙事便在城市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本身就具有叙事的特征。坎尼夫认为,所谓叙事,是指运用对公民而言有重要意义的类比和意义元素等表达方式,为城市中人类活动的关键角色设定场景,使城市成为一种故事的集合。在功能方面,他将叙事作为一种方法来分析、理解和归纳城市设计的意图,强化城市文脉之间的联系,进而来有效地建构建筑及城市的社会文化意义。坎尼夫尤其强调,叙事空间可以理解为一种与“置身其中”的实地体验密切关联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而只有体验才能产生场所精神。因而,坎尼夫提出对城市叙事进行解读的典型形式应该是,假想我们正经历一次穿越城市的旅程,在这次旅程中,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经历与体验都融合在一起。坎尼夫反对城市设计中单一的主导性叙事,他建议城市应展现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叙事,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他认为,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情境主义(situationist)以及心理地理学(psychogeography)试图倡导对城市环境新的感知方式,为建设20世纪城市的多元叙事做出了有益尝试。

第三,纪念(monuments)

纪念这一术语,来自拉丁文monere,意思是“展示”,是一种明确地宣传公共信息的产物。坎尼夫所说的作为城市设计元素的纪念,主要指具有可识别性的、能够吸引公众参加公共活动的各种公共建筑,尤其是公共性文化建筑。他认为,纪念在强化支配性的叙事形象方面有悠久的传统。而当代城市的叙事,作为一种集体体验,镌刻在城市的各种纪念物之上。通过一个城市公共性的纪念建筑网络来理解和读懂一个城市,是一种最普通地的了解城市历史的方式。纪念建筑语言所呈现出的建筑尺度与精巧成果,使其与周边环境区分开来,并赋予其公共形象。而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和抱负,便栖居于纪念建筑的形象之中。因此,对于当代城市而言,如何在商业王国所主宰的环境中表现纪念建筑的公共形象,以及通过它们表达包容性的城市价值,既是城市设计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也是城市重建的关键之所在。

第四、空间(spaces)

坎尼夫认为,城市设计的四个元素当中,从根本上说,最蕴含伦理诉求的是空间元素。所谓空间,不能仅仅把它们看作是建筑物之间的空隙,而是通过实现一个空间及其本身的形式意义和清晰界定,为特定的城市文脉提供新的价值。实际上,坎尼夫说的空间,本质上是指市民可利用的开放空间和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元素以一种微妙但具体的方式吸引公众,表示公众是作为一个共同体而非仅仅是个体的存在。他认同卡斯腾·哈里斯关于城市空间的公共性与其所体现的城市伦理观念之间的关联。因此,为了实现当代城市空间的伦理潜力,公共领域应拥有比私人建筑更具价值的东西,因为共同价值的多样化在公共领域中能够获得体现。坎尼夫主要以广场这种空间类型为例,讨论了城市空间服务于人们的特定活动,可以强化社会团体一致性的功能。传统城市空间相比于现代城市,更具模糊性,更多体现着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市民价值。因此,当代城市的重建,需要重新引入城市空间的层次体系、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以及对城市景观的再评估。坎尼夫认为,最成功的城市空间展现出三个特征,即它们具有真正的开放性和渗透性、相对而言是朴素的以及具有清晰的空间边界。

概言之,坎尼夫在海德格尔现象学与哈里斯建筑现象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设计元素的“四重模式”,正是这些元素——格局、叙事、纪念与空间,大体构成了包容性城市设计的准则体系,这是一种走向伦理性城市的方法论。在书中,坎尼夫还通过集中讨论相关范例,以及提出一系列的设问,来具体表达自己对伦理性城市形态的向往:

“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判定城市形态是否具有伦理性与包容性。这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对居民与观光客来说清晰而方便吗?这个城市在我们去一个安排好的地方后,还能很容易地到达其他地方吗?这个城市的建筑虽然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却很和谐吗?这个城市的建筑具有一定程度的坚固性、渗透性甚至是模糊性吗?这个城市的空间大部分时间能能够提供一种多样化的用途吗?这个城市拥有方便使用而不是让人厌恶的公共空间吗?这个城市建筑的功能,无论它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政府的还是机构的、宗教的、世俗的、商业的、慈善的、以居民为中心的还是以观光客为中心的,都能鼓励不同种族与阶层的人们偶然相聚吗?这个城市总体来说是通过高品质的设计、材料、创新技术和表现方式来加以装点和美化的吗?这个城市的传统惯例与社会机制能够使每个市民平等受益吗?这个城市有类似佛罗伦萨圣母领报广场这样的广场吗?伦理的城市环境,应当对上述所有问题都持肯定的回答。当然,这也是西特所赞赏的空间类型。这样的城市环境,是简练的、易于读懂的空间形态,浓缩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的许多方面,既包括特殊的方面也包括一般性的方面。这样的空间形态是持久的,当它们被使用的时候甚而荒芜的时候都是宁静的,能够促使人们创造一个彼此熟悉的环境,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城市,并鼓励人们相互合作与分享。”[1]

除以上所提到的外,坎尼夫的书中还有不少精彩的观点。例如:坎尼夫充分肯定了现代城市设计先驱者们所具有伦理压力与道德立场。他指出,现代城市设计先驱者们往往有一种伦理上的压力,即他们要考虑如何使自己的设计与社会大众的理解相平衡,同时,他们还具有医治城市疾病的善良愿望这样一种道德立场。然而,今天的城市设计者们常常令人遗憾地缺乏这样的伦理压力和道德立场,他们往往将促进消费主义看作最重要的目标,但是社会底层的境况并没有得到足(下转69页) (上接12页)够关注。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当代恩格斯,去发现类似早期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那些肮脏的状况,它们正以不可想象的规模在蔓延。虽然建筑与城市规划并不能彻底解决社会病,但是它却可能带来一个关注社会不平等的伦理立场,注重对公众价值判断的优先取舍。坎尼夫还认为,在当代城市,起主导作用的商业价值从根本上说仅仅满足了少部分城市市民的需要,而代议民主制度实际上推动了其各自所代表的人口的分裂。因此,城市设计应当积极了解市民的想法,而且市民所表现出的意愿也是希望能够共同参与城市的塑造。

