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桂茶园管理与加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5-26 16:26:20

黄金桂茶园管理与加工技术分析

摘要:众所周知,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目前,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茶已变成了全球三大饮品之一,享誉国际。茶树的品种繁多,安溪黄金桂茶就是乌龙茶的其中一种,因其条索紧细,色泽润亮金黄,芳香幽雅鲜爽,且兼有绿茶的清香之高和红茶茶汤之醇,所以受到了广大民众的青睐。本篇将针对黄金桂茶园的经营管理和加工技艺展开介绍与剖析,期望能给有关人士带来一点有益的资讯。

关键词:黄金桂茶;茶园管理;加工技术

1黄金桂茶概述

1.1黄金桂茶简介

黄金桂原产地于福建安溪县虎邱镇罗岩村美庄角落,是乌龙茶中风味不同于铁观音的又一极品,是目前乌龙茶种类发芽时间最早的一种茶。因为其香味非常高,所以在产地里又被叫做“清明茶”,“透天香”,有“一早二奇”等美称。黄金桂选用了黄旦品种茶树的嫩梢制作成乌龙茶,因色泽金黄且奇香似桂,故称黄金桂。茶树鲜叶呈长椭圆状,先端梭小,叶薄,萌芽率较高,芽头密,嫩芽黄青绿,毫少。

1.2黄金桂茶的特点

黄旦植株是小乔树类,中叶类型,早芽种。茶树的分枝紧密,但节点间隔较短;叶片较薄,叶片略卷,叶齿深且较锐,叶片颜色多为黄绿且有光泽,萌发速率较高;能开花结果,但结实较小。其适应区域广阔,抗病虫性能力较强,单产率亦较高,适制于乌龙黄金桂,又称黄旦。黄金桂的干品茶外观色泽绿黄,条形紧细,茶梗细长;汤色金黄透亮,极有光泽;叶底黄亮叶质薄,叶脉特别鲜明显白。黄金桂的主要的优点在于香气高锐,回甘快、强。

1.3黄金桂茶与铁观音的区别

1.3.1香气:黄金桂的香气高扬强烈似桂花香一般;而铁观音的香气则多是清新幽雅如深谷幽兰一般。1.3.2滋味:将同等级别的黄金桂和铁观音比较,黄金桂的滋味稍逊色于铁观音。黄金桂滋味清醇回甘快;铁观音具有“音韵”的特色,风味甘甜鲜醇,比较耐泡。1.3.3汤色:黄金桂的汤色清澈黄亮,铁观音汤色金黄明亮。1.3.4叶底:由于铁观音的叶质较为肥厚,所以摸起来松软有韧性,就如同触摸到了一条绸缎的质地一般。而黄金桂的叶子则较薄,叶脉细密,摸上去有粗糙感觉。

1.4冲泡方法

俗语说:“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只有好水和好茶具,才能将好茶的神韵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众所周知,传统的茶具以紫砂壶或者盖碗为主,取干茶树七斤左右,用一百度的沸水冲泡。首泡时通常是先洗茶树,然后不喝,再加水后马上倒掉。而后几泡时则随个性口感而定,通常可冲泡7、8遍以上,其中又以2、3泡香味最好。黄金桂乌龙茶适合热喝,冷后通常味道都没热的好喝,并可能会有一点点酸涩味。在泡茶时,也可按个性口味投入少许茶,相比正式功夫茶器泡出来的味道、香味都会差一点。但黄金桂乌龙茶却有一定的减肥、消血脂和减少胆固醇的功效。

2黄金桂茶园管理

2.1土壤管理要点

黄金桂茶树种植技术在实践进行的过程中,其实对土层的要求并没有很高,在土壤方面只要求达到六十厘米以上的深度即可;在土壤性质上则要求呈酸性,才可以进行茶树栽培。首先,栽培人员要想增加黄金桂茶树的栽培效益,就需要在土壤上铺稻草,以此来保护土壤中的水分,从而降低了土壤中的水分的散失速度,同时也可以避免杂草过分生长。其次,在实际茶场铺草的过程中,栽培人员也应该使用相应的干草,例如,稻草、麦秆、豆秸等。但在通常情况下,出于经济性方面的考量,稻草才是最佳的首选。

