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3 17:20:09

城市经济研究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第1篇

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987年5月在芜湖市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会议着重讨论了中等城市的特征和它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讨论认为,中等城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一个“中”字上,要全面地认识中等城市,充分发挥它的比较优势,探索它特有的发展规律。对今后研究会开展研讨活动,会议强调要紧紧贴近城市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要把市长们面临、思考的问题作为研究会研讨的课题,要不回避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地组织研讨,共商对策。

十九年来,研究会先后在常州、九江、宝鸡、温州、攀枝花、汉中、荆沙、新乡、苏州、黄山、天水、十堰、桂林召开了13次年会、8次中等城市经济专题研讨会,分别围绕当年城市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大问题组织研讨,并多次举办征文、参观考察、小型研讨会、课题研究等活动。

在桂林召开的最近的一届理事会――第五届理事会上,会议的研讨主题围绕“民营经济与商会”展开。讨论认为,会议不久前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往只提出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大家认为这是在十六大基础上的很大突破和创新,这个突破必将促进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只有民营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去和公有经济相互融合,平等竞争,才能积极参与国有股的转让与重组,形成股份制形式的混合经济。会议进一步对民营经济的现状,如何营造发展民营经济良好外部环境,商会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讨论。

在黄山举办的2004城市发展研讨会上又着重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融入大都市经济圈;二是市不管县后将会出现和需要应对哪些新情况、新问题?与会同志对“市管县”体制的改革十分关心,讨论热烈,认为“市管县”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产物,十多年来它的确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着问题和缺陷,主要是:“市管县”体制增加了行政环节,从而降低了管理效率,提高了管理成本。同时,“市管县”体制不但没有摆脱城市的行政羁绊,反而强化了城市的行政管理职能,这与改革的市场取向是相悖的。它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弱化城市的行政管理功能,强化经济功能,从“行政区经济”转变为“经济区经济”,不再依靠行政隶属关系,而是通过经济手段促进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和配置,协调城乡共同发展。

2005年9月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上,以我国第一个进行综合改革试点的中等城市――常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常州当年的改革翔实反映了我国改革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和成功经验,并在会上首发了汤永安的著作《地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议座谈了现阶段改革的新形势、新问题,认为一个重要特征是改革面临着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更为复杂的利益关系,带来许多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座谈认为这不应归咎于改革本身,恰恰相反,是因为改革的不到位所造成的,当前改革有必要对改革的目标和重点重新加以思考。改革的目标应该从单纯的GDP经济增长转变为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改革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并使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成果,促进社会的稳定。改革的重点应该从经济体制改革转为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

研究会19年来的活动,紧紧抓住改革这个主题,以其理论观点上的鲜明性、超前性,为改革扫除观念障碍,在推动中等城市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研究会紧紧贴近中等城市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对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是回避,而是积极地组织研讨,共商对策,因而激起了城市领导同志的理论兴趣和参与活动的极大热忱,新华社为此播发了专稿:《市长们在敲理论界大门》。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已故名誉会长汪道涵,学会现任领导周道炯、王茂林、龙永枢等,以及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刘国光、吴敬琏、荣敬本、季崇威、童大林、蒋学模、胡培兆、厉以宁、王珏、保育钧、高尚全等都十分关心和支持研究会的活动,多次参加研究会的活动和会议。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集聚 城市经济扩散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已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城市经济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在向前推进,现择其要者介绍如下,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

1.城市的缘起。城市是人口、资金、产业等的聚集区。一般认为,城市的缘起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农业生产剩余,即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城市生产的发展,城市居民必须生产相应的劳务或产品以和城市之外的居民换取所需生活资料;运输体系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以外区域的产品交换必须依赖有效的运输体系。城市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经济发展的平衡,城乡之间的分野就此开始。纵观城市发展的历程,运输体系的每一次重大革新都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技术体系及运输体系使城市密度增加,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2.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中心考察稀缺资源配置状况的学科。城市经济学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犯罪和公共政策、住宅和公共政策、地方政府支出与税收(阿瑟·奥莎利文,2007),而我国学者的归纳略显不同,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城市住宅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物流、城市的环境与污染、城市政府(周伟林等,2004)。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经济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二、城市经济理论

1.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认为城市体系包括N类不同的产出品、N类不同的市场区域和N种不同的城市中心,级别高的产品在对应的级别高的市场区域被出售,每一城市体系都有以一个主要城市为中心的中型城市或小型城市群(克里斯泰勒,1933);最小费用工业区位理论认为,经营者一般在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最小的空间进行布局,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导致集聚的为集聚因子,导致扩散的则为扩散因子(韦伯,1909);市场空间竞争理论认为,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都想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样的市场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受到消费者的行为和其他企业的区位决策行为的影响(霍特林,1929),而生产者占有的市场空间大小将对其获得的利润产生影响(帕兰德,1935);利润最大化区位是收入和费用之差最大点,区位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对个别经济而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整体经济而言,是独立经济单位数最大化;前者是内部努力经营的结果,后者是外部竞争的结果(勒斯,1995)。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产业区位布局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信息的增加,产业布局逐渐接近最佳区位(普赖德,1967)。出于对市场空间、经营利润、产业竞争以及经营成本的考虑,各种产业都有向城市集中布局的趋势。

2.聚集经济理论。早在1926年,黑格就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黑格的启发下,许多经济学家对城市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集聚经济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指单一产业集中程度的外部经济,后者是反映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胡佛,1990),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波特,1998)。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企业趋向于将全部生产活动集中在接近大城市的地方,企业的区位选择又会影响市场的分布,并吸引上下游企业的集中(藤田昌久等,1999;克鲁格曼,2000;藤田昌久和蒂斯,2004),有学者对城市产业集聚的原因归纳为投入共享、知识溢出、劳动力市场共享、本地市场效应、消费、寻租等(罗森塔尔等,2003)。城市因经济要素集聚而产生、壮大,城市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潜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阶段论认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相同的发展阶段,即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胡佛和费希尔,1949),而与此相对应的划分是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1991)。我国学者的概括是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陈栋生,1993),阶段论描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城市经济崛起与繁荣。