此外,坎尼夫还提出了城市设计中的三个伦理难题。首先,如何理解城市形态设计中的某些方面与政治结构和虚拟叙事之间的关联程度。其次,如何寻找到能够恰当表现市民态度的设计方法,以及提供一种既满足现实需要又富于表现力的城市设计语言。第三,从我们对历史城市形态的分析阐释中,揭示当代城市环境在空间技巧应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三个难题解决不好,走向伦理的城市便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方法论范文第4篇

关键字: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结合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控规属于我国城市设计体系中的规划范畴。由于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处于关键地位,因此,城市设计中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思想理念等内容,与控规的属性、发展及实践等内容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如:城市设计需要以控规为指导进行设计,同时城市的设计理念也会被引入控规的基本内容中。为此,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会促进二者的良好发展。

1 控规方向中的城市设计

1.1控规中关于城市设计的内容与研究对象

城市设计从属于控规内容,即城市设计的内容由研究对象的决定。同时,为了形成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划定地区多为城市功能、相对环境相对独立的地区,如商业区、重点风貌区、中心区等。因此,城市设计的的对象在区域范围内是控控规所规定的局部地区。除此之外,当代城市设计的内在含义已得到了明显的拓展,超出了城市的原有空间,原有形体范畴,同时,城市设计的概念也已延伸至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众多领域。这就表明:城市设计的内容在控规中的内容有以下两方面:①传统城市规划内容,即城市的空间环境与体型范畴;②城市设计中的管理、运行和政策,属于其社会内容。该研究内容可以对整个城市的建设起到管理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还属于城市设计中的次研究内容[1]。

1.2主要存在形式

控规方向中关于城市设计的存在形式主要有:①思想观念。城市设计以思想观念的形式存在是指,城市设计代表一种价值观,代表该城市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以“隐形”状态全面影响控规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尽管城市设计的思想观念形式不具备物质状态,但它仍具有方法论与认识论意义。如:城市设计的主体思想,影响控规的规划目标、指导思想、编制过程等;②控规专项。城市设计以控规专项的形式存在是指,城市设计以城市的空间环境、体型范畴为核心,并使其自身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性。例如:控规中的道路规划、土地规划、工程规划、街区规划等[2];③独立研究专题。由于运用三维空间的研究方法,决定了该类工作具有特殊性。同时,某些重要区域的设计也体现整座城市的特色与魅力。因此,相关工作者可采用开展研究专题的形式,进行城市设计,并使其独立与控规的编制过程。上述三种存在形式见图1:

图1控规方向城市设计存在形式

2 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2.1紧密相连的关系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较为紧密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①在一定程度上,控规内容决定着城市设计范围的深度,而城市设计的深度又直接关系到控规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②控规的核心要求为:定量、定界与定位,这表明,与之相符合的城市设计也应十分关注自身的“实用性”。此外,一般情况下,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也需通过具体概括等形式,将设计精华表现为控规的控制指标与要素;③控规文本与城市设计规划图相吻合。如,在规划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率、绿地面积等方面,控规文本对其进行规定,城市设计根据该规定,进一步补充、修正其基本构想,从而建立控制指标,避免控规内容与城市设计的脱节[3]。

2.2相互区别的关系

城市设计与控规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①由于控规涉及所用技术的经济指标、关注总体规划与分层规划间的评价标准是否一致。因此,控规是城市管理的主要依据。而相比之下,城市设计主要评价市民对居住条件的实际体验,如舒适性、可达性、心理满足感等;②控规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地面布局中的平面处理环节,及用地的综合效益,而城市设计以建筑的空间格局、环境设计、开放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设计以人的视觉空间、生活空间、以及游怨空间为主体[4],强调空间布局的艺术性与层次感;③控规的主要内容为项目技术问题、工程实施步骤等,关注建筑是否与市政工程的投资、建设目标等相吻合,而城市的设计侧重于感性认识,以及人们心理上对城市建筑物的总体印象。

2.3控规中城市设计内涵的体现

控规中所体现的城市设计内涵,正是二者的关键结合点,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①城市设计形态趋于控规化,即城市设计理念受生产方式的影响,标志着一种环境态度或城市观念,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评判作用,对控规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②城市设计技术趋于控规化,即控规方向城市设计中的技术侧重于引导、控制城市的空间环境与体型范畴,促使设计元素相互组合、相互渗透,从而创造出设计的艺术性[5]。

3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与控规间存在着紧密相连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控规的重要内容,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建立城市优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城市设计的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程洪江,谭敏.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方向――多个城市控规开展情况的对比研究[J].四川建筑.2012(5):11-13

[2]陆静.公交优先需理顺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访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荣朝和[J].运输经理世界.2012(30):10-13

[3]剂治国,王苏强.《高淳国际企业研发园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J].规划师.2012(8):112

[4]唐军.基于游憩行为与空间管制的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探索――以天台山部级风景名胜区佛陇景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2(9):19-24

城市设计方法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发展,因素,控规,效果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逐渐成为我国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之一。城市设计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以下就我国城市设计发展以及控规中城市设计进行分析。

一、简述我国城市设计实践发展

我国的城市设计实践发展一般可以分为理论研究阶段、实践深化阶段和实践理性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 1980年~1989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城市设计实践的发展初期的试验阶段,为不同的城市设计理论的引进、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实践活动相对较少。1990年~1999年,这一时间段是我国城市设计实践进行大规模探索的阶段。在该阶段内,城市设计项目大范围开展,体现了城市设计实践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该阶段著名的城市设计实践成果主要有:西安钟鼓楼广场城市设计、南京鼓楼广场城市设计、深圳市中心22-23地块城市设计等。而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城市设计实践活动逐步进入了理性发展阶段,城市设计实践开始重视设计的实施性、时效性、可行性等,本土化的城市设计活动是该阶段的主要倾向之一。

二、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

伴随着我国城市设计的实践活动进入到理性发展的阶段,城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以下几点:

1、项目实践将影响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

在我国城市设计的编制数量巨大,在现实的规划管理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城市设计得到了实施。但是在城市设计理论研究领域,无法将研究成果提升成为实证的理论精华,导致我国的城市设计仍停留在最初引进的西方国家城市设计理论的水平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对实践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无法纠正实践活动中的偏差行为,而且无法做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设计。在现今的城市规划领域中,亟需城市设计实践活动的经验反馈以及跟踪研究,而不是单纯的运用社会学、经济学对城市规划进行研究。城市规划的注意力纷纷集中于研究的新方法和创新的规划形式,而没有更好的做到设计成果的总结和回顾。

