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10-31 10:41:48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篇1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深入,我国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也日渐明显。在现阶段的多元文化背景之下,高校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多元文化视角分析钢琴教学的改革问题,不断改善实际教学质量,弥补长期以来的教学工作短板,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本文中,笔者首先明确了现阶段我国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了当前高校钢琴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策略展开探究,借此为我国钢琴教学工作的健康长效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钢琴教学;意义;问题;创新策略

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世界各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度融合。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人们对于文化艺术差异的包容性更强。在文化融合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及时对钢琴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和创新,进一步深化钢琴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阶段钢琴专业相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一、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高校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能够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而高校作为人才的孵化基地,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明确复合型、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钢琴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展潮流,实现多元文化理念和人本主义教学思维的结合,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其综合能力[1]。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维度分析,加速知识内化并提高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不但能够推进钢琴教学改革,而且还能够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可以强化教学模式的多元性。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采用单一的、固化的钢琴教学方式,即由教师先进行知识讲解与技能示范,然后学生再进行理解与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对其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甚至还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学应坚持人本主义理念,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方式激发学生的钢琴专业学习兴趣,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速率的提升。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钢琴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我国高校钢琴专业教师资源严重短缺,并且教师知识结构失衡的问题非常突出,部分较高专业级别的教师甚至缺乏足够的教学工作经验,无法将自身的丰富专业知识完整地传输给学生,难以满足高校钢琴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我国高校钢琴教学受到西方钢琴教学思维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与现阶段的多元文化背景并不相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无法得到有效扩展[2]。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国高校钢琴专业招生数量显著增加,而专业教师的数量并未随之增加,这造成钢琴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教师的教学任务压力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钢琴教学改革的阻力也随之增加。

(二)教学内容存在缺陷

在世界一体化思潮的影响下,各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度融合。在这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钢琴教学增设了世界民族音乐等相关教学内容,但就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教学内容设置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太过单一且多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中心的问题。在这种欧洲古典音乐思维的影响下,教师很难开展多元音乐文化教学,学生无法接触到其他民族的优秀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就当前形势来看,钢琴专业的学生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触世界音乐文化,以包容的气度来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因此,高校还需要进一步吸纳多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展教学内容,提升内容的丰富性,并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

(三)教学模式较为滞后

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灌输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化教学,忽略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钢琴学习需求。在当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背景下,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这种单一的学习环境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融入多元文化环境的难度。同时,随着我国教改政策在各级院校的逐步贯彻落实,各种新型且有效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包括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钢琴教学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想要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发展环境,就必须尽快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保持钢琴教学模式的先进性。

(四)文化教育不足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钢琴演奏技巧等基础知识方面,却忽略了相关的文化元素。长此以往,学生即便掌握了高超的钢琴演奏技艺,也必然会陷入萎靡期,容易丧失对钢琴的学习激情,使钢琴教学活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3]。

(五)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评价体系也要面临改革。对此,高校应建立深层次、全面化、多角度的教学评价体系。但结合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现状来看,我们仍旧缺乏科学、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内容过于单一,主要以钢琴音乐演奏难度为衡量标准,对于学生钢琴技巧的掌握太过重视,而忽视了钢琴艺术史等理论知识的融合情况,对于学生艺术创作能力与发散性思维的应用水平缺乏合理评价。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策略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校钢琴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我们要想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钢琴教学的创新,那么就必须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丰富、平衡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积极作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钢琴专业理论知识与演奏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相关文化元素的渗透,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4]。首先,教师应注意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钢琴教学知识,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与先进的教学方法,扩大自身知识量,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平衡自身的知识结构。其次,高校应结合学生数量与钢琴专业教学工作需求,适当增加教师人才储备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选聘工作中,高校不但要考虑其钢琴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与弹奏技能水平,同时还应对其教学工作经验与方法进行重点考察。此外,学校还应将创新能力纳入教师选聘的考察标准中,确保教师的综合素养。最后,为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涵盖钢琴教学理论知识、钢琴演奏技能、钢琴文化、音乐文化等方面,始终保证教师团队的整体素养,从而使其满足多元文化背景下钢琴教学工作的需求。

(二)建立多元文化理念,扩展钢琴教学内容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内容多数都是在巴赫到德彪西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当中选取,这部分作品虽然称得上是经典之作,但是如果只是截取这部分作品,那么就无法保证钢琴教学知识内容的全面性。因此,高校应调整与扩展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伸,例如巴洛克时期的拉莫与库普兰等人的优秀作品,19世纪的欧洲民族乐派作品,20世纪的印象主义流派作品等。当然,在扩充内容的过程中,中国的钢琴作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将蕴含中国元素的作品纳入高校钢琴教学内容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掌握不同特色的审美文化差异,进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高校还应增设钢琴艺术赏析类课程,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世界范围内的经典钢琴艺术作品,清晰掌握钢琴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教学内容中,高校还应在适当环节插入关于钢琴艺术本身的研究资料以及与一些著名作曲家相关的乐谱信息、背景资料等,通过对钢琴教学内容的扩充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专业知识储备量,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以及音乐创新能力。

