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时间:2023-01-09 09:08:34

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摘要:文章充分挖掘健身气功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发挥以体育人、以文载道的价值功效,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学校体育“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教育观察法、实践探索法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气功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定位进行审视,对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明确目标定位,回归课程本体;整合技法结构,促进切身感知;挖掘载体文化,优化育人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建构多元评价;提升教师素养,强化育人保障等具体行动路径,为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操作提供裨益。

关键词:健身气功;课程思政;思政建设;行动路径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是全面推动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类课程,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文脉”。健身气功作为民族优秀文化教育资源,如何自觉融合思政教育格局,积极践行新时代赋予的主体性责任。为此,深入挖掘健身气功思政教育元素,解决其所面临的现实难题,为释放其育人因子提供改革思路,以期为我国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1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定位

健身气功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而成,囊括众多传统文化内涵,如儒、道、释、中医等核心文化养生思想的交相辉映,结合《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吕氏春秋》等理论著作,形成“阴阳调和”“天人合一”“致虚守静”“重人贵生”等养生文化思想,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呈现出搏杂宽泛的状态,奠定了健身气功“以体载文”的功能特质,集技能传授、素质培养与价值塑造于一体的思政课程价值,彰显中国文化符号的特色课程,延续与传承中华民族基因的生命力。

1.1阴阳调和:思维培育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乃万物变化之起源,万物皆可用阴阳概括,阴阳具有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4]决定其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特性。《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记载“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地为阴、天为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等蕴含着深邃的辩证思维。传统养生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守中”,中并非不偏不倚的折中,而是指“度”适度、恰当好处。《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懂得养生之道,善于阴阳调和,维持人体平衡状态乃养生之法。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唯无多无少者,几于道矣”主张适度的养生思想,从身体、精神、行为等方面自我调控。[5]在健身气功中依据阴阳辩证的指导原则,强调身体“形劳不倦”,精神“存性守意”调节情志,动作“均衡中正”上下、左右、开合、屈伸、松紧等与呼吸协调的实践操作方法,调控身心动态中和,以追求“适度”的养生原则,从实践中导引辩证的思维方式,促进生命之体悟。

1.2天人合一:观念培育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显著的思想特质,主旨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原理、规律,及其人的本性道德,其重点在于:其一,强调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相互尊重、敬畏,实现共生;其二,多维度把握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与人的道德修养、修仁德,克私欲,进阶至“万物与我唯一”的思想境界。健身气功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吸取“天人合一”整体观指导下的阴阳五行、顺应四时的防病养生原则,注重从人的精神、呼吸、脏腑、经络等相关属性的整体结构,揭示、顺应、把握健身养生的本质,提出“身心俱合”“形神兼备”“动静结合”等指导理论,构成“形(姿势)、意(意念)、气(呼吸)”三者融合统一的具体操作方法,遵循“存性守意、取动练形、导引气血”以达外强筋骨,内修心性,以实现身心健康的价值目标。从养生的整体观出发,对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事物本质的规律变化,调控身心环境、辨识通理,培育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念与方法论。

1.3致虚守静:精神培育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指内心清净虚无,心灵高度入静;达到“致虚守静”以身观万物变化之规律,避免危殆,使其行之长久。《管子·心上术》认为,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在于心,而达虚静闲恬的状态乃修心的最好办法,可使其意专则达明察。健身气功修炼以“静”为前提,摒除杂念、万念归一,使其“聚精会神”进入体松心静的身心状态,缓解焦虑、消除烦躁等畅通情志,培养积极乐观、胸怀宽厚、独慎自省等精神素养,表现出自信、谦和、进取的状态,达以身观复的身心修炼,进阶极其虚实的臻化之境。

1.4重人贵生:行为培育

《论语·乡党》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曲折出以人为本的贵生思想;“贵生”尊生、重生,以生为之贵,而维护生命之寿则需要依托人的心性养护,其因在于人具有“内在超越性”,能够“生道合一”。从人的全面现实关系思考,个人离不开群体、社会与自然而独立存在,反映个人的身心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控制欲望,取利生、舍害生。《礼记·雍也》中提出:“仁者寿、仁者智”的观点,以宽厚、仁爱的内在道德修养,使其具高尚情志,可明正心达泰然自若,存心养性。《吕氏春秋·论人篇》指出:“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强调人的道德情操、文明礼仪等克己复礼的个人规范,促进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秩序维护,追求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修习心性,控制不良行为,实现健康的和谐状态,生命得以长寿,实现真正的重人贵生。健身气功独特的育人特质,蕴含思维智慧、思想观念、道德精神、行为准则等思政元素,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理性判断与感性认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驱动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效落实。