2、城市设计将逐渐具备其法理性地位

伴随着我国法制化的逐渐完善和发展,城市设计及规划建设的法制进程也在逐步推进。在城市设计的实践过程中,法制化的行政管理已经开始对城市设计的相关技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质疑和挑战,例如城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的合法性、针对限高造成的容积率问题对开发指标的质疑等。同时,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存在着规划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问题,倘若将城市设计的编制和实施比作是法律的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就会对我国城市设计逐渐走向法制化进程的发展方向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城市设计的法制化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城市设计将得到更多制度的保障。

城市设计的实施需要借助城市规划和建设对相关的开发活动进行干预和约束。实行控制城市开发及相关设计等诸多控制管理手段,实际上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设定对应的开发预期,并以此来做到对城市开发的约束,而这就需要相关的制度来保证这些相应的开发预期。对于我国的城市设计,相应制度的提出和建设内容不但包含城市设计的编制、审批以及合法化的控制条件的规范,而且包含着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城市设计执行开发控制和设计控制的进程式规范,同时还包含一系列的修改和相关程序的完善。在近几年来,我国与城市设计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纷纷开始主张依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合理性和地位,加强城乡设计工作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的配合,并从城市规划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城市形态控制的引导性图则及强制性指标。而这种合理的非法律控制依据以城市设计成果为核心的设想,不但具有合理和充分的弹性运作空间、极高的灵活性和完备性,而且还保持了我国现有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核心作用,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深厚的现实意义。

三、控规中的城市设计

1、控规中城市设计的内容与研究对象

城市设计从属于控规内容,即城市设计的内容由研究对象的决定。同时,为了形成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划定地区多为城市功能、相对环境相对独立的地区,如商业区、重点风貌区、中心区等。因此,城市设计的对象在区域范围内是控规所规定的局部地区。除此之外,当代城市设计的内在含义已得到了明显的拓展,超出了城市的原有空间,原有形体范畴,同时,城市设计的概念也已延伸至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众多领域。这就表明:城市设计的内容在控规中的内容有以下两方面:传统城市规划内容,即城市的空间环境与体型范畴;城市设计中的管理、运行和政策,属于其社会内容。该研究内容可以对整个城市的建设起到管理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还属于城市设计中的次研究内容。

2、主要存在形式

(1)思想观念

城市设计以思想观念的形式存在是指,城市设计代表一种价值观,代表该城市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以“隐形”状态全面影响控规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尽管城市设计的思想观念形式不具备物质状态,但它仍具有方法论与认识论意义。如:城市设计的主体思想,影响控规的规划目标、指导思想、编制过程等。

(2)控规专项

城市设计以控规专项的形式存在是指,城市设计以城市的空间环境、体型范畴为核心,并使其自身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性。例如:控规中的道路规划、土地规划、工程规划、街区规划等。

(3)独立研究专题

由于运用三维空间的研究方法,决定了该类工作具有特殊性。同时,某些重要区域的设计也体现整座城市的特色与魅力。因此,相关工作者可采用开展研究专题的形式,进行城市设计,并使其独立与控规的编制过程。

四、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及实施效果

1、紧密相连的关系

(1)在一定程度上,控规内容决定着城市设计范围的深度,而城市设计的深度又直接关系到控规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控规的核心要求为定量、定界与定位,这表明,与之相符合的城市设计也应十分关注自身的“实用性”。此外,一般情况下,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也需通过具体概括等形式,将设计精华表现为控规的控制指标与要素。

(3)控规文本与城市设计规划图相吻合。如,在规划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率、绿地面积等方面,控规文本对其进行规定,城市设计根据该规定,进一步补充、修正其基本构想,从而建立控制指标,避免控规内容与城市设计的脱节。

2、控规中城市设计的实施效果

(1)城市设计形态趋于控规化,即城市设计理念受生产方式的影响,标志着一种环境态度或城市观念,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评判作用,对控规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2)城市设计技术趋于控规化,即控规方向城市设计中的技术侧重于引导、控制城市的空间环境与体型范畴,促使设计元素相互组合、相互渗透,从而创造出设计的艺术性。

结束语

现代城市设计强调以人为核心,研究城市整体及局部的型体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塑造,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重视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设计管理程序是现代城市设计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唐燕.吴唯佳.探索弹性多元的我国城市设计制度建设途径[J].现代城市研究.2009(01): 20-26.

城市设计方法论范文第6篇

在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表现为很多新类型的公共空间。包括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公共使用空间,比如居住社区范围内,为社区居民共有共用的公共空间。也包括一些权属、便用甚至开放情况不是那么明晰的场所,可以称为公共性的私有空间,或私有性的公共空间等例如,在美国城市中,因为区划条例的规定,在属于私人机构的高层建筑底部架空形成的公共空间一些城市成立政府与私人联合机构开发的公共空间,有的城市委托给私人公司管理的公共公园一些可以进行多样公共活动的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区;所有这些可以容纳多种公共活动的场所,可以称为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

两种概念的比较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都具有某些“公共领域”的特性,都具有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意义。相比之下,狭义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的重要表征,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可以反映市民的需求,形成特色的城市文化。广义城市公共空间或为特定人群服务,或限制使用时间和内容,或在空间的外在表现上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并形成潜在的消费文化。扬•盖尔认为这是似是而非的公共空间,“会导致人群的分散,把人和活动有效的封闭起来,城市因而变得冷清、乏味和危险。”因此,虽然广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丰富城市空间的内容,却不能替代狭义城市公共空间。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义城市公共空间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因此,要协调二者的发展,充分发挥狄义公共空间在城市社会组织、形成空间秩序方面的作用。

1运动的感受

设计师应考虑在空间中的主体—市民以不同速度行进对空间的感受,人在不同空间所产生的行为心理等。人的行为活动就是路径和住所。形成城市时,错综复杂的道路网与居民就形成了它在城市地面的肌理组织,它反映了城市地面和立体空间的状态,并反映城市新旧更替和发展开拓的过程。作者通过对不同时期诸多城市生长的论述,强调仔细推敲不同城市所采取的运动系统和设计结构的重要性。认为设计结构就是从运动系统出发构成城市功能和形象的骨架,不同的活动节点与城市有机整体相联系。

