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动性”

时间:2022-10-30 11:56:16

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能动性”

摘要: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要使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就需要“主体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对象。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习成绩,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好英语。

关键词: 能动性; 因材施教; 教学观念;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要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主体参与”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对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的能力和限度。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思想、情感的意志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想和实际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会失败。在教学中,深感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性,在此颇谈几点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 、教学中教师的能动性作用

教师应以满腔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一上课就将满教室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清新、安静的课堂气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当你精神饱满地踏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踏上讲台,并满怀热情地说:“Good morning”,会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为听课做准备。不要直接切入课文,在这之前应该有一个导入过程,激起他们的兴趣,然后很自然的切入课文。教学内容要起伏变化,不要平平淡淡,直舒其意。低年级的学生,有些课文需要老师去领读,在领读过程中,要依据对话情境抑扬顿挫地去读这篇对话,学生也会模仿我的口吻去读。读完之后,让他们表演对话,他们会因抑扬顿挫的声调和音调,去感受英语的魅力。当然,在英语课堂当中肢体语言也非常有效。教师适当的做一些动作,有意识地.主动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上好每一节英语课

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每一节课之前也就是在备课时都认真地去考虑,每节课该怎么上?每个学生都应该获得什么?为了使每一节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活动,并有不同的收获,除按照常规上课外,每课时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自己找出知识点和短语,鼓励他们自己去讲。每节课的练习很多,这些练习我主要让学生来做来讲。初中的课堂主要以学生为主,其实现在的课堂都提倡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最大限度地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当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还须转变思想。教师应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的学习已经成为自觉的行动,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二十一世纪将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次,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授人之渔"已成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四、开展竞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组织拼读单词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习成绩,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好英语。

总之:要以学生“主体参与为主,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活动的方式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经验自主组织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要手段,以体验课堂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要目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的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去拓展学习和运用渠道。“主体参与,培养学生兴趣”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智贤等.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5—36页。

2.钟启泉等.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2页。

3.陈泼等.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4页。

4.张天宝.新课程与课程教学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8-89页。

5.赵晓红.论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模式.(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第26卷(第1期):第89页。

上一篇: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探讨 下一篇:中国养老地产发展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