(三)推进教学模式的创新

现阶段,高校钢琴专业教师应打破西方钢琴教学思维与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坚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满足所有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经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合作互助模式与引导自学模式在高校钢琴教学活动中的效果较为显著。其中,引导自学模式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教师提供指导和点评,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在掌握钢琴专业知识的同时,其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进而形成自身所独有的风格。而合作互助模式注重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同参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摒弃彼此身份上的差异,共同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彼此相互合作与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5]。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为多元文化背景下钢琴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四)加强文化渗透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钢琴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化渗透。因此,教师应加强扩充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其了解更多的钢琴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筛选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民族文化意识。

(五)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单一、固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学考核需求。因此,高校应及时调整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钢琴教学评价机制,不但要对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展开评价,同时还应将理论、笔试、艺术史以及情感表现能力等综合纳入评价体系中,充分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此外,高校还应增强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可以采用自评、师评、互评等方式来确保考核评分的公平性[6]。

四、结语

在当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背景之下,高校应该加强钢琴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渗透,并结合具体教学现状制定针对性的改革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强化其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为社会培育更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推动钢琴艺术的长远发展。

作者:赵倩楠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篇2

应试教育背景下填鸭式教学模式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系统认知,但却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并未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最主要的是,传统课堂教学对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缺乏重视,教师的讲授节奏取决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情况。可以说,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主观能动性。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进程的持续深入推进,填鸭式等应试教学手段已经难以适用于新时期教育背景当中。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更加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对于当前所应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而言,教学侧重点不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而是通过主动挖掘学生学习行为以及兴趣特点,从多个方面加强对学习过程主动优化与创新改造。以高校钢琴混合式教学为例,在MOOC大环境趋势下,高校钢琴混合式教学进行不断创新,才能够进一步适应教学发展。

一、MOOC环境下高校钢琴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可行性

与基础教育相比而言,高校无论是在受教育者年龄还是在教育程度等方面,都明显比基础教育阶段领先得多。同时,高效教育模式更加偏向于尝试多元化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而在高校钢琴专业教学中,传统一对一教学始终是广大师生群体优先选择的教学模式,因一对一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方面比较明显且课堂反馈直接,利于师生之间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答疑解惑。然而一对一教学短板问题也是十分明显,如教师工作量过大、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等短板问题。此外,大多数高校面向非专业学生所开设的钢琴集体课程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基础钢琴弹奏知识以及技能,且所采取的教学模式难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导致多数非专业学生在基础能力方面表现薄弱且存在参差不齐现象。长期以往,容易滞后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再加上近两年来内外部环境因素的扰动影响,课堂教学进度严重受阻,容易进一步减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基于MOOC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主要通过结合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特点,打造全新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教师人员通过利用两种教学模式的协调组合功能,可以促使学习者由浅至深地学习,增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弥补传统学习模式存在的短板问题,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的培养。以高校钢琴混合式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课堂混合式教学平台,以微课教学模式将钢琴学习和演奏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知识点进行在线教授。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主动掌握,以切实强化个人的专业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

二、MOOC环境下高校钢琴混合式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科学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混合式教学效果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行业得到了全新的发展契机。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与往年相比,明显扩增,并达到3.42亿。同时,与2019年相比,2020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比2019年同期增长24.79%。足以见得,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线教育发展进度迅速,并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辅助形式。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专业应该致力于在线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学校教育发展实况,加强对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并促使混合式教学效果深化加强。在教学目标定位过程中,专业教师应该主动依托于传统一对一教学模式,对网络平台所涉及到的资源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并通过构建开放网络平台体系以及资源共享平台体系,为专业学生提供多渠道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个体的专业素养水平得以全面增强。[1]与此同时,专业教师对现有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路径存在的薄弱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举例而言,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网络平台资源匮乏或者教学内容创新程度不高的问题,专业教师应该与学校之间进行协调,加强对基础设施以及教学资源的补充管理。最好可以从资金、场所等方面,加强对高校钢琴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完善。除此之外,专业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实况,对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进行健全完善,尽量从根本上推进高校钢琴教学多元化发展进程。