2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

2.1文化冲击,舍本求末

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本,深沉而持久的力源。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体育文化交互中单一从中西方体育的身体范式差异比较,西方体育强调“动”,突破生理极限(运动负荷、强度)、追求动作的极致化,注重“力与美”的身形塑造,身心分离;而中国传统体育侧重“静”的意识状态,强调心静体动、形劳而亏,追求适度平衡、和谐,注重修身养性,身心合一。现行我国学校体育对西方体育教学程式化的融合、内化,导致中国传统健身气功课程转变为“唯身体论”的导向,过于强调表外于形的操式化内容形式,标准化、规范化的量化评价指标,与传统养生、健身文化的“直觉、取象、辩证、经学”等特征[7]相背离,呈现“去中国化”的异象,阻碍其思政价值元素的释放与发挥。

2.2目标导向,身心分离

健身气功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身心一体”追求内在意识超越。传统养生认为,形(身体)是神(心理)存在的基础,而神对形起主导作用,提出“保形养神”的养生观点,[8]调气炼意使之神形俱佳,方可延年益寿。审视健身气功课程现状,唯强筋骨的身体目标错位取向,割裂“意”与“气”的主体性内在体验,互衍于推、气透肤理,调情志、铸精神,以身观复的功效诠释,仅以身体动作的传授为目标定位,单一维度衡量教学目标达成,本真失范。

2.3内容结构,重术轻育

健身气功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突显符号,一种身体文化修行“由技入道”。唯技术论的操式化教学现状,仅停留在“浅尝辄止”的技术操作层面,致使学练之间闭锁在有形动作之中,缺席对健身气功文化中蕴涵的意识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取向、人际交往、道德规范等文化内核的价值导引,未实现参与主体的意识与行动的一致贯通,对培养学习主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民族优秀文化思想传承近乎“真空”状态,对释放其思政教育元素只能是“空中阁楼”。

2.4评价功能,价值偏颇

课程思政评价的目的指向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其意义在于认知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情感与行为,以促使爱国情怀、责任担当、人文精神、人际和谐等核心价值生成。现行健身气功课程教学评价中师生主体评价关系失衡,学生主体性缺失;注重技术培养、身体素质的量化评价结果,轻视学生情意参与、行为态度和精神表现的增值性成长评价,没有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视角,评价功能与价值取向存在偏颇,其结果必然导致“缘木求鱼”。

2.5知能结构,亟需优化

教师是引导、帮助学生参与其中促以体育魄、以文铸魂,保障与落实健身气功课程思政建设生成的关键。有研究对全国146所普通高校健身气功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教师没有掌握健身气功·五禽戏、易筋经、六字诀、八段锦4套功法占81%,而已经掌握这4套功法仅占18%;对健身气功的传统文化基础理论了解情况,其中65%认为不够了解,仅35%的教师认为自己了解。诚然,现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对师资的培养已几乎趋于西方体育程式(如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而忽略自身属性的知识理论、技理方法、人文素养等专业知能结构,缺乏实践指导能力,导致其育人成效不尽如人意。

3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思政建设的行动路径

3.1明确目标定位,回归课程本体

以西方体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现状,致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被边缘化,失去其生命力。立足本位,回归本质,突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1)身心兼备,转变“唯身体论”的目标导向,注重“形、意、气”的具身认知,强调生理与心理的共生性,培育对事物认知的整体论观念,深化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培育爱国情怀、责任担当,进阶“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大生命观。[10](2)尚和守度,转变单一追求运动负荷、强度等生理指标,强调“适度”而求和,以注重人体内部结构的平衡性关系,培育阴阳平衡的辩证思维与处世准则,渗入“和平、尚善、诚信、平等、公正”等和谐关系的构建因素。(3)虚静观复,转变“操式化”内容形式,注重健身气功的静态内练特征,利于清静凝神、调节情志、态度等动态性心理变化,培育克己复礼、明心见性、胸怀宽厚等重塑民族文化的心理价值素养。