2.2施肥管理要点

在黄金桂茶树种植工作中,种植技术人员还必须进行科学施肥管理,使用高质量的化肥确保黄金桂茶树的成功繁殖。种植管理上必须针对黄金桂茶树的实际需要,先充分使用生态有机肥,随后再结合无机肥料管理,对黄金桂茶树种植阶段也进行适当施肥管理。而针对正处在成长期的黄金桂茶树,种植管理还必须使用牲口的粪便以及由杂草、废渣、灰土回填法和沤肥等方法构成的施肥系统。在施肥时间上,一般要在九月、十月份的前后同时实施,而如果是在春天,也可结合春秋的除草工作同时实施。

2.3黄金桂茶树修剪要点

黄金桂茶树种植人还必须进行黄金桂的茶树修剪工作,具体上可采取基本定型加工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以及台刈等办法。其中,在基本定形加工修剪上,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刚刚移栽的茶苗来进行的,在具体的茶苗修剪步骤中,一般必须进行三次,并且都是通过平剪的方法来进行的。而茶苗在移植之后,种植人必须再对其进行一次基本定形加工修剪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种植人还需要对已移栽的茶苗的长度加以分析,一旦其长度大于30厘米,则需要及时地将30厘米以上的部分全部修剪掉。若茶苗长低于30厘米,其第一次的基本定形修剪工作就需要相应推迟。黄金桂茶树的第一次定型修剪意义重大,能够减少黄金桂茶树在定植后的水分蒸腾,由此提高茶苗的成活率,同时也有利于完善黄金桂茶树的分枝结构和树冠面。第二次定型修剪则是于当年的秋季完成,但有时亦会持续至次年的春天。在实际修剪长度上,也是要在初次修剪的剪口上结合实际情况,再增加约5至10厘米。在第三次定型修剪上,同样也是在当年的秋季或次年的春天才完成,其修剪长度也是在第二次修剪口上加长了5至10厘米。黄金桂茶树在进行过三次的定型修剪之后,在树冠面及分枝结构上都已大致成形,在以后的栽培管理中,也必须从轻修剪。针对长势比较好的黄金桂茶树,种植人员必须进行轻修剪。一般情况下,最轻修剪进行的时机都是在秋季,全年修剪一次,而在修剪的深度上也要求把控在5厘米以下,把黄金桂茶树表层的结节枝全部修剪或去掉。深修剪通常都是在春天结束之后才进行,修剪频率约为3至5年修剪一次,在修剪的深度上要修剪掉整个树冠面积的15厘米以下。进行深度修剪的主要原因是:金桂茶树在进行了轻修剪之后,不少时期内在树冠表面上都会产生鸡爪枝,深度修剪的主要目的便是把这部分鸡爪枝修剪去掉,让它产生一种适当的弧度,从而提高其发芽率。重修剪是在春季结束以后,黄金桂茶树在经过了轻修剪和深修剪以后,其发芽率会有所下降。同时,黄金桂茶树的夹叶也相对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黄金桂茶树的发芽率,这就需要栽培人员对其进行重修剪。在具体的修剪过程中,修剪深度是整个树冠面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部分都剪掉。同时,对于一些遭受病虫侵害的黄金桂茶树,则需要进行多次重修剪。由于黄金桂茶树的夹叶数量过多,所以种植人就必须对其实施台刈,通过台刈的具体实施过程,就能够完成对黄金桂茶树的全部改良。通常情况下,种植人需要把黄金桂的茶树在地面上的8至10厘米以上的部分都全部修剪。在这个过程中,种植人还必须保持剪口的倾斜和平滑,并借此方法来使黄金桂茶树的新潜伏芽能够顺利地萌芽。