1.1同时运动诸系统

培根提出一个清晰表达的运动系统能抓住人们的思想并且产生向心力。城市在系统历经一段时间后重建其任何重要部分时都能达到基本的设计法式的连续性,此系统能为设计者发挥创造性的才能提供基本方向,每个系统的正确设计必须联系运动的速度和周围环境的一般性质。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即感受的连续性与同时的连续性。培根认为要将有机的系统从开始就能有效地应用到城市的各部分,并留有在相当时期内发展的余地。那么在制定一个城市大范围开发设计问题时,一开始就需要研究基本的运动格局,以便在一个适当的规模上开始建立建设性的、有目的的运动系统。并对这个中心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开展设计,这样同时运动诸系统之间彼此相互影响的概念将更为清晰。而从运动中轴移出的单个作品中都有一个可明显感到的韵律,和形式的共同纪律相连的同时各具变化。由于运动中线强有力的内聚影响,把各部分结合成整体并使整个系统具有统一感。

1.2设计结构

城市的结构实际上是一种肌体的有机组织,及城市内外的组织,城市系统之间的组织,城市功能之间的组织,总之是各影响城市要素之间关系上的组织。“要影响城市的发展,设计者就要有一个清晰的基本设计结构的观念,以推动城市建造的全过程。”一个基本设计结构是许多人共享的感知序列的结合,由共同的感受发展成一个组合形象,从而产生一种基本的秩序感,个人的创作自由和变化都同它联系在一起。所以要影响城市的发展,设计者就要有一个清晰的基本设计结构的观念,以推动城市建造的全过程。使用于城市局部的任何设计应当能够修正并延伸到不断扩大的地区中去。北京的城市中轴线的延伸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心老城区的城市格局得到了较好的保留,而通过中轴线的延长,使得新旧城市设计得以很好地衔接,从故宫紫禁城一直到奥林匹克公园的国家体育场,在这条众人瞩目的中轴线上,深刻地记录着北京乃至中国的时代变迁,它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的一条结构线,更重要的,它成为了文化与地域空间的一条记忆的轴线。

1.3城市运动系统、设计结构与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态特征,这种变化是城市这个“有机体”内外矛盾的结果。城市形态的产生是由其特定的空间与时间、特定的运动系统、由设计结构决定的城市形态各元素的整合。

1.3.1城市运动系统与城市形态城市运动系统与城市形态犹如树干与树形的关系,对城市的形态起着控制作用。树干建立起成千上万管路运动的路线,可以相似地比作城市的运动系统。在城市中各个系统之间的连接点必须加以突出,它是设计上丰富所在。由于一个城市的各运动系统范围日益明确,并在一段时期内为更多的人使用,从社区群体心理来说它们是自然发展的结果,符合逻辑的延伸、连续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开始出现。随着当代城市立体竖向的交通方式逐渐发展,如地铁与高架、立交桥与地下通道等交通方式的出现。在城市的交通方式改变的同时,原有的城市形态也发生了改变。交通方式与城市建筑结合形成复杂的城市综合体,为城市提供了不同的功能的建筑使用空间和交通枢纽空间,建筑群体的形象改变着原有的城市形态。所以城市运动系统在城市原有形态的垂直发展与交叉联系中起着基础作用。青岛城市街道,街道两旁为欧式的古朴建筑,同样古朴、温馨的街道和交通方式以及用白色的栅栏围合起来的两旁绿带,与建筑和城市文化融为一体,街道空间交通体系顺应地域空间显得如此融洽。由此可见,城市运动系统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之巨大,它对城市形态的生成、发展及演变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运动系统对城市活动的联系和支持,带动周围的发展,使它们处于一个动态系统中。这个系统又通过生长,深刻地理解城市运动系统与城市形态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城市设计的实践基础。

1.3.2设计结构与城市形态—各元素的整合当今城市设计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过早地注重形态。形态是由设计结构推导来的,而不应照抄照搬设计结构。设计过程如果从开始就带来任意性的形态,必然会使思想变得荒谬,阻碍基本设计创新精神的发展,且在它不该发挥作用的地方施加影响。城市形态构成中各元素应相互依存,经过选择、合并,创造空间写作单元,增强它们的适应能力,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由此建构城市形态的整体性。整体性同时还意味着连续性,空间和时间连续性的结合构成了城市形态整体性的基础。城市形态构成中的所有元素得以在不同层次上实现整合,包括街道、组群、广场、绿地、道路网络等,它们与建筑彼此关联,在动态的平衡中,构建着可持续的形态发展。天津马场道两旁的欧式小洋房前的景观,马场道和谐的场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在此驻足,在五大道街区内部整体设计都顺应着建筑的风格进行,形成天津独特的风景线;青岛的两处道路景观则是城市的形态顺应着青岛自然的地形,以山体为依托,自然地生长,各元素通过整合形成了青岛这个城市特有的肌理——红屋顶与盘山路。

2对当今城市设计的一些思考

城市设计是建立在一种整体、宏观的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城市建设,结合社会和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参与性的分析,始终把观念一设计一实施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论。培根领导下的费城建设是个优秀的范例。作为费城成长发展的基础而不断演变的设计结构之所以能够体现统一性,是由于每个局部都是根据同一个有机成长过程的原则而同其他局部相联系的。它还将作出充实与修订,以适应城市发展的新要求。构成费城全部创作程序的基础是个完整规划程序,它是以前阐述过的原理的实际运用。培根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的探索,对我们城市设计实践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2.1城市设计的延续性

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是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目标和价值,必然设计多种相关利益的协调平衡,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城市开发的多重性、城市管理的局部性及城市经济社会等宏观环境条件的复杂性,都会对城市设计实施造成影响。因此,城市设计必须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管理层面相结合,实现对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具有连续性的控制和指引。基于此,城市设计实践客观上就要求建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互动机制,它的建立是两者相互完善的保证。并且正如培根所认为的城市设计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参与者,包括设计者、开发者、政治家、行政长官和广大公众的思想和感情的影响而实现的口这种影响经过许多人的感受,最后使许多人的共享概念能向前延伸和丰富。对于城市设计这样一项在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技术背景下开展的设计活动,不可能形成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面对多变的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设计方案与现实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城市设计的实质不是追求一个终极蓝图,而是寻求一种形体创造凭借的政策框架,并在设计层面上设计城市组织构造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2城市设计的整体性