(二)依托于网络课程平台体系,整合高校教学资源库

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大数据显示,腾讯课堂、中国大学MOOC基本上可以视为大学生实现在线学习的重要平台。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平台上关于钢琴教学的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并且在钢琴教学课程的资源整合以及教学设计上主要表现在专业音乐学院以及师范类高等院校当中,而综合性大学主要侧重于开设音乐鉴赏课程内容。结合教学内容划分来看,在线平台上主要集中以钢琴教学、钢琴演奏以及钢琴实践等重要课程为主。从教学成果上来看,因高校之间学生专业素质存在差别,再加上课程资源存在失衡,导致学生在面对多门课程时无从下手,学习主观能动性不高。而网络平台作为具有开放性以及共享性特征的资源平台,可以让学生运用在线平台实现高质量的学习。因此,建议各大院校应该结合自身教学条件以及学生专业素质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级制处理。一方面,各院校应该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定位目标对钢琴教学内容进行统筹部署。其中,专业音乐学院应该将侧重点放在培养专业性较强的演奏型人才方面。在课程目标定位上,应该以钢琴演奏方向为主;在配套课程的设置上,院校方面应该将演奏时心理调控以及音乐表演艺术等相关课程作为重要配套课程进行教学应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方便学生课下进行选修;师范类院校的音乐学院在人才定位目标方面,应该以培养音乐教育类人才为主。[2]因此,制定教学内容时应该重点突出钢琴教学,如着重强调钢琴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钢琴的掌握程度,选择不同阶段的钢琴教学法进行学习演练,目的在于让所有学生明确钢琴教育发展阶段以及教学法内容;而综合类大学的艺术学院应该将人才培养侧重点放在实用实践型音乐人才培养方面。其中,课程定位目标应该着重体现在钢琴实践课方向。在选修课程的确立上,应该围绕钢琴即兴伴奏、钢琴自弹自唱等内容进行统筹部署。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能力表现以及兴趣爱好,向学生推荐适合的网络学习课程。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钢琴创新实践能力得以深化加强。另一方面,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而言,网络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空间方面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各地区高校可根据自身院校特点以及教学资源优势,创建符合自身发展以及教学发展的资源库体系。举例而言,北上广等一线发达城市的音乐院校无论是在教学资源,还是在学生素质能力方面都具有较强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方面可与国外著名音乐学院建立资源共享关系,可通过网络平台教学方式实现在线授课等教学过程。而对于二线城市及以下的音乐院校,建议院校方面可主动与国内顶尖音乐院校的钢琴教育家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如可通过创建名师教育工作室,将优秀的钢琴教育家多年累积的弹奏经验以及教育模式传授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个人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此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该结合各地区独具特色的音乐元素,通过创编以及改编等方式对优秀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以及演奏国外钢琴作品时,学生也应该加强对中国高级作品的演奏与鉴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确立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精神,确保个人的学科核心素养、知识运用能力得以深化加强。[3]

(三)主动运用课程分享功能,实现钢琴混合教学的跨专业、跨学科互动交流

共享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表现,钢琴教学工作可以通过利用课程共享功能以及用户交互功能,实现钢琴混合教学的跨专业以及跨学科交流过程。举例而言,教师人员只需要利用一个链接就可以将优秀的课程以及相关视频分享给学生群体,学生可以自行浏览视频资料,学习专业知识。同理,学生也可以将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优秀课程以及重要知识点分享给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让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对于高校钢琴混合式教学而言,并不意味着局限于音乐专业学生当中,非音乐专业学生也可以从平台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内容,增强个人的音乐核心素养。如非专业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课程对相关共享知识内容进行学习研究,如可以系统性学习音乐历史以及钢琴作品欣赏等重要知识内容。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非专业学生可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将所学习到的钢琴教学知识与本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应用。[4]举例而言,教育学专业学生可通过比较教育方式,结合自己所学习到的音乐教学知识,研究音乐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智力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四)实现多个平台联合发展,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

结合钢琴教学发展历程来看,虽然高校钢琴教学方式经过了一系列变化与发展,但是在成果展示方面始终未曾改变。举例而言,任何一种形式的钢琴教学活动,最终均会通过舞台或者实践活动展示。也就是说,钢琴教学所开展的一系列多元化教学活动在目标定位上,主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主。一般来说,舞台实践活动基本上可以视为钢琴教学成果的重要展示。除了有比较熟知的独奏形式之外,还可以通过钢琴重奏、即兴伴奏等演奏模式将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其中,各个高校可结合自身的教学条件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从中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实践方式进行应用。与此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视为高校钢琴教学成果的重要表现。与上述教学方式不同,社会实践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师说教式学习氛围当中,而是要求大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断开发个人的创造力以及潜力,让钢琴教学不再流于形式。除此之外,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钢琴教育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价值性,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5]目前社会对于钢琴教师的需求量较大,如全国中小学、文化馆等对于优秀钢琴教师的需求十分强烈,此外新媒体产业以及唱片公司的对于音乐综合类人才也有着强烈需求。针对于此,专业学生除了需要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之外,还应该利用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强对多媒体、音乐制作以及作曲等相关内容的自主学习,以满足社会对于多元化人才的渴求。需要注意的是,高校钢琴混合式教学系统在元素构成方面应该主要从讲台、舞台以及网络平台三个方面进行统筹部署,缺一不可。而学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混合式教学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建议专业教师可采取健全完善的考核方式对当前混合式教学成果进行考核分析,以切实保障混合式教学的应用成果。结语高校实行钢琴混合式教学不仅可以助推钢琴教学多样化发展进程,也可以满足新时期高校课程设置与发展的需求。最主要的是,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自主参与到MOOC教学环境当中,增强个人的学科核心素养。针对于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高校钢琴专业教师人员应该立足于新时期教育背景,加强对高校钢琴混合式教学创新问题的深度研究与分析,并通过不断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和信息化教学内容,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相信在全体师生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我国高校钢琴混合式教学发展进程将会进一步推进。

作者:杨洁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篇3

素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注重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情怀、审美素养以及文化品格等,在教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适应新时展形势,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理性、有真才实学、有美好品格的现代化、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校钢琴课程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获得广泛重视,虽然迎来了发展先机,但也面临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如果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克服传统灌输式教学带来的弊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个性化发展,就需要构建与时俱进、契合高校学生多元需求的钢琴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实效性、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积蓄力量。