3.2整合技法结构,促进切身感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健身气功是以身心健康为主旨的实践活动,建立准确的动作范式,强调身体动作的运行路线、轨迹、方向等与循经取穴配合一致,体感运动中热、麻、胀等微妙的生理变化。同时,重视“意”与“气”的身心调节作用。《札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心之所向,具指导调节心境与意志精神的方法,可使之思想专注、安定心神,达体松心静的健康和谐状态;“气”呼吸升降、内感周流、意识流动、饱满膨胀皆象化为气,[9]发于心者,气善则和、气怒则催,得其中正,则为中气,养之即为浩然之气,[11]不仅调节生理,更具调节情志,养炼心神的效应。因此,健身气功“体柔、气和、神静、志定”的项目特点,[12]离不开“调身、调意、调气”三者统一的本体感受,并深度嵌入其功理、口诀等语义理法要点,揭示其运动规律,把握方法,强化认知,促成“知行合一”的身心教化。

3.3挖掘载体文化,优化育人内容

人在追求身心健康的过程中蕴含诸多影响因素,因为人无法脱离现实条件而独立存在,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对各种事物的认知能力,处理好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和谐能力,调节机体内外的影响因素,促进“知、情、意、行”的身心统一,需要具备稳定性的文化素养改善自身,进而推己及人。健身气功教学中结合传统哲学思想,中医学经络、气血,阴阳学说、脏腑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养生文化理论体系,科学辩证、全面系统的传递健身气功的知识范式,突显其养生、健身文化体系中“中、和、度、仁、礼、谦”等思想精华,揭示其文化本质,传递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培育最具稳定性的中国特色思想、观念与精神品格,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凝聚民族之心力,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之魅力。

3.4以学生为中心,建构多元评价

以“学”为本,指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身心发展,建构综合性的多元评价,淡化结果性的量化评价指标。(1)认知:诊断性评价,教师明确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帮助学生认知评价是实现自我改进与发展的关键驱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意表现、兴趣爱好、身体体质等存在的差异性进行诊断性评价,把握教学信息维度,调整策略与方法。(2)合作:形成性评价,以参与评价、以评价促成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师生评价主体之间的评价,增加合作互动的频次与深度,建立信任、公平、和谐师生关系,增进学生信心,激发兴趣。(3)发展:过程性评价,重点突出意识与行为、礼仪与规范、道德与精神等核心价值素养的发展,关注、把握学生态度、精神和思想的动态变化,予以鼓励与实效性引导评价。(4)反思:总结性评价,构建以知识技能为基础,渗入学习态度、合作互动、思维创新、仁爱表现等主观性评价总结,以“知其所以然”为目标导向,促进反思与改进,并纳入成绩评定体系,提升“学而思”的动力。

3.5提升教师素养,强化育人保障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所表现出的专业知能结构,与学生积极参与、深度交互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决定着教学成效,助推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是推进与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保障。(1)提升专业知识:以赛促练,强化教师专业技能,揭示与把握其形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原理、方法,促进体悟文化内涵的哲学思想、辩证思维、道德精神、审美思想,即由形而知意;借助专业相关的培训途径,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在学习互动中构建养生、健身文化理论体系,拓展知识技能与“五育”的深层次嵌入融合。(2)提升专业能力:开展常态化课例、校本研讨活动,强化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操作、课堂管理、问题应变等能力。(3)提升专业素养:重新审视育人态度,科学树立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摒弃传统固化的灌入式教育思想;加强传统文化精髓汲取,促进人文、情意、人格、师德的专业化转变,有助于实现超越知识性传递的课程价值释放,培养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4]

4结语

健身气功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在于育人,建设的核心驱动在于如何重塑传统养生、健身文化生成的内在动力,释放其育人价值,构建具有中国思想、中国情怀、中国特色的内涵式思政教育发展。提出:明确目标定位,回归课程本体;整合技法结构,促进切身感知;挖掘载体文化,优化育人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建构多元评价;提升教师素养,强化育人保障等具体行动路径,充分发挥健身气功课程中价值引导、寓德于体、人文素养三位一体的课程特点,以体育人,以文载道,促进深层的文体交互融入实践教学,实现“形之下器育形上之道”强其筋骨、铸其精神。

参考文献:

[1]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1-6,15.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4]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45-48.

[5]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健身气功发展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8:40-45.

[6]夏静东.道教的贵生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中国宗教,2021(4):74-75.

[7]周小青,张冬琴,杜俊凯.差异与融合: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的阐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133-138.

[8]李启迪,沈亚飞,王丽娟.道家养生与体育之共性及边界[J].体育学刊,2019(6):21-27.

[9]项汉平,丁丽玲,刘治国,等.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5):63-67.

[10]金玉柱.健身气功的道家生命哲学探赜:基于“形、气、神、志”的辩证视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1):97-103.

作者:张鑫 许晓琴 钱红军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上一篇: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 下一篇:个体化网络场域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