城市设计的结果反映在城市的空间形态上,城市形态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每一次的城市建设必须尊重城市原有的形态格局,城市的发展要反映历史的传承性、整体的和谐性。由于城市设计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对城市进行部分的设计,所以与其他部分的关联决定着设计的有效性。城市设计绝不是自身能够完结的,而是以融人网络结构为前提的,这是城市设计有很强的社会性的力争。虽说是部分的设计却不能只考虑局部利益,要明确城市设计在整个城市发展政策中的位置,它只是城市综合设计中的一个环节。城市的每一次增长建设活动都应当以使城市完整为目标。它既包含完善已存在的整合,也包含创造新的整合。所以每一次新的建设行为必须在它周围创造连续的整合结构。

2.3城市设计内涵的拓展

如果说城市设计的本质内涵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那么在其向应用发展的过程中,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作用实质已不再是单纯的设计城市空间,而是重点转向设计阐明和控制指引城市空间发展的进程以形成理想的可能形式,及对城市设计与实施过程的指定与影响。城市设计是建立在人居活动不同层次条件下的物质空间及场所和环境所要求的设计。城市设计已从单一的城市空间设计,扩大到城市发展全过程的决策,涵盖城市建设的物质空间、改造的公共方针与策略、经济增长与近远期目标体系的建立。良好的城市设计应将空间作为资源,塑造健康的、方便人使用的高效的城市空间。

3结语—感受“空间”的流动

城市设计方法论范文第7篇

关键字: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的意义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问题,人们一般都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源于经济类型的转变发展,是运用规定的区划方法,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主要是针对土地的开发以及城市建筑等标的物进行划分,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

历史证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传统的详细规划中,制定计划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对计划的实施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对于传统的规划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灵活性,也为计划的事实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二、控规方向中的城市设计

(一)控规中关于城市设计的内容与研究对象

城市设计从属于控规内容,即城市设计的内容由研究对象的决定。同时,为了形成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划定地区多为城市功能、相对环境相对独立的地区,如商业区、重点风貌区、中心区等。因此,城市设计的对象在区域范围内是控规所规定的局部地区。除此之外,当代城市设计的内在含义已得到了明显的拓展,超出了城市的原有空间,原有形体范畴,同时,城市设计的概念也已延伸至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众多领域。这就表明:城市设计的内容在控规中的内容有以下两方面:传统城市规划内容,即城市的空间环境与体型范畴;城市设计中的管理、运行和政策,属于其社会内容。该研究内容可以对整个城市的建设起到管理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还属于城市设计中的次研究内容。

(二)主要存在形式

1、思想观念。城市设计以思想观念的形式存在是指,城市设计代表一种价值观,代表该城市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以“隐形”状态全面影响控规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尽管城市设计的思想观念形式不具备物质状态,但它仍具有方法论与认识论意义。如:城市设计的主体思想,影响控规的规划目标、指导思想、编制过程等;

2、控规专项。城市设计以控规专项的形式存在是指,城市设计以城市的空间环境、体型范畴为核心,并使其自身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性。例如:控规中的道路规划、土地规划、工程规划、街区规划等;

3、独立研究专题。由于运用三维空间的研究方法,决定了该类工作具有特殊性。同时,某些重要区域的设计也体现整座城市的特色与魅力。因此,相关工作者可采用开展研究专题的形式,进行城市设计,并使其独立与控规的编制过程。

三、控规与城市设计相互关系的分析

(一)紧密相连的关系

1、在一定程度上,控规内容决定着城市设计范围的深度,而城市设计的深度又直接关系到控规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控规的核心要求为:定量、定界与定位,这表明,与之相符合的城市设计也应十分关注自身的“实用性”。此外,一般情况下,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也需通过具体概括等形式,将设计精华表现为控规的控制指标与要素;

3、控规文本与城市设计规划图相吻合。如,在规划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率、绿地面积等方面,控规文本对其进行规定,城市设计根据该规定,进一步补充、修正其基本构想,从而建立控制指标,避免控规内容与城市设计的脱节。

(二)相互区别的关系

1、由于控规涉及所用技术的经济指标、关注总体规划与分层规划间的评价标准是否一致。因此,控规是城市管理的主要依据。而相比之下,城市设计主要评价市民对居住条件的实际体验,如舒适性、可达性、心理满足感等;

2、控规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地面布局中的平面处理环节,及用地的综合效益,而城市设计以建筑的空间格局、环境设计、开放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设计以人的视觉空间、生活空间、以及游览空间为主体,强调空间布局的艺术性与层次感;

3、控规的主要内容为项目技术问题、工程实施步骤等,关注建筑是否与市政工程的投资、建设目标等相吻合,而城市的设计侧重于感性认识,以及人们心理上对城市建筑物的总体印象。

(三)控规中城市设计内涵的体现

1、城市设计形态趋于控规化,即城市设计理念受生产方式的影响,标志着一种环境态度或城市观念,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评判作用,对控规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2、城市设计技术趋于控规化,即控规方向城市设计中的技术侧重于引导、控制城市的空间环境与体型范畴,促使设计元素相互组合、相互渗透,从而创造出设计的艺术性。

四、城市设计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运用

(一)从编制时序来看,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前,另一类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后。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法定规划,因此,如果城市设计编制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前,则允许城市设计有较大的弹性,但须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际上是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一体化的工作方式。如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再进行城市设计,则要求城市设计尊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除非有充分的理由才可更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应执行法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订审批程序。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上承总体规划,下启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内容跨越两个层面因此相对应的城市设计也具有双能:既含有总体规划的城市设计内容(宏观层面)又要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微观层面)。这就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其特有的“连续性”特点。从“承上”角度,城市设计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景观规划的构思及规定,同时可视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修正、调整,特别是总体规划对特定的地段没有具体构思,城市设计仍然要从整体环境角度,对其进行详尽的城市设计运作,从而保证城市整体的艺术水准和环境质量。从“启下”角度,城市计既要构思巧妙、独具匠心;又要避免规定的过多、过死,应为后续设计工作留有较大的创作余地和弹性。

1、宏观层面城市设计

在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首先考虑宏观层面的城市设计。宏观层面研究工作内容是城市设计运作的核心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城市历史环境特色的研究、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结构骨架构思、绿化及步行系统设计、景观视廊的组织、城市节点系统的构思等。

2、微观层面城市设计

微观层面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特定元素的设计,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化,涉及内容如下:空间组织、景观组织、建筑群体形态、重要“节点”等。微观层面城市设计中尤其要注意设计的弹性,以便于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衔接。