3.增长极理论。增长理论中的平衡增长理论认为,为了使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转向更好的均衡,可以在经济中的许多部门同时进行协作性投资(罗森斯坦—罗丹,1943),但这对资本极度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有意识地培育增长极,利用增长极的推动效应和产业之间的连锁效应带动全局的发展,但需要以创新为前提(佩鲁,1988)。循环累积因果论指出,社会经济的变动是由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产出增长,而是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但首先需要产生一个初始变化,如城市经济发展,而后产生次级强化,最后产生上升或下降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初始变化,呈现出一种循环累积的演化过程(缪尔达尔,1991)。

这些理论为我们了解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市场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城市病日益显现,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理论不足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健康城市理念、紧凑城市理论、精明增长理论、理性增长理论相继出现,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优化各种要素配置,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城市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研究逐渐展开,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源于城市问题的需要(陈柳钦,2008)。随着农村改革的启动,农村经济活力逐渐得到释放,改革重心随之转移到城市来,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改革等问题,对城市的研究日渐加深,主要体现出版的学术专著增多,研究内容日益扩展,研究手段更为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增强。

四、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

关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两种路径的争论,即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和以企业为核心的市场主导,这与所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的争论是一致的。

1.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政府层级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是逐级授予的,权力大小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行政权力的大小将涉及制度垄断程度和所覆盖的范围,城市作为地方政府发号施令的中心,自然形成以大管小的城市行政级别体系,造成城市建设资源沿行政层级向大城市集中,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具有更多的自(弗农·亨德森等,2007)。这种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以典型的计划经济形式实现对资源的配置,国家取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中心,由于建设资金的不足,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抽取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等资源,并且附以户籍等计划手段加以固化,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色。政府集体意志对资源的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三线建设”时期产业布局的“山、散、洞”特征就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规律截然相反,这一仅有的扩散效应带有非常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首先启动,城市改革继之,实行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但前期侧重计划手段,采用价格“双轨制”对经济增量部分进行资源配置,这种双轨制逐渐过渡到单轨制,继续先前的剪刀差和农村税费等形式推动农村资源向城市的集聚,这一过程持续到上世纪末期。21世纪始,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基本上实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单轨制,城市从农村抽离资源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于产权的未定,政府通过垄断的资源抽取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对农村资源有选择性的抽取,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独占权使得城市“土地财政”现象非常明显,城市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经营城市现象,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行政干预的导向逐步从限制转为积极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也因此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显著绩效,但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城市化泡沫以及较高的社会总成本(徐琴,2004)。同时,21世纪开始实行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政策与上述抽离现象同时并存,两种相对的力量博弈结果如何是可以想象的,如果在资源等关键领域没有重大突破,城市经济行政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强化。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五、关于城市经济的几点思考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营销策略;城市竞争力

城市营销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国家营销》,在书中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一个国家也可以像一个企业那样用心经营,因此国家营销应当突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1]。目前理论界沿用最多、最被认可的是他在城市营销的系列论著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城市营销定义:“城市营销是指为满足城市目标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和设计,成功的城市营销应使市民、企业对其所在的社区感到满意,游客和投资者对城市的期望得到满足”[2]。国外“城市营销”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南部各州城市开始陆续关注“营销城市”。20世纪70-80年代,城市之间竞争加剧,企业在选择地点时有了更多的议价能力,城市营销目标开始体系化,并通过竞争分析和市场分析架构城市发展战略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开始寻找对自己而言最具竞争优势的利基市场,更注重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营销。

在中国,“城市营销”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城市主要通过宣传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以及优惠的财税政策来吸引投资,“城市营销”是潜意识的。90年代中后期以后,城市之间竞争的焦点由争夺政策和资金转向市场争夺“顾客”。“城市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经营理念,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重视。城市理论界普遍认为,一个以提升城市形象及其竞争力的城市营销时代已经来临。目前泉州正面临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良好的发展机遇。推行泉州城市营销,是提升泉州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推动城市品牌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需要;更是促进城市化发展、建设海峡西岸核心城市的需要[3]。通过实行一系列的城市品牌推广策略来建立自己的城市品牌,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人才、旅游者等,达到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目的。因此,推进泉州城市营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泉州城市营销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泉州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会,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区位优势明显。民营经济发达,产业集聚状况良好,拥有安踏、七匹狼、特步等原产地知名品牌。与港澳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侨乡优势明显,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

(二)劣势(Weakness)

泉州境内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4/5,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限,不利于大型工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化不高,民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城市高等教育不够发达,融经济技术于一身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紧缺,科研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政府推销能力较低,城市关注度低,厦门的城市关注度排名在第10位,而泉州排在第38位[4]。

(三)机遇(Opportunity)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写入“十一五”规划中,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作为地处环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核心城市之一的泉州是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日前通过的《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中,整个海峡西岸的交通要道将进行全面优化,泉州将成为海西重要交通枢纽。2006年泉州第一个台商投资基地建立以2008年11月4日两岸全面实现三通,这些都将有利于两岸形成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互动,泉州应把握好这难得的发展机遇。

(四)威胁(Threat)

近几年来,同属于沿海城市的厦门、福州等与泉州的城市定位存在相似之处,并且凭借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在招商引资、旅游、人才等方面对泉州产生了一定的威胁;省外温州、东莞等地都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以期在城市日趋加剧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削弱了泉州的对外吸引力。纵观全局,泉州目前正处于前有标兵,后有逐者的境况。加上泉州国际化进程缓慢,较少大型跨国企业在泉州设立区域营运中心,产业国际化发展促进作用小,不利于泉州城市形象的提高,也阻碍了泉州品牌的打造和推广。

二、泉州城市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大泉州品牌城市战略规划

从城市营销的角度看,泉州城市品牌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大泉州城市品牌战略规划。品牌资源虽然十分丰富,各个县域有自己的区域品牌,也拥有七匹狼、安踏?、特步等知名企业品牌,先后也赢得了“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等一系列殊荣,但缺乏整合,对城市品牌建设缺乏统一领导和系统规划,品牌营销活动较零散。一方面使得城市总体品牌不够突出,品牌形象较模糊,出现县域品牌、原产地知名品牌高于城市品牌的局面,没有与知名企业达成企业品牌和城市品牌联合的战略共识,各个县域品牌也未充分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城市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并不高,大多数泉州的城市顾客仅仅把泉州定位为一个生产制造型城市。城市营销实践仍然是停留在“城市推销”的阶段,还没有真正把“通过满足城市顾客需求,进而提高城市竞争力”实际上在软硬件的建设以及城市服务方面与同水平的城市有一定的差距[5]。