一、素质教育理念概述

素质教育本质上是提高国民素养的教育模式,是对传统知识本位论、应试教育理念的全面颠覆,更加注重学生诸多方面的平衡与协调发展,重视知识学得、能力习得及品质提升。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其理想信念、文化素质、审美情趣、思想认识水平以及价值观念等,不仅关系当下的学习成效、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素质教育理念解决了“为谁培养人”“为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三大教育基本与核心问题,致力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育理想信念坚定、高度理性精神、具备创新创造意识的现代化人才,通过优质、高效且适切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与成长成才。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构建要点

素质教育是与时俱进、契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教育基本形势的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理念引领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构建需要把握三大要点:一是坚持学生为本,回归教育本质,突破传统教育视野、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桎梏,以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与归宿,着力解决当前的钢琴教学问题、优化改进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发展、有益于其适应与融入社会的优质钢琴教学;二是坚持育人为主,立德为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培育学生道德品质、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与核心素养,以柔性化教学管理、无痕式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与行为,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协调;三是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目标导向,广泛整合与时俱进、先进前沿的钢琴教学资源、艺术思想与实践成果,使学生感受到钢琴课程蕴含的人文精神。

三、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素质教育理念对高校钢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深入领会素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原则构建高效教学模式:其一,灵活机动原则。素质教育理念注重以学为主、以学生为本,如果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并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就需要教师结合素质教育内容打造灵活机动的钢琴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实施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兴趣特点及注意力特征等灵活调整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流程,确保钢琴教学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并符合学生多样化需求。其二,创新性原则。高度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为钢琴教学模式构建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需敢于接触新事物,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更为优质的学习资源、更加多样的学习方式、更为自主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钢琴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与优势,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学习对自身有益的知识与技能,进而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且个性化的发展。

四、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教学模式是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在理论思想下引导形成的相对规范但灵活机动的教学范式。教师的教学理念会直接影响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课程教师要深入领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遵循钢琴课程基本属性、高校学生认知及发展规律,围绕具体教学内容并构建以下教学模式以适应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改革要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显著提升钢琴教学质量。