3、配合控制指标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最终研究结果,通过利用概括和抽象等方式形成控制指标体系,并最终需要具体体现在相应的建设地块上进行控制,且要在对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选择,确定相关的定量数据。这部分研究的内容属于“控制”性而非“引导”性,一般包括: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建筑后退红线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广场、公共绿地;绿化带宽度、景观视廊宽度值;停车场的位置、边界范围;文物古迹的保护范围及视线控制规定;保证整体环境面貌的地块最小绿地率等等。

五、案例分析---新疆八一路片区规划实践为例

(一)研究背景

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疆及哈密市的发展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新区的不断建设和老城区不断的更新改造,使得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城市整体风貌比较混乱,城市建设急需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体系下进行城市设计的引导,以促进城市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

(二)项目的区位及优势

1、项目的区位

规划区东临西河坝(滨河路),南临回城乡,西侧以规划七一路为界,北临兰新铁路,现状总用地面积1461.84公顷,规划与哈密市总规衔接,规范范围适当扩大,规划总用地面积1495.89公顷。

2、项目的优势

项目位于哈密市中心城区,且紧邻高铁站。周边用地组团主要有吐哈石油基地,西北片区,东北片区,广东工业园,西部新城和老城区。周边用地多样丰富,除了自身较好的发展现状,周边用地的辐射与带动将更好的推进片区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周边主要的城市组团是西北片区、西部新城以及老城区。这三大组团基本形成等边三角形,而项目则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中心。西北临火箭农场,东北临高铁站,独特的地理区位凸显了项目城市设计的重要性。

(三)八一路片区控制性规划的整体构思

依据分析,八一路片区良好的周边资源优势和自身独特的区位,未来必将集聚和吸纳周边组团优势,以助自身更好发展。这决定了其作为哈密市中心城区的“聚宝盆”地位。 老城区:以更新改造为主,内涵式发展,挖掘城市文化特色,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绿地系统。 西北片区:以现有体育中心为基础,完善文化和商业设施,同时借助高铁站建设的契机,建成城市商务中心。

西部新城:依托新民六路,建设行政文化中心和商业副中心,疏解老城区的居住和服务功能,体现高品质生活的新城区 项目――

1、区别于周边片区组团定位,发挥“聚宝盆”的区位优势;

2、对项目现状元素进行多角度的梳理,发挥正面效应;

3、整合现状,加入新元素,促进片区功能的多元性;

4、利用城市设计手法改变“面貌平平”的现状。

(四)八一路片区的功能定位

1、策动新疆东部对内发展的桥头堡――现代服务集聚区

2、引领哈密市传统与现代交融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区――文化旅游体验区

3、提升哈密市中心城区发展活力的支撑点――乐活宜居示范区

(五)八一路片区的设计策略

1、整体提升策略--多点辐射,轴向推进

2、空间布局策略--有机聚合,组团协同片

3、交通组织策略――打通梳理,高效有序

4、绿化景观策略--廊网交融,城绿共生

5、文化保护策略――保存传统,文脉相传

总之,城市设计注重个性化的城市特色空间和形态营造,对城市的整体形象有一个直观的表达,实现了规划由二维向三维,由平面向立体的转变,注重人的感知和体验、创造具有宜人尺度的优雅场所环境。但同时城市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其尴尬的并非法定的地位和往往过于理想化的成果等问题,也无法替代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很大优势,如法定地位、控制力度、内容的详细程度等恰恰是城市设计的劣势;另一方面,城市设计存在自身一定优势,如清晰直观的图面表达,对城市形体和空间的整体引导等也正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短板。因此,规划应在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者的各自优势,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更好指导城市的建设与开发。

参考文献:

[1]柳健.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5).

[2]刘雷. 控制与引导――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6).

城市设计方法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建筑计划学;城市设计;环境行为

建筑计划学是建筑科学与计划科学相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它是为科学的进行建筑设计而进行的各种研究和准备。随着研究领域的逐步深入建筑计划学从调查研究为主要工作方法到以关注环境问题和环境行为为主的研究方向。而城市设计正是关注城市的空间环境的学科,城市设计通过组织承载城市生活的物化环境来塑造城市的意义,通过干预城市空间发展进程的过程来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在这个研究领域有许多相关性。

1,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建筑计划学关注的环境行为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学术背景,可以说建筑计划学的这一研究领域可以称之为基于环境一行为的建筑科学。首先,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这个词于本世纪50年代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以人类行为为课题的科学,一般包括社会学、社会和文化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生物学中的行为问题,还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法学、精神病学以及政治学;其目的是为更好的理解人的活动、态度和价值观。与建筑环境有关的行为研究侧重关心人类生活的行为方式以及与物质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研究领域有关的学科还有环境心理学、人与环境关系、环境社会学、人类生态学等。在建筑领域的建筑计划学广泛吸收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具体的空间行为理论,建立以此为基础的建筑设计方法论。但是,环境、行为的建筑计划学的方法和传统建筑学的方法存在根本的差异,知觉与行为的研究需要运用系统分析、逻辑推理等作为理论的学术依据。并且,行为研究中问题的提出是多方面的,建筑师一般不具备这些知识且不具备这种思维方法。这一切导致环境行为学与建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从当今西方行为建筑学的研究动向来看,建筑计划学这门学科已经进入具体、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实践并举的阶段。

城市设计注重的是对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艺术处理和人们对它的感知。作为一个明确的设计领域,城市设计处于建筑和城市规划之间。和建筑学科不同,城市设计必须强化推理城市前景的能力,研究多种发展可能性,进而在这种可能性中寻找城市的新思路。这种推理和思考会对建筑设计带来多种的可能性。城市设计应当以培育城市性为目标,这意味着城市设计所提出的城市场所的形式、区域和特征必须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环境行为学作为城市设计研究重要的相关学科,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设计学科所涉及的环境行为研究也属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范畴,其应用也都是基于建筑计划学的研究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但是,从学科体系的建立来看建筑学与城市设计属于不同的设计层次,设计的阶段、任务和对象不同。

因此,就有必要将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的具体的行为模式相区别,并加以深化。此前,从城市设计的学科角度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比如:科林・罗与弗莱德・凯特的《拼贴城市》经常使用的“图一底法”是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方法;强调公众参与的倡导性城市规划已成为规划创新研究的重要方向;现阶段城市设计师的设计活动也非常关注环境行为学的影响,他们从各种角度探讨环境行为学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应用。建筑计划学所关心的是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尤其是面广量大、为普通人服务的社区住宅环境、城市公共环境和建筑小环境等微观环境。比如: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主要是建筑的环境行为研究。可见,两个研究领域有着层次的不同也有相交叉的共同研究领域。