(二)资本人才流失严重

泉州作为沿海开放较早的地区,泉州市市场经济发育早,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晋江、石狮等地,经过20余年的高速增长,已成功地实现经济的起飞。但近几年,泉州出现了不少民营企业外迁的现象。泉州资本和品牌双翼齐备的企业(如安踏、七匹狼)纷纷将总部迁往厦门、上海等大型城市,恒安集团、达利集团、石狮金苑服饰等企业纷纷将自己劳动加工环节迁往江西、湖南等内地,使泉州区域产业经济初步呈现外迁的潜在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民间资金的一次调查显示,目前泉州可用投资民间资金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6]。但是泉州民间投资扩张的动力不足,其雄厚的民间资本的能量仍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大多数企业选择投奔具有区位优势的京浙沪等地投资兴业。目前泉州不少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流失的现象,据专家测算,企业的人才流动率约为15%左右。其中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尤为严重,人才的流失,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7]。

(三)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品牌营销意识较薄弱

在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泉州市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其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提高泉州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而科技企业孵化器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泉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泉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源泉,是泉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泉州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然而,泉州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创业、创新的文化氛围营造力度不够,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社会认知度低,孵化器品牌经营意识较薄弱。

(四)旅游资源优势开发不足

泉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泉州无论从它的山海资源、文化资源来讲都比较具有竞争力。旅游资源丰富,有巨大潜在客源市场。不过泉州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大多数旅游者不了解泉州丰富的旅游资源,泉州旅游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旅游市场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旅游者的满意度较差,来泉旅游者普遍反应,泉州旅游交通系统混乱,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三、泉州城市营销目标市场的营销重点分析

(一)投资者

属于动态流动市场。所有的城市都在追逐投资者,泉州也不例外。这种投资群体可以分为:一是现有产业部门的资产所有者,需要区分其中的优势产业,促其稳定发展并为其扩张提供支持,尤其在税收、投资政策、用地供给和人才需求方面。二是新的产业部门的开发商,可分为创新产业和迁移企业。创新企业一般为中小企业,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平台和扶持政策。迁移企业主要指实力厚、业务广的大型公司,对泉州来讲,需要泉州政府提供高效的政务、有利的税收、迅捷的信息咨询、更对象化的配套服务,并能随着企业经营目标的转移及时调整[10]。

(二)居民(人才)

属于弱流动性市场。城市发展需要动态地保证城市居民的数量平衡,并吸引具有较高能力的素质型居民。对居民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进行调研,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此营销的重点是:要构筑适宜的居住环境,并根据不同阶段、阶层的消费群体特征,完善相应的内容建设。

(三)旅游者

属于强流动性的市场。进一步可以分为休闲旅游者和商务旅游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扩大对城市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商务旅游对城市的作用更具特殊性,它属于利润较丰的高端市场(“80-20”现象:80%利润来自20%的高端市场)。在会议和参加展览的闲暇去观光旅游,还会产生吸引投资者的效果。根据调研的数据显示来泉的旅游群体收入水平普遍集中在中低水平500-2000元之间占了87%,在中高收入这一群体上的游客很少,拓展不足。这一部分人可作为泉州城市营销的重点,努力做到:一是有较为发达的商务、会展条件,能够提供良好的发展商机;二是能为商务活动相关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有完善的住宿、娱乐、会所等服务设施。

四、泉州城市营销的基本策略

城市品牌传播的受众一种是城市市民;另一种是城市的投资者、游客、政府官员。对市民的传播目标主要是通过充分传播,明晰城市定位,增强市民的认同感,提升市民的自豪感,促使市民与政府共同为建设城市品牌体验而做出贡献。对外传播的则主要是促使人才、投资者、旅游者、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对城市形成从知名到完整的认知,造就期望的联想,促进品牌偏好,形成品牌拉力,提升原有的品牌体验,进而达到城市发展战略以及城市营销的目标[10]。

(一)正确形象定位

目前泉州面临第二次创业阶段,根据泉州市规划提出的基本定位,政府可以进行大泉州战略规划,整合县域品牌和企业品牌资源,明确战略定位,统一口径,对外传播品牌定位和形象。泉州曾经是“海丝起点”,“东方第一大港”,海丝文化传播的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现象,亦是一种包容、鼓励创业、创新的海洋文化精神;泉州又是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侨乡优势凸显,因此可以将泉州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为海丝古港•海峡泉州-闽南创业新城。

(二)重视企业营销

城市的核心价值是城市品牌,泉州要重视塑造城市统一的总品牌、各分类的子品牌。开展城市品牌营销,建立城市品牌战略与企业品牌形象识别系统。整合城市优势的“产品资源”,建立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如建设独具特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完善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设泉州全民行为识别系统,提高城市营销意识,提高软硬件方面的服务水平,做好“服务产品”营销。

(三)积极利用广告

泉州应该制定整体的宣传推广计划,加强城市形象宣传。结合泉州自身的特色制作系列城市形象广告,在央视的“魅力中国”等节目中宣传“魅力泉州”,提高泉州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中国•泉州”的宣传力度。举办以城市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大赛,创作反映泉州城市形象的文学、影视、艺术作品,深化城市文化内涵,积极塑造创业创新城市文化品牌,打造泉州创业之城、品牌之都的形象。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措施,与知名企业达成企业品牌和城市品牌联合的战略共识,鼓励本地知名企业在广告中表明“中国•泉州”字样,把泉州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进行并行宣传;与企业合作,在纸巾、扑克牌等上面印制有关泉州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介绍及旅游景点介绍;发挥高校大学生的辐射作用,如可以在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邮寄包中附上关于泉州城市的简介,重点包括城市名片、城市特色,城市旅游景点等。

(四)加大网络营销

首先,建立城市形象网络名片。整合网站资源,注册有权威性的网络名片,建立泉州城市网络名片。将泉州政府、企业等各种网站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各网站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统一口径,统一服务于海丝古港•海峡泉州-闽南创业新城的城市品牌;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建立链接,加强对外传播泉州城市品牌。其次,注重城市网络营销。围绕城市营销主题主办相关论坛,可以开通虚拟社区群,创建城市营销主题论坛,以促进城市居民交流;设置大众论坛,城市博客,企业博客等,以使城市居民发表对城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开展电子邮件营销,提供免费邮箱服务,宣传城市建设成就等,提高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利用网络传播迅速、便捷的优势进行全方位的城市网络营销,传播城泉州市品牌。另外,面向泉州城市营销对象的营销策略。要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确定目标受众,建设反映目标市场需求的城市产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五)加强组织保障