3黄金桂茶加工技术简析

3.1鲜叶采摘

黄金桂品种做红茶最大的好处就是香味突出,但是对采集时节、收获日期都要灵活把握,总的原则上要以嫩采为先,可一芽两叶,也可一芽三叶,过度粗老易产生扁条和三边片。春茶采集则以上午十时到下午四时为最优,而夏暑秋茶的采集则以中午十二时到傍晚六时为最优,更能突出香高、味醇的特色。但坚决不采摘雨水叶和露水叶,新收获的鲜叶最好在一小时内运到生产车间摊凉。

3.2摊凉

黄金桂品种由于具备发酵时间快、易红变、叶子较薄、枝条细小等优点,所以在鲜叶进场后就需要进行摊凉,并注意要薄摊、短时、小透风量,一般持续时间为0.5—1.0h。

3.3晒青

晒青宜轻不宜重,并要抓住“春消、夏皱、秋守水”的基本原则,北风天比较轻晒,而南风天则略重晒,至叶片颜色略转暗、芽尖逐渐向下时,茶叶散发清香为好。中午十一时至下午二时不可晾青,最宜在下午三时后晾青。但因为秋季失水快,且空气温度较低,而鲜叶含水量低,故应以晾代晒,通常在晾青时45~90min内为宜,每间隔10min左右应翻拌一次,轻晾则可以增加茶叶汤的浓度和冲泡次数。

3.4再摊凉

晾青叶有余温,则需先移至晾青间再摊凉,以让叶温慢慢地降到正常温度,一般历时约20—30min为宜。

3.5揉捻程度掌握轻空压

热揉、重压、短时的方法一般为5分钟至10分钟,揉至揉盘上有一个小茶球,然后及时将茶叶放出,展开散热即可。在此期间,应搅拌几次,直到外观稍软潮湿,及时松开,并均匀地铺在竹帘上。每块竹帘应摊铺3斤左右,然后放入干燥器进行初步干燥。初次干燥后,不得粘在手上。把它拿出来冷却,然后再包起来揉一揉。在此期间,转动并搅拌几次,直到形状圆而紧密,松开包装,并在重新干燥后继续包装和揉捏。在此期间,成型0.5小时后将其松开,然后包裹并揉搓,直到条带紧密、圆且呈豆粒状。

3.6初烘

在初烘的阶段,需要将鲜茶叶烘焙至半干的状态。这时就需要用到焙笼了,我们需要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焙笼中,均匀铺开。正常情况下,每个焙笼都可以放3斤—4斤的茶叶,摊放厚度大约为三厘米,气温大约为九十摄氏度。中途需翻拌二、三遍,当揉捻叶片的下部叶略晾干,上部叶尚湿时,即需进行翻拌。并随着揉捻叶片的含水量,10-15分钟左右进行初烘。初烘完毕后,再用细密筛接装,稍作低温静置后即可趁热进行初步包揉。初烘时要关注茶树类型和嫩度,并掌握高温薄摊速率,以及合理保持水份的基本原则。幼叶较为细腻,可塑性强,初烘时可重些;而老树木纤维粗且水分低,柔韧性较差,可塑性小,初烘时则要轻些。初烘流程和接下来包揉的操作工序,是相辅相成的。初包揉时如采用中国传统布巾揉法,则初烘时叶可适度湿润一些,毛茶色泽也较油润。现茶厂在生产过程中,初包揉多为使用小茶包踏揉,由于茶树容易闷黄,所以最初烤成程度应适量轻一点。