2,研究理念的共同性

随着环境行为成为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共同关注的对象。以城市的宏观视点和“人”的微观视点都成为两个学科的发展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考虑设计理念时,主要着眼是现代社会的本质性文化精神。从文化精神内涵上看,现代性的精神维度包括人们所熟悉的理性、启蒙、科学、契约、信任、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从文化精神的载体上看,现代性的精神维度体现为作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公共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系统化的历史观,等等。因此,关注“以人为本”是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的共同研究理念。

2,1公共空间与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生成和走向自觉,是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性之一,是全部现代文化精神的基础和载体。换而言之,个性化是理性化的必然内涵。传统的公共空间设计注重的是经验文化模式,空间的生成可以遵循传统、经验、习俗和惯例等。后现代的城市设计尊重场所精神的塑造,和文化环境对历史的反映。而文化哲学认为,只有当个体超越纯粹的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的阈限,同科学、技术、理性的自觉的精神再生产或自觉的类本质的对象发生实质性的关联时,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割裂才实质性的发生,现代意义上的人才真正的产生。因此,可以认为现代性的创造更应关注人的主体性及自我意识,这种个体的状态不是少数社会精英的特殊状态,而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普遍的生存状态。“人”是现代社会运行的支撑性因素,是现代社会的创新能力的源泉,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现代公共空间的成功塑造必须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意识的满足。

2,2契约、理性的城市公共文化精神的塑造

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是遵循公共的文化精神,而当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成为现代人的本质的生存方式和规定性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普遍心理、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验式、人情式的文化基因让位于自觉的、理性化的人本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文化精神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必须兼顾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最大限度的保护现代个体的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文化特质,另一方面是如何保证那些追求自我利益和自我实现最大化的自由个体形成一个合理的合法的共同体。由此而产生的以平等、契约信用等为核心的人本化的、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这种社会文化精神似乎很难以具体的空间形式所体现,因为人本的、理性的并不是具像的事物,但是平等、契约的文化精神都离不开理性、科学的精神。至于普遍的信任和信用精神和机制,更是离不开科学精神和信用理性的支撑。我们可以用人本精神和技术理性来表征现代社会普遍的理性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简单的符号化和风格化的追求并不能体现现代社会的理性精神,也就不具备现代社会的意义。正如西方高技派的建筑风格体现的技术美与高情感可以融入现代社会,体现理性的大众审美,而简单的抄袭正是不谙社会文化背景,一段时间之后始终不能融

入城市文化,并面临被改造的命运。

东西方的文化是不同的,而在全球化的时性化与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是相同的。随着我国民主化的进程,平等、契约与信用的等人本化、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代表着公共文化精神的新取向。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创新必将建立在对城市公共文化的深层次追求上。

2,3意识形态化与城市性

理性化的现代性文化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无所不包的统摄性。具体说,现代性的文化精神维度不只是表现为个体的主体意识和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精神,它还会进一步整合为一种系统化、自觉的意识形态,一种自觉的、理性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一种设计和规范人类历史目标的“宏大叙事”,它指的是一个时代和或者一个具体的历史一社会群体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理性化的文化精神从个体的社会的一般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取向上升为普遍的、总体性的、意识形态化的文化精神,是理性化精神的内在必然性。理性的内在分析和反思本性必然驱使理性不仅规范个体的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而且直接指向社会总体和历史目标。

作为现代性机理与图示的具体化,城市设计与建筑计划学将关注环境行为研究所体现的最高目标,创造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文化。这体现了它们研究理念的必将孕育着更多人类文化的精髓,创造出多彩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艺术。

3,研究方向的差异性

尽管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在研究领域和研究理念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可以将建筑计划学与城市设计混为一谈。

人的活动形成了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研究城市必须承认城市具有的文化现象,社会生活是城市环境形成的本源。城市的“环境”突出表现在人们聚居于城市,获得乡村所不具备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体现了城市所包含的物质环境所负载的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意义。从本质上讲,城市环境不仅包含的是物质环境,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正如F・吉伯特在《市镇设计》一书中对城市的阐述:“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成。把这些内容和城市美学联系起来就形成了城市设计的环境意义。

建筑计划学是基于城市的目的性为学术背景,其真正关注的是微观的人类行为在具体环境中的意义。其直接的结果就是为建筑设计或环境设计提供图示化结果的依据。更确切的说,建筑计划学的落脚点应该为建筑,建筑是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并服务于特定地区的人们。建筑环境强调特定地域环境的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具有地域性文化的性格特征。从“场地性”可以理解其微观层面的环境特征。

4,结语

城市设计方法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

1 城市设计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城市最初的功能只是最简单的防御,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城市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发展,带有强烈的地标性。人们在居住的同时也希望其生活、工作环境、心理愉悦达到最优化,所以城市的设计和规划就越来越引起居住者的重视。就目前而言,在城市设计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律。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2 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3 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美感。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底图关系”等构图原理 也运用在城市设计的方法中。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如果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再如,中国画所常用“留白”手法,也可以理解为城市空间、通廊、背景等,这些因素基本也是以绿化环境来表达的。

4 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

一般来说,创作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某种观念设想或作品具有新颖鲜见或超前的形式和内涵;二是指这种观念设想和作品应适应现实、解决问题并巧妙且有效地达成目的;三是对上述观念设想和作品的持续、表现、评价、完善和充分发展。创作性与创造性时常可以通用。

城市设计的创作性是由其自身目的决定的。城市设计即是把各种要素组织进入较大的连贯的整体以达到原先预期的意图。在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下,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是市民生活的场所,是历时态的延续,又是共时态的交溶,以人为本的场所论是城市设计理念和实践中的本质精髓。对于一个具体城市区段来说,城市设计的目的是要鼓励各种人群活动的合理交织、运动有序、生态和谐,并能给人以愉悦的整体审美感受。城市设计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清规戒律和模式范本,也不是某种经验公式的推演计算,每一个成果都是对特定城市或城市区段的独特解答。设计师在情感、智慧和经验的投入中完成理想与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系统化的城市设计将改变过去仅仅由几何线条分划地块的封闭独立性。加强建筑布局、交通路线、开放空间、绿化体系和人文景观等要素的综合交叉、联结渗透将成为一种新的形态。立体化是当代城市空间结构又一显在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功能的高度集聚与城市土地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突显,未来城市必将超于土地和空间的综合使用,即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相互补充。空间结构的立体化还意味着对用地进行地上、地面和地下三个层面的综合开发以构成连续流动的空间体系。与此同时,立体化的形态组织方式也是化解或消减城市功能各项子系统之间矛盾冲突的良方(如机械交通与人行步道体系的矛盾,开放空间、生态平衡与土地区位价值的矛盾等)。总之,分析整合在创作过程中交替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整合。