首先,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政府作为城市营销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营销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在打造泉州城市品牌的过程中,泉州市政府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进一步完善大泉州城市格局,通过对城市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整合各县区分散的品牌,准确定位,统一口径,加强战略协同,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大泉州品牌形象[14]。

其次,成立专门从事城市营销的非营利组织或部门,该组织或部门属于事业编制,可以不受政府换届的影响。由于城市行政系统的划分和区隔,以及政府官员任期的有限性和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政府行政体系中营销职能的制度性缺乏,这些都是城市营销组织确定上的难题[15]。所以,泉州市应建立了统一领导、多元协调的城市营销组织网络和领导机制,对泉州城市营销进行项目管理。通过“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高效率地处理需要跨部门解决方的复杂问题,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好的营销效果。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将城市营销作为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在政府的经费规划中做出安排,为营销提供一个稳定的财务支持。引进商界等社会力量,吸收更多的企业运作方式,通过自身的宣传服务成果来争取更多的合作伙伴和资金的募集[8]。要对掌握的经费进行精打细算,按照整合营销的理念实施城市的最大化营销[12],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化的效益。

五、面向泉州城市营销对象的具体建议

(一)针对居民(人才)的营销策略

首先,调动市民参与城市营销。城市营销可以增进市民的自豪感和对生活的满意度,从而增强市民的爱乡主义观念,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鼓舞市民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去[11]。市民是城市的核心和灵魂,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地居民在本地接触外来人员或当地居民外出接触其他地方的人员中,当地居民是信息的重要传播者[12]。泉州的城市营销策划、规划和实施应吸收市民参与,以体现市民的意志,使市民在主观上把城市营销当成自己的事情,如让市民充分了解泉州城市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经济文化发展的成果、在城区主干道投放巨幅的城市公益广告等。

其次,改善居住生活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广纳人才。在吸引人才方面,要突出泉州发展对技术、管理等各种人才的巨大需求,努力营造一种广罗人才、人尽其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创业创新的社会环境氛围。在我们一份《关于泉州就业环境与城市发展的问卷调查》中为吸引人才留泉工作的分析,泉州要加强完善人才制度和政策,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加强城市精神文化建设和人文关怀,增加对泉州城市的满意度。在营销渠道上要注重网络营销,据我们问卷统计发现39%的求职者通过网络招聘的途径了解泉州的人才需求信息,占最大比例,说明网络就业信息宣传这方面是人才供求的一个重要渠道。要重视泉州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使求职者充分了解泉州的人才需求信息,了解泉州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针对投资者的营销策略

1.注重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规划,实施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撑大城市骨架,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建设对吸引外地资本在泉投资创业的先导作用。尽力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创业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为投资商服务的机制.提升产业层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建设力度,尤其是软件方面的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名牌企业奖励措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5]。发挥会展业集约效应,发展壮大行业协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其在招商引资的作用。办好投资洽谈会、投资环境说明会、项目推介等活动,扩大泉州的影响力。同时要重视网络招商,网络传播迅速、便捷的优势。在吸引外来资本和资源要素方面,要突出泉州在海峡西岸经济圈的地位,悠久的历史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巨大的商机潜力和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优势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特别要注重对外营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投资环境。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泉州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对投资者来说,要着重营销产业政策和投资环境。一要积极对外营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风险投资和社会民间资本引进,帮助企业寻求合作伙伴,以达到“多方出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13]。二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高新科技孵化器管理经营经验和运作的模式。如深圳积极培育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了完善的风险融资担保体系;如天津开发区,革新管理思维,积极营销投资环境,这些管理和营销经验都值得泉州城市营销者借鉴。

(三)针对旅游者的营销策略

1.明确泉州旅游品牌形象定位,提升旅游配套功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泉州要准确定位,发挥优势,打造品牌指引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将泉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为魅力泉州-闽南文化之都。塑造城市旅游品牌,总品牌(魅力泉州-闽南文化之都)和五个旅游子品牌(宗教文化圣地、海丝文化、滨海旅游、特色民俗文化、探亲访友闽台缘)。为此,泉州应当大力提升旅游功能,完善旅游交通系统,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构建旅游服务评价系统,提高旅游区的服务水平。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旅游纪念品,可以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纪念品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的愿望和需求,积极发挥多元文化宝库优势,进一步拉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2.进行主题创意策划,注重旅游体验营销和网络营销。现在旅游活动体验化趋势明显,泉州要在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创意,注重旅游的体验营销。如可以充分挖掘海丝文化的内涵,如举办海丝航行国际大赛,建设海丝主题公园,举行海丝文化节期间,组成海丝体验团,按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行程重游故地,让旅客真正体验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之旅。同时,注重旅游网络营销,通过拍摄优质的视频来体现旅游景点美感,把这些精美的视频到网站上,通过论坛发帖、博客营销、邮件营销、搜索引擎广告、交换链接等网络渠道,向旅客营销泉州旅游资源,宣传泉州城市的旅游资源。

六、结语

在全球经济日益开放的趋势下,城市之间的竞争使得传统上的被动城市经营日渐变得主动,泉州市应尽可能的利用城市自身特有的资源、产业、形象等区域条件上的优势来吸引企业、居民或游客,通过城市营销的开展与实践,在营销的互动中深入理解其所处的竞争环境,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选择科学合理的营销战略,凸现城市特色、获得城市竞争优势,确定更适合城市发展的产业与政策,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并注入新的活力,达到全面提高泉州市竞争力的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国家营销[M].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Philipkotler,DonaldH.Haider.H.voogd,Marketingplaces,theFreePress,NewYork.1993.

[3]苏耿聪.推行城市营销打造“品牌泉州”[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67-69.

[4]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5品牌:城市最美的风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刘世江,蔡自兴.泉州城市营销战略定位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07(5):65-69.

[6]吴云旋.泉州企业外迁调查[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10):26-28.

[7]林善炜.福建侨乡民间资本发展问题探析[J].福州党校学报,2005(1):37-42.

