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品课中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2-10-30 10:57:03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品课中的几点尝试

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种教学方式,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更新理念,转换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路人”。如何在教学中践行新的课程理念,真正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主动地承担起学习的责任?为此,我在平时的思品教学中展开了不断的探索,下面谈谈对“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尝试

一、优化教学过程,开展专题研究

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重复着相似的教学流程,始终摆脱不了应试的模式,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专题研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1.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开学初,充分地利用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系列专题讲座:“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它的目标、形式是什么”、“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一般程序有哪些”,等等,同时还有计划地展示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一些资料、成果。这样,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研究性学习”操作的环节、具体过程,知道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清楚思想品德课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并能在研究过程中生成、感受并自觉践行思想品德课的观点。

2.确定研究课题。首先,引导学生结合目录浏览全书,知道教材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其次,让学生自学,对教材中的观点或内容有赞同、质疑、补充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认知及条件组成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选题的方式可多样化:可由教师围绕某一教学内容编制一组参考课题供学生选择;或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确定;也可由教师创设一定情境或提出一定要求,让学生自由选题。

例如,我们结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的内容,编制了一组参考课题供学生选择:世界舞台上的今日中国,从神舟、天宫、嫦娥系列飞船看我国的自主创新,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上海世博会吉祥物与中华文化,如何为节约型、友好型社会作贡献,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等。于是学生按自愿原则组成小组,从中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在这一步中,教师应在充分研究学生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能力,帮助学生精心选题,选择适合学生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使学生各展其长、用其所学,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3.开展课题探究。首先,小组成员依照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合作设计研究方案。制定方案时,教师应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能及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其次,围绕某一课题,小组成员合作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将研究性学习方案付诸实施。

如A小组选择“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小组成员先讨论设计研究方案,并根据各自特长或爱好,进行合理分工,有负责宣传的,有负责搜集材料的,有负责设计问卷的,有负责采访的,有负责写调研报告,还有负责编抄报的。近几年,我镇通过招商引资在古黄河北岸工业集中区建了不少工业企业,诸如钢铁厂、电器厂、饲料厂、服装厂等。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带领A小组的同学利用双休日走访了部分企业,着重调查了解这些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这些废弃物有没有对水源、大气、土壤造成污染。通过走访调查,同学们从中了解了这些企业的生产现状,懂得了许多环保知识,认识到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参观走访后,同学们研究的兴趣更浓了,他们从网上、报刊上收集了资料,编制了《绿色家园》的宣传小报;向全校同学发出了“做环保卫士,创绿色学校”的倡议;在同学中征集了爱绿护绿的环保用语,三天内就征集到100余条;还开展了问卷调查,并针对问卷中反映的情况,师生合作写了《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的调查报告。

4.搭建平台,展示成果。我们每堂课首先安排研究性学习课题与这堂课内容相关的学生到讲台宣讲,提供机会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如果详细的报告没准备好,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片段的介绍,其他学生再就此点评,教师视具体情况作适当点拨或拓展。总的原则是:对于教材的内容,学生已经讲过的并且讲得较好的,教师不必重复;没有涉及到的或不够到位的,教师再作拓展。如在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课时,就安排A小组同学上台展示“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的研究成果。小组成员各展所长,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演讲活动,有“做环保卫士,创绿色学校”的行动宣言,有精彩环保用语大荟萃,也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方案交流,还有“优秀环保企业介绍”等精彩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学生脸上始终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内心充满着责任感和自豪感。

这样,每堂思想品德课都呈现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包括教师、媒体、课内、课外等各个教学因子在内的互动、齐动的场面。

在上面的教学流程中,教师不仅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敢于尝试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而且自身从学生处汲取精神力量,课堂更具活力和创意。在这里,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共同学习和创新的群体,学生也是教材的开拓者。

二、二度开发,整合教材,拓展教学时空

在教学内容的运用上,教师既要凭借教材,又要不局限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要求,随时调整与更新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与发展的需要。

我们根据生活实际和青少年身心特点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剪裁,或增或减。删除了空间或陈旧的内容,增添了学生感兴趣、与时事联系紧密的内容,并设计成专题课。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的内容时,结合学生实际,我开设了以下四个专题探究课:(1)拒绝诱惑,告别网吧;(2)珍爱生命,远离;(3)尊重科学,消除愚昧;(4)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再如依照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的内容,我们紧扣时事,回归学生生活,开展了三个专题探究活动:(1)我看“十一五“规划;(2)宣传绿色消费,合理支配零花钱(压岁钱);(3)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共同打造和谐校园。这些专题课在吸引、打动着学生的同时,能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时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注重多元评价,完善评价机制

过去,学生思品成绩的评定主要由考试的卷面分数来决定,其弊端不言而喻。为确保研究性学习的真正实施,我们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作了重大调整,具体表现在:

1.改变评价项目。学生的总评成绩由课堂成绩(包括课堂学习态度、课堂纪律、课堂发言)、作业成绩(包括书面作业、行为作业)、研究性学习成绩(包括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作用、效果和课题报告)、期考成绩四大部分构成。

2.丰富评价内容。除了增加评价项目以外,在每一个项目里还充实了许多具体的内容。以作业为例,我们强调作业应根据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体现开放式、合作式、多样化、行为化。作业可以是名言警句的背诵,可以是某项活动的设计与总结,也可以是漫画的创作,小论文、小评论、小调查的撰写,还可以是对某项行为习惯的实施与执行。实践中,我们积极鼓励学生的作业作品化、个性化,并多方提供其展示的机会和舞台,使其产生自信心、成功感。

3.注重过程评价。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是否培养了品质、陶冶了情操,不是靠嘴讲、手写,而是靠“实践”。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把评价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研究的“过程化”、“体验化”,要求学生走出去调查、走访,到现场观察、操作,学会多途径收集资料,初步会写调查报告等。把以上研究方法的各种成果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不得不亲历亲为,努力实践,有利于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初一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浅探