(一)构建“翻转课堂”,重塑教学关系

“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与高校钢琴教学领域纵深融合发展的新高度,以信息技术构建广阔、开放与泛在的学习空间,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前置到课前预习环节,在课中以教学软件、教学平台等为载体开展课堂活动、提供拓展性资料,组织学生自主探究钢琴理论及技巧,在积累充足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钢琴美学价值、艺术特征、演奏技巧及实际应用的理性认知,从而帮助学生自主建构钢琴知识体系及个性化演奏方法,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观念。具体而言,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如下:1.课前预习:筹划资源,分析作品,体会情感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校钢琴“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前预习环节是学生走进钢琴作品、走入作曲家内心世界的关键阶段,有助于学生把握钢琴作品的情感基调、情愫色彩和曲式结构等,可以使学生尽可能深入地了解钢琴作品的文化价值意蕴,从而促使学生在钢琴演奏技巧学习前做好心理与情感准备,培育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及文化品格。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筹划教学资源,将钢琴作品所表征的、具有抽象性的音乐内容、音乐形象、音乐要素等转化为直观的微课视频。同时,结合本班学生钢琴基础水平、学习成效、兴趣特点等编制“预习任务清单”,要求学生做到:(1)自主收集关于钢琴作品的文化背景资料;(2)分析钢琴作品的音乐艺术特色;(3)深入领会钢琴作品的文化价值;(4)掌握演奏此部钢琴作品时应具备的技巧、把握的情感情绪。资源筹划完成后,将微课、预习任务清单经过在线平台或社交新媒体发送给学生,指导其观看视频、填写清单,记录下预习阶段产生的疑惑、遇到的问题,并反馈给教师。教师结合学生反馈,总结共性问题、确定教学重难点并设计好教学方案。学生课前的自主预习过程是分析钢琴作品以获得审美、文化与情感体验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多项基本素质,并契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2.课中交互:技术助力,智慧课堂,自主探究高校钢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灵活机动”的基本原则,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适用于钢琴教学的新媒体、新平台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运用教学软件多元化功能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钢琴课程的内在动因,消除学生畏难、厌倦等不良心理,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已初步了解本节课重要知识点,对钢琴作品产生了较为深刻且个性化理解,因此课中阶段的教学要点在于促进学生吸收钢琴理论知识,并转化为自身的钢琴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和实践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著名音乐家的钢琴演奏视频,请学生观看视频、聆听音乐,自主探究和准确表达钢琴情感与思想的演奏技巧,塑造灵动音乐形象的音色处理方法,钢琴与声乐演唱或其他乐器演奏的配合方式等。直观视频为学生创设了视听一体化的审美空间与真实的演奏情境,学生与之交互的过程中自然获得启发与引导,从中汲取钢琴演奏技能,并结合自身的审美感受、艺术价值追求等对其进行加工和整合,形成属于自己的钢琴演奏技艺,在实现钢琴知识自主建构的同时,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3.课后延伸:拓宽知识,强化巩固,发展提升素质教育理念为高校钢琴教学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要求课程教师将育人思想与意图渗透至学生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及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素养及行为习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延伸课堂效果以调动学生对钢琴课程的持续性兴趣,对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可以布置“小课题”研究任务,请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观看同一钢琴作品的不同演奏版本,对比分析后提炼出不同演奏版本体现的演奏家的风格特点、对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意识。同时,教师依托社交新媒体等打造开放的沟通空间,指导学生实时分享自己的资料与收获,交流探讨自身的审美感受及其对钢琴艺术表演的鉴赏评价,以此实现不同创作思想的碰撞,转变学生程式化、固定化的钢琴思维,指导学生逐步完善与革新审美体系、领略钢琴民族化与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坚守与现代创新,从而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健全学生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行“四学一测”,促进自主学习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革新速度显著提升,而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只能将最为基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如果要跟紧时代步伐,保持先进思想与广阔的知识视野,就需要学生在原有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未来发展需求、兴趣爱好等自主学习、吸纳钢琴领域知识,进而为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运用新知提供保障。素质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四学一测”教学模式可以满足素质教育基本要求。1.教师导学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校钢琴“四学一测”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导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前预习”相得益彰,同样需要教师分析学情、了解学生个性化需求及基础水平,以此为依据广泛整合预习资源,制定预习任务,帮助学生在课前阶段自主清扫钢琴理论、基本演奏技巧等知识技能障碍,压缩课堂上的讲授时间,以此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初步建立自主学习意识。2.网络助学素质教育理念的高校钢琴“四学一测”教学模式中的“网络助学”环节主要目标在于拓宽学生钢琴艺术视野,使学生了解钢琴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明确中西方钢琴艺术发展史以及我国钢琴艺术民族化发展道路。为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教师要回归教育本源,最大程度上丰富钢琴教学资源,渗透辩证观念与思辨能力培养,广泛整合贯通传统与现代、中西方的钢琴教学素材,使学生感受到钢琴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善于表情、擅长模仿不同声音的特点,深刻认知钢琴学习,了解我国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们探索中西合璧与自主创新的历程,以此提升学生基本素质。3.合作互学合作是高校学生当下学习与未来发展必备的关键能力,需要学生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能为提升小组整体学习成效而付出努力与发挥优势,可以在个体与集体评价中明确自身的分工职责。研究表明,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发掘个体潜能,促成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是契合素质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学习方式。“四学一测”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将具体教学内容转化为合作互学主题,按照同质异构的基本原则将学生划分为4人小组。同质异构是指小组之间钢琴理论基础、演奏技巧等基本持平,小组内各个成员审美观念、艺术价值追求、钢琴音乐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组建4人小组来源于我国浙江大学对合作学习的一项研究,在2至9人为一组的合作学习小组中,4人小组信息共享效率最高、便于后续的座位安排。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前后各两人选择座位,在课堂上更加有利于相互沟通与探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由小组成员自主分工,例如,一名学生负责制定合作学习计划方案,一名学生负责收集资料,一名学生负责提炼核心知识点,一名学生负责思考演奏形式。由四名学生共同探究提升钢琴演奏艺术感染力的有效方法。学生合作互学的过程,是欣赏他人、接纳他人意见、辩证看待自身与合作成员间关系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互助、团结友善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4.展评激学当学生合作互学并获得讨论结果、学习成果后,教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余小组对此进行评价与补充,教师拓展教学资源、钢琴理论知识及演奏技巧,对学生钢琴知识体系进行查漏补缺,激发各小组成员的反思意识,引导其将交互、讨论、小组互评中形成的钢琴演奏新技巧、音乐处理新方式、对钢琴作品的新理解等融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以此促使学生的钢琴素养迈上更高的台阶。5.高效测评课堂测评可直接体现学生对钢琴知识、技能的内化与吸收程度,检验学生审美观念、文化品格及道德品质,是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四学一测”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对于钢琴教学具有基础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知识竞赛”方式检查学生对钢琴理论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使课堂更加活泼高效,激发学生的争先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劣势并自主改正。对于钢琴演奏实践能力的考察,教师可以采取过程性测评方法,以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等为依据,综合且全面地评价其创新力、实践力、艺术感知力、合作精神以及思想观念等,并委婉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心理、思想及行为,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