[8]王园园.济南市城市营销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26.

[9]王园园.济南市城市营销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42-44.

[10]蒋筱翡.我国城市营销的对策探析[J].消费导刊,2007(8):18-19.

[11]杨军.旅游营销:对内营销一个被忽视的角落[J].中国旅游报,2006.

[12]刘向晖.网络营销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34-337.

[13]瞿群臻.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论[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5:128.

[14]宣捷,毛静.泉州城市品牌营销战略构想[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5):12-14.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第4篇

大家好!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成立已经20年,今天我们在美丽古老的河南安阳召开“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建会20周年暨2007城市发展研讨会”,首先让我代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对安阳市领导给予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来自北京中央有关部门,全国各地各城市的领导、学者和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是1987年,在德高望重的原会长汪道涵、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同志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成立的。1986年,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在上海宣布成立,标志着城市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建立和研究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徐正元同志当时兼任芜湖市社科所所长职务,致力于中等城市问题的研究并作为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了更好地与各地、各中等城市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协作研究,提出了建立一个专门研究中等城市问题的学术团体的设想。刘国光同志非常支持这一设想,并希望挂靠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作为学会的一个分会。这一建议和设想得到学会会长汪道涵的赞同和批准,并予以全力支持。他明确指示,可先在上海经济区范围内筹备,然后再逐步扩大全国。根据汪道涵同志指示,开始由芜湖、常州、沙市、宁波、九江、温州六个城市组成筹备组,接着由筹备组成员分别联系其他城市,使筹备组很快扩大到全国范围的23个城市,从而加快了筹备工作进度。同时,由筹备组与中央编译局《比较》杂志、《世界经济导报》共同发起召开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收到应征论文200多篇。经过充分筹备,于1987年5月26日在芜湖召开了成立大会暨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正式成立。

1987年5月26日至今整整20年。20年,中国经济社会得到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上升到43.9%,城市的经济实力明显加强,正在发挥着强有力的经济中心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居民开始过上和谐和幸福的生活。作为国家城市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的中等城市,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国城市化,对建立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许多中等城市经过20年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更多的中等城市充分发挥潜力和优势,发扬城市历史和现实特点,建设成为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相当吸引力的特色城市或品牌城市。

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成立20年来,在研究会成员,特别是成员城市领导的支持下,研究会组织了大量的研究、调查和交流活动,举办了许多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有力地推进了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是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年会和各种研讨会。研究会20年在不同的城市举办了22次研讨会或年会。徐正元同志已经对每次会议整理出简要的材料,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印发给大家。

二是联系中等城市实际和需要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研究。如:“中等城市与城市化”课题研究,其中包括对发展和建设小城镇问题,城市经济结构问题,城市体制改革等问题的专题研究;

私营经济问题研究;

中等城市经济治理结构问题研究,其中包括城市的经济指标体系,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经济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以及市民的参与等专题研究等。

三是做好书刊和会讯的编辑出版工作,及时反映研究会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已出版《中等城市经济从书》5册,会议专辑10册,并不定期出版《中等城市经济会讯》。同时,除了通过会议和《会讯》加强与各城市的联系外,也为一些城市做了牵线搭桥、沟通信息和咨询参谋等服务工作。

四是积极地推进研究会的组织建设。按照研究会章程规定,研究会先后产生和改选了四届理事会,现一届是2003年11月第13次年会选举产生的第5届理事会,现有团体会员单位170个,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的86个城市中。有97名城市的市长或市委、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参加本会,研究会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吸收城市领导、管理人员和学者专家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

此外,研究会还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活动,注意加强与其他学术团体的联系与交流,并通过《会讯》进一步扩大研究会的影响。

前一时期,研究会曾约请发起成立研究会的一些老书记、老市长座谈。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充分肯定了研究会20年来的工作成绩和收获,同时也认为,当前研究会面临新问题和诸多困难,特别是,以市长为主要对象的学术团体,在现职市长工作繁忙,缺少时间和精力顾及的情况下,增加了推进研究工作的难度。即便如此,只要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正确方向,更加积极工作,不断创新方法,仍然可以把研究会的工作推向前进,取得新的成绩。从研究会的实际出发,总结研究会的经验,今后要坚持以下方向和原则:

1、抓住改革主题,为改革扫除观念障碍。实际上研究会一成立就遇到这个问题,这时中国改革还处于争论阶段,特别是成立不久的三年治理整顿期间,曾一度因经济上出现的问题而掀起了一股怀疑、否定、批判市场改革取向的潮流。对此研究会在1988年首次年会上态度鲜明地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方向,指出治理整顿的根本目的就是扫除改革的路障,解决问题的出路只能是全面地深化改革,而不能一出问题就回到计划经济老路上去。同时这次会议通过常州经验,提出不应消极地把治理整顿仅仅理解为后退,而是通过改革积极地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做到既有退也有进,既有下也要有上,一些城市从这次会议受到启发,派人到常州参观学习,使治理整顿成为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契机。总结这次经验,以后研究会一直重视在推动中等城市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发挥作用。

2.“市长们遇到、思考的问题就是研究会研讨的重点课题”。力争更好地贴近中等城市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对于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是回避,而要积极地组织研讨,共商对策。例如1988年初召开“乡镇企业发展研讨会”, 1991年在浦东召开“浦东开发与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 1997年在诸城市召开 “股份合作制研讨会”等 ,都是征求市长们意见确定的。

3、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根据对学会是群众性学术团体的理解以及研究会成员的主要对象是市长和经济实际工作者的现实,在确定会议主题和研讨内容时更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会理论普及宣传的作用,避免抽象的理论探讨。其次,坚持群众团体的性质,不以行政工作的办法办学会,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但依靠而不依赖,注意发挥理事的作用,包括会场的布置采取圆桌会议形式,便于畅所欲言,发扬学术民主。

我们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加速推进城市化的新形势下,研讨如何打造城市个性,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全面发展。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但是随着工业化开始迈向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阶段,城市的增长潜力将越来越不取决于城市的规模,而是取决于城市的功能和其辐射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既要注意量的扩张,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而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缺失个性,单纯地以GDP为中心,把GDP作为衡量城市发展的唯一标志,“千市一面”的现象比较突出,片面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忽视提升城市质量和城市全面发展的情况相当普遍。所有这些都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也不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要把着重点放在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城市个性,突出城市的特色上,特别是高层次的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功能,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研究、总结各城市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要求各城市选择本市最具特色的一个方面,比如发展战略、经济结构、城市品牌、自主创新、文化产业、城乡协调发展,有重点地总结、介绍城市发展的新鲜经验。会后,研究会准备将这些经验编辑出版专辑,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