3.7包揉

裹揉的常用方式主要有二种,即布巾裹揉和小茶袋踏揉。布巾经过包揉后条索较紧结,弯曲并皱结,因此适一般宜于优质黄金桂乌龙茶的生产。小茶包踏揉的加工效率高,但使用不当容易形成闷味、黄叶和直扁条等,故踏揉较适合于一般品质的黄金桂乌龙茶的生产。3.7.1布巾包揉。布巾包揉的方式,即使用约二点二尺方形的白布将初烘树叶趁热包装,一般每袋重2至3斤。具体为:一手于虎口位置握住布巾四角,将布包置于长板凳上,另一手压搓布包向前旋转滚动,双手同时使劲,将抓巾的另一手用掌后跟用力向前推动,使茶在布包的紧缩下获得高气压,茶条逐渐变紧,并产生皱结。3.7.2装袋踏揉。小茶包踏揉的办法是把最初烘叶趁热放入袋中,每袋装叶量为10-12公斤。把布巾的四角抽起后,用手握于布袋根部,略压紧,然后再用旋转对布袋加以抽压,使茶坯成球形。把布袋置于较干净的地面上,人站于布袋上,手扶拐棍或扶架,上体略前倾,体态成墩步,用双脚板压力向前或倒退移动,两足成"八字"形时比较省力。茶团的最初包揉和块需交替进行4-6次,每次大约为3-5分钟。包揉完成后,由于茶团内气温较高且水份还没有及时散失,因此保存时间过长,很容易产生湿热影响,从而降低了茶叶质量。要解去布巾,然后筛末、解块,再进行复烘。若无法进行复烘,应该先把茶团薄摊散热,以防茶叶泛黄或产生水闷味,并保持茶汤的清澈明亮。

3.8复烘

茶坯在经初包揉和解块后,由于叶温减少,可塑力逐渐减弱。因此为了方便重复包揉的同时进一步塑外形,需进一步复烘,以使茶坯均匀地加热。复烘时焙笼的水温较初烘略低,大约为八十摄氏度,每次焙笼的摊叶重量约3至4斤,厚约三厘米,时间为十分钟至十五分钟左右。复焙程度宜控制在用手摸茶叶时微感刺手的适度程度,即为七成以上干燥,一般茶坯含水率约在25%左右。复烘忌失水过度,应进行得迅速、适温,不然重复包揉时茶叶容易断碎,淀粉含量增多,造成干茶表面单调无光泽,且叶底破损或不整齐。

3.9复揉

复包揉是初包揉的延伸,将条索逐步紧结、扭曲,从而稳定成茶叶形状。目前的复包揉基本使用布巾裹揉,方式和初包揉基本一样,但叶量也可相应扩大,每袋重3—4斤,复包揉和解块之间需交替执行四到六遍,揉至能达到一定外形尺寸要求。中途茶团温度若过低,或手触是粘滞感,感觉不到温度时,应上笼并稍作复温。重复包揉完毕后,不要解团,以低温静置至茶坯完全冻结后,再加以晾干,以保持塑造的形状。

3.10干燥

干燥的方式宜选择低温慢焙,并分二次进行。在首次为毛火继续使用时,须先将茶叶烘至八九成干。水温大约为七十摄氏度,持续时间大约六十分钟。每笼内放置三个经低温静置后的重复包揉茶团(4-6斤),并烘至茶团略为拆松,然后再用压搓的手法,使茶团彻底解块后再继续烤成。首次高温烘焙完毕后,再将茶叶下笼重新摊放,持续时间大约为六十分钟,并将梗叶中不同部位的多余水份重新进行分布,为二次烤成做好准备。二次为足火继续使用,水温则稍低,大约六十摄氏度,每笼投叶量为4至8斤,持续时间大约六十分钟,在其中翻拌二、三次。为满足黄金桂乌龙茶毛茶含水率百分之七的需要,应焙至轻轻捏将茶梗折断,再轻轻揉茶成细粒,香气明净,颜色乌润。

4结语

黄金桂茶形状优雅,颜色为金黄砂绿,条索卷曲而紧细,内质有特别清高的金桂花香气,风味浓郁、鲜爽,有回甘之美。比较之铁观音中的兰科植物清香,金银桂则具有特别浓郁的桂花香气。因为自身颗粒相对不紧结,所以金银桂比铁观音更易泡开,叶底中心黄绿色,边沿朱红,柔和光亮。在同样的出茶汤时机下,金银桂汤色较铁观音深,更显金黄光亮,并且茶汤风味也更浓郁。

参考文献:

[1]叶志祥.茶园种植管理与茶叶初制加工的基本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27):1.

[2]冯红钰,莫小燕,马仙花,等.花香型黄金桂红茶新工艺初探[J].中国热带农业,2014(03):34-35.

作者:林衔成 单位:安溪县颖香馨茶叶专业合作社

上一篇:在役风电机组基础加固技术分析 下一篇:茶文化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