(三)应用“项目驱动”,提升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是为学生未来适应、融入社会,胜任相关岗位工作做足、做好准备的教育模式,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学得、能力习得与方法悟得,而且指向学生终身发展,通过优质、适宜的素质教育,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全人格、良好品德、健康心理以及智慧智能基础。高校钢琴“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可以将钢琴相关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项目”,经制定项目计划、项目探究等一系列活动后达成项目目标,以此提升学生实践力,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1.确定项目任务目标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内容有所延伸,学生不仅需要了解钢琴领域艺术思想、发展形势和演奏技巧等,还需要认识钢琴音乐与文学、绘画、社会哲学、美学等各领域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学生未来就业的范围也有所扩大,可以从事钢琴演奏、钢琴教育以及钢琴曲创编等多方面工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建议教师开发综合性、实践性及开放性的学习“项目”,例如,“主体与受众意识平衡的钢琴演奏形式”“中国钢琴民族化发展历史研习”“当代钢琴作品的传统意蕴”等。在课堂上教师创设“项目”情境,例如,“主体与受众意识平衡的钢琴演奏形式”,以真实的钢琴演奏或合奏视频为情境,指导学生分析何为主体意识、受众意识,探究当代审美语境下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平衡的必要性,认识到钢琴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形式,离不开演奏者、作曲家们融入主观意识、意志、审美情趣、思想观念以及价值需求,但不可脱离群众基础追求过于“高大上”的曲风与表演,而要兼顾主体与受众,以钢琴音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社会正能量,从而提升学生思想觉悟与认知水平。同时,教师指导学生从“项目”内提炼学生目标,例如,领会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的内涵;钢琴演奏中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的体现;结合具体钢琴作品,通过实践探索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平衡的演奏技巧。2.制定项目方案计划学生自主提炼项目目标,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使其明确达成项目任务目标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其后的教学重点就是制定项目方案计划。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钢琴作品、设定项目方案实施步骤,预设项目方案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拟解决对策等。项目方案计划制定完成后,教师逐个评价并提出建议,使学生制定的项目方案计划更具有可操作性与可行性,以促使学生优化意识。3.执行项目方案计划在完成“主体与受众意识平衡的钢琴演奏形式”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初步分析当代受众对钢琴艺术的审美需求、钢琴演奏的场合、钢琴演奏效果影响因素、主观意识与意志融入的途径等。为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可以在学校的指导下开放钢琴练习室,请小组之间相互沟通做好时间安排,为学生创造更加充足的钢琴演奏实践机会。同时,教师注重为学生提供指导与支持,定期到钢琴练习室了解学生的项目进度,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等,从而实现师生、生生交互,帮助学生高效率地达成项目任务目标。4.评价项目实施成果项目方案执行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拍摄钢琴演奏短视频作品并在新媒体平台上,通过作品下方评论体现出钢琴演奏是否契合当代受众审美观念,分析评论以进一步了解受众需求。与此同时,学生汇报项目方案执行成果,请学生阐释自己的演奏理念、对作品的理解、演奏中的创新化技巧与音乐处理方法等,通过教师点评、生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从多维度、多角度、多层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效与实践成果,促使学生接纳多方意见并超越、突破自我,这对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大有裨益。五、结语素质教育是以提升国民素养为本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理念引领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构建应遵循灵活机动、创新性的原则,把握好素质教育内容与钢琴教学的融合要点。同时,围绕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钢琴基础水平、个性化需求等,科学应用“翻转课堂”“四学一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此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作者:王晓菲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篇4

钢琴是非常重要的西洋乐器,19世纪传入中国,如今,钢琴已经成为我国音乐领域的主流演奏乐器之一。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曲目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了钢琴教学的最终成效。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曲目的选择,使学生在聆听、演奏钢琴曲的时候,除了熟练钢琴演奏技能,还能提高音乐素养,进而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优秀钢琴艺术家,为我国音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高校钢琴专业课程教学现状概述

钢琴教学是对学钢琴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统称,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想要学好钢琴,学生需要日复一日地练习钢琴演奏技巧,练好基本功,还需要学生对钢琴文化知之甚详,能够完成钢琴调试等基本工作,充分了解和把握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能在钢琴演奏中投入充沛感情,引起听众的共鸣。作为教师,更加需要具备高超的钢琴演奏水平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在钢琴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督促学生通过练习合适的钢琴曲目提高演奏技能。但是,根据我国社会现状,部分钢琴专业的学生内心并不喜欢钢琴,只是将钢琴当成谋生的技能来学习,而高校钢琴教学中也更加重视钢琴的演奏技巧教学,忽视了音乐美育,导致许多学生只是在机械地弹奏钢琴,高校钢琴教学活动缺乏创新。另外,由于钢琴教学需要学生不断练习,进而提高演奏技巧,部分学生可能会在枯燥的演奏练习中对钢琴音乐产生倦怠情绪,从而产生放弃钢琴学习的想法,不利于学生在后续音乐道路上的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钢琴表演时,除了要传授钢琴演奏技巧,还要重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育,培养德艺双馨的钢琴艺术家。钢琴曲目是钢琴教学活动的中心,钢琴教学曲目的选择是钢琴教学的关键,所以,高校可以从钢琴教学曲目的选择入手,促使钢琴教学活动高效率开展。比如,教师可以选择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作为教学曲目,除了向学生示范钢琴演奏的指法技巧,纠正学生错误的手势动作,教师还应该向学生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讲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讲解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的原因和心态变化,让学生对钢琴曲目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钢琴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钢琴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教师还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曲目,进度较差的学生主要练习基础指法,基础稍好的学生可以尝试提升钢琴演奏技巧。如此,既能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练习,也重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发展,将素质教育与钢琴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高校选择钢琴教学曲目的意义

钢琴教学是以钢琴曲目为中心而开展的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练习曲目是有效开展钢琴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既能提升钢琴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钢琴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提升钢琴演奏水平。