祝会议圆满成功!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文献述评

城市作为类似于区域经济的经济活动集中地,城市的经济增长同区域经济增长一样,也要依靠资本要素、劳动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支撑。国内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估算的代表性研究有金相郁(2006)、俞立平等(2006)、姚先国等(2007)、高春亮(2007)、李培(2007)、柯善咨等(2008)、邵军等(2010)等。下文主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一、对中国主要城市全要生产率估算的研究

金相郁(2006)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中国41个主要城市在1990年至2003年期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发现:尽管有些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但是其规模效率是下降的,城市的生产效率没有达到最佳规模状态。所以城市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不是技术利用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因为他们发现城市规模增长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

俞立平等(200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城市的经济效率进行研究,发现城市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城市规模效率与城市人口呈正相关关系,增加城市规模能够提高城市效率。这一点恰恰与金相郁(2006)得出的城市规模增长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的结论相反。俞立平指出中国近年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呈轻微下降趋势,城市规模效率呈低速增长。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城市以东部地区城市为主。因此,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技术进步。

高春亮(2007)利用包络技术估算我国1998年至2003年216个城市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和规模报酬状态,对扩张时期城市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改善,城市总体在良性轨迹上发展,但是部分大城市缺乏规模效率,投入-产出比例失衡,而部分中小城市技术效率不足,要素使用效率低下,主张合理化要素配置和提高要素使用效率才是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

李培(2007)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中国216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地区间差异比较,但是没有将全要素生产率纳入该研究的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中研究,没有探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集聚效应的关系。

柯善咨等(2008)考虑了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工业集聚和城市生产率的内生性、邻近城市间的外部性构建了空间计量联立方程,利用2005年数据对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进行了截面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工业的相对集聚和劳动生产率互为因果、互相强化,工业集聚和生产率在相邻城市间有明显的空间粘滞性和连续性。这一点与俞立平等(2006)得出的城市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结论相左。柯善咨发现我国城市就业的空间密度过高,其拥挤效应导致生产率降低。

刘秉镰等(2009)使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1990年至2006年中国196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此期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加2.8%,并在此期间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不过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还处于投入增长阶段,整体效率较低。但是俞立平等(2006)研究指出中国城市2001年至2004年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总体上是呈缓慢下降趋势的,城市规模效率呈低速增长。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城市以东部地区城市为主,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是加快技术进步。

邵军、徐康宁(2010)基于Malmquist指数分析法测度了我国城市生产效率增长、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研究发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城市生产率的增长率持续下降,并连续多年呈现负值是由技术水平下降导致的,但城市效率水平同期却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进。地级市的平均Malmquist指数及效率改进指数,要高于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向后者的趋同;西部城市的生产率增长与东部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生产率水平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二、对中国部分地区的城市全要生产率估算的研究

对地区城市和省内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代表性研究有:姚先国等(2007)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1999年至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国民经济的技术效率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并研究了2005年各城市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经济效率所需要调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数量。文章认为提高产业技术效率,优化投入要素的组合比例,加快技术引进和技术追赶步伐是推进长三角地区GDP增长的有效途径。

孙秀丽等(2007)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2004年山东省17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相对有效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山东省整体上在城市发展方面的投入产出方面还比较均衡,有11个城市属于DEA有效(济南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临沂市、菏泽市),处于DEA有效的11个城市均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阶段,都是规模有效的,其投入产出比均已经达到最优。在非DEA有效的6个城市中,处于规模递增阶段的有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德州市,这些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潜力。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的只有聊城市、滨州市。

余敦等(2007)采用2001年和2002年数据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效率进行打分,发现江西省城市效率得分悬殊,区域差异很大。南昌市在所有城市中平均得分最高(93.32),而宜春市得分则最低(59.71),最高得分是最低得分的1.6倍。按效率值分为4类城市:第1类为只有南昌市;第2类包括九江、萍乡、景德镇;第3类包括赣州、新余;第4类包括抚州、上饶、鹰潭、吉安、宜春。

高炜宇(2008)采用Malmquist效率指数分析方法,选取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杭州、青岛、南京、成都、武汉、大连、沈阳、济南、哈尔滨,对国内大城市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国内大城市生产效率普遍提高的过程中,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生产效率正在加快提升,同时国内大城市的发展路径和发展阶段已呈现出多样性。

三、对国内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文献的述评

从以上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文献回顾中不难看出,一些已有成果不仅估算和分析了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特点,还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探讨推动生产率发展的积极因素及阻力,使国内学界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然而,一方面,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的变化方向的研究,不同文献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多数研究没有考虑城市经济总量增长所付出的土地、生态和环境代价,这显然忽略了近年来存在并不断加剧的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生态、环境之间的诸多矛盾。这些已有研究成果存在三个方面的局限性有待改进。

(一)研究视角方面需要拓展

第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视角十分单一,多数研究都局限于区域层面的、城市层面的、产业层面的单一层面研究,很少有研究把不同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整合,分析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关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及地区间差异的研究较少。第二,无论是区域层面的、城市层面的,还是产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效率研究,缺乏对研究对象所处经济环境的考量,缺乏对研究对象与本体外部经济联系的考虑。第三,以往研究中均未考虑集聚因素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没看考虑环境污染对各个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没有把我国目前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生态和自然环境的压力因素纳入城市经济增长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中。在投入方面,仅仅关注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的城市经济增长投入要素,忽略了土地、生态和自然环境等投入到城市经济增长中的机会成本;在产出方面,这些研究文献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时都使用地区生产总值或者行业产值、增加值等纯经济指标作为产出。而这只是经济指标,不包含其他社会指标信息。为了这个经济指标,我们付出的绿色代价并没有被核算进来。只是单纯考虑经济增长总量的大小及增长速度,忽略了城市经济增长的“非合意”产出,如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这种研究视角下估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忽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二)多数研究以静止的、孤立的眼光分析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范式需要改进

