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老龄化思路对策

时间:2022-05-14 09:41:27

为全面掌握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找到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河南省民政厅通过实地走访、会议座谈、代表访谈等方式,先后到郑州市、信阳市等多地的农村敬老院、社会办养老机构、农村幸福院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对河南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河南省人口老龄化主要特征

河南省从2000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末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64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6.9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2010年“六普”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8.36%,2019年为11.2%。从总体上看,河南省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量多。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老年人口规模大,每年增加的老年人口数量也多。2010年,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86万人,到2019年增加到107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2.2万多人,相当于一个较小县的人口规模。二是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呈加速增长态势。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000年为6.96%,2010年增长到8.36%,2019年达到11.2%。可见,全省老年人口比重呈加速增长态势。三是地区不均衡,城乡差异大。南部和东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重,中部和北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轻。信阳、漯河、驻马店老龄化率较高,65岁以上老年人口均超过9%;郑州、安阳、新乡、焦作、濮阳市均超过7%,但在8%以下;济源、鹤壁相对较低,还未超7%。城乡差异大,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四是不同老年人口群体面临困难多。高龄老年人口增长快。从2000年到2017年,全省高龄老人比重上升3.1个百分点,80岁以上高龄老人增加77万人,增长81%。女性老年人口占比大。2017年,60-69岁男女性别比为34.2%,女性老人数量明显高于男性。如郑州市,275名百岁以上老人,其中女性220人,男性仅55人。老年人口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全省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较差,失能老年人数量多。独居、空巢老人增多。2017年,全省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534万人,其中空巢老人约600万人,特困供养人员50万人。

二、河南省养老服务工作现状 

河南省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修订出台了《河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提出了不少在全国有引领作用的条款。将制定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列入2021年省人大立法计划。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推进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方案若干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对全省养老服务业发展进行统筹部署、顶层设计,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二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不断夯实。要求新建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居民住宅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连续三年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为全省日间照料中心配备设施设备11047件,2018年新建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57个,2019年新建1000个,2020年又新建100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加大资金投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关于财政支持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6大类24项财政支持政策,3年内支持资金将达到33亿元。三是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扩大。建设农村幸福院8000多个。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将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列入各地平安建设年度考核。实施全省1900多家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和安全、清洁、温暖、文化、医疗康复“五大工程”,加快建设县级特困供养机构,提升对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的照护能力,基本完成敬老院法人登记。四是养老机构建设不断加强。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从2019年起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制。建设了养老机构网上备案系统。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落实养老机构用地、税费优惠等扶持政策,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建立了养老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政策,并对依法设立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实施同等的补贴政策。加强监管,连续4年组织开展民政服务机构大走访大调研及暗访活动,实施为期4年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持续开展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五是老年人福利制度不断完善。2019年,全省全面建立了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对80-89岁、90-99岁和100岁以上老年人分别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100元和300元的标准发放高龄津贴。同时,建立了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

三、积极应对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河南养老服务在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也存在老年人收入来源渠道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养老设施较差、养老模式单一、养老服务供给缺口较大、法规政策滞后等问题。为此,省民政厅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一)推动制度改革和创新,促使社会保障支出效用最大化一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基本养老保险发挥兜底保障功能,是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基本保障。河南省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一方面要鼓励企业自觉、主动参与,提高企业员工养老金缴纳水平;另一方面,政府要发挥转移支付的功能,加大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转移支付力度,缓解社会养老保险的债务危机,并合理运营实现保值增值。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尽快实现全省、全国统筹,充分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作用,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健全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做到老有所医。一方面,由单一的社会医疗保险,转变为构建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地方附加医疗保险为辅助、多种医疗保障方式为补充、医疗社会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另一方面,着力解决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合理配置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资源,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保证老年人得到就近、及时、便捷、质优的医疗卫生服务。三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切实增强对失能老年人的服务保障。积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商业护理保险,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二)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一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要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使老年人既能享受到子女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又能享受到社区带来的便利服务。其一,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推动各地加快编制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确保养老服务项目有的放矢。着力解决制约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用房问题。鼓励发展社区连锁化、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小微养老机构。其二,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容。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功能,整合家政、物业、餐饮、医疗等资源,将服务项目扩展到生活照料、医疗保健、长期照护、法律援助、文体教育、精神慰藉等。其三,加强专业人才保障。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增设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学科,培养专业人才。完善养老护理员培训制度,健全人才激励政策。二是实行分类管理,优化机构养老模式。首先,对公办养老机构,要强化托底保障职责,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开展公办养老机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强化护理照料功能,为入住老年人提供标准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其次,对于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布局,遵循市场化原则,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制。再次,优化养老床位结构。合理配置保障特困老人、低收入老人以及为工薪阶层服务的保障性和普通型床位。重点发展具有失能老年人照护能力的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通过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措施,引导养老机构向高龄老年人和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倾斜。最后,从抓机制、建标准、重信用三方面入手,加快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健全评估机制,加强养老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综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三是完善机制,推进医养融合发展。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发展“医养结合”模式成为养老服务必然选择。首先,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其次,积极探索“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模式,大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设医养联合体,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的一体化健康和养老服务。最后,鼓励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与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如,由医疗机构为附近社区的嵌入式养老机构派驻团队服务、网络问诊、开设绿色通道等;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与敬老院、幸福大院统筹规划、就近建设、便利服务,实现医生上门可服务,老人院内可看病,让老年人安享健康晚年。四是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一方面,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整合社区周边各类服务资源,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多样化养老服务,建设智慧养老示范社区;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老年人智能软硬件产品开发,如智能腕带、智能药盒等。同时,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共享,依托省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与人口、医疗、社保、养老等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三)重视老年健康和精神文化生活,支持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活动一是实施全民终身健康促进战略,提高全民老年期健康水平。首先,加快推进“健康中原”建设,实施预防为主的健康促进战略。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改善公共政策和支持环境,开展终身健康教育,增强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从源头上降低老年病的发生率。其次,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最后,充分发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带动作用,落实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预防等基本健康教育服务,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养成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素养。二是加强老年文化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老年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一,加强老年人文体场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老年文体活动。加大投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增加适合老年人的特色文化服务项目,广泛开展老年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第二,加快老年大学建设,鼓励开展多种形式、不限场地的课程教学,帮助老年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充实精神。第三,加强老年人网络培训。鼓励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开展老年人网络培训,使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能,学会使用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学会网上学习、网上就医看病等。三是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度,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要重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度。第一,构建老年人社会参与平台。各部门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从完善制度、健全服务、畅通渠道入手,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创造更好的条件,为老年人提供展示自我、参与社会的机会。第二,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老年人群蕴藏着经验、技能和智慧,是重要的人力资源。老年人积极参与经济活动,既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减轻社会对老年人供养成本,也是对老年人社会价值的尊重,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健康长寿。第三,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引导老年人参加基层老年协会等各类基层社会组织。

作者:鲍常勇

上一篇:工伤认定的两大问题及其成因 下一篇:矿山机电设备变频控制技术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