(一)对老师的意义

对钢琴教师而言,钢琴教学并不仅仅是单一的教学活动,还是对自身钢琴技能的打磨和提升。钢琴曲目是钢琴教学活动的中心,不同的钢琴教学阶段对曲目的选择要求也有所不同。初级阶段重在训练学生的指法基础,强调准确的弹奏,曲目选择上应以慢速、中速为主;中级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需要练习各种各样的曲目,主要是为了训练指法、学习技巧,曲目选择的难度和速度都较初级有所增加;高级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增强钢琴演奏的表现力,除了继续练习指法技巧,保持手指的灵活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应广泛选择不同流派的代表性曲目,详细讲解作品内涵,引导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更加生动地表达作品主题内容。通过选择适合学生的练习曲目,可以有效降低钢琴教学难度,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选择适合学生学习情况的练习曲目过程中,高校钢琴教师需要从教学角度解读钢琴作品,这是钢琴教学中必做的准备工作,也是钢琴教师对自身钢琴知识的复习;而钢琴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曲目练习的时候,往往还会发现一些过去自己未曾注意到的问题,这时候可以和学生共同努力解决难题,如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巩固提升自身的钢琴艺术水平,做到教学相长。

(二)对学生的意义

学生是钢琴教学的主体对象,对学生而言,选择合适的钢琴教学曲目,有利于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夯实基本功。1.加强听觉训练,提升钢琴演奏技能听觉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训练,在钢琴教学中,学生的听觉训练和指法训练同样重要,二者相辅相成。没有灵活高超的指法技巧,就不能弹奏出动听的钢琴曲,没有卓越的听力感官,就不能听出曲子哪里弹错。听觉对于音乐家而言,如同视觉对于画家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感官刺激。贝多芬这样伟大的音乐家失聪后继续坚持创作,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更应该珍惜现在,努力训练听力,以期能够创作出优秀的钢琴曲目。循环播放合适的教学曲目,可以锻炼学生对于声音的敏感性,做到“曲有误,周郎顾”。同时,教师能以曲目作品为案例,细细解读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内涵、风格特色、指法技巧等,教授学生采用不同的指法技巧,进而实现不同的听觉效果。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钢琴曲目作品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循环往复的听觉训练,能对声音有更加准确的判别,在指法练习中,也能凭借听觉训练经验对钢琴演奏的效果有所评判,思考不同的指法技巧所对应的听觉效果,更加灵活地准确演奏所选曲目,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2.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钢琴学习积极性在实际钢琴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或潜力没有充分挖掘等原因,导致钢琴演奏水平一般,只有匠气,没有灵气和感情。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受打击。因此,钢琴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学生钢琴演奏的技巧和知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情绪,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演奏水平相符的曲目,让学生在钢琴教学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增强学习钢琴信心,进而提升钢琴演奏能力。练习合适的曲目,有助于促使学生热爱钢琴,促使学生自觉查询相关知识,深入了解钢琴音乐文化知识,持之以恒地进行钢琴演奏练习,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对钢琴表演充满激情与自信。3.理解曲目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钢琴表演不仅是一门专业技能,也是一项人文艺术。想要生动地表达钢琴作品,除了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还需要演奏者充分理解作品内涵,与作品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并将这种感情投入到钢琴演奏中,使钢琴演奏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因此,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钢琴曲目,引导学生对乐谱进行拆解分析,了解乐谱开始阶段的节奏,以及所表达的内涵,带领学生体会钢琴曲目的情感内涵、风格特色、时代特征等文化因素,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当对曲目背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才能在钢琴表演中结合自己对曲目的理解,借助专业的演奏技巧,灵活生动地传达曲目作品的主题情感,完成对钢琴曲目的二次创作,成为一名钢琴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一个会弹钢琴的人。

三、高校钢琴教学曲目选择存在的不足之处

目前,高校钢琴教学在曲目选择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阻碍了高校钢琴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集体教学,曲目选择没有结合学生个人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曲目选择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天赋擅长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曲目时,教师应当在全面了解学生的擅长与缺陷、个性风格等因素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制练习曲目,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然而,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现今依旧以集体教学为主,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大都会以多数人的学习进度作为参考,选择符合大多数学生进度的练习曲目。对于另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曲目选择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甚至还超出了学生的技巧掌握水平。在布置作业时,钢琴教师往往也是统一布置相同的曲目练习,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偏好和擅长方向,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人学习需求。甚至还有一些教师面对不同的年级也采用相同的曲目进行指导教学,教师固然省心省力,但教学效果显著下降,学生的天赋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钢琴演奏风格单一,趋于模板化,没有个人特色,缺少艺术灵性。因材施教是曲目选择的重要原则之一,在钢琴教学曲目选择方面,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不同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演奏曲目,保证教学的合理性。集体教学模式下,很容易产生“一刀切”现象,容易忽视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很好地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曲目选择以外国曲目为主,缺乏民族音乐文化元素

钢琴来自西方,素有“乐器之王”的美称,在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中国音乐领域的主流乐器之一,是高雅品味的代名词。但是,直到今天,钢琴音乐的本土化和民族化仍然是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我国具有民族化特点的钢琴音乐作品数量较少,在钢琴曲目选择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更偏向于西方钢琴作品,曲目选择时以国外钢琴曲目为主,我国高校现代钢琴教学缺乏民族化因素,这不利于钢琴音乐的中国化。钢琴音乐来自西方,源头是西洋音乐,与中国音乐文化之间存在隔阂,第一,文化之间的差别不利于学生学习钢琴;第二,我国钢琴音乐没有结合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一味学习西方,很容易陷入东施效颦的境地;第三,只有文化融合才能取长补短,实现文化创新,如果钢琴音乐在中国不能实现本土化,中西方音乐文化没有互动交流,那么我国钢琴音乐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高校钢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将钢琴演奏和民族音乐结合起来,中西合璧,实现钢琴音乐在我国的本土化、民族化发展,将钢琴音乐进行本土化、民族化的创作创新。