以上我们从方法论的层面对城市设计的创作性作了粗浅的探析。成功的城市设计首先来自于精巧且合理的立意和构思,在直感与逻辑的互动中,设计者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组合技巧,在对环境子系统和要素进行充分解剖的基础上实现形态的整合,创造出宜人的环境场所,并以图文并茂的灵活形式展现给所有关心城市建设的参与者。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方法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里弄保护、文化品牌、多模式、评估机制、利益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里弄作为上海市的典型地域特色民居,保存着殖民时代一段中西方文化冲撞的历史,并以其浓厚的人文与生活氛围,展现出最纯正最草根的上海风情。

随着上海的现代化进程,历史的遗产成为这个城市直接的受难者之一,未来都市对于高速度高密度、垂直化、大体量的空间需求,直接冲击向这些历史的脉络,城市的旧有肌理顷刻瓦解,一份公众记忆的痕迹迅速地消亡在拆迁的轰隆声中。

与之相应,一些“逆向思维”式的开发却也开始出现,新天地、田子坊等顽强地把历史遗产的可能性摆在发展的高端层次之上,成功地塑造了城市名片,然而与此同时,其对于历史要素的商业式庸俗化利用却遭到诟病,而开放性的空间转变与原本私密的居住要求也产生正面碰撞,别扭尴尬地掐在一块儿。一时间,无论是趋之若鹜,还是争议纷纷,历史遗产的保护问题,总算变成了城市发展的重要议程。

尽管上海在2004年便已经完成了对于全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的规划,但是执行上差强人意,一方面经济发展的首位意识和刚性需求迫使政府屡屡“犯规”,另一方面对历史遗产的价值意义认识不足,往往令开发商仅仅顾及短期效益而展开简单的大规模拆建。但主要的原因,是未能将历史遗产保护置于动态的发展之中,静止的保护观念使其成为死物,与现代生活自然格格不入。

因此,新的城市发展观念必须及时有理地介入到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促使形成一个积极友善的历史态度和相应的保护机制,并且运用专业合理的手段,在历史背景的延续下,完成一个健康的多样化城市现代空间体系,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基础。

作为城市规划实施时过程导向的城市设计,从尺度上说,适合于历史街区的改造活动,方法论上也能满足整体性和主题性的空间开发需求。更重要的,城市设计将提供一套区域发展过程的政策导则,从而发挥长远的作用效应。我们可以从可以从这么几方面进行:

第一,必须对作为改造对象的里弄的文化价值与建筑价值进行评估,这可以作为城市整体形象设计进行考量,里弄结合上海的近代文化特色完全可以成为上海文化的一张名片,但是这张名片应当更加全面而系统,因此可以作为基础研究工作纳入到城市远景的规划制定当中,对各个里弄的特色、有价值的历史要素、保存现状等进行考察统计,并通过专门的规章法律,分级实施保护以及改造限定,并辅以相应的补偿政策。

第二,要求明确设计区域的地理位置及规划位置,正确定位里弄空间系统在未来应当扮演的角色,这种角色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整合历史文化要素,确定地区空间概念;二是发扬尺度优势,对周围城市空间结构形成控制。

第三,了解清楚项目参与的推动力和各方利益权衡,以民众利益为本,积极寻求民众参与设计决策的途径。

基于对项目的明确定位和认识,城市设计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首先,重新明确项目范围的可能性,根据设计需求制定区域设计的整体概念和相应的设计导则;

其次,设计上尤其关注公共空间,将多元要素整合到概念中。一方面在功能上,可以对于有功能重置需要的项目,适当尺度上应该考虑混合使用的可能,并通过对交通关系的梳理,达到步行系统的建构,并使用空间手段,在特定位置寻求对城市开放的可能。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上,旨在保留或重构里弄的场所精神,整体上需要保持里弄的界面和空间结构特征,尤其是尺度的保存,可以借助类型学的方法,提取历史文化要素,并进行重新整合;

第三,保持对设计各阶段成果的反复校验,关注居民利益以及社会效益,建立目标人群对设计成果的参与机制。

现有的里弄保护项目从不同的动机出发,结合实际的项目条件,呈现出多模式的状态。但仍然处于点式的开发保护结构之中,相互间过于孤立,没有得到规划或者城市设计的很好支持,缺乏统一的明确的远景规划。这样势必造成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和难易差异过大的改造项目。这样的“多模式”是不够健康的,笔者所理解的多模式是一种改造结果的多样化呈现,它可以说是类型学中“具体——抽象——具体”过程中的那个再具体过程,并不需要多样化的改造逻辑或主张。这种多模式是植根于里弄自身的文化特色,受力于变化的城市功能系统,针对不同的改造类型和层次,自然生成的多模式状态。它更应该在一个大的里弄保护生态圈内出现,而非艰难地单打独斗。

里弄作为地域性的一种文化现象,理当成为上海有力的一座文化“地标”,应该有品牌经营的理念和意识去强化和丰富这一名称,同时这种经营必须基于城市民生的基础上,否则将会被商业行为透支而走向衰败。

里弄保护应当是整体视角的保护,这要求首先建立一个里弄的评估机制,针对现存里弄的类型、区位、价值、现况等因素作出一定判断,在此基础上,以强调联系为目标将其整合到规划当中。

对城市设计而言,对里弄的保护首先是迎合发展问题时对其功能系统的重新梳理,再是通过历史要素的整合,创造更为多样的城市文化景观和有活力的历史街区,最后,城市设计应当成为一种意识,推动相关历史保护的土地开发政策和进一步设计控制导则的制定,使得里弄保护成为一种自发式、可持续的长期运行机制,才有希望实现健康的里弄文化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的生活获得历史与文化的沿承。

参考文献

【1】冯纪忠、王伯伟. 旧城改建中环境文化因素的价值和地位. 建筑学报,1987

【2】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研究——保护、利用与发扬的城市设计原则和方法,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30501

【3】朱妮亚,卢湾区高福里地块的改造与更新(J),华中建筑,2007.03

上一篇:小学美术知识范文 下一篇:电工安全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