具体总结为四点:第一,没有考虑到中国城市面临的特殊历史环境,把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放在孤立的、不变的“真空环境”中来研究,尤其是忽视了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包括城市化、集聚经济等城市外部环境因素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第二,没有细分集聚经济的正外部性效应给城市经济增长带来的资源优势及发展机遇,对城市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即如何最大限度利用集聚经济的正外部性效应来提高城市全要素生产率问题较少得到学者关注。第三,没有度量和剔除集聚经济的负外部,如环境污染,人才拥挤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负面影响。因而不是从城市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出发来研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这要求在研究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中,必须把城市环境压力纳入分析框架。如果忽略环境污染成本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我们依据传统的估计方法可能得出与事实相悖的结论,如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测度的某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但环境污染严重;然而一些城市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高,但环境污染控制较好。忽略环境污染代价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是不全面的,不能正确地衡量城市经济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要从动态的、发展的视角看待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第四,对城市群内部、城市群之间、区域内部的城市群之间、区域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等不同层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收敛性检验问题分析的不够详细、不够深入,造成诸多分析结果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所谓东中西的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变大或变小宏观层面,而对地区内部、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差距问题却是“雾里看花”。

(三)对全要素生产率估算方法的选用方面值得商榷

第一,估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使用较为单一。多数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见表1),却不能给出估计结果的统计显著性水平。考虑到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性、要素价格数据缺乏和统计观测误差,一些基于索罗余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等非参数方法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可能存在偏差。第二,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等非参数方法的经验研究中变量选取理论依据不足,随意性较大。有的研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时,反而没有采用多投入和多产出指标,从而没有发挥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突出优势。第三,未考虑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有的研究假定技术效率改进只是一种趋势变化,不能体现禀赋和体制因素的作用,这与发达国家的稳定增长比较相符,并不适合于受体制和区域政策影响较大的我国城市经济增长。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的突出优点是能够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考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可以消除早期生产率估算研究中“两阶段”假设矛盾,为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所以也可以考虑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算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四)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因素考察,必须兼顾城市内部结构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的良性互动

以往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包括人力资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而考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不能照搬区域层面的研究思路。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集结点和增长极,城市经济被所在的区域经济大环境包围着,是在吸入、集聚区域资源和辐射、回流城市资源的循环中发展。所以,在考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因素时,必须既要考虑城市内部结构因素的影响,又要把外部环境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只有把内外两个方面及其良性互动都放在同一个研究框架中,才是符合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客观经济现实的,从中得出的结论才是稳健的、可信的,才能对现实经济发展有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金相郁.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0-2003[J].上海经济研究,2006(7).

2、俞立平,周署东,王艾敏.中国城市经济效率测度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6(4).

3、高春亮.1998-2003城市生产效率:基于包络技术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7(1).

4、李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差异[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7).

5、柯善咨,姚德龙.工业集聚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因果关系和决定因素――中国城市的空间计量经济联立方程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2).

6、刘秉镰,李清彬.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J].南开经济研究,2009(3).

7、俞立平,周署东,王艾敏.中国城市经济效率测度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6(4).

8、邵军,徐康宁.我国城市的生产率增长、效率改进与技术进步[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

9、姚先国,薛强军,黄先海.效率增进、技术创新与GDP增长――基于长三角15城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2).

10、孙秀丽,张金禄,田卫厚.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对有效性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07(7).

11、余敦,付永琦.江西省城市经济效率分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6).

12、高炜宇.国内大城市生产效率的对比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11).

13、刘光岭,卢宁.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8(10).

*本文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青年促进会课题项目(QCH201120)。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第6篇

李铁映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会长

顾秀莲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荣誉顾问

王茂林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

程安东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副会长

王梦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副会长

汪光焘 建设部部长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副会长

李德水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副会长

陈佳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顾问

罗海藩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王荣轩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李荣怀 太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名誉副会长

林兆木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张卓元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杜复新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学会常务理事、理事】

丁海中 中共马鞍山市委书记

王雅安 中共朔州市委书记

王国正 中共临汾市委书记

王晓林 山西省交通厅厅长

王跃飞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秘书长

王守祯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

王启敏 中共黄山市委书记

毛超峰 中共周口市委书记

刘云柱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刘赐贵 厦门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许荣怀 湖南湘江涂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天君 中共新乡市委书记

吴昌续 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吴登昌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李荣杰 安徽省蚌埠丰原集团董事长

张杰辉 中共鞍山市委书记

李豆罗 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福成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董事长

李忠金 安徽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李建新 湖南长丰集团董事长

陈天会 十堰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志强 湖南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陈世礼 中共淮南市委书记

陈川平 太原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

陈君文 常德市人民政府市长

沈卫国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怀文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张津梁 兰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建欣 中共忻州市委书记

罗碧升 湖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范燕青 中共常州市委书记

赵 鹏 中共盐城市委书记

郭良孝 中共大同市委书记

祝业精 长春市政协主席

夏 耕 青岛市人民政府市长

陶一山 湖南唐人神集团董事长

黄天锡 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崔晋宏 山西华杰集团董事长

阎沁生 山西省政协代秘书长

梁稳根 湖南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彭建勋 国家煤炭安全监察局副局长

鲁平益 湖南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曾献兵 湖南省常德卷烟厂厂长

靳绥东 中共安阳市委书记

詹 毅 福建省工商局局长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第7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英文译名:China Society of Urban Economy缩写 CSUE)。

第二条 本会为从事城市经济研究的全国性、群众性、专业性学术团体,由从事城市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和专业人员、城市经济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为独立法人单位。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组织和推动城市经济研究和学术交流。

第四条 本会的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团登记管理机关为国家民政部。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总部设在北京。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业务范围是:

(一)组织和推动城市经济研究,开展相关学术活动,举办学术会议,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学的发展;

(二)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成果,协调各地城市经济研究力量,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攻关研究;

(三)承担国家、省、城市及有关部门委托的研究项目,提供咨询服务;

(四)不定期的评选城市经济、城市科技方面的优秀成果,并向有关部门推荐;

(五)编辑出版有关城市经济方面的书籍、刊物、资料及出版学会会讯;

(六)举办讲座、培训班,培训城镇经济教学人员和城市经济管理干部;

(七)组织城市经济方面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八)组织与本会业务相关的咨询服务实体机构。

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员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

第八条 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会的章程;

(二)从事城市领导、城市管理和城市经济的工作人员、企业家及从事城市经济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中,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达到相当学术水平,并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员;

(三)自愿参加本团体的活动,按期交纳会费;

(四)关心、支持学会工作。

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秘书处审查符合会员条件的,提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通过;

(三)由理事会授权秘书处颁发会员证书。

第十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会的活动;

(三)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会的决议;

(二)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须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书。会员如一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的活动的,可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三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其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五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批准。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第十七条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第十八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领导本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

(八)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九)决定其他须由理事会决定的事项。

第十九条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2/3以上理事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特殊情况,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 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不超过理事的1/3。常务理事会对理事会负责,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项的职权。

第二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时采取通讯方式召开。

第二十四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本会业务领域内有突出工作成绩、研究成果,并有较 大影响;

(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最高任职一般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五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五年。(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大会2/3以上会员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七条 会长或副会长担任本会法定代表人。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条 本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二十九条 本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执行和实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会长的决议和决定;

(二)主持办事机构(秘书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三)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四)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常务理事会或会长、及主持工作的副会长集体审批决定;

(五)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六)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条 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三十二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三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四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五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 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七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八条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九条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章程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十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一条 本会由于某种特殊情况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二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三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活动。

第四十四条 本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五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事业。

第八章附 则

第四十六条 本章程经2003年9月5日在太原召开的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七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理事会。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第8篇

7月29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主办,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论坛以“新格局、新使命、新跨越――总部经济助力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推出了《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2011~2012)》,了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完成的“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2011)”。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50多个城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知名总部企业代表400余人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是关于总部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高层次、高水平、综合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名誉副会长林凌,中共成都市市委常委黄建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谭维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社长张巨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夏农,北京市发改委委员洪继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赵弘,首钢集团总经济师毛武等十几位嘉宾通过主题发言和圆桌访谈的形式,研讨了总部经济推动城市转型和传统工业区改造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热点问题,交流了中心城市、城区通过发展总部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实践经验。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在讲话中指出,发展总部经济,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城市的创新资源增强整体创新能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总体上看,总部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的战略路径,也是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龙永枢表示,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应积极发挥成都等中心城市的“领头羊”作用,以总部经济模式建立起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以企业为载体、以共赢发展为动力的合作机制,推动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社长张巨功主持了下午主题发言。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区长夏先义、中共江西省丰城市市委副书记邹小平、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艳、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费丽明、宁波市江东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罗之聪、成都市龙潭总部经济城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商虎军等分别围绕各自城市、城区以及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发展特点及成功经验进行了主题汇报,提出了许多来自于实践第一线的总部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

此次会议对进一步促进我国总部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增加城市之间、城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具有积极作用。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第9篇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要集中和多级化协同集聚发展

肖金成指出,国土经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都有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就是国土空间的优化问题。“优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总觉得还是不理想,到底如何分布更加合理?实际上因为资源是稀缺的,资金是有限的,我们怎么能够降低人类活动的成本,能够给人类创造更多、更大的效益。我们发现很多的城市规模很大,人们愿意到大城市去,但是我们的城市不能太大,不能无限的扩张,所以这个应该是有限度的,为此我们提出了多级化协同集聚,也就是说将来我们虽然要集中发展,但是不能集中到一个地方,也不能都集中到沿海地区,我们应该要向多个地点集中。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要搞好国土规划

专家一致认为,国土规划可以结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统筹土地、矿产、海洋、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和城镇、人口、交通、科技等人文资源,整合现有的一切智力成果和技术成果,为实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出符合规律的方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胡序威强调要做好统一的国土规划、防止无序利用土地。国土规划还应该把城乡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的规划都统一起来,都协调起来。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孙久文也提出,区域规划要考虑扶贫问题,小城镇也要发展。防止城市与城镇贫富两极分化。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构建城市群、经济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体系

胡序威指出,城市群是作为一个核心,它的周围地区、不发达地区叫地区,叫边缘地区,核心地区的发展不能忘掉边缘地区,要辐射、带动周围边缘地区的发展,如果只强调核心地区的发展,不能带动周围边缘落后的地区发展,这肯定是不平衡的发展,社会矛盾也会很大、城乡矛盾、地区矛盾会很大。所以强调发展城市群没有错,但是要辐射带动周围边缘地区的发展。肖金成说,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依托多个城市的群体效应所形成的城市集合体,较之单个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更强。同时,城市群是开放的,通过不断吸纳周边城市,能够较快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王振中说,在城市化道路上也应该稳中求进,不能太急躁。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重视沙产业开发和利用

刘恕指出,当今社会技术高度发展,有可能使我们发展的空间变成高效,把原来的空间扩大,把国土经济学摆在“高效利用国土空间”这个平台上,既有学科价值,同时也特别有实践的意义。干旱荒漠面积占我们国土面积很大,在世界范围内都有1/3的土地。钱学森曾指出要把这样的不毛之地变成沃土,提高它的利用效率,太阳能转化的效率,这就是给沙产业一个目标。假如说在过去干旱荒漠地方,大家所说的荒漠地带是不毛之地,今天我们可以用技术把它武装起来,这些地方已经可以变成沃土。河西走廊已经成为了风能的三峡,太阳能发展也非常迅速,这些不能利用的土地由于高效利用的结果变成了可利用的土地,所以我们这块国土就高效利用了。她认为,我国国土经济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踏上了一个为人民所需求的,契合中国这样一个发展空间,这样一个探索学科前进的空间。

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强化粮食、能源、生态的保护

金成强调国土空间优化要强化粮食、能源和生态的保障,要刚性的控制农田保护区、资源储备区和生态保护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顾文选教授指出,我们国家主体功能区有生态保护区,各个重要水系的生态保护非常重要。湖北实验云阳是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的上游,从中线水源一直到三江口、到水库一直到北京,整个水系系统的生态保护都非常重要,像钱塘江、长江、三峡水库等水系的生态系统都要加强。(杨巧英)

城市经济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产业;专业化;多样化;规模经济;面板VAR模型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科学研究项目(521297479)。

作者简介:王琢卓(1985-), 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应用计量经济研究;韩 峰(1984-),山东滨州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应用计量经济研究;赵玉奇(1987-),山东泰安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应用计量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4-0001-05

收稿日期:2011-09-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上一篇:遗传学理论范文 下一篇:财务资金风险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