(三)看重舞台效果,曲目选择忽略音乐内涵

中国古人学琴讲究修身养性,学习音乐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而现代人学琴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更强,专注于提升钢琴演奏的指法技巧,忽略了钢琴作品内涵。高校钢琴教学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某些教师过于注重钢琴演奏的舞台效果,着重于形式,会选择一些并不适合学生练习的曲目,这并不利于学生在音乐之路上的长远发展。部分学生也是如此,没有放平心态,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对钢琴的了解尚且停留于表面,不能完全理解作品中蕴藏的情感内涵,出于想要卖弄技巧的心思,一心选择适合炫技的曲目,疏忽了音乐素养的提升。这样急功近利的做法,轻则使学生养成不良的选择曲目习惯,重则使学生错过培养和提升音乐鉴赏和艺术审美能力的最佳时期,甚至还可能因为贸然练习技巧艰深的曲目影响到手指的灵活性,给日后的钢琴生涯带来不利影响。

(四)曲目选择较为单一保守

钢琴的音域宽广,钢琴作品的风格分类也非常丰富,钢琴教学曲目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然而,实际教学中,许多人认为西方的曲目才是经典,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是钢琴教学的范本,所以,目前的钢琴教学中仍然是以西方曲目为主。但在钢琴教学中,学生还是应该积极尝试多种风格的作品,创新出自己的风格特色。作为指导者的教师,也应该积极探索各种风格曲目教学,而不是依据经验或是个人喜好,选择传统曲目按部就班地进行钢琴教学,这样不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容易使钢琴教学故步自封。

四、高校钢琴教学曲目选择原则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合适的钢琴曲目,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钢琴家。

(一)因人选曲,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就高校钢琴教学曲目选择而言,教师要特别注意因人选曲,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应当以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演奏水平等为依据,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的曲目。针对能力水平较弱的学生而言,选择曲目时应当侧重慢速平稳的曲目,着重训练学生的基础指法,夯实基本功;对于能力水平徘徊在平均线的同学,应当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曲目,既学习新的指法技巧,也夯实基本功;对于天赋极高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各种风格的曲目,理解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内涵,增强他们的作品表现力。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特色和培养目标要求,选择不同风格和不同题材的内容进行教授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融合民族元素,中西结合

钢琴最早从英国传入我国,距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演变,钢琴本应在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本土化钢琴音乐,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曲目方面仍然是以外国曲目为主,带有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元素的曲目较少,这不利于钢琴音乐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所以,高校钢琴教学要重点强调中西合璧,通过选择合适的钢琴曲目,帮助学生认识到钢琴音乐中国化的价值所在。例如,可以选择贺绿汀先生的《牧童短笛》作为教学曲目,作品符合钢琴创作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曲目中深刻体现出民族性。而且,还可以在校园内举办校园音乐会、音乐文化讲座、民族钢琴音乐演出等活动,让更多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之间的异同和魅力,引导学生将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同钢琴表演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带动更多人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推进钢琴音乐的本土化发展。

(三)注重音乐美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钢琴是一门技能,也是一门艺术。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钢琴演奏技巧,还要教授钢琴音乐文化知识,重视音乐美育,引导学生理解钢琴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加强音乐素养的培育。在具体的钢琴曲目选择中,除了遵循“技术第一”的原则,教师还需要遵循“音乐为上”的原则,向学生讲述曲目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时代特征,体会作品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例如,部分钢琴曲目的旋律可能不被所有人接受并欣赏,但是他们仍然具有独特的练习价值或艺术价值。当遇到学生不喜欢的曲目时,教师应讲授作品的价值意义,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这些曲目的必要性,督促学生夯实基础,同时,通过讲解钢琴作品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文化素养,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价值观,深化学生对钢琴艺术的了解,培育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四)与时俱进,丰富曲目选择

钢琴作品承载了作者的情感表达,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钢琴曲目练习不仅是单纯的指法技巧练习,也是演奏者在与作者进行共鸣。钢琴的曲目流派众多,题材多样,各具风格,越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曲目,越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一方面,教师应该选择不同的曲目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尤其要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曲目,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选择曲目时还应当与时俱进,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当今时代精神风貌的钢琴曲,向学生讲解曲子当中的时代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提升学生钢琴演奏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选择合适的钢琴教学曲目是改变高校钢琴教学现状的突破口。因此,高校钢琴教学要从曲目选择出发,遵循因材施教、多样化、民族化等曲目选择原则,选择合适的曲目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夯实学生钢琴演奏的指法基础,充分挖掘学生音乐天赋,提升他们的钢琴艺术水平。

作者:刘屹昕 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上一篇:小学美术作业设计范文 下一篇:生活